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作幸福成长(精选8篇)
幸福工作幸福成长 篇1
幸福的工作,幸福的成长
尊敬的潘校长,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这次与大家分享、交流的机会。来咱们学校很多次了,这次的心情尤其不一样。为什么呢?以往每次来,都是参加比赛,心情很紧张,担心成绩。这次不一样了,没有评委,在座的都是我的好朋友,也有我敬爱的几位恩师。你们都会包容我,鼓励我,所以,我感到很轻松,也很幸福。没出正月,还是过年。借此机会,祝愿在座的老师们家庭、事业都像我的名字一样,事事如意。
刚才我说了,这是一次分享、交流的机会,所以,就不算是什么报告了。人家专家那才是报告。我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普通教师,需要提升的地方还很多。
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视频看完了,相信与我一样,大家对视频中的王老师钦佩有加。作为一名代课教师,能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境界,我们不能用一个坚守就能概括的。更加难得的是,王老师以自己身为一名教师而无比的幸福。这也就引出我今天汇报的题目:幸福的工作,幸福的成长。
在与同学、朋友及邻居交谈时,他们不无羡慕的对我说:你们当老师的多幸福啊,双休是铁定的,假期一个都不拉,工资还一直涨,社会地位也提高了,男的不愁没老婆,女的不愁嫁------照他们说来,我们老师似乎有幸福的N个理由。的确,单纯从物质方面讲,我们貌似很幸福了:有楼房住了,有车开了,开始有存款了等等。可不知从啥时候起,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幸福。许多教师直言“工作强度太大,教学评比压力太重,学生管理太难,缺乏激情,缺少幸福感”,甚至于发出了“教书不幸福,育人很无奈”的感慨。
如今的教师为什么不幸福?我矫情的总结了几点:工作量大,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两眼一睁,忙到天黑;睡在床上,还想学生”,长年累月不停地工作,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脾气变得烦躁容易发火,遇到学生不守纪律或者成绩下降,更是容易情绪失控;考核、评职上的负担,更是绷紧了教师们的神经。现在有不少学校对于老师所教的每门科目的合格率、优秀率都有硬性规定,成绩好坏与评职直接挂钩,年龄越大越没有竞争力,往往好多年职称还是原地踏步;备课、听课等都在学校督查之列,开学和期末要写教学目标和总结,不定期开展教学公开课,要写教育教学论文,有用的没用的都要去伏案疾书;社会对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学识过硬,心理健全,身正为范。教师相对于其他的社会人而言,近乎是“透明”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社会的关注下,教师任何的所谓“小动作”都会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所以,我们老师们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另一方面,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而家长担当管教子女的作用慢慢都移交给了学校教师。
我这样想,如果一个教师他自己都不幸福,那他还怎么能够幸福地教授学生,也给学生教出幸福来呢?
那么,我们老师如何守住自己的幸福?
读书。教育界不缺少专家学者,我在拜读他们的著作时,都发现了同样的一点:是读书让他们获得了知识,获得人生的启迪。可以说,他们成长的这一路是书香陪伴的。这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种幸福,大家扪心自问一下:这一学期、这一年、这几年,我到底认认真真阅读了多少专业书籍?即使不是专业书籍,那些所谓的闲书,我们又能读了多少呢?我们更多的是为了消遣才去读书,为了考取一个文凭而去背书,从没有为了促进自己的成长而去读书。
其实,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长期行为,应是我们教师最美的行为。读书能完善专业知识,可以生成专业智慧,可以改变精神状态,可以建立教育信仰。教师离开了读书,会变得知识面狭窄,目光短浅,性情浮躁,思想庸俗,灵气褪色。我始终以为,一个在课堂上驾轻就熟、富有激情、妙语连珠、灵感层出不穷,富有教学智慧的人,虽不至于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1但也肯定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让一块土地不长草的方法是种上庄稼,让思想不长草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让教师视野开阔,富有灵性,让教师可以时常荡涤掉自己思想的杂草,让思想变得高雅而纯净,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坚定自己的职业信仰,获得教育带给自己的乐趣。然而,我们大多数老师都觉得没有时间阅读。除了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做学生思想工作、应对学校的各项检查外,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了,这还不包括在家做家务、应酬的时间。
于是,读书这一属于我们教师的专业行为,让我们越来越陌生,我们离书香,也越来越远。手不释卷,以书为枕只是昨日黄花,马上、厕上、枕上也只是昨天的故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师的悲哀。
教师没时间读书,这也的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教师现在的负担与压力确实挺大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首先,我觉得我们老师们还是要坚定“唯有读书高”的信念。读书虽不能在短期内给你带来立竿见影的效应,但相信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一定会为你的成长与发展助力。不要将读书看做可有可无,或者是一种负担,要坚信读书就是播种,播下思想的种子,收获的就是智慧的人生。
其次,要学会选择,学会取舍。好书泛如烟海,我们老师们不能穷尽天下书,那就要选择一些适合我们自己的,促进我们专业发展的书籍读,并且要精读,读烂,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不能贪多,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有害无益。同时,我们要勤做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将书中的思想、理念与我们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总结经验,形成智慧。
最后,说说网络阅读问题。我不反对网络阅读,因为网络阅读信息量大,更新快,适合年轻教师阅读的需要。但是,我个人觉得,网络阅读更适合查询信息,快餐式阅读的称谓,不言而喻,网络阅读给我们的只是丰富,而没有思考的时间或者心理环境。而读书需要心、智的合一,即阅读与思索的融合,纸质的阅读则能实现这一点。所以,我觉得网络阅读不能从根本上代替纸质的阅读。
学习。我们老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的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我们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总在想: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的那一桶水还新鲜吗?我有没有为自己的成长探寻到一眼清泉?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学生个性生命日趋复杂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你每天因为自己腹内空空而忧心忡忡,还能幸福吗?学习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为自己备课储蓄丰富的信息,让自己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学习中,我们能改变自己的精神气质、修养、习惯、情趣等。而这些同样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宝贵素养。我们教师该如何学习?
1、向书本学习。一方面教师要向书本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及拓展性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和学科理论水平,建立起既专又博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研读各种教学期刊、研究报告、论著等文献资料,不断了解学科教学及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丰富自己的教育信息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
2、向他人学习。一是教师要积极参加教研组等协作团体活动,在参加活动中,在与组内其他成员的互动过程中,获得他人的知识、经验,充实自身的教学知识。二是经常参加各类专家讲座、教学研讨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三是通过参观和教学观摩等方式向他人学习,这种方式对获取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隐形知识非常重要。四是教师可以通过采访资深的教师、名师、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员,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3、向网络学习。教师应该积极打造自己的网上学习策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加入博客群,这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上实现与专家学者以及
同行的交流与研讨,通过交流研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4、向案例学习。每一所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典型案例,隐藏着丰富的实践性智慧。教师要通过与其他教师一起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讨论,学习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获得解决相应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升自己的实践性智慧。
责任。宏志班高金英老师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给我启发与思索。这一句话是:人生的五大幸事是——出生时有一个好父母,上学时有一个好老师,工作时有一个好师傅,成家时有一个好伴侣,年老时有一个好儿女。
这一席话中,“上学时有一个好老师”,尤其让我难忘。人们把自己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当做自己人生的一大幸事,足见我们老师这一称谓的分量,也能说明我们教师使命的光荣与重大。可是,我禁不住要问自己:我凭什么让自己成为别人上学时所遇的幸事?我拿什么给学生幸福?
我们都在呼唤,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这不只是一个理想,更不能是一句口号。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身正。身正为范。我们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每天的耳濡目染,学生身上总有我们老师的影子,我们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用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情趣、思想等去感染学生。我们要努力为学生传达一种公正无私、勇于承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健康阳光、勤学好读、朴素善良等精神气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种以自己教师为荣的意识。用教师自身的正气与高雅气质凝聚学生的人气,学生就喜欢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就会始终站在你的立场,愉快的接受你的教导。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我们要学高。学高为师。堪为人师的人,必然是学识足以能胜任当前工作的人。腹内空空,不着笔墨的人,是无论如何做不得别人老师的。我们要用自己广、博、精的学识吸引学生,让他们觉得我们内心中有开掘不尽的知识宝藏。教师丰富、扎实的学识是一种无法替代的魅力,它能让学生折服。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读书学习,在读书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获取信息,在学习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教师不能做那陈旧的一桶水,而应该自己开掘出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溪才行。
再次,我们要心静。静能生慧。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不可能对当今的各种社会信息充耳不闻,面对当今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我们的心首先要静下来,不能浮躁,不能抱怨,更不能推波助澜。我们的心不静了,还能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吗?我们的心中只想着股票、好车、辅导班时,我们还能给学生幸福吗?
最后,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我们要给学生幸福,自己必须首先要有职业的幸福感。一个不热爱自己工作、工作消极应付、生活没有目标的人,根本做不到给学生以幸福。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不公事、琐碎事,工作中的压力、不快,我们都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积极应对,学会释然,合理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始终把微笑带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永远是有办法的,而不是用自己的生气去惩罚他们。我们要始终给学生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你的老师是幸福的,他也会把这个幸福传递给我们。我们要学会心理重塑,保持心态平衡。面对种种压力引起的不良,教师不妨来一个积极的心理转换,重新审视自己的挫折、苦恼和焦虑、重视评价外界事物,学会积极的自我调适。学会积极的心理重塑,定会保持一颗平和之心,发现全新的自我,要为自己准确定位,不要凡事追求完美,记住,你不是救世主,你做好本分就行。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论你身处庙堂之高还是脚踏江湖之远,你就是你,永远不要因为自己有所专长或过人之处就自以为了不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千万不能太拿自己当回事,而应该放平自己的心态。
少一点抱怨。做老师的曾被人称之为“怨妇”,可见老师的抱怨是很多的。但我们是否抱怨过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优秀的学生,我们是否抱怨我们的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并接受我们
所传授的知识;我们是否抱怨过,由于学生没有考出我们所预期的成绩,从而影响到我们完成学校下达的各种教学指标,进而影响到我们职称的晋升、优秀的评定,甚至只是影响到我们的面子;我们是否抱怨领导没有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甚至我们是否抱怨我们所在的学校只是一个二类学校。除了抱怨,我们不是不是对我们那望物价而兴叹的薪水耿耿于怀,对我们本可能得到却又失去了的职称与职务充满极度的失望。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将这些抱怨带进教室。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我们同样不能说是幸福的教师。抱怨的多了,只会让你失去前进的动力,对自己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让同事因你存在而幸福。做教师的都应该很清楚,教师的工作效果是具有一定的群体性的。我们是否工作在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之中,我们与我们的同事在教学中是否已形成了一种教育合作的默契;我们感觉到我们的同事对我们的工作是支持还是肋制;如果我们感觉到我们的工作处处受制,那么我们不可能是幸福的教师。
曾读过这样一个寓言:一只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啊?”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过了几天,小猪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幸福的工作,幸福的成长。谢谢。
幸福工作幸福成长 篇2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优质学校一靠先进的办学理念, 二靠科学的管理体系, 三靠优秀的教师团队。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
李寿鼎:成就学生从成就教师做起。归根结底靠的是教师的品学素质、理想信念和团队精神。培养一届优秀毕业生只需要三年, 培养一名优秀高中教师至少需要六年, 而培育一所优秀学校, 就得有优秀的教师, 只有让每个教师都获得充分发展, 学校才能全面发展。从2004年建校伊始, 学校就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关注教师成长、增强教师成就感、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等方面来创设教师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条件, 全校教师已形成了能动、互动、生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 才能带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近3年来,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全力打造教师队伍素质, 按照“明确目标, 分层培养, 团队合作, 增强教师群体力量”的培养目标, 采取师徒结对为新教师成长打好基础, 创造骨干教师成长平台, 以名师带动整体发展的培养模式,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 树立“育人为本, 实践取向, 终身学习”的教师发展理念, 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学校30余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7名教师被首都师大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高考教辅资料《名师金典》聘为编委;五年来, 学校先后有117名教师被上级表彰, 有82名教师分别在教育部、省、市、县等各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2010年, 学校建立了《学生新报》小记者站, 及时刊发师生作品及校园动态, 为师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和展示平台。教师在《人民教育》《云南教育》等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450余篇。如今, 一支思想素质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生机的教职工队伍基本形成。除了引领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外,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还用真情实意留人, 在生活上关心教师, 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氛围, 帮助教师实现人生价值, 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教育贵于薰习, 风气赖于浸染。在构建书香校园, 营造学生快乐成长的校园环境的过程中, 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的思路是什么?实施的效果如何?
李寿鼎: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全面倡导学校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 高度重视体、卫、艺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的每个角落, 都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青春的时代气息, 一年四季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业余党校、业余团校、演讲赛、辩论赛、诗歌朗诵、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文艺晚会、师生作品展、学生才艺展示等活动如期举办。音乐、体育、美术、书法、舞蹈、太极、手工等33个学校社团定期开展活动, 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滋养, 品德得到熏陶, 境界得到升华。在2014年11月30日结束的云南省第五届校园体育舞蹈锦标赛上, 我校以一曲华丽的《校园维也纳华尔兹团体舞》夺取了高中组第一名。我们之所以提出一次规划到位, 逐年花大力气分步建设书香校园, 要的就是这种潜移默化、入心入脑、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效果。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作为享受曲靖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为基层校长的代表, 李校长对学校管理的责任和目标是如何理解的?
成长快乐,成长幸福 篇3
时光匆匆逝去,像来自清所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在我生命的绿树上,已结出十五个大大小小的果实,那是自然的债赠,岁月的厚礼。它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享受着日光、雨露的润泽,它日臻丰硕,日趋成熟。
我被时间老人从昨天带到今天,步履变得更矫健,歪曲的脚印相对变直了。那是时间的足迹,能见证我的昨天。今天,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站在人生的旅途中正回望起点,来路尽是弯弯曲曲,上面的足迹像一个个生命的音符,时高时低,时起时伏。展望前方,路还那样的漫长,它令我思绪万千。回忆起时间老人深邃忧虑而又蕴含希望的笑容,仿佛在说:“无法预测未来,也不知该祝贺你还是鼓励你,good luck With you,my boy!”
成长让我失去了天真,收获了知识;失去了轻率,收获了稳重;失去了幼稚,收获了感悟。人不正是在得得失失、取取舍舍中成长的吗?!飞鸟在翱翔中成长,花木在风雨中成长,智慧在拼搏中成长,理想在追求中成长,懒惰的成长是生存的叹息。健康的成长便是那快乐的延续!
以往我不知什么叫成长,怎么才算长大了。当我长高时,就问母亲:“我长大了吗?”她微笑着摇摇头,我不解地走开了。当我上小学时又问同样的问题,她还是微笑了一下,却没作答,我迷惑了。心里老想不透。当我过了十三岁生日,再问母亲时,她依然如故。我大惑不解。但我相信将来总会得到个满意答案的。
时光在一天天地流逝,我却在不断地进步,其间失败很多,收获甚少。时隔已久,我淡忘了先前的那个话题,但母亲还记得。当我改掉陋习,逐渐明白是非曲直、意志坚定时,当我为一个远大理想继续奋斗时,当我的作文一一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时,当我走下领奖台时……母亲欣慰地笑着说:“你在长大,孩子,这就是成长。”
成长,不仅是体重的增加,个头的增高,年轮的变化,应是丰富的阅历与心灵的成熟,能度量这个世界才是长大的标志。回想起已作出的努力,十五岁的我知道了——no plan,no gain,知道了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于是我在心底高呼:“成长快乐,成长幸福!”
幸福工作幸福成长 篇4
——夷陵区学校后勤工作纪实
“我们学校食堂里的饭菜品种多,味道好,而且还有免费牛奶、水果。寝室条件也不错,宽敞干净舒适。”4月2日,记者走访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初中时,该校学生陈湘高兴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夷陵区教育局围绕“学有优教,均衡发展,教育强区”的目标,在学校后勤保障、服务与管理工作中,坚持以生为本,强力推进学校后勤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谱写了一曲托起孩子幸福与明天的大爱之歌。
标准化建设
办学条件实现现代化
走在鸦鹊岭初中的校园里,花草芬芳,亭台楼阁,赏心悦目。食堂餐厅宽敞明亮,学生宿舍内各种设施齐全完备……完全让人看不出这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
该校常务副校长郭和元说,近三年来,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投资达1500万多元,新建了科技楼,加固改造了教学楼与办公楼,兴建和改造了食堂宿舍等。
如今的鸦鹊岭初中,雄伟的科技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办公楼、教学楼修葺一新;投资300多万元的塑胶运动场、灯光球场引人艳羡;标准化宿舍内储物柜、洗漱间、直饮水、热水系统等一应俱全;餐厅宽敞明亮,一尘不染;校园四季常青,人鸟相伴……不少学生感叹:“人在校中,胜似家中。”一些家长也表示“农村孩子能上这么好的学校,真是幸福”。
这只是全区后勤保障水平提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区学校后勤保障和管理工作坚持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为目标,着力完善学校后勤设施,以让师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三年来,夷陵区投入3亿元,大力实施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633”夷陵标准成为全省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标杆,在全
省率先全部建成中小学校标准化塑胶运动场、班班通、教育城域网。在全省首创保育寄宿制办学模式以来,夷陵区把“十有八配套”作为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项目,投入8000万元,把学校打造成为学生“学习的校园、生活的家园、成长的乐园”。投入资金2000万元,大力开展“放心食堂、文明宿舍、放心超市、绿色生态校园”创建工作,投入400万元奖补资金,奖励创建合格学校,极大的调动了学校创建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全区学校“四个创建”完成项目198个,其中放心食堂43个,放心超市46个,文明宿舍41个,绿色生态校园38个,市级“花园式学校”24所,省级绿色文明校园6所。
2012年,区委区政府把打造“舒心校园”列入全区惠民十件实事之一,累计投入资金4000万元,从学生的饮食、住宿、娱乐、学习、安全等方面,实施“五改工程”、“四创工程”、“无障碍工程”、“无尘教室改造工程”、“床被工程”、“亮化工程”、“供热工程”、“运动场改造工程”等八大工程,在全区中小学校着力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校园设施,安全的卫生保障,先后新建、改扩建和维修学校食堂20栋,新建学生宿舍4栋,教师周转房5栋,25所学校建立了直饮水系统,19所学校增设太阳能供热设备,免费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住校生统一发放床上“三件套”9495套,消灭全区所有学校旱厕……全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彻底解决了 “进餐难”、“喝水难”、“洗澡难”、“如厕难”、“住宿难”等问题,学校后勤保障全面实现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优质高效的新局面。
此外还投入400万元,为全区所有中小学安装摄像头,建成全方位全天候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确保校园安全。
如今,无论你走到夷陵区的哪一个山村,哪一乡镇,映入你眼帘最气派的建筑是学校,最美丽的环境也是学校,最干净的地方还是学校,一所所漂亮的校园俨然成为夷陵大地上一道道最为亮丽的风景,已真正成为广大师生温馨的家园,学生学习的乐园!
精细化管理
确保每一个环节安全
当记者来到夷陵区上海中学时,该校后勤部门正忙着准备配送午餐。该校校长刘维琼介绍,上海中学除了满足本校学生的就餐需求外,还被选为配餐供应点,为小溪塔城区另外一些学校的走读学生配送午餐。
而想要入选配餐供应点,则需要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有加工能力。刘维琼带领记者一边参观食堂操作间,一边告诉记者,学校的米面油、肉食、冷冻食品、干菜等物资全部由全区统一配送,新鲜蔬菜则由“山里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配送。学校保证学生吃得放心、吃得营养。
据介绍,为了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夷陵区教育局不断创新后勤管理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全区一体的后勤管理、校企一体的后勤服务和建、管、用一体的后勤保障等三大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宜于推广的后勤服务标准化模式。
例如蔬菜副食供应探索出了“公司+农户+食堂”等新模式,先后与“山里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昕荣源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等蔬菜生产企业签订蔬菜配送合同,开展小溪塔城区、西北山区、鸦鹊岭片区新鲜蔬菜配送。2012年围绕食堂大宗物资配送展开探索,先后与中石化、中储粮合作,探索食堂米、面、油不同的配送模式。对学校食堂米面油、蔬菜、肉食、冷冻食品、干菜等物资实施全区集中招标采购并统一配送,选择有实力、讲信誉、保质量的国有企业为供货单位,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保障食品安全。
此外,还对全区学校超市实行连锁配送,在统一的经营理念下,经营同类商品,提供同样服务,进货渠道、价格标准、配送管理、形象设计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负盈亏。
在夷陵区实验小学丁家坝校区餐厅内,记者看到,墙上的“五员公示牌”、“食堂物资采购价格公示牌”、“食堂饭菜成品价格”格外醒目。该校副校长陈胜告诉记者,这是严格按照夷陵区教育系统统一模式做的。区教育局要求,各校必须公示食堂工作人员、餐
类、菜类品种及价格,价格包括市场价和食堂价,给学生及家长一个对比账、明白账、实惠账。
为了让后勤岗位公益性用工人员安心工作,用心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区教育局积极争取本级财政资金100万元,并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用于解决他们的待遇。区教育局积极推广学校食堂“五员制”管理模式,严格成本核算,实施管理干部下乡下校到食堂与师生共同进餐,举办“学校后勤管理干部培训班”、“学校营养员培训班”、“校园厨师技能大赛”等,极大地提升了全区学校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服务水平,确保了师生生活质量。
人性化关怀
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当记者走进鄢家河小学学生宿舍时,被一种浓厚的寝室文化所包围。只见每间宿舍外面都挂着一块牌子,上面有同学们自己为寝室取的名字,有同寝室学生的合影及他们每个人的名字。细看之下,发现有的宿舍内住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既有3、4年级,也有5、6年级。
“让高、低年级的孩子们混住在一起,大孩子不会欺负小孩子们么?”记者有些疑惑。
“不会,他们相处得非常好,大孩子还会照顾小一点的。”该校分管学生寝室工作的工会主席覃昌新十分肯定地回答。
他告诉记者,该校一直在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此活动让孩子们既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也培养了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记者随机推开一间宿舍门,只见宿舍内干净整洁,墙壁上的个性展示板块让宿舍平添了几份温馨。个性展示板上都是孩子们自己涂鸦的作品,有他们的照片,也有摘抄的名言警句。
校长余凤蓉说,学校里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为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学校除了建好留守儿童之家外,还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寝室文化建设把寝室打造得温馨,使他们有家的感受。
据区教育局工会主席李泽品介绍,夷陵区70%的学生在山区农村,很多学校都如鄢家河小学一样,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服务,不断改善学生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让每一个农村学子都能感受到幸福温暖。
近年来,夷陵区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健全了贫困资助全覆盖。2012年筹集资金760万元,其中本级31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7万人次,有效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和生活。
同时,开展学生生活补贴全覆盖试点。2012年区委区政府投入110万元,在偏远的西北山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学生生活补贴全覆盖,启动坝区移民学校乐天溪中小学寄宿生营养配餐补贴试点。从2011年开始,樟村坪镇政府每年投入26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生活免费供给。此举每年为学生家长减轻经济负担人平4000多元。
此外,还实施“五个亲情”工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为留守学生免费开通亲情电话、免费发放书写亲情书信用品、招募亲情妈妈(爸爸)、组织亲情探视、开设亲情视频,建设留守学生活动室,优化留守学生的生活娱乐环境,组织留守学生夏令营等活动。2012年的冬季格外寒冷,为了防止学生受冻,夷陵区教育局专门为农村部分中小学及时划拨10万元,为学生购买防寒保暖用品和物品。
在对城区孩子的关怀上,夷陵区教育局也不遗余力。为解决城区学校走读生午餐难题,防范“小饭桌”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适当增加学生娱乐和休息时间,区教育局充分挖掘现有后勤资源,按照“安全有保证、营养有保障、财政有补贴”要求,对城区走读学生实施营养午餐配送工程。目前进餐人数已达5000多人。该工程得到了各级领导、学生及家长的热烈拥护。
待到秋收时,花香果满枝。夷陵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学有优教,均衡发展,教育强区”目标,通过高水准投入,高质量建设,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全区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区义务教育实现十年“零辍学率”,高考一半以上应届考生可读本科,在全省率先创办保育寄宿制学校、率先建成区域教育城域网、率先建立教师“四维一体”评价等。2009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2011年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学校后勤保障先进县市”。2013年4月12日,全省学校后勤保、服务与管理工作现场会在夷陵区召开。
幸福的作文:幸福地成长 篇5
那个男孩像被时间静止了一样,呆呆地站在太阳下面,实在想不出他这样是在干什么,难不成他在享受日光浴?阳光下的他仿佛有什么魔力吸引着我,莫名的感觉让我不由自主地靠近。看着他如此沉醉这美好的意境,并没有察觉到我正在逐渐走向他,一时不忍心去打扰他。
我没有忘记接近他的目的,最后还是残忍的打破了空气中的宁静,小心翼翼地和他打招呼:“hi!”
以为我的突然出现会吓坏他,没想到他一脸平静地说:“很开心认识你!”好似我的接近在他意料之中,而他早就发现了我的存在。
“不好意思,打扰你了。请问,你刚才在干什么?”我好奇地问。
他脸上露出阳光般灿烂的微笑,“我在感受幸福……”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
“不会吧,哪里有幸福?”莫非他清楚我在想什么?
“阳光就是幸福的存在,因为它带给我温暖。”
“你的幸福如此简单,难道拥有阳光就是幸福的?那岂不是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一连串的问题,期待着他告诉我答案。
“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因为我比较容易满足。其实幸福很简单,它无处不在,只是有时会被人忽略,大多数人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想,我就是他说的大多数人中的其中一个吧。
“我之所以喜欢阳光,是有故事的。”他抬起头,仰望天空,似乎在回忆那过去的故事。“我叫辰北阳,爸爸说我出生那一天,阳光明媚,天气好的不得了。不幸的是,妈妈把我生下来就去世了,从小我就不知道呆在妈妈怀抱里是什么样的感觉。每当我难过时,就会跑到有阳光的地方,想象着那就是妈妈的怀抱,暖暖的,很舒服!”
听着他的故事,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流个不停。曾经认为一文不值的幸福,再也找不回,我发誓:以后会珍惜现在的幸福。“谢谢你,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幸福!”说完,给他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希望我仅有的力量,能带给他一点温暖。
教师成长故事-快乐成长幸福收获 篇6
快乐成长
幸福收获
永济电机幼儿园
郭彩红
89年运城幼师毕业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永济电机幼儿园,开始了我的幼教生涯。
【第一篇:学,然后知不足】
95年,恰逢永济市选拨学科带头人,王园长对我寄予重托,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蛋壳》,在园领导一次次的指导下,从教案的设计、环节的层次与递进性、过渡语言的衔接性等方面进行一一的指导和把关,在一次次的研讨、磨课中、我出色地完成了教学活动,在市级教学能手选拨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领导和幼教同仁的认可。在这样的过程中,设计教案、研究教材和幼儿、语言的严谨性等,包括案头的、包括实践方面的,对我以后的专业成长打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说的还真是有道理。虽然我经过幼师三年的专业训练,但是对于教师这个操作性较强的职业而言,开始几年的再学习是自己成长的必由之路。在这个阶段,我更加如饥似渴的学习。把握每一次听课、研讨的机会,通过阅读、生活各个途径展开学习。在集体教学里面、在经验教师当中、在与孩子交谈当中、在自我的反思当中,总结“收获”与“不足”,总结“成功”与“失败”。【第二篇:教,在探索中前行】
工作28年来,我获得了公司级“岗位巾帼标兵”、“市级教学能手”、“省级教科研骨干”、“省级保教能手”等多种荣誉称号。感谢园领导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感谢同行、同事们对我的赞誉。我现在很喜欢和孩子一起生成活动,而且总是尝试对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迅速、准确地找到回应的方法。过去,一日活动对我而言是我必须执行的作息制度,是一个教育手段;而现在,它已经成为我观察幼儿生活的一个平台,成为我走进幼儿世界、调整教育步骤的一个依据,我努力在幼儿的生成和教师的预设间寻找到平衡。多年的探索,让我感到做一名幼儿喜欢的教师并不难,要能够“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不仅仅是身子要蹲下来,心也要能蹲下来,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去;接着就是学会共享,教师要“当真地和孩子玩”,这种玩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做给孩子看的;最后学会回应,要回应孩子关注的热点、学会对幼儿生成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这是考验教师情感和智慧的问题。【第三篇:思,个体随之成熟】
教学重在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回顾、分析和审视教学过程,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想做反思型教师,就必须在教育理念方面,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汲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并对教育理论进行加工、发展、创新。把幼儿当作学习的主人,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中的一员,以平等的、合作的身份参与幼儿学习的过程,一同去探索,发现未知的领域。在教学方法方面,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发现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着重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在《开锁》的活动中,我准备了许多不同大小、品牌的挂锁,并按照不同层次分类摆放,呈现在幼儿小篮里的有:同品牌不同大小的挂锁、不同品牌同种大小的挂锁以及不同品牌不同大小的挂锁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分析,估计幼儿会出现几种开锁情况:第一,毫无章法地一把一把钥匙轮流开,盲目配对,比较随意。(这是最低层次的思维水平)。第二,能意识到用同一把钥匙尝试去开不同的锁。第三,能意识到用同一把锁试不同的钥匙。以上两种方法属于中等层次的思维水平,都显得比较有序。第四,能够按锁的大小有针对性的找钥匙,即大锁找大钥匙。也就是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有目的的判断。第五,注意到细部特征:能根据不同的品牌,并按大小快速寻找到钥匙。这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水平。观察幼儿在区角游戏中的反应,他们用自己的钥匙打开信箱,是属于一对一地开锁,可是仍出现一串上几把钥匙轮流开或者插钥匙方法错误导致无法开锁等现象屡屡发生。因此,活动中让幼儿仔细观察挂锁,学习插钥匙开挂锁的方法就是活动的一个重点。引发幼儿注意细部特征,探索发现找钥匙开锁的好方法就是活动的一个难点。活动之前的预操作以及每个篮子不同层次锁的提供,让我对整个活动的思考更全面,活动中从幼儿的表现上看更是达到了期望的效果。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认真反思自己,才能真正从成功中看到新的希望,在差距中找到问题所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一心向“思”,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做反思型的教师,这是我一直追求的!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不仅有电机幼儿园这个平台提供我发展机会,而且在我成长过程中还受到了很多专家的指引,幼儿园的王园长,高校的各位专家,省幼教中心的各位领导等,都给了我点拨和鼓励。事实上,和她们探讨是快乐的,她们帮助我解决了许多实践困惑,是她们教会我“用崇拜的眼光去看孩子”,也是她们真正让我发现孩子的“那口井”比我想象得要深得多!
让教师幸福地成长 篇7
打破终身制,引入竞争制
当今中国有一种机制很不好,那就是终身制。把中国的行政系统和事业系统比作一座高楼,处在最下层的是普通干部,爬到第二层就是股级干部,第三层是科级干部,然后是县级、厅级———每爬到一层,就终身享有这一层的待遇,而无需担心哪一天因工作没做好会跌倒下一层。这样就会使某些爬到高位的人不思进取,坐享其成,也会使某些人以不正当的手段爬到高位,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如果能打破这种终身制,引入竞争制,让每一位处在高一层的人感受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威胁,感受到不把工作做好,不奋力进取就随时都有被他人挤入下一层的危险;也让每一位处在低一层的人感受到,只要奋力进取做出成绩,就可节节攀升。这样,犹如给一潭死水注入了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活水,变得朝气蓬勃。如教育系统中的高级职称终身制,很多老师认为评上了高级已经到顶了,不管我怎么做,既不会使我的职称提高,也不会使我的职称降低,做好做歹一个样,又怎会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呢?如果能打破职称的终身制,评上一次三或四年后推倒重来,与下一层的同台竞争。不过,如果你在三四年内做出了更大的成绩,具备了更上一层楼的业绩,就可以与上层的同台竞争。在这种竞争机制的推动下,谁还敢懈怠?
抓大放小,为教师松绑,给教师自由成长的空间
现今教育行政系统对教师管得太死、太细,把教师当学生来管制,不敢放手,具体细化到要备多少节课,要做多少次作业,作业的批改要达到什么要求,一个学期要运用多少课件———这些细化的标准大大束缚了教师的手脚,限制了教师施展拳脚的空间,耗费了教师的青春,磨灭了教师的激情,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笔者以为,作为教育行政领导,应当高瞻远瞩,规划未来,制定长远的计划,让教师们看到明晰的、切实而又远大的教育蓝图;应当从大处着眼,小处放手;应当抓住教育的本质,重点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真正成长;应当尊重和重视每一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应当倾听来自一线教师的心声,一切以人为本,彻底去除一切不利于教师成长的束缚,为每一位教师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以各种手段激励每一位教师不断前进!而不要只注重短期的功利,注重一时的政绩,而置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于不顾。
制定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成长的兴趣
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性情中最强烈的渴望是受人认同。”教师也不例外。所以作为管理者,应深切了解这一人性,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对教师的努力表示肯定、赞美,激励教师不断前进。激励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具体如下:
精神激励。包括目标引领和精神奖励。目标引领即为教师的成长制定一个前进的目标。许多人之所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过日子,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也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比如可以分层制定逐级向上的目标,如校园合格教师———校园骨干教师———校园学科带头人———校园名师———县级名师———市级名师———省级名师———国家级名师———教育专家,每一层的目标都要有具体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物质待遇,每一个教师都要根据这些标准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努力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精神奖励包括语言的赞美、业绩的宣扬。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要不吝赞美之词,要善于去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之处,抓住其生活上、工作上、学习上、性格上的闪光点大加表扬。对于教育教学上的成功处,不仅要在口头上赞美,还要以各种形式在全校加以推广、宣扬,不仅让全校的老师了解,还要让全校的学生知道。如有可能,还应向县、市级推荐,把教师推向成功。
物质激励。即以物质奖励的方式(包括金钱奖励和实用物品奖励)对教师的劳动成果加以肯定。这不仅能使教师从精神上受到鼓励,也能让教师在物质上受益。这双重的受惠将更能促使教师克服惰性,不断前进。
改革评价机制,促教师专业成长
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两种。一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素质自定一个专业发展目标,将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与确定的要求进行比照,运用教学反思的方法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教师内在的自我评价。外界评价包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同事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等。
传统的评价方式单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指标,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和教师都不堪重负。再加上应付上级部门规定的各项常规检查,教师不胜其烦,哪有多少时间去提高自己啊!所以,要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机制,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变重结果为重过程,一切以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减去一切不利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束缚,让科学、合理的评价促教师成长。
在博览群书中丰富教师的内涵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和交流。朱永新教授曾说:“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因此,要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必须引领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汲取成长的营养。那如何引领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做:
营造读书氛围
作为领导,要善于造声势,营氛围,让全校师生一起融入到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中。比如可以召开一场读书动员大会,不惜花钱建造一个师生读书馆,为师生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散发着浓浓书香味的读书场所;畅通师生借书渠道,发动学生集书,建造班级图书角;推荐教师阅读书目和学生阅读书目,畅通师生买书渠道,让师生能读上好书;发动师生订阅优秀报纸杂志;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对读有所得的师生进行宣扬和奖励等。
优化读书活动
营造了读书氛围,激发了教师的读书兴趣,还要定期举办一些读书活动,以此了解教师的读书情况,指导、优化教师的读书活动。比如校长可要求每一位教师建立一个“读书百宝箱”和一本“读书随笔集”,把读书中的妙词佳句、教育教学上的经典言论、实用方法、技巧或人生格言、名人名言摘录在读书百宝箱中。在读书中如有感悟,要注意潜心静思,善于联系教学及其生活实际,化成文字,汇成篇章,写在读书随笔集上,不限量,自由随意为主。当然,校长要从自身做起,带头记、带头写,这样就可了解其中的甘苦。校长要定期检查,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对教师的读书作出指导,不批评,以表扬为主。
在反思、总结中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说过:“写一辈子教案,你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反思,你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反思的重要性。反思包括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总结和对课后教育的反思总结,教师只有在不断地思考中才能成长。如何才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思考,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写教育随笔;二是课题研究;三是听课评课。其中写教育随笔是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懒惰的劣根性,如何才能让教师克服懒惰,勤写随笔。我以为可以采取名利拉动,校长、学生推动,同事竞争的方法。名利拉动指定期评选出教师中的一些优秀随笔集,积极在内宣扬、推广或物质奖励,向外推荐,助其成功,让其名利双收,也让其他教师切切实实感受到写随笔集的好处,激发其写随笔的兴趣。还可通过校长检查、师生共写、互相检查督促,同事随笔竞争等方式推动教师不断前进。
在课堂磨练中提升
教师的生命价值体现在课堂,可以说,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以,打磨课堂就成为促进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的一步。如何引领教师打磨课堂呢?首先要引领教师备好一堂课,组织教师探讨备课的艺术,优化备课方式,力争上好每一堂课。其次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优秀教师和名师的课堂,开阔教师的眼界,活跃教师的思维,也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名师课堂实录组织教师观看交流。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过:“不看别人的戏,我演不好自己的戏。”大师都这样说,何况我们呢?可见向他人学习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再次,要积极组织上公开课、上比赛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使教师在上课中或与同事的比较、交流中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
成长,是幸福 篇8
魏斯化,1981年生,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宿迁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江苏省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江苏省第十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竞赛特等奖获得者。
和女儿一起看《彩虹的尽头》——獾和狐狸听说在彩虹的尽头埋藏着宝贝,于是他们就一起踏上了寻找宝物的旅程。可是每个人对宝贝的看法却把他们搞糊涂了:在松鼠那里,宝贝是那散落一地的坚果;在鸭妈妈那里,宝贝是她可爱的孩子;在兔子爷爷那里,宝贝是那无尽的回忆……当然,两个孩子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宝贝——“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的宝贝!”当女儿还沉浸在故事里,为獾和狐狸找到友谊而高兴的时候,我却在想:当我也成为爷爷的那一天,回忆会成为我的宝贝,还是遗憾?!
那一刻,我不敢想下去……
小时候,背诵《匆匆》,为其中琅琅的节奏而沉迷,为奇妙的比方而赞叹,为“赤裸裸地来,转眼间又将赤裸裸地去”而嬉笑……少不更事,一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几乎成为课余饭后流行的问候语,其间淡淡的哀愁丝毫也未曾触摸得到!上师范的时候,一次《文选》课上要求写“自传”,仿佛刹那之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这些句子一股脑地涌上心头,这才发觉“时光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又何曾留下游丝样的痕迹?自传从何写起?平时密密麻麻的习作本上只涂抹上寥寥几行,像是一个豁了牙的老人咧开嘴望着我笑,笑得我无地自容……这一幕印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
家乡有句老话: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小时,农忙,父母都在田间忙碌,我自告奋勇留守在家,收拾打点。其实多半是为了躲避炎炎烈日。奶奶见我忙着玩耍,说了句:“五忙十月的,你不在家烧个汤燎个水的,哪像懂事的孩子?做什么得像什么啊!”羞得我赶紧丢下手中的东西,忙着烧水做饭!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担当!
“做什么就要像什么”,是找准自己的角色,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是行胜于言的信念,是一以贯之的行走!后来,读书、写字、主持、教书……我都问自己:我做得像吗?
我们这份职业,更多时候,仅仅是职业!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她其实需要我们视为信仰!既然选择,就应投入!这是一种信仰!汉娜·阿伦特说:“讲述生命是赋予生命意义的基础行为。”为生活留下可供讲述的回忆吧!播下种子,精心侍弄,等待花开……在这样的闲适与从容中守望成长!这也是一种信仰!
杨澜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这是一个个人价值得以释放的时代,人人都在寻求成长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获得了成长。
把职业当成信仰,把成长当成永恒!
直到现在,我都无法想象母亲当年的心境,当家中的第一个孩子三岁半还不能说话的时候,她的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那时的我,一头黄黄的卷发,趴在奶奶的背上,手指要去的方向,口中“啊啊”不停的一幕永远定格在自己的记忆中。随之定格在记忆中的还有母亲那抑扬顿挫地吟唱童谣和戏曲的声音。也许是上天眷顾母亲,也许是那些土得掉渣的童谣唤醒了我,几乎被满庄的人认为是哑巴的我,装着母亲教的十几首童谣,四岁的时候终于开了口。
谁又能知道,初登讲台,也许是童年生活在教育生涯的投射,我不会讲,不敢讲……一方面是因为在学校学习英语专业的我从没接触《小学语文教法》《小学数学教法》……“家无隔夜粮,心里吓得慌。”心中自然没底,口中只有哆哆嗦嗦了!工作第一年带四年级,人少,教室就一个门,每天讲课,关上门再讲。遇到有上厕所的老师经过,一律停下,等人家过去再开讲,生怕让别人笑话……第一次学校安排开公开课,我竟然傻乎乎去找教导主任,问能不能不参加。谁知教导主任一句话就把我顶了回来:“校长点名要先听你的课!”
怎么办?背吧!翻箱倒柜找来杂志,寻到《高大的皂荚树》一课,不管是文本解读,还是教学设计,抑或是片段赏析,统统拿下,融在一起。背诵下来,带到课堂演出来!谁知一下子学校的关过了,闯进了镇里的决赛!
世界就是这样充满悖论!学英语的教语文,教语文的却靠品德比赛出场!我最先参与的区级教学竞赛竟是一次品德教师基本功比赛。
因为在镇里的比赛成绩还不错,得以参加下一学年的全区品德与社会教师基本功比赛。报名工作,校长安排我去教育局。4个人的报名表,带到教育局,人家死活不收,因为文件有要求,每校限报3人,怎么办?我说那就把我去掉吧!回来后,人还没到家,电话先打到了校长那里。教研员说:“你们家那一个来报名的老师先人后己,还不错,让他也来吧!”教研员的潜台词没有说,我倒是明白的——反正第一轮是笔试!过关不过关还两说呢!自己倒是没有马虎,看课标,找资料,记答案。笔试下来,第一名,进入上课环节……后来再谈及此事,教研员还笑着说:“你啊,差点就把你自己划下去了,没有那第一个机会,哪有后来一次又一次的竞赛、展示?”想想确是如此!
不过倒是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也罢,工作也好,认真对待,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回报!经历就是成长,经历就是幸福!
柴静在《看见》中记录过陈虻先生的这样一句话:“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
在成长道路上,也许有坎坷,有寂寞,有徘徊,有等待,有无聊,有抵触……慢下来,和它们聊一次,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但,不要堕落!
【微话题】
@江苏教育:你对语文是怎么理解的?
@魏斯化:语文是人学,有趣方能让学生乐此不疲;语文是蒙学,选择那些具有种子力量的知识、能力、方法等进行教学,方能开蒙去蔽;语文是科学,发现学科的规律、学习的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方能游刃有余;语文是母语,丰富、完善而具有特色的课程创生,方能润物无声。
@江苏教育:新课改10年来你的语文教学方式与方法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魏斯化:注重遵循规律,用游戏的外衣包裹读、思、议、写的语文实践活动,用儿童的方式开启语文之门;注重课程的创生,建构单篇、群文、整本书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用语文的方式敲开言语秘妙之门。
@江苏教育:请写一段话,送给自己。
@魏斯化:成长其实是一场自我救赎!“体制化”的牢笼可能会遮蔽一些东西——教学现场中的“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现实语境中的“语文”也有被概念化、模式化的危险。但只要心存希望,朝向成长,就没有人可以剥夺我们选择成长的权利!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永远是行者!
【他人说】
斯化博闻强识,每次教研活动中,他提到的书名及名师的观点,很多都是我闻所未闻的;他睿智敏锐,总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教学中习以为常的种种现象予以理性审视和自主判别;他精益求精,每一次的公开教学,他都反复修订预案,每一次的修订,他总会迸发出令人拍案的精彩;他谦逊善问,茶余饭后,教学间隙,他总会和大家交流探讨。
斯化爱语文,爱生活,用语文的方式精彩地生活;斯化善思辨,肯求索,在语文的路上稳健地行走……他的语文之路定会一路花香,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