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效教学

2024-07-28

探索有效教学(精选12篇)

探索有效教学 篇1

在新课程理念主导下的今天, 课堂教学也必然是一个开放性和动态的存在形式, 而有效教学则是推动“新课改”的有力助手, 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专业智慧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

那么, 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下面浅谈拙见:

首先, 针对数学学科特点, 应让预习和课堂教学和谐共存, 传统做法让学生预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 然后尝试做几道题目。这样做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结论, 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 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当强的探究能力, 我们应该提倡一种探究型的预习。

比如在教学数列时, 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有名的“汗若塔”问题:一块黄铜板上装着三根金刚石石柱, 其中一根细柱套着64个大小不等的环型金盘, 大的在下, 小的在上, 这些盘子可每次一个地从一根柱子移到另一根柱子, 但不允许较大盘子放在较小盘子上面, 若把64个金盘从一根柱子移到另一根柱子至少须移动多少次?

分析:用an表示将n个盘子从一根柱子移到另一根柱子至少须移动的次数, 显然a0=0, a1=1, a2=3, 对于n个盘子, 可看成一个整体, 套到柱子C上, 此时需要an-1次, 再把A中底下的大盘移到B柱, 然后再把C中的n-1个盘子移到B柱, 此时需要1+an-1次。所以有an=2an-1+1, 由数列知识可得an=2n-1。

问题2:已知楼梯共12阶, 某学生上楼梯时, 每步上1阶或2阶, 当他走完后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分析:设楼梯有n阶时的上法有an种不同的方法, 易知a1=1, a2=2, 上到第n阶有两种情形:第一步先上一个台阶, 剩n-1个故有an-1种方法;第一步先上两个台阶, 剩n-2个故有an-1种方法;总计有an=an-1+an-2 (n≧3) , 易求a12=233。

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去自由探讨, 寻找解决方法的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感受到引用递推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 求初始值; (2) 建立递推关系; (3) 利用递推关系求解。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更要注意认识问题深层结构, 变式拓展将教学的触角伸到知识、技能、技巧和思想的广阔空间, 在教学的过程中, 注意利用数学题目本身的内部的魅力吸引学生,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成功和发现的喜悦, 学生们一旦豁然开朗则信心倍增, 兴趣很浓。例如:求曲线y=x3+3x在点p (-2, -14) 处的切线方程。 (高中《数学》第三册 (选修Ⅱ) , P.114) 对于本题作适当分层次延伸变化如下:

1.已知曲线C:y=x3-x+2, 求经过点P: (1, 2) 的曲线C的切线方程。 (让学生认识到p是否是切点的区别)

2.已知曲线C:y=x3-x+2, 试问:分别过点 (1) (0, -54) , (2) (2, 0) , (3) (1116, 2) 的曲线C的切线有几条?如果是一条, 写出切线的方向向量;如果是两条, 求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如果是三条, 写出切线方程。 (这可以让学生总结这类问题解题步骤和规律,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若方程x3-3x-m=0有一个二重根, 求方程的解集。 (体现数学思想糅合)

4.P为曲线C:y=x3的一动点, 若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与曲线有另一交点Q, 求P、Q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体现知识交汇性)

这几个变式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可以让学生强烈感受到数学美妙, 以及课本习题的示范性和探究性, 极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后, 有效教学还必须从认知角度结合情感因素进行有效评价。我们应动态地看待学生, 不能以过去的成见和原有的表现来看待学生的发展, 教学应体现动态的过程, 不能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好生差生, 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进程, 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进行有效指导, 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科学的探究精神,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 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璐.再议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探索有效教学 篇2

牛 霞 9.26近年来,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貌似遵循课改要求、实质偏离课改理念的教学行为应运而生,致使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低效或无效现象。因此,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效教学,其核心理念就是教学的效率。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率的唯一指标。凡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称之为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的达成与一定的有效教学策略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探索方面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高低,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开展有效教学策略应用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改变费时低效教学现状的需要。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教学设备不足、教师观念等原因,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既可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许多英语教师总是埋怨英语科教学内容多、课时数少,学生基础差,教学条件差,领导不重视,考试要求高,教师压力大等等,希望通过增加课时数,利用课外时间,增加作业量,甚至于管、卡、压、罚、吓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是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唯有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实施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最优化教学策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在。

一. 从教学过程来分,有效教学要关注:激活动机、明确学习者目的、唤起注意、科学学法指导、促进互动学习、及时反馈、构建知识等等策略。

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集思广益,集体备课,设计好整体教学思路,分析重难点。

1.备课要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目标的确立应当是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的确立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1)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感兴趣学生就能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而我们的有效教学也呼唤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果老师讲的头头是道而学生不听,那么这就是一堂无效或者是低效的课堂。因此,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2)备有效的提问设计。课堂教学提问环节,有时教师不假思索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要么把学生问得晕头转向,要么学生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回答,体现不出提问的知识重难点,或者无法体现学生的思考的过程,即教师并不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的提问先进行有效设计,应该是深思熟虑后的而提出。(3)备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常强调启发式教学,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的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一定有限的知识基础上,用大量典型的事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

3、备有效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用眼接收的信息约占85%,用耳接收的信息约占11%,用鼻子闻接收的信息约占3.5%,用舌头尝占1%,用手和身体接触占1.5%。显然视听结合多渠道的信息传输是能提高效率的。因此教师上课应尽可能多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显著的优点。一是使课堂信息量增大,便于学生接受多种知识。二是直观性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三是教师板书量减少,使教师能有时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集中精力提高讲解效率。四是使教学重点突出,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内容。

4、备有效的评价方式 测评是有效教学的必备环节,既可以使我们及时掌握学情,发现学生学习的困难点,调整教学策略。也可以及时消化,巩固新课内容。便于学生自己突破,从理解迈向掌握,直至应用。教师应采用多种测评方式,当堂检测,课后作业,周周练,月月考等等。在设计测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作业和当堂所学内容不能脱节注意层次性和题量,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收效。二是精选作业内容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三是利用课堂学生对作业的评价,反思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学生作业信息,达到提升课堂的效率。四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差异性,设置题目呈阶梯型,开放性。

二:有效利用和挖掘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内容健康又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本人认为应按照实用性、趣味性、丰富性和易操作性原则合理使用资源。

(一)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是学生接触最广泛的、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课程资源。文本资源的利用是最广泛、最行之有效的,除教材、练习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报刊杂志。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找、阅读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人的英语水平订阅合适的英语报刊杂志,如《英语沙龙》、《英语广场》等,做摘抄或剪报,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信息收集整理、英语口笔头表达、交流能力。引导学生收集身边的可利用的英语文本资源,例如:生活中随处可见,路牌、广告、服装等上面都有英语,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会了许多单词和英语知识,而且能有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影音资源 影音资源有逼真、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持续活跃,学生处于高效学习状态中。开发影音资源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1、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如中央台的“希望英语大赛”等节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需要有选择的收看。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听力、扩大词汇量都有好处。

2、唱英语歌曲。英语歌曲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资源,它融英语语言学习与娱乐为一体。既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情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而且流行音乐是我们了解西方人的思维及语言习惯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学唱,学生既获得了乐趣,又掌握了很多词汇、句型和语言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锻炼了发音。

3、观看英语电影。利用英语原声电影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看英语原声电影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我选择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的电影。

三: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共建和谐课堂 初中学生的特点普遍是英语基础较差,学英语的兴趣不浓,甚至有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个性,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比如在学习九年级“Unit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这单元时,我选用了jazz,rock,classical music,dance music和pop music几种音乐,在美妙的音乐中学习词汇和定语从句句型: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 I like music that is quiet and gentle./I like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随后,又列举一些他们喜爱的歌星学习:I like singer who writes his own music./ I like singer who dances well./ I like singer who has beautiful looking.这样一来,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从而积极活跃参与后面的语言交际活动和语法归纳。

四:创设真实情境,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习的效率.英语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它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说出来的。为达到用英语流利表达的目的,教师尽可能创设合理逼真的教学情境,创设真实情境是让学生开口说的关键。可以尝试用下列创设情境的方法:

(一)利用课室现有的资源,依靠教学讲台,以语言、表情、动作、实物等创设最直接、最经济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上要活泼、风趣、幽默,在讲台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情,将学生带入自觉的学习境地。

(二)设置真实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增加实际体验。只有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英语才是最有价值的,即“在用中学”。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过程中,做到有效地学,活学活用。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进行英语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德国艺术家拉辛说:“上帝如果一只手拿着现成的真理,一只手拿着寻求真理的方法,我宁愿选择寻求真理的方法,而不要现成的真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比起直接传授书本知识更为重要。例如:单词的记忆,如果学生不讲究方法一味死记硬背,既费时又容易出错,而且很容易遗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拼读规则去记忆、联想记忆、分类记忆等等方法。如,字母组合ee,[i:],按拼读规则拼写,不易遗忘,[i:]:的单词meet feet see need 等,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都会经久不忘。实践证明,方法不当往往事倍功半,令学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导致他们厌学甚至弃学。而好的方法则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了成就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就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好,形成良性循环.有效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课堂教学,总之,有效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应该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五: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学习心理”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给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尤其重要,例如,提问他们有把握的问题,鼓励他们先在小组中进行朗读、对话、表演„„成功后在全班亮相,借以表扬他们,从而树立“我也能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学生取得成功的机会更多,积极性就更高,学生自我实践、跃跃欲试的想法就更坚定,从而实现“参与——成功——参与——成功„„”的良性循环。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探索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赞赏 思维启迪 语文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08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可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都被有的老师忽略了。因而,语文教学存在着搞好低效的困惑。那么,我们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呢?

一、注重赞赏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的表扬只是为了课堂教学环节得以顺利的进行,而非从心里赞赏学生。其实,赞赏和表扬还是有差别的。赞赏是由于赏识而加以称赞,是心灵深处的自然流露,内心情感世界的迸发,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功利目的。表扬则是侧重于外在的、形式上的,有时还带着一定的目的,并非真心诚意,比如为了让学生认真听课或是按时完成作业。在日常教学中,多数老师缺少的就是那份对学生的赞赏之心、赞赏之情,这是因为老师常常对学生期望过高,甚至以“完美”的标准去苛求他们,把他们的微小进步当作理所当然而忽略掉。因此,老师看到的大多是学生的不足和缺点,看不到学生的优点,自然就谈不上欣赏称赞学生了。赞赏学生是人文精神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它倡导个性解放,要求老师应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同时,必须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自然而然就会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赏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境,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

二、注重语文学习思维的启迪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由于受教学参考书的束缚,自己并没有动多少心思来考虑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也很少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语文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要想学生的思维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教师必须率先走出求同的圆圈——摆脱“教参”等教辅资料的束缚,从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入手。比如教学《美丽的公鸡》,不能只满足于学生懂得:“公鸡看到啄木鸟、蜜蜂、青蛙都不理自己,认识到‘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要看它能不能帮人们做事”,就戛然而止。虽然答案是正确的,学习目的也已达到,但学生的思维却被限制在了一个圆圈内。倘若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公鸡改错之后,啄木鸟、蜜蜂、青蛙会不会理它,态度会不会改变?其思考的结果会是多向的或它们成了好朋友,或成了竞争对手,或啄木鸟、蜜蜂、青蛙成了公鸡的帮助对象……像这样引导学生由果导因,从发展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显然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师若能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这不仅无碍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比如,有位教师教学《新型玻璃》,他先用二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了解课本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用途,接着鼓励学生挑刺:“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你认为这五种新型玻璃还有不足吗?谁能发现其不足,就发给‘发现奖;谁的见解有独创性,就授予‘智慧星称号。”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整个课堂热气腾腾,学生的参与面达到了百分之百。有的说:“夹丝玻璃”可用于防盗,因为它坚硬,即使猛击也不碎,何惧刀划?若能与“夹丝网防盗玻璃”合二为一,万一破碎了,报警器再报警,也不迟呀,还可节约能源呢!有的说: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家庭有高档次或家用电器,若能将“夹丝网防盗玻璃”与“变色玻璃”的优点合并用于住宅,既可防盗,又可调节室内光线,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有的说:要是将这五种玻璃的特点来一个大综合,那不是成了万能玻璃了吗?有个同学异想天开:再加进去一种能模糊视线的材料,那就更妙了——若不仔细看,根本不知道有玻璃……虽然同学们这些超越现有条件的“创举”难成现实,但这种敢于发现,敢于创造的精神,才真正是塑造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初衷。

三、注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语文老师并不是很重视。为此,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系列活动课程。从低年级的“自我推荐”“讲身边小故事”,中年级的“自编故事”和“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型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交际与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翱翔,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挖掘培养。

就以“辩论赛”为例: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只能按照教师精心设计和期望的轨道,“小心翼翼”地进行,不能有所偏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然而,从辩论课中,我们则看到:无论是辩题的确定,论点的选定,还是正反双方人员组成,学生不必履行课堂教学中的循规蹈矩,可根据辩题,自由选择观点,收集材料,并精心加以组合。这些无不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为了使本方的观点获胜,在分头各自准备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开会讨论、交流;选择整理材料;设想各种情况,研究制定对策。这种在一般教学活动中较难实现的“积极参与、交往合作”的效果,在辩论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辩论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课堂教学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辩论会上,学生把平时“唱主角”的老师“冷落”在一旁。学生不必对自己的问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老师的意愿而顾虑重重,学生也不必受选举手后发言的纪律约束,对各自所持观点,可根据自己已知的事实,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起或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事例,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同时,对对方所执观点,合力进行驳斥。在双方的唇枪舌战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学生间的主动交往也增加了。随着辩论课的进行,我们还惊喜地看到:孩子们内在的潜能、智能得到了挖掘、拓展和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冷静的头脑、敏锐的捕捉力、应变的智慧、出口成章的口才、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逐步形成。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正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目的所在吗?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新探索 篇4

一、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非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以及技能有没有得到提高与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是学了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知识和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低效或无效教学。因此,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标准。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 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起点, 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心理学角度讲, 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 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可见, 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 学生就会对整堂课充满期待, 他们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 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面对40分钟课堂, 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是我们课改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反思的问题。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 我常用情境导入法。在教学《乘法估算》时, 我是这样情境导入新课的:王叔叔是一位打字员, 他每分钟可以打112个字。一天王叔叔正在打一份稿件, 突然编辑部有人说有一份2000字的急稿需要20分钟打出来。王叔叔想了一下自信地说没问题。你知道王叔叔为什么这么自信吗?问题一出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他们饶有兴趣地开始了思考。教学实践证明:情境导入不但可以吸引学生, 引起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对课程展开深入学习起了导向作用。

2. 积极创建自主合作活动化有效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 教师应把课堂营造成学生的数学活动场景, 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设计成一定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 在活动中发展创新。如教学“千米的认识”这一内容时, 在课堂上讲不清什么是1千米, 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组带好米尺和卷尺, 来到学校的操场上, 先要量出1米的长度, 再量出10米的长度, 让学生体会, 再用卷尺量出100米的长度, 让学生从100米的这头跑到那头, 感受100米的长度, 再告诉学生1千米的长度要是10个100米那么长, 再让学生感受, 从校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再测一测每名学生每分钟走多少米, 问:你要走几分钟是1千米?学校的操场250米是一圈, 跑几圈是1千米?你还有其他办法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有学生回答说通过看摩托车的里程表可以知道1千米的长度等等。通过让学生到操场来量、测、算、估的方法, 使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求知识, 并有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教学是扎实有效的。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不仅让学生动眼、动耳, 而且还要动手、动脑、动口, 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说进行积极探索、发现,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 主动参与学习, 体验成功。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氛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实践活动, 凸显活动性学习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各方面素养。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 我让学生动手用硬纸条做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在讲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 让学生拉一拉, 比一比, 看有什么发现。通过对比, 不用教师过多讲解, 学生便一清二楚了。

3. 积极开展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有效教学。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 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数学教师需要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 要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地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数学科教学中;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网络资源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 教师采用“Flash”设计出有趣的动画情节来引入新课, 将它播放到学生机上:烈日炎炎, 口渴难忍, 猪八戒找来一个大西瓜解渴。悟空说:“咱们四人平分, 每人吃四分之一吧。”八戒很贪吃, 不高兴的说:“西瓜是我找来的, 应该多吃一点吧, 我至少要吃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吧。”其余三人听了哈哈大笑。教师适时提出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你知道大家为什么取笑八戒吗?”在这个情境中, 火红的太阳, 干枯的大地, 翠绿的西瓜, 滑稽的人物表情, 幽默的人物对话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 适时提出的问题, 自然就能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 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大大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多媒体营造的“探索场”,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充满好奇和乐趣, 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索论文 篇5

锦石小学

张天补

“轻负担”和“高质量”一直以来被我们看做一对矛盾,这对矛盾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育观念把两者对立起来的,依靠大量的作业,强化、强压的手段来提高考试质量(也就是所谓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教育的一种时尚,一尊不可舍弃的法宝。而效果却是老师孩子负担沉重,疲惫不堪,孩子害怕学习,师生关系紧张。作为老师,怎样高质有效而轻松的教学一直是我们探索的方向。接下来我就有效的课堂、有效的作业、有效的课外辅导三个方面,谈谈我同时也是其他老师的一点探索和体会。

一、有效的课堂

课堂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 的教育主阵地,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把教师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才能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态度积极、思维活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因此,教学的组织,环节的安排,方法的运用等都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我们应该在课堂中更多的设置情景,让孩子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老师营造温馨、和谐、清新活跃的语言环境,打造激情课堂,由机械地传授,盲目地灌输改为积极地、正确地、有效地引导,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改为主动地探索、积极地配合、热情地参与,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生动有效的课堂。例如在教授《云房子》一课是,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造云房子,对比较抽象的“云房子”进行直观的感受,留给了学生充足的个性体验的空间。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只可爱的小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这样的教学有益于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在课堂中,我还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环境,让学生所学的语言得到运用。在学生造好云房子后,老师又引导“小鸟们”说一说自己造了什么样的“云房子”,并且还引导“小鸟们”到好朋友家去做客,去参观,去玩耍,将参观到的按照一定的句型向大家介绍,这一有效环节的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将课本的“符号语言”内化为“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如:教师语言描绘情境、学生作品展现情境、学生描述丰富情景、学生表演体验情境等等,将学生带入一种美丽的意境之中,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使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接近了,加深了对课文的体验和理解。课堂上,学生仿佛就是一群放飞的小鸟,在天空中遨游,他们的情绪高涨,学习兴趣非常高。同时,教师的适时的点拨,恰当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他们所思、所想、所知都说出来了。语文课堂中不仅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同时有效地进行了语言训练。语文姓“语”,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的课,教师要培养学生规范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语言的积淀。我们的语文课要有效,不在于是否书声朗朗,不在于热热闹闹,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的发展。

二、有效的作业

在课堂教学中摒弃满堂灌的陈旧教学形式,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作业,决不留在课后,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相机指导。做到课课清,提高作业效率。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原有水平我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巧、活。精选作业类型,避免随意、重复、枯燥的作业,不是非做不可的,可做可不做的作业坚决不做。做到作业量适中,难度适宜,梯度适当。设计作业时关注学生全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从作业中同样能体验到经过思维所获得的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负担,当成是不得不为苦于交差的被动式劳动。例如在二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去布置简单和重复地抄写作业,而是挑选意思相关联的词语,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写话训练。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虽然是同一题型的训练,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最基本地要做到运用书中的词语,连成一两句通顺连贯的话,中等的学生要达到写两至三句意思连贯的话;更有能力的学生则要求连成一段意思完整,表达正确的话。这样的设计适合了不同学生的需要。这样的训练一方面巩固了字词的字形,并且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一步理解了词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训练中强化了句子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连贯组句的能力。学生在组织句段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的作业并不复杂,并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多层次的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如教学有关教学冬天一课的识字,我让学生运用“寒流、北风、大雪、腊梅、翠竹、苍松、蚂蚁、刺猬、蟒蛇、滑雪、溜冰、跳绳”这些与冬天有关的词语写一段话。有学生这样写道:“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随着寒流的袭来,一场大雪从天而降。腊梅花迎着风雪勇敢的开放,翠竹和苍松也不怕寒冷还是那么翠绿、挺拔。蚂蚁很怕冷,早就躲到洞里过冬了,而刺猬和蟒蛇也开始冬眠了。我们小朋友不怕寒冷,他们有的滑雪,有的溜冰,有的跳绳,玩得高兴极了。”我把学生所写的优秀句段在班中进行交流,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并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在讲评中渗透了句子教学,标点教学,并为今后的作文教学做好了铺垫。学生在评议中锻炼了听的能力,字、词、句运用的评判能力也有了提高。老师在批阅的过程中,从学生通顺连贯的语句,甚至是精彩的用词组句中得到愉悦。

二、有效的辅导

我们也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的差异当成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收益。“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旨在使多数学生掌握学习的重要内容外,还要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较大的效益。在课堂教学以外,利用早读、中午、放心班等时间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而不是拖着全班同学做重复性的作业。优生在轻松完成书本作业后,把时间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把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使得优生更优。后进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记忆型落后,有的是思维型落后,有的是习惯型落后,针对他们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和辅导使得班级整体水平上升。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探索 篇6

关健词:以学生为中心 初中英语 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英语已经作为一种必要的国际化的沟通工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而阅读作为人们获取信息、搜集数据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通过阅读既可以增长知识,又可以通过对大量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和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初中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投入产出率”很低。为了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往往投入或者耗费了很大精力,但是实际效果却不显著,在教学方法的步骤、过程、效果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重点不突出。首先,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于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而且片面的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词汇量、知道了英语语法,就能做好阅读功课,因此本应该留给阅读课的课程时间被人为安排成了语言知识点课程或者词汇背诵课,教学重点不突出,而只是泛泛地让学生们通过识记、背诵等生硬的掌握内容,课堂教学效果差。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我英语阅读重点重点和难点,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授课或辅导学生,但是收效甚微。

2.“三维目标”结合不紧密。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所应达到的“三维目标”关系,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有机协调,不能只关注一方面,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学生的语言基本知识和词汇量、语法方面的问题,轻视了另外两种目标的培养,顾此失彼,不能将“三维目标”紧密结合,并且合理融入到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3.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厚。而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不能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再加上传统的“题海战术”的消极影响,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英语这一学科难以产生兴趣,或者这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为了学而学,不能主动学习并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或技巧进行阅读。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途径

要想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的教学模式的优势性,应当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学生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教师教学效果。

1.阅读前。首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们提供一些跟阅读内容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根据学生现阶段发展水平设疑置难,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对所要学习的阅读内容进行自主的预测和探究,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预测阅读,它是指在阅读前让学生们根据教师提供的文字、图片或者影像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断,而后学生再借助一些语法和现有知识,挖掘阅读的线索的过程。

2.阅读中。在阅读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特点灵活使用、精读、略读、寻读等方式,或者这几种方式结合使用,快速把握文章结构。略读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对文章信息进行筛选并提炼有效信息,比如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是一种高效的方式。总之,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师生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来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3.阅读后。阅读后,教师还应当积极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通过建立好的图式来加深理解和提高阅读策略的灵活度,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个性观点和看法,给学生提供自由、和谐、宽松、快乐的学习和讨论氛围,有助于让学生们保持较高的阅读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合作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相应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可以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演绎,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对内容进行丰富,从而让阅读更加具有立体感,让阅读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在阅读前、阅读中及阅读后各个环节做好协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切实可行且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索 篇7

一、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学生发展

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以说有效教学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那么具体又要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呢?

1. 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也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 他们才会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 去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 体验学习的乐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 也有可能是在获得数学学习成功之后产生的.

2. 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与形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数学教材已经基本实现了生活化, 教师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 向学生揭示周围世界的数学现象与内在美, 使学生体会到在数学这个诱人的王国里, 有许多数学现象需要去观察、去发现, 有数不清的问题需要去思考, 去操作同时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将生活化的材料引入到课堂中.学生往往习惯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 这时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经验逐步上升到数学思考的过程.这样, 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就能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每个班的学生都会参差不齐, 在每一次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都会有不同的眼神, 不同的表情,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 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很少去考虑学生的想法, 这样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在学习中所获得的成功和教师的鼓励, 都会使学生体验到心理学所说的“愉快效应”因此, 教师对学生取得的成绩, 甚至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 会使他们感到有希望学好数学.

二、以课堂为载体, 关注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我们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唯恐学生听不明白, 于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结果是话说得太多, 说得口干舌燥, 多么辛苦啊!可是这样反而是阻碍了学生的思考, 阻碍了学生探索性学习的产生, 这种教学不是有效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使我们的教学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1. 尊重学生、用好教材、坚持反思

遵循学生的一般规律, 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个性选择, 满足他们多样化或自主化的需要, 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从教师的角度来备课, 而忽略了学生这个角色.但是, 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是影响我们教学效果的关键者, 所以, 我认为我们在备课时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大量的资料表明, 很多特级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怎样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 只有不断地反思, 才会不断地生长出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 才会使原来的教学不断走向有效.

2. 讲究策略、创设情境、精导妙引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不适应教师的全权讲授法, 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必须通过他们自己去探索, 这就要求教师要讲究策略, 要教会学生“爬坡”.每节数学课都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新知识.新旧知识之间, 存在着一个知识的坡度.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把这个“坡”铲得平平的, 例题之前要加准备题, 解答准备题所用知识, 老师又先给复习一遍, 结果不需要学生多思考, 就在不知不觉中“爬”上了“坡”.事实上, 不管是解题方法还是结论都是老师给予的, 下次如碰到这样的题目学生还是做不出, 教学效率不高.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自己“爬坡”, 动脑思考, 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做的事, 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结论是学生得到的, 方法是学生摸索出来的, “坡”是学生自己爬上去的.看上去花的时间多一些, 但学生的分析、对比、综合等多种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都得到了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3.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新的数学课程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提倡充分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组织他们主动探究相关内容, 以便发现相应的数学规律或者结论.但在实际的课堂上很多的教师唯恐学生听不明白, 于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结果是话说得太多, 反而使重点不突出, 还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所以, 我觉得要提高课堂效率,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 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数学思想, 发现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在学生讨论、看书或动手操作时, 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 使之真正能“到位”, 达到预定目的, 不能走过场.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探索 篇8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灵魂,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手段之一。学生知识的形成源于生活情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那种“说教”教学方式,运用多种合理的形式,创设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和现代生活气息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进行“一般违法与犯罪”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一般违法、犯罪的特征及区别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拓展,如在课堂中播放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资料,通过直观的影音资料让学生对遵纪守法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通过反面教材加深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通过影视、音乐、图片等视听材料,能够将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自身各种感官去感受,从而营造出一个利于教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体验式教学,充分利用和挖掘课堂生成性资源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对政治课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采用开放式体验教学(即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法开放和教学过程开放),给学生以尽量多的体验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进行平等的师生对话,有效地进行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让学生共同感受体验的乐趣和创新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失误的或者另类的提法,及时地运用教学机智加以引导,防止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流失。

三、组织教学实践,关心学生综合成长

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教学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在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性概念,甚至很难记忆。为了使学生对这些抽象的知识加深理解,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记忆,真正促进学生的实践成长。如在进行“自觉,磨砺意志”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可以使学生自主交流如何培养坚定意志的方法,在对知识内容的讲解结束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诊断与治疗意志薄弱症。让学生自我发挥,由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心理专家和意志薄弱症患者。通过患者的症状叙述,“心理专家”作出诊断意见,开出药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们畅所欲言,通过自我思考进行药方的补充和评价,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引导,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初二阶段的法律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一些座谈式的教学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辩论等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极其有利,使学生可以摆脱学科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协调合作,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敢于质疑与批判的学习精神,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教学。此外,现阶段初中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抗压能力较弱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教学的普遍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心理给予足够的关怀,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心理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重视课外教学延伸,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题,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访问。实地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针对收集到的时事举行演讲。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总之,促进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钻研教材,学会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法;掌握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平等关系,提高学法。因此,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教师就要致力于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探索,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郝志,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效益的提高[J],教改聚焦,2009(11)

[2]朱宁,也谈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教导入[J],考试周刊。2010(10)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探索 篇9

一、优化教学设计, 激发学习兴趣

有些课堂是沉闷的, 是高耗低效的, 是我们在用几十年的标准去要求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学生, 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导致沉闷厌烦, 学生收获甚微。要创造高效课堂, 实现转变, 首先取决于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有了新的教学理念, 就会有新颖而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而好的教学设计才有好的教学效果, 才能有高效的课堂。

(一) 寓教于乐, 充分利用教材优势

课程标准中提到, 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把握学习难度, 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 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 并使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译林版英语教材本身就极富吸引力, 充分发掘这一特色, 就能弥补英语课堂的乏味。

译林版英语8年级下册Unit 2 Travelling主要介绍了迪士尼主题公园。所以在本单元的复习中, 笔者顺理成章地设计了一个游览“Unit 2”的主题公园———Theme Park of Unit 2。这个主题公园包括三个城堡, 分别是Donald Duck Castle、Snow White Castle和Mickey Mouse Castle。每个城堡中设计了以不同形式呈现的复习内容。Donald Duck Castle以听、读的方式游览了各地的名胜, 复习Welcome to the unit的内容以及Checkout B。在Snow White Castle中, 解答所有的习题、升级以解出被恶毒皇后囚禁的公主, 复习Grammar的内容以及Checkout A。学生充满了使命感, 饶有兴趣地完成了原本枯燥的语法习题, 最终救出了白雪公主。在Mickey Mouse Castle中, 有一幅未完成的米老鼠图像, 学生用英语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旅游胜地, 复习Integrated skills和Main task的内容, 为米老鼠画像添一笔。作为奖励, 也作为游览这个主题公园的纪念, 每个为完成米老鼠画像的学生都能拿到一张米老鼠的卡通图片。

这样, 利用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卡通形象,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在“游中学”, 在“学中游”, 为他们创造诸多锻炼、展示的机会, 活跃了课堂气氛, 深化了教学内容, 充实和发展了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 达到了预期的复习效果。

(二) 精心预设, 设计精彩的教学活动

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 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 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 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法妥善处理。

译林版英语9年级上册Unit 6 TV programmes的Reading中一共有四个电视节目的介绍。如果采用相同的方式呈现处理, 整节课会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没有新鲜感。其实, 在备课中我们只需稍动脑筋, 课堂自然就会充满乐趣。第一个板块用了“Watch and decide”的方式, 观看一段这个节目的小视频然后判断正误。第二个板块用了“Read and Answer”的方式。这个“Read”并不是简单地打开书、大声读或默读, 而是根据九年级学生应有的相对速度呈现课文和问题。这种方式, 要求学生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同时也锻炼了学生阅读的速度, 提高了阅读的质量。第三个板块采用“Listen and Choose”的方式。其实, 对于学生来说, 听是一种比较难的输入方式, 所以我们也就采用比较简单的输出方式“选择题”。而剪切一些重要的对应答案的听力材料,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听的能力。真正把基本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而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为了“听”而听。最后一个板块采用“Read and Complete”的方式, 让学生打开书, 自由朗读, 可有声可无声, 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多记住一些信息。然后合上书, 进行填空。既锻炼了学生的快速记忆能力, 又能检查学生对一些重要单词的拼写情况。

这些精彩的教学设计, 一环紧扣一环, 难度递增, 既激发又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课堂提高了效率, 更抓住了学生的心。

二、整合教学内容, 夯实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指出,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当我们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 有效组织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具体落实到每个单元每节课内容的选择上, 则是高效课堂的体现。如果教学内容选择适当,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学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对于复习课尤为重要。哪些内容要复习, 哪些内容要详细解释, 哪些内容要拓展, 教师都要了然于心。教师必须先熟悉课程标准, 并以此衡量所复习的语法点及语言点在本单元、本册以及整个学年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重及地位, 在复习时真正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语言点不漏, 收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译林版英语9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的单元复习课, 就可以这样选择复习内容。第一步, 复习单词词组语法点。在口头复习了词组固定搭配和语法点以后, 落实到笔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 所以就安排了test的环节。这个环节不仅仅是对刚才的复习内容进行检测, 而且更要进行类似题型的解题指导, 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 更掌握学习语言的方法与技能, 即“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第二步, 开始拓展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相关的练习更应该在课前选择好。不仅内容与所复习的单元相关, 而且应有学习方法指导和应试技巧的指导。例如, 初三复习课要让学生接触一些语篇, 做好阅读指导工作,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掌握阅读技巧。这节课中笔者选取了阅读难度中等的语篇, 详细指导学生何时进行略读、何时进行精读、部分类型的题目如何解题等。笔者设计的四道选择题分别包括了释义、上下文理解、概括标题等类型。在校对答案时, 分别对此类型的题目进行解题技巧的讨论, 让学生自己把在阅读中总结出来的好方法提供给大家共享。这样的教学环节, 不仅让学生既快又好地完成阅读题, 而且还让他们互通学习方法, 掌握有规律的阅读技巧, 使英语能力得到又一次的强化和提高。

(二) 有效组织教学, 做好课堂练习的分层性

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 教学应遵循“可接受原则”, “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 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因此, 教师有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既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 又不能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种方法来教学, 同时摆正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坚持尊重学生个性, 因材施教, 让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笔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课中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 着重帮助他们掌握、巩固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对于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 就应侧重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 在整体目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具体的练习部分应做到分层设计。

译林版英语9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的Welcome课时中, 由于内容比较少, 所以除了完成书上的一些练习以外, 笔者还设计了Game time的环节, 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word puzzle,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 找出有关颜色的单词。这一练习,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也能让一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找到一些自信。第二步是ask and answer, 包括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也是根据难度逐渐递进的。第三步是choices。这一练习, 相较于之前的两个, 难度就加大了很多。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内容, 猜测一些颜色单词在英语习语或谚语中表达的另一层含义, 以此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猜词的能力。同时又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文化, 进而拓展文化视野, 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四步是承上启下。要求学生会进行颜色的加减法。这其实包含了一些跨学科的意识, 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美术、物理知识。同时, 也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 一举两得。

(三) 有效组织教学, 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呈现上, 还可以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以不断引起学生的兴趣。复习课的特殊情况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只要我们肯动脑筋, 还是可以找到很多“金点子”的。

在译林版英语9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的Welcome to the unit的教学中, 虽然内容比较简单, 但因为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 因此教学生一段朗朗上口的Chant———Rainbow, 既帮助学生记忆了彩虹的七种颜色,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I am a rainbow, just like a bow.

Red first goes, Warm orange, yellow.

Life green grows, Blue and indigo.

Nice violet follows, Oh, all in a rainbow!

在教学译林版英语9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的Integrated skills前, 可以插入一个心理小测验。让学生选择最不喜欢的颜色, 然后针对此选择相应的心理分析。其实让学生阅读心理分析, 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

三、巧用教学方式,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已经不是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一本练习册就可以上一节课的时代了, 我们应该赋予英语课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只有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广泛地、多角度地引发学生的联想, 把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呈现在学生面前, 才能使英语课上得紧凑活泼, 达到应有的效果。

每个单元Comic strip的教学应该是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 可是, 每个单元一成不变地听、读、表演也会让学生对此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

译林版英语9年级上册Unit 6 TV programmes, 在教学Comic strip时, 可以采取电视编辑中的一个手段———配音。即把教学课件里视频的声音关掉, 给学生一个话筒, 让他们看着视频配音。学生都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 一个个跃跃欲试, 看看谁是最棒的配音演员。

教学方式千变万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服务的,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英语的基本知识, 而且还要让学生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摘要:文章通过大量教学实例, 对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的巧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在英语课堂注入新的理念、新的活力, 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 又夯实了英语基础知识, 提高了英语基本技能, 营造出“轻负担、高效率”的英语课堂。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探索 篇10

一、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对学生加以引导、扶植和培养,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在上机时,可以确定一些有意思的上机目标,让学生为了这个目标而去探索它的实现方法,尽量将探究知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例如, 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时,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或者设计一份板报; 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时,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花费进行统计;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引导学生用“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 班级通讯录制作; 在学习Power Point时,让学生做一个介绍家庭或学校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对于一些游戏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玩,但不要告诉他们玩法,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游戏的玩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激发进取心。

二、优化信息技术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正逐渐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 当前使用的教材也更加关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多以“任务”的形式编排教材。这使得知识点的组织与呈现相对零散,系统性有所下降, 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授课,初中阶段的学生很难有效构建合理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改进传统教学策略,即重组教材模块,编写配套教案,整合学习活动及安排可行任务,帮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其主体性,充分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提升整体学习能力。

重组教材模块,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新教材的编写在知识系统性的安排上有所欠缺。简单照搬教材安排的顺序,显然不能够让学生有效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原有教材的科学性较强,也有较高的统一性,不可能完全抛开。因此,最佳的办法是适当改变原有教材的编排顺序,以整合知识点的体系为原则,重新组织教材,建立新的教学模块。这样,可以删除部分重复内容,加强知识的系统性。

通过梳理教材中的全部知识点,第1章《走进信息世界》、第2章《管理计算机》、第6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第11章《设计主题网站》这4章的内容可以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整合成网络模块; 第3章《设计应用文档》 单独列为文字处理模块,与第8章《动画制作模块》这两个模块可以沿用原教材的教学体系,不需要太大的改动; 而将第5章《体验多媒体技术》、第7章《音视频获取与编辑》及第9章《制作多媒体作品》的部分内容提取出来, 分别设置为多媒体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这样,全部11个章节分成5个模块,学生可以选择相应的模块学习。当然,这5个模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讲究一定的顺序,根据需要灵活处理。

模块之间要有逻辑联系,也就是说,学生不可以随意选择学习模块,而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及内在关系进行学习。一般来说,文字处理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应当作为首先学习的模块,有了基本的文字及数据处理能力,再进行网络模块的学习,最后进行需要一定创作能力的多媒体及动画制作模块的学习,这样的学习顺序能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否则学生的学习既不是按照教材顺序,又不能根据合理的知识体系进行,学习建构的效果将很差。但是,在尊重一定学习顺序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如将学生感兴趣的网络知识部分提前引入,以此引出文字处理等模块的学习,将会使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主动性更强。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能力渐渐成为个人成长所不可或缺的能力,它不仅渗透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更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注定了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照本宣科是不行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1. 会自行探索新软件的使用方法。信息技术课不能以教会学生掌握某一种软件的应用为最终目的,教师要在教软件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大同小异的菜单布局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思想。当然,在目前没有形成素质教育观念、应试教育仍然占优势地位的现实情况下,教师教学生具备对新事物探索的能力,注定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2. 会利用网络学习。网络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属于“玩具”,绝大多数学生在网络上以娱乐为主。网络是一个大宝库,学生可以用于提高学习成绩,提高人生修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只盯着它的娱乐功能,这不能不说是教师引导上的缺失。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把学习资料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提醒学生网络上有很多有用的学习材料。

3. 会利用学习到的内容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一些软件,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利用起来,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增强其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和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在关注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以上各方面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源于教材, 但又不囿于教材。教师持之以恒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相信学生的能力一定会在坚持中提高。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项融知识性和技能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教育,其特点是: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社会时代性,因此,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内容新、方法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进教学策略,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把教材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探索习作教学的有效模式 篇11

一、作前积累:写好日记,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真实自主地写作文,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指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然后才可以逐步学会表达事物,认识是表达的前提。校内外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学生丰富和认识生活的主要源泉。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一要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二要积极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读书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三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及时地记录下来,写好日记,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作中指导:开拓思路,培养构思能力

作中指导主要是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联想力等,开拓学生的思路,指导学生去构思。在写作内容确定后,要指导学生立意、构思。方法是通过说选材,说思路,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评价,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立意、构思。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和点拨,但绝不能强求一律,决不可造成千口一辞,千人一面的局面。同样的题材,立意的角度可以不同,思路可以不同,结构特点可以不同,选材的重点可以不同,细节可以不同。比如在指导学生写“我最喜欢的小动物”这篇作文,教师可这样启发学生:“同学们,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你最了解、最熟悉的动物是什么?这节作文课我们来写一篇写动物的文章,你能从你喜欢的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吗?”这样指导使学生明确了本次作文的写作目的、对象、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审清了题目,明确了要求,再引导学生提取日记中积累的材料,选材立意和组织材料,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思考的路子去写。这样,既在主要问题上给予了引导,具体写法又因人而异,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写出各自的真情实感。

三、作后评改:评价矫正,培养自主修改能力

学生的初作完成后,必须抓好作后评改,把反馈评价与相互矫正贯穿于写作过程的始终。因为反馈评价对信息的再输出必将产生有效的影响。对部分学生文章的肯定评价或矫正,必将引起写作主体矫正和调节自己的认识,对修改作文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促进学生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通过自我修改,提高作文能力。

一是欣赏法。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后,教师从中挑选几篇佳作面批面改,再由作者自我校正,然后在评改课上利用录音、媒体课件等手段向全体学生展现,让学生们边听、边看、边欣赏,使欣赏者和被欣赏者都能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既达到欣赏作文的目的,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经过评议后的作文,再评选出最佳作品,贴在“小小作家”专栏中,让学生们欣赏。

二是评议法。根据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这一特点,选取学生作品中典型的具有评改价值的作文,用实物投影放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评价。遵照单元训练重点,教师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问题来指导学生的思维指向,使学生能按照要求去评改,不但能让学生发现别人或自己习作中的不足,而且有助于学到修改作文的方法,用自己的力量获得新知。

三是比较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知其优劣,吸收长处,克服不足。作文评改中的比较方法很多,有时可以让学生拿自己的初稿和成稿对比;有时可以拿习作例文同自己的作文比;有时还可以和班级中好的作品相比。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深化和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四是交流法。群体的自主、相互交流可以激发儿童对该事物产生兴趣,产生感情,进而深化认知。为了促进学生在评改中相互合作,提高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可在学生完成初稿后,给予一定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小组评改活动,相互交流。

少儿舞蹈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篇12

关键词:趣味性,趣味性,创新能力

舞蹈教学途径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少儿舞蹈在其欢快明朗的动律中, 包含了少儿的“童心”、“童真”、“童趣”, 蕴涵着孩子们对“真、善、美”的感觉与亲和力。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等, 具有课堂教育无法代替的作用。如何把舞蹈知识和技能轻松愉快地传授给学生?下面谈谈我在舞蹈教学方面的尝试:

一、设置情感基调,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舞蹈是时空艺术, 也确有很多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细腻韵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舞蹈课是情感课。因此, 尽管有的教师同样是用规范的动作进行直观示范, 尽量使用比较确切精美的授课语言来讲述舞蹈动作的要领, 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在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没有让学生愉快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如果教师重视设置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 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使学生在练习舞蹈基本技能的活动时, 充满有趣的自娱性和游戏性, 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 我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情况, 设计了不同年级的训练项目和规格标准, 自编了许多节奏有快有慢、融合所学舞蹈动作的游戏, 及体现各民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和特点的小组合, 配录了相应的有起有伏的旋律线条、音乐情绪各异的伴奏曲目。每节课都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形体动作的“语汇”情景, 诱发其产生相应情感, 并依照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以及教学设备条件创设情境, 以渲染气氛, 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从而唤起学生各种感官充分的感受, 让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 并顺利进入主体角色地位。也能使干巴巴地传授知识变为生动有趣、形象化的愉快教学, 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讲究舞蹈艺术表演教育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舞蹈艺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舞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舞蹈反映了舞者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表现。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 也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特长,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和自我表现能力通过舞蹈表现出来。积极健康的人格心理也能够对观众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 通过对学生人格心理的培养, 虽然并不是直接的提升学生的艺术表演力, 但是却能够通过舞蹈过程中的一笑一颦表现出来, 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进而促进艺术表演力的提升。首先, 强化学生的肢体训练。为使学生掌握舞蹈的表现手段, 在肢体训练的同时, 应进行根据节奏的快慢、强弱、肢体在空间不同方面和高度形成的各种不同速度、幅度、力度、流畅度组成的律动训练, 如:轻滑、雀跃、顿促, 雄壮的各类舞步, 富有变幻的, 优美多姿的手臂动作, 挺拔、灵巧, 有力的腿部动作以及或弯或拧的躯干动作等, 使学生在这些仰俯屈伸, 起伏跌宕, 刚柔相济、舒疾交融的律动中, 掌握人体多种表现力,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表现功底。

其次, 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舞蹈想象能力是舞蹈最重要的创造能力之一, 只有靠舞蹈表演者的丰富想象, 才能激发表演者来自心灵的表演激情, 也就是说, 没有舞蹈表现的想象就不可能具有吸引力。因此, 舞蹈演员的艺术创造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想象力,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启发、激励学生大胆的幻想和想象力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

舞蹈艺术是真、善、美的艺术。舞蹈的“真”是人性的真, 生命力的真。真的教育也是对青少年最本质的教育。舞蹈艺术从它产生的原动力来看, 每一个有血有肉的动作都浸透着真情, 涵盖着真的思想。它可以丰富中学生的想像力, 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 教会学生用“心”去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 从中发现美的真谛———最真的、最自然的事物才是最美。随着音乐节奏无拘无束地创作出即兴舞蹈。他们的动作虽没有舞蹈演员那么优美, 但是这由情而发、用心舞蹈的情感符号却是那么真, 足以感染观赏的每一个人。学生们也更自信了, 不再为自已的动作是否规范而缩手缩脚, 在身体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不同舞种给予不同风格的音乐做辅助

舞蹈的种类包括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教师要具备正确选择音乐的能力。音乐选择得当, 学生的形体动作也会变的灵活, 动作流畅而富有弹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动作的舞蹈基础和节奏基础。在学习舞蹈时首先要从生活中找到舞蹈对应的体态和感觉, 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习惯, 体验适合该舞蹈风格的音乐, 体验舞蹈音乐中的情感, 让学生自然地去感受音乐所带给的感受, 从而真正地起到音乐对舞蹈灵魂的作用, 只有把握本民族的音乐特色, 才能更好地表现该民族的舞蹈风格。

总之, 舞蹈是一门“动”的视觉艺术, 有着严格的专业性教学训练过程, 尤其是对于刚学舞蹈的学生, 老师的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种教学方法、每一条教学途径都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所以探索更优化的舞蹈教学途径是舞蹈专业教师的责任, 是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也是教师不断加强教学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董立言, 刘振远.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罗冬梅, 思维体育舞蹈如何开展[J].体操, 1994 (3) :25

上一篇:炮采工艺下一篇:师生互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