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2025-01-01

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精选5篇)

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篇1

2013年11月9日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群体

答: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2、初级社会群体

答:所谓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3、城市化

答: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4、人文区位学

答: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二、简答

1、试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答: 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设计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推崇刻苦工作,经济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其认为工人是为了挣钱才来工厂做工的,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也使工人成为机器和工具,运用这种方式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更大剩余价值,因此遭到批判。

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理论认为工人不仅仅是为钱来工厂做工的,而是具有多方面的需求的。这种理论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对人给予基本关心,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这种理论开了管理理论之新风,对管理实践起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今天许多管理的思想就来源于次理论

2、我国目前的婚姻家庭问题

答:

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

二、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

三、独生子女问题。

四、老人赡养问题。

3、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答:

一、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

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

三、社会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四、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 导和调节。

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代替性强。

4、科层制及功能分析

答: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科层制既可以克服诸如家长制那样的主观随意式的无规则管理,从而提高组织效率,也可能由于过分严格死板的规则而妨碍其成员积极性的发挥和影响组织效率。于是说科层制对于组织来说既有正功能,也可能产生负功能.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说法,正功能也即部分对整体的协调所起的积极作用,负功能则指部分对整体的协调和实现目标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科层制并不适用于所有社会组织的管理.它最适用于行政组织,大型的常规组织的管理,而不大适用于以革新为重点的非常灵活的组织管理.

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篇2

关键词:政治委婉语,社会语境,背景,身份,转喻机制

政治委婉语是政治场合中最常见的语言。前人对政治委婉语的定义如下:George Orwell (1946: 67) 指出几乎所有的政治家都会采用政治语言, 因为这类语言的特性可以帮助掩盖政治谎言, 给不被民众接受的政治行为冠上冠冕堂皇的正义理由, 借此来获取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Neaman & Silver (1990: 314) 认为政客们使用政治委婉语可以维护不正义之举, 掩盖甚至消除他们的某些失败的政治举措或不光彩政策。

根据如上两个定义的共同点, 政治委婉语的可行性定义可总结为:政治委婉语是用在政治活动中的委婉语, 它们可帮助掩盖谎言和不光彩的政策, 维护政治家的行为或给强硬的外交策略披上纯洁的外衣。所以, 文章将依据这一标准从小布什总统的就职演讲中挑选出政治委婉语进行研究。

1 简述理论基础

1.1“身份”

关于“身份”概念的定义和特性, 国外的很多学者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身份”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社会身份的定义基于人们的社会阶层, 反映了他们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它包括种族, 性别, 社会阶层, 和语言因素。

在社会语言学里, “身份”不是一个仅仅具有识别社会地位或群体关系意义的概念, 它伴随着实际的使用具有强烈的社会语境价值。Jenkins指出:身份概念表达了一种过程, 不管它是否稳定, 是否被制度化;它在表达“存在”或“成为”的意义时, 在个体和集体的层次上, 不断地被更新、被确认或被转型。在分析政治语篇时, “身份”是用得最广的一个社会语言学概念。有许多研究者运用“Identity”概念进行自己的分析。 (杨敏, 2010: 91)

1.2 Radden&Kovecses的转喻理论

Radden & Kovecses (1999) 认为, 转喻是在相同的一个理想认知模型下, 一个概念域 (源域) 为另一个概念域 (目标域) 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操作, 这个认知操作的基础是在BCD里两域 (源域和目标域) 间存在着一种转喻生成关系。 (汪斌, 2009:22-23) 它由5 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转喻的认知观点:转喻是概念现象转喻是认知过程转喻在理想化认知模型下操作。第二部分是转喻出现的本体论基础, 包括符号转喻, 指称转喻和概念转喻。第三部分是转喻生成关系的种类。可分为两种:整体ICM和它的部分关系;一个ICM内的部分关系。第一种包括7种具体分类, 第二种包括10种具体分类。第四部分是对选择源域和目标域的原则: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最后一部分是影响转喻的其他因素, 修辞因素和社会交际因素。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 着重采用的是第三部分理论。

2 具体案例分析

本次研究对象是小布什的第二次就职演讲。2005 年1 月20日, 布什在国会大厦再次宣誓就职, 正式出任美国第55届总统。在他执政期间, 发生了“9.11”事件, 对美国冲击和影响很大。民众一度不信任美国国家安全, 全国弥漫着消极绝望的思想。此时, 小布什第一时间表现出了坚强的领导形象, 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决策来维护国家安全, 使美国民众重拾信心。所以, 可以说, “9.11”事件挽救了小布什的政治生涯 (查明建, 2011: 132-135) 。他的第二次就职演讲全文共2073 个词, 共53个政治委婉语。

2.1“身份”

小布什第二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除了国家元首、执政党领袖, 他还有另外四个身份:第一, 最高立法者。总统对国会的决议享有否决权。第二, 行政首脑。第三, 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首脑。美国宪法把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授予总统。 第四, 共和党VS. 民主党中胜利的代表。那么, 基于他的各个身份, 他的就职演讲必须权衡各方面的利益, 语气该硬就一定不能软, 该委婉一定不可以太硬。不仅如此, 由于他的演讲不仅针对美国民众, 而是全世界范围的, 所以他必须小心处理涉及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话题的语言。

演讲者用了第一人称代词I, 涵括性的we和our, 共有85处。I表明演说者自己的责任, we表明演说者对民众的期望, 希望民众与自己共同承担责任。用这种集体式的合唱“我们”来引起共鸣, 增加了听众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

例如:所有生活在暴政和绝望中的人们应该铭记在心:美国 (the United States) 不会对你们的压迫不管不问, 或者放任你们的暴政者。当你们开始渴望自由, 我们 (we) 就会给予你们以支持。

在该例子中, 运用The United States, we这些词汇激励起民众内心中深深的民族认同感, 这些话仿佛是他们自己的声音, 那么, 自然他们会由衷的赞同小布什, 这便是演讲的胜利。

演讲通篇并未谈到任何的具体事务。演讲谈论的都是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抽象的自由和民主, 但是很显然, 这并不是小布什演讲真正要传达的思想, 通过解读他使用的政治委婉语可以了解演说背后的真正含义。

2.2 词汇层的政治委婉语

演讲词中词汇层的政治委婉语有25个。例如:

有些人 (some) 愚蠢的挑战美国的决心, 结果发现美国意志坚定。

该例子中, Some暗指恐怖分子, 尤其是导致“9.11”事件的暴恐分子。以此来表明总统自己的决心以及激励美国民众, 即表达了小布什为保护美国不再受类似袭击的决心, 也鼓励美国民众对国家安全要重拾信心。这类转喻生成关系属于具体代一般 (specific for generic) 。用具体指称作为目标域T表达, 并给一般指称S提供心理暗示, 从而间接表达T。政治家利用这种政治委婉语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他们常从比较典型的影响较大的事件入手去暗示所有这类事件, 从而扩大该事件的震慑力和国际影响力。

2.3 句子层次的政治委婉语

演讲词中句子层的政治委婉语有28个。

例如:当美国仗义而行 (acts for good) , 我们 (we) 可以感受到他们和我们同样的团结和骄傲, 我们的行为使灾难的受害者有了希望, 正义得到了伸张, 人民获得了自由。

第一句中使用we这一词使得民众获得一致的民族身份, 激起他们的民族团结情感。用acts for good暗示发动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小布什说这句话的潜在目的是把美国正在进行的侵略战争等提高到伟大的精神境界, 为其霸权行为寻求正义的借口和依据。这种互相转喻生成关系是原因和结果间的转喻。整体中的一部分, 称为目标域T代替另一部分, 称为源域S。 T是起因, S就是结果。转喻就在T S的相互指代中形成。在政治委婉语中, 政客运用积极的一面作为T (要么是起因, 要么是结果) 去间接表达消极的一面S (要么是结果, 要么是起因) , 以此达到委婉的目的。

在如上例子中, 事实上, 用冠冕堂皇的结果“解放受压迫国家, 使受压迫国家的人民获得自由和民主”等指代的是“侵略占领伊拉克等国家以谋求利益”, 并“大力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一起因, T代替S , 用所谓的圣洁的结果遮掩了卑鄙的起因, 布什运用了委婉语欺骗了公众。

再如:自由在我们 (our) 国家是否能继续生存越来越取决于自由是否能在其他国家获得成功。

该例子中, 小布什说“我们国家的自由程度取决于其他国家是否获得自由。”他巧妙地先用表示身份的人称代词“our”来拉近和民众的距离, 用对比词“other”激起民众心中的民族认同感, 让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正义感油然而生。这句话中, 是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内的转喻理论。用变异形式 (substitute form) 代替原型 (original form) , 即用success代替survival, 从而更进一步冠冕堂皇的暗示获取自由的方式, 为发起的战争找到了更让人信服的理由, 不仅是为解放和拯救被压迫的国家、人民, 更为实现自己国家的民主和自由。

3 结束语

运用社会语言学的“身份”概念和Radden & Kovecses的转喻理论来分析政治委婉语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机制, 可以揭露出政治委婉语是的构成本质, 由此揭示出政客们想要通过此类语言掩盖的事实真相, 表达的政治态度, 预示出他们将要采取的政治策略。人们的转喻认知机制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共同影响着对政治委婉语的语义解读。

参考文献

[1]Orwell G.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Hori-zon, 1946:67.

[2]Neaman J S, Silver C G.Kind words:A thesaurus of euphe-mism[M].Facts on File:World Publishing Corp, 1990:314.

[3]杨敏.西方政治语篇研究中的社会语言学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 :91.

[4]Radden G, Kövecses 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C]//Panther K, Radden G.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sterdam: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 1999:21-59.

[5]查明建.小布什经典演讲词赏析[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132-135.

经济法概论第二次作业 篇3

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事件范围的是(C)A.经营管理行为 B.偷税行为 C.洪水 D.公司股票上市

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B)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其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C.所附期限尚未届满的附期限民事行为 D.显失公平而实施的民事行为

3.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可以进行代理的是(D)A.遗嘱 B.婚姻登记 C.收养子女 D.签订借款合同 4.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A.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C.个人独资企业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D.个人独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

5.在普通合伙企业设立时,下列可以成为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是(A)A.自然人张某

B.国有独资公司A

C.国有企业B

D.公益性的社会团体C 6.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甲、乙的出资各占30%,丙的出资占40%。现丙与丁达成协议,将其在该公司拥有的出资全部转让给丁。对此,下述解决方案中,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D)

A.如果甲不同意,应由甲购买丙欲转让给丁的出资

B.如果乙不同意,应由乙购买丙欲转让给丁的出资

C.如果甲和乙都不愿购买,丙有权转让该出资

D.如果甲和乙都不愿购买,丙应当取消与丁的出资转让协议

7.下列有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经全体股东同意,股东可以用劳务出资

B.不按规定缴纳所认缴出资的股东,应对已按期足额出资的股东 承担违约责任

C.股东在认缴出资并经法规验资机构验资后,不得抽回出资

D.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须经全体股东2/3以上同意

8.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下列情形时,不符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条件的有(C)A.董事人数不足公司章程所定人数2/3时 B.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到股本总额的1/3时 C.持有公司股份5%的股东请求时 D.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9.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下列事项中,不须经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的是(D)

A.合营章程的修改

B.合营企业的解散 C.注册资本的增加

D.资产抵押事项 10.下列各项中,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破产有管辖权的是(B)A.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B.债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 C.破产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D.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 11.下列不属于证券投资基金上市的条件是(A)

A.基金合同期限为4年以上

B.基金募集金额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C.基金持有人不少于1000人

D.基金的募集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

12.某研究所的研究员王某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了一项发明,之前王某与研究所就该项发明有一份协议,约定了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王某。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以下关于该项发明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的说法,正确的是(C)A.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研究所

B.专利申请权归研究所,专利权归王某 C.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王某

D.专利申请权归王某,专利权归研究所

13.甲、乙双方订立买卖合同,甲为出卖人,乙为买受人,约定收货后30日内付款。甲在交货前有确切证据证明乙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甲可采取的措施是(C)

A.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B.行使后履行抗辩权 C.行使不安抗辩权 D.行使撤销权

14.甲与乙订立合同后,乙以甲有欺诈行为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合同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该合同。下列有关被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A.自合同订立时无效 B.自乙提出撤销请求时起无效

C.自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请求时无效 D.自合同被人民法院撤销后无效

15.甲、乙两公司订立一份书面合同,甲公司在A地签字盖章后邮寄给B地的乙公司,乙公司在合同中签字盖章,同时C地的丙公司为该合同提供保证,D地的丁公司为该合同提供抵押担保。该合同成立的地点是(B)A.A地 B.B地 C.C地 D.D地

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1.下列代理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BD)A.超越代理权进行代理

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 C.没有代理权而进行代理

D.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

2.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有(ACD)

A.投资人须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B.有符合规定的法定最低注册资本 C.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D.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3.在有限合伙企业中,当有限合伙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下列人员中,应对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有(CD)A.有限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后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 B.有限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后退伙的有限合伙人 C.有限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后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

D.不参加执行有限合伙企业事务的普通合伙人

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作出的下列决议中,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的有(CD)

A.对股东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B.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C.对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D.对修改公司章程作出决议

5.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议的情形有(ABC)

A.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提议

B.1/3以上董事提议

C.监事提议 D.总经理

6.甲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为800万美元,合营企业合同约定合营双方分期缴纳出资,2006年5月1日甲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有(BC)

A.在2006年5月1日,甲公司实收资本可以为零

B.在2006年8月1日,甲公司实收资本不得少于100万美元

C.2006年11月1日,中方合营者已缴付出资200万美元,若无特 殊情况,外方合营者也应缴付出资200万美元

D.在2009年5月1日,甲公司实收资本不得少于800万美元 7.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人,未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对于(CD)没有表决权。

A.选任和更换债权人委员会成员 B.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 C.通过和解协议

D.通过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后,公司发生的下列情形中,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暂停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有(ABD)A.最近2年连续亏损 B.有重大违法行为

C.净资产额减至人民币5000万元

D.不按审批机关批准的用途使用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9.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合同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BC)

A.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D.显失公平的合同

10.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属于要约失效的情形有(ABD)A.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B.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C.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变更

D.要约中确定的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三、判断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则从法律行为的效力丧失(√)

2.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除公司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书面协议另有约定外,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4.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投资总额为1200万美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最少不得低于120万美元。(×)5.债务人的财产不仅仅包括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还包括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

6.上市公司1/3以上的董事、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的,属于应当报送临时报告的重大事件。(×)

7.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8.由于赠与合同是一种无偿合同,因此赠与不能附任何的义务。(×)

9.甲对乙的某部作品进行翻译并已出版,当丙对乙的同一部作品进行翻译时,甲有权予以阻止(×)

10.《合同法》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法律规定的中止履行合同情形的,即可行使不安抗辩权,一旦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即被解除。(×)

四、案例分析(20分)

2006年9月1日,甲企业委托乙企业为其加工一批油泵配件,向乙企业支付了5万元定金。合同同时规定,任何一方违约,均应向对方按总额的10%支付违约金。甲企业提供主要材料,乙企业提供辅助材料,双方约定2006年11月1日交货,验货合格后10日内甲企业支30万元加工费,10月11日,乙企业得知甲企业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已丧失履行债务能力。遂停止为其生产配件,并与甲企业交涉,要求其在一个月内提供担保。否则无法继续履行合同。10月22日,甲企业向乙企业提供了相应担保,并且双方协议将合同履行期延长至2007年2月1日,2007年元月6日,甲企业由于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不再需要该批油泵配件,于是通知乙企业合同解除,并由此给乙企业造成损失8万元。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甲企业与乙企业签定的合同属于什么性质的合同? 答: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的合同属于承揽合同

2)乙企业支付定金的金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答:乙企业支付定金的金额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本题中定金数额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了。

3)乙企业单方中止履行合同并要求甲企业提供担保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答:乙企业单方中止履行合同并要求甲企业提供担保的行为合法。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4)甲单方解除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答:甲企业单方解除合同的行为合法。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5)若甲未提出解除合同,但到期后乙未能履行合同,由此给甲造成损失34万元(含5万元定金),则应如何处理。

社会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篇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9.99999分,共 25 小题,每小题 2.8 分)1.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时或将来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称为()。A.国民待遇 B.最惠国待遇 C.优惠待遇

D.普遍优惠待遇

2.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自诉案件的审判时,行使()。A.审判监督权 B.控诉权

C.支持起诉权 D.抗诉权

3.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是()A.国际公法 B.国际私法 C.国际经济法 D.国际商法

4.下列人在我国境内犯罪.适用我国刑法管辖的是()A.外国留学生 B.外国驻华外交官

C.来华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 D.来华参加国际会议的外国代表

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由()A.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D.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6.限制主权这种国家责任适用于()A.犯有国际罪行的国家 B.不民主的国家

C.有国际侵权行为的国家 D.内战中的国家

7.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一项不可作为证据使用?()A.证人证言 B.物证

C.当事人呓语 D.勘验笔录

8.经冲突规范指引确定的涉外民商事关系适用的法律称为()A.国际法 B.民法 C.准据法 D.连接点

9.现代国际法首要的渊源是()A.国际习惯 B.国际条约 C.国内立法 D.司法判例

10.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A.1945年 B.1947年 C.1994年 D.1995年

11.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不包括()A.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B.剥夺选举权 C.剥夺结婚的权利 D.剥夺被选举权

12.甲要砌一堵墙,委托给丙丁两人,当时约定,工料费若干元,属承包性质。但完工后三天,墙倒砸坏了邻居乙的财物,乙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本案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是()。A.乙为原告,甲为被告 B.乙为原告,丙丁为被告

C.乙为原告,甲为被告,丙丁为第三人 D.乙为原告,丙丁为被告,甲为第三人

13.甲被判有期徒刑7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则甲实际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时间为()A.2年 B.7年 C.9年 D.11年

14.民事诉讼中的诉讼费用原则上()A.由原告预交 B.由被告预交

C.原、被告双方分别预交 D.原、被告双方均不需预交

15.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A.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和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B.由衽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D.由行政强制措施实施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16.下列纠纷可以适用仲裁法的是()。A.收养纠纷 B.劳动纠纷

C.买卖合同纠纷 D.婚姻纠纷

17.下列要件不是构成共同犯罪的要件是()A.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B.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C.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D.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E.有一定的犯罪结果

18.我国对以下哪一海域没有主权权利 ?()A.200海里专属地经济区 B.200海里大陆架 C.公海 D.领海

19.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起诉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

A.裁定不予受理 B.驳回不予受理 C.裁定驳回起诉 D.通知驳回起诉

20.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追诉时效为()A.20年 B.15年 C.10年 D.5年

21.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说法错误的是()A.须以避免合法权益、权利受到危害为目的 B.须是在危险正在发生的情况下采取的 C.须危险是非人为因素造成的

D.须不能过当,即不得超出合理限度

22.《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简称”纽约公约”)于____年订立,我国于____年加入了该公约()A.1960 1958 B.1950 1984 C.1958 1986 D.1960 1982 23.我国刑法规定,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未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24.犯罪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主观故意性 B.社会危害性 C.刑事违法性 D.应受惩罚性

25.涉外扶养问题一般主张适用()A.法院地法

B.扶养人属人法 C.最密切联系地法 D.被扶养人属人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1.缓刑的适用条件有()A.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刑犯 B.犯罪人不是累犯

C.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轻,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 D.犯罪人没有前科

2.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B.合理性审查原则 C.合法性审查原则 D.适用调解原则

E.行政损害赔偿责任原则

3.下列()是三大诉讼法共有的证据种类。A.物证 B.书证 C.现场笔录 D.证人证言 E.被告人陈述

4.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A.非歧视原则 B.贸易自由化原则 C.透明度原则 D.公平贸易原则 E.市场准入原则

5.常见的系属公式有()。A.属人法 B.法院地法

C.物之所在地法 D.行为地法

E.最密切联系地法 6.领土的范围包括()A.领陆 B.领海 C.公海 D.领空

E.专属经济区

7.国际私法的调整方法包括()A.间接调整方法 B.冲突规范调整方法 C.直接调整方法

D.实体法规范调整方法 E.外国公法调整方法 8.下列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的是()A.抢劫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D.受贿罪

E.介绍贿赂罪

9.对劳动教养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下列哪些人民法院有管辖权?()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B.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原告任意选择的人民法院 D.被告任意选择的人民法院 E.被告指定的人民法院

10.下列纠纷可以适用仲裁法的是()A.收养纠纷 B.劳动纠纷

C.买卖合同纠纷 D.运输纠纷

E.借款合同纠纷

11.下列关于法律承认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完全的、无保留的并且不能撤销的承认 B.双方可以缔结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的条约 C.不能引起双方彼此承认对方法律的效力 D.双方彼此承认对方国家财产的司法豁免权 E.不引起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 12.国际法的渊源有()A.条约 B.国际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司法判例 E.权威学说

13.我国刑法中的主刑包括()A.管制 B.罚金 C.拘役 D.有期徒刑 E.没收财产

14.自诉案件的受案范围包括()A.不告不理的案件

B.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C.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不予追究的案件

D.经济犯罪案件

E.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案件 15.刑事诉讼的具体阶段包括()A.立案 B.侦查 C.提起公诉 D.审判 E.执行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69.99999分,共 25 题,每小题 2.8 分)

1.B 2.A 3.B 4.A 5.B 6.A 7.C 8.C 9.B 10.D 11.C 12.C 13.C 14.A 15.A 16.C 17.E 18.C 19.A 20.D 21.D 22.C 23.C 24.A 25.D

二、多项选择题(30分,共 15 题,每小题 2 分)

第二次作业 篇5

(1)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

(2)适合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

(3)就业与指导

(4)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能力训练

(5)职业能力的构建

(6)社会能力

二、请就您所带班级学生的专业,尽可能多的列出适合他们横向发展以及纵向发展的职业群

1、所带班级学生为市场营销专业,2、市场营销顾问、汽车美容师、汽车检测员、汽车保险与理赔师、汽车车展与策划人员

3、汽车(配件)的营销策划、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汽车信贷、理赔、汽车检修,汽车(配件)市场调查及预测分析。

上一篇:《虎妈战歌》的英语读后感下一篇:写小草的作文及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