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2024-08-18

美的历程读书报告(共6篇)

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篇1

《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浅谈中国美学规避人工秩序的思想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美的历程读书报告。他的著作《美的历程》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统一了社会与自然,探讨了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等问题,并提出美学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前景。本文分析了这本著作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并通过作者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深入探究了中国艺术中规避人工秩序,师法自然的思想,本文认为这是中国美学的独特观念。

美学人工秩序宋元山水自然

《美的历程》是一部小书,篇幅不过十几万字,但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的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邀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在《美的历程》的第九部分“宋元山水

意境”中,他认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代山水画为“有我之境”。两宋以来中国艺术从总体情况上看,可以说是以“损”道来进行艺术创作,即荡去一切形式上的束缚,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回归到法尔自然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才是生命意义的根本,才是安顿心灵的灵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纲领。中国艺术家认为,人的秩序是理性的、知识的、雕琢的,而天的秩序是自然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本文读后感围绕宋元山水画中所体现的中国艺术家从人工秩序中逃遁的思想展开一些论述,并从中国美学的相关命题中,谈规避秩序的问题。

概括的讲,本书从历史的角度理出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介绍。全书共十章,作者分章节引领大家走入一场美的巡礼。

第一章,《龙飞凤舞》。远古年代,有氏族的图腾崇拜,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图腾。与龙蛇同时或稍后,凤鸟则成为中国东方集团所顶礼膜拜的另一图腾符号。正如作者所说,龙飞凤舞----也许这就是文明时代来临之前,从旧石器渔猎阶段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农耕阶段,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但是,它们只是观念意识物态化的符号和标记,并不是审美。它们可以说是审美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萌芽。后来的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绎形式。原始图腾与原始歌舞即已蕴含着美的萌芽,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其造型与图案的抽象演化,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而这种美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它沉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第二章,《青铜饕餮》。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写到动物形象,表示初生的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从总的趋势来看,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艺术由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了。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汉字作为书法,终于在后世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部类和审美对象,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开始了美的历程。中国书法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作者一一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各种书法的产生与发展,线条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地位。

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作者论述了孔学取得历史地位的原因,并提出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条基本线索。作者认为,诗的赋比兴原则需要情感与理解、想象多种因素和心理功能的统一交融,在这里,情感性比形象性更使它们具有审美。木建筑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作者分析了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表现了先秦的理性精神。

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作者论述了充满神秘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屈原----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是它的代表,而《离骚》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作者对传说为屈原作品的《天问》展开一系列神话和历史的疑问。“汉承秦制”的汉朝在文学艺术领域似乎脱离了先秦的理性,而保持了南楚文化的那种弥漫着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浪漫主义,呈现出“气势与古拙”基本美学风貌。作者说:“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 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汉代艺术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人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第五章,《魏晋风度》论述了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魏晋时期,人们从两汉经学中解脱出来,冲破了旧的传统和价值体系,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巨变,对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和命运重新进行了思索和追求。文学也进入自觉阶段,文学从广义学术中独立出来,比较细致的区分了文学的各种体裁和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阮籍与陶潜是这一个时期非常有个性的人物。

第六章,《佛陀世容》。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作者通过几个佛经中的故事,表现出佛的悲惨世界,在肉体的极端痛苦中突出心灵的平静和崇高。而这与当时整个社会是长时期处在无休止的战祸、饥荒、疾疫、**之中有着一定关系。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和稳定,使得隋唐的佛像、佛堂、壁画表现诱人的天堂幸福生活,以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这里奏出的,是一曲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读后感《美的历程读书报告》。中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路,佛教也趋近消亡走向世俗。

第七章,《盛唐之音》由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和杜诗颜字韩文组成。李白的诗歌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这位具有天才美的酒中仙,蔑视权贵和世俗,饮酒赋诗纵情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个盛唐,让充满青春活力的盛唐艺术金碧辉煌。他的诗歌集中体现了盛唐巅峰知识分子的无所拘束的心态,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盛唐是一个音乐高潮,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使得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心音。

第八章,《韵外之致》包含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中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到后期的转折。这时人数日多的书生进士,带着他们所擅长的华美文词、聪敏机对,已日益沉浸在繁华都市的声色歌乐、舞文弄墨之中。但这时却百花齐放,书法,诗歌,绘画均有成名的大艺术家。文艺中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不再是前期文笔之分、体裁之别,而是理趣之分、神韵之别成为关键。苏轼正好是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他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李泽厚分析宋元山水,是从意境展开。作者认为: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南宋山水画为“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代山水画为“有我之境”。本章将是本文重点展开的内容,在后面将进行详细叙述,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和绘画与工艺四个方面的问题。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世俗人情,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无花八门、多彩多姿的社会风习图画。明代中叶以来,社会酝酿着的重大变化,反射在传统文艺领域内,表现为一种合规律性的反抗思潮。作者列举了李贽、“公安派”的三袁兄弟,说明下层的现实主义与上层的浪漫主义彼此渗透,相辅相成。

我现在想专门就本书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提到的“无我之境”展开一些讨论。作者所,“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没有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无我之境使得眼前的审美对象一时间”活”了起来,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就像元代画家倪云林的《幽涧寒松图》,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成了这个空灵悠远世界的活的存在。我们并不是因为古松美而去把握这一美的知识,而是为了体验一种生命的喜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放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这是重天人相合的中国哲学在审美生活中的反映,它是崇尚自然、规避人工秩序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艺术是人的创造,艺术家们为什么却要规避人工的痕迹呢?这是因为人工秩序是人类理性的秩序,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容易受到技巧的控制,难以摆脱既成的法度的限制,还会受到人的情感欲望等的影响,等等。艺术家在如此状态中的创作,是不自由的,只能破坏人的内在平衡。因此,中国艺术家强调由人工返归,即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归复于自然的秩序。

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缥缈、山林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在。董其昌对倪云林的画推崇备至,他说,“云林高士,残山剩水,瘦石枯株,墨萧淡而气浓,笔萧散而意厚”。云林的画不以功夫胜,而以天真古淡胜,在疏散萧淡之中自有妙韵横溢。今藏于台北故宫的《容膝斋图》,是一河两岸式的构图,起手处几块顽石,旁有老木数株,中部为一弯逝水,对岸勾勒出淡淡的山影。这样的境界可真够荒寒,在他凝滞的笔下,水似乎不流,云似乎不动,风也静止,可以用禅门“无风萝自动”来评之。这种寂寞的世界淡尽风烟,绝去爱憎,有萧散的气息,体现了无我之境。萧散可以去人工秩序以从容潇洒的态度,创造不为法度拘束的逍遥境界。

人不能成为这世界的暴君,将世界的一切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去征服它,或者是居高临下地“爱”它,我们应该以一种生命的态度,去发现一个与自我生命意义相关的宇宙。倪云林《秋林亭子图》题诗云:“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亭下不逢人,夕阳淡秋影”,一株木也有存在的价值,它不会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人的评价而改变,只是自在兴观而已。人淡去了,但随那白云自飘,夕阳芊眠,在一株木里发现一个宇宙,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国艺术境界的创造并非强调欣赏一种外在美的东西,而是期望一种灵魂的轻歌。作画是“于境上求之”,眼见,耳听都是有限的,它会阻碍艺术家的情怀表达,人有须臾之生,而自然却是永恒之物,我们面对自然就像是一瞬之对永恒。倪云林有题画诗“千年石上苍苔碧,落日溪回树影深”,人在“境”中忽然与永恒照面,给脆弱的生命注入绵长,带去了熨帖,这是一种独特的宇宙感的体现,而这种宇宙感就带给艺术家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境界,“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在中国画上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荒寒。王安石有诗云:“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以荒寒索画,大得中国画的要旨。中国画家将热烈的,喧闹的,繁华的气息从画中请出,代之以冷峻、清寒、荒率,体现了道法自然地深邃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家从人工秩序中逃遁,归于大化思想的体现。首先,从题材上说,中国画家爱画雪景、寒林。雪意茫茫,点苍无香,秋日初木,老芽初发,都被笼罩了一层寒意。随着水墨山水的流行,荒寒意味越来越为画家所重视。宋代山水画家颇有荒寒骨气的,最称范宽、郭熙二人,以致在北宋形成了以范、郭为主的喜爱画雪景寒林、推崇荒寒划分呢个的潜在绘画流派。范宽《群峰雪霁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中仍然可见雪意中荒寒而又混莽的感觉。这种荒寒雪影里可以听到一片生机鼓动的喧嚣,艺术家们能在此找到自己的生命家园。荒寒境界是与孤独相联系,孤独感一是现实孤独,一是宇宙孤独,后者是在思考人类在浩浩宇宙的地位,从而油然而生的一种孤独,即前边提到的宇宙感。正是将生存感受与宇宙体验融为一体,另人产生“与元化游”的感觉。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命题,这一学说强调地正是对于人性的还原,以本源的真正之心去映照世界。所以尽管山水画是荒寒的,然而以心源回归真性,点亮智慧之灯,让生命的本然在世界中自在呈现,在寒雪古林中体味出那一份生命的亲情和柔意。

《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真水无香》朱良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浅谈<美的历程>对中国山水画史的错误阐释》作者苏滨

2,《美的历程》作者王纬经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2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读“楚汉浪漫主义”

人们对美的认识史上,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就像是两个极端,一个以形式和内容的严谨为人称道,一个以思想的无限发散著称于世。而中国的浪漫主义,最早盛开的地方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讴歌与深沉的爱,给中国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对中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深远。在先秦时代,由于南方长江流域的开发较晚,被称为“蛮荒之地”。而屈原的作品,则代表了这种“蛮荒”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充满浪漫与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神话,即巫术的文化体系。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与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怪力乱神”之说被保留在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之中。

屈原的作品,包括记在他名下的作品,以瑰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想象给我们描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高中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他的《离骚》,这也是屈原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关于它的内容层次,历来也有各种各样的分法。大致说来,诗的前面部分是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 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 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 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是借女劝告、陈词重华,总结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 后部分是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询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问出路,从中反映了去国自疏和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而在升腾远游之中,“忽临睨夫旧乡”,终于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国,最后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

屈原将自己的爱国主义用浪漫主义的诗歌来表现,这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另一位浪漫主义文学家庄子相比较,屈原表现的忧国忧民情怀是一种积极入世,却求而不得英雄之歌。

屈原是一位以死报国的先贤。在《九章》中的《怀沙》一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强有力的脉搏。《怀沙》是这位爱国者的绝命诗。在这篇诗作中,屈原反思了自己从政道路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当时楚国黑白颠倒、好坏不分的黑暗现实。“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作者写到:“任重而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作者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很清楚的,虽然当时并没有人理解他,但是,他报定决心,“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决定以死报国,用自己生命的终结,唤醒楚国的君臣,使他们能够自强不息,把楚国变得强大。在这首诗的结尾,诗人写道:“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诗人向天地乾坤发出了战斗的宣言,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这首绝命诗是诗人为了崇高理想而坚决斗争的顽强战斗精神的写照,是诗人身殉美好理想的坚贞行动的宣言。

屈原在政治上是失意的,政治上的残酷打击,使他心灰意冷,从而诉诸于丰富的想像,吐纳出珠玉之声。在《离骚》中,他以美人、香草来比喻自己和君王、美德和贤才以及政治斗争中的正义一方,这两种意象反复使用,反复咏叹,使诗歌意境朦胧,五彩缤纷。在《离骚》的中后段,屈原通过自己色彩斑斓的想像,虚构出一个由日、月、风、雷、凤凰和龙等组成的一个超现实世界。在这个想像中的超现实世界中,诗人上天入地,驾龙驭凤,乘长风,驱瑶车,周流天地,浮游求女,向“重华”陈辞,表达了自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这些绚丽多彩的想像,正是屈原浪漫主义创作的体现。

屈原是浪漫主义的大家。他的浪漫主义思维,不仅表现在上述作品中对天地的瑰丽想像、对往古历史先贤的丰功伟绩的讴歌和对故国生死相依的眷恋中,而且渗入与他的许多以祭祀神灵为主题的楚辞作品中。在《九歌》的《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东君》等作品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诗人那颗放荡不羁的心灵的绝唱。在《山鬼》一诗中,作者对山鬼的描述,如“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等,几笔勾勒,活生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渴望爱情的女神形像。没有丰富多彩的想像,没有天赋神韵的浪漫,是写不出如此形像生动的文字的。屈原对“山鬼”的想像,正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刻画,正是一种对神灵的五彩缤纷的臆想。

在《九歌》中的《东君》一诗中,作者把人们对日神的顶礼膜拜和日神一天的工作作了一番详尽的描述。开篇就描写了一轮旭日喷薄而出的绚丽场景,而后,作者围绕主题,描述了东君行天的壮丽场面,“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接着,作者笔锋一转,让东君发出长叹,叹自己又将回到栖息之所,而不能长久地给人间带来光明。但是,日神东君并不是与其他神一样的,他仍是要为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工作着的。“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孤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东君要举起长箭射向那贪婪成性的天狼星,操起天弓以防灾祸降临人间,尔后以北斗为壶觞,把美酒洒向大地,赐福于人世,最后驾车继续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前行。作者对东君出行、人们的祷告等细节作了一番多彩多姿的想像:“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这是作者浪漫主义想像力的又一范例。

在《九章》中的《思美人》一诗中,诗人抒发了虽遭贬斥,但却仍心系楚君,心系故国,美政理想一定要实现的心情。在屈原的楚辞作品中,常用“美人”来比喻君王,这是一种惯用的手法。在这一篇中,诗人将现实人物、历史人物与神话人物联系在一起,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艺术内涵,拓展了读者想像的空间。“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降”,“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诗人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大胆地将神话与现实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从而形成强烈的奇特浪漫风格,令读者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与屈原和庄子相比较,两汉时期的浪漫主义已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各种思想的冲击,尤其是来自儒家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理性思想也注入到文学创造中。楚地的神话梦想与北国的历史故事,儒学宣扬的道德节操与道家传播的荒忽之谈,交织陈列,并行不悖地浮动、混合和出现在人们的意识观念和艺术世界里。生者、死者、仙人、鬼魅、历史人物、现实图景和神话幻想同时并陈,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共置一处……从而,这里仍然是一个想像混沌而丰富、情感热烈而粗豪的浪漫世界。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在东汉画像石上的图像较之马王堆帛画,原始神话在相应的褪色,人世、历史和现实愈益占据重要的画面位置。在各种史料中,汉乐府最能表现汉文化中的浪漫主义。

汉代乐府民歌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班固在《汉书》中评汉代乐府诗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也阐述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但汉代乐府中不乏有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等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因此可以说现实主义是汉代乐府的主线,浪漫主义是线上的珠子,为汉代乐府描绘绚烂的一笔。

汉代乐府的现实性要求浪漫主义来使人民达到情感体验上的平衡。乐府诗歌的内容不仅来源汉代残酷的社会现实而且由于统治者支持乐府从民间采集整理从而为现实主义作风奠定基础。由于汉代土地兼并严重,阶级压迫和剥削使民不聊生。此状况使得浪漫主义成为汉代乐府诗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民面对悲惨的社会生活,悲观失望的生活态度需要浪漫主义文风给予慰藉。

汉代乐府诗歌中许多作品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其中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和运用的目的各不相同。

借浪漫主义诉说人民心声,替人民呐喊。《乌生》和《枯鱼过河泣》运用奇特的想象将其具体化的展现出来使人民以另一种视角接受社会现实并借助它物说出人民心声。其中《乌生》借中弹身死的乌鸦自宽自解指出山中白鹿,天上黄鹄,深渊鲤鱼皆难逃一死从而将人名生活于战乱的世道随时有丧生危险的无奈表达出来。一定程度上写出了生死由天安于坦然同时由给人以宽慰之感,生死由命强求不得也就不必再作无意义的挣扎。让生者在心理上寻求平静。浪漫主义手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易走进读者内心。《枯鱼过河泣》中相教慎出入,鱼的哭泣更容易让人们给予认同感。浪漫的想象将人真挚的情感与感受融入现实并呈现在我们面前,借鱼之哭泣,诉民之心声。

借浪漫主义手法给人民心里上的满足感和胜利感。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陌上桑》洋溢着喜剧色彩和乐观主义情感。夸张的描绘罗敷的美貌,进而由描绘罗敷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夫君的相貌和社会地位,无非是为了让丑恶的太守无地自容从而满足人民心灵上的快慰感。这种夸张的手法让人民拍手称快,让人民长时间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和释放。为了照顾受众的心里而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慰人民构画一幅完美理想的结局画面。在《孔雀东南飞》中结尾焦仲卿夫妇合葬,松柏梧桐枝叶相合,鸳鸯相向共鸣来象征他们不朽的爱情。若照常理或是遵照社会现实规律则这样美满的结局将不会存在。但浪漫主义就给了这个美满一个契机。为了照顾读者情绪,满足于颂扬美好爱情歌颂叛逆反抗精神,给予人民正确的引导。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假设这个故事没有一个美好结局,一切归于现实直来直去那人民心里所需安慰从何而来?若只有恶势力的猖狂,正义何来?美又何来?浪漫主义造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每一个时代的创造物和艺术品都是其社会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反应。汉代是瓦当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这是建立在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物质和精神所发展的基础之上。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西汉初年,经过了70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逐渐恢复,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西汉时期的宫室台榭之类建筑,在继承秦代基础上,规模更为壮丽宏大,已国都长安为中心的宫殿建筑,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北宫、桂宫、建章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每处能容“千乘万骑”,可见当时建筑的规模之宏伟,建筑上必用瓦当以彰显皇家的气派与威严,这就为瓦当在汉代大放异彩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

西汉素面瓦当较为少见,所见者多为饰纹瓦当和文字瓦当,其饰纹瓦当亦可分为图像画和图案画两类,图像种类繁多,据《陕西金石志》记载有麟凤、狻猊、飞鸿、双鱼、玉兔、蟾蜍等数十种,构图巧妙,独具匠心。值得注意的是,与秦图像瓦当取材于现实生活不同,汉代瓦当图像多是取材于现实而又经过了高度艺术夸张的超脱于现实生活的珍禽异兽,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细腻而不繁琐的线条勾勒,将汉代质朴浑厚、走有奔放、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3

在原始社会时期,远古图腾活动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正如作者所说:“你不能藐视那已成陈迹的、僵硬了的图像轮廓,你不要以为那只是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你不要小看那似乎非常冷静的阴阳八卦…”这些图腾浓缩着、积淀着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而一些看似极其简单的原始歌舞写照,实则依旧是图腾活动的表现。它们是写实和寓意的完美结合,具有严重的巫术作用或祈祷功能。书中吸引我的又一个亮点则是几何形图案花纹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逐渐抽象化、符号化而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作者说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在我看来这些美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演变中汲取了前边的美,又为后世开创新的美提供了借鉴。

对美有意识的追求在青铜艺术时期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开始的纹饰简陋、粗制草创、乏美可赏到后来的纹饰繁复多变、器形轻灵多巧、寓意深远。青铜不再只是供人玩赏装饰,它被赋予了一种社会时代精神,是对世间现实生活的肯定,对传统宗教束缚的挣脱。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对一个青铜器细致认真的观察,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深入研究。

在一个铜壶上作者引用了《战国绘画资料》中的描述“第一层右方是采桑左方是羽射与狩猎;第二层左方是射雁…第三层左方是水战…”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令人赞叹。若换作是我即便是欣赏此物件也只会大致欣赏一番,觉得其整体甚美,蕴藏着文化底蕴,是不会沉下心去探讨这图案究竟有些什么;背后是否有着某些深刻含义的。因此这里令我感触很深,仿佛有什么牵引着我,让我学会去观察生活。即便是某个局限性的空间也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细节寻找美、放大式感受生活中隐藏着的美。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建筑艺术。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实践理性精神。在造型方面,勾勒出的线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它想表现出一种情感中的理性的美,有序的线条排列使一些建筑有异常明朗的节奏美,正如北京故宫——屋顶虽是向上微翘的曲线构成,但却使建筑没有了头重脚轻反而给人踏实之感,这样巧妙的线的变化为建筑平添一份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效果的美。因而,建筑在外型方面便体现了自身的理性的美。在构思方面,作者告诉我们中国建筑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铺展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说到群体建筑,便要一提秦始皇陵了,它规模宏大,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宏伟壮观的门阙和寝殿建筑群,以及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构成地面上秦始皇陵的完整形态,这便是典型的群体建筑,注重有机统一的内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无形之中彰显出“雄赳赳、气昂昂”之势。并且整体建筑群结构方正,制约配合,单个结构能在多样变化中保持统一的风格,这种种迹象无不体现出理性精神。在建造方面,早期的建筑便是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而不是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宫殿建筑便是最佳的例子,它的建造是为了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且非石质而是木质结构的房屋,给人一种代替了阴冷石头的暖意,没有让人在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感到恐惧感,反而渲染了一种生活情调,给人以踏实感和归属感。这便是实用性的集成,实践性的体现。作者也赞美道:“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另外,虽在晚期封建社会,出现了表现着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园林建筑,正如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述,其建造得迂回曲折,对称性被打破,但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在不失浪漫主义色彩的前提下,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因此,作者认为在建筑中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是以完善的自由园林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罢了。这样的观点无疑又让人眼前一亮,对建筑艺术又多了新一层的理解,让人获益颇多。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篇4

高中时读李泽厚《美的历程》,看到作者在青铜礼器一节引用了一句话:“有虔秉钺,如火烈烈”,语出《诗经·商颂》,描绘战士出征的杀伐雄心。大概是觉得这种状态有如高三,笔者便把这句话写下贴在桌上,半是激励半是调侃。本以为久远的词句太过晦涩难宣,却未料穿越千年,见字如面。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正因如此,有虔秉钺,如火烈烈,是见者心火烈烈。

“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由克乃夫·贝尔提出,此观点否定再现,强调纯形式的审美性质。从人首蛇身图案中,便能得到美的意味。蛇身贴服地面,微微弯曲,粗陋原始,唯有人首预示着它将作为中国西部、北部、南部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一个主要的图腾旗帜而高举飘扬。离开了绘就人首蛇身的线条,便无意义与美;离开了图腾的意义,人首蛇身图案也不成其为美。

图腾稚拙,青铜狞厉。情感被火焰燃烧熔化,浇筑成巨大的青铜符号,渺小苍生被宛若幽冥的原始宗教情感驱策,跪伏于狞美的礼器之前。今人唯有在想到这一层意义时,方懂得了青铜的冷与重。

而后形而下之器,发展演变为形而上之道。青铜留存千年,原始宗教情感却逐渐淡去,情感、观念、仪式这宗教三要素,由孔子引导和消溶在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荀子又将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人生态度发展为《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时代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无论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铿锵铁誓,还是“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缥缈清谈,都将深意蕴于文字间,寄于文字外。后来者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式伦理政治观点、韩愈“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的半哲理的儒家信念、颜真卿“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的卓越人格,无不昭示美学规范中兼有内容与形式两方面。

溯源到上古,延伸至今朝,以“美是有意味的形式”为筏,摆渡过时间的大风大浪,笔者潦草地见证了一场美的历程。稍作歇息,两岸风景映入眼底。符号、线条等形式本身轻简,却因沉淀了社会内容而有了万钧之重。今人或缺少了一些民族记忆,太过信任也太过依赖所谓的理性与科学分析,也就缺失了那分先于理性也先于感知的情感触动。笔者无意鼓吹情大于理,只是希望今人在面对久远的文明之美时,添上一些以民族记忆为基底的纯粹审美。

美的历程高中生读书心得 篇5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如第七章《盛唐之音》。提起唐代的艺术,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最先想到唐诗。唐诗正是盛唐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顶峰。那么,它何以出现在这一时代呢?作者的分析给出了答案。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时代,帝国初始,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对外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同样也带来了异域的文化。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收,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

读《美的历程》有感 篇6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美的历程》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美的历程》有感1

乍一看这本书真是透着一股神秘劲,美怎么会有历程的呢?难道以前美的东西现在又不美了?于是我选择了它。想看看这位学者如何为我解疑。这本书采用了时间顺序,从远古时期到宋元明清,将每一段时期的艺术特色结合社会背景,介绍了五花八门的东西,图腾、青铜器纹饰、诗词、小说戏曲,实在是叹为观止。在此之前,我是不知道还可以这样说美的,如此抽象的字却被描述的这样具体真是从心底里敬佩李泽厚这位学者。

美到底是什么?从此书中看,浪漫主义是美,理性精神是美,山水意境亦是美,它是感性的,也是深刻的。作为一个理科生,对历史了解十分有限,但也不认为此书晦涩难懂。每一个字中都蕴含着历史文化,细细斟酌,又与之前理解的不太相同了,这便是语言的美吧。在这张大画卷中,我仿佛看到了伟大的祖先们对美的积极追求,在社会背景这个大熔炉中,人们在适应它,承受它,却从停止过对美的探索。

第一次明白美竟然可以如此源远流长,此书中描写的都是深刻意义上的“美”,他们是鲜活的,它们身上有着历史的烙印,且大多是深不可测的,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读后感·这与我先前理解的美大有不同。在我看来繁花似锦是美,一枝独秀亦是美,不过是理解的层次不同罢了。

作者笔下的美是艺术的美,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这些自然也是美,既是艺术的美,更是中国历史的美,艺术精神的美。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趣,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那么这本书又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呢?原来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产生的“美学热”,它是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人们从长期压抑中解放出来,人们迫切希望有这样一本书出现,所以它便应势而生了。

说实话,我这人没什么艺术追求,但看了此书后深觉医术实在是美,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无论过了多少年,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仍然熠熠生辉,以供无数仁人志士欣赏。

读《美的历程》有感2

读完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虽感慨万千,却迟迟不敢下笔写读后感。“蚍蜉撼树”谈何易?真怕荼毒了这部大书。然而久久思忖之后,还是认为,作为读者,不管我的造诣如何,至少我的思想是自由的,解读也好,感悟也罢,只要我愿意敞开思想的闸门,来次思考的“独白”与感悟的“演绎”,即使是缺乏思想的逻辑性与言语的系统性,但毕竟是我此番观瞻后心灵的原创产物,值得一记。

仰慕李泽厚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语 文老师的一次无意提及,而读这本书却得力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对《美的历程》的一句评价:“《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评价可谓是高屋建瓴,包罗万象。这是怎样的一部著作呢?何以博得如此赞誉?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阅读这部书。

十几万字的篇幅,却势如劈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非胸中有大丘壑者,大修为者,大沉淀者,定不能将泱泱华夏文明抽丝剥茧,留连入扣,顺理成章,呈现在这部书里。

越是遥远的、时间跨度大的,内容庞杂的历史越是难写。中国的文明史漫长而又恢弘。而文明的形式又多种多样。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在不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上,文明大致可以分为形而下的物质文明,和形而上的精神文明。而两类文明旗下的旁支又是错综复杂的。有的文明可以在艺术博物馆内以具体的形态展示,譬如书中所写的那人面的彩陶、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以及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等,可以给人最直观的认知。而有的文明的展示却不是用眼睛可以体会的,而是需要你用心灵去触及的。时代的精神积淀下产生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等更是让我们一唱三叹,流连不已,譬如书中的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骨、苏轼的人生意义、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之境、明清的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等,其路漫漫,作者上下求索,以扰之不浊的的博大气势,用一杆墨笔从史前文明一路披靡到明清近代,通过对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风貌、时代精神的俯观鸟瞰、整体把握,进行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阐释、铺陈、思辨,使得这部薄薄的一册书泾渭分明、脉络清晰、思维缜密。彰显出作者宏大的视野、深厚的积累。尽管我在读的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记忆,但其恢弘博大的气势,让我掩卷犹叹、欲罢不能,继续这场匆匆的美的巡礼。

当然恢弘博大的气势,可以有如是的引人入胜之处,但是缈若空中楼阁的理论和概念也可以借此发生,因此再大的气势也必须要有实际内容的强大支撑,方才牢靠而不漂浮。《美的历程》通过对浩若烟海的有关艺术、文学、历史的材料的点检筛选、整理汇合,准确深邃地提炼出各个时代特有的美学主题、精神特质,透过时代纷繁芜杂的表象、琳琅满目的呈现,为我们提取出独特的精神实质、美学实题,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过往时代。如果说气势激发人的思考愿望,思想引起人的精神共鸣,那么珠玉圆润的语言常常能调动人的感官行动。读《美的历程》,是禁不住的,你无法阻挡住那一股从心中汩汩而出的,跟随而不肯离去的念头,而这足以说明它的语言魅力。不是诗而胜似诗的语言,在这里你可以清晰看到,上下对仗、前后呼应、博引旁征------如珠似玉,似流水般勾连,没有刻意追求的刻板生硬。写的虽是久远的历史,却没有辞不达意的佶屈聱牙,更没有酸腐不堪的气息,语言在这里达到了它能发挥的绝佳作用。

其实作为一个读者,我早已习惯于读偏纯文学的作品。对于带有浓厚性质的美学,哲学、甚至掺杂了政治、经济的作品,向来心生畏惧,便敬而远之。于是,刚读这部书的时候。意志与行为产生了枘凿。尽管我知道意识形态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的推进。然而主观阅读意识总在回避或轻视非精神形态的因素的制约。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让我渐渐走入佳境,这里的“佳境”不是仅仅只阅读中获得的美的感受,而是一种阅读方式的转折。这部书在悄无声息中“逼迫”我直面文学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此时阅读不仅是阅读,更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而思考总是会带给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

基于此,在读这部书的时候,我不禁产生了一种阅读的“骄傲 ”。甚至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高度感,颇为得意。

另外,我又不得不沉思:“阅读”——在当下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网络文学、电子阅读,以其新颖独特的时尚方式备受热捧。如何重拾经典,捧起经典,(我这里指的的纸质书籍),静心阅读、发掘、思考作品中传统的美学精神,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道德吸收,值得我们去反思。

“轻浅浮躁”已经成为当下时代人们精神的写实,而我自己也不能幸免。焦虑不安、荒诞无聊的“后现代生活”不时鬼魅一般潜出来迷惑着我。读《美的历程》,让我感受到其中闪耀着的生命感性光辉、积淀着的历史理性思考,它以其“初晴”般的美学性格对我进行及时的解毒与救赎。让我知道外面的霓虹灯再亮再闪耀,敌不过手中的一册好书。

当然,以上只是我阅读中及阅读后感受,极具个性,不成体系,亦无严谨的支撑,至于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肯定有许多偏差亦或是存在着“硬伤”,贻笑大方肯定无疑。但《美的历程》作为中国美学史的完美断想,一件不朽的艺术品,一座极难超越的顶峰,拥有者一种“李氏美学”特有的“美”,希望自己以后随着阅历的加增,再读、又读时,能够对今天所言所写,加以修正和深化。

读《美的历程》有感3

第一次这么认真读这么长的一本书,初次接触,就已经激发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带着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终于看完这本浩浩汤汤的著作,也让我感受了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体会了美的历程。

徜徉于书本,不仅是一次文化艺术的旅行,更多的是让我们心里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触,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文字也不足以表现这其中的分量了。在这个和平,快速发展的时代,有几个人的思想还可以回到过去,认认真真地品味“美”,在《美的历程》一书中,从美所产生的源头,沿着时代的顺序,分析了各个时代美学的基本特征。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美就已经贯穿整个历程,从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艺术的“拧厉的美”,走到今天科技“高技术的美”,人们的生活似乎也变的愈加的沉重神秘了;六朝.唐.宋佛雕像,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西区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迁等等重要观念,也证明了美学的不同时代的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作为艺术生,或许在一般人眼里,我们是与生俱来的稀有动物,我们具有非一般人的审美能力,可说到底,我们似乎也不曾懂得“美”是一个怎样的名词,该怎样去理解它?正如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所提到,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人类只是美学欣赏的被动者罢了。这一句话似乎也让我懂得:美——并非艺术本身决定,也不能只靠一种单纯的艺术眼光去看待的,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的东西都能成为美的。学艺术的人也并非是稀有动物,他们也是具有常人的眼光。像李泽厚一书中提到:美是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震撼中国艺术的同时,在文明古国面前,每一个人都无奈自己才疏学浅,深感不足,因此,思索,把握和追求也可以造就出一代文艺,一种美。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又可以了解多少,是不是红灯绿酒的生活早已埋没我们想要向后追溯的热情?就更谈不上如何去发现美,如何延续美...文末,李先生在美学层面上,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应该以怎样一种姿态去对待过去博大精深的美,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对待发展中的美,正像李泽厚先生在最后说的,“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读《美的历程》有感4

虽然是对中国历史上对美的感觉的匆匆巡礼,但是我的脑子里现在满是饕餮青铜、烂漫楚辞、魏晋风雅、佛陀悲悯、唐诗宋词、有我无我境界的微妙还有小说的世俗世界。它们已经可以成为一张多姿多彩的历史胶卷,作者梳理出了一条令人感动和自豪的美学线索:

青铜饕餮——青铜美学风格变化的政治因素——僧侣贵族——青铜表现的意识和美感——原始暴力——超人的历史力量,甲骨文——“有意味的形式”——铭文金文——小篆

先秦的理性精神——孔学对艺术的导向——与西方“认识模拟”的区别——道家中的审美规律——诗经中的美——赋比兴原则——散文的美感,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平凡生活化——严格对称的结构——园林美

楚汉浪漫主义——屈原的浪漫主义与神话——楚汉南方艺术——汉壁画画像石工艺品——汉赋——气势和古拙

魏晋风度——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上的反映——哲学美感——阶级审美理想和趣味——美学原则“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言不尽意”,为艺术而艺术文的自觉——文学绘画书法讲究研讨和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佛陀世容——北魏宗教的救赎——隋唐雕塑——宋代走向世俗

盛唐之音——青春李白——书法舞蹈中的音乐美——杜诗韩文颜字

韵外之致——文艺多样化——孤独伤感忧郁——“出世”“入世”之间的矛盾——心境和意境——苏轼代表的人格和对社会秩序的潜在破坏

宋元山水的意境——现实促使审美理念的变化——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细节重视和追求诗意

明清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思潮(感伤主义)——市民文艺——绘画与工艺

最让我敬佩的是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这是建立在遣词造句和对美发乎真心的融入结合的基础上酝酿出的文字,可以让门外汉窥得一些美学的形成奥秘。原来美是这样让人感受到的,原来美是这样表达的,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自始至终的氛围。印象深刻的是他说商周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因为“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因为“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以及在评论山水画发展到无我之境时的表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飘渺,也不可能找到答案。于是最后归结于隐逸渔樵,寄托于山水花鸟”。就是这么寥寥几笔好像信手拈来却展现了精华。我在想,作者是在体会美感时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青铜器和山水画时,结合历史与人生的感悟所获得的美感。美应该从来都不单纯只是审美意义上的吧。

作者是按照历史的顺序表现不同时代的人的口味和对美的要求。而且会介绍审美变化的社会背景。这就让我感觉到美与现实与社会的关系。作者其实也讨论了这种美的艺术规律,试图去追寻一种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和这种描述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作者总结过:“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之后则表现为人的心境和思绪。”这些变化的确可以从现实中找到蛛丝马迹乃至于显而易见的线索。作者的解释也令人信服。在社会政治黑暗时,艺术家们可以寄情美的和理论的世界,所以在艺术和哲学思辨方面会有突破;而面临盛世,不少艺术品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等等。

读过朱光潜先生对美的论述,我觉得美的载体或者说表达美的事物应该是与现实有距离的,美就产生在这段距离中。这也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的印证。就以壁画为例吧,汉代的壁画较为古拙,这原本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但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它。辽阔的现实图景,邈远的神话加之以强有力的线条,不那么准确的描绘,让汉代艺术呈现出了人对物质世界征服的主题和一往无前的美学风格。()北魏壁画前期的不食人间烟火和后期的高超飘逸以及隋唐时期人们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但是中唐之后,壁画开始走向世俗和真实,美感开始缺失。宋代敦煌的壁画,尽管壁画石窟很大,但精神全无。

但是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美的另一个角度。来自于不同于时代的勇气的反叛。这个的最佳代表我觉得是苏轼。以前看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只觉得这是个完美的人。本书的作者虽然对他没有过多溢美之词,却肯定了苏轼带来的一种美感渊源。苏轼其实是文人士大夫出世与入世矛盾表现最为典型的代表。他一直是在入仕的渴望和最求解脱的豁达当中,有意无意地显示了对社会秩序潜在的破坏性,诗词的超脱好像要否定封建社会一样。虽然当时不明显,“但是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代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先驱作用”。

作者在讲述过程中也多次有过值得咀嚼的语言: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得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他们一漏无疑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现出来。等等。

庆幸有《美的历程》吧!

读《美的历程》有感5

在人类还未有意识进行文化活动开始,一种对美的元素的积淀也悄然展开,读美的历程有感。远古传来的崇高的音响和美的乐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在那原始混沌的时代,美并不是美,而是一种崇高。何谓崇高?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埃德蒙·伯克曾经说:“崇高是我们心中所产生而感受到最强烈的情感,因为痛苦的观念比快乐来得还要强有力,而这种强有力作用时,那情感就是惊愕,惊愕是一种灵魂的状态,处在其中时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会停止,并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恐惧。”崇高,会使人们的心灵充满紧张。原始部落的远古图腾便是这样的道理。在原始部落的远古图腾便是这样的道理。每个部落有其奉为神明的神兽,在人力还不足以抵抗自然的时代,在自然淘汰法则下,生物对比其强势的另一种生物有其恐惧和自然而然的敬畏。图腾,是人类有意识的符号和标记。在部落对抗吞并甚至融合的时候,这种符号和形式,通过人潜意识中的生理反应,对其主观和客观的感性和理性造成了刺激,形成一种类似崇高的情感,这种情感便被记忆在感官里,形成对美的原始积淀。

在原始社会,人们对美的诠释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的本能式的表达。巫术礼仪的舞蹈、歌唱、礼仪“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这是另一种高贵的崇高——原始歌舞。

随着奴隶社会的建立,一种绝对权威的统治,崇高狞厉的美浮出这个时代,“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态度向前跨进”,这种恐惧下的符号化,掺杂着宗教的神秘,崇高而荡漾一种不可复现的童年派的美。你难以说,这种现象和想象究竟为后世中国人的审美观念留下多浓墨厚彩的一笔,但你无法否认,这是潜藏在所有中国人血液里最神秘的基因密码。崇高与美就这样开始交错缠绕,形成中华民族美学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乃至你无法辩驳,几百年后的楚地南蛮,延展一种超越了公认的崇高与美的属性——浪漫。楚国文化沾染了理性的概念,却在原始巫术礼仪的歌舞和音乐上愈演愈烈。它又并非一般的崇高,因楚国文化夹杂着由神人化向人间化、理性化的这个过程。它把神话故事化为君臣父子间的世间秩序,神力乱神固然存在,却不再占主导地位。这种崇高,又类似一种崇拜。它的美又和原始社会的美的模糊概念不一样,它有了想象纷繁因而变得炽热深沉,更带有个体人格和情操,美就在这个过程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感知。这种崇高和美的揉合“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可比拟的典范”.再看魏晋南北朝,这个哲学重新获得解放的时代。思辨哲学达到的纯粹和深度是空前的。它感叹的是生命的短促和人生无常的悲哀。极高和极深都能引起崇高感,不过极深引起崇高感夹杂着颤栗惊惧,而极高引起的崇高感则是伴随着欣赏赞叹。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时代,门阀制度下的政治清洗尤为严重,贵族并不用担心所谓的家道中落,需要担心的只有改朝换代,而恰恰,这一改朝换代在魏晋南北朝,就跟吃饭一样常见。因此在这一大社会背景下,贵族有足够的学识和相对安定的物质条件,既执着又恐惧探索人生。这便是潇洒又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的由来。动荡带来恐惧,而清高的人格带来认识的赞叹。一种崇高又油然而生,在魏晋风度影响下,文学和艺术作品都别具风骨并且具有了文的意识和道的高度。中国文脉的又一主线,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具有民族特征,同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书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表现出魏晋人对美和崇高的认识进入了自觉阶段。

佛教传入中国刚好在魏晋,社会最动荡而人的追求无所托的时候。那种反理性的宗教迷狂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佛像及其壁画上。“……仍可以感觉到那种带有刺激性的热烈迷狂的气氛和情调:山村野外的荒凉环境,活跃飘动的人兽形象,奔驰放肆的线条旋律,运动型的形体姿态。”他们的佛像又是这样的“某种病态的瘦削身体,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摆脱世俗时的潇洒风度,读后感《读美的历程有感》。这是魏晋以来这个阶级追求向往的美的最高标准。”人匍匐在佛像下,追求的只是一刹那的安定和喘息,那时候的魏晋“白骨蔽野,百无一存”,所有可以寄托的便只有往世和来生,以及手上的那件袈裟。黑格尔在论证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中曾经讲过“这是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他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这种舍弃,便愈发感觉到把这种体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这便是崇高的价值,也是美的体现。

再观中唐以后,世俗化和理性化愈加明显地体现到人们身上,崇高也就变成了人们道德上的崇高,真善美的一种体现。这种崇高便和前者不一样了。艺术的感染力虽然也强,但却没有了立体思考后具有宇宙意识的大震撼和大气象。但是人格的崇高依旧与美交错缠绵,谱写中国文脉的新篇章,给予美一种新的意识和形式。

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前行,即使历史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一切人类的进化繁衍的契机都来自于偶然。偶然后的结果通常都是既破又立。除却先秦,便是魏晋南北朝、中唐上和明末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推动了中国命脉的发展。魏晋的思辨带来的人类追求,与先秦理性精神影响了中国人信仰与俗世的融合,中唐的世俗化和宋明理学的同化影响中国人的个性特征,明末的资本主义思想萌芽批判大中华的弊病,这多元的思想推动中国滞后的身躯。而这些,在萌发或形成的过程或多或少地影响中国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意识。其中,自然意识下的崇高和美交错谱写了一条线索,无论是破或立,分还是合,一种感染人类心灵的属性无所不在。

读《美的历程》有感6

细细研读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有很多感触,但是如果要我以此展开对中国美学或者中国美学中的一个点做出深刻的分析,还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曾经尝试写过的几篇文章中有的只是总结李泽厚先生的观点或者分析文章的结构,有的只是忽然体会到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之处而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有的甚至是对文章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学术价值提出了质疑。回想起来,对文章观点的总结和结构的梳理只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之上,而“假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质疑更是应该建立在广泛深入地研究之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李泽厚先生又是美学大师,初入中国文化之门的我是不是做这样的假设和评价有些太过轻狂了呢?何况做学问本应怀有包容和取精之心,怎能对他人的心血妄自评价?所以我的这篇读后感也只就自己看后的体会和想法写写了。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与其他的艺术史不同的是,作者将中国美术的发展放置于当时大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将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艺术的变化关联起来,使读者能了解到中国美术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全书行文优美,分析透彻,虽然对某些时代美术的阐述有局限性,但是它并不是中国美术的百科全书(试问谁又能写得出真正意义上中国美术的百科全书呢?),所以也没必要对这种“缺点”进行评论。《美的历程》让我对中国美学的气质和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了解是很有必要也极为重要的,它不仅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框架和研究方法,也让我懂得了何谓中国气质:一种“浩然正气”,一种“里仁为美”,一种儒道互补的“出世”“入世”的精神。这种气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理性精神,这也是我们为何为“中国人”而与地球上的其他人不同的原因,也形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与众不同成就非凡的美术。

这里我说的美术,指的是“大美术”这一概念,它自然包含着设计。我想我要老生常谈了,那就是:当代的中国没有自己风格的设计。当提到德国设计时我们会想到如包豪斯等的理性的功能第一的设计;提到日本设计时会想到如三宅一生等的静谧简朴充满禅意的设计;提到美国设计时会想到如可口可乐等的大众化消费的浮华的设计;提到北欧设计时会想到如宜家等“cozy”的设计……而提到中国设计呢?我们想到的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京剧上的脸谱……然后将它们做为中国元素放入设计,但这是祖宗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当代中国风格,我们的设计实际上是西化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也西化了。每一风格的设计与该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在读《美的历程》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设计也许也应该与中国美术的“气质”相关,而不该是简单的符号元素的拼凑。而有中国美术“气质”的设计是什么呢?在青铜时代,它是宏大威仪的甚至是骇人的;在楚汉,它是浪漫奔放和古拙的;在唐代,它是华美的……它很难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但我想它应该是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承载着极重的文化积淀,能承接五千年文明的“自然”形态,而决不该是古代符号的填充。也许这想法又空又玄,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会看到一系列有现代气息的优美设计,这种设计能使任何人都赞叹到:“啊!这是有中国风格的当代设计。”而这背后就需要不懈的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体会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并把它具体化实物化,我想这就是学习中国美学的用处。

另外,我注意到本书的第三章是《先秦理性精神》,而第四章是《楚汉浪漫主义》,也就是说:如同其他谈中国美学的书籍一样,作者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一笔带过了。根据亚斯贝尔斯的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秦王朝是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它的存在时间正处于“轴心时代”时代的末尾;它所存在的地理位置从最开始的西北高原(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一说秦州清水县谷名)直到统一中国定都咸阳,这一地理位置也正处于“轴心时代”的发生地区。

如果说在“轴心时代”里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各文化形态对原始文化都进行了超越和突破,那么,秦自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征服了所有的国家所有的部落,结束了500年的战乱(请注意:这五百年是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恰好是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呢?它对我们文明的持续影响会是什么呢?这也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有意思的话题。

李泽厚先生在《先秦理性精神》的第三节《建筑艺术》中谈到中国建筑时说:“‘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当然这里的“制度”不仅是指建筑的制度。“汉承秦制”,“百代皆沿秦制”,而秦的制度是由法家建立起来的。众所周之,在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之后,秦迅速的崛起了,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只用了10年就统一了中国,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法家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一举击溃了其他各家建立的上层建筑,在“终极关怀的觉醒”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中法家曾独占鳌头?紧随秦后的汉王朝虽然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为后世帝王所采纳,但是汉宣帝曾有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道破了“儒表法里”的天机。汉武帝虽以董仲舒开办太学,广布儒道,但以张汤为代表的酷吏,足以证实其法家的“内里”。再观后世的各个朝代,难道不都是暴力机器在“温文尔雅”“里仁为美”的外表之下,起着维护统治集权的主要作用。

1974年,陕西秦陵出土了举世震惊的秦始皇兵马俑。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从兵马俑的身上转移一下,看一看随之出土的兵器之中的四万多只箭头。这四万多之箭头统一采用流线型的三棱锥形,放下这一与现代子弹几乎相同的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奇迹不谈,单从其型质进行考证:在科学家抽检的成百上千只箭头后发现,这些箭头的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每个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等,每个箭头的金属配比几乎完全相同。这就证明了秦人做了一件超越时空的事:大规模标准化的批量生产,而这正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这种生产方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成就了现代文明。秦人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技术水平,建立如此超前的生产制度,和法家高效而先进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正如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写道:“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如有不当,以兴其罪,以究其情”。试想,如果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在秦以后就能得以延续并广泛而深入地发展,其结果可能会让人不寒而栗。那么,我们在之后的两千年中到底继承了多少呢?

在美学上谈到这一话题可能有些偏离中心了,但是统治者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自然也就影响着文化,艺术。当谈到中国传统美学,我们只集中精力研究“儒道互补”“儒道相生”而将秦文化一笔带过,将“外儒内法”的法家只归为“百家争鸣”中的一派时,是不是有失偏颇了?也许是时候该深入研究一下它的价值了。

这些就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疑问和想法,也想和有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并有兴趣的朋友探讨一下。

读《美的历程》有感7

曾经以为,自己明白了美的真谛;曾经以为,美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曾经以为,美是冷峻而遥不可及的;曾经以为,美便只是那秋日梧桐静静散落的身影。镜中花,水中月,需要寂寞地欣赏……

浮华的城市,斑驳的光影,阑珊的灯火,如昼的黑夜,喧闹的人群。眼前的一切,让我迷茫,困惑,矛盾。美在哪里?是柳永的杨柳岸,还是太白的杯中酒?是如水的月光,还是午夜梦回,故乡依旧的悠然?于是,走进《美的历程》,走进美的记忆,感受美给予心灵的寸寸温暖,完成了心灵一次矛盾挣扎而充实的洗礼……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沉默寂寥。

浮躁的世界,看着人们对美的理解在的海洋里一点点与沉沦,那欢笑过后的苍凉,幻灭,虚妄,在黑夜里,在月光下一点点发酵,破碎。美在这个世界似乎是混沌的,是迷惘的,忧虑如影相随,面对着那残阳之下渐渐升腾的喧嚣……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绚烂,美的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到对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在美的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平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火花的凝聚,美她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乳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在千年风霜间……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读《美的历程》有感8

一本书是否受欢迎,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有吸引人之处。而吸引就要靠书中的内涵体现出来。

这个寒假,我在闲暇之余读了一本书叫做《美的历程》。这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文化英雄”李泽厚先生写的。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许多图片在我的历史书上也出现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是激发了我对读书的兴趣。因此,这个寒假,开始了我的“美的历程”

从盘古开天辟地,美便贯穿整个历程。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阅读者本书,我认为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词已不足以表现其中的分量。通过艺术之美,让读者品味历史艺术美之瑰丽的本质。与单纯文字审美有本质不同,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读书时,为中国艺术而感到震撼,同时,也无奈于自己的才疏学浅,读书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自以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的理论,应更深层次的研读。认真、仔细的阅读,感应心灵的震撼。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插图多的书,我们往往读的很快,大多数看的都是图片,很少去看文字。但,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却有一种想要在琳琅满目的文字中遨游的感觉。书中的文字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时也感受着图画中的深层含义。这种正如作者所说的物质劳动力与精神劳动相分离与适应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这是一本叫我读懂文化心里的书,这是一本美学欣赏的启蒙读物。

文末,李先生在美学层面上,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对待发展。正像李泽厚先生最后所说的——“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读《美的历程》有感9

知道李泽厚先生是在一场主题为“建筑的未来”的研讨会上,印象十分深刻。一位聚落研究的学者在谈到“对待新旧事物的态度”这个问题时曾说,“新的文明应当在朴素的基础上生成,是一种对内心的期待,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文化传承。我们应当从视觉上抛弃过去,从基因上唤起过去,并用现代的方式去重构。”

之后他就提到了李泽厚先生和他的《美的历程》。的确,这本书中所写的和老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一脉相承。一代美学大师用他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从洪荒时代直至清末中华民族美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图腾、礼器逐渐发展到文字、绘画直至后来的文学领域,一种美的意识与形态贯穿始终。读罢此书,感慨良多,书中的每个句子都想抄下来,强烈地感到身上的某种基因正在被亲切的唤醒。在我看过的所有书中,自认为可以推荐给身边所有人阅读的并不多,但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绝对是其中一本。我们需要的一种关乎我们民族的内在的美的召唤与精神从未止息过,即使是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想必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在这本书里李泽厚先生给读者展示了其中一种——对于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尽管在整个人类文明浩浩荡荡的发展历程中,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可以肯定,只要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好比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直到今天仍然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呢?原因就在于积淀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关系,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也就是所谓的“人性”。这里摘录一段我非常喜欢的原文,“人性不应该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满足的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成果是“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积淀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如此,美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作是人性积淀的过程。至此,这本书的线索十分清晰了,作者意在通过中国古典文艺这样“有意味的形式”分析为我们得到一种美的客观规律。

以时间为序,这本书一共有十章。从蛮荒岁月中的“龙飞凤舞”,历经殷商“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进而发展到“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和北魏时期的“佛陀世容”,直至“盛唐之音”与“韵外之志”,再到后来的“宋元山水意境”与“明清文艺思潮”。内容包罗万象,彩陶盆、青铜器、雕塑、书法、山水画、诗词、小说……虽然薄薄的一本小书,但信息量着实不少,每一章都可以再展开成一部长篇巨著。篇幅原因,在这里挑四个我认为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起、承、转、合”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读《美的历程》有感10

这是一本我大学老师推荐的书,藉此读书漂流的机会我才终于想起要阅读它,作者引领我们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翱翔在中国文明变迁的时空中,通过对美的演变历程的多角度剖析,侧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多彩绚丽。不管是描述战国时期四龙四凤青铜器的精妙做工,还是赏析盛唐之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大气优美,都让读者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书中描述的一些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的风俗,竟然流传到今天,这种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丽珍珠。

比如山顶洞人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其实我们最初的祖先已经开始喜欢穿戴红色的衣服和饰物,到了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在喜庆的节日广泛地使用红色。我们今天的歌、舞、剧等是从远古的巫术礼仪活动分化演变而来的,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是城市里各种高规格的演出,主题文艺晚会、演唱会、话剧乃至西方传播过来的歌剧,这些高大上美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主流。可是在广大乡村,却有着最质朴的还保存着地方原始风味的民俗,那是淳朴的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之余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

在我的家乡粤西茂名,每个乡镇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年例”节,各个乡村的节日时间不尽一致,正月初一到农历二月底,这段期间鞭炮声、锣鼓声从各处传来,晚上经常看到远处有升腾的烟花。我们社的年例形式是最原始形式的一种,正月初一就开会抽签,决定当年年例仪式的先后顺序,正月十四的晚上人们进行游神仪式,拉开盛大节日的序幕,十条村子的人们傍晚聚集在寺庙门口的广场,年例的主事人完成祭祀仪式后,挑选出来的青壮年们就抬着菩萨、冼太夫人的神像走在前头,吹锣打鼓的乐队走在中间,人们点燃竹筒煤油纸制作的火把跟在后面,自觉形成长长的队伍,这条庞大的气贯长虹的火龙走过各个乡村的道路、乡间的田野,在初春寒峭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和绚丽。把十条村子走完回到庙里已是凌晨,做年例的队伍稍歇一会,就得准备开始正式的年例活动,按照年初一抽签的顺序,到各个村子的地堂(广场)去举行仪式,这个队伍里除了抬着神像的人们、吹锣打鼓的乐队、舞狮的人们、还有抬着花龙船的人们,这是一艘用竹子和纸制作的长三米高三米的船,剪纸的技术非常精湛,颜色鲜艳的花龙船上面剪裁有惟妙惟肖的动物肖像、花朵及波浪等。每个村子的人们都在热切等待着年例队伍的到来,地堂上早已摆满家家户户祭祀的桌子,上面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和燃烧的烛台。这一年一度的盛事把远在他乡奋斗的游子召唤回家,嫁出去好久不见的姑娘们回来团聚,在举行仪式的两三小时里,全村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在皎洁的月光下畅谈,在鞭炮烟火声中祈求新年的风调雨顺。

多么有意义的节日啊,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费一天两夜的时间去组织活动,游神仪式、花龙船、古老的唢呐声及穿着道士衣服的法师就在我们节日中消失了,几百年来的风俗仪式成为历史,一连三晚的粤剧表演也从此无影无踪,民间艺人都转行谋生了吧,剩下的只有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和歌舞团的热烈喧嚣。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到江西的傩戏表演,深夜从较出名的村子看完戏翻山回去住处,被一个山坳的山民拦住,说“我们村也有,为什么不去看,我们已等候多时”,深夜山头的等候为的是让外来的客人也看看他们村子的傩戏,并当场舞起来。看到此处质朴的村民,我不禁感慨他们维护那远古文明的自豪和纯真。

在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之间,文化史学家余秋雨也进退维谷,乡村土俗文明已然步履踉跄。旧式房子屋檐精湛的雕刻只在记忆中残存一点片段,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中一间鸽子笼才是人们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地方民俗被渐渐抛弃,除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能登上大雅之堂,父辈痴迷的粤剧等地方戏剧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无人赏识传承;各种段子取代诗句成为主流,如今会作诗的人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唐诗宋词元曲,真正在领会前人文化精髓的同时去启发创作的人能有几多。

上一篇:临时工安全协议下一篇: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督查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