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三板块式社会实践

2024-09-15

概论三板块式社会实践(共6篇)

概论三板块式社会实践 篇1

三年制高职生是我国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毛特概论”) 课是其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学好此课,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 可使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 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同时, 作为三年制高职为数不多的文科课程之一, 学好该课对于增长三年制高职生的文科知识, 帮助其提高人文修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三年制高职生“毛特概论”课程教学内容

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讨

(一) 关于教学内容

1. 要在突出授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好地承担起对大学

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的前提下, 帮助学生提高整体人文修养。

“毛特概论”课终究属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范畴, 教育部和中宣部要求:要突出授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更好地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1]。因此授课要切忌像抹万金油似的在涉及诸多领域的内容上平均施力, 要防止有“线”无“面”或有“面”无“线”情况的发生 (“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面”是其他的社科知识) 。

2. 关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应有差异。

与本科生 (尤其文科本科生) 相比, 三年制高职生, 可相对浅显略窄;与五年制高职生相比, 则要深且广;对其中的文理科两类学生, 文科生可适当深广, 理工科生次之。

3. 对史论关系的处理———应该史论结合, 以“论”为主。

“‘历史提供给我们的, 不仅是事实, 也不仅是知识, 而是要培育我们一种知人论世的能力。’……这句话道出了历史学生命力之所在, 我想, 这也应该是新政治史的目标与努力的方向。”[2]因此对本课而言, 教师若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历史问题升华为理论观点, 做到史论的结合与统一、以“论”为主, 则是教学的成功。

(二) 在教学方法方面

1.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应着重从正面剖析问题, 讲清道理, 切中要害, 努力做到以理服人, 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 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

2. 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片,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 上讨论课, 即把学生感到理解困难或感到困惑的教学内容变成问题形式进行讨论。

讨论有大小之分: (1) 大讨论 (长时间, 比如一节或两节课) :将全班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然后各组推举出自己的代表依次在全班发言, 最后老师以肯定对的、纠正错的、补充不足的方式作为归纳总结。 (2) 小讨论:即对讲授过程中某一问题进行短时间的不必分组的讨论。这些讨论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4. 必要的讲授不能少。

无论如何都不可否认讲授的重要性。当然讲授要避免成为单纯“满堂灌”的说教课, 同时也要避免成为艺术欣赏课, 更应防止一味图热闹、寻刺激而哗众取宠。

5. 进行有效课堂提问。

有效课堂提问对于实现该课的教学目标行之有效, 笔者在进行了该项方法的实践后也确实感到效果甚佳, 同时也觉得采用此法的前提是课前对提问内容的预设要准确恰当———为三年制高职生授此课一定要结合其多方学习特点而设定。

6. 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要尽可能地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参观红色旧址、深入行业调查研究等等。从而体验、反思、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三) 发挥教师管理作用, 给学生必要的“压力”, 以求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要在备课方面下功夫:既预设授课内容又预设教学方法, 还须预设学生的接受状况等等, 以此提高授课对学生的感染力。另一方面, 还需要任课老师加强管理。诸如出勤状况、课堂表现、作业交与未交和完成与否、学习态度认真与否, 甚至言谈举止正确与否等都应该在教育和管理的范围之内。以上表现皆可用成绩形式做以记录使其成为本课总成绩的组成部分。总之, 通过管理对学生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乃至创造性。这种“约束力”实则是一定意义上的“惩罚”, 这种“惩罚”是必要的, 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3]

总之, 要较为理想地实现该课的教学目标, 变固化的教材体系为丰富灵动的教学体系, 进而求得教学体系变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使该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4], 任课教师必须结合三年制高职生的诸多特, 在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使用、教学管理手段等各方面下大功夫。

摘要:本文阐述在三年制高职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见解, 并指出任课教师管理功能对实现该课教学目标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三年制高职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效果,教师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 [Z].2005-2-7.

[2]萧功秦.专制帝国的改革为何难以成功[J].炎黄春秋2010, (11) :39~42.

[3]孙云晓.教育不能没有“惩罚”[N].中国青年报, 2002-10-28.

[4]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教育部长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的讲话) , 2010-5-13.

概论三板块式社会实践 篇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说明:平时作业三是“第八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教学结束后的形成性考核。结合实例,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出来新趋势。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是两种表面上看来互相矛盾的趋势的交织。这两个趋势,一个是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另一个则是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社会分化越来越细现象原来一说就是工人、工人阶级。细分一点也就是全民所有制的工人和集体所有制的工人。而在今天,工人的概念虽然没有消失,但是凡是用到工人这个概念的时候,往往前面都加上了修饰词,比如国有企业工人、三资企业的工人、乡镇企业工人、下岗工人和失业工人,笼统地讲工人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很少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分化或社会的分层结构也越来越细化。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细化的碎片又正在开始往一起积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聚合的结果,就是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

一、强势群体。首先是资源和财富正在向这个群体集中。在80年代,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呈现出一种扩散的趋势,也正因为如此,在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改革曾带来一个短期的平等化效应。但在进入90年代之后,社会资源配置反转过来,呈一种重新积聚的趋势。其结果是,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地区、少数城市、少数群体甚至少数人的手中。这一点首先表现在收入和财富的占有上。根据樊纲教授提供的数字,截至2000年底,我国社会资产性财产总量共有38万亿元。在这当中,国有资产占26%,国内居民个人拥有57%,另外,集体和港澳台商人及外商占有量都不到一成。再看金融资产,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等,从政府、企业、住户3个部门看,占国内金融资产比重分别为18.6%、31.7%、49.7%。也就是说,原来几乎是国家垄断了几乎所有重要资源的状况,已经转变为社会一半以上的财富由私人拥有了。资源的集中还不仅

仅表现在财富和收入的拥有上,资源的积聚同时也表现在政治资本、文化资本,以及各种机会的占有上。因此可以说,自90年代以来,一个拥有了社会中大部分资本的强势群体已经成形。构成这个强势群体的,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三部分精英不仅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结盟关系,而且具有了相当大的社会能量,对整个社会生活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个强势群体的社会能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影响。在90年前中期实行经济紧缩的方针时,一些房地产商赞助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研讨会,由经济学家出面呼吁政府实行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第二,对社会公共舆论的影响和话语形成的能力。在90年代中期之后,传媒更多地受这个强势群体的影响。而由知识分子制造的主导性话语也更直接地体现了这个群体的价值和主张。

第三,形成了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依附型关系。因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弱势群体的许多机会,是由强势群体提供的。

二、弱势群体。这个弱势群体主要是由如下的几个部分构成:除了部分富裕农民之外的贫困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城市中的失业下岗人员。这三部分人几乎构成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个群体首先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农民的收入在90年代中后期处于停滞的状态,特别是1997年之后,大部分农民的实际收入是下降的。按照官方的数据,目前农民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已经扩大到3倍,而据有关专家的估计,实际上已经达到6倍。农民工的工资,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九五”期间全国城镇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减少3159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减少1648万人,两者合计减少4807万人,与此同时,在城市中形成了以失业下岗人员为主体的城市贫困阶层。国际上公认的贫困线一般是社会平均收入的一半,而我国城市贫困家庭的平均收入,一般只是当地社会平均收入的20%—30%。同时,这个群体在政治和文化上也是弱势的。根据1999年2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1998年初选出的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共 2979名,其中,工人农

民占18.9%,知识分子占21.08%,干部占33.17%,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占15.44%,解放军占9%,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占1.17%,归国华侨占1.24%。而且,在利益已经高度分化的情况下,这些群体既没有相应的组织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在媒体上也很难发出他们的声音。我觉得说社会分层结构开始定型化,具有这样的几重含义:

第一,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阶层之间边界的形成,是阶层结构定型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阶层之间的边界,往往是通过多种方式建构起来的。最显而易见的是不同居住区域的分离。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富人区。从全国来说,中国的富人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

第二,内部认同的形成。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是与阶层之间的边界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们正是从这种边界中萌发 “我们”与“他们”的概念和意识的。在1991年,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曾经对上海市民的阶层意识进行过调查,得出的结论还是“有阶层化差别但无阶层化意识”。而在1996年在武汉进行的调查则表明,绝大多数市民已经具有阶层认知,其中3/4的人认为自己是处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当中。在这个调查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结论,就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像西方社会那样将职业作为区分社会分层的最主要的标准,而是将财富和权力作为首要的标准。

概论三板块式社会实践 篇3

在课改不断推进以及小学数学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的推广使用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课本教材为老师提供了解读、选择和拓展的空间, 为学生乐学、善学提供了精致的素材, 为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之涌现出了问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自主性探究教学等教学模式, 这激发了教师教学的热情, 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感觉到问题式课堂教学设计只注重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如何设计有效教学问题, 而对问题设计之前教师如何设计教学内容, 以及对问题设计之后教师如何设计学生活动, 如何设计学生活动的目标达成等, 没有过多地去关注.情景式教学又专注于创设问题情景, 往往造成为情景而创设情景的现象, 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自主性探究教学又过于依赖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为此我们在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 提出“板块式三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并积极实践.

二、“板块式三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构建

“板块式三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包括两个部分, “板块设计”与“三串设计”.

(一) 板块设计

要求教师研读课标、深挖教材, 在明确学习任务及重难点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重组单元内容, 制定各板块的学习内容, 同时关注板块与板块的过渡语言, 使课堂环节衔接紧凑.

美国教育博士加里D.鲍里奇指出:明确的任务导向是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之一, 即教学设计时, 教师应明确呈现什么样的材料, 并把大多数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 而不是把时间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材料上, 这样学生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板块设计是板块三串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部分, 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明确本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并且教学内容的选择, 是在对课标、教材充分解读的基础上, 重新整合后确定的.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教学内容是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而制定教学目标要把课本内容与课标结合,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中, 感受图形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习的兴趣, 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在具体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时, 如果教学内容只有一个可采用如下的板块结构的模式, 如图1:

如果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止一个, 则可按图2板块结构的模式进行设计.如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圆柱和圆锥”学习, 可安排第一大板块研究圆柱的特征, 第二大板块研究圆锥的特征, 第三大板块研究两者之间区别与联系, 第四大板块进行归纳总结.在图2的板块结构的模式中, 对每一板块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又可采用图1小板块设计.这种板块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只是一个基本板块结构模式, 可针对具体内容, 适当增加或减少板块.如图2所示:

(2) 三串设计

针对每个板块的教学内容 (或教学任务) , 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所谓的“三串设计”即有效问题串设计、有效活动串设计和目标达成串设计, 其结构如图3所示:

“板块设计”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 接下来“三串设计”就要解决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达到何种效果的问题.

1. 教师的有效问题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 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抓住问题的实质, 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如何预设有效的问题串就成为广大小学教师探究的热点, 并总结出了众多的理论成果, 有效的问题串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贴近学生生活、应具有启发性等, 例如:在学生学习“平均数”时, 可设置“小马过河”的故事, 当讲到小马要过河, 看到河边有一块牌子, 上面写着“这条河的平均深度是1米”, 而小马的高度是1.2米, 故事最后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小马到底能不能过这条河?这样就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题材引出数学问题, 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2. 针对每个问题的有效活动串设计

有效活动串设计是指在教师提出合适的问题后,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采用何种学习方式的设计.在设计这一环节时部分教师往往存在这样的不足———重视问题串设计, 忽视针对上述问题学生应如何展开学习活动这个环节的设计, 会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盲目, 导致整堂课的低效因此, 在设计这一环节时, 就必须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设计.首先应根据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 是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还是进行抢答;其次, 就是要注重在学生参与活动的时候教师应给予怎样的帮助, 既不能放任不管, 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代替学生思考,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这个度.

3. 针对每个活动后预设目标的达成串设计

预设目标的达成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预设;二是对这些预设的目标, 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后, 需要设计用何种方式来检测以上目标的达成情况 (可通过教师的观察、学生举手明示、个别学生阐述或有效练习等方式呈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第一个层面而忽视第二个层面, 这样是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目标达成度的, 只有对每一个问题都制定一个预设目标, 我们才能对目标进行及时的达成观测,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因此“板块式三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 它清晰地展现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 解决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学到何种效果的问题, 真正地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摘要:在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 如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成为教师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板块式三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课题.“板块式三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详实的、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它能清晰地展现课堂的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 解决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学到何种效果的问题, 真正地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板块式三串,板块设计,三串设计,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数学 (第二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板块式六步三循环教学模式 篇4

罗山县教研室

舒江

“板块式六步三循环”教学模式,就是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思路”,结合“杜郎口教学经验”的理念和实质,创造出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

板块式教学就是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板块的教学形式。板块式思路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是教学结构清晰,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特征是教学内容优化,它侧重教学的艺术性设计。

“杜郎口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具体地说,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着眼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上,采用“三三六”教学模式。我们借鉴其“三个模块”,将“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变为三个循环的教学环节。

“三循环”指:在每个板块的学习中,灵活、循环、交替使用“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

“板块式六步三循环”教学模式克服了“杜郎口教学”展示环节的复杂、冗长等不足,使教学设计漂亮、富于艺术性,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同时又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操作流程:六个步骤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自然导入课题,并简介作者。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方法很多,如:谈话导入,故事导入,诗词导入,名言导入,名家评论导入,猜谜导入,图片导入,歌曲导入等。有时课堂时间有限,可直接导入课题。

二、定标导学

定标是指教师在编写教学案时制定教学目标,无须由学生确定。目标的呈现,可用投影仪、课件出示,然后让学生齐读,也可由教师口述。导学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一环节就是让师生牢固树立目标意识,围绕目标组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三、预习检测

即检测课前的预习情况,以检测作者简介、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和字词积累为主。

四、板块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板块,设计板块前要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单元提示、课文导读,重新整合教材,并突出课型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板块间应有内在联系,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般设计3至4个板块,最多不超过6个板块。字词积累一般不作为独立的教学板块,字词的处理放在预习检测环节完成。板块教学应是对课文的完整解读和学习,每个板块就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一节课的几个板块就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型。板块教学是本模式的核心,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艺术。

每个板块的教学要循环使用预习、展示、反馈这三个环节,大致有以下几步: 1.教师指导:就是根据板块教学内容,教师明确预习范围、指导预习方法、提出问题和要求,并规定预习的时间。

2.学生预习:有两种情况

课前预习,就是利用早读或自习时间预习,课前预习须有预习提纲或导学提纲。每篇课文至少读3遍以上,了解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了解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扫除生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和学案部分内容。课前预习的情况一般在“预习检测”环节进行检测。

课中预习,就是课堂上按照教师的指导预习。一般采用的方法:让学生边读书,边看课下注解,边查工具书,或边读书,边思考,边作批注,既可独立自学,也可小组合作、交流。

这里学生预习指的是课中预习,即学生在课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小组讨论:学生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应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解决,各小组做好展示的准备,并推荐本组将要展示的成员。

4.课堂展示:

组内展示:各小组在预习结束后,一部分在本组内展示、交流,有时可让小组代表到黑板演板,为部分展示节省时间。

全班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鼓励争论,并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让更多的学生展示,照顾学困生,尽可能多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允许学生在展示时暴露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读、可讲、可练、可写、可唱、可演,可纠错,可补充,可争论,多形式、多层次、灵活地展示学习成果。

5.反馈评价:即对每个学习板块的及时反馈。课内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引导学生及时反馈、评价、矫正。这种反馈是双向的,包括师生的双边活动。

生生互动:学生对展示情况及时评价,及时纠错,及时补充。鼓励学生质疑和有不同的理解。

师生互动:教师实施激励性评价,适时点拨,针对共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6.教师总结:在一个板块的学习中,学生评价反馈后,教师应有一个终结性的评价和总结,不留知识死角和模糊认识。

这六步在具体操作时可灵活友好运用,不要机械照搬。

五、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对课文的深度挖掘和拓展补充,但不要拓展的太远,要紧密结合课文,适度拓展,用时不宜太长。一般情况下,拓展延伸不是课堂的主体部分,课堂的主体依然是对文本的学习。恰当的拓展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确能够增加课的深度和厚度。因此,我们认为拓展延伸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六、总结提升

1.归纳总结:教师归纳本节内容,升华主题;或总结学习规律和方法;或赠送教师寄语。

概论三板块式社会实践 篇5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序高效的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 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的问题设计,往往能激起课堂的波澜,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品质,在“板块三串式”教学中,课堂教学要有效推行,问题串的设计是要解决的首要环节。那么,如何有效设计和提出问题串呢?

1.精心设计课堂 ,抓住每个提问点

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要从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认识水平出发。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设计提问,我们既要考虑学生的思想方法,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

(1)抓住学生的 兴趣点提问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思维往往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可以利用学生崇拜偶像的心理, 从了解比尔·盖茨、乔布斯的传说故事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不仅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的“热度”,而且提升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人文性,可谓一举多得。

(2)抓住知识 的疑难点 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一堂课没有重点, 教师想把所有知识巨细无遗地都传授给学生,其实就是不切实际的。教学实践证明: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面面俱不到。没有了教学重点,往往让学生无所适从,在某些无关紧要的环节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有重点地设计问题,或设计问题反映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差错人皆有之,教师不能抓住课堂的即时生成是不能原谅的,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着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从而留下深刻印象,突出教学重点。可以说,课堂教学的起点是从已知到未知,课堂教学的结果是从未知到已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其最重要的标准,不正是学生在走进来和走出去之间,有没有获得发展和成长吗?

教学片断一:

教学内容: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问题1: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区别?

分析: 学生平时的使用习惯就是用我的电脑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大部分学生对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提供信息资源管理工具基本忽视,通过二者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管理器是采用目录树实现目录管理,我们可以更方便、更清楚、更直观地管理和查找文件。

问题2:观看资源管理器,计算机有几个分区?

分析:学生回答的疑难点是不知道分区的概念,错理解成可移动的存储设备是一块分区,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硬盘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区,并分别命名为C、D、E盘等, 在这些盘符上我们就可以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抓住思维 的发散点 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古至今都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几千年前,孔子就曾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思维创新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之下,创新更是成了对人才的培养的必然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我们可以把其称为“节外生枝”提问法,也就是在研究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促进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知识的链接,激发各种教学形式与活动形式再生成,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精神。“节”就是课内知识,“枝”就是在联系课内知识基础上拓展开来的其他知识与问题。通过“节外生枝”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可以从学科渗透、联系生活、自主设计等角度设计拓展的问题,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丰富的资源。

2.精心创设情境 ,把握提问火候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在提问时应该掌握好抛出问题的适当时机,如果时机还没有成熟,那么往往会导致课堂冷场,教学环节滞涩;如果问题抛出过晚,则往往良机已逝,学生的探索激情已经冷却,回应往往不够积极。当然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就容易被误导“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好的情境创设其实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悟、成长,在切实的活动和体验中掌握的知识往往是最不容易遗忘的。

3.精 心研究学生 ,做到因材施问

课堂提问,不能出现“被遗忘的角落”,要让教室里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期待, 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从而营造积极主动的集体思维氛围。

孔子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分层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如复习基础知识时,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点的理解及一般性的表述问题,可以让中等程度的学生回答,以促进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延伸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 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和部分中等生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及时有效的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思考与分析能力。

总之,有效设计问题串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更是锻造学生思维的利器,是教学艺术的生动展示。在板块三串式教学中,充分利用问题串的设计,是教学环节顺利展开和推进的基础和前提。

摘要:在“板块三串式”教学中,教师问题串的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作者针对问题串的有效设计,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实践证明,好的问题设计,往往能激起课堂的波澜,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概论三板块式社会实践 篇6

一、“板块式”主题教学的提出及其必要性

板块式教学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文本中提取出自己所需的素材, 根据教学中主题的需要, 有的放矢的把文本有机结合起来, 成为息息相关的各个板块。而新课程的设计也将课文按照板块的形式进行了编排, 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都按照相同的形式呈现, 就更有利于学生框架思维的形成。

二、“板块式”主题教学的主题创新性与多变性

在上《十八岁和其他》的板块教学过程时, 根据对文本的切入角度不同, 可以从不同的主题入手来诠释文本:父爱、沟通、教育鸿雁传书的美等。而像《一个人的遭遇》, 因为是一篇小说, 所以角度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战争与和平、最美的人性、战争文学的独特视角、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外国小说的鉴赏方式等。以我所教的《一个人的遭遇》为例, 我通过对文本的研读, 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将全文分为了两个主题:第一课为战争与和平, 第二课为爱。特别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我跳脱了许多人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惯常思路, 大胆的从“爱”这个主题上入手, 让学生从爱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我的这堂课的设计是这样安排主题板块的:

1. 导入。

同学们, 昨天我们简单地分析了索科洛夫曲折的人生经历, 从他的人生遭遇中一起见证了他的三喜三悲, 那么今天, 我们要到文章中去看看, 在残酷的命运面前, 命运给了他一种怎样的眷顾。

2. 懂爱。

我们看这两个寻到爱的人, 他们懂得爱吗?首先来看索科洛夫, 他懂得的是一种怎样的爱?当他与妻子告别的时候, 是那样的难舍难分, 可是为什么他还是要丢下妻子呢?为了保卫国家, 所以当大家与小家发生矛盾时候, 索科洛夫放下的是个人的私利。我们怎能不为他的这样的爱深深地打动呢?再来看看他与素不相识的凡尼亚, 当他用他那柔软的心来照料这个孤儿的时候, 他所表现出的爱是要孩子回报的吗?

3. 真爱。

两个失去亲人的人, 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是“抛”?人在战争中的孤独感。沙子表明了什么?一个人的遭遇说明的并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代人, 一个民族的遭遇, 而两个主人公只是一个缩影。

板块式教学主题的创新与多变, 既紧贴教学大纲, 又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共鸣;以教师的主题为主导, 以思维培养为主,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学会抓角度, 寻亮点, 很好地突出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 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效率。

三、“板块式”主题教学的板块设计

从主题教学的视野看, 语文教学既要着眼于民族的未来, 又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引领学生关注文化, 亲近母语, 在他们熟悉的系列生活中, 寻找语言文化的根源, 汲取语言文化的汁液。让他们在语文生活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 在立体多维的大语文生活中, 沐浴着母语文化的光辉, 通过体验与熏陶, 理解与扬弃, 鉴赏与反思, 使得语文素养在对精神相通的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 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四、“板块式”主题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的编排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有一定的主题意识, 要在自己的教案中体现主题教学的思想。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 这需要我们教师对教材有着深刻的解读以及个性化的见解。同时, 我们还要学会选择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充实自己的课堂。其实, 主题教学是对我们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挑战。它要求我们既能当主题教学的“设计师”, 更能当主题教学的“建筑师”。

总之,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以“主题教学”为载体, 丰富学生的积累, 开阔学生的眼界。我们要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 进而“读书活”。我们要经常审视自己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 要紧贴地面行走, 还要怀抱问题意识, 大胆尝试探索, 力争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45分钟的课堂里达到“轻负担高质量”。

上一篇:保函业务下一篇:高校教学秘书的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