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合作

2024-09-08

发现合作(精选5篇)

发现合作 篇1

合作和创新是当今21世纪的主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具备了合作和创新精神, 就能在信息时代抢占先机。江泽民同志就曾经多次在讲话中提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而在当今社会,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担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们教师的肩上。所以, 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交还给学生, 使他们的观点求同存异, 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主动性。我认为在自主教学中, 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

衡量课堂学生活动量, 要看学生活动的时间、参与数量和过程。一般来说, 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课堂时长的三分之一, 其他时间留给学生为好, 教师要在这段时间内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参与活动, 要留足充裕的时间,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规律。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启发和推动学生的思维、发现和赏识学生的创造火花、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探索和钻研的兴趣上。

二、鼓励学生课堂讨论, 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

现今课堂中, 学生的活动往往是“戴着镣铐”的, 是“捆缚”的。而就一般来说, 放开的程度越大, 自由空间就越大, 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效果就越好。所谓课堂讨论就是从教师设计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出发, 由学生自己讨论, 集思广益, 使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检查自己和别人的思维过程, 增强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都主动参与合作, 在学习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时常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展开讨论。如“角的认识”一课, 当我讲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时, 一位同学提出质疑:课桌和课本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上表面) , 但课本的四个角要比课桌的四个角看起来要小得多, 为什么说它们都是直角呢?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涉及到角的大小的本质问题, 于是就顺水推舟, 让大家发表意见, 我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角, 延长角的两条边, 结果这个角的度数不变, 即角的大小不变。最终归纳形成共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及时质疑并进行小组讨论, 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及时调控, 而且课堂上创造了多向交流的机会, 满足了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自学能力, 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 使学生在合作活动中生动活泼地自主发展。实践证明:不同思维的碰撞, 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创造的火花。但怎样使学生更科学地进行思考讨论, 通过讨论解决哪些问题, 使学生在讨论中得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

三、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

一方面改变教学方法, 实施探究式学习, 展开“小课题”研究, 在与学生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同时,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探究上, 注重问题的提出、研究、探索和解决。另一方面把课堂延伸到实验室、家庭、工厂、农田等, 通过学生实地感受知识, 使学生在实践中多渠道去寻找、去探索、去体验、去分析、去思考, 然后得出结论。例如, 学习《三角形稳定性》时, 我让学生动手修一修桌椅;学习了《利息》后, 我让学生调查各种储蓄利息的情况, 哪种存款最适合自己家庭, 自己的储蓄到期后, 可以得到多少本息和利息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 而且注意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教给学生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从“教知识”向“教方法”转变, 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时候, 教师应该设置“导读提纲”。教师应注重“学什么”和“怎样学”两方面的引导, 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重视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探究、归纳和总结, 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教师应采用“低坡度, 密台阶”的方式, 注意新旧知识的紧密衔接。如进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复习“整数除法商不变的性质”, 并在此基础上提问: (1) 整数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对于小数是否同样适用; (2) 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同时又保证商不变,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去发现。又如, “工程问题”的转折点就在于具体数量向“单位”的转化, 这也是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 提纲就在这方面做文章。对于新知识的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的提示去实践, 使他们谋求对新知识的感知。这样不仅使学生发现了规律, 还让学生学会了怎样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从而提高了阅读、观摩、推理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对学生的学习探究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适时地进行肯定、表扬。例如, 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 对的教师应当给予表扬, 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错的教师应及时纠正, 并鼓励他们不要气馁, 肯定其勇气可佳, 一定会成功, 使他们重新树立起信心的风帆。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 教师要大加赞赏, 以便激起学生求知创新的欲望, 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创造热情。

发现合作 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規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我记得在一次测验中,其中一题目为: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直角,再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对于后面一个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未能完成,原因在于没把题目读完。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大多数同学只读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数字或个别词语做题,不作深入思考,而是凭着感觉做。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的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如:我在教完“5的口诀”时,给学生出了很有兴趣的一道题,我问:你知道罗老师今年几岁吗?猜出来有奖品哟!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出示一幅有规律排列的糖果图,横排7颗,有5排我接着说:“罗老师的年龄数隐藏在这幅糖果图里,看谁能很快数出一共有多少颗糖果的办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把7看成6,就有5个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说:我先看成5个5,再加2个5-------。就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

发现合作 篇3

从理论上讲小组合作学习对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效果,但是对广大普通一线的教师来说,可以参考的合作学习方案、可以借鉴的合作学习案例相当稀缺,所以常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问题[1].如,有的小组热闹一阵子后,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容易被优秀学生“垄断”,成为他们的舞台……笔者开展合作学习教学实践,至今已有10年时间,从合作学习的前期准备,到合作学习初期的种种迷惘、困惑,再到中、后期的积极参与,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思索,本人将合作学习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归纳为以下三类:

1. 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来自于教师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而教师在实践合作学习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无论是智力发展水平、个人情感因素甚至家庭教育背景,学生之间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查阅文献可以发现,一些对合作学习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思想感情内向的儿童、胆小和害怕受到别人拒绝的学生,不适合在小组合作学习.这恰好与本人在实际教学时发现的现象是吻合的.

(2)教师在实践合作学习时,只是生搬硬套相关理论与策略,忽略了学科的特点.应当针对不同学科,选择不同的合作策略.比如,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就往往采用的是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此外,不同的学习阶段也应对应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如物理实验课上,在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阶段,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借助小组力量,突破重难点[2].

(3)不是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必须采用合作学习.从实践中,我们发现简单的知识技能教学,如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明显不高.而如果是以下几类情况:变式———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提出的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以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求全类问题———需要学生从多方面考虑,求全,从而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与思路;求优类问题———要求学生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较为繁杂的实验设计等,此时采取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形成足够的认知冲突,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 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来自于学生的问题

学生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合作学习之所以在部分班级没有凸显其优势,学生这里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分组方式对合作学习的影响.

这是笔者在合作学习初期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合作学习理论要求分组时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其理由是,组内异质能使得学习环境多样化,能最大程度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补;组间同质能保证各小组整体水平基本相同,可以确保竞争的公平性.尽管这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但由于小组成员的智力水平、思想情感、家庭教育背景各不相同,导致在异质小组内部,交往的双方往往缺乏彼此间的共同语言,难以形成信息互补的合作氛围.同时,在进行分组时,每个组的整体水平以什么为标准不好量化,也就很难界定.

3. 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来自于教学硬件的问题

实践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件基础.最理想的合作学习班级人数应控制在15至24人左右,但这种班级规模在国内很难实现.目前分组后,教室空间就显得比较拥挤,合作学习时小组间的干扰较大,教师的关注面不能够完全覆盖班级的每个小组,合作学习较难开展.这也是本人在合作学习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

二、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及策略研究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们在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不能发挥出合作学习的独特优势,使得合作学习处于低效状态.为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并设计了对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针对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思考与改进

通过几年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本人初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中学物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将课型按照新授课、讲评课以及复习课进行分类.新授课教学流程一般为:自主学习、组内交流、成果展示、反思质疑,由5分钟自主学习和40分钟正课构成.自主学习时间,教师严格做到“不讲课,不辅导”;正课时间,每节课必须至少安排一次小组合作,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不断巩固学生的合作技能;讲评课教学流程一般为:纠错、求助、反馈、点拨、变式;复习课教学流程一般为:知识回炉、疑点整合、解疑答惑、巩固拓展[3].

2. 针对学生问题的思考与改进

目前国内外,对于小组合作的方法有:拼版分组法、调查分组法、编号分组法.学习了以上三种分组方法,再结合教学实际,笔者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比较实用的分组方法,既借鉴了上述三种方法中有特色的、合理的部分,改进了上述方法中的一些缺陷,同时根据实际物理教学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一方面通过制定“组规”等形式,确保合作小组的纪律,确保班级正常的教学环境,使得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角色分工和角色轮换制度,确保学生有较高的合作参与度,维护了小组内的平衡,使得合作物理学习能够持续进行.现将笔者的方法介绍如下.

(1)为确保小组之间实力基本均衡,本人依据的分组原则是:对照所有学科总均分或总分(看班级排名也可以),分组时尽量保证组内所有成员的总均分和或总分之和(或排名之和)相同,当然还应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因素,以便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机制(小组成员并不固定,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某个或某些小组成员有异常,应及时调动).

(2)为产生小组归属感、荣誉感,本人要求每个小组确定自己个性化的组名,确立本小组格言,由此初步形成小组文化,使得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本组不可替代的一员.

(3)为避免小组内出现优等生“专制”等情况,我们在小组内设置了不同角色,以确保在每个阶段,每个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任务或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资料员、评分员、发言员、记录员、噪音控制员等.一段时间后(一般以一周为单位),角色进行轮换,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部学生参与合作的可能性,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责任、有事可做,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切实提高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效率,维护了小组内的平衡性.

(4)为避免出现某个小组一家独大,包揽全班发言的情况,笔者的做法是,安排一个专门的记录员,记录每个小组一天的发言次数.规定小组一天发言次数的上限,达到上限后,该小组今天的发言资格就被取消.

在实践的基础上,本人还提出了所谓的“四声”技能培训,即倾听无声、交流轻声、发言大声、质疑有声,用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3. 针对教学硬件问题的思考与改进

就目前情况来看,班级人数无法减少.为避免形成纷乱嘈杂的合作学习环境,个人觉得只能从班级纪律、学生合作技能培训方面加以考虑.

我,走在小组合作学习之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毛月英.合作学习实践中的问题分析[J].潍坊教育学报,2014(11):94.

[2]杨九俊.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6):60-61.

发现合作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合作探究,评价,激励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尝试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认知自己,能更好帮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有效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和集中力。按照课程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评价他们的认知情感、学习态度以及发展等方面,能在有效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基础上,帮助他们及时总结反思学习策略方法,让学生在自我主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深刻认知体验,提高英语学习内生动力。

一、评价学生参与合作认知情感,提高学习主动性

围绕学生学习认知情感,以互动探究的评价模式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知自我,更能帮助他们获得深刻认知感悟。从学生参与互动的情感态度中了解他们的认知需求,能在有效帮助他们在调整学习策略中增强学习的自觉主动性。

评价学生参与合作认知情感,应在围绕多元化和针对性的基础上,围绕学生在合作中的认知、互动、激情、态度等方面做出全面的评价,鼓励他们在主动表现和积极尝试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精彩,让他们的认知情感更加积极向上。针对学生在合作中的积极表现,运用激励的方式来鼓舞他们,通过掌声喝彩、表扬认可、成果展示等方式来多鼓励学生脱引而出,让他们在积极向上的竞争过程中尝试竞争和合作,增强他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能使得学生对合作学习过程有深入浅出的理解。例如,在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5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合作探究评价中,可根据学生对Jenny和Daniel的角色对话表现流利程度进行评价,引导他们根据各自的理解感知就“The charactersabout greet in Rome”和“What do we should get along with others? ”等合作交流情感、思维方法等作出全面评价,帮助他们在主动尝试中增强理解感悟,让合作探究成为他们求知探索的自觉行为。

二、评价学生合作交流探知过程,深化学习目标性

重视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表现,让他们能够从讨论过程中了解各自的学习目标方向,更利于他们增强理解感知。以这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利于他们更好展现自己的学习才能。评价学生合作交流过程,能使得学生获得明确的指导帮助。

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互动合作情况,引导他们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围绕语言表达过程、合作探究认知和拓展延伸等方面表现,对学生作出中肯的认定和评判。在教学评价中,围绕学生的讨论交流,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类的评价,引导学生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及时调整策略方法。按照语言表达的需要,可建议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指导,就他们在认知感悟中的相关表达作出评价指导,帮助他们在主动调整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方法规则。

评价学生合作探究,利于他们在主动找出问题和不足过程中获得深刻理解体验。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 1 Dreamhomes的“Reading A Homes around the world”教学评价中,可根据学生在同桌交流中“What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的互动评价情况,围绕他们的质疑交流进行评价,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学习方法。围绕学生在“How do you introduceyour dream home?”和“How do you think of their favouritehome?”学习任务指导下的小组互动进行评价,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学习策略方法。

三、评价学生发展创新探索精神,增强学习潜能力

重视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侧重于引导他们针对自身的学习问题进行综合评价,让他们的学习精神能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更利于他们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评价学生的发展创新,对帮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增强认知感悟和提高学习潜能动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互动评价为基准,引导学生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主动修正问题,不仅能起到总结反思的作用,更能够使得学生在彼此互动的过程提升理解感知的广度和深度。围绕学生语言表达想象思维作出客观评价,更能帮助他们激活思维灵感,引导他们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开阔思维。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可运用追问指点和鼓励学生运用同桌互评、小组点评、教师测评等方式来认可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帮助他们在主动调整反思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体验。围绕学生的发展需要作出全面评价,能在激活思维想象的基础上,更利于学生获得丰富思维想象空间。

发现合作 篇5

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实施的终目的,是为了降低供应链上建筑产品总成本,并通过企业间充分信息共享缩短产品交货期,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产品质量,从而产生更大竞争优势。供应链合作伙伴对整个供应链战略发展和各节点企业命运休戚相关,因此战略伙伴选择至关重要,为避免与劣质、未具备相应资格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对合作伙伴的选择足够重视,制定一套完整的评价和选择程序,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减少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影响,最大限度保证评价和选择工作有效性。

1 房地产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

(1)房地产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概念。供应链合作关系是在供应链上有相互关系的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一种协议关系。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目标和利益的伙伴企业之间。房地产开发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是从战略管理高度,通过整合房地产供应链企业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开发商为核心企业,土地开发商、营销策划公司、材料供应商、设计商、工程承包商、物管公司、金融机构等相关企业参与的伙伴组织模式。

(2)房地产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房地产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研究不多,其中深圳大学范丰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中,从理论上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原则、综合评价指标、方法和步骤;但只是简介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几种方法及选择步骤,没有进行深入具体说明。同济大学曹吉鸣在《基于房地产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和《房地产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模糊综合评价》中进一步分析了房地产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合作伙伴进行选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房地产供应链系统中对每个合作伙伴考核指标众多,仅仅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十分复杂和困难。信息熵作为一种知识挖掘的方法,利用它可以帮助房地产企业在众多指标中,寻找出那些对系统评价具有重要价值的指标,利用这些重要指标再进行下一步评价与分析。

目前,把信息熵方法作为一种模糊知识发现技术的研究较少见,在房地产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应用这种方法还没有,因此采用信息熵方法对房地产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选择,具有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大大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以实现整个供应链最优组合,使整个供应链上企业实现共赢。

2 信息熵方法的引入

Shannon定义自信息的数学期望为信息熵,即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量[1]:

信息熵的物理含义可作如下解释:信息熵表征了信源整体的统计特征,是总体的平均不确定性的量度。对于某一特定的信息源,其信息熵只有一个,不同的信息源,因统计特性不同,其熵也不同。

信息论认为:对于那些确定性事件通常认为它并不具备任何信息,信息仅存在那些随机事件(信号)之中,信息量的大小与事件发生的概率成反比,只有当我们接受到的信号能够帮助我们减小事件的非确定性时,我们才获得了信息。这是信息熵的基本含义,也是信息理论评价随机事件(信号)信息量大小的基础。信息熵是香农(C·E·Shannon)对事物出现的不确定性的科学称谓,香农提出信息熵概念的目的是用来解决随机事件或信号所含信息量大小的评价,所以信息熵又称香农熵[2]。基于概率论[3]的信息熵是通过随机抽样实验时抽样结果的不确定性来定义信息熵的大小。

3 基于信息熵的模糊知识发现在房地产供应链伙伴合作选择的过程

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核心企业,结合其对工程承包商的选择为实例进行分析。

首先,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数据库中提取工程承包商数据。假设共有15个合作过的承包商数据信息,分别用P1,P2,…,P15表示,其中每条数据分别记录了该承包商18项指标,用A,B,…,R表示,每项指标均分为“优秀”“好”“一般”和“差”四个等级,表1中为了方便用1、2、3、4分别代表这四个模糊等级。

假设这15个样本数据整体输出状态有两大类,模糊等级分别为“优秀”和“一般”,分别用Y1,Y2表示。

建立模糊定性矩阵,已有系统将会利用常用的模糊评价方法评价等级,若其中:

评价等级为“优秀”的数据有{P5,P6,P7,P14};

评价等级为“一般”的数据有{P1,P2,P3,P4,P8,P9,P10,P11,P12,P13,P14}。

下面利用本文叙述的方法来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合作伙伴评价中的各个因素指标的重要度。

因此,依以上样本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每个因素模糊状态“优秀”“好”“一般”和“差”与评价结论Y1,Y2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写成模糊推理规则;在15条推理规则中,规则后件为Y1的有4条,规则后件为Y2的有11条,根据公式计算出样本系统的熵为:

列出各因素状态与系统结论状态分布,如表1。

由表1,A的模糊状态A1在类别Y1,Y2上的样本频数分别为1和0,则由条件熵公式:

因素A取状态A1时系统的条件熵为:

而在全部数据中,因素A的模糊状态A1,A2,A3,A4的样本频数分别为可以计算因素A对整个系统的条件熵:

由公式得到因素对推理系统的信息增益为:

计算出每一个因素的信息增益:

从计算结果分析,不妨设阈值λ=0.5,则筛选出信息增益较大的几个因素有:IA(T);IE(T);II(T),IJ(T);IK(T);IO(T)。则们可以认定这六个指标即是对承包商评价比较重要的指标,对系统总的信息增益为:

可以计算出这些因素的权重,即:

同理可得:

为了定量地来分析每名候选者得分,我们给评定等级“优秀”和“良好”赋值0.9和0.8,根据模糊规则TF<A,0.1925>且<E,0.193>且<I,0.137>且<J,0.1427>且<K,0.1427>且<O,0.1925>,THEN<Y1或Y2>对每个候选工程承包商求加权平均分,得:

根据得分排名,Mark(a)>Mark(b)>Mark(h)>Mark(i)>Mark(j);可见a的加权分数最高,所以企业依据这种评价方法决定选择a工程承包商作为合作伙伴。

4 结束语

本文把信息熵思想与模糊推理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过程中,克服了现有方法评价过程单一化、主观化、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的缺点。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具有庞大而又复杂的各类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开发商需要分别设置不同类型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综合评价因素体系,开发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计算程序[4],以提高评价和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工作水平和效率[5]。

摘要:利用信息论中的信息熵思想,计算因素对系统的信息增益;以此为依据,在复杂大量的数据属性中选取对系统影响较大的重要指标,作为房地产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依据,并最终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出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最优决策。

关键词:信息熵,模糊知识,房地产供应链

参考文献

[1]Wilson A G.Entropy in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PionLtd,London,1970.

[2]闫植林:《管理决策中的熵理论及应用研究》[R];《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46-48。

[3]Wilson A G.A statistical theory of special distribution models,Transportation Research,Vol.1,1970:253-269.

[4]郭嗣琮、陈刚:《信息科学中的软计算方法》[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108-122。

【发现合作】推荐阅读:

发现现状07-15

发现式05-10

自主发现06-10

发现法06-21

数学发现06-23

发现07-08

拓扑发现08-06

发现线索08-07

知识发现08-10

缺陷发现08-13

上一篇:护士技能论文下一篇:城镇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