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缺失

2024-06-07

幸福感缺失(通用10篇)

幸福感缺失 篇1

英国教育家Elizabeth Holmes在《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Well-being)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那么教师的幸福感是什么?陈艳华指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专家学者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幸福进行诠释,因而对教师幸福感的内涵界说也不尽相同。在当下这种充满人性关怀的氛围中,幸福为何与许多教师无缘呢?这就成了我们关心、思考、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的原因探析

影响教师收获幸福的因素颇多,在研究这些影响教师收获幸福因素的研究中,许多心理学工作者采用了自然科学研究物质世界的方法:量化分析。不可否认,得到的相应结果,对我们认识幸福与收获幸福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笔者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在相同的环境中,不同人的幸福感也可能不同,而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却有共同的幸福体验。因此,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探讨问题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1. 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是因为许多教师缺乏对幸福的正确认识与感悟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的确,这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取决于每个人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一种理性的认识,通过个体的反思与感悟得以提炼与升华。幸福观与个体的认知取向息息相关,而个体的认知取向受个体的生活实践制约。回答什么是“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生活实践,而且需要有一颗敏锐的洞察之心,时刻对人生的阅历加以反思、提炼,获得感悟。幸福是对生活的感悟,它高于感知,是理性的思考与认识。幸福是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对工作、生活、家庭、学生、学校这些生活的组成元素的同一认识与完美整合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幸福更是一个过程,个体自身、他人、社会与自然是这个过程发生发展的土壤,四者之间的矛盾是这个过程的动力源泉,个体在处理四者矛盾的实践与反思过程中,幸福观念由模糊到清晰再到形成。与此同时,个体的人格也逐渐完善,从而走向和谐。这正是教师达成心境平衡,收获幸福所必需的。

2. 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是因为许多教师缺乏积极的体验

既然幸福是个体对生活深刻的、稳定的体验与感受,那么它自然与个体日常生活的体验紧密相联。因此,幸福感的获得需要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体验和积累,如果个体的日常生活为消极情绪体验充斥,那就很难有所谓的幸福感了。积极的体验需要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需要教师有正确地看待问题的观念。

3. 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是因为许多教师缺乏获得幸福的途径

布莱希特在他《三个芬尼》的歌剧中有这样一段话:“只是在追逐幸福,殊不知,大家追逐幸福,而幸福却在追逐着你。”的确,每个人终日忙忙碌碌地都在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幸福在哪儿?笔者认为教师的幸福可以来自以下途径:(1)教育教学的过程。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有的教师仅仅把教育教学当作是工作与任务,就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有的教师却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享受着和学生知识共享、情感交融的过程。(2)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来源于学生的成功,还来源于自己的充实与发展。(3)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幸福,是因为爱和被爱。教师要想幸福,就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在职业中收获快乐,这样,付出也就成了享受。因此,爱是动力,也是获得幸福体验的途径,爱与幸福融为一体。

4. 教师缺失职业幸福感是因为教师缺乏发现、创造、收获幸福的能力

幸福能力是指人们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一个社会,个体追求幸福的水平越高,这个社会就进步得越快,对教师而言,只有在感知到真正的幸福时,才能体会到创造幸福的价值所在。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够精神焕发,保持青春与活力,而有的教师则牢骚满腹,脸上愁云密布呢?道理很简单,幸福的教师通常有一颗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善于宽容、善于发现与感恩的心。他们具备了从生活中汲取养料与快乐,以及收获幸福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胜任自己的工作中体验和创造幸福。

二、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 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积极的心向

积极的心向是个体主动积极地把外部的信息与追求幸福的观念、信念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的确,在教师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工资不高,压力太大,工作重复性太强,学生个性十足,等等。但是当教师具备了这种积极心向的时候,他就会想方设法赋予这些普通的或者消极的事件以积极意义。

2. 教师应该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学会“自我超越”

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职业最高的境界,要想成为一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就要具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使命感、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持久的职业动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需要时间的磨练的,在困境中求进步,在艰难中勇于前行,对自己的工作始终持有一种不懈的追求,是教师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我们常说“超越”。超越现实,超越时空,超越历史,超越别人,其实,人最难超越的是自己。当“愿景”(vision,愿望的景象)与一个清楚的“现况景象”(相对于“愿景”的目前实况景象)同时在脑海中并列时,人们心中便会产生一种“创造性张力”(creative tension),想要把二者合而为一。实践与研究表明,一个人有美好“愿景”的时候,不仅可以激发他的动力,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 教师应该善于自我反思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就是“活得有意义”。怎么样才能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自我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找到幸福与意义的标准;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去评判当下的生活是否幸福。当然,幸福还是一个过程,回想过去的时候,它叫满足;面对现在的时候,它叫幸福;指向未来的时候,它叫乐观。只有反思,我们才能调整状态,形成幸福感,获得幸福能力,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4. 教师应该增强自己的幸福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对于教师而言,不同的幸福能力会有不同的幸福感受,这取决于教师对幸福的认知水平和体会能力。教师以创造为幸福,以学生的进步为幸福,以学校的荣誉为幸福,以自己的奉献为幸福……教师要正确地定位自己的幸福,将幸福建立在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基础上,在幸福中寻找教育的真理,在幸福中感受成长的快感,在幸福中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么,教师生活中的幸福将会愈来愈多,教师的内心将会愈加宁静而富足。

5. 教师应该找到自己的归属

教师的归属可以是多元的,既可以是自己专业成长的喜悦,又可以是学生的积极的身心变化;既可以是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又可以是同事之间的关心帮助;既可以是对教学自主权的向往,又可以是对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的攻克。当然,教师的归属也可以是变化的、综合的。

无论怎样,有归属的教师是有目标的教师,有目标才能有反思,有反思才能有感悟,再加上积极的心向与自我超越的能力,幸福将属于每一个教师。教师幸福感是教育事业永恒的追求目标,毕竟教师的幸福关系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幸福。

摘要:当下不少教师充满了职业倦怠, 很少感受到幸福。原因诸多, 有教师自身的因素, 也有教师以外的因素。本文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探讨教师远离职业幸福感的原因, 旨在不仅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 而且深化教师对职业幸福感的理解, 为收获幸福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原因,建议

参考文献

[1]高兆明.幸福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2.

[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7, (1) .

[3]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91.

幸福感缺失 篇2

幸福即人本质的实现。所以,人生的主题就是追求幸福,而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是一种状态,带有非常私人的主观色彩。人是用哭声证明他来到这世上,当人来到这个世界,责任义务也与生俱来了。

幸福的四种类型:

1、身体幸福,心里不幸福;

2、心里幸福,身体不幸福;

3、身心都不幸福;

4、身心都幸福。

人是否幸福与地位、财富无关。幸福的四个拥有:拥有一个窝;一些钱;一些知心朋友;一种积极心态。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并不必然是幸福的,它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把与他们相关的主客体内在地统一起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感受到幸福。所以探究及分析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为寻求提高教师幸福感的策略是必要的。

职业倦怠,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而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职业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绪衰竭、责任心降低或成就感低落。

主要表现为:感觉工作特别累,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对教育工作不像以前那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自我效能感低,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较强情感职业各种调查资料表明,职业倦怠最容易在从事较强情感职业人群中发生,因为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过分执着于生活的理想和方式,但又可能无法获得期望的完美结果,从而产生疲倦和衰竭。教师就是从事一种较强情感职业的高危人群。与医生、护士等职业不同,教师主要是通过情感的传递来育人。物的输出并不一定需要物的回报,而情感的输出总是需要回馈的。对教师来说,由于情感传递的对象是学生,因而总是输出多,回馈少,有时甚至零回馈,造成情感收支的不平衡,或称失衡,也就是“感情无助”,这就容易引发职业倦怠。加上教育工作常会遇到困难,尤其是困难生教育的反复,一些家长的不当指责,容易造成教师情绪挫伤、衰竭,也就是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疲劳或极度疲劳状态,往往造成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工作丧失热情、缺乏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产生冷漠和悲观。人际交往困难,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有困难,甚至人际交往障碍的人并非个别,在教师中同样如此。教师的主要工作途径就是人际交往,与学生交往、与家长交往、与同事交往、与领导交往。因为主客观的原因,有的教师有交往困难。在教师中“文人相轻”的现象并非少见,因为竞争、发展而带来的嫉妒、怨恨也是常有发生。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不领情、漠然置之的境遇也经常存在,由此,常常会给教师带来消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人际交往中的非人性化倾向,造成教师个体以一种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事或学生。确实有教师会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把学生视为没有感情之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体学生。不仅如此,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冷漠对待的态度。由于人际交往的不顺,或是产生交往障碍,极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教师也同样如此,不可能让每一个教师成为高级教师,更不可能成为特级教师、教授。因此,对一个具体的教师个人来说,迟早会进入发展的停滞时期

枯燥单调,教师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单一而重复,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几十年如一日的在教室与办公室这两点一线间穿梭,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这些相同的工作内容。而且还要保持几近相同的工作节奏。日子久了,天真活泼而富有个性的面孔,在教师的眼中逐渐变得刻板。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求真。在教学过程中本应是充斥着教师的智慧,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但在这样枯燥的工作环境中,连起码的新鲜感都没有了,创新又无从谈起。社会的大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教师的所思所想。我国传统尊师重教,民间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教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现代人是不是生活节奏太快了,流行快餐似的生活,交女朋友今天刚认识晚上就同居了,没有两天又分开了,这是为什么哈?此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章、广播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教师们感觉成了过街老鼠,含辛茹苦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厌教情绪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他们必须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刻苦耐劳、兢兢业业、诚实俭朴,必须时刻检点自己,需要压抑和控制自己的一些欲望和需求,从而形成职业角色和自然角色的冲突,这种角色冲突使教师心理长期受到压抑,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处事拘谨,甚至强制自己控制正常的需要和行为。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影响着教师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制约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阻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承担着各自的责任,然而教师首先应当成为拯救自己的“上帝“。

中学生幸福感的缺失与培育 篇3

积极引导

关键词:中学生;幸福感;培育

所谓幸福感,是指人内心对生活感到满意的某种主观感受,它包括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三个方面。生活满意感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在对幸福内涵的理解上和追求上,往往容易 安于现状,只注重索取不注重奉献,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他们缺乏感恩意识,不理解父母的艰辛,不思回报,更不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生活,一些学生没有目标憧憬,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凡此种种亟需教育引导。

一、中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1.从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角度来看,中学生的幸福感受到高考压力和教育体制的影响较大,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中,学生渐渐迷失了奋斗的方向和自己的最初理想,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让幸福感离他们渐行渐远。面对高考因心理准备不足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片面强调强调整齐划一,扼杀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一刀切”、“一风吹”现象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在教育方式上,学校偏重于以道德知识灌输为主导的德育方法,没有重视道德实践方面的工作,在被动接受道德知识的时候,学生不能更好的体会到道德所带来积极幸福感。班主任缺乏与学生的足够的沟通,从而导致德育工作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2.从家庭环境来看,父母的言传身教的作用和家庭氛围的影响

中学生的父母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致使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们沟通交流。对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愿望多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子女多有过高的期望值、甚至“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学生心理负担,从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感体验,乃至一些大学生因为害怕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而引发了焦虑和苦闷等消极情感。

随着单亲家庭、下岗家庭等问题家庭的增多,这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的幸福感,和谐的家庭关系自然能让孩子感受到积极情感体验并对生活做出较高的评价,幸福感自然日益增长。相反,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有什么事情不敢也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有些父母单纯的认为只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物质关爱就是疼爱孩子,而很少与孩子们沟通,很少知道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时间久了,代沟越来越深,使孩子们对于家庭生活的幸福感慢慢缺失。

3.从中学生自身思想认识因素和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些中学生因身材矮小或外貌有某些缺陷或者出身贫困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相反地有些学生不能准确评价自我,过分自信,对自己缺乏客观评价,常为自己设计过高的目标,“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存在矛盾纠结,从而产生焦虑和苦闷的不幸福感。他们的性格不够成熟理性,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难以接受失败上的考验,容易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极端。有些学生认为只有比别人强才是幸福,一旦滑坡就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从而陷入惶恐不安、心神不宁的状态中。

还有一些中学生唯我独尊、过于自我、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进行人际交往,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往往不是不敢开口就是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缺少机会。这些情况都影响到了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幸福感。觉得人际交往是件痛苦的事情,从而慢慢的不喜欢与人交流,甚至产生自闭心理。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二、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1.从社会和学校方面来看,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提高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清高考形势,分析自己优势,发挥自我特长,学校适时进行引导,确定学习计划,通过心理辅导使他们走出困惑,建立自信,并且能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关系,同时为学生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他们长知识、长才干,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创造幸福的能力,引导学生做善于交往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创造快乐、体会幸福。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2.从家庭方面来看,需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和情感的依托地。从小到大,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应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来促进孩子感受到家的幸福,创造一个温馨民主的成长环境。在家庭教育中,为培养他们的幸福感应该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应以父母情感温暖和关心爱护的养育方式为主。父母应时常告诉他们应如何回避危险和克服恐惧,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安全感,这样会有利于他们获得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会提高幸福感的水平。

3.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来看,需要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

中学生应正确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驾驭自我,找准最佳的人生定位,不断完善提升自身和超越自我。完善个性品质,提升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实践中去感受困难、锻炼意志、提高自己。中学生应该积极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克服困难、承受压力、克服挫折的能力,客观审视自身,培养自立、自信、自强、自省、自尊、自爱、自律的人格品质。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经历过生活磨练的人具有更强的抗挫折能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编辑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构建 篇4

当前, 大多数编辑尤其是学术期刊编辑在编辑工作中体会不到职业幸福感, 人生的幸福指数低, 对编辑工作的幸福感、尊严感缺乏认同。笔者选取了黑龙江省期刊界12家期刊的30名编辑作了关于编辑幸福感的问卷调查, 其中男编辑12名, 女编辑18名, 职称多为中级或副编审, 从事编辑工作5年以下的有6名, 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13名, 10年以上的有11名。在问及“作为编辑, 你是否感觉到一种职业幸福感和满足感”时, 回答“是”的仅有4名, 回答“没感觉”的有9名, 回答“没有”的有17名。对编辑这个职业“非常满意”的有1名, “比较满意”的有2名, “基本满意”的有4名, “不太满意”的有16名, “很不满意”的有7名。

调查显示, 在出版界编辑群体, 编辑的幸福感总体处于缺失状态, 对于编辑工作多数是麻木没感觉, 机械地做着看稿看字, 重复着毫无创造力的编辑工作。编辑工作尤其需要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这种缺失幸福感的工作状态对期刊界和出版界是非常不利的。

一、编辑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根本原因

对于工作中没有幸福感的原因、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多数编辑的回答集中于 “收入低”、 “社会地位低”、“进修机会少”、“外在氛围不利”、 “工作压力大”、“个人发展空间小”、“工作中个人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人生价值得不到实现”、“对工作对生活缺乏热情”。编辑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

1.编辑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

编辑职业不同于教师职业, 术业有专功, 虽然也是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 但对编辑个人的创造性、学术修养和文字基本素养的要求非常高, 大学教授也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编辑。而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则明显低于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决定了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 同时也决定了从事该职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及该职业的吸引力。在保持编辑职业操守的必要前提下, 编辑期待合理的物质回报, 这也是满足人的正常生存条件乃至人生幸福的基本需要。在现阶段, 编辑聊以自慰的职业稳定性也随着新闻出版系统的改革荡然无存, 这必然会导致编辑敬业精神的相对降低, 一部分编辑在观望彷徨, 一部分编辑索性离开编辑岗位另谋发展空间。坚守在编辑岗位的多数编辑则缺乏工作热情, 工作没有动力, 按部就班地做着机械的重复性劳动。编辑活动对于他们而言意义已不大了, 当然也就会导致编辑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作为专业人员的编辑地位没有得到确认, 与付出的劳动相比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他们也得不到与其他专业人员同等的待遇, 这使得多数编辑的心理失衡, 造成幸福感的缺失。

2.个人的价值观与角色的价值观的背离

编辑工作有规律性和周期性, 有大量的重复单调性的工作。一般说来, 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 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激情。这种重复性劳动容易产生职业认同的高原反应, 使编辑在工作中缺乏热情, 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部分编辑在个体的编辑实践活动中, 对编辑目标、编辑对象、编辑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缺乏自觉的反思批判意识和理性的认识能力, 在工作中也难以培养起一种具有理性精神的思维方式与人格特质, 也很难体验到高层次的职业幸福感。

3.职业理想与职业倦怠的背离

当前新闻出版部门普遍存在编辑缺乏专业自主权。与教师职业相比, 编辑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话语权, 较少有参与组织管理的机会, 较难得到领导信任, 得不到同事的支持, 编辑部内部群体缺乏凝聚力, 对于编辑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这些问题极大地扼杀了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编辑的合理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使编辑自我价值丧失, 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在助人行业中表现极为明显, 编辑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 “在其生涯发展的一定阶段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倦怠情绪, 它既是编辑主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反应, 也是编辑主体将其工作付出与回报进行比较时出现不平衡的结果。编辑主体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就会对编辑工作缺乏动机和兴趣, 乃至对职业活动非常厌烦, 并表现出心力俱疲的状态, 直接导致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的降低”[1]。

二、编辑职业幸福感的构建

1.积极调整心态, 爱岗敬业, 感受编辑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

对于多数人来说, 幸福应该是人生的主题, 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但其实什么是幸福, 永远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相同的生活境遇, 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 充满感恩, 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 充满沮丧, 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己,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知足常乐。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我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普通的岗位上努力去做, 用心去做, 带着欣赏、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 会发现生活是如此地美好;反之, 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 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 自然, 是没有幸福感而言的。 编辑在日常编辑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提升职业道德, 培养专业素养, 增强对人生的感悟和探索, 形成自己的编辑智慧, 增强自己的职业幸福感。编辑技巧是机械的、没有灵魂的、模式化的操作, 是技术层面的, 不是人性化的。编辑要赋予编辑工作以智慧和灵性, 同时也开启读者、作者的智慧。只有和读者一起忧虑、一起欢乐, 才能真正体会到职业幸福感。编辑工作虽然收入微薄, 但工作中同样也有快乐和尊严, 有被读者、作者敬重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常怀编辑良知, 常怀感恩之情, 常有知足之乐, 常保平和心境, 默默无闻于浮躁之世, 辛勤耕耘于普通岗位, 播洒智慧, 播洒善良。培养编辑的职业幸福感需要编辑对自身实践和编辑活动不断地进行理性的反思, 完善编辑技艺, 提高专业素养, 提升编辑智慧, 从而使编辑活动成为主动自觉的、富有专业特色和独特韵味的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因此, 编辑的职业幸福感在于编辑对编辑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在于工作的不断创新, 在于用心的体味。

2.建立乐观健康的编辑文化

培养编辑的职业幸福感需要建立积极健康的编辑文化。编辑的幸福感不仅来源于物质, 还要有一个好的文化。使编辑产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是:将编辑个人发展与编辑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统一起来, 获得个人奋斗的动力与快乐。而要做到这些, 就需要一种积极、奋进、向上、和谐的编辑文化。和谐的文化能让编辑在幸福中工作。

编辑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职业活动, 是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复杂工作, 它指向人的心理世界。编辑的劳动对象是读者、作者, 其职业实践方式是以主体间的相互沟通交往为主, 沟通的双方都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 所以编辑的职业实践是处于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的。编辑职业实践活动中充满着复杂性、混沌性和不可预见性, 职业规范较为模糊, 难以明晰。这种既被看做科学又被视为技术的职业行为构成了编辑实践的多元性和个体性, 也使这种职业实践方式必然融入编辑的日常生活方式中。编辑职业作为精神享受大于物质回报的职业, 很多时候编辑心中充满了来自读者作者的信任和认可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这种精神回报远远高于有限的物质回报。编辑、读者、作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和情感融通, 文稿的价值对社会作出的贡献等, 都是编辑职业生命意义的确证。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并因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职业快乐和人生欢愉, 这就是编辑的职业幸福感, 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享受到的满足和幸福。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精神性质, 编辑才能真正发现编辑职业的内在快乐与人生诗意。编辑只有将自己的职业实践和个人发展, 将通过个人努力获得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 将个人奋斗的动力, 与文化传播、人生价值联系在一起, 把编辑职业作为一个崇高的事业来看待, 才能在看来重复性、机械性的编辑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满足感和幸福感, 提升幸福指数。

3.营造宽松和谐的编辑环境

编辑组织要为编辑提供一个有序、公正的竞争环境, 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 在日常工作的潜移默化中体现人文关怀, 从过多关注编辑的职业行为转向更多的关注编辑的职业精神。

编辑应根据编辑职业的考评标准和编辑部的具体岗位要求, 在平时的编辑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检查和自我反思, 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行为与编辑管理目标一致, 形成一种工作习惯、思维定式与动力定型, 这有利于个人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的确立, 也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编辑组织一方面要更多地去关心编辑的精神与情感, 用激励创造奇迹。在激励的作用下, 编辑会更加自信,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编辑会更加努力, 取长补短, 不断完善自我。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编辑管理制度和编辑考评制度的改革。编辑组织要维护编辑的合法权利, 挖掘编辑的专业潜力, 知人善用, 用其所长, 为编辑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要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编辑的工作实绩, 尊重编辑的劳动成果, 尽可能地依靠编辑的自我提高和自主自律, 尽可能地减少对编辑的监督和繁琐考评, 给编辑以充分的信任感, 要确实为编辑创造良好的编辑工作条件, 减轻编辑的工作强度, 避免过度疲劳, 为完善高质量的编辑工作奠定基础[2]。

摘要:编辑职业幸福感是指编辑主体在从事自己的编辑职业中基于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自己的努力, 其需要得到满足, 潜能得到发挥, 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而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当前, 多数编辑在编辑职业中缺乏幸福感。对此应积极应对, 构建编辑的幸福感, 提升幸福指数。

关键词:编辑,职业幸福感,缺失,构建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幸福感缺失 篇5

关键词:农村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成因;重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104-02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内涵

现代心理学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幸福感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范式和取向,包括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幸福感不是单一个体,而是发展与享受、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而言,他们所应拥有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的历程中,能够从工作中获取主观以及心理上的满足,能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内在潜能、并能随着能力的发展获得幸福体验。

二、农村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成因

(一)薪酬福利低下、社会地位失衡

薪酬福利水平是职业价值最为直接的呈现,倘若教师自身所获得的薪酬福利无法与其所付出的努力相对应,职业尊严和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农村中职学校由于地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学校财力方面相比城市的中职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所能获得的薪酬待遇与周边城市教师相比也相差甚远,使得农村的中职教师在亲朋好友及城市学校同行面前很怕谈及工资收入。同时,相对于普通高中,县区的中职教师得到的社会认同感也较低,造成了部分教师心理失衡,成就感日益低下,极大地降低了农村中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职业幸福感指数日渐低下。

(二)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管理难度大

招生竞争激烈是现在中职教育的普通现象。在招生竞争中,学生更愿意选择到学校环境、设备更好的城市中职学校就读,在此情况下,农村中职学校几乎都只能无门槛招生。相比于城市职业学校的生源,农村中职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初中毕业生,学生层次较低,再加上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不到位,使得农村中职教师在学生管理上面临更大的难度。

(三)学校教学环境差

农村中职学校教学设备落后,教学管理环境不先进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大因素,当前,大多数的农村中职学校教学设备条件相对落后,所处教学环境差,所应用的设备少。相比于城市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而言,农村中职学校传统的授课模式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还在无形中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农村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构策略

(一)教师自身方面

1.转变观念,营造气氛

课堂是教育教学行为实施的主要场所,有幸福的课堂才会有幸福的职业人生。当前的教育,特别是农村中职教育,专家批判,家长不满,社会企业不认可,学生没有获得预期的成长,而现在的学生标榜个性,标榜自我。所以,课堂必须要转型。教师要认识到,现在的学生不希望“被要求”、“被接受”,他们想要被理解、被发现,因此,要转变思想,把严肃变成亲切,把严肃的课堂变成快乐的课堂,把成功教育转变成幸福教育,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的价值,引导学生的发展,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2.热爱教育,追求生活

热爱教育,首先要有爱,要爱自己,爱生命,爱家人,爱学生,爱岗爱校。热爱教育就要融入学校,懂得站在学校的角度想问题,努力实现学校的目标,成就学校也就成就了自我。对领导、对同事、对同行,要懂得相互欣赏,共同进步。作为教师,要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要有阅读的习惯,不一定阅读专业的书籍,还要阅读一些文学、历史、社科等书籍,用于丰富自己的精神,强大自己的思想。同时,作为教师,要过朴素的生活,不追求奢华,不铺张浪费。当然朴素不是要贫穷,贫穷也不一定能朴素。我们可以追求物质富有,更要追求精神的富有。

3.保持激情,学会创新

教师要保持激情,学会创新,才能体现教育的幸福。很多老师在刚工作的头两年时间对待教学工作是非常有激情的,也经常创新,但慢慢的就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对教育应付了事。这样做教育,教师自己痛苦,学生痛苦,生活失去了乐趣,教育失去了幸福。作为一名农村中职教师,一定要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保持一颗年轻好奇的心,走出单调,保持清新。向老教师学习经验的同时,还要向年轻教师学习激情、创新,切实做到:传“道”有方,授“业”有理,解“惑”有招。

4.懂得反思,学会批判

要做一名幸福的老师,首先要做一个明明白白的老师,要学会反思问题,反思自己,同时也要提出建设性的批判。对于学校,对于社会生活,也要进行建设性的批判。但批判不是抱怨,我们不要抱怨收入、抱怨生活、抱怨学校,而应该是以批判的方式对学校、社会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

农村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成因及重构策略分析

5.学会调适,注重健康

作为一名站在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前线的中职教师,一定要学会调节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善待工作、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教师不仅仅要扮演好授业者的角色,还要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释放压力,增强体魄。除此以外,教师还要保持知足的心态,正所谓“知足常乐”,只有知足,才耐得起艰辛,守得住清贫,而且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酬福利也会有新的突破。

(二)学校方面

在国家层面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农村的中职学校也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根据自身环境和实际重新规划发展方向,努力向上级部门展现自己的发展前途和教育特色,争取更多的国家、省、市、县级财政支持,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成就教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的同时,也要完善学校的人际环境。情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倘若教师之间缺乏了情感的交流,那么整个学校的集体意识就会涣散,势必形同一盘散沙。首先,学校管理者要清楚地了解每位老师的心理需要,真心实意地去尊重教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就动机,使他们的成就需要既符合了个人的实际,又符合了学校的发展需求。其次,学校还可以组织多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鼓励和带动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帮助他们释放生活压力,做到以情动人。同时,学校管理者还应加强与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做到相互理解,让每个教师都能充分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这样一来,在学校情感化的管理模式下,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会得到增强,教师对学校有归属感,教师个人也产生了成功感,自然而然的在无形中激发农村中职教师内在的职业幸福感,职业教育质量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社会方面

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贯彻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职业教育法》的精神,平衡普通高中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教育资源,加大对县域农村中职学校的投入,用实际的行动重视县域的农村中职教育,让相关的中职学校不再是“被遗忘”的学校,中职学生不再是“被遗忘”的学生,中职教师不再是“被遗忘”的教师。

另一方面,媒体和社会人士应该引导对县域农村中职教育的重视,纠正对中职学校的歧视和偏见。农村的中职教育也是现代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相比于普通高中和城市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农村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但是农村中职学校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初、中级技能人才,为高职教育培养了一批批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只有当社会有良好的舆论氛围,真正重视起中职教育,农村中职教师才能为自己在中职学校工作而感到自豪和幸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推进农村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当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问题,进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构,从而激发教师教学动力,提升教育质量。鉴于此,教师自身应从时代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出发,善待职业、善待学生、善待自己。而学校与社会应从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出发,进行教育管理思路的全面革新,使农村中职教师感受并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

参考文献:

[1]刘惠敏.论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J].华章,2011(29).

[2]马蓉.试论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及提升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3]梁育,容乐,彭囝.农村初中教师幸福感问卷调查研究[J].文教资料,2011(28).

[4]张美兰.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陈洁.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

幸福感缺失 篇6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的表现形式

教师的职业体验是教师个体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的正向体验。从形式上讲, 教师的职业体验并不是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状态, 而是基于教师个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反省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感受, 既有认知的成分, 也有情感的成分。就认知成分而言, 其职业体验是将自己运用教育智慧、进行教育创新的成果与别人进行横向比较或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时而产生的优势体验。教师的这种优势体验越强烈, 成就感就越强, 成就需要的满足程度就越大, 职业幸福感就越强烈。就情感成分而言, 其职业体验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里运用教育智慧, 进行教育创新的活动过程中即时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从内容上讲, 教师的职业体验包括实践经验的体验、科学知识的体验和教育艺术的体验。在教师群体中, 无论是未曾接触过教育科学的教师、受过职前教育的师范生还是接受过专业化培训的教师, 因为不能有效地创造出个人理论智慧中介, 依然在进行实践经验的体验, 即使在那些创造了骄人的教育和教学业绩的教师群体中间, 多数人也还是凭借着经验进行教育创新活动的。所以对实践经验的体验就成为教师职业体验的主要内容之一。科学知识的体验则是教师把教育科学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纳入到自身理论与实践成长起来的智慧的体验。而教育艺术的体验是在科学知识体验层次之上的教育教学智慧的体验, 是一种教育和教学最高境界的体验[1]。

教师的职业体验伴随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全过程, 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内在因素。教师积极的正向职业体验, 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也有利于教师获得幸福体验, 增强幸福意识, 发展幸福能力, 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然而目前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积极的正向职业体验严重缺失, 已成为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学体验缺位。

受“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的传统教学过程本质观的影响, 教师无论是在认识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囿于“特殊认识过程”的思维框架, 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 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很少思考或关注教学中人的因素, 尤其是人的生命活动, 忘记了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丰富情感的发展中的个体, 更为严重的是忽略了自身是一个具有独特价值的生命体的存在, 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注重生命体验的教学活动完全缺位, “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缺乏生气与乐趣,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2. 教学欲望匮乏。

由于教师的工作压力、工作疲惫、社会角色造成的内心冲突以及新型的师生关系带来的挑战, 引起教师的职业疲倦, 直接导致教师厌教, 失去教学欲望。要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维持生计或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 日复一日机械重复, 缺乏新意, 导致教学能力退化, 教学的灵性和活力磨灭, 成为一个毫无思想、毫无创造性的知识“搬运工”, 难以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要么整天为履行职责而忙忙碌碌地工作, 把教师职业看成一种“异己的存在”[2], 无法融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之中, 找不到从事该职业的快乐和幸福, 甚至把每天的工作看成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失去了对教学的内心渴望和自觉倾向。

3. 乐教状态不佳。

以教为乐, 享受教学是教师进行积极的正向体验的基本途径。然而, 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激烈的竞争压力面前始终难以保持乐教状态。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加班加点, 搞疲劳战, 单凭苦干搞教学, 试图以苦教引导学生苦学、苦考。不可否认, 苦磨出来的学生, 可能会获得比较高的分数, 但是往往无后劲, 日后也难有作为。一些教师牢骚满腹, 抱怨自怜, 常拿学生撒气。“授课者是些没有给自己找到职业乐趣的不幸的人, 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他们也使孩子成了不幸的孩子。”[3]可以说, 这些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已经失去了起码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 无法感受职业生活中的丰富内容和美好意蕴。

4. 教学创新乏力。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法运用的创新和教学活动的优化过程中会体验到双重快乐, 即在体验和享受学生进步带来的快乐的同时, 也会体验和享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快乐。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知识授受为主、注重灌输方法、问题意识较弱、创新实践环节落实不力和分数至上的考试评价等问题, 导致教学创新活动受阻, 表现出低效性或寡效性特征。这种缺乏创新的教学活动, 不仅使学生背着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 承受着过重的心理压力, 而且使教师丧失了教学创新过程的经历与体验, 当然也得不到教学创新成果带来的成就感, 通向职业幸福之路的大门被关闭了。

5. 人文关怀淡薄。

叶澜教授在谈及新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和新型教师培养时强调, 教师是直面生命、需要生命关怀的职业, 只有做一个自主的、真正的、智慧的、积极向上的人时, 才会去关注、培养他的学生。教师是一个整体发展的人, 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还包括身体的、非智力因素的、伦理道德的、创造性的以及种种与教师自身成长相关的因素的发展, 即作为一个“整体教师”的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 刚性化的管理制度、单一化的评价体系、频繁的过分竞争、有限的沟通交流、紧张的人际关系等问题依然存在。教师管理中缺乏人本理念、缺少人文关怀, 为教师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和实践就会大打折扣, 教师体验更多的是身体上的疲惫、心理上的焦虑和幸福感的流失。

二、消除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的对策

消除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 促使教师在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正向体验, 引领教师走向职业幸福之路, 应从认识、工作和机制三个层面入手。

1. 转变认识, 树立职业体验是职业幸福感的内在要素的理念。

牢固树立教师的职业体验伴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内在因素, 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先导性条件这一理念。对教师而言, 应摆脱“特殊认识论”的教学本质观的束缚, 从生命的层次,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 重新认识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 确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而且是师生进行生命体验的过程的教学本质观。对学生而言, 应确立学习过程是师生互动沟通、体验生命, 共同感受幸福、创造幸福, 共同成长和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的学习观。对教学管理者而言, 应确立柔性化、人本化和生活化的管理观。

2. 强化体验, 保持乐观向上和享受教学的工作心态。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应拥有一种乐观向上和享受教学的心态, 加强对教师职业的积极的正向体验。首先, 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平凡工作充满热爱之情, 开展“快乐的一天”活动, 怀着渴望到校, 带着乐趣工作。其次, 构建智慧与智慧碰撞、心灵与心灵接纳、情感与情感交融的课堂教学, 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思想碰撞的愉悦, 在付出与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再次, 要懂得享受教学, 把学生的成长和他们的真情回报当成最大的快乐。第四, 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雅的生活情趣。第五, 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 能悦纳自己, 也能为他人所悦纳。

3. 创新机制, 构建宽松和谐和共同发展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教师进行职业体验和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础。在教师管理上, 建立人性化的参与式管理机制, 讲究教师管理艺术, 实行集体民主决议, 关注教师的需求, 维护教师的权益, 尊重教师的知情权, 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使教师形成较强的归属感。在制度建设上, 建立人性化的激励和评价制度建设机制, 从有利于教师主动成长出发, 制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激励制度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制度, 鼓励教师敢为人先、积极进取, 确保教师的劳动得到相应的回报。在环境建设上, 建立宽松和谐和充满活力的环境建设机制, 建设以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教师文化, 营造“仁者爱人”和有序公正的环境氛围, 搭建教师施展才华的教学科研平台, 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融洽和谐、尊重个性、公平竞争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杨启亮.体验智慧: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境界.江西教育科研, 2003 (10) .

[2]叶澜等.教师角色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和培养 篇7

1 幸福和幸福感的涵义

幸福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是指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欣慰和满足”,幸福是一个历史范畴。(1)幸福是一种对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客观的、必然的、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心里体验。“是理想实现的快乐”。(2)幸福感是个体对生活的评价和体验,是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肯定。幸福感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是能够证实和测量的幸福,可以较客观的反映大学生的幸福水平,也能够充分利用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成果,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和教育,富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3)

2 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幸福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恩格斯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4)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幸福更是他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许多大学生感到自己不幸福,他们缺乏生活学习的目标和方向,精神不振,“郁闷”、“无聊”、“好烦啊”成了他们的口头禅,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逃避而不息自杀以逃避现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观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因素。积极的自我意识,对自我充满信心,是大学生产生幸福感的关键。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物质生活比较充裕、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新时代,并不缺乏导致他们产生幸福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然而很多大学生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

2.2 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和避风港。家庭以亲情为纽带,是大学生的情感依托之地。因此家庭的氛围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经调查,家庭温馨和睦,父母思想开明,理解孩子,并会和孩子进行沟通能够促使大学生养成积极良好的情绪,幸福感较强。反之,那些家庭矛盾重重,父母感情不和,思想专制,不善于和孩子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使之消极,失去幸福感。

2.3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以前的大学不收费而且毕业分配工作,现在的大学普遍收费较高,这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现代市场竞争激烈,当代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很多用人单位门槛较高而且要有工作经验,在校的大学生往往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锻炼,这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原本美好的理想不能实现,大学毕业生感到焦虑、自卑,幸福感降低。

2.4 对挫折承受能力差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庭的呵护和宠爱。这一时代的孩子,从出生起社会就为他们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社会动荡和物质极端匮乏的时代。因此,他们缺乏(下转第44页)(上接第13页)应对挫折的勇气和毅力,极易向挫折妥协,由此而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没有了生活的目标和动力,幸福感丧失。

3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

3.1 培养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提升其幸福感

幸福是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不断的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由于感受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生活幸福的人不是不用干活的人,真正幸福的人,是连续不断追求创造的人。只有在创造中,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才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才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最高享受。正是创造活动,使劳动者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感受到个人的乐趣”。(5)

3.2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温馨的港湾,情感的依托地,幸福的源泉。从小到大,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应该更多地让孩子感受到家的幸福,为孩子营造一个理想的成长氛围。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合理有效的沟通,会促使孩子积极健康快乐的成长。当他们获得关心、爱护和理解时,就会心情愉悦幸福健康的成长。反之则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3.3 教育与实践结合,理想与现实结合

大学的教育往往只注重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尤其是现在考各种证书“热”等,使大学生感到负担沉重。教育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解压,愉悦的学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学生给自己制定目标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一步步地去实现。理想应当与实际结合,尤其是在毕业找工作时,不要起步就要求高,而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消极,丧失信心,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地努力实现理想,并从奋斗中获得幸福感。

3.4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挫折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备受家庭的关爱和呵护。他们所经历的不幸遭遇最少,却最容易受到不幸带来的伤害,也最不能体会到幸福的珍贵,面对挫折往往束手无策。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的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对人生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在挫折中保持乐观与自信,顽强拼搏,磨砺坚强的意志,勇于接受挫折的挑战,从中体会到幸福。

4 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意义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他们正确的理解幸福的涵义,积极快乐地去追求幸福,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逐渐具备感知、创造幸福的能力,增强他们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从而不仅为大学生开启了幸福之门,而且能使他们更好地造福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注释

1陈延斌,任越.伦理学通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2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李智平,舒曼.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偏差的纠正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25(6):136-14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幸福感缺失 篇8

1 缓解社会压力, 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当今社会城乡的差别, 不公平的社会收入, 社会文化中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 势利冷漠的人际关系, 激烈的择业竞争等等无意中都会加大贫困生的社会压力。要缓解贫困生的社会压力, 就要先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由社会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 使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既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等经济问题, 又实现了贫困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而在缓解贫困生就业压力的问题上, 由社会鼓励企业与贫困生签订就业协议, 学生在校期间的费用由企业负担, 学生毕业后到该企业工作作为回报, 这样就可以从实际出发减轻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另外, 还要呼吁社会, 应当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爱, 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

2 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

经济资助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政府、高校、社会对于贫困生的实际困难给予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并在高校中逐步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 包括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生活补助、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同时, 建立非政府组织参与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比如:设立基金, 高校可设立各种各样的基金, 由非政府组织参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发动社会募捐, 通过多种方式募集资金, 增强资助资金的实力等。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 避免由于资助方式不当或对资助事宜的宣传报道方式不当, 伤害了贫困生的自尊心, 造成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缺失。

3 缓解家庭压力,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

根据以往的研究, 良好的温暖的家庭气氛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 能够让学生在人格上独立、成熟, 并树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贫困生的家庭往往很难制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那是由于贫困家庭中贫困生是家庭的希望, 他们面临着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 于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大, 在无形中给他们施加了过多的压力, 导致贫困生自信心的降低, 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或挫折时茫然失措。而家庭经济的困难, 还导致贫困生为生活费、学费担忧, 产生自卑、焦虑等消极情感, 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所以贫困生的家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动力, 要尊重他们的隐私以及个人意愿。而贫困的家庭还需要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 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 给贫困生树立一个自强自立的榜样, 使其能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进而感到幸福。

4 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健康、和谐、互助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而互助、和谐、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高职院校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健康消费环境, 要引导学生从比穿着、消费到比学术、学识。要倡导营造一个重学术学识, 轻奢华时尚的健康学术氛围。其次要营造团结友爱、互助互帮、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 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因此, 院校要十分注意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的建设, 加强平等、关爱的文明环境建设, 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 加强学生会、社团的作用, 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为贫困生消除自卑、孤独等负性情感, 营造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氛围。

5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贫困观

多年的高校教育忽视了对贫困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仅仅是教育他们读好书, 出人头地, 却忽视了教育他们如何面对挫折、面对贫困,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使一部分贫困生无法化解心理上的困惑。因此, 高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 必须耐心、细心地教导他们, 鼓励他们勇敢迎接困难和挫折,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自信心, 进而调整挫折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心理, 提高他们心理承受力, 使他们认识到, 贫穷是事实, 但不是缺点, 更不是耻辱。现在的贫穷不等于永远贫穷。高校还可以采取树立优秀贫困生为榜样的方式, 引导和鼓励贫困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引导贫困生在面对困难时积极争取和接纳他人的支持, 而不是回避、拒绝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让他们能自觉、努力地完善自我。

6 增强贫困生人际交往意识, 学会正确处理和谐人际关系

高校应当注重营造团结互动的集体氛围, 鼓励贫困生扩大人际交往, 学会与人相处, 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引导他们在友谊及爱情等问题上做到保持独立和完整的人格, 有自知之明, 不卑不亢。并且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和积极的倾诉方式, 使其学会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此外,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学生社团, 创造一个积极的“人际支持网”, 社团可以将贫困生组织在一起, 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在缓解心理压力的同时也给贫困生一个展示自我特长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爱心行动, 给予贫困生更多的理解和人文关怀, 从而消除经济困难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让贫困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同情弱者。让他们在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中认识到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使他们在参与中健康成长, 在互动中体现自我的价值。

7 设立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

高校应当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遵循贫困生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作重点归类分析, 从思想根源上找到贫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原因, 帮助贫困生扫除各种思想障碍, 把他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通过开展各种心理咨询活动, 对发现有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的贫困生, 及时疏导, 组织心理咨询专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给予具体指导, 必要时应与家庭配合, 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同时可设立心理咨询体系, 多增加一些能让贫困生倾诉和宣泄的机会, 缓解他们心中的压力和苦闷。并开设适合贫困生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 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使贫困生掌握调整情绪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 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他们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8 鼓励贫困生进行主体的自我教育

事实上,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 树立其主体意识, 并体现其主体参与, 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首先应不断提高和培养贫困生的自我生存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式, 通过自我教育彻底解决心理问题, 消除负性情绪带来的心理困惑。其次是完善自我意识, 培养具有内在价值感的自尊心, 相信自己, 主动争取成功, 以自己能够拥有服务于社会的知识和能力为荣, 以坦然豁达的心态在竞争中完善自我。更需要贫困生意识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使贫困生通过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和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 最终自我减压、自我解困。

幸福感缺失 篇9

一、民办高校教师工作现状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晚, 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的扶持政策还不是很完善。因此, 民办高等院校的教师是游离于具有正式事业单位编制群体之外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要应对公办高校教师所面临的所有工作, 还要应对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各方面的压力。本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民办高等院校中的专职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来源比较多元化, 大都是专兼结合, 兼职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相对来说要困难一些, 学生很难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导致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专职教师在工作中很难获得教师的工作成就感。近几年来, 民办高校由于规模扩大, 录用和聘请了一定数量应届大学毕业生, 这部分青年教师既要承担较重的教学工作量, 又要参与科研工作, 工作压力非常大。此外, 由于受到民办高校出资方经济实力的影响, 民办高校专职教师待遇普遍很低, 福利待遇与公办高校相差甚远, 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教师对自己职业认同度不高。总之, 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无论是在其劳动强度、收入水平上, 还是在社会地位、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公办教师有着较大差距。这种现状造成民办高校教师幸福指数下降, 幸福感缺失, 影响了工作质量。民办高校教师是民办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发动机”, 因此民办高等院校必须尊重、重视教师的需求, 以人文关怀来促使其价值的良好实现。

二、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缺失的成因

1. 薪酬福利

薪资福利水平是高校教师价值和社会地位最直接的体现。如果一个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不能与所做出的贡献相匹配, 幸福就无从谈起。

民办高校自身缺乏雄厚的财力, 一线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与公办院校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相比差距甚远, 学校不能为民办教师按事业单位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这些社会保障机制的缺乏使民办高校教师缺乏安全感。青年教师大多又面临结婚、生子、住房等需求。近几年, 物价飞涨, 工资的上涨幅度远远跟不上主要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 生活压力太大。年纪较轻的教师普遍感觉辛苦、劳累、烦心, 这极大地降低了民办高校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 幸福感指数普遍反映较低。

2. 管理制度

第一, 民办高等院校在教职员工的薪酬方面, 大多釆用简单的管理措施, 教师的薪酬与教师平时的工作表现并无太大联系, 缺乏公平、公开、公正的薪酬管理制度, 这样的薪酬结构, 使教师缺乏前进的动力。第二, 民办高等院校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培养教职员工的归属感。第三, 在当前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管理工作中, 急功近利只把青年教师作为上课的机器, 不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管理者过度强化教师的任用而轻视教师的培养, 造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下降。

3. 工作压力

由于受到出资方资金实力的限制, 民办高校办学资源比较紧张, 师生比悬殊, 某些学科经常缺乏专职教师, 许多青年教师不得不承担自身专业之外的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为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需要青年教师在承受大量教学工作量的同时承受一定的科研工作量。民办高等院校缺乏办学经验, 同时面临着投资方资金投入有限的问题, 由于经费或机会原因, 很多教师没有搞科研的平台, 民办高等院校也缺乏科研氛围和环境, 这无形中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体会不到作为教师的幸福, 在这种机械的高强度的单向消耗中日益疲惫、产生职业倦怠等问题。

4. 职业前景

职业发展前景是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之一。较好的发展前景, 带给高校教师的是希望和动力, 可以使其在工作中更积极主动。如果没有好的发展空间, 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景, 就很难激发起教师的工作热情, 更无法让他们安心从事教学工作。

民办高等院校没有职称评审资格, 教师的职称评审是由教育厅评审, 无论是从参与评审的数量上还是参与者的积极性方面, 都有较大程度的限制, 而且不利于民办自身学术氛围的营造。

三、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提升的对策

1. 确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民办高校应该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充分调动、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目标, 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聪明才智, 调动民办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让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之中。只有教师素质和工作热情提高了, 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 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增强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和归属感

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归属感都会影响到高校教师的幸福感受。民办高校应设计公平合理的管理制度, 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既可有效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激发教师的潜能, 又可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校方应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 从各方面为教师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和学习环境。切实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 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 使得教师无后顾之忧。学校管理者要正视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 设法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量、科研成果考核指标, 积极为教师着想, 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4. 提供多种平台, 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的发展, 而教师的发展主要源于职业能力的提升和个性品质的完善。民办高校管理层应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引导教师完善自我, 体现自我。第一, 提供业务和科研培训, 参加学术、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机会, 鼓励教师走出去, 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 也可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开阔教师的视野, 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积极性, 激发和保持教师重新追求自我发展的热情。第二,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进修, 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第三, 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 拓展交际圈, 提高社会支持度, 使教师能以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投身于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魏芳.教师的幸福感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考试周刊, 2013, (6) .

[2]黄丽霞.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离职影响因素研究——以培正学院为例[D].暨南大学.2008.

[3]贾敏.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思考[J].知识经济, 2013, (5) .

[4]卢苓霞, 冯丽娜.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经[J].科教导刊, 2011, (12) .

幸福感缺失 篇10

一、思政教育与贫困生幸福感的内涵

1、幸福感的含义

幸福从字面上理解是“主观幸福”、“主观健康”的意思, 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也是人所具有的潜能的实现, 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实现与显现。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 即培养学生具有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的能力, 学校的思政教育也必须关注学生的幸福问题, 以学生的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

2、思政教育与贫困生幸福感的关系

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学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生源也逐渐增多, 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了贫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 由于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 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是思政关注的难点与重点。思政教育直接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 思政教育要关注贫困生这一群体, 关注贫困生幸福感的提升, 提高贫困生的生活满意度, 使贫困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 使其融入到大学生群体、融入社会,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二、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近年来贫困生的数目逐渐增多, 贫困生幸福感的现状只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同时贫困生的个体心理因素也影响其幸福感。贫困生主要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 在校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群体, 虽然国家和学校有一些积极的措施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 但是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注比较少, 因此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和性格以及对幸福感的理解和感受具有复杂性, 这也增加了思政教育的难度。

1、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幸福感不是与生俱来, 而是个体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幸福感会受人格特质、认知理念的主观因素影响, 同时又受经济、社会、家庭等各种外界环境客观因素的影响, 思政教育要从主、客观因素方面去探究贫困生幸福感的缺失, 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一, 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主观因素。目前高校的贫困学生幸福感的总体水平偏低, 贫困生在遇到学业、考试、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时, 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全感、自卑等情绪, 而学生存在着对自身价值观、认知、情感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 导致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生活态度和认知倾向存在困难, 贫困生不能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直接影响其对幸福感的体验和认知。

第二, 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客观因素。贫困生幸福感还受到经济、社会、家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 当贫困生遇到困难和压力, 不能及时得到家庭、朋友、教师的支持和理解时, 会增强贫困生的消极情感。贫困生的家庭都存在经济困难的问题, 这也容易使贫困生产生自卑的心理, 直接影响其幸福感。

2、思政教育关于提升贫困生幸福感的薄弱环节

思政教育在提升贫困生幸福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贫困生的幸福感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思政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引导贫困生正确理解社会、发展自己、善待自己, 提升贫困生对幸福的感受力, 这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工作。而目前的学校思政教育在扶持贫困学生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思政工作者对提升贫困生幸福感的认识不强, 在开展思政工作时主要是依据国家和学校的政策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而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方法, 导致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现状得不到改良。

三、思政教育提升贫困生幸福感的措施

1、思政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 该层次的主观幸福感就会提高, 就会产生新的目标, 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感体验。”这就表明, 思政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 培养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幸福观, 使贫困生对人生和社会, 以及世界上的事物有正确理解和认识, 并具有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处理能力, 使贫困生具有正确的幸福观, 发展积极情绪。思政教育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工作, 促使贫困生身心的和谐统一发展, 在自身积极的情绪基础上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 去追求更高的幸福感体验。

2、完善思政幸福观教育体系

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政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新时期, 贫困生的幸福感缺失成为思政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思政工作必须把幸福观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之内, 明确幸福观教育的价值取向, 发挥幸福观教育的积极作用, 才能有效保证贫困生幸福感的提升。第一, 明确幸福观教育的目的是帮助贫困学生确认识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意义, 从本质上引起贫困学生对幸福的关注。第二, 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幸福观教育的倡导者和推行者, 教师更应具备科学的理论观念, 去关注贫困生的独立人格发展、思想动态、生活压力与困难, 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态度。第三, 学校要加强贫困学生幸福感教育的研究, 整合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资源, 在资金政策扶持的基础上, 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 培养学生具有预防和调适挫折的心理能力, 塑造学生优良的道德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促进贫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优化幸福观教育的校园环境

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健康、和谐、互助的校园文化, 学生接受教育的阶段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校园,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尤其思政教育在开展关于提升贫困生幸福感工作时, 必须借助互助、和谐、乐观、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才能使贫困生真实的感受到集体、班级、校园的温暖。学校要积极建设和谐健康的班集体,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支持作用,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消除贫困学生的自卑、孤独等负面情绪, 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4、培养贫困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要想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 必须重视贫困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贫困生学习活动主要集中在校园内, 导致贫困生缺乏一定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实践能力, 对社会人际交往和实践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 在遇到挫折时缺乏处理和应对的能力, 因此思政教育要积极引导贫困生参与社会实践, 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获得思想认识的升华与进步。思政教育培养贫困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树立其主体意识, 才能使贫困学生获得自我生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 增强其幸福感。

四、总结

通过思政教育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感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复杂的工作, 思政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 思政教育必须大力发展幸福观教育, 关注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 努力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 坚持经济解困和精神解困相结合的原则, 将教育、管理、引导相结合, 提升贫困生的幸福感, 促进现代化人才的培养, 促进整个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以人文为本的理念的提出, 高校教育在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 “幸福”这个词也引起了思政教育的重视, 然而在高校中存在着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贫困生幸福感的缺失已经成为学校思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高校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探讨提升贫困生幸福感的策略。

关键词:思政教育,贫困生幸福感,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凌宇:《民、普高校大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生活事件相关的比较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6) 。

[2]王亚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 吉林大学, 2004 (6) 。

[3]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6) 。

[4]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7) 。

[5]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 华南师范大学, 2006 (7) 。

[6]杨巍峰、郅利聪、李启松:《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 2004年。

上一篇:临床护理实习管理策略下一篇:低温沥青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