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2024-09-29

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共12篇)

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它必须将人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非常不乐观,虽然说教育在不断的改革,然而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依然左右着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依然处于在重智育、重视知识的传授、重点培养记忆概括等抽象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包括情感、兴趣等的非智力因素,忽略了作为人的个性化发发展的要求。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要通过语文教育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想象力、理解力等因素,因为这是一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根本。所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好地体现人文性,增强人文教育。

一、要了解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理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通过具体的文本体现的。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很多是经过时间淘洗积淀下来的人类文化精华,它历久弥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处处以适合孩子的方式展现在教材的每一个角落,都充分地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体现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材大量选编名家名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关注人生、关注生命、关注自然展现文化的多样性,符合中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

所选编文本渗透的人文精神也比比皆是,如《信客》中对地位卑微的信客的尊重与赞赏等都体现了博爱平等的思想; 《再塑生命》中沙利文老师崇高无私的师爱; 《藤野先生》中鲁迅为民族大义弃医从文,他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怡然; 《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 《陈太丘与友期》中体现的诚信等,无不渗透着人文的内涵,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好的启发和教育的源泉。

二、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始终不曾改变,永远是那么具有权威性。这就说明教师的个人素养、智能、文化素养等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教师会教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因而,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大量汲取知识,打开自己知识的外延,就得多去读些传统文化,包括哲学、科学、宗教、艺术等。同时还要大量的读书,读自己喜欢的,就是不喜欢的也要去浏览涉猎,让读书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进而真正做到对知识的不断追求。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待于进一步塑造的人,因此强调教学工作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强调教育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

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融会贯通、得心应手,使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并把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才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给学生获取多方面知识的机会; 才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知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丰富多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是: “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现代教育对“以人为本”赋予了新的内容,教师如何把社会发展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有能力继承传统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在不断延续人类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成长,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要做到“以生为本”。中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他们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起步阶段,他们单纯的心灵需要正确的引导。而语文教材的人文性特点恰好符合了他们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理解人生的心理,也为开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对社会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都有一定的作用。因而在设计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时要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之根本,充分做到尊重他们、关爱他们、信任他们,从而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有力地发挥语文教材“人文性”的特点,并积极活化教材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实际的需要,联系生活,将学生带到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去学习、训练和培养。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改掉高高在上的架子,俯下身去,微笑着、倾听着,做到与学生地位平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不受拘束的畅所欲言。

四、要注重在写作中培养人文精神

语文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听说读写”等模式化的语文知识层面上,更多地是要去挖掘学生内在纯洁美好的心灵,来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为他们的一生去服务。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极不稳定的阶段,思想的不成熟性意味着他们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上,学生的思维表现比较活跃,情感日益丰富,而且这个阶段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他们的一生而言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

要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在写作训练中,打开学生的思路,从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感出发,关注生命、热爱自由等。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更多体现亲情、感恩、爱心。所以在训练学生写作时要先从这方面练习开始,从写身边的亲人开始,接着写身边的朋友、同学、邻居等,让他们明白,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在此基础上学会感恩、尊重,关爱社会,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写实感,体现人文关怀。

重视人文性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大课题,更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核心任务。要想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就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开拓创新,以“为了学生的明天”为宗旨,积极努力,培养出有尊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当代新人。

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2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一。加强朗读示范

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二。注重朗读技巧

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

三。采取多样形式

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

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倡导自由品读。

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教学《谈生命》这篇课文时,我们在两个班做过这样的试验:在第一个班,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交流;在第二个班,则放手让学生品读,熟读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者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由此,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文章意韵的理解,内涵的品味,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如何增强语文素养 篇3

一、小学语文朗读中的语文素养培养对策

在小学语文朗读过程中,则要加强课堂朗读,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善于利用课堂朗读。在教学中课堂和课堂朗读是最好的教学实践资源,对多数学生来讲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实践。对此,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教案的准备工作,在现有的物质基础上,为学生留出一段课堂朗读时间。以此来实现学生在个人朗读时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咀嚼,并对经典课文中的奥妙进行探索,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利用感知进行朗读。在阅读某篇课文时,学生需要做到的是,怎样读才算是标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做出朗读示范。在刚刚学习一篇课文后,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或录音机为学生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在示范性的阅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情感,需要在情感运用的地方如何把握情感,教师利用这些情景的创设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长征》中,在示范性的阅读中感情是低沉悲壮,同诗篇的基本情感相呼应,配合了一定情境的音乐,好像将学生带入了相应的长征情景中。

3.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品位。体会文章的品位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带着感情朗读,对文章中融入的感情和意境实现切身感受,并通过阅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将朗读当成是一种享受,享受其中独特的韵味。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表演朗读,将自身的真情实感带入相应的情景中,帮助学生在体会到相应的趣味中,将自身喜爱的角色以其独特的形象表现出来,这样的情景再现的朗读方式可以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实现对课文更深层次的内容理解。例如在《掩耳盗铃》中,可以采取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读,学生在即兴表演中可以很好锻炼自身的朗读能力,加之表演上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保证学生的情感得到更为充分的表达,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真正朗读出文章所具有的美来,这里所说的“美”实际上和文章中包含的情感是分不开的,因此要达到美好的境界,就必须有时间的沉淀,技巧的锻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则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小学语文动手实践中的语文素养培养对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积极主动做笔记、整理板书等,这样更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认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多动手做笔记。在中国的俗语中,认为做笔记比单纯性的阅读记忆要可靠得多,而采用比较法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将会产生十分有效的作用,并且保证学生在复习中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复习的重点。此外,课堂上的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进行记录,避免了学生在课后出现整理混乱的情况,这在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同时,重在要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做笔记。以促使学生认识到做笔记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做笔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对文章中十分精彩或重点的内容进行讲解时,就要提醒学生在特定的课本位置记下相应的笔记内容,在方便学生查找的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做出的笔记比较工整、完善。长此以往,教师可以在分析重点字词句中,特意将讲课的语速放慢,指导学生通过简便笔记的方式或是自身相似的理解性词汇进行标记,最后给出学生整理、检查、理解和消化的时间。

2.课堂板书的整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一定不要让学生对所有讲解或是黑板上教师缩写的内容进行记录,这样学生将会成为单纯的抄写机器,教师引导学生在做笔记时要多使用学生自己所知道的语言,抓住教师讲授中的关键词以及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这些往往是文章中的重要线索或是起因等。

例如在古诗词等课文中“远看山有色,近看水无声”……这些文字中蕴含的不同感情特点,教师不要简单地让学生停留在对表面意思的理解,同时还要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就完全可以让学生开展综合性的分析,例如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在关于思乡、团圆中一般会出现的意象,大概有月亮和节日等等,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4

对话意识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具有丰富的内涵, 教师、学生读课文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即所谓的多元反应。正如美学大家伽达·默尔说:“凡有理解, 就有不同。”就拿《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来说, 有人从她身上读出了封建礼教, 有人从她身上读出了社会底层女子的不幸, 有人从她身上读出了勤劳、刚烈。这种文本内涵的丰富和人们理解的差异, 就为教学中的“对话”提供了条件。所以,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作者、编者、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实现, 要求教师有全新的教学观、师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领悟渗透进作品, 用各自领悟的意蕴去充实作品。可是在我们的课堂上, 教师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先知先觉者, 是权威, 常常忽视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乏充分的交流。课堂上能看得到的是教师与少数学生的问答, 这问答也是以教师为主宰, 学生跟着教师跑。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这一目的, 就要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新理念为指导, 重视引导学生品读文章, 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 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

例如, 一位教师讲《我与地坛》一文时, 先让学生默读文章, “把能够唤起你情感或打动你的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 品味品味。”然后, 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交流, 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了多元解读, 并联系实际深化了认识。教师也参与到学生交流中, 适时给以点拨, 激发学生对话积极性, 并平等地与学生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 师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 通过心灵的沟通, 意见的交换, 思想的碰撞, 实现了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正如伽达·默尔强调的: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 作品的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所以, 教师只有不断地增强“对话”意识, 引导学生开展对话性沟通, 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本意识

文本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凭借。学生通过理解文本优美的语言,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陶冶高尚的情操。所以, 不管是落实“对话”, 还是思想内容的拓展延伸, 都要以文本为依托。那种脱离了文本的“对话”, 会使语文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文本的活动, 使语文不再姓“语”。所以, 要引导学生在语文的语言文字中涵泳, 通过品读文本语言, 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同样, 对一篇课文的拓展延伸也必须依据文本, 不可天马行空, 任意发挥。

例如, 一位教师讲《沁园春·雪》这首词时, 一节课中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就学完了全文。然后, 留出很多时间让学生说当今的“风流人物”, 并且放了从开国大典, 到“刘翔夺冠”, 再到工人纺纱的电视剪辑, 还进一步让学生谈论上课、会场里的“风流人物”, 并让学生到黑板上“风流人物”的旁边或自己的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以激励自己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还有一位教师讲苏轼的《石钟山记》, 重点强调了苏轼的坎坷经历, 特别是苏轼与王安石之间的斗争, 并滔滔不绝地详细叙述了正在播出的有关苏轼的电视连续剧的内容。直到下课铃响了, 还没有讲完, 又延长了几分钟才结束了这节课的教学。

上述教学中不当的拓展和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述, 挤占了学生在语言文字海洋里畅游的时间, 学生没有机会体会意境, 玩味凝练的语言, 体悟作者的艺术手法。这样的教学就脱离了文本, 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也达不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所以, 语文阅读教学架空文本内容, 只顾表面热闹的做法是要坚决摒弃的。

问题意识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区培民说:“语文课程中学生智慧技能的习得与发展, 与问题情境相伴而生, 随答问能力提高而优化, 以教师提问水平优劣为基准条件。”在教学中, 如果没有精当的问题, 就无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无法对课文进行深度学习, 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 教师要精心“设疑”。叶圣陶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 ……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教师一定要讲究提问的质量。要发精要之问, 发有效之问, 发“牵一发而动全身”之问;要吃透教材, 有层次地设置问题情境, 引领学生探讨解决, 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涵。例如,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节选) 主要表达的是作者致残以后对生命的理解、感悟。一位教师讲解这篇课文, 设置的问题是: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达他对生命的理解、感悟的, 而这个理解、感悟是通过哪些材料来表现的?这一问题就是一个涵盖全文的核心问题, 它能够牵一发而动全局。

其次, 教师要有“学贵在疑”的基本思想, 要鼓励学生自主提问, 要善于营造积极民主的氛围呵护学生质疑问难的心理。上海的彭晨光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提问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先用哲理故事营造“生疑提问”的氛围;然后, 要求学生进行“生疑提问”的名句搜索作业, 加深印象;再将“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等名言古训写成字画张贴于教室, 使学生时时置身于浓浓的“生疑提问”的氛围中。他还设立制度保障“生疑提问”的开展:预习规定要“文本献疑”, 作业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就是“你提出问题的质量”。在课堂上, 他特别注意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经常肯定、表扬学生的大胆提问。

合作意识

我们的社会需要合作, 我们的教学也需要合作。教师要懂得与学生合作, 也要引导学生与学生合作。因为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共享、共进的过程。只有合作的课堂, 才能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 得到锻炼;才能使学生在同龄人面前轻松自如地进行思维碰撞而产生灵感, 提高认识;才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共同成长。所以, 课堂上, 教师要改变观念, 放下架子, 亲近学生, 与学生平等交流, 尤其要信任学生, 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与学生共享、共进, 共同享受生命成长的过程;教师还要设计合作学习的环节, 组织、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合作精神。

例如, 张彬福教授教《曹刿论战》一文, 他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没有标点的一段课文后, 让学生两人一组, 互相轮换读、听, 纠正错误;学生能够读得正确后, 他又让学生两人一组“不看书, 讨论这段文字是什么意思, 不懂的地方记在本子上。”之后要求“一个学生打开书, 另一个学生讲给打开书的同学听, 打开书的同学对照书上的注解, 看他说得对不对, 并指出来进行修正。”然后, 他让“大家都打开书本, 读一读, 想一想, 有什么问题, 用笔画出来。”接下来, 让“大家找一找, 想一想曹刿认为靠什么可以打胜仗?”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理解, 都争着发言。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 张彬福教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使全体学生都有实践、交流的机会;学生通过相互帮助、互相讨论和沟通读懂了课文, 能力得到了锻炼, 收获远胜于只靠教师“讲”得到的知识。

互动意识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重视教师的教, 而忽视学生的自学、思考、交流。常常听到某些教师说:让学生活动了, 教学时间就不够, 任务就完不成;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只有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实质上, 学生是一个个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的人, 他们都有很大的内在潜力等待教师去开发。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沟通的舞台, 而不能仅仅成为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所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一定要增强互动意识, 在备课时就考虑到师生、学生的互动, 有目的地设置学生的群体活动和个体活动情境。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 充分地读、思、对话、创造。实践证明, 注重了师生、学生互动的课堂, 学生获得的东西远远超出单纯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所得。

俗话说:“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光, 相击始发灵光。”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而且要让他们自愿地动起来, 通过交流、交锋, 相互质疑、补充、纠正, 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产生心灵的共振;在活动中开拓思维, 锻炼能力, 丰富精神世界。

探究意识

语文是一门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正如美国学者所言:“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门课程给学生发现、探究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教学中, 仅仅抓课本是很不够的,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点书本知识, 而是凭借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处事、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要凭借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要能引导学生使课本所学与生活、自然、其他学科建立联系, 达到沟通、融会。这就需要启发、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在探究中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丰富体验, 培养能力。

例如, 一位教师讲完了《胡同文化》后, 给学生布置了几个与本地区文化相联系的课题, 让学生从中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进行探究, 并写成书面材料。学生纷纷借助报纸杂志和网络, 搜集整理资料,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学生对“文化”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情感上加深了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又如, 学了鲁迅的几篇小说后, 布置学生探究“鲁迅小说中的故乡情结”,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等课后作业。总之, 语文教师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 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不断地引导学生锻炼探究能力, 为其将来的创业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 职业教育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改变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不良倾向, 积极引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 不断地增强对话、文本、问题、合作、互动、探究六种意识, 从而使阅读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使阅读课堂活力四射, 灵气飞扬;让学生在共进、共享中提高语文素养, 感受成长的快乐。

摘要:职业教育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以“讲”代“读”的“满堂灌”现象。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引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增强对话、文本、问题、合作、互动、探究六种意识。本文联系教学实例, 阐述了在新理念的指引下, 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关注的问题和可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阅读教学,六种意识

参考文献

[1]区培民.语文课程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中敏.语文新课程教学例谈[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3.

[3]彭晨光.问题教学的问题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6) .

[4]禹旭红.课堂教学如何把语文课程理念落实到实处[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 (9) .

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5

关于朗读的语文教学论文 训练朗读增强语感

 

孙莉莉 孙雪玲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一。加强朗读示范

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二。注重朗读技巧

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

三。采取多样形式

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

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倡导自由品读。

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教学《谈生命》这篇课文时,我们在两个班做过这样的试验:在第一个班,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交流;在第二个班,则放手让学生品读,熟读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者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由此,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文章意韵的理解,内涵的品味,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总之,在当前,语感这个基石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成为一个探索的“热点”,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是依靠语感,还是依靠基础知识?是整体推进,还是分进合击?是语感,还是思维?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向别人虚心学习,认真探讨,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勤于总结,敢于实践,获得良好的效益。

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一、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之后,其就会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会主动去寻找不懂的问题并在同老师的互动或者同学之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会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形成自我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填充,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迁移到其它科目的学习当中。

二、制定特色化教学方案,是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前提条件

教学方案能够反映出教师对课程所做出的前期准备,在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方面发挥出决定性与关键性的影响作用,而且如何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设计整个课堂全过程是制定特色化教学方案的重中之重,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务必要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地考虑到目前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学生学习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学物资资源等方面。例如,教师应当慎重地决定教学过程哪几环节应当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者哪几环节应当让学生上台展示,又或者哪部分教学内容需要增添比赛项目等,唯有事前认真地考虑教学项目的各个方面,方能更为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的一点是,务必要为教学方案配置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第一,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潜能、促进教学项目落实的问题,为进一步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可行性;第二,对于每一教学方案而言,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均会存在,为此教师务必要针对每一教学环节、每一教学步骤,科学合理地做出应急措施。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特色化的教学方案,能够更有效、快速地了解、掌握初中语文知识,能够更深入地发掘自身潜在能力,为建设高效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是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关键环节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维持学习的动力,换而言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与热情直接取决于他们对学习项目的感兴趣程度,为此当代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高度关注与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上与课外的时间来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兴趣,并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教学方案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行之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而且学生的热情一旦被調动起来,他们就会对未知的语文知识领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他们会更愿意参与整个教学项目的各个环节,从而让他们自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更多、了解更多。例如初中語文教师了解到当代初中生比较偏爱电脑、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因此在讲解《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展示不同形式、不同状态的云,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谈论每种云所对应的天气是什么,而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答案来有效地引出正文,让学生带着疑问与答案来学习课文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课程的参与度,增强了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融入新型教学方法,是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动力要素

对于初中语文课程而言,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语文知识结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凋动学生积极性性、增强语文教学效果,使广大初中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其为完善当代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供途径。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项目期间,务必要依据当前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科学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比如情景式教学方法、课堂合作小组教学方法、课外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方法等。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落实教学工作时,应当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并借助特色化的教学技巧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队伍当中,让学生完成在学习中了解、在了解中掌握、在掌握中应用的教学目标。除此以外,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地落实初中语文课外实践项目,充分运用学校内部所能够使用的教学资源材料,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的认识,加强学生实际的语文应用技能,从而为建设高效、良好的初中语文课堂提供丰富的落实渠道。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可以邀请几位同学进行故事演绎,让学生通过模仿主人公的言语、神态、动作来深入地剖析皇帝穿“新装”的背后意义与情感变化,而且通过主动演绎皇帝新装的故事,学生能够有效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其在根本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总而言之,打造高效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最高目标是进一步地完善语文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因此当代初中语文教师除了从教学方案、学生兴趣、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外,还应当从其余领域进行课程探索,比如自身专业素质、教学工具、教学理念等,从而为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提供落实条件。

运用电教媒体增强语文教学实效 篇7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我们设计CAI课件总是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音响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激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达到教学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恐龙的灭绝》一课时,在导入时播放了一段恐龙嬉戏的动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已经消失的恐龙世界,让学生发现自己已有生活经验与课题内容之间的相似性,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又根据课文内容,不失时机地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明白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在课件中又利用网络的链接,使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了关于恐龙灭绝的其他说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并在结束时播放了一段各种恐龙在美丽的湖畔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的动画。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已经融入到恐龙的世界,和它们生活到了一起,共欢乐、同喜悲,以至于学生在课下仍旧在恐龙的世界遨游。

二、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就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首要任务,若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就必须让学生在教学当中全面地参与进来,自主学习。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比如,在教学《雷雨》这一堂课的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机的引用,将文章当中的图像、声音、动画都真实地表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调动其学生对于语言的一种主动情感,进而逐步地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进而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如:“渐渐,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一句中“渐渐地”一词教学,学生主动领悟到雨的变化是从小到大,慢慢变化的,不仅将老师要表达的画面,而且还举一反三地联系到了生活的实际,表达了很多渐渐变化的事物。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在词语的积累、思想的表达以及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进步与发展。

再如,《可爱的草塘》一文,描写了北大荒的草塘景色及物产。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抓住作者情感上的变化,流露出对北大荒的赞叹和喜爱。但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不充足,对于北大荒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即使是教师如何认真解释,学生对于草的隆隆声,在这种声音的影响下,学生仿佛真的乘上了飞机,飞到了北大荒。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看到了投影仪上显示的草塘美丽的景色,便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来:草塘的草真多、真绿,小河真清澈呀……学生们置身于北大荒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起由衷的情和真挚的爱呢?电教媒体的运用达到了“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三、运用电教媒体,巧妙解决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收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相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学中的重难点很容易得到解决。如我在教授《桂林山水》一课时,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桂林,也就无法真实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正的意义,于是我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播放了《赏桂林山水》的片子,屏幕上出现的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桂林形态万千的山和清澈见底的水,再加上优美的音乐和讲解员富有感情、热情洋溢的讲解,学生们全都被吸引到桂林如诗如画的奇山秀水中了。几分钟后,学生发出了桂林的山和水真美、真漂亮、真神奇的感叹。本来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电教媒体直观、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很快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把学生未见过的,需要想象的景物直观化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再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时,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了不要静止地去看待事物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古人是找不到剑的。

导读法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篇8

它的基本内容是:在学生自学之前,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介绍有关的参考资料;在自学中, 指导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提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的疑问和思考,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解决疑难问题;自学后, 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归纳和运用, 完成必要的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由于导读法强调主体性、目标性、情感性、训练性和创造性, 因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指导系统———学习系统———反馈系统”的统一体, 学生居于主体地位,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教与学、导与读及时形成反馈, 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 我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导读法:

一、数字对比激趣法

即在授新课时, 首先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关的一些数字, 让学生进行对比, 在对比中产生兴趣, 进而学文。如教学《一个苹果》时, 可先出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让学生说说自己一次能吃几个苹果, 然后对比引出:“曾有8个人分吃一个苹果, 但还剩大半个。”学生就会瞪大眼睛急于得到答案。这时教师乘机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引导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这样导言, 趣字当头, 引人入胜。由于问题的答案正是课文的中心所在, 一下便撞击了学生好奇的心理, 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

二、猜谜激趣法

即在提示课题前, 提出一则与课题或课文内容有关的谜语让学生猜, 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鹅》一课时, 开始可以提出这样一则谜语让学生猜:“头戴红帽子, 身穿白袍子, 脚穿红靴子, 唱歌伸脖子。”又如教学《蜘蛛》一课时, 开始就可引进谜语:“南阳诸葛亮, 稳坐中军帐, 摆起八卦阵, 单捉飞来将。”先让学生试猜, 接着将学生猜得的谜底“蜘蛛”写上黑板, 自然地出示课题, 然后指题质疑:蜘蛛究竟是怎样捉虫的?它会遇到什么危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教师这样激趣添味, 学生带着猜谜时的浓厚兴趣和愉快心情投入学习, 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三、故事激趣法

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爱听爱讲故事, 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导入新课时, 可先讲一个故事, 激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将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课文上。如教学《惊弓之鸟》一课, 教师可先绘声绘色地讲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 魏国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有一天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 他看见一只大雁慢慢地从远处飞来, 边飞边叫, 就对魏王说:“大王, 我不用箭, 只要一拉弓……”他左手拉弦, 只听“嘣”的一声响, 那只大雁拍了拍两个翅膀, 就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答案就在课文中, 读读就可知道。”学生对这种情形充满了兴趣, 急于知道原因,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教材中有趣的童话、寓言和民间故事, 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 也可在故事的关键处, 来一个“且听下回分解”造成悬念, 激发好奇心, 让学生带着急于弄个明白的心情去披文入境, 理解内容。

四、质疑激趣法

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问号。”导入新课时, 可用恰当的“问号”,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情趣, 而后追根求源, 让“钥匙”帮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 我这样质疑激趣:“很久以前, 有只青蛙住在井里。有一天, 青蛙坐在井底望着蓝天出神, 这时一只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于是青蛙和小鸟谈了起来。同学们想知道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吗?”一个“问号”, 打开了一节课的大门。又如教学《种子的力》, 提示课题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 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气最大?”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热烈讨论, 各抒己见, 甚至争论不休, 学习课文的兴趣越来越浓。

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9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 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 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在初中时, 经历了太多次失败, 甚至被打上“你不行”的烙印, 他们对学习没有自信心, 还没学就打起了退堂鼓, 久而久之, 就对课堂失去兴趣, 对学习失去兴趣。 要想让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中, 就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师要善于使用关切的眼神、亲切的微笑、和蔼的态度、极大的耐心、真诚的赞扬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给予他们发挥的空间, 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 让他们重拾自信, 消除对学习的厌烦感,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不仅要与学生能平等相待, 如同朋友, 而且要与学生之间存在足够的距离, 这种距离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获取知识的前提,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教”。 在整个课堂中处处充满爱心、耐心、关心, 营造出轻松的、愉快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比如在讲授课文时, 我经常会走下讲台, 站到教室中间, 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又加快、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巧妙设计提问环节,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师生双边活动是提高课堂活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也是老师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情况的重要途径, 进行师生互动在课堂上多通过提问实现。 有效提问可以让课堂不再是单调乏味的填压式教学的场所, 而变成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创新、自主探究的快乐学习园地, 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目前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学生时, 随意性比较大, 问题没有针对性, 也不够合理, 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更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 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设置问题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 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重点, 突破难点, 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提问的问题都较容易, 学生很轻松就能回答, 那么他们会认为学习内容很简单, 失去继续学下去的兴趣, 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果提问的问题都较难, 学生回答不出来, 则又会大大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 失去学习动力。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需要精心设计。 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所涉及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趣味性, 提问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提问环节中。 只有这样, 当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 学生才能在这一目的的要求下, 开动脑筋, 积极思维, 并尽最大努力把这种问题由未知变成已知。 因此, 在读课文前, 可先抛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边读边画, 为回答做好准备。

二是提问可采用聚焦的思维方法。 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的讲述要求有针对性, 所提出的问题从各个方面影射到这一问题或事物。 这就要求在教学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 并对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前要有推测, 并善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启发学生思维, 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发挥学生聪明才智, 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热情和争论。

三是节奏上亦采取易难交替式循环提问。 著名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 也没有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 ”在提问环节中首先要用较易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再用较难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好奇感, 积极投入到探究中,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及时给予评价, 在老师正确引导下, 一步一步地感受知识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功的喜悦感。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师要能在坚持基本的教学原则下, 不断变换具体教学方法, 使课堂教学富有新意, 学生就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游戏法。 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合作意识, 更能大大增强课堂的活力。 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获得感受, 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记忆犹新。 在讲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课时, 通过蒙眼画笑脸的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失去光明的痛苦, 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理解海伦·凯勒的战胜命运的勇气, 同时使他们认识到要珍视光明, 珍爱生命。

2.视频欣赏法。 因为小说较长, 涉及人物较多, 故事环境复杂, 有些文字难以理解, 学生有时读着读着就会失去耐心, 这时就可以借助相关视频。 比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 我边讲边让学生观看87版的《红楼梦》, 通过小说中的文字及直观表演, 让学生体会人生百态。 再如讲授王小波的《明星与癫狂》, 引入时我让学生先观看小品《追星族》, 在欢声笑语中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追星族的疯狂行为, 分析课文就变得非常轻松, 课堂活力十足, 提高了教学效率。

3.实物展示法。 实物是最好的教具, 最大的优点就是形象直观, 它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识的难度水平, 激发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而把传统的“以听为主”的教学, 变为“看、听、闻、尝”, 可以极大地强化教学效果。 在讲《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理解说明顺序及了解荔枝的形态, 我特地买了荔枝发给学生每人一颗, 边观察边讲解, 最后大家一起品尝荔枝, 学生课堂表现极其活跃, 纷纷发言谈感受,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展示语文教师的多个形象

当教师走进课堂, 就立刻会成为学生关注的中心, 立刻会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 现在的中职生讲究个性, 追新求异, 他们不希望每次课上看到的永远是一个严肃的面孔。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语文课的生命力也在于教师的不断变化, 语文教师应当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 不断变化自己的角色, 每次课都有新鲜感, 让他们期待下次课的到来,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他们, 用灿烂的笑容鼓励他们, 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 比如教学《琵琶行》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我就利用会弹琵琶的特长, 播放一段自己弹奏琵琶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大弦、小弦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让他们感受什么是轻拢慢捻抹复挑, 什么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课堂上学生非常兴奋, 也对文章产生了极大兴趣, 积极配合, 轻松完成了文章学习。

五、适当展开竞争, 建立有效的评分体制

竞争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作用,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职业学校中, 学生成绩不仅靠一张试卷的得分, 还会有30%的平时成绩由教师进行评价, 因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平时成绩计分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营造互动和谐的课堂气氛。 具体做法如下:

占30%的“平时成绩”, 即提问10分、作业10分、纪律10分。其中, 点名回答正确的每次记1分, 举手回答正确的每次记2分, 回答错误的不扣分;每学期提问成绩低于5分的“归零”。 作业成绩、纪律分也都采用“归零制”, 即三题以上错误或漏做两题的作业成绩“归零”, 请假3次或违纪2次的纪律成绩“归零”。“举手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归零制”则为 “学习惰性”画出了底线, 使整个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 要想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增强课堂活力尤为重要。 语文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求知欲, 努力开启学生智慧, 挖掘他们的潜能,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快乐学习,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创造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耿向东, 主编.教师的科学思维[M].国防大学出版社.

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10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对古诗词情境无感。

小学生所处于阶段决定了他们的关注重心基本上还停留在玩耍方面, 对于学校安排的一些课程, 尤其是像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这种比较枯燥, 甚至有些脱离现在的语境和生活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兴趣不浓厚。 比如在讲解高鼎的《村居》的时候, 原诗内容是这样的: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该诗描绘了一幅二月儿童放学归来放纸鸢图, 但是现在的孩子放学都是由家长直接接入家中, 不可能放纸鸢, 这样学生就很难体会到那种快乐的心情, 就对此诗丢失了感悟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对古诗词的学习缺乏兴趣, 就没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这对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是一大关键障碍, 需要教师努力克服,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死板, 教学方式单一。

可以说教学内容的质量及教学方式直接影响最终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如今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中, 教师没有完全端正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比较散漫, 一味按照朗读—翻译—背诵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 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和新意, 教学方式极其单一, 纯粹让学生记住译文然后背诵译文即可。

3.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 教学氛围紧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依旧是不平等的, 一些教师依旧有一种自己是教学主体的主观想法, 一味地命令学生完成问答和教学任务, 但缺乏与学生的互动, 比如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口吻严肃, 在这种状态下一开始便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都不愿意答题, 由此便产生恶性循环, 可能最后只是老师独自在讲解古诗词, 而学生纯粹记下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翻译, 导致课堂缺乏应有活力, 教学氛围紧张。

二、强化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

1.多设置情景互动, 针对古诗词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 他们喜欢玩耍, 喜欢运动, 同时拥有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及记忆力。 教师便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情景互动, 让学生在学中玩, 在玩中学,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 便可让学生先自行朗读诗歌, 然后根据诗歌内容对当时的情境进行联想, 最后让学生演一演古诗词的内容, 看看谁能将王维当时那种身处异乡的思乡之情传神地表现出来。 通过这种情景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让学生从表演中更好地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

2.实施多元教学, 增强教学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 古诗词的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 学生往往没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很大挑战, 现今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相比以前来说有了极大进步, 教师不再需要完全依靠板书进行教学, 我们可以实施多元教学, 例如, 在讲解到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教师可以在讲解古诗之前让学生听听这首诗的朗读, 看看这首诗对应的动画或者视频, 让学生对这首诗先从听觉和视觉上有所了解, 化枯燥平面的古诗为具象生动的声音和画面, 再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加深理解。

3.加强师生互动, 平等教学, 改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 多走向学生。 例如在讲解孟郊的《游子吟》时, 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自己的妈妈给你们织的第一件衣服吗? 哪个小朋友可以说说看? 这样的提问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 而且调动学生的情绪, 紧接着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要给予鼓励或者赞扬, 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 使学生养成踊跃回答的好习惯。 最后, 老师便可继续进入诗歌的讲解, 将学生与母亲之间的情谊和古诗词联系起来, 由于已经让学生进行了思考和发言, 因此此时揭示古诗的主题便显得顺其自然。 在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得以提升, 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得到提升。

四、结语

鉴于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厚文化底蕴和内涵, 其对学生有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教师有义务且有责任发挥示范作用, 提高古诗教学有效性, 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增强审美情趣, 以及将这种古诗词文化代代传承下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兰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率[J].学周刊, 2016, 05:145.

如何增强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篇11

措施。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导作用

一、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

1.课前阶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既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新课改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只制定了一个低级、基本的目标,而至于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就需要老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把握和实现。因此,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教材内容的重难点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在完美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课堂阶段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老师要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促使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以有效发挥。

3.课后阶段

在课后阶段,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通过不断地思考、总结,促使学生和老师实现共同进步。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课堂的教学目标,还应该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因为不同的老师具备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风格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老师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应该结合自身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三、老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老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样不仅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想要增强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老师首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思考习惯,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讨论机会。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增强教学效果,老师首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最后再通过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在调动学生主动性学习意识的同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

增强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篇12

一、展示 成 语 典 故 述 评,文 化“悟”人

学生通过媒介走进古代寓言、历史故事及古书经典,在“一检一索”中甄选自己有得的,不在太深而在有悟;在“一述一评”中6人合作交流,不在专有而在共享,产生“6×6”的多维渗透效果,即如博观而约取。学生亦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中,自成重德轻利、弘文泊名的趋异。有时学生在讲解时不乏独到见解,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文化情趣,甚使老师耳目一新,可谓教学相长。这样既能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又能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思维品质,更是渗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教育理念。坚持以文悟人,胸藏万汇凭吞吐,则人为文德之人。

二、展示 古 代 诗 歌 鉴赏 ,文 化“润”人

学生利用工具书及网络进行诗歌鉴赏准备,对所选作品进行研究赏析;课前3分钟以正楷将诗词书写于黑板上,其他学生抄录;上课时鉴赏者尽力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词画面及思想情感,之后做对比鉴赏:前人之鉴与自己之鉴。教师予以点拨,让学生在一“入”一“出”中主动渗透,主体审美;在一“鉴”一“赏”中我的鉴赏我做主,昔今融合,个性展示;台下是我的借鉴我致用,斗志昂扬,欲待我鉴。在整个诗歌玩味过程中,鉴赏者以老师身份当堂解读,其展示的文化底蕴、审美倾向往往超出了平时,台上台下互动浸透,情绪激然,赏析更入微,自然细至深处见文化。长期以文润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则人为文知之人。

三、展 示 课 前 短 文 演 讲 ,文 化“引”人

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原则,学生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组织两周一话题 (如“时事针砭”“历史新说”“我看生活”等) 演讲或美文欣赏。学生演讲后同学点评,点评者“讲一点优点,评一点不足,提一点建议”,以此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目的;其后,教师进行简洁点拨,引正示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课前演讲激发了语文课堂的热情,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也锻炼了其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写作及演讲的水平。常态以文引人,采得百花成蜜后,则人为文青之人。

四、展 示 课 堂 外 文 品 读,文 化“怡”人

文化从读书肇始,“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教育当如此。新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既有数量的规定,又有质量的要求,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势在必行。教师有序引导课外阅读,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由易而难地过渡,如先由《读者》《青年文摘》始,再过《创造自己》《文化苦旅》等时品美文,再渡大家佳作,而或古文名作。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又避免了学生阅读的盲目和无序,又能引导学生预防文殇远离文化垃圾。同时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反思人类文化精神。“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加强课外阅读,放飞了学生灵动的翅膀,尊重了其文化选择,培育了其读书快感,彰显了其人文精神。其效果正如北师大博导刘锡庆教授的调研:有85%的同学认为阅读开阔了视野,57.7%的同学认为增强了对文章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有62%的同学认为提高了分析和鉴赏的能力。习惯以文怡人,为有源头活水来,则人为文气之人。

五、展示看 报办报 互文,文化“修”人

学生是社会的人,是在传统和时代文化熏染下的人。在相对单一的校园中,引导学生通过看报办报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意识是新课标内涵体现。学生在“一看一思”中感触文化的厚度和时代的宽度,在“一品一得”中探寻思想的触点和心灵的接点,一周一报评,一月一办报,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可喜之处不仅在于学生增广见闻,锻炼思维记忆,提高精气神魄……更在于学生劳逸结合下主体意识的觉醒,文明文化的自觉,民生道义的担起,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体系的熏陶树立。顺时以文修人,世事洞明皆学问,则人为文弘之人。

文化上善若水,润物无声,融通人心。学生文化展示,既有利于培养其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又有利于形成其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更有利于为学生自己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高一新学期始,教师要挤时间做示范,要指导课代表做计划抓落实,循环进行,形成习惯,自然就达到了敦厚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上一篇:社会工作概论下一篇:工商管理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