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工作感悟幸福

2024-10-03

用心工作感悟幸福(精选10篇)

用心工作感悟幸福 篇1

从事幼教工作近二十年的我,一直在不断地成长着,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执着于这份事业。对幼教事业的挚爱一直激励着我:用心工作。

因为用心工作,我成为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我和孩子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段亲密的悄悄话、一个进步中翘起的大拇指、一句生病时的亲切的问候„„构成了我和孩子们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当孩子们很自然的喊我妈妈的时候,幸福涌上心头。

因为用心工作,我和家长成为了朋友,他们把孩子交付与我时信任的目光、教育子女遇到困惑时的真诚交流、工作忙不能按时接孩子时的真诚托付、家园活动时积极地参与和交流„„当家长们信任与真诚的目光时刻围绕着我的时候,幸福在心中荡漾。

因为用心工作,我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发奋学习,从一名幼师毕业生开始,逐渐取得教育管理大专学历、学前教育本科学历、教育管理硕士结业证书。思路的开阔、业务理论水平的增长,源头活水的教育教学„„ 当自己在工作中成长与进步的时候,感受到了快乐与幸福。

因为用心工作,我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终身的依托,当领导把园长的重任交给我的时候,定位于“智慧与真情”的管理,拉进了我与老师们的距离、创建了和谐秩序的人文环境、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进取氛围、建立了融洽的社会关系„„当工作中相互支持取得成绩的时候,幸福写在脸上,写在心中。

因为用心工作,幼儿园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认可,看到教职工幸福地工作着,我无时无刻不为幸福包围着。

用心工作,感受幸福,做幸福的教师,做幸福的园长,育幸福的儿童。

用心工作感悟幸福 篇2

一、班风建设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良好的班风对整个班级建设、学生成长都有着较大影响。

1. 狠抓纪律, 确立班规班纪。

主要以学校的学生管理守则为准, 同时针对性地制订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规, 并加以检测和督促, 使学生“有规可循, 有章可依”, 为良好班风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了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本班实行“轮流值日”制, 每个学生轮流当班, 记录班级当天情况:课堂纪律、自习课纪律、卫生状况等。“轮流值日”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同时也让其体会到班干部管理工作的不易, 培养他们换位思考的能力。

2. 抓好班干部培养。

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 作为班主任的助手、班集体的带头人, 他们的工作能力、在同学中的威信, 往往能决定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与风气。精选一批较为精干的班干部, 并抓好班干部的培养:鼓励他们大胆工作, 开拓创新;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起模范带头作用;对班干部适时地表扬, 宣扬他们所做的工作, 帮助其在班级树立威信;整个班干部团队要团结协作, 共同将班级建设搞好。

3. 班级日常行为测评。

班风建设, 除了纪律约束、管理之外, 我还制作了班级日常行为考核评分表, 并将它张贴于班上, 每学期末对学生的考评分进行排名。由于考评表是公开张贴的, 彼此之间的行为表现都能看到, 加分、扣分一目了然, 一般来说, 大部分同学都不希望自己的那栏“太难看”。李华和刘宇是我曾经为之头疼过的两位同学, 自控力较差, 晨跑总是起不来, 做事拖拉, 上课也经常迟到, 找他们谈了几次, 效果都不太理想。自从采取日常行为测评之后, 竟然有了很大的改变, 从刚开始表上大面积扣分的红色, 到后面红色的逐渐消灭, 甚至到最后出现许多加分的黑色, 可见改变的不止是一点点。让学生真正有些改变, 光靠苦口婆心教育是不够的, 还需要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意识到作为班级一分子, 要有集体荣誉感, 给班级争光, 而不是拖班级后腿。

二、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个班级的精神所在, 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 良好的学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健康蓬勃的发展。

1. 相互交流, 相互提高。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是由多方面造成的, 开学初期, 我特意开展了一次关于学习的主题班会, 让成绩较好的同学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经验, 让同学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提高。

2. 多总结归纳,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对于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 往往存在专业知识繁多、知识点记不住等情况, 开学初期, 同学们普遍反应某专业课学着有些吃力, 听不懂, 甚至有同学出现焦躁、厌学情绪。为此我在班级开展了“笔记行动”, 鼓励同学进行自学, 对所学知识点反复学习、理解, 看懂之后总结归纳, 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3. 善于利用时间, 安排学习。

与高中生相比, 中职生的课余时间较多, 加上作业较少、没有升学压力、自控力又较差, 所以大部分学生一下课就看电视、玩手机、听音乐, 甚至有些学生还织围巾、绣十字绣等, 无所事事, 毫无时间观念。因此, 我常利用班会课用一种轻松愉悦的讲话方式给他们算时间和金钱账, 讲讲青春的短暂、时间的宝贵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教育他们学会利用大块时间, 善于利用零散时间, 合理分配时间, 尽可能地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 真正做到在学校学有所成。

4. 鼓励勤学上进, 建立电话激励制度。

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一方面经常到班上了解情况, 狠抓制度落实;另一方面也采取激励措施, 对成绩优秀者、学习积极分子进行表扬和奖励。建立电话激励制度, 对每学期成绩排名前五、学习进步十名以上者, 以电话的形式联系家长, 谈谈孩子在校的表现, 并给予肯定和表扬, 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够进一步的关心和鼓励孩子。

三、思想教育

1. 周记交流, 无声胜有声。

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作为班主任, 我建立了“学生个人档案”, 上面记录着每个学生的个性及优缺点。由于平常还要忙于教学, 不可能时时掌握学生情况, 因此, 周记就成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周记, 能够更为直接地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和教育。对于周记的批阅, 不能流于形式, 而应该用心去看、去评阅, 有时候, 一句鼓励人心的话, 一段肯定赞扬的话语, 都可以给予学生很大的动力。

2. 倾听和引导, 开展主题班会。

从当今中职生的心里特点来看, 很多学生的思想都不够成熟、对眼前和未来尚处于一种迷茫状态。因此, 班主任的引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于引导学生, 首先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通过日常谈心、周记, 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心, 赢得他们的信任。

社区工作的幸福感悟 篇3

“三个第一”:体现的是一个“情”字

人民日报社社区位于金台西路2号院内,是基于人民日报社员工宿舍发展起来的社区,共有39栋楼房,常住居民8000余人……韩连英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她就给自己立了个规矩——“一心”、“二勤”、“三个第一”。“一心”就是在工作中时刻想到自己是一个普通社干,做事突出一个责任心。“二勤”就是腿勤、脑勤。“三个第一”就是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解决居民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向居民告知解决问题的结果。说来容易做来难。她说,其实,这几点这么多年了她一直在坚持着。

刚来社区上班时,分配给她的任务就是负责几栋新楼入户的居民约800户的“户口调查”统计工作,也叫“入户调查”。但当时还是“手工操作”,且有些住户對“户口调查”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且心存疑虑,不肯很好配合。有的门难进,脸难看,不太愿意接受普查人员的调查;有的敷衍了事

当遇到居民反映的问题时,如何处理,她也曾有过困惑。那段时间,她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别人下班了,她不能,得利用这段时间去“入户”。双休日,她放弃自己和家里人的团聚,也得去居民家,但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喜欢在休息时间有人来“访”。所以,她每次都面带笑容,用诚心去和對方沟通。通过不懈努力,晟终圆满完成普查工作。她说,也就是从那时起,她真正明白,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一定要在各种工作中,突出一个“急”字,行动一个“快”字,体现一个“情”字,关键一个“干”字。

想方设法:在“为老”服务上下工夫

2006年,韩连英当选为人民日报社社区主任。“接手后,我明显感到干社区工作,早已经不是前几年刚来时那种管理模式。不仅要耐心、热心、诚心,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人對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家政服务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所以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在这个‘为老’服务上下工夫。”

比如,这几年来,社区陆续为几百名老年人办理了“居家养老服务卡”,“为了防止老人丢失服务卡,制作了200多个纸口袋,同时写上服务卡使用说明和使用截止日期;当然,此举很快就受到了老人、服务中心和服务商的称赞。我们当时还专门为5名9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高龄津贴,为9户老人免费安装了卫生间扶手,还为30名困难居民申办了‘爱心家园卡’……”“情暖万家,生育关怀行动”也是社区在2008年时的一个举措。当时,为了解全民健康状况,实施了“健康工程”,专为该社区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大概有一千三百多份吧。我们还组织社区的已婚流动妇女做免费孕检,为流动儿童进行了小儿麻痹的预防工作。”

“我在社区负责过计划生育的工作,因此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零距离’婚育新风宣传工作很重要。计划生育协会开展了‘生育关怀,走访慰问’活动;还开展了‘亲情牵手’活动,组织计生协会会员与空巢家庭、伤残家庭进行结對子,定期入户走访,宣传政府各项惠民政策。为了加大计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搭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平台,我们在计生工作宣传栏上公布了计生专干的联系电话以及QQ号码,以方便现代年轻人的网上咨询及解答。社区还提供了计生法律法规、新型婚育观念、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图书,为新婚夫妇健康育儿提供帮助……”

同时,时刻把贫困家庭的冷暖挂在心上。比如,报二党员李女士身患肺癌,由于离异,又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赡养,自己的退休金又不高,报二党支部知道情况后,发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其捐款2100元,帮助她减轻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像这种临时救助,社区一直在尽力做好工作。比如,为患有癌症导致家庭困难的几个家庭办理了1000元、1500元、2500元的慈善救助。这项救助也包括特困家庭。社区也为两户残疾人家庭的子女申请了助学款,为患大病的低保户陈某申请了2000元救助金等等。“总之,像‘捐一元钱,献一份爱’这样的捐款活动,在辖区内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珍惜荣誉:让居民生活得更安全

“作为一名社干,特别是一个社区的行政负责人,决不能满足于扫地、清除垃圾,而应该带领广大工作人员,为居民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园……”她说。这几年来,人民日报社社区为给居民创造了更优的环境,除了做好日常防护外,更是加紧了對租住户的管理,将社区的平安做到万无一失。该社区有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治安巡逻队伍,机动车、楼门院门均配有管理人员,60名保安员和167名治保积极分子组成了安全防护网。此外,楼房区域还以小区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39个旋转探头和门禁楼宇對讲系统组成了安全防范体系。与报社武警、保安队进行联系和沟通,结合报社武警、社区保安的巡逻时间和巡逻地点,制定出社区的主要巡逻位置。小区为了布控无死角,去年又增加了26个摄像头,主要服务于楼与楼之间的监控,之前小区监控都是设置在主路,现在设在楼与楼之间目的就是加强防控,为居民安全服务。在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社区集中开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为主题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周活动,以提高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小区环境更清洁优美,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了,大家心情就更舒畅了……”她说。社区连续两年获市“百姓心目中的平安社区”奖。她希望社区要在去年获得“平安社区”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成果,让社区更宜居,居民生活得更安全……

采访手记

记者在该社区结束采访任务后,就因为走错了门而被告知,工作区与居民生活区请别乱“穿行”。这个确实让我感到了该社区在“平安”这块做足了工作。而此时耳边回响的仍是韩主任的那句贴心话:“让居民满意,让群众得实惠……我能在社区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实现自己无悔的人生,非常知足……”

潘家园街道党员奉献日 头戴红帽做公益,党员奉献真风采

彭立昭

2012年6月16日上午,潘家园街道在松榆西里社区开展了“党员奉献日”活动两周年纪念活动。上午9点,活动正式开始,社区文化广场上彩旗飘扬,火红的党旗在阳光下生辉,几百名头戴小红帽的党员,整齐地站在广场中央……每月19日是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地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以奉献为主题,走上街头、进入小区、走进家庭,面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奉献活动的日子。“党员奉献日”,其寓意是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义务奉献,始终保持“五个好”、“五带头”,永葆党的先进性。在此次活动中,街道工委书记刘炳起致词,重温入党誓言,签订了困难帮扶协议等。参加会议的有社区党委、党总支和支部委员、社会单位党组织代表、街道机关党支部成员和党员、居民党员、残疾入党员等共计几百人。

左安浦园社区百姓剧场成“星光大道”

董岩文

感悟用心工作 篇4

工作是什么?有人说:工作是干活。我不是这样认为的。其实工作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的词汇。对于教育工作更是如此。

刚大学毕业时,我有对工作美好的憧憬,但在这近十年的工作实践中,面对艰辛、困惑、苦恼,渐渐地学会务实工作。我在工作中时常会想到这样些问题:第一,我所做的工作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第二,面对工作我是否进行积极有效的行动?第三,我做的工作是否得到领导的肯定?

作为教师,工作的每件事就是学校的事情,而学校的事情就是大家的事情。我们不能将工作分为“我的”或是“学校的”,而是要做个有心人,从团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努力解决它。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提高工作技能。

那么,我应该怎么样做到“用心工作”呢?用心工作,我觉得首先要求用心去想事。其次是用心去谋事。将个人的目标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用心教授孩子,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全面提升孩子们成绩。用心思考虑用什么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孩子,让孩子在更轻松更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知识的快乐。用心工作,更要做到全面了解孩子的各个方面。我的学校实施了寄宿制度,这就让我有了更多时间更多机会去了解这些孩子。和孩子们接触的时间多了,更加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家庭环境、心境。有些孩子看见你生气了,他(她)会悄悄写些话语来安慰你,看过之后,再气也不气了。这就是用心工作后,积极面对和完成了这事,给出了令你满意的结果,享受到用心工作给自己的乐趣和收获。其实,你会感受工作可以很美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要更加用心工作,以良好的工作心态,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新教师工作体会:感悟幸福 篇5

熊维聪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来到中心小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已经快一年了,这一年对于我而言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这一年我由学生变成了老师,实现了人生中的一个梦想。或许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份工作,对于很多职场中人来说最困难的第一年,我感觉到的是充实,体会到的是幸福。

还记得成为教师后正式去课堂上的第一节课,走进课室,40多双期待的眼睛全部投向我,估计他们很希望知道科学老师是什么样的?科学这门课程又是怎么样的?就像我很想知道小学生是什么样的一样。为了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在第一节课做了“纸锅烧水”的实验,纸遇火一般都会燃烧的,纸在水中一般都会湿掉的,纸锅真的可以烧水吗?在我演示这个实验时,40多双专注的眼睛告诉我他们希望对科学世界进行探索的渴求。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正式学习科学课,有好奇也有担心,科学是什么呢?好玩吗?科学好学吗?为了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在第一节课就尊称他们为“小科学家”,并且在以后的交流中我都习惯用“小科学家”代替“同学”,比如在上课前问候时我会说“小科学家们好!”,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的学生随便说话,我会说“在有小科学家回答问题时,其他小科学家应该怎么做呢?”说话的孩子就渐渐安静倾听了,孩子们对这个称呼挺喜欢的。

还清楚地记得小科学家们拿着探究卡到草地上寻找生命时,他们找到生物时的快活,“老师,我们找到蚂蚁了!”,“老师,我们发现这里有八脚的蜈蚣!”,“老师,咱们校园里有杨桃啊,你看!”,“老师快来看这个奇怪的东西是什么?”……在欢呼声和惊讶声中结束了这节课;还记得带着小科学家们到棋苑那里观察叶子描绘叶子时他们的专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每一片树叶,为在草丛中发现的那一片美丽的枯叶而欢呼;还记得“哪杯是纯水”实验中他们闻到真实的白酒和白醋时的欢呼声“真的是酒呢!一瓶上好的五粮液!”、“是真的醋呢!”;还记得“往水里加点东西”实验中小科学家坐得那么端正,为了给老师做小助手,获得做实验的机会。

看到小科学家们这么喜欢做实验,就尽量创造条件提供一些实验给他们做,提供一些实物给他们观察。在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时,我努力寻找一棵当时同时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植株,多方打听后得知花卉市场可能有名叫“金弹珠”的植株满足要求,就特意去了花卉市场,但市场的老板告诉我过春节的时候才会有,得到这个消息后我并没有放弃,又回到学校一寸土一寸土地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一株比我还高的现在就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植物赫然立于我眼前,直直的树干,浓绿茂密的叶片,一簇一簇的小百花,一串一串的小果实似乎在向我诉说它就是最合适的观察对象,这一刻我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为了让6个班的孩子在学习植物的花时人人都有鲜花观察,连续几天早起捡鸡蛋花,一想到孩子们观察鲜花时的认真和投入就睡意全无,看着满满的一袋散发着芳香的鸡蛋花心中充满了幸福,似乎这一朵朵小小的鸡蛋花就是一颗颗知识的种子,会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大部分的小科学家很认真投入地实验,很会合作,实验中很有收获,看到他们实验时的专注和成功时的喜悦,觉得自己花那么多时间去准备实验材料没有白费。但也有少数的小组不会合作,实验过程中会有组员投诉有小科学家一个人占着整个小组的材料,不给其他小科学家做实验。有些小科学家好奇心很强,进实验室前给他们交代了实验室中很多水龙头已经坏了,不要去碰,但有小科学家特意去开水龙头,他说:“老师,我想看看水龙头是不是真的坏了?”,水龙头果然是坏的,喷出好多水到桌子上,这时另一个热心的小科学家又出现了,他走过来一把抓出水槽通往下水道的管道,一边说“老师,我来帮你修一修!”,水槽中的水都顺着管道洒在了地上,好大一块地面都湿了,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因为要外出参加新教师培训,经常会调课,当我带着电脑和实验材料走进课室告诉小科学家们“调课了,这节上科学课!”时,课室里马上会爆发出“耶!”的欢呼声,不管此时小科学家们在做什么,都会把手高高举起来庆贺接下来的科学课,小科学家们这么喜欢科学课,作为老师真的感觉很开心。

作为新教师,很感谢学校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仪式上安排经验丰富的詹伟达老师做我的师傅老师。只要有时间,我就去听师傅上课,学习他怎样调控课堂、怎样提问、怎样组织学生汇报、怎样指导学生实验等。遇到问题,就向师傅求救,像课室里那些无助的孩子。由于是新老师,学校里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都向我开放了课堂,听他们的课收获颇丰,教育智慧不断成长,这种成长的感觉真好!

想想现在的一天:早上在鸟儿的歌唱声中醒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欣赏路边的绿树和鲜花一边骑车去学校;早餐后在悠扬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音乐声中舒展身体拉开一天工作的序幕,然后就是上课或者听课,很快到了下班时间;回家吃过饭开始备课,在设置一些教学情景时,预测学生上这节课的情景有时自己都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最近又有一件开心的事是现在备课的速度越来越快,晚上有些时间静下来阅读一些书了。充实的一天让身体有些疲倦,让心灵很满足,没有时间不开心,很快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用心品读 感悟精华 篇6

——名师古诗词教学带给我的启发

陈海燕

连续参加了四届“聚焦课堂 相约名师”小学语文教学的观摩活动,大师们在课堂上的精彩演绎,让我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听课是一种幸福。其中王玲湘老师、孙双金老师、陈金龙老师精彩的古诗词教学让我感悟良多,受益匪浅。【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应该让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既能够直接感知、品味形象化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记忆能力,又能够增强学生的修养,无形中为他们更好地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奠定厚实的基础。所以古诗词教学中,我们理应先整体感知,其后细究每首诗的诗眼,再引领学生在反复朗诵中去品味诗词本身所具有的意境美、音乐美和形象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与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与心灵,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继续学习祖国经典传统文化奠定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品味

意境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语言艺术的典范,唐诗宋词具有语言凝练、节奏铿锵、音韵和谐、极富音乐性等特点。它是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放射着夺目的光芒,一直被后世子孙所吟诵,古往今来,经久不衰。朗读、背诵古诗词既能够让学生直接感知、品味形象化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记忆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修养,无形中为他们更好地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奠定厚实的基础。但苦于时空两隔、时过境迁,古今语言无形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古代书面语与汉语的差异,怎样准确把握、解读古诗词的语境及作者的真实情感„„一直以来这些都是困惑着师生的教学瓶颈,也是古诗词教学的真正拦路虎。

其实,诗词是诗人感情的直接流露即情不能自已的产物。诗之直接,是缘于生活之直接。对于生活真相最精准地揭示,这就是诗。生活即诗,诗即生活,诗人用直白的文字,记录身边熟悉的景致,平凡的生活,表达自己细腻的情感与内心涌动的志向„„但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双发现诗的眼睛。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的教也将会更灵动有神,学生的学也将会更兴趣盎然。

一、诗是生活的剪辑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写诗者触景始有境,入境始与情。诗人往往借助一些景物勾勒出整个诗意的画面。如宋朝理学家邵雍的《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是一首数字与景物结合的好诗,看似景有限,如果我们联系生活,它便可产生无限遐想的空间。以画竹而闻名的清代大家郑板桥,也喜欢用数字入诗,他的数字诗《咏竹》可谓别出心裁:“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写尽了竹子的风姿神韵。他写的《咏雪》诗也十分别致:“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1、借景抒情,缘情布景,情景交融

诗——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其中诗人所写景物,不只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映衬作用,映照着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使诗人内在的,乃至抽象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从而加强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情景交融的诗篇,使人仿佛身入其境,感同身受。情景交融的诗篇,景实而情虚,虚实结合。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巧借“月光”“秋霜”等常见之景,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即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2、情因景生,景以情合,情景相生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这便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而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如北宋著名词人范仲淹的代表作《渔家傲》一文中写词人守边生活的亲切体验和悲壮情怀。上片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写足了边地秋天景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类而情调迥异。下片抒发兵将共同襟怀,边功未就,故里难归。将军的白发、士兵的眼泪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羌管悠悠霜满地”绘军中月夜之景,景中含情,极富典型意义。此篇词境开阔,格调悲壮,给宋初充满吟风弄月的词坛吹来一股清劲的雄风,对以后的词风革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是一首难得的情因景生,景以情合,情景相生的佳作。

二、诗是色彩的凝聚

诗中那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在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正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诗人爱用鲜明的对比色,来增加感情色彩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的姿色风韵,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诗人的情感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仿佛可以使人触摸,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

三、诗是生活的浓缩

离开了真实的生活,诗就失去了灵魂,因为诗都带有饱满的生活情绪。读诗的过程,其实就是展示诗人生活的过程,只有诗人利用生活感动自己的同时,才能感动他人。诗歌是生活,但是诗歌是生活的提炼,不是简单的生活就能出诗歌的。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老师在教学此诗的时候,只需抓准“留连”和“自在”这两个词的理解,让学生以欢悦、畅快的语言和心情描绘彩蝶穿行于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自由自在放声歌唱、到处一片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的景象。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我想此时学生也和诗人一样,心中荡漾着灿烂、欣喜和自在,当学生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时,学生已经融进并内化了诗歌的意境,对抒发诗人和自己的感受欲罢不能,感情诵读也就水到渠成。

四、诗是心灵的率动

诗是用语言文字符号的组合写出来的,本身并没有形象性;看似浅显,但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揣摩。其实写诗歌最重要的是心,源于心的东西,才能感动别人,通过诗文中文字的描述,读者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人们在心灵萌动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形象感。读者与诗人情感交流,达到情感共鸣。因此,读

者在品读古诗时须准确地按照诗句,准确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的基础上“再造条件”,“再造想象”,去想象和感受它所表现的形象与情味。

五、诗是生命的感悟

生活是诗的乐土,是诗的浓缩,是诗的提炼,那诗更是生活的感悟。我国的诗词渊源流长,根深叶茂,不同的历史情况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内涵完全不同的爱国热情,正是在这种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的影响和推动下,就有了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灵豪放,也有陆游“尽复汉唐故地”的悲壮疾呼。学生从对生命的关爱出发,潜能得到诱发,势必会展开丰富的联想,因而,多给学生思维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问问学生的感受,让他们多谈谈自己的联想,是赏析诗歌新意境的开端,是诗歌时代性的显现。诗歌底蕴的异常丰富,品味诗句的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畅谈读诗后的感受,想象诗句以外的景象。摒弃现在诗词教学中的浅显虚浮,在重感悟的基础上重点去体验优美诗词所蕴含的鲜活意境,在教学中我们也就能更多地体现出对人文的助长、哲理的启迪、潜能的诱发和生命的关怀。

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外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文有文眼,诗亦有诗眼,抓住诗眼,就好比拿到了理解诗词的钥匙,找到曲径通幽的途径。教师在讲解诗词的过程中如能抓住诗眼,就像渔人掌握了鱼网的收口,鱼网撒得再开,也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古诗教学中,只有从整体感受后细寻每首诗的着眼点,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去品位古诗本身所具有的意境美、音乐美和形象美,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开拓小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会品味,为今后学习古诗奠定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剑声中学)

用心实践,感悟物理学习 篇7

一、初中物理教学应关注感悟学习

1.感悟是形成新的思想。

不通过感悟的物理知识对学习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将物理知识内化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并使其有所体悟, 这样的物理知识对学习者来讲才有实在意义。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 都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表现为外部信息和自身内部信息结合物的新思想。这种新的思想, 或者本身就是感悟, 或者它的产生需要经历一个感悟的过程。显然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

给学生一把跨进能力空间的钥匙, 多途径帮助学生感悟物理知识。学习中有的学生对微观领域的情景不能领悟, 如:学习分子动理论时, 对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感到不可思议。需要找到在宏观领域可比拟的事物, 依靠科学、合理的想象, 终于设计出理想化的实验, 建立了一个“两个小球代表分子, 两球之间用橡皮筋拉住表示引力同时用弹簧撑住表示斥力”的模型, 理解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关系。我们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要用到等效替换的实验思想, 用替换法可找出虚像的位置, 进而进一步研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我们要研究的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的, 要看清世界的真面目, 实在太困难了。我们要学生领悟到一种物理思想方法:抓住本质, 忽略次要因素, 建立理想化模型进行研究, 得到有局限性的物理定律, 进而不断逼近真理。如在研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的实验中, 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 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同时听到铃声逐渐减弱, 尽管无法达到绝对真空, 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 推测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 这是一种极限思维方法, 伟大物理学家牛顿就是根据这种思维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牛顿曾研究过这样的问题, 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 抛出点速度越大, 落点就离山脚越远, 那么当抛出速度越来越大时, 物体将如何运动呢? 当时他无法使速度达到很大, 但他通过科学的推测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体抛出的速度足够大时, 物体将永远不会落到地球上, 而是在绕地球旋转。现代科技应用这一理论制造了人造卫星和航天飞机。可见理想化模型来源于实验, 又高于实验, 最后也要经得起实验的检验。

诚然在物理学习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需要训练, 但它不是学习的归宿, 也不是学习的核心部分。再多训练解决不了人的认识推进拓展的问题, 也不能形成新的思想和产生认识的飞跃。从某种意义上讲, 训练比感悟的层次要低得多。熟能生巧, 但熟不能生新, 创造性不是靠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种心灵火花的迸发行为, 是以感悟作为基础表示方式的。

2.感悟是提炼精髓, 实现高效率。

感悟可以透过众多的事物, 将众多的事物提炼成为一点点精髓式的认识, 感悟的结果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了, 使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了, 使我们能深入浅出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当如此浅显的东西成了我们的感悟形态时, 它的内涵就丰富了, 也就是说, 尽管我们表达得非常简单寻常, 但是它仍具有巨大的含义量。感悟得越深刻, 这种附着的可能性就越宽, 灵活性就越大, 更能使深刻的道理附着在浅显的事物上。因此学生有感悟的时候, 许多原来要教的东西就可以少教或可以不教。

感悟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只有学生自我发现的东西, 才能积极地同化。例如在“导体和绝缘体”这节课上, 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设计出几种方案判断物体是否容易导电的方法, 结果学生除了用课本上的将物体接入电路, 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的办法外, 又想出利用摩擦起电后, 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或用摩擦后的物体与验电器小球接触, 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是否变化, 或查表判断等多种解决方案。师生共同加以分析, 从中筛选出一个或几个最佳实验方案, 让学生有所感悟, 达成共识, 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应用。

感悟过程及感悟能力的提高, 还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原有知识和经验越丰富, 则越容易形成感悟。同时, 感悟的形成, 需要学习者积极地探索和深入思考, 需要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感兴趣, 需要坚强的学习毅力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作为支撑。因此,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的感悟和感悟能力的提高。感悟的东西往往很难遗忘, 感悟程度高, 学习效率就高。

3.感悟是认识升华的拓展展示。

“感”是“悟”的基础和前提。“悟”是“感”的升华, 是学生把知识化为内需的手段。感悟可以自觉地获得, 也可以自觉地努力为之, 我们只要对周围的事物多留意、多思考, 就会有许多感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 如果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 形成的理性认识生动深刻, 此时理解书本知识就比较容易。如果没有感悟, 那么学生最多只能是“鹦鹉学舌”、就事论事。感悟能自己生成新的见解乃至更高的知识, 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也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固定不变的形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 教师要积极鼓励和耐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联想, 即兴创造, 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超越。

教的真谛在于导, 学的成功在于悟, 在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后, 教师不是简单化地处理, 而是关注学生的感受, 果断地改变策略, 维持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 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教师此时适当而有效地指导, 会催生学生的感悟并促进感悟深化。例如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很多同学在猜想时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 我并没有给予否定, 而是以此为契机, 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探究出结论。又如在讲“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学生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已经相当熟悉, 我在学生实验中, 根据实际情况,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第一组提供电压表和电流表, 第二组只提供电压表, 第三组只提供电流表 (其他器材满足实验要求) 。由此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教师来说, 引导学生感悟是一种唤醒, 是一种点化。因此,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自己的智慧, 让学生“用内心创造和体验来学习”, 才能有创造性的发现, 才能走出前人的框框, 走向科技的新领域。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促使学生感悟的策略

1.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感悟。

“感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学的学习必须是先“感”, 对基础知识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才能由“感”及“悟”。而“感”指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悟过程及感悟能力的提高, 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原有知识和经验丰富, 则越容易形成感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 这是学会感悟的先决条件。

(1) 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如面对五彩缤纷、闪烁变化的霓虹灯时, 学生通过联想, 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灯是串联还是并联? 它容易发热吗? 如何控制它的发光或熄灭? 为什么会自动地有规律的变化呢?

(2) 利用物理实验,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如在讲“光的色散”时, 可用棱镜片做实验, 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 当一条彩色光带呈现在光屏上时, 学生激动地跳起来, 因为他们看到大自然的美, 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感觉中产生研究问题的欲望;在讲“汽化”时, 我在黑板上擦一点水, 过一会儿水没了, 问:“这是为什么? ”生答:“水蒸发了。”当讲到汽化吸热时, 我让学生在手背上涂一点酒精, 问学生有什么感受, 生答:“有点凉。”使学生认识到酒精汽化时吸热的感性认识。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去拥抱、去体会、去揣摩、去领悟, 悟出有个性的见解, 悟出有创造性的、多元的认识。

(3) 利用多媒体课件,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的感悟就是立体的、鲜活生动的。在进行抽象知识的教学时, 可通过多媒体课件,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 使学生通过感知准确理解抽象的知识, 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 如原子的核式结构、分子的扩散过程、电路中的电流流动、核反应过程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其形象和直观化。

有些物理现象, 由于发生过程非常短暂或十分漫长, 现象很难观察;有些物理现象, 由于发生过程过于微弱, 现象不易观察。如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通过多媒体课件, 可以把光线的传播时间和路径“缓慢”地显示出来, 不仅能使学生对光的传播过程有清晰的认识,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种很好的感悟教学手段, 我认为也是感悟教学的新境界。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促进感悟。

教师是引领者, 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堵塞、岔道的时候, 要给予点拨和启迪。那么在教学中, 教师应在对新信息进行适当的讲解之后, 给学习者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对新知识进行深刻思索, 在头脑中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知识, 由此产生新的知识。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启发式引导, 这是学生学会感悟的关键所在。

3.及时评价, 激励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 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 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评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教师必须注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给予及时的、鼓励性的评价, 激励学生认真“感”, 用心“悟”。评价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用激励性语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科学的天才大师霍金指出:科学创造只能在人间的心灵完全自由的情况下进行。物理教学中的自由就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就架起了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有了学习信心, 为感悟铺平道路。二是要注意进行过程性评价, 不放弃任何一个可教育的时机, 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新课程标准倡导发展性评价, 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评价不断激励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感悟。

“感悟”是创新的基础, 能把学到的知识由感知达到心悟, 必能把知识融会贯通, 生成新的见解乃至更高的知识。非思考能悟、非独创不能悟, 感悟是思想与独创的统一。能教会学生“感悟”, 是物理教学的最高境界。当然, 学生学习物理的阵地不单单在课堂, 物理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物理, 物理来自于生活, 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物理,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物理, 不同的人在物理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 .

[2]宋晓楼.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中学物理, 2007 (1) .

用心交流,用爱感悟 篇8

班级管理公平公正班主任学生众所周知,学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做好班级管理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结合班主任实践经验,从现实出发,总结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具体就是从立足现实,了解学生;抓住关键,激励学生;齐抓共管,尊重学生;公平公正,走近学生等四个方面,阐述对班级管理的认识和感受。

一、立足现实,了解学生

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而生源却不断减少,各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而不得不降低分数线,学生的总体素质不容乐观,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班级管理中,如何从整体上控制住局面,使班级呈现出一个乐学、和谐的氛围?

首先,要对学生有信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其发展的潜在活力,从而激发整体的上进心,促使进整个班级的进步。肯定性的语言或鼓励性的言语,都会如和煦的春风,无声的细雨,温暖、滋润着孩子的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反之,如果采用一味地斥责、埋怨等方法,则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自信心的形成。

其次,要对学生有爱心。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和疑惑,要像知心姐姐、哥哥一样破解他们心中的好奇与疑惑,真正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他们,使之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如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就安全、娱乐、体育、社会热点等问题,举出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教育学生提高思想认识。

最后,要对学生有耐心。有不少学生还未成年,有的刚刚成年,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给他们时间以认识和探究事物的过程;要有足够的忍耐力,学生错了,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二、抓住关键,激励学生

教育学生树立学习第一的观念,培养良好学习氛围。每学期课程都挺多,会计上岗证考试和初级会计师,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等相关考试频繁,还有很多同学准备参加专转本和专升本考试,学习压力不小,但仍有少数同学未能重视起来。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班风学风教育活动,定期举行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增强学生的信心。号召大家继续保持大家的学习和竞争氛围,使大家将学习和考试重视起来,提高大家学习的主动性,督促大家抓紧课程学习,避免不及格现象的发生。有了信心和主动性以后,还要想方设法使之持之以恒,保持不断的进取心。班级经常就各项考试达标过线取得相应证书的给予一定的激励(物质和精神),取得证书对自己求职成功多了一个机会,更是增加自己以后竞争的一个砝码,还可以增强自己在班级的自信,同时还可以获得班级的加分和物质奖励。

三、齐抓共管,尊重学生

事无巨细的包办管理,会使学生缺乏独立自主性,绝对服从的被动管理,压抑了学生的自尊和创新意识,仅仅盯着是否违反校纪班规则,剥夺了学生的民主权利。因此,要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大家一起参与制定班规班纪,同时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是选择好的班级干部。好的班干是班级的“领头羊”,可以对整个班级的学习生活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对班干的选择是“唯才是用”,对于班干在工作的方法上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不断成长,从而使整个班级的管理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二,是实行班级日志制度。要求班干负责记录班级的情况,不仅记下早操、课堂表现和自习课情况,每天向班主任汇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情况,特殊紧急情况立即汇报,防止不良事态的蔓延。同时,全体同学也可以监督班干行为。

第三,是实行奖励优秀制度。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每次期中、期末考试过后都评学习标兵、学习进步奖和遵守纪律优秀奖等,单项考试通过省级和国家级,视情况加分体现在德育考评上,在学生中引起极大反响,并取得明显成效,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出现了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

四、公平公正,关爱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看到再顽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再优秀的学生也有不足,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一切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让事实说话,不因为个人的好恶来决定一些事情。比如,在评选国家助学金时,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学生档案记录的家庭情况和本班的实际拟定名单;然后通过同学和班干部了解平时花销情况确定名单;学生填写申请书,民主评议后在班级公示,如此,让大家体会到班主任的公平公正。注重关爱学生,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信息档案,里面详细记录了学生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和学生的性格特点等。重视与学生的情感培养,经常到宿舍和同学聊生活和学习,谈理想和以后的打算,让学生感受被关怀的温暖。

用心感悟生活作文 篇9

我用眼睛看这个世间,我用心来感悟这个世间。我看见太阳的光线是如何的色彩斑斓,我看见人们的脸上表情的阴晴各异,我看见你心中有些许的无奈,我看见她心中有些许的得意,我捕捉到他一闪而过的笑容,我捕捉到它一时纵容后的快感,我把这一切看成一本书。

看着天上的风云变化,看着马路上的熙攘的车辆川流不息,看着小贩如何在太阳底下叫卖地摊上的物品,看着人们怎样开着小桥车穿过街头,看着衣冠楚楚的人失去了笑容,看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是如何拥有真诚,看着那些有车有房有地位的人是如何愚弄了别人,再愚弄了自己。看着什么也没有的人是如何挣扎在这个社会,是什么激励他们活下去?是什么使他们拥有笑对人生?而且还能如此面露善意?

生活,给有心人发掘出属于他个人的感动。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上去看,各有不同的觉醒。一个很绝望的人要寻死,却可能因为一个陌生人一场陌生的谈话而放弃了原来的执着。心念一动可能就开窍了,总是无心插柳柳成行。你看似平常的举动,或许在她人的眼里就成为一种绝我的绝唱了。人,还是善意来得好。种下了善果,就算没有收获,可在播种时,你就已经得到自己心的收获是安祥。

不要因为你有什么,而她没有什么,就觉得你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你拥有的可能只是徒有外表,百年之后,人人一样,都是一砵黄土入故里。快乐的,幸福的人往往是那些拥有的不多也不少的人。我一手牵着妻儿,一手牵着自己,一路走着,我一路微笑,走到了终点,我也是微笑。我看着世间沧桑太过虚,我不执着,我只执着手中属于自己的幸福,我看着你,你看着谁,我不在乎。我祝福你,你祝福谁,我也不在乎。

用心感悟素质教育 篇10

当今社会,五严背景之下,所有的人都在呼唤一样东西——不再是文凭和学历,而是素质。素质教育已成为大势所趋。

然而,在现在教育模式的素质教育下,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同学。一种是埋头苦干,一心只为功名;一种是轻松过头,把学习当休闲。这都是没有能够接受或者错误理解素质教育的结果。何谓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埋头苦干为了什么,为了高考,为了大学,为了光明的前途,走上社会,靠的是能力,试问又有哪家单位愿意录用光有知识却仅仅是纸上谈兵的人呢?轻松过头又放弃了什么,缩短学习时间却降低学习效率,试问这真的是为了身体?真正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不考试、不留作业。素质教育应该是将应试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在缩短课业学习时间的同时完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多余的时间培养自己的社会能力的全方位发展。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一种概括抽象的概念,社会中的实践却显得更为具体而复杂,有的是书本上不具备的内容。同学们要适应且游刃于具体复杂的社会实践,不能单靠抽象概括的书本知识行走天下,而在于把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人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在素质教育的蓝天下,我们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学生,究竟该如何去做?

学校为我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同学们自由加入社团,竞选学生会,报名运动会,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在展示自己风采的同时,你是否也想到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社团的活动中,你是否踊跃表现,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在学生会的工作中,你是否各司其职,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在运动会的准备中,你是否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在校园文化节的活动中,你是否跃跃欲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但素质教育不应该假借某某活动(如:学雷锋日,奥运会,博览会……)发起,社会是每一个个体组成的,生活由每一天每一秒每一瞬间组成,每一个社会人,每一个生命活动都在体现你的素质。所以要把每一次经历,每一次实践看做是一次学习,一次能力的提高,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走上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了实践的社会能力,高考依然摆在眼前,因此,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培养学习能力,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去实践,做一些必要的实验,多提问多思考。通过我们的自我探索,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出了学习思考的能力。

有高考就必然要有应试,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但大家要认清,高考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看中过程,应该是素质提高的过程,知识学习的过程,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对学习效率的要求尤其高,我们定要在学习中更投入,努力改善学习方法,来获得更高的成效。高考也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单独是知识。因此素质教育搞得好,学生的能力就比较强,高考的成绩自然不在话下。能在提高成绩的同时有为今后的社会之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学们,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篇:关于万圣节狂欢夜的说说下一篇:会节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