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缺失(精选12篇)
网络安全缺失 篇1
2008年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华南虎事件”大幕落下、“封口费”事件、深圳“猥亵门”事件、公务员出国考察的费用清单等一系列焦点事件, 从爆出、解决过程到尘埃落定, 网络舆论监督贯穿始终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事件的发展。所以, 有人把2008年称为“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元年”, 此说并不为过。网络舆论监督同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 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最便捷快速的传播渠道, 它的优势令人欢欣, 但它的缺失也不容小觑。“网络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的言论不再是异调, 而是部分专家学者和一些网民更为理性的呼声。
一、公信力的缺失
网络媒介凭其传播的多维性、覆盖的广泛性等“泛媒体”特征成为第四大媒体。也因此,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09年1月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12月31日,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 普及率达到22.6%。在有着最广大民意的同时, 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却成反比, 2008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2次统计报告显示, 大部分网民倾向于认为网络内容可信度一般, 认为可信和非常可信的仅占15.7%。
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所起的作用是建立在公众对它的信任基础之上的。网络媒介中传播的信息因为缺少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 很大部分是夸大事实、扭曲本性的失真炒作, 这不仅严重违反了新闻操作中所要求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 也为网络舆论监督带来了较高的风险。
一方面, 网络舆论监督中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信息传播者大多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非媒体专业人员, 所以常常在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出现信息真实性和客观性偏差。另一方面, 不少网络信息传播者为吸引他人眼球、赢得个人网页的高点击率, 或处于某些利益集团为攻击对手打击报复, 便制造假信息和噱头, 扭曲夸大原本事实并对其炒作, 利用互联网发布失真消息。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确认网络“把关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把关人”概念, 他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遍布了“把关人”, 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在网络广阔平台上的自由浏览信息和发表见解中, 若传播者能明确地建立把关人制度, 就能在不良信息扩散之前或传播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前, 予以及时约束。
二、制度保障的缺失
在当今我国的舆论环境下, 网络力量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许多官方部门也开始认识到这一态势。可是, 网络舆论监督虽成为公开政府信息实现廉明执政的一种手段, 但其本身却一直找不到法律上的支点。缺乏法律的保障, 随时可能碰到雷区。
首先, “以暴治暴”的恶化。在网络舆论监督中, 许多曝光事件的最先发动者一般是牵涉到该事件的关联人。他们为维护自身利益对他人进行披露或人身攻击, 即便是为声张正义, 也因其未利用法律道路解决问题而脱不了“以暴治暴”的嫌疑。长久下去, 健康的网络道德规范建设进程让人担忧, 若不及时转变网民的观念, 仍旧默默支持以这种粗暴的方式泄私愤打击报复, 那么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网络道德建设的阵地, 还有网络舆论监督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 网络调查易引发司法冲突。网络舆论监督往往引起一系列的网络调查。网络调查多以人的逻辑推理和社会道德定论。网民在对社会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进行监督时, 更容易形成一种定性的舆论导向, 对于处于审判过程中的司法机关带来巨大的压力,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判结果。
再次, 民间舆论监督网站面临着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困惑。民间舆论监督网站正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大阵营, 独立调查人多再次活跃。如李新德的“中国舆论监督网”、姜焕文的“中国民间举报网”等。但是民间舆论监督网站没有明确权力机关能赋予调查人调查的权力, 也没有明确国家部门能给调查人发放采访许可证, 作为公益性质的调查团还会遭遇调查资金的牵制, 大众不能保证调查团本身的透明化和公开化, 不能保证长时间后不被商业利益所利用, 成为相关利益群体变相谋求利益的手段, 种种原因都成为它前进的障碍。
制度保障的缺失呼唤相关法律条文的出台, 同时需要不断地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只有用道德的力量呼吁社会保护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制裁故意恶性网络暴力事件, 用切实可行健康的方式保障人们的监督权, 才能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网络失控和网络暴力, 最终保障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三、理性的缺失
网络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常常只有一步之遥, 特别是在当今网络舆论监督缺乏明确的法律制约的情况下。“人肉搜索引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许多人通过“人肉搜索”解决问题, 利用互联网广阔的网络群体覆盖优势, 找出涉及该事件的相关人员, 将其私人信息擅自公布在网络上, 众人便开始一场道德的讨伐。当网络群体聚集一起, 人肉检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迅速叠加膨胀, 随时暗含着社会的隐患。这种缺乏理性的肆意搜索攻击并非每次都能真正地伸张正义。而所谓的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民主方式, 却往往因为搜索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的模糊而对被搜索公民的隐私权造成侵犯。
通过网络举报打击官员腐败已逐渐被人们所利用, 成为当今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方面。但是, 即便惩恶扬善也需要“程序的正义”, 只有建立在守法前提下的网络监督才是有保障的舆论监督。
四、结语
虽然网络舆论监督存在以上缺陷, 但不能由此否定它的积极作用。网络舆论监督需要加强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 共同促进我国舆论监督事业的发展进步。同时全社会自上而下全民行动, 重视网络道德建设并积极维护, 切实提高网民素质, 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网络舆论监督秩序, 才能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网络安全缺失 篇2
首先,要建立一个监管组织,对煤矿整体进行有效的监管。监管组织应当加强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在第一时间得知国家的相关要求以及政策,并让其真正的在煤矿落实。其次,监管组织要经常对煤矿进行安全检查,并对煤矿的安全条件进行分析,一旦出现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要及时叫停煤矿作业,待问题解除之后,再恢复正常的生产。另外,煤矿的安全隐患检查也同样重要,必须加强对于事故高发地区的检查,确保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煤矿开采工作。
4.2建立煤矿安全指挥系统
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常规的矿井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新型的煤矿安全指挥系统才是矿井管理的最新方式。在煤矿进行开采工作的时候,安全指挥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以及煤矿内部的监控设备对煤矿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掌握。并对矿井发生的每一件事进行最合理的分析处理。这样一来,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安全指挥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叫停开采工作,指挥员工有序的从矿井撤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意外事故的伤亡。当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安全指挥系统还可以通过通讯设备对矿井下的人员进行指挥,针对不同事故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同时,监控设备还可以全天二十四小时对事故高发地段进行监控,有效的避免伤亡事件的发生。
5结语
煤矿安全事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发展,还严重威胁着一线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通过我国的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安全管理体系的缺失和煤矿一线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煤矿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煤矿安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增强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泽阳,任建伟,程红伟,等.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和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1(11):128-135.
找回缺失的安全感 篇3
“其实我也不想这么晚给你打电话。”听见凡凡在电话那头带着哭腔嘤嘤地说。
“你每次不都这么开场,别哭啦,说说这次是怎么了?”
“我心里实在太难受了。你说我是不是这辈子都嫁不出去了?!”
“这个问题我每个月都会听你说一遍,怎么会?赵辰不是和你也提过结婚的事吗?”赵辰是凡凡一年前认识的男友,在我们这群朋友们看来赵辰是一个很靠谱的男人,也很喜欢凡凡。
“是啊,以前他提出要见双方父母,然后商量一下结婚的事情,我没有答应,我就想着两人再接触一段时间,彼此更了解一些后,再跟父母谈结婚的事情。这样也不会让我爸妈为我操太多的心。”凡凡委屈地向我说道,“可是自从那以后,赵辰就变了,对我忽冷忽热的。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还有人告诉我看到他和别的女孩在一起,关系好像很亲密的样子。”
听到这些,我突然觉得凡凡和赵辰的这段关系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安慰了凡凡很久之后,告诉她如果真的不合适就趁早分手,别耽误了自己。挂了电话之后我觉得很纳闷,赵辰为什么突然变了呢?
一个月后,凡凡和赵辰两人大吵了一架分手了。那会儿我也被凡凡半夜的电话狂轰乱炸过很长时间。虽然分手了,但没过多久,两人依然约会见面、吃饭、看电影等等,基本和以前谈对象的时候没什么区别,可谁也不提见家长结婚等话题。这一点双方倒很默契。
有时候我们开玩笑,“你俩这算什么关系?不行就赶紧找下家儿吧。”“和别人比起来,他对我其实挺好的。可是他有些做法也特别气人,比如他的手机看得特别严,我想看看微信聊天记录他都不让我看。还有时候他家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些生日蜡烛,你说他是不是给什么女人过生日去啦?我越怀疑生气追问,他越敷衍回避了事,我感觉自己没有受到尊重,非常气愤懊恼,他不能给我安全感。我小时候已经受过好多伤,我不想再受伤了,我也不敢轻易走进婚姻……”
“既然他对你这么不好,要不干脆分手?”每当说到这,又会牵出凡凡一大堆的眼泪,“我相了那么多次亲,他是唯一一个让我感觉能理解我、包容我的人。有的时候我们处得也特别好。”每每说到这,我们真心感觉凡凡是真的想和他好好相处。“我怕以后碰不到这么了解我的人了……”凡凡很多次这样说道。
目前,这二人不能分开但也无法谈婚论嫁,这样的状态让没有安全感的凡凡更加没有了安全感。“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我总是开玩笑地这样说她和赵辰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他们宁可这样不清不楚地呆在一起,也不分开也不走近,而且谁也没有意见呢?
一个周五晚上,凡凡打来电话,让我明天陪她去见一位心理治疗师做情绪疗愈,说是可以帮她处理她与“男友”的关系。她说自己快36岁了,再也不想这样糊里糊涂维持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了。
情绪处理现场,凡凡说这个男人没有做到一个男朋友的标准,怎么可能承认他是男朋友;经过情绪疗愈导师的引导,让凡凡明白了自己都不承认他是男朋友,那怎么能要求人家做一个男朋友该做的事情?在旁见证治疗过程的我,瞬间明白了赵辰为什么突然改变了对凡凡的态度,原来他想要在凡凡心中肯定的名分。
整个疗愈过程真的好奇妙!刚开始凡凡对这个男人各种挑剔、苛责,抱怨、愤怒,细数他做的各种对不起她的事件,让人感觉这个男人距离她理想男友的标准简直十万八千里。可随着情绪疗愈导师的一步步引导和梳理,凡凡把自己压抑的委屈和痛苦全都发泄出来后,她居然感觉到愧疚,到最后竟然是对男友的请求和感谢:“请你做我男朋友吧,继续关心我、包容我,我对你不再挑剔了,不再抱怨了。原来我寻找的爱一直在我身边!我知道你不会抛弃我,感恩你、谢谢你、祝福你!”
这下子我的疑惑全部解开了。赵辰需要的是凡凡的接纳和肯定,哪个男人不需要这些呢?我们看到那么多女人想要跟自己爱的男人结婚,因为我们需要这样对身份的肯定;而男人也一样需要,需要自己爱的女人对自己身份的肯定。接纳和肯定一个爱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爱他就要给他一个名分。
后来凡凡又接受了几次情绪处理,她内心的不安全感慢慢消失了。半年后的一次聚会中,凡凡开心地告诉我们,她和赵辰已经决定结婚了。我看到了被肯定的赵辰对凡凡宠溺的爱,也看到了凡凡脸上的幸福。
编辑/马冲冲
网络新闻道德缺失问题探究 篇4
一、网路新闻道德缺失
(一) 网络新闻的可信度较低
互联网时代, 人们会更多地关注新闻的时效性, 却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 准确性, 网络新闻呈现了这样一个态势, 许多媒体对一个新闻争先恐后地报道, 却疏忽了对新闻真实性方面的监督, 造成了信息虽然做到了时效但是却没有还原其本来面目, 也会影响网络媒体在公众眼中的公信力。
(二) 过分娱乐化
网络的娱乐化将一些普通人的照片经过处理, 加工成娱乐版本, 正是因为网络新闻环境的娱乐化, 许多媒体利用这种环境进行炒作, 最后赢得公众的关注。
二、网络新闻道德问题的成因
(一) 网络媒体其固有特点决定
网络新闻媒体是随着互联网发展应运而生的传播媒体, 他自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播范围广, 速度快。加之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网络的监管还不够完善, 都导致了我国网络媒体市场出现了严重的道德问题。
(二) 公众心理因素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 人格是由自我、本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而本我是一种先天的性格, 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本我的性格会相当长的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 并会一直受到娱乐原则支配。心理学家查理·尼斯特同样认为, 人类在学习过程中, 接受新事物的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对生动鲜明的信息的传输。因此, 网络上的一些娱乐八卦新闻正符合了广大群众的心理偏好, 网络新闻的娱乐程度日渐增长有其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三) 广告商的关注程度
在网站的运营模式中, 最大客户就是各种广告商, 为了保证网站的经营和发展, 他们必须赢得更多广告商的关注, 判断的标准就是点击率, 只有那些高点击率的网站才会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因此, 广告商的评判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站的运营重点, 即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博得更多人的眼球。
(四) 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不强
任何一名新闻工作者都应具备比较强的舆论导向意识, 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素质和职业要求。但是, 在我国网络新闻媒体方面却时常出现一些内容低俗虚构或者有明显的偏差的新闻, 这些新闻对维持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负作用。
三、针对网络新闻道德缺失的对策分析
(一) 完善法律及相关制度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网络新闻的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 配套的制度很难跟上其脚步, 造成监管的滞后。因此, 完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三个方面完善:首先, 要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内容进行界定, 要详细解释说明违规新闻的审查程序和一些关键点, 对新闻的判定做到有法可依。其次, 在发布程序上, 必须严格遵照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审核程序方面要做到能制定具体的责任的人。最后, 对违法者的处罚上和对受害者的补偿方式上, 要进行明确的规范其界限和划分出不同的档次。根据违法情节的轻重, 对不同的违法行为要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处罚, 做到公正执法。
(二) 保证信息畅通, 增强网上舆论的正面引导
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保证公众对新闻的知情权对于将舆论往正确方向引导具有积极意义。第一, 对于重点关注的时事新闻做到及时公开, 更好地保证网民的知情权, 力求让公众清楚事情的真相。第二, 对党政新闻做到适度公开。公众对党政事务普遍比较关注, 尤其近几年领导的生活作风, 言论态度等问题, 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及时澄清。第三, 网络媒体可以邀请或转载发布知名专家学者或权威机构的意见来做到正确的引导。
(三) 引导公众正确选择信息来源和信息的再传播
网民是网络新闻的主要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 引导网民在收听收看这些信息的时候, 要尽量选择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官方网站等, 既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 又可以能够防止被骗;倡导网民在信息传播时要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思考, 尤其是一些涉及政治或者国家安全的新闻, 更必须要仔细阅读之后再做决定。广大网民在新闻的识别能力上得到提高, 对网络新闻环境的改善也有很大帮助。
(四) 严格审查新闻稿, 抓住源头
严格的审稿制度, 可以约束新闻记者、编辑, 端正其职业态度, 要他们认识到新闻要真实可靠, 从根源上把好新闻质量关。严格审稿就是要严格遵守审稿制度, 并贯彻始终, 提高了网络新闻的质量和可靠性, 也可以提高广大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信任感, 促进网络新闻媒体更好地发展。
摘要:网络媒体作为时下最流行的新闻传播承载体, 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到其带来的巨大便利, 但是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伦理道德以及法律上的各种问题, 因为其的相对开放性, 让一些有不良企图的人有了散布不良信息, 不负责任的新闻的机会。因此, 对于自由的开放的网络新闻也存在一些道德规范的缺失, 全文从重点的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网络新闻,道德缺失,法律
参考文献
[1]毕耕.网络传播学新论[H].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明娟.从深度报道看传统新闻定义缺陷[J].新闻知识, 2009 (4) .
[3]刘寒娥.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形态的整合与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4) .
[4]任媛.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J].高教论坛, 2007.
[5]黄瑚.新闻伦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
[6]宁克强, 何军, 魏茹芳.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成因与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 (1) .
[7]易鹰.浅析有偿新闻的危害及防范[J].长沙大学学报, 2004 (1) :66-67.
[8]蓝鸿文.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87.
[9]龚小平.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及对策[J].老区建设, 2009 (10) :37·39.
网络安全缺失 篇5
对任何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都会有一点重要的发现:“根本原因都是责任心的缺失”。如果不能增强广大干部员工的责任心,我们的安全生产就只能被动应付,不会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其实,员工的责任心就是一道重要的防火墙,是免疫力,更是安全生产的灵魂。众所周知:是因为设备故障、管理者失职,还是员工违章操作等等所发生事故的原因,都是“责任心的缺失”所酿成的恶果。如果员工没有或者缺乏责任心,对分内的工作不负责任,就有可能对必须执行的制度充耳不闻,对显而易见的隐患视而不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更是想也不想。员工责任心的缺失,就是安全生产的最大事故隐患。
有句名言叫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名言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其实这句话也能用来指导我们的安全生产。安全的事情无大小,不要以为一件事情、一项工作看似微乎其微,就放松责任心,更不要认为一个小小的失误不会影响什么而置之不理,而让小错误酿成大祸。安全生产更迫切需要广大干部员工强烈的责任心,自觉把岗位职责、分内之事铭记于心,落实于行,自觉的多尽一分心、多出一分力,为安全生产尽最大努力。
隐患排查应成为员工自觉行为
作者:董义华 文章来源:安全文化网 点击数: 226 更新时间:2009-12-28
在基层企业工作的安监人员经常抱怨人手太少,不能将隐患一一排查出来。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如果能调动全体员工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让隐患排查治理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这样隐患不仅能查,而且可除。
员工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其素质的高低、工作的安全水平直接影响到安全大局。要全面排查治理隐患,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除需要管理者的重视,最重要的一点就要是提高员工素质,并发动全体员工主动参与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来。
事故隐患有三种表现形式: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乃是隐患之源。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员工的参与积极性, 使员工在参与过程中认识到隐患的危害性,自觉查找治理隐患,并渐渐成为自觉行动。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向一线员工传授安全知识,提高他们识别隐患、治理隐患的能力,更要深入基层,与员工一起学习、调研、修正和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岗位的操作规程,让员工在实践中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在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中,要尊重员工意见。职工长期在生产一线,对企业的情况最熟悉,哪些方面管理有漏洞,哪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如何整改,怎样进行有效治理等,他们最有发言权。当然,为了激励员工,要积极采纳广大员工提出的合理方法和有效措施,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相信当排查治理隐患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那么,各类隐患必将查实、查透、查全,彻底整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定到达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安全生产“情感”管理的方式方法
作者:安全文化网 文章来源:安全文化网 点击数: 154 更新时间:2009-12-28
当今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大都注重“情感”管理,在“情”字上下工夫,通过心理和思想上的沟通,教育启发引导员工安全生产,共同筑起保护生命的安全防线。但好多管理者不知如何才能做好情感管理,方式方法的不正确,导致事与愿违。笔者认为情感管理如同其他管理一样,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只有方式方法正确了,才能以情感实现与员工沟通,搞好管理,保障安全。笔者总结多年安全管理经验和许多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认为:要想在企业管理中搞好情感管理,须切记三宜和三忌的方法,才能真正与员工实现心灵上的沟通,达到思想上共鸣,行动上共施,使安全成为员工自觉行为,方能达到安全生产之目的。
1、管理者宜以平等的姿态与员工沟通。切记以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姿态。
“情”不仅是情感,还包括情理,包括“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个体,相互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所以,要以平等的姿态去与员工沟通,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让员工感到与你是平等的,感觉你是真情,然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沟通,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假若你以高高在上的,以领导的姿态去与员工交谈,必将使之产生防范心理,他或她绝不会对你敞开心扉,沟通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2、宜用科学且通俗的道理去与员工沟通。切忌用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词汇。
如何才能使你的谈吐即科学,又通俗。这就需要多学习,多学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多学党的中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掌握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理论,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把科学的理论化作通俗的语言。再熟练掌握谈话、交流技巧,并以一颗爱民之心去与员工沟通,沟通必定顺利。
倘若你用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词汇与员工交谈,势必让员工反感,与你或敬(表面)而远之,或冷眼相对,沟通更无从谈起。
3、宜于全面分析,情严相加,切忌片面。
与员工沟通,对员工要有全面的分析掌握,切忌片面。即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不足,方能根据个情施之具体有效的宽严相加的方式,以情沟通。以情为先的沟通,并不是不讲原则,只求相安无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事故发生后,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做当然是错误的,它只能害了员工。
“情” 与“严”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不能有丝毫的偏颇。在讲“严”时,切忌乱训人、乱扣乱罚,随心所欲,无章可循,搞得人人自危,个个害怕;在讲“情”时,也不能姑息迁就,放任自流。总之,要严宽有度,执法有情,做到以法办事,方能让员工心服,使强制手段来规范操作者的操作行为的制度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安全生产就会自然而然。
食品安全:来自监管缺失的恐惧 篇6
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三聚氰胺这样的化学名词,逐渐成为部分网络的关键词,也就是说三聚氰胺在一些网站是被屏蔽的,你输入该字样会被系统过滤。就如同三鹿一样,词语成了罪人,但没有一个人能够为这些词语负责。
通过技术手段让一些公众事件消失在公众视野里,是某些部门最常用的手段。在这种手段下,可以有效地消除人们对于相关事件的议论,以避免形成舆论,造成社会情绪的爆发。三鹿毒奶粉事件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在2008年事发后,政府部门先是高调处理了几名嫌疑人,之后,该事件就消失在公众视野里,三鹿集团与三聚氰胺仿佛蒸发了。
直到2009年年底,上海、陕西再次发生毒奶粉残害婴幼儿事件,三聚氰胺的阴魂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媒体参与后,真相才被揭露——数量巨大的三聚氰胺奶粉并未被销毁,一直存放并被一些厂商作为原料。
有媒体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上海熊猫乳品这些毒奶粉案件的污染源,都是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乳制品行业进行全面整顿,对问题奶粉统一进行清查的“清零”奶粉。而陕西方面给予的答复是:当地质监部门确实对金桥乳业三聚氰胺超标的问题奶粉予以封存。
然而,这些产品并未被随之销毁,企业将这些奶粉通过倒换包装、套用批次等方法予以销售。事件发生后,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已派出8个督查组,分赴16个省份彻查这一事件,督促各地严厉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凡发现故意使用含有违禁物质的乳品涉案企业,质检部门将采取三个一律的措施严厉处理:一律停产、一律吊销生产许可证、一律移交司法机关。对案件背后的失职、渎职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依纪追究相关领导与责任人的责任。
该事件发生后,政府的积极反应,并不能消除公众对一些地方政府的不信任。一个问题多次出现一定是监管层面出了问题,如果监管不到位,反应积极也无法制止此事件的再次发生。
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重树公众的信心?
■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
事实上,早在2008年10月,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的有关负责人对发现三聚氰胺超标的乳制品如何处置曾明确表态:销毁毒奶粉有三个层面的难题。
一是监管层面。没有人监督企业走完销毁和处理的最后一步。乳制品行业是分段监管,养牛户、奶站、经营户、生产企业、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分别由农业、质监、工商等部门进行管理。二是企业层面。一些缺乏诚信的企业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销毁,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三是技术层面。石家庄市曾组织市内发电、热电和水泥生产企业进行环保销毁实验,但对问题奶粉的处理尝试最后大多以失败告终。
这样的难题看似无法破解,因此也就埋下了日后的隱患。直到毒奶粉事件再次爆发。
在新一次毒奶粉事件之后,2010年2月9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同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会上讲话时强调,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依法加强治理整顿,依法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该委员会的级别超过正部级,属于前所未有。
面对这样一个委员会的成立,坊间猜测,其意义有三:第一,毒奶粉再次出现在市场,引起高层的关注,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是表明高层维护食品安全的决心;第二,为《食品安全法》的执行铺路;第三,为“两会”做准备,以便于应对两会代表委员的质询。
无论是哪种猜测,毫无疑问的是,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表明了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地沟油到转基因食品
颇有戏剧性的是,就在全国“两会”之后,重庆媒体爆出中国人每年食用地沟油超300万吨,其毒性堪比砒霜。该报道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该新闻被海外媒体转载之后,有日本网友评论道:中国人的生命力堪比蟑螂。这句看似调侃的话,十足刺激了中国人最敏感脆弱的内心。
就在食品安全委员会高调成立的1个月后,居然爆出这样严重的食品危机,不能说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因为地沟油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三聚氰胺,打击地沟油的相关措施也已经早就出台,但几年过去了它却依然“活得很精彩”。
早在2004年,福建省就判处过两个从事地沟油倒卖活动的商贩,一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一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但是对于其他从事地沟油买卖的人来说,这两个人无非是倒霉鬼而已。法律好像并不能阻止在巨大利益面前的诱惑。当然,之所以甘于冒此风险也一定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其背后的利益链条,仍然让地方政府无从下手。
地沟油为何屡禁不绝?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多头管理导致“谁都有责又谁都无责”;二是政府部门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三是相关规定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
这一问题与三聚氰胺事件是如此相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体制宿命。正是这样的体制宿命,让中国转基因问题复杂化了。
2009年年底,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发放,让大部分中国人坐不住了,与地沟油相比,这个问题似乎还要严重,其中不乏是出于对新科技的恐惧及固有民族意识的抵制,但更多人是对于转基因技术滥用的担心。毕竟在一个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监管的国家,公众对待新技术,也大多带有同样的敏感,这个新产品,能否被有效控制,我们没人愿意当小白鼠。
然而,公众的意见是分散的,至今也没有一个代言人能够站出来,做到有效监管。转基因问题还将继续纠结下去。
■第三方机构的缺失
从毒奶粉到地沟油,多次都有政府部门站出来,信誓旦旦地说,没有问题或者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事实同样多地回击了他们。公众现在已从疑问转向不信任,这样的态度转变,对于一个政府机构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那么,现在转基因食品问题,同样也面临着地沟油一样的质疑与不信任。尽管科学工作者、专家、农业部都站出来说明问题,但是早已埋藏在公众心里的不信任,把这些说明视为无物,甚至开始抵制这些专家的说法。
在民众的意识里,有些政府部门并不能代表民意,民意诉求也不能源于简单说教,他们需要一个第三方的可信任的机构来对此问题进行说明与探讨。
依照国际惯例,在涉及公众利益问题时,总能看到一些第三方机构参与到事件中来,既能表达民众意愿又能协助政府进行危机公关,并树立政府形象,取得民众的信任。但这个管理,在中国似乎还走不通,因为至今,在食品问题上,除了绿色和平这个国际组织之外,并没有一个中国的民间组织站出来,起到自己应起的作用。
网络媒体“把关人”缺失原因浅析 篇7
网络媒体的崛起使传统的大众传播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互动, 既赋予了受众更大的主体性, 也带来了传播的无序化。网络用户的情况各不相同, 他们上网的动机也不一样。一旦进入传播过程, 没有了传统媒体“把关人”对信息的过滤、筛选, 难免使网络处于“无政府”状态。2008年年初最大的网络新闻应该算是“艳照门”事件。“艳照门”本是娱乐明星的个人隐私问题, 却被少数别有用心的网络媒体肆意渲染, 其持续时间之长, 波及范围之广是在此之前的网络新闻难以企及的。“艳照门”余温未退, 6月在互联网上又曝出海南师范大学女生宿舍楼遭偷拍的新闻, 警方调查认定:新闻中的多张“艳照”并非原来的照片, 而是某记者偷梁换柱拿资料照片顶替的, 这立即引发众网民对媒体职业道德的热议。甚至有人直言“偷拍者无耻, 传播者更无耻, 造谣者最是无耻。” (1)
显而易见, 少数网络媒体通过添油加醋、故意煽动社会舆论, 给新闻媒体抹黑的意图非常明显。我们也可以看到, 这些行径最终损害的是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这两起事件的发生, 反映出少数网络媒体已经背弃了自己维护社会正义的神圣职责。如何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特别是加强对少数非正规宣传网站的规范管理、提升新闻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迫在眉捷的重大问题。
二、“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 (1947年) 一文中, 首先提出“把关”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渠的某些渠道流动, 在那里, 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 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 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他认为, 在群体传播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把关人, 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 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 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 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 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 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 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地影响着新闻实践, 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 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2)
三、网络媒体中“把关人”地位下降的原因
(一)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1、受者同时可以是传者
网络传播的受者即网民。在互联网传播当中, 除了媒体记者外, 网民也拥有了信息采集和发布的权利, 成为一支特殊的“记者”队伍。他们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触及的范围远远超过媒体, 同时也带来了更为迅速甚至是实时的报道。也正因如此, 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可以说首先就是由网民自己来“把关”的。至于对信息其他方面的判断, 诸如公共性、公正客观性、伦理道德性等则具有很强的个性, 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 不同的网民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利益倾向在互联网上发布各种信息和图片。
2、媒体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网络媒体工作者 (包括记者和编辑) 作为最重要的传统“把关人”, 其原本垄断性的传播权力在互联网中受到了削弱。网络媒体工作者“把关人”行使权力的方式较传统“把关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说传统“把关人”对这种自由采取的是消极堵塞态度的话, 网络“把关人”则是采取了一种积极的疏导方式, 在尊重人们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 对网络上信息的流通进行管理。从对信息的全封闭式管理, 到被迫对信息的开放式管理, 媒体工作者权力受到挑战的背后, 实质是其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即从以往的绝对主导地位下降为相对主导地位。他们对信息的修改和删除权仅能在信息发布之后才能实施。那么, 在此期间, 一些混淆真假炮制而成的假新闻以及通过移花接木以假乱真的新闻图片在第一时间并不能得到“把关人”的及时过滤, 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侵犯到一些人的正当权益, 严重的还会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3、网络中“双客”的出现
网络时代的技术更新瞬息万变。当我们在网上沉迷于聊天所带来的快乐时, 博客以其张扬个性的特质出现了;当我们在博客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之时, 强调图文并茂、音视并举的播客出现了……随着博客、播客的相继出现, 公众的身份得以重新定位。“双客”所带来公众自主选择权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受到了冲击。
(1) 信息传播环节被简化
传统媒介的“把关人”主要是由编辑和记者来充当的, 其把关原则首先是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予以评判, 还要充分考虑到传播效果与社会压力。由于单向传播性强, 他们必须严守自己的把关职责, 体现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依据传媒的价值标准来进行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其传播流程比较复杂且缺乏传受双方有效的互动。网络“双客”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其本人就是“把关人”, 他们可以直接向社会发布言论。这种模式省略了传播中间最为关键的环节, 即由“把关人”把持着的信息流动“关口”, 使信息能直接从信息源传递给受众, 进一步简化了信息的传播流程。对照上述两种传播流程, 可以清晰地看出网络媒介在传播信息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它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 而且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办事简单、高效的生活节奏。
(2) 信息发布角色发生变化
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 无论是特定的社会集团还是媒介组织或媒介工作者, 都是传播的主体, 是传播行为的发起者、是通过发出的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他们始终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 对信息的内容、流向、流量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 而他们的心路历程、酸甜苦辣则很少被关注。“双客”是一个纯粹网络零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它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自由进出网络世界, 都可以通过博客、播客等手段, 更制度化、更专业地参与到原创性的新闻生产中。尽管“双客”们还无法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 但他们作为新闻信息的补充来源, 作为新闻信息的再加工者、整合者以及解读者, 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在新闻生产环节中的独特价值。
(二) 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分析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互联网社会。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定义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也就是社会形态。在大多数情况下, “社会”也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这里所说的“互联网社会”是只有显示器、键盘、调制解调器等一些基本的物质条件通过虚拟网络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 (3) 互联网社会是一种松散的组织, 而且由于它的边界比较模糊, 很难摆脱现有社会对其产生的影响。
虚拟社区即网络社区。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是指互联网中多位网民在某一节点 (通常是某个网站) 共同聚焦起来, 从而形成一定的网络虚拟的团体和社群。 (4)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以兴趣为基础而后者以地位为基础。人是社会的人, 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命题。这个命题最基本的含义之一就是人必须在社会中成为人。也就是人要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通过互动来塑造自己。在这一意义上, 社会或他人就是自我的一面镜子。同样, 虚拟社区也是虚拟社区成员的一面镜子, 成员们通过不断的相互交流来塑造自己。但是, 与现实社会不同的是, 虚拟社区虚拟的特点可以允许成员不以现实的面目出现, 他们可以在虚拟社区中重塑自我。虚拟社区的另一个特点是基于兴趣的可选择性。在现实世界中, 我们没有办法脱离自己的出身、阶层、经济状况的限制, 所以理想的兴趣、爱好可能无法得到正常的发展。但是在虚拟社区中, 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你可以根据你理想的兴趣选择任何一个虚拟社区。通常来说, 只要你具备了上网的条件, 你就具有了选择的权利。而且, 在你所选择的虚拟社区里, 你可以把你的兴趣任意大的发挥。
由此可知, 网络的高科技性、高时效性、开放性、交互性以及虚拟性使得虚拟社区中的社会规范、社会约束体制远远不及现实社会。在互联网中, 记者、编辑之类的“把关人”地位作用明显下降, 媒体组织在“把关”过程中的影响也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四、网络时代如何把关?
普利策奖倡导者—约瑟夫·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依此而论, 网络媒介的“把关人”何尝不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 他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在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期, 面对网络媒体“把关人”地位丧失的问题, 我们是用“自下而上”的网络代码管理还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规制网络的办法?这似乎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目前, 虽然我们并没有表明我们的立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但无论哪种方式成为主导都必须认真关注人类的核心价值, 如自主、隐私和自由。由技术支持的非正式社会控制能为网络行为提供公平有效的规范, 但前提是代码的编制者和使用者必须对他们的行为负责。同样, 自上而下的立法程序必须接受同样的核心价值的指导。政府在尝试规制网络时必须谨慎行事, 不能仅仅为了网络的秩序和稳定对技术支持的社会控制反应过度。
网络空间最终传承的应是人类的善良和道德价值, 因为只有善良和道德才是实现人类繁荣的基础。所以, 网络媒体的“把关人”不是工程师的代码也不是政府的网络规制, 而是人的道德价值。
参考文献
[1]http://news.sohu.com/20080630/n257816268.shtml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62
[3][4]田兆元:《文化人类学教程》,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84、289
[5][美]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 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8
家庭对学生安全避险教育的缺失 篇8
1、概念
安全避险教育就是通过传授, 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校园暴力等各种形式的危险事件, 掌握这些危险事件的特点、成因、可能造成的伤害、逃生或者避险措施等相关知识, 凭借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有效地自救和互救行为, 最大限度的减少这些危险事件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2、要素
安全避险教育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1) 安全避险知识, 即掌握与危险事件有关的知识, 包括这些危险事件的特点、成因、可能造成的伤害、逃生或者避险措施等; (2) 安全避险技术, 即掌握应对危险事件的基本技术, 包括逃生技术、防御技术、制敌技术等; (3) 安全避险能力, 即处理危险事件的能力, 包括身体和心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安全避险知识是培养避险能力的理论依据, 安全避险技术是实施避险能力的必要手段, 安全避险能力是运用避险技术的基本保障, 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三个基本要素, 安全避险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知能力、身体素质、应对技能、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1) 认知能力方面, 包括急救或报警电话的号码, 所要陈述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等;对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意外事故等相关应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如发生地震、水灾、火灾时的应对知识, 发生抢劫、勒索、车祸、中暑时的应对知识等等。认知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能够使学生对危险事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以至于情况发生时不会慌乱无章, 无法应对, 为其他安全避险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奠定理论基础。
(2) 身体素质方面, 包括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运动能力等等。通过拉伸运动、力量训练、有氧运动等, 改善生理机能, 使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与各器官系统的工作效能, 如神经系统功能、心肺功能、骨骼和关节的功能等达到最佳水平;通过体育锻炼, 塑造较为良好的身体形态, 避免肥胖;通过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跑步、肢体配合和柔韧性练习, 使人体具备良好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通过走、跑、跳、攀爬、游泳等培养良好的运动能力等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运用避险技术, 发挥避险能力的必要保证。
(3) 应对技能方面, 包括急救技能, 如止血、包扎、人工呼吸法、心肺复苏法等;生存技能, 如在野外或遭遇危险情况时, 能够在食物和水源短缺、气候恶劣的条件下维持生命, 等待救援; 逃生技能, 如遭遇火灾、地震、洪水、暴雨时能够运用正确措施逃生。
(4) 心理素质方面, 是指保持良好情绪和清醒的头脑, 在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 联想和运用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保护自己。
二、家庭对学生安全避险教育的缺失
1、传统观念上缺乏对学生安全避险教育的重视
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文化课成绩, 而忽略其他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并且又有当代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望子成龙的心理原因, 使得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 对文化知识方面的培养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将学生的课余时间都用来温习和补习。殊不知, 这种教育方式造成了学生应对危险情况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缺乏。如果真的遭遇危急情况, 书本上所学的东西并不能帮助学生有效的保护自己和安全的逃生。
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认为灾难不会降临于自身的家庭和孩子, 在危险事件的发生方面存在侥幸心理。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思想变得麻痹, 不能够居安思危。大众普遍认为灾害不会降临, 缺乏忧患意识, 这就造成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会涉及到安全避险知识的普及, 甚至是根本不会提及到一些危险情况或者相关的应对知识和措施, 造成学生对于灾害和事故的一无所知。如果危险真的发生, 学生一定会不知所措, 这就影响了自救和互救。
2、实际行动上缺乏对学生安全避险教育的重视
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体育锻炼的重视。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家长为其营造的温暖无害的环境中, 缺乏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培养安全避险技术、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加强体育锻炼, 可以保持较好的身体素质, 改善生理机能, 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 增强运动能力等等,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安全避险教育, 而且有利于学生培养健康的体魄, 对于其成长和生活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应急技能的培养。由于家庭条件的改善和家长的溺爱, 学生往往处于一种非常安全, 甚至是安逸的生活环境中, 家庭教育中缺乏对必要的急救技能、生存技能、逃生技能等的传授、讲解与训练, 学生在生活中就更是接触不到这些东西了。应急技能的教育与培养, 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 同时作为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技能, 也能够在危急时刻或者日常生活中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 家庭对学生安全避险教育方面存在一些显著性的问题。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在安全避险教育方面, 仅凭学校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家庭的参与和配合。灾难也并不是永远都不会发生的, 所以人们要具有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在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上要注重安全避险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培养、训练, 就算人生没有危险情况发生, 还能够当作是增长知识, 强身健体。如果某一天, 危险情况真的发生, 也能够尽可能地保持清醒头脑, 沉着冷静的采取正确措施, 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救和互救行为, 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吴晓蓉, 白芳丽.论应急避险教育的人本价值及施行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 (3) .
[2]魏红.国外儿童的安全教育[J].劳动安全与健康, 2001 (8) :52.
[3]张献.国外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公共安全, 2007 (1) :88.
网络新闻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塑 篇9
一、网络新闻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
(一) 对生命尊重的缺失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 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提倡符合人性的伦理道德。在新闻报道中, 网络媒介应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中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尊重生命, 但是很多媒体为了抓住受众眼球, 抢热点新闻, 罔顾新闻当事人的生命安全。
汶川地震发生后, 武警官兵终于救出了被困在地下一百多个小时的女工, 很多媒体蜂拥而上, 集体用摄像机去抢拍, 甚至不顾官兵的阻拦。事后, 一位医护人员说, 伤者被埋地下那么长时间, 眼睛怕受不了强光刺激而被遮住, 但薄薄的一层纱布根本抵抗不了记者们镁光灯的刺激。记者们在抢新闻热点的同时可否尊重一下伤者的健康, 关心一下伤者的身体, 用既保护了伤者的生命健康又利用报道的人文关怀方式去报道。单从新闻语言上看, 的确披露了事实真相, 但是从文章的精神层面上看, 是对这些人生命的蔑视。尽管记者在披露这些事件时有些义愤填膺, 但是也要注意用词, 也许记者的无意行为就会在社会上传播一些负能量。
(二) 对个人隐私保护的缺失
网络新闻在报道一些关心人、关怀人、帮助人的事件时, 很多时候又潜藏着对新闻涉及的公众人物、未成年人以及一些弱势群体个人隐私的侵犯。例如, 几年前的“艳照门”事件, 事件本身有失社会公德, 但媒体的大肆播报, 使得受众针对这些公众人物的隐私发起的各种搜索又在无形之中侵犯了他们的隐私。虽然作为公众人物, 媒体可以对这些人进行监督, 但这种炒作报道过了火, 以低级趣味来博得人们的眼球, 以过分侵犯他人隐私为条件的行为实在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对于一些未成年人和弱势群体的新闻事件, 更应该建立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 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缩小对其成长的影响, 也不要无形之中对一些弱势群体造成二次伤害。
(三) 对社会舆论正确引导的缺失
网络媒体的责任不单单是制造舆论, 还要引导舆论向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方向发展。例如, 很多体育新闻中习惯性运用“绝杀”、“致命一击”等词语, 虽然这些词语被运用频率高, 大家也习以为常, 但词语本身充满了暴力色彩, 让很多不了解体育运动的人认为体育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而不是人类超越自己, 以达到更高、更快、更强的竞赛项目。
(四) 缺失对报道的客观性
新闻要求记者冷静客观真实地报道事件, 而不是情绪化, 以主观臆断妄加揣测。例如, 富士康连环自杀事件, 网络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将富士康公司神秘化、恐怖化, 并没有了解富士康公司的真实情况就妄加揣测, 肆意定夺。不管是面对穷凶极恶的凶手还是令人愤慨的极端事件, 媒体都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不管是罪犯还是受害者都有权享有人文关怀, 都要用事实去还原现场,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将社会推向健康积极的正方向, 而不是成为社会怨声载道的宣泄桶。
二、网络新闻人文关怀重塑措施
(一) 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网络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职业责任意识对其工作能力的高低有着正相关作用。重塑人文关怀意识,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将网络舆论往正确积极的方向引导。现今, 每个人都被网络捆绑, 网络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及社会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媒体的责任不仅仅是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 还要担负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责任。网络记者要提高职业责任意识、道德意识, 加强对被报道者的人文关怀, 只有这样, 网络新闻才能及时抓住受众眼球, 报道出有价值的新闻。
(二) 树立人文意识
广泛弘扬人文精神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这在网络媒体也同样适用。网络媒体人文意识的强弱也决定着新闻价值的高低。一则好的网络新闻应该做到对事件的理解、接纳、尊重, 而不是情绪化地用文字宣泄, 将受众向消极的方向引导。新闻记者要在实践中把握时代的脉搏, 以人文主义精神去发现新闻, 去寻找新闻题材, 只有具备人文意识的网络新闻才能真正满足受众的需求, 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 也只有这样, 网络媒体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抓住新闻热点, 提升自身的业务实力。
(三) 密切关注把控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关乎政治、社会价值、社会稳定等方面, 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性概念。网络媒体无不将政治导向作为高压线, 倍受重视。因此, 正确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在价值导向方面, 很多网络媒体做得并不到位。对于事件的分寸、程度拿捏不到位, 对于审美导向、情趣导向不正确, 从而会出现价值导向偏离轨道的现象。面对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碰撞的信息社会, 网络媒体要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和新闻工作的重大意义, 要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 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具备牢固的人文关怀意识, 把握时事热点, 真实地展示人性的各个方面, 为群众献上喜闻乐见的精品新闻, 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网络交易诚信的缺失及重建 篇10
1 诚信建设在网络交易中的重要性
1.1 诚信是网络交易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诚信”这一词汇来源于伦理道德领域,但它却是在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中不断丰富和扩展的,并且已成为经济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理念。网络经济其实就是一种诚信经济、一种信用经济,诚信既是一种道德选择,还是一种经济利益的选择。诚信不仅可以产生效益和物化的社会财富,而且还能产生和谐与精神化的社会财富。诚信建设的缺失不仅会影响网络交易消费群体的存在和不断壮大,而且还会影响我国网络交易和电子商务的生存与发展。
1.2 诚信体现了网络交易市场的信心指数
网络交易市场中失信行为的扩大化及诚信体制的缺位会增加网络交易的风险,使交易主体对网络经济市场缺乏信心,阻碍网络交易的纵深发展,甚至可能会使网络交易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迷状态。一方面,网络营销者、平台商、物流方的不诚信会影响消费者对网络交易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网络消费者的违信行为也损害了网络营销者从事网络交易行为的信心。失信行为的蔓延及造成的道德风险必然会降低网络交易用户对网络交易市场的信心指数。网络交易作为一个交易市场,必须重视诚信建设,如果网络交易失去用户的信任,就没有人选择在网上营销和购物,网络交易就变成了一个伪命题。
2 我国网络交易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2.1 网络交易的制度、体系不完善
从网络交易在我国兴起至今,发展势头迅猛,交易制度日趋成熟,但仍存在不少漏洞。网络交易的市场准入制度、信息披露与审核制度、资金支付制度、隐私权与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不良信息举报处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等,虽然已经形成了整体的制度体系框架,但还缺乏明确的制度细则。
2.2 网络交易的诚信机制缺乏
我国尚未建立一套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诚信记录与共享机制,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所具备的完整的社会诚信记录、评价、管理与共享机制。我国的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的诚信有一定的记录,但信息封闭,开放程度低,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成员诚信信息共享机制。
2.3 网络交易监管与执法的难度
首先,网络交易的监管主体模糊。网络交易出现纠纷后,到底归哪个部门监管?工商部门只负责市场流通领域,而公安局网监处只对网络的安全进行监督,如果出现纠纷或争议,只负责提醒或警告。再者,虚拟情境下的网络交易的各项条款或信息很难得到证实,涉案当事人举证困难,身份识别难度大,法律的责任主体和所担负的责任程度难以确定。此外,由于网络犯罪的跨地域性,在执法上还需要异地公安部门配合,因此立案困难,执法成本高。
2.4 网络交易主体的道德观念、意识与自律能力弱
目前,我国网络交易中还没有形成一种各交易主体约定俗成且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健全的道德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在虚拟的网络交易中,特别是在自由开放的人机对话环节,被“数字化”“符号化”的各主体在面对网络交易这一特殊的交易情境时,个人的道德意图会被大大削弱,道德意图越弱,道德观念意识就越差,自律能力就越弱,也就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诚信问题便由此产生。
2.5 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盲点
我国现有的电子商务或网络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交易的诚信安全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健全。对网络犯罪的打击覆盖面也比较狭窄,对许多失信行为缺乏相应的惩治机制,对失信的立法不够,失信成本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诚信问题的发生。
2.6 相关技术支持不完善
网络交易能否安全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技术的完善,而技术相对于发生的技术范畴问题而言,总是存在滞后性,往往是有问题了再开发相关技术来加以解决。目前,网络交易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相关技术水平较低,客户认证技术、内容识别和过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流控制技术、病毒检测技术、防止黑客入侵技术、信息数据保护技术等都需要及时更新和不断维护、升级,以保障网络交易技术上的安全。
3 我国网络交易诚信重建的对策
3.1 加快网络交易的法制建设
3.1.1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我国在对违信行为的惩治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法规,在提高失信者的“失信成本”方面还缺乏力度,“失信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失信行为的发生。因此,必须尽快出台关于网络交易失信行为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完善网络交易对违信行为的惩罚制度,依法惩治失信行为,并加大执行力度,增大失信的成本,使守信者得到保护,失信者受到惩罚。
3.1.2 完善网络交易制度
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来完善网络交易的市场准入、信息披露与审核、资金支付、隐私权与商业秘密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信用评价、不良信息举报处理、系统维护等制度,让网络交易的行为主体在交易的各个环节都没有制度漏洞可钻,以促成网络交易用户的诚信行为。
3.2 加强网络交易的诚信文化建设
3.2.1 培育诚信理念
全社会应高度重视诚信的教育与宣传,培育实事求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的诚信理念,使诚信精神渗透到网络交易各主体的意识之中。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及手段,大力宣传诚信对企业和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各种管理措施和道德约束,强化诚信意识,崇尚诚信理念,使诚信成为各行为主体的自觉行为,并以拥有良好的诚信度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3.2.2 建立诚信制度
诚信制度的建立可以保障网络交易各主体在道德与法律的双重约束下,共同维护网络交易秩序,在利益的权衡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网络交易市场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应尽快从法律和道德2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网络交易市场的诚信制度,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交易行为规范。通过诚信制度把各行为主体的经济价值取向与诚信的伦理价值取向统一起来,使诚信在新的层面意义上体现出市场经济中“义利兼得”的社会价值取向。
3.3 加强网络交易诚信体系的建立
3.3.1 健全网络交易的信用监管机制
通过加强政府部门、网络交易平台、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等多方监管主体对网络交易行为的监管,完善网络交易的监管机制,形成信用监管的合力,鼓励和引导诚信行为。同时,还要建立网络交易行为主体的诚信自律机制,加强网络交易主体的自我教育与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其人格素养,使外在的诚信要求与诚信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诚信信念,并付诸实践。
3.3.2 建立网络交易的信用评级制度
加强政府部门和网络交易平台对交易行为的信用监管,同时还可以考虑创立商业化的第三方信用运作机制,设立第三方信用认证、服务机构,尽可能地对网络交易市场上所有用户的诚信状况进行调查与登记,并实现对调查客户的跟踪调查,及时更新用户的信用变化情况,对各用户的诚信情况评定级别。此外,在建立信用评级制度时,应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注意与国际信用评级标准对接,积极推进网络交易的标准化进程。
3.3.3 建立开放型的网络交易诚信信息数据库
在诚信体系的建设中,开放共享型的网络交易诚信信息数据库是必不可少的。应该把分散的能够反映网络交易企业和个人诚信状况的资料信息进行联网管理,实现诚信信息的资源共享,并对网络交易主体的资信情况与道德信用水平进行科学、准确、客观的信用风险评级,使网络交易用户在选择交易对象时能够区分和评判对方的信用状况。
参考文献
[1]蔡彬彬,贾玉萍,朱亚坤.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网络安全缺失 篇11
关键词:食品安全 商业伦理 政策建议
从注水肉、地沟油、合成猪血、假豆腐,到瘦肉精、毒大米、毒豇豆、染色馒头;从吊白块、敌敌畏、苏丹红、本地黑,到三聚氰胺、洗虾粉、一滴香,不停接受的“新鲜名词”让中国人对食品安全充满了忧虑。 为什么各种恶性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呢?
一.政府有关制度及其行为的伦理失误
近年来食品行业频频发生三聚氰胺风波、奶粉“早熟”风波等等,无一不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但几乎在每一起重大事件中,相关政府部门的“出手”总是迟迟不见,既不能立即出来辟谣发布权威信息,也没有立即宣布查处或叫停相关产品,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更没有总结出前车之鉴,结果事件无论真假,往往给社会民众造成心理上的重创,以致出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负面心态。
可以肯定,如果政府监管及时有力、准确有效、坚持从道德层面到法律层面均可追究责任的话,往往会对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形成相当大的威慑力。但在法律和制度都是属于“补丁”的性质,事后救济的作用很大,前置预防的效果却不理想。仅靠事后的法律救济和监管,显然不能治本。而唯一可治本的东西,往往又被忽视,那就是商业伦理。
二.食品企业商业伦理的缺失
我国是一个缺少商业伦理传统的国家,古代长期处于“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近代又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放后我们又经历了三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一提到商业或商业,首先蹦出来的词语就是“无商不奸”、“ 无商不恶”、“商场如战场”。
食品企业商业伦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伦理缺乏时效性。相对于迅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我国的法制建设相对落后,一些法律规定不十分明确,给了不良商业行为钻法律空子的机会。一些食品企业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竞争中取胜。如社会上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食品企业的三角债问题、不遵守合同、不守信用等问题层出不穷。
2.)政府对企业的伦理建设重视不够。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为食品企业的道道失范行为打开了方便大门。企业在政府尚不能涉及到或力度不够的领域,受“经济人”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思想影响,违背道德、违背政策的行为随处可见,
3.)不少食品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伦理意识淡薄。现阶段我国食品企业伦理教育滞后,即使是MBA、EMBA等专业的商业教育中,强调的最多的就是战略、经营、管理、关系,商业伦理道德课也是缺席的,或者仅仅是象征性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食品企业负责人对商业伦理了解不多,企业负责人把不道道行为归因于社会环境。另一方面,食品企业与昂对企业无感情,责任意识淡薄,更多关系的是自己的物质利益,对企业的发展不感兴趣。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场波及全民的“运动”,消费者对企业严重不信任就会对企业更无忠诚度可言,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对企业造成相当大的杀伤力。如果没有商业伦理的建立,我们就将一直在这样恶性循环中徘徊而不可自拔。
三.新闻媒体的商业利润与社会责任失衡
近年来,一系列损害公共利益的食品黑幕频频曝光,而引爆一个个在食品行业中存在已久的定时炸弹的,几乎都是媒体。但是,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上,也存在不少缺陷。如有些媒体单纯报道事件本身,不对是将进行客观的评价,对消费者认清事件的危害性和危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误导作用。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对食品安全事件应该报道的不报道,一味地隐瞒事实真相,甚至把坏的说成好的,结果天灾变人祸,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
这些年来传统媒体由于走向市场化后的生存压力,许多传统媒体已经自动放弃了责任,要么一味为良莠不齐的企业鼓吹代言,要么故意炒作、甚至断章取义地故意放大某些事件,比如将含有微量二恶烷直接说成是“致癌”,以达到耸人听闻的效果。而新兴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其生存环境更为混乱和恶劣,许多公关公司都把网络营销和“删负面帖”发展成为主要的盈利来源,这甚至成为了行业中的“潜规则”。
四.建立商业伦理的建议
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扭转社会“一切向钱看”的心态,就必须正视我国商业伦理的严重问题。实际上,加强商业伦理建设,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有之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手点和突破口。
商业伦理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具体而言离不开以下“四种角色”:
1.倡导者——媒体
目前的舆论环境几乎是成功一元论。多大的企业规模,多少的销售利润,多少的企业市值,都成为衡量一个商业体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而不论他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要成功建立商業伦理,离不开舆论的引导,我们应当有效利用媒体和舆论的正面力量进行商业伦理的倡导。
2.培育者——教育机构
一个过度商业化的社会,很多人包括很多企业家脑子中却没有商业伦理这回事。“轻商”的传统中国家庭教育,使得商业伦理认识是完全缺失的;学校教育中,商业伦理几乎也是一个空白。即使是商学院,也更多强调战略、经营、管理等,商业伦理仅具有形式象征性。显然,商业伦理的培育已经必须提上教育议程。
3.管控者——政府
道德还需法律的红线管控。监管体制的及时完善、及时跟进,法治社会,事事有法可依、有据可查,让监管制度化、透明化,尽量不让那些无良商人钻到法律的空子,给消费者更大的信心,才能为商业伦理的回归提供一片良性的土壤。
4.践行者——企业家
企业家是这个链条最后的一环,如何真正去遵循商业道德,并落到实处,如何真正从消费者处着手,为消费者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做一个有良心的商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商人,应该是每一个企业家的自我追求和自我要求。
只有在一个商业伦理中建立起来的社会,企业之间才能建立互信机制,才能以竞合方式实现长久发展,中国社会要商业化,但绝对不应该是只有商业化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诸食品安全问题事件拷问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是这个时代的缺失。
参考文献:
[1]潘昌盛.商业伦理失范及其构建[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
[2]黄琍.不可击穿的商业伦理底线[J].企业研究,2011
论民法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缺失 篇12
在我国所谓隐私权一般就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也伴随着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而有所扩展, 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也逐渐涉及到网络方面, 出现了新的隐私权客体形式。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所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受他人非法侵犯、知悉、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络上泄露某些和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 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它来源于传统隐私权, 是通常意义上的隐私权在网络这一特殊环境下的发展。它出现的基础是更加信息化的社会环境, 伴随网络时代产生, 但缺乏立法上的严格定义。
2 我国缺乏对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2.1 涉及隐私权的立法现状
当前我国在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法规方面尚属空白, 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一般都是参照传统隐私权保护, 即采取间接方式进行保护。20年来体现出的普遍特征是:法律法规稀疏、保护方式间接、保护措施脆弱。
作为最重要的保护人身方面的法律, 对于隐私权这一民事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理应包含相关保护条文。但在我国民法当中, 规定有公民的各项人格权, 但是却缺失了公民隐私权保护相关规定, 只是在第101款明确:“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只是从1988年才在司法解释中把公民隐私权归入名誉权类别内进行保护。这些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是我国当前处理公民隐私权纠纷的最主要法律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中, 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 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 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 造成一定影响的, 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另外, 最高法1993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也明确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 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 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 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可以看出, 这两部司法解释中对于公民隐私权益受侵害的情况, 都是通过保护名誉权形式实现间接保护, 应该说这种间接的保护方式落后于现实要求。
2.2 民法对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缺失
(1) 在法律角度上, 尚未将隐私权确立为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 还不能同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之类人格权并列。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1条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 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虽然这个规定在立法上是一种前进, 但其条款中规定了“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这一条件, 可以说对公民隐私权益保护构成了一定阻碍。所以说目前我国在个人隐私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仍有不足, 并且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依然属于探索时期。
(2) 隐私权虽然与名誉权有密切联系, 在若干情况下可能发生交叉, 但是名誉权与隐私权所关注的侧重点并不一致, 前者注重的是与民事主体名誉相关客观陈述、评价是否真实、适当, 后者注重的则是民事主体的私人生活、个人信息不受干扰破坏。但它们的性质、主体、侵权形式、保护手段等还是存在显著差别, 应该算是有所不同的两个领域。
(3) 相关部门出台过一些规定, 包含有保护在网络环境中公民隐私权的相关内容, 希望能够净化我国网络环境, 促使信息建设健康发展。例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利用国际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类似规定成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依据, 但由于这些规定只是宣示性的, 效力层次低, 相关保护措施脆弱, 很难实际操作, 不能给网络隐私权施以充分保护。
3 关于民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建议
3.1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保护网络隐私权首先要界定哪些范围内的隐私应受保护。有些国家在立法上以“个人数据”为保护重点, 例如1984年《英国数据保护法》、1995年《欧盟数据保护规章》等。这些法律法规将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目标划分成大致三个类别:
(1) 私人信息。
私人信息是指带有私人属性的个人信息, 或是与个体在形式上分离独立被抽象为文字等形式的私人数据资料, 数据里反映的信息可以使他人判断出这些是某个人的相关资料, 并且其中的信息能够反映出资料主题的才可视为应受法律保护的个人资料。包含记录自然人网络活动的相关数据如IP地址等, 自然人网络登录时区别身份的数据如用户名等, 以及自然人网络活动中涉及的信用、财产等相关状况的信息, 如身高、体重、银行卡号等。
(2) 私人活动。
指所有与公共利益不相关的私人活动, 如日常生活、社交交往和通讯等。这些活动具备具体、动态等特性。公民有权遵循本人意志进行或不进行某种不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 并有不被他人支配、干涉或破坏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非法窥视、公开或干涉其他人的私人活动, 例如未经授权登录他人计算机或信息系统, 窥视他人联络信息, 对私人活动造成干扰, 对私人生活安宁构成影响, 就是侵犯了他人网络隐私权。
(3) 私人领域。
即电子信箱、私人数据文件等用于私人信息存放, 且具有静态性的虚拟空间。对私人信息的破坏就属于侵犯私人领域。破解密码并未经授权进入他人计算机或信息系统, 查看、复制、改动、破坏等行为就属于严重的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行为。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可非法攻击或干扰私人领域, 但因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等原因, 进行的侦查、监视行为若涉及个人隐私应依法免责。
3.2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原则
民法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第一任务应该是在对其加以保护的前提下, 推动信息建设的进步而不是阻碍发展, 因此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 自主原则。
依据《民法通则》的精神, 依照个人意志来决定合法发生、变更或消灭民事关系是公民的权利, 这就是自主原则的来源, 网络环境中也是如此。实现自主的首要条件之一是隐私,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侵犯网络隐私, 并且使人们无法控制与自己有关的个人信息时, 受侵犯者的自主便受到了损害。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和网络活动应当受到自主原则的约束, 才能使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得到切实保护。
(2) 无害原则。
根据无害原则, 任何人都不得直接或间接利用信息手段对他人构成侵犯。例如了解他人信息的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可非法披露他人隐私, 政府或机构也不可随意使用、泄露其掌握的个人信息, 黑客不可复制、改动、破坏他人的私人数据, 以免损害他人隐私权甚至是财产权。在网络隐私权纠纷中, 无害原则应该成为一个广泛适用的标准, 作为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3) 知情同意原则。
“同意”是一种意思表示, 指某人对某事做出相同意见, 或者说是各方主体对于某种思想或行为的合意, 而“同意”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 就是当事人应该对相关情况的“知情”, 即当事人了解将要发生的事情的真实信息及其后果, 这样才可以确定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若是作为前提的“知情”信息是不完整或错误的, 则此“同意”就因为其并非真实意思表示而无效。
摘要: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开放、自由性, 使得网上信息交流等内容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因此社会各界对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产生了担忧。而目前我国的民法在网络隐私权相关方面的立法保护存在一定缺失, 因此思考针对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民法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1) :624.
[2]刘春燕.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法理与实务, 2006, (6) :28.
【网络安全缺失】推荐阅读:
缺失的网络秩序05-17
缺失的安全自救教育06-24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点05-08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07-06
网络财产安全05-21
网络会计安全06-05
安全网络编码07-28
网络架构安全08-11
网络存储安全08-23
网络接入安全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