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丝黑穗病

2024-05-22

高粱丝黑穗病(共7篇)

高粱丝黑穗病 篇1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世界上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是典型的C4植物[1], 高粱具有耐干旱,耐贫瘠,耐高温,容易栽培等特点,有“救命之谷”的美称[2],高粱广泛种植在世界五大洲105个国家的各地区[3]。高粱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大麦,是位居世界第五位的粮食作物[4]。高粱除了具有食用价值外,还具有酿酒、饲用以及能源开发等一些特殊的用途[5]。高粱丝黑穗病是高粱生产中危害较重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6],该病自1868年在埃及发现以后,就广泛分布于世界各高粱生产种植地[7]。在中国各高粱产区丝黑穗病均有发生,是影响我国高粱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制约高粱产业的发展[8],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个别重病地块发病率高达90%[9]。生产实践证明,选育和应用抗病性的品种是防治高粱丝黑穗病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10]。本研究对高粱抗、感丝黑穗病品种进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含量(MDA) 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4个时期的变化趋势,为抗性品种的鉴定和抗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研究的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高粱材料分别为:黑穗病抗病恢复系2381R(抗亲),感病恢复系矮四(感亲)及其二者经去雄杂交、自交的后代2381R/矮四群体(感病20株,抗病40株),均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1.2方法

试验于2014年5月在生物系统进化与农业生态辽宁省交换重点实验室进行。

1.2.1酶液的提取在高粱的丝黑穗病群体四个生长时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 各称取0.4g高粱叶片,加入4 mL预冷提取液(50mmol·L-1磷酸缓冲液,pH 7.8,内含1%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冰浴的条件下研磨至匀浆状态,4℃,10 000r·min-1离心12min,收集上清液, 作为供试酶液,放置在冰浴中进行保存,用于SOD、POD、CAT和MDA的活性测定。

1.2.2测定项目及方法SOD采用氮蓝四唑光还原法[11]测定;POD采用愈创木酚显色法[12]测定;CAT采用紫外吸收法[13]测定;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14]测定。

1.2.3数据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高粱抗、感丝黑穗病群体不同时期SOD活性分析

由图1可知,在4个不同生长时期的SOD活性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抗病群体(图中横坐标编号为1~40)的SOD活性整体高于感病群体(图中横坐标编号为41~60)。结果表明,SOD在抽穗期表现的活性最强,而且在整个生长时期中SOD在抗病作物中的活性比感病作物的活性强,说明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较强,则抗病植株的抗性比感病植株的抗性强,能够更好地抵御不良环境。

2.2高粱抗、感丝黑穗病群体不同时期POD活性分析

由图2可知,4个不同生长时期POD活性变化中,在生长的苗期、拔节期和成熟期这3个时期中,POD活性并没有太大的变化,POD活性在抽穗期的活性高于其它3个时期;经4个时期的酶活性平均值计算,在抽穗期,抗丝黑穗病群体(图中横坐标编号为1~40)的POD活性高于感丝黑穗病群体(图中横坐标编号为41~60)的POD活性,结果表明,抗病群体的POD清除过氧化氢的能力强,整体抗性比感病群体强。

2.3高粱抗、感丝黑穗病群体不同时期CAT活性分析

由图3可知,在4个生长时期中,CAT的活性在拔节期最高;抗病群体(图中横坐标编号为1~40)的CAT活性高于感病群体(图中横坐标编号为41~60)的酶活性,说明过氧化氢酶在抗病植株的活性高,清除过氧化氢的能力强,能够更好的保护植株免受伤害。

2.4高粱抗、感丝黑穗病群体不同时期MDA含量分析

由图4可知,在生长的4个时期,MDA在抗病群体(图中横坐标编号为1~40)的平均含量低于感病群体(图中横坐标编号为41~60)的平均含量,而且MDA在苗期的含量低于其它3个时期的含量,表明植物体在苗期受损害程度最轻,膜脂过氧化程度较弱,抗逆性较强。

3结论与讨论

SOD、POD和CAT是植物内源的活性氧清除剂,是保护酶系统中的酶,可减轻膜脂的过氧化程度,维持膜的稳定,能有效地清除活性氧使之保持较低的水平,降低植物受到的伤害[15,16,17]。SOD是机体内存在的超氧阴离子清除剂,可对抗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能够及时修复受损细胞,是植物抗氧化系统最主要的酶,在不同品种的高粱中,当SOD活性降低时抗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小[18,19]。CAT和POD是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酶类,主要是清除植物体内的H2O2,能将其分解为H2O和O2[20]。SOD、POD和CAT三者协同调节,使植物体内自由基活性氧维持在一个对细胞相对有益的水平[21]。

膜脂过氧化最终的产物是MDA,其含量可反映植株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和细胞受损伤的程度,是用来衡量膜脂过氧化损伤程度的重要标志[22,23],其含量越低,植株抗逆性越强[24]。通过测定植物体内MDA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植株抵抗不良环境能力的强弱。

本试验测定了高粱丝黑穗病抗病恢复系2381R(抗亲),感病恢复系矮四(感亲)及其二者经去雄杂交、自交的后代2381R/矮四群体的SOD、POD、CAT的活性及MDA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4个时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粱的整个生长时期中,SOD、POD和CAT活性都表现为抗病群体高于感病群体,说明抗病群体的抗性比感病群体的抗性强。SOD活性在抽穗期最高,表明在这个时期SOD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最强;而POD、CAT活性分别在抽穗期和拔节期表现活性最高,表明植物体在这两个时期清除过氧化氢的能力最强。MDA在抗病群体的平均含量低于感病群体的平均含量,说明抗病群体的抗逆性比感病群体的抗逆性强。MDA含量在苗期最低,表明植物体在苗期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低,受损害程度轻,抗逆性强。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探讨 篇2

1、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害循环

玉米丝黑穗病是土传病害, 土壤和粪肥带菌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

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的部位, 主要通过根茎和幼苗根部侵入玉米。胚芽鞘侵染高于中胚轴。侵染以胚芽为主, 根为次要。

2、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

2.1 品种因素

品种的抗病性是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主导因素。

2.1.1 选育抗病品种

在单交种中组成自交系的血缘主要来自于几个有限的系统, 使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拓宽种质基础, 增强抗病基因的多样性, 在抗病基因利用时, 合理利用显性单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加强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逐渐积累抗性基因, 不断提高群体的抗病性。

选用合适的亲本, 尽可能用高抗自交系为亲本, 不能用高感材料。用性状优良的中感自交系作亲本时, 必须以高抗材料与之相组配。

2.1.2 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在利用抗病品种时应搞好多种抗源的合理搭配, 各地应有主栽品种再辅助一些搭配品种, 以防止品种单一化带来新的生理小种。在生产上根据品种抗性, 因地制宜做好品种布局, 尽快压缩或淘汰感病品种。

2.1.3 适时更新品种

所选用的品种在当地种植时间越长, 品种抗性就会降低。除了杂交种本身退化原因外, 病原菌生理小种随时间的推移, 会越来越适应环境, 造成对寄主的适应性增强。一个品种长时间种植在同一地点, 除了品种本身的抗性降低外, 病菌的致病性也发生了变化, 表现为致病性增强。

2.1.4 合理引进品种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态、气候条件, 在这些条件中, 如果侵染条件适合, 不同感病品种就会不同程度地发病。在引进品种时, 不应大面积种植, 应先进行小面积、多点次抗病性鉴定, 达到抗病性要求再逐渐扩大播种面积。

2.1.5 不同抗病品种的轮作

不同品种抗性差异很大, 同一品种连续在同一地块上种植, 也会产生抗病性差异。因此, 小范围内也要避免同一地块经常种同一品种, 减少生理小种适应性的增强。应注意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轮换种植, 避免同一地区长期种植遗传背景相同的品种, 避免单一抗性品种在同一地区的大面积种植。每一个年度在当地主推品种的基础上, 适当选择多个种植品种作为搭配品种。

2.1.6 建立无病种子田

种子带菌也是玉米丝黑穗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对种子田的监管要从播种时期和苗期抓起, 各地生产部门应建立无病繁种基地, 尤其育种单位更应注意无病留种的重要性, 以杜绝种子传播, 切断种子传播途径。

2.2 减少初侵染来源

土壤中菌量是影响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感病品种。吉林省玉米产区连作现象严重, 使得土壤中丝黑穗病原菌量已积累到一定的数量。高感品种连作时, 土壤中菌量每年增长5~10倍。东北春玉米区大多数土地玉米连作在3~5年以上。土壤中积累了引起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充足菌量。

2.3 合理耕作管理

土壤要翻、耙、压连续作业, 以蓄水保墒, 提高地温。深翻可将病原菌埋压在土壤底层, 从而减少侵染机会, 减轻发病。但在土壤菌量大时, 防效不明显。粪肥带菌是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因此施用净肥也是防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禁用病秆喂牲畜和积肥;冬孢子尚未成熟散落前, 及时割除病残株, 防效较好;加强苗期栽培管理, 促进快出苗, 出壮苗, 增强抗病力。

2.4 掌握播期

我省玉米播种时间正常年份是4月下旬至5月初, 为防止春旱, 常采用早播方式, 播种后等待降雨。由于春季地温低, 玉米从播种到出齐苗需要20d, 甚至更长的时间, 低温气候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 胚芽长时间在土壤中生长, 使丝黑穗病病原菌侵染概率增加, 导致发病率上升。各地应根据地势、土质、墒情、品种生育期和抗病性, 结合茬口和地块发病轻重, 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播种时期。

2.5 药剂防治

土传病害种子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有专家认为, 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是防治种传、土传病害和苗期病害的最佳措施, 防治效果为85.1%~90.4%, 增加保苗10%以上, 对植株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该病侵染期长, 而且带菌土壤是其主要侵染来源, 因此药剂处理种子防效不是很稳定。

三唑类杀菌剂的出现使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防治取得了新进展, 大面积防治防效可稳定在60%~70%, 有的甚至能达到80%~90%。但三唑类杀菌剂在低温多雨等不良环境下容易产生药害, 应慎重使用。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3

一、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原因

玉米丝黑穗病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 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 病菌以散落在土壤中的冬孢子越冬, 并可存活两年以上。丝黑穗病是以土壤和粪肥传病为主。病害的流行决定于土壤内越冬菌源的数量、播种日期、环境因数以及品种抗病性。近年来发病率趋于上升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多年连茬、秸秆还田、土壤中病原菌积累量增加

一般情况下, 连作地病重, 轮作地病轻。有的地块连续几年乃至十几年种植玉米, 导致土壤中菌源大量积累。另一方面, 施肥上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 施用未腐熟的和带菌的农家肥, 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 造成菌源量相应增加, 这是玉米丝黑穗病上升的重要人为因素。

2. 春季土壤干旱, 播种过早, 出苗期延长宜诱发该病侵染和发生

病菌侵染的最适时期是种子萌发到出苗期。病菌随种子发芽受幼芽分泌物的刺激而萌发, 并从玉米的幼芽或根侵入, 侵入的部位以胚芽为主, 其次是根。玉米播种后以3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这一时期土壤的温湿度条件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侵染的适温与幼苗的适温一致, 约在25℃左右;适于侵染的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在20%时最适, 所以春旱年份为病害的流行年。如果播种过深有利于发病, 这与中胚轴在深层中形成徒长并侵染时间延长有关;种子质量不好, 生活力低, 播种时间过长, 延长出苗时间, 也可加大侵染机率。

3. 缺乏抗病品种

在黑龙江省双城市新兴乡全国玉米区试东北早熟组春玉米二组试验中, 参试的15个品种中发病率在10%以上的有11个, 占73.3%;在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 全国玉米区试东北早熟春玉米组抗病 (虫) 鉴定圃中, 人工接种条件下发病率在10%以上的品种占参试品种总数的57.7%。说明目前选育的品种多数为感病品种。同时在品种审定中缺乏统一标准。以东北三省为例, 黑龙江省人工接种丝黑穗接种鉴定抗感分界线为30%, 田间自然鉴定为10%;辽宁人工接种鉴定抗感分界线为25%, 没有田间鉴定为参考。标准不统一, 从而导致感病品种在市场上销售。造成丝黑穗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二、防治方法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 化学防治为主, 农业保健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1. 种植抗病品种

目前对丝黑穗病抗性较好的品种有:郑单958、先玉335、吉单27、吉单525、丰禾10、龙单13、吉单517、261、海禾12、盛世216、丹玉39、益丰29、德丰29、银河101、平全13等。

2. 加强农业保健栽培措施, 减少菌源

适时播种, 避开低温, 减少病菌的侵染几率。在病害形成黑粉瘤未破裂时, 及时摘除瘤体并携至田外深埋, 减少病菌在田间的扩散和在土壤中的存留。

3. 化学防治

使用种衣剂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防治效果明显的种衣剂有:烯唑醇、戊唑醇和三唑醇成分种衣剂, 但使用烯唑醇成分种衣剂时, 要适时播种, 避开低温, 同时播种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 而戊唑醇药剂就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含有这几种成分的种衣剂, 对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和玉米丛生苗等都具有综合防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三、结语

对玉米丝黑穗病的若干思考 篇4

玉米丝黑穗病属种苗侵入系统性侵染的黑穗病。幼苗期多数病株不表现异常, 中后期在雄穗上全部或部分分枝被破坏, 形成病瘤, 外面包有白膜, 破裂后露出黑粉, 黑粉散出后残留丝状穗轴, 有的小花颖壳增生成小叶状。雌穗发病时, 基部膨大, 端部尖, 多不抽花丝, 苞叶早枯黄, 由一侧裂开, 内部全变成黑粉, 外有白膜包被, 膜破黑粉散出后, 残留黑色丝状物, 有的仅穗上部受害, 基部籽粒变成畸形丛生的小叶状物, 内含少量黑粉。雌病穗前期黑粉包在苞叶内不易见到。玉米丝黑穗病只为害雌、雄穗, 使病株全无收成。此病以土壤传播为主, 粪肥传播为辅, 病菌在土中可存活2-3年。

1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

玉米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病为主, 苗期侵染的病害。病原菌为丝轴团散黑粉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 混入粪肥里或沾附在种子表面越冬, 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3年。土壤带菌和混有病残组织的粪肥是其主要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虽可传病, 但侵染率极低, 它是远距离传播的侵染源。玉米丝黑穗病发病轻重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和土壤中菌源数量以及播种和出苗期环境因素的影响今年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多年重茬连作, 盲目引种一些晚熟高感品种使土壤中病原菌的累积量越来越高, 气候条件变化异常以及农民缺乏科学使用种衣剂的常识。

1.1 土壤菌量累积量增高资料显示高感品种连作时, 土壤中菌量每年增长5~10倍。

东北春玉米区大多数土地玉米连作在3~5年以上。土壤中积累了引起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充足菌量。

1.2 气候条件变化异常今年早春高温, 土壤墒情好。

农民抢墒播种, 一般在4月15日左右, 个别早的地区在4月3日开始播种。但播种后遇到持续低温。据公主岭市气象台资料, 4月中下旬10cm平均地温为8.80℃。在土壤湿度适宜条件下, 土壤温度是决定出苗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 土壤温度大于70℃, 种子萌发;在16~18℃时出苗8~10d;如果土壤温度是10~13℃, 出苗则需要18~20d;土壤温度在21℃时只需要5~6d就可出苗。丝黑穗病菌侵染的最适时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到一叶期, 也就是种子萌发到出苗期。今年的气象条件延长了种子萌发到出苗的时间, 加大了丝黑穗病菌的侵染机率。

1.3 农民缺乏科学使用种衣剂的常识农民购买种衣剂时, 缺乏

科普知识, 受推销商的误导, 盲目使用种衣剂也是促使丝黑穗病菌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1.4 品种抗病性低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 在同一接种条

件下, 高度感病品种病株率可达80%以上, 而中抗品种不过50%—10%, 高抗品种不过5%。病田大多应用的是感病品种, 如长单35号等, 不抗丝黑穗病。连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造成丝黑穗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1.5 防治措施不力组织领导不到位, 技术服务不及时, 未能及早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造成玉米丝黑穗病严重发生。

2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措施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 化学防治为主农业保健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2.1 选育种植抗病品种从长远的目标, 可持续控制的观点出发, 防治丝黑穗病的基础工作应是选育抗病品种。

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主要是细胞核遗传, 由微效多基因控制, 属数量性状遗传。玉米杂交后代的抗病性多介于双亲之间。在杂交选育中, 尽可能用高抗自交系为亲本, 决不能用高感材料。用性状优良的中感自交系作亲本时, 必须以高抗材料与之相组配。统一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标准, 建议人工接种丝黑穗病鉴定抗感分界线为10%;田间自然鉴定为5%。严把品种审定关, 杜绝高感品种在市场的流通。

目前对丝黑穗病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吉单156、吉单159、吉单131、吉单180、吉单342、吉单136、四单105、四单19、平安18、平安28等。

2.2 加强农业保健栽培措施减少菌源

2.2.1 轮作病田停种玉米, 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 实行玉米与

豆类、薯类或瓜菜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 避免因连作或倒茬不及时而导致病情加重。

2.2.2 肥料处理不用带菌的玉米秸秆作饲料;

粪肥要经过高温发酵, 充分腐熟, 并用药剂进行喷洒;停止秸秆还田或清理病株后再秸秆还田。

2.2.3 拔除病株苗期表现典型症状的, 结合除草在定苗前铲除病苗和可疑苗。

苗期不显症状或症状不易识别时, 在喇叭口期显症明显时, 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抽穗后, 在菌瘿中的冬孢子成熟散落前, 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收获后的病残组织要及时处理, 压低菌源。

2.3 化学防治使用种衣剂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直接、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目前市场上种衣剂的品种很多。针对玉米病虫害不同的防治对象有一元和多元复配制剂, 因此在使用上要有选择性。根据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 含有烯哩醇、戊哩醇和三哩醇成分的种衣剂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有明显效果。防效高达87%~96%。但烯哩醇药剂在低温条件下, 播种深度超过3cm时易产生药害。地中茎生长受到抑制, 种芽拱不出土、弯曲, 在地下展开子叶。

2.4 药剂防治坚持在播前用药剂处理种子, 最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是药剂拌种。

可用15%三唑酮W P (粉锈宁) 或50%甲基硫菌灵W P (甲基托布津) 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也可用12.5%的烯唑醇W P (速保利) 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 (立克秀) 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另据试验, 用15%腈菌唑EC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 防效优于三唑酮, 具有缓释性和较长的持久性。

2.5 改进栽培管理措施

2.5.1 调整播期和提高播种质量适当推迟播期;

播前选种、晒种提高种子发芽势;精细整地, 适当浅播, 足墒下种。这些措施均可促进快出苗、出壮苗, 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机会,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5.2 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 保持土壤水分, 使玉米出苗和生育加快, 从而减少发病机会。

2.5.3 采用扒土晒根技术在幼苗一叶一心期至二叶一心期将

苗埯周围的土扒开, 使幼苗地下茎曝晒在阳光下, 10—15天后将土复原, 可减轻病害发生。

2.6 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服务工作基层领导要与技术部门联手

合作, 大力宣传科学知识, 及早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把玉米丝黑穗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避免造成严重病失。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5

1 发病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属苗期侵入、系统侵染性病害, 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 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1]。受害严重的植株, 苗期分蘖增多呈丛生型, 植株明显矮化, 节间缩短, 叶色暗绿挺直, 有的品种叶片上会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 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成株期病穗分为2种类型: (1) 黑穗型。受害果穗较短, 基部粗顶端尖, 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 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2]。 (2) 畸形变态型。雄穗花器变形, 不形成雄蕊, 颖片呈多叶状;果穗受害, 除苞叶外, 全部被病菌破坏, 变成一大团黑色干粉。雌穗颖片也可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 整个果穗畸形。

2 病原及发生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种子带菌也是重要的侵染来源, 尤其对于新区, 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 其次是粪肥, 冬孢子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不能完全死亡。再次是种子, 成为翌年田间的初次侵染来源。

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后在土壤中直接侵入玉米幼芽的分生组织, 病菌侵染最适时期是从种子破口露出白尖到幼芽生长至1.0~1.5 cm时, 幼芽出土前是病菌侵染的关键阶段。因此, 幼芽出土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播种深度、出苗快慢、土壤中病菌含量等, 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程度关系密切。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适温为20~25℃, 适宜含水量为18%~20%, 土壤冷凉、干燥有利于病菌侵染。促进幼芽快速出苗、减少病菌侵染机率, 可降低发病率。播种时覆土过厚、保墒不好的地块, 发病率显著高于覆土浅和保墒好的地块。玉米不同品种以及杂交种和自交系间的抗病性差异明显。

3 防治措施

(1) 搞好秋翻整地, 使病菌被翻入深土层, 减轻危害。实施轮作, 尽量避免连作。

(2)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丝黑穗病的最根本措施。要选择颗粒饱满的新种子, 使玉米出苗快, 生长健壮, 不易感病。

(3) 适时播种, 加强苗期管理。在提高播种质量的基础上, 适时播种, 并加强管理, 促进玉米早生快出苗, 出壮苗, 增强抗病力, 减少被侵染机会[3]。播种后穴内要保持湿润, 保证出苗健全。出苗后应保持表土下层湿润, 特别在抽雄或需水临界期。若缺水或少水, 抽雄吐丝困难, 花粉少, 活力差。因此, 这段时间应及时供应充足的水分, 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所需水分。

查苗补苗:玉米的单株生产力高, 若缺苗, 产量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玉米种下破土后应及时查苗, 如发现生长不齐、缺窝、断行, 应及时做好补苗措施, 并在补后立即淋水保湿, 保证成活率[4]。

间苗定苗:为使玉米的植株生长分布均匀,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增强光合作用, 减少病虫害, 在玉米苗长到6~7片叶时, 进行间苗、定苗, 留苗量为1株/穴[5]。

中耕除草:苗期对外界条件敏感, 为培育壮苗, 应及早进行中耕, 做到苗旁浅、行间 (窝) 深、疏松土壤填平种穴, 中耕深度5~6 cm, 待苗长到8~9片叶时进行大培土, 促进根系发达和抗倒伏, 培土高应在6~7 cm。在间定苗及中耕时, 根据病株的典型病状, 及时拔除或割除病株, 后期玉米抽穗后黑粉尚未成熟散落前, 及时割除病穗, 并带出田外深埋[6,7]。若用病株喂养牲畜, 牲畜的粪便必须进行沤制腐熟方可进入玉米田或高粱田。

合理施肥:施肥原则上应做到:底肥足、养分全、追肥迅速及时。在4~5片叶时应及时施苗肥 (用进口复合肥、尿素各75 kg/hm2对水淋施) 促壮苗;在8~9片叶时 (即拔节始期) 施好壮秆肥 (用尿素75 kg/hm2或粪水1 t/hm2淋施) , 以促秆、壮穗、大粒多;在11~12片叶时施穗肥, 促穗大粒多;在现蕾期时, 用尿素150 kg/hm2对水淋施。

摘要:介绍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症状、病原, 分析其发生规律, 并提出防治措施, 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防治

参考文献

[1]黄剑秋.沈阳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 (3) :40-47.

[2]赵洪义, 谢全亮, 张格良, 等.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6) :33.

[3]李淑兰, 高丽辉, 王东.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6) :53-54.

[4]耿维, 张相波, 季秀荣, 等.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5 (10) :18-19.

[5]姜洪彬, 梁世燕.玉米主要病害的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 2010 (8) :39.

[6]韩景红.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 2010 (8) :22.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6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防治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丝黑穗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 自1919年首次报道以来, 在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对玉米生产危害极大。北方玉米区的流行病害之一就是玉米丝黑穗病, 该病发病重, 发病率高, 产量损失较大, 发病区域广, 须加大防治力度。

1 病原及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一种真菌性病害, 病菌以孢子在土壤、粪肥或种子表面越冬, 当春天温度适宜时萌发产生担孢子, 直接从玉米幼芽的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 并到达生长点, 其菌丝随玉米植株生育扩展, 至玉米花芽分化时, 进入花芽和原始穗, 破坏穗部, 形成大量黑粉, 成为丝黑穗。从种子萌动到五叶期都能发病, 以幼芽期侵染率最高, 受侵染的玉米植株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自色条斑, 节间缩短, 分孽增多, 叶色暗绿挺直, 植株矮化。有的品种雄穗发病有2种类型, 一种是畸形变态型:此时花器畸形, 不形成雄蕊, 颖片呈多叶状, 雄花基部膨大, 内藏黑粉;另一种为整个雄穗变成一个大菌瘿, 外面包被白色薄膜。受害果穗较短, 基部粗顶端尖, 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 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早期发病的植株多数雌、雄穗同时受害, 晚期发病的仅雌穗受害。雄穗发病的植株, 多半没有雌穗[1,2,3]。

2 发病原因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土壤带菌传病为主的苗期侵染的病害, 特别是幼芽期胚芽侵染率最高, 发病原因主要为土壤、种子带菌, 与气温和品种的抗病性也有一定的关系。

2.1 大型机械收获种子带菌

在制种基地利用大型机械收割、剥穗、脱粒时, 田间少量的病穗致使大量种子带菌。

2.2 病株、病穗未经处理

病株、病穗被随意弃置田间、地头或沟渠内, 随着风雨、灌溉和耕作等, 病菌再次被带入田间, 并扩散到周边的田块;或者农民将病株作饲料喂养牲畜, 使带菌的粪肥再次入田, 引起田间发病。

2.3 耕作制度不合理

秸秆还田、土壤旋耕、玉米连作造成病菌或散落在田间, 或随病残体混入粪肥, 致使田间病菌逐年积累。

2.4 连年种植感病品种

不同的玉米品种, 其抗病性存在很大差异。在同一种植条件下, 高度感病品种病株率可达80%以上, 而中抗品种只有5%~10%, 高抗品种低于5%[4]。盲目追求产量,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造成丝黑穗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3 防治方法

3.1 选用抗病品种

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因品种而异。利用抗病自交系配制抗病的杂交种用于种植, 引种时要做好抗病性试验, 优先选择推广抗病性强的品种, 淘汰抗病性差的品种[5]。除种植抗病品种外, 发生玉米丝黑穗病的地块, 要实行轮作倒茬, 以减少病原菌。

3.2 田间管理

根据墒情、地势、抗病性、土质和品种生育期, 结合茬口和地块发病轻重, 因地制宜, 灵活掌握播种时间[6]。促进幼芽快速出苗、减少病菌侵染机率。苗期不能干旱少雨, 否则会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结合定苗和除草及时铲除病苗或可疑病株。

3.3 化学防治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最有效的方法是药剂拌种或包衣。可以选用烯唑醇、戊唑醇或三唑酮、灭菌唑等三唑类杀菌剂进行拌种或包衣[7,8,9,10];或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 例如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30 kg/hm2, 拌细土300~450 kg/hm2, 在犁地和耙地前, 分2次均匀撒施于田间[11]。

参考文献

[1]王朝阳, 赵荣艳, 孙岩, 等.玉米丝黑穗病突发成灾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 2010 (8) :23-25.

[2]晋齐鸣, 沙洪林, 李红, 等.东北春玉米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原因及对策[J].玉米科学, 2003, 11 (4) :86-87.

[3]邢跃先, 李凤海, 吴凤新, 等.出苗后干旱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影响[J].玉米科学, 2007, 15 (2) :127-129.

[4]邢玉伟, 王双喜.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J].种子科技, 2010 (2) :40-42.

[5]李宝英, 郑铁军, 郭玉莲.土壤温湿度及播种期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影响[J].植物保护, 2006, 32 (2) :61-63.

[6]金大林, 李维东, 李维艳.玉米丝黑穗病无公害防治技术[J].植物保护, 2009 (11) :56-57.

[7]赵晓娟, 肖占国, 霍慧峰, 等.万全县2009年玉米丝黑穗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 2011 (1) :27.

[8]苏立霞, 吴景武.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 (12) :29.

[9]马钊.玉米黑穗病和丝黑穗病的防治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 (12) :33.

[10]王桂芳, 宋传华, 王津.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 2010 (21) :24.

玉米丝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篇7

1 症状

丝黑穗病的症状。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 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 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 基部大而端部尖, 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 露出黑色粉末, 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 孢子不易飞散。病菌以落人土中, 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的一种能够抵抗不良环境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 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后, 菌丝进入植株生长点, 随植株生长, 蔓延至果穗和天花, 形成孢子堆, 成熟后又散出孢子, 完成其1年1次的侵染循环, 无再侵染发生。

土壤和粪肥的带菌量以及土壤的温湿度条件是影响本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土壤温度较低并且比较干燥时, 玉米出苗迟缓, 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 发病率高, 有利于丝黑穗病的流行。反之地温高、出苗快, 发病则轻。因此, 在冷凉山区, 丝黑穗病发生就重。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

2 病原

病原菌为丝胞堆黑粉菌, 黑穗里形成的黑粉是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黄褐或赤褐色, 球形或近球形, 直径9~14微米, 表面有细刺。冬孢子间有时混有不孕细胞, 表面光滑, 近五色, 球形或近球形, 直径7~16微米。冬孢子未成熟前集合成孢子球, 成熟后分散。冬孢子萌发产生具3个分隔的先菌丝, 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又可芽生次生担孢子。担孢子五色, 单胞, 椭圆形, 直径7~15微米。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3℃~36℃, 以28℃为最适宜。冬孢子在110℃的干热下处理30分钟, 或在65℃热水处理30分钟即死亡。

3 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 混入粪肥里或沾在种子表面越冬。在土壤中结块的冬孢子比分散的存活时间长, 用病株残体或病土沤粪未经腐熟, 用病秸秆喂牛或用“乌米”喂猪均会造成粪肥带菌, 而施用这些带菌的粪肥可引起田间发病。

玉米播种发芽, 冬孢子同时萌发产生担孢子, 经性结合产生侵染丝而侵入玉米。侵人时期和部位, 从玉米种子萌发开始到5叶期, 甚至更长时期都可侵染, 但最适侵染时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到1叶期, 特别是幼芽期最易侵染。侵染部位不仅限于胚芽鞘, 也可从根颈以下部位及根部侵入。病菌侵入后, 蔓延在生长锥的基部分生组织中, 花芽开始分化时, 菌丝向上蔓延进入花蕾原始体。有时生长锥生产较快, 病菌蔓延较慢, 未能进入雄花序, 而只在果穗上发病。

丝黑穗病以土壤传病为主, 只有苗期的初侵染, 而无再侵染, 因此, 品种抗病性弱, 发病率高。土壤中菌量多, 发病重。播种出苗期环境因素对病害发生的轻重有密切关系。

4 防治

4.1 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

选育抗当地主要病害的自交系, 尽可能以高抗的自交系为亲本, 配制丰产抗病的杂交种。大力推广抗病丰产良种, 尽快压缩淘汰感病品种。

4.2 减少初侵来源

4.2.1 轮作倒茬

轮作倒茬和合理布局品种是减少田间菌源的有效措施。对病重地块要实行3年轮作, 轮作地块有困难, 进行2年或1年轮作也好。

4.2.2 拔除病株

一是苗期铲除:根据病苗典型症状, 拔除病株是减少菌源的根本措施, 于定苗前结合田间管理, 及时铲除病苗和可疑苗。二是中期效除:玉米抽穗后黑粉菌孢子尚未成熟散落前, 及时割除病穗带出田外深埋, 同时将病株就地砍倒放于田间, 防效很好。

4.2.3 施用净肥

尽量不用病株病穗做饲料或积肥, 如用时要经过充分发酵腐熟, 避免粪肥带菌。

4.3 加强苗期管理

促进快出苗, 出壮苗, 增强抗病力。选用优质种子, 精心贮放, 充分晾晒, 可提高种子发芽势。根据地势、土质墒情、品种生育期的抗病性, 结合茬口和地块发病轻重。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播期;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技术, 土壤要翻耙压连续作业, 以蓄水保墒, 提高地温, 播种深浅一致, 覆土厚浅适宜;幼苗扒土晒根是一项重要的防病增产措施。

4.4 药剂处理种子

用杀菌剂、种衣剂处理种子可兼治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增产作用明显, 25%粉锈宁或羟锈宁按种子量0.2%~0.3%拌种。

4.5 药剂防治

在苗期利用药剂预防病菌的侵入, 将会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用25%的三唑酮, 按0.3%剂量拌种, 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用70%五氯硝基苯做成含药量不超过0.7%的药土, 播种时覆盖在种子上效果较好。生产上有多种包衣剂, 玉米种子包衣处理后, 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

摘要:本文介绍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应从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 减少初侵染来源, 加强苗期栽培管理和药剂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着手。

上一篇:提高幼儿的社会性下一篇:补给量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