门诊病人

2024-09-13

门诊病人(精选12篇)

门诊病人 篇1

门诊注射室担负着全院门诊各科室患者的注射工作, 我们是“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做好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容忽视。门诊注射室病人流动性大, 在院停留时间短, 心理护理很容易被护理人员忽视。患者由于注射前精神紧张和注射时疼痛刺激, 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功能紊乱的症状体征。因而做好心理护理是减轻病人疼痛, 达到治疗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心理护理, 就是通过护士的行为、言语、表情和姿势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 帮助其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门诊注射室每天接诊的患者数量多, 年龄跨度大, 病种复杂, 各种疾病种类也不同, 注射方法有多种, 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体质等千差万别, 接受注射时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要达到正确的注射目的, 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在注射时, 要运用多种形式, 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只有做好各方面的心理护理, 才能提高服务质量。

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表现为精神紧张, 惧怕疼痛, 常出现自我保护动作;渴望安全、准确的注射;还有对药物产生依赖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也有渴望通过注射某种药物而产生奇效, 或顾虑所用药物副作用大、效果不好等而自行停药延误病情。

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提高疼痛阈值注射时的疼痛是由于机械性和化学性药物刺激所引起的, 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疼痛阈值也有很大的差别。焦虑和恐惧时往往使疼痛阈明显降低, 而心情愉快则疼痛阈提高。因此, 对不同的患者, 应采取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引导病人心境转移, 消除恐惧心理, 提高疼痛阈。对年龄小的患儿则以逗引为主, 使其产生亲切感或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对个别性格及心理反应较特殊的患儿不妨采用鼓励与态度肃相结合, 以鼓励为主的方法。同时要求我们在进行治疗操作时做到大胆心细, 手要轻, 动作快, 部位准确, 尽可能的减轻患儿痛苦, 缩短治疗时间。对学龄前儿童则采用鼓励、夸奖、安慰性语言或让其父母讲故事分散注意力。通过些方法, 患儿在注射时哭闹的现象大大减少。采用积极暗示性语言, 表示自己技术高, 打针不痛, 使患者以信赖的心情接受注射, 情绪稳定, 肌肉放松, 降低疼痛的感受性。因此对患儿的有效心理护理,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消除患儿陌生感, 关心爱护他们, 取得他们的信任;二是消除患儿紧张怕痛的恐惧心理, 善于诱导, 正确引导。青年人应采取鼓舞、激励性语言, 通过简单的对话使患者的紧张心理得到放松, 从而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老年人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受尊敬。因此, 对老年患者应施以尊称, 主动热情地与之交谈, 使他们感到温暖, 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而产生心理满足, 从而改变对疼痛的敏感性。

以娴熟的技术, 使患者产生信任与安全感注射时操作要做到稳、准、快、好。即动作轻巧协调, 准确无误, 手疾眼快, 干净利落, 从举动上给患者以安慰, 使其感觉到为自己注射的是一位和蔼可亲、技术熟练又认真负责的护士, 从而解除不安全的心理障碍。要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 有针对性地进性心理护理, 适时地进行健康教育, 多与患者沟通, 工作认真负责, 掌握娴熟的技术可取得患者的信任, 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同时指导患者保持放松状态, 给予积极的配合。加强护理宣教, 消除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心理和顾虑心理利用为患者注射的时间,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 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所用的药物, 讲解疾病的知识和药物的作用, 使其自觉坚持治疗。消除患者的紧张、悲观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极度悲观、痛苦的重症患者, 要给予精神上的安慰, 向他们解释治疗疾病是一连续的过程, 让他们确信在医生和护士的治疗下一定会痊愈。

随着医学模式的进步, 由生物模式逐步向生物学、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态度, 更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加强自身修养, 必须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知识, 努力学习与医学相关的学科, 拓宽医学视野,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所以, 只有做好注射时患者的心理护理, 才能使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痊愈。所以做好门诊注射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门诊病人 篇2

病员或家属同志:

为了了解医院服务质量,改善工作,我们特抽出一些问题,请您根据亲身感受,在每个选择好的问题上打“√”。如果您还有具体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后面的备注栏内。

人民医院

科别: 病员姓名: 年 月 日

一、您在就诊期间对医院门诊总印象如何?

1、好

2、一般

3、差

二、门诊环境是否清洁卫生?

1、清洁卫生

2、一般

3、差

三、医护人员仪表举止如何?

1、好

2、一般

3、差

四、医师对您态度如何?

1、亲切耐心

2、一般

3、生硬斥责

五、护士对您态度如何?

1、亲切耐心

2、一般

3、生硬斥责

六、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如何?

1、好

2、一般

3、差

七、您对挂号收费人员接待是否满意?

1、满意

2、一般

3、生硬斥责

八、您对药剂科人员接待是否满意?

1、满意

2、一般

3、不满意

九、您对检验科人员是否满意?

1、满意

2、一般

3、不满意

十、您对放射科人员是否满意?

1、满意

2、一般

3、不满意

十一、您对B超室人员是否满意?

1、满意

2、一般

3、不满意

十二、您对CT室人员是否满意?

1、满意

2、一般

3、不满意

门诊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门诊手术;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37-01

门诊小手术虽小,但病人同样经历着跟住院手术病人一样的麻醉、开刀、缝合的手术过程,同样有着紧张、疼痛、甚至并发感染的危险[1]。病人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麻醉效果及术后康复。为避免手术发生意外,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迅速康复,我们应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2010年共1200例门诊外科小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综合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门诊手术病人的常见心理问题

1.1 陌生、恐惧 门诊手术病人多为首次就诊病人,术后一般无需住院。因对环境不熟悉,对医生护士的业务水平不了解,恐惧手术疼痛,怀疑手术效果,怕毁容、残废;还因对手术程序不了解,大多数病人都会询问是否用麻醉[2],甚至要求多用麻醉药品。

1.2 焦虑感许多病人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对手术怀有神秘感,担心手术能否成功。

1.3 疑虑心态 门诊手术病人大多数都是首次与主刀医生见面,因对医生不了解,缺乏安全, 期待有更好的医生给自己动手术。

1.4依赖心理很多患者术后依赖用药,也有对医生过分依赖,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

2心理护理对策

2.1术前护理首先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医生的执业资格及丰富的手术经验.认真了解患者的顾虑,详细耐心地介绍手术的操作方法,向其解释门诊手术大部分属于小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主动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2 术中护理:保持手术室安静,不讨论与手术无关且易引起患者猜忌的话题,保持沉稳的形象,以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术中技巧地使用暗示性、安慰性、开导性语言,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和问题,要尽可能满足和热情解答,常询问患者有什么不适,告之手术进行顺利,将会使患者得到安慰和温暖。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及文化程度的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因人而异,才能达到最佳护理。有报道医护支持可以缓解和降低病人不良的心理反应,尢其对焦虑、恐惧可产生药物治疗无法替代的作用[3] ,因此手术室护士与患者做简单的交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及时帮助解决,鼓励并指导患者更好地配合,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而产生安全感,从而使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手术类型,不同病种,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指导,详细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2.3.1 疼痛护理:告知患者切口疼痛可能发生和持续的大概时问,疼痛的特点,让患者有心理准备,不要惧怕疼痛,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方法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耐心解释止痛药的作用、副作用,让患者了解药物作用的利弊后能增强战胜疼痛的勇气,度过疼痛难关,切口剧烈疼痛难忍时,可以使用镇痛剂。

2.3.2 伤口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明显渗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医嘱服药,定时复诊换药、拆线,伤口如有明显出血,肿胀等特殊情况,随时回院就诊处理。根据伤口部位不同及伤口愈合情况,术后7—10d来院拆线。

2.3.3 活动与饮食:为防止伤口裂开,术后注意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饮食方面一般不受限制,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主,多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少食辛辣性的食物,以促进组织细胞增长、修复及伤口的愈合。

3 讨论

3.1 关心、体贴、理解病人,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这是整个治疗中关键的一环,病人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感受和反应以及护理人员对病人施加的心理影响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诚实的语言,恰当的行为,耐心的解释通过相关医学知识引导病人对手术的正确认识,能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使病人在最佳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手术。

3.2 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有利于病人生命体征的平稳 门诊手术病人由于对疾病的担心、恐惧以及手术环境不熟悉,手术知识的缺乏,加之就诊后需马上手术,病人往往无思想准备,承受的思想压力更大,从而引起病人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从紧张到恐惧,从恐惧到生命体征的变化乃至心理紧张程度的进一步的加重,從而导致术中或术后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等现象。因此,手术室护士对门诊病人进行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既可以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有利于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从而减少因紧张所致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3.3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士不只是简单的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而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护理模式,护士就要不断的学习提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心理、伦理、美学、教育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心理护理的开展,更好地护理病人。

参考文献

[1]王莉.门诊手术病人护理初探[J].哈尔滨医药,2003,23(6):83

[2]郑秀清.心理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2009,3(2):181—182

门诊病人药物服用时间调查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抽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口服药物门诊处方10 000张。

1.2 方法

根据《新编药物学》[2]及门诊西药房常见口服药物说明书对随机抽查的10 000张门诊处方中的药物服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2 对调查结果的统计

统计结果表明, 在随机抽取的10 000张口服药物门诊处方中, 5 021张处方中有72.2%的药物注明了正确的服用时间, 有27.8%的药物没有注明服用时间;4 140张处方中所有的药物都没有注明服用时间;839张处方中有24.3%的药物服用时间注明错误, 有75.7%的药物没有注明服用时间。

3 分析与讨论

3.1 用药时间说明

餐前服用一般指餐前30分钟服用, 餐后服用一般指餐后30分钟服用, 晚上服用一般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

3.2 用药时间选择

本次调查发现, 5 021张处方中医生对72.2%的药物的服用时间给予了正确注明, 对这72.2%的药物进一步按服用时间进行统计分类, 分析如下。

(1) 需早上服用的药物。

激素类药物:由于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现在早上7:00~8:00, 此时服用激素类药物可避免药物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抑制作用, 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一天服用一次的降压药: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在上午9:00~11:00达到高峰, 为避免血压过高, 宜在晨醒时服用降压药, 如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等。

(2) 需晚上服用的药物。

他汀类调血脂药:因人体内的胆固醇在晚上合成最高, 即调血脂类药物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等宜晚上服用;抗哮喘药:因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发作, 所以抗哮喘药物宜晚上服用, 如氨茶碱等。

(3) 需餐前服用的药物。

消化系统药物:如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比利, 助消化药乳酶生、多酶片等。

(4) 需餐后服用的药物。

降糖药:为了控制餐后的高血糖, 降糖药需餐后服用, 如格列美脲、格列吡嗪;刺激性药物:为避免引起胃肠道的刺激反应, 刺激性药物宜在饭后服用, 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3,4]。

除了上述几类药物还有一些药物的服用时间没有注明, 即上述结果中27.8%的口服药物。对于这一现象按照药物说明书和《新编药物学》中药物的服用时间进行调查分析, 其结果如下:例如硫酸镁、硫酸钠等一些盐类泻药需空腹服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等宜早上服用;强心苷类药物在凌晨最为敏感, 即此类药物宜早上服用, 如地高辛等;为避免夜间排尿过多影响睡眠, 利尿药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需早上服用;驱虫药如左旋咪唑宜清晨空腹服用。

3.3 合理指导药物的服用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 有4 140张处方中所有的药物都没有注明服用时间, 还有839张处方中有24.3%的药物的服用时间是错误的, 例如降压药硝苯地平注明晚上服用, 因为高血压病人有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以午夜0~3时最低, 处于低谷, 以后呈上升趋势, 早晨起床后迅速上升, 约在9:00~11:00达高峰, 白天基本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夜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所以降压药不宜晚上服用[5]。药物服用时间的规定是为了提高疗效及减少副作用, 具体服用时间应该根据病人胃肠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 发药人员只有正确掌握了药物的服用时间, 才能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合理选择服药时间, 可以使药物达到最佳疗效, 减少其毒副作用, 但医院在药物服用时间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需要。服药时间的合理性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中, 必须在病人药疗过程中进行研究。

4 建议

4.1 开设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窗口

医院虽开展了临床药学工作, 但药师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检查、指导临床医师的用药中, 对于门诊病人来说, 随着新药的不断引进, 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 有些药物的说明书病人也看不懂。因此, 医院应开设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窗口, 配有专门的药师指导病人用药, 重视合理用药这一领域的发展可更进一步提高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6]。

4.2 提高窗口发药人员的药学专业水平

因医院没有专门的咨询窗口, 所以病人取药后只能询问发药人员药物的服用方法, 如果窗口发药人员没有取得药师资格证, 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只是按照处方发药, 这就使处方中的错误不能得到及时纠正, 所以提高发药人员的药学专业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药师帮助发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 这样发药人员就能够看出处方中的错误, 从而给予病人正确指导。

病人询问最多的问题就是药物的服用时间, 正确的服药时间是合理用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要充分发挥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药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药学专业知识, 运用药学理论知识积极用心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而且药师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才能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调查汉中市中心医院门诊病人药物服用时间的资料, 分析药物服用时间这一领域的实际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的口服药物门诊处方, 结合口服药物说明书及《新编药物学》, 总结归纳药物的服用时间, 分析其结果。结果 服药时间这一领域的发展并不完善, 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需要。结论 药师应不断学习和掌握药学专业知识, 运用药学理论知识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才能使药物达到最佳疗效。

关键词:门诊病人,药物服用时间,用药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晓天, 赵永星.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梁东升, 郑良亮.常用口服药物给药时间及服用方法[J].实用医药杂志, 2011 (10) :22.

[4]章春晓, 高毅, 郁小红.口服药的口服方法及给药时间[J].中国疗养医学, 2011, 20 (12) :1119-1120.

[5]孔金丽, 唐亚芳, 宋伟明.对281份口服药品说明书中“服用时间”项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7, 5 (6) :414.

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表 篇5

尊敬的女士/先生,您好:

为进一步改进我院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请协助我们做一次满意度调查,请配合回答下列问题,感谢您的支持!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地址联系方式

诊断回访时间

1. 对导诊人员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2. 对门诊医生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3. 对门诊医生诊治水平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4.对收费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5. 对检验科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6. 对超声、心电图科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7. 对放射科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8. 对药剂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9. 对手术室医生态度和医疗技术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10. 对手术室护士态度和医疗技术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11.对输液室、治疗室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12..对输液室、治疗室医务人员技术操作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13.对就诊程序及指引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14.对就诊环境的满意程度。满意不满意

15.你最满意的医生?您最满意的护士?

17.你最满意的科室?您愿意介绍其他病人来本院看病吗?

门诊病人 篇6

【中图分类号】R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27-02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到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第一环节,门诊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质量和声誉。因此,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和优化就医流程,是新形势下门诊工作的必然趋势。我院自2011年通过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加强门诊服务管理、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使门诊诊疗质量和门诊就诊人数上升较快,门诊病人满意度达95%以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强调门诊护士形象 规范着装,上班时仪表端庄、态度热情诚恳、语言温和亲切、淡妆上岗,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能力,时刻保持微笑,导诊披带醒目的红色导诊绶带,要求做到患者进门有迎声、回答问题有请声,患者出门有送声,提倡用普通话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到亲切自然、心情愉快,增进护患关系。

2 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素质 规范服务行为及服务用语,针对门诊科别多、病人多、矛盾纠纷多的特点,要求门诊护士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和灵活冷静的处事能力,熟悉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的鉴别诊断,及时判断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及时指引患者选择相关科室诊治。护士热情、诚恳的服务态度既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容易赢得患者的信赖。

3 简化服务流程

良好的次序和短暂的就诊等候是现代医院重要标志[1],因此我院在门诊流程改造上下功夫,进行了门诊信息化建设,加速门诊流程再造[2]。

3.1 设立醒目标识 在门诊各道口、各楼层、各区域设置悬挂标识及地貌标识,减少了患者因盲目寻找就诊科室而重复往返的时间。

3.2 信息系统的应用 门诊病人在门诊就诊期间的所有信息通过计算机管理,与挂号系统、检验信息系统、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门诊收费、门诊药房等系统结合,实现了门诊医生诊疗过程和门诊病人所有诊疗信息的数字化。形成了网络信息共享,有效地改善服务流程,缩短病人就诊时间,提高门诊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

3.3 分层分区域收费 在门诊一楼和三楼都设有收费处,实现了门诊病人的分流,缩短了缴费排队时间。

4 创新服务模式

4.1 工作中做到热情、规范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就医环境,拉近医患的距离,收到预期的效果。

4.2 在门诊一楼大厅、门诊各个道口、各个区域都安排有身披绶带的导诊护士,随时提供有效的服务。

4.3 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接受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大大方便了病人就诊,有效分流门诊病人。

4.4 完善服务设施,在门诊实行免费提供饮水、一次性水杯、轮椅、雨伞、电话、健康宣教画册等便民服务。导诊护士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每一位来院患者,热情、准确地回答病人的问题,发现患者需要时主动进行帮助。并对病情危重、行动不便的患者安排医务人员帮助其完成治疗。

5 加强门诊服务管理 门诊导诊作为门诊的重要成员,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利用为患者测量体温和候诊的间隙,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相关就诊程序、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几句简短的介绍不仅能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增强患者的防病意识,有效地纠正患者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拓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6 塑造温馨舒适整洁的人性化诊疗环境 诊疗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诊疗效果。整洁的就医环境有利于病人产生稳定、愉快的情绪。因此除了精湛的诊疗技术外,更应创造一个优雅、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在各诊室配置布帘遮挡,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7 挂号室的优质护理服务 挂号室作为医院窗口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工作中做到服务热情,态度和蔼,用娴熟的电脑操作为病人挂号,对病情不明确,环境不熟悉的病人,主动询问病情,介绍相关专科、出诊医生的情况。每天上午和下午提前30分钟开始挂号,并根据病人就诊的规律变化安排了挂号员上机动班,满足了病人就診高峰时间的需要,缩短了患者挂号排队等候的时间。在门诊大厅开展了开敞式挂号,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取消了玻璃窗和铁栅栏,使其能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从而让患者倍感亲切。

8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门诊部和保卫科联合严厉打击医托,在门诊大厅设有温馨提示,每日有办公室人员及导诊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先后发现医托几十名,并交与派出所处理,给部分病人挽回了一定损失。

9 完善监督机制 定期由专人随即发放门诊病人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以促使我院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服务实现零投诉。在门诊各楼层设置意见簿,公开投诉电话,对职工劳动纪律、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等进行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马桂玲,林梅等,提高门诊分诊工作质量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8﹚:21-22.

浅谈眼科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7

1 眼科门诊病人常用的心理护理的方法

(1)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门诊服务护士是第一时间与病人接着的医务工作者, 美观整洁的仪表, 亲切的微笑与问候, 都能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气氛, 对病人焦虑、恐惧心理起到安抚作用。护士在施治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技巧, 针对不同患者, 不同病情, 不同心态使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

(2) 语言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顺利交流的重要手段。对待患者的问题, 要做到有问必答, 并针对患者不同情况等采用不同方式。例如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往往对我们寄以很大的希望, 信任医护人员, 这时, 我们态度应当非常温和, 语言亲切简洁。对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敏感的患者, 护理人员可将疾病介绍给本人。但与其谈话过程中, 我们特别要注意因语气、态度和表情对患者产生不利暗示, 使患者产生灰心失望等不良情绪。

2 眼科门诊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

2.1 焦虑、忧郁心理:

门诊患者有一部分视力下降明显, 并且恢复正常视力有困难, 因病情、年龄、性格、经济等各种原因, 则易出现焦虑忧郁的表现, 老年患者常因经济条件不好及生活不能自理, 而产生了忧郁及焦虑的心理, 而青年人则担心视力障碍及形象受损。护理人员要以平静、缓慢的方式与患者进行简单直接沟通,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 并表示自己的理解, 鼓励患者与家属、朋友多交流, 把内心情感露出来, 缓解焦虑程度, 能够正确对待现状。

2.2 恐惧、害怕心理:

眼科各项检查较复杂, 有的要在局麻下操作, 且大多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患者一般都有紧张感, 希望在最简单的检查下得到确切的诊疗, 针对以上特点, 护士应耐心介绍该检查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简单扼要介绍仪器的基本常识, 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2.3 情绪低落、缺乏信心:

部分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时间受疾病折磨, 情绪低落, 缺乏治疗信心, 针对这种病人用安慰性治疗语言, 增加病人的信心, 鼓励患者多与家人、亲友接触联系, 以减少孤独感,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情绪低落。

3 体会

针对以上眼科门诊病人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使心理学在眼科门诊得到应用, 解决了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预防了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与现实生活,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眼科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J].哈尔滨医药, 2004, 24 (6) :87.

门诊病人 篇8

Author’s address:Outpatient Department,Affiliated Changhai Hospital,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P.L.A.,No.174,Changhai Road,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433,PRC

■杨骅(1)张红卫(1)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医疗资源配置的局限性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医院越大,质量越高”的观念,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人满为患。相关研究指出[1],城市大医院门诊供求矛盾突出,病人就医流向呈“倒三角形”,由于门诊病人就诊时间主要受其主观因素影响,加之医院自身资源配置有限,因此综合性医院“三长一短”现象突出,导致就诊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历候诊排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愈加珍惜自己的时间,很多人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排着长队等待服务。因此,如何有效加强病人候诊排队管理,缩短病人候诊时间,提升服务满意度,已成为做好门诊病人服务工作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各大医院通过优化服务流程,运用运筹学排队论理论合理设置门诊服务台数量,科学规划就医空间等手段,有效缩短了病人候诊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此外,我们还可以对病人候诊心理需求进行干预,加强排队管理,从而提高环节服务质量,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门诊病人候诊心理分析

根据David Maister1984年提出的顾客等待心理若干原则[2],不同场景下病人对于候诊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

1.1 无所事事的等待比有事可干的等待感觉要长

空虚使得病人感觉等待时间很长,无事可做,就会度秒如年,同样的时间段,由于病人等待时注意力没有焦点,会感觉更漫长。

1.2 焦虑使等待看起来比实际时间更长

相关研究指出,解除病痛是门诊医疗中的首要需求,同时,35~50岁年龄组更加关注快捷服务[3]。此外,患者因所患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其焦虑程度不尽相同。

1.3 没有解释的等待比有解释的等待显的时间更长

服务什么时候开始,怎么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如果病人对这些一无所知,就会心怀不安,在烦躁中他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1.4 不公平的等待比公平的等待感觉要长

随着门诊医疗服务方式的日趋完善,门诊排队策略已从较为单一的先到先服务方式,逐步完善为与优先级头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这一方面体现了门诊服务人性化,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不公平等待的情况。

1.5 浪费体力,疲劳的排队等待比舒服的等待显得时间更长

坐着等待比站着等待舒服,炎热的夏天在空调中等待比在闷热的房间里等待舒服,相对感觉时间过得快些。

2 基于病人候诊心理需求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日门诊病人在6000人次以上。2008年,我院新门诊楼投入使用,我们根据门诊患者候诊心理特点,充分了解顾客心理需求,从改善硬件设施和自身服务两方面着手,采取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环节服务质量,有效提高了病人满意率。

MANAGEMENT OF OUTPAITENT&EMERGENCY SERVICE门急诊管理

2.1 加强健康宣教,让病人候诊时“有事可做”

我院门诊楼功能设置以人为本,处处彰显人性化,在整体布局方面,将医疗功能相关科室集中设置,建立稳定的功能区域,采用“医疗街”模式组织单元式诊区。在每个单元式诊区布置多块健康宣教屏,利用各种形式播放与病人候诊疾病相关的科室特色介绍、保健防病常识等,吸引病人观看兴趣;集中放置全楼统一的健康宣教资料栏,方便病人取用;在候诊大厅的电子显示屏前定期举办各类健康讲座,吸引候诊病人倾听;定时向候诊病人发放各类问卷调查表,请病人当场填写,既有利于医院了解病人来源分布、就医需求,又让病人在候诊时有事可做,缩短等待“心理时间”。

2.2 随时通报候诊情况,减轻病人焦虑心理

相关研究指出[4],门诊病人希望得到随时通报就诊进展的服务。候诊区护士在每日开诊前和候诊高峰时就向病人通报今日出诊医生数量、资质,大概需候诊时间等信息,让候诊病人形成正确的心理预期;在病人的挂号凭证上以醒目字体打印候诊序号,让病人了解所处队列长短;在候诊区设置叫号屏幕,不间断滚动显示目前诊疗进展、候诊队列长短等信息;诊区护士则不定期巡视,对候诊病人进行心理安慰,确需立即诊疗的重病人安排优先诊疗,并在叫号屏上明示插队原因。

2.3 合理安排优先病人诊疗流程

随着门诊特需医疗服务的展开和医政部门规定的优先人群越来越宽泛,一方面门诊服务的人性化得以体现,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病人的不公平等待情况,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建立适应医院自身实际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方式,以避免部分患者就诊时的误解。我们在新门诊楼设计时,首先设置了专门的特需服务诊区,并将抽血、换药等服务整合进特需诊区,尽最大努力避免特需人群与普通人群的冲突;在普通诊区采用双通道单人诊室,一方面实现了医患分流,保护病人隐私,更一方面也方便特需医疗病人的就诊;对于医政部门规定必须予以优先诊疗的军人、老人、离休干部等,提供优先服务的同时在叫号屏上明示原因,避免病人误解。

2.4 努力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候诊环境

除各大医院均已采用的中央空调外,我院门诊楼还利用内部天井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利用开放式庭院布置露天园林景观及休憩设施,为

病人提供良好的室内外候诊环境,在每个诊区设立冷热饮用水系统,让病人安心候诊。

总之,在综合性大医院,病人候诊排队较为普遍,不可避免,作为医疗服务的运营提供者,我们应当在优化服务流程,提供高质量医疗诊治服务的同时,随时了解候诊病人心理需求,适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从而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满意率。

参考文献

[1]杨敦干,王治.城市大医院门诊供求矛盾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5):282-283.

[2]顾客排队等待心理十原则[J/OL].美洲经理人,2006-03-09[2009-04-02].http://usa.icxo.com/htmlnews/2006/03/09/839543.htm.

[3]杜元太,梁春琦,林嘉滨.门诊患者就医需求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0):693-695.

[4]娄小平.552名门诊患者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557-559.

儿童门诊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 篇9

1 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教育管理

1.1 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 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我院的医疗护理行为面对的是病情复杂、无行为责任能力的小儿病人, 病症和不适反应不仅无法直接与医护人员沟通, 而且医治过程又不能安静配合, 完全要靠医护人员细致耐心地去观察检查和护理, 稍有疏忽将会引发差错或事故, 医疗护理服务具有高风险性。我们通过多种方式的教育提高护士的安全风险意识, 找出和分析有可能引发隐患的苗头, 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 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出防范措施。同时加强护理风险的监控, 每月总结和上报安全风险报告。

1.2 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确保护理安全

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定期培训和考试, 提高门诊护士对儿童常见病、危重疑难病例的观察和判断水平以及对门诊病人急救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确保绿色通道通畅。

1.3 增强服务意识, 掌握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技巧

对于能听懂交流的患儿, 护士一定要耐心体贴地与其沟通, 打消病人的恐惧心理, 取得病人的配合, 确保治疗护理顺利进行。对家长提出的疑问要耐心仔细地解释到位, 直到听懂为止。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文字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使他们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在交代护理方法或注意事项时, 一定要待家长复述正确后才算结束, 以防家长一知半解而给患儿造成错误的护理。

2 加强护理操作管理

2.1 严格按照程序仔细预诊分诊

预诊分诊是儿童医院门诊第一道特有的护理程序。它有别于成人医院的是由于小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患病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 常常起病急、变化快, 加之小儿传染病较多, 自己又不会表达, 护士若专业水平有限或不按操作程序进行分诊, 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准确地给予挂号前分诊, 很可能会因分诊错误而挂错号导致急诊病人延误抢救或传染病人未能及时得到隔离而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 因此预诊护士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迅速判断的能力, 对每一个患儿通过问诊 (问家长) 和望诊 (检查患儿) , 迅速、果断地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是否传染等进行分诊。严禁不看病人而仅根据家长要求就进行分诊, 因为家长对许多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无能力分辨, 很容易造成误挂号。

2.2 加强候诊巡视, 保证候诊安全

病人在门诊候诊时, 有时因等候时间过长使得病情发生变化, 如高热抽搐、虚脱等, 因此要求巡诊护士加强对候诊病人的巡视, 维持、疏导就诊秩序, 提前安排病情变化的患儿就诊, 及时发现和处理高热抽搐等病情变化的病儿, 确保候诊期间病人安全、无意外发生。

2.3 严格操作规程, 提高操作水平

在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 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遇有疑问的地方必须待弄清楚后方能进行, 绝不允许因怕麻烦或怕耽误时间而擅自处理。由于患儿在进行各种治疗时多半不配合, 哭闹抗争厉害, 护士除了耐心哄劝外, 还要教会家长如何协助配合, 以获得最好的局部暴露或肢体固定。如进行肌肉注射时动作既要轻柔又要迅速, 防止断针或损伤肢体。

3 加强门诊环境设施管理

3.1 加强环境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

由于婴幼儿本身免疫力低下, 加之患病抵抗力就更弱, 很容易遭受外界侵袭而继发感染, 因此保持患儿就诊环境清洁无污染十分重要。候诊大厅每天定时进行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 定期做空气监测和培养;地面每天消毒3次并随时保持清洁干净;桌椅、家具、儿童滑梯、扶手等凡是病人能接触到的公共物品每天必须用消毒液擦拭, 防止交叉感染。

3.2 设施安全

在各种设施如电梯、儿童滑梯、窗栏等旁边张挂安全告知牌, 提醒患儿或家长注意公共安全, 不要让患儿单独玩耍或独立上下电梯, 防止跌伤或发生意外, 手扶电梯口派专人守护, 确保小儿或抱孩子家长上下电梯安全。雨天或刚湿拖的地面及时放“防止地滑”提示牌, 以防滑倒。各种家具配置适合儿童特点, 表面光滑无棱角, 高度合适儿童, 及时修理和更换摇晃或破旧家具, 避免割撞到患儿。对于各种消毒液和保洁物品, 要严格管理, 凡是病人能接触到的地方一律禁止放置, 防止患儿误食或玩耍造成损伤。

摘要:由于婴幼儿患病年龄小, 不会清楚表达不适体征, 同时在门诊就医过程中无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很容易遭到护理意外或受到意外伤害。因此加强门诊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确保病人在门诊就医过程中无意外发生, 是门诊护理管理中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内容, 也是衡量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关键词:门诊病人,护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外科门诊换药病人的治疗性沟通 篇10

关键词:治疗性沟通,外科,门诊,换药

围绕病人健康并对其疾病治疗起积极作用的信息交流, 称为治疗性沟通[1]。随着医疗保健观念的转变及实行医患沟通制度的不断深入, 有主题、有目的的治疗性沟通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巧妙地运用治疗性沟通, 不仅使病人感受到人文关怀, 也使病人身心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在门诊外科换药室开展治疗性沟通, 提高了服务质量, 收到很好的护理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 070例, 年龄9岁~75岁;脓肿切开引流440例, 甲下积脓拔甲术100例, 手足外伤410例, 小面积烧伤、烫伤75例, 糖尿病足感染45例。

2 治疗性沟通程序

2.1 沟通需求评估

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评估:病人对换药治疗的要求与顾虑;对所患疾病的了解和疑虑;对治疗方法的接受和信心;对并发症或疼痛的情绪反应;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的印象。由此确定病人心理和需求状况, 然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性沟通与处置。

2.2 治疗性沟通的实施

针对评估的结果, 结合病人年龄、性格、职业的不同, 选择恰当的方式和内容, 将沟通贯穿于整个换药过程中。

2.2.1 换药前解释

换药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感。由于伤口换药时刺激创面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及因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而导致伤口短时间不能愈合的病人, 其情绪改变明显。作为换药室专业护士对每病人在仔细了解病情的前提下应向病人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提高其正确认识疾病和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 使病人认识到不良的情绪状态可降低人体的抗感染能力, 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 从而导致伤口延迟愈合;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调动自身潜力, 有助伤口愈合。护士评估伤情后向病人说明换药方法、用药以及配合, 同时给予一定的保证, 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 促进其缓解紧张与恐惧感。

2.2.2 换药中的关怀

护士在处置过程中多与病人交流, 询问病人的感受, 适时地关心、安慰和鼓励病人, 及时发现和处理晕厥等异常情况。在仔细熟练操作的同时, 注意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如可进行饮食指导, 嘱病人加强营养, 多食肉类、蛋类、奶类、新鲜蔬菜、水果, 以促进伤口愈合。对于糖尿病病人指导糖尿病饮食, 说明控制血糖与伤口愈合的关系等。

2.2.3 换药后宣教

在结束操作后向病人讲明必要的注意事项及复诊换药时间。如嘱病人不要在饥饿状态下来换药, 以免发生晕厥。根据伤口情况向病人交代下次换药时间以及伤口拆线时间。脓液、分泌物较多的伤口, 每日换药一次或多次, 并保持表层敷料不被分泌物湿透;分泌物不多、肉芽生长较好的伤口, 可2 d~3 d换药1次。清洁伤口在缝合后第3天换药1次至伤口愈合拆线。沟通中注意消除很多病人换药越勤、伤口愈合越快的错误想法。向其讲解频繁的换药, 对伤口创面造成反复牵拉、撕裂, 降低了局部组织的免疫和再生能力, 打乱了局部微循环的灌注及促生长因子的聚集, 同时增加了与外界细菌接触的机会, 导致伤口愈合不良。对于手、足及关节部位的创伤, 有局部固定者, 需向病人和家属交代观察血液循环的方法及观察指标。如遇患肢颜色改变、皮肤温度较健侧低, 或患肢肿胀明显、皮肤温度高, 有搏动性疼痛, 应嘱病人随时来换药处理。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未包扎的手指或脚趾可进行舒展练习, 特别是拇指关节的对掌练习。未固定的关节可进行屈曲及伸展练习, 经常做抬举上肢或抬腿练习, 锻炼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复患肢的功能[2]。通过沟通使病人对治疗有全面的了解, 避免盲目紧张, 提高了自护能力, 促进了伤口愈合。

2.3 治疗性沟通的评价

在病人换药期间根据上述5个方面即时评估, 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下一步的沟通要点和方式。整个治疗结束时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本组实施治疗性沟通病人满意率达99.5%, 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

3 体会

3.1 重视首应效应

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者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门诊护士从仪表、一言一行都应让病人感到你是一个受过严格培训、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护士, 从而缩短与病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产生沟通的愿望。病人进入治疗室首先要热情接待, 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是沟通的先决条件, 得体的称谓是建立良好关系的起点。

3.2 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

沟通是一门艺术, 除了具有热情、尊重、真诚的态度和多元化的专业素质, 护理人员还应强化自身的沟通能力, 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 如注意 (专注) 、主动倾听、移情和探究[3,4], 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总之, 换药室是医院的窗口, 护士在服务中沟通, 在沟通中服务。与病人形成良好的互动, 为病人提供了良好的专业服务, 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与沟通技能, 同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参考文献

[1]林菊英, 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9.

[2]娄湘红, 杨晓霞.实用骨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66-67.

[3]韩翠, 李继平.治疗性沟通的影响因素和应用对策[J].护理研究, 2008, 22 (3A) :585.

[4]严秀芳.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研究, 2005, 19 (7C) :1398.

门诊病人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5-9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病人210例,其中男96例,女114例,年龄为18-82岁,平均年龄52岁;慢性胃炎66例,消化性溃病71例,食管炎12例,慢性结肠炎40例,肝硬化21例;初诊病人102例,复诊病人108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就诊,按挂号顺序在诊断室门口候诊,分诊护士主动接诊,帮助患者填写门诊病历首页,询问病史,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准备好已作各项检查报告单后,依次就诊,护士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观察组在候诊期间分诊护士除作好以上工作外,还对候诊患者主动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采取分时段预约就诊的方法,告知患者大致就诊时间,以半小时为1个时间段,以便患者灵活安排时间。一般患者安排在候诊椅上坐着等候,有事暂离开的,可留手机或电话,以便提前通知患者就诊。危重患者给予优先处理或送急诊科,行动不便者提供轮椅或平车。

1.2.2对于空腹侯诊病人需做胃镜、B超、钡餐或抽血者,在与医生协商同意后,先开检查申请单,让病人先检查后进食,以减少因空腹引起的不适和焦虑。

1.2.3及时公布就诊信息,维持正常就诊秩序 分诊护士严格按挂号秩序安排病人就诊,禁止熟人插队,并将挂号单公之于众,提前安排下一位即将就诊的病人在门口等候并监督;对已检查完毕,需医生进一步诊治或开药者,向其他就诊病人作好解释的同时安排就诊。让病人感觉到公平公正,减少疑惑,避免误会。

1.2.4实施健康教育 分诊护士在候诊期间,主动向候诊患者讲解就诊流程,介绍专家情况及出诊时间。讲解道疾病相关知识,各项检查注意事项,饮食休息、服药注意事项等,并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医院简报等宣传资料,提高病人的保健意识。

1.2.5实施心理护理,缓解病人心理压力 ①给予关心,建立信任感。分诊护士要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及时回答病人的问题,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及需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病人感到温暖可信,这样才有利分诊工作的开展。②耐心倾听,认同病人的心理感觉。分诊护士多鼓励病人讲出心中的焦虑和疑惑,使其得以宣泄不良情绪。内科的病人大都有不良情绪困扰,80%以上的病人都愿意向护士倾诉。通过倾诉,可以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护士倾听时应聚精会神,避免分散注意力的动作,当病人说到痛苦时,应流露出同情的眼神鼓励他继续说下去,说完后护士用简单总结的方式将病人的话重述一遍,使病人明白你已知道他的思想和感受,让病人感到你在关心他,获得心理上的认同。③帮助病人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初诊病人由于疾病的不确定性,反复发作复诊的病人疗效欠佳,都会让病人疑虑重重。分诊护士要讲解有关知识及坚持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走出认识的误区,提高治疗依从性。

1.3评价方法

1.3.1分别对两组病人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患者候诊开始时自评1次,就诊结束自评1次。SAS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将项目粗分乘以系数1.25得出标准分。以SAS总分≥50为存在焦虑症状。

1.3.2记录病人实际候诊时间(即从病人到达诊断室候诊开始到进入诊断室接受治疗开始的一段时间),询问病人自我感觉到的候诊时间(心理候诊时间)和对分诊护士的满意度(非常满意为2分,满意为1分,一般为0分,不满意为-1分,非常不满意为-2分)。

1.3.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210例候诊病人候诊前后SAS得分比较(见表1) 从表1可见,候诊前,两组病人SAS得分无差异,均存在焦虑;候诊后,两组病人SAS得分均较候诊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候诊后,观察组SAS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病人候诊前后实际候诊时间与心理候诊时间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两组的实际候诊时间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P>0.05),观察组的心理候诊时间较对照组心理候诊时间显著缩短,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

内科候诊病人常常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其原因有:①疾病本身症状,由于精神状态的变化可影响胃肠道粘膜的血液灌注和消化腺的分泌,亦能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变化,因此消化系统的身心疾病相当常见,病人常有抑郁、焦虑等表现[1]。②病程长,检查项目多,用藥时间长,症状易反复,引发病人焦虑。③就诊病人非常多,等候时间久,许多病人为偏远郊区或外地人,跨地区,时间紧,交通不便,长时间的等候又加重了病人的焦虑。④经济压力。从表1可见通过护士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及心理压力。

3.2护理干预缩短了病人的心理候诊时间

从表2可见,两组病人的实际候诊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的心理候诊时间却明显缩短,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得以实现:①分诊护士及时热情的接待病人和对空腹病人的提前处置,让病人感觉到被注意和医疗服务的开始,而不是无用的等候,营造了一种温馨的候诊氛围;②分时段预约就诊的方法,提供了相对明确的等候时间,让病人对候诊过程有了可控性,病人不再漫无目的地被动等候,减低了对等候过程的过分关注;③及时公布就诊信息,并让病人参与秩序管理,让病人觉得候诊的过程很公平,“不公平的等待比平等的等待时间要长”,病人的紧张情绪得以舒缓;④分诊护士实施门诊健康教育的过程,让病人的注意力作了转移,并获得了与自身疾病相关的有用信息,这让候诊的过程变得更有意义,病人获得了增值的服务体验及积极的心理感受;⑤整个候诊过程,分诊护士给病人的感觉是一直都在忙碌,在为病人服务,病人也会发自内心的理解,从而对候诊过程更有耐心。总之,这种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扩展服务可给予病人良好的心理支持,从而使心理等候时间缩短[2]。

3.3护理干预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我院是川北地区较大的综合性医院,消化内科年门诊量达4万人次。尽管我们采取了优化就诊流程,改变就诊环境,增加出诊医生等一系列举措来缩短病人就诊时间,但病人多,等候时间长仍是最突出问题,特别是部分病人点名要某专家接诊,候诊时间可达2-3小时,长时间的等候让病人变得坐立不安,敏感多疑,稍有不慎即可触发护患矛盾,我们通过对候诊过程实施护理干预,变单纯排号等候为护理服务,分诊护士以端庄稳重的职业形象,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训练有素的言谈举止,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了解病人心理需求,及时解难释疑,作好沟通,管理就诊秩序,最大限度的消除了病人的不安和焦虑情绪,创造了公平和谐的就医环境。同时,病人也对分诊护士的工作产生了高度的认同和信任,从表2可见,观察组的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9.

门诊包皮手术病人的健康指导 篇12

1 一般资料

本组527例包皮手术均在局部阻滞麻醉下进行, 年龄7岁~75岁;包茎37例, 单纯包皮过长445例, 包皮过长伴尖锐湿疣45例;其中行包皮环套术87例, 包皮环切术395例, 包皮环切+电灼术45例。

2 健康指导

2.1 术前指导

2.1.1 疾病知识宣教

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种、不同的年龄, 合理准确地做好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告知咨询者包皮手术具有安全性高、不用住院等优点, 说明进行此手术的必要性和需要配合的事项, 不进行手术对病人的危害, 使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对伴有尖锐湿疣的病人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传授有关尖锐湿疣防治知识, 使其正确认识本病, 解除其恐惧心理。

2.1.2 术前心理护理

包皮手术的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的担忧是所有门诊手术中最多的, 由于此处是性生殖器官, 对以后性和生育有无影响尤为关注, 护士应耐心倾听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给予病人精神上的支持, 向病人和家属讲解手术时间安排、手术方式、麻醉方法、术前准备以及预后等问题。针对包皮过长伴有尖锐湿疣的病人, 护理人员应尊重病人的隐私权为其保密。病人多数心理负担重, 一方面怕被亲朋好友发现患此病而受歧视, 另一方面由于多次复发, 担心无法痊愈。通过健康宣教使病人认识到, 此病易复发, 但不是不治之症, 同时对他们加大性病知识的宣传力度。

2.1.3 术前准备

嘱病人做好术前个人卫生准备, 避免受凉, 保证充足睡眠, 术前晚剃除会阴部毛发, 洗澡, 包皮能翻起者应清洗包皮垢, 然后将翻转的包皮复位, 以免引起水肿及嵌顿, 换干净衣服。术晨穿宽大舒适内衣, 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按预约时间提前到达医院等候手术。

2.2 术中指导

2.2.1 入室介绍

当病人进入手术室后, 主动热情接待病人, 陪伴病人进入手术间, 协助摆好体位, 注意保暖。简要介绍手术过程、麻醉方式, 减少紧张恐惧心理。 向病人强调术中配合的重要性, 嘱其尽量放松, 全力配合医生。

2.2.2 病人之间相互鼓励

寒暑假期间学生病人多, 尤其中小学生多, 每天有10例~15例手术。同学在排队过程中可将手术间照片或图片展示给他们, 消除他们对手术室环境的陌生感。同时他们相互交流病情, 相互鼓励, 特别是目睹病人从手术室做完手术出来一副轻松自如的样子, 紧张的心情马上放松, 效果更好。

2.2.3 麻醉配合

包皮手术均在局部阻滞麻醉下进行, 局麻药为利多卡因, 显效时间为1 h~2 h, 对阴茎和人体无害, 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局部是有知觉的, 怎样分清感觉和痛觉, 手术中感觉牵拉属于正常现象。

2.2.4 缓解疼痛的方法

术中病人意识清醒, 高度敏感, 病人的普遍不良反应为疼痛。护士应安慰鼓励病人, 谈一些病人感兴趣的话题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向病人讲解局部麻醉的优点, 给病人积极的心理暗示, 减轻术中的疼痛感。小孩可用谈话的方式分散其注意力, 尽量陪伴在病人旁边, 可采用握手或触摸的方式帮其缓解紧张心理。术中仔细观察病人, 发现异常及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并配合医生妥善处理。

2.3 术后指导

2.3.1 术后观察

门诊手术病人术后多数是回家不留院观察, 手术结束后, 要仔细观察一下面色, 有无出汗、头晕等症状, 如有迷走神经反射的前驱症状, 及时扶病人躺下, 以免发生摔倒。部分病人术后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出虚汗, 可给予卧床休息, 进高渗葡萄糖水, 无异常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2.3.2 伤口护理

按医嘱指导病人正确保护切口无菌、干燥, 术后24 h应卧床休息, 术后3 d~4 d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 减少系带肿胀, 要反复给病人讲注意休息的重要性。如发现包扎敷料有鲜血渗出, 应马上到医院处理。术后排小便不要紧张, 小便时防止尿液浸湿纱布, 若有纱布浸湿应及时到医院更换。

2.3.3 环套病人

术后第2天用3%高渗盐水浸泡阴茎, 每天3次, 每次10 min, 连续浸泡7 d, 10 d左右脱落环套。

2.3.4 用药指导

术后一般不用抗生素, 合并感染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疼痛敏感者适当使用镇痛药可以减轻术后的疼痛。极少数成年男性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雌激素。

2.3.5 术后饮食指导

术后宜进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 保持排便通畅, 禁饮酒、浓茶及刺激性食物, 以避免引起呛咳和牵拉伤, 导致伤口出血。合并肛周尖锐湿疣术后的病人, 为减轻大便时伤口处皮肤黏膜的疼痛, 可适当口服果导缓泻剂或吃香蕉等润便食物。

2.3.6 换药及拆线

一般敷料干燥, 术后2 d~3 d换药, 如伤口敷料尿湿, 应及时到医院更换, 强调换药的重要性, 包皮环切术9 d左右拆线, 如采用4-0可吸收线则可自行吸收, 线结脱落。如采用包皮环套术, 环套10 d左右自行脱落。

2.3.7 出院指导

成年病人术后不要阅读、观看性兴奋的书籍及影视作品, 不谈情说爱, 不玩激烈的电子游戏, 以免阴茎频繁勃起影响伤口愈合。未彻底治愈前避免性生活, 以免加重病情。另外, 合并尖锐湿疣病人要夫妻同治, 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术后2周要定期复诊, 如有新发疣体必须及时治疗, 如无新发疣体可1个月后复诊1次, 直至复查3个月后, 再无新发疣体, 即认为已临床治愈。

3 小结

上一篇:职业院校数学教学下一篇:不确定环境下如何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