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病人

2024-06-13

关爱病人(精选5篇)

关爱病人 篇1

摘要:[目的]观察人文关爱护理对人工流产术病人的效果。[方法]200例门诊流产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人文关爱护理, 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扩张宫颈时间、流产时间;随访病人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流血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扩宫时间、流产时间、术后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 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例数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人工流产术中进行人文关爱护理可明显缓解孕妇紧张情绪, 促进孕妇积极配合手术, 术程顺利, 术后恢复较快, 并发症少。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人文关爱,效果观察

资料显示, 在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中, 孕妇除对疼痛的恐惧外, 还具有特别复杂的心理, 情绪极不稳定, 从而导致术中高度紧张, 应激反应增强, 生理功能反应性减退, 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1]。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在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病人中应用人文关爱护理, 并与常规护理组进行对比, 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病人200例, 年龄20岁~32岁;妊娠6周~10周;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和白带常规, 结果均正常, B型超声证实胚胎在宫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 两组病人年龄、妊娠时间、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孕妇在诊断室开好处方, 交款后直接进入流产室, 并不准陪护进入。手术者边流产边给孕妇讲解注意事项。流产结束后孕妇先到走廊坐椅上休息, 或者到与流产室有一段距离的观察室休息或输液。观察组采用人文关爱护理, 从人文关爱入手, 尽量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 病人从分诊室进入诊断室检查, 开好处方交款后, 进入流产接待室, 可带陪护。在接待室护士对产妇进行评估, 了解其心理状况及所需, 讲解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配合方法等, 尽量让病人放松。并注意保护其隐私, 在护士的陪同下进入紧挨接待室的流产室, 并帮助上产床 (陪护在接待室内等候) , 在进行人工流产术中, 给予关爱体贴, 操作轻, 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术后安慰病人, 护士扶送病人进入接待室或临近流产室的休息室休息片刻, 并时刻问候, 直至无明显不适, 再到观察室或离院。

1.2.2 人工流产术操作方法

两组病人人工流产术操作方法相同, 均由操作熟练的医生进行.病人取膀胱截石位, 用阴道窥阴器暴露宫颈, 探测宫腔及扩张宫颈, 再用吸管负压吸引, 吸尽妊娠产物后, 检查吸出物是否有绒毛及胚胎组织, 术中出血量约30 mL。术后少量出血约10 d。

1.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扩张宫颈时间、流产时间;随访病人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流血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护理专业的人文关爱, 是护士运用自己的专业和技能, 帮助病人恢复和保持健康的一种过程。在照顾病人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护理活动, 来满足病人的需要, 同时要关心和爱护病人, 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护理关爱的实质是一种充满爱心的人际互动, 是帮助他人达到生理、精神、灵性及社会文化的健康。因此, 提供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价值的护理服务, 是护理人员必备的最有价值的品质[2]。

人工流产术过程中, 情绪紧张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应激反应增强, 肌肉收缩、腹压增大、宫颈紧, 导致扩张宫颈困难、手术难度增大、术后宫缩不良、流血时间长、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加、疼痛阈值下降等一系列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头晕、胸闷、大汗甚至出现人工流产抽搐等症。因此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如何保持孕妇良好的情绪尤为重要[3]。人工流产术护理中的人文关爱对病人的情绪具有明显影响。来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中, 有因避孕措施失败受孕的, 有未婚先孕的, 有婚姻失败而终止妊娠的。除对疼痛恐惧, 对医院环境陌生存在担心外, 更担心是否影响今后的生育, 是否影响今后正常的性生活等, 存在高度的紧张心理。本研究显示, 人工流产术中进行人文关爱护理可明显缓解孕妇紧张情绪, 促进孕妇积极配合手术, 术程顺利, 术后恢复较快, 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高孟娟.沟通技巧在人流术中的运用[J].现代护理, 2001, 7 (6) :14.

[2]马芳, 朱丹.护理中的人文关爱[J].护理学杂志, 2007, 21 (6) :78-79.

[3]何燕平.人性化护理在妇科病人中的运用[J].吉林医学, 2005, 26 (5) :484.

关爱病人 篇2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联合国确定的当今三大国际公害之一,目前,全世界有四千多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每年新感染人数高达五百多万,死亡三百多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在递增。专家预测,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再过10年,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

艾滋病目前是一种不治之症,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母婴遗传和两性不正当行为等。艾滋病是死神最有力的呼唤,艾滋病是人类活着的最大的栅栏;它的入侵无法阻挡,它的力量,使免疫系统毁于一旦。它能让人毫发无伤,却能让人带着痛苦走向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艾滋病患者。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既要承受亲人患艾滋病的巨大痛苦,又要承担对病人的照顾和料理,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不能歧视艾滋病人。

“艾滋病患者是弱势群体,要像关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关爱艾滋病患者。”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首先,应对艾滋病及其患者持一个正确的态度,艾滋病并不可怕,它不过是一种尚未被人类征服并正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伤害的普通病症而已。所以,艾滋病患者也不是洪水猛兽,我们用不着对之另眼相看,更不应赋予其诸多的道德内涵。因为艾滋病的肆虐,已经给他们的生活蒙上了阴影,而落井下石是一种最不能原谅的人类恶习。

其次,在世界艾滋病日里,让我们将之当作对数千万死亡的艾滋病患者的哀悼时刻,以此来促使我们加倍努力,为人类早日征服此病魔而努力,也给四千多万艾滋病毒携带者以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同时,让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健康里的人,更加珍惜生命,对那些尚在这种可怕疾病的各个艰难阶段奋力挣扎的人们以更加切实的关爱和关怀。

在艾滋病病毒被人类攻克之前,我们所有的人仍都置身在潜在的危险之中,就是说,那些艾滋病患者的今天,很有可能成为你我的明天。故遏止艾滋病毒的流行,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但只要我们能多些勇气和理性,少些怯懦和盲目,我们就完全能赢得这场属于全人类的战争。

无论你在社会中是什么身份,无论你穷与富,请拿出你最大的努力去关爱身边的艾滋病人吧!

初二(16)

关爱病人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IVF-ET术、术后流产病人86例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满足以下标准:1接受IVF-ET术且成功妊娠,妊娠时间≥6周后流产者;2有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成本研究中的相关调查项目;3具有完整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排除伴精神疾病和智力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 3例。观察组:年龄25岁~39岁(29.76岁±3.24岁);流产时孕龄6周~15周(8.14周±1.16周);初中、高中6例,大专、本科29例,本科以上8例;均为首次接受IVF-ET术。对照组:年龄25岁~38岁(28.92岁±3.16岁);流产时孕龄6周~16周(8.34周±1.13周);初中、高中5例,大专、本科28例,本科以上10例;均为首次接受IVF-ET术。两组病人年龄、孕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护理人员常规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卫生和用药指导,常规进行随访。观察组实施PAC延续服务,PAC延续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2.1.1成立PAC延续服务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副主任医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护士1名、专职PAC咨询员2名(由获得PAC咨询员资格证、具有2年以上PAC咨询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由护理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重点培训沟通技巧、人文关系、PAC流程及生殖健康知识等。

1.2.1.2开设独立的咨询室并建立电子档案对病人及其丈夫进行“一对一”咨询服务,咨询室配置相应的资料、计算机、电话、一些免费药品等。建立电子档案包括PAC咨询记录(详细的提问与答疑记录)、随访记录(病人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流产情况详细记录和病人一般资料记录(包括病人丈夫的一般情况)电子档案,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1.2.1.3 PAC延续服务实施流程1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流产并发症相关知识、流产后计划生育知识、流产后生殖健康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方式可采用讲座、发放宣传手册、观看视频、展板等,同时告知病人PAC服务的目的、流产及方法以取得其配合。2流产后心理干预:首先对病人流产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根据其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耐心倾听病人的需求,了解其内心的痛苦,有针对性指导病人建立积极、有效、合理的行为模式。对病人进行认知干预,用聊天的方式介绍IVF-ET术,引导病人及家属正确、合理、科学地认识IVF-ET,达到解除心理障碍、减轻焦虑的作用。对病人进行情绪干预,病人花费大量的精力及经济,好不容易妊娠成功,当流产发生后其情绪十分低落,产生悲观、抑郁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其情绪状况以及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源,根据其文化程度、年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给予开导,采取音乐干预、注意力转移等方法进行干预。给病人提供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向病人家属说明情况,让其得到家属、亲友特别是丈夫的支持、鼓励以增强其安全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等。3与社区服务机构做好沟通,让社区服务机构做好流产后相关的社区服务工作,提供相关的服务。

1.2.2观察指标1于护理干预前(流产后)和护理干预后(干预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SAS得分50分~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得分53分~62分为轻度抑郁,63分~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2病人出院后第1次随访时采用自制简易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IVF-ET术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卵子从妇女的卵巢中取出,在外体与精子受精形成受精卵并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再移植到妇女子宫发育成熟的技术过程。对IVF-ET术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为诸多不孕不育妇女带来了希望。然而由于目前IVF-ET术技术水平的限制,IVF-ET术临床成功妊娠率和出生率较低,且先兆流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有调查显示,约25%的IVF-ET术先兆流产者可能发展为流产[6]。接受IVF-ET术并成功妊娠的孕妇一旦发生流产,受传统观念、对IVF-ET术较高的期望值及家庭环境关系的影响,容易产生极为严重的不良心理状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PAC的内容包括流产并发症的医疗、流产后计划生育、流产后咨询、流产后社区以及流产后生殖健康综合服务等,是一种流产后标准服务流程。目前,该护理服务模式通常应用于人工流产者护理服务中,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有效避孕率、提高随访依从性及降低12个月内重复流产发生率。如唐珂等[7]报告实施流产后关爱延续服务后病人避孕知识掌握率提高,12个月内非意愿妊娠重复性流产发生率降低。任国丽等[8]报告人工流产术后关爱服务能降低女性流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本研究显示,护理干预6周后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对IVF-ET术流产者实施PAC延续服务能改善其心理状态,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其原因在于:一方面,PAC延续服务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IVF-ET术的认识,使其社会支持度提高,缓解了其心理压力,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PAC延续服务周到的流产后治疗服务,有利于确保病人流产后的生殖健康,增强了病人的安全感。

综上所述,PAC延续服务能明显改善IVF-ET术流产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魁珍,周宇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发胸腹腔积液的治疗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90-92.

[2]王芳,陈绍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助孕效果:胚胎体外培养和低温保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8):2939-2944.

[3]杨大磊,潘伯臣,何丽霞,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不同授精浓度对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1):67-70.

[4]黄永俐,冉利梅.88例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妊娠成功率[J].山东医药,2016,56(7):66-68.

[5]金新丽,方力争,蒋明娟,等.流产后关爱服务在基层医院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976-978.

[6]严红莲,林冰,邵晓红,等.宫颈感染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自然妊娠先兆流产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4,12(6):1124-1126.

[7]唐珂,许逸琴,陶菁,等.流产后关爱延续服务对改善人工流产患者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4):299-301.

作文:关爱艾滋病人,消除歧视 篇4

我们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所应该保护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周围有一些身患艾滋病的人,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是艾滋病患者就不理他们。我们应该把他们当作做正常人看待,我们应该自觉学习一些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是我们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与患者握手、拥抱、一起进餐和共用生活用品都不会感染艾滋病。所以,我们要把他们当作正常人看待,不要歧视他们。

消除歧视我们青少年也应该学会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不要歧视那些艾滋病感染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健康康的,都不想自己患上艾滋病。但是,我们有没有想一想艾滋病患者也是这麽想的。其实,艾滋病患者和我们一样拥有上学、工作、就医的权利,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我们如果歧视或冷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不但不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反而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不安定,所以艾滋病患者应该得到社会上人们的理解和关心。我们青少年应当尊重和关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尊重和关心他们就是尊重和关心我们自己。

我们如果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会导致他们隐藏和不愿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不去寻找和不接受医疗服务和救助,这样既不利于病人就医,也不利于预防病毒传播。我们青少年要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将掌握的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我们要全面了解相关知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爱病人 篇5

w减少歧视, 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A1HIH:1·—處A/nj^s TJ'J»明·现疋B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 .义円7内w/又六:习v/床o人;2»7円々円v^7P3 7P3 y/x.«T=a nj: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ft lw^^wpj8js'-'*--^-ii*na»it^fi«wr«wn·iin i^Mtiir a KT*i"«mi·-^~il i P/J/n^T^'J�/明确规定/怪何藝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li.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痛ifkii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礓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1&滋病的预防控制不能单纯依靠医学手段, 更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共同参^不能单纯地用性手段来遏制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关的社会文化行为I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倡导安全的行为方式。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 我们不应歧视他们。关心、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要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营造一个友善/理解、楗藤命生话和ft作詠境, 帮助他们采取正确热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

上一篇:离子教学下一篇:语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