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指数(精选12篇)
幸福感指数 篇1
一、幸福指数的提出和界定
1、幸福指数的提出
20世纪是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 GDP的提高是各国政府追求的主要执政目标。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 各国政府也开始反思片面追求GDP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即是幸福指数 (Happiness Index) 提出的时代背景。关于幸福指数还有其它一些含义相近的术语, 如国民幸福总值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 和国民幸福指数 (National Happiness Index, NHI) 等。在国外文献中, 尤其是经济学文献中更多的使用国民幸福总值 (GNH) 作为正式的学术用语, 国内研究则没有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区分, 在本文中也统一称为幸福指数。
20世纪70年代, 不丹国王基格梅·辛格·旺楚克 (Jigme Singye Wangchuck) 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模仿美国的发展模式, 过分注重经济发展, 而更应该注重国民的幸福程度。因此, 他提出了由政府治理, 经济增长, 文化发展, 环境保护四类指标组成的幸福指数体系, 它被认为是最早的系统化的幸福指数体系。在此之后, 发达国家如美国, 英国, 日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幸福指数体系。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计算国民的“幸福指数”;英国提出了“国民发展指数” (MDP) , 包括社会, 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本;日本也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 (GNC) 的概念, 强调文化的价值。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 韩国等也根据各自的需要提出了自己的幸福指数体系。
2、幸福指数的研究视角
幸福指数的研究涉及心理学, 社会学和经济学等不同学科, 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也有所不同。按照对幸福指数的理解, 可以把研究视角归类为主观视角;客观视角和主客观相结合的视角。
主观视角即把幸福指数看作是民众的主观体验和评价, 持这类视角的研究者是心理学家和一部分经济学家。他们通过编制问卷量表, 进行访谈等研究方法, 来测量民众的幸福指数。
客观视角即把幸福指数看作类似GDP的客观统计数据, 持这类视角的研究者主要是经济学家。他们立足于宏观的经济统计指标, 提出各种公式对幸福感进行计算, 意图弥补片面强调GDP指标所带来的不足。
主客观相结合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对以上两者进行了折衷, 通过量表等工具获得主观指标, 通过经济统计数据计算客观指标, 再将两者结合到一起, 将各类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构造幸福指数体系。
3、幸福指数与主观幸福感
确定幸福指数的研究视角, 首先需要明确幸福指数和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幸福指数与主观幸福感都是反映幸福程度的指标, 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也有所不同。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的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 (Diener, 1984) 。对于幸福指数, 尚未有统一的, 广泛认可的定义, 但可以确定的是, 幸福指数是一个数量化的指标, 它测量的对象是人们的幸福程度。因此, 主观幸福感与幸福指数都是反映人们幸福程度的数量化指标, 它们在这一点上是非常相似的。
4、幸福指数的界定
通过与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可以发现幸福指数可以看作主观幸福感的特殊形式, 是主观幸福感研究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应用。因此, 对幸福指数进行如下界定:幸福指数 (或国民幸福指数) 是以该地区民众幸福的水平来衡量该地区经济发达与社会发展的量化指标。
从这一界定出发, 可看出幸福指数有以下特性:首先, 它的形式是某地区民众的幸福程度, 因此是主观的, 依赖于民众的自我评价与体验;其次, 它是衡量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 因此体验与评价的内容是具体的, 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联系的, 而不仅仅是概括和抽象的;再次, 它的研究目的与通常的主观幸福感有所不同, 更多的侧重于监测该地区幸福程度的平均水平, 为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幸福指数的结构与体系
幸福指数的结构与体系, 就是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 对“幸福指数包含哪些组成要素?”这一问题进行解答。研究者的视角不同, 对幸福指数包含哪些组成要素的观点也不同。
一类研究者认为幸福指数完全是主观的, 这种观点实际将幸福指数和主观幸福感简单的等同起来, 这样, 幸福指数的结构体系与主观幸福感一样, 即包括生活满意度,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
随着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深入, 以及主观幸福感对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等概念的整合趋势, 幸福指数或者说幸福感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Diener (2000) 将主观幸福感扩展为总体生活满意度, 具体生活满意度,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四个维度。国内邢占军 (2003) , 苗元江 (2003) 和乐正 (2006) 等人都在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幸福指数体系。邢占军从体验论的观点出发, 认为幸福包括健康体验, 满足体验和发展体验三个成分[2];苗元江从整合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框架与测评指标角度出发, 提出了一个指数 (幸福指数) 、两个模块 (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 、九个维度 (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 [1]。乐正 (2006) 提出了三类指标测量居民的幸福感:A类指标包括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B类指标包括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 C类指标包括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瞭望东方周刊》发起并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采用了奚恺元 (Christopher K.Hsee) 提出的城市幸福评估体系, 该体系包括市民对城市的总体主观感受;各具体方面的感受 (包括人情、交通、赚钱机会、节奏、生活便利、娱乐、环境、市民文明程度) ;去留意愿 (市民是否愿意自己和子女留在自己的城市, 如不愿, 则问最愿意去中国哪个城市定居) 。
另一类研究者认为幸福指数完全是客观的, 他们根据各种经济学的理论与假设, 提出了各自的幸福指数体系。这些体系大都建立在GDP等可统计的经济数据的基础上, 综合全面的考虑衡量经济发展的各种客观指标, 如失业率, 基尼系数, 生态环境等因素, 通过各种因素或公式对幸福指数进行描述和计算。不丹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了包括政府治理, 经济增长, 文化发展, 环境保护四类指标的幸福指数体系。国内的蔺丰奇 (2006) 认为国民幸福指数包括社会健康指数, 社会福利指数, 社会文明指数, 生态环境指数, 并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的计算公式: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e%。其中a、b、c、d、e分别代表各项指数所占的权数[3]。周四军, 庄成杰 (2008) 从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四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NHI体系, 这些指标和数据都取自政府发布的统计年鉴, 而不是个体对自己幸福程度的主观评价。
还有的研究者综合了上述两类观点, 提出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体系。英国的“幸福星球指数 (Happy Planet Index) ”由生活满意度, 预期寿命以及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 组成, 其中生态足迹衡量在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 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消纳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该幸福指数的计算方法是通过生活满意度和预期寿命相乘得到幸福生活年, 然后除以生态足迹, 以此来探讨能否花费最少的资源让人们过上最幸福的生活。
三、幸福指数的研究方法与测量
幸福指数作为主观幸福感的特殊形式, 因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都深深的影响了幸福指数的研究。
Paul Dolan, Richard Layard&Robert Metcalfe (2011) 将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法分为三类:评价的 (Evaluation) ;体验的 (Experience) 和完善论的 (Eudemonic) 。评价的方法是测量受访者对其生活总体或某一方面的概括性的满意或幸福程度。体验的方法是测量完全取决与受访者的“纯粹”的情绪状态。这种方法要求受访者重构某段时间 (如昨天) 所发生的具体事件, 从而唤醒当时的情绪体验, 在测量中较常使用日重现法 (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 DRM) (Kahneman et al, 2004) 和生态取样法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EMA) (Stone et al, 1999) 。完善论的方法是将个体心理需要的满足与自我实现看作幸福, 对个体的测量更多的偏重于心理幸福感 (PWB) 。
参考文献
[1]苗元江:从幸福感到幸福指数——发展中的幸福感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 2009, (11) 。
[2]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2003年。
[3]蔺丰奇:《新标尺——国民幸福指数》, 《国情观察》, 2006, (7) 。
[4]严翅军:《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指数构成探讨》, 《唯实》, 2010, (5) 。
幸福感指数 篇2
——在宿城区党员干部擅做群众工作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李
健
(2013年3月2日)
同志们:
在全国“两会”即将胜利召开、全区上下冲刺“首季开门红”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春节前后,区委连续召开了16场次的调研会、座谈会,各单位、各部门在汇报工作时,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首季开门红、社会稳定、群众工作等关键词,我感觉,有必要进一步提炼提升,增强增进;二是,对2012全区涌现出来的擅做群众工作先进个人、维稳处突政法标兵等进行通报表彰,也是区委、区政府原定的工作安排;三是,全区信访稳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有必要通过宣传典型来引领带动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心系基层,情牵百姓,聚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发展的“景气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刚刚,我们一同聆听了7位先进典型的精彩演讲,在感动的同时一定有所感悟,在感悟的同时还将努力领悟。7位先进典型性别差异、岗位不同、职位有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能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能手”、“好手”、“高手”。群众视他们为友人、亲人、家人,在“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歌声传递中谱写出了更加融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希望在座的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向他们看齐,争做群众满意信任的干部。
第一,做好群众工作,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必须注重民情民意。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不花心思去了解群众想什么,不费精力去深挖基层怎么样,开展工作必然不见章法,没得头绪。要弘扬百姓情怀。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所谓最低要求,是每个共产党员必备条件;所谓最高要求,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终身也办不完的事情。反思静思:我们的一些干部不缺少对领导的尊重,缺少的是对百姓的关心;不缺乏抓发展的本领,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缺失对企业家、能人大户的支持,缺失的是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只要有了百姓情怀,就会想尽办法不让老百姓吃亏,不让老百姓遭罪。交通运输局的干部天天跑工地,问老板,钱发了没有?问民工,工资领了没有。一年干30项重点工程没有出现一次农民工工资拖欠。要学会换位思考。关心别人的学问是第一等学问。在当今,这个人,就是老百姓。群众的某些困难,在你可能不算很大,在他则可能关系重大;在你可能不费太大的劲就能解决,在他则可能费很大的劲也过不去。做群众工作就要站稳立场,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去处理,就一定能身同感受他们的难言之隐,困难困惑。为什么我们要在全区推行“网格化管理、五代式服务”,就是一些特殊群体能力有限、各方限制,普通人能做事他们做不了,平常人能处理的问题他们处理不了,所以需要我们的干部去代办、代言、代理、代管、代访。要坚持“让干部找群众,不让群众找干部”。民找官,官离民越远;官找民,民离官越近。群众工作是我们在教室里、课堂上、机关里学不到的一门学问,要想真正做到学会群众语言、读懂群众表情、摸透群众心理、做好群众工作,既需要感情的培养,更需要实践的磨砺。仅仅公开热线,语音交流是固步自封;主动敞开大门,坐等接访是刚刚起步;群众最需要的是干部走出办公室,睁开双眼,竖起耳朵,张开嘴巴,察实情、听民意、访民生,这才是迈大步;转作风、走基层、接地气,这才算大进步。
第二,做好群众工作,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必须始终干事干活。干部就是要为百姓做事,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干活,做事要持之以恒,干活要不厌其烦。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踏实做事的干部,即使言语不多,群众也能看在眼里,组织更会记在心里;作风漂浮的干部,尽管滔滔不绝,群众也会嗤之以鼻,组织更会不予理睬。要在坚持上下功夫。为群众做一件好事、实事并不难,难得是把简单的事、平凡的事、为民的事坚持做、长期做,简单就变成不简单、平凡就变成不平凡。幸福街道幸福社区干部做的事都是小事,没有一件惊天动地。可是,只要坚持坚守坚定,利民惠民便民的小事同样会让老百姓感受幸福。干才能干出成绩、干才能干出智慧,干才能干出干群融洽。要在找事上下功夫。眼中没问题,必然手中没活干。只有提高标准,才能发现更多问题。党员干部就要树立“要事做、找事做、事情来了就该我做”思想认识,不推诿、不扯皮,问题看到底,帮扶帮到底,一竿子插到底,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要在干成事上下功夫。有些地方干群关系差,群众意见大,说到底是该给老百姓办的事没有办或者没办好。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做一件,像一件,成一件,不论大小,贵在成效。每名群众都会在心中为干部开设一个“账户”,干部每做一件事,在群众的心中不是“资产”,就是“负债”。当干部需要群众的时候,群众是“跟着上”,还是“对着干”,就看账户余额是正是负,就看平时干事多少,干成多少。陈集镇结合实际开展“走万户、转作风、解难题”主题活动,218名镇村干部全部参与入户走访,已走访9694户,占总数95%,化解群众误解200多件,当场解决问题315件。以往该镇捐元村村民为水泥路未铺设到庄头频频上访,现在自发集资铺路1500米,解决困扰多年的“出行难”问题。
第三,做好群众工作,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必须夯实基础基层。群众工作的对象就是基层老百姓,工作好坏成效也要老百姓说了算,做实基础、做强基层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一要创新工作方法。方法不对,等于白费。信访稳定工作要强调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扶贫救济工作要讲究公平公开,接受监督,真扶贫,扶真贫;房屋征收工作要关注弱势群众,一个不丢;社会治安提倡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等等。本次会议下发了信访稳定“三提三争”意见、社会稳定基础考评台账等文件办法,有了好的办法,就要去研究、去执行,执行不到位,再好的办法也是废纸一张。二要抓好队伍建设。民风不好的背后往往是官风不正,官不像官,则必然民不像民。一个不关心群众冷暖的人,即使天天下基层,照样脱离群众;即便身在基层,并不等于贴近群众。当前,抓好基层司法维稳的队伍(乡镇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和村居党组织书记的队伍显得非常重要。大家务必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做到身入、心入、情入。只要你们好,群众就会说干部好、政府好、共产党好。三要做好典型示范。典型需要选树,更需要培育;典型需要崇尚,更需要追逐。典型既包括典型的事,也包含典型的人。好事越来越多,好人越聚越多,群众的满意度必然节节攀升。年前,全区各单位都组织了春节慰问活动,对7227户特困户进行走访。年后,我们又及时开展“四个一”集中回访活动。区委组织部正在拿全区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的意见,基本原则就是一户一策、常态推进、动态管理、一帮到底。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典型做法,在全社会营造“为群众办事光荣、为百姓服务骄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必备技能”和“永恒课题”。老百姓是天,只要天空晴朗,我们必然心情舒畅;老百姓是地,只要土地肥沃,我们必将收获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能在学习先进中掌握技巧,在深刻反思中提升本领,在执行规定中全力而为,在今后实践中检验宗旨,汗水流下来,掌声响起来,让“幸福”写在每个宿城人的脸上!
工作的幸福指数 篇3
1、觉得自己完全能驾驭工作内容,工作中常有“女皇”的感觉。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你的工作正是你到兴趣爱好所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3、除了工作,你有很多自己能支配的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4、和同事、上司相处时你不会头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5、你的办公环境不错,交通方便,员工福利好。
0 1 2 3 4 5 6 7 8 9 10
6、你总是乐于告诉别人你的工作,它让你感觉拉风。
0 1 2 3 4 5 6 7 8 9 10
7、你工作的平台能让你学到很多东西,它让你持续进步。
0 1 2 3 4 5 6 7 8 9 10
8、你的工作压力适度,不会让你常经常性失眠。
0 1 2 3 4 5 6 7 8 9 10
9、每月发工资时,你总觉得上天是公平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停止工作超过1个礼拜,你会觉得心里空空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低于40分
想象得出来,你几乎是带着恨做完这10道题的。工作在你生命里的价值,不过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赶快醒醒,给自己一个机会换份工,你会知道原来工作还可以这样开心的。
41-70分
这份工作给你的感觉是soso,用一句歌词唱出来就是“放不开又看不到未来”,你每天挂着块鸡肋上班,感觉很迷茫。建议找一位专业的职业测评师来帮助你做一个重新的定位,毕竟让事业的黄金年龄就这么鸡肋地耽误下去实在可惜。
70分以上
恭喜你,到目前为止,这份工作和你还是相当般配的,它能给你带来满足和幸福感,并体现你的价值。对于你来说,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突破自己,在保持现在幸福感平衡的同时,努力维系并创新。
以上分数虽然只能粗略地反映工作幸福指数的大致状况,其中的冷暖会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有着千差万别,但得分的分布,却能帮你分析出你的幸福和不幸福来自于哪里,帮助你应对。
【实例】
78分
Rachel,29岁,法资公司广州办事处总监助理
分数特点:总分很高,但分值并不平均,比如在“你的工作正是你到兴趣爱好所在”只有可怜的3分,而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方面,则毫不吝惜地分别打了10分和9分。
自述:
从我家步行到公司,10分钟,比起花费一两小时在交通上的人来说,我很知足。办公桌抬头就能望见无敌江景,让我工作随时都有好心情。
至于人际关系,那些传说中的办公室政治从来没有染指过我,有两个志同道合的姑娘还和我从同事升级为闺密。公司每月一次的娱乐活动和每年一次的旅游,高举着增进团队感情的大旗,事实上也确实很有效。
每次和朋友聊起工作,我的虚荣心都得到极大的满足,但独自回放我每天的工作内容,又不是郁闷二字可以简单说清楚的。我这个总监助理,工作重复而琐碎。一年下来要说出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很难。我大学学的是文学,脑子里经常有很多新奇想法,在这里没有丝毫用武之地。周围的亲朋都反对我跳槽,在他们眼里,这份既体面又多金还不用经常加班的工作,是女人最好的选择。
点评:
听Rachel描述她工作时的表达基调,还是自信和愉快的,只是在谈到理想这一块,她有些许黯然。也许她内心已经认同了这样的工作状态,而是否要改变则取决于她理想的支撑力。
建议她和从事媒体或者创意工作的朋友深聊,有机会的话利用下班时间帮他们作兼职试试,预感受一下,然后评估自己转行风险和回报的比例。
59分
黎晓颖,31岁,国有企业招聘主管
分数特点:分值很平均,多集中在5分左右。
自述:
分数出来后,我感觉这正是我现在的工作温度吧。没有特别让人欣喜的,也没有特别让人无法忍受的。
由于公司机制完善,我的工作并不繁杂,一年到头少有棘手的工作。在这里待了9年,身边的人流动性不大,很多和我当年一起大学毕业进来的同事,相处都很君子之交。至于福利待遇,我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值得一提的是让人无可挑剔的出差条件,这也算幸福感的附加值吧。
坦白说,我从来不把工作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所以虽然这份工作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中庸是道,这种工作状态我挺知足了。也曾有过外企挖我,但想想那些无休止的加班,我还是更愿意把时间留给家人。
点评:
晓颖的分数曲线正好反映了她生活的平缓变化。她的心态很好,明白自己的开心比别人眼中的幸福更重要。
如果你并不把工作当作是头等大事,那么它是否有很高的幸福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作的一种平衡感,低压力,低冲击,让你腾出更多的空间去经营你认为最重要的事。
37分
小云,28岁,生活杂志编辑
分数特点:关于工作兴趣、平台的分数很高,其他的,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老友记》中的Rachel在28岁的时候终于涉足她梦寐已久的时装界,我也终于在28岁的时候投身媒体,不过和她不一样的是,我之前不是Waitress,而是重点中学的英语老师,工作给我带来稳定丰厚的收入,但却不能让我快乐。
今年带完第二届毕业班,我决绝地辞职,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了现在的杂志社。这本杂志还在起步阶段,工资不高,工作量超常,来回上班要花2个小时,遇到截稿期更是经常失眠,所以从表象来看,这完全不是一份养人的工作。但我很享受在工作工程中的成就感,这正是我在讲堂上一直想入非非的状态,活力充沛的同事,源源不断的新鲜信息,有趣的采访对象,让人觉得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
也许别人听起来这种热情有点傻气,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厌倦现在这份工作,但我觉得幸福,因为我终于为自己找到了方向,其他附加因素比如工资、工作环境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在一个理想的大方向奋斗,面包会有的,LV也会有的。
点评:
小云现在还处于换工的蜜月期,所以听起来都比较热情高涨,像工资、上班成本等问题暂时都还没有浮出水面。如果她能把“蜜月期”的幸福感一直延续到细水长流的工作中,那是最好;但如果她的热情渐渐被现实打击而出现消磨的迹象,那就应该在坚持理想的同时,调整好心态,学会放轻松,学会压力转移。
都说婚姻如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最清楚。工作又何尝不是,一份工作好或是不好,其实往往并不是外人眼中的那个样子。学会定期为自己的工作状态打分,才好随时给自己选择,味如嚼蜡或者温水煮青蛙,只要是不后悔的决定,又有什么不可以。
【以下文字请设计做成小条目零散排在版面上】
•公司的饭堂外包给我很欣赏的一家西餐厅,所以工作餐也是一种享受。
•我仰慕我的上司,一个40岁的成熟稳重离异男,所以工作变得赏心悦目。
•和公司的同事思维是一个频道的,搭档起来颇有默契,不用被笨人扼杀脑细胞。
•公司楼下是一家大的时尚卖场,我热爱把休息时间花费在那里。
•公司管理很人性化,只要按时按标准做好手里的工作,偶尔利用上班时间出去办点私事也不难批准,很自由。
•办公室装修太漂亮了,超过很多咖啡厅。
•我喜欢现在工作随时带来的新鲜感,不像某些单位,从你22岁进去就能看到退休的模样。
•单位有个容量超大的图书馆,每月都有很多新鲜热辣的国外杂志,让我总觉得时间太少。
幸福感指数 篇4
关键词:收入,幸福指数,倒U型曲线
一、幸福指数总体评价
还记得一些年前, 很多人都认为有钱就是幸福, 因为有钱就可以买房子买车, 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随着这些年GDP的飞速增长, 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如预期般随着GDP一同上扬, 相反, 幸福指数不升反降, 难道有钱不再等于幸福?
二、回归模型
在问卷中, 我们向被调查者提出了5个有关幸福方面的问题, 分别是身心健康、物质条件、人际关系、个人价值和家庭生活。我们利用2009年的数据, 将这5个部分作为自变量, 将幸福指数的总体状况作为因变量, 做一个回归模型, 旨在得出各个方面对于幸福指数的贡献度。这样也就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更关注哪个方面, 哪个方面更能影响人们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判断。
得出回归方程, R方为62.4%, 总体看模型的拟合优度并不是非常的好, 但是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F统计量P值远小于0.05, 说明结果显著, 所以认为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每一个自变量的P值都是远小于0.05的, 说明这几个变量都是有效的。接着再看回归方程的系数, 物质条件这一项的系数仅仅是0.091, 相对于其他四项已经是并列倒数第一了, 说明物质条件对于幸福指数的贡献比其他几项相对较小。
三、路径分析
下面我们再通过路径分析, 验证一下这五个因素对于幸福指数的影响。
我们将6个变量设为观测变量、即显变量。通过回归分析, 我们的模型设计为一个多元回归方程, 在路径分析中, 我们也将这6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设置为一个多元回归。
下图为在路径分析中我们绘制的关系图, 如图
这五个因素对于幸福指数总体状况的影响大小, 他们相对应的权数分别是身心健康0.091、家庭生活0.282、人际关系0.245、物质条件0.09、个人价值0.154, 而在标准化之后这五个因素的权数分别为身心健康0.138、家庭生活0.414、人际关系0.359、物质条件0.132、个人价值0.235。从各个因素权数的P值我们可以知道, 这五个变量对于幸福指数总体状况的贡献都是显著的, 物质条件的权数是五个变量中最小的, 说明其对于幸福指数的总体状况的贡献程度是最小的, 而家庭生活的权数最大, 说明其对于幸福指数的贡献最大, 而这个结果与我们利用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大致相同的。
这就表明在现代人的观念中, 物质条件已经不再是对于幸福指数贡献最大的部分了, 甚至已经被其他诸如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因素所超越。
四、收入与幸福指数倒U型关系
通过以上的两种分析, 我能够部分验证自己的一些想法, 即对于当代人来说, 自身收入的高低早已不是影响幸福指数的惟一指标, 甚至都已经不是最主要的指标了, 他们可能会更在意家庭是否幸福、自我价值能否更好地实现、生活的环境会不会更好、贫富差距是不是加大等等。
“收入—幸福”悖论一直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相关研究显示, 在人均GDP较低的阶段, GDP的增长使幸福曲线的上升坡度很陡, 而到了人均3000至5000美元的水平之后, GDP进一步增长并不能带来同比例幸福感的增长。
对于收入—幸福的非同步性, 我们再利用2009年的数据进行一下说明。通过对于数据的整合, 我们将总体状况这一栏的数据画成散点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 幸福指数并没有一直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持续增加, 而是在中间出现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趋势。对于这个现象的出现, 不仅符合我自己的假设, 也符合现在主流的幸福指数研究的观点。
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北京市和谐社会指数监测报告”中显示, 家庭月收入不足4000元时, 居民的幸福感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提高。当收入达到4000元后, 这种幸福感就会呈波浪形上升。这一阶层居民的生活品质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对生活现状也会呈现阶段性满足。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至7000元之间的中等收入阶层对“幸福生活”的感觉最为强烈。于秀琴说:“这些人衣食无忧, 生活水平停留在小康阶段, 生活稳定也没有更高的奢求, 所以最能体会生活的幸福。”而收入再高点, 幸福感却并不能随之增长。调查显示:家庭月收入高于7000元后, 居民幸福感开始出现下降。当家庭月收入达到15000元至20000元时, 幸福感反而显得很不确定, 这一组别的人群幸福感平均分值与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至1499元之间收入组相同。
五、结论及建议
随着近些年经济的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能够吃饱穿暖, 而将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更高一层次的幸福。与此同时, 高收入带来的高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所以收入和幸福已经不再是那种简单的正相关关系了。通过结合北京社会生活指数调查的结果, 我们得出了收入与幸福的关系, 基本上呈现出一个倒U型的趋势, 即在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 随着收入的提高, 幸福指数会有显著的提高, 而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 收入的继续增加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幸福指数, 甚至会使得幸福指数出现下降。
本次调查由于是学生们完成的, 从总体分析中的收入水平可以看出, 被调查者中极少甚至不存在超高收入者。由于超高收入者和一般收入者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一些较高收入者的数据来笼统地解释超高收入者, 这种数据的缺失, 使得我们对于收入与幸福指数的相关曲线不够完善。在我的猜想中, 富豪们由于有足够的金钱、名誉、地位以及自己价值, 使得他们能够以很大的代价来弥补现实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而消除那些降低幸福指数的负面影响。这样, 他们这个人群的幸福指数可能要比一般人高一些, 从而使得整个收入与幸福指数的相关曲线呈一个三次方的曲线形状。
参考文献
[1]刘军.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居民幸福指数同步增长.时代金融, 2011 (08) .
[2]张意丽.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
[3]李伟杰.让好看的GDP和真实的幸福感一起成长.决策探索 (下半月) , 2011 (01) .
[4]周学森.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
教师的幸福指数 篇5
——源于责任和提升
山左口小学
许小伟
今天有幸听了市教育工委刘景班书记和新海高中李震副校长的讲座,收益颇丰,受益匪浅。作为教师根本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指数如何得到提高和满足,两位资深专家给了笔者很好的启迪。
刘景班书记从敬业、爱生、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10个方面剖析了作为教师应拥有的素质和品格。笔者认为这10个方面源于“责任”二字。责任是一种品格,是一种给予,更是一种奉献。当然要成为名师还必须懂得自我提升,懂得尊重生命的价值,懂得施教的方法。就像李震教授所阐述的一样,教师要有一种自我发展意识,自我提升意识。
美食提升幸福指数 篇6
我以为,我的远行一定发生在未来的某一天:那一天旧生活会戛然而止,新生活会轰然而至。新生活到来的时候,一定有标志性的事件,一定会割裂所有与旧生活的关联,让我一身轻松,像一支离弦的箭,毫无顾忌地飞出去,要多远有多远。
结果,我日复一日地等待着“轰然而至”的那一天,并为那一天焦虑了很多年。就是因为“心在别处”,我忽视了当下的生活,喝茶不觉茶香,吃肉不知肉甘,身在福中不知福。2005年,我开始因為开设美食专栏而探寻美食。从此,每周我都有兴奋的期待:这周要去哪儿,会尝到什么,会遇到什么人及什么有趣的事情。
在探寻美食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大批天南地北热爱美食的朋友,饶有兴趣地聆听他们各自的美食经。
我开始细细地打量自己的一日三餐,这才发现快乐如源头活水,细细碎碎,却从不断流:它可以在早晨的一杯热豆浆里,可以在下午茶里,可以在傍晚朋友聚会的餐桌上……好心情是可以自己创造出来的,热爱美食的人都乐观而豁达。
投资幸福指数四原则 篇7
理财投资、理财规划是具有生命的,需要用心经营,不断吸取经验,这样才能让投资理财更加行之有效。
原则一:合理配置稳健投资
选择相对稳健的投资工具,让自己的资产配置更恰当,分散不同市场、不同投资产品和不同投资时间的风险,合理保持流动性,才是更稳健的、通往幸福的致富轨道。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特别是投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的人,我建议不妨选择稳健的投资理财方式。
原则二:投资资金合法健康
用于投资理财的资金来源一定要合理合法,这样才能在投资产生正常波动时,保持心态平和。如果用典当、抵押、贷款,甚至是高利贷途径获得的资金用于投资,其背后必将饱含投资者对超额收益的疯狂预期,使投资变成了投机。试问,如果紧张、恐惧等情绪一直伴随着我们,又何谈投资理财带来的幸福感!
原则三:未来收益合理预期
投资者只有合理地设定预期,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才能实现风险可控、理性持续地获得投资收益。对于喜欢投资权益类等风险相对较高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平时需要注重对宏观政策导向的理解以及国家对这些政策的实施进程。而自己是否能够遵守投资规律、保持正确的投资心态等都将决定投资结果的好坏。对大多数人而言,花费很多时间研究投资产品、宏观政策及实施进程都是不太现实的,而且市场波动无处不在,调整自己的投资心理也非常困难。要想在起伏的市场上做到幸福理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预期收益目标调整到市场平均收益的水平、降低理财收益预期值。
原则四:创造财富服务生活
金钱是我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工具,掌握驾驭财富的能力,才能让金钱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了赚钱而赚钱,就偏离了我们投资理财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在自己可以支配的财富基础上充分驾驭这些财富,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相应的生活,才能让金钱充分发挥它该有的作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投资理财是一件快乐而又长期的事,需要你不断学习相应的知识技能,从经验中总结得失。但有一点一定要记住,投资理财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国人幸福指数现状研究 篇8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观心理体验,它既与客观生活条件密切相关,又集中体现个人需求和价值取向。[1]幸福是一种极为抽象的东西,神秘而高贵,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它很飘渺,有时候也会突然而至,唾手可得,但无论怎样,我们总是虔诚无比,锲而不舍的追求它。[2]对于幸福,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在每个人心中对幸福的概念似乎是那么的清晰,清晰得我们一直在说,一直在想,甚至一直在祝福着自己、他人幸福。但我们对幸福似乎又是那么的陌生,陌生得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那么,幸福究竟又是什么呢?
1.1 国外关于幸福的论述
当代的研究者已将幸福概念的哲学起源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快乐主义幸福观”(hedonicview)始自阿里斯底波(Aristippus)的哲学。阿里斯底波提倡将快乐的最大化作为生活的目标和幸福的源泉。伊壁鸠鲁学派(Epicureans)后来追随这一观点,虽然是以更温和的方式来阐释。另一种观点——完善论的幸福观(eudai-monic view),来自亚里士多德学派(Aristotelian)的视角。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幸福是终极的和自足的,他是行为的目的。”[3]幸福是理性的行为,其具有长效性、自足性、持久性,同时幸福是快乐的。幸福是至善,至善本身就是目的,且是其他目的的目的,因此是可欲的。[4]一个人在生活中“善”的程度是评价幸福的决定性标准。善的生活,而不只是快乐的生活,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因素。当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善”与我们平常人所理解的“善”的意义不同。平常所说的“善”,也就是与“恶”相对的概念,非恶即善,这属于道德上的名词,为狭义的“善”。善是一切事物之功用(或效用),由于各种事物的功用(或效用)不同,所以善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普遍的善”是同个别的、具体的善不可分离的,善是通过具体的、现实行动去实现。[5]而以密尔为集大成者的功利主义,则在苦乐原理上以快乐原则通感所有的幸福心境。这是与现代主观幸福感的概念联系最密切的观点。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总是徘徊于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之间,尽管分别赞同两种不同观点的学者对幸福的定义和主要来源经常持有异议,他们的理论最终都丰富了关于幸福本质的看法。[6]
1.2 国内关于幸福的论述
在《汉语大词典》中,“幸福”的含义是:(1)谓祈望得福气;(2)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3)指生活、境遇等称心如意。[7]在我过的早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都对幸福有着自己不同的诠释。儒家的幸福观首先强调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儒家认为人的幸福分为两个方面,即内圣外王。[8]内圣,追求个人的价值实现,强调自强不息;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处世之功,强调厚德载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除了涉及个人自身修养外,还表现追求普天下人幸福的意愿。儒家的幸福观向内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以仁爱之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而道家的幸福观中,老、庄认为人都有自然本性,只要将这种本性充分发展,实现无知、无欲、无为和柔弱不争的上德,才能回归真我,得到幸福。[9]佛家提出苦、集、灭、道四圣谛,意在世间本无幸福可言,释迦牟尼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达到极乐世界,就必须消除欲望,潜心向佛,修善事,得正果,摆脱痛苦的“生死轮回”,达到极乐世界,即真正的幸福。
1.3 关于幸福指数的论述
幸福指数,是个体对自己幸福状况最为直接的评估,反映个体对自己生活状况的直观判断。[10]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国民幸福指数(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就是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国富是为了民乐,是为了“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十六大报告结束语)。
幸福指数起源于南亚不丹国,20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旺楚克于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的核算,称“国民幸福指数”(GNH),或“国民生活快乐指数”(GHC),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组成。这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的关注,并纷纷开始研究有关幸福指数的理论。美国联邦政府和英国内阁都拨巨资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聘请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等专家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目前,不丹研究的国民幸福指数已经扩展到九大领域:生活水平、健康、教育与生态体系的多样性和弹性、文化的活力和多样性、时间的利用与平衡、政府善治、社区活力及心理良好。在“不丹模式”的影响下,近年来,世界各国更刮起了构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试算国内幸福指数的热潮。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
对幸福指数指标的内容,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有不同的定义,程国栋院士认为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是一个综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由政治自由、经济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6类要素组成;而邢占军教授认为幸福指数应该包括知足充裕体验指数、心理健康体验指数、社会信心体验指数、成长进步体验指数、目标价值体验指数、心态平衡体验指数、人际适应体验指数、家庭氛围体验指数。[11]
在幸福指数的研究中,幸福星球指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幸福星球指数不是用于衡量地球上最幸福的国家,或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也不是用于衡量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或对环境最友好的国家,它是一个衡量各国人民在创造长久、幸福生活的同时是否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的生态资源的指标,即人类幸福生活的生态效率的指标。幸福星球指数由三部分构成:生活满意度、预期寿命及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为:幸福星球指数=(生活满意度×预期寿命)/生态足迹。
国民幸福指数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它能用数字把主观的感受表示出来,了解民众在一定期间内的生活质量,这一时期生活的质量满意度,给人更直观的印象。幸福指数可以弥补GDP指标只从经济层面评价社会发展的不足,通过人民精神层面反映民众的生活质量,以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为政府制定方针政策,出台以人为本的相关人文关怀政策提供政策依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人民幸福指数现状分析
我国对幸福指数的研究中,山东省委党校的刑占军教授、芝加哥商学院的奚恺元教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带头作用。奚恺元教授对我国几大城市生活幸福度的调查引起了人们的热烈关注。2004年他与瞭望东方周刊合作,以随机访问的方式,对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六大城市进行幸福指数测试。
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问耶鲁大学时,曾强调要重视幸福指数,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十七大期间,胡锦涛主席又提出把人民的幸福指数当做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过程中提出了构建中国幸福指数的设想:(1)构建中国幸福指数的目的,和谐社会的核心部分之一是民生,即要做到以人为本。(2)中国幸福指数的理论框架,中国幸福指数也将由三部分构成:中国各省区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各省区市居民的预期寿命以及各省区市的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与幸福星球指数的一样。(3)数据收集与指标标准化,中国各省区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数据,可以使用中国城市论坛进行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网络公众调查的相关数据替代。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越来越明显,幸福指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正逐渐成为考核一个国家和地区进步的新指标。
2.1 我国农村人口幸福指数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人口分布中,农民总人口接近9亿,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群体,同时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研究农民幸福指数,有助于我们真实的了解农民群体的生活质量,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折射出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农”问题提出后,我国农村经济收入、医疗卫生、交通状况、生活环境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同时“看病难,看病贵”,子女教育等依旧是困扰农民生活的难题,这也成为影响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随着政府对农村发展的不断重视,我国学者对农民幸福指数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农民,幸福指数进行搜索一共包含了267条记录,如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盖国强的《新农村建设该怎样追求“高幸福指数”》;王萍霞的《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吕斐宜的《论农民幸福指数应纳入农村发展指标体系》等研究。
王立明等人在其《河北省农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中,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的100为农民进行抽样调查,并从农民对自己家庭收入满意度、当前农业方面的收入满意度、当前农村物价满意度、邻里关系、子女表现、医疗制度、健康状况等满意度、农民工工资发放满意度及当前经济负担满意度、农村执法和社会治安、农村生态环境及交通状况、文艺文化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12]通过调查得出,较大比例的农民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仅靠农业收入已经很难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40%农民工不能及时得到工资,物价上涨过快等等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负担。农村脏乱差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医药费报销存在种种困难和误解,“小病舍不得看,大病看不起,也不敢看”依旧是农村医疗的真实写照。这都是影响农民幸福指数不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不同年龄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得出表1。
在表1中,40—59岁的农民幸福指数最低,笔者分析认为,可能这阶段的农民都承担着上有老小有小的家庭重担,经济压力较大,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身体健康状况不再如青壮年时期,伤病也开始增多。这一分析结果与王金花的调查结果一致。
王金花在她的《农民幸福指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通过抽样调查得出70%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包括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其中53.3%的人的幸福指数处于60分到75分的分段。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得出:农民幸福指数与家庭收入的相关性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这几个因素中是最大的,可以说家庭收入这个因素对农民幸福指数的影响作用最大,年龄的影响作用次之,其他因素对农民幸福指数几乎没有影响。[13]在研究健康生活指标、收入保障指标、生活环境指标、社会环境指标、生活满意指标和幸福信心指标六个方面对幸福指数的影响中,生活满意指标是影响农民幸福指数的最重要因素,而社会环境指标对农民幸福指数的影响不大。同样,调查还发现,自尊心强,积极乐观的人,幸福指数相对较高。而那些觉得社会不公平,内向和懒散的人,幸福感指数相对较低。通过访谈还总结出民众的主观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心态的对比,比如:和XX相比,我比他幸福多了(苦多了);和过去相比,我的日子过得好多了(差多了)等等,从而也验证了卡尼曼的前景理论。
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生活水平较低,经济不富裕,文化素质不高等也使得他们为弱势群体,经受不起生活中的大风大雨。若想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心理满足感是远远不够的。根据笔者的分析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认真贯彻执行“三农”,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小康生活,而不仅限于口号和形式。(2)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解决农村最棘手的问题,解决好经济、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环境等根本问题。解决好看病贵,看病难,农村教育水平滞后等突出问题。(3)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心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等都是农村必须解决、急切解决的问题。(4)因地制宜,创造农村特有经济体制,如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就近建立企业,让剩余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5)做好相关考核制度,以免使幸福指数成为政绩工程。
2.2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指数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务工,在农民工形成的同时,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学术界目前尚不统一,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专家严福梅教授(1994)认为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或者经商而留在家里,由祖父母或者其他亲人代为抚养的孩子,这些孩子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小于16岁。[1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04)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者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15]由于目前对留守儿童的概念上存在对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的分歧、对留守儿童年龄的争议、对父母外出时间的分歧,从而对留守儿童的统计数据也有所差异。
据《中国妇女报》2011年2月21日报道,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近三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产生亲情缺失、教育监护、安全保护不力等问题。[16]
父母外出务工,通常将子女交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甚至亲戚朋友照管。在隔代监护中,由于年龄相差太大,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要么溺爱,要么粗暴、放纵不管,隔代监护的监护重点是“养”而不是“教”,而且彼此间年龄相差太大,很难真正沟通。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的孩子,监护人要么觉得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不用那么在意;要么不想惹麻烦,从而对其放纵。调查还发现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17]他们容易表现出:性格内向、自卑闭锁、空虚寂寞、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而此时监护人不仅不能对其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农忙时监护人没有时间顾及孩子们的生活,他们要么挨饿,要么自理,甚至承担全部家务。这样孩子们在缺乏父母关爱下往往容易任性、叛逆、逃学、甚至打架斗殴。
在朱科蓉等人对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调查分析中,通过对父母是否外出打工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得到结论是留守儿童的平均成绩低于非留守儿童,如表2。[18]
在党云皓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中,通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得出表3。[19]
由表3留守儿童组与非留守儿童组的比较中,除社交恐怖因子得分外,抑郁总分、焦虑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得分均留守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总体焦虑抑郁障碍高于非留守儿童。
张丽芳等人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与非留守儿童进行主观幸福感比较,得出父母未外出的儿童幸福感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任何情况的留守儿童(表4)。[20]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习情况、幸福感都值得社会、学校、家庭深思,在国家大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必须采取措施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指数,让他们真正感受幸福的滋味。
2.3 当代在校大学生幸福指数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很受社会关注,对大学生的培养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他们既是学生,享受着学生时代特有的那份安闲和孩子气,但他们也将承受着中小学生不需要承受的种种社会压力。大学时代是介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做调查有着重要意义。
在对大学生幸福指数研究中,苗元江在他的《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中做了详细的研究,他通过对1077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问卷》,得到图1。[21]
(注:1=非常痛苦;2=很痛苦;3=痛苦;4=有些痛苦;5=中等;6=有些幸福;7=幸福;8=很幸福;9=非常幸福)
同样,在唐洁等人通过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GWB)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测量中得到表5。[22]
这两份调查报告均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大学生整体幸福感状况良好。同时大学生显现出高友好关系、高自我价值、高健康关注和低消极情感等特点。[23]另外有学者还提出构建良好人际,寻找社会归属;实现自我认同,积极悦纳他人;提高自我效能,明确社会责任;不断发展自我,相信社会潜力;积极关注社会,保持心理和谐等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指数。[24]
3 当前我国幸福指数差异分析
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分别为:杭州、宁波、昆明、天津、唐山、佛山、绍兴、长春、无锡、长沙十座城市,而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最发达,市民经济收入最高的城市在综合竞争方面落榜。无独有偶,200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应用幸福指标体系对82个国家的幸福指数排名,经济不太发达的拉美国家波多黎各、墨西哥高居榜首,北欧国家丹麦为第3名,美国排第15名,中国排第48名,居中等水平,印度尼西亚位于被调查国家的最后一位。[25]不丹和墨西哥在资源、资本、人才、市场环境等方面很难与经济发达的美国相比,然而其普遍性的国民幸福感却超越于美国。这一结论似乎有些出人意料,许多富裕国家中的财富增长并没有伴随主观幸福感的改变,按照人们的正常思维习惯,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人均收入越高,从而能够享受更多的物质条件带来的幸福感,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提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不够丰富的时候精神文明自然无从谈起。在郭海龙等人的《当前居民幸福指数的几点思考——基于对X市的实地调研》中通过研究分析绘制了收入——幸福关系图和居民幸福感的权重分析图(图2和图3)。[26]
通过图2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的幸福感平均值不断上升,但并不成简单线性关系增长。但从图3可以清楚的看到,居民的幸福感并非全是由经济收入决定的,况且健康状况和家庭和谐占的权重最大。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指出:收入是可以用货币单位衡量的指标,但收入的高低却是一个需要对比才能获得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以及比较的对象不一样,同样的货币量化的收入却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自然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受也不一样。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正相关的,在经济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心理学中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幸福是相对的,取决于用来判断的标准。向上比较会降低主观幸福感,而向下比较会提高主观幸福感,即我们常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经济发达城市在对外交流、文化融合方面较经济不发达城市更为便利,城市旅游业的繁荣也使其更具开放性,人们接触外来事物、获取外界信息的机会更多,但与外界、与他人相比较的心理也相应增多,更容易产生不满足感。这也就印证了为什么北京、上海居民的满意度均值和其他西部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均值一样只是比较满意而不是非常满意。同样也可解释为什么农村经济较城市严重落后而幸福指数却比较高甚至部分农民幸福指数略高于城市的原因。通过幸福指数调查,按职业分组的各样本单位幸福指数均值来看(5分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观幸福感最高,指数值达3.35分,其次是学生3.15分,再次自由职业者3.12分,企业从业人员3.05分,这四类人员指数值均值均在基本满意(3分)以上,最低的是失业/无业人员,均值仅约2.22分农民2.78分,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就业保障以及职业带来的经济预期与社会地位感受对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意义。[27]
4 国家和政府应该怎样提高中国人民幸福指数
针对上述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不发达阶段,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依然是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有效措施。同时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社会和谐、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等全方位同步发展,具体提出如下建议:
4.1 做好就业保障,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就业依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调查人群中失业及无业人员的幸福指数最低,增加就业岗位,做好就业规划,安排社会闲置人员有着重要意义。就农村来看,根据地方条件创办企业,加大农业发展及扶持力度,使农民就地就业,就近就业,从而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一系列问题。就城市居民来说,失业或者无业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收入,在高房价、高物价的城市生活中,就业显得尤为重要。就大学生而言,提供创业贷款,把“农民工、留守儿童、大学生就业”作为全社会的一个工程,齐抓共管为他们生活与学习提供法律保障。
4.2 做好医疗保险、提高教育水平、改善交通状况、发展文化事业等
农村医保取得了一定成果,城市医疗卫生有了很大提高,但看病难,看病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病不起”的呼声依旧,改善医疗服务依旧是影响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学的扩招一定程度改善了教育状况,但农村教育水平较为落后,教学设施较为缺乏,教育质量较低等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城市的超负荷教育也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指数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农村交通的不便利及城市交通的堵塞都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发展文化事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4.3 政府部门做好考核制度
让幸福指数走进技校课堂 篇9
一位当代教育家曾经说过,人只要做好两件事情,便可以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一是做自己乐意做的事; 二是做自己擅长做的事。笔者认为, 要想做到这两点,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做乐意 之事,有效提升课语文堂幸福指数
只有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他们的智慧和潜质才能发挥到极致。语文教师只有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学生心态,才能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幸福指数。
1.各取所需,使学生乐意缩小差距。不同的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和需求,最后再根据需求培养他们的兴趣,兴趣越多,收获越多,进步越快,从而实现做更多乐意之事的梦想。从此以后就会自信满满的去学习、去生活。这时候我们的老师的课堂驾驭也就游刃有 余,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享乐趣,使学生擅长表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例如:笔者在讲授陶宏开的《我对网络游戏的态度》一文时,不仅没有直接指责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弊端, 而是一起探讨网络游戏的乐趣,此时的学生不但不反感学习语文,而且很开心,认为老师教学方法好,读懂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于是敞开心扉开始畅所欲言,渐渐说出自己当初幼稚的想法。老师再根据他们的想法及时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游戏,以此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学生分享乐趣,是培养学生擅长表达的最佳方法。
3.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意学习。老师应该善于根据课文教学内容,创设相对应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讲授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一文,在讲授正文时,笔者把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实物,用透明的纱布掩盖起来之后神秘地摆放在讲台上,然后让他们猜测里面的东西,当他们猜测不出来的时候,老师再设置悬念。学生感觉很好奇,便马上思考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在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而变得非常乐意学习语文,因此达到了提升课堂中幸福指数的目的。
二、改变语文传统教学方式,挖 掘学生擅长之事,有效提升幸福指数
技工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容易放弃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擅长,面对困难经常选择用逃避的方式。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去挖掘学生擅长之处:
1.明确任务,挖掘自身擅长之亮点。笔者讲授语文新课时善于明确任务,习惯把任务分给每个小组,由组长把课文的导入、写作目的、线索、背景、结构、板书、重点、难点、收获、质疑、受到的启示等具体任务划 分给每个成员,让每一个成员承担相应的语文任务。任务明确后,许多学生习惯绞尽脑汁努力去想、去做。然后通过不断的鼓励、指导、点评,在短暂的时间内,他们便实现了从不愿意→愿意→擅长的梦想。
2.捕捉细节,暴露学生擅长之源泉。有经验的老师通过捕捉学生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不得体的话、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就知道学生的想法。 在讲授《自荐书》一文时,老师鼓励学生亲笔书写自荐书,因为字如其人。学生有意想刁难笔者,要求当场分析字迹及性格特点,笔者马上拿几个同学的字迹做示范,分析得头头是道,让学生刮目相看。一个如此简单的细节,便改变了他们对字迹和事物的态度,后来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写字认真、办事规范的好习惯,从而达到提升幸福指数的目的。
3.有效竞赛,激发学生擅长之资源。技校学生一直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各方面不如他人,谈不上擅长。其实只要老师用心授课就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均有自己的擅长之处。在讲授 《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一文时,老师讲授完谚语的概念,然后举了几个谚语的例子,接着叫学生举例时,学生觉得自己缺乏谚语资源, 怎么都说不上来。后来老师把班上的学生分组,由大家共同制订竞赛规则,然后进行轮流竞赛,没想到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大脑中的谚语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直到下课铃响了,大家还意犹未尽。
提升乡村教育的幸福指数 篇10
第二, 贯彻“全面”方针。乡村教育的功利色彩浓烈到如此程度, 以至于乡村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以教育为依归。学生总是在语数外等“主打”科目中翻腾, 而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调动学生兴趣的选择被剥夺, 这是导致乡村教育幸福指数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更为严重的是, 这种“偏瘫”式的教育, 让高考成为乡村学生几乎唯一的出路, 除此之外, 他们难以找到适合的路径。我们的新乡村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 尊重学生多样化的选择, 给予学生更多发掘潜能的机会。这样, 幸福指数的提高才不会是天方夜谭。
第三, 立足乡村实际。从实际出发,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乡村教育, 需要立足乡村实际, 任何超出实际的想法和做法都会导致教育的灾难。教育是一项现实的事业, 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要追寻的新乡村教育, 应该更充分地调研乡村儿童的认知背景、学业基础、思维方式, 充分发掘利用乡村教育资源, 制订更符合乡村儿童实际的发展目标, 寻求适应乡村儿童认知规律的教育教学方式, 从而让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乡村儿童的生命过程, 让幸福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
提升幸福指数的条件 篇11
哪一張脸的表情最符合你的内心感受?请用心完成下列实验,并写下自己的感言:
题目:提升幸福指数的条件
方法1:赤足走路,穿鞋走路;穿劣质鞋走路,穿优质鞋走路。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2:吃不饱;吃得饱;吃得好;吃得香。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3:居者无住房,居者有住房;居住条件不好,居住条件一般,居住条件良好。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4:徒步出行;公交车出行;低档私车出行;高档私车出行;低档公车出行;高档公车出行。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5:不同的人穿相同的鞋走路,比较他们的内心感受。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6:不同的人,吃相同的饭菜,比较他们的内心感受。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7:不同的人相同的居住条件,比较他们的内心感受。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8:不同的人相同的出行条件,比较他们的内心感受。
感言:(写下感言)
方法9:取三个水盆A、B、C,分别盛入0摄氏度的凉水、20摄氏度的温水和40摄氏度的热水。现在,请你将左手放入A盆,将右手放入C盆,5分钟后同时将左右手从A盆和C盆中取出,并同时放入B盆,你的感受是什么?
感言:(写下感言)
做完上述实验后,请用心阅读下述实验报告,并写下自己的感言:
报告:被测试的人躺在舒适的床上:实验室内非常安静,听不到一点声音;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东西;手脚都被固定,不能随心所欲;吃喝拉撒有人伺候,且无微不至,开始,被测试的人还能安静地躺着;后来,他们焦躁不安,老想活动,觉得很不舒服:自言自语,乱说乱讲,扭来扭去……没有人愿意坚持到 2天以上。
感言:(写下感言)
报告:为说明心情紧张不利于皮肤健康,心理医生请自愿者参与实验:第一步,让自愿者用手背接触荨麻叶,皮肤出现了荨麻疹,又红又肿火辣辣的;第二步,让自愿者用手背接触枫叶,皮肤没有出现荨麻疹;第三步,用眼罩掩盖自愿者双目,在用枫叶真正接触他们的手背时,谎称是用荨麻叶。结果,接触枫叶的皮肤出现了在接触荨麻叶时才会出现的荨麻疹。
感言:(写下感言)
报告:大马哈鱼历尽艰辛游到上游去产卵,没有什么旅途比这更悲壮:产卵以后,大马哈鱼肾上腺明显肿胀,反馈调控机制严重受损,消化性溃疡,不能分辨方向,免疫功能下降,不能抵抗寄生虫和微生物的攻击……
在你追我赶、生死相搏的竞争社会,许多人的生活,就像大马哈鱼,为了生存,为了富足的生活,他们不顾疲劳,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他们既是在追求生存、发展和快乐,也是在摧残自己;奋斗多年,就在事业鼎盛、前途一片灿烂的黄金时刻,他们突然感到了力不从心,健康状态江河日下。
感言:(写下感言)
论GDP与幸福指数 篇12
此项评选活动由新华社《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主办, 历时四个月, 调查内容涉及城市总体幸福感、生活节奏、人情味、赚钱机会、生活便利、自然环境、文明程度、文化娱乐、治安状况、贫富分化、发展速度、教育质量、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府威信、生活总体幸福感、生活质量、职业、收入、住房、房产、婚姻、子女、路程、睡眠25个具体指标。与以往相比, 此次评选更加突出“民生幸福”这一主题。它打破以经济指标评价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 将重心放置于市民的生活满意度等生存状况以及人际和谐程度, 让城市决策者更关注普通市民的幸福感, 使他们在科学发展的同时更加心系百姓幸福。
如果说GDP是衡量国强、民富的重要指标, 那么, 幸福指数则是衡量国稳、民福的重要指标。由于长期以来, 在一些地方GDP是考核干部政绩的“硬指标”。GDP数字高, 说明干部能力强, 仕途能升迁;数字低, 就被认为分管官员能力不行, 不但升不了官, 还可能被“末位淘汰”。但是, GDP并不是评价一国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 它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过程的成本及财富分配, 更不能提供大众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和反映民生状况, 甚至可能以GDP增长的强势掩盖一个国家发展及社会变革方面的劣势。GDP仅仅成为官员政绩的体现, 公众没有从GDP增长中享受福利, 因此, 一些民众对GDP已经不太关心, 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准的提高。
相对于GDP, 以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 最大的优点在于引导政府的公共政策应当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 转而追求建立并维系一个健康、公平、正义的宏观制度。
幸福指数可以勾勒社会心理氛围的风貌, 揭示人们需求结构的态势, 透视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 反映社会整合程度的状况, 从而为最急迫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导向和动力。以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的政策意义表现在: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增加幸福感, 决策者在确立工作目标时, 应更优先地了解社会中哪些条件或因素与人民的生活满意程度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 以便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措施和机制来减少、消除导致人民不满意或满意度较低的方面, 从而促进人民幸福感程度的不断提高。
衡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最为根本的标准是能否很好地满足民众的生存需求;能否为民众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能否坚持社会发展目标上的以人为本。极富人性化色彩的幸福指数, 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GDP指标的片面和不足, 而且可以衡量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文明程度。
推出国民幸福指数其愿望无疑是美好的, 但其不可能取代GDP的地位, 操作的难度是很大的。
在笔者看来, 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有必要对原有的统计模式进行修复与重构, 但倘若想覆盖一切, 极为不易。事实上,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 社会文化领域的现象纷纭而复杂, 动辄将民生、民情、民意数据化和指标化, 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 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然而, 对于幸福的理解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这说明了社会心理体系的高度复杂性, 而这种复杂的主观世界要用数量化的工具来加以测量和说明, 无疑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局限性提出一个重大挑战。
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 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此外, 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 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
政府在发展指标上淡化GDP, 重视“民生指标”, 则反映了发展观念的深刻变化, 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变为行动。但是, “民生指标”的提出和强调并不意味着取代或忽视GDP指标。正确认识幸福指数与GDP指标之间的关系,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GDP是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和人民群众客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就谈不上民众的幸福感。大力发展经济, 不断积累社会财富, 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 我们应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 将幸福指数作为GDP指标的必要补充, 使之成为考察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
【幸福感指数】推荐阅读:
幸福指数09-30
工作幸福指数07-26
幸福指数作文08-18
生活满意度指数与幸福感指数调查报告06-19
教育的幸福指数05-09
住房与幸福指数06-08
提升幸福指数的条件10-07
居民幸福指数调查问卷05-23
国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09-09
全面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指数路径探索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