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起源(精选12篇)
企业的起源 篇1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建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跟中国五六千年的悠长史相比,的确差的很远。但是正因为时间短,这个国家的文化因此就可以按照比较理想的方式来设计;并且美国在独立战争获胜前长期被压迫,他们那种追求民主、向往自由的欲望非常强烈;再加之有来自世界各地不断追求民主、向往自由的人加盟,就这样慢慢就形成了民主、自由的美国民族文化,而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则会被赋予上国家民族文化的深深烙印。
一、美国民族文化
1、自由和平等的精神
在美国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许多从欧洲大陆来的移民把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带到了美洲,再加上新大陆的自由空气以及大自然的艰苦环境,最终陶冶了美国民族的性格:崇尚自由、热爱自由、向往自由。民主自由的环境为才能和幸运开辟了道路,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人的才能决定富裕的程度。个人主义的平等观念要求同一个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同,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大家也不能剥夺个人的权利,同时,作为个人主义的自我保护,个人作为国家的一个公民,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它要求团体不能抹杀个人,只能在个人愿意交出的一些权利上控制个人。社会上权利与义务的界限非常明确,而且是客观的、不带有感情色彩的。
2、个人主义价值观
北美大陆除土著之外的居民都是来自欧洲各国富有冒险精神的移民,美国成立后,西部尚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没有开垦,冒险家们纷纷离开家乡,单身出走或举家西迁,以寻求致富之道,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这就造成了美国民族的生活带有明显的个人能力主义及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历史在美国国民性格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个人主义的典型表现有为人处世干脆直爽,敢于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美国人自信、乐观的性格形成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3、冒险和创新精神
美国人视安分为浪费生命,停滞不前为罪恶,一个敢于开拓创新、敢于冒风险的人才是个理想的人才。美国人把冒险探求新大陆看作寻求生存的机遇,因为探险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极限的考验,是好奇心的强烈驱使,更是创造力出众的体现。他们相信努力总会带来好处,开拓总会有前所未有的收获,这种信念既改变着美国经济的面貌,又改变着美国文化的面貌。
二、美国企业文化
1、自由和平等的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决定公司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美国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有很明确的价值观或信念,这些价值观或信念清晰地明确了企业所主张的文化,它不仅是企业制定政策和措施的前提,还是员工的行为指针和精神动力。价值观构成了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而当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个人的价值观相一致,与企业务实精神相统一时,就会产生强大的文化力,激励着企业员工为个人利益和企业价值的实现去拼搏、奋斗。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基本概念和信仰,它为企业员工规定出成功的标准和方向,企业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讲究公私分明、公平合理、自由民主、平等竞争、自觉守法、尊重人权、突出个性、富于进取、讲究实效、不安现状、勇于创新和富于冒险精神等。
2、个人主义价值观铸就个人能力主义和实用主义文化
民族文化的烙印使得个人主义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不仅是企业的价值观,也是员工的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个人能力主义的文化首先表现为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个人的努力和成就;其次是强调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决策是以个人为主,较少采取集体决策的方式。最后表现为奖励也是针对个人。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创新、竞争、冒险的精神。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引发出美国文化中注重实用和务实以及个人能力的发挥。在美国哲学中,实用主义一度占有绝对优势。任何一项发明或发现能否被美国人接受,关键在于能否在现实中加以应用,能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效应。这种务实的特点也反映在企业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模式中。美国企业用人不把职工的资历、学历、地位、职务等作为衡量人才的砝码,只是注重职工的表现和个人对企业贡献及绩效的大小。
3、冒险和创新精神孕育出提倡竞争和奖励创新文化
竞争能够提高企业效益,竞争才能发现人才,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消灭对手,而在于参与竞争的过程更能使企业进步。美国企业重视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美国很多企业是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来保持领先地位的,员工的创新能得到奖励,奖励大多是物质方面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加速其发展。
摘要:二战之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 其中美国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美国的企业文化源自于美国的民族文化, 美国的民族文化是民主、平等、自由的代名词, 同时, 企业文化也拥有这些特点。
关键词:美国文化,企业文化,民族文化起源
参考文献
[1]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守凤: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启示[J].经济问题, 2008 (7) .
企业的起源 篇2
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宗教派别有成千上万种,但是,公认的世界宗教只有三种,即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三大世界宗教中,起源最早的是佛教,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佛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创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所以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这个尊称以后非常流行,以致他的本名很少被提及了。
每一种宗教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佛教的产生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公元前7世纪到前6世纪的古印度,存在着一百多个种族部落,相互之间发生连年不断的战争。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众多部落逐步联合成一二十个独立小国家,习惯上称为“十六大国”。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发生着变化。古印度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主要以祭祀为业,其一上层具有宗教特权,社会地位最高。刹帝利,主要以打仗为业,其上层掌握军事权利,社会地位仅次于婆罗门。吠舍,主要从事工商业活动,其上层经济实力雄厚。首陀罗,主要从事农业和服务业工作,社会地位最低。在兼并战争中,一部分出身于刹帝利的武士崛起,上升为新兴的王族。伴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部分出身于吠舍的商业人士经济实力增强。这两部分人要扩大自己的权利,提升自己的地位,就必然与高高在上的,极力维护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婆罗门祭祀贵族发生各种矛盾。这些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就是代表刹帝利和吠舍利益的“沙门(出家者)思潮”兴起,并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各种沙门教派虽然在哲学思想、政治主张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共同反对婆罗门教奉行的“吠陀(婆罗门教的经典)天启”、“(由婆罗门祭司主持的)祭祀万能”和“婆罗门种姓至上”。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当时也是属于“沙门运动”中的一支。对于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婆罗门教而言,新兴的佛教是作为“异端”出现的。
释迦牟尼创教
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其父是净饭王。当时的迦毗罗卫只是一个小部落国,位于现在尼泊尔境内的提罗拉科特附近,今天还有城池遗址存在。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去世较早,他由姨母抚养长大。少年时代,他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吠陀》是婆罗门教的圣典,“五明”指五种学问,即“声明”,音韵训诂之学;“巧明”,工艺技术之学;“医方明”,医药之学;“因明”,逻辑推理之学;“内明”,宗乘大意之学。后来他与觉饭王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子罗喉罗。29岁时,由于看到每个人都要遭受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他便离家外出,寻师访友,立志探索人生的解脱之道。释迦牟尼出家之后,先是跟随两位哲学家学习,然后开始了长达6年的苦行生活。释迦牟尼为什么要苦行呢?这与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认识有关。当时人们认为,摩擦湿木头是不能生火的,摩擦干木头才能取火。同样的道理,人们只有经过一系列的苦行生活,清除了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后来7天才吃一顿饭。他穿鹿皮、树皮,晚上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还睡在荆棘上。
但是,6年之后,他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然没有发现什么人生的真理。他认识到苦行无助于解脱,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印度的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冥想。经过7天7夜,他终于悟出了“四谛”,就是四个真理,真正成道觉悟,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释迦牟尼成道之后,到鹿野苑(在今印度瓦腊纳西附近)为情陈如等5人讲说“四谛”的道理,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3遍,佛教史上称为“三转法轮”。由于是释迦牟尼初次讲法,也称为“初转法轮”:情陈如等5人信仰了释迦牟尼的教义,成为首批僧侣,号称“五比丘”。至此,有了成道的释迦牟尼(佛),有了他所证悟的真理(法),又有了信徒(僧),传统称为佛法僧“三宝”具足,标志着佛教真正建立。
此后45年,释迦牟尼主要在恒河流域中游一带传教。当时这一带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比较繁荣,沙门运动高涨,新兴的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大都在这里活动。释迦牟尼在传教过程中,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他有两个最重要的说法处所,一处是舍卫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南的祗园精舍,是拘萨罗国富商须达多(给孤独长者)布施的;一处是王舍城(在今印度比哈尔邦)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兰陀长者赠送的,精舍是频毗沙罗王出资建造的。
释迦牟尼每天的生活比较有规律:黎明起床,坐禅冥想,接近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黄昏时分,或为弟子说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一直持续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巡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个月,称为“伐沙”(坐夏)。释迦牟尼的生活方武,也就是当时僧侣生活的缩影,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佛教僧团的一些修行生活规则。到80岁时,释迦牟尼在拘尸那迦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内)附近的娑罗林中逝世。
佛教基本教义
与其他世界宗教相比,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色彩浓重,具体表现之一,是典籍浩瀚,教义庞杂。佛教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流传过程中,其经典逐渐增加,其教义不断丰富,许多思想和学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说来,在释迦牟尼创教时就重点弘扬,并且被以后绝大多数佛教派别普遍接受,没有发生太大改变的一些学说,就成为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
释迦牟尼创教时最关心的,是解决人生的苦难问题,而不是某些不切实际的抽象理论问题。所以,佛教的基本教义,都是围绕解决现实人生痛苦的主题而展开。这是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四谛和三法印。
“四谛”学说形成于释迦牟尼创教时期,以后不断被充实完善。“谛”有“实在”、“真理”的含义,是印度各派哲学通用的概念。“四谛”也称“四圣谛”,意思是“四条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谛概括了佛教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其内容是列举苦的表现形式,分析产生苦的原因,指出消除苦的方法和途径,描述达到解脱的境界。
“苦谛”是列举苦的种类或表现形式,最常讲的是四苦和八苦。四苦是指生、老、病、死;八苦是在四苦之外再加上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五盛阴。在八苦中,前四种苦是讲人生的自然过程是苦;第五至第七种苦是讲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主观愿望得不到满足的苦。第八种苦是讲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苦。
“集谛”探索“苦”产生的根源。在佛教看来,人生之苦都是由贪欲、嗔恚、愚痴引起。特别是人们的种种渴求和欲望,人们的愚昧无知,会直接引起生死轮回之苦。
“灭谛”描述消除苦难之后的境界,即涅柴的妙乐境界。这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解脱的最高境界。
“道谛”指出消除苦难、达到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一般称为“八正道”: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正确的思考)、正语(正确的语言)、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确的谋生方式)、正精进(正确而不懈怠的修行)、正念(正确的忆念)、正定(正确的禅定)。
“三法印”指衡量是否真正佛教教义的三条标准。即“诸行无常”,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诸法无我”,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因缘和合(各种因素和条件聚合)而形成,没有独立的实体和主宰者;“寂静涅槊”,超脱生死轮回的涅榘境界是永恒清净、没有烦恼的。如果符合这三条标准,就是真正的佛教思想。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犹太教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闪米特人中的一支创立的宗教。同时脱离闪米特人,形成希伯来民族!公元前2000年,在闪米特人的一支中,有一个叫“亚伯拉罕”的少年,质疑当时闪族的偶像崇拜,认为万物之间必有一个唯一的神来主宰世界,就是“上帝”耶和华!《圣经》上说,上帝告诉亚伯拉罕:带领你的部族,离开你的家园,去我应许你的土地,我必叫你成为大国!”,于是亚伯拉罕创建了犹太教,带领他的部族,越过幼发拉底河来到上帝应许之地“迦南”,当时的迦南人称他们为“希伯来人”,意为“河那边来的人”,从此希伯来人脱离闪族,成为历史上一个新的民族!希伯来人就是现在犹太人的祖先,至于“犹太人”的叫法,是在以色列“南北朝”时期,对南部王朝,“大卫”的后代——“犹大”族的称呼,后来由于北部王朝被亚述人所灭以后,北部10个希伯来分支被同化,随后消失,因此现在的犹太人都是犹大部族的后代,也就是大卫和所罗门的子孙。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耶稣诞生于公元前6年,(由于计时缪误导致宗教上认为耶稣诞生于公元元年),基督是耶稣门徒对他的称号,意为“救世主”,希伯来语称为“弥赛亚”,意思是由上帝“受膏”(在脸上涂抹彩膏而委以重任)来拯救世人的救世主!由于约瑟是纯正的大卫后代,且耶稣诞生于约瑟家,因此耶稣是犹太人,而且是大卫的子孙!耶稣对犹太教义具有独到的见解,经常与当时最博学的犹太士师论道!由于耶稣对犹太教的不同见解,被当时的犹太教视为异端学说,耶稣遭到犹太教和当时占领耶路撒冷的罗马帝国的双重迫害,公元33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其实,耶稣是虔诚的犹太教徒,他和他的弟子,并没有创立新宗教意图,耶稣死后,他的门徒流亡至欧洲,正式创立了基督教,因此说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基督教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帝国对流亡犹太人的迫害时有时无,第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活动开始于1096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圣殿骑士团的戈弗雷声称“要血洗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占领的圣城耶路撒冷,为耶稣复仇”,从此犹太人真正的噩梦开始了!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千四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犹太人遭受着基督教1000多年的迫害,自中世纪以来,犹太人的赋税就要比基督徒高3-4倍,且任何一位日尔曼国王都可以“有权焚杀境内的所有犹太人,或者保存他们的性命,但要收取其三分之一的财产!”
广义的基督教包括三大流派: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希腊正教(即东正教)、新教(主要有马丁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安利甘教派)。狭义的基督教则特指新教。一直到公元1054年,广义的基督教才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
简略的说:基督教源于犹太教,耶稣创教,使徒保罗(也是犹太人,生于小亚细亚)扩大基督教的影响,约4世纪时定为罗马帝国国教。
在基督教最开始的时候,耶稣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但被犹太教视为异端,邪教,被驱逐,后向欧洲地区发展并壮大。
《旧约》也是基督教的经典,但由于信仰冲突及上述积怨,他们承认《旧约》是上帝赐给上帝的选民-犹太人的,但当犹太人定死耶稣时,犹太人就不在是上帝的选民,基督教的信徒才是上帝的选民。加上杀耶稣者,犹太人也,反犹,并另写了部〈新约〉。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基督教教义认为,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的犹大为了30块银币而出卖了上帝之子,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所以说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世代“遗传”,并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与社会经济政治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随时可以被利用的社会政治的潜在力量。当这种潜在的东西某个(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时,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成为一种疯狂的社会驱动力。
说到欧洲人为什么有排犹传统(绝非仅仅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关键就在于于犹太人信仰的犹太教有一种天然的选民意识。犹太教认为犹太人是与上帝耶和华订立契约的特殊选民,这是信仰基督教为主的欧洲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犹太教以“契约之民”和“被选之民”的名义独占宗教,必然会遭到犹太人以外的其他人的强烈抵触。所以说犹太教徒遭受迫害固然是其闭锁自我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一味强调特定群体所受的优待必然会遭致羡慕和忌妒。
虽然后来犹太人认识到这一点后有所改变,但是犹太人却只对外宣传天下一家的普世主义,而对内却始终是坚持犹太民族比其他任何民族都高贵的种族主义教诲;欧洲的一般老百姓并不知道,但像尼采这样的精英心里是十分明白的:别看犹太人表面上文质彬彬,甚至因自己弱小而相当谦恭,但骨子里是想让其他所有的民族生前都被屠杀,死后都下地狱;这是欧洲人在一些精英的思想的带领下排犹的根本原因。
伊斯兰教是由公元7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的,与佛教、基督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使者、信前定、信来世、信天使、信经典。其中最基本的是信安拉、信使者,即:安拉为宇宙独一无二的主宰者,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伊斯兰教的经典主要是《古兰经》,其次是《圣训》。《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中以安启示名义陆续发布的议论汇集,其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基本功课和教律。
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氏族社会由部落到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时期。因氏族制解体而形成的贫富分化和对立,各部落间长期的仇杀,波斯和拜占廷帝国为争夺东西商路的激烈冲突,激发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使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历史前提渐趋成熟。同时,因部落宗教的崩溃,犹太教、基督教传入的影响,使一些具有模糊一神观念的人转而探求真正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兴起,正是这些社会经济变动和政治统一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反对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622年,在麦加贵族的迫害下,穆罕默德与其信徒迁徙麦地那,建立以信仰为纽带的穆斯林社团乌玛。经过10年斗争,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取得统治地位,在穆罕默德去世后开始向外扩张和征服。100年后,阿拉伯人建立的世界帝国横跨亚、非、欧三洲,伊斯兰教成为统治者的宗教。750年,阿巴斯人利用人民起义建立新王朝后,以征服民族为统治者的社会结构瓦解,全面伊斯兰化的进程大大加快。至10世纪,各宗教学科基本定型,伊斯兰教的宗教体制大体确立。同时,哈里发帝国开始急剧衰落,各地割据自立,外族相继入侵。在动荡不定的政局下,伊斯兰教发展为依靠自身机制维持和扩展的世界宗教,不受以其名义统治的王朝兴衰的左右。清真寺、宗教学校和教法法庭由宗教学者主持,伊斯兰教继续向外扩张,或由于穆斯林君主的军事征服,或得益于穆斯林商人的积极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传教活动,是苏非苦行者的自发努力。他们使伊斯兰教在民间和异教地区得以不断扩展和深入,然后由宗教学者施加进一步的影响。
穆斯林是真主意志的顺从者。顺从真主的意志,就是遵奉曾启示于众先知,最后在麦加和麦地那降示于封印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系列天启。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这些启示被收集、汇编成《古兰经》。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经文强调的主旨是真主独一。他超绝万物,至尊全能,而在多神和偶像崇拜意义上以物配主,则是不可宽恕的大罪;他普仁特慈,是引导信徒走向他的“天地的光明”,"比他的命脉还接近于他”。仅次于《古兰经》的经典是圣训集,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及其所默认的圣门弟子的言行的综合记录。收集圣训的活动始于早期,至9世纪下半叶,随着圣训学的发展,出现六大圣训集,被逊尼派奉为权威的圣训实录,与《古兰经》同为教义、教法、社会伦理和学说思潮的经典依据。对经、训的理解差异,曾引起长期的教义争论,并兴起不同的学派或教派。唯理主义的穆尔太齐赖派一度成为阿拔斯王朝的官方学派,但遭到正统派的反对。而后出现维护正统教义的艾什尔里学派、马图里迪学派和塔哈维学派共同奠定逊尼派的教义学基础。
探讨设计起源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篇3
艺术的起源
艺术是什么?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题却也最不容易回答,就像美是什么,在它不是以一个问题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觉的它从来不是一个问题,甚至它都不能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因为这太简单了。当你看件漂亮衣服时,你认为这是美的;看见一个五官端正、皮肤白皙的女孩,你认为这是美的;或是一个不漂亮的女孩,但她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你也会认为她是美的。我们在遇到这些与美有关的具体的事例时, 我们不认为理解美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但在要求你正紧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免有点茫然。在生活中,有太多关于艺术、美这些抽象概念的具体事例,并且它们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而不断丰富,所以我们对它们并不陌生,但也仅此而以。我们对于艺术的起源、本质,甚至是艺术的定义,迄今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共认的定义。
当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物的本质时,我们通常要先弄清它的起源。正如我们研究人的本质时总会先提出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命题来。只有弄清艺术的起源,才可能认清艺术的本质,才能懂得今天艺术存在的意义。但艺术的源头在哪儿?它离我们不免太过于遥远,我们只能根据一些零星的考古实物进行研究、分析、推理,这其中不免有很多主观上的猜测。19世纪末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艺术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了原始艺术的存在,壁画上这些形象生动、写实的牛、马等动物的形象是人类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艺术作品,距今有3万多年。它们刻画精湛,形象生动,科学家推测在此之前一定还存在着更古老的原始艺术。这些原始艺术的发现让我们对艺术起源的认识有了客观的认识依据。因考古发现有限,我们对于艺术起源的探索也充满着限制,相信之后的新的考古成果一定会将艺术的起源再向前推进。
原始人类为什么要画这些画?按照马斯洛理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才转而为精神上的一些高层次的需求。艺术不能吃不能用,还耗时、耗力,这样无功利的东西对于物质匮乏的原始人类显得可是有些奢侈。人们甚至还不能解决吃住问题的时候艺术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呢?对于艺术起源的问题历代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对它进行探讨,形成各种各样的观点。主要有模仿说,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是关于艺术起源最古老的的理论;游戏说,也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劳动说,由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提出;表现说,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依德提出。
每一种理论都从一特定的角度对艺术的发生作出了解释,但都不能完全说明艺术发生的原因,只能互相补充。但从以上诸多理论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原始人创造的‘艺术,虽具备艺术的形式,却不具备艺术发生的动机。他们对于艺术的思考其实是模糊的,即他们不是为了艺术才进行艺术的。我们可以这样说,艺术是来源于非艺术的。这种非艺术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的,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被创造出来,不是用来审美的,实用才是他们创作的初衷。崖壁上的每一个图案、每一种颜色都是一种符号,是具有象征意义、实用功能的。当人类还不能理解、控制大自然的时候,他们就通过想像的方式与之沟通,艺术就是这沟通的载体。原始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艺术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创造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产生能使他们愉快的形像,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有超常规力量的重要实践工具。因此,原始社会时期艺术最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和要求;现今我们是看艺术形象能否引起人们的精神愉悦感。
我们只有仔细地分析诸种因素,研究它们之间关系,才能较为深刻地把握艺术起源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理论,艺术的产生一定是因为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并且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
设计的起源
设计的起源基本与人类的起源同步,要比艺术的起源早上万年,这是因为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纯粹的造型艺术,但它的产生是做为人们的精神寄托的实用目的而开始的,经历了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通过劳动向前慢慢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设计最初产生时只是满足人的实用功能,从发生角度来说,它产生的原因比较明了,它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人类的祖先需要坚硬的器具来砍砸树木或刮削兽肉,就创造了石器工具;因为需要耐高温的容器来烧煮食物,就发明了陶器、青铜器。当然,这些实用工具都是经过上千年、上万年的发展才逐渐被人类摸索出来的。在这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双手越来越灵巧,在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史前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在形成与发展,他们对于美的感受日渐丰富和细腻。
设计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类打制的第一块石器。打制石器是人类最早的造物活动,它最初以“有用性”为目的,原始人最初打制的石器一般是就地取材,从河滩上、岩石区捡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早期打制石器只是在在石头的一边敲出或尖或扁的形状来,以满足砍砸刮削等实用功能,石头大部分保留了原有的形状。这时原始人类还没有有意识地对石器进行外观上的造型,以使它具有形式感,完全是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石器工具粗笨无定型。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石器。工具种类越来越丰富,功能分化越来越清晰,石器制作也更加精细,人们还懂得了选择合适美观的石料,比如玉来做装饰物等。这一时期的石器外形根据实用性来加工,并且明显加入了一定的造型意识,石器变的光滑匀称而规整使石器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这时已完全看不到石头原有的形状。新石器时期的钻孔技术也相当发达,一些磨制过的兽齿将其钻孔并串连在一起而制成完全装饰性的项链。这一时期的原始石器开始注重装饰性,这也就使得石器生产进入了工艺生产的层面,而具有了艺术创造的意义。这些生产、生活等实用器具在千万年中不断发展,设计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强烈的自身特征,即功能主义特征。原始人类为了更好地维持生命,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抗衡中,完善了脑与手的合作关系,由最初的直接从自然中获取工具到制造工具,以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设计的发生不如艺术的起源那样的神秘,它因为人类的需求而产生。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艺术起源与设计起源都来自于人类的需求,艺术是源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作为人们的精神信托,让原始人类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而设计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是人类离不开的面包。所以艺术与设计是同源的,都来自于人的需求。
艺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的内在的精神冲动,既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这是一种生命本质的表现。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的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设计是人类通过外在行为,即社会实践活动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维持生命。人类的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丰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实践的过程中,人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力得到提高,人的精神需求包括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艺术与设计也随着人的意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对于艺术与设计起源的问题以及关系问题的答案还需要我们深入的寻找,这两个问题必然是紧密联系的,并且越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设计这两者的关系结合的也必然更加紧密。设计在寻“美”的道路上增加了艺术性,像流水别墅,它不只是给人住宿的房子,它更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共鸣,说它是一件艺术品相信没有人会反对。
企业的起源 篇4
关键词:小微企业,界定标准,文献综述,资产总额
“小微企业”即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简称。近年, 国内学术界有关小微企业的讨论越来越热烈。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2014年3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底, 我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 占全国企业总数76.57%。若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视作微型企业纳入统计, 则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所占比重达到94.15%。就这一数据便可看出小微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次序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 小微企业还在优化经济结构、解决劳动就业、提高科技创新力、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本篇文章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 试图理清小微企业这一概念的起源和界定标准, 希望能为今后关于小微企业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概况
2014年12月31日, 笔者访问中国知网 (CNKI.NET) , 以“主题=小微企业”为检索条件, 共检索到7803条记录。接着, 以同样的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 (WANFANG DATA) 和Elsevier SD, 得到的记录数分别为5636和116。按照年份将数据归类后发现:
1.国外有关小微企业的研究开始较早, 但数量不多。
2.国内有关小微企业的研究开始较晚, 相关文章在2010年以前屈指可数, 从2010年开始兴起并逐年增加, 尤其在近3年, 即2012、2013、2014年增量巨大。以中国知网为例, 2011年相关文献数量仅有170篇, 2012年其数量增加到1831篇, 增长了约980%, 至2014年其数量已增加至3200篇, 是2011年文献数量的18.82倍。详情见表。
数据来源:本研究整理。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
二、国外有关小微企业概念的界定
目前, 国外学术界尚未对“小微企业”这一概念进行统一界定, 而是将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单独作为概念来界定。其中, 小型企业这一概念由来已久, 通常与中型企业一起被合称为“中小企业”, 这一主题一直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热点;而微型企业这一概念约在19世纪后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目前尚未形成国际统一的界定标准。
西方国家对小微企业的界定主要考虑企业资产总额、员工人数、所有者创业动机等因素, 以下是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方式。美国在1953年颁布的《小企业法》中规定小企业应是独立所有和自主经营, 并在其经营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微型企业是指由贫困人口拥有与经营、员工不超过10人的企业。欧盟委员会将雇员数在10人以下、年营业额少于100万欧元或年度资产总额少于140万欧元的企业认定为微型企业, 且强调了企业的独立性。世界银行认为从业人数在11至50人, 资产总额和年营业收入均在100至300万美元之间的企业为小型企业;从业人数在1至10人之间, 资产总额和年营业收入均小于100万美元的企业为微型企业。亚洲开发银行将微型企业定义为员工数目不超过10人的企业。在意大利, 企业的总人数低于300人, 固定资产低于8亿里拉, 则属于中小企业;雇员人数在1至19人之间的企业为微型企业。菲律宾政府以资产总额和雇员人数作为标准将菲境内从事制造业、农业经济或服务业的企业划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和大型四种企业类型[]。日本则把制造业中20人以下、商业服务业中5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微型企业。
通过以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概念的界定, 可以看出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对小微企业的界定各不相同。
三、国内有关小微企业概念的界定
在2011年以前, 微型企业在我国还未正式确立身份, 未纳入我国官方正式统计口径, 但学界有关微型企业的研究已经展开, 学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林汉川, 魏中奇 (2002) 认为在对企业规模进行细分时, 只需分出小型企业, 无需再细分出特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等细类。但大多数观点赞同单独划分出小微企业, 并提出了建议。史巧玉 (2004认为在对中小企业界定后, 可进一步细分出微型企业, 且强调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独立性。蔡翔等 (2005) 提出界定微型企业应考虑的四个因素, 并根据这四个因素将微型企业定义为“由贫困家庭拥有与经营的、员工不超过7人的企业”。许贤明, 陈剑林 (2006) 认为微型企业是“雇工人数在10人以下、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自主经营、以家族式管理为主、在同行业中不占垄断地位的规模微小企业”。蒋志兵等 (2007) 在前有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类似定义。郑立成, 张陆 (2009) 认为微型企业所有者不仅仅来源于贫困或失业人口, 也来源于非贫困或选择性失业的人口。这些观点对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划分主要考虑了员工人数、所有者创业动机和经营管理的独立性。
2011年7月, 我国发布了最新版本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新规定在原先划分的中型、小型企业之外, 增添了微型企业这一企业新类别。自此, 微型在我国终于确立正式身份, 纳入我国官方正式统计口径。同年11月,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开创性地将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合二为一, 提出“小微企业”这一概念, 同时也唤起了社会公众对曾经不起眼的经济组织的关注。至此, 小微企业这一词语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四、总结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 国家实施了多项政策鼓励创业, 今后几年将是小微企业遍地开花、大力发展的时期, 有关小微企业的研究将持续升温, 围绕小微企业的讨论将更加热烈。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界定标准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追溯了“小微企业”这一词语在我国的起源, 期望能为今后有关小微企业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1169.87万户:我国首次发布小微企业权威统计数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3/28/c_119997846.htm, 2014.
[2]蔡翔, 宋瑞敏, 蒋志兵.微型企业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J].当代财经, 2005, (12) :85-86.
[3]欧盟提出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3, (7) :34.
[4]史巧玉.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及行业分布研究——一个关于国外文献的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 (1) :47-50.
[5]郑立成, 张陆.微型企业的内涵扩展研究[J].企业管理, 2009, (1) :97-98.
秘方的起源介绍 篇5
古称“禁方”。指秘传而不公开的药方。宋梅尧臣《和韩五持国乞分道损山药》:“人事固已然,秘方看系肘。”宋苏轼《答富道人》:“承录示秘方及寄遗药,具感厚意。”
从严格意义上讲,祖传秘方不属于医药学上的名词和概念。但是在祖国中医医药史上,有古方和验方两种医药的概念,该两种概念基本上是以时间的先后界定的,前者的界定时间一般为清朝以前的药和方,主要是指以古籍医药书籍记载的处方和药方开发出来的制药和诊断疾病的方法,且在中成制药上有丸剂、撒剂;后者的时间界定为清朝以后的药和方,主要是指从事中医药学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制药药方、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处方,且在中成制药上不但有丸剂和撒剂,还有胶囊。
北京“胡同”的起源 篇6
构成“胡同”这个双音词的两个语素“胡”和“同”在该词中不能单独解释,至于古人有解释为“胡人大同”的,纯属望文生义。目前学术界所公认的解释则让人大跌眼镜—汉语中的“胡同”一词源于蒙古语中的“水井”。此说 广为有关的史书、辞书采用,如《北京史·元代的大都》(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说:“当时把巷道称为通或胡同,是蒙古语‘水井’之义。”又如《汉语外来语词典》(岑麟祥编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说:“胡同[蒙hottōk]原是‘水井’的意思,后转用来指城镇中的小街巷。”《汉语外来词词典》(刘正琰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也说:“胡同hú tong小巷,又作‘衚衕’,[源]蒙gudum。”
“胡同”源于蒙古语“水井”的解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北京的胡同固然有“××井胡同”之类的名称,但还有许多用官署名、王府名、学校名、集市名、人名、树名等命名的胡同,汉语的“胡同”与蒙古语的“水井”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渊源关系,蒙古人为什么要把小巷称为“水井”呢?
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教授在《胡同及其它·北京街巷名称所反映的北京旧貌》(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对“胡同”为什么源于蒙古语的“水井”是这样解释的:“(胡同)我假设它是个来自蒙古语[xuttuk],大致是hudug这样的音,原义水井的借词。”原来如此!说白了就是因为汉语“胡同”的读音与蒙古语“水井”的读音相似,于是乎就假设“胡同”来源于蒙古语的“水井”一词了。两种语言中的两个词读音相似,有的可能有渊源关系;有的则仅仅是巧合,二者事实上风马牛不相及。
笔者认为“胡同”一词源于我国南方的方言“火(lòng)”(火巷)。
“胡同”古代写做“衚衕”,“衚衕”是元代的词语,常见于元杂剧之中,如佚名《孟母三移》中说:“俺串去来。”又如关汉卿《单刀会》中说:“直杀一个血。”明·沈榜在《宛署杂记·街道》(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中就明确指出:“本元人语。”后来因为“衚衕”的笔画太多,写起来太麻烦,就简化为“胡同”了。明·张自烈在《正字通·行部》(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中说得明白:“今京师巷道名,或省作胡同。”
说元代的“衚衕”一词起源于“火”,有根据吗?当然有,笔者发现明代学者谢肇在《五杂俎》(中华书局,1959年版)一书中说得明明白白:“闽中方言:‘家中小巷谓之弄。’《南史》:‘东昏侯遇弑于西弄。’弄即巷也。《元经世大典》谓之‘火’,今京师讹为‘□’。”“火”一词又作“火巷”,这是因为“衚衕”与“巷”二字相通,清人翟灏在《通俗篇》卷二四中是这样说的:“‘□’实古字,非俗书,特其音义皆与‘巷’通,为与今别耳。《元经世大典》有所谓‘火’者,注云:‘□’,音弄。盖今音乃自元起。”
既然元代的“衚衕”源于“火”,那么城市中的小巷为什么以“火”称呼呢?难道这些小巷真的与“火”有关不成?确实如此!其实这所谓的“火”是南宋开创的,《宋史·赵善俊传》说:“(赵善俊)知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适南市火。善俊……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书中用了一个“创”字,说明“火巷”以前没有,是赵善俊首创的。我国古代的建筑大量使用木材,一旦发生火灾,鳞次栉比的房屋顿时成为一片火海,赵善俊所创建的“火巷”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起防火隔离带作用的小巷。这一创举对古代大城市的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古代消防设施简陋的情况下,可以把火灾的范围大大缩小。
关于元大都街巷的建制和名称,元末熊梦祥所著的元大都地方志《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中写道:“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通。”上文曾经引用过的《胡同及其它》一书认为这“通”即“胡同”:“元末熊梦祥《析津志辑佚》说‘大都’的街巷有‘二十九通’。通就是胡同最早的写法。”笔者不禁心生疑惑,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所描述的雄伟壮观的元大都难道仅仅有29条胡同不成?退一步讲,我们姑且承认这29条“通”就是胡同,那数目是“通”13倍还多的384条“火巷”指的又是什么呢?
北京的胡同数目在历代不断增多,明后期嘉靖年间有1200多条,清光绪年间有1800多条,民国时有3500多条,解放后曾经达到过4000多条。如此看来,元代大都的384条“火巷”应当是“胡同”的数目才对。
元大都的规划出自当时大儒刘秉忠之手,他的规划完全遵照儒家的学说。从上述记载中元大都有“火”来看,刘秉忠在设计元大都的蓝图时采用了南宋赵善俊所首创的城市防火隔离带——“火巷”。元人所说的“衚衕”即指“火”而言,后来“火”之说逐渐消亡,被由“衚衕”简化而来的“胡同”取而代之,一直沿用至今。
富人的物种起源 篇7
“富人百人而一, 贫者十人而九。贫者既不能敌富, 少者反可以制多。金令司天, 钱神卓地。贪婪罔极, 骨肉相残。受享于身, 不堪暴殄。”明代文人张涛对自己的时代这样批评道, 他敏锐地感到了所身处世界的缓慢变化:明代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商业网络逐渐形成——明朝从洪武皇帝所推行的道德秩序社会滑向了一个完全商业化的社会。
张涛的无奈和哀怨, 代表了传统中国对于商业社会的态度:富人对穷人、利润对美德的掠夺, 让新的社会推翻了多数人的社会期望, 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社会期望。
可是另一方面, 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穷人用一次次揭竿而起的起义, 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富人, 则在科技和艺术的层面推动着历史的进步。
无数本为彰显社会地位所开发的科技转变为实用技术, 比如纺织品、航海船只等等。世界上第一个马桶是由英国贵族设计, 被安装在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里。
这并不难理解, 富人有足够的财力、人力以及闲置的时间, 去做改善现有生活的尝试。就像一幅漫画表现的那样, 画左边是蝙蝠侠, 右边是钢铁侠。图片说明是:“富人靠科技, 穷人靠变异。”
同时, 富人也是历史上艺术进步的推动者。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艺术赞助人, 资助和庇护了包括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在内的大量艺术家。
日本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村上隆在《艺术创业论》里这样解释有钱人投资艺术的动机:“人类能做到的事情, 有钱人都做到了, 会想要‘超越人类’是很自然的发展, 在探索过去的超人时, 会想要看到天才看到的风景, 也是理所当然的愿望……所以成功的人会走向艺术或运动, 都是跟超人愿望有关。”
富人, 这个词让人又爱又恨。他是艺术家和文人嘲讽、挖苦的对象, 同时也是豢养他们的金主。他是每个人心里或隐蔽或张扬的欲望, 也是人们愤怒与仇恨的对象;他是残酷社会最明显的体征, 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力量。
富人, 他与你我有何不同?假如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 那他们从哪儿来的?
富人与其说是财富标准, 倒不如说是一种心态
多少钱算富人?《胡润财富报告》中把“富裕人士”的门槛定为: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资产的个人, 资产包括可投资资产、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和艺术品收藏。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 在中国, 每1300人中就有1人是千万富翁。
然而, 一个在北京四环有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房子, 每天夹在早晚高峰中上下班, 对日常生活仍时有力不从心忍辱负重感的白领, 绝不会因为自己所有资产超过1000万而认为自己是个富翁。
富人与其说是财富标准, 倒不如说是一种心态。一种不为金钱所劳役的心态, 用菲茨杰拉德小说里的话来说:“他们与你我不同, 他们早就拥有财富, 自得其乐。我们感到坚硬之处, 他们却觉得柔软无比, 我们深信不疑的东西, 他们却冷嘲热讽。他们优于我们, 因为我们不得不自己寻找生活补偿、谋求生路。即使他们深入到我们的世界, 落魄到不如我们的境地, 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比我们优越。”
即便是这样, 中国也不缺少富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这个口号的提出, 让富人摆脱了当年的“地、富、反、坏、右”被批斗得抬不起头的命运。改革开放的第一波创业浪潮中, 柳传志、王石等人的创业可说是无意识的: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工作, 搞了进出口指标, 就成了“创业”;王石被分到国有科技厂, 做垮之后, 慢慢摸索。对那时候的创业者来说, 财富并不是第一追求——他们甚至喊出了“创业报国”的口号。
上世纪90年代初, 新一波创业者诞生, 以潘石屹、冯仑、俞敏洪为代表, 他们就是著名的“92派”, 他们的驱动力来自于对财富的追求、对成就感的渴望、对自我能力的证明。热映的《中国合伙人》所反映的就是这种心态, 年轻人从无到有的打拼, 片中反复出现“梦想”“尊严”“改变世界”“被世界改变”这样的词, 片中人物说:“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是——死缠烂打。”
社会舆论对于“财富”的态度, 比起“文化大革命”时期有着似乎有些矫枉过正的转变。从这以后, 公开表达对财富的渴望, 不仅不再是什么耻辱, 甚至是可以和“梦想”相互替换的词语。
如今, “创业”已经不再是累积财富的主要来源。巴克莱 (Barclays) 集团旗下的咨询公司最近发表了一篇财富报告, 报告显示, 房产、遗产、工作薪水、商业经营四类财富来源中, 房产和遗产成为亚洲富人独特的“致富秘诀”。
被调查者中, 有61%亚洲富人都将房产获利作为自己的财富来源, 而这一数字在全球平均为34%。
英文字的rich的印欧语系字根, 与克尔特语的rix、拉丁文的rex、梵文的rajah同源, 后三者的意思都是“君王”。这在中国亦可做如下解释:欲富或已富者, 一定要与权力结合。近20年来崛起的富豪, 很大一部分是权贵资本的受益者。近中年的富翁们, 仍用“关系”来敛取无道的财富, 而他们的孩子, 则享受着消费主义的狂欢。财富, 忽然站在了道德的对立面上。
炫富或许来源于一种动物本能, 富人这个物种用炫富表达无助
富人热爱炫耀他们的财富。炫耀有很多种方式。最低端的, 当然是以名包、名车、名表的方式来进行炫耀。而最高端的, 则是以“慈善”的方式来“炫富”。
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选择以“转发多少我就捐多少”的方式来开展慈善工作。其中做得最极致的, 就是史玉柱, 他号称有多少粉丝就花多少钱来做慈善。粉丝100万时, 他捐了100万元给慈善基金会;粉丝200万时, 他捐了200万给少数民族孤残儿童……粉丝500万时, 他分别向成都市老龄基金会 (敬老) 等5个项目捐款100万元。
如此的慈善方式, 当然引发了社会争议。“高调”“作秀”的争议不绝于耳, 在大多数人选择当“闷声发大财”的沉默富翁时, 做慈善很容易被形容为道德作秀。除了舆论中混杂的“仇富”心理, 不能否认的是, 确实中国富翁有着某种把慈善或视为施舍, 或视为广告的心理。
富人为什么明知道会给自己惹来麻烦还要炫富?郭美美为什么成了众矢之的, 仍要发微博炫耀自己的名牌包和奢华生日派对?黄怒波为什么要一掷千金购买冰岛?富豪蒂托为什么要花2000万美元把自己送进太空?
美国作家理查德·康尼夫在《大狗》一书中, 引用鸟类学家扎哈维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不利条件原理”这个理论, 来解释羚羊在逃命时的跃跳——尽管这是浪费体力的危险举动, 但它们仍然愿意冒这个险, 因为它等于是在告诉猎豹:“你休想杀我这么强健的羚羊。”有钱人冒着丧命之虞炫富, 同样是为了告诉世人:“你们休想比得上我。”
富人明星化正是赢家通吃的社会准则在发生效用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 观众看到了富人们在死亡面前“让妇孺先活下来”的井然秩序。而在实际的情况中, 头等舱的成年男性有33%生还, 统舱的成年男性生还者仅为16%。头等舱的成年男性的百分比几乎与统舱儿童生还的百分比相等。总体而言, 头等舱生还63%, 统舱乘客生还仅25%。
理想的社会存在着一个顺畅的通道。不平等的收入刺激着穷人向上打拼, 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累积, 蛋糕越来越大, 每个人分到的越来越多。
真实的情况则是:赢家通吃, 富人垄断着财富以及获得它们的机会。
从这种层面上来说, “仇富”也是可理解的心态:穷人不仅很难从富人的财富中获益, 而且被抢夺了获得财富的机会。
现如今, 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人们在仇富的同时, 也前所未有地尊重富人。
王石说:“真正有话语权的不是电影明星, 不是体育明星, 不是政府官员, 是企业家和媒体和经济学家、学者的结合。”
人们愿意听富人讲话, 因为觉得他们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才能获得巨大的财富。富人则通过各种企业家论坛、财富论坛、商业领袖论坛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形成自己的阶层。
中国白酒的起源 篇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酒文化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莫使金樽的气概,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绿酒一杯歌一遍的心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悲哀,红酥手,黄藤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酒成就了文人墨客的无数佳作, 给了英雄豪杰不凡的壮举,赐予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历史与文化给了酒全新的注释,酒文化,根深叶茂。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酒的起源可分为三类:
1. 上天造酒说
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自诩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说; 窦苹所撰《酒谱》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话,意思是自古以来,我国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然而,酒自"上天造"之说,既无立论之理,又无科学论据,此乃附会之说,文学渲染夸张而已。
2.猿猴造酒说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我国的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记叙道:"琼州(今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 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娄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可见,这种猿酒是偷饮不得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记载,起码可以证明这样的事实,即在猿猴的聚居处,多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
3.仪狄,杜康造酒说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这里并无时代先后之分,似乎是讲他们作的是不同的酒。杜康作秫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可以说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则是高梁酒创始人。
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中国传统酒呈段落性发展。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为头一个段落。这个段落,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用发酵的谷物来泡制水酒是当时酿酒的主要形式。这个时期是原始社会的晚期, 先民们无不把酒看作是一种含有极大魔力的饮料。
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历时1800年, 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有了火,出现了五谷六畜,加之酒曲的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醴、酒等品种的产出,仪狄、杜康等酿酒大师的涌现,为中国传统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这个时期,酿酒业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受到重视,官府设置了专门酿酒的机构,酒由官府控制。酒成为帝王及诸候的享乐品,“肉林酒池”成为奴隶主生活的写照。
第三段落由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在这一段落中,《齐民要术》、《酒法》等科技著作问世;新丰酒、兰陵美酒等名优酒开始涌现;黄酒、果酒、药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发展;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 代。酒之大兴,是始自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乱纷争,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 崇尚空谈,不问政事,借酒浇愁,狂饮无度,使酒业大兴。到了魏晋,酒业更大兴起来了,饮酒不但盛行于上层,而且普及到民间的普通人家。这一段落的汉唐盛世及欧、亚、非陆上贸易的兴起,使中西酒文化得以互相渗透,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及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语言起源的探索 篇9
在理解语言起源问题的时候, 首先要把人类一般语言活动的起源问题和各个具体语言的起源问题区别开来。前者指的是人类怎样地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语言, 人类怎样地开始说话, 开始运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体现思维的工具。它既属于语言学的问题, 又属于一般人类历史的问题。各个具体语言的起源问题指的是某一具体语言的产生的过程。它属于语言学的问题。研究一般语言活动也要参考各个具体语言的一般情形, 不能没有任何语言学的知识而去回答这个问题, 研究具体语言时人们也要联系运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来进行探讨, 这个问题的探讨, 除了语言学的知识之外, 还要有人类文化史、人类学、一般心理学、思维发展史、社会发展史的知识, 作为探讨的依据。只不过是由于彼此的侧重点的差别。高名凯在《语言论》中认为人类一般言活动的起源问题和各个具体语言 (如汉语) 的起源问题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 把它们混为一谈是错误的。19世纪的某些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的某些错误的语言理论正是这种混淆的结果。例如施来哈尔 (Schleicher) 在断言原始印欧语是有机的屈折语, 汉语是孤立语的时候, 认为孤立语是最古或最原始的人类语言的状态。其实, 各个具体语言的特点只是各个语言的历史, 与各该语言的起源问题有关, 与人类一般语言活动的起源不是一回事, 不能用具体语言的起源问题去解释人类一般语言活动的起源。 (下文中所提到的语言的起源即是人类一般语言活动的起源的简称)
二
笔者认同高名凯在《语言论》中的观点, 认为人类就是在劳动的条件下, 受到劳动的推动, 才创造语言的, 这是对人类语言起源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问题的唯一正确的理解。[1]319对人类创造语言的条件作深刻科学解释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在其著名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阐明劳动在人类产生语言活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劳动使人类祖先有创造语言的需要, 劳动一方面使人们在共同的协作中有彼此交际的必要, 另一方面又使人们有进行思维, 形成思想, 使劳动能够得到更好的成果。然而, 只有需要还不能创造语言, 使语言得以产生还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清晰的能力。这又是劳动所起的作用。恩格斯认为人猿的直立行走使其肺和声带进化, 其意识也随着发展。可见, 劳动决定了创造语言的先决条件, 使语言的创造成为可能, 因为它促使了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产生, 它促使了人的发音器官的完善化, 使用为语音和语义的结合物的语言有产生的可能。
三
语言是在人类社会劳动的需要和创造的条件下产生出来的, 它同时也可能有个前身。大家知道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显然是从第一信号系统发展而来的。对高名凯在《语言论》中的阐述, 语言应当是第一信号系统中以声音为刺激物的具有交际作用的部分发展出来, 两者之间有历史的继承性, 笔者持认同的态度。同时高名凯在《语言论》中也对第一信号系统及第一二信号系统之间的关系作了阐述, 人类祖先的第一信号系统包含的范围很广, 任何的感官所形成的形象都可成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物。第二信号系统是在以形象为刺激物的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它是第一信号系统的“飞跃”。[1]327可见,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之间有联系和区别。前者以形象思维, 后者以抽象思维, 在交际作用上也有质的区别, 并且, 该阐述暗示, 语言不是所有的第一信号系统全部演化而来的。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一方面是以言语动觉或言语听觉为物质刺激物, 一方面则与抽象思维连系在一起, 以代表概念的意义作为这刺激物的中心内容。
四
学者们对语言的起源问题曾经有过种种的臆说, 往往是由于他们把语言产生的条件和语言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混为一谈。如语言起源于摹声, 起源于感叹或表情的喊叫, 起源于伴随劳动的喘息, 起源于歌咏, 都是对语言活动起源于何者的问题加以回答的, 语言活动产生于社会公约, 产生于个人感情的冲动, 产生于交际的需要, 产生于请求帮助的需要等等, 这些则是对语言活动产生的条件的问题的解释。在这里暂且不谈他们单个是否是完全正确的对产生条件或由什么发展而来的回答, 首先他们不合理的地方是以各自的部分作用代替了语言起源的整体, 具体来说, 就是混淆了语言产生的条件和由什么发展而来的。
上述提到的各种对语言产生的条件的解释也并不能准确阐明语言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各自都有它的弊端。列弗尔玛特斯基评价卢梭等人的“社会公约说”并不能说明语言产生的条件, 因为还没有创造语言的人们显然不能进行商谈。[1]314表达感情更不是语言产生的条件, 动物、初生儿童也能表达感情, 但他们没有语言。仅仅有交际的需要也并不能创造语言, 动物有交际的需要, 但它们没有语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找到许多有需要而未能创造适应这需要的东西的实例。而提出语言产生在请求帮助条件下的是迪雅蒙, 认为语言只是在劳动中为了进行破、切、打碎、杀、毁等动作而请别人来帮助时创造的。[1]314可以明显看到劳动过程不能只是这些动作, 而重要的是在劳动过程中对客观事物加以认识, 彼此交换有关进行劳动的各种意见, 迪雅蒙没能解释劳动在人类创造语言中所起真正作用。
上述提到的各种对语言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解释也并不能准确阐明语言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摹声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声音摹仿, 感叹说认为语言起源于感叹。[1]320很多学者都提及过摹声说, 如柏拉图、赫尔德、奥古斯汀、巴格特等, 但它们各自的摹声观点却不一样。但高名凯在《语言论》中确定, 任何语言中都有不少的摹声词。[1]325在这里的问题是是否语言起源于人类的祖先的所有的一些摹声活动?高名凯在《语言论》中说, 一部分摹声是语言某些成分的来源, 因为这种摹声原先是以声音为刺激物而具有交际作用的第一信号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可以得出结论, 一部分语言成分显然是从摹声来的, 但这只是语言中的极少的部分, 不构成语言的主要部分。而感叹说或表情说也有很多学者提及过, 如卢梭、赫尔德、洪堡特和斯坦达尔, 和摹声说一样, 最后得到结论是一部分感叹或表情的号叫是语言某些成分的来源。但是诺埃利的语言只是在劳动过程中由于肌肉的活动而发出的伴随劳动的喘息的声音所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理性的, 因为首先伴随劳动的还有人体的其他部分的活动, 如手足, 为什么不发展成语言呢?再者, 动物也能发出喘息的声音。叶斯柏森所说的歌咏论也不能说明语言起源的问题, 在大自然的压迫下, 原始人显然不能像叶斯柏森这样一个清静的学者似的追求娱乐。
对于语言的起源, 有的语言学家则更具体地说, 语言起源于手势或身势。此理论原是某些资产阶级语言海陆空家所提出的主张, 德国的心理学家温曾经在他的一些著作里详细地论述手势语的理解。他不但认为语言直源于身势语或手势语, 并且认为手势语是先有的, 有声语言是后起的。[1]321马尔也有类似的见解。但他们俩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手势不能发展成语言, 它不是以声音为刺激物的, 虽然由于抽象思维的产生, 原先的各种形象思维都可以概括成抽象思维, 而作为抽象思维的担负者的语言的声音刺激物又是和其所有的感觉有联系的, 原先的各种感觉器官所接受的刺激, 可以和声音的刺激物联系在一起, 但是它们本身却并没有变成语言的刺激物。笔者认同高名凯在《语言论》中的结论, 语言起源于以声音为刺激物的、具有某种交际作用的第一信号系统的一部分, 是人们在劳动的条件推动下发展而来的。
摘要:语言起源于以声音为刺激物的、具有某种交际作用的第一信号系统的一部分, 是人们在劳动的条件推动下发展而来的。
关键词:语言起源,条件,发展,假说
参考文献
扬琴的起源与演变 篇10
传统扬琴有“八音”(f—c2.实发24音)、“双十型”(d1—d3,实发30音)和”双十二型”(c—e3,实发36音)等型制。存在音域窄、音量小、调音难和不能转调等缺陷,表现力有限。
五十年代后,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密切合作,在保留传统和“横五纵二”音位规律的基础上,相继研制出三种类型的改良扬琴:
1.变音扬琴。它通过变化音阶中的半音关系进行转调。有“大、小转调杨琴”、“转盘转调杨琴”、“扳键转调扬琴”、“401型杨琴”和“401改进型扬琴”、“蝶式扬琴”等。
2.十二平均律扬琴。它利用健全平均律中的半音进行转调。有“律吕式大扬琴”、“501型扬琴”、“红旗十二平均律扬琴”、“八一型扬琴”和“全律活码大扬琴”。
3.电扬琴。它通过拾音器将振动声波变为电讯号,经放大器美化音色,由扬声器发出琴声。有“电扬琴”和“多用电扬琴”。
同时,相继研制出“踏板式止音器”、“银色扬琴缠弦”、“新式扬琴铜弦”、“扬琴多功能练功槌”、“滑音指套”、翔龙系列新式单音、和音琴笕、便携式高级琴盒等。
在上述扬琴中,除电扬琴系特色乐器外,其余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音域宽广、音质优美、音响宏亮、调音迅速和转调方便等优点。经过反复实践,现阶段我国各文艺团体的艺术院校广泛采用的是“401型扬琴”及其改进型和“501型扬琴”。“红旗十二平均律扬琴”、“八一型扬琴”和“蝶式扬琴”亦在部分省市生根开花。
“狼”的起源 篇11
放学后的黄昏,三三两两的同学结伴回家,偶尔一对恋人卿卿我我,我不羡慕。一天的疲惫掏空了我的胃,忍受着整个下午的饥饿,狼捕食的欲望已经到了极限,踏着沉重而谨慎的步伐从容前进,就算口水快流出来也要保持风度。超市最热闹的时刻已经过了,平常购物的主妇顾客剩下寥寥数人,但气氛略显紧张,因为狼与狗或者猪都在蓄势待发。
超市,在平凡人眼中只是一个购物的便利场所,在家庭主妇眼中是大降价时大打出手的修罗场,而在我们骄傲的狼的眼中,那是神圣无比的狩猎场。而我们的猎物是便当——贴上半价标签的半价便当。所谓半价便当争夺战,是在日本境内的超市中发生的特殊现象。被称为“狼”的人们会在超市的半价标签时刻到来的时候赌上尊严进行战斗,希望在获得战斗胜利的同时夺得半价便当。“狼”是遵守礼仪参加半价便当争夺战的人的尊称,而:狗“是起码遵守最底线礼仪,地位介于猪和狼之间的人,一般指初出茅庐的新人和拥有称号的狼的手下。最可恶的是“猪”,一群不知廉耻的人,从不遵守争夺战的礼仪,偷跑是常事,甚至侮辱半价神。这是狼与狗都蔑视的存在。过去,我与便当争夺战毫无交集,某天,饥饿难熬的我在超市里看到了贴着半价标签的便当,正好麦中羞涩,便如黑暗中见到光明、动画删去圣光,伸手去拿。这时,“某样东西”狠狠击中了我,顿时昏迷过去。就是这种疼痛的感觉让我接触了便当争夺战的世界,而枪水仙学姐把我带进了这个世界。
我从来没有说过是因为喜欢学姐那修长的丝袜美腿而参与便当争夺战,也从来没有说自己可怜的伙食费只能维护吃面包的程度,是因为亲手抢夺回来的胜利果实特别美味,第一次尝试那种味道:战斗后满身疲累,嚼一口热乎乎的食材,瞬间全身上下充满精力。“只要尝试过一次血的味道,就再也变不回单纯的“狗”了,也忍受不了猪的屈辱。仙学姐如是说。没错,我要成为“狼”,遵守礼仪,骄傲地战斗。HP同好会的社长仙学姐,在“狼”界拥有“寒冰魔女”的称号,一身战力让人听到名字就觉得寒冷,绝对不是因为学姐懵懵懂懂地去买寒冰啤酒这么低级的缘由得名。学姐教会了我“狼”的生存方式,在“暴风”、“猪”的手上保护便当,横扫所有“狗”,秉承“狼”的矜持,就算是同伴,也要公平战斗,绝不相让。想吃好的就要抢,绝对不是因为想着能跟学姐一起进餐才努力。
“打秋风”的起源 篇12
清代乾隆年间编著的《通俗编》中提到“打秋风”。
明代有一本记载社会奇闻逸事和风俗典故的书, 叫《野获编》, 提到了民间用俗事来对对子, 其中就用“打秋风”来对“撞太岁”。所谓“打秋风”, 就是大老远来了, 腆着脸要东西;所谓“撞太岁”, 是指依托官府, 赚别人的财物。
不过《通俗编》随后还提到了明代的一本笔记, 叫作《七修类稿》, 说这本笔记中收录了宋代书法家米苛的一封书札, 其中提到了“抽丰”二字。《通俗编》说, “抽丰”就是民间所说的“秋风”。据推测, 之所以用“抽丰”两个字, 大概是这种行为很像某处庄稼丰收后, 有人前去“抽分”一样。
所谓“抽分”, 是古代对国内外商品贸易征收实物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