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2024-09-20

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共8篇)

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篇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方案

一、目的要求

本实践教学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学生完成1篇读书笔记和1篇社会调查报告。

二、主要内容

其具体内容分为平时表现、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三部分,合计50分。平时表现20分,重点考察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读书部分15分,以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的方式考察;社会实践活动部分15分,以调查报告的方式考察。

读书部分:要求大学生本学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本课程提供的必读书目进行学习,并撰写1篇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

读书部分要求:

第一,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文章或著作。第二,每个学生必须写出1篇读书心得或体会。

第三,每篇读书心得或体会不得少于1500字,并且在文章的前面注明文章依据的读书篇目以及文章的出处。

第四,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否则,成绩为不通过。第五,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内容结构

1.论文题目:(下附院系、署名、学号)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二百字为宜。

3.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4.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 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5.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社会调查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是体现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方式。学生可参照社会调查选题题目,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调查,并提交1篇社会调查报告,特别提倡学生组成课题组(不超过10人),集体合作完成一篇调查报告(署名写该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特别优秀者课题组成员成绩都可为优秀。

社会调查部分要求:

第一,自拟题目,报告必须注明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的时间以及调查方法。

第二,要求报告有对社会实际情况的考察、分析;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自己的结论。

第三,调查报告的字数不得低于1500字。第四,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否则,成绩为不通过。第五,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结构

社会实践报告的正文内容主要包括导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导言部分,主要包括说明社会实践调查该问题的原因和目的、意义、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地点等内容。该部分可根据选题差异选择性写作,要求概括精炼,字数不宜过多。

2.主体部分,是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的主要部分。一般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基本理论概述。对报告所运用一个或多个理论观点进行概括说明。要求理论选择准确,概括精炼,切忌照搬照抄。(2)实践调查概述。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并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叙述概括。要求材料全面、客观、精确、具体,具有代表性。

(3)分析阐释。运用一个或多个理论观点对实践调查概述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议论、说明。这是报告的重点,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具有较强说服力。

3.结尾部分,主要包括形成结论、提出看法和建议。这是报告最有价值的部分,要求内容精炼,字数不宜过多,结论正确,建议切实可行。

三、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

所有选课学生应在本学期的概论课学习过程中按照上述要求,完成1篇读书笔记和1篇社会调查报告,由任课教师于2016年6月10之前收齐。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采取百分制。成绩不合格者,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补考。补考者要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补做2份作业,装订在一起,曲阜校区交行政1号楼310室,日照校区交C楼605房间。补考成绩按照学校规定,最高只能以60分提交。

五、论文竞赛和暑期“红色之旅”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研究决定,开展曲阜师范大学师范大学首届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论文竞赛和暑期“红色之旅”活动。

围绕参考选题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参赛。参赛作品可以是理论文章,也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竞赛在两校区分别进行,由任课教师按照每教学班5篇的数量推荐论文参评,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组织专家进行评选,曲阜和日照校区各评选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论文一等奖7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30名,并按各教师选送的获奖论文数及获奖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4名。2016年暑期学院将组织获二等奖以上的学生和获优秀组织奖的教师参加暑期“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地点待定)。

优秀获奖论文可以结集出版,作为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参评省高工委等优秀社会实践活动评选,争取获取更高荣誉。附:必读书目 1.《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二卷:《论持久战》

《青年运动的方向》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第三卷:《改造我们的学习》

《整顿党的作风》

《为人民服务》

《论联合政府》

第四卷:《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 2.《邓小平文选》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4)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5)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6)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7)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8)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9)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0)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11)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3.《江泽民文选》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

4)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4.胡锦涛:

1)《共产党要坚定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2日; 2)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2年12月6日;

3)胡锦涛《“七一”讲话》,2003年7月1日; 4)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座谈会上的讲话; 5)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 5.习近平:

1)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就是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

2)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年1月5日; 3)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2013年5月4日;

4)发展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 为实现航天梦谱写新的壮丽篇章,2013年6月11日;

5)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6月18日; 6)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2013年6月25日;

7)以更大政治勇气智慧突破利益固化藩篱,2013年7月23日; 8)十八大三中全会报告(全文);

9)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15日。

10)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11)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1月22日;

1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2月17日;

13)会见连战一行: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4年2月18日; 14)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2014年2月25日;

注:除以上参考书目外,学生可以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涉及的内容自行选定阅读书目。

附:社会调查选题

1.大学生对“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评价标准。2.对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

3.某地(乡镇、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现状调查。4.某地(乡镇、村)农村公共卫生环境现状调查。

5.××乡(或镇、村等)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4.××养老院(或孤儿院)发展状况调查。5.××中学(或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状况调查。6.当代民间信仰的调查与研究。

7.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调查研究。8.市民(村民、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思考。

9. 党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及思考。10.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11.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12.农副产品涨价及其对居民的影响。13.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路径的典型调查。

14.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和分析。15.××(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

16.××(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与先进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17.××(地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状况的调查。18.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教育——以某大学为例。19.大学生对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态度调研——以某大学为例。20.××市(或区、乡、镇、村等)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状况调查。

注:除以上参考选题外,学生可以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涉及的内容自行拟定调查题目。

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篇2

一、“概论课”实践教学设置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还不多,社会实践的新体制、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需要,部分高校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同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时代感强、责任感弱;认同感强,实践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意识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1]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结合“概论课”课堂教学,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原则。“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大方向,就是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及其在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概论课”内容本身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强,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多。加强“概论课”实践教学,对于加深大学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概论课”实践教学设置的原则

为贯彻落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述“05方案”规定,加强“概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性,避免形式主义,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笔者尝试设计、制作了《“概论课”实践教学报告书》。在制作实践教学报告书、设置实践教学时,强调把握好如下四个原则。

1. 区分实践教学目标层次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与理论基础的差异,在实践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区分目标层次,分类进行,保证所有学生有所收益。实践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很多,在笔者看来,通过实践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强化感官刺激,深化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只是识记、认知方面的目标,是对所有学生的一般目标要求。那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还应该考虑到学生主体需要的差异,设置具体的目标要求。比如,针对部分学生在如何认识私营企业主阶层属性、如何对待私营企业主入党的问题上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怀疑态度,通过组织这部分学生走进私营企业参观调查,对私营企业主和企业员工进行访谈,结合理论上的答疑解惑,在情感、判断等目标方面,这部分学生在上述问题上就会形成比较正确的认识。再比如,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概论课”积极性比较高,课外也注重思想政治理论修养的提高,理论功底比较扎实,那么,对这部分学生可以设置更高的应用、创新等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相结合,走向课题研究的前沿,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活动,以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原著、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意识。

2. 利用不同实践资源教学

要提高“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首先,教师必须重视校内实践教学。组织学生收集、整理校内的图书、文化、精神和德育资源,在校内有组织地集中进行,保证所有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其次,把校内实践教学拓展到校外。社会是一所广阔的大学,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概论课”教师要结合大学生寒暑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分散进行。在分散进行之前,教师事先介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注重社会调查的优良传统以及他们卓有成效的“田野”调查方法,然后引导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社会调查,把学习知识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尝试去认识社会、观察社会和改造社会。

3. 组织规范,增强可操作性

为防止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必须组织规范,增强实践环节的操作性。对教师而言,高校的教务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组织“概论课”实践教学的监控和考核。比如,规定教师要把实践教学纳入统一的教学计划,不能随意更改实践教学大纲和减少实践教学学时,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前设置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包含实践教学目标要求、过程步骤和评价体系等,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主动参与的活动记录和点评,实践教学结束后要有总结报告等等。

对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监督。比如,要求学生在实践教学前要选定主题,实践过程中向教师汇报进展程度;教师也应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面临的困难及准备解决的措施,并提供相应的帮助、支持;实践结束后学生要及时提交实践教学报告,教师认真查阅,并分析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问题等。总之,教师不能采取形式单一、随意性强、重结果考核、轻过程监督的“放羊”似的实践教学,学生也不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不经调查、分析和思考,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和不劳而获。

4. 明确实践主题,增强“问题意识”

教师不能仅仅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看作是一个知识系统而满足于灌输其理论体系,还要看到它的方法论功能、实践功能。“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不是一般的理论学习,而是要强调学以致用、经世致用。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意义是为现实社会服务的,是为改造自身、改造社会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时,不能闭门造车,而要明确实践主题、注重“问题意识”,无论是要求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是要求学生用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都要强化学生面向现实和生活恰当地提出问题、深入地探索问题和合理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概论课”实践教学设置的基本内容

笔者尝试设计的《“概论课”实践教学报告书》,依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提炼新认识的认知规律,结合上述实践教学原则,将实践教学设置为如下四方面内容。

1. 基地参观教育

基地参观教育,就是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建立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在现场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教育,这是一种认知性的实践教学。

设置基地参观教育的目的是要利用基地材料丰富真实、形式直观生动的优点,实现校内课堂教学与基地现场教育相结合,把显性理论灌输与隐性思想渗透结合起来,扩大教育教学视角,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理论科学性、政治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认识。

基地参观教育要有实效。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概论课”的过程中有哪些困惑不解的问题,对社会现实有怎样的关切,在参观的过程中能获得什么思考,以及参观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参观教育的任务与要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避免随意性和看热闹的心态。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的各种教育资源和参观教育的多样形式,或是带学生参观历史名人、伟人的故居;或是观看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里的介绍、记录;或是了解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比如知名企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村庄等。这些场所可以提供鲜活生动、直观真实的历史和现实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艰苦奋斗、勤劳创业的精神和中华民族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等。再次,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与问题辅导;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记录参与情况,撰写参观心得体会,同时要求学生记录下教师对“你的问题”的回答。

2. 课外阅读实践

课外阅读实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进而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的过程。这是一种思考性的实践教学。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面貌,并在新世纪继续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现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纲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这些宝贵理论和精神财富,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素养和理论素养,把握当今中国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的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其必须担负对祖国、对历史、对人民的责任。因此,设置课外阅读实践内容,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实现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原著相结合,领略思想理论的风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阅读实践要有实效,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主义”导向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学生带着正确的“主义”导向和深入思考的“问题”意识去阅读。因为,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义”导向,“问题”将无助于学生进步;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意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难以在学生心中扎根。在这个环节,笔者根据正确的“主义”导向要求,要求学生阅读与主题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三个以上篇目,并写下阅读笔记;教师在学生阅读笔记后给予书面点评或是针对学生所思、所惑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对所触及问题进行相关论述的经典著作或文章,并做摘要卡片,至少十张;在做摘要内容时,一并记录书名或文章名、作者以及出版社或报刊来源,以便教师检查、监督学生阅读实践的真实性。

3. 社会体念实践

社会体念实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用以体验或感悟社会生活、社会实际,获得来自社会的观察与分析。这是一种操作性的实践教学。

列宁为了强调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曾经常引用歌德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这句名言。学生只有在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实践去发展它,才能真正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才能更好地满足自身成长进步的需要。社会体念实践是形成新的认识的来源。设置社会体念实践,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正确分析、解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理性认识,增强对社会现实的说服力和解释力。

社会体念实践的形式多样,笔者主要侧重于它的运用性环节。在社会体念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设置的实践教学要求去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三五人一组集体进行;所进行的调查一定要是与所学内容有理论上联系的社会存在,比如,对影响所在地区社会稳定的各类群体性事件调查、对所在城市乞讨现象的观察等等,然后给出调查记载,即具体参与调查活动的记录,并附录调查所获材料和问卷设计,记下本人的所思、所想或所感,写出调查报告;或者是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番调查研究,用自己的观察、思考提出对策建议等。

4. 教师点评

“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发挥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只有两个积极性都得以发挥,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对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的效果、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的点评,征求学生认真而具体的反馈意见,形成有益的认识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以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这也是实践教学设置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一种提炼性的实践教学。

摘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应该遵循区分目标层次、利用不同实践资源、增强可操作性以及明确实践主题、增强“问题意识”等原则。在此基础上,还应设置基地参观教育、课外阅读实践、社会体念实践和教师点评等内容。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实践教学,原则,内容

参考文献

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91-02

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特别是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1]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积极探索和坚持改进《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使得该门课程能够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对《概论》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视,自觉地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积极更新教学理念。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以教为主,侧重于教师单纯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侧重于理论的抽象讲解,忽略了理论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侧重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忽略了现代教学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教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党的某一理论出台的具体环境、历史背景、理论渊源的传播,而是要着重于新时期如何用唯物主义发展观来指导学生在以往的理论中找寻适合新时代的理论因子以发展的理念为解决新问题,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我党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现实问题,更要教会学生应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来认识我们周围的事与物。将每一位教学参与者都置身于教学活动当中,以学生个人的亲身参与来激发自身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被动理解为渐进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能满足学习主体求知的需要,而且能提高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迎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诉求,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培养学生能力的促进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真正诠释“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教学理念。

二、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概论》课在高校普遍采用“大班制”的教学方式,每班人数一般都在七八十至百人,甚至更多。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理论的学习中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展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即时可获得性对大学生评断教师教学效果确立了一个较高的标准,这就为教师在教学方式的改进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可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彩的课程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成功的重要前奏。《概论》课虽然以理论为主,但教师仍可采用设问式、案例式、影像资料的播放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课程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该节课相关的案例,用提问的方式,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展开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以活生生的现实启发学生主动用所学理论思考现实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此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网络课堂的共享,把这些信息量大,资料翔实、表现活泼的教学资料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可以形象而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全方位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变抽象为形象,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直观,更加透彻。”[2]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不应还停留在以往单纯抽象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和典型事件,和学生一起运用《概论》课提供的正确理论、原则和方法,联系师生的亲身经历、媒体报道、网络信息和其他渠道获得的活生生的例子联系该堂课提供的理论依据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学生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将祖国命运和自己前途密切联系起来的社会责任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的说服力,而且对培养思想硬、作风正、成绩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打破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真正让学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三、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概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经验的宝贵总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就必须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丰富生动的现实案例把一个真实的社会主义中国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在精心准备和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一般都是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讲授开始,当然,不是纯粹抽象理论的平铺直叙。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理论,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这节课的兴趣,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这也是当前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枯燥,不重视,不想学,不爱学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更加深入地认知这些理论。比如《概论》课第一章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时,可以播放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伟人的生平录像,通过生动、直观、图文声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一方面了解这些伟人的人物性格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认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再如《概论》课第七章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只有十几页,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观看《南巡讲话》等影视资料,列举经济特区的建设,股票市场的兴起,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后中国所经历的阵痛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历史事实,坚定大学生坚持改革开放的理想信念,认识到唯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才能在发展中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诸如工业污染、生态失衡、就业困难等各种问题。为了更加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后还可以布置调查报告,让学生依据自己家乡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刻体会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概论》课的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的不断拓宽和不断更新是讲好《概论》课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高校教师都学有所长。教师要紧密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把理论的正确性,资料的时效性,思想的准确性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最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改革《概论》课传统的考核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对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进行考核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对运用基本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评。因此,要结合《概论》课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的这一特点,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理论来源于实践,解决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抓好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这一生源优势,利用大学生寒暑假返乡等宝贵时间,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专业、不同问题,设置各具特色的调查研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概论》课学到的理论、方法和原则为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言献策。“学生对家庭所在地的社情一般比较熟悉,每年又有3个月左右的假期,所以,利用家庭所在地进行实践教学,对所有学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3]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把社会实践调查作为考察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来说,还应当加快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建立诸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类、新农村建设典型类、城市文明社区类、工矿企业类、科学普及类等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到这些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撰写感受和体会,作为期末考核的部分成绩,以此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概论》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对该课程的错误定位,教师还应注重多种奖励机制在教学中的运用。比如通过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讲课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中,凡是参与获奖的学生均可获得相应的平时加分,以此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

当然,做好本门课程的教学,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样关键。一方面,教师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时事,及时掌握我党最新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成熟的政治理论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2005-02-07].

[2]刘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新方式的探索与思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2).

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篇4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精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决定从2011级学生开始,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考核,即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各抽出16学时,利用两个暑假和寒假时间,结合各自的教学内容,分别安排社会实践的内容。

为了贯彻上述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经过认真研讨,制订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目的

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主要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 层去,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分析社会现象,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吸收、内化,进一步确立唯物辨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增强广大学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 1.社会实践动员活动 学时:2学时

内容:社会实践动员大会,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计划安排、要求等事项。

2.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学时:10学时

内容: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指定的选题,也可以自主设计社会实践题目,具体实施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收集、获取社会实践资料。

3.社会实践报告写作活动 学时:4学时

内容:运用理论对收集、获取资料进行阐释论述,形成一份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社会实践报告,并得出正确结论。

四、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掌握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及相关的理论内容,做好社会实 践的各项准备工作,选定社会实践的题目,确定社会实践对象、方法与时间,确定个人社会实践实施计划。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及时整理调查成果,并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最终完成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具体要求如下:

1.所有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无故不参加者,社会实践成绩按不及格记。

2.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后,必须独立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在写作过程中要态度端正,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获取材料,认真写作,禁止他人代写,禁止网上下载,禁止抄袭、雷同。

3.社会实践报告正文字数在2000字以上,A4纸打印,标题黑体,四号字;正文宋体,四号字,单倍行距。封面要有社会实践的题目,姓名、班级、学号。

4.社会实践报告必须在下学期开学第一周周三,以班级为单位,由学习委员收集,并按学号顺序排序,上交上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任课教师。

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守则

1.如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不能按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必须提前向指导老师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可以酌情考虑该学生的社会实践问题。如不提前申请,一律视为能够正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出行要选择乘坐公交工具或正规运营车辆,调研地点要选择安全的地方,严禁在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地方、自然灾害易发地、各种疾病感染高发区及其他危险场所从事实践活动。3.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带必要证件和证明,带好手机,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过程通讯联络正常。

4.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如遇突发情况及时与指导教师或相关部门汇报。

5.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注意衣着得体,礼貌待人,以良好的形象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6.对于因个人不注意日常安全引起的事故,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

六、社会实践成绩考核标准

1.实践教学以学生的表现和态度、能力和水平、组织纪律、任务完成情况、社会调查报告等几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实践课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

优秀:能很好地完成的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社会调查报告能对实践调研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良好:达到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社会调查报告能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中等:达到大纲中规定的要求,社会调查报告能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较全面总结。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及格:态度端正,完成了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 统。对待实践教学虽有一般违纪行为,但能深刻认识、及时改正。

不及格: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为不及格:(1)无故不参加社会实践者;

(2)未按规定时间上交社会调查报告者;

(3)社会实践期间严重违反纪律要求,造成严重安全责任事故或恶劣影响者;

(4)社会实践报告严重抄袭或非本人完成者,内容有明显错误;

(5)几个同学合作搞某一调查研究,但报告内容雷同者。

七、社会实践报告完成的基本程序 1.准备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选题,可以是老师指定题目,也可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提到的理论观点相关的题目,注意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并具可操作性,开始拟定社会实践调查提纲,选择社会实践调查的方式方法。

2.实施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选题和调查提纲,实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注意选择多种方式和方法如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方法,通过观察和判断,收集获取资料。

3.分析研究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收集、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社会实践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然后,根据事先设计的目标要求着手拟定报告提纲。

4.撰写报告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社会实践报告结构、规范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要求理论正确、内容真实、主题突出、言之有物。

5.总结提高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个人社会实践综合情况作总结分析,肯定成果的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次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八、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结构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结构一般有四个部分:题目、导言、正文、结语,有的还有附录。

(一)社会调查报告——题目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可分为两类: 1.单行标题。只有一个正题,直接写明调查的事项、对象、范围。如《关于辽阳市市国有企业科技人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双行标题。正题下加一个副题,正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副题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如《感情越拉越近——对江苏省“三下乡”活动的调查》。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导言 社会调查报告的导言言一般包括三点内容: 1.调查研究的缘由和目的——调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2.调查的对象、范围,3.调查的经过——时间、地点、过程及调查方法。

调查报告范文一:《要围绕经济建设抓教育——无锡、沙洲教育发展情况调查》的开头:

调查报告范文一:

在四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当怎样认识和处理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完成十二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南地区作了一些调查,对比我们过去了解到的经济发展较慢地区的情况,受到不少启发,现写出以就正于教育界的同志们。

这篇调查报告范文的开头着重说明了调查的目的,是在于解决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办好教育的问题。

调查报告范文二:《宣传工作在农村基层扎不了根的原因何在》的开头:

调查报告范文二:

八月上旬,我在XX县XX区调查了解上半年宣传工作情况,听了区委宣传委员的介绍,又到乡、村访问了一些千部和群众,调查的结果是:上面很重视宣传,地、县委宣传部订计划,编讲稿,训骨干,搞试点,忙得很。可就是到了农村基层贯彻不下去,行动不起来,扎 不了根。为什么宣传工作在农村基层扎不下根呢? 这篇调查报告范文的开头介绍了作者调查的时间、地点及简单经过和主要结果,提出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很有吸引力。

可见,调查报告的开头,一般是对调查对象的简单介绍,或对调查目的、时间、经过作简单的说明,调查报告提纲掣领地点出所要反映的事物的轮廓,目的在于首先给读者一个大致而又清晰的印象,便于接受下文所表述的事实和道理,以提高阅读效果。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文

正文部分是社会实践报告的主要部分,是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向人们介绍调查的重点。学生占有材料的多寡、观点的正确与否,层次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足等等,都在这部分体现出来。这部分内容如何,决定着调查报告的价值和命运,因而是写作的重点所在。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内容:

1.基本理论概述。对报告所运用一个或多个理论观点进行概括说明。要求理论选择准确,概括精炼,切记照搬照抄。

2.实践调查概述。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并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叙述概括。要求材料全面、客观、精确、具体,具有代表性。

3.分析阐释。运用一个或多个理论观点对实践调查概括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议论、说明。这是报告的重点,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具有说服力。

这部分的写作既要防止单纯罗列材料,也要防止过多的议论和说 理。

(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结语

社会调查报告的结语,主要包括形成结论、提出看法和建议。其内容有时是总括全文,深化主题;有时是交代社会调查报告中未能解决而又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有时提出继续调查的希望和建议。这是报告最有价值部分,要求内容精炼,字数不宜过多,结论正确,建议切实可行。

结尾写得好,可使整篇调查报告倍增光辉,有“点石成金”之效;反之则前功尽弃,有“狗尾续貂”之嫌。所以,尽管调查报告的结尾可长可短,但一定要起到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附录

有的社会调查报告还有附录部分。内容包括:部分原始资料、少数典型个案资料、调查统计图表的诠释和说明,正文中有关材料的出处,参考文献,旁证材料,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问题或情况。

附件:

调查报告范文:东南沿海企业毕业生需求状况调研报告 2010年5月8日—15日,工程学院主抓学生工作的院长张丽秋和基础部思政教研室老师王青先后到福建省,走访了福建厦门翔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主要调查在上述单位我校毕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报告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几个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规模、产品、产值和效益。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通过召开毕业生座谈会,了解面对面了毕业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并总结了学生的建议:加强实践学习,实习要深入工厂、车间,加长实习时间;加强实习的质量,提高实习的效率;增加经济管理学的内容;专业课教学应增加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通过访谈各单位的人事经理,了解了用人单位的毕业生需求情况。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生源地、数量和专业方面的需求 上述几个企业都有一定的用人需求,而且大都愿意要福建生源的学生,专科生的需求量大于本科。其中翔鹭集团明后年需要大中专毕业生100多人,专业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仪表、分析、环境工程、电气自动化、机械。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①专业要对口,要符合企业所需要的专业。②专业知识要扎实。③对企业的忠诚度要高。④学习能力要强,要善于思考。⑤英语: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要求本科生达到六级,翔鹭集团要求四级,如去技术部要求口语能力较强。⑥希望招的人实践动手能力强,要实干型的。⑦综合能力要强。他们比较看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处事应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如果人际关系能力强,文字能力强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⑧党员、学生干部优先。企业把学生在学 校的社会活动看得很重,认为成绩不是第一位的。等等。

第四部分主要是调研的体会与建议。

如:第一,提早加大与各类企业沟通的力度和频率。定期走访企业加强校区宣传。

第二,根据企业发展调整课程设置。调研中了解到许多院校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及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编写教材更新知识和技术,建议校区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教材内容以及企业新技术,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第三,加强校区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建议校区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依托辽化公司、奥克公司、忠旺集团等地方企业,形成校外实训基地,有计划让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取得效果。我们所到企业对这两点都非常看重。

第四,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学校要培养学生职业操守,想干事业就要吃苦耐劳,加强毕业生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教育。企业很看重学生的忠诚度和诚信度。

第五,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其次要加强实践锻炼,多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

九、社会实践活动参考选题

社会调查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具体实际,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和调查:

(1)调查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职业的变化情况,联系唯物史观的交往理论,写一篇关于农民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2)调查家乡所在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进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完成调查报告。

(3)深入社区、乡村,调查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的支配情况,联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理论,撰写一篇关于人们闲暇生活情况及问题的调研报告。

(4)调查一个村庄、社区,对基层民主建设的状况(如村民委员会的建设、居民委员会作用的发挥)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基层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地位、途径等问题,完成调查报告。

(5)调查一部分人群,了解大家对改革开放形势的看法,如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希望政府干的事情、最不满意的方面,初步掌握目前人们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认识,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给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6)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分配情况,根据唯物史观的所有制理论写一篇正确认识当前人们收入构成状况及原因的报告。

(7)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城乡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城乡人们在操办婚丧红白喜事过程中的消费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分析移风易 俗的重要性、措施及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8)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调查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的对“幸福”的认识,包括“幸福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等,运用价值观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9)实地调查一个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了解该单位文化建设的突出做法和经验,写一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调研报告。

(10)就近深入农村、企业,调查当前干群关系状况,联系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发现先进典型,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视角,提出改善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撰写调研报告。

(11)调查了解所在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现状,总结提炼经验,分析不良文化的表现、危害,分析现实生活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作用,撰写调查报告。

(12)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发展存在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写一篇关于当地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调查报告。

(13)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状况,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写一篇有关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理想、信仰、信念建设的调查报告。

(14)调查一个村庄、企业、城市社区的环境生态状况,围绕“绿 色发展”理念,分析所在地区生态的现状、取得的进步、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的设想等,撰写调查报告。

(15)调查“互联网+”时代条件下,所在单位、社区、乡村人们的网络使用状况,写一篇关于人们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16)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教育给予了空前的重视,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加深,一些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期望又存在下降趋势,调查所在地区若干家庭教育投入的情况,写一篇关于“教育投入与人的发展”方面的调查报告。

(17)调查所在地区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困难家庭生活状况,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关注状况,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18)调查所在乡村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情况,少年儿童辍学、失学情况,写一篇关于当前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调研报告。

(19)结合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求学历程和切身感受,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设想,撰写调研报告。

(20)调查近年来所在家乡交通、饮水、卫生、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21)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自己身边发生的新变化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撰写调查报告。

(22)调查家乡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变化,尤其是 支柱产业发展发展状况调查,撰写调研报告。

(23)调查一个县(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出理性分析,提出发展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24)调查家乡改革前后的变化,结合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说明党在新时期基本路线的正确性;

(25)调查家乡所在地的“弱势群体”情况并说明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26)我校毕业生就业成才的典型事迹调查

思政教研室

毛泽东思想概论实践课论文 篇5

 摘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大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其中培养人才尤为重要。

 关键字:人才堕落信心压力情绪就业经济

竞争生活态度

 背景: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人才的主要来源,对于这个社会里的特殊群体,因其特殊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最近几年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各种过多的压力而退学的,自杀的,堕落的,比比皆是。是什么使我们的大学生如此的脆弱?是什么使我们的大学生不堪重负?他们的身上承载了家长的希望,社会的希望,自己的期望,要面对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为此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分析:

我们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了解到有17%的人觉得大学生活很快,24%觉得快,37%还行,15%慢,7%很慢。31%觉得现阶段谈论学习压力有非常必要,42%觉得有必要,9%觉得没有必要,18%无所谓。36%的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45%目标正在酝酿中,15%没有,4%从没有想过。从以上数据可以理解到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积极的,开始确定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

总之,压力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辨识、转化和应对压力。在某些情况下,压力也能转化为人生的积极动力。只有勇敢面对压力,化压力为积极的人生动力,才是明智之举。

生活中的经验是多滋味的,酸甜苦辣俱全。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而言,更需要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可通过设置实际的情境来设法增加生活中的情趣。下面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①安排较切实的工作和学习计划,改善自己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使自己能常常看到取得的进步和成果;②多和朋友特别是正直、善良的朋友交往,或多参加集体性的活动,使大家能体会到彼此支持和关怀的情谊;③适度的体育运动和闲暇活动,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能陶冶 1

性情;④欣赏优美的音乐,使自己的情绪和它一起流动;⑤阅读文艺作品或观赏戏剧和电影,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对主人公的同情和认可而自由地表达感情。若能在以上方面妥作安排,可以使生活中充满积极而愉快的经验,并有助于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以下根据一系列调查的相关资料就问题具体分析。

(1)、就业压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很明显,就业已经是每个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要考虑的事情了。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而社会需求的岗位数量却变化不大。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测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大。

(2)、学业压力

学业压力是作为学生永远需要面对的主题,因就业压力而造成的新的学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把自己变成全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学习很多功课,去拿到各种证书 来应对就业。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往往顾此失彼,结果是学什么都不专。大学教材更新的滞后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负担。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学校规定的早已经不实用的课程,一方面要寻找将来能用上的课程去学习,还有各种硬性的考级科目,使学生应对无暇。因为就业压力还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读硕士博士课程,为了考研,很多学生是在毕业前一两年就开始准备了,各种考研培训班到处都是,大学生既要付出时间还要付出金钱。再有,因为大学扩大招生,现在的许多大学生远不如以前的大学生的基础课程扎实过硬了,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而教材却还是那么高深,基础差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如同听天书一般,让捧着旧教材教书的老师颇感无奈。

(3)、经济压力

对生活感觉有压力的主要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许多偏远山区农村的家庭往往因为供一个孩子上学而负债累累,这样的孩子上学时,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筹集学费。所有的课余时间也都用在了打工挣钱上去了。虽然助学贷款能解决一些问题,可还贷的压力

又成了新的生活压力,刚出校门的学生能找到工作养活了自己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剩余的钱去还贷款还外债呢?因教育致贫的家庭又成了现在社会扶贫的对象。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各种开销也逐渐上涨,谈恋爱,上网吧,过生日,租房子,交际应酬„„这些费用的增加让很多学生非常发愁,和家人要?已经张不开嘴了。节衣缩食?毕竟有限,何况衣要体面,饭局得应对,也省不下来。自己去挣?财源不广,偶尔有些外快,也是应对一时而已。

二、主体

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状况是引导大学生健康学习的重要条件。掌握大学生学习压力状况需要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的程度、学习压力的来源、学习压力的影响、学习压力的排解方式等问题。合理疏导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需要从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目的、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提高挫折承受力、塑造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大学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青年大学生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不断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学会适应迅速变化的知识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种种挑战。目前,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精力充沛,智力聪慧,没有过多的生活羁绊,创造力旺盛,正是学知识,出成果的大好时机。大学生已成为当代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富创新精神和最有生气的力量。另外,大学阶段也是人生中极不寻常的时期,由于缺乏对自身成长的科学认识与正反经验,青年人内心交织着种种矛盾。为此,置身于社会剧变的青年大学生需要学会调整心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趋势。

 大学生常见压力源

在整个大学的每一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压力,压力是始终存在的。在大一阶段,主要面临着适应新的校园生活的压力,大学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面对新的学习方式、陌生的人际关系、相对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许多大学新生无所适从,过去的自信荡然无存。难以把握自我的压力容易使人丧失人生的方向感。大二大三阶段面临着情感、交往、学习等种种的新问题,让人难以应付。大四阶段面临着就业、考研等人生的大课题,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深深体会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面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种压力,一些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对自己的人生作出科学规划,可以预测,他们的进步要大些;另一些大学生则把自己龟缩起来,不能面对社会现实,在感叹后悔之中打发时间。

一般来说,大学生常见的压力有:

1.竞争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也在持续加大。大学生面对的竞争压力来自多方面,包括学习竞争,就业竞争等。大学生是处于青年晚期的特殊知识群体,一方面在智商方面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在情商方面的发展仍需加强。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认为人成功的因素中20%是智商,80%归功于其他因素,主要是情商EQ。在大学阶段,加强情绪的自控性,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增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加强的学习内容。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们感触最深的压力就是学习压力。过多的学习头绪、过重的学习任务,都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学习压力持续时间很长,对人的影响之大不可低估。如何让学习压力转变为积极生活的动力仍然是大学生们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任务。

2.就业压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艰难决策。社会迅速发展带来的机会仍然很多,一些大学生只愿意选择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愿意深入基层寻求发展,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局面。一些大学生不愿意放弃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又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只好继续考研或攻博。大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是正常的,适当的压力还可以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动力。关键的问题在于应该对职业发展做一个规划,应该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并进行自我调整。

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做决策都是基于他们预期自己在几年后的地位而定。这一研究成果,对于青年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我们常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特定的任务和方向,除了思考在大学阶段自己的目标任务,更要延续思考将来自己的路要怎么走?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引起成就与挫折、愉快与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响着生命的质量。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我们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详细论述。

3.人际交往压力

青年期是人一生中社会交往活动极其活跃的时期。青年人的交往与儿童有很大的差别,随着自我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年人的社会交往带有自主的特点。社会交互作用对青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青年社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年大学生由于缺乏人生阅

历及交往的技巧,与人交往时难免会出现种种的误解与尴尬。因此,应该学会如何维护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消除因人际交往障碍而带来的种种烦恼。

关于沟通,美国学者拉斯韦尔(H.D.Lasswell)提出了一个“五W”沟通模式,即谁

(•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向谁说(to whom)和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一模式是很有启发性的,提示人们语言在沟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语言是一个通讯系统,它总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活动相联系。正是由于语言的存在,人们才得以沟通与交流。

 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建议

1、大学生自己要正确面对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因此,当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退缩,要无畏地去正视它,解决它。应采取积极态度看待压力,把压力看成是生活的挑战,成长的机会。因此在压力面前要保持勇气和信心,有心理准备去勇敢迎接各种各样的任务和挑战。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了自信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要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目标确定后,要用自己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去实现,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半途而废。特别是在学习方面,不能用经济价值和立竿见影的效益去衡量。

2、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好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老师就是治病救人的医生,通过和谐的内心交流,给以动之以情的分析,晓之以理,帮助解除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困惑和痛苦。鼓励他们安心学习,奋发上进。心理咨询是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真正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疾病。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心理素质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高尔基说:“社会就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学校要提供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采用简单的说教或靠行政手段和处分来解决心理问题是不能奏效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发泄内心的激情、展示天赋和爱好、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要无疑是很重要的。这不但可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还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我们要学着自己给自己减压,我们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希望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把握,减压的同时决不能松懈,培养自我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查心得:

此次的实践调查,我应该说受益匪浅,这不仅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还更透彻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我们试着在寻找,试着寻找一个完美的答案,能使我们积极的面对。学习中、生活中,社会中,会有众多的压力,我们需要的是面对,去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无论成功与否,至少我们去争取过,去面对过。不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人生就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的去解决矛盾。相信大学生能更深刻的去了解自己,走出低谷,迎接你的我想不仅是高峰,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至少不让自己有太多的遗憾。

这门课程的拓展性,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广泛的。实践性的去分析我们所存在的问题,看清楚自己所要面对的种种。压力,一直都将跟随我们,矛盾性的问题一直都存在。我们需要的是辩证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不是沮丧,不是抱怨。是去分析问题的症结,寻求那份解答,寻求内心深处的渴望,完善自己。

会记得这一次的调研的,我们的资料没有收集了多少,但我们知道了这些问题背后需要我们怎样去面对,怎样去解决,而不是逃避。

三、结束语

在此次调研中,我在寻找的不止是其他人学习压力的问题,我们是在试图去了解自己,了解内心深处的挣扎。从本身出发,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案,寻求一种方法来解决我们当前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时是怎样的场景,是怎样的心情,又是如何去解决的,让那些能正视解决问题的人再一次的反思,给那些不知道方向,茫然的同学一些意见,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压力,知道那不是不可以面对的。我们组员咨询,分发问卷,仔细的归纳所得的结果,认真地去了解。这不仅是做一次实践调查,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更是一次自我的反省,自我的挑战,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挑战自己,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才是我们做这次调研想要的结果。

参考文献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1995年出版)

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1948年出版)

蔺美玲:《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缓解方法》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篇6

利用社会实践周、五一和周末等时间,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较为开放性的社会调查题目,要求学生撰写规范的调查报告。

一.社会实践选题

1.从文博会看义乌文化产业发状况调查

2.创业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的我院大学生创业理念、创业情况、创业瓶颈等问题调查。

3.义乌民工学校状况调查。

4.拨浪鼓文化浸书香——义乌工商学院校园文化调查

5.我校近两年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跟踪调查。

6.××村农民增收情况调查

7.××村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调查研究

8.××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研究

9.××村生育观的调查与分析

10.××村农用地征用中农民利益损益情况调查与研究

11.××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12.××村青年农民外出打工所带来的子女教育问题调查与研究

13.××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调查研究

14.××村居民闲暇时间支配情况调查××村家庭收支状况调查与研究

15.××村家庭暴力问题调查与研究

16.××乡(村)婚丧嫁娶费用情况调查与研究

17.××乡(村)环保状况调查与研究

18.××乡(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识状况调查与研究

19.××村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

20.××村婚恋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1.××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调查××乡(村)乡村治理模式研究

22.××村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与思考

23.××乡大学生村官情况调查与研究

24.农村汽车消费情况调查

25.××企业文化建设状况调查与研究

26.××地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与开发现状调查与研究

27.××地方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8.××地方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调查与研究

29.××小区“啃老族”状况调查与研究

30.××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31.××市中学生暑期补课情况调查与思考——以××(社区)为例

32.××市城管人员执法现状调查

33.××社区节水情况调查

34.××社区居民幸福指数调查

35.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说明:除了上述参考选题外,学生还可以围绕本门课程课堂教学内容,自拟社会实践课题。

二、社会实践要求

(一)要求学生义班级为单位,每5人左右一组,每小组选定一个小组长,深入实践,查阅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较广泛的调研。

(二)调研时间为第10周至11周。

(三)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调查报告写作的格式

(1)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范围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2)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合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3)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

以上三点是不可或缺的。

2.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

(1)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须真实可靠。在调查报告中,要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2)调查报告须提供调查数据来源的相关资料。

(3)调研成果为2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一份和5分钟左右的调研报告汇报PPT一份。

(四)为杜绝抄袭,调研报告需附带相关的调研材料(如问卷表、调研笔记、图片。调研结束后,选择优秀的调研报告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评选优秀社会实践论文若干。

三、社会实践考核

由小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的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考核,提出考核成绩意见,再由任课教师进行考核。

(一)实践教学活动评价指标:

活动态度:包括参加活动量、完成任务情况;

合作意识:包括分工协作、互助分享,主动、自律等意识; 实践能力:包括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实验、交往等活动表现; 创新能力:包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发现和探究意识; 活动收获:对成果的贡献度。

概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篇7

概论课的时效性很强, 为了贯彻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精神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 概论课教材于2015年8月重新修订出版。此次修订, 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精神, 突出强调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 从以下几方面, 结合新教材, 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提出几点意见。

一、围绕教材, 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 是教师进行授课的载体和根本出发点, 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首选资料。概论课所用的教材,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集合全国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所著的最权威的概论课本。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活用教材, 则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对部分章节的个别内容进行整合授课, 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活用教材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整合授课, 可以使教学内容逻辑更为清晰, 也更易于学生深入具体地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比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将第五章第一节第二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与第三目“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整合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并把此问题分三部分进行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这样整合之后, 逻辑更为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学生普遍认为这样讲解, 让他们把这一问题理解的更为透彻了。

再比如, 第六章第三节第三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把这一问题中的“中国梦的提出和中国梦的内涵”整合为“中国梦的内涵”, 在讲解中国梦的内涵的过程中, 把中国梦提出的背景、过程融合进去, 在教学中也收到了不错的反响。

对比新旧教材, 以上所列举的两部分内容并未作出改动, 希望能为其他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

二、围绕学生, 改进教学方法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重视政治理论课, 甚至抵触政治论课的现象。具体到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 虽然大部分人能够保证课堂纪律, 但真正能够做到认真听课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这也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最为头疼的一件事。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认为,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去进行授课。可以从以下几点改进教学方法:

(一) 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1] (Multimedia) 是多种媒体的综合, 一般包括文本, 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用图片、声音、影像对学生进行视觉、听觉刺激,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在讲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时, 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纪录片, 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三十年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 设置问题

对学生进行提问, 是很好的师生互动,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印象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多设置问题环节, 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升课堂听课效果。

(三) 针对学生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 多结合学生自身实践, 让学生感觉到概论课是对他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用的科学。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一个医学院校, 在教学过程中, 就要注意结合医学生的实际去授课。

(四)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 学习起来比较抽象。若是教师再与学生缺乏情感沟通、情感交融的话, 在教学过程中则很难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概论课教师应该做到言传身教, 多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 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使学生真正从内心相信概论这门科学。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概论课不仅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科学, 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对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特定的政治价值观, 并约束其思想和行为方式, 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的政治规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谓寓教于乐, 在实践中, 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过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还能反过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把理论讲清楚, 同时要立足于社会与学校两个实践, 对学生进行更为直观的实践教学。

(一) 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 直接去接触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可以采用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考察等方式。

比如:笔者所在的吉林省辽源市朝阳村, 就是一个在村支书韩丽带领下, 让全村老百姓都发家致富的典型。如果条件允许, 能够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一下的话, 那对于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们, 更好的理解我国的三农问题, 农村的改革开放问题等等, 都将会有更为直观的深刻认识, 这是教师在课堂上举再多的实例都不能替代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实践经费不够、时间不好安排、存在安全问题等因素, 往往没有机会带学生去体验这种社会实践课。

(二) 校内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是另一种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的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课堂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

1、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可以采用播放纪录片、进行小组讨论、等形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亲身体验, 积极思考。课堂实践教学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和规划。

笔者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让学生观看了《社会主义五百年》、《周恩来外交风云》、《复兴之路》等纪录片, 使学生通过纪录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成就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与感受。小组专题讨论是课堂上就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分组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 师生可以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与独立思考,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可以采用的方式就更多样了, 邀请业内权威专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学生活动等等。

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就曾举办“‘人文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知识竞赛”, 动员全校学生共同参与, 在比赛过程中丰富和巩固了学生的概论课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从而坚定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次活动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像这样的校内实践活动, 可操作性还是比较强的。希望能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篇8

关键词:高职;教学困惑;教书育人

一、高职"概论"课教学应当达到的目标

"概论"课学习对大学生究竟有什么用?很多学生认识不清,这也是许多学生不喜欢这门课的根本所在。按照国家教委的旨意,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社会责任感。高职培养目标和普通本科不同。高职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我校为例,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厚德、高能、求实、创新"为校训,秉承"工学融合,践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培养社会真欢迎一线高端人才"。不难看出高职院校除了要完成作为一所普通高校在概论课教学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外,还要突出作为一所高职院校所要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一线高端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这门课,尤其在高职院校,真正教学目的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理论知识,关键在于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思考。

二、高职"概论"课教学的困惑及分析

按照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目标的要求,必须认清高职教学的特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笔者认为,目前高职"概论"课教学仍存在困惑:

(一)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

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条条框框的抽象理论,读起来枯燥乏味。仔细观察教材内容,不难发现很多表达其实不过是一句话的反复释义而已,缺乏让人产生共鸣的东西。如目前的教材体例,一般只简单的罗列某一理论,然后用不同的文字游戏性的语言反复说明。给读者的印象就是一种理论的灌输,吊不起读者想读教材的胃口。缺乏通过伟人的故事与事迹,去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光辉形象与英明决策。而现在的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更喜欢知识形象化。而过于抽象的内容不利于起到更为深刻地的教书育人的意义。

(二)大班教学课堂互动难

目前,高校"概论"课基本上都是采取大班教学,教学条件有限,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想法难以实现。如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回答问题或讨论问题的机会太少,就成了课堂互动环节的障碍。笔者认为,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一种沟通和交流本身就是一次对学生强化教育的过程。但由于人数过多,老师很难能和每一个同学保持沟通或者交流,不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情感。因此相对小班教学来讲,教学效果难以如意也在预料之中。

(三)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低

从每学期与学生的交流中不难了解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教师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因为传统"概论"课的教学经常把教学精力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定义理论、释明理论并对相应的理论知识单纯的考核,且教学"满堂灌",已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成长的需求。因为从这几年的教学一线不难感受到高职学生更乐于接受感性认识与实践参与性的教育。传统只注重理论传授、忽略实践参与性的教学方式显示出来的弊端越发明显,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考核方式缺乏素质和技能型培养

目前大部分院校采用的考核办法是, 学生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期末闭卷或开卷考试占70% , 试卷中几乎都是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切实提高,有违高职教育强化学生素质和技能型培养的目标,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社会真欢迎的一线高端人才的需要。这样的考核方式难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把正确的思想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并转化为自觉行为。

三、高职"概论"课教学及教学效果改进建议

高职"概论"课教学要以教书育人为视角,改进教学效果。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教学中不仅要制定因材施教的高职教材,而且要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学的方法,提高高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制定个性化高职"概论"课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在内容上做到寓教于乐,把理论融入故事,只要读故事就能给读者以启发,并受到教育。针对高职教学的特点,应该在教材内容体例上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制定教材时必须要贴近现实生活, 特别是要和学生的成才联系在一起。讲究语言的生动性,理论的形象化,知识的故事性。如有老师在给新同学上德育课时要求同学们算一笔账, 即"人才资本投资"账, 通过算账, 同学们清楚的知道家长投在每个学生大学里面的学习费用, 是平均每天100元左右, 同学们十分震惊,"没想到自己每天花这么多钱! "通过算账, 使同学们增强了努力学习的自觉性, 比单纯的讲大道理效果好得多。

(二)创造教学互动机会

一般认为,高职学生相对于普通本科学生更加倾向"有动感"的教学模式。即高职学生更青睐于通过实践、亲身参与一定的场景,获得感悟与学习。针对大班教学,提高教学互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上课班级人数,一班不要超过60人。但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学条件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所以就要做到:一要善于收集一些跟學生利益联系密切,学生所关心的事件,应用到教学课堂。二是课件的制作要大方简约,内容上要重点突出,吸引学生眼球,引起他们对讨论话题的注意力。三是课件的信息量要适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四是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上台大胆发言。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节课就是一道菜,想让每个人都喜欢吃就必须有味道。提高学习兴趣,必须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习这门课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用的。一要善用故事史实阐释理论。如要讲好毛泽东思想就要渗透毛泽东伟人风范、生平事迹的介绍。以他卓越贡献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激励学习。二在分析理论时要联系实际,不回避矛盾与现实。教学必须多从学生感兴趣的视角阐释问题,对一些敏感的话题要善于客观剖析,解除他们的疑虑。三教学必须形象、生动、具体。通过情景式小品、参观历史场馆、社会调查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四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因为很多学生对某课程感兴趣,开始于对任课教师的喜爱。

(四)采取开放式考核方式

高职"概论"课考核出题原则应该是重技能轻背功, 突出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检测, 减少或不考死记硬背的东西, 试卷内容要反映出素质教育的本意。为此,在考核方式上,除了注重考勤、课堂问答、实践报告等形式的平时成绩的综合考查,期末考试可以采取开放性试卷,开放式试题。即内容不必限于教材,而要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立场、观点分析实际与前瞻性话题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体现出素质教育和高职教改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胜萍."概论"课程教学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2]余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3]张岳红.《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方法的尝试[J].中国成人教育,2004,(9).

[4]杨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方法探微[J].教育实践,2010,(6).

上一篇:初四思想品德教学计划下一篇:架梁施工方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