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效度

2024-05-18

教学有效度(通用12篇)

教学有效度 篇1

“教学有效性”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 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发展。

一、课堂教学设计中“度”的把握

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就一节课而言, 它有既定的目标, 有相对的独立性, 但它必须是“向心”的。它只是整体课堂教学的一个点, 无数的点的联接, 才能形成课堂教学的主线。因此,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要从全局考虑, 不限于某一篇课文, 要上升到单元、整册书。以必修二第一单元为例, 在设计此单元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时候, 首先必须了解整个单元的要求。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写景状物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三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是:写景精美, 情味浓厚;意蕴深远, 发人深思;语言唯美, 赏心悦目。在设计教学时, 要考虑五个方面, 即分析写景、体会情感、注重审美、品味语言和读写结合。其次, 要了解本单元在整册书中的地位, 散文阅读单元在整册书中地位很重, 这是难得的美文单元。第三, 要有侧重地处理好这些经典的篇目, 不要面面俱到, 也不要浅尝辄止。

在明确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目标的前提下, 教师备课既要备出每篇文章的“共性”, 同时也要备出文章的“个性”来。每一篇文章依据其选文的特点确定一个重点来探究, 避免三篇文章的简单重复教学。因此, 在设计《故都的秋》的课堂教学目标时, 侧重点在突出其景素淡, 重在写意的手法, 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写景来探究郁达夫其人, 即浅品景深品人, 并将郁达夫笔下的“秋”与毛泽东、杜甫、王勃等笔下的“秋”作对比阅读探讨, 引导学生明白:写景抒情散文中的景应是因人因情的不同而有所选择的,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情景交融。

在设计《荷塘月色》时, 因其景描写很有特色, 所以我们不妨将景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 激发学生探讨本文写景的手法, 并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总之, 每一篇课文都不是孤立的, 要上升到单元的高度;每一个单元也只是一个模块, 众多模块的组合, 才能形成教材的整体性。三篇文章教学设计的“度”, 就是“每篇一个侧重, 三篇形成整体, 不能面面俱到”。

二、创设课堂情境中“度”的把握

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度”, 应该体现在师生间的融洽上。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来把握激趣的“度”。

1.立足课堂, 把握好创设情境的“度”

由于课堂的限制, 教师所创设的情景要与文本密切相关, 跨度不要太大, 否则, 课堂的衔接就成了问题。如:在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 就可剪辑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相关情节重新组合, 创设情景, 分别解决“逼”的问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的问题。所选材料的总展示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可分几个片段贯穿整个课堂, 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注意力。

2.注重实效, 控制好提问的“度”

一些教师偏爱提问式教学, 整个课堂用提问串联, 但由于提问随意性太大, 有的问题根本不用回答, 有的问题却无边无际, 无法回答。造成课堂教学呆板, 师生“大合唱”, 最后“不知所云”或“不知所学”。其实, 课堂提问, 是一门艺术, 同时, 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 增色;用不好, 崩溃。如何对待?“度”的把握是关键。

要把握好提问的“度”, 一定要在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首先, 要体现“趣”字。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 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 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其次, 要体现“悬”字。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认真分析教材, 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三, 要体现“巧”字。问题问得巧妙, 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 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加强。第四, 要体现“精”字。语文教师在设疑时应围绕中心总体设计, 要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创设的问题力求小而具体, 重视过程、不重结论, 具有可思性。

3.含蓄幽默, 掌握好教学语言的“度”

良好的语言呈现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一堂语文课的成败, 很关键的一点是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是否简洁、清晰、声音高低是否适中、是否富有幽默感等都对课堂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善言者可选用讲授法为主进行教学, 善书善绘者可利用板书纲要、图表来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只要把握好“度”, 就能形成有效、高效的课堂。

教师课堂语言的要求, 不外乎生动形象、规范准确、富有情感、含蓄幽默等, 重要的是应用要适度。

有的语文教师的讲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但思维凌乱, 表达残缺, 哗众取宠。学生听起来热闹, 过后一想, 如坠五里云中。这样的语言, 与作秀无异。

三、教学内容选择中“度”的把握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一定要集中, 各部分内容要相互照应, 要有关联。教师的讲解不必面面俱到或多环节交错, 而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解读文本, 力求读出作者所感、所悟、所图、所思, 读出自我, 读出问题。

一堂课, 解决一个到三个问题就行, 太多就零碎了, 让人找不到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 不能面面俱到。

四、课堂活动安排中“度”的把握

不要用集体讨论代替学生的个人感悟和思考。课堂讨论一定要掌控在教师手中, 有的放矢, 且一定要有有效的监控手段, 否则, 学生就会转移话题, 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产生负面影响。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作过多次调查, 很多时候, 只要监控实效, 学生就完全进入自由化状态, 网聊、游戏、服装、手机甚至影视剧都可能成为主要话题。等到教师叫各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时, 学生们早已推选好的学生代表便会从容地走上讲台, 口若悬河地讲个滔滔不绝, 赢得阵阵掌声。事实上他们或一知半解、或完全不懂, 而真相就被这位“善言”的代表悄悄掩盖了。

要慎用课堂表演。课堂教学讲求常规性, 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的常态化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有的教师喜欢上表演课,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竞赛课上, 一会儿向学生丢糖果, 一会儿又丢水果, 甚至不断承诺给这样那样的奖品, 课堂气氛异常热闹, 可是, 这样的课堂能形成常态吗?这样表面“热闹”的表演结束后, 学生得到了些什么呢?

教学有效度 篇2

摘要:(只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带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才能让我们教师的劳动有意义。因此,如何让45分钟的课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就成为我们教师常常思考、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化繁为简、灵活多样、思维参与、学法指导、教学氛围、违纪现象等。

只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带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才能让我们教师的劳动有意义。因此,如何让45分钟的课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就成为我们教师常常思考、探索的问题。个人的理解与实践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化繁为简

新的课改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诸多的改进,而教师因受传统教材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摆脱不了束缚,该少说的不少说,该精讲的不精讲,顾此失彼,所教内容既无重点,也无重心,让学生无所适从。其实,新的课改教材无非就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的重新编排,很多内容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并把教材内容读懂吃透。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节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设计好教学内容,该讲的地方精讲,不该讲的地方不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教学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讲得如何”与“学生学得怎么样”,一堂课里都很关键。在教与学之间,如果没有学,那么教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此,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教师讲得多,反而阻碍了学生思考的空间,阻碍了学生探索的时间。课堂上教师少讲不表示学生思维上的阻碍;相反,思想往往来源于沉默的思索过程。课堂上少讲,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中有效取舍,形成能力。少讲与精讲,不仅仅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与欣赏,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已经很落后了。随着新时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教学在朝着更直观、更丰富、更便捷的方向发展。现在,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老师在利用多媒体上课。让抽象的思维过程变成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具体过程;课堂上,师生教学可以欣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资料、视频、歌曲、诗词朗诵等,生动鲜活又多种多样的直观教学方式相应的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目前学校重视并进行课改与实践研究的语、数、英三大科,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更明显了。当然,其他学科在课改与实践研究方面也各有特色,相应的成果也很优秀,课件的制作各有特色,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要确实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具有使用价值。还有,课堂教学可以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因科制宜、因课制

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有效利用各类各种课程资源,结合学科的特点,并发挥教师各俱特色的风格,灵活地将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为课堂注入活力。

三、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没有懂得配合的学生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因此,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师生配合,教学相长,那么,教师的少讲与精讲,就是艺术。把主动学习权交回学生,我们的课堂才能绽放如花笑脸,融入学生的心灵之中,让思维开花结果。

四、教学中要善于与中考内容接轨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善于把学习内容与中考内容接轨。讲课过程中,可让学

生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不自觉中接受中考试题的熏陶。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做题,特别是各种考题类型的方法、技巧的提练,做完后善于评讲总结,让类似题型贯穿于学生的训练中。

五、讲课同时注意加强教给学生学法指导

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学生学习成绩差原因很多,但学习方法不当,对于知道要学习但又不知怎样学的学生是个主要原因。学习方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应该做的是善于“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更突出给予学生学法指导。比如,去年咱教七年级思品下册总复习时,咱从怎样学思品——抓关键词思维三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引导学生复习并因此编制知识点如下:

第1单元(关键词): 情绪压力乐观向上

《 是什么 》

1、积极情绪具有促进作用,消极情绪具有破坏作用,有的情绪具有双重作用.2、学会消除消极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学会化解压力,培养乐观愉快心态。

《 为什么 》

1、了解各种情绪及表现的意义:(1)...(2)...2、压力的作用:...(压力大小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要乐观向上?...《 怎么办 》

1、学会管理情绪 :(含消除消极情绪的关键、方式共7个观点)...2、怎样调节压力?...3、怎样积极看待事物?即保持乐观愉快心态的意义:(重点)...第2单元(关键词):沟通代沟友谊

《 是什么 》

1、交往和沟通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

2、我们要学会与父母、教师、长辈沟通,化解矛盾与冲突,跨越代沟。

3、学会与同学交往与沟通,珍视友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1)与父母沟通的积极作用——健康成长。

(2)与老师沟通的积极作用——教学相长。

(3)与同学沟通的积极作用——共同成长。

《 为什么 》

1、交往与沟通的积极作用(或意义或重要性)(重点)...2、代沟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

(1)代沟形成的原因:...(2)代沟形成的表现:...(3)怎样正确看待代沟?...3、为什么要感激父母(父母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4、为什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补充知识点):...5、友谊的功能(作用、意义)...《 怎么办 》

1、怎么样学会交往和沟通?...2、我们要学会与父母沟通(沟通的方式含怎样跨越代沟?):...4、要学会怎样与老师沟通(重点):...5、要学会与同学和伙伴沟通(怎么样):...6、如何选择朋友(如何交友)?或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第3单元(关键词):公共生活与规则法律与规则法律与生活

《 是什么 》

1、生活离不开规则,不违法是我们的行为底线。

2、规则分有形的规则——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和无形的规则——道德规范两类。

1)法律法规——由国家明文颁布,严格遵循

2)道德规范——约定俗成,自觉遵守。

3、最重要的社会规则:法律和道德。

4、法律是特殊的规则,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5、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学法、守法、懂用法维权。

6、国家的强制力量:警察、法院、监狱、军队。

2)各机关在职能上分工合作:

公安机关——侦查机关; 检察院——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 ;

人民法院——审判机关;监狱——刑罚的执行机关

《 为什么 》

1、社会公共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什么需要规则)...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3、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4、法律的特殊性(具体特点即特征):...5、法律的目的(如何理解)...6、(法律的作用)...7、法律就在身边(法律的重要作用):...《 怎么办 》

1、如何面对公共生活(重点):...2、我们要遵守公共生活规则(怎么样遵守规则)...3、用法律维护权益(怎样维护权益):...4、法律探究园地 :

1)、学法:...2)、懂法:...3)、用法:...第4单元(关键词):竞争合作竞争与合作关系团结互助

《 是什么 》

1、合理竞争——促进我们的成长和进步,不正当竞争——使我们误入歧途。

2、合作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某个目标而联合起来的共同行动,这就是合作。

3、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4、我们要善于竞争,亦要会与人合作。

4、懂得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关系。

5、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 为什么 》

1、竞争的积极意义(重点)...2、合作的意义...3、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4、团结互助的意义(重点)...《 怎么办 》

1、如何公平竞争(重点)...2、如何进行合作(重点)...3、如何团结互助(重点)...六、要重视学案、测试题等作业的布置和评讲

学案、测试题等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实与反馈,这个环节对于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予以重视。学案作业等的设计应当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掌握的薄弱环节,力求通过少而精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反馈问题的效果。因此,老师要重视对习题的研究,精选练习,以少胜多,以精取胜,充分挖掘习题的教学功能。不以书面学案展示的学科更应该利用好多媒体展示、评讲,这样的作业与布置同等重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及时的评讲,可以使学生及时更正错误,发现自己缺漏和错误,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作业的评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除了老师评讲外,也可以让答题正确的学生讲。

七、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被千万人思考过千万遍的问题,每个老师都在探索答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有的方法。有心理学家曾指出,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

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我认为有道理,试想,一个人在紧张、压抑的情绪之下,怎么可能会对周围的人或物产生兴趣呢?丧失兴趣的人只会无所事事。而当一个人精神轻松,情绪稳定饱满时就有可能兴趣大增。因此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才会有师生之间的自然交流。这就涉及导教学艺术了。每次听别人的公开课讲座,除欣赏他人课件制作的精美、实用价值外,更为喜欢欣赏的是倾听他人教学语言运用是否口随心愿、恰如其分。因为,无论社会怎么进步,教学手段如何现代化,只要上课,必然离不开语言艺术,老师以“舌耕为业”,不断提炼教学艺术,课堂才富有生命,学生才如沐春风。教材经专家雕琢,以美的形式呈现;教学语言经教师创造性思考、处理,也应美起来,成为课堂上流动的风景。

八、要正确处理学生课堂违纪现象

总有一部分学生纪律性不强,很让老师头疼。面对学生违纪:

1、不要发火。

2、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不要侮辱、挖苦学生。

3、对待违纪学生用非语言控制,比大声呵斥更为有效。非语言控制包括:走近违纪学生摇头示意,或叹息;突然停止讲课,凝视学生;或轻拍其肩、有时候对待他们也可以因人而异可不按常理“出牌”等等。

4、针对群体违纪可以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凭借教育机智,处理偶发事件。冷落处理法:教师对学生的恶作剧等偶发事件,采取冷落的方式,不惊奇、不慌乱、不追究、不批评。温和处理法:教师对于自己疏忽不慎造成的不利影响,态度温和地承认失误。.热处理法:对个别学生严重违反课堂纪律或屡教不改,教师不可一味迁就,应予以严肃批评,不必花费太长时间。违纪学生表面上有许多甚至有意制造不良行为的倾向,实质上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存在着自信心不足,自卑感重,自控力不强。因此,他们平常稍有不顺就很容易产生对抗情绪,甚至“破罐子破摔”无视校纪班规的行为发生。故此,作为课堂教师要善于找准时机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注意适时适度的表扬激励,不作硬性的批评,不挫伤他的自尊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避免与他们正面冲突的发生。因为,不造成对立情绪有利于教师对他们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处理。保证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黄海如沙,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到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为人师者,必须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容得下个性千差万别的学子,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九、要师生协同合作、教学相长

我们有时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课堂教学有效还是无效,既需要教师的努力,又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学生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程度如何则是关键性的因素。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他们而展开的,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就要努力使学生产生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即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能在课堂上产生好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社会在发展,老师要

不断学习、创新才不落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不懈追求。

教学有效度 篇3

【关键词】提高 数学教学 练习 有效度

讲求实效,提高效率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大重点课题,确实,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质量和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对数学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到的数学知识不仅用于解答题目,更能为实际生活所服务,达到教学最大的有效性,成了教师努力想翻越的一座大山。

数学课堂中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从学生对数学知识预习的准备中,对课堂新授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中,以及对课后的开发和拓展中,无一不出现练习的身影。但是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练习太多,题型比较单一,没有能根据课堂的进展选择合适的练习,有些甚至是毫无意义的重复。在练习的方式上也是枯燥乏味,没能激发学生在练习中应该获得的乐趣。有些只重于知识的巩固,对于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比较淡薄。那么教师如何把握练习中的一些注意点,使数学练习的有效度有所提高呢?

一、把握课堂进程,确定练习类型

数学课堂是一个完整而严谨的结构和进程,预习、新授、巩固和拓展形成了一条层次分明、次次迭进的线索。练习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练习就没有数学课堂的顺利进程。每一步进程都需要确定适合的练习类型,而不能拉几题就让学生进行练习,否则便是一种无效甚至是反效的教学态度和模式。

预习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比较必要的过程,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因此,这个时候的练习的类型应该是一些基础性练习。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先复习除法的商不变规律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先复习长方形面积及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新授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可先通过确定谁是单位“1”的量,找对应的分率,填写关系式和作线段图等练习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时,我们还可以给学生做一些比较性练习和变式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摆脱学生一味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例如在教学分数的除法和乘法应用题,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体会到单位“1”的量在其中的起的关键作用,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又如在学生会解基本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后,可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先要求单位“1”的量,再利用单位“1”的量,求出另外相关联量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在运用当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进行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拓展性练习。来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认识的面积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到这样的平面图形,并当场进行测量和计算,从而可以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紧扣教学内容,选择练习方式

在教学中,灵活的教学方式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同样,在数学教学练习中,也有不同的练习方式如:口述的方式、书面方式和动手操作方式等等。这些需要老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甄别和利用,不能毫无目的地滥用,以致让练习发挥最大的有效性。

书面化的练习方式是在练习中最为普遍的,在书面练习的同时,教师要看到其他方式的优势所在,比如口述练习的方式,有时候在教学的某些环节,我们必须重视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这样不仅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争取最大的效益,而且能够给其他的学生一个听辨的机会,让他们从正确的口述中学到知识,从错误的口述中汲取经验,有效地进行正确答案的判断。例如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用算术方法或是用方程,可以让学生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达的意思,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再用条件去解决问题,从而对数量间关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当然,过于贫乏的书面和口述的练习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对练习的厌恶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美国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包括情感、认知学等)投入学习活动,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达到学习的实际效果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动手操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了一个完整的人"。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智慧的健康发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通过学生用自制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自己的等操中体会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把操作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又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圆柱的纸模型,引导学生对照教材,拆一拆,拼一拼,想一想,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把圆柱体拆成了两个圆形的底面以及一个长方形的侧面,共同探索出了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突破知识框架,延展练习方向

练习不仅解决了书本知识的一些重难点,更为重要的是它成了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现实问题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完成了本堂课所教的书本知识外,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练习,延展数学的方向,突破为数学而数学,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度。例如在教学《初步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几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超市前购物,学生用仿真的样币“购买”橡皮、本子、铅笔等学习用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既富有情趣,同时也深刻地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进程。又如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老师在教学过程的末尾,出示了一首李白喝酒的诗:“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斗是古代酒具)。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逆推的方法解答这个古人留下的问题,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兴趣。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老师精心设计,练习无处不在。课堂生成的这些练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有效度 篇4

一、巧用游戏——增加英语词汇教学的“趣度”

游戏是初中生非常喜欢的形式, 因为游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 可以把游戏与学生的词汇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 就可以避免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枯燥, 增加英语词汇教学的“趣度”, 从而让词汇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英语单词固然难记, 但是却是有规可循的, 教学中, 可以设计以下一些游戏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词汇。

1.“找相反”游戏。

在英语词汇中, 存在很多的反义词, 在教学反义词时, 可以让学生用已学词汇, 按游戏规则在活动中找出新单词和词组。例如, 在教学单词short, thin, strict等外貌类的单词时, 我们先组织学生复习一下已学词汇tall, strong, kind等形容词, 然后让学生在新课文中找出反义词, 获胜的小组一定是找得最快的。这样的游戏长期下来可加深他们对新旧词汇关联的敏感度。

2.“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用口头语言表达外, 还应结合动作和直观的面部表情, 这样就为学生在外语和意思上直接建起了高速公路, 减少母语跟外语的中间转换, 更能加深学生对英语的母语化理解。例如, 在教学change, turnright, turnleft, start, ready, steady, go等词汇时, 我组织学生玩“猫和老鼠”的游戏。课堂上, 选两个学生分别扮演猫和老鼠, 班里的其它学生站成三排或四排, 他们必须手拉手面朝同一方向排开, 形成迷宫。教师说:“Ready, steady, go”开始游戏。老鼠中间跑, 猫在后面追老鼠。喊出变换方向:“Change, turnright!”学生们胳膊放下, 转向右边, 在横排拉起手说:“Change, turnleft!”老鼠被抓住时游戏结束。这个游戏要求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大脑始终处于振奋点上, 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 使记忆效率大大提高了。

3.说唱游戏。

说唱游戏就是指“Chant”, 这要求有很强的音乐节奏, 还要求押韵的台词。所以chant是词类相近的、部分发音相似的单词, 根据一定的意义合成的。Chant的朗读类似于儿歌, 节奏性强, 便于记忆。例如, 教师在教学sweet, salty, sour, tasty, healthy时, 可事先编排这么一个chant:

Theapplesaresweet, sweet, sweet, sweet.

Thepotatoesaresalty, salty, salty, salty.

Thegrapesaresour, sour, sour, sour.

Theyaretastyandyummy, tastyandyummy.

Andhealthyforme, healthyforme.

这个chant, 能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中, 用最轻松的方式有效掌握这几个目标单词。所以这个chant体现了唱中学, 学中唱的愉快学习理念。

英语词汇教学的游戏形式还有很多, 除以上提到的还有chaingame、Whatmissing、Anagrams, 歌曲等等。利用游戏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可以让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变得有趣味, 并且不容易遗忘。

二、创设语境——增加英语词汇教学的“活度”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应该采取语境化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词汇, 将词汇自然融入真实的情境中不断操练, 能很好激发学生认识词汇的欲望, 让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学会词汇的应用, 从而增加英语词汇教学的“活度”。

1.利用实物, 创设语境。

教学表示物体名称、物体颜色、物体形状的英语单词, 可以利用实物创设语境的方法进行教学, 这样, 就能够使抽象的英语词汇形象化, 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学会词汇。

例如, 在教学表示颜色的词汇时, 课堂上, 我先让学生拿出red的颜料, 再拿出white的颜料, 并要求他们把这两种颜色的颜料进行混合, 再把red和white混合后, 问学生:“Whatcolorisitnow?”学生回答, “Yellow”, 接着我又在黄色的颜料中加入红色, 这时我又提问:“Whatcolorisitnow?”学生回答, “Orange”……我不断地向颜料中加入三原色, 颜料的颜色不断地发生变化。于是, black、blue、purple、green、pink等单词就出来了。这样的教学, 由于利用了实物载体, 学生不断感受到了颜色的变化过程,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 可谓一举两得。

2.利用话题, 创设语境。

英语词汇是比较抽象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一个词汇拆分成音、形、义三个独立的部分让学生进行记忆, 这一种记忆方式对学生来说是很费力的。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这一种模式, 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话题语境中理解相关词汇内容, 这样, 学生就能够对词汇理解具体化, 从而增加学习的效率。

例如,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一个虚拟化的生日宴会, 让学生在这个虚拟化的情境中理解birthdaycake, candle, balloon, present, beer, juice等词汇的意义。这样, 学生在头脑中对于这一些词汇不是一个一个去掌握的, 而是在情境的依托下, 对这一些相关的词汇内容形成一个连贯的画面, 在这个连贯的画面中, 学生就能够理解这一些词汇的意义及作用。

创设语境的方法很多, 除了以上列举的两种方法以外, 还可以利用故事创设语境、利用表演创设语境、利用动画创设语境等。实践证明, 用创设语境的方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能够让词汇教学更生动、更有趣、更灵活。

三、利用规则——增加英语词汇教学的“广度”

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掌握词汇的意义、理解词汇的类别、进行词汇的应用, 除此之外, 还应该掌握英语词汇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规律, 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在初中英语教材中, 词汇的呈现方式是分散的, 教师要善于把这一些分散的词汇根据它本身的规则进行拓展, 这样, 学生就不是单一地去学习词汇, 而是批量系统地学习词汇, 从而增加英语词汇教学的“广度”。

1.巧用读音规则学词汇。

在集中学习词汇时, 可以根据读音规则把形音相近的单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如:late, face, date, cage, mate, name, hate, 它们不但词形大致相同, 元音字母a都发/ei/。由此, 可以告诉学生, 在“a+辅音字母+不发音e”这样的组合中元音字母a基本上都发/ei/, 字母e不发音。再如coat, boat, road, oa组合都发一个音。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和体会这些规律, 他们不仅能利用这些规律去记忆词汇, 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自信心。对于单词学生自然也不会那么恐惧了。

2.巧用构词规则学词汇。

英语词汇量十分大, 但是, 不管词量多少大, 总是可以把词汇按照一定的构词规则进行分类, 从而沟通相同类别词汇的特点。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从词汇的构词法入手进行教学, 这样, 学生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大量的英语单词,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工作总结(度) 篇5

教学工作总结

(度)

船营区十四小学校

20度我校的教学工作依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以《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为准绳,认真落实《吉林市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以“教师每人一绝”活动为载体强化教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我校的教学工作在本年度又有了全新的起色。具体工作如下:

(一)规范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依据教育局下发的“双十禁令”学校与教师签订师德责任状,有计划组织教师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双十禁令》学习、考核,有效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的建构。创新师德教育载体,先后开展了以“修身、正气、贡献”为主题的师德演讲;以“一名党员就是一名旗帜”党员事迹报告会,以《师德在我心》为主题师德征文评比;以争当“十大明星教师”评比为载体的师德建设活动。无论在明星教师评颁奖词里、在党员事迹报告上、在主题演讲中、在班主任走访慰问生病的孩子病床前、在教师关爱易流生、失亲生,帮扶较差生中,都见证我校教师崇高职业精神、博大的师爱,教书育人的天职,实现了帮助学生的成功是教师的成功“双成功”教育目标。

(二)规范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管理。

教育局先后开展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教育教学习惯教育管理年”“每人一绝大练教学基本功”和今年初实施“课堂教学效率年”活动。四项工作的核心,就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高教师专业技术能力。今年学校围绕四项工作,继续做好后期的总结、验收工作。围绕“两个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长足发展,学校重点抓好“两条主线”促进教师专业健康地发展。

一是在教师专业培训中突出有效性。在专业发展培训上学校倡导“月读千字、季读一书、期写一文、年学一技”的有效学习方法。(1)开展培训者指导培训。围绕十项基本功内容,学校校长、副校长、培训主任分别对教师进行系列培训《教师备课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和重视反思》《教师说课最需要”有底气、有激情、显个性、重创新》《教学导入最需要“凝聚、激发、消疑、铺垫》同时围绕”课堂教学效率年“的”三设计“开展专项培训,学校印发《教师专业技能积累”三十句“》帮助教师积累”十项练功“技能。(2)开展教师自主研修培训。每位教师自费(75元)征订文本培训教科书,结合本学科开展自主研读,记学习笔记,专项考核,领导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专项评价。(3)开展分层面培训。本年度学校组织全员教师学习《点击陶行知》和《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学习;班主任开展《班主任工作的五件法宝》和”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学习;科研培训开展”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怎样写教学案例“系列培训。通过专项、专题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的明显的提高。

二是在教师”每人一绝“练功中突出基础性。为了保证练功收到实效性,学校在练功时采取两个管理策略:分组练功。将学校教师分成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领导组四个组,倡导老教师练新活,青年教师练老活,骨干教师练绝活的练功管理策论;开展团队集体练和教师个人练。根据学校实际将”课前导入技能“作为”学校一绝“练功内容。在练功中我校强调教师要”学会一功“,将教学中较弱的”练成一强“,教学较强的”练成一绝“的练功管理目标,积极推进”个体苦练、群体切磋、课堂为本、团队推进“练功方式。今年在教师中以《趵突泉》为课例进行【设计教学导入】【设计教学重难点】【板书设计】”一课三得“绝活验收,专任教师的【课堂教学随堂测】验收也收到良好的练功效果。此外教师及时填写学校自编的《”每人一绝“练功档案》和《古诗配画》练功册。今年学校分别举行教师个人”每人一绝“展示,课堂教学大比武竞赛。教师人人上阵、各个练功,教学领导通过周检查,月评比,学期考核,年度亮绝活进行教师练功评价。这些不难看出我校注重练功的实效性并取得阶段成果。在”每人一绝“展示日里,得到孟局长、邰校长的较好的肯定。

(三)规范教学质量管理与质量提高。

1、开展”三环节、三反馈“有效备课研究。

围绕教师练功基本内容,解决教师无效备课,一改教师”抄教案、复印教案、应付检查教案“的现象。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展了”有效备课“研究。实施了”三环节、三反馈“备课尝试。”三环节“是:备教参环节---教参是教学的根本;备精讲环节--精讲是教学的关键;备过关环节--过关是教学的基础。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在三备课之后形成书页教案(语文)、文本教案(数学)、电子教案(专科)。”三反馈“是:课内反馈、教案反馈、讲评反馈。课内反馈是指在领导听课日时,教导主任当堂出题,随堂对学生进行5分钟测试,反馈当堂教学目标落实的效果,引导教师反思;教案反馈是指每学期学校都组织检查教师每周备课情况,领导在检查中通过用评语的方式,在任课教师教案进行备课点评,扶助教师反思;讲评反馈是领导听课日后,现场对讲课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评课活动,促进教师反思。

学校将”三环节、三反馈“考核纳入教师专业技能考核评价之中,在当月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2、开展激励评价管理,促进”课堂效率年“质量的提高。

教学管理重效果。(1)将周二,集体备课作为教师教研评价的重要环节来考核---现场量化打分;将教师每周的二次个人备课作为教师业务专业提高的重要环节考核---现场量化考核。(2)结合教师”每人一绝“教学基本功,加强领导听课日的随堂调控管理。(3)认真贯彻《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和《吉林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的学习、考核、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力度,让教学管理走入常态化的管理态势。

教学质量重引领。紧紧围绕教育局效率年重点工作,认真落实好”一听课;二讲座;三设计;四讲课“的各项目标任务。今年学校开展了”领导上引路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学科、组长上研讨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课“强化效率年中教研引领的作用。此外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分析、评价管理。倡导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计划执行做到”三清“(1)日清。随听课日检测当日教学质量及时发馈;单元请。单元教学结束,学年组将组织学年教师进行质量检测,教导主任进行调研,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学期清。认真组织学期末考试,串年级监考、批卷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保证教学质量真实有效。学校不但重视平日里教学质量,更加激励教学质量优秀教师。今年教师节学校开展表彰大会,表彰一年来在质量效率年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1)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师:石丹杜丽娟滕晓丽王晶赵迪洋李香春(2)专业技能优秀成果教师:赵迪洋(语文)王晶(数学)祁丽红(品社)于婷李英林张晶(英语)(3)区教学质量抽测质量优秀教师:马淑霞于文静江凤珍赵丽莹王洋于婷教师,学校为上述教师颁发奖品、证书。

教研活动重典面。深化课程改革,规范使用教材,发挥三级课程的功能作用。结合进修学校工作安排,在”包片蹲校“”预约教研“工作模式中,我校和进修数学教研员谢文成,音乐教研员谢立新,开展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研究“和”构建数学模型,发展学生思维“和音乐学科的”主动吸入式“教学研究活动,为课堂效率年再添光彩。在发挥校本教材有效作用中学校在各年级开展了”校本课程与教材的关系“的`研究,同时推荐6名教师做公开汇报课。今年学校还开展校内第二届”全天候“优秀任课教师评选,通过理论测试、课堂教学、教学课件设计等评选环节,最后评出校内小教优秀任课教师张晶,幼教优秀任课教师张莹,准备参加上级组织的小教、幼教全天候评选。此外还汇同手拉手学校、基地校第九小学、兄弟学校第五小开展探讨”双优送教、邻校共研“对口支援和共研体活动。共同分享教育教学成果。

习惯教育重管理。20依据区教育局总方案,我校制定了具有校情的习惯教育方案,各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细则,结合常规的团队考核工作、每人一绝练功评价、道德银行积分等活动,规范教师、学生的习惯。通过班级争当星级班、学生升旗手评比,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通过创编学生毽子操、校园集体舞,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通过开展习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强化教师管理习惯,通过开展学生的书写评比、古诗词积累、学习技能露一手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年在教育局习惯教育展示会上,学校习惯工作有亮点有特色。学校总结的”良好习惯的形成来自于精细的管理“管理经验发表在《忘不掉的教育》一书中,同时也有7名教师习惯教育论文在此书一并发表。

总之,一年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进修学校的引领下,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管理有起色,工作有亮点我们会再接再厉抓实做强为船营教育添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有效课堂提问应讲究度 篇6

在课堂上,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提出一些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有的教师只注重了形式,而忽视了效益,被问题“牵着鼻子走”不注意把握课堂提问应讲究度的问题,这样就往往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课堂提问。其一,课堂提问,既能促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多下工夫,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二,利用课堂提问,能节约批改、订正书面作业的时间,又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然而,在这里,又涉及课堂提问的“度”的问题。不是说课堂提问有固定的标准,而是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分寸,依我看来,课堂提问的“度”是“过”与“不及”都不行,如果一味追求“提问式”教学,而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接受知识的能力,这种课堂提问方法是不可取的。话又说回来,一节课全是教师一个人在演“独角戏”,机械地背教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不注意学生的反馈,不善于设疑、启疑、析疑,课堂气氛沉闷,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说课”有余而提问不足,这种教法已不适于语文教学形势的发展。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注意把握好“度”的问题,防止“过”与“不及”。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呢?

一、课堂提问的时间分配应有度。一堂课仅有四十五分钟,教师怎样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设计出合理的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呢?这就要处理好时间的分配问题。首先,教师要掌握好提问与答问的时间差。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应该留一定时间给学生思考,切忌“急”,提问一个学生回答不出来,不是耐心启发诱导,而是喊起一个又一个,使学生羞愧难堪,自尊心受到打击。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以致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而教师便就此花费很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对这样的教学学生是很反感的。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换人解答,应稍等。其次,把握好提问与分析的时间,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不断地提问,整个课堂的讨论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教师机械地提问,学生忙于寻找答案,不论问题难易深浅,不加以点拨分析,匆匆作答。这种哗众取宠,全面开花的“提问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二、课堂提问的学生人数应有度。我们的教育就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提问也必须遵循面向全体的原则,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但是,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往往只是盯住尖子生,而成绩差的学生则备受冷落。长此以往,势必使这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丧失学习的信心,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其实,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通过回答问题,能够有机会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习得的知识、获得的能力,进而博得一种认同,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合理分配提问学生的人数、次数,对学生一视同仁。学生的成绩有优、中、差之别,应按3:3:3的原则分配,每节课10人为宜进行提问。同时,座位也不宜固定不变,并记住提问过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他们才能的机会,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设计问题的深浅要有度。提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因而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有针对性地突出教学的重点,抓住教学的难点,避免过深或过浅。问题过于肤浅或简单,学生只是做“对不对”选择式或“作者是谁”等填空式的问答,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不便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求知欲。问题过深,超越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不会回答,也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精心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比如,对学习成绩差点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稍浅一点的客观题、基础题,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树立信心。而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概括归纳性较强的题目。这样就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才智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有效的问题设计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艺术,把握好提问的度,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让提问成为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

(责任编辑 韦淑红)

教学有效度 篇7

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表明, 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缺一不可, 流利度和准确度同为语言教学的理想目标。Long提出的语言形式教学 (focus on form) 主张在以交际为中心的课堂中采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交际中偶然出现的语言形式, 以保持形式与意义的平衡。国外的相关实证研究表明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准确度, 但同时也表明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意会受到二语水平、任务类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比较稀少, 目前暂停留在理论介绍的阶段。笔者拟从影响语言形式教学有效度的因素角度出发, 对国外现有的实证研究作一述评, 以期对国内实证研究的开展有所帮助。

二、语言形式教学的含义

外语教学经历了两个极端:忽视了意义交流的纯形式教学 (focus on forms) 和牺牲了语言准确性的纯意义教学 (focus on meaning) 。Long提出的语言形式教学 (focus-on-form instruction) 综合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 试图保持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平衡。最初的定义倾于理论:“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在以交际为中心的课堂上凸显的语言元素。”1998年Long和Robinson给出了对实际课堂操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定义:“在以意义或交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对某个语言形式的理解或表达出现困难时, 就由教师或一个或多个学生将他的注意力引向该语言形式。”不难看出, 语言形式教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课堂活动以语意或交际为中心, 二是对语法的处理是在其给交际活动带来困难时才进行的。

三、关于语言形式教学有效度的实证研究

自Long提出语言形式教学后, 很多研究者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拟从以下两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

1. 语言形式教学与二语习得。

大量研究表明, 语言形式教学对二语习得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魁北克的二语 (英语) 课堂中, Lightbown和Spada考察了在语言形式教学模式下, 学生对英语进行时态ing和名词短语中的形容词-名词结构的掌握。1993年, 在同一地点, Spada与Lightbown比较了在语言形式教学和更正性反馈 (corrective feedback) 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疑问句的习得。两次研究结果均表明, 在交际环境下的语言形式教学更有利于二语习得。Leeman等比较了语言形式教学和纯意义教学。受试是二语 (西班牙语) 水平较高的美国大学生。实验组接受语言形式教学, 控制组接受纯意义教学。结果表明语言形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的产出西班牙语动词。Doughty和Varela研究了在语言形式教学中美国初中生对英语时态的习得。实验组接受更正性重铸 (corrective recasts) ———最典型的内隐式语言形式教学;控制组则接受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 (教师讲, 学生听) 。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所产出的英语时态的正确性显著地好于控制组。

这些研究都表明语言形式教学有助于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 但这个结论并不是绝对的, Sheen的研究就给出了相反的答案。以魁北克一所小学的毕业生为受试, 比较在纯形式教学和语言形式教学对语法习得的影响, 发现在纯形式教学下, 学生的语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而在语言形式教学下, 却仍然产出错误的语言形式, 造成了语言错误的石化。

2. 影响语言形式教学有效度的因素。

尽管语言形式教学的有效性已经被很多研究证实, 然而, 正如Swain所说:“语言形式教学的有效度与学生的二语水平, 年龄以及其他很多因素都有关。”通过分析国外相关的实证研究, 笔者发现, 被考察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

(1) 学生的语言水平。Williams认为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例如年龄, 性别, 学习目的和方式等, 但最基本的区别就在于学生的语言水平。“语言水平”指的是“基于某种标准, 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具有的综合能力”。许多研究表明, 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意与二语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 水平越高, 注意到的语言形式越多。其中最突出的就是Williams的研究。8位来自4个水平层次、二语为英语的学生组成4个水平的对子并完成不同的交际活动。通过分析学生间的互动, 她发现学生会自发注意形式, 并且注意程度及注意类型与二语水平有关;二语水平越高, 越容易注意语言形式;虽大多数情况属于“学生主动询问教师”型, 但随着水平的增加, 逐渐转向了同学间的相互询问。Poole扩大了样本, 用19名学生作为受试, 在高级英语写作课堂上复制了Williams的实验, 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与他们的研究结果一致的还有Leeser。Leeser把42名二语为西班牙语的学生按照高水平-高水平, 低水平-低水平, 高水平-低水平的方式组合成21个对子, 让他们完成一项“短文重建”的任务。结果表明:二语水平影响着学生注意语言形式的数量、类型以及能否成功解决所遇到的语言困难;随着组员二语水平的提高, 被注意的语言形式的数量和被正确解决的语言问题的数量也都在增加。因此可以说, 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而言, 语言形式教学的效果是不同的。

(2) 交际任务类型。语言形式教学中的交际任务类型主要有双向型和单向型。双向型又称为信息轮流交换型, 要求每位参与者必须把自己所拥有的、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提供出来, 只有大家轮流交换信息, 才能完成任务。单向型又称为信息自由提供型, 参与者拥有的信息量是相同的, 是否提供信息由活动参与者个体决定, 参与者的信息并不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条件。多数研究者发现, 双向型任务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言形式上。1985年Pica和Doughty让学生按教师/全体学生、学生/学生小组的方式组合并完成一项单向型任务, 1986年又让同一批学生按教师/全体学生、学生/学生小组、学生/学生对子组合并完成一项双向任务。通过比较1985年和1986年的研究结果, Doughty和Pica发现, 双向型任务能让学习小组有更多的意义协商。与此结果相同, Newton比较了两组受试执行交际任务后也发现, 学生在进行双向型任务时的意义协商数量比在进行单向型任务时多。但此结论也存在异议, Nakahama比较了三个本族语者——非本族语者对子在完成一项开放型谈话活动和一项双向型活动时对词汇、句法和语用的注意, 发现开放型谈话活动能为词汇、句法和语用的习得提供更多的机会, 随后对受试的访谈也表明, 开放型的谈话活动比双向型活动更具有挑战性, 因为前者要求学生注意整个语篇, 而后者主要集中在词汇方面。

(3) 学习者年龄。一些研究者比较了成年人和小孩对语言形式的注意是否有所不同, 但至今还存在异议, 没有定论。Mackey等对比了12个成年人对子和12个小孩对子在面对错误的语言形式时所产出的负面反馈 (negative feedback) 以及对这些反馈的吸收 (uptake) , 发现两个年龄段的受试都能1/3正确地使用内隐性负面反馈, 且小孩比成年人更善于使用这种方法;一旦有负面反馈, 小孩能55%的吸收, 而成年人只有28%。与此结果相反, 在Oliver的研究中, 不管是在对子互动中还是在教师/学生互动中, 当非目的语言形式出现时, 成年人都能比小孩产出和吸收更多的负面反馈。但Oliver的另一项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128名8~13岁的孩子和64个成年人按要求和自己的同龄人组成对子, 并完成一项单向型和一项双向型任务, 结果显示, 成年人和小孩使用了同样的负面反馈手段进行意义协商 (如重复, 请求澄清, 理解证实等) , 但小孩所使用的理解证实远远少于成年人。

(4) 语言形式教学的方法。语言形式教学的方法可以是明晰的, 也可以是内隐的。就哪一种方式更有效, 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前者。如Radwan在经过考证后报道说:注意形式的方法越明晰, 学生对形式的注意力越强, 习得也就更多。Williams和Evans也发现对于简单的规则和形式而言, 明析的注意形式更有效。

重铸 (recast) 是一种最典型的内隐式语言形式教学方法。但对这种方法是否有利于语言的习得, 至今研究者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有的研究表明它能促进二语的习得, 如Ellis等, Doughty和Verela等报道说, 重铸是最有利于学习者吸收的方式。然而另一些研究者却有不同的发现, 如:Lyster和Ranta发现虽然重铸是最常见的负面反馈方式, 可是效果最差, 因为在这种反馈之后, 学生很少会立即修改自己表达中的错误。得到此结论的还有Mackey, Long和Robinson, Mackey和Philp等。Sheen的研究结果则比较中立, 他报道说, 在不同的交际课堂环境下, 学生的吸收和修改 (repair) 也会随之不同, 从32.2%到70.1%不等。

(5) 语言形式自身。Williams经过实证研究发现, 不管是学生的语言水平是高还是低, 他们对语言形式的注意80%都是围绕在词汇方面, 语法仅占到20%。得出同样结论的还有Leeser和Poole。与他们的结果稍有不同的是Stortch。他的研究表明, 不同水平的学生既有共同关注的语法点, 如时态、介词和冠词, 也有不同的语法关注点。因此Wiliams和Evan总结到:语言形式教学并不是对所有形式都是有用的, 对形式的选择应该把该语言形式的形式复杂度和功能复杂度以及它在学生中介语中的地位考虑在内。

四、结语

通过回顾以上文献, 我们不难看出, 语言形式教学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笔者介绍了这一教学模式有效性的相关实证研究, 并重点从影响其有效度之因素的角度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归纳, 这些因素既有与学习者自身相关的方面, 如:学生的语言水平, 年龄;也有与教师有关的方面:如设计的任务类型, 采用的教学方法;更有与语言形式自身有关的方面。但笔者认为, 影响语言形式教学有效度的因素可能还不止这些, 譬如学生的文化背景、性别、专业、学习态度以及小组中的合作人数等, 这些都是现有研究少有甚至没有涉及到的, 同时也有可能这些因素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彼此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于语言形式教学的有效度。由于篇幅的缘故, 在此无法展开全面探讨。所以, 就影响语言形式教学有效度的因素研究而言, 笔者旨在抛砖引玉, 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总之, 虽然国外研究者已对语言形式教学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 但此领域还有许多结论存在争议, 同时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揭示。要想使语言形式教学更有效地促进外语习得, 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语言的准确度, 就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进一步揭示它们和语言形式教学的联系, 从而更好地指导外语教学。同时需要指出的是, 现有的关于语言形式教学的研究绝大多数是针对第二语言教学的, 那么, 在外语教学的环境下, 语言形式教学是否依然有效?其有效度会受到与二语环境下相同或不同因素的影响吗?除了上述已被考察过的因素外, 还存在其他的因素吗?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外语教师今后考虑并开展的研究内容。

摘要:语言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同为语言教学的目标。语言形式教学意在提高语言流利度的同时提高准确度, 在西方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有一定数量的实证研究产生。文章介绍了这一教学模式有效性的相关实证研究, 并重点从影响其有效度之因素的角度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归纳, 这些因素主要有:学生的语言水平、交际任务类型、学生年龄、语言形式教学的方法、语言形式自身等, 并在文章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教学有效度 篇8

一、“学法”指导与“关爱”学生相结合

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它是一切学习活动和智力活动的激发剂, 是促进学生有成效地掌握“学法”的重要保证。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点燃学生的热情, 去关爱学生, 而绝不能歧视学生,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乐于上进, 变被动为主动。在此情境下, 一种好“学法”, 才会被学生愉快接受, 发挥出它的正常功能, 在提高教学质量中才会真正发挥决策作用。

二、“学法”指导与“教法”斟酌相结合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能动过程, 这就决定了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整体, 任何一种教法必须与学法紧密相连。初一学生在几何学习中经常遇到定义、定理、性质等知识, 教师在考虑怎样教这些知识的同时, 就要考虑学生怎样学好的问题。

【案例一】定义:三角形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如图:图中线段DE是连接ΔABC两边的中点D、E所得的线段, 称此线段DE为ΔABC的中位线。

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的两层含义:

(1) 如果D、E分别为AB、AC的中点, 那么DE为ΔABC的;

(2) 如果DE为ΔABC的中位线, 那么D、E分别AB、AC为的。

问1: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问2:你能说出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的区别是什么?画图说明。

【设计意图】: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 通过画图比较, 巩固学生对中位线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案例二】平方差公式: (a+b) (a-b) =a2-b2

(1)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2) 剖析公式, 发现本质。

在平方差公式 (a+b) (a-b) a2-b2中, 其结构特征为:

(1) 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 其中“a与a”是相同项, “b与-b”是相反项;右边是二项式, 相同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 即a2-b2;

(2) 让学生说明以下三个算式中, 哪些式子相当于公式中的a和b, 明确公式中a和b的广泛含义, 归纳得出:a和b可能代表数或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平方差公式, 体验公式的简洁性并通过分析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公式。在认清公式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 进一步剖析a、b的广泛含义, 抓住了概念的核心, 使学生在公式的运用中能得心应手,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材产生的教法、学法也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二者协调进行, 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学法”指导与自学习惯培养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获取知识不仅要靠课堂, 而且还要靠自己课外自学, 钻研教科书, 反复消化, 进一步巩固, 扩展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就能为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可靠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也是学法指导的重要内容。

例如, 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出预习学案,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 有目的、有节奏地阅读教材, 要求学生边读, 边画, 边思, 边做好预习笔记, 指导学生了解新课的重点、难点及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解决要学些什么知识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科学地发现, 探索获取新知识, 这样不仅消除学生听课时的障碍, 也指导了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四、“学法”指导与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

“学法”指导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有了学习能力就有了从事学习活动的基础。能力与方法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 能力是方法的基础, 反过来, 方法的掌握又会促进能力的提高, 因此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须同步进行, 密切结合。

方法一:实验—猜想—论证。

实验验证:

【案例三】定理:垂径定理

1. 让学生将准备好的一张圆形纸片沿任一直径对折, 观察两部分是否重合;

教师用电脑演示重叠的过程, 从而得到圆的一条基本性质———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 (或直径所在的直线) 都是它的对称轴。

2. 运动变换:

(1) 如图, AB、CD是⊙O的两条直径, 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弧?

(2) 如图, 当时AB⊥CD, 图中又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弧?

(3) 如图, 当向AB下平移, 变成非直径的弦时, 图中还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弧?此外, 还有其他的相等关系吗?

3. 提出猜想:

根据以上的研究和图 (C) , 我们可以大胆提出这样的猜想:

4. 验证猜想:猜想是否正确, 还有待于证明。

引导学生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 可通过连结来实现。

度+悟=有效 篇9

一、贴身紧逼, 实现“双基”的落实

学生在以往的考试中暴露出来的“双基”不扎实, 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学生不重视.因此, 只有下大力帮助学生落实“双基”, 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日常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对学生实行“贴身紧逼”:①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听写本, 通过5~10分钟的课前默写、课前练, 把上节课复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落到实处, 收齐批改.②利用每周一份测试卷 (45分钟) , 考查学生一周来复习的“双基”.利用下一周的自习课课堂检测, 或作为本周的周末作业, 周一收齐反馈.③每周末布置好题本作业, 要求学生将一周来的错题再做一遍, 并作出错误分析;回顾一周以来处理的题目, 从解题方法的角度将其进行分类.不管是课堂提问、课前默、练, 还是作业、试卷的反馈, 只要是“双基”出现了问题, 群体性的课堂再强调、再练习, 个体性的单独叫到办公室因材施教.

二、搭建开放的课堂,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曾说, “真正从学生内心走出来的东西才能真正走到学生的心中去”.课堂教学, 应以精心设计的学案为抓手, 坚定不移地秉承“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兼顾优、中、差各类学生的需要,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这是稳定教学秩序,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样一个知识点、一个结论、一道题的解法, 学生自己提出来、悟出来与教师写出来、讲出来、教出来效果明显不一样.

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 我总结出了“四给四式”.“四给”即课堂上“把想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 把练的舞台供给学生”;“四式”即处理例题、练习的四种方式:采访式、发言人式、会诊式、福尔摩斯式.

“采访式”:教师分析、强调、总结, 其间适时在一些重要的点提问学生,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发言人式”:一名学生上讲台主讲, 我坐在该学生的座位上, 做旁听者.讲完后我发动其他学生向他提问题, “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当学生的问题问完但还没点中要害时, 我也会发问, 比如:“这一步你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么想到的?”此种方式适合有一定思维跨度的问题的教学.

“会诊式”:呈现错误的思维过程, 发动学生群策群力, 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的方案.该种方式尤其适合易错点的教学.

“福尔摩斯式”:先让学生读一遍题, 然后引导逐个条件分析, 探寻解题突破口;再引导整合条件, 设想已知与未知的联系, 后经层层推理完成.整个过程我使用提示性的语言引导思路, 但不对任何线索做解答, 而是将问题抛给全班学生.这种方法适合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的教学.

三、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习惯, 使之形成思维模式

在学习中, 学生容易陷入一个学习误区:追求做题数量, 而不重视在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导致的结果是“事倍功半”,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无从下手.“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进行解题后的小结和反思, 有益于学生总结经验, 发现规律, 形成技能, 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反思能力需要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才能够形成意识和习惯.因此, 我从高一开始就注重通过课堂教学, 训练学生反思的意识和方法.在解题中培养学生反思力, 指导学生做好“四思”:思疏漏、思方法、思多解、思规律.

四、利用表扬、激励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是举足轻重的.教师的表扬和激励若能贯穿学习始终, 从点滴处捕捉闪光点, 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进步加以肯定, 必能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表扬近阶段常规、成绩有进步的学生, 表扬来办公室问题的学生, 表扬在课堂上灵光突现的学生, 等等.教师几秒钟的一句话或许会伴随学生的一生.

经过观察, 我发现一个班级中学生可依据学情大致分为:努力或天赋型的优生、努力或懒惰型的中等生、懒惰或无天赋型的后进生.若只按考试成绩来表扬学生, 受激励的总是那么几人, 失去了群众基础的表扬就是无效的表扬.于是我在所教班级实行“量化考核”, 对学生从“课堂表现、听写成绩、平日测验、作业情况、好题本”五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阶段性进行总结, 期中、期末进行表彰.通过这种形式, 各层次、各类型学生都有了可以“施展才能”的机会, 学习积极性均有所提高.

“教之道在于度, 学之道在于悟.”只有我们在精确把握教学“度”的同时, 用心引导学生去“悟”, 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累并有效着”, 从而协助学生最终实现他们的梦想!

摘要: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备课认真、上课投入, 但是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总是差强人意, 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将对如何引导学习的主体——学生“悟”谈谈个人的观点和措施.

有效课堂提问应讲究度 篇10

在课堂上, 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深入浅出地提出一些问题,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 有的教师只注重了形式, 而忽视了效益, 被问题“牵着鼻子走”不注意把握课堂提问应讲究度的问题, 这样就往往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要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课堂提问。其一, 课堂提问, 既能促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多下工夫, 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二, 利用课堂提问, 能节约批改、订正书面作业的时间, 又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然而, 在这里, 又涉及课堂提问的“度”的问题。不是说课堂提问有固定的标准, 而是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分寸, 依我看来, 课堂提问的“度”是“过”与“不及”都不行, 如果一味追求“提问式”教学, 而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接受知识的能力, 这种课堂提问方法是不可取的。话又说回来, 一节课全是教师一个人在演“独角戏”, 机械地背教案, 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 不注意学生的反馈, 不善于设疑、启疑、析疑, 课堂气氛沉闷, 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说课”有余而提问不足, 这种教法已不适于语文教学形势的发展。因此,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注意把握好“度”的问题, 防止“过”与“不及”。

那么, 怎样才能正确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呢?

一、课堂提问的时间分配应有度。

一堂课仅有四十五分钟, 教师怎样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设计出合理的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呢?这就要处理好时间的分配问题。首先, 教师要掌握好提问与答问的时间差。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应该留一定时间给学生思考, 切忌“急”, 提问一个学生回答不出来, 不是耐心启发诱导, 而是喊起一个又一个, 使学生羞愧难堪, 自尊心受到打击。其实, 很多时候, 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 以致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 导致错误, 而教师便就此花费很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 对这样的教学学生是很反感的。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换人解答, 应稍等。其次, 把握好提问与分析的时间,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 不断地提问, 整个课堂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非常热闹。教师机械地提问, 学生忙于寻找答案, 不论问题难易深浅, 不加以点拨分析, 匆匆作答。这种哗众取宠, 全面开花的“提问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二、课堂提问的学生人数应有度。

我们的教育就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 课堂提问也必须遵循面向全体的原则, 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但是, 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 往往只是盯住尖子生, 而成绩差的学生则备受冷落。长此以往, 势必使这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丧失学习的信心, 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其实, 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 通过回答问题, 能够有机会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习得的知识、获得的能力, 进而博得一种认同, 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合理分配提问学生的人数、次数, 对学生一视同仁。学生的成绩有优、中、差之别, 应按3:3:3的原则分配, 每节课10人为宜进行提问。同时, 座位也不宜固定不变, 并记住提问过的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展示他们才能的机会,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设计问题的深浅要有度。

提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而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有针对性地突出教学的重点, 抓住教学的难点, 避免过深或过浅。问题过于肤浅或简单, 学生只是做“对不对”选择式或“作者是谁”等填空式的问答, 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 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不便于发展学生的能力, 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求知欲。问题过深, 超越学生的知识水平, 学生不会回答, 也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应精心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比如, 对学习成绩差点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回答稍浅一点的客观题、基础题, 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树立信心。而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概括归纳性较强的题目。这样就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才智都得到充分发挥。

有效课堂评价语言的四个“度” 篇11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和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教师的评价引导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影响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评价语言“调控”的水平,关键是要关注评价语言的四个“度”:角度、尺度、广度和深度。

一、 把握课堂评价语言的角度

当教师听到学生完美的回答和精彩的朗读时,这样的赞美脱口而出:“你是最棒的!”“你的回答无与伦比!”“你比他读得好”等,对于被表扬的学生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细细想来,这些评价大多是横向比较,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言,常常因为比不过人家而感到惭愧、气馁。封杀性的横向比较的结果之一是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觉得不如人。

所以,教师要尽量避免对个别学生进行封顶式的评价,也不作对比性评价,不随意把甲学生与乙学生相比较,更不拿此学生的短处与彼学生的长处比,而是引导每个学生与自己的过去比,将自己的此方面与另一方面比。课堂评价语言的视角还要放在学生自身纵向发展上。纵向比较评价的结果多半是学生越比越高兴,越能看到自己的发展进步,所以往往能够给人更多的憧憬和激励,而不是忧虑和自责。

二、 掌握课堂评价语言的尺度

有的教师评价语言内容单一,无视回答对象的自身水平及问题难易,一味充分赞扬,结果水平较高的学生,因认同感被轻易满足,探索的欲望反而被抑制,而水平较差的学生因过度的赞扬而造成自身过高的定位,当遇到更难的问题时,反而容易造成畏难情绪。因此,评价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有层次、有目的,把握评价语言的适当尺度。只有这样,评价才能有分量、有实效。所以,教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优等生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简单肯定所学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要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加以评价,激发其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中等生占班级的大多数,有向优等生靠近的愿望,但学习的潜力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要抓住他们表现好的时机,给予最大限度的表扬;学困生的共同特点是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励性评价。

三、 拓展课堂评价语言的广度

课堂评价语言一般是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大部分都是“点”对“点”的评价。教师口头评价要以“点”射“面”,凸显集体协作的作用。教师要把握鼓励的时机,比如在小组合作活动后,可以这样说:“这组有很大进步,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这是多好的小组,尽管其他小组都已完成任务,但你们还是坚持把它做完了,我佩服你们的毅力。”“你的问题真有挑战性,是你们小组集体合作的结果。”拓展评价语言的广度,注重表扬群体,就少一些失落,少一些妒忌。

四、 挖掘课堂评价语言的深度

关注课堂评价语言的深度,也就是注意口头评价的质量和实效。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不能局限于“你真棒!”“你说错了”等肤浅的激励性语言。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更加丰富多彩,要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评价,以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Raymond M.Nakamura的《健康课堂管理:激发,交流和纪律》一书中的有效的课堂评价语的组成规律对我们不无启迪:

在交流过程中,表达鼓励的信息由三个步骤组成:(1) 你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的反应;(2) 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描述;(3) 为什么学生的行为、表现会使你产生这样的感受。这种模式可总结如下:

我觉得(和学生分享你的感受和情绪)……

关于(阐明学生的行为)……

因为(对老师的益处)……

同样,如果否定学生的回答也可参照此规律。这样的评价语言不仅向学生阐明了老师关于“好”“错”的价值判断,还说明了原因,并为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然,教师在运用这个规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总之,把握好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的角度、尺度、广度和深度,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与情感的体验,并能创造出一个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煤矿测量精准度提高的有效方法 篇12

一、实施测量工作的办法

在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相应的, 不管是采煤技术还是现代化工艺也在不断进步, 这样的时代背景, 对煤矿企业而言, 面临着新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要求测量工艺并措施更加先进。 (1) 大力推广新技术。GIS, 也就是所谓的地理信息系统, 它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煤矿企业中的广泛使用促使煤矿测量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精准度加强的同时, 和通用图形软件也就是CAD的转换以及互用也成功实现, 这使煤矿企业进一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2) 针对矿山进行的改造, 可以以GPS为控制网络, 对于历史较长的一些煤矿, 对其测量控制手段要不断完善, 并将GPS运用于测量系统。所以导致以前需要很长时间的工作, 目前只需几天, 有时候一天能彻底结束。尤其是针对两个矿井贯通这样的大规模工程, 都能借助GPS技术来实现, 在工作时间减少情况下, 其精准度也相应得到提高。 (3) 借助陀螺定向技术手段, 对井下部分的导线网络进一步改进, 而老矿问题, 其分布主要呈现为多水平或者是多井筒, 由于其控制系统是好几辈测量人员共同建立的, 因此缺乏统一性。而借助于陀螺定向技术手段进行观测, 不仅可以让边方向的结果有一个较高的准确性, 还能防止在不等值观测过程中对方向值的带来的副作用。

二、提高煤矿测量的准确性的办法

1、在未测量时, 要进行有关准备, 尤其是针对测量设备要进行认真的检验以及校正。根据煤矿企业在测量方面的要求, 在未开始测量时, 针对测量仪器以及工具等的管理要严格, 还要根据要求, 科学的使用以及维护, 发现问题尽早校正。现在很多煤炭企业中的测量仪器以及绘图工具等都属于精密仪器, 即使是很小的差错都会给测量结果在精度方面带来很大的失误。所以, 在测量开展前, 认真的检验并校正对测量过程来说, 不仅能减小误差, 而且使测量更加精准。

2、在测量过程中, 关于一些基本原则一定不能违背, 在顺序问题上, 先进行控制后碎部, 在进行布局的时候, 要先整体后局部, 关于精度问题, 要按照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 整个过程都要检测并核实。要清楚精度标准, 测量方法要合理科学, 煤矿测量要完成的是, 针对作业方向并较大的矿山设备, 在现场把其具体的安装给予标定, 以确保施工进度被测量人员有效控制。还要按照具体情况对精度标准不同的预案进行分开选择。

3、对测量时候的大量原始数据, 务必要检查并核对, 测量规程规范有这样的要求:完成测量后, 对记录簿的相关记录以及计算结果要第一时间进行整理并查看, 以确保记录没有差错。要注意最终结果与误差范围是否相符, 如果没有问题后再开展后面的测量。在实际中, 一些测量人员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 常常忽视检查原始记录。这样的话, 只要记录以及计算过程发生一点差错, 就会引起一系列错误。其次, 测量人员在绘图的过程中, 针对经过测量的计算过程以及结果最好进行再次的检查以及审批, 将此当做绘图过程的原始依据, 有利于绘图更加准确, 在操作过程中, 作为测量人员要避免为了提高速度而采取没有经过复查的资料数据, 严重的话, 会给测量的整个环节带来精确度不符合标准的隐患。

4、不管是对设计图纸进行的审核, 使用信息资料以及测量点, 还是现场测绘方面、计算以及标定等, 只要一步有失误, 就会对测量全过程在准确性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进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施工标定情况时的测量工作进行强化可以促使煤矿的测量工作更加准确。

5、测量图绘制是否良好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影响重大, 对矿山来说, 良好的测量图对其安全生产非常有利。良好的测量图包括:在时间方面正确的显示生产动态, 其精度标准很高, 为了让测量人员方便使用, 还要使测量图尽可能兼顾清晰以及美观。要想使测量图更加精确, 绘图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项:

首先, 在绘制的时候, 要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规定, 要确保绘制图尽可能完整。常常由于测量图的不完整, 使当时实际的生产运营状况得不到反映, 进而引起事故的出现。此外, 作为测量绘图人员, 务必进行实地考察, 避免由于对实地具体情况的不了解, 而仅仅从美观角度出发进行测量图的绘制, 这对于后面的工作来说, 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测量图必须要内容完整。

其次, 在煤矿测量过程中, 只有精确的绘制测量图, 才能很好的表示出井下部位的几何关系和井上部位相关的地面关系, 同时, 生产人员才能有生命安全保障。在绘制测量图的时候一定要记录躲避处、水窝位置并绞车窝等, 及时绘制测量图。

最后, 如果矿区附近还有其他煤矿的话, 务必把该煤矿的具体掘进并采煤进度情况都加入测量图里。以防止由于临近煤矿发生的积水现象并瓦斯积聚给该煤矿带来安全隐患, 也降低了两矿采掘误透发生危险的几率。同时, 对附近煤矿的具体掘进情况要密切关注, 将其其巷道绘制进测量图里, 做到对两矿越界的预防。

三、结语

简而言之,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因此, 要求煤矿测量也要不断完善, 在测量的时候, 要关注一切细小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测量工作的精确性, 只有确保所有测量工作的精确性才能有效开展煤矿的生产运营。

参考文献

[1]王振生:《探析全站仪在煤矿测量中的应用》, 《科技资讯》, 2010 (13) :95-96。

[2]魏祥平、任志强:《全站仪在井下测量中的应用》, 《江西煤炭科技》, 2008 (2) :18-19。

上一篇:灰关联分析理论下一篇:国外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