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实施差异教学

2024-05-17

有效实施差异教学(精选12篇)

有效实施差异教学 篇1

毫无疑问,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否认差异,就是否认教育。天长小学的教学理念几十年不变,那就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方法,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具体到语文教学,这样的理念如何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策略呢?尤其我们的班级班额还比较大,50人一个班还比较普遍,西方的一些差异教学的经验我们不能简单地实行“拿来主义”。

一、进行前测,积极了解差异

很明显,尊重差异首先要了解差异。了解差异在阅读课中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我们的阅读课中,有的老师倾向于照顾学困生,把教学起点定得很低,甚至是“零起点”,把已经懂的当成不懂的,教学过程一板一眼;有的老师倾向于满足优等生,把教学起点定得很高,把不懂的当成懂的,“深入深出”,大部分学生学得云里雾里。教学的起点无论是低还是高,其实教学损耗都非常严重。

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探明学生的“前知识”“前理解”,对教师搞好教学,尤其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应通过怎样的途径去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呢?怎样去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呢?一般来说,大部分老师凭经验,凭直觉。但是,有时候经验和直觉并不可靠。更重要的是,我们凭经验对学习起点的判断是笼统的、模糊的,是做不到个别化的。那怎么办呢?

在我们的实践中,“前测”成了我们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策略。

笔者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我是什么》,因这篇文章富有童趣,认读的汉字很难,量很大,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能高效地利用课堂的时间,设计了如下预习单:

在上课前,我们仔细地分析了预习单,发现全班36个学生,15个学生认为“灌溉”比较难读,有13个学生认为“雹子”难读,12个学生认为“暴躁”难读……这节课的第一环节是“集中识字”,老老实实逐个认读词语。但认读的顺序变了,我们是按从难到易的顺序排列的,并且在幻灯片上,每一个词语后面写着认为它难读的相应的学生的名字,在个别读巩固的时候,这些孩子在课堂上被优先“请”到了。

在和孩子讨论《孔子的故事》一书的感想时,我们又用KWL表格来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起点:K(know)表示“对这个主题,我已经知道了多少”,W (what)代表的意思是“对这个主题,我还想知道什么”,L(learned)代表的意思是“我想了解的信息在书中找到答案了吗”。

孩子们填写的“KWL表格”帮助我有效地了解了孩子的阅读基础、阅读兴趣,对于哪些是他们已经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提升的、哪些是对他们未来发展最有价值的、哪些是需要重点学习的,清清楚楚。在课堂上,我先是让他们同质分组,让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学生一起讨论,然后再异质分组,让阅读比较深入细致的和阅读相对浅层粗略的一起讨论。

在语文教学中,前测可“测”的内容很多,例如难懂的内容、疑虑的内容、易错的内容、较陌生的内容。前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理解水平;可以了解哪些教学活动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哪些教学活动是多余的;可以知道哪些学生需要提供“补救性教学”,哪些学生需要拓展性、延伸性的教学,哪些学生需要增加课时,哪些学生可以压缩课时。

二、翻转课堂,大胆分层教学

翻转课堂是美国日渐流行的一种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是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以及练习的场所。

《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我们的研究团队为这篇课文做了一个15分钟的教学视频,放在实验班班级QQ空间,供学生下载,作为双休日作业。在这个教学视频中,老师讲解了教学重点——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引导理解教学难点——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之间的关系;还范读了课文,帮助孩子在朗读中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最后,还布置了机动的学习任务——找几张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图片。

周一早上,我们发放了一份以选择题为主、问答题为辅的“阅读练习”,惊喜地发现18位学生正确率很高,基本掌握了这篇文章的重难点,他们自己主动说他们在看视频时还在课文相应的地方做了笔记。其余16位学生正确率不高。

课的后半部分,正确率高的18位同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当然老师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另外16位同学,老师根据练习卷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补充,出现了类似于复式班式的教学。当然,这种补课更有针对性,更具体细化。

毫无疑问,“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提供视频,学生自主学习;“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或许这样的课堂改革更适合于理科,更适合初中生、高中生。但作为一种方向.局部的尝试未尝不可。

三、掌握“解释智慧”,努力缩小差异

“分层教学”当然是体现差异教学理念的比较好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大班”环境下,在知识密度比较高的教材体系里,“分层教学”不可能成为常态。在语文课堂里,我们的孩子还是要经常面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话题。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一部分孩子越来越有优越感,他们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课堂时间,掌握了话语权,而很多孩子沦为“看客”或“旁听生”。

这时候,教师就要想办法扭转这种局面。怎么扭转?

首先,学习等待。我们总是以为机智、快速、热烈的阅读讨论是好的讨论。我们好像很怕等待,很怕那两秒、五秒的安静,以为那就是冷场。试想,如果你问的是一些有质量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孩子正常的反应就是困惑不解,不敢轻易发言。长时间思考,异质讨论,这些都需要时间,都需要老师耐心等待。等待之后,学生因为有所思考和准备,大部分孩子才敢说、能说。但是,通常我们讨论的节奏太快,快得已经没有了让孩子思考、交换意见的时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场景:老师提出问题后,就带着期盼的目光寻找举手的孩子。就那几个反应特别快的孩子,三四个人一说,问题就已经从提出走向终结——问题的解决过程成了一小部分“精英”思维训练的过程。

其次,不轻视任何浅显的意见。如果一个孩子兴冲冲地说出了他的想法,而他的老师说:“这其实不用说了,因为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或者他的老师说:“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这还需要你说吗?”可以预见,这个孩子在以后的阅读讨论中可能就会成为沉默者。当孩子们总是以为自己该说一些出人意料、连自己也未曾想过的事情,遇到该发言的场合时,就只好一翻两瞪眼,一句话也挤不出来了。总而言之,老师们应该鼓励读者不要被“众所皆知”“理所当然”的观念束缚,只管大声说出对文本已经了解的部分,进而探索、发掘未知的领域。只有这样,那些学困生才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二,老师要富有“解释智慧”。我在和学生交流中富有“解释智慧”:有时候,重复一下学生的回答;有时候,提炼一下学生的回答;有时候,把学生想表达但没表达清楚的想法替学生说出来;有时候,梳理一下学生相同、相近、相似的想法;有时候,调整一下讨沦的方向老师的“解释智慧”对学习能力弱的孩子特别重要,闪为能力弱的孩子发表自己想法的能力还在发展中.聆听别人看法的能力还需要多磨炼,判断别人的看法的能力还有待多练习,综合与归纳小组想法的能力要走的路还很远。总之,一个富有“解释智慧”的老师,能通过适时切中要害的点拨,让各个层次的孩子在同一讨论中都受益。

四、尝试“迷你课程”,提升小组学习的质量

杭州市天长小学20世纪80年代后就开始研究差异教学,研究到后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差异教学重要的一条通道。天长小学一年级有一位丁琳老师,目前,她自发地把一年级的方桌“摆放成”一组一组的“丁字形”,六个孩子一组。她的语文课,大量的时间是在讨论合作.她是想利用差异教学的“匹配性原则”,让孩子的知识、智性、悟性、个性、感情、直觉、下意识在小组学习中得到很好的互补。可是她的这种尝试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很多学科的老师反映上课的效率不高。在讨论的时候,由于组内成员来自不同的层次,因而处于不同的角色地位。一般的情况是高层次学生唱“主角”,中层次学生是“配角”,低层次学生是“观众”。长此以往,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一种纯粹的形式,成为高层次学生的“垄断学习”形式。

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小组学习本身的错。我们要想办法提升学生的讨论技能,当然,这种技能的提升并不是老师简单地提醒所能解决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一些必要的讨论技能呢?我们可以尝试运用“迷你课程”。迷你,顾名思义,就是这个课程的时间短、教的内容也少。我们利用一段简短的时间直接教学生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讨论技巧,也就是讨论“讨论”。下面就是一个老师设计的“迷你课程”的整个过程。

(1)提出一个话题,组员围绕话题讨论。

(2)中断讨论,提出本次讨论的具体规则:①要轮流说话;②要说跟主题有关的话;③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听,不要插嘴。

(3)观察组员在讨论时是否违反规则,如违反,黄牌警告。如警告后没有改善,红牌警告,暂停讨论。

(4)讨论结束后对讨论本身进行点评。

这一次的“迷你课程”是练习“要轮流说话;要说跟主题有关的话;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听,不要插嘴”,那下一次的“迷你课程”可以练习“用多大的音量讨论”“组长怎么当”“怎么指出别人的错误”等。

一个好的团队一旦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形成,“差异教学”的很多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有效实施差异教学 篇2

我们发现,在某个细分市场上,以差异化战略领先的企业几乎同时是成本领先者,即能够在实现差异化优势方面成为或者接近成为市场领先者,同时在成本方面又极具竞争力。在充满竞争的多数行业里,即使竞争没有大的障碍,企业仍然必须努力同时实现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战略,不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采取差异化战略并不是让企业忽视成本。在所有不直接构成差异性的各个方面,公司必须努力与竞争对手的成本相等,或者尽最大可能接近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这是一种战略组合的方法。

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如果是建立在几个相互联系的优势的基础之上,就更有可能保持下去。几乎所有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公司都不仅仅依赖于一种竞争优势的来源,而是一个核心能力或多种能力。有的竞争优势的来源比较容易模仿,例如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仅仅依靠某种技术是很难长期保持竞争优势。随着竞争对手聘用一流的技术人员,随着行业的进步、技术的外流和被模仿,公司在技术方面的原有优势很快就会消失。更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来源通常是非技术性的,比如用独特的市场链或与重要客户建立牢固而亲密的关系。

虽然核心竞争力是所有竞争对手为了参与某个行业竞争必须具备的高层次能力,但核心能力不是进入市场必需的前提条件。如果一系列特定资源和能力已被参与行业竞争的大多数企业所拥有,那么就不能再靠它们来打败竞争对手并赢得利润。例如,在九十年代中期前,国内溴化锂中央空调行业的真空度检测是用氮检进行,精度低,使制冷机容易发生泄漏,影响产品寿命,而三洋制冷采取氦气检漏,精度比氮检高100倍,成功地解决了产品寿命问题,成为宣传上的一大卖点,在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竞争日趋激烈,主要竞争对手也购买了昂贵的氦检设备,这时真空检测就不再是一种核心能力。

在通常情况下,实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可能相对较高,

因为它要增加设计和研究费用,选择高档原材料等。如果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产品成本与追求成本领先战略的竞争者的产品成本差距过大,可能会使购买者宁愿牺牲差异化产品的性能、质量、服务和形象,而去追求降低采购成本。过度追求差异化也可能导致竞争的失败。

在行业进入成熟期后,单件小批量生产采用差异化战略较好,而大批量生产则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为好。随着企业所处行业进入成熟期,差异化产品的优点很可能为竞争对手所模仿,削弱产品的优势。而这时如果企业不能推出新的差异化,那么由于价格较高而处于劣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又不明显,企业就会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

从理论上来说,企业在同一个经营单位里不能同时追求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这是由两种不同战略所要求的条件所决定的。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就应该在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实行彻底的合理化,除成本控制外,最重要的是讲求产品的大批量,以充分利用高效设备生产标准的产品。相反,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必须有特别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同时,为了使客户了解本企业这种“差异”,企业在销售方面还要组织大量的广告宣传和产品推销活动。这一切决定了产品差异化必然与成本领先发生冲突。理论上来说,同时追求这两个目标的企业往往在竞争中失败。但是,企业仍然可以考虑下面的几种组合:

1、一个经营单位可以在不同的产品线上采用不同的竞争战略。

2、一个经营单位可以在价值链上的不同活动上争取不同的竞争战略。例如,如果生产和营销能力都很强,可以在生产环节上采取成本领先战略,而在销售和售后服务上采取差异化战略。

3、一个经营单位在不同时期可以采取不同的竞争战略。例如,当行业处于投入期和成长期时,可以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当行业处于成熟期时,则采用差异化战略。

关注学生差异,实施有效体育教学 篇3

关键词:中学体育;个体差异;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提出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全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的个性和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体育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实施有效的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是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实施有效的教学呢?

一、教学目标的差异化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把握,确定合理的差异化教学目标。

第一层:教学目标要高于课程基本的要求。

第二层:教学目标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三层:教学目标一开始要稍低于课程标准要求,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差异化

教师必须全面掌握课程内容和标准,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智力、兴趣等因素的不同,将同一班级的学生合理的划分为几个学习层次,为每一层的学生制订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评价标准,在差异化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

1.根据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差异化教学:

第一层:能力好的学生除了学习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之外,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提高内容。

第二层:中等的学生就安排与课程标准相符的课程内容,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第三层:对于基础差点的学生一开始要低于课程标准,逐渐增加内容,达到课程标准。

2.根据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要求,在教学方法进行差异化教学:

针对于内容的分层次教学,第一、二层的学生在基础教学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相对而言第三层的学生在授课的时候要细致,精讲多练,起点低,小坡度,着重于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的练习。

三、学习结果评价的差异化

评价是建立在学生个人目标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的意义。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师要注意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与第一层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取得更大的进步。相对与第二层的学生,在学好基础的内容上,也需要采用激励的措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促使他们勇于进取、不甘于落后的精神。

总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差异化教学,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有效体育教学的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八十二团中)

立足差异,实施有效教学 篇4

作为新教师或年轻教师都处于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阶段,而有一点教学经验但是还未成熟的教师则想让自己尽早成熟完善起来,因此向他人学习经验则显得尤为必要。区里和市里的赛课、学校内部的交流课、师徒结对的互助课、名师的录像课等则成了大家学习提高的必要途径。很多年轻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反复看录像带模仿名师、借鉴优秀案例等做法非常普及,由此也产生了“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一现象:同样的教案、同样的教学流程为什么上出来的效果却大大不同?别人看似游刃有余的教学过程为何自己实施起来却漏洞百出?在此试着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造成教学效果不良的原因

(一)教师差异造成课堂效果不一

华国栋教授很早就提出过差异教学论,认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之间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不仅是学生,对于教师同样如此,一千个教师就有一千种教法,教师的能力很大程度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记得有一节新教师汇报课,新老两位教师共同研究、交流制定了一份《赶花会》的教案,新教师上完后完全达不到当初教案所设定的各种目标和要求,丝毫没有显现出这节课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于是老教师亲自用同一份教案将这节课上了一次,结果亮点很多,无论是歌曲教唱目的的达成、学生深切的体验感受、课堂结构的严谨、教学过程的流畅都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例如,导入时问题设计为“你喜欢什么花”,学生说出了各种花名,新教师只是“嗯”“好”或重复一遍花名来进入下一个环节,而老教师则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来评价:“你喜欢郁金香缤纷的色彩。”“梅花傲立霜中的品质打动了你。”“兰花君子之态值得我们学习。”……学生有了教师的提示会立刻觉得自己的答案很美,也会寻找更加优美的语言来回答,拓宽了思路,使原本看似简单的答案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为引入歌曲《对鲜花》做好了铺垫。

除了嘴巴说出的语言,其实各种体态暗示对于课堂也是很有帮助的。在欣赏《赶花会》时,新教师要求学生来听辨第一段中有几个相同的乐句。学生都能听出当中有相同的旋律,但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学生不知道第一段到底有几个乐句,也确实比较难以区分开来。因此新教师提出问题听赏后学生根本回答不出,最后教师只有自己说出答案。而老教师则是用简单的动作语言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听第一段音乐时,老教师在乐句变换处用表情和前倾的一些动作提示学生乐句的变换,重复一遍时她又轻轻地用手指来提示有三个乐句,并提醒大家注意是否有相同的乐句。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就被教师抓住了,丝毫不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难处,不仅准确地说出了答案,而且还增强了对乐曲旋律的理解。

由此可见,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临时变通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作用是多么的明显。教师能力的形成与先天有关,与后天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要细心去体会、观察、创新才会有收获。

(二)教学目标设立不同造成效果不一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围绕不同的教学目标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所谓纲举则目张,教学目标就是“纲”,抓住它,才能带动其他环节的实施,才能使课堂更有张力、鲜活起来。然而很多教师意识不到目标的重要性,总是先想着有什么花哨的教学设计,而忽略了一课之本。

前段时间在区里听了两节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令我获益良多。一位教师课中让学生走圆场这一环节得到了赞扬,因为这一环节的设置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气氛也活跃起来。我校一位教师在交流课时立刻把它现学现用,用于自己的拓展环节中,结果却成为了课堂的败笔。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就是因为新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示范课为《梨园英秀》,其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会演唱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梨园英秀》,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欢腾、热烈的情绪,并用肢体动作来体会京剧的蕴味。因此执教教师设计让学生在锣鼓声前奏中走圆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京剧演员上场的氛围,身临其境地体味作为京剧演员的感觉,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而模仿的那位教师课题为《对鲜花》,整个课堂是由对唱这一演唱形式贯穿其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运用快乐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在拓展欣赏黄梅戏《对花》时让学生走圆场当然显得不合时宜,若改成用对唱的形式来表演歌曲则会更加合适,课堂气氛一样会变得活跃生动。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在将别人的优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时,要追根溯源,不能学习表面功夫,而是要深入透彻地理解教材,对别人课程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语言的应用、教学环节为什么这样设计等有所研究。首先,要了解本课的内容,不能一知半解,甚至连歌曲都不熟悉。其次,还要结合单元主题,对单元教材的构架了然于心,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学习别人教学模式或教学设计的时候不至于张冠李戴。

(二)要发挥自身优势,量体裁衣

作为音乐教师需要具备演唱、舞蹈、器乐等各项音乐才能、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扎实的教育能力,想要成为全面的音乐教师并非一日之功。有些教师只是侧重于当中一些方面的学习,想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学会扬长避短。

在区赛课获一等奖的课中,有位教师的欣赏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令我记忆深刻:紧密的结构、多层次音乐的体味感受、充满浓郁的西北风情的情景体验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赞赏,而执教教师的一段小提琴演奏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课后大家才得知,原来执教教师不太擅长钢琴演奏,所以选择了欣赏课,在分析教学目标后,有目的地将自己所长融入到了教学中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音响体验,成为课堂中的点睛之笔。

反观另一位教师,自己本身不擅长舞蹈,却由于教案设计非常好而舍不得放弃或修改,硬着头皮在课堂上大量律动,结果可想而知:毫无美感,乱成一团。后经过其他教师建议,她修改了教学过程,变换了重点,将自己擅长的唱加以展现,效果截然不同。

当然,在平时日常教学中,演唱、律动、弹奏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练好吹、拉、弹、唱、跳舞、创编、组织等各项能力,但是我们还要能够机智地去运用,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将优点糅合到自身的教学中,这样才会提高音乐的教育效果。

(三)移步不变型

中国戏曲有句格言:移步不变型。这个“型”可以指他人优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做法,而“移”就是怎么去发展。别人的精华我们要怎么去加以吸收并变成自己的风格,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需要不断努力达成的,只有一边学习别人的经验,一边通过自己扎扎实实的实践,在摸索中去解决、去总结、去创新、去发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获得更大的收获。

就像走圆场的那个过程,用在对唱教学中显然不合适,如果在教授《京剧脸谱》这一欣赏内容时倒是可以借鉴,加以改善,为自己所用。还可以将其变化,欣赏江南音乐时改编成柔美风格的简单舞步给大家美的享受。我们要吸收的是这种音乐感受的形式,而不是学习走圆场本身。

《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研究》 篇5

《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研究》

组长:王建丽 负责人:李文景

课题小组成员: 周艳 2011年6月1日

(论文)

何晓攀

蔺吉祥

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本文对计算机课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进行了讨论,认为针对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在课堂上应因材施教,培优补差;特别是针对计算机课程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关键词:差异性 差异教学 实施策略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针对学生差异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进行有效性教学。首先,承认学生作为个体具有差异特性,并将这种差异性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起来,进行针对性研究。本课题力求通过研究,形成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较为完整、科学的论述,并在实践上各学科给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有效、优质教学的可操作的方法。力图在学生课堂学习差异性研究及学校文化建设对有效教学的影响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学生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在平时上课中,一部分同学早已完成任务,或玩游戏,或浏览网页,或网上聊天,他们做得都很隐蔽,一般不会让老师发现;另一部分同学动作慢慢腾腾,经常犯简单操作错误,任务一般完不成,个别同学甚至任务没完成,也在玩些其他东西。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根源就是差异性。到底有哪些差异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学生基本功的差异

由于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这门课主要学习的是计算机的应用,有些学生家里没有计算机甚至学习这门课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一切从零开始;而有些学生已经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能手”、“小专家”了,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客观上的差异。

如上课时学生甲比学生乙思维要敏捷;学生丙长于形象的直观记忆,学生丁则擅长于抽象的语言记忆。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同学,有的参加过校外培训,有的甚至参加过电脑作品大赛,有的则连电脑都从未接触过。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就产生了差异。

2.学习兴趣的差异

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兴趣也不同。反映在课堂上,如有的学生指法进步很快,但学习软件操作时颇感吃力;有的学生做作品创意不错、美工很好,但对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力不强。

如A类生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稳定;B类生智力因素好,缺乏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有偏差,成绩不稳,但有潜力;C类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只有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只有了解学生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施“差异教学”。

3.学习态度上的差异

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很大差异:分为主动型、非主动型、被动型三类。不同类型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教导方式的要求及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均有较大差异。如果对不同知识水平、情感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同内容、统一进度、同一方式的教学,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电子游戏上;基础差的又会“吃不了”,加剧厌学情绪,甚至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

三、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提几点教学的实施策略

学生之间诸多的差异性使信息技术学科采取差异教学手段势在必行。这也是目前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那如何开展差异性教学,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差异性教学呢?我提出以下一些观点:

1.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计算机的工具性越来越突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对公民开展的信息素养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文化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所以教学时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确立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和和是认知和技能相结介,不同的课型侧重点有所不同。理论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机器人的作用,以及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对这类课要定位在了解和理解上,在情感领域让学生破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趣。教师可运用插图、形象的比喻进行自观教学,可精心设计学生的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工具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操作技能。教师还要注重规律 性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技能训练主要根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映理论进行。研究表明,最佳的训练组合也许是最初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安排,随着训练期的推移,比例可进行变化,最终形成技能。对综介实践课要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让学生获取成功感。

教师应认真感悟领会教学材料,分析教材的信息技术思想与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思考课堂教学将带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活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确定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为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依据。2.理解学生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比其他学科课程中的差异更大。原因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信息技术的起始时间不同,即所谓的零起点问题。家庭条件的差异、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热情的差异、学生所在地区的差异等,使得同一课堂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差异很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还要知道如何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它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

另外,信息技术教材在目前很难适应经济科技发展不平衡的地区。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状况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既要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要针对学生状况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学内容更加切介学生学习,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且富有成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有效教学模式的选择

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多教学模式,比如讲授式、任务驱动式,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选择与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有意义的“任务”环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完成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因此,“任务”有其质的规定性,它来源于学习者的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世界,反映了与学习者相联系的客观世界,使学习者不是站在世界之外来“学习”和“认识”不相关的“任务”。关于任务的创设,它不是也不应成为教师单方面的工作,而是师生共同的事情。学习者对他所学习和生活的世界有深刻的体会,缺少他们的参与,将影响任务的“真实度”;任务作为学习者认识世界的一个窗日,它与学习者紧密相连,学习者在与任务和教师的对话中开展学习;教师是任务的创设者之一,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说,他们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4.让学生获得成功

鲍里奇在《有效教学》中提出:“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向导、引导学生投入教学过程、确保学生的成功率。作为体现有效学习达成结果,关注每个学生的成功与否就既是目标,也是教学的手段。”

行为科学认为,对人的激励必须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教师给他信心,他就有信心取得成功,就会去努力。教师要多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介理设计达到学习成功的方法,比如获得表扬的机会、阶段成功学习目标的达成等,这样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对教师的指导也会欣然接受。如果失败,会使部分学生产生放弃或逆反心理,极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

学生更愿意在高质量的学习内容上花更多的时间,表现出更好的记忆力,对学习的态度更积极。信息技术科学的特点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建立推理解决问题能力,鼓励批判性思考和独立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用这些策略鼓励学生,能使个人的思维模式凸显出来。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形成良性循环。

有效实施差异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儿童不论是在身体还是在思维方面都处于很重要的成长阶段,同一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素质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这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性,我们必须要通过科学的因材施教才能将整体教学达到均衡,才能使每一个学生不仅都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能使自身获得充分的发展。

一、差异性教学的概念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更加全面地去了解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通过科学的教学与评价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首先,作为小学教师来说,必须要承认学生的不同个性,要明确差异的性质,并始终尊重和善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差异性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人均的充分发展,也只有做到了个人的进步才能够最终实现最后共同进步。

二、小学数学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必须要性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通过历代的教育家的不断完善而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而进行分层次教学,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差异性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1.差异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实践证明,只有充分的认识儿童的思维水平才能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教师在充分了解儿童的数学思维以及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并依据不同层次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这种差异性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创新趣味数学的新天地,从而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动力。

2.差异性教学是社会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提速,当今时代的小学生在原始价值观以及思维启蒙上都与过去出现了很大不同,儿童的整体智力水平都较高,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能很强。因此,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一优势,加强数学教育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秧苗。特别是由于在全新的时代人的个性被高度突出,所以,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也是我们新课改对小学教育的重点要求之一。

3.差异性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对于儿童学习数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性教学能够促进儿童对于数学的喜爱,引导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够使儿童更愿意主动的去钻研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习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儿童是思维能力。

三、小学数学应用差异性教学的具体策略

1.认清学习目标的差异性

差异性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针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基本情况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继而有针对性地传授学生以不同层次的教材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要重视教学中的统一标准,突出教学要求的共同性,更要侧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使共同性与差异性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知识补给。

2.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对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儿童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之后,会将这种欢乐转化为一种继续学习的潜在动力。因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适宜每一位学生的正确评价和褒奖。对于学生的评价要从事实出发,要依据学生各自的起点作为评价的标准,这不仅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观察力,更要热爱每一位学生,观察孩子们细微的变化,哪怕学生的进步很微小或者收获了点滴的成绩,也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必要的表扬。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数学通常都是他们学习的难题。

3.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课堂提问是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教师,首先要针对全体同学设计提问的内容,但这一问题的制定却是十分不容易的,如果问题过难,“学困生”难以消化,面对问题会不知所措,从而阻碍他们进行思考。如果问题设计的过于简单,优等生就会觉得兴致索然,注意力也就无法集中。因此,我们在课堂提问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所设计提问的内容在原则上要保障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思考问题或者回答问题的机会。

4.重视过渡引导

在分层施教的整体过程中,教学活動表现出两轨制或者是三轨制的交叉运行。基于不同学生完成同一学习任务的方式方法以及速度均存在差异,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部分学生较早完成而停下来等待未完成学生的现象,也往往使得教师为了针对落后同学的细致辅导而使得正常的教学速度延后,从而不得不延时进入下一学习环节的情况。我们的教师可以选用多种方式来将这一时间加以运用。

5.因地制宜开展课堂练习

温故而知新是我们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而课堂练习则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重要手段,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习题习惯以及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性教学是我们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必由之路。通过差异性教学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形成完善的思想与人格。因此我们说,差异性教学是在满足了局部的成长之后,而促进教学效果全面提升的科学教育新模式。我们必须要积极地借鉴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争取将差异性教学落实的更好,并最终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秧苗。

参考文献:

[1]叶尧成,向鹤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雷玲.小学教师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有效实施差异教学 篇7

关键词:个性差异,完美型,和平型,活泼型,力量型,有效管理

当前, 随着高等院校的逐年扩招, 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亦随之扩大。这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使其生源大大减少, 所招的学生也多为学习成绩差、时常调皮捣蛋、甚至打架斗殴等等。这给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带来了种种的不便。所以本文在此着重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 阐述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实施有效管理, 使中等职业学校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更具生命力。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指出, 个体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行为, 还影响着由个体所组成的团体与组织的心理行为。而不同的人其心理特点是有差别的, 就像天底下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世上也找不到两个心理面貌 (或精神面貌) 一模一样的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其弟子时, 也认为不同的弟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柴也愚”、“师也辟”……等。于是, 他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 应根据弟子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 从人的内在的自然生命来看, 人的智慧是多个方面的, 即多元的。不同的智力间的组合方式是不同的, 在正常的情况下, 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 每一个个体都能增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因此, 个体的智力间也就产生差异性。

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升学无望, 无心学习, 不得已而选择职业学校的被动受教育的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及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 这是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急需解决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中最为关键在问题在于如何在教育中帮助学生发现、培育自己的智力优势、心理优势, 并以强项带动弱项进行学习, 构建自己的优势学习组合, 实现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个人认为, 不管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还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 都为我们正确看待中职学生提供了新的视野, 同时也拓宽了我们对智能的诠释, 更为我们对中等职业学校变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依据。即,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 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如果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就必须重视学生在生理、智力、文化背景、才能倾向、志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避免强求一律。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个体差异的行为表现及其有效管理

教育心理学专家的研究指出,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表现形式, 可以将他们分为完美型、和平型、活泼型和力量型。下面我们着重来了解一下这四种类型学生的行为特点以及根据其个体特点在中等职业学校究竟该如何实施有效管理。

1、完美型学生的行为特点及其有效管理。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做事细心,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力求达到完美。这类学生他们的自制力很强, 能安安静静地看书、听课、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时, 喜欢自己去寻找答案, 却也不愿和老师交流, 所以教师一般很难在短时期内了解他们……这些就是属于完美型的学生。正因为他们的行为有如此特点, 因此管理者应该多多主动地与完美型学生进行交谈、沟通, 从学业和情感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关心。做事追求尽善尽美是完美型学生的一大特点, 他们常常会因做得太细致而效率不高。

2、和平型学生的行为特点及其有效管理。

对于和平型的学生来说, 他们喜欢旁观, 学习容易偷懒也不太主动。上课时, 他们常常会趁老师不注意而偷偷躲坐到后面的座位, 这类学生一般不会违反纪律, 但他们的参与意识不强, 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安排。对此, 为管理者应多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 让他们有一定的压力。如, 在学习上, 上课时可以多向他们提问题, 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平型人有许多优点:宽容、不易生气, 能和他人融洽相处、性情温和并待人热情, 他们通常是老师和同学的好朋友, 也是调节矛盾的润滑剂。但他们也有些缺点, 例如比较容易满足, 喜欢休闲, 不愿参与过多的工作, 这就需要管理者交代他们去完成一些工作, 以避免他们过分闲散。针对他们的这种种情况, 老师有什么事情最好多去找他们帮忙, 这种个性类型的人一般不会轻易拒绝别人, 但让他们主动去承担一些任务则比较难。

3、活泼型学生的行为特点及其有效管理。

对待活泼型的学生, 可采取灵活多变、丰富多样的管理方式, 特别是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和平型学生相反, 这类学生能踊跃地参与到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 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 反应速度快, 能很好地配合管理者。但也由于这类学生比较好动, 所以在学习, 特别是课堂教学上有时往往过于兴奋而影响了课堂纪律, 从而影响其他同学, 这就需要老师适时加以控制。此外, 活泼型的学生容易满足, 做事的毅力也往往不够, 有浅尝辄止、粗枝大叶的毛病。因此管理者应经常教育这类学生养成沉稳、持久的习惯。在学生取得了成绩时, 教师应该在表扬鼓励的同时, 及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对于活泼型的学生来说, 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注意力不易集中, 情绪不够稳定, 且兴趣常常变化, 因此管理者应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方法, 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培养他们养成将一件事情进行到底的习惯。例如, 班上有这样一位活泼型男生, 他对学校组织的课间操活动总是时而参加时而缺席, 很不稳定。虽然多次批评仍不见改正。作为管理者我想出一个办法:把举班牌的任务委派给他 (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做操时都要派一位同学举着本班的班牌) 。这样一来, 既让他觉得代表班级而感到自豪, 同时也起到了约束的作用, 杜绝了他逃避做操的行为, 即使缺席也很容易就被发觉。

4、力量型学生的行为特点及其有效管理。

力量型学生目标明确, 精力充沛, 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容易调动起来。在学习上, 力量型学生如果想学习某种知识, 一般不用老师监督, 他们会很自觉地去完成。此外他们还有非常强的领导别人的欲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 这种类型的学生是居于多数的, 而且以男生的比例为重, 所以在对这些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恰当地利用他们的个性特点, 让他们做些组织、管理工作。比如, 有位力量型的男同学大概受影视中“黑帮老大”等的影响, 在同学中他常常以“大哥”而自居, 谁的东西被人借走而久未被归还, 那么他就会替物主去讨要;哪位同学受人欺负, 他也二话不说就替人出头……有研究表明, 力量型的人喜欢争执, 遇到事情往往会很自信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正因为如此, 所以这位学生在“讨要东西”、“替人出头”等的过程中常常会与人争得脸红脖子粗, 甚至大动干戈……几次的教育实践使我总结出, 作为管理者应该采用迂回的方法, 给他们冷静的时间, 待激动的情绪平息之后再慢慢地加以开导。所以, 对待这位学生, 根据他个性的这一特征, 我委任他为班级“劳动委员”。结果发现他能很好地胜任这一职务:安排好每日的值日任务, 管理好班级卫生区等的各项卫生工作, 他的领导能力得以很好的发挥, 最重要的是同学也很信服于他。

总之, 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教育过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决定于教育能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针对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不管是普高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 其根本任务都是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 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尽量引导学生, 发挥他们个性中的优点、克服缺点, 以便更加有效地引导他们, 从而也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使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能够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爱玲:《现代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海风出版社。

[2]陈郁:《个性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 《宜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5年。

有效实施差异化战略的策略探析 篇8

笔者经调查研究发现, 虽然差异化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对于差异化战略没有研究很透, 只是在盲人摸象、照搬照套和简单地模仿, 必然会形成无效的差异化而失败。笔者认为, 在实施差异化战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明确是否需要“差异化”

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时, 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明确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 是行业里的领导者、跟随者还是挑战者。对于前两种类型的企业, 一般不需要采用差异化战略。如是行业里的领导者类型的企业, 主要关注的应是如何做到边际成本最低化而不是差异化问题。因为这类企业在一般情况下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控制着其他竞争者的行为, 有广泛选择战略的余地, 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锁定主流市场。此时, 如要刻意去找差异化可能会丧失总成本优势, 最终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例如, 对于纯牛奶市场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品牌, 其考虑的最大问题应是如何降低产品成本, 保持合理的毛利率, 而不是如何向牛奶中加钙和如何脱脂等问题。因为这不是主流市场消费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而是牛奶是否物美价廉, 企业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保护或扩大市场份额上去, 如果企业刻意地进行牛奶产品差异化话, 则必然会丧失有利的市场地位。

如果是行业里的跟随者, 也不用考虑差异化战略, 而只需采用跟随战略就行了。但是跟随者一般是不能获得超额利润的, 也不会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的洗牌会极易被淘汰出局。

对于行业中的挑战者, 如若具有领导者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 则可以考虑实施差异化战略。但必须要慎重从事, 一定要使差异化战略成为领导品牌短时间难以克服的才行。

二、领会差异化战略精髓, 提供有效的差异化

所谓有效差异化 (也称相关度差异化) 是指差异化有效性的大小, 这取决于为消费者提供增值价值的多少, 或者说差异化必须与消费者相关, 否则就成为了怪异化、无用或多余的“差异化”。差异化的相关度越高, 客户群普及率越高。为此, 要注意以下二点:

1. 差异化策略要源于消费者需求, 不要机械地差异化

有些企业忽略了消费者需求, 单纯以为只要在产品上体现差异就是差异化战略, 这显然曲解了差异化战略的精髓, 是在机械地搞差异化或是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 属于无效的差异化。差异化战略的终极目标必须要源于消费者需求, 并在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上具有竞争优势。像产品包装过于奢华、产品线过宽、促销方式过于哗众取宠、服务方式过于“热情”等等都是无效的、机械差异化的具体表现。

2. 要正确地给品牌进行差异化定位

给品牌进行差异化定位的目的, 应该是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 从众多的品牌里选择他们最想要的, 从而使品牌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强势品牌, 从中获得更广泛的利润空间。但是, 当前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企业在给品牌进行差异化定位时, 不断地追求“奇”、“特”, 把奇异点作为品牌的差异化卖点进行大肆宣传, 但由于与顾客需求无关, 属于无效的差异化, 此时顾客是不会因为产品的奇特而改变购买决策的。

例如某品牌为了追求与众不同, 把冰箱增加“发音”功能, 号称“会说话”的冰箱, 产品投放市场后, 销售遇到了极大阻碍, 许多消费者认为冰箱发音功能并没有什么用处;还有的把“国家免检”也作为差异化的市场卖点来推销。这些显然并不是消费者感兴趣的“买点”, 这些所谓的差异化就是比较典型的无效差异化现象。

企业在实施差异化战略时定位要准确, 一般要以产品的主要功能作为创造差异化的中心, 也可进一步地扩展到其他相关环节或手段, 如服务、营销模式和品牌诉求的差异等, 使产品的差异化符合于消费者的需求。

三、差异化要有相应的资源支撑

企业在选定了相关度差异化后, 还要考虑是否有相应的支撑资源, 这直接关系到差异化的有效实施。任何企业差异化营销战略的实施都要充分考虑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状况, 只有在具有优势资源的情况下才能做差异化, 并使差异化战略不容易被对手所模仿等。

农夫山泉的差异化营销, 就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而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当初, 农夫山泉公司在采用差异化战略的时候, 饮用水市场正在集体以“品质如何纯净”作为卖点。但农夫山泉利用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千岛湖”的水资源, 以广告“农夫山泉——千岛湖的源头活水”, 直击竞争对手用自来水做原水经过净化后就能达到出售标准的纯净水的软肋。而后的“农夫山泉有点甜”又进一步巩固了农夫山泉独特的差异化诉求。因为农夫山泉的水来自千岛湖, 是从很多大山中汇集的泉水, 经过千岛湖的自净、净化, 所以说“农夫山泉有点甜”是可信的。农夫山泉利用自己所独有的资源优势, 形成了有效的差异化诉求, 而又使竞争对手无法模仿, 因而在娃哈哈、乐百氏等企业后进入且市场环境更困难的情况下迅速获得了成功。

四、考虑差异化的成本

企业在推行差异化战略时, 虽然此时成本并不是企业的首要目标, 但这并不是说企业可以忽略成本的重要性。因为并不是所有顾客, 都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因产品差异而导致的较高价格。例如, 曾经有一段时间, 国内手机市场出现了一种镶嵌了十几颗钻石的高档产品, 厂商的初衷是想通过提升手机豪华程度这种差异化来赢得高端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因为该手机的价格超过高端消费者的期望, 最终没有得到这部分消费者的认可, 使得该款手机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这种不考虑差异化成本的产品对企业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形成了自己的有效差异化特色, 且企业为此成本的提高小于其特色产品价格的提高, 则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就会成为本行业中利润高于平均水平的佼佼者。

五、处理好差异化战略与其他营销战略的关系

1. 差异化与定位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 定位是指你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是否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其目的在于确立自身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抢占市场空间。若产品定位正确, 无疑会使你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但是, 不能简单地把差异化就等同于定位, 而影响预期营销目标的实现。

差异化与定位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可以概括为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差异化可以比喻为是对产品的外科手术, 例如变更产品的颜色、改变产品的包装或独特的服务模式等;而定位则强调的是对消费者心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或者说是战略层面上的差异化, 是要真正地在消费者的心里差异化你的产品;另一方面, 差异化与定位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有效的、成功的定位也需要进行差异化, 并且只有当差异化在客户的心里已经定位之后, 差异化才会有其价值。

不幸的是, 许多企业弄不清差异化与定位的关系, 把战略与战术相混淆, 不是把差异化当作对产品的定位, 而使定位弱化, 达不到定位的目的, 就是盲目地模仿成功的竞争对手的定位, 产生类似的产品, 由于无显著的差异化可言, 最终只能打价格战。

2. 需求创新与差异化的关系

企业进行需求创新或者实施差异化战略, 如果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所拥有的资源有限, 往往必须在二者之中进行选择。

一些大企业由于有足够的资源或者有足够的品牌号召力, 往往进行需求创新取得显著效果。比如日化行业巨头宝洁公司, 当中国人还在用香皂洗头时, 它告诉消费者用洗头膏才科学;当消费者接受洗头膏时, 它又宣传洗头应该用洗发水, 并且每周洗一次头更科学;当消费者接受洗发水时, 它又提出每天洗一次头最好;当消费者接受每天洗一次头的概念, 并且用的洗发水越来越多时, 它又说洗头应该分去头屑、营养头发、亮泽头发等功能……宝洁之所以能一路地进行创造新需求, 并将这种创新转变为现实销售, 是因为它有足够的资金支撑, 尤其是宝洁在中国前期的市场开拓, 是以巨额的资源支持为代价的。

而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受资源极其有限的制约就不一定适宜做需求创新了。即使提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概念, 生产出让人觉得不错的产品, 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不能使其进一步市场化而功亏一篑, 在中国市场营销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如上广电早期的VCD创新, 在自身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在中国进行VCD产品新概念的导入, 结果当消费者开始接受这个新需求时, 已没有将产品进行市场化的资金支撑了, 因而无法将前期市场宣传转化为销售回款。

那么, 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办呢?其正确选择应该是用好差异化战略, 从已形成市场的这块蛋羹中切下一块来。比如, 当宝洁公司已经将洗发水的市场激发起来, 当消费者接受用洗发水洗头的概念之后, 只要在洗发水的诉求上与宝洁的产品略有差异, 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六、坚持是金

即使是一个好的战略, 也不可能百战百胜, 如果一遇到挫折就不坚持了, 何谈收获?不坚持战略往往是差异化战略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 处理好战略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也十分重要, 稳定性和灵活性两者之间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 即既要保持战略一定的稳定性, 同时又要具有适当的灵活性。

好的战略一定要保持在相当时间内的稳定性, 即一定要坚持, 不要轻言放弃和改变。而战略的灵活性是由于差异化也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环境的改变, 顾客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昨天的差异化可能变成今天的一般化。所以, 在环境与顾客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其差异化战略也应随之变化。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 才能使差异化战略长久有效。

摘要:在超微利和超竞争时代, 很多企业都冀望于运用差异化战略, 与竞争对手形成明显的区隔, 以增强竞争优势。但是, 现实中有许多企业在实施这一战略时却出现了“杀伤力”越来越弱的现象, 甚至劳民伤财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和目的。本文对如何有效实施差异化战略进行了深入地探析, 对于当前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差异化,战略,定位

参考文献

[1]萨尼 (Sunny T.H.Goh) 、肯鹤 (Khoo Kheng·Hor) 著:杨阳译.反传统营销-亚洲市场的竞争战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路长全:软战争[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篇9

一、学生作为一个群体, 存在着个体差异

1、智力差异。

每个学生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 智力上存在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聪明, 有的人愚钝, 有的人形象思维强, 有的人语言思维强, 有的人记忆力超人但思辨能力较差, 有的人思辨能力较差却记忆力过人。

2、学习基础差异。

不同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不一样, 有的学生语文十分优秀, 有的学生语文学习基本还没入门, 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3、学习品质差异。

有的学生学习语文十分认真, 有一套独特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得轻松愉快。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入门, 语文学得十分艰难, 部分学生甚至对语文学习已经丧失了信心。

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这些个体差异, 语文学习的两极分化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课堂上要求太高差生跟不上, 要求太低优生又吃不饱, 教师处于一种“首尾不能兼顾”的尴尬境地。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让不同的学生接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

我们实施的语文分层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班内分层, 而是打破行政班的限制, 跨越班级语文模式进行分层教学。我们每三个班分成一个实验组, 每个组将学生分成三层:提高层为C层、中间层为B层、基础层为A层, 各层自成一个教学班。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在指定的不同教室上语文课。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学生分层原则。

学生分层主要参考学生成绩、学习状况和学生分层自愿。我们首先按学生成绩给予所有学生排序, 分出理论上的ABC三层, 然后每个学生填写分层自愿, 并说出其理由, 我们将理论分层与学生自愿不相符的学生征求原科任教师意见, 进行必要调整。通过权衡, 对不能按自愿给予调整的同学, 及时耐心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2、分层教学动机。

分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 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 各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 让不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且与其基础相适应的教育, 获得相同的发展机会, 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对A层学生突出了个“扶”字, 让他们学会学语文, 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对B层学生突出一个“推”字, 推他一把, 让他在语文学习上尽快上路;对C层学生突出一个“激”字, 激励他们努力探索和研究语文问题, 培养创新意识。

3、教师配备原则。

分层教学首先要打破用最优秀的老师教最好的学生, 最差的老师教最差的学生这一传统的快慢班办学理念。三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 他们在语文上求进步的要求应该得到平等的满足。因此我们根据三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以及实验组三个教师的优势进行配备。一般安排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富有管理经验的老师任教A层学生, 安排对课本知识研究较深且善于带优生的老师任教C层学生, 二者兼而有之的老师任教B层学生。这样既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 也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4、课堂标高设置。

因为学生层次不同, 语文学习基础差异较大, 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标高不可能一样, 每个教师潜心研究所教层次的状况, 再确定每节课的标高,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对A层学生主攻基础, 培养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并不可怕, 自己原来也能学好语文;对B层学生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 适当提高其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C层学生打好基础仍是关键, 但重点是培养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无论哪个层次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掌握程度上具有相同的创新精神, 这是课堂的最高追求。

5、动态管理原则。

学生所在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 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对学生实施动态管理。由学生申请, 每个实验组三个教师协商, 对学生所在层次随时进行调整。其目的有二:一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 把学生尽量调整到他比较满意的层次, 二是在实验中形成竞争机制, 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 抑制学生中极易出现的“退步无所谓”心理。

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差异发展 篇10

一、分层目标——寻求乐学的切入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强调共性, 对学生提出相同的学习目标, 导致一部分学生因缺乏挑战性而失去兴趣, 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因目标难度过大而产生厌学、怕学心理。为了改变教学目标划一要求的状况,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采用分层, 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选择起点, 鼓励学生只要充满自信, 发奋努力, 就可以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目标, 取得一个层次上的成功, 然后再向高一级的目标递进。让学生在不断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乐于学习。

例如:在制定“圆的面积”的教学目标时, 我拟定了如下三个层次的目标:A.使学生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 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能直接应用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B.能解答简单的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C.能解答一些较复杂的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A为基础目标, 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限度的目标, 是每个学生一定要达到的;B为中等目标, 是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掌握的较简单的综合运用;C为较高目标, 是优秀生才能掌握的较复杂的综合运用。这三类目标层次分明, 但没有明显的界定线, 后者包含前者, 是基于前一层次而确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目标, 并鼓励学生向高一层目标挺进, 做到了保底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这样既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又可以让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分层指导——确定会学的立足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条件下、以同样的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这好比一日三餐, 不管你食量有多大, 各人各配一碗干饭, 有吃不下的, 强迫你全部吞下;有没有吃饱的, 不许你再添。为了让优等生“吃得饱”, 学困生“吃得下”, 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指导, 对优等生以“放”为主, “放”中有“扶”, 重在指导自学;对学困生以“扶”为主, “扶”中有“放”, 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打国内长途电话每分钟要0.7元, 小红打国内长途电话共花了8.54元, 她打了多长时间”时,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觉得自己能够解决新问题的同学开始独立探究。

●觉得无从下手的同学, 可以先做教师提供的准备题, 再独立探究。

准备题:

●做过准备题还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打开课本看例题, 看不懂的同学可以寻求他人帮助。而对学困生, 则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优等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主动获得知识, 发展学习能力;学困生在教师的直接指导和低难度的提问启发下, 也主动构建了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在辅导学困生学习的同时, 及时调控优等生、中等生的学习。这样分层指导, 确立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学、能学的多维立足点, 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又促进了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优生群体的发展。

三、分层练习——挖掘爱学的中介点

作业练习是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训练环节, 是把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主要途径, 是培养、巩固和提高技能技巧的主要方式, 也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教学时, 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既有体现基本要求的基础题, 又有适当难度的变式训练的提高题。

如:在设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作业练习时, 可采用配置A、B、C三个“题组”的办法, A为基础题, 以仿照例题为原则, 覆盖全部教学要点, 只要学生掌握了当堂学过的知识点和例题解法, 就可顺利完成 (如:教材中“试一试”的类型) 。B为变式题 (如: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C为提高题, 以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为特点, 对教学目标进行延伸和拓展, 借以达到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图纸上画出底边是4厘米, 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三个“题组”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 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满足, 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学困生难以做出的题目, 教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辅导, 而后再练习, 逐渐从扶到放、由浅入深, 使分层练习真正起到让学生爱学的中介作用。

四、分层评价——激发好学的兴奋点

教学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力手段。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多种差异, 能力也不尽相同, 所以应该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 以激发学生好学的兴奋点。

对不同层次的练习、问题作答, 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 寻找其闪光点, 肯定其进步, 消除其自卑感, 让其看到希望, 品尝成功的喜悦;对中等生采用激励评价, 指明努力方向, 使其不甘落后, 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评价, 坚持高标准要求, 促其更加严谨、谦虚, 更加努力拼搏, 不断超越自我。

对单元测评,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实际基础, 制定出不同层次要求。如:把一份试卷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题, 另一部分为略高于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的附加题, 可累计加分。这样分层次要求, 可以降低学生, 特别是学困生的心理压力,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就动机, 犹如“催化剂”, 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取得进步与发展。

浅析实施“差异教学”的实质 篇11

【关键词】差异教学;个别化教学;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因材施教

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从古到今,差异教学理论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现已经成为中外许多教育家研究的重要现代教育理念之一。本文我们有必要对差异教学应对措施谈谈自己观点。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不能在教学活动中搞平均发展和“填平补齐”,而是要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不同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二是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尽可能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尽力捕摄他们潜在的各种能力,循循善诱,使他们发展成为不同类型的社会有用之才,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不同规格的需求。其三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需要,在所学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习习惯上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每位学生扬长避短,各尽其才。

二、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响亮地提出了“教育功能是挑选不是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前提;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内在因素;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是具有多种智能的,具体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元智能的提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可看待人的能力。巴班斯基提出的课堂教学优化理论,它力图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课堂结构”都达到优化的程度,而且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效果也是最优化的。

三、差异教学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

差异教学不是个别化教学,它与其他概念的本质区别是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关注的则是“教如何更好的为学服务”。差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要求教师以“服务于学生”作为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差异教学提供学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多元选择;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是全班、小组与个别教学的组合教和学是不可分的,教是为学服务的,并认为任何忽视或无视学生的教学都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差异教学既看到学生的共性也看到学生的差异,立足于有差异的群体,提高所有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有个性的人才。差异教学既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又不消极的适应学生差异,而谋求创造种种条件,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四、差异教学的具体措施

第一,正确认识差异与公平的相互联系

实施差异教学,必然在表现上会存在对学生要求的差异,教师要尽量的和家长和学生交流,以消除家长和学生对差异评价的偏见和不理解。进行差异教学评估的目的也是更好的了解学生,以使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学校取得成功。

第二,改变现有的评估观念,实施差异评估

传统的评估的唯一方式是考试,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差异评估侧重于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要考虑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各方面發展的情况。改变现有的评估观念,实施差异评估,会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以及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

第三,缩小班级规模,实施小班教学

班级授课制这种集中制、统一性、教学内容单一性的教学形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目前我国教学的班级规模大多数在40—60人之间,有的甚至更多,因此,如何缩小班级规模,增加教学设备,分区域,按条件,由点到面地进行小班化改革是实施“差异教学”,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关键。

第四,构建多样化课程结构,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课程学习机制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如何尽快地建立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线。

第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我们要切实实施个别化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应该采用课程本位评量方式,即采用教材原有之评量表或教学目标作为评量的参考依据,再配合其他现有之测验、观察、表现等方式作为学习能力基础分析之参考。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出科学定位,做到胸中有数。2、教师要编写长短课程教学目标,以客观、具体、可测量的标准,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公正评价。3、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情,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多种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精心设计地理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获得成功感。4、参考现有之教学目标资料库与电脑软件,弥补教学资源与专业力不足的缺失。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美] Tomlinson C A.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刘 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美] D 赫克斯.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杨希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渗透情感教育实施差异教学 篇12

一、渗透情感教育,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自觉性

后进生比较注重感情, 而且他们的情感细腻、脆弱,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不小心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就极易将他们推到反面, 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 以至破罐破摔、厌学逃学。

现代中学生与以往的中学生相比, 有较大的变化。受家庭、社会的影响, 交往比较广泛。如果我们对待后进生, 能投入大量的情感, 把他们视为真正的兄弟、姐妹, 结成忘年之交, 在思想上给予引导, 心理上给予疏导, 学习上给予辅导, 生活上给予关心, 相信后进生一定会视你为知己, 对你信赖, 对你佩服, 由此迁移到你所教的科目, 对化学感兴趣, 认为学不好化学就对不起你。这就是投之以桃, 报之以李的效应。

二、实施差异教学,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后进生智力水平、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均处于落后状态, 要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实施差异教学, 即分层次教学。

实施差异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安排、课堂提问的设计、作业的设置、课外的辅导等。

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学效果, 不要追求庞杂的内容, 也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鉴于后进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 充分利用教具, 开展实验教学, 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从直观现象引入, 然后形成抽象思维。

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 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 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一些平时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 教师安排答疑前, 应尽量让其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同时, 问题要有梯度, 由浅入深。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 教师应提示、启发, 直到学生答对问题为止。若针对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 教师设计问题时, 可安排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使这些学生感到自己还有差距, 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

作业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对后进生要放低要求, 作业量不要太大, 并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一定要使他们尝到独立完成作业并不困难的甜头。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后进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课堂辅导的形式可多样性, 可个别辅导, 也可集体辅导。对于后进生的辅导要以基础知识为主, 适当予以提高。这样, 他们就较易跟上整体的步伐。

如果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渗透情感教育, 实行分层教学, 把对学生的关怀渗透到教学中, 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 相信后进生一定会得到较好的转化, 学习成绩也会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上一篇:小三门下一篇:自动化学科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