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西药

2024-10-08

门诊西药(共11篇)

门诊西药 篇1

通过对我院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在于了解和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6月的门诊西药处方5 000张, 挑选出使用注射剂处方,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 不合格处方进行归类和分析。

1.2 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临床用药须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 药品说明书和公开出版的医药学书籍进行处方点评。不合格处方包括书写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处方。

处方书写不规范包括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不完整或书写有误, 诊断或药品名称不规范简写, 药品未使用通用名, 处方药品数超过5种, 用药时间超过7 d未注明理由, 药物剂型剂量用法用量书写不规范, 使用抗菌药物未注明皮试结果、静脉用药未分组,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未使用专用处方等等。

不合理用药包括无诊断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预防用药不合理, 越级使用等等) 、用药剂量不当, 用药浓度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未按药代动力学用药、擅自改变药品用药途径、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配伍不当等等。

2 结果

2.1 在选取的5 000张处方中, 发现有334张注射剂处方, 使用率为6.68%;抗菌药处方465;占比9.30%;合格用药处方4 880张, 合格率为97.6%。各种处方构成比例见表1。

2.2 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前记不全;诊断与用药不符;用量超说明书或剂量过小;使用方法不当如缓释片掰开使用;处方有超过7 d用量而未注明理由的;药品名称未使用通用名;个别处方超过5种药品, 个别有药理拮抗。不合格处方120张分类及构成比见表2。

注:注射剂使用率, 抗菌药物比例, 处方合格率均在国家要求范围之内。

2.3 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

2.3.1 药理性拮抗本组占不少比例, 可降低疗效。如多潘立酮片+奥替溴铵片:多潘立酮是外周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可促进上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恢复正常, 促进胃排空, 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 协调幽门的收缩, 同时也能增强食管的蠕动和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 抑制恶心、呕吐;而奥替溴铵对于消化道平滑肌具有选择性和强烈的解痉作用, 因此适用于所有的运动功能亢进, 不同原因和不同部位以及由于平滑肌纤维病理性萎缩引起的痉挛反应。二者合用出现药理拮抗。

头孢克洛分散片+酪酸梭酸杆菌片:头孢克洛分散片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 而酪酸梭酸杆菌是活菌制剂, 口服后能补充肠道有益菌, 且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 以调整肠道菌群平衡, 说明书中注意事项明确提出不宜与头孢克洛等抗菌药联合应用, 会减低药效。二者不应同时服用。

诺氟沙星胶囊+呋喃妥因片两者合用, 在尿液中产生拮抗, 抵消抗感染的药理作用。

2.3.2 药物剂型使用不合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30片, 每次半片, 1次/d。阿司匹林为肠溶衣制剂, 常作为心脑血管预防血栓用药, 目的是减少对胃刺激, 减少副作用, 故不能掰开分服。

2.3.3 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注射用青霉素粉针, 处方中为每天1次给药, 注射用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而该药的血浆清除半衰期 (T1/2) 较短, 用药3 h~4 h后90%排泄到体外, 从而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影响疗效。因此, 建议每天给药2次~3次, 间隔8 h~12 h, 以期发挥最佳疗效。

2.3.4 超适应证用药贝那普利用于慢性肾炎患者, 说明书上无此作用, 医生应双签字以示负责。

3 讨论

我院处方注射剂, 抗菌药物使用均在适当比例, 医生比较对患者负责, 而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较高, 说明医生和药师知识水平待提高。为提高处方质量, 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医生和药师必须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药品知识。

个别处方用药超过5种, 超过5种会增加药物相互作用, 增加不良反应, 但是, 我们经常的做法是分开处方开, 而实际用药仍然是超过5种并没有减低副作用, 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关于旅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门诊西药 篇2

一、处方调配

(一)、收方与审方

收方后,药剂人员要对处方内容进行审核,审核处方的内容有:

1、处方前记: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住院号或门诊号等项目,以及处方后记中处方医生签名、日期等内容是否完整。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婴幼儿要注明体重

2、处方中药品名称、规格书写是否正确。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发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上述资料未收载者,可用通用名或商品名。药剂人员对成分相同而商品名不同的药品不要随便替代,应主动与医生协商,以免引起病人质疑或其它问题。

3、处方中的药品是否需要皮试。处方中使用可引起过敏反应的药品,例如:青霉素G(钠、钾)、硫酸链霉素、TAT、盐酸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等应注明皮试。

4、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5、用药的剂量、用法是否合理、准确规范。处方中不能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用量一般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

注明理由。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开具麻醉药品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一次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为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用量,药品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6、给药途径是否恰当。

7、处方中是否有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

8、对处方中短缺的药品,应建议医生使用其它药品替代,但不能自作主张,随便其它品种代替。

(二)、划价(暂在收费室划价)

处方经收方后,按处方所列药品的剂量、用法和用药天数,计算药品的价格并标在处方上,患者交费后药房工作人员可予以调配。划价时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

(三)、调配

1、调配人员接到处方后,首先要从头到尾阅读处方,发现问题及时与收方人员联系解决。

2、应按次序调配处方,切勿在一张处方未调配结束前收第二张

处方,以免药品混淆造成差错。

3、调配人员应在 所调配药品的包装上写明病人的姓名、用量和用法,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核查。

4、调配每一种药品前应检查该药的批准文号、注意有效期,距失效期不足;发给患者带走的效期药品,必须计算在药品用完前有一个月的时间;院内使用的效期药品应在距失效期前一周发出。失效的药品不能发出。

(四)、核查

处方调配完成后应进行核查。内容包括再次审核一遍处方内容(包括药价),逐个核对处方与调配的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是否一致,逐个检查药品外观质量是否合格,核查无误后方可发药。

(五)、发药

发药时应核对取药患者姓名,将处方中药品逐个发给患者并说明用法与用量,个别药品要说明注意事项。对病人提出的有关用药及其它问题,应耐心解答。

二、药品的领取、储存与养护

1、每周由药房负责人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制定药品领取计划,再由药品调拨人员调拨到该药房,药库保管员根据调拨单发药,药房负责人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核对无误后,由送药药工送到药房。

门诊西药 篇3

【关键词】 门诊药房;差错分析;防范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94-01

门诊药房是医院服务病人的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形象声誉。门诊药房的调配工作涉及到许多环节,在每个环节上都存在出错的可能。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由药物差错引发的医疗事故与纠纷一直居高不下。为保证病人安全,确保治疗效果,减少与避免因药物错引发的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现将我院门诊药房2009年6月到12月记录的45例差错隐患或事故的一些环节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表现

1.1 药品漏发、多发 主要是药剂师出于责任心不强,或者情绪急躁以及身心疲惫等原因,药品的发放数量出现错误,如处方上为2盒的只发放一盒,处方上为1盒的发放2盒。

1.2 药品错发

1.2.1 药品名称相似或相近造成错发 例如: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血脂康和血脉康,Aspirin和Atropine等的错发。

1.2.2 药品外观包装相似造成的错发 包装相似的药品容易造成视觉差错,出现调配错误。如赛诺菲生产的安博诺片与安博维片,形状、图案、颜色完全相同,且同为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陕西步长出厂的稳心颗粒和脑心通颗粒,其包装外观也极为相似。

1.2.3 藥品剂量差错 病人的病情程度有所不同,在处方上开出的剂量会根据病情以及治疗过程加以调整,另外,有的药物有两种甚至更多的剂量,由于药物调配的疏忽可能引起剂量的差错。如0.25g的头孢呋辛酯片(达力新)既有每盒片装的,也有每盒12片装的,这两种包装规格极易产生混淆。

1.2.4 药品剂型差错 有的药品名称相同,但剂型不一样,其用法用量也不相同,甚至功能主治也有很大区别。如孟鲁司特钠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与孟鲁司特钠片颗粒。再如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柳氮磺吡啶有片剂和栓剂两种,其疗效是不相同的。

1.3 服药方式性差错 服药方式和服药时间对疗效有一定影响,而患者往往不够重视,药物调配人员要予以嘱咐并正确指导。比如胃动力药,部分降糖药在饭前服用疗效更加明显。

2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防范对策

门诊药房是整个医疗服务链的重要环节,其发生差错的后果有轻有重,轻的可能不为人知,重的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其引起的不良后果一是加重患者及家属的伤害,延误病情治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二是影响医院声誉,影响社会对医院及医生的积极评价,导致医患纠纷,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要提高全体药学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药品差错的后果,增强工作责任心。

2.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药师应当按操作规程调配处方,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药师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地做好药物调配工作。另外,在患者挂号时要留有联系方式,以便在差错发生后能进行及时补救。

2.2 提高业务水平 药学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只有具备了扎实了药物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服务于患者。要转变观念,实现由经验服务型向知识技术服务型的转变。药学知识丰富完善了,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掌握透彻了,就能有效识别处方中的书写错误,减少错误的发生。

2.3 建立复核发药制度 减少发药差错的重要措施是建设完善发药复核制度,变一人操作为多人把关。医院一般采用发药模式是一人负责制,药物的审核、调配、复核、发药均由一人独立完成,而人是难免犯错的,尤其是在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下,而且出了差错自己也无法察觉。在医疗服务日益完善和门诊药房工作量的增加的情形下,建立复核发药制度势在必行。出现发药差错事故后,一方面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消除不良影响,一方面要组织人员查找问题原因,并建立差错登记存档,开展集体讨论活动,认真总结教训,及时修订完善制度漏洞,以确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总之,建立复核发药制度,是提高药品发放准确性、扼制差错事故发生的得力措施。

2.4 药品分类定位摆放 药品摆放要分门别类、整齐有序,方便拿取。不同剂型药品不能混放在一起,同剂型药理作用不同的药品要分类放置。特别应加强对外观接近、品名相似而作用又差不多以及同一名称而剂型、规格不同的药品的摆放管理。常用药品摆放在拿取方便、容易的地方,高危险药品要贴要醒目的标签。遵循“先进先发”的发放原则,把在有效期近的放前面。

2.5 处方使用通用名 化学药品的品种多,名称有的比较接近,既有习惯用名,又有新的化学名称,统一使用通用名,可有效区分与原来习惯用名相似的药品。在《处方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处方应使用经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

2.6 建立首问负责制 无论差错是由何人何种原因引起,接到患者或家属咨询的第一位药师要亲切接待,耐心细致解答有关问题,切不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或推诿扯皮,自己处理不了的立即向上级药师报告,以免事态扩大化。

3 结论

门诊药房工作任务繁重,又责任重大。药房工作差错造成的后果既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身心损害,又损害了医院的声誉,减少以至避免差错的发生任重而道远。医院要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力度,药学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增强工作责任心,以优质的药品服务患者,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怡,王为,王玉和.医院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药业,2009,18(16):66.

[2] 沈珑慧,章建富.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海峡药学,2009,21(9):192-193.

[3] 刘荣.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5):380-381.

门诊西药房工作的细节管理 篇4

1 处方调配流程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 调配药品要做到四查十对, 即查处方、药品、配伍禁忌、用药是否合理;“十对”:科别、姓名、年龄、药名、剂型、规格、数量、药品性状、用法用量、临床诊断。由药师或药师以上接受患者处方, 首先要进行审核: (1) 有无不合理用药, 药品禁忌证, 超说明书用药:如发现处方书写不规范, 配伍不合理, 剂量错误, 及时与医生沟通、更正, 并登记在差错本上, 月底时反馈到临床药师的每月通报上, 使每名医生都知晓处方中存在的问题。 (2) 核对电脑是否正确:我院由门诊收款室的会计电脑划价, 由于会计大多是外行, 容易出现打错药名的现象, 查看处方上的药名和数量是否一致。比如一盒打成一片、阿莫西林片打成阿莫西林粉针剂。 (3) 由药剂士进行药品的调配, 再次审核电脑。 (4) 最后交与药师进行核对、发药, 并进行适当的用药交代与指导。处方经过层层把关, 大大降低了出门差错事故, 让每位患者都能用上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品。

2 做好处方点评工作,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每月由药师抽查100张处方, 对处方进行点评, 对不适宜处方、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进行通报、处罚。如一月份共抽查处方119张, 其中抗生素19张, 联合用药5张, 存在的问题:个别处方超过7 d量, 未注明慢性病, 个别医生字迹潦草、总结出抗菌药物比例, 计算出DDDs值。

每天由药房工作人员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登记, 建立医师、药师沟通记录本, 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记录, 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每天对各科抗菌药物进行登记张数, 计算出抗菌药物比例, 月底进行汇总, 将抗菌药物比例控制在20%以下, 对超标的科室, 对医生进行处罚、警告, 规范了抗菌药物的使用, 促进临床药物合理使用。

3 归类摆放, 及时补充货源

门诊药房工作量大、患者多, 几乎每天都要从药库进药, 进完药后再对药品进行分类上架, 同时核对药品效期, 近效期药品摆在最外侧, 保证近效期药品最先发出。保持药房的温度、湿度尤为关键。药品上完架后再逐个货架检查, 查看所摆放的药品是否为同一种, 避免药品摆放错误。对于个别急需的药品要及时联系药库进药。每天工作结束后, 要逐个货架查看并清点贵重药品的数目, 核对电脑账目, 做到账物相符。

4 药品效期的管理

药房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 电脑上药品库存共42版, 每人14版, 各负责其14版药品库存数量及效期, 每人发放笔记本一个, 每月将电脑上的药品名称、数量抄下来, 对每一种药品的效期进行登记, 数量进行清点。由药房负责人收集近效期6个月的药品, 采取与库房协调、住院药房更换、告知医生三种方案, 避免药房出现失效药品, 减少了医院的损失, 保证了药品的质量。

5 贵重药品管理

贵重药品在药房金额方面占有较大的比例, 一旦丢失损失较大, 影响每季度盘点和药品管理工作, 特制订贵重药品交接班制度。

由药房负责人打印出50种贵重药品名称, 每天12:00交接班人员从电脑上记录出数量, 与实物清点, 进行面对面交接数量。如出现短缺, 由当班人赔偿, 并进行处罚, 保证了二级库贵重药品的账物相符。

6 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

依据《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办法》, 购进麻醉、精神药品时要双人核对批号、签字, 并验收至药品最小包装, 以防止有破损的注射剂, 影响药物的账物相符。

麻醉药品的使用:对癌症患者使用注射剂, 发药时要登记患者姓名、身份证号, 代办人姓名、身份证号以及药品批号、数量等, 并对癌症患者进行必要的用药交代与指导。如:癌症患者要“按时、按量”使用药品;第一次发注射剂时要告知代办人:安瓿要妥善保存并进行回收、登记, 不可以随便丢弃。

门诊负责人是麻醉、精神药品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建立了麻醉、精神药品交接班记录本, 每天早上进行交接, 清点药品数量, 核对药品批号。保证专人、专账、专方、专册、专柜, 做到账物相符。

7 不良反应登记上报

各药房窗口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多留心, 遇到患者反映或咨询药品方面的问题时, 仔细分析, 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要及时登记, 并填写不良反应报表积极上报。

8 药物咨询窗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对获得安全合理用药和高品质服务的意识都在不断加强, 对药学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 医院药学的工作由被动的药品保障供应向主动的以患者为中心, 开展全面药学服务的模式转变。

药物咨询的内容:多为饭前还是饭后?高血压的服药时间, 特殊人群 (孕妇、哺乳期及儿童) 的用药。为此, 我院每周2次, 由主管药师以上人员设立药品咨询服务台, 对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并做好咨询服务记录,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也提高了药学人员在患者心中的信誉度。

门诊西药 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门诊部是医院为患者进行服务的主要窗口[1]。目前,我国除中医院的医生外,大多数医院的医生均习惯使用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门诊西药房成为了大部分患者就医过程中必然接触的部门。门诊西药房服务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的满意度[2]。

1目前医院门诊西药房在药学服务方面的不足

目前,不少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会出现用药差错,产生不满情绪,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门诊西药房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药学服务的过程中未能较好地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疗效、用量、价格等,导致患者没能按照正确的用药方法使用药物,影响其身体健康,降低治疗的效果。此外,部分门诊西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导致患者候药的时间过长,使其产生焦虑、急躁等情绪,影响医患关系。

门诊西药 篇6

【关键词】处方;医疗文书;门诊西药房;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79-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与国外的接轨,我国药品种类不断增加,新的药品日益增多,使西医临床用药情况日渐复杂。作为了解西医临床用药现状的重要方法,处方分析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临床医学的合理用药水平,也能保证用药安全,预防医疗事故,从而缓解医患关系。本文的调查对象是一家三甲综合型医院,该院集医疗、保健、抢救、科研等项目为一体,患者数量较大,病源复杂,药品繁多,因此,在实际的门诊西药房中,合并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效果、禁忌、联合用药反应和机制,合并用药往往为患者的健康带来隐患。针对这一情况,该院成立了西药房处方审核办公室,由专业药剂师和资深配药师对医生开的处方进行审核,将存在争议的用药方案进行分类记录,并与医生进行沟通纠正。本文对该院的西医门诊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记录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本文资料来自该院的门诊西药房处方审核办公室,选取了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的西药处方共计7895张,其中不合理用药登记为310张,约占总数额的4%。在这310张不合理用药处方中包含各个级别的医生处方。根据药物说明书和相关文件资料的查询,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对药物性能、医生等级等主要成因进行综合分析。

3 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抗生素用药、药物剂量控制、重复给药和药物搭配产生副作用等方面。其中,抗生素和联合用药的不合理所占比例最高,医师开出的不合理处方中在所有级别的医生中最高。

4 分析与讨论

下面,本文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对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

4.1 抗生素的给药方案不合理

抗生素于上世纪中期应用于临床医学,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将人类的寿命延长了至少15年。它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类的药物,其成分是微生物,在低浓度的情况下针对特定菌群能够进行有效抑制和清除,但抗生素并不是万能药,它的使用有利有弊,滥用抗生素不仅不会缓解病情,反而严重时为患者带来生命危险。该院的住院患者中,对约53%的患者都使用了不同剂量的抗生素治疗,其中有21%使用的是广谱抗生素和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严重超出国际标准数量。如肺炎链球菌对于青霉素和红霉素非常敏感,绿脓杆菌对于阿莫西林非常敏感,大肠杆菌对于庆大霉素非常敏感,但现在这些病菌几乎刀枪不入,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广谱抗生素的抗药性达66.8%。抗生素活性很强,如不按照标准给药极易导致抗药性,严重情况下造成无药可治。如头孢类抗生素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指的是细菌暴露的时间控制,因此对于一般性上呼吸道感染,头孢类给药一般为一日3次,但用药量不宜过高。阿奇霉素的给药方案却恰恰相反,它主要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每日给药次数要少,一般为一日一次,但用药量要大。如不合理掌握给药频率和给药量,就容易使患者产生抗药性。此外,滥用抗生素还包括对不该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用抗生素,抗生素只针对的是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感染毫无用处。有的患者每次感冒发烧嗓子痛,医生都搭配一定量的抗生素治疗,其实,大多数的感冒都是病毒性的,使用抗生素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扰乱患者体内的有益菌,使病情加重。

4.2 重复给药现象频发

在这310份不合理处方中,最常见的重复用药是消渴丸和優降糖的联用。二者都属于复方制剂,消渴丸中本身就含有优降糖成分,因此消渴丸和优降糖联合用药无形中增加了优降糖的成分,长期服用容易导致低血糖。

4.3 药物搭配不合理导致不良相互作用

药物搭配不合理最常见的是抗菌剂和抑菌剂的联合用药,如罗红霉素和头孢曲松两者合用,容易使药物作用相互抵消,甚至产生拮抗作用。或者是维生素B1与双氯酚鈉多卡因联合用药会导致沉淀物的产生,不宜进行肌肉注射。

5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对门诊西药房310张不合理处方的临床分析,发现医生所开处方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包括用法用量、抗生素滥用、剂量不合、联合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其中中老年人群众中处方所占比例较高。对处方的临床分析是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一种有效手段,药师要按照《处方管理方法需知》认真了解药物作用的专业知识,提高临床处方的质量,以保障用药的安全、科学与合理。

参考文献

[1] 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18-319.

门诊西药房药物咨询情况分析 篇7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10月580份具有完整记录的门诊药物咨询记录, 依照咨询者的身份、咨询内容、咨询药物类别等进行分析与统计。

2 结果

2.1 咨询者身份构成

咨询者身份构成分别为患者 (家属) 咨询占92.4%, 医务人员占7.6%, 见表1。

2.2 咨询内容分布

咨询内容以用法用量最多, 其次是药物不良反应, 见表2。

2.3 咨询药物类别

咨询药物以呼吸系统用药比例最高, 其次是消化系统用药, 抗菌药物排在第3位, 见表3。

3 讨论

3.1 咨询者身份

由表1可知, 患者 (家属) 咨询536例, 占92.4%, 医务人员咨询44例, 占7.6%。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 新的药品和新的治疗方法日新月异, 不仅患者与其家属对医药方面的咨询需求越来越多, 医务人员也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开展药物咨询工作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高临床医疗服务的必要补充。

3.2药物咨询内容

从表2可知, 咨询药品用法用量的最多, 占咨询总数的28.6%。由于我院是专科医院, 儿科患者较多, 且儿童用药剂型、包装比较特殊, 因此, 经常有家属咨询布洛芬混悬液的瓶盖如何打开, 药师应向家属解释为了防止儿童误服, 该药物采用了特殊的包装, 使用时要把瓶盖往下压, 并按压瓶盖上箭头所指的方向拧开。此外, 经常有家属咨询退热药物如何服用, 药师应指导家属:一般体温在38.5℃以上才需要服用退热药物, 且必须间隔4~6 h再进行2次服用, 1 d不能超过4次。一些药物的服药时间对药效有很大影响, 只有正确使用才能最好地发挥药效。例如我院在发放蒙脱石散时会附上说明“与抗菌药物相隔2 h服用”, 有些患者不解。药师解释:由于蒙脱石散在肠道中会形成保护膜, 抗菌药物若与其同服就会被吸附随粪便排出体外, 而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所以蒙脱石散和抗菌药物合用时应相隔2 h以上。由此可见, 用药咨询可及时帮助患者解决疑难问题, 并向患者宣传药物知识, 消除患者对某些药物或治疗方法的疑虑,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确保疗效。

3.3 咨询药物类别

由表3可见, 咨询药物类别最多的是呼吸系统用药, 占咨询总数的21.0%, 排在第2位的是消化系统用药, 占咨询总例数的19.5%, 这可能与我院儿科患者较多有关。抗感染用药排在第3位, 占咨询总数的18.4%。我院儿科患者较多, 免疫力较成人弱, 易受细菌和病毒侵袭, 且家属对儿童过于紧张, 特别是高热患儿家属常1 d多次往返医院, 要求医生给予抗生素补液, 致使患儿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机会高于其他年龄组的患儿[1];而我国是人口大国, 亦是抗生素应用大国, 所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也越来越严峻[2]。因此, 各医院应加大对抗生素使用指征和使用规范的管理力度, 药师也应主动承担起抗生素的用药监护、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和药品不良反应记录等工作, 协助临床医师制订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

综上所述, 药物咨询可为患者解答用药疑虑, 指导患者安全有效用药, 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也要求药师队伍的素质要不断地提升, 药师不能单纯运用药学理论来指导用药, 还要结合临床医学知识, 才能指导患者更安全、更合理使用药物。

参考文献

[1]李天媛.浅谈儿童的合理用药[J].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7, 15 (1) :63-64.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西药门诊处方2342张,具体情况见表1。

1.2方法

参考《中国医师 (药师) 临床用药指南》 (第一版) 、、《新编药物学》 (第16版) 、《处方管理办法》、《国家处方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2005版) 以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参考文献为依据对处方进行分析。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用药不适宜处方、不规范处方及超常处方。

2 结果

抽查的2342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118例,不合格率为5.04%。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中出现用法用量不准确最多,共57例,占不合格处方的48.31%。不合格处方科室分布中,内科处方不合格率最高,为8.93%。合格处方类型具体见表2,不合格处方各科室分布情况具体见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中前三位的依次为用法用量不准确、诊断与用药不符、用药不合理,存在的其他问题为无指征用抗生素、临床诊断不合理、给药途径不正确、超日处方、重复用药、处方书写不规范。对我院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1) 用法用量不准确:本研究中,存在用法用量不准确的处方共57张,主要原因为医师对药品的产品规格及药代动力学不够了解,对药品的使用方法没有完全熟知。存在超剂量用药问题,超剂量用药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2],如阿司咪唑规定用法用量为30mg, qd,过量服用易引起Q~T间期延长、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症状;肠溶衣片、控释片的药物,采用1/2片,bid等用法,破坏了该剂型的特殊骨架结构和释放系统,导致药效降低,同时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增加; (2) 诊断与用药不符:本研究中出现诊断与用药不符的处方23例,处方上所配的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符合常规用药,如高血压患者的处方上所配药物为格列喹酮与二甲双胍。 (3) 用药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中问题最突出的为抗生素的不合理联用,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会造成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导致细菌发展多重耐药且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人一种虚伪的安全感,延误正确治疗[3]。

不合理用药形成的主要原因为[4,5]: (1) 医师执业能力欠缺,少数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诊断不明确,信息更新不及时,对药物的用法、用量、使用范围、配伍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不清楚,导致临床用药存在很大的隐患; (2) 医师工作量过大,导致在疲劳状态下工作,而处方多数的书写不规范问题,都是因医师在疲劳状态下而造成; (3) 处方的审查制度不完善,药师在调剂过程中没有对处方进行严格的复查核对,导致错误的处方没有被及时的改正; (4) 处方监管部到位,由于临床的合理用药归多个职能部门同时监管,各部门间有依赖思想,导致监管疏忽。为避免不合格处方的出现,医院应定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培训、明确药师对处方的审核职责、提高医师综合素质、确定监管部门职能范围,以提高处方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西药门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西药门诊处方2342张, 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抽查的2342张处方中, 不合格处方118例, 不合格率为5.04%。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有用法用量不准确、诊断与用药不符、用药不合理、无指征用抗生素、临床诊断不合理、给药途径不正确、超日处方、重复用药、处方书写不规范。所有科室中内科的处方不合格率最高为8.93%。结论 为提高处方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医院应定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培训、明确药师对处方的审核职责、提高医师综合素质、确定监管部门职能范围。

关键词:西药门诊,处方,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黄毅岚, 罗宏丽, 王述蓉.2006~2007年我院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外医疗, 2009, 15 (2) :3-4.

[2]王儒强, 赵同清, 王兆斌, 等.2010年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淮海医药, 2012, 30 (4) :294-295.

[3]曾颖, 杨敏, 刘小琦.我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26 (6) :737-738.

[4]陈金月, 黄海龙.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 2007, 4 (5) :294-295.

门诊西药处方点评与合理性评价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选取我院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3 月门诊西药处方, 主要有普通处方、儿科处方、妇科处方和急诊处方。每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5 d的处方, 每月抽取500 张, 6 个月共抽取3000 张处方。

1.2 研究方法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认真填写处方点评表, 具体评价内容有日期、药品种类、患者年龄、合理性、临床诊断、是否为注射剂处方等, 共计12 项, 填写完毕后逐张登记, 将所填内容及相关信息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以及我院有关标准等, 判断处方是否合理, 与其中任何一项不相符即为不合格[2]。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统计情况门诊西药3000 张处方涉及药品种类共计6480 种, 其中单张门诊处方平均用药种类为 (2.13±0.08) 种,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2% (966/3000) , 注射剂使用率为25.9% (777/3000) ,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为34.9% (1048/3000) , 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0%, 见表1。

2.2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依据相关标准判断不合理处方, 3000张西药处方中共出现410张不合理处方, 占13.7%。按照时间划分, 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每个月出现不合理处方依次为65、62、72、66、71、74张;按照不合理内容划分, 其中不规范处方185张, 用药不适宜155张, 超常处方70例。

2.2.1不规范处方不规范之处涉及很多方面,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处方中相关信息不全面, 如缺少临床诊断等内容, 占40.0% (74/185) ; (2) 药物名称书写错误, 剂量和使用方法不清楚, 或书写不规范, 字迹难以辨认, 占28.1% (52/185) ; (3) 对于刚出生的患儿, 未精确记录其日龄、月龄, 占21.6% (40/185) ; (4) 医师签名、盖章不齐全, 或签名和盖章者不是同一人, 占1.6% (3/185) ; (5) 对于修改的处方, 没有改动日期和签名, 占3.8% (7/185) ; (6) 精神类处方未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 占2.2% (4/185) ; (7) 有些药物需做皮肤敏感试验, 占2.7% (5/185) 。

2.2.2 用药不适宜 (1) 所选药物不适宜, 对患者病情无明显疗效, 共36 张, 占23.2%; (2) 药物用法、剂量、使用次数不合理, 共43 张, 占27.7%; (3) 重复用药, 共14 例, 占9.0%; (4) 联合用药不合理, 共25 例, 占16.1%; (5) 药物适应证和疾病诊断结果不相符, 共21 例, 占13.5%; (6) 存在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 共16 例, 占10.3%。

2.2.3 超常处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物19 例, 占27.1%; (2) 无特殊情况超说明书用药11 例, 占15.7%; (3) 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一致的药物23 例, 占32.9%; (4) 使用药物无指征5 例, 占7.1%; (5) 药物滥用12 例, 占17.1%。

3 讨论

处方是医师为患者治疗疾病所开具药物的凭证, 通常涉及药物种类较多, 用药剂量有所不同, 处方准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3], 同时也影响药物资源是否合理分配。处方点评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处方进行分析评价, 指出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从而提高处方开具的科学合理性, 是目前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4,5]。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3 月期间3000 张门诊西药处方进行点评, 统计发现,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卫生管理部门规定的20%, 这与陈琼[6]的研究结果相似, 说明我院门诊用药中抗生素的控制还存在不足, 需加强对抗生素应用和管理。我院注射剂应用率较高, 未控制在世界卫生组织 (WHO) 规定的20%以下, 且针剂主要用于儿科门诊中, 其原因是家长过度担忧、医师顾虑及小儿口服用药不便等因素影响下, 医师首选针剂给药, 以期迅速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目的。注射剂的应用比例是对用药合理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且注射量过大极易导致不安全因素发生。另外, 医师应对患者展开用药宣教, 使其了解静脉给药具有一定风险, 若能口服用药则尽量不要注射给药, 从而减少注射剂的使用率。

研究还显示, 3000 张西药处方中共出现410 张不合理处方, 类别主要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我院不合理处方较为多见, 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需加强宣传、提高监管力度、培养医师责任感等诸多措施予以纠正, 为减少不规范处方开具数量、提高门诊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 应从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 为广大患者展开合理用药宣教, 提高药品知识知晓率, 及时传递新药信息; (2) 制订健全的管理制度, 并将制度事项全部落实;强化医师安全责任意识, 组织并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的培训学习, 规范化管理, 不断提升处方质量,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3) 加强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管理, 合理使用并慎重选择给药剂型及方法; (4) 药师严把审方关, 严格落实“四查十对”制度, 提高审查处方的能力, 加强药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 熟练掌握药物性能和使用方法, 做好交接工作, 避免不合理用药。

通过研究可知, 要提高门诊处方的合理性, 不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展开门诊处方点评, 以便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门诊处方情况具有准确了解, 而且还要对点评中发现的不合理之处仔细分析存在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措施, 从而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为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更多保证。但是,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对不合理用药的剂型及给药剂量方面展开研究, 这就需要临床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赵同清, 王儒强.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合理性评价分析[J].淮海医药, 2015, 33 (1) :34-36.

[2]晏远智, 马雅妮.我院13000张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业, 2012, 21 (7) :29-30.

[3]彭文导.运用处方点评结果分析门诊的不合理用药情况[J].当代医药论丛, 2013, 11 (5) :337-338.

[4]周安琳, 王晓东.西药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 (1) :162-163.

[5]丁吉, 洪燕.关于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及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8 (6) :17-18.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分析 篇10

1 门诊西药房的药品管理

1.1 规章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管理法的规定, 并且结合西药房工作情况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制度, 严格的执行该制度, 才能保证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应该涉及到采购制度、出入制度验收核对制度以及储存制度和分发查对制度等。对药品的采购计划应该交给负责人签字后擦能够按照批准药品品种和数量进行采购, 应该认真地学习和履行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 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的安全防范意识, 严格的对药品质量进行监督把关。

1.2 药品供管工作

药品的采购应该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杜绝没有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的生产厂家以及生产批号的药品流入, 要保证药品有可靠的供应渠道。在药品入库时要按照采购气话对药品单验, 核对药品发票上的品种和数量是否与计划单上的药品一致, 对药品的采购时间、药品名、规格、批号、厂家和药品的价格数量都要登记, 对药品开箱检验包装和质量, 保证药品是按照计划进行采购并且没有质量问题[1]。药品的存放经常受到时间和环境的因素, 一般在8℃的低温下进行保存, 避免阳光照射的药品应该放在避光的容器中, 需要密闭保存的药品应该不能随意的拆包。

1.3 特殊药品管理

麻醉药品的管理要设置专门的负责人负责, 为麻醉药品设置专门的账目和处方, 对医生与开药的流产严格的控制;精神药品也要必须有准用的处方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开药, 如果剂量需要增加应该有主任医师的千字, 对放射性的高危药品应该单独的存放;对贵重的药品应该每日进行盘点队长, 确保账目一直[2]。对效期药品严格的管理, 在药品上架时应该把效期近的药品放在最前面, 对3个月到半年内的近效期的药品应该等级并分架定位摆放。对效期在一年内的滞销药品应该调配使用防止药品积压浪费。

1.4 药品的计算机管理

对药品的加强计算机的管理, 要设置专门的挂号系统、发药系统、药品管理系统、收费系统以及门诊信息系统等, 这样才能防止药品的流失,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医院内部应该严格的控制各个网络系统, 操作人员应该保密操作, 对重要的资料要定期的备份;对特殊药品应该进行人工和计算机双账监督验证管理。

2 药品的发放

2.1 窗口的接待工作

在门诊药房的药师应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能够积极的与临床的医师进行沟通, 通过科学的合理方法对用药进行指导,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窗口处负责接收核对处方的药师应该首先对患者的用药是否存在着配伍禁忌, 其次药师应该向患者交代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不良反应以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3]。

2.2 药物的咨询

门诊药房的传统的药物咨询模式就是药师对患者和医师提出的有关药品的名称、规格、价格、剂量、剂型等问题作出详细的回答。由于这种模式比较被动, 发药的医师不能够充分的对所有问题进行回答, 所以可以采取主动咨询拂去想患者回答问题, 主动咨询服务应该设置与发药药师面对卖弄的负责咨询的主管药师, 药师不仅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还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 为患者交代用药的常识、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等。

2.3 药物交代和指导

发出药品时应该向患者交代各种药品的名称、使用方法和目的、服用的最佳时间、用量、疗程、注意事项和储存方法等。如果同种药品经常存在不同的剂量、畸形及外包装等, 应该向患者较大药品的名称以及含量, 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正确的用药[4]。根据患者的病情, 向患者交代服用该药品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对患者应该进行分类指导, 对一般的成人患者或有过类似用药经验的患者可以进行简明的用药指导。如果药品合用、使用麻醉和精神类药物应该有专职的医师进行专门用药指导, 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摘要:目的 对药品实行严格管理制度和发放工作程序, 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规章制度, 对药品的采购、入库、存储、盘点等各个环节严格的控制, 对特殊药品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 并对接待、交代、自忖药品的发放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结果 药品的管理和发放规范化能够防止药品的流失并且能够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结论 只有加强药品的管理和发放工作才能发挥药学服务的优势, 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发放

参考文献

[1]邢玉秋.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2) :141-141.

[2]张炜.新时期门诊西药房管理心得体会[J].海峡药学, 2010, 22 (3) :229-231.

[3]周安琳, 王晓东.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情况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31) :185-186.

门诊西药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1~3月份门诊处方45240张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及用药情况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发现严格执行《办法》后, 门诊处方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 统计结果

共抽取门诊西药处方45240张, 其中合格处方44516张, 不合格处方724张, 处方合格率为98.40%, 其中处方前记和后记不完整的有352张, 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48.62%;处方正文不准确的有372张, 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51.38%。

3 不合格处方分析

3.1 处方前后记填写不完整比较多

处方前记包括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临床诊断等, 主要原因是部分医生对这些项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如不写实足年龄, 或用“成”、“儿”代替, 不利于药师准确地判断医生给患者用药治疗剂量的准确性;如无临床诊断, 不利于药师审核临床用药与诊断是否相符, 及是否具有潜在临床意义的禁忌证, 不能有效地预防与减少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后记存在问题有医师签字潦草, 甚至有的不签名, 有的处方后记调配、核发无签名。后记出现问题不易识别处方责任人, 不符合处方制度及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3.2 药名写错

处方用药名应以《中国药典》及《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2]。可现实情况中, 药名写错情况比较多。如 (1) 错写药名, 西咪替丁写成“西米替丁”, 黄芪生脉饮写成“黄氏生脉饮”。 (2) 仍然书写曾用名, 如诺氟沙星写成“氟哌酸”, 头孢氨苄写成“先锋4号”, 地西泮写成“安定”。 (3) 用商品名代替通用名, 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写成“希舒美”,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写成“明可欣”。

3.3 无剂型

如阿奇霉素既有干混悬剂又有片剂, 且剂量皆为0.1g, 而处方是阿奇霉素0.1×1合;又如氯霉素无剂型, 而药房有针剂、眼药水两种剂型。

3.4 规格写错

这种情况较为多见, 如美洛昔康片7.5 mg写成75 mg, 甲硝唑0.2写成0.1, 地塞米松针2mg写成2g, 含量不对, 无法正确告诉病人用量。

3.5 用法用量缺失或错误

药品未注明用法用量主要表现在外用药品, 如乳膏剂、洗剂、滴眼液、滴鼻液、喷雾剂等, 可能这些药品用法简单, 医生认为患者可以自行使用。用法用量错误表现在如美洛昔康片、吗啡控释片每日只需bid, 而有的医生则开成tid, 容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发生不良反应;如成年人使用头孢拉定胶囊2粒, bid, 药量明显偏小, 达不到治疗效果。另外, 有的医生超出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和用量范围,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 院方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 因为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应, 《办法》将无疑成为判断的唯一标准[3]。

3.6 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

主要是开人情方, 患者原来是看某一疾病的, 医生开方时, 患者本人要求医生开些自己需要的药品, 而临床诊断又未体现这一点。如临床诊断为高血压, 医生不仅开了盐酸贝那普利片, 还开了阿卡波糖片。

3.7 药物配伍不合理

随着用药品种的增多, 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也有增加的趋势。如磺胺类药物不能和维生素C配伍, 其代谢产物在酸性尿中易析出结晶而损伤肾脏。青霉素钠不能与克林霉素配伍, 克林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速效抑菌剂, 能抑制细菌繁殖;而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 二者合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杀菌效果, 增加副作用。

3.8 用药时间过长。

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 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 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而我院门诊有些处方用药长达1个多月, 甚至更长的也未注明理由。

4 对策

4.1 加强对处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 由药学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 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1], 处方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发生药疗事故或经济问题时, 又是追查医疗责任、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因此, 处方书写是医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处方质量的高低, 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4]。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医生对处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要求医生在工作中有高度的责任心, 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严格执行《办法》, 按照统一的项目、内容、格式严格要求书写。特别是低年资医生更应该弄清常用药品的药名、剂型、规格、用法、用量和适应证等, 确保处方质量和医疗安全。

4.2 定期进行处方质量审核

每月定期审核门诊处方质量, 填写处方质量评价表, 对不合格处方每月全院通报, 纳入科室医疗质量中, 加大管理力度, 提高处方合格率。

4.3 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 把好处方质量关

对药剂人员做好定期综合知识培训, 只有掌握丰富的药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 才能发挥药剂人员在处方调配中对处方质量的监督作用。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在调剂中发现不合格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 及时告之处方医生, 及时纠正, 不放过每一处错误, 更正确认后方可调配, 把好处方的质量关。

4.4 重视医院“药讯”工作

加强与重视医院“药讯”工作, 及时介绍新药, 让医生了解新药药理作用、用途等有关知识, 掌握新药的正确药名、规格、剂型、使用方法、副作用及禁忌证等。

4.5 积极提高医生的合理用药的水平

近年来不合理用药时有发生, 为加强医生合理用药的意识, 进一步提高医生合理用药水平, 医院通过外出进修、参加业务培训班、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自身再教育学习。药剂科和临床科室加强业务交流,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综上所述, 只有加强处方的质量管理, 定期进行检查监督;通过再教育提高医生和药师的业务素质, 强化医生书写质量意识和药师对处方的监督作用;不断分析、纠正处方中出现的不足与错误, 才能提高处方质量, 减少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 保证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处方管理办法 (试行) .卫医发[2004]269号.

[2]吴永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4.

[3]卢晓阴, 盛飞剑.《处方管理办法 (试行) 》实施存在的问题.中国药房.2005, 16 (4) :245.

上一篇:激活方法下一篇:图形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