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共9篇)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1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侯萍
[摘要]本文结合本院《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方法探索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解与把握、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从事电子商务分析.运作、管理等实践工作的能力。所以对于《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改革的研究对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目前我院存在的问题
我院除了对电子商务专业同学开设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外,对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也都开设了这门课程。目前《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用这种方式来继续培养,那么学生只会死记书本上的理论,而很少能做到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基本上涵盖了电子商务的各个领域.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我们主要根据教学大纲和电子商务师考核要求.系统、全面.详细地讲解电子商务各章的内容。根据各章节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法:
1.案例教学法。贯穿于《电子商务概论》学习的始终,各个章节几乎均用到此方法。比较典型的就是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的学习,第一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同学们对电子商务产生兴趣,了解什么是电子商务,很多同学都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网上购物,这显然是错误的,广义电商务还包括网上证券,网上报关,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等。通过第~章的学习使他们对电子商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可以举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务案例,如淘宝,ebay易趣,还可以介绍一些电子商务的传奇人物,如马云,等等。除了举典型的知名的例子外,最好再举一些本地的例子,使同学们有亲切感。如”西祠胡同”里的“败家MM集中营”讨论版,同学们经常登陆这个版,这个版就是典型的二手交易区,好多年轻人都在这里面进行买卖交易。还有的参与其中的团购。这些例子就在身边.会激起同学的学习兴趣。
2.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每次上课的前5分钟交给同学们.让同学说一些关于电子商务最新咨讯,介绍一些关于电子商务的案例.自己从事电子商务的经历,或者对电子商务的一些想法.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学们都会精心准备这5分钟的内容,在课前查阅大量资料,手段多样,充分展示自己。有的同学介绍的电子商务师考证的一些信息,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大家讨论如何复习,做到了信息共享。我觉得这种方式值得推广.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给他们机会锻炼自己,培养能力。除了这种方式外,定期的开设一些讨论课.就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的理解。
3.实验教学方法。在每一次理论课后都辅助一次上机实验,这样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理论。实验教学方法分为真实的实验和模拟的实验。真实的实验就是去访问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通过信息的浏览,获得最新的讯息。通过真实实验,同学们是以访问者的身份对网上购物的流程进行了解,但是”物流配送”,”会员信息管理”等等这样的后台操作过程,就需要以管理员的身份进入系统,这个真实实验是无法满足要求的。为了使同学们对电子商务有全面的认识,我们学院购买了一套模拟的电子商务平台,学生通过模拟试验,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了解电子商务各个模块的功能.尤其对后台数据库的操作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模拟电子商务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开发代码进行研究,为后续的网站建设奠定了基础。这套模拟系统还配有在线考试系统,能够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做一个正确的评价。
4.实地教学法。在学习电子商务与物流电子商务与供应链,这两章的时候,我们主要采取了实地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到到麦德龙,沃尔马等大型超市去参观,了解其物流过程,学生印象颇深。
5.阶段性作业。在每一章学习结束后,我都会布置一个思考题,使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对电子商务有了深入地了解,例如谈谈你对电子商务的前途的看法等等。在学习电子政务的时候,我让同学们进行社会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政府运行电子政务的情况。同学们对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认真完成。
三、结语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上述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同学们对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
[1]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2]李鼎杨玲:电子商务基础(第三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选自“商场现代化” 2008年2月(中旬刊)总第530期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2
遥感是现代空间信息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作为一种高效能的探测、获取、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的先进手段,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建设、林业、环境、农业等各个部门[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各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遥感课程[2]。《遥感概论》课程主要介绍了遥感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是我国高等院校地学类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高等学校地理学类教学分委员会2004年工作会议把《遥感概论》和其他六门地理学基础课定为地理学类有关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3]。遥感技术快速发展对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分析信阳师范学院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条件及教学目标,对遥感概论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2. 高师遥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院于2001年开设遥感类课程,并将其列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我结合多年来遥感概论课程教学,发现课程的教学与用人单位对遥感技术工作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衔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材相对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滞后。
我校各专业采用的《遥感导论》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出版后至今未修订再版,除部分印刷错误影响学生学习外,对近年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的QuickBird卫星影像、高光谱遥感技术等遥感探测技术和方法涉及较少,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另外,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国际先进的ERDAS IMAGING软件,但与遥感图像处理配套的上机实验教材缺乏,需根据本校实际进行编写,同时目前实验教学中所用数据主要为Landsat和Spot影像,而缺乏社会应用较广的雷达影像、QuickBird等卫星影像。
2.2 各专业教学内容不同往往顾此失彼。
我院三个专业文理兼收,学生基础不同,预备知识普遍欠缺,教师在54个学时内既要讲明理论、补充遥感技术前沿发展又要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实属不易。且遥感技术已列入高中开设的地理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和城市规划与生活等课程也用到遥感技术,这对高师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仅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了为期一周的遥感综合实习,实践课程偏少,难以提高各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
2.3 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全部实践材料,详细讲解,全程示范,学生按照指导书和教师要求按部就班模仿操作,实验过程中师生互动少。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对实验指导书过度依赖,提高实践能力无从谈起。另外,目前考核仍以笔试成绩主,教学制度不够灵活,特别是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和评价相互脱节。
3. 遥感概论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3.1 研究教材,构建科学的遥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遥感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新理论、新方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要求教材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新知识,以适应学科及社会对遥感人才的需求。遥感实践教材的建设一方面教材必须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针对性。同时,要有别于其他理论教材,重点突出应用技术的特点。另一方面教材要围绕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主线,注重学生的认识和学习规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遥感概论》教学中,教师要综合国内外已有的遥感实践教材,分析比较各种教材的特色及其不足,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未来就业,以及遥感人才的基本要求,以新的理念构建一套内容体系和结构相对合理、能反映出学科水平和发展趋势的、适应高师院校自身特点、开放的、科学的遥感实践教学内容教学体系。
3.2 适当增加课时,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
遥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遥感课时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协调好高师地理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是高师院校面临的挑战。由于我院各专业文、理兼收,学生基础不同,理解遥感基本理论存在困难,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可结合Q ickbird卫星数据在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等科研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遥感理论。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课程网站,提供新型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平台,挖掘教学科研资源,开展教学互动,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反映要求增加遥感实践课时,这说明学生对新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若适当增加实践课时,有助于开展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的多层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以适应我国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3.3 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化,实现实习单位专业化。
在教学过程中为克服遥感实践课程教学课时不足,增加学生对遥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可开展读书报告、学年论文、野外调查等课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进行简单的研究,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另外通过学校、院系和个人广泛联系遥感专业高等院校和应用型实习单位,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等。建立双导师管理机制,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习单位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工作中,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锻炼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 结语
遥感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结合多年来高师院校遥感概论课程教学,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遥感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白淑英, 沈润平, 王莉等.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习教学环节改革[J].中国奥创新导刊, 2009, (26) :174.
[2]梅安新, 彭望禄, 秦其明等.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飞, 丁建丽.《遥感概论》精品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28, (5) :116-118.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3
入世以来,中国净出口总额逐年增加,中国商品基本遍布全球各处,也消费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2013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外国直接投资目标国和第三大的外国直接投资输出国;在经济总量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而中国也已经完全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今后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发展主流,走向全方位、多领域、自主式、全景式开放,这种理想愿景的实现必须依靠优秀的人才来支撑。这必将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要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能灵活运用英语交流沟通,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贸人才。中英文双语教学(简称双语教学,下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要从英语能力、专业知识、品德修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2001年教育部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八条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从2002年起,国内重点大学率先开始了双语教学改革探索之路。我院作为独立学院,为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在国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循序渐进开展双语教学是顺应潮流的必然选择,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尝试推进双语教学。
二、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师资水平和学生英语能力限制,本着实事求是、遵循谨慎推进双语教学原则,我系在2012级不出国学生的第五学期(大三)的《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尝试开展中英文双语教学,学生人数为102人(占国贸专业该年级总人数的28%)。根据参加观摩课专家组给出的意见及上课学生的反馈,双语教学效果较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学生不仅掌握了《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双语学习掌握了准确系统的英语专业表达方式。提高专业英文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初步把握了西方发达国家教材对世界经济问题的表述模式和相关的理论体系,有助于老师和学生都接触到更多的前沿知识,有利于专业知识结构更新。学生通过结合东西方世界经济问题特点、外贸问题特点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结构,增强对专业知识的判别能力和吸收能力。
(3)通过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和网络平台沟通等形式的教学方法,初步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沟通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开口说,动手写的热情,提供了学生与老师间进行专业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是我系首次开展专业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与使用普通话教学比较,双语教学课堂学生参与度低,课堂上教与学互动少。学生明显比较安静、沉闷,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在讲台上的讲解很有激情,但学生回应较少,教与学互动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对接不上的现象。
(1)从学生方面看,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比较薄弱。双语教学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有较高要求,即使是在国内重点高校专业课课堂上开展双语教学,学生也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积累稍薄弱,且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讲解专业内容时,学生不仅要接收内容本身而且要消化英语,常常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课堂上不能与老师实现即时互动,导致听课效果不好。
(2)从教师方面看,双语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课题组教师双语教学经验不足。课题组现有教师经济学专业基础扎实,在国贸、金融、财政等领域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实验实训经验,也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课题组林竞老师有5年的英国留学经历,朱振东老师于2013年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修商务英语、应用口译、笔译研究、口译研究、翻译教育研究等课程,能胜任较高水平的口笔译工作及翻译教学。但是,由于之前未有双语教学经验,在原版教材选择、教参和课件制作、课程设计等方面不能实现与学生很好对接。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开展双语教学之初,课题组也曾有过邀请外语系的英语教师来讲授该课程的想法,交流中发现几位英文非常优秀的教师在经济学特别是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并不能胜任课程的双语教学任务。
(3)从课件制作上看,教师未做到中英文有效结合。为了更好地阐述和传授英文教材中的专业知识,授课教师在课件中大多使用全英文专业词汇,部分使用了英文单词的缩写形式。而且在专业词汇、核心概念及经典理论的讲解中不注意用中文标注或是用中文解释。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英文认知能力,部分学生对授课教师课件中的这些内容难以理解和接受,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思路
(1)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组织双语教学观摩听课。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尝试开展双语教学在我系甚至是学院都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可循,必须遵循谨慎有序推进原则。为了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期开学之初和期末要召开课题组教师的双语教学研讨会,对双语教学的目标、教学方法、教育学的互动环节及教学设计等问题,鼓励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同时组织开展双语教学观摩课,组织由国贸系主任、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外语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双语教学开课的教师及国贸系教学秘书组成的专家组,于学期中期进行一至两次的观摩听课。观摩听课后专家组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程双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吸收效果、教与学的互动等方面做出中肯评价,并对下一步如何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2)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英语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特别强调学生英语的听力和口语。目前在我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英语教学中,第一至第四学期都开始设大学英语公共课,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建议从大二开始,对我系大三学年不出国学生开展一年的英语听力和口语强化训练,每个星期开课两节。授课教师要求必须是英语水平高且具有一定国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授课的内容涉及较多的国贸专业词汇。
nlc202309020015
(3)引进、培养双语型教师。学院要高度重视双语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在未来国贸系新教师的招聘中,重点引进有英美等发达国家留学背景的国贸、金融、财政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或是引进在外贸、银行等行业的外贸岗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同时在政策和经费上加大对国贸系现有教师英语能力水平提升的培训、进修的支持。中国高校财经类专业及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开设已经有了十年以上的历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一流高等学府的财经学院于本世纪初就在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而南开大学的世界经济系在2007年也开始了《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目前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独立学院财经专业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也有三至五年的实践。要鼓励课题组教师到这些学校考察取经,到这些学校短期进修。
(4)教师授课中做到中英文结合。首先,为了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课件中出现的专有名词、核心概念及重要的理论,要求教师必须要使用中文标注出来。其次,教师要避免只是解释原版英文教材的书面内容,要做到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这点在教参和课件的准备中体现出来,运用教材中的经典理论来分析中国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注重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顾及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英语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教师在双语教学课堂授课中,不能超之过急,英文表达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做到中英文使用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熊晓璐,张成栋.浅谈大学双语教学[J].辽宁工学院学报,2010,10
[2]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
[3]江爱华.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表象与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3
[4]周丽.国际化语境下财经类课程双语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5]曾辉,赵俊.地方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2.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年立项项目“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课教学创新研究——以《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为例”(编号:2013JGB4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文号:桂教高教[2013]128号。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4
《社会学概论》课程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既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又因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成为很多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目前我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将《社会学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包含概念和理论系统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求知欲较弱、学习急功近利等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高职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帮助学生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
对此,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改善《社会学概论》这种基础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潜心的探索与实验。
一、一种教学理念——学生参与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满堂灌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引起学界反思,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讲,特殊的学生特点更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明确了学生参与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1.明确学生需求是学生参与的根本
明确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用心去体察学生的需求。
对于《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教师要结合学科性质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确立合理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只是为了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不能像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样从事相关的职业。他们关注的是了解与社会、自身、生活和专业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进而能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而不只是掌握理论。
2.创造参与机会是学生参与的前提
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将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中央,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要求教师对教学课题有所选择。一方面要能够与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并且能够联系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应用知识实际,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中,这样学生就会倾注很大的热情在学习中。
第二,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参与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也能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潜能。如下文所示,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创造机会,除此之外,教师可引用一些活泼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到“社会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借鉴心理学中的“我的生命线”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甚至未来的成长历程和规划。学生在体验心理游戏的形式中,发现了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朋友、同学、老师等多群体的影响,对社会化的过程有了真切的理解。
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优化组合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借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社会学相关理论,本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和社会情景的了解,进行角色演绎。
在“社会互动”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互动场景,如社会冲突,合作、竞争、强制等内容,以及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沟通方式,对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更加直接的认识,角色扮演完成后,由教师和本小组及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反馈评价,各小组结合情景模拟效果,展开交流切磋,提出质疑,分享成果。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交流,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文化”一章的学习中,笔者就提出选题——“谈谈你家乡的文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文化元素,同学们纷纷积极参与,从饮食、娱乐、名声、姓氏等角度阐释自己眼中的文化,将专业视角和普通生活结合起来,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准确,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讨论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把握选题,确切有效;把握预习,有备而来;把握方向,避免离题;把握时间,充分讨论;把握评价,及时反馈。在讨论前、讨论中、讨论后整个过程中动态监控,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以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
比如在“社会问题”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选择当前比较热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几位成功就业和无法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自身状况和求职过程的案例,要求学生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认真研究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和自身了解,探讨自己对就业问题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态度和职业准备。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型教育,集科学性、实践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促进了教学相长,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知识的缺陷,是《社会学概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
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一般流程为“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最终评价”。“
在“城市社区”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将城市社区的特点、发展现状、趋势等作为学习项目由学生独立探究的项目。首先,经过师生共同设计和论证,将项目主体确定为“现代社会的城市社区建设”。然后,学生经过社区调查和前期资料搜集,分组确定项目的主要目标,或者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或者为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或者为和谐社区建设;或者完善为社区教育和卫生等,并根据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第三步,项目实施阶段。根据项目目标,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奔赴社区现场,完成进一步资料收集。第四步,汇总资料搜集的结果,撰写社区建设方案,最后,各个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要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利于提高下一次项目教学的质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对社会学的方法有所体会和了解,它改变了之前的闭门造车的做法,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课堂上、理论上都无法学到的东西,还有助于营造企业岗位氛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振江,徐文涛.情景模拟教学—— 案例教学的拓展和深化[J].未来与发展,2010(9).
[2]欧阳晓明.提高社会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九江学院学报,2006(4).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5
王献忠
教师是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参与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
是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通过对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的学习,是我在教学中有很深刻的体会。
当我接到一年级数学课本时(人教版),立刻让我惊呆了,这简直就像一本连环画,哪像我们二十年前学的数学书,单调、枯燥的加减法。现在的数学书上的内容,每一个课都用一个场景故事表现出来真是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密切联系,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便在教学时更好的发挥。在教学第一课《数一数》时,教材先是呈现一幅美丽的校园“图”。我想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还有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提出:学生是否能吸收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识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教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于是我找来几个苹果和几瓶娃哈哈饮料走进课堂,让学生数数这些学生在家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吃过的东西,数起这些小数目的事物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然趁势引导数一数“美丽校园”画中的事物如:单杠数、花朵、垃圾桶数等就容易了。以至于再扩展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个同学等大数字学生也能接受了,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数感。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第二课《比一比》中,我没有按教材的编排顺序去教,而且先教练习题中最后一题的“猜一猜”。把两支一长一短的铅笔一端藏在手心里,另一端露出来让大家猜哪支长。同学们猜的可有就劲啦!但始终不能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他们不知道这蕴涵着一个道理:必须要看到这两支铅笔的全部才能比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中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处理这一节知识时,我想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这无疑是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然后使教学变的高度有效,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带有一中精神需要去学习,并能主动的发现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这样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才有可能慢慢转变成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又不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让学生摆五个五角星学具时,大家都是一并排摆五个,没有多大的兴趣。而我亲自动手和学生比一比,模仿黑板上悬挂的国旗上面五颗星的位置去摆,看谁白的最像,不仅学生都动手操作了,而且在点评时还可以简单说几句有关这五星的故事,给学生渗透品德教育,这样有就教师的参与合作学生的发展和塑造有很大的进展。
在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学生独立探索,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我在教学“8+3”进位加法时,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一般情况下教师预料之中有三种想法:有的学生会说用凑十法,有的是从8开始又数3个得。但却有一位同学说:“我没有摆小棒也没有数,没算就知道是11。”我感到很疑惑便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他说:“老师你看黑板上你写的7+3=10,那3没变,只有7多1个变成8,那10就该多1个变成11个了。“当时我停顿了一下这不也是一中算法吗?和其他同学比起来,这不算是一种创新吗!当时就给了这个同学表扬鼓励。
我国中科院的张梅玲教授在报上说: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是在前进发展。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学生只有亲手做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6
[摘 要]物流员职业资格证书是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到物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为高效。物流员考证课程是为了辅导物流专业学生获得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而开设的课程,该课程目标之一是学生通过物流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文章探索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流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物流员;考证;教学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255
引 言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和现代物流专业是中职学校较为热门的两门专业,每年招生报名人数在逐年增加。目前虽然职业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性,但是大部分物流企业更青睐获得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的毕业生。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能更加系统地教授物流员应具备的业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物流基础知识、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应用以及外贸基础英语;并能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获得物流员职业资格认证且符合现代物流业需要的应用型中级物流人才。
物流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内容包括了“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物流专业英语与计算机基础”三门课程的内容。因此,物流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是本课程的重难点,探索如何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高效地掌握和巩固理论知识显得尤为关键。常用教学方法探讨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的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首先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展开学习活动,最终检验结果并总结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高智慧学习体系。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将某个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每项任务再拆分为更具体的操作单项,学生在课堂中逐一训练,从而具备相应岗位的职业技能。任务分解时要明确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教师起指导和组织的作用,在课堂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总结。中职学校的学生思维活跃,对课堂要求比较高,学生既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又希望能够有机会动手操作。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课堂期望,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具备某个岗位的职业技能。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例如学习五种常见运输方式时,可以利用实际的运输业务案例让学生解决一些运输业务问题来学习五种常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能熟练掌握运输方式的选择。如:某物流公司顺德分公司A网点接到一笔业务,B公司有一批压缩机托运到广州C公司。如果你是本物流公司的业务员,请设计一种合理的运输方式。学生在选择一种合理的运输方式前,必须了解和学习五种常用的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然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讨论得出结果。
2.2 小组合作教学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间同质,小组内异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的教学形式。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善于发言展示的,也有善于设备操作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与学习,尽量使小组内各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在分工合作的同时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
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包括:确定任务、分配任务、小组合作、展示反馈、归纳总结和小组评价。例如学习商品验收入库时,以熟练工作过程为教学目标,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作业环节的资料收集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每个小组都进行现场展示学习成果,并把完整的商品验收入库过程以?蟾娴男问缴辖弧=淌Χ悦恳蛔榈南殖≌故窘?行反馈、点评和总结。小组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包括教师打分和小组组长打分、学生互评。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方式,对学习的动机、过程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如学习商品验收入库时,考核的内容主要有态度、出勤率、小组分工任务完成情况、汇报情况、学习报告等,为每个考核项目设定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最终成绩。
2.3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将实训任务作为完整的训练单元,有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并最终有一个结果,如一项任务成果、一个设计方案等。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依托,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成果多样化。项目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但使用该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教育教学技能,还要有丰富的物流企业工作经验。
项目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完成,由学生独立进行资料的搜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的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辅导。项目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例如在配送中心设计实训中,利用仿真软件设计配送中心整体布局及设施设备等内容,需要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项目任务,按照所演示的方法进行配送中心设计,要求每位学生在实训课程结束时递交一份配送中心设计方案。学生在设计配送中心时,首先必须了解配送中心的概念、掌握配送中心的分类和作用,在设计配送中心时通过学习,对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有更深的理解。
2.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的企业案例材料,在课堂上展示该教学案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思考,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掌握具体案例的内容,通过集体讨论分析提出疑问,并在已有的知识理论基础之上找到解决好案例问题的各种方法,最终确定最佳方案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包括:展示案例、分析案例问题、搜集信息、讨论交流、分享结果、教师点评。例如在学习配送时,可以使用亚马逊物流的案例引入新课内容,通过分析案例学习,掌握配送的基本作业流程和功能。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之间交流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展开双方和多方的探讨。学生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下,启发出不同的思路,从而对案例有更深的认识,学习和运用了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5 强化练习法
强化练习法是在课堂上进行,不计成绩,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单元性练习。练习题由教师精选,题目是体现教学基本要求的客观题,如:选择题、判断题和识图题等。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约两周的时间,就立即在课堂上做一次强化练习。该强化练习大约耗时30分钟。强化练习法能有效地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和巩固刚学习过的内容,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加以应用,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学习方法。该方法若能配合考试系统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题,考试系统在学生提交答案后能及时反馈习题的正确与否,并把错题的解题思路展示出来。相比传统的由教师阅卷评分,效率要更高。学生也能在做完相应的习题后得到及时的反馈,了解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内容,学生也能在课堂上及时消化相应的知识点。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物流员考证课不仅要让学生能学习到物流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顺利通过物流员资格考试。因此,物流员考证课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更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7
关键词:环境科学,遥感,教学改革,实践创新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卫星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探测手段,其可快速地监测与跟踪地表动态变化信息,因而在资源普查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1,2]
因此各高校的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多将遥感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了教学大纲,该课程侧重培养学生掌握遥感基础知识,以及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多数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自建设以来就注重遥感课程的讲授,但教学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和实践教学模式呆板等问题,制约了学生遥感应用能力的提高。如何结合环境科学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升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创新能力,仍是本课程教学中需要深思的问题。
本文结合环境科学专业遥感课程的授课情况和教学实践,从现行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出发,将遥感课程教学与环境科学人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从优化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和总结,旨在提高学生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创新能力。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1.1 教材和目标定位
要使教学内容合理,首先要选取一本合适的教材。[3,4]不同的教材各有特色,侧重点亦有所差异,有的注重理论方法,有的偏重实际应用。环境科学专业的遥感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利用遥感技术对环境问题进行监测、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因此本课程适宜选取侧重于应用的教材,如参编教材为陈述彭的《遥感地学分析》和赵英时主编的《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等。同时在专业软件选取上考虑到界面易用,开发灵活性等特点,可选取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实例教学。
遥感课程本身内容较多,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学时有限的条件下,需缩短遥感基础理论的讲授,同时适当扩大遥感实验和应用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电磁波、传感器及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的存储等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以“影像获取-预处理-分类及后处理-应用”为主线,重点讲授常用遥感数据(TM,MODIS,ALOS和SPOT)的获取方式,预处理方法(辐射校正、地形校正和几何校正)、分类方法(监督和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分类、决策树分类和神经网络分类)以及精度评价和重编码等后处理过程,最后则以江苏沿海开发为背景,围绕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滩涂生态环境评价、水环境和大气监测等主题进行应用实例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1.2 教学内容更新
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强。[5,6]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对现有教材内容更新,让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最新动态,尤其是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最新应用领域,以弥补现有教材内容的滞后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托现有科研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将自己从事科研项目过程中了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讲授,比如笔者曾从事过遥感技术在区域蒸散发估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水环境监测等应用相关的科研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该项目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同时将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完善上还需整合对本学科技术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期刊资料(如环境科学、生态学报、地理学报和"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杂志),渗透到课程建设之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考虑到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缺少地理学、地图学和程序设计等知识结构,往往会反感复杂的遥感理论知识,缺少主观能动性,可围绕遥感技术开展课程群建设,加强本课程与环境信息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利用跨学科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2.1 专业软件辅助多媒体教学
遥感课程包含大量的遥感图像信息,因此目前普遍使用PPT教学方式。为了增加学生对遥感理论方法的掌握,有必要在课堂上增加以实验数据为主的遥感软件演示教学。通过遥感软件可以将理论及方法用图形和图像的形式直观再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应用先进的遥感技术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还需设计一些综合软件训练科目。比如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类似《滩涂资源与环境监测》的综合实验,拓展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计算机辅助制图(AutoCAD)等地学处理软件之间的数据共享操作,在增强学生环境数据处理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2.2 网络和启发式教学手段
遥感课程理论抽象,应用性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3],让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在讲解植被的光谱特征时,可以基于全色图像、多光谱等各种常用的卫星遥感数据,形象和直观呈现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的植被生长阶段和状况在遥感样片上的差异,增强学生对“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规律等遥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可利用Google Earth软件,USGS和地理空间云数据等平台免费浏览全球各地分辨率相对较高卫星图片,作为遥感教学影像资料,或用作科研数据。建立和完善实验数据库,依托现有的科研项目和实验平台,购置SPOT,MODIS和TM等多类型遥感数据和行政矢量地图。通过Internet网络,师生共同交流和关注遥感最新事件和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如高分卫星的发射、城市雾霾和水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环境问题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
3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作为非遥感专业开设遥感课程,其技能要求为应用型,理论联系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教学上可以以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为基础,构建分层次的能力训练模式,初期可以安排一些主流遥感数据搜集与处理基础方法的介绍;中期安排一些专业软件应用课题;后期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还需改革传统以卷面成绩为主的考试制度,注重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增加理论环节课堂提问、讨论等考核,以及实践环节的软件操作和科研能力考核,以考试促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主动性。
3.1 增强课堂练习和野外实习环节
通过课堂练习和野外实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遥感专业软件的基本操作,增强对不同地物的光谱差异的正确认识。
课堂练习环节主要以示范性和验证性为主,学生可通过操作实例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遥感影像的几何配准过程中,结合试验指导书和软件操作,以图形的方式呈现控制点数目和位置变化对图像纠正效果的影响,增强对几何校正影响因素的理解。
野外实习设计主要包括遥感影像数据的准备和预处理、解译标志的建立和野外考察路线的设计等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加深对图像目视和计算机自动分类原理和过程等教学内容的认识。野外实习适宜以学校周边的多光谱影像为例,也可结合区域特色,如在盐城工学院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考虑到沿海大开发形势下,采用了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和保护为实践背景材料,通过实验区的实地考察,使学生掌握假彩色合成图像和地物的识别特征等遥感基础理论知识,同时通过野外实习教学也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遥感技术对滩涂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检测和分析。
3.2 专业软件开发能力培养
在遥感教学中,专业软件开发能力也是实践创新教学的重要内容。ENVI是由遥感领域的科学家采用IDL(Interface Description Language)开发的一套功能强大的、完整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7],因此在利用ENVI软件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利用IDL演示实例丰富教学内容,例如进行遥感影像融合效果评价的过程中,可让学生掌握IDL的学习方法,并学会编写IDL命令调用ENVI函数,进行数据的读取,熵值的计算和融合效果的评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又可更好的理解操作的本质,提高学生的专业软件开发能力。
3.3 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
课堂练习通常是严格按照实验指导操作,相对缺少创新性,因此还需要通过科研项目的锻炼,进一步强化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活动主要以遥感兴趣小组、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导师科研项目为主要形式。
遥感兴趣小组依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进行组建,如组建滩涂植被组、水体污染检测组以及大气污染检测组等,考核任务下达后,各小组之间共同完成数据资料的查找、分析和结果输出等工作,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和总结。学生在完成专题任务中不仅增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同时也熟悉了基本的科研方法和过程,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此外,在遥感应用小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SRT)和撰写学术论文,同时吸引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发表高质量遥感教学论文将学生的毕业论文尽可能与科研课题相结合,通过毕业论文团队建设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4 结束语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科学专业对遥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开设遥感课程的特色需求,将遥感课程教学与环境科学的人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认为在环境科学专业中的遥感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遥感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应综合专业软件示范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野外实习和科研项目训练巩固遥感课程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本文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遥感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学生在新获省级以上创新项目和优秀毕业论文等方面均得到了提升,但诸如围绕以遥感课程的课程群建设、专业实践教材以及教改成效的量化评价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以期满足环境遥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奚秀梅,贺凌云.遥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设计[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3):110-111.
[2]王庆,魏薇,陈华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3):320-321.
[3]梁保平,李艺,李晖.高校地理科学专业遥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112-114.
[4]张彦丽,李泽湖.资环专业《遥感》课程创新教学探索[J].地理空间信息,2014,12(3):169-171.
[5]徐丽华,谢德体,刘秀华.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2):220-223.
[6]张飞,丁建丽,买买提.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课程建设中的教学与科研互动关系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2):69-71.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8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科学素养;STS教育理念
大学专业教育关注的是各学科的、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专业优势,但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知识体系的联系,造成学科封闭和文理隔离,束缚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且,课程设置及内容往往落后于科学发展的速度,许多前沿知识难以走进课堂,学生缺乏对“高、新、尖”科技知识及发展历程的基本了解,缺乏对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影响的认识。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尝试建立由多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开设以介绍科学技术前沿专题知识为主线、穿插科学发展观及科技应用探索背景的课程——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作为对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探索性研究。
一、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创新教学理念
1围绕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确立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综合性很强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其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
科学素养的缺失、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不仅仅在部分文科大学生身上有所反映,在某些理工科学生中也同样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科学教育的对象,不仅是文科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只是各有侧重。更何况科学与人文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跛脚的,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开始就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创新能力与开拓精神更多地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碰撞与交流。
这就启迪我们要围绕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维度:(1)是所获知的科学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科学知识界定问题,获得新知识,解释科学现象,对科学事件做出有科学依据的推论。(2)是明确科学是人类获取知识和进行探究的一种形式,理解科学活动的典型特征。(3)是了解科学和技术如何形成我们的物质世界、智力和文化氛围。(4)是做一个反思型公民,积极主动地从事与科学有关的事件,并有自己独特的科学意识。
对于文、理、工科学生而言,通过对于科学技术前沿的了解,认识和理解科学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态度、观察与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科学的批判精神,也包括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能力,学会使用和管理科学与技术以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应进一步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应用技术结合的能力,努力培养应用与创新技术的能力。
2强化“STS”教育理念,深刻认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全面开发现代科学技术对心灵的教育功能。从当前世界面临的与科技有关的重要问题入手,去探询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问的互动关系,去探询作为一个科学家和决策者对这种互动的影响;使当代大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清醒与深刻的认识,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价值观,并提高参与社会民主决策的科学素养。
二、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创新教学内容
1反映科技前沿,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21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跨门类科学与技术整合化,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社会高度科学技术化,建立以科学技术前沿专题为主线,融科学于技术的理论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分为自然科学篇、高新技术篇、科技发展战略篇三部分,自然科学部分主要讲授学科结构、重大成就和前沿报告;高新技术部分主要讲授人口健康与现代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建筑技术等;科技发展战略主要讲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在整体构架和安排上,充分体现该课程的跨学科性、多元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前沿动态、热点聚焦,穿插科学发展观及科技应用探索背景,同时又注意不同学科之问的差异性,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与个人兴趣有选择地开展主题研究,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的衔接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认为教学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过程,因而将掌握知识本身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本质上就是增加这些事实材料和解题的技巧,不强调知识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往往认为学生从学校里获得的抽象知识能够直接迁移到实际应用的新情境中去。显然,这不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的。为此,在教学中注重通过自然科学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研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目的是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注重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要素,如市场的需求、科学知识的准备、技术的研发和资金的投入等,告诉学生应去研讨什么和如何进行。重视知识在真实环境中的应用,重点阐述高新技术的科学基础、技术要素等;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究科学知识如何与应用结合产生新技术,新技术如何与市场结合形成企业;这是我们采取的又一改革策略。这样不但可以使知识的应用性需求成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世界之中,建立问题与生活之间的纽带,强化概念、内容与社会、经济以及技术条件间的联系;面向实际,加强实践环节,还可以使学生在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形成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的体验,强化了科学技术对于广阔世界的现实意义。
3把握科技为“人”的本真属性,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沟通与重构
在功利主义当道的科技时代中,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直接触及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在科学技术教育中强化STS教育,就是尝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进行沟通与重构,注重介绍在科研问题中的各种观点,并通过科技发展过程说明任何科学成果都是社会的产物,并非少数人关在象牙塔中所能得到的。教育学生懂得社会、集体和实践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进行感悟与反思,关注人类为什么去从事科学技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从事科学技术,以什么样的方法去从事科学技术,怎样对待科学技术的结果,如何运用
科学技术等;这一切,涉及作为科学技术主体的人的利益趋向和价值判断,体现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人文态度。
在21世纪多元价值并存、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中,将科学技术教育的精神与人文精神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为学生建立价值定位,把握科技为“人”的本真属性,使当代大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有科学理性与远见的知识分子。
4拓展学科领地,突出全球化视野下的本土特色
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社会中,全球化趋势日益壮大。世界各地区间的“相互关联性”与日俱增。全球化趋势对高等教育最大的冲击就是世界各国的大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全球性的竞争之中,各大学培养的人才将不仅是为满足各国国内的市场需求,更必须能适应全球性就业市场的趋势与要求。相应于这一变革,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就必须拓宽学科领地,在全球化视野下,融入中国本土特色,充分反映世界科技动态的同时,展示中国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民族工业发展现状,激发当代大学生振兴民族工业的信心和斗志。
三、探究与应用结合,创新教学方法
1以专题探究式教学为主,培养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意味着更多地控制和支配,而“学”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因而,建立由多学科精英组成的教学团队,有效组织多学科交融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及教学评估等环节中,都努力从“引导”的角度去唤起学生“学”的兴趣与动力。以科技前沿专题为主线,开设若干个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达到理性思维彼岸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及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专题的确定、调研问题的界定、学习方法的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环节,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培育科学精神。只有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本质,并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科学技术探究的经历内化为科学素养。
2完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搭建自学平台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建成了以文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音视频资料库等丰富l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为学生自学提供信息资源与交流平台。
3以实践活动为拓展,实现科技教育与社会互动
为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得到来自实际的体验和感受,我们以科技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既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科技教育与社会的互动,收到良好效果。
4完善考试与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以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调研报告成绩+笔试成绩汇总,作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价。另外,对于在科技服务、科普教育活动中表现特别突出者,对于在科技制作、创新大赛中获奖者,分别予以相应的奖励加分。这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发展状况的考核方法,虽增加了考核与评价的难度,却为学生提供了有选择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篇9
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是“未来最伟大的事业”。“环境保护”在现行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就是要通过环境教育,形成学生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一面,要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把环境责任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把“第一课堂”作为实现学生全面人格教育的`主渠道。
一、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环境保护》教学中,是多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与学是对立的,不能将环境保护理论应用于实际中去,因此教学效果较差。
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将整个课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自主确立一个主题,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结合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世界地球日”、六月“世界环境日”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寒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任务,收集资料,访问当地环卫站,参观工厂,了解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处理办法,通过环境保护与学科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把环保知识教育与提高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结合起来,与学雷峰、为社会做好事等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青少年护绿队,分块包管校内外区域绿地,开展护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育人效果。
二、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强调的一点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环境教育也要讲创新性,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环境知识的说教,要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将物质环境污染与意识环境污染结合起来,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结合起来。
要通过社会实践将环境意识转变为自觉行为,把“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相互联系起来教育,把学校的教育置于社会之中,与社会息息相通,让学生从小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生物百项活动”等社会实践,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参与中提高人格品味。这几年,学校成立了“大气监测”、“水质测试”等课外活动小组,用动、植物做试验,进行环保课题研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小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想结合,加强直观性与时代性
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能够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但学生对环境保护理论知识还是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实践运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化。根据教学内容,可分别组织学生到各公园、街道绿地、居住区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习与观察,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实践知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它不仅是政治教师的任务,而且应该融入各科教学当中。在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该深入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灵活多样地渗透德育内容,使显性的知识与隐性的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的德育功能,把知识传授与对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寓德育于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之中。
五、注重过程评价,改革评价方式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点,既能起到检查教学的效果,又能起到对教学过程导向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环境教学的评价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推荐阅读:
“汽车概论”课程融合思政内容教学研究实践07-01
概论课程实践要求110-24
浅析《城乡规划设计概论》教学的探索10-09
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施05-26
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09-20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08-16
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07-24
数字摄影与遥感07-27
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