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培养

2024-09-16

发现培养(精选12篇)

发现培养 篇1

“发现力”就是经过深入研究与探索, 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新鲜事物、揭示前人尚未揭示的内在规律的能力。发现力不同于我们所说的新闻敏感, 它比新闻敏感又更进一步、又更高了一个层次。新闻敏感只是记者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认识程度。也就是说, 面对眼前发生的事件, 知道它是新闻并能采写出来, 但是没有更深一步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我们只有打破单一的表面现象, 去寻找、去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预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给我们的事业提供更有价值的东西, 这样的新闻作品才有生命力、才有时代感, 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人从事记者行当十余年, 要说新闻敏感尚可, 但在“发现力”方面欠佳, 所采写的新闻作品就事论事的多, 揭示事物规律的少, 所写稿子大多是活泼有余深度不足, 轻松有余分量不足。但根据自己十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笔者对“发现力”这三个字也有些许体会, 即记者的发现力在于平时的培养。

《红楼梦》中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认为这里所说的“洞明”即发现力。发现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积蓄, 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并加以提高。

在工作中培养发现力

记者在从事采访活动中, 不能孤立地去看待某一事物, 而要留心地观察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一个事物内部的发展规律, 就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盲区”或“盲点”, 用心去想、去问, 就可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2006年8月中旬, 某县人民医院邀请我去该院外科采写抢救一食菜中毒病号的感人事件。我采访了该科参与抢救的几名医护人员后, 事迹的确很感人, 按说这完全可以动笔写一篇可歌可泣的事件通讯。但我从医护人员的言谈中得知近些时候, 食物中毒的病号不断入院, 采访住院的病号, 他说同村及邻村食菜中毒的事也屡见不鲜。从这些食物中毒的事件中, 我感到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调查和采访, 写一篇深层次的记者来信,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深入到该县几个乡镇调查, 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同时又根据平时积累的有关食物中毒的资料, 写了一篇记者来信:《何时吃上“放心菜”———关于食菜中毒事件的忧思》。此稿寄到几家新闻媒体后, 很快刊发出来了。

作为新闻记者, 不能整天“泡会”, 又不能不参加会议。问题的关键是记者如何从会议中汲取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如开封电视台一记者应邀到某单位参加改革鼓劲会, 会议开始不久, 他扛起摄像机录镜头时, 发现到会的人员有2/3已进入梦乡, 于是他没有把镜头对准滔滔不绝讲话的领导, 而是对准了伏案入睡的人们。回台后, 这位记者用惊奇的发现力制作了一条《鼓劲会开成了入睡会》的消息, 一举夺得当年全国好新闻的桂冠。由此, 可以看出, 记者参加一些会议, 不一定都去写成会议消息, 也不一定去寻觅单位的一些成绩, 关键还是要用发现力的眼睛捕捉更有价值的重大新闻。2008年6月中旬, 我应邀去参加一个演讲会。四个小时的演讲会结束了, 我从一位同志的演讲中发现了一个典型人物。该同志讲道:年逾古稀的共产党员赵子敬, 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三等乙级残疾军人, 1990年离休后却选择了扫大街的职业, 用辛勤和汗水奉献着自己的金色晚秋。发现这一重大题材, 源于我的联想, 由此事物 (老赵的感人事迹) 联想到与其相关的彼事物 (中央的导向) 。经过十多天的采访, 我终于写成了《夕阳在环卫战线上生辉》这一通讯稿。送到报社后, 编辑马上进行了编发并配发了短评, 在《商丘日报》一版头题位置见报。此稿受到同行们的好评。

在学习中培养发现力

记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每个时期的宣传中心及工作部署的传播者。平时, 我们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十分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更要重视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加强政治修养, 站在时代的前列, 及时反映党和群众的声音。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刚刚闭幕, 笔者便认真学习、理解和领会江泽民总书记报告中的词句。报告中指出:“国有小型企业, 有些可以出租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同时报告还明确指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 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通过学习报告的精神, 我头脑清晰了。10月底, 民权县纺织品公司实行国有私营改革, 把国有的房间、柜台租赁给私人经营, 制定了一系列的风险机制。我认为此做法符合十四大精神, 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马上深入该公司采访, 写成了600多字的消息:《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民权县纺织品公司成为国有私营企业》, 在1992年11月4日《商丘日报》一版头题刊发并配发了300多字的短评。此稿刊登不久, 《商丘日报》又刊发了《商丘县应天商场实行租赁经营》的消息。这些稿件在社会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生活中培养发现力

我们生活的空间, 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很多新闻事件,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有高度的敏感和较强的洞察力去发现新典型、新事物。目前, 我们正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这个时代的大趋势是新与旧并存、交替, 而且, 以新的体制取代旧的体制。我认为对大趋势的认识, 必须与具体细节的观察、分析结合起来进行。1996年2月初, 春节在即, 我回家看望父母, 顺便替父母置办年货时, 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往年节日的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喧闹景象不见了, 已是腊月二十几了, 集市却没有一点年味儿, 仔细观察, 发现大街上不时有开拖拉机的、有拉架子车的, 也有骑自行车的农民, 他们满载的不是鸡鸭鱼肉, 而是化肥、农药、农膜之类的生产资料。顿时我醒悟了, 他们都在为庄稼忙“吃喝”。经过深入采访, 我发现人和乡是苹果之乡, 人们春节前后都在忙于管理果园, 节前是忙于学技术, 有的忙于搞企业、有的利用节前这个做生意的黄金季节“倒”物资, 总之, 年味变了。我马上采写了一篇记者见闻:《节相似, 人不同———民权县人和乡节前见闻》, 写好寄到报社后, 马上被采用。

总之, 只要发奋努力, 矢志不渝, 自己的发现力就会不断提高, 就会写出更好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商丘日报社)

发现培养 篇2

卢龙县潘庄中学

王玉凤

世界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学会认识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能看到初升太阳的美,盛开的鲜花是美的,开屏的孔雀是美的„„五岳之尊的泰山是美的,湛蓝的大海是美的,奔腾的黄河是美的„„春天的细雨是美的,夏季的月夜是美的,冬日的银雪是美的„„但是要发现枯黄的秋草是美的,古朴的老屋是美的,扫马路的工人是美的,满脸皱纹的老人是美的,就太不容易了。对于前者,我们自然地就能感受到美;而对后者,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美的存在,无法发现美。

所以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仅是教师指导学生作画的突破口,更是学生作画的源泉。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敞开心胸地感受美、灵动地创造美。

怎样使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呢?人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认识事物进行联想的。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美的能力,要从他们思维的特点出发,从一花一木,一山一水入手,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引导。

第一步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外部的特征美,拿颜色美来说,自然界中可谓是五光十色。红玫瑰、黄菊花、粉杜鹃、白水仙、争奇斗妍,媚态百生。不同种类的动物也以特有的色彩装扮自己,金龟子金光闪烁,红蜻蜓通透鲜红,大熊猫黑白分明,孔雀开屏更是灿烂夺目。春日带学生到附近的桃林口、刘家口、马鞍山、尖山槐去写生,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彩为教材,给学生讲解颜色的种类特点,相互的关系,以及各种颜色构成的自然画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提高学生感受自然美的能力。自然界形态美也极其丰富:巍峨的山峰,挺拔的青松,给人以不同的造型美;奔腾的江河,咆哮的大海,以锐不可挡的力量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美„„使学生在自然界各处独具一格的形态美中吸取美的营养。

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因为观察是创造美的前提。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画家去感受松树的个性、体味松树的品格和趣味、挖掘松树不被他人察觉的美学价值。

要使学生真正学会欣赏自然、提高审美能力,在身临其境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知识,使他们的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

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可从多方面入手。比如:对建筑美的欣赏,建筑艺术历来被称做“凝固的音乐”。那些造型精巧、风格多样的古今中外建筑,以其巧夺天工而被世人赞叹,我国是建筑艺术驰名世界的国家,在辽阔的国土上,有数不胜数宫殿、寺院、石碑、桥、塔、亭、台、楼、阁、轩、廊,像明珠一样灿烂夺目。在观赏时,先让学生看到建筑物的全貌,讲解建筑物的布局、功能、结构、色彩、造型上的特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代建筑宏伟、气势的美。有的古代建筑和风景胜地还有动人的神话传说,让学生了解这些故事和传说,既可增长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审美更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用知识启迪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全面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首先要抓住整体性。学生的观察一般都不细致,常常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样怎么能发现美呢?为了培养学生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上室外写生课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通过教师的耐心引道,学生都能把自己眼睛看到的景物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还会涌现出许多构思巧妙,内容丰富的绘画作品。

美感是指人们直接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美的事物的完整印象和总体感知。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艺术形象不是杂乱无章的线条、色彩、形体的拼凑,而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课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感知能力。

例如欣赏拉菲尔的《雅典学院》时,除了从视觉上感受画面的色彩和谐统一,更要从构图、构思上去感受作者对人类住求科学、追求智慧真理的赞美。欣赏潘鹤的《艰苦岁月》时,引导学生对一老一少两个游击队员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心的真实、生动形象的欣赏,体会他们吹笛子的专注、听笛子的投入,感受革命先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画家运用蓝、红、黄三种主色调统一调配的色彩美。再欣赏此画人物、背景的构图形式美,画作中构图时将毛泽东主席右前方的一根红立柱略去以增加主席身高,这样就更好地解决了绘画形式与绘画主题的统一问题。最后体会该画和谐、成功地将西方油画的写实手法与中国画中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融为一体,具有鲜明民族性的绘画风格,以此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在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还要培养学生发现审美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性格。美感需要从整体上去感知美的事物,但并不等于将客观事物巨细无遗地复印在头脑中。罗丹还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只有有了独特的感受和发现,才可以算是真正把握了美。

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莫奈曾到伦敦游历,他花了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教堂,画面上教堂的哥特式尖顶上空笼罩着紫红色的雾气,时隐时现,色彩丰富,诗意浓郁,非常精美。该画展出时,观众非常惊讶:原本灰蒙蒙的天空在画家的笔下却变成了紫红色,这一定是画家搞错了!可是,当人们走出展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天空的雾的确是紫红色的。从此,莫奈被人们誉为“伦敦雾的发现者”。只有具有特别敏锐的感官,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美,并深入的感受美,才能开拓出美的天地。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种发现审美事物独特性格的能力。

在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人们审美感受力的高低强弱,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决定的。只有通过耳濡目染,亲身领受,才会是视听感官变得灵通起来。教学中教师要系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领会各学段内容标准,有计划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明暗造型的教学中,如果仅仅安排学生积极对照课本临摹,那样学生兴趣就不会浓厚,就不能体会出黑白灰调子的对比和谐美。教师要安排从易到难的实物写生,让学生亲自面对写生物体,引导他们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比较、体会写生物体各个部分的形状、明暗、调子等变化的视觉印象。在工艺美术内容教学中,通过对基础图案、装饰色彩、平面构成、模型、服装、居室美化、建筑装饰等系列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强化学生的美感,发展他们个性表现能力,体会创造美的乐趣,学会传递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自然界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让他们仔细观察各种物体的外形、色彩,讲解某些自然画面为什么美的原因。如色彩鲜艳的花朵与暗绿的叶子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感觉。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因此,要培养学生发掘生活中实质性内在的美,有的作品表现的是事物表面的美,但有些事物表面却不是很美?它的美往往隐藏在外表下面,这就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去发掘美。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开始学生并未看到这张画美在哪里,相反却说画中人物很丑,脸上黑乎乎的,太脏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透过人物的相貌看到了人物的美好心灵。因为他善良、勤劳、俭朴,因此,一个人美不美并不仅仅反映在外表上,更重要的是要心灵美,我们画画也一样,不仅要表现外表美的,也更要善于去发现外表下面更美的东西,内在的美才是最美的。我们也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表现你最熟悉的人,把他们美好的心灵表现出来。

其次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发现美,感受美。美术欣赏有多种方法:观看录象、图片,或让学生多收集中外作品的挂历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欣赏作品时,老师不要详细地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等,应该调动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可以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集体参与,这样才能欣赏中发现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如:在欣赏俄国杰出的画家列宾的著名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时,先让学生听一听《伏尔加船夫曲》,一边欣赏乐曲,一边欣赏作品,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对这幅作品的感受。学生的兴趣高涨,各抒己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这幅画有了深刻的认识,使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有一种幸福感。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指导学生怎样运用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这就需要让学生懂得一些美术的理论知识。例如:艺术与生活,写实与夸张的手法等等,如: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和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相比较,有什么不同,怎样欣赏这两幅不同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评论,说出美在哪里,为什么美,也可以借助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可以给学生介绍有关的故事。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去发掘美。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如舞蹈《孔雀舞》就是艺术家经过对孔雀耐心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创造了优美的舞蹈,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那么怎样依靠想象去发现美呢?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靠想象来发现美并表现美的,在生活的基础上,依靠想象发掘的美。有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丑陋的形象,但学生还是通过想象,发现了它的美,并表现了出来。任何的艺术形象,都源于生活,源于作者的想象。即便是怪异的、世上并不存在的艺术形象,也是由艺术家在生活的基础上经观察比较,想象而创作的。是生活沉淀经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其归根结底也在观察积累的基础上,发掘的结果。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问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207-01

人类大脑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出现问题之后,人脑便会开始运转,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提问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师和学生通过问答或者对话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而共同完场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也是启动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语文课堂的提问主要是指在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设计问题,然后利用其所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创造性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 语文课堂提问要有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国家和民族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创新性。传统的授课模式、传统的提问方式和问题,只会让学生感到毫无新意,并逐渐产生疲惫心理,从而抑制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创新课堂教学的提问,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别出心裁的设计问题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真思考。

在一堂新的语文课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自行设计一个创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为学生讲授我想。同样的知识内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能别出心裁地设计一些新颖的、有创意的问题。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若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为学生讲授《窗》这一课的时候,为了更好的表达文章的中心意义,揭示文章的主题,在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应该设定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即本篇文章的题目是窗,其主要讲述的是两个病人之间的故事,那么,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文章的题目可不可以更换一下,改为两个病人?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阅读,才会更深入、更仔细的思进行思考[1]。

2 语文课堂提问要有内涵和延伸

好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善学习、会学习。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在为学生讲述《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时候,学生们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得知,邹忌的妻、妾以及客人都说他美并不是因为他真正的美,而是因为他们私我、畏我、欲有求于我。在学生学到这个层面的时候,许多老师都认为已经完成教学目标了,其实,学生的学习深度远远不够。邹忌在本篇文章中所表现出的委婉的劝谏方法以及难得的自知之明都令人叹服,特别是他由小事到大事,由家事到国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层面,即邹忌的精神以及我们学习此篇文章的意义。这种课堂延伸将会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语文课堂提问要有互动性

韩愈在其著作《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教师的基本职责在于传道、授业和解惑。课堂提问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教师只有不断掌握提问技巧、丰富提问内容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的设计问题,将原本索然无味的语文知识变得丰富多彩。一方面,课堂并不是学生的考场,它是一个轻松的、愉快的学习知识的场所,所以,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发问,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给出不同的答案[3]。作为教师,应该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提问,因为提出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另一方面,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其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所以,现代的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帮助其走出不敢问、不愿问、不会问的困境,从而不断提高其语文学习水平。

4 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及时点评

在语文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师一旦提出问题,便在第一时间内找学生进行解答,若一个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的不全面,则另外叫别的学生来回答。在面对较难的问题时,有可能几名学生都回答不上来,此时,教师索性直接公布正确答案,以免浪费课堂的授课时间。其实,上述的这种教学方法严重的忽视了引导和启发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这种只有问题而没有启发、没有引导、没有点评的课堂提问是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4]。一方面,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不应该立刻找学生进行解答,而是应该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不应该越俎代庖,而应该根据学生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此外,及时的点评也是保障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关键,它有助于保护学生课堂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在点评的时候不应该一味的否定学生,而应该给予其帮助、肯定和表扬,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树立其学习信心,以不断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5 结语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语文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提问技巧,并具备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以及点评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并让其在枯燥无味的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王晓慧.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12):67.

[2] 曹明富.谈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2):69—70.

[3] 刘娜.巧妙提问激活思维—— 关于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1):445.

发现培养 篇4

例1已知a, b, c为△ABC的三边, 求证:abc≥ (a+c-b) (a+b-c) (b+c-a) .

一、发现变量关系,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

学生经过思考发现不等式左边和右边变量之间存在着关系, 即, 从而自己发现了以下两种证明方法.

证法1:因为a, b, c为△ABC的三边, 所以b+c-a>0, a+c-b>0, a+b-c>0,

因为

所以 (a+b-c) (a+c-b) (b+c-a) ≤a2 (b+c-a) . (1)

同理 (a+b-c) (a+c-b) (b+c-a) ≤b2 (b+c-a) . (2)

因为 (1) (2) (3) 三式两边都大于0, 所以 (1) (2) (3) 三式两边分别相乘, 得[ (a+b-c) (a+c-b) (b+c-a) ]3≤a2b2c2 (a+b-c) (a+c-b) (b+c-a) ,

证法2:因为a, b, c为△ABC的三边, 所以b+c-a>0, a+c-b>0, a+b-c>0,

因为 (4) (5) (6) 三式两边都大于0, 所以 (4) (5) (6) 三式两边分别相乘, 得abc≥ (a+c-b) (a+b-c) (b+c-a) .

二、发现新形式, 师生合力解决

总结讲解完以上两种方法后, 学生1举手说:由 (a+c-b) , (a+b-c) , (b+c-a) 这三个量出发, 我联想到余弦定理:

, 因此想构造以为边长的三角形, 利用余弦定理来证明.

不管以上方法能否解决此题, 学生1能够发现形式, 联想到构造三角形用余弦定理来解决, 已经很好了, 在全班同学们的掌声中, 我当场大力表扬了该学生, 并按照他的想法, 进行了以下证明.

证法3:a, b, c为△ABC的三边, 所以b+c>a, a+c>b, a+b>c,

易证所以以为三边长也能够构成三角形.设边所对的角分别为α, β, γ.则α+β+γ=180°,

由余弦定理得:

要证abc≥ (a+c-b) (a+b-c) (b+c-a) ,

只需证

即证:成立,

则所以当时, 的最大值为

证法3方法比较新颖, 发现余弦定理形式, 进行构造, 其中在证明cosα·cosβ·cosγ=时, 学生遇阻, 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生共同努力, 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三、再现新发现, 证法又起波澜

在大家沉浸在证法3的奇妙与解出题目后心情愉悦的时候, 对数学很会钻研的学生2举手发言了:由 (a+c-b) , (a+b-c) , (b+c-a) 这三个量出发, 我联想到必修五课本中的阅读材料里讲过的海伦公式, 这个题目我想利用三角形面积来进行解决.

海伦公式:a, b, c为△ABC的三边, 则△ABC的面积, 其中

海伦公式是必修五课本中的阅读材料里的内容, 不是要求掌握的内容, 学生2善于发现, 并记住了这个公式, 全班同学又有了新的兴趣点, 证法再起波澜.我按照学生2说的思路进行了证明.

证法4:把代入得:

设△ABC内切圆的半径为r, 外接圆的半径为R.△ABC的面积为S.

则代入 (7) 式得 (b+c-a) · (a+c-b) · (a+b-c) =8rS,

要证不等式abc≥ (a+c-b) (a+b-c) (b+c-a) 成立,

只需证4RS≥8rS, 即证:R≥2r.

证到这里的时候, 下课铃声已经响了, 我把问题留给了学生供他们课后进行研究, 为学生进行研究发现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四、余兴未尽, 课后的新发现

设△ABC内切圆的半径为r, 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R≥2r.这个命题其实就是著名的欧拉公式.在数学历史上有很多公式都是欧拉发现的, 它们都叫做欧拉公式.

三角形中的欧拉公式为:设△ABC外接圆的半径为R, 内切圆的半径为r, 两圆心之间的距离为d, 则, 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时

许多学生课后都对R≥2r的证明进行了研究, 班级里兴起了一股数学研究的风气, 在当天课后作业中, 学生们又显示了一次新的发现.

例2已知a>0, b>0, 2c>a+b, 求证:

常规证法是:

要证

只需证

也就是证

即需证

即证:a+b<2c.而a+b<2c为已知条件, 显然成立,

所以不等式成立.

而有几个学生在做题时发现:两个量有点像二次方程求根公式里的两个根, 于是大胆猜想, 产生了第二种证法.

证明:要证

只需证

令则x1, x2为方程的两个根.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发现, 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譬如, 案例中学生“发现”一条数学家早已熟知的欧拉公式, 但由于事先没有人告诉过他, 也没有从自己手头的书上看到 (尽管它早已被写在有关的书上) , 这就是学生自己的发现, 是千真万确的发现.这一条学生自己发现的原理, 要比他通过学习别人的发现理解深刻得多, 记忆牢固得多.

发现培养 篇5

沙是幼儿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它的可塑性、流动性常常会使孩子激动不已:他们会用沙堆高山、做蛋糕等;会把沙当成米、糖等做游戏;会在沙里种上一棵小树或小草;会在沙坑里挖个洞做小动物的家。。。他们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玩沙,相互比着各自沙的多与少,常常争执不下。(因为大班幼儿对于长度、高矮有一定的测量经验,但对于沙、米类的量的测量,幼儿缺乏经验。)针对他们在玩沙过程中碰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量沙》这一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两两合作、实验、记录,集体统计、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量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幼儿操作记录中的数据作用。量沙活动始终结合在运沙游戏中,游戏性与探索性恰当地结合,使幼儿探究既有兴趣,又有目标。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沙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沙?

2、幼儿第一次运沙。

(1)提出要求:两人一组轮流运沙,并记录运沙的总次数。

(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沙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沙,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沙: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请先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篇6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二)说:“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在大多数课堂却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把第一个环节“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抛到脑后了。以《祝福》一课为例,肯定要分析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而分析这个形象从哪儿切入则是训练的重点。学生大多知道名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学生想到这个突破口是不是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好得多?最起码学生享受到自己发现的乐趣。还有一些细节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让学生发现并分析,是不是也能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这样匪夷所思的结果——那些课堂上少讲甚至不讲的教师教学成绩却比那些在课堂上口吐莲花的教师的教学成绩好。个中道理,是不是前者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是值得语文教师研究与探索的重要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时期,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发表独特的见解。作为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切不可越俎代庖。凡是学生能够完成的事,一律由学生完成。同时,教师要提前设计好课堂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在探索中进一步思考更新、更深刻的问题。即使学生刚开始不能发现问题,但随着这种意识的训练与培养,学生一定也能受到熏陶,慢慢提出自己的问题,可能发现的问题浅一些。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篇7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眼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眼光, 数学每一个主题的呈现都力求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这些都为学生发现问题提供条件奠定基础。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面观察, 发现数学信息。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跳绳》一课时, 情景图中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知道有两名同学摇绳, 六名同学跳绳。

学生2:我知道图上跳绳的小朋友, 有四名男同学和四名女同学。

这时同学们举着的手都陆续地放下了, 现在他们看到的是最基本的图意, 然后我接着问:“还有新的发现吗?”学生用诧异的眼神看看我后, 又低下头去看图, 过了一会, 学生们陆续举起了手。

学生1:我发现有一个同学戴帽子, 七个同学没戴帽子。学生2:我发现有三名同学穿裙子, 五名同学没穿裙子。学生3:我发现有两名同学扎蝴蝶结, 六名同学没扎蝴蝶结。

学生4:我发现有一名同学上衣的颜色是黄色的, 其他七名同学上衣的颜色不是黄色的。

学生5:我发现扎一个小辫子的有两名同学, 其余的同学没有扎小辫子。

学生6:我发现有五名同学穿长裤, 其余三名同学没有穿长裤。

……

课堂上, 有时就因教师的一句引导、鼓励的话语, 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打开学生的观察视野, 发现更多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

学生数学的学习“从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的转变, 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 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升温, 可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课堂上拼命举手, 利用胳膊肘敲击桌子, 就怕老师叫不到自己,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了中高年级课堂, “我要学”的气氛明显减少, 举手的人数减少, 热情不高, 给人一种引而不发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呢?以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 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过于表扬;不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怕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课堂提问没有正确的引导;有时是因为难于驾驭课堂等原因。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具有亲和力, 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 甚至敢于挑战教材。

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赞扬, 特别是在班级中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更渴望得到表扬, 当学生突破内心的自卑、畏惧的心理站起来大胆发问, 这就是要表扬的亮点, 同时他期待老师的表扬, 因此对于学生做出了努力而获得了成绩时, 不管成绩如何, 都应立即爽快地给予表扬, 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得到满足, 老师对学生的每一句赞扬都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培养, 恰当的评价凸显在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数学来源于生活,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并能激发学生“心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降低学生提出问题的门槛, 不否定学生的提问, 多鼓励学生, 哪怕是我们认为比较幼稚、不着边际的问题, 也要进行评价, 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坚持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正面的评价, 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 这样肯定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提问, 所提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有深度。

三培养学生分步筛选, 提升问题价值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为主, 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所以课前预习就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1. 预习中归纳问题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鼓励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 进行质疑到解疑, 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这样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解决, 消除了课堂上学生提问的盲目性, 经过预习, 课堂上学生针对不懂的地方会更加关注, 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提问, 课堂中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在预习中就能归纳出具有较高价值的问题。

2. 培养合作精神, 让研究的问题更有价值

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 课堂中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就不讲, 要让学生通过讨论、组织交流来解决, 学生把预习时产生的疑问进行小组内交流再质疑, 形成小组的共性问题上升到全班讨论, 讨论的内容就有了实质的价值, 很有可能就是课堂教学要突破的重难点, 从而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发现培养 篇8

何谓“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所谓“发现问题”, 是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维, 从表面上看来没有关系的一些现象中找到数量或者空间方面的某些联系, 或者找到数量或者空间方面的某些矛盾, 并把这些联系或者矛盾提炼出来.所谓“提出问题”, 是在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 把找到的联系或者矛盾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集中地以“问题”的形态表述出来, 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针对的是问题解决的全程, 是数学能力要求.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新课改的目标、是创新的源泉、有利于解决问题、有助于知识的积累、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因此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本文笔者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民主氛围, 保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意识

教师只有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 才能使学生敝开问题意识之门.首先, 教师要通过个别谈话、集体讨论、课外活动等形式, 创设一个心理相容的学生集体, 使得集体中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信任、和睦相处.集体心理相容可以保证成员有相似的态度、产生满足感, 使成员之间有较多的共同语言, 让学生在交流和活动中学会宽容、尊重和理解.然后通过表扬、竞赛等方式建立一个具有良好学风的班集体.最后教师在前者的基础上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调节和谐友好的教学气氛, 教师在形成民主氛围之后, 要让学生知道提出问题对掌握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促进作用, 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教育他们不以幼稚可笑的想法而发慌, 不以表达能力不好而羞出于口, 不以害怕出错而不敢想, 不以性格内向而躲避老师.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向书本说“不”、敢向老师说“不”、敢向“人云亦云”说“不”、敢向内心的隋性说“不”.同时, 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成功, 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怕羞的情绪, 善意地倾听、解释、引导他们的疑问, 及时发现闪光点, 给予中肯积极的评价.教师在具体创设民主氛围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要正确看待权威性.教师既要摒弃过去的师道尊严, 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威指导, 即把形式上的权威变成实质上的权威, 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信赖. (2) 要正确理解民主, 以免出现以下错误观点:无原则地包容学生, 认为他们是自由的, 说什么做什么都行;教师少讲学生多讲, 大家围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等.

二、加强思维的训练, 产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三、创设数学情境, 激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数学问题总源于某种情境, 离开了数学情境.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 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它以“问题”为导向, 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依托, 来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数学情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 而且也能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数学情境的优劣是由教师来决定的, 它直接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强烈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 (初中阶段, 数学情境的创设应突出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生活环境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列如情境:折叠一张大报纸 (厚0.5厘米) , 折叠方法———对折学生不一会就产生疑问: (1) 报纸太小了, 只能折几次, 怎么办?

(2) 给出报纸的厚度是作什么用的?师:若这张报纸很神奇, 要多大就有多大, 你们能猜想到什么?生: (1) 报纸可以折无数次: (2) 报纸每折~次后的厚度是原来的2倍, 折了3次就是0.5×2×2×2.折了4次就是0.5×2×2×2×2, 折n次就是0.5和n个2相乘: (3) 折多少次报纸的厚度可达十层楼房高? (心里估计:大概得折几百次吧?)

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篇9

以一节六年级“实际问题解题策略”的复习整理课为例, 对于这样的复习课, 很多老师的往往是给学生复习各种类型的例题, 然后规整分类总结, 达到复习效果。通过对2011版《课标》的解读, 笔者了解到课标中重点强调学生应“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笔者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进行了充分思考:这些实际问题的来源可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否可以不再由教师向学生定制实际问题?是否可以由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着这样的思考, 笔者进行了大胆尝试。

上课伊始, 笔者没有给学生提出任何实际问题, 而是给学生一个可以充分想象的情景——“数学届八大金刚之首‘小明’加入本班”, 听到老师对虚拟知名人物“小明”的介绍,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同时也对本节课的课程内容充满了期待。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同学们开启了小小的头脑风暴, “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15分钟到达, 速度是400米/分钟, 你猜猜我家到学校大概有多远?”“咱们学校四百米的记录才1分01秒, 你这步行速度也太快了吧?”……“小明带给大家5角一块和8角一块的巧克力共15块, 共花了9元, 请问5角和8角的巧克力各有几块?”“小明把原有糖果的80%给了我, 又把剩下的1/3给了老师, 还剩下6块, 他原来有几块?”……在课前笔者很难想象, 学生居然自己编出了这么多数学实际问题。学生们在自己编题、自己解题的过程中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并且收获了快乐和自信。

纵观这节课, 学生各抒己见, 思维活跃, 课堂气氛活跃, 别开生面。让笔者对课堂设计信心满满, 但也同时发现了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所提问题多来源例题, 而不是真实生活

学生往往以教科书为原型, 提出生活中类似教科书中例题的问题。但是, 这样的问题往往不是因需要而提出的, 而是为了提出问题而提问题。而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树立一种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应从如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习惯。

第一, 可以在平时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具体做法。例如, 可以让学生记一些数学日记;每天请学生分享一些生活中的情景和自己遇到的问题, 大家共同解答等。

第二, 可以对积极发现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当表扬, 口头表扬和适当的虚拟奖励都可以。表扬不仅是对当事人的鼓励, 也是给其他孩子树立榜样,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二、提出的问题不具代表性

当一个学生提出问题时, 其他同学接受了这个学生的思维模式, 会提出类似的问题。从教学的设计上来说, 教师希望在一节课上展现出不同的题型, 产生不同的难度梯度。这便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

1. 主动营造提不同的问题环境。

强调问题的多样性与价值性, 让学生了解课堂对问题类型多样性的需求。具体来说, 对提不同类型问题的学生要重点表扬, 让学生主动拓宽问题的宽度和广度。

2. 尽量提出需要大家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 其中一个本质条件是当其被提出时, 提问者不知道答案, 或至少要经过反复思考才会得出答案。如果在日常授课时就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或者“拿不准”的问题, 模仿问题也就会随之减少。

三、提出问题的不确定性, 难以掌控课堂

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这些不确定性会使教学过程难以把控, 这往往是教师放弃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笔者认为要努力把孩子们培养成有素养的人, 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同时也是积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寻找科学灵感的人。要做到这些, 就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 从一字一句的鼓励开始, 从建立让敢于学生提出问题的信念开始。让学生睁开眼睛去发现, 张开嘴巴去提问, 让问题充斥在每一个属于数学的四十分钟。

参考文献

发现培养 篇10

一、命题的引导

1.引导学生写自己美好的童年。

童年, 在一个人的记忆中永远无法释怀, 不论快乐或是悲伤, 它值得学生好好写一写。前不久,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难忘的童年》。我发现, 除了一些常见的内容如童年玩雪、童年的梦想等之外, 很多学生展示了童年多姿多彩的世界:有的写和奶奶在田间劳动;有的写生日那天对父母的“误会”;有的写自己养小鱼的趣事;还有的写自己第一次打针的经历、自己吃桑葚的趣事等, 真是丰富的童年。

劳动, 特别是乡下的劳动, 是当今很多学生不熟悉的或是不愿做的事。有的学生写道:“我提着废品来到‘交易中心’。拿给叔叔称一下, 共两斤。叔叔开价说:‘每斤3毛吧。’我心想:有些贵, 不如跟他压一压。‘每斤2毛吧。’我以为他不答应, 正想着对策呢, 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想:干脆压到底吧。‘每斤1毛。’不出我所料, 他欣然同意了。可他用疑惑的眼睛看着我, 可能是他很奇怪我小小年纪就会压价吧。叔叔掏出两角钱给我, 我乐得一蹦三尺高, 赶紧跑回去告诉妈妈, 等着妈妈夸奖我。妈妈听我讲完后, 大笑起来说:‘他是买主, 你是卖主, 你搞反了!’这么一算, 我亏了4角钱啊!每次想起这件事, 我就大笑起来, 它已经深藏在我的记忆中。”这些“压价“的文字, 没有体验的人是无法写出来的。

2.引导学生写当下生活的快乐。

学生在学习上有快乐, 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快乐。我觉得生活的快乐不比学习上的快乐层次低。有一次, 我布置了一篇《一场足球赛》的作文, 大多数学生都写得不错, 生动活泼。有的详写场上的激烈, 有的详写围观的场景, 角度不一。

有文章写道:“小君冲破其他队员的阻挡, 抢到足球, 开始向风火队的球门进攻。突然, 半路杀出一个杀手锏, 阻挡小君的去路。小君和他不分上下, 小君往左, 他也往左, 小君往右, 他也往右。小君心想:真是个死缠烂打的家伙, 怎么甩也甩不掉。不行, 我得想个办法甩掉他。有啦, 小君做出一个往左拐的动作。他看见了, 也做了同样的防守动作。霎时, 小君来了一个90度大转弯, 从他的右边跑了过去。他见状, 呆在原地傻了, 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小君向前跑, 向前跑, 最后到了守门员那里。守门员做出一个严肃的姿势:他的双手放在膝盖上, 弯下身, 等待球的到来。小君一个‘旋风无敌脚’, 守门员冲上去接, 一个不小心, 球飞进了球门里, 霹雳队赢了一分……”比赛的激烈场面绝不是讨厌足球的同学能写得出的, 需要作者对足球的热爱与长期的观察。

二、作者主体意识与读者意识的培养

1.为了竞选班干部, 也是为了同学们, 努力写好自己的闪光点。

竞选班干部, 是学生喜欢做的事。因此,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写好竞选的文章自然就成为自己喜欢的事, 因为他们要对自己所写的文章负责。从所写的情况来看, 有竞选体育委员的;有竞选班长的;有竞选数学课代表的等。大家都写得充满激情, 不乏理性, 充满信心, 有鼓动性。

有一位女生想竞选班长, 她这样写道:“我觉得自己是个刚强的女孩, 我有足够的能力赢得班长这个职位, 因为我学习成绩好, 几乎每次考试都是90分以上。另外, 我是副班长, 有管理能力。我用我独特的方法来管理班级, 让同学们在课下文明休息, 认真完成作业, 专心看课外书。如果我当选了班长, 别人想请教我不会做的题目, 我不会拒绝, 也不会给他们抄袭, 而会一心一意教他们怎么思考。我还会在班队活动中, 想出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大家度过快乐、丰富多彩的一节课。同时, 我也会在班上组织一个图书角, 让大家把家里的书拿来, 放在教室里, 使大家能看到图书馆不一定能看到的书籍。”

2.为了今后的成长, 也是为了写给自己看, 认真写好自己。

成长需要代价, 更需要思考, 写作就是一种磨砺心灵的好办法。有的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 发现坚持是成功之道;有的写自己考试糟糕的沮丧, 发现自己准备的不足、头脑的简单;有的写自己在妈妈的教育下懂得了做人的品质, 对妈妈感恩。

比如, 有的写道:“开始学滑板时, 我以为十分简单, 便神气十足地踏上滑板。哪知滑板那样的不稳, 我的身体慢慢向前倒。滑板一飞, 我就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我这一摔, 衣服上、手上都沾满了污垢, 有点儿想放弃了。但我又想起‘坚持不懈’这个成语。别的小孩能驾驭得了, 我为什么就不行呢?再说, 他们能够滑得得心应手, 背后肯定也下了许多工夫, 我一定也要学会!”

三、对学生写作情况的探究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思考, 我感到很多学生之所以开始愿意写文章, 甚至是不错的文章, 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让学生开始找到了愿意写的东西, 在于让他们觉得写作其实跟自己有密切的关系, 从而感到自己就是写作的主人翁。下面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探究。

首先, 命题的正确引导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动力之一。究竟那一种命题形式好, 我觉得关键在于效果。我的很多学生不愿写作文, 自己也不愿意自主命题作文。针对这种情况, 我决定从搞好教师的命题入手。什么样的命题受到学生欢迎?最重要的是命题要关注社会、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也就是说, 教师的命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激发他们内心的需求欲。好的命题也要注重应用性、实际性与多样性。

其次, 培养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读者意识是推进写作进步的关键。不少学生平时写文章大多是为应付老师的任务。这种写作是盲目的, 是一种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写给谁看的活动。

1.写作主体意识的培养。

写作主体意识就是学生要知道写作是自己的事情, 首先要意识到写作是为自己而写, 为自己的需要而写。比如, 可以让学生为反思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而写, 这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可以让学生为感激母亲的付出而写, 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可以为回忆自己曾经经历的困境而写, 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等, 不一而足。

2.读者意识的培养。

发现培养 篇11

关键词:哲学思维;真理;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8-0019-03

科学发现能唤醒人们的好奇,激发人们的热情。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之旅,从而培养哲学思维能力,应成为广大中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与不懈追求。现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为题,围绕屠呦呦先生获诺奖这一话题,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

课题: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过程,明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从而感受哲学思维的实践性、辩证性、批判性和超越经验等特征。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授导法、问题探究法、图示法等。授课时,教师充分利用材料,用预先设置的问题导人,引导学生先读书预习,再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最后教师点拨概括,采取边板书、边指导学生读书讨论的方法组织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主要教学过程

材料一: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几百年前人类就开始研究抗疟药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

材料一说明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并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板书)

为什么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材料二:在当时,研究青蒿素有好几个团队,但其他团队都认为青蒿素作用小而放弃了。屠呦呦领导团队做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方子的积累探索,在实验室筛选了许多药物最终才确定了青蒿素的研究。

青蒿素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普遍筛选。根据文献确定对象,筛选了数千个药物最终确定几个药,青蒿只是其中之一。第二阶段是青蒿被作为再筛选的对象,但也只有10%-40%的抑制率,远没有胡椒的90%高,效果并不理想。到了第三阶段,屠呦呦受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启发,开始考虑提取过程当中的温度,用低沸点的溶剂去提取.由于得到了有效成分.使青蒿的抑制率几乎达到100%。

材料二说明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展示后,老师归纳:认识具有反复性(板书)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一开始,青蒿素的研究有不同的团队,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西药结合的研究,其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决定了她不可能像其他团队那样放弃对青蒿素的研究,从而使对青蒿素的研究具有持续性。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青蒿素的研究在经历了三个阶段后思路才清晰起来,从而使对青蒿素的研究具有反复性、持续性。

问题探究①: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

学生讨论并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板书)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材料中,屠呦呦运用实验工具领导团队不断地进行药学实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抗疟药。

材料三:在几百年前,人类就发现了较为有效的抗疟药物。1630年,西班牙传教士朱安·鲁珀发现了“金鸡纳”治疗疟疾有效,但副作用很大。1820年,法国医生在金鸡纳树皮中提纯出“喹啉”后,人类似乎找到了“抗疟”的盾牌,但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的抗药性,又使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上世纪,屠呦呦团队筛选了几千种药物,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终于使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

材料三说明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认识具有无限性(板书)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疟原虫的抗药性产生后,使得人们认识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几百年时间里人们一直在进行着世代相传的抗疟研究;较后一代人既继承前人的实践结果,又不断进行着新的实践,从而使认识具有无限性。

问题探究②: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为什么认识具有无限性?

学生讨论并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因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板书)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为了治疗疟疾,人类找到了“金鸡纳”树皮;为了减少“金鸡纳”的副作用,人类提纯出了“喹啉”;为了解决疟原虫的抗药性,人类提取了“青蒿素”,这些都说明,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推动了认识的发展。每一阶段的实验,都会产生新的实验工具,拓展人类的认识,促进人类对疟疾认识的发展。不断进行的抗疟实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疟疾的能力,提高了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了认识不断深化。

材料四:针对疟原虫的抗药性,屠呦呦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使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又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抗疟效果更高;反复不懈地实验更使抑制率达100%。1972年分离出青蒿素结晶时,动物实验非常好,但临床效果却不好,于是有人犹豫了。但屠呦呦执着坚持,自己的以身试药以及全部病例痊愈的结果证明,青蒿素确实是一种高效的抗疟新药。多年来屠呦呦并没有止步于青蒿素的发现,她还在继续青蒿素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新的适应症的研究工作。

材料四说明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认识具有上升性(板书)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屠呦呦不断改进提取方法,使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一步步提高,最后达到100%,说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一次都是向事物的本质更靠近了一步。发现青蒿素后,屠呦呦并没有止步于此,仍继续青蒿素的新的适应症的研究工作,是因为她知道,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会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了。

问题探究③: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为什么认识具有上升性?

学生讨论并展示答案后,老师归纳: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板书)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不能用认识自身,也不能用客观事物。只有实践这一“桥梁”,才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面对疟原虫的抗药性,屠呦呦不断用实验加以对照,才使得抗疟效果不断提高。在分离出青蒿素后,她更是以身试药,因为,她知道,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而且,只有实践的不断进行,才能一步步揭开事物的本质,使人的认识更靠近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推动认识不断上升。而那些在不同地区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了。

总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以上内容,也可以用三维坐标表示:其中,横坐标x轴代表认识的广度——认识具有反复性;纵坐标v轴代表认识的深度——认识具有上升性;z轴代表时间的宽度——认识具有无限性。用时空观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进行分析,更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辩证思维的合理性。

问题探究④:联系四则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说从屠呦呦抗击疟疾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讨论并展示答案后,教师归纳: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决定追求真理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大胆实践,敢于创新;正确对待前人的经验,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要全盘否定;追求真理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敢于坚持,与时俱进。

教学提纲: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认识具有无限性。因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认识具有上升性。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实践表明,关注生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哲学思维,能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陋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据统计,高一学生的主动听课率由原来的38.2%上升到91.4%,高二学生的主动选修率由原来的8%上升到29%,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哲学思维可以指引着人生的前进方向”(科学家波恩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贯穿哲学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使他们走得更远、更快、更稳、更好。

在悟读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篇12

一、悟读能培养学生乐于发现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仔细想想,牛顿若不是对苹果落地心存好奇,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若不是对世界万物感兴趣,也不会有一千多项发明。可见,兴趣对一个人有新的发现是多么重要。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理解阅读材料意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首先也得激发他们的发现兴趣,而悟读就是激发学生发现兴趣的良好方法。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为让学生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究竟“神在哪里,妙在何处”,我让学生带着疑问先独立阅读“雾中借箭”部分,而后再进行同桌及组内交流。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相关语句对诸葛亮的“神”与“妙”作出了回答,并对“神机妙算”有了理解。按理说,既然学生已经通过与人合作弄清了问题,也理解了“神”机“妙”算,已经可以结束对该问题的探讨了,但我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让学生联系上文,抓住“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这句话,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围绕相关内容,时而放声朗读,时而小声读,时而谈谈感受,时而听读,时而默读……在反复进行几次后,我又问:“同学们,你们现在觉得诸葛亮‘神’在哪里‘妙’在何处?”此时,学生的思想闸门一下打开了,纷纷说道:“诸葛亮不但精通天文历法,还很识人心。”“诸葛亮真会虚张声势。”“从鲁肃的吃惊,我知道诸葛亮暗自高兴。”“从‘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我看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诸葛亮借箭,我知道了做人就应该足智多谋。”“我知道了做事应三思而行。”当我要求完成下一个练习时,一个学生突然把手高高举起,我以为出什么事了,结果他站起来说:“老师,我希望以后多像刚才这样学课文,这样我们就会对每一篇课文有更多的收获了。”这位学生的话音刚落,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响起了一阵掌声。仔细想想:这掌声不是证明这个同学的希望也是全班同学的希望吗?不也说明在多花不到10分钟的悟读中把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和发现兴趣给调动起来了吗?

二、悟读能训练学生善于发现的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中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挖掘更深、更广、更有价值的思考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乌鸦喝水》一文时,很多教师一般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再设计如“乌鸦还有别的办法喝到水吗”这样的拓展练习,便结束全课的学习。其实,进行完上述教学,我们还可以适当重复下面的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悟读:“轻声读课文——闭目听读课文——小声复述课文——说说你又明白什么……”,这一过程后,他们就可能会有“乌鸦站在瓶口时想……”“经过这次喝水后,这只乌鸦知道了……”“从‘乌鸦喝水’的故事我懂得了……”等方面的想法。当然,在刚开始进行“悟读发现”训练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发现可能五花八门,甚至有时可能与课文内涵毫无关系,但重要的是在经历以上的悟读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广度得到了拓展,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三、悟读能让学生形成主动发现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说明,光有在悟读中对发现的兴趣培养和发现思维的长期训练还不行,还必须让我们所教的学生成为阅读中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强烈需要”的实现,离不开悟读,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悟读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更多的阅读探究空间,引导他们通过悟读去发现,并对他们新的发现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把课内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他们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相信,只要长期坚持引导学生悟读,阅读教学所追求的“让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形成在阅读中主动发现的能力”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

【发现培养】推荐阅读:

培养发现问题05-11

发现现状07-15

发现式05-10

自主发现06-10

发现法06-21

数学发现06-23

发现07-08

拓扑发现08-06

发现线索08-07

知识发现08-10

上一篇:做好高三英语复习论文下一篇:道路绿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