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

2024-09-29

社会工作概论(精选12篇)

社会工作概论 篇1

群文工作是整个文化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核心与关键, 它直接决定整个文化工作的优劣成败。因此, 研究群文工作, 就成为整个文化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对于群文工作, 既具有理性思考价值, 又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为此, 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群文工作的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考, 对群文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概要研究与论述。

具体而言, 群文工作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解读。

一、群文工作的重要意义

要搞好群文工作, 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群文工作的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意义, 又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层层深入的理解。

(一) 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作为整个文化工作一部分的群文工作, 具有整个文化工作的共性特征, 因此它的重要意义, 也首先体现在整个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的共性之中。

众所周知, “知识经济”的21世纪, 文化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的大主题, 我国同样把政治、经济一起, 作为综合国力的三大要素。这是因为, 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是人类群体显著成就的结晶, 它的基础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 它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又是限制人类活动的因素, 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

(二) 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作为人民群众的文化, 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 所有的精英文化, 都来源于群众文化, 换言之, 群众文化是孕育精英文化的土壤与摇篮。没有群众文化, 便没有精英文化。

(三) 群文工作的重要意义

群文工作就是群众文化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搭建整个文化工作的地基工程, 唯有基础坚实牢固, 才能建造出整个文化工作的高楼大厦。

二、群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个“软系统”与“地基工程”的话, 那么群文工作的内容系统就是一项“硬系统”与“主体工程”。

具体而言, 群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有以下几点:

(一) 农村文化工作

农村文化工作是群文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为我国13亿人口之中, 农民就多达9亿之多。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村文化工作搞好了, 我国整个群文工作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二) 企业文化工作

企业文化工作也是群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实质上是工业文化的别称, 具有“先锋性”作用。

(三) 军事文化工作

军事文化工作对于增强军队战斗力、保卫祖国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也是群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 校园文化工作

校园文化工作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校园文化工作也是群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 社区文化工作

社区文化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群众文化的新生事物, 所以社区文化工作更是群文工作的新内容。

三、群文工作的必要形式

群文工作的形式与群文工作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一对范畴,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 并反作用于内容。

具体而言, 群文工作的必要形式, 有以下几种:

(一) 组织工作

群文工作的组织工作, 主要是组织各种群文活动。

(二) 辅导工作

群文工作的辅导工作, 主要是由文化馆的专业辅导人员对群众的文化辅导工作。

(三) 培训工作

群文工作的培训工作, 也由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三

摘要:群文工作是整个文化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核心与关键, 它直接决定整个文化工作的优劣成败。本文以群文工作的重要意义、群文工作的主要内容、群文工作的必要形式为三大理论层面, 对群文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要论述。对于群文工作, 可以提供理性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群文,工作,意义,内容,形式

社会工作概论 篇2

试述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参考答案要点: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分析论述。

答:

1、帮助有需要的人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作用。

2、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与困难。

3、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资源网络。

4、促进人们与资源体系的互动。

5、推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6、分配物质资源。

7、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

二、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社会工作在我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三种不同的理解,既有三种社会工作: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

普通社会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我国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之中或之外普遍存在的,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如工作单位内部的工会委员等行政兼职,社会上的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成员的活动等。这种社会工作是相对于本职工作岗位而言的,这一概念的使用也是比较普遍的。

行政性社会工作指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这些活动有的面向全社会,有的面向本单位成员,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员较少受过助人方面的专业训练,它是非专业化的。在这方面我国的某些直接为民服务的部门的工作比较典型。

专业社会工作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这些主要针对困难人群的专业化服务比较多地秉持了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工作理念,并运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这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三种社会工作有明显的差异,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它们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在各自的经济一政治一社会系统架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的功能分为直接功能和社会功能。直接功能包括预防、治疗、发展。社会功能包括推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维持社会稳定。

直接功能中:预防性社会工作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作出警报,即在问题产生之前,对社会及可能受影响的人群发出警报;二是增强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对可能出现的变动的应变能力。

治疗功能:分为救难和解困。救难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在案主遇到基本生存问题时,施加援手。当案主遇到的困难未危及其生存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可以成为解困。

发展功能:社会工作不但致力于问题的预防与治疗,而且有着更积极的取向,即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表现为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在更高意义上还表现为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社会工作者就是要帮助受助者增加知识和技巧,增强其自身克服不利因索的能力,提高其个人适应社会,与社会相协调的能力。

五、社会工作方法

根据方法介入的层面不同,可将其分为微观层面的方法和宏观层面的方法。微观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宏观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概论 篇3

【关键词】社会学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F713.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79-01

广告学是一门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美学等众多专业知识的学科。社会学是广告学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所掌握的学科之一。培养广告学学生社会学的想象力,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学习社会学概论的积极与主动性,是教授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体会。

一、教学内容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概论性课程,很难在有限课时中进行全部内容详细讲解,特别是在缩减教学课时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改革现实中。我校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为36个课时,26个讲课学时,10个实验课时。这与全部为讲课学时的专业有所不同,需要对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与编排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1.明确课程性质

区别于我校公共管理系公共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专业和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是一门专业限选课,而非专业必修课。但是广告学专业必须要了解社会学相关理论与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广告学同学能够更清晰理智了解广告促进商品销售的科学规律,从而根据这些规律去从事广告活动,收到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使其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又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好的理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帮助其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

2.合理编排与取舍教学内容

以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为例,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为概论;第二篇为微观分析;第三篇为宏观分析;第四篇为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如何将讲课课时的教学内容与实验课时的教学内容合理编排,是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加对社会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由浅入深的进行整体性地学习。第一篇概论中,安排两个课时量的“文化社会学”的实验课,通过讨论以及学习中华文化,不仅增加学习趣味性,而且加强国学知识的学习。第二篇中,进行微观分析中,除了重点探讨个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还要注重在结合广告社会学中,探讨广告与社会互动的规律。同时在讲解个人、家庭、婚姻与性的章节中,安排“性社会学”的实验课时。通过了解性犯罪的来源于解决方法,了解性社会学的相关知识。最后,在讲解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加入社会问题专题性地探讨课时。了解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特征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培养问题意识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

教师若在广告学专业学生的社会学课堂上延续传统教学方法,侧重教师的主导性,认为只要教师照本宣科讲解,学生认真听课,就可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是有失偏颇的。这只会使得社会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呈现低水平的效果。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反思以及学生对教师评价反馈中,以下的教学方法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1.参与式教学法

不管在讲授理论课时还是实验课时的课堂上,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讲授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案以及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接收能力,调整与梳理社会学课程重点内容。如介绍社会学的理论渊源以及代表人物时,一方面进行详细讲述,另一方面还需要推荐名作给学生阅读,以便学生对社会学代表人物的思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另外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应选择性吸收,激发学习热情。可以就不理解的内容或者感兴趣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教师讨论。在实验课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主辩论。鼓励学生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

由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些都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案例教学法是笔者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出社会学理论,既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度,又可以利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如在讲授社会互动理论中的“拟剧论”这一理论时,例举三个例子,让同学们分析。第一个例子是大学新生聚会上,同学们的自我介绍的时候尤其注意给大家留下比较好的第一印象;第二个例子是人们在开始谈恋爱时会尽量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第三个例子是在求职面试时,会很注意自己的衣着和言行,希望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通过分析理解,让学生懂得戈夫曼拟剧论的内容以及了解“印象管理”的重要性。

3.实践作业法

社会学是一门实践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教学。即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直接学习,进行感悟、反思从而得到成长。如在“社会角色的章节的教学中,运用实践作业教学法,对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角色失调的现象,找出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失败的具体表现,并结合社会学相关知识,分析大学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课程回馈中发现,实践作业法不仅可以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学习社会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法

多种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一考定学生等级”的有效展现。广告学专业学生在课程、课时结构安排以及学习内容均与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不同,因此成绩考核也应体现差异性,做到因专业而异,实现有效教学。因此,笔者采用的考核主要有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有出勤、课堂发言、实验报告等组成,期末考试采取过开卷形式。更多地将纯粹对知识点的考查转向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运用社会学相关知识,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联系实际阐述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联系实际阐述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让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观点分析社会现象。社会学概论的成绩考核中,不仅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而且还需要把考核内容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责任感,实现社会学概论的教学目标。

总之,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积极与主动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不会停止,同时笔者将持续为实现社会学概论课程最佳教学效果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丁俊杰.广告学导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工作概论 篇4

目前, 中国高校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A类研究型高校, 以“211”、“985”工程等重点高校为代表;B类应用型本科高校, 多以地方本科高校为代表;C类职业技能型高校, 以地方高职高专类院校为代表。显然, 独立学院大部分属于B类型学校, 这类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设置的学科专业性强, 针对性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构建专业和职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样的导向下, 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重视专业课, 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再者,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都被盖以“乏味无趣, 理论说教”的不受学生欢迎的高帽子。《概论》课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理论性非常强, 免不了被定位为空洞理论灌输, 政治条文说教, 从而使学生对《概论》课产生逆反心理。理工科学生觉得《概论》课晦涩难懂, 于是, 从不理解到不喜欢, 上课成了负担;文科学生觉得《概论》内容太熟悉, 学不学没关系, 于是, 又走到另一个极端, 上课成为无关紧要的事。这一现象在独立学院尤为突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传统的“你教我听, 你说我做”的师生定位, 教学方法的简单、老套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要突破传统定位, 《概论》课的教学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教师不仅要科学地把握《概论》的内容, 向学生传授知识, 使其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而且要转变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它以学生为主体, 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 是“立体教学结构”, 实践性和趣味性强, 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在情感的体验中掌握理论, 提高能力, 可以改变学生不愿学的局面, 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 入耳, 入脑, 从理智和情感上接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并能运用到实践中。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模式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观察、感觉等直接的感受和领悟来认知、认识、再回归实践的教学过程。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的模式, 而是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 让学生发展变化, 以感官作为媒介, 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事件, 使学生“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后与理论相结合与他人交流分享, 最终回归到实践中。它是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 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伯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式学习圈” (图一) 。 (1) 他认为有效学习应通过学习者的亲身体验, 发表看法, 进而反思, 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总结形成理论, 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

在国内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中, 胡尚峰, 田涛提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入境激情—对话移情—探究动情—实践纵情—评述析情”的。 (2) 张蓉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应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基础的, 结合体验式教学的过程要素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即:情境设置、主体体验、评价体验及迁移体验。 (3)

三、《概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

结合《概论》课理论性与时政性强的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重专业轻思想理论课学习的思想, 独立学院《概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可设计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探究体验—交流经验, 教师指导—梳理整合, 内化践行四个教学环节。

(一) 教师设置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实践体验式教学的开端。“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性质”。 (4)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可以让师生置身于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发挥自主性, 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设置情境的思路有许多, 根据《概论》课的内容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情境:

1.视频、时政热点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把《概论》课理论与时政热点相结合, 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概论》课的理论并不是泛泛而谈, 也不是对他们空洞说教, 而是有着现实性和真实性。例如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有个主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这个主题的传授, 如果仅仅靠教师在讲台上讲理论或者只是向学生展示党对农村的政策, 城市来的学生就会觉得很遥远或者觉得不关自己的事, 农村来的孩子就会觉得教师在空洞说教。对于这个主题, 教师可以引入菜贱伤农的时政, 首先给学生播放菜贱伤农的视频, 使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一棵棵完好无损的大白菜被翻土机碾碎埋掉, 听到菜农说即使送人也没人要的无奈的话。学生对菜产生怜惜之心, 对菜农的无奈也会感同身受。在这样的情景下, 学生已经开始感受到农民增收难, 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下, 还可以让来自农村的学生讲述他们家乡农民、农业的状况。学生的亲自讲述会更具有感染力, 从而感到三农问题离他们很近。

2.经典案例教学情境

案例具有直接、形象性。经典案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把《概论》课的理论内容形成感性认识。案例教学情境需教师挑选的案例素材既要涉及教学内容, 又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相适应,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愿意和能够按照教学要求去认真思考, 在探索中增强和提高理解、分析, 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5) 例如, 在第五章“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中, 教师可引用案例:当阳县跑马乡的故事。学生对故事中当阳县跑马乡乡党委书记把共产主义理解为共产共妻哄然一笑, 这就激起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日常实践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从日常生活设置教学情境, 是《概论》课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最重要的表现。同时, 把学生平时碰到的现象与理论内容相结合, 不仅理论理解起来不觉得枯燥, 对现象的认识也会达到更高一层。例如, 在讲述“节约型社会”前, 让学生在校园内观察大家节约行为、浪费行为作为下节课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上, 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表演舞台, 学生可以以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可以以图片、视频、小品等为下一步深入学习该主题奠定轻松、真实的基调。

(二) 学生探究体验。

利用上一环节的情境, 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探究体验。教师依据情境提供的各种线索,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 开发创新潜能, 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每个认知结构的构建都意味着一个冲突的解决, 冲突的解决伴随着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和树立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信心和热情, 从而也使《概论》课摆脱枯燥无味、空洞说教的高帽。在这个阶段中, 还是以学生为主体, 但由于学生本身是学习的主体, 对内容的把握, 在探究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脱离主题的现象,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中心开展探究活动。探究体验可以以多种形式展现, “基于问题”的活动探究体验可以说是主要形式。“基于问题”的活动探究形式需教师设立紧凑、多层次推进的问题。例如在“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章的学习中, 在给学生播放开国大典、设置视频情境后, 教师可以设置探究体验的问题: (1) 我们的新中国是经过什么革命才能成立的?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经济纲领和政治纲领是怎样的? (学生回顾第三章的内容) (3) 从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知道新中国成立时既有社会主义成分, 又有资本主义成分, 具有两重性,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 (4) 这个具有两重性的过渡社会是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相矛盾的, 所以要进行改造,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改造而不用暴力形式? (5) 和平改造是如何进行的?改造的时间为什么要提前?改造的对象是什么? (6) 通过对象看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什么特点?在这些层级性问题的引导下, 对答案的探索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进度发散。设置了这些问题后, 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不是简单地一问一答, 而是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 发表看法。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学生在讨论时搭便车的现象出现, 教师在讨论期间要进行监督引导。

在此探究体验阶段, 关键在于探索。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学生在这个探究阶段在做的过程中将教师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式引导及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逐步内化, 从而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为下一步交流分享体验做好准备, 真正做到“做”中“学”。

(三) 交流经验, 教师指导。

在承接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 这一环节中依然是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小组成员选一名代表上台总结阐述自己小组成员的观点,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台上小组的观点进行质疑、评价, 被提问小组可以进行反驳。在这个质疑与反驳的过程中, 学生会对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当然,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好调控, 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例如, 对于改造的时间为什么会提前, 大部分小组成员的观点都涵盖教材内容, 认为是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 改造时间提前成为必然和实现的可能性。但有一两个小组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 指出改造时间会改变, 中国是受到前苏联的影响, 用前苏联的工业化及成就证明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对毛泽东产生极大的影响, 使得毛泽东把改造时间提前。这些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本由教师进行传授, 现在由学生展示出来, 大家更容易接受。教师小组发言后对小组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 加深学生的认识。

(四) 整合反思, 内化践行。

学生经过上几个环节的体验, 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新经验。对于新经验, 学生应进行梳理整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种种不同的观点做出自己的思考, 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 从而澄清认识, 入心入脑地接受主流思想和科学原理。同时, 学生获得了新体验, 应将这些体验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 在学习了基础群众自治制度这个主题后, 可以布置学生深入中农村调查农村村民委员会建设, 了解农村基层民主状况。

总之,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概论》课中的运用, 实现了传统的灌输式向体验为重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把整理的经验转移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能力有所发展, 解决了《概论》课学以致用的难题。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去领悟知识, 再回归实践的教学模式。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及《概论》课的特点, 《概论》课教学引入体验式教学十分必要。《概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可设计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探究体验——交流经验, 教师指导——整合反思, 内化践行四个教学环节。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情境,学生主体

参考文献

[1]沈艳华, 任国升.试论体验式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4) :103-105.

[2]霍宏.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 (7) :183-184.

[3]胡尚峰, 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 2003, (11) :49-51.

[4]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63-64.

[5]冯达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17-19.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案 篇5

前言

课程概述

一、学科性质和课程性质

1、学科性质

2、课程性质

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历程

1、国外的发展历程

2、中国的发展历程

三、课程的组成部分

1、第一部分,绪论: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理论。

2、第二部分,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

3、第三部分,实务:家庭、儿童、妇女与社会工作;青少年与社会工作;老年与社会工作;矫治感化与社会工作;医疗、精神治疗与社会工作;滥用药物与社会工作;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4、第四部分,教育、实习与展望:教育、实习与研究;讨论与角色扮演。

四、学习方法与阅读的扩展

1、学习方法

2、阅读的扩展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对作为一个学科/专业的社会工作有基本的概念。教学重点:专业的缘起、发展、领域和特质,与其他它社会科学的关系。教学难点:社会工作的领域和特质。课时安排:6学时。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缘起和发展

一、社会历史背景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2、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1、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2、社会工作的产生

三、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1、专业方法的发展

2、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和特质

一、社会工作领域概述

1、社会工作的领域

2、社会问题

二、社会工作领域扩大的原因

1、社会进步

2、生活质量

3、人类认识观念

三、领域的分类

1、按照服务对象

2、按照困难类型

3、按照社会工作的特点

四、社会工作的特质

1、整体的人

2、家庭的重要性

3、社区资源

4、督导

5、教育项目:课程教学及实习,专业实习和督导

6、方法

7、团体

8、“关系”、“网络”

9、精神、心理

10、“社会”

11、与制度的关系(福利制度)

12、基本目标

13、机构雇佣、有薪水

14、发展及利用小组的方法来开展服务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和类型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1、社会中的不同内涵

2、定义

3、相关概念: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正义。

二、社会工作的结构

1、社会工作过程图示

2、社会工作的要素

三、社会工作的类型

1、社会工作形态的变迁

2、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类型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其它学科

一、与社会学

二、与心理学

三、与政治学

四、与经济学、管理学

五、与医学、法学和伦理学

六、与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福利哲学和政治哲学)

复习思考题: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简述社会工作领域扩大的原因。

3、社会工作的要素。

4、名词:社会进步/社会工作领域/心理咨询。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教学目的: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和社会功能运作,社会工作与助人、维持社会秩序的关系,以及转型期的特点。

教学重点:社会工作的本质和社会功能运作,社会工作助人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教学难点:社会工作的本质和社会功能运作。课时安排:6学时。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及其一般特征

1、社会工作者

2、一般特征

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1、助人过程的特点

2、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

二、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三、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四、社会工作对助人和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

1、助人和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和冲突

2、如何处理助人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关系

3、社会正义的目标

从柏拉图、查士丁尼、洛克、霍布斯、卢梭、康德、罗尔斯。

从差等正义到契约正义和社会正义,功利主义和集体主义,道义论与功利论。

第三节

社会功能运作的问题

一、概述

二、事例分析

三、个人的、家庭的和社区(社会)的问题

1、家庭解组

2、滥用药物和酒精

3、老年问题

4、心理疾病

5、学校不适

6、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7、犯罪问题

8、生理疾病和情绪问题

9、贫困

10、先天不足

第四节

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一、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二、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的影响

第五节

体制转变中的中国社会工作

一、体制改革及其影响

二、社会转型及方向

三、路径依赖问题

四、我国当前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

复习思考题:

1、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2、用实例谈谈你对社会功能运作的理解。

3、用实例论述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4、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5、名词:路径依赖。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教学目的:认识专业价值观的演进、内容、意义以及本土化问题。教学重点:专业价值观的演进、内容、意义以及本土化问题。教学难点:专业价值观的意义及本土化问题 课时安排:4学时。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价值的历史演进

1、早期实践中的价值观

2、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3、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二、价值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关系

1、价值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意义

2、具体观点

高登斯坦,列维,林德曼,波奈尔的观点;奥登的批评。

3、价值与技术和知识的关系。

4、社会工作中的反价值。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价值体系的基础

1、新教伦理和人道主义

2、社会福利的理念

3、人的尊严、价值、潜能和卓越(至高无上)

二、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

1、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矛盾

2、不同学派之间的争执:功能学派与诊断学派的对立。

3、政府、机构与社会工作者之间在价值观上也有矛盾。

4、价值观从理论转向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矛盾。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的建构

一、建构的方法论问题

1、原材料

2、方法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构的内容

1、专业价值

2、专业伦理

三、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教育与强化

1、专业价值的教育要贯穿在课程教学和实务教学中

2、价值观要在实务中强化和巩固

复习思考题:

1、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2、价值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3、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4、中国社会工作价值教育与强化的途径。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教学目的:认识理论的重要性、发展阶段及逻辑结构,能理解理论流派间的差异,以及理论的使用领域和解释力。

教学重点:认识理论的重要性、发展阶段及逻辑结构,能理解理论流派间的差异,以及理论的使用领域和解释力。

教学难点:理解流派间的差异,理论的使用领域和解释力。课时安排:6学时。

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地位

一、社会工作专业需要理论的支撑

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

2、轻视理论的误区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1、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原因

2、设定工作目标

3、提出有效的实务方法、模式和技巧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和逻辑结构

一、发展阶段: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与功能学派并列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多元发展阶段。

二、逻辑结构

1、大卫﹒豪的观点

2、皮拉利思等人的结构模式

三、理论模式介绍

1、心理动力模式

2、危机干预与任务中心模式

3、行为学派

4、系统与生态模型

5、社会心理与沟通模型

6、人本主义及存在主义的模式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认知理论

三、行为主义理论

四、社会系统理论

五、标签理论

六、沟通理论

七、人本主义理论

八、激进主义

九、西方马克思主义

十、充权理论

十一、女性主义理论

复习思考题:

1、轻视理论的误区。

2、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作用。

3、论述皮拉利思等人的社会工作理论的三层次模型。

第二部分

方法 第五章

个案工作

教学目的:了解方法的发展,掌握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心理-社会模式和行为治疗模式,清楚各自的使用范围。

教学重点:掌握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心理-社会模式和行为治疗模式,清楚各自的使用范围。

教学难点:清楚各自的使用范围。课时安排: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涵义

1、诊断学派的观点

2、功能学派的观点

3、涵义

二、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20世纪

2、专业化与学科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

3、精神医学的影响阶段:20世纪30年代

4、多元化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来

第二节

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一、危机介入模式

1、危机的含义

2、危机介入的方法技巧

3、所需的理论知识

二、任务中心模式

1、内容及适用范围

2、问题解决的五个阶段

3、技巧

三、“心理-社会”模式

1、内容

2、工作框架

3、相关的理论知识

四、行为治疗模式

1、理论基础

2、工作框架

3、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三节

一、中国的个案工作经验

二、以后的发展方向

复习思考题:

1、个案工作的涵义。

2、危机介入模式的方法和技巧。

3、任务中心模式的过程与技巧。

个案工作

第六章

小组工作

教学目的:理解小组工作的实质,掌握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小组的阶段,工作原则和技巧,能初步开展小组工作。

教学重点:理解小组工作的实质,掌握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小组的阶段,工作原则和技巧,能初步开展小组工作。

教学难点:认识和把握小组的阶段,初步开展小组工作。课时安排: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小组工作的缘起和发展过程

1、小组工作的缘起

2、小组工作的发展过程

二、中国小组工作的情况

1、辛亥革命后的情况

2、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 3、1978年以来的状况

三、小组工作的涵义

四、小组的特征与分类

1、特征

2、分类

第二节

理论和模式

一、理论来源(借用的理论)

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医学。

二、实践理论

1、系统论

2、精神分析理论

3、团体动力学

4、人类行为与环境理论

5、互动论

二、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 概念,特点。

2、治疗模式(临床、康复模式)概念,特点。

3、互动模式(居间、互惠模式)概念,特点。

第三节

发展阶段、功能和过程

一、发展阶段

1、准备或酝酿阶段

2、开始阶段

3、形成阶段

4、冲突阶段

5、维持阶段

6、结束阶段

二、功能

1、康复

2、展能

3、矫治

4、社会化

5、预防

6、社会行动

7、问题解决

8、社会价值

以上可以归结为:参与、团队精神和社会变迁三方面的功能。

三、小组过程中的任务

1、沟通和互动

2、规范建立

3、角色承担

4、凝聚力的提升,目标的认同。

第四节

原则和技巧

一、应该遵循的原则

1、社会工作价值

2、人类需求

3、文化背景差异

4、小组组成的计划

5、目标明确化

6、专业关系建立

7、个别化

8、引导小组互动

9、民主自决

10、功能组织的弹性

11、活动经验促进成长

12、运用社(区)会资源

13、评价

二、技巧 一)一般技巧

1、建立关系

2、诊断估计

3、系统观察

4、聚散小组

5、干预小组

6、领导小组

7、参与活动

8、运用媒体

9、记录

10、资源运用

11、专业判断

12、评价过程

13、沟通 二)治疗技巧

1、治疗的阶段

2、治疗的三种方法

3、小组工作者介入的策略 三)讨论技巧

1、讨论的功能

2、应该培养的两种态度

3、讨论过程

4、主持小组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小组工作的定义。

2、小组的特征。

3、小组工作的模式。

4、小组工作的原则。

5、结合小组工作的过程和技巧,设计一个小组的活动。

第七章

社区工作

教学目的:理解社区工作的涵义,地区发展、社会计划和社区行动模式,社区工作的理论和原则,能开展初步的社区工作。

教学重点:理解社区工作的涵义,地区发展、社会计划和社区行动模式,社区工作的理论和原则,能开展初步的社区工作。

教学难点:掌握地区发展、社会计划和社区行动模式,开展初步的社区工作。

课时安排:6学时。

第一节

涵义及发展历程

一、发展历程

1、社区组织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美国 英国

2、社区发展工作的历程

二、社区工作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1、社区组织

2、社区发展

3、社区工作的不同定义

英国,美国,台湾,香港,中国大陆。

三、社区工作的基本目标

1、罗斯曼的观点

2、托马斯的观点

四、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1、参与和问题解决,生活质量的提升

2、社区自决意识

3、素养

4、文化建设

5、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理论

一、基础理论

1、社会分析与意识形态理论

2、社会变迁理论

3、社会行动理论

二、实务原则

1、社区自己决定需求

2、社区的方式和步骤

3、社区自拟计划

4、能力建设

5、改变的意愿

三、假设

1、人的特性

2、学习的能力

3、参与

4、意义、变迁和可持续

5、稳定

6、民主参与

7、行动解决问题

四、价值观

1、人的尊严和价值

2、社会正义

3、制度化的福利取向

4、民主的观念

5、群众参与

6、互助、关怀和共享

7、社会责任感

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模式

一、地区发展模式

二、社会计划模式

三、社区行动模式

第四节

社区工作的过程、技巧

一、过程

1、建立关系

2、收集资料

3、制定计划

4、社区行动

二、技巧

1、社区调查与问题分析(调查、实地和文献)

2、建立和维持关系

3、动员和组织

4、活动程序设计

第四节

中国社区服务工作

一、社会福利体系与社区服务工作

二、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复习思考题:

1、社区工作的定义。

2、社区工作的目标。

3、社区工作的模式。

4、社区工作的原则。

5、用实例分析社区工作的过程。

第八章

社会福利行政

教学目的:社会福利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了解社会福利行政的具体内容(组织、计划、管理和评估),促使社会福利政策的演进。

教学重点:社会福利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了解社会福利行政的具体内容(组织、计划、管理和评估),促使社会福利政策的演进。

教学难点:了解社会福利行政的具体内容(组织、计划、管理和评估),促使社会福利政策的演进。

课时安排:6学时。

第一节

涵义与功能

一、涵义

1、基德内的观点

2、狭义的社会福利行政

3、崔克尔的观点 社会福利行政的涵义

二、社会福利行政与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和公共行政的关系

1、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和公共行政的概念

2、与社会福利行政的关系

三、宏观社会福利行政和微观社会福利行政

1、宏观社会福利行政

2、微观社会福利行政

四、社会行政的地位与功能

1、社会行政的意义和地位

2、社会行政的功能

第二节

一、组织

1、社会工作组织的特征

2、社会工作组织的设计

社会行政的内容

3、人员的安排

二、计划

1、计划的意义

2、计划的类型

3、拟订计划的步骤

4、福利行政人员在计划中的职责

5、决策

三、管理

1、领导

2、沟通

3、协调

4、督导

5、咨询

6、预算

7、咨询管理

四、评估

1、概念

2、机构评估

3、方案评估

4、评估的态度

复习思考题:

1、社会行政的定义。

2、社会行政的功能。

3、计划的意义。

4、制定计划的步骤。

5、评估及其维度。

第三部分

实务

第九章

家庭、儿童、妇女与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了解家庭与家庭社会工作,能对家庭进行分析。教学重点:家庭功能和结构,家庭分析。教学难点:家庭分析。课时安排:2学时。

一、家庭与家庭社会工作廖 一)社会中的家庭

1、功能主义的观点

2、冲突论的观点 二)家庭结构

1、家庭与家属

2、核心家庭与扩展家庭

3、婚姻形式

4、中国家庭的发展趋势

三)婚姻、离婚、再婚及其对子女的影响

二、家庭分析

1、家庭是一个系统

2、健全家庭的素描

3、不健全家庭的素描

4、自我的边界

5、家庭中的黑暗死角

6、我是坏孩子

7、孤独不是冷漠

8、家庭康复过程:寻找一个温馨的家,找回自我,走入真我。复习思考题:

1、社会中的家庭,冲突论和功能论的观点。

2、家庭康复的过程。

第十章

青少年与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青少年的界定、含义及问题,青年的心态及压力。教学重点:青少年的界定、含义及问题,青年的心态及压力。教学难点:青年的心态及压力。课时安排:2学时。

一、关于青少年的界定

1、生理学

2、心理学

3、社会学

4、法学

二、青少年的含义

1、特别发展的时期

2、转折期

3、关键期

4、社会文化现象

三、青春期性心理分析及社会问题

1、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2、青春期的性意识、性情感和性冲动

3、性心理成熟的标志

4、爱情追求的类型

5、初恋及失恋的心理分析

四、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五、新世纪的中国青年

1、社会心态

2、个人职业发展的期待与压力

3、恋爱婚姻观念更趋于开放和理性

4、青年的压力与问题 复习思考题:

1、青少年的四种含义。

2、爱情追求的类型。

3、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4、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十一章

老年与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认识老年与老年社会工作。

教学重点:老年化问题的由来,人变老和老年照顾。教学难点:健康老年化。课时安排:2学时。

一、老年与老年化

1、个体的生命周期

2、人口老龄化

3、社会老龄化

二、老年化问题的由来

1、人的生命历程

2、老年人及老年化的标准

3、人口再生产的模式

4、老年化社会问题的出现

5、社会变迁中的老年人地位

6、老年化发展的趋势及应对策略

三、变老

1、生理变化

2、社会老年学的观点

四、老年工作的方法

1、个案工作

2、小组工作

3、社区照顾

五、、老年人的照顾

1、家庭照顾

2、机构照顾

3、社区照顾

六、中国老年工作的探讨

1、来得过快的老龄化

2、学科准备不足

3、社会观念的滞后

复习思考题:

1、社会老年学对变老的主要观点。

2、社会变迁对老年人地位的影响。

3、对老年人照顾的方式。

第十二章

感化、矫治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感化、矫治社会工作的含义功能及哲理基础。教学重点:功能及哲理基础。

教学难点:感化、矫治社会工作的实施。课时安排:4学时。

一、感化社会工作的含义

1、感化的含义 刑罚学的观点 司法的角度 感化制度

2、感化社会工作的含义

二、感化社会工作的哲理基础

1、人道主义

2、人的尊严、价值、潜质和可塑性

三、感化社会工作的功能

1、经济资源的角度

2、社会资源的方面

3、康复的功能

四、人类刑法观念的历史变迁

1、古代部落、民族社会

2、国家产生以后

3、政教合一的中世纪

4、资产阶级革命后 5、19世纪后期 6、20世纪以来

五、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

1、人道主义

2、新社会防卫论

3、接纳是基本的价值理念

六、矫治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

1、司法审判前的服务

2、社会处遇(treatment)中提供服务

3、给在监人员提供服务

4、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

5、对违法青少年提供的服务

七、矫治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1、组织机构(政府、司法、福利服务部门、专业工作者)

2、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

八、新中国的矫治工作

1、制度的建立

2、特点

3、实践形式(帮教、工读学校、劳教、社会处遇、狱中矫治)

复习思考题:

1、感化社会工作的涵义。

2、感化社会工作的功能。

3、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

4、人类刑法观念的历史变迁。

第十三章

学校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了解教育的目的、影响和创新,学校相关问题和社会工作介入。教学重点:教育的目的、影响和创新,学校相关问题和社会工作介入。教学难点:学校相关问题和社会工作介入。课时安排:2学时。

一、教育的目的

1、含义

2、内容

3、教育性质、方针和目的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1、功能论的

2、冲突论的

三、学校相关问题及学校社会工作 一)问题

1、学业问题

2、学校功能失调导致的问题

3、青少年发展问题

4、资源运用问题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开端

20世纪初,1906-1907年,波士顿、纽约等。

四、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知识

1、工作(教育项目和社会服务,学校、学生的迫切需要,与学校行政部门的磋商,与教师的协作,组织学生家长和社区资源,科际整合)

2、知识要求(关于学校的知识,人文知识/人的精神家园,咨询理论和专门知识,文案处理,认知理论,协商、代言和社会行动的知识)

五、教育的影响和创新

1、影响(收入、价值观、社会地位及流动、收入)

2、教育创新

3、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的创新

复习思考题:

1、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2、学校相关问题。

3、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4、教育的目的。第十四章

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了解贫困的含义、测量,中国的现状和对策,贫困与发展。教学重点:贫困的含义、测量,中国的现状和对策,贫困与发展。教学难点:贫困的测量,贫困与发展。课时安排:4学时。

一、贫困问题概述

1、全球性的贫困问题

2、什么是贫困(涵义和类型)

3、贫困的理论假设(价值观层面和物质层面)

二、对贫困的测量方法

1、恩格尔系数

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实际生活质量指数

4、贫困线

三、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

1、城市的贫困问题 1)人口规模

2)生活状况与需求(收入、食品、衣着、医疗、教育、社会交往)

2、农村的贫困问题

党的十七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1)人口规模 2)人口构成

3、反贫困政策评析

1)城市中:两个确保,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社区公共服务,小额信贷。2)农村:扶贫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

4、反贫困的形势展望

1)城市:财政安排,救助标准,管理体制,框架调整,注重社区。2)农村

时间(以县为单位的扶贫)

标准(人均纯收入)

人口规模 1986年划定

以1985年低于150元

333个县

少数民族县放宽到200元

约3000万

井冈山、延安等老区放宽到300元

1992年

四进七出

约6000万 1994年 国家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约8000万,其中5700万集中在592个贫困县,基本没有解决温饱的都包括进去了。

552个县

1995年

530元

2000年

625元“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完成时

约3000万人 2007年 9月26日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07》指出,我国农村贫困线可能在较大程度上被低估。目前,中国农村贫困线设定为每人每年683元人民币,而针对发展中国家,国际通行标准是每日每人1美元,每年约为2500元人民币。

十七大报告2000多万人。

四、对贫困原因的解释

1、责怪受害者

2、贫困文化

3、结构性解释

4、恶劣的地理环境

5、经济资源匮乏

五、对传统扶贫方式——农村现代化之路的再探讨

1、有关现代化

2、现代化理论

六、发展观

1、发展

2、发展观

3、可持续发展教育

七、西部农村社区发展——社区能力全面提升

1、乡村生活和都市生活的互动

2、农村社区发展的多样性

3、农民与市场

复习思考题:

1、现代化。

2、发展。

3、发展观的演变。

4、贫困的原因。

5、对贫困的测量方法。

6、贫困的理论假设。

第十五章

残疾人与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认识残疾人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和方法。教学重点:残疾人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和方法。教学难点:介入的理论和方法。课时安排:2学时。

一、涵义与发展

1、残疾人

2、残疾的种类

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1、产生原因的理论:个人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

2、残疾现象的理论:标签论和正常化理论。

3、方法

1)对方法的理论探讨:供养论,回归论,充权(增能)论。2)模式:个人模式,社会模式,医疗模式。3)解决方法:社会康复,社区康复,职业康复。

三、中国残疾人工作的发展

1、组织:1988年3月,残联成立。总部设在北京,是经国家法律确认、政府批准的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是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它的宗旨是:弘扬人道主义,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的人权,使残疾人以平等的地位、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中国残联具有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履行政府赋予的职责,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

2、法律: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

3、人数:6000多万人,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

3、工作部门涉及:民政部,教育部,卫生部,劳动部。复习思考题:

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方法。

第十六章

医务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健康与疾病的观念,介入的方法和程序。教学重点: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健康与疾病的观念,介入的方法和程序。教学难点:介入的方法和程序。课时安排:2学时。

一、涵义

把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医疗服务上,透过一般社会工作技巧以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病人和社会资源的功能。

二、缘起

源于英国,早期有浓厚的慈善救助意味。香港的医疗社会工作于1939年开始。

三、健康与疾病的观念

1、健康: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

2、疾病: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状况。

四、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

五、服务程序

复习思考题:

1、关于健康的观念。

2、关于疾病的观念。

第十七章

滥用药物与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滥用药物及其危害,预防和治疗计划。教学重点:滥用药物及其危害,预防和治疗计划。教学难点:预防和治疗计划。课时安排: 2学时。

一、滥用药物及其危害

1、影响神经中枢、伤及他人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2、滥用的药物:麻醉剂、兴奋剂、镇定剂、迷幻剂、大麻和酒精。

二、毒品的管理预防和治疗计划

1、管理预防:法律的强制实施;医疗团体、学校和社会的努力;个人的努力。

2、治疗计划: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紧急状况的看护,住院服务,门诊,盐酸美沙酮的持久性,安眠药的对抗药,治疗社区,滥用酒精的治疗方法,改变滥用药物的社会状况,医疗的整合性方案。

三、社会工作发挥的作用(应对药物滥用)

1、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治疗

2、对酗酒者

3、对海洛因、大麻、摇头丸等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社会工作

复习思考题:

1、对毒品的管理预防。

2、社会工作在应对药物滥用中发挥的作用。

第四部分

教育、实习与展望 第十八章

社会工作教育

教学目的:教育、实习与展望。教学重点:教育、实习。教学难点:实习面临的困难。课时安排:2学时。

一、专业教育的演进和发展

1、演进

2、发展

二、教育

1、课堂教学

2、理论教学

3、实务教学

三、福利研究和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1、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2、福利政策研究

四、专业发展的展望

1、专业前景

2、面临的挑战

本教案和大纲的编写得到了学院领导和社会工作教研室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也听取了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在此对以上直接或间接关心和帮助编写工作的人们表示忠心的感谢!

社会工作概论 篇6

本文结合“概论”课新教材特点和笔者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探讨了在高职院校中“概论”课“案例+实践”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和操作实践,以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模式  案例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8-02

一、“概论”课教学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概论”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我国各类高校的必修课。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直以来均对其进行重点建设,各高职院校也纷纷强化对这门课的引导和改革。然而,当前“概论”课在高职院校仍是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即教学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环境、以教师为主体,从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被动接受。因此,这就对“概论”课的实效性建设构成了严重制约。

“概论”课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方式上,过分强调灌输理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了“一言堂”、“满堂灌”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不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获取知识渠道多、信息量大、独立意识较强等特点。因此从教学效果来看表现为:“过程 —无趣; 结果—无用”。

其次,我们使用的“概论”教材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教材的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都很强,因此就容易导致教师在对教材的把握上严格按照章、节、目的体例来贯穿讲授。“概论”课应用这种“讲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来教学,虽然信息量大,体系完整,但相对于我院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时安排偏紧的实际,很容易囫囵吞枣,弄成夹生饭,也制约了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性。

再次,考核方式单一,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考试以期末“一考定乾坤”,但这种考核方式仍然侧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核,局限于教材、教师划定的范围,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因此,往往不能完整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造成当今大学生“知行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案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概论”课中的应用

1.“案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

“案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在“概论”课的应用,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的学习手段,把专题式案例教学与社会实践耦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核心理论,引导学生阅读原著领悟伟人们思想的精华,带领学生社会实践,让他们感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正含义,以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学习。具体而言,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采取自主学习、案例分析、研究讨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的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和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

2.“案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概论”课中运用的必要性

“概论”课教学能否带来实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高职学生群体中,许多学生因为专业偏见,认为像“概论”这样的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实际作用,导致其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动机,面对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更是“索然无味”。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政治理论课缺乏系统性的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积累不足。因此,进入到大学阶段后,对于老师所教授的政治理论内容往往不甚了解,更无法产生共鸣和实现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中也就逐渐失去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不足。

因此,要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只有从高职学生实际出发,达到理论教学同高职学生在思想实际、成长需求以及全面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最佳结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思路与视野,使他们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为此,一是,根据现有《概论》教材体系的框架结合,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选择,设计了符合学生思维习惯的12个专题教学内容。二是,每一个专题教学以案例引导,针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抓住理论的重点和闪光点,紧密联系实际。让他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找到解决自己思想困惑的最佳钥匙。三是,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效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每个专题根据教学内容插入文本案例、音频、图片、视频等材料,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四是,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要求,仔细推敲高职学生接受特点、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制订“概论”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大纲和社会实践教学方案。“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采用“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学生自主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3-5人组成团队的形式开展“概论”课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并以PPT等多媒体方式进行汇报总结(占“概论”课程总分30%)。而教师在课堂进行总结性评价,以激励为主,指出学生写得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理论,要很好地把握它们,必须要紧密联系自身的实际来学习、领悟。这种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克服了以“课堂为环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教学的动态生成性。

众所周知,理论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出切实的功效,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尤为如此。

三、“概论”课“案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概论”课应用“案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虽已积累一些经验,但总的来说仍不尽如人意。与“概论”课理论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相比,“案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还不成熟、不完善,在具体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使用“案例+社会实践”模式教学,教学形式活泼、生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填鸭”或“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由于“概论”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适合搞案例教学。再加上高职学生本身就对“概论”这样的理论课缺乏兴趣,因此在对互动性要求较强的案例教学的评估分析中,会出现学生参与不够,甚至会出现冷场、僵局等问题,而教师又慢慢的回到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当中,导致案例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此外,即便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时很感兴趣也很主动,重视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却缺少对基础理论知识及理论的强化与总结,加之学生课后不看书,更不会有意识地去记忆相关知识点,缺少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把握。因此,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讲解透彻的基础上开展案例讨论,才能较好地取得实效。

第二、“案例+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教学也以课堂和课外的不同方式同步进行,尤其是在社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师 “一包到底”的现象,即从确立实践主题、制定实践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总结、成果汇报,都由教师主持进行,依然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同时又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性,加之“概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涉及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教师很难完全跟踪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只能对其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限地监督,由此也就不能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进行有效地指导、监督和考核,从而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如何撰写调查报告,导致学生认真参与的愿望降低,学生对“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敷衍了事的心理增强,甚至有的学生的调查报告都直接从网上下载,复制和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反映出某些不良学风,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在“概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四、小结

高职院校“概论”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变长期以来“概论”课教育实效性不高的情况,就要立足于教学实际去深入研究“概论”课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施现状。“案例+社会实践”教学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概论”课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对高校“概论”课教学应用“案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在总结归纳“概论”课教学已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实施现状进行梳理,发现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使“概论”课“案例+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成为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使其在现实的实施途径上有章可循,从而更好地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社会工作概论 篇7

工作过程分析

所谓工作过程, 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对于多数实践性职业来说, 工作过程是由劳动组织方式、不同的工作内容、工具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它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外部对工作过程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以德国著名的技术与教育研究所TIB为首的欧盟10国的科研项目, 将其命名为“工作过程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 (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 、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 (包括理论知识) ”。工作过程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以及理论性知识的关系见图1。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

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关键要打破传统学科具有知识完整性的课程体系, 解构原有课程体系, 重构具有工作过程完整性的工作任务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表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 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

(一)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设计课程内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流程: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 (即典型工作任务集合) ——学习领域 (即能力描述的课程体系) ——学习情境体系 (见图2) 。

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对岗位行动领域工作过程、职业行动能力分析, 确定课程目标, 从而确定课程内容, 将岗位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通过任务的形式将知识点贯穿起来, 知识的总量不变, 只是排序变化, 学生通过多个任务的完成, 不仅积累了经验, 而且掌握了工作的技能。

行动领域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基础 (开发平台) , 是在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 采用工作过程描述的方式, 体现了职业、社会及个人的需求。

学习领域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 (课程名称) , 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 (基本学时) 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

学习情境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 (实施方案) , 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 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 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例如, 项目、任务、案例及产品等。

(二) 以行动为导向, 设计课程教学方案

将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 即将学习领域设计为多个学习情境 (又称为教学单元结构和单元课程) , 设计多项任务, 并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有机结合。任务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 每一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不变。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大体包括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引导法、练习法及四步教学法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学习过程实施不同教学方法组合, 使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如沟通与信息的获取一般采用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基于行动导向的评价方法设计则包括对态度、规范及项目完成情况, 包括自评、互评及教师的评价。

(三) 建设基于实际案例、真实的工作任务或项目的多元化立体教学资源

多元化立体教学资源包括:理论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实践教材和辅助资料、教师教案和讲义、网络多媒体交互软件、课件和电子教案、相关网络资源、试题库和在线测试系统、案例库及引导文库等。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设计是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过程,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 将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关的能力、知识、技能以及技术整合到一起, 构建一门基于工作过程的技术专业课程。

(一) 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技术, 具有明确的技能要求。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 不仅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 还需要较强的人际沟通、分析综合、团队合作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员、人事助理及人事文员等。虽然这些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有差异, 但所要求的能力和主要的工作过程基本一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3年制定颁布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 并在2007年作了修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 (2007年修订) 》 (以下简称《标准》) 中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职业定义是: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职业特征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客户服务能力。客户包括内部客户 (各职能部门) 以及外部客户 (劳动管理和社会服务部门) , 客户服务是指提供服务、帮助, 或与之协同工作。《标准》将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分为四个等级。按照标准规定的申报条件, 高职毕业生对应的是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 其职业功能、主要工作、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二) 设计课程构架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的知识起点是管理学原理、统计技术、应用文写作及办公自动化等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力, 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及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 使学生能够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 贯穿课程进程的线索为“一个整体”和“六个单元”。“一个整体”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即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局的要求展开课程, 选择一个统领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的项目, 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六个单元”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个业务单元, 共有六个业务单元, 分别为:人力资源规划单元、招聘与配置单元、培训与开发单元、绩效管理单元、薪酬福利管理单元及劳动关系管理单元。每个业务单元包含两部分内容:理论知识学习及结合理论知识学习的综合实训项目。

(三) 课程实施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及团队合作沟通能力, 学生分成项目小组, 按照小组完成指定的任务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以及鉴别等高级思维活动, 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 可在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与教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下,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导者, 其基本职责是指导、引导和辅导。教师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经验, 能够按照课程目标设计知识结构和项目任务, 并掌控项目的进程;而且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 适时调整理论知识结构和项目任务。完成上述任务, 往往需要一个教师团队。

实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具体环节。

1. 提出问题。

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现象或问题导入,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 使得感性经验能够与学科提炼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相衔接。如在劳动关系管理单元中我们可以用“山西黑煤窑事件”作为引导案例。

2. 分析问题。

提出了问题,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就可以进行分析。分析讨论可以按学习团队预先进行讨论, 分小组在课堂上报告。然后由教师做出总结。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养成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具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 也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如“山西黑煤窑”案例中在学生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完后, 教师可以从“山西黑煤窑事件”的背景着手, 分析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政府的政策, 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

3. 讲授。

在引导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开始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有关某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动态, 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并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层面。讲授要围绕问题、选择重点、讲解透彻清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必须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使学生形成系统思维的习惯, 遇到问题, 能够判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所以, 应该在问题导向和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讲授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 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基础上,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劳动关系管理单元中, 在讨论完“山西黑煤窑事件”后, 教师可以先介绍当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 讲授国内外劳动管理的研究现状, 重点向学生讲解《劳动合同法》和企业劳动关系操作技巧, 提高学生从事劳动关系管理的能力。

4. 项目实训。

理论由于高度简化和提炼与现实有距离, 要把从现实中提炼的书本知识变成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还必须把简化的理论假设重新回归现实。因此, 结合单元教学内容, 精心选择恰当的、具有启发性的项目进行实训, 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可以把学生分成项目小组, 按小组完成指定的任务, 然后在全班进行报告交流。在报告交流过程中, 小组代表在讲台上陈述本小组的观点或方案 (小组成员轮换担当) , 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述。之后,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观点进行评析, 同时, 对不同小组的讨论状况和讨论成果做出评价, 不同小组之间会产生竞争, 使得讨论具有较好的气氛和效果。如在劳动关系管理单元中, 可以安排学生根据《劳动合同法》设计一个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方案, 企业的简单资料可以由教师事先给定。

5. 作业。

结合课程内容在每一单元的学习中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 包括课程论文、项目实训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及思考题, 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在指定的时间提交作业, 由教师进行评阅, 并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

6. 课程考核。

实行结构化考核, 考核结果由五个部分组成课堂出勤率 (5%) 、课堂发言 (10%) 、项目实训 (15%) 、作业 (10%) 、期末综合考试 (60%) 。尽量实现全面考核, 促进和带动整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实现。课程考核是一种基本的压力促进机制, 以考核带动学习,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总之, 这六个基本教学环节对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支持意义, 六个环节相互衔接, 构成一个比较有效的学习价值链。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之服务于社会发展, 服务于经济建设, 这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急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改革仅仅是一种尝试,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础上, 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方式, 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姜大源, 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 .

[3]杨利军.基于工作过程的轨道牵引专业课程标准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8, (1) .

[4]袁玫.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4) .

[5]李金春.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D].苏州:苏州大学, 2005.

[6]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

社会工作概论 篇8

一、课程特点

搞清楚教学实际,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课程特点是教学实际的主要部分,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 就是必须首先认真研究这门课程教学的实际, 切实搞清楚这门课程的特点, 把握这门课的教学规律。从学科性质和教材内容这两个角度来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政治性、科学性兼具, 是一门政治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的学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政治性和科学性同生同长, 天然结合, 内在统一。政治性是所有哲学社会科学中都具有的一个特性, 是一个共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众多学科中与现实政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课程, 其政治性更加强烈。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 是中国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 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

2. 既具理论性, 又具实践性,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学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理论一样, 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直接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己任, 这一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3. 既体现逻辑性, 也体现历史性, 是一门逻辑性与历史性有机统一的学科。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主线, 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理论成果相关命题、观点、思想做逻辑分析和逻辑描述, 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回顾和历史描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门学科来讲, 在阐述其理论时, 做一定的历史回顾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科学理论总是历史的产物, 总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物、事件、活动相联系, 不了解历史就不可能科学认识理论创新的价值与真谛;就有可能把理论看成只是原先的一些命题、观点的逻辑推演, 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理论。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做历史回顾, 就不可能深刻地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个道理, 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个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的由来, 也就不能真正理解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道理。

4. 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重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和主要内容,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史实的阐述上与《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会出现必然重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涵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多个学科, 也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存在内容上的重复。

5. 教学内容综合性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法学、伦理学、历史学、政治学、外交学、军事学、生态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诸多学科, 是一门由诸多学科知识组合起来的综合性很强的大学科。

6. 教学目的具有多重性。

本课程教学目的既强调知识、能力的培养, 又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 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系统的知识教育。同时, 也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国情观、荣辱观、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等德育的重任。

7.“教材”稳定性不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是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 而实践变化之快、经验积累之多、新理论出现之快是前所未有的, 这就使得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教材总是处在一个不断丰富内容, 不断修改、不断更新的状态之中, 教材的不稳定性是必然的。

8. 教材普遍性、概括性强。

目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采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 其科学性、逻辑性是毋庸置疑的, 教学内容也是相对适时的。但因为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主要是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内容, 因为内容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远离了学生的具体的实际生活, 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使教材很难科学解答学生思想中的各种困惑。

二、教学对策

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特点的认识, 笔者认为要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正确处理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是一门政治性和科学性天然结合的课程, 教师在教学中, 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政治性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在政治性问题上, 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 而且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念、饱满的政治热情、严格的政治纪律意识、严肃的政治态度、真诚政治表达。在科学性问题上, 教师一定要将自己的教学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性基础上, 靠科学性来保证政治教育的可信度;要通过学术性来体现政治性, 要力戒政治教育的简单化、片面化和空洞化。

2. 正确处理整体与重点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目是让学生系统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问题就是知识的全面性问题,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必须秉持整体意识。但是, 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庞大, 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这门课程的内容逻辑结构上也有主次之分, 为了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和核心知识, 教师还要善于抓重点, 要有重点意识。

3. 正确处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注意各门学科的协作。

对于各课程之间内容上存在着的交叉重叠问题, 孤立的课程教学会使同一内容在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程中反复讲述, 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加剧学生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消极心态, 也会使有限的教学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 降低教学效率。因此, 需要通过教学协作来预防并克服这些问题。

4. 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为了实现有效的政治教育目的, 教师必须要非常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活动,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想的“内化”实现政治素质的提升。确立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 营造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创设科学的互动机制, 变教师正面灌输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 教师由原来的单纯的传授者真正转变为课堂的启发者, 学生在课程中由他主性转变为学生自主性教育。

5. 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必须在原有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 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一, 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其二,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使学生深入生活、走向社会, 通过亲身实践, 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 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三, 注重实践教学的考核。其四, 注重教师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

6. 正确处理既有理论与新生理论的关系, 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创新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定位决定了教学的侧重点不是纯粹概念原理的推导和演绎, 而是指向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教师是否始终能够站在理论研究的前沿, 是否始终能够把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决定了他是否始终能够把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理论创新作为教学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 面对每天接触到的种种现象和现实问题, 如果教学内容不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不能反映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不能跟踪理论研究的前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是不可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7. 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关系, 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教师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 要切实注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尽最大的可能, 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把普遍的问题具体化, 让学生形象、生动的感知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结语

教师要自觉提高责任意识, 既要作教学任务的承担者, 又要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者,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教学, 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规律之真, 务提高教学效果之实。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创新意识, 要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特点的基础上, 不断进行教学研究, 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鼎盛, 邵穗生, 黄晓江, 李军, 丁旭光.广州地区青年学者“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J].广东社会科学, 1988, (02) .

[2]全面地理解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三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历史经验[J].高校理论战线, 1991, (01) .

社会工作概论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一、《概论》课程的性质和定位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精神, 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 , 5号文件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概论》) 规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理论的教育。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 是对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 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概论》课理论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概论课程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部分的重要内容。价值问题是文化领域乃至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当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人类社会毕竟不同于自然界, 单纯的市场经济在充分体现了自由竞争的原则之时, 也暴露出种种弊端, 只有辅之以平等、公正的价值考量才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在自然面前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独立性, 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凸显出来,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眼于人类未来的长远利益, 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 只有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 才能使各种需求得到协调发展, 只有以实现中国梦为旨归, 才能使各种合理的梦想都有机会实现。

本文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概论》教材中的体现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国家强有力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政治方面,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从党和政府层面来讲就要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文化方面,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不断创新,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社会方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要积极解决好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党、政府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全社会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在生态文明方面,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就要求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 采用先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约资源,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体现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9年3月25日发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 其中强调:“各高校要多渠道为学生搭建课内外实践平台, 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 让他们亲身了解基层、西部地区及重点行业建设的真实情况, 从而既认清到西部、到基层工作的优势和机遇, 又做好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思想准备, 自觉扎根服务于基层。”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石家庄学院马列部响应教育部号召, 自2009届开始, 对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 对于大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具有重要作用,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一环。

实践内容上, 分为两个实践专题:寻访红色足迹和地方改革新变化调研。对于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 主要是利用石家庄周边的资源, 如寻访红色足迹选择石家庄市平山县的西柏坡。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 是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起点。在西柏坡, 广大师生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博物馆、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等地。在讲解员的解说和引领之下, 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当时中央五大书记的居住地——相当简朴的西柏坡, 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最后能赢得天下;西柏坡在中共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红色西柏坡、光荣的平山人民, 如人们熟知的戎冠秀等为革命的成功做出的突出贡献和牺牲。

西柏坡之行, 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促进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 在西柏坡时期成功指挥的三大战役、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重要工作,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前提条件, 其中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怀和两个“敢于”、两个“善于”、两个“务必”等的时代精神。从而激励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 形成艰苦奋斗的正确价值导向。

又如地方改革开放新变化的实践点行唐。一方面, 一个县城在中国共产党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激发大学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 “孝义之县”行唐的孝德文化对师生产生了深刻的教育意义。一个是为公爹捐肝的全国道德模范张建霞, 张建霞把自己69%的肝献给了无血缘关系的公爹, 试问, 有多少人能够毫不犹豫的做到呢?“普通人25%就够用了, 又多给了我富余的6%”, 这是她割肝脏救公爹之后的一句话, 朴朴素素的一句话却让我们热泪盈眶, 给予我们很大的触动, 这就是80后儿媳!另一个是牛仔王商贸有限公司的高总重视孝德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他是中国孝德网的创始人。“百善孝为先”。高总弘扬孝德, 为感谢父母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人才, 每逢星期五早下班20分钟让员工回家看望父母, 每月25号给员工父母50元作为感恩金。在开设孝德大讲堂的牛仔王商贸有限公司, 免费发放《弟子规》、《孝经》等传统书目, 倡导企业员工学国学、担道义, “企业不仅要创造经济利益, 更要承担社会道义!”该企业的董事长高军章这样认为。目前该讲堂已被河北省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命名为河北国学教育基地。行唐进行了十大孝子、十大慈母、十大慈父的评选活动, 为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彰显行唐人民厚道朴实、孝道尊亲的优良品德, 进一步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文明素质, 为推进文明和谐新行唐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同时, 行唐的道德实践对于建设“善行河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既提供了经验借鉴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社会工作概论 篇10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探索

一、采用“跟进式”专题化教学, 构建教学内容

“概论”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 涵盖了从历史到现实, 从理论到实践, 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到内政、外交、国防、党建, 以及革命、改革、发展、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可以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宝库。而其中的一些理论知识, 学生在中学的课程中已经有了一些接触和学习,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避免与中学时的重复, 使学生真正能够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精髓,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认知到理解, 再到认同和信仰,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此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上, 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按教材的章节一章一节面面俱到的讲授方法, 按照“把握理论精髓, 兼顾教学体系, 创建名牌课程”的要求, 将教学内容优化组合为35个特色鲜明的专题, 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深入分析讲授。

在专题内容的设置上, 我们强调要“跟进党的创新理论, 跟进社会发展现实, 跟进学生思想实际”。为此, 我们一是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 要求每位担任专题教学的教师必须负责跟踪自己专题内容所涉及的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 最新成果以及学术界的研究动态, 使党的创新理论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课堂;二是建立学生思想调查制度, 在开学初和学期中, 我们都会在学生中进行调查, 让学生把自己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希望该课程解答的问题写出来, 根据调查的结果, 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适当调整, 对已有专题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使我们的专题更加贴近学生思想, 贴近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三是建立专题的专家评议验收制度, 每个学期, 我们都会组织专家组, 对大家新制作和修改的专题的教案和课件进行评议验收, 验收合格的专题, 才可以在教学中使用。

“跟进式”专题化教学的实施, 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们普遍反映:“专题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针对性强, 且思想深刻, 有很大的启发性”;专题课“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 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一是全程实施多媒体教学。对每一个专题, 我们都精心制作了包含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把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综合起来表达事物, 不仅大大增加了课堂上的信息量, 而且在形式上非常生动、活泼、直观, 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二是开发建设网络课程。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同时, 我们还开发完成了“概论”课的网络课程, 挂在大学的校园网上运行。该网络课程主要有三大模块:教学支撑系统、资料查询系统、考核测评系统。其中教学支撑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要求、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专家课堂以及供师生交流的BBS、论坛、聊天室。资料查询系统主要包括经典文献、学术论著、背景资料、声像资料、图片资料。考核测评系统分为教师考核及学生自测系统。能够实现网上远程浏览、查询、提问、下载相关资料, 可以进行网上远程教学、对话、辅导、答疑、管理。网络课程的开发, 实现了教学内容开放,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为学生自主化学习创造了条件, 也为师生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是进行了网络课堂的教学试点。网络课堂, 是借助于交互性更强的网络技术平台, 有多名教员同时参与, 集授课、研讨、答疑、考核等教学环节于一体的课堂教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个专题中我们进行了教学试点, 教学时由3-4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 共同参与授课。课堂教学环节包括五步, 第一步, 引导教学环节。由主讲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学习本专题的基本思路, 包括介绍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等。第二步, 材料浏览环节。组织学生浏览各种相关资料, 包括本专题的完整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背景介绍、理论争论、观点解读、专家论坛等。第三步, 分组讨论环节。第四步, 辩论答疑环节。第五步, 课堂测试环节。网络课堂设置有完善的即时测试系统, 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当场检测。试点证明这种教学改变了那种“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方式, 构建了一种“启发引导, 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增强教学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

为搞好实践教学, 我们重新规划落实了4个实践教学基地, 并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每学期安排专门的课时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参观调查, 要求学生提交调查报告, 使学生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体所察, 在改革开放第一线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推动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除校外实践活动外, 我们还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校内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组织学生成立专题问题研究小组, 由任课老师担任不同专题小组的辅导教师, 利用课余时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撰写小论文。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会、报告会、影视评论等活动, 寓教于乐。这一系列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们提供了贴近社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广阔舞台, 也提高了他们正确地认识、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实现考核方式综合化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这种考核方式下, 学生平时即使不认真上课, 甚至逃课, 考前突击看书、背笔记, 也一样能过关。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与我们的教学目的不相符。学习“概论”课的目的, 不是让学生背会几个名词解释, 背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 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正确分析社会问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围绕此教学目标, 我们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建立起了综合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占20%, 主要从平时表现、纪律、上课回答问题方面进行考核;社会实践占20%, 主要从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考核, 期末开卷考试占60%, 主要注重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以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实践证明, 这种综合化的考核方式, 真正改变了学生对“概论”课考试临时抱佛脚的状况, 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和宗旨。

五、规范教学管理, 实现课程管理制度化

课程管理的规范和制度化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概论”课的课程建设中, 我们根据新教材和教学大纲, 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建设规划、教学改革计划、教学实施计划。课程组还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包括教研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 研究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集体备课制度, 每个专题, 从大纲到具体的教案, 都坚持集体讨论, 以集思广益, 对教案和课件进行完善, 努力使每个专题都是一场高水平的讲座,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最拿手、最受欢迎的精品课;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指定骨干教师具体指导新教师授课, 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课比赛, 吸纳他们参与大的科研项目;还有新专题的试讲制度等。

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 我们规范了课程的各项教学活动, 实现了课程管理的制度化, 也凝聚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艺术概论:另类准则 篇11

“华茂一楼”是一个自主性的艺术机构,这里的成员并不以艺术家作为唯一身份,他们还有着策展人、批评家、商人、观众等身份。每个人的思考和创作都构成一个具有向心力的“场”,在没有严格预设、彼此平等的条件下共同发出声音,每个人不同的思考、概念及创造在无形的约束下延伸和成型,相互交织和碰撞。这里是介于艺术家私人工作室和公共展览空间(如通常意义下的美术馆机制)的一个中间地带。在这里,艺术的私人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可以被言说、递进和证伪。在一个日益世俗化的艺术生态里,这样的氛围就更显得珍贵。

“艺术概论”作为“华茂一楼”的第一个项目,仅就标题本身而言,就有着很多值得解读的话题。这个标题最容易被误认为是一种针对官方或学院艺术的谐谑或戏仿,因为它作为一门课程或一本教材已经被学院中掌握话语权的人不断重复和篡改,使它失去了原来的语境,已经成为僵化的符号。而作为理论概念的“艺术概论”在今天已经完全被边缘化和彻底的无视了。正因如此,当我们以一个展览的概念去谈及它的时候,任何不严肃的玩笑和调侃都显得廉价,它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当代艺术中已经不再缺少解构和消解,也不缺少对各种形式和理念的颠覆,但与之相对的,我们现在缺少的恰恰是一种建构的精神和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破坏和颠覆是轻而易举的,但是打破旧世界后能不能建设一个令人满意的新世界才是“颠覆”行动的最终极命题。所以说,“艺术概论”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严谨的,我们尝试着把那些生锈的逻辑拿出来,放在一个价值已经非常含混的艺术现实下去应用和检验。艺术家以艺术的名义去做任何事情,似乎在艺术的系统里都是合法的。以此作为理由我们好像可以放弃一切的方法论,然后似是而非地自证自我的一个体系。但是,如果我们去找一个标准或者方法去重新观看我们的工作时,我们会有怎样的结论呢?或者说,我们在一个宏观的艺术史框架里去找寻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努力是不是有效的?“艺术概论”这个项目为我们的自我反思提供了实践和论证的可能。

“华茂一楼”的存在为“艺术概论”的实验设定了一个略显个人化的背景,似乎缩小了这个概念外延的可能性。这里一共有七个成员,这样的实践似乎仅限于“茶杯里的风暴”。但是反过来看,“艺术概论”项目的展开事实上确定了“华茂一楼”的一个工作立场:去除物理意义上的局限性(较小的空间和较少的群体),营造一个有无限可能性的概念场域。任何经验或者思考片段的公共性或者自生长性在艺术家个人那里都是不稳定的,当不同的观点或者概念在一个语境里相遇和交织的时候,那些可以言说和不可言说的部分都可能会让个人更加清晰,并且获得一定意义上的思考的稳定性。从这个意义上,“华茂一楼”也就成了成员的一个知识“加工厂”。基于这样的初衷,我们为“艺术概论”项目设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每个人都要做一个个展,然后你要面对另外几个成员的发问甚至是质疑。当一个话题被讨论的时候,它就有可能超越一个个人话题而升华成为一个概念,这些概念就在“华茂一楼”的系统中不断生发,形成一个概念群。“华茂一楼”本身的边界是模糊的,它的存在依赖于成员的合作性,它的价值取决于这里生发的事件本身的价值。这些是“华茂一楼”获得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前提,即成员个人的创造性的最大化和观点交锋时的新的可能性,这不是一个所谓现代意义上科学的组织结构,而是一个“活的”、正在生长的有机体。“艺术概论”发生在这样一个城市核心区域的居民区内,似乎天然地应该与公众产生一些什么联系。但是在一个“日常化”有点泛滥过头的今天,我们宁愿很谨慎又略显牵强地把自身具有完整性的艺术概念和展览形态嵌入居民住宅和他们的生活中。标题中“艺术”两个字常常成为市民进入“华茂一楼”的诱饵,他们无法理解这样一个地方和艺术有什么关系,并且不断地发现更多不可理解的东西出现在他们视线里。有时候,这种方式可能是艺术与现实之间关系最真实的范本:艺术依然在现实中突兀地存在着,“华茂一楼”突兀地存在于居民社区中,艺术家们也突兀地存在于这个现实和群体中。一切都是突兀而自然地存在着。

附:由于知识背景和认知体系的不同,即使面对同一概念,成员之间也会有相异甚至相左的理解和解释。但正是价值观和知识结构的不同才更易于摩擦和碰撞出深刻、有意义的可能性。以下是“华茂一楼”成员对于“艺术概论”的不同阐释:

高雷:因为它包含了许多关于艺术的“对”的道理。而在现实中我得到的教训是:越是别人告诉我正确的东西,越需要我去质疑和思考。

盛剑峰:“艺术概论”这个命题其实是一个看似没有任何问题的命题。我们越想绞尽脑汁找它的问题,越容易进入一种悖论,使我们被动。如果把“艺术概论”解构成诸如权威、纲领、方法、话语权、代表、范本、理论、标准、教科书等,这时我们似乎更容易找到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命题是没有问题的命题,这恰恰才是真的问题所在。

彭涛:大学时候《艺术概论》被我垫桌脚了,没读过,也不想读。书中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所谓科学性、现实性和完整性,所谓对二十世纪以来的艺术问题所做出的“正面”阐释,令人唏嘘。与这种生硬、刻板的大学教科书相比,我觉得一本艺术启蒙读物应该更像诗歌、散文、童话那样带给读者美的启发和感悟,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验。

陈洁:在我看来,针对“艺术概论”的讨论,最终能做出什么并不重要,这个过程会是很有趣的。对于这个多数人不屑的文本的研究,可能更像是对我们自身艺术思考本源的整理。

卞卡:“艺术概论”在这个时候的出现似乎显得很突兀,但是它的行文及其风格显示出了一种有趣的魅力:关于事物的一般性、普遍性的描述及无限中庸的立场。这些东西本身可能不构成有价值的理论体系,但是作为一个观看世界的方式,似乎具有一些今天中国当代艺术所匮乏的品质。

iRRi Art:我们初次听说《艺术概论》这样的书时感到很奇怪:一本仅有200多页内容的书,却要像八股文一样,被那些所谓有话语权的人来规定哪些属于艺术范畴,哪些不是,并以此来主宰艺术的生成方式和艺术史的写作形式。反观“艺术概论”,它对当代艺术领域拓展的影响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对我们来讲,艺术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体,是活的、不断变化着的概念。它的定义和所指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艺术本身即是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

社会工作概论 篇12

一、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尝试一下下面几种教学方法。

1. 灵活运用现代化的视频资料

概论课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性, 容易给人“枯燥”感。现在, 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和专题片很丰富, 用视频资料来辅助教学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如在第十二章我选用了专题片《澳门十年》中的内容, 第十四章的教学采用了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的视频资料。通过选用记录片、故事片、理论片、革命歌曲、动漫等多种形式的视频资料, 有效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丰富了课堂教学, 深受学生的欢迎与喜爱。

2. 开展专题演讲、课堂辩论

专题演讲、课堂辩论适用于教学内容涉及某一热点问题的章节。此时,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 组织学生在课后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由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汇报形式可以采用专题演讲、课堂辩论等形式。这种汇报的形式改变了过去教师上课“一言堂”的现象, 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学习。例如, 我在民生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教学中就采用了专题演讲、课堂辩论的形式,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指导学生选读重要文献资料

在指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重要文献时, 我将学生对重要文献资料的选读纳入教学计划中,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精选了部分著作推荐给学生, 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并写出读后感 (把读后感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 然后在课堂教学之中适时地将重要文献资料的原文引入其中, 从而使学生更加透彻地领悟其中的要义所在。

4. 组织实践教学

在《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延伸课堂教学, 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在组织社会实践的教学时, 教师要根据学校、学生及社会实践情况等进行综合的考虑。 (1) 结合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如2009年下半年, 正值建国六十周之际, 湖南省展览馆举办了“三湘巨变———新中国成立60周年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于是我利用这次展览机会组织学生参观, 让学生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课堂教学理论。 (2) 利用共青团等先进青年组织, 开展与社会共建的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 加深对理论的体会。 (3) 利用周末、“五一”等假期,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社会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对相关的社会问题开展调研 (如“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等) , 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 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夯实教学内容, 增加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 优化教学内容, 拓展教学内容的外延

在《概论》的教学中, 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优化, 对教学外延进行适当拓展, 从不同层面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 在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的教学中, 以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为例, 我就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行了补充。在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谈到人与人的和谐, 我补充讲授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修订问题, 即“同票同权”“同命同价”“同工同酬”的“三同问题”。在教学第十二章《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时, 我对目前台海局势现状、台湾地区的选举、美国对台政策等进行了补充, 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党和国家的对台政策。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原有知识的优化, 对课外内容的补充, 有效地充实了教学内容, 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外延,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2. 及时、恰当地运用最新理论成果、时事热点,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一点在《概论》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要讲好《概论》, 教师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补充新的内容。不断丰富的、发展的党的理论与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是教师补充的主要内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教师可以将一些国际、国内重大时事问题及时纳入教学, 运用相关的理论加以阐释, 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 理论联系实际, 实现理论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学《概论》时,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 根据教学需要, 有针对性地选用各种具体事例来说明、阐释理论。脱离现实的理论就是空洞的说教, 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教学的效果也不好。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用历史的进程、历史的实践和历史的逻辑来说明历史上产生的理论, 用现实的任务、现实的实践和现实的问题来分析当代理论的发展。如教学“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时, 教师可以用某地方在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来说明 (如山西大寨的科学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选择事例时要努力做到贴切、生动与求实, 即案例既要尽量符合教学内容, 尽量给人“动”起来的感受, 又要符合历史的客观事实。 (2)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在教学中, 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 从理论的深度上进行挖掘,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 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加强师德修养, 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可靠保证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要想在有效的课堂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1. 教师要更新观念

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对权威不会盲从, 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去判断事情。因此, 教师要根据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身心发展规律, 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心需求, 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权利、个性、隐私、尊严, 进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以自身教学理念去影响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可以做到教学相长,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与教学科研, 做到“学高为师”

“学高为师”是说“两课”教师要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 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成果, 不断提高自己理论修养水平, 并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是系统的科学体系, 只有深入研究, 才能把握其精髓、领会其实质。因此, 担任《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师, 要根据教学的需要, 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的水平。概论教师只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做到“学高为范”, 才能对教学的内容在深度上进行挖掘, 在广度上进行拓展, 从而能够给学生传授更为丰富、更深层次的知识, 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使学生在对教师的敬仰、钦佩的过程中喜爱这门课程的学习, 提高教学效率。

3. 教师要加强人格修炼, 做到“身正为范”

“身正为范”是说教师要以人格的魅力去影响、感召学生。学生只有“信其人”, 才会“信其言”。这是教师人格的力量。教师的人格是教师自身政治素质、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的综合体现。与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 《概论》课教师的人格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是单纯的说教, 而是授课者理想、信念和教养等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化和表现。教师的智慧才华、理想情操、意志品格乃至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担任《概论》课的教师要以卓越的人格力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影响, 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参考文献

[1]陈彩云.工科院校中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自身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J].消费导刊, 2009 (5) .

[2]王丽霞.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3) .

上一篇:亚像素算法下一篇: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