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的起源与历史

2024-09-22

高粱的起源与历史(精选9篇)

高粱的起源与历史 篇1

一、弓箭的发明与使用

弓箭是人类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抛射兵器。中国古代弓箭的出现, 由来已久, 诸多文献均有记载。例如《越绝书》上记载:“黄帝以玉为兵。”《山海经》曰:“少皞生般, 始为弓矢。”根据这些古籍, 黄帝时代弓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 箭的制作材料是坚玉砮石其穿透能力要优于木矢。当黄帝与蚩尤交战于涿鹿时, 黄帝凭借着弓箭之利, 打败了蚩尤, 奠定了汉族之基。《太平御览》中的《古史考》载:“柘树枝长而乌集, 将飞, 枝弹乌, 乌乃号呼, 以柘为弓, 因名曰乌号。”也就是说, 柘桑的木质强劲坚韧, 乌鸦停留在枝条上, 当飞起时, 枝条弹击乌鸦, 使之鸣叫。古人由此受到启发, 用柘木做弓, 命名为“乌号”。《淮南子》曰:“射者杆乌号之弓弯綦卫之箭。”“柘桑, 其材坚劲, 乌躇其上及飞至, 枝必挠下, 劲能复起, 樔乌随之, 乌不敢飞, 号呼其上, 伐其材以为弓, 因曰乌号之弓也。”[1]其含义与前大致相同。因而良弓又被称为“乌号”。

中国古代使用弓箭可以回溯至三万年前。原始社会早期的弓箭制作粗陋, 形状简单。弓身的制作首先用木条和竹片弯曲, 拴上弓弦, 然后将竹竿或木棍削尖作为箭, 弓箭就这样造成了。它既能避免近身捕猎时被野兽伤害与威胁, 而且能远距离射杀野兽。后来古人又用兽骨或石片磨制成箭镞安装于箭头之上, 极大地增强了杀伤效果人们往往能够轻易地捕获更多的禽兽。在进入青铜器时代后, 不仅箭镞有了更加锐利与坚硬的铜镞, 而且弓的形状更加具有弹力[2]。在商代, 弓的拊部在射手一侧明显凹陷, 当拉弦释弓之时, 弓体朝着相反的方向弯曲, 比原始的单体弓更具威力, 可在张弦后维持较强的弹性, 极大地延伸了射程

后来弓箭用于军事, 成为战争中重要的武器, 古代帝王常凭借此利器征服诸侯, 安定天下。《易经》载:“弦木为弧, 剡木为矢, 弧矢之利, 以威天下。”古人认识到了制作弓箭的方法, 并认为以弓箭之利, 可以征服天下。弓箭用于战争的年代并无明确的记载与考证, 但在春秋时代, 弓箭已成为各诸侯国军队中必不可少的远射兵器。此前, 据《考工记》、《周礼·夏官》记载, 在周代, 国家有专门掌管弓箭制作、分发的军工部门。当时的弓分为六种:弧弓、王弓、大弓、唐弓、夹弓、庚弓。其中弧弓、王弓专门用来车战或守城;大弓、唐弓用作习射练兵;庚弓、夹弓用于狩猎。同时各种弓的选材与制作都有严格的规定与流程。例如, 制作上等的弓, 需要选择木作弓干, 另外还有弓两边用于装饰的角, 缠绕弓身的丝线和外面粘着的动物筋, 以及涂的漆和胶, 都经过了精心选择与配制。

二、弓箭制作技术发展与传承

中国的弓箭制作技术历史久远, 最早的弓仅用单片竹材或木材弯曲而成, 缚上皮条、动物筋或者麻质的弦, 最早的箭也仅是削尖的细竹棍或木棍, 后来由于制作技术的不断完善, 人们学会了在箭端装上石骨质的尖头, 称为镞, 用来加强箭矢的穿透力;在商周时代, 由石制箭矢发展到了金属箭矢, 由于大量使用青铜箭簇, 当时的射箭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还在箭尾装上羽瓴来保持箭矢飞行的稳定性;其后又掌握了用动物筋和胶与竹、木等材料合成制弓的方法, 改善与加强了弓体的韧性和强度。在春秋战国时代, 制造弓箭的技术达到很高的标准[3]。战国初期的《考工记》详细阐述了制弓选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的标准。“为弓取六材”的六种材料指:干 (柘、橘、桑、木瓜、竹、荆等) , 筋, 胶 (马、牛、鹿、鱼、鼠、犀) , 角 (牛角) , 漆和丝。每种材料的选择都规定了详细的标准。对弓的制作工艺极为讲究, 冬天做弓干, 春天浸治角, 夏天治筋, 秋天把三者用丝、胶、漆合起来做成弓体, 入冬后把弓体放置于弓匣之内以定其形, 来年春天再装上弓弦检验, 制作一张高质量的弓需长达三年时间。

清朝末年, “聚元号”是北京东四大街“弓箭大院”里17家弓箭店铺之一, 是惟一的传统制作工艺得以完整保存的弓箭铺。它继承了传统弓箭制作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精湛的工序和细腻的技术, 浓缩了古代传统弓箭的历史发展轨迹与文化。这些技艺是现代技术所不能替代的, 是我国传统手工工艺的杰出成就, 成为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聚元号”是中国传统弓箭文化的缩影, 其制作的弓箭除了作为兵器和收藏品、娱乐外, 更有着任何现代技术仿制的弓弩或其他类似工具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4]。

三、弓箭与古代体育文化

人们因为弓箭的出现而有了“射”的概念。射箭是最早的中国古代体育运动之一, 考古发现, 弓箭出现在距今二万八千多年之前, 其技术包括塔箭、拉弓、瞄准、澈放, 收势等。随着箭头从石头演变为金属, 射箭的形式发生了诸多变化, 在周代, 射箭就被视为重要的教育内容,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就有射箭一项。当时, 射箭是一种礼仪, 在进行射箭活动时要饮酒与奏乐, 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初的射箭活动。在春秋战国时代, 诸子百家中的孔子、荀子、墨子等都对射箭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不仅身体力行, 并且把射箭作为对弟子的主要教育内容之一。

古代由于战争比较频繁, 射箭的运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如赵国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的革新, 引入胡服, 倡导骑射, 使国家日益昌盛, 成为历史上尚武强兵的杰出典范。而随着射箭运动的普遍开展, 形成了一些射箭理论, 如“身若戴板, 头若激卯, 左足蹉, 右足横, 左手若附枝, 右手如抱儿”等, 这些都精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射箭理论。

秦汉三国以后, 在民间竞技活动和军事战争中, 射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与射箭有关的著作大量出现, 仅在《汉书·艺文志》中, 就编录有《李将军射法》、《魏氏射法》、《逢门射法》等八种69篇, 表明各家射法已经出现与形成, 各具特色。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专业性的射箭比赛出现了。《北史·魏宗室常山王道传》中记载, 孝武帝在洛阳的华林国曾举行过一次射箭比赛, 19个人进行拉弓射击百步以外一个能容二升的银酒杯, 射中的人可以获得此杯作为奖励。结果濮阳王顺喜得到了这个银酒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奖杯赛[5]。

到了唐代, 武则天首设的“武举制”是一项选拔和培养军事武艺人才的制度, 在九项科目之中, 仅射箭测试就占了五项, 包括长垛、步射、马射、筒射和平射。这表明射箭作为一项军事体育活动, 在当时的地位是极为突出的。

在宋代, 射箭活动在民间十分普及。在当时的河北一带, 就有近六百个以练武习射为主的“弓箭社”, 弓箭手达三万多人。《梦梁录》记载, 在南宋时的临安 (今浙江杭州) , 民间射箭组织“射水弩社”与“射弓踏弩社”, 要求入社者“射放娴习, 武艺精熟”, 这就是宋代民间射箭专业运动员的组织。而官府为了推广射箭活动, 在元丰二年 (1O79年) 颁布了《教法格并图像》, 对执弓、发矢、步射、马射等射术, 都配有图解和文字说明, 与近代的《操典》非常相似。

辽、金、元以迄明清, 射箭活动极为流行。在清康熙六十一年 (1722年) , “木兰秋围”被定为恒制, 承德被作为专门的射猎场所。这进一步促进了习射风气的盛行。当时盛行的娱乐射法有“射鸽子”、“射月子”、“射捆”等, 都要求有较高的技巧。这说明射箭活动已逐渐脱离军事战争的目的, 而开始具有明显的娱乐性, 从而列入体育活动的范畴。

随着火器在战争中的出现和运用, 弓箭等冷兵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由于其竞技性、娱乐性与健身功能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弓箭仍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项重要运动。这项充满竞技性与挑战性的古老体育运动, 在追求刺激、新奇与重返自然的心理之下,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喜爱。

参考文献

[1]魏大鸿.简论弓箭的起源及其在古代中国的发展[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 (5) .

[2]田桂菊.论弓箭之道[J].体育学刊, 2008 (2) .

[3]刘英林.武文对中国弓箭文化的研究[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 2001 (9) .

[4]仪德刚.张柏春北京“聚元号”弓箭制作方法的调查[J].中国科技史料, 2003 (12) .

[5]邓一飞.又见箭雨纷飞, 鼓角铮鸣[J].寻根, 2004 (6) .

高粱的起源与历史 篇2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教 案

(一)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国家的统治所起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

②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③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2.成文法

①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日益激烈。②标志: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③特点

a.内容相当广泛。b.条文比较清晰。

c.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④意义: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⑤局限性: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作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易错点】《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主要是哪一社会阶层强烈要求的结果:平民。【易错点】在成文法出现之前,罗马法律的主要缺陷是:贵族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易错点】《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实质上指: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早期适用范围: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易错点】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是指:仅仅指原来罗马境内的所有公民。

【易错点】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易错点】法律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在原始法律产生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习惯——习惯法——法。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发展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然后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起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①背景

a.罗马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

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统治者表现出强烈不满。

b.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②表现:3世纪,制定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万民法 【易错点】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适用的范围不同。

【总结】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奴隶作为被统治阶级是不可能享受这些民主的。因而不能简单的认为公民法是特权等级人的法律,万民法是普通公民的法律。

例题: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A)A。罗马公民之间 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 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 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

例题: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D)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内适用 B。用来管理所有罗马帝国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2.完善

①标志: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②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易错点】为统治日益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重视法律的制定。

【易错点】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罗马的不断扩张。【易错点】对罗马法的系统化和法典化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主要是:查士丁尼。【易错点】欧洲古代史上,对法律制度建设贡献最大的人物是:查士丁尼。

【易错点】广义的罗马法的含义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话的全部罗马法律。

【总结】《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分别是罗马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标志。《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总结】罗马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总结】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例题:从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问世到《民法大全》的编成,其间约经过了多少年(A)A.1000年 B。约600年 C。约800年 D。约700年 三.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现实作用

①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②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③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④特别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记忆方法:帝国支柱,矛盾利益。

【易错点】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易错点】古代罗马法对罗马帝国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易错点】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原因是:维系和巩固帝国的统治。2.影响后世/深远影响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①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②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虑,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记忆方法:法律资阶。

【易错点】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并且,它的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易错点】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指的是:罗马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易错点】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是: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易错点】雅典由贵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罗马却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这种阶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易错点】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例题: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是(D)

A.维护大部分公民的利益 B。妇女的权益得到一定的保护 C。在亚非文明的影响下产生的 D。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例题:在政治文明方面,古代罗马留给人类最大的遗产是(C)A.自由 B。民主 C。法治 D。集权 例题: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B)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问题】正确理解万民法对公民法的发展 1.原因

①在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中,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

②要稳定整个帝国的统治,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

③原有的公民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罗马司法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万民法体系。2.发展

①在适用范围上,打破了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差别,对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居民一视同仁。②在适应灵活性上,突破原有公民法过于程式化的限制,变得简洁实用。

③在法律条文的某些具体内容上,万民法注重调节涉及个人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私法方面,这样就突破了原有公民法只注重国家行政和诉颂程序等范畴的法律适用局限。

【问题】史学界普遍认为,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的最主要财富。什么是罗马法?它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探究要点: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大致经过了如下发展历程:

1.罗马法起源于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此后,取得了很大发展。2.狄奥西一世皇帝于438年将帝国的法律汇编成《狄奥多西法典》。这部汇编只是把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之后的历任皇帝所签署的宪令进行了汇集。

3.一个世纪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对大部分罗马法进行了重新整理汇总,编纂成一部由四部分构成的《民法大全》(又译作“国法大全”)。该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4.罗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著名的《拿破仑法典》就起源于罗马法。欧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大量借鉴《拿破仑法典》而与罗马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问题】分析罗马法的内容和评价等 1.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①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自主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诉讼权,充分保护个人权利。它还制约或消除家长权、夫权等。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婚姻中妇女地位得到相应的保障。

②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③罗马法中还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古罗马法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平等、正义都必须体现在法律中。2.罗马法的特点: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内容涉及范围广,但以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核心内容;渗透了自然法思想。

3.罗马法的实质:不管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4.罗马法的评价

①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后世。它以法律形式确保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并为近人法律的创制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②罗马法也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并不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问题】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它不仅是当时人们的行为规范,对近代社会也有着深刻影响。罗马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为近代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2.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牛津剑桥之争的历史起源 篇3

“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

剑桥大学的历史比起牛津大学要晚了60年。牛津大学成立于1168年。1209年,牛津的一位学生在练习射箭的时候将镇上的一名妇女误杀,从而激化了早已蕴含在牛津市民与学生、学者之间的矛盾,两名学者竟然被当众吊死。整个牛津人心惶惶,学校停课,有教师和学生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逃离牛津。他们来到剑桥,发现这个宁静的小镇十分适合学习和研究。他们在当地教会的帮助下在剑河旁安营扎寨,潜心文化传播和学术钻研,从而开创出一片新的学术天地。有趣的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竟然是剑桥的派生体。

1637年,剑桥大学伊曼纽学院的毕业生约翰·哈佛移民美洲。在去世前,他将自己一半的产业和图书馆捐献出来,建立了哈佛学院,形式完全仿照伊曼纽学院。以后便发展为哈佛大学。而哈佛所在的小镇,也被命名为Cambridge,为了区别于英国的剑桥,中文译名称为"坎布里奇"。对此,有人打趣说:"一只不错的英国老鸟孵化出美国的巨鹰来。"每一年,都有许多哈佛毕业的本科生申请来剑桥读研,为的就是圆一个追根寻源的梦。有人这样形容牛津、剑桥、哈佛这三所世界名校的渊源: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

“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

牛津与剑桥,同为世界一流的知名学府,两者之间的对抗关系似乎永远存在。在各个方面,他们都不乐意承认他们的共通性其实大过了差异。

“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一方是人文科学家,另一方是自然科学家,这似乎是很多人心中固定的公式。剑桥大学类似中国的清华大学,以理工科著称,出了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而牛津大学则和国内的北京大学一样以文科著称。

在牛津大学就读过的英国首相,几乎可以排成一个排。坎宁、艾德礼、艾登、麦克米伦、道格拉斯霍姆、威尔逊、希思、撒切尔、布莱尔——唐宁街10号简直就是牛津大学开的分校!还有许多有影响的政界人物,像巴基斯坦的贝·布托、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原香港总督彭定康,以及一大批的影视明星、著名作家、制片人,都毕业于牛津大学。

同样的悠久历史,同样的杰出地位,造就了同样心高气傲的牛津人和剑桥人。

据说,牛津人相信是他们统治着世界,而剑桥人会撇撇嘴:我们根本不在乎是谁在统治世界!牛津和剑桥都喜欢称对方为“另一个地方”,好像这是最大的贬低似的。前联邦德国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是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1994年剑桥大学也决定授予他荣誉博士的头衔。对于他曾接受牛津的荣誉称号一事,剑桥大学的人用一句话轻描淡写:“不要紧,一生中总要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在近几年英国综合性大学的排行榜上,牛津的位置一直排在剑桥之后,这多少让牛津人有些愤愤不平,于是就拿两校校徽上的区别做起文章来。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校徽上都有一本书,只是剑桥的那本书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开的。牛津人嘲笑剑桥人不用功读书,只拿书本装点门面,没想到剑桥人毫不犹豫地回击:“哪儿啊,是你们读书太慢,我们都学完了,你们还在学。”

“牛剑之争”的起源

作为英格兰民族知识界的双驾马车,牛津、剑桥之间的互不服气也算历史久远了。

19世纪20年代,两个分别跻身于这两大名校的好友突发奇想,既然牛剑在学术教育上互不服输,不如举行一次划船对抗赛来较量一番。原来这两所大学都位于河畔,分别依傍着康河和查韦尔河。划船运动在两校都很受欢迎,唯一的不同是划船的方法:在剑桥,船头朝前,划船人站在船尾;而在牛津,则是船尾朝前,划船人站在船头。划船比赛的两个创始人碰巧都叫做查尔斯。剑桥的查尔斯·莫瓦尔出身名门;牛津的查尔斯·华兹华斯更是有来头,他的叔叔就是英国著名的“湖畔派”桂冠诗人威廉·华茲华斯。老华兹华斯还曾是剑桥的学子。

1829年3月12日,剑桥向牛津下了战书:“剑桥大学在此向牛津大学挑战,在伦敦或靠近伦敦的泰晤士河上进行一次8人赛艇比赛,时间定在复活节期间。”同年6月10日,划船赛在伦敦泰晤士河牛津郡的亨利段河面进行,牛津大学在首次比赛中获胜,从此拉开了两校间百年恩怨的序幕,前一年的失败者就成为下一年的挑战者。在过去的151届比赛中,剑桥赢了78次,而牛津赢了72次。在1877年的那次对抗赛中,两队同时抵达,由于当时并没有终点摄像设备,所以被裁定为平局。目前,剑桥大学保持着时间最长的连胜纪录——1924年到1936年连胜13次,而牛津只有一次10连胜(1976年到1985年)。

“牛剑”,在竞争中成长

几百年来,牛剑两校激烈地竞争着,但他们同样互相尊重,难舍难弃。

哈维尔·马里亚斯的观察十分精辟:“对世界上其他任何大学毕业生都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蔑视态度的牛津人,唯独对剑桥人表现得特别尊敬,那种尊敬,似乎意味着唯独有与他们同样独特的人们相伴,才让他们感到舒服。”其实,牛津剑桥在学术交流、人才流动等很多方面配合得十分默契,它们相互携手保持着顶尖高等教育水准。

击鞠的历史起源、兴盛与衰落 篇4

关键词:蹴鞠,唐代宫城

一、击鞠的萌芽与起源

中国古籍中所说的“击鞠”,即骑在马上持棍打球的运动,今谓之马球运动。这项活动,它起源于何时何地,至今尚无定论。最早称我国马球为“击鞠”的是3世纪时曹植所写的《名都篇》。其篇描写“京洛少年”,穿着鲜丽的服装,佩着宝剑,挟着雕弓,每天一清早就去斗鸡,然后“走马长楸间(两旁种着楸树的大道),长驱上南山”去打猎。打猎回来之后,“列坐长宴”,饮宴以后又去“连骑击鞠壤”,直到“白日西南驰”才停止。诗篇中还形容了连骑击鞠的技术,达到了“巧捷惟万端”的熟练程度。近人唐豪先生认为:“曹植这首诗,就现存的文献来说,为我国创造马球以后的最早一个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亦有马球活动。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曰:“立春之日……为施钩之戏……又为打球、秋千之戏。”由此可见,当时荆楚地区有依时令打球的风俗。

二、击鞠的繁荣与兴盛

击鞠到了唐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高度发展,击鞠活动出现了异常兴盛的景况。史书、小说中都有“击球”、“打球”、“击鞠”的记载。唐初,已有打马球的记载。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打毯》曰:“太宗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番人好为击球,比亦令习,会一度观之。昨日升仙楼有君番街里打球,欲令朕见,比番疑朕爱之,聘为之。以此思量帝王举动岂亦容易,朕己焚此球以自诫。”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恩惠抚和为主的政策,故长安城中有西番打球者。“比亦令习”是对此的提倡,而“焚此球以自诫”是显示帝王的威严与地位,似与令属下打球无妨[1]。唐中宗时,“上好击球,由是风俗相尚。”此后王公大臣打球之事屡见不鲜。如唐玄宗李隆基爱好走马打球,皇宫的马房里所饲养的马还不大合意。唐穆宗李恒在右神策军和麟德殿打球。有一天,他因打球得了急病。唐敬宗李湛日夜打球打猎。唐宣宗李忱在十六宅建筑雍和殿,每月和皇室王侯们在那里打球两三次。其击球技艺使“两军老手,咸服其能。”唐僖宗李儇爱好踢足球、斗鸡,尤其擅长打球,自诩“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唐昭宗李晔被朱全忠逼近迁都洛阳时,六军都已逃散完了,只有“打毯供奉”(宫里专任打球职务的人)和“内园小儿”等二百多人跟着他去。当时宫中专门从事打马球的人员,除“打毯供奉”外,还有“毯工”,这些人多选自神策军,是专陪皇帝打球的。

唐代宫城及禁苑里,多半筑有打球的场地。如长安宫城内的球场亭、西苑的梨园、大明宫的东内苑、龙首池(池填的球场)、麟德殿、清思殿、中和殿,以及飞龙院、雍和殿等。1956年,在西安唐大明宫出土的一个石碑上刻有“含光殿及球场”、“大唐太和辛亥岁乙未月建”字样,表明在修建宫殿的同时还修建了球场。当时不仅把球场建筑纳入了宫廷的整个建设计划之中,而且球场的建筑也是很讲究的。唐代人杨巨源写的《观打球有作》诗里有“新扫球场如砥平”之句。阎宽的《温汤御球赋》里说:“广场维新,扫除克净。平望若砥;下看如镜。”还有韩愈的《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里说,“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可以想见,当时球场多是三面用矮墙围绕着,一面是殿、亭、楼、台之类,是观赏之处。球场面积不仅广大,而且平坦光滑,如磨刀石、镜子或刀削一样。《资治通鉴》卷二百九记载唐中宗的“附马武崇训,扬慎交洒油以筑球场。”用油料来筑球场可以防雨防尘,使场地平滑如镜。这反映了当时球场建筑的讲究和统治阶级享乐的奢侈[2]。

三、击鞠的发展与衰落

辽代统治者对马球活动非常爱好。《辽史·游幸表》记载,辽穆宗应历六年,辽圣宗统和三年、七年、十四年,辽兴宗景福五年、六年、七年、八年、十一年、十六年、二十一年、二十三年均有击鞠活动,有时一年内多次,总计十五次之多。善击球者往往得到皇帝的赏识,如耶律塔不也“以善击鞠幸于上,凡驰骋,鞠不离杖”。统和七年,“谏议大夫马得臣以上好击球,上疏切谏,”劝圣宗止此“危险之戏”。谏中说,圣宗“听朝之暇,以击球为乐”,“上下分明,君臣争胜”。可见当时辽君臣的击球活动是经常且热烈的[3]。

马球活动始终与中原有联系。《辽史·穆宗本纪》:“(北)汉遣使进球衣及马。”《辽史·游幸表》:辽兴宗景福十一年在延寿击鞠,还诏宋朝的使臣参观打球。金代继辽俗。《金史·礼志八》云:“击球之戏,亦辽俗也,金因尚之。”金朝帝王公卿、贵族庶民多有好之者。每逢重午、中元、重九行拜天之礼后,则行射柳、击球之戏。

后来,随着猛安谋克走向末路,这项充满尚武精神的体育活动逐渐衰落。哀宗时,太后曾戒敕赤盏尉忻说:“上之骑鞠举乐,皆汝教之,再犯必杖汝。”又《金史·国用安传》:“用安形状短小无须,喜与轻薄子游,日击鞠衢市间,顾眄自矜,无将帅大体。”可见这时的击球已被世人目为轻薄子弟、市井无赖的恶嗜,其形象和地位已与往日迥然不同了。元朝建立后,宫廷之中打球活动不绝。元萨都刺《春词》曰:“深宫尽日垂朱箔,别殿何人度玉筝。白面内官无一事,隔花时听打球声。”张昱《辇下曲》曰:“闲家日逐小公侯,兰棒相随觅打球。向日醉嫌归路远,金鞭梢过御街头。”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宫廷的击鞠活动。

元代杂剧对当时民间击球活动也有描述。如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云:“时遇五月蕤宾节令,都要打球射柳,宴赏太平之世,可早来到也。”又“我则见过球门一点透明珠,文武将尽欢娱。”“这里借“珠”的圆体形来比喻球,“球门一点透明珠”,则是形容球以极快的速度破门而入[4]。击球活动到了明朝,虽然仍有开展,但也只是作为宫廷礼制或民间节日活动才有。《明史·礼制》十一记载:“永乐时有击球射柳之制。十一年五月五日幸乐苑,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分击球官为两朋,自皇太孙而下诸王大臣以次击射,赐中者币布有差。”

到了清代初期,北京在正月十五于白云观前,端阳节在天坛等地,都要举行马球赛,届时游人如潮,“笙歌队里击毬社,珠箔丛中走马场”。击球者大多是富豪子弟或少数民族,“金丸绿帻富平侯,击毬走马幽凉客。”清代中叶以后,有关击球的记载渐渐稀少,以至终于绝迹。直到民国时期,通过一些英美人士,现代马球传入我国,马球运动才又缓慢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尚民杰.击鞠源于蹴鞠说辩析[J].文博, 2000 (3) .

[2]武原.唐代的击鞠游戏与政治[J].华夏文化, 1995 (5) .

[3]张演生.唐代帝王爱击鞠[J].文史杂志, 1990 (3) .

高粱的起源与历史 篇5

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历史现象一般都能形成比较感性的认识,但由于初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历史知识基础普遍非常薄弱,还不太适应高中历史的模块式教学,历史思维能力也很稚嫩,有待于培养提高。对于古罗马政治,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中接触过一些,因此对古罗马国家的形成、帝国的扩张有粗浅的印象,但古罗马法律知识,初中教学中从未涉及,学生知识储备为零。

教学方式: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利用图片、文字、音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

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了解《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等基本知识;理解并掌握罗马法的核心内容、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提高阅读各种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表达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个别案例的思考,合作讨论,培养学生掌握从政治、经济背景中分析历史发展趋势的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使学生学会古今知识联系思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罗马法起源与发展的过程,认识到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影响巨大;认识到进行法制建设的艰难性;理解不断发展的法理观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珍惜和弘扬。

教学重点:罗马法影响深远,泽被后世,如何理解其影响。

教学难点:罗马法从产生到最终体系完成跨越千年,其中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清晰地整理出脉络,并使学生对每一阶段罗马法的发展原因有所了解。 4.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课件:古罗马司法女神塑像】

同学们好,如果说古希腊以民主著称于世,古代罗马就以法律闻名于世,我们先观看一尊古罗马司法女神塑像,观察她手中拿的物品,分别象征着什么?宝剑、天平和蒙眼的装束,分别象征着正义、公平、权威和不带主观色彩的理性。这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所决定的,但法律发展之路绝非易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在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古代罗马法的发展的道路。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罗马法?

【课件:罗马法的释义】

引导学生阅读定义,初步建立对罗马法概念的印象。

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思考:罗马法发展历程跨越千年,之间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请结合教材,划分罗马法发展的几个阶段。

【课件:案例一】

展示“罗慕洛将军的遗嘱与遗产纠纷案件”,请学生分析法官判案的依据,由此

总结并加深习惯法的特点的认识。

比较习惯法与《十二铜表法》,找出其区别。

【视频:古罗马领土的扩张】观看古罗马领土扩张视频, 并结合课本归纳,领土扩张带来了哪些新问题?罗马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都有哪些原因?(设计意图:用形象直观、高度概括的视频材料呈现罗马的扩张,增强学生对其扩张的深入认知,了解其速度、规模、范围、相应时间,并深入思考其原因与影响)

【课件:古罗马领土扩张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客观上形势所迫,公民法内容不足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主观上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也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此时法学家也不断提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先进思想。

【视频:《埃及女王入罗马》】

观看视频短片《埃及女王入罗马》,引发学生兴趣,并进一步思考,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大量非罗马公民成为罗马国家境内的被统治阶层,他们不能得到罗马公民的身份,这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否有利?(设计意图:增强对历史现象的直观感受,增强历史现场感,并进一步思考其出现原因与带来的新矛盾)

【课件:西塞罗《论法律》片段】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去辨析理解法学家西塞罗提出的自然法原则其内涵。

引导学生总结万民法形成的原因。

高粱的起源与历史 篇6

1、从太极拳的技术演变历史谈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自创始起就在武术界引起了无休止的争论。但无论是晚晴和民国时期流行一时的“张三丰创太极拳说”, 还是上世纪30年代由唐豪提出的“陈王廷创太极拳说”等, 都偏离太极拳技术演变的主线, 忽视了社会发展对太极拳的重要影响, 明显不够客观。 其实, 要想梳理太极拳发展的历史脉络, 必须以其技术演变为主线, 进而推测确定其历史起源。

晚晴至民国初期, 太极拳在技术上初步走向成熟。与此同时, 其起源被抹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道士提出的“张三丰创太极拳说”迎合了特殊时期大众的好奇心和一些拳家的虚荣心, 迅速流传开来。 1932年, 唐豪经过20多年的研究正式提出 “陈王廷创太极拳说”。 其中, 他重点阐述了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中“拳经三十二势”拳法对明清陈家沟和赵堡等地拳法及太极拳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确定了太极拳依据长拳、炮捶和十三势这一技术演变的研究方向。

根据太极拳文献整理研究发现, 太极拳与长拳在技术上存在演变的过程。 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期, 中原地区长拳和炮捶的流传是近代太极拳技术风格变化的诱因。 而1934年陈子明提供给徐震的陈家沟《两仪堂本》充分证明太极拳由长拳和炮捶衍生而来, 其动作名称、顺序、图式都与戚氏“拳经三十二势长拳”存在关联。文献研究和实践都表明, 晚清成熟和发展的五大太极拳流派始终没有完全脱离戚氏“三十二势长拳”的技术体系, 这一事实长期以来都被学界忽略了。 基于上述背景, 笔者认为太极拳源于长拳、传于炮捶、成于十三势。

2、新时期下太极拳的发展思路

从太极拳创立至今的数百年, 我们见证了它的发展和壮大。 那么新时期下, 随着人们对太极拳认知的深入和挖掘, 太极拳该如何继续发展呢? 对此, 笔者有以下建议:

2.1、注重文化内涵建设, 引导技术合理发展

太极拳的发展演变过程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从认知到本质理解的转化过程。太极拳未来的发展不但要注重技术上的提升和推广, 更要注重对其文化内涵的塑造。 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太极拳发展的根本源泉, 要通过其文化理念来诠释其技术方法。 只有合理运用文化理念做引导, 才能使其技术体系更加完善, 也能使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2、积极举办相关体育赛事, 大力弘扬武术精神

各国家地区举办的各种比赛能够对太极拳起到一定的推广宣传作用, 太极拳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体育赛事的宣传。 把太极拳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赛事结合, 可以促使赛事制度的完善和武术文化的普及。 赛事的推广不光是一种技艺的展示, 更是一种武术精神的展示,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如今, 各个地区的体育赛事蓬勃发展, 太极拳可以以此为契机, 促进太极拳在世界上的传播和推广。

2.3、适应社会, 实行产业化发展

目前, 我国太极拳产业项目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在太极拳的服装、器械、旅游、影视文化、食品保健等各项产业链上还有许多不足。 太极拳的的产业化发展应与国家的有关政策相结合, 使其能够与社会供求发展保持一致。 同时, 还要利用市场兼容机制使太极拳各产业项目与市场同类产品对接。 总之, 太极拳的产业化发展是太极拳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4、贴近群众生活, 大力推广宣传

太极拳要想快速推广普及, 必须要依靠学校、社区等人口密集区来进行宣传。 太极拳作为民族传统体育, 可以与学校教育体制相融合,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 发挥太极拳的技术优势, 使得其在学校的普及和管理更加标准化和充满趣味性, 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社区的普及应适应当地的文化特征和人文生活习惯, 利用武术团体和民间文化团体, 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推广。

2.5、加快太极拳的国际化

太极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已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不仅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播, 更是一种东方人文精神的传播, 使得西方社会对于东方文化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

3、结束语

从太极拳技术演变历史可以推断其起源, 新时期下, 太极拳不仅要注重文化内涵、贴近群众生活, 还要大力举办相关体育赛事、不断推进其市场化和国际化, 走出国门, 让世界认识太极拳,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太极拳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真, 范毓周.太极拳发源考论[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07) .

[2]孙洪霞.多媒体技术与长拳教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12) .

[3]李永彬.太极拳起源辨异[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01) .

高粱的起源与历史 篇7

关键词:本质分析,艺术场域,艺术价值,艺术语言精致化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一文以一个现代艺术经常面临的矛盾问题——什么使人把艺术品和简单日常物品区分开来——为切入点, 阐释了以康德为代表的哲学家过去对艺术所作的本质分析中的潜在问题, 并提出了自己的艺术场域理论, 这一理论为我们分析现代社会存在的复杂的艺术现象开拓了一片崭新的视域。

文章的第一部分作为引言篇, 从一个矛盾现象引入对艺术研究的哲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的思考, 并指出哲学角度存在着症结, 因为艺术品实际上存在于艺术制度的历史之中。第二部分本质的分析和绝对的幻象主要论述哲学式的本质分析实际上也是历史的产物, 也要借助于社会学, 在社会学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三部分进一步从社会学的视角阐述了艺术场域的起源, 这一场域理论实际上真正解释了现代社会中极其复杂的艺术现象。概括起来说, 布迪厄在文中依次分别地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 本质的分析能否真正解决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二十世纪之前, 本质的分析确实能够解释所有的艺术问题, 人们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这两对词语 (参朱光潜对美的本质的分析) 就可以从古希腊贯穿到十八十九世纪对美的本质定义。但当杜尚和沃霍尔的艺术接连出现时, 本质的分析出现了危机。这些是艺术吗?它们又为什么是艺术品?传统的艺术理论显然已经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艺术品与日常物品的区别问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布迪厄认为, 哲学家所做出的本质的分析都企图把握超历史或非历史本质, 把单一的经验确立为适合审美感知的超历史标准, 但是却疏忽了这种单一的经验本身就是历史创造的产物, 它的存在理由只能通过恰当的历史分析来重新评价。哲学家进而把这种单一的经验升华成为普遍的经验, 这一经验的“普遍化”过程显然有意无意的脱离了它生成自身的社会条件。因此, 当整个社会条件发生巨大而又复杂的变化时, 仅靠单一经验是无法解释众多新的复杂问题的。

事实上, 布迪厄指出这种本质分析并非真正是哲学反思的产物。对艺术的反思分析必须借助于历史, 哲学家实际上“挪用”了历史运作的产物, 由此形成的经验和审美态度也都是历史的产物。从宏观角度来看, 审美态度或者说品味的形成是与艺术自律化的历史分不开的, 与艺术场域的自主化分不开的;微观角度上看, 也是和个体生长经历的特殊经验历史分不开的。不经过艺术的漫长自律过程或者个人的艺术经历, 很难形成康德之类哲学家所谓的本质性的审美经验。

不仅如此, 本质分析要在现实中发挥作用是借助一种艺术机制, 这种机制以两种形式存在:在物中, 它是艺术场域, 是一个缓慢形成过程的产物;在精神中, 它是一些由创造场域的过程同时创造的意向, 也就是品味、审美眼光。所以, 本质分析发挥现实作用的基础也是历史的、社会学的, 而非是哲学反思式的。布迪厄认为, 本质分析得出的审美意向是文化习性和艺术场域互为根基并达成一致的结果, 艺术场域创造了审美意向, 但同时, 没有审美意向艺术场域就无法运作。因此可以说, 纯粹的本质分析, 纯粹的审美是不存在的。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只能在艺术场域的社会史中得到解决, 在特殊审美意向建立之条件的社会学中解决, 所谓纯粹的审美也必须在艺术场域之中才有它真正的意义。

第二, 艺术场域是如何产生的?布迪厄认为艺术场域是在艺术自主化的过程中逐渐制度化的。从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开始, 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呈现矛盾。十七十八世纪, 艺术家继续向赞助人索取自由。到了十九世纪, 启蒙运动以后宗教败落, 传统的赞助人隐退, 大众的参与对艺术的自律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提出标志着艺术真正自律了。正是伴随着艺术的自律, 艺术场域中的各个要素:各种行动者、以及作为场域特征的种种技术、门类和概念等同时被创造出来, 于是艺术场域形成了。场域中首先包含一系列能够使场域自主的要素, 包括展出场所 (画廊, 美术馆等) 、神圣化或认可机制 (学院, 沙龙等)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再生产机制 (艺术学院等) 、专业化的各种代理人 (经纪人, 评论家, 艺术史家, 收藏家等) 。同时, 场域中还包含艺术家自主的要素, 包括合同的分析、艺术家签名的在场、艺术家特殊才能的肯定、或某个争论中对同人仲裁的求助等等。

第三, 艺术自主化过程以后, 艺术场域又为什么能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出艺术的价值?布迪厄认为“经济和社会状况构成了艺术场域确立的基础, 而艺术场域则建立在一种归诸这一场域最发达状况中的现代艺术家的准巫术力量信仰理论之上。”【1】艺术场域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社会场域的社会空间, 艺术场域中出现的特殊范畴不能替换成其他场域中的范畴。例如用生产的持续时间、耗费材料的数量和价格等一般的生产范畴来衡量绘画, 艺术家和工匠将没有区别。事实就是艺术场域的维系确实需要一种“绝对的幻象”, 而幻象无疑通过一种最重要的发明来产生作用, 那就是艺术语言的精致化。

首先, 艺术场域中语言的精致化确立了一种命名画家的方式, 以这种方式谈论他们及其作品本质以及作品报酬的支付方式, 借助这种方式也就确立起特定的艺术价值;其次, 也确立起谈论画作本身、绘画技巧的方式;再次, 名流的话语, 尤其是传记, 使艺术家本人成了人物, 本身就具有了历史考察的价值。

有了这种最重要的发明, 艺术场域中的行动者就可以使用他们行之有效的斗争武器了。这些行动者自身其实是站在某种特殊立场, 代表着某种特殊利益的人, 他们使用这种语言和范畴时, 和他们所站的立场, 特定的时间和社会关系都是分不开的。他们把自己呈现为法官或裁判的角色行使着判断或评价艺术品或艺术家的场域归属问题的权利。斗争实际上依赖于他们所站的特殊立场, 而艺术场域实际上就是为这些斗争关系维系的, 艺术的价值毋宁说只是这些斗争的结果, 而根本没有本质的分析中得出的那种纯粹的审美。这样, 在艺术场域中, 行动者之间就通过这种艺术语言互相依赖, 共同用幻象维系了一个“相互赞赏的社会”。

分析了这些现象以后, 布迪厄就得出结论:“艺术品的生产‘主体’——也就是艺术品价值和意义的生产主体, 并不是实际上创造其物质对象的生产者, 而是一系列介入这一场域的行动者。”【2】因此, 艺术场域中的所有与艺术关系密切的人几乎都成了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家信仰的生产者。

第四,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 纯粹的审美 (凝视) 是如何产生的?回应第一个问题, 布迪厄认为审美意向不是先验的, 而是被历史地生产出来的, 它们与使之运作的历史条件不可分离。纯粹的审美是在艺术场域自主化过程中诞生的, 与生产者和艺术场域的自主化都密不可分, 而这些在部分人群中继续存在的纯粹的审美态度只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布迪厄分析了产生这种继续存在于特定人群中的纯粹审美的原因。其一, 这种纯粹审美是生产者们对自己生产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回归, 通过回归行动者们获得了艺术技巧、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场域要求他们掌握的那种艺术的唯一目的。自主的艺术家们由此确认自己掌握了艺术场域要求他们具备的审美意向, 并且由此形成的这种力量还可以继续用于再生产和创造出那些艺术品的价值, 不管这种创造力的对象是平庸的还是粗俗的抑或只是日常事物。这种创造力就是所谓的纯粹审美意向赋予艺术家的;其二, 由于艺术场域自身与其他社会场域的封闭和区隔, 对场域自身所要求的特殊知识 (或者说审美意向、审美能力) 的实际掌握已经成为了进入艺术生产场域的条件之一。场域中所有的一切甚至包括对场域自身的颠覆都由它自身控制, 因此, 在场域中的所有行动者都必须对场域自身的特殊知识心领神会。渐渐地, 场域中就形成了一种有关特殊知识的纯粹形式史, 纯粹的审美正是这样存在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 纯粹的审美只有置于艺术场域之中时, 才有它存在的意义。

布迪厄被认为是当今学术界炙手可热的大师, 并且与英国的吉登斯, 德国的哈贝马斯一起称为当今欧洲社会学界的三大代表人物。艺术场域理论带来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 最重要的影响要数对艺术进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提出。“社会学对艺术的注视, 并没有一个很辉煌的历史。经典社会学家, 例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 始终没有腾出很大的精力来研究艺术问题。与此相反, 在布迪厄进入学术场域之初, 就开始将文学艺术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3】而以往的艺术本质的分析实际上隐含着特殊经验的普遍化问题, 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特权, 是“不当的合法化”。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艺术理论研究取消了对艺术本质和普遍性的分析, 最大限度的还原了过去艺术的本色, 重现了以往艺术理论研究忽略的诸多因素, 并且为现实艺术中的艺术机制等诸多复杂问题提供了研究的出路。

其次,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明确的指出了艺术体制中的诸多构成因素。场域不是静态的, 它本身就通过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维持, 而这些构成因素也只有在场域中才有意义。他从历史上加以分析, 认为这些构成因素都是艺术自主化过程的产物。艺术场域是一种独立的场域, 与社会的其他场域是隔开的, 它通过斗争造成一种艺术幻象和对艺术家的信仰崇拜, 不断生产和再生产出艺术的价值。

再次, 艺术语言精致化的发现揭开了艺术幻象的真面目, 同时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专业人士运用艺术品的概念时总是极端的含混和灵活。而且正因为这样, 哪怕是一些日常用语出现在艺术领域中时也能避免本质上的界定, 得以继续妥当的用于艺术理论中, 并制造出老生常谈的声势。这种精致化的语言成了斗争的武器和资本, 艺术生产者把自己放在裁判的位置进行分类和判断, 掩盖了各自的特殊性而以普遍性的名义来吁求, 共同维护了艺术价值的幻象, 这实际上是特殊利益的普遍化。

布迪厄的著述极为丰厚, 艺术场域即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再生产机制, 与学校教育系统文化特权再生产机制、权力正当化再生产机制、生活风格和品位的再生产机制、语言象征性权力的再生产机制共同构成了他的文化再生产理论, 根植于他的社会学思想中。这种研究方法和学术眼界极具冲击力, 对今后的艺术理论研究来说无疑是具有极大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冯炜.《艺术家象征崇拜之名的本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艺术家神崇化现象的揭示》[J].美与时代 (下半月) .2007 (2) .

图腾:品牌的历史起源 篇8

我国的《新华字典》对图腾的解释是:“原始社会的人用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作为氏族血统的标志, 并把它当做祖先来崇拜, 这种被崇拜的对象或符号叫图腾。”可见, 图腾观念是原始人类在漫长的生产与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人与自然进行原始对话的语境中, 受科技水平的影响, 拜物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因子。当人类刚刚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的时候, 主体意识的难以确证常常使他们把自己别无可选地视为自然的附属物。因为原始社会的人类面临着来自自然界的双重威胁:自然力量的威胁和异族的侵扰。尤其是在巨大、凶猛、神秘不可预测的自然力量面前, 原始社会的人类是多么的渺小、无助和软弱。因此, 他们需要聚集和激发社会或族群团体的力量来战胜精神上的恐惧和体力上的弱小。这种情感、期望和幻想的物态化, 就催生了原始社会人类的图腾崇拜。

“拜物培养着人的宗教情感和中心话语, 其话语对自然的神灵化大体上有两个指向, 一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神话语言, 以神话追究自然, 与自然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对话;一是把人的视野和意念囿于崇拜自然之中, 以神灵信仰为原点向外辐射, 在阐释自然的话语中留下自然的烙印”。受认知能力的限制, 原始社会的人类对自然的追究, 叙述为对某一类自然物体或自然力量特别依赖的话语机制, 也就是情感语言。这种情感语言反映到人与自然对话的场域, 就表现为建立起图腾崇拜的中心话语机制。图腾文化作为人类学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图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图腾首先是一个图形、标记或符号

图腾作为人类社会组织观念物态化的标志或符号, 其基本的形式要素主要包括名称、图案、色彩及其组合。图腾形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生动、写实的图案, 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一阶段, 这类图案是图腾的主流图案。人首蛇身的烛龙、炼五色石补苍天的女娲、教人耕种和渔猎的伏羲、开天辟地的盘古以及飞龙、凤鸟等等, 是这一阶段比较常见和典型的图腾图案。第二种是生硬、抽象的几何纹理的图案, 比如螺旋纹、曲线纹、垂幛纹、漩涡纹、三角纹等等, 它们大致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

毫无疑问, 符号标记是图腾最直观的可见的表现形式。“图腾首先是一个名字, 即用来命名氏族集体的物种称为图腾, 图腾是一个物种而不是个体, 但图腾并不仅仅是一个名字, 它还是一种标记, 一种名副其实的纹章, 图腾名字和标记取自动植物, 尤其是动物, 因为它们是氏族成员最接近、最常打交道的东西”。涂尔干认为图腾是一个符号, 是图腾本原或神的外在可见形式。“图腾被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而这个名字、标记或符号多取自动物、植物或其他被人们感知到的事物, 如古印度曾把牛、兔、羊等作为图腾, 古巴比伦人曾把驴、猫、狮作为图腾, 但图腾并不是空洞的符号, 而是象征着一种血缘关系、某种神圣力量, 或是祖先。”由于图腾形象被认为比图腾本身具有更大的神力, 因此, 人们除了在装饰、图画、服装、住屋、武器、用具上涂画或雕刻图腾形象外, 甚至在肉体上留下标志, 以获得图腾的保护。

二、图腾具有宗教和社会两种功能

把图腾视为宗教信仰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图腾是原始宗教的起源, 或者认为图腾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信仰或其初始形式。对图腾的尊敬是一种宗教, 一种信仰, 或者说一种禁忌。涂尔干认为图腾制度是宗教生活的最原始形式, E·海通在《图腾崇拜》中认为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组成部分之一。“同一图腾部落的成员相信自己是由图腾所繁衍, 有同一血缘, 禁止捕杀或食用图腾动物。图腾是一种宗教信仰, 也是一种社会结构, 图腾制与外婚制紧密相连。”

图腾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图腾作为满足和规范原始人类社会生活的制度形式, 自然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 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图腾所代表的意识和功效, 它不但是一种宗教信仰,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就宗教方面来说, 人们对图腾具有出乎自然的尊敬和被保护关系;就社会观念来说, 它不仅代表着同族内各氏族间的关系, 同时也划分出了与其他各部族之间应有的关系”。

图腾是氏族具有标志性的族徽, 由于这样的缘故, 氏族成员往往把它画在自己的居住地以及使用的器物上, 或者是自己的服饰以及身体上, 进而以虔诚的态度祈求它保佑自己及整个氏族的平安。“作为一种神秘的力量, 图腾与氏族成员所发生的亲近关系, 实际上也在勾勒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中心话语。与自然神观念相比, 图腾的意义, 是以更加肯定的口吻确定和培养氏族成员的宗教情感。就是说, 图腾作为氏族成员的集体信仰, 其鲜明的特征是, 图腾在氏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但左右着氏族的命运, 而且还起着保护氏族全体成员的作用”。

由图腾崇拜所必然产生的与图腾信仰相关的种种禁忌 (Taboo) 影响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图腾作为联系氏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 其存在的意义是通过尊崇某一自然物来建立新型的认知世界的普遍语言模式。这样, 图腾故事的演绎一方面在重新建构和解释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另一方面图腾故事所洋溢着的生命意识则使人与自然的对话显示出新的特质。

三、图腾, 品牌的历史起源

图腾是远古的先辈对具有超越自然的神性力量的崇拜。每个民族在自己的图腾崇拜中, 沉淀了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信仰和精神生活, 并把崇拜的对象赋予神性的符号象征。所以, 图腾崇拜总是与符号象征联系在一起的, 象征的符号化是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有人把早期的图腾看做是品牌的原始形态, 因为不同的部落用图腾来作为自己部落的标志, 它具有品牌的主要功能之识别功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图腾视为原始的品牌形态也未尝不可。

品牌首先是作为视觉元素呈现的符号, 标志是一个品牌最核心的视觉元素, 不仅是品牌战略中重要的视觉符号, 它还是传递企业理念的静态识别符号。所以, 图腾和品牌都是人类组织观念物态化的符号或标志, 图腾和品牌的符号或标记, 都是人类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情感、信仰的外化。在这些简单的符号标记里都浓缩和积淀着某个人类组织坚定的信念和宝贵的经验, 它们都不是单纯的审美符号, 是具有深层意味的表现形式。

如今在市场经济社会中, 人们把失落的超自然的神性崇拜转向了对象征符号化的物质享受的痴迷, 使品牌具有了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钟爱与痴迷的神性力量。品牌符号被赋予了后现代图腾象征的意义。在品牌消费的时代, 品牌的符号不是空洞和泛指的, 它是人们心智中的图像和概念的群集, 它能为消费者提供一组具有能同时满足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不仅由于其物理上的功能性价值而被喜爱, 而且由于其心理的和社会的价值而被钟爱和青睐。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显示社会身份的符号, 表征着人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的形式, 它成了人们寄寓情感的处所。不同的品牌象征着不同的意义, 并传达出不同的个性与价值。品牌已然被塑造成了现代图腾, 商品实体被打造成品牌符号, 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 其目的是要将品牌打造成具有图腾般魅力的符号, 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如原始图腾崇拜一般的狂热追求, 实现对品牌的消费与重复消费。

当然, 原始图腾的象征意义的获得与品牌图腾的象征意义的获得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是出于对超自然力量的想象, 是源于内心体验而现于外的一种图像表现;而后者则是通过基于理念和产品的传播的力量, 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图式, 是由外而内所建立的图像。因此, 传播的力量决定了品牌图腾意义的获得。

四、让品牌成为消费社会的精神图腾

图腾被人们珍爱的原因是, 通过它们人们体会到了丰富的神话迷思, 它们为人们带来“完美的理想”, 从而在心理上解决了生活中无法解释和解决的问题。时至今日, 人类社会依然需要神话。

在消费社会, 当某一品牌成为人类的一种信仰、一种图腾, 那就达到了一个品牌的最高境界!苹果公司从i Phone4到i Pad2, 每一次产品的推陈出新都在续写着乔布斯帝国的商业传奇。当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这些曾经的电讯巨头还在将移动通讯行业视为通讯行业、生产通讯产品、解决人际通话与沟通的问题的时候, 苹果用娱乐、用计算终端重新定位个人手持移动行业, 从而成功地缔造了一个精神王国, 在这个精神的国度, 每一个人都是苹果忠实的拥护者同时又是自己的国王。

近年来, 不少学者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关注品牌, 或是从市场的角度关注图腾, 这正是整合性思维的影响, 是一种跨学科研究的尝试和探讨。图腾是一种精神崇拜和精神寄托, 品牌成为一种精神图腾, 意味着消费者将某种特定的情感和精神通过内在深层次的欲求与某个品牌高度关联起来。要将品牌打造成为一种精神图腾, 需要企业更加深入地研究、关注并高度重视消费者的内在本质需求, 绝不仅仅只是生产一种满足物理功能的手段或工具。

崇拜现象是人类社会超凡物质境界的特有的精神现象, 顶礼膜拜就是崇拜的最高表现, 而品牌崇拜则是品牌的至高境界。不过作为品牌建设的最高要求, 塑造崇拜特质对大多数企业而言, 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参考文献

[1]张强.从图腾崇拜到自然崇拜——人与自然对话的走势[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年第4期.

[2]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第98页.

[3]E·海通.图腾崇拜[M].何星亮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第4页.

[4]弗雷泽.图腾制与外婚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10年, 第98页.

[5]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赵立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第6页.

山西漆艺的历史起源探究 篇9

一、山西漆艺的历史起源

大约1万年前左右,在中华大地上,开始出现了早期人类长期定居的村落,人类学会了农耕生产以及集体劳动协作,日常生活资料也比以前充裕了许多。这一时期,人们也开始使用漆器制品。距今4500多年前,我国山西地区也出现了漆艺制品,在尧舜时期,漆艺制品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用品,到了夏禹时期,漆艺制品也开始应用于祭祀用品。到了夏商周时期,漆艺文化得到了传承。在尧、舜、禹时代,漆文化的发展主要依靠漆树资源,由于条件限制,当时的漆器制品数量有限。并且在工艺技术上要求甚高。在尧统治时期,就有管漆树制理漆的臣子,舜统治时期,有虞官伯益掌管漆资源山林。我们从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漆器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漆工的制漆和配色技术已经比较娴熟。禹统治时期,伯益继续掌漆资源,但是,由于禹之子启迫害伯益,伯益被迫出走箕山,但是,伯益后代仍然操持着生漆的旧业。 “驯化漆林,教民恤周,取漆致物”,伯益以及后代对于漆艺发展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商代与西周时期,官府主要控制手工艺生产,无论是纺织、铸铜、 造车,还是砖瓦、冶铁、漆器,都是以官营为主。尤其是漆器制作,分工更是精密,不仅有直接生产者,还有主造者和监造者,大家各司其职, 形成了一整套责任管理制度,有效保证了大批量、规模化、标准化漆器生产的产品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漆器的繁荣和普及[1]45。周武王时期,其弟唐叔子被封为晋国国君,晋国管辖之地有着可观的漆林,在当时,山西的漆业是官府重要税收来源之一。春秋时期,漆艺工艺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了“油漆”的制造技术。这一技术的推广, 促进了漆艺工艺的发展。在此时期,山西“晋漆”也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当时的晋国比较强大,建筑宫室奢华,漆艺制品也比较多。同时,为了与诸国盟誓,常常在朱书漆片、玉石片上撰写盟誓辞文,表白诚信的决心。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中,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皇亲贵戚,都非常重视漆的资源储备,漆器代替青铜器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战国时期,山西漆器制作的分工更加细密,漆艺产品不仅质量好,而且数量多,客观上促进了山西漆艺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全国漆艺的繁荣。

二、山西漆艺的繁荣发展

秦汉时期,山西的漆器发展进入鼎盛时代。秦国祖先对生漆生产极度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的官办漆器产业已经比较规范化,除了皇宫用漆外,中小贵族和民间商人也开始使用漆艺产品,秦代对漆艺的生产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当时,山西境内已经有十大漆田,辽州漆田年贡漆520余吨。到了西汉时期,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山西漆业发展更加迅速,在当时,山西的狼孟(阳曲)、阔与 (和顺)、梗阳(清徐)、霍人(繁峙)、马邑(朔州)、楼烦(宁武)等地生漆资源相当丰富,客观上促进了漆艺工艺的发展,我们从山西朔县汉墓出土的铅胎漆箭以及漆艺物品可以看出,在西汉时期,山西漆器工艺的空前繁荣[2]78。那时的山西,是一个富庶之地“,生漆千斗,漆器千枚” 的大族富户不计其数。西汉时期,汉高祖长子刘恒也比较重视山西 “晋漆”的发展。汉高祖十一年,高祖封其子刘恒为代王,管辖今河北蔚县、沫源、阜平以及山西离石、灵石等53个县,刘恒在晋为代王18年,非常重视山西“晋漆”的发展,位居代国中心的夏屋山漆林分布出现最大植被量,漆林多不胜数;辽阳(今左权)漆田岁进半万担。刘恒接帝位,称汉文帝后,更加劝民种树,并下诏书“养漆诸业,以奠基业”。刘武取得代王之后,在代国执位40余年“,多以桐、漆、丝、茂而私之”,刘武去世后,搜出他存遗金40万,可见当时山西晋漆产量之丰肥,漆艺生产足可以让古代王侯之家富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漆艺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楼台亭阁、屋宇丹榻、木器家具、交通工具以及许多的生活用品都采用漆来保护。曹魏时期,曹操非常重视山西的漆、桐植被生态。有一次,曹操去京陵打猎, 途中获密陀僧油绘漆器,这一漆艺制品,是生漆桐油黄丹混作制品,为山西所特有精致工艺品,制作精美,深得曹操喜爱。东汉后期,征战频频,战事伴灾荒日趋严重,这一时期,生漆资源与军器用漆休戚相关, 《晋令》中记载“:欲作器物,各先移主吏者名,皆当淳漆著布以朱笔题姓。”为保证战车、弓箭质牢,统治者派专职官员监督查验工匠对军需物品的漆艺,题名“以考其诚”如果工匠漆艺粗糙,追究其责任[3]171。东晋时期,在民间生产漆艺制品要到官办府地审批,同时,漆艺制品的制作程序也比较严格,要在漆器上朱漆题款,在漆艺制品上书写工匠姓名和制作年代,这一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内陆开始出现密陀僧制漆技术,这一技术的流行,开辟了漆艺技术上的新道路。斑纹漆出现、绿沉漆发明、漆木家具流行、素髹漆器兴起,虽然这些新技术都产生于中原南部地区,但是对山西漆艺的发展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隋唐时期,山西漆艺依然是重要经济之一。杨广曾在宁武筑汾阳宫,太原建晋阳宫,建筑宫殿所使用的漆艺制品就非常奢侈。杨广登皇位后,更是肆无忌惮大兴土木、建筑宫殿,隋炀帝杨广筑行宫40余处,动用了大量山西的木材,漆艺制品使用无数,大江南北千里运料不断,导致山西地域的漆树资源首次枯竭。唐朝时期,由于李唐王朝起家晋阳,并且将太原定为北都,因此,山西漆艺生产更加频繁。官府所建造的宗庙、寺院、宫殿皆用漆艺制品,每年征集太原、长安漆艺工匠2万余人为皇家服役。同时,在内蒙古丰镇一带、河北西部蔚县、 沫源、尚义诸县以及山西全省大规模种植漆林。还将生漆、漆器和漆艺向日本输出,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也带去了生漆制作工艺匠师以及诸多的技工,仅山西工匠逾千人。可见山西漆艺在当时的影响力[4]77。唐朝时期,女皇武则天也非常钟爱漆饰,重视漆林资源。在当时, 漆林和生漆实行官私分营。不仅皇家窥其生漆利重,许多达官贵人也非常重视漆艺生产,经营漆林和漆业的上层势力非常多,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汾阳尚方监承宋子间经营生漆园林百顷,721年(玄宗先天元年) 将其馈赠祁县王维。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官场失意时,也曾经写下诗句“种漆南园待成器”,可见唐朝时期人们对经营漆林和漆业的重视程度。

宋朝时期,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统治阶级修建都城过于砍伐漆林,致使山西生态平衡一再倾斜,山西漆林的中心植被区几乎消失殆尽。1260年(元世祖中统元年),元朝统治者设油漆局,并配备提领五员掌都,1281年,油漆局易属工部。从七品印。由于元朝政府的重视,太行山和吕梁山部分区域的漆林才逐步恢复生机。明朝洪武元年,建立21监8局4司机构,政府开始重视漆树生产。据《东明会典》记载“:每年山西即贡桐油生漆13600公斤,入京服役漆匠860人。”《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也曾经记载:明清时期山西生漆产地有平阳府之临汾、吉县、乡宁;太原府之兴县、奇岚、文水、祁县、阳曲、太谷、榆次、交城、清徐和太原市;辽州之左权、榆社;泽州府之阳城、沁水等。漆的用途也更加广泛,主要集中在寺庙、宫廷、富家以及民宅的檬饰。晋漆家具(包括推光漆器)遍布全国各地。乾隆二十七年,山西平遥鸿锦信推光漆器开始出口俄国、日本、新加坡等国[5]23。1928年,在阎锡山支持下,山西当局成立通省工艺局,并在山西平遥建立了合成泰推光漆器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6年,召开了全国漆艺代表大会,朱德、周恩来、李先念等革命前辈都非常重视漆艺事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山西的生漆桐油等产量都获得了快速增长,晋漆文化再一次获得了政府的重视。山西漆艺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三、山西漆艺发展与传承

上一篇:发现美的眼睛下一篇:澳大利亚气候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