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的眼睛

2024-09-22

发现美的眼睛(共7篇)

发现美的眼睛 篇1

罗丹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如此作文才可能有生命, 学生身心才能得以发展, 从而真正做到“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那么, 作为语文教师, 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引导学生用心观察, 发现生活中的美

实验证明, 人们在阅读中, 眼睛的注视 (即静观默察) 占全部阅读的90%~95%。同样, 对待社会生活, 也离不开人们的审美观。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路, 两旁风景优美入口处竖着一块标语牌:“慢慢走, 欣赏啊!”朱光潜先生对此感叹说, “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 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 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 无暇回首流连风景, 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惋惜的事啊!”朱光潜所惋惜的情形, 大量存在于中学生身上。许多学生感叹生活平淡无奇, 缺少惊心动魄的大事。于是觉得写作文如无米之炊, 文思枯竭, 难以下笔。对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那些普通的人和平常的事, 时时留心, 处处在意, 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 去感悟生活中的智慧、生活中的哲理。我们以《秋日》为题, 指导学生写观察性随笔。要求细心观察, 并且做到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通过引导、点拨, 学生写出不少佳作。如王志成同学写道:

一个秋日清晨, 我独自在校园中漫步。不经意间发现, 有一簇毛茸茸的、弯弯的小东西。出于好奇, 我扒开杂草, 近前细看。啊, 这些分明就是些小豆荚, 只是有些特别, 大小只有普通豆荚的三分之一, 但其形状却与普通豆荚一模一样。

我循着它的藤枝, 发现了在它的枝杈上还有许多这样的小豆荚。我仔细端详它。其植株并不高大, 是攀援着一株硬杆的杂草生长的。叶子小小的, 比指甲还小, 小得着实可爱清晨的露滴在小叶尖上, 晶莹透亮。一颗小虫儿爬在那豆荚上, 我正要去碰它, 它便弹开了, 引得小豆荚微微摆动, 很有意趣。

我小心地掰下一节豆荚, 剥开来, 从里面跳出一粒粒极小的豆子。把它们端在手中。我想这小豆荚的来历。也许原先这里是一片豆荚田, 后来丰收了, 遗留下几颗豆子。再后来又因学校要扩建, 土地被围墙围进后, 这里成了荒地。众多杂草生长起来, 这遗留下来的豆子也在春雨的洗礼下发了芽。虽然没有了农人为之拔尽周围的杂草;虽然没有了农人为之施肥, 但它还是开花结果了。这小小的豆荚在这荒落的境地中, 没有因少了农人的照料而消沉而枯死, 依然不动声色地发芽, 在杂草丛中显示其顽强的生命力。我为之深深折服

端赏着手中的小豆荚, 我撒手让这小豆荚落入土中, 相信它明年会更加茁壮。

(刊载于《中学生天地》2012年10月)

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体验美感

罗丹在谈到古希腊雕塑《维纳斯》时说, “抚摸这座像的时候, 几乎会觉得温暖的。”高尔基在回答一家出版社提出的“你常常根据什么样的感觉来构成形象: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 等等?”这一问题时说:“当然是一切感觉。”同样, 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去感受、体验生活中的美感;品味人生, 是写好作文一个重要的途径。事实上, 高中生随着生理成熟, 各类感觉日益发达, 心理也随之成熟, 独立思考倾向增强, 感悟能力增强。因此, 作文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悟美、欣赏美、追求美, 努力避免学生作文思想平庸、选材范围狭窄、内容贫乏、单调的弊病, 从而写出鲜活, 有个性的作文。

因此, 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将感觉的触须向课外延伸。在课堂上, 要充分利用现有多媒体、网络、图书等资源, 让学生全方位感受。如在组织文学鉴赏课时, 我们曾组织学生咏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听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 写感受性的文字, 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也曾组织学生, 将《荷塘月色》进行配乐朗诵, 反复感受文章的意蕴, 在此基础上, 进行写景散文的写作。一位学生在《夏日的鹿胎山》一文中写道:

有谁能体会到七月的清晨, 漫步在离校不远的鹿胎山上的乐趣?你的脚印在白露沾湿的草上留下绿色的痕迹。你的手拨开湿漉漉的树枝, 蕴蓄了一夜的山气便立刻向你袭来。空中弥漫着新鲜青草味和不知名花儿的淡淡香味, 沁人心脾。偶尔, 调皮的小鸟从身边跳跃而过, 停留在不远处树枝上, 啁啾地向你唱着歌。远处一片茂密的樟树林, 在晨光下泛着青光。山脚下, 一位老农弯下身子在土地上忙碌着。世界是那么生机勃勃。

可见, 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觉去感悟世界、体验美感, 是作文成功的重要一步。

三引导学生学会联想、想象, 深化美感

诗人艾青说过, “联想是由事物唤起的类似记忆, 是经验与经验的呼应。想象是经验向未知出发, 是此岸向彼岸的张帆远举, 是经验的重新组织。”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 将贝多芬的音乐想象成了火, 他说, “有时像洪炉, 烈焰飞腾, 浓烟缭绕;有时像一个着火的森林, 罩着浓厚的乌云, 四面八方射出惊心动魄的霹雳;有时满天闪着毫光, 在九天的良夜亮起一颗明星, 缓缓地流过, 缓缓地隐灭了, 令人看着心中颤动。”如此瑰丽的思绪, 怎能不引人产生强烈的美感共鸣, 而置身于美的境界中?因此, 通过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 深化美感, 达到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目标十分有意义。

那么, 如何培养联想、想象能力呢?认真揣摩名家名篇是其中一条途径。如巴金的《灯》, 从眼前的灯, 展开联想, 将灯这个意象显示得十分丰满, 其象征光明、对光明追求的涵义形象地揭示出来。又如高尔基的《时钟》, 从滴答声展开联想、想象, 将其中哲理予以巧妙的揭示。

再如《过万重山漫想》、《长江三峡》都是很好的范本。只要用心揣摩, 细细品味, 定会获益匪浅。其次是重视审美经验。想象、联想的航船, 只有在经验的江河湖海上才能张帆远航。没有经验, 寸步难行。没有北京清华园, 就没有《荷塘月色》;没有抗日战争的体验, 就没有《灯》;没有长江三日的游历, 就没有《长江三峡》。因此, 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 使学生感悟社会, 真正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有了经验信息的充分积累, 才有可能创造性审美联想和想象。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说过“在想象过程中, 人生活期间形成的联系似乎会分离而结合为新的系统。”从审美角度来看, 这一系统就是新的审美境界。如此, 拥有了联想、想象能力, 写出真挚动人的文章就会容易得多。就不再是言之无物, 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的文章。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 “我同我的想象, 同亲手塑造的人物共同生活着, 好像他们是我的亲人, 是实际活着的人;我热爱他们, 与他们同欢乐, 共悲愁。有时甚至为我的心地单纯的主人公洒下最真诚的眼泪。”

综上所述, 训练学生作文, 不仅是训练其构思、立意、语言表达能力, 还要着意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 养成健康的审美观, 突破千篇一律的套子式作文。周敦颐的《爱莲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杯古》之所以成为传世名作, 其向人们传递的深厚审美底蕴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当前全面实施新课程,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 让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不仅是新课标理念下作文教育的追求目标, 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

发现美的眼睛 篇2

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是一种美好,有人会提出疑问,对于我们没有失明的人来说,这的确非常普通,但至少对于市民的人来说这一点的确是真的,海伦凯勒曾经说过,也许人类的悲哀便在于此,拥有的东西不去珍惜,而对于得不到的却在永远渴望,没错,人们永远不懂珍惜,而不懂珍惜的人,终究会不被生活珍惜。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有些人却抱怨美太少,其实并不是生活中的美太少,而是你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很重要说不是这样,那么人类又怎么发现了昆虫的奥秘,植物的秘密,在生活中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美,其实它无处不在。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是如果我们都拥有智慧之眼,世界会变得更美。

发现美的眼睛 篇3

【关键词】发现美;感受美;拓展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导入境,让学生发现美

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把握意境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景是诗之境,情是诗之意。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就以抓住诗歌描写景物的语言,运用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鉴赏方法来体会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要想把平日活泼好动的男生带入到这种诗歌的境界,我首先必须要投入进去,用我的情绪一点一点地感染学生,使他们尽快地进入到课堂气氛中去。那么如何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考虑了再三,我决定来点耳目一新的导入,用声情并茂的诗样的语言为他们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课堂氛围,让大家不知不觉地走进美妙的诗歌国度中去。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刻不忘用一些优美、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有意识的让他们进入到诗歌的境界中去。

二、引导寻美,让学生感受美

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那么到底康桥具有什么样的魅力会使诗人如此痴迷呢?诗人运用了哪些不同的意象和意境抒发对康桥的情怀呢?这两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康桥的魅力,并初步掌握从诗歌的意象入手鉴赏

诗歌。

一节课如果能从课文中找到几个独特的新鲜的语言支点,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燃烧起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这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语文课。这首诗歌中,为什么康桥的“金柳”,在诗人心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到底是什么?我在网上搜寻到一张剑桥的图片,看着那康河岸边夕阳照射下的柳树,我立刻顿悟了“金柳”“新娘”之间的相似点:康桥的柳树枝条细长,树形葱郁浓密,顺光的犹如女子秀美飘逸的长发;逆光的犹如女子披上了一块柔美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中国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而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诗人对康桥的爱恋,绝不亚于一个中国新郎对新娘的爱恋,康桥的魅力不亚于新娘在他心中的地位。所以我把着眼点立足于“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这几处关键的意象,顺势引出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最后,我尝试着让一个学生的领读和全体学生应合的伴读,来营造“宁静、美丽、自由、和谐”的意境,学生们通过朗读已经完全融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了。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再别康桥》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整节课中,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但是毕竟,只能在某个程度上启发学生去领悟一个道理:其实诗歌没有那么难以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诗人。现实中的很多场景,只要我们加以细心观察都可以发现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感受美,这是我本课教学希望达到的一个长远目标。

课后反思:

(一)过于注重课堂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引导

这堂课里,我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完整性,教学环节的完成不自觉的在个人意识的主宰下实现,因此也忽视了课堂上出现的细节。其一是在教师让学生想想《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母校怎样的情感时,学生的答案纷呈,有依舍、眷恋、热爱、别离的忧伤等,而我只抓住“依恋”和“喜爱”之情,细微之处见真功,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细节的处理得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二)侧重教师主导发挥,忽略学生主体调动

课后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就是研读诗歌部分,原本的设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发挥:1.哪些诗句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2.诗人依恋康桥、喜爱康桥,尤其爱康桥这里的什么?3.它们美在哪里,能赢得作者如此的喜爱?可是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变成了问答式,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却成了主体,学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倾听者。其实,即使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碍时,教师也应多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教学工作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或许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反思,才有了更高的追求。

用审美的眼睛看孩子 篇4

一、孩子是真实自然的人——生命之美

其实, 美丽是很简单、很真实的存在。婴儿的笑脸, 谁见了都觉得阳光。他的到来, 赤条条, 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 不掺杂任何功利。最自然的生命, 却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的人为的功利性的东西:孩子一定要考高分, 上最好的中学、大学……天天面对大量复习资料, 做大量习题, 上不同补习班, 孩子成了考试的机器。没有星期天, 童年与童真都被功利化的教育无情地剥夺。家长对孩子的表扬非常吝啬, 而对孩子的错不能容忍。我们不再爱了?还是不会爱了?孩子, 还是那个孩子——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纯洁的生命, 当初由衷的爱和无尽的宽容到哪里去了?

其实, 欣赏孩子并不艰难, 用审美的眼睛看孩子, 抛开一切功利性的束缚。欢呼他的到来、享受他的成长, 应该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孩子属于自己, 不是为了谁的利益才来到这个世界的, 他自己要活得精彩, 要顺着事物的发展规律走自己的路;他们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 要合乎整个世界和谐的节拍, 不是痛苦地承受家长和老师的凌驾与胁迫。生命是实实在在的美丽, 散发着灼人的光辉、诱人的馨香……为什么不为生命唱赞歌?我们呼吁:还孩子“原生态”的生活。

二、孩子是有差异的——个性之美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 有了个性才有了多彩的人生。孩子的个性也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有不同的需要、信念、兴趣、能力、性格……正如一首歌所唱的, “每个人心中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孩子对世界充满着好奇, 更需要呵护与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 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 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只有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 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 使他们从自己的情况与条件出发, 按照自己的方式与习惯学习, 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他们属于这个精彩的世界, 在这里他们要成长、成熟起来, 与这个本该属于他们的土地相融和, 便有了自由的呼吸。有了强壮的翅膀, 便有了美丽的身躯, 他们自由地生活。我们要做的, 是给他们空间, 小心呵护他们的翅膀, 任他们去翱翔, 而不要担心他会飞得多高多远。

三、孩子是灵动、快乐的——艺术之美

人有心灵和意识, 能以自我为中心建立一个主体世界, 因而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精神力量。比如, 思维力量、意识力量和情感力量。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是世界的美。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 而孩子可以说是自然、社会及整个世界的生命共生体, 天真、快乐、充满灵性, 洁白无瑕、晶莹透亮, 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他是真实的存在, 同时又是朦胧的、诗意的存在, 常常使人体会到一种单纯的悠闲的快感, 从此自己在生命活动中认识并体现出宇宙的生生不息之道和生命的进化之道, 发挥生命的潜能、显示生命的真谛并澄明生命的意义, 承担着神圣的生命使命, 给人神圣的艺术美的享受。

发现美的眼睛作文 篇5

苏轼曾这样评价陶潜:“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虽然世人都不认同他,但他仍以爱拥抱着这个世界。他执着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隐居生活,毅然辞官归隐;他悠悠地践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归隐之志,终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最美风景。陶居士的这种热爱生活的态度,让他看到了世间最美的风景,得到了世界温暖的回报——成为了田园派的代表诗人,被后世所铭记。

法国诗人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将报之以歌”,我们在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我们生活中也不是缺少温暖与帮助,而是缺少回报它们的想法;我们生活中更不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谁能想到她在这世界上经历了什么。一出生就听不见也看不见,如此巨大的打击足以让人厌恶这世界的不公。但她没有,她用爱感知着整个世界,用心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因此世界也温柔地保护她,让她成为一代人的励志偶像;音乐家贝多芬亦是如此,即使耳朵失聪,他也要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令世人都为之震惊的《命运交响曲》,向世界发出他的眷念与爱。

我们需要积极地去面对,去拥抱,去承受这个世界给我们的磨炼与苦难,从此我们就可以做到笑看云卷云舒,坐看潮起潮落,众赏百花其放,共享世间温暖,我们看世界的态度决定世界给予我们的温度。

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篇6

记得开始练习基本笔画的时候,总觉得很简单,可就是写不好看。后来老师用旗杆、竹竿、象牙等作比方,帮助我们理解基本笔画的线条属性。因此,我们知道了横画、竖画的“硬挺”之美,撇画、捺画的“柔韧”之美。之后练习起来变得轻松多了,写出的笔画真的有“感觉”了。

练习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临写第一遍的时候,感觉非常新鲜,所以写得特别认真。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下,我通临了一遍。看着自己临写的作业,感觉还比较满意。老师批改后,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继续临写。可是一遍一遍重复练习后,我渐渐没有了开始的耐心,好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明显进步。我的练字积极性也大打折扣。正当我苦闷之际,老师对我进行了一番开导:临帖就像走路,路边不乏美丽的风景,一草一木,一笔一画,只要有双能发现美的眼睛,随处都能捕捉得到。明白了这个道理,我现在练字的时候,总要想一想,这个字的笔画有什么特点?结构有什么特点?美在哪里?遇到看不懂的就请教老师。

渐渐地,我积累了不少关于汉字美的知识。比如笔画的线条有多种美;汉字的结构有匀称之美、平稳之美、变化之美、自然之美。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把更多的美收进心里,然后通过双手表现出来!

童星小名片

学书格言:用眼观察,用心思考,用手勤练。

兴趣爱好:书法、舞蹈、看书。

辅导老师:梅昌丰

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篇7

【关键词】自主探究 朗读感悟 意境

古诗语句优美,音韵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而且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都是历代诗歌中的名篇,可谓字字珠玑。它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与其他体裁的教学内容相比,篇幅短小,一首古诗只有短短数十字,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要么被认为太难而不知如何教,要么不受重视而没被当成一堂课来上。往往都是先由老师讲解,然后学生识记,最后熟读背诵。这样的教学,也能教给学生一些知识,但由于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因而理解肤浅,所得有限,且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缺少了自主探究的过程,因而失去了“发现”的快乐,从而使古诗教材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充分利用古诗文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古诗的音韵美、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下面以《望洞庭》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对小学古诗教学的理解和看法。

一、创景激趣,借机导入

古诗文中充满着诗情画意,因而在教学中也应避免刻板,上出情趣来。如在导入《望洞庭》一文时,老师可先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洞庭湖的资料,使学生对洞庭湖有初步的了解,再出示教学挂图或录像,让学生对洞庭湖有进一步的主观了解,然后要求学生对着图画(录像),用以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洞庭湖,说出自己对洞庭湖的理解(皓月当空、波光粼粼、水平如镜、水天一色、朦朦胧胧、宁静和谐……),最后揭题,看看大诗人刘禹锡是怎样描写洞庭的。如此导入,学生不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是自主参与,自主探索,既领略了洞庭湖的美,又对诗人所描绘的洞庭湖美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二、朗读诗文,自主感悟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且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理解古诗,首先要让学生大声朗读, “ 不求甚解 ” 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文节奏,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诗文大意。如通过朗读使学生了解到《望洞庭》所写的是秋天月夜洞庭湖景色,作者是从远处观赏洞庭湖的等。

三、自主理解,探究诗意

在读通诗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探究诗句的意思。如通过对“相、和、湖光、潭面、未”等字词的理解,探究“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句意;通过对“遥望、青螺、白银盘”等词语的理解,探究对诗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理解。在理解诗句意思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同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四、感情朗读,品评诗美

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并不是教学任务的结束,而需要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视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情感和事理,体悟情理,品味语言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在理解了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 “ 境 ” ,如教师范读,讲读,学生领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音乐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教学中,可运用配乐、挂图、影像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对诗文的感悟理解。

五、说说写写,体验创新

在古诗教学中,应注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同时,还要抓好说话训练。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能力。如在教学完《望洞庭》进行小结后,我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看到洞庭湖秋夜美丽景色,便写下了这么一首优美的诗歌,同学们也根据这美丽的景色说上几句话吧。”

对于部分对诗歌有兴趣,并对诗歌的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初步了解的同学,教师可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歌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如在教学《望洞庭》结束时,鼓励学生结合挂图及影像资料对诗文进行改写,得到了“湖光月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微磨。欲问洞庭风景美,君山遥望似青螺。”“秋空辽阔洒银光,潭面微风月影长。遥望洞庭山水色,青螺隐隐水茫茫。”

上一篇:小儿过敏性鼻炎下一篇:高粱的起源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