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起源及发展研究

2024-10-20

无限的起源及发展研究(通用8篇)

无限的起源及发展研究 篇1

一、武当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1. 武当武术的起源。

武当武术的起源与武当山的地理位置有着十分密切联系。武当者, 武力抵挡也, 以事名山, 所以就叫武当山。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境内, 北抵三秦, 南通巴蜀, 东达齐豫, 交通十分便利,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是八方之咽喉, 是兵家历来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和气候条件十分良好的武当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人丁便是十分兴旺, 所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也较为先进, 同时也是苗族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 相互之间在生活资源和生存环境等各个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纷争, 战争经常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特别是在战争不休的战国时代, 武当山所处地区成为韩国、秦国、楚国三国交界处, 便捷的水上通道更是秦国进攻楚国的重要通道, 武当山更是成为楚国抵挡秦国等其他国家入侵的前沿阵地。为此, 楚国在此地区派驻重兵把守, 抵挡秦国入侵。由此可见, 武当山与古代战争有着天然的联系, 虽然在古代军事战争中十分注重武器装备、谋略兵法、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在冷兵器的战争中, 将士个人战斗技能尤为重要, 经常需要利用武术和冷兵器进行攻防格斗。在残酷的战争中, 要想在战场上生存, 将士就必须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武术和军事搏杀技能, 不断强化自己的武术练习。武当山地区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便是十分英勇善战, 特别是楚国所实施的战时从军, 战罢归里全民兵役制度, 民众需要不断练习武术, 以便随时准备从军, 在战场上得以生存。生存和战争的需要, 使得武当山地区的武术得以产生、发展、传播、普及, 更是促使兵器的制造和发展, 直接影响到武当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2. 武当武术的发展演变。

东汉时期, 道教日益兴盛和发展。从地理位置来看, 武当山位于中国中心, 从道教的思想来看, 十分注重阴阳调和, 武当山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不仅下连于地, 上感应天, 而且可以同时感受到东西南北四个不同方向的阴阳之气, 如果这四个方位的阴阳之气能在中国中心之地进行调和和统一的话, 那么就可以达到道家所追求的万物化生、天下太平目标, 所以说武当山又名为太和山就是由此而生的。因此, 武当山成为道家求仙学道的栖隐地方。在汉末、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 许多弃官出走的士大夫、隐士、侠客就隐居于此进行修炼。隋唐时期, 特别是唐代历代帝王以道家始祖李耳后人自居, 对道家极力推崇, 更是直接推动武当山道家发展, 道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修炼中的道士经常练习武术, 练养术也从外丹不断发展到了内丹阶段, 古代辟谷、吐纳、胎息等养生术在武当武术中被吸纳和继承, 武当武术中的内丹主要分为动静两种, 行立坐卧等各种武术较为齐全。武当的道士在炼丹和参禅的修炼中, 结合已有的精气神意识、练养、攻防技能等, 学习新的心法, 对其进行重新加工组合, 产生了武当山内家拳。

可溯源至唐末五代时期的内家拳术, 从而使武当武术具备新的技击功力, 是武当武术的一次飞跃。同时值得一提的是, 在古代许多文献史料中, 包括明代黄宗羲所著的《王征南墓志铭》、清代《宁波府志》、《三丰金书》、民国时期曹元撰写的《国术》、凌善清著述的《形意五行拳图说》、金一明编撰的《武当拳术秘诀》中, 都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早在北宋时期的武当山道士张三峰创建了武当内家拳, 并在数百年的传播和发展中, 不断被衍生, 产生了许多门类拳种, 有的被发展成为太极拳, 有的被扩充为形意拳。元明时期, 在武当山出现的张三丰真人住在玉虚宫进行修行, 期间他继承了许宣平、李道子、华佗等人的道家功夫, 也继承了北宋时期的张三峰内家拳功, 内丹阴阳调息功、睡功和筑基功等, 再加上他之前曾经练习过少林功夫, 对少林功夫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 张三丰承前启后, 遵循道家内丹修炼原理, 不断进行充实、积累和创新, 从而最终创建了武当武术流派, 并把太极拳作为武当武术的核心内容。

张三丰所创立的武当武术取自道家借力打人、后发制人、以静制动思想和原理, 将道家的无为、内丹练养思想融入在武当武术中, 更是把道家的性命炼养融入在拳法中, 从而形成了贵柔尚意的武当武术独特风格, 可以说是武术和道家内丹术的一个巧妙融合。随后道家许多武术宗师不断对武当武术进行充实和发展, 衍生出武当武术的许多种类和门派, 太极拳更是派生出散派太极拳、本北派太极拳、山派太极拳、南派太极拳四大派系, 除此以外还有龙门、两仪、形意、八卦、八宝、太乙等众多门派, 武当武术影响日益俱增, 以其连绵不绝、行云流水独特风格在中国武术中独树一帜, 产生“北崇少林, 南尊武当”说法。起源于军事战争、发展于武当山地区, 从当初的搏杀攻防技能逐渐演变成为防身保健、养身练功的道家武当武术。

二、武当武术对动物的崇拜

武当武术具有中国武术共同特点的同时, 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地方性文化特色和明显的区域性, 是以信仰和崇拜动物为特色的文化形态。在武当武术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于动物神灵的崇拜, 这些动物神灵大多数都是围绕着武当道家玄武崇拜中心主题, 如乌鸦、乌龟、蛇、虎等, 是武当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形拳是以模仿某个人物或者某种动物的技击形态或者是日常生活形态所制成的武术, 具体而言, 象形拳有仿形为艺、神形兼备、借形显意、象形制拳等方面特征。

从五禽戏创始人华佗所言:“吾有一术, 名五禽之戏, 一曰虎, 二曰鹿, 三曰熊, 四曰猿, 五曰鸟, 亦以除疾, 并利蹄足。”华佗以当导引的“五禽戏”开始, 模拟五种动物的运动特征, 吸纳这些动物在运动时候的神韵, 进而处于攻防防卫、养生健康需要发展成为一种意真神似、象形取义的仿生招形和拳种, 成为我国古代武术的一大精髓。在我国古代武术中, 武当形意拳和少林五拳是动物象形拳和象形招数的代表, 学者华曹元在其所著的《国术》中认为, 天竺著名僧人达摩根据汉代华佗所发明的虎、鹿、熊、猿、鸟五禽戏, 加以创制, 最终形成了龙、虎、豹、鹤、蛇少林五拳。到了北宋年间, 张三丰又根据华佗发明五禽戏原理, 进一步扩充到十二种动物形态, 创制了现在广为流传的武当形意拳。

在武当武术中所存在的各种象形拳, 基本上都是以武当道家所崇拜的各种动物神灵作为模仿对象的, 不仅在模仿动物的动作形态方面是惟妙惟肖, 更是十分注重对于这些动物的形象神态方面模仿的象形拳, 例如, 武当武术对于乌龟的模仿就有金龟鼓浪、神龟缩首、金龟露背等。对于动物形态方面的模仿象其形、取其意、重在神似, 产生了取意象形拳, 例如金蛇扑龟、蛇龟漫舞以及金蛇缠柳、乌鸦扑翅、金龟摇首等一些动物招形拳。

在武当山这个地区, 在一些特定的历史发展条件和特定的武术发展过程中, 武当山道教道义中也存在对动物神灵的崇拜, 例如在进行道家祭祀活动的时候, 就会经常出现一些动物的身影。祭祀活动的需要, 更是对武当武术象形拳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武当山道教和象形拳等武术的相互结合、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进而产生武当武术这个全新事物。从文化角度和体育运动角度来看, 象形拳和武当道教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 但是当武当道教和象形拳相互结合起来以后, 兵士产生了交叠, 促进武当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并且武当武术不是武当道教和象形拳的简单嫁接, 他们在保持各自相互独立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是在两者之间, 相互接受各自的规范指导, 对武当武术进行调整和约束, 所以武当武术既有武当道教的一些宗教功能, 例如存在拜神形式和法术活动, 也存在武术的功能, 例如有技击防卫和健身养生功能, 同时还具有两者相互结合起来的独特功能。

武当武术在其具体招式中有一些以龟、蛇、虎等象形拳和象形动作, 他们除了具备中国其他武术流派中所具有的技击防卫功能以外, 同时还因为这些动物在武当道教中具有十分特殊地位, 在武当武术的象形拳和所表达的动物崇拜意图, 含有武当道教的法术活动和宗教延年益寿各种功能作用, 而这些是其他武术流派象形拳所不具有的表现意蕴和表现手法。

武当武术对于动物的神灵崇拜, 丰富了武当武术的内容。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攻防和强身健体。在武当武术中出现了各种与动物所命名, 如龟、蛇、虎以及与这些动物有关的取意象形、纯象形武术招式和套路, 这不仅是对于龟、蛇、虎的崇拜, 和这些动作具有行气导引内容修炼作用, 更是由于这些招式和动作具有很强的技击实战性。例如, “龟有甲能捍御, 故曰武”, 所以在武当武术中出现各种以龟所命名的攻防技击技法以及与龟相关的招式套路名称, 都是人们从龟自身动作中所蕴含的灵巧御敌和攻击的特征进行巧思妙想, 并且不断精选优化, 最终形成了以龟为象形的特有的攻防技击技法。这些与动物有关的象形拳, 动作虽然十分简单, 但是却实用, 严防攻巧, 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在实战效果方面与变化多端的技击技法相比丝毫不逊色。武当武术中的神龟摇首招式中, 在进行技击防守的时候, 可以以神龟摇首来对对手的拳头、手脚、肘部甚至是头部的攻击闪避, 而在技击进攻方面, 特别是在近距离的贴身肉搏中, 一个神龟摇首就可以达到对对方头部的碰和顶, 以及对敌手的胸口和面门等部位的击打, 能够获取很好的进攻效果。因此, 武当武术对于动物神灵的崇拜, 充实武当武术内容, 对于武当武术的技击技法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友良.中国武当武术形成与发展探源[J].科技创新导报, 2007 (35) .

[2]国家体育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人民出版社, 1997.

[3]胡晓玲.武当武术的三大要素[J].武当, 2007 (10) .

[4]张生康.武当武术中道家的哲学思想内涵[J].武当, 2003 (10) .

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及发展探索 篇2

【关键字】循环经济 马克思 起源 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观点

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问题,曾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循环中的中介作用来论述物质变换理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劳动是人与人类社会的起点,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各种资源,将“天然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特殊的自然物质”转化为社会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类又会把从自然界索取的各种资源以“生产排泄物”、“消费排泄物”的形式排泄到自然界,使之最终回归于自然。马克思将此形象地比喻成“物质代谢”,即劳动过程不仅包括人类对自然的吸收,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的代谢。

(二)劳动 “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偏好,不合理的实践会割断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造成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

二、循环经济思想的发展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

“循环经济”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Boulding1966年在《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世界的经济学》中提出的,他指出地球资源与地球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必须自觉意识到容量的有限性,该理论可算作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而关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发展则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关注,关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研究著作层出不穷。在追寻各种可持续发展途径的过程中,循环经济思想初具雏形,进入发展时期,以下归纳几类具有代表性的外国著名学者的循环经济观点:

产品:Michael Braungart和Justus Engelfried以“聪明的产品体系”为核心的思想、Life Cycle Assessment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LCA理论框架)、Eric Davidson的 “内建式回收设计”理论,Allenby B.R为环境而设计的产品生态设计研究等。他们从产品出发,针对属性、生命周期、构造等的不同来阐述如何提高企业生产者的生产动机和社会责任,彻底解决产品废弃物问题,以达到资源与人类的和谐共赢的可循环发展经济模式。

工业: Ayres等人针对经济运行中原料与能量流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提出了工业代谢的循环经济思想; Frosch和Gallopulos对生态工业园与工业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

技术:S.Erkman在系统研究技术变革和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环境系统分析是技术研究方法的基础,并诠释了工业生态技术。Eric Davidson指出垃圾问题上存在着“科技动力学定律”,因为能量守恒,垃圾永远不会消失,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法,会衍生成另一个新问题,因此科技挑战总是不断增加。

防治:Barry Commoner “控制等同于失控” 的循环经济思想。他认为,污染物预防胜于控制,尤其在物品和材料种类繁多、衍生变化频繁的背景下,更应从源头预防污染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Donella H.Meadows在《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 展望可持续的未来》一书中指出,在服务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多的“后工业时代”,末端治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而预防污染的源头治理即使在工业化国家也并未大规模实施。

制度:国外学者在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措施、立法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讨,最具代表性的是Wulf-Peter Schmit。他提出推行生态型经济,将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资源合理利用、服务替代产品等一系列政策活动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并与旧的经济进行衔接,达到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目的。

(二)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观点的梳理和概括

国内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循环经济”一词引入中国才引起国内环境保护部门和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高层领导的重视开始。目前,关于“循环经济”的学术著作已有相当份量,主要涉及内涵、原则、特征、研究模式和方法,以及宏观对策等方面。

1.循环经济内涵的研究

循环经济本质划分。①生态本质:部分国内学者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应该按照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他们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定义循环经济。如,曲格平在《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一文中指出,“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解振华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汤天滋在《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述评》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其实质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左铁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循环型社会》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②经济本质:如果仅仅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或者极端的说不能生存下去,那么循环经济就失去了其产生和存在的意义。因此,很多学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如,钱易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模式。苏杨和周宏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次,才谈得上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③科技本质:还有部分学者把循环经济看作技术范式的革命,认为技术规律是循环经济的主导因素,如,徐嵩龄在《为循环经济定位》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循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齐建国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卜理论与实践探索》一文中指出,“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指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但是这些学者并未把循环经济的本质仅看作是技术范式的革命,而都结合了经济规律或生态规律。④另外,还有一种观点是将循环经济看作经济、环境、社会三者整合的经济形态,强调整合的观念。如,诸大建在《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循环经济》一文中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给予界定,“从一般的物质意义上看,循环经济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刑经济的简称从人类的发展意义上看,循环经济则是把经济、社会和环境整合起來的一种体现统筹发展思想的新经济”。

2.循环经济原则从“3R”至“6R”的拓展

循环经济“3R”原则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指出循环经济是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以减量(Reduce)、再用(Reuse)、循环(Recycle)作为其准则,简称“3R”原则。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结合当前的经济生产实际情况对循环经济的原则进行了拓展:①循环经济的“4R”原则:徐匡迪在《2004科技中国》一书中提出“3R”+再制造,季昆森在《发展循环经济要本土化》一文中提出 “3R”+再思考,任勇在《循环经济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模式与方法探讨》一文中提出“3R”+无害化,崔和瑞在《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3R”+再回收。②循环经济的“6R”原则:李赶顺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一文中提出“6R”之说:“3R”+可再生+可替代+可恢复重建。③循环经济的新“3R”原则:丁同玉另辟蹊径,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措施之我见》一文中提出新“3R”原则:算账、调整、重构。

3.循环经济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有工业生态学分析法(孙启宏、段宁、冯久田)、能值分析法(蓝盛芳)、系统分析法(杜世勋、曹利军、张连国)、物质流分析法(陈效逑)以及国际上经济学学者常用的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

4.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诸大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诸大建、马凯、冯之浚、牛文元、王成新、李金恺等)、工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的构建(汤慧兰)、工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等集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胡山鹰等)、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控制机制(吴伟等)、工业生态系统共生机制(王兆华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耿勇、陈定江、刘力等)、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肖松文、吴云波、王灵梅等)、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建设(曲格平、陈之泉、冯之浚、解振华、马凯等)等。此外,学术界在考虑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特殊背景,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战略重点(齐建国、杨青平、谢旭人等)、战略对策(马凯)、战略目标和战略阶段(“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等方面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战略思想。

三、关于循环经济思想发展的简评

(一)国内外循环经济思想研究综述简评

纵观国外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可知国外循环经济思想侧重于具体领域的分析,大多是基于国外实际情况进行的,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从原始资源到家用电器无所不包,但研究缺乏系统性。此外,在目前国外循环经济思想的相关理论中,还没有专门的农村循环经济研究,也没有发现农村循环经济、农业循环产业等术语,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综合评价的理论研究也比较缺乏。

对比国外,国内循环经济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层面,比如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特征、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发展战略等等,对循环经济实践的深层次问题涉及较少。并且国内学界对于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援引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阶段,沒有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和共识。

(二)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评价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循环经济的研究重“再生循环”轻“节约高效”:学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末端“垃圾”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上,殊不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其有异曲同工之效;重“动脉产业”轻“静脉产业”:当前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回收、利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忽略了原料开采到生产、流通过程的浪费和污染;重“物质循环”轻“价值循环”:现有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主要是从人与自然关系、技术范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表述的,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循环经济”的文章并不多。此外,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没有量化的指标和评定标准,这也是当前开展循环经济积极性不强的原因之一,缺乏激励机制。这些问题将是今后循环经济发展和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陶伦康,鄢本凤。当代西方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述评[J].现代经济探讨2007(7)

[2][美]巴里·康芒纳。与地球和平共处[M].王喜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美]艾瑞·克戴维森。生态经济大未来[M].齐立文,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4][美]唐奈勒·梅多斯。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M].赵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李欣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M].广西大学2010

[6]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1】孙丽丽: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大学商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2009级硕士生

无限的起源及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太极拳,起源,发展繁荣,发展脉络

学术界目前对于太极拳的内涵没有一个统一认识和解释。在《易·系辞》中认为太极是无极而生, 阴阳之母,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还有另外一个看法是从万物的产生顺序来解释的, 认为万事万物首先是以天为气的, 气是虚无的, 在虚无之后是无极, 无极之后是太极, 最后才是阴阳, 因此太极就是在阴阳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和产生起来的, 是形意结合、顾逆缠绕、快慢相间、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刚柔相济等各种动作的一种套路。本文所认为的太极拳则是对这两种观点的一种结合, 认为太极拳是在《易·系辞》思想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阴阳动作套路[1]。

一、我国古代太极拳的起源

目前对于太极拳的创始人和起源, 大致有唐代许宣平、宋代张三峰、明朝张三丰和清代的王宗岳以及陈王廷等不同说法。

有人认为唐代的许宣平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李白东游到安徽徽州地区的歙县, 看到许宣平题诗传舍, 李白以为许宣平就是“诗仙”, 并且多次到歙县去拜访许宣平, 但是都没有见到他。宋代计有功在其《唐诗纪事本》中记载道, 许宣平是可以辟谷不食, 但是却能够行走如风, 每天都背着柴火到城中叫卖, 李白多次寻访但是却没有遇到, 于是就专门在望仙桥为之题诗。对于许宣平为太极拳的创始人, 众多文献资料中很少有此记载。

宋代张三峰创立太极拳, 在宋代、元代和明代的文史资料中没有明确记载, 大多数作为武当丹士的口述传说。清朝初年的黄黎洲为明代的武术家王征南撰写墓志铭, 主要就是根据高辰四记载的王征南言行而写的, 认为太极拳起源于宋代的张三峰。张三峰作为武当的一名道士, 受到宋徽宗的召见, 但是由于道路受到金人侵扰而不能通, 于是在梦中遇见了玄帝, 授之以内家拳, 第二天早上, 张三峰于是一个人杀敌数百。这段记录荒诞不可信, 虽然明代道家创造了宋徽宗征召张三峰的神话, 并将张三峰作为祖师爷, 但是与清代的太极拳却是没有太大的关系[2]。

明代张三丰, 在《明史方伎传记》中记载道, 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 又名张君宝, 三丰只是其封号, 因为他经常不修边幅, 所以又被称之为是张邋遢。在《明史》中还记载道, 有人认为张三丰是金代时期的人, 元初的时候曾经和刘秉忠同门, 后来在鹿邑的太清宫学习道家法术。后人认为张三丰创设太极拳只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一种说法而已。

王宗岳是清代人, 但是对于其生平, 后人了解较少, 主要著有太极拳论一书, 后人因此就认为他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清代陈王廷是陈家沟人, 其祖父陈思贵, 父亲陈抚民, 世代习武, 在其家谱中记载到, 陈王廷又名陈奏廷, 是明代的武庠生, 清代的文庠生, 是陈氏拳手刀枪的创始人, 只是在其族谱、墓碑以及当地的县志中都把陈奏廷称作是陈王廷, 所以后人基本上都把陈王廷称之为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且证据较为确凿,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根据《温县县志》中记载的, 陈王廷出身于地主家庭, 明朝崇祯年间曾经担任过温县“兵乡守备”一职, 明朝灭亡以后回到家乡隐居, 在家乡安度晚年的时候造拳健身自娱, 并且也教习儿孙弟子等。明朝刚刚灭亡的时候, 陈王廷正当壮年, 后来年龄较大的时候, 还能够造拳和耕田, 由此可以推算陈王廷具有创设太极拳的体力和精力, 大约是在17世纪70年代, 也就是明朝于1644年灭亡后的30年时间里创设了太极拳[3]。在《黄庭经》中认为道家具有吐纳方法和导引, 从《陈氏拳械谱》中, 太极拳的套路共有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长拳一百零八式一路, 它是把道家的吐纳和导引融入于一体, 形成内功拳的一个重要流派。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经对明代的民间各种拳术进行归纳总结, 整理出了明代16家著名的拳法, 并且进一步吸收其中的32式, 称之为“作士练武之源”。编入《纪效新书》中, 陈氏两仪堂中的《拳谱》直接受其影响。

戚继光和陈王廷虽然相隔半个多世纪, 但是戚继光对于太极拳的影响是很大的。陈王廷直接吸收了拳经32式中的29式, 将其编入到太极拳的套路中。在《三十二拳经》中, 基本上都是以“懒扎衣”作为练武起式动作的, 而在陈王廷所创设的太极拳中, 有七路都是把懒扎衣作为起始动作的, 甚至在陈氏《拳经总歌》和《拳谱》中的文辞造句也基本上都是仿照《拳经》的, 由此可见陈氏太极拳受戚继光《拳经》影响之深。但是, 需要说明的是, 陈氏太极拳是对《拳经》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并不是对其抄袭, 更不能因此而认为戚继光是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不仅继承了戚继光的三十二拳经, 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创新, 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拳术———太极拳。1927年, 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丕曾经在北京宣武门和各路武林高手进行交手, 并保持了一连17天不败的纪录, 最终轰动了整个京城, 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太极拳的渊源和流派的争论。虽然历经民国以后各个时期学者的反复论证, 最终尚未确定太极拳创设的具体时间和创设人, 但是大部分学者基本认同陈王廷创设太极拳这个观点的。

二、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

1. 太极拳的无形发展期。

在太极拳真正创设之前, 养生、哲理和武技成三大基本影响因素, 他们都是在我国古代灿烂文化漫长的发展期中形成的, 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太极拳的这三个因素源远流长, 其中武技这个因素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 而且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和完善,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武术拳械技法。周易中阴阳理论和太极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核心思想, 是太极拳创设的重要思想基础。道家导引吐纳法, 又称之为是医学中的禽戏和道家的性命双修, 以及佛教中的易筋经等强身健体运动方法, 都是太极拳产生的重要养生基础。太极拳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机融合, 形成一个新的拳术, 这种融合过程历经数千年, 可以称之为是太极拳的无形发展期。

2. 太极拳的形成期。

总体来看, 任何一种武术在我国从其产生到其形成, 再到繁荣, 一般都要历经数百年的积累, 最终形成不同的武技特征和流派。为了便于对这些武术的练习、传承和发展, 从明代中后期以后, 各个门派武术家开始对这些武术套路开始整理。明代万历年间, 陈王廷出生在温县陈家沟, 此人功夫深厚, 有超人的轻功绝技, 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外担任武职, 明代灭亡以后回乡隐居期间, 用心整理民间各种武术, 太极拳形成期由此而开始。

3. 太极拳的成熟期。

太极拳自从创设开始, 历经清朝初年的发展期, 进入到清代中后期道光年间和光绪年间的成熟期, 陈氏第十四世传人陈长兴和陈有本及其弟子杨露禅和武禹襄以及陈清平等人, 对太极拳的精髓进行总结概括, 并且不断衍生发展, 形成各种太极拳的套路。发源于陈氏太极拳的各种太极拳流派, 其拳术的共同特点就是更加突出武术的强身健体功能, 促使太极拳不断发展完善[4]。太极拳之所以步入成熟期, 其重要特征就是确立了它的这种强身健体练武宗旨, 并且对于拳术武技和指导思想进行不断发展完善, 使太极拳从温县开始走向全国, 从陈家沟走向城市, 为更多的人所练习。

三、太极拳的发展繁荣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走向一个更加辉煌的发展历程, 其重要原因就是杨露禅。杨露禅是河北永年人, 他在被请入到清朝王宫进行教人武术以后, 便进一步把陈式太极拳的武术套路, 特别是其中的缠丝劲和蹿蹦跳跃发劲等一些难度较大的武术动作作了调整, 使太极拳的练习动作更加柔和, 姿势也更为简化, 后来在其弟子和儿孙等人的发扬下, 形成了杨氏太极拳武术流派。杨氏太极拳的主要特征就是姿势形态更加舒展大方, 速度更加均匀, 而且是轻沉兼备。武禹襄也是河北永年人, 他先开始拜师于杨露禅, 后来又从师温县太极拳传人陈清平。因为陈清平所修行的是陈氏太极拳中的小架拳, 是其中的一个支流门派, 后来武禹襄在练习过程中, 将陈氏小架拳和杨氏太极拳进行融会贯通, 自成一派。

河北定县人孙禄堂, 其早年曾经拜师郭云深门下, 学习形意拳, 对于形意拳的精髓深有研究, 后来他又从师于当时的八卦拳名家程延华, 掌握八卦拳武术精要, 其功夫出神入化, 在当时民间久负盛名, 甚至有“活猴子”美誉。孙禄堂不满足于此, 又在民国初年, 拜郝为真学习太极拳, 对于太极拳的武技套路深有研究。孙禄堂集太极、八卦、形意等各种拳术精髓, 将之融为一体, 创设了独特的孙氏太极拳。和召元出生于陈氏太极拳发源地温县, 从小深受太极拳耳濡目染, 尽得太极拳的武术真谛。后来和召元在京城担任官职以后, 博采诸家之处, 广交各路武林高手, 潜心研究易经和中庸之道, 对拳术理论进一步充实。和召元子孙后代将其创设的太极拳进行不断推广, 形成和氏太极拳。和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以走立式的圆圈为主, 并且严格遵循着八小节、四大节、六合、四顺、三直武术要领。

在此期间, 太极拳经历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各种流派产生, 许多太极拳的经典之作, 如《太极拳起源和发展简史》、《内家拳研究》、《三大拳谱》、《太极拳图说》、《太极拳拳谱》等, 在此期间开始产生, 不断支撑和推动太极拳发展走向顶峰期。

参考文献

[1]张继峰.太极拳故里陈家沟探源[J].河南历史文化研究, 2003 (4) .

[2]朱晓东.太极拳发展研究综述[J].搏击, 2009 (1) .

[3]程齐等.陈氏太极拳志[M].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9.

我国古代举鼎起源及发展演变研究 篇4

一、古代鼎文化

在《说文解字》中对鼎的解释是“三足两耳, 和五味之宝器也”, 也就是说鼎最初是用来做饭的一种炊具, 只是在后来才成为祭祀用的一种礼器,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 特别是先秦时期,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地位。自从春秋战国时期, 鼎就已经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开始出现。在《左传》记载到, 鲁成公十三年,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也就是说祭祀是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的主要宗教礼仪和制度, 在这样的祭祀中, 列鼎有着十分严格的礼仪要求和规定, 在《礼记》、《仪礼》以及《周礼》中都规定, 下士只能够享用一鼎一簋, 上士可以享用三鼎二簋, 大夫可以享用五鼎四簋, 诸侯可以享用七鼎六簋, 只有天子才可以享用九鼎八簋。由此可见, 在先秦时期, 一个人的地位与其能够享用的鼎和簋数量直接相关, 天子作为九五之尊, 才可以享用九鼎八簋。所以, 在先秦时期的祭祀活动中, 鼎是十分重要的重器、礼器。

传说中, 大禹曾经铸造了九个神鼎, 成为华夏九州象征, 自从以后, 九鼎也就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成为了王权的标志, 九鼎只有帝王才可以拥有的神器。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都对周王所拥有的九个鼎虎视眈眈,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进攻中原, 一直打到了洛水河边, 并在周朝首都洛阳附近陈兵示威。被迫无奈的周王就派大臣到楚庄王军营中慰问, 慰问期间, 楚庄王询问九个大鼎重量, 意在夺取大鼎, 取代周王朝。周朝使臣斥责楚庄王不该询问;公元前256年, 秦昭王攻下周朝后, 周王将周朝三十六邑的三万人口全部都献给了秦王, 周朝于是就被秦朝灭亡, 秦昭王收取九鼎, 并搬到咸阳。由此可见, 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中, 鼎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 充分体现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

二、儒家对举鼎文化的理解

第一, 基于道德伦理价值的儒家举鼎文化研究。在儒家思想中, 孝悌是仁的根本, 所以在《孝经》中提到“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换言之, 在儒家思想中, 孝悌虽然是一个较为虚幻的事物, 但是身体却是现实存在的, 不是虚无缥缈的, 身体给予我们的皮肤、毛发、身体联系着社会伦常、家庭, 构成社会道德价值的基础, 也是儒家哲学思想的根本基点。儒家思想中的“孝”如果没有身体为支撑, 道德情感、伦理关联、社会基础都将只是飘渺的海市蜃楼,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就是儒家从身体的角度对人类的社会道德和伦理所作的分析。在儒家身体观的角度来看, 赋予了社会道德和伦理价值的身体支撑, 要求君子都要洁身自好, 身体力行, 严格遵守儒家社会道德伦理。可以说, 儒家思想中的举鼎文化承载了身体观的社会道德伦理价值, 从而对举鼎的社会文化作用进行了分析。孔子不仅精于文艺, 而且对武艺也十分精通, 他本人就是一名大力士。《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到“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而不肯以力闻”、“孔子力招城门之关”。翘关与举鼎基本一样, 都是先秦时期的一项重要举重运动, 它要求练习者用单手把闩城门的横木举过头顶。那些士大夫阶层为了练习自己的体力和强壮身体, 更好为国家效力, 获取功名, 就把举重作为自己的日常一项必修的课程。秦国专门在宫殿前设立举鼎的鼎官, 举行举鼎比赛, 参加举鼎的人被称之为是鼎士。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中, 其身体观所体现出的举鼎文化中所蕴含的社会道德和伦理价值, 就是运动服务于政治的直接体现。

第二, 基于阶级差等性的举鼎文化。在儒家文化中, 强调“礼”、“义”、“廉”、“耻”以及身体要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十分注重道德践行、精血气脉、典礼威仪的重要性, 认为他们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差等性, 起着强化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修养养成的重任, 对于君权神授的封建社会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维护作用。在儒家思想中, 大小、内外、君子、小人、父父子子、大体小体、君君臣臣, 他们在身体上和层次上的不同, 决定着彼此所包含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儒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荀子从身体的个体器官角度出发, 对于其所蕴含的社会伦理色彩进行了分析, “君子既得其养, 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 长幼有差, 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大路越席, 所以养体也;侧载睪芷, 所以养鼻也;前有错衡, 所以养目也”。儒家思想中的“孝”、“忠”、“仁”、“礼”都是身体阶级差等性的直接体现。孟子认为人与人是不相同的, 仁义礼智信根植在君子的心中, 成为他们的本性, 并且在身体内不断延伸到四肢, 所以君子是不用考虑就会将仁义礼智信直接体现出来了, 而不必作思考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了, 即使是在窘困的条件下, 这种行为也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人在身体上存在阶级差等性。孟子所提倡的“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也就是说身体在社会中要受到阶级差等性的限制和约束, 在举鼎这种体育运动中也必然受到身体阶级差等性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 举鼎直接体现了身体阶级差等性的政治权力, 从而使举鼎这项体育运动有着十分鲜明的社会伦理色彩。先秦时期的举鼎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 更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可以随意尝试的, 大多数是皇亲贵族的一项体育运动, 是当时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第三, 基于竞争意识的举鼎文化。孔子把“仁”作为礼和乐的原点和起点, 是儒家哲学思想中的核心价值理论。在儒家思想中, “乐”主要是指“六艺”中的乐以及人在运动过程中所能够感受到的内心快乐和愉悦,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 但是当他听到音乐快乐得就像吃到了肉一样高兴,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此处的“乐”就是指快乐、愉悦。而且在儒家思想中, “射”与“礼”也是紧密结合起来的, 形成了“射礼”, 在礼乐表演中, 射不是作为一项军事活动而产生的, 而是一项表演形式。因此, 在儒家思想中, 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是要注重“仁”、“乐”、“礼”之间的相互协调, 要淡化竞争性和竞技性, 向娱乐性方向发展。先秦时期的鼎士同时还经常要在君王宴请宾客的时候, 进行配乐表演。甚至在后来的秦汉时期, 举鼎还融入到百戏中, 向杂技表演方向进一步转变。所以先秦时期的举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 体育竞技意识逐步淡化, 并且以杂耍、举石、翘关等形式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之中。

三、举鼎发展盛况

先秦时期的举鼎是现代举重这项体育运动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冶金技术的发展, 促进武器不断改进, 七国争霸, 骑兵和步兵出现, 发展迅速。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 各个国家不断加强对士兵身体素质的训练, 提高将士力量, 于是就产生了举鼎这项运动。举鼎是训练士兵力量最为有效的途径。《册府元龟》是专门记载历代君王事迹的一部历史文献资料, 其中就提到“以车投车, 以人投人”, 显现出练习举重的人有很大的力气;战国兵书《吴子》也提到“一军之中, 必有虎贲之士, 力轻扛鼎足轻戎马”, 文中所提到的扛也就是举的意思, 扛鼎也就是举鼎。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军队中普遍出现举鼎这项运动, 而且军队中能够举鼎的强壮士兵人数很多。秦武王本人力大无穷, 十分喜欢举鼎, 而且还专门提拔了大力士孟说、乌获、任鄙等人做了大官, 他曾经与孟说两人举行举鼎比赛, 伤了髌骨。在秦武王所网罗的大力士中, 以乌获最有名望, 并且成为后世人们形容一个人强壮有力的一个重要象征。吕氏春秋中有言“乌获举千钧之重, 而不能以多力易人”, 充分说明乌获力气之大, “乌获举千钧之重”由此而得来。从现在来看, 一钧相当于30斤, 千钧也就是3千斤, 有一定夸张说法。但是, 乌获可以力举千斤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陕西省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淳化大鼎, 有226公斤, 相当于当时的9847.5斤, 重达数千斤。当时, 宫廷和民间流传的举鼎比赛, 是国家武勇的象征, 也是当时一个国家军队实力的重要标志。只是这种较力性的运动对于人体伤害很大。乌获随秦武王到河南洛阳拜见周王, 试举了一下周朝宝鼎。只是因为中原地带的宝鼎远超过人体负荷, 以至于乌获双眼出血, 内脏器官和四肢关节都摧残。虽然如此, 秦武王对此乐此不疲, 经常举鼎练习力气, 百姓和官员也都效仿, 经常举鼎来健身, 为君王效力, 更好保卫国家, 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白晓银.鼎与鼎文化[J].青年文学家, 2009 (21) .

[2]高文清.中国古代举重运动的发展[J].体育世界, 2008 (5) .

龙舟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展望 篇5

关键词:龙舟,起源,发展

1 龙舟文化的起源

中华民族有悠久、灿烂的文化,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崇龙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龙,这一民族的象征,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成了人们美好理想和愿望的化身。当今,在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龙文化的存在。龙舟竞渡在我国或华人居住地是较为风行的一项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表现形式[1]。

1.1 宗教、祭祀说

据民俗学者张伦笃、黄靖中《竞渡、龙舟与龙舟竞渡之研究》[2] 一文总结, 其中较为有影响的一种就是宗教、祭祀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 人们在和自然界作斗争时,感到软弱无力和无法理解,便产生了想象中的超自然力量。对这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就形成了最初的宗教和宗教仪式[3]。对自然的无知和恐惧,使早期人类把宗教当成主要的精神寄托,一批与宗教祭祀相关联的活动应运而生[4]。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活动为早期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规范和社会传播提供了有力的 舞台。宗教祭祀仪式、宗教性节日中开展的各种活动,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最初的形态[5]。体育与宗教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 体育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 一直受到宗教的各种影响,与宗教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当今, 世界总人口约为61.5 亿人, 其中宗教信仰者约为48.09 亿人,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78.1%。这一重大的社会现象对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极大作用[6]。龙舟作为一种体育运动, 它的起源与发展也是如此。

“龙舟竞渡”曾是一种祭龙、祭水神的宗教祭祀活动。祭龙活动根源于图腾崇拜的原始形态的宗教文化,扎根于龙文化的基础之上,并由此衍生出纪念贤人、英雄的价值观念,具有一种全新的世俗文化色彩[5]。也可以这样说,他们是通过这些民俗活动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对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寻求心理慰籍。

1.2 对英雄的信仰、崇拜

在民间还有很多关于“龙舟竞渡”的传说。《荆楚岁时记》所载竞渡起因于纪念屈原、伍?子胥、勾践[7]。其中影响最广的是纪念爱国人士屈原。最早记载“龙舟竞渡”起源于屈原投江的是《荆楚岁时记》,其记为:“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3]。”这一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广泛流传于长江和黄河流域。

那么为什么端午节最终会从那么多历史人物的独独选择屈原呢?一个充分的理由是,只有屈原是在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中为实现其理想而献出可贵生命的著名历史人物[8]。屈原那份“对我们伟大祖国及祖国优秀文化传统赤子式的挚爱与眷恋”[9] , 那份忧国忧民、舍身赴难的爱国精神,正是龙舟文化精神的重要一面。端午节之所以选择屈原还有一个个体的内在因素。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曾经评价屈原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茍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 殆未之有也[10]。” 这是一个对屈原文化修养及人格理想的恰当评价,从中可看到屈原另一个超越凡俗的品格:正直峻洁、刚正不阿的人格风范。这种人格中,“ 寓含有人类群体普遍认同的正面人格因素:自信、勇敢、沉着、战斗” , 因此经受了历史的检验,受到了不同民族的共同敬重与遵从[11]。

当然,这些传说未必都是真的,但是既然可以形成一定的习俗,就足以说明每一个传说都附带了本民族本区域的人民对神、英雄的崇拜和尊敬。古代的龙舟竞渡一般都包含一定的信仰在内,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的信仰,多是出于历史上对本民族有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赋予了一定的虚幻的原始崇拜和原始信仰。这是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社会变化中依据民众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常见现象,民俗与习惯多是和本民族本区域中的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龙舟竞渡文化也是经历了历史的发展变化,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农事信仰的寄托,更是当地人民对本族英雄和神灵的虔诚信奉,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他们的民族信仰[12]。

“龙舟竞渡”总体上作为先民们自由精神生产的产品,体现着在实践发展中的人的本质力量,尽管它以一种在今人看来近乎荒诞、虚幻、神秘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是在文化的创造活动过程中、进化中主体运用自由的神奇想象力与独特思维方式,在充满热烈的情感体验与神秘、互渗的原始表象等意识活动中,达到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和精神上的和谐。应该说,这种宗教信仰似的文化心理的作用,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对“龙舟竞渡”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

2 龙舟文化的发展

龙舟运动源于中华民族对龙这一图腾的崇拜和对屈原的纪念, 其意义已不仅仅局限在娱乐和竞技上, 而成为一种富有民族精神性的社会文化活动[13]。龙舟竞赛正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一种在喜庆节日出现的集众多内容于一体的文化活动。现代社会的龙舟竞渡舍弃了原始的信仰民俗,所保留的只是其娱乐形式。随着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适应自然经济的龙舟运动必须适应这种经济的变革,在变异中求生存和发展。而龙舟运动的这种积极的变异就是文化适应的表现。

2.1 龙舟运动的现代化

在我国古代,龙舟竞渡除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外,还具有一定的区域。我国的江南多水,溪流湖泊遍布,这就为开展龙舟竞渡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所以纵观古代龙舟竞渡,其竞技地点全在南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龙舟这一起源于古代的民间娱乐健身活动,在当代社会逐渐走出民间,进入社会的上层,被当代社会的领导和人民普遍接受,具有了一定的现代化内容。龙舟竞渡不仅具有了自己的组织——龙舟协会,并且在当代体育领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体育文化现象[12]。当代龙舟比赛不仅在南方如火如荼的开展,而且还把以前只属于南方水乡的比赛项目移到了北方,如今这一江南水上体育运动已经在北方安家落户。而且, 参与者的社会职业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项类情况都有了不同[14]。

传统龙舟竞渡在组织与竞赛方式上体现着地区鲜明的文化特点,而现代龙舟运动在组织与竞赛方式日趋规范下正在逐渐淡化这种文化差异[5]。传统龙舟竞渡是由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本土文化发展创造,依据本土的起源传说,确定龙船格式、划船姿势以及比赛的时间和方式等。现在龙舟运动自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后,在比赛的形式上虽然仍强调争胜抢先,但从其组织的严密性、竞赛的合理性、比赛的观赏性来看,已日趋规范和科学。现代龙舟运动有专门的组织委员会、严格的竞赛规程、专业的裁判员队伍、专门的比赛场地和器材施设等。

2.2 龙舟文化的商业化

人类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代生产力时代, 即电子时代的智能生产力时代。第三代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 其重要特征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 以及由此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的一体化趋势[15]。所谓文化的经济化, 就是指文化进入市场, 文化进入产业, 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 使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的商品性被解放出来, 其本身的造血功能也就得到了增强, 就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16]。实践证明,成功的节庆活动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这不仅体现在节庆期间, 而且体现在节庆前后相当一段时期; 所带动的不仅是体育、文化产业, 而且能带动城建、商业、旅游、餐饮等一系列产业; 所带来的不仅是广泛的社会效益, 而且是十分现实而深远的经济效益。龙舟活动蕴含着无限商机,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可以激活一方经济,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举办龙舟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如1991 年湖南汨罗江国际龙舟节上, 有近10 个国家参赛, 实现了贸易成交额8 亿元; 2005 年汨罗成功举办一届世界龙舟赛后, 汨罗的经济又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汨罗将重点打造龙舟文化产业园, 该产业园包括龙舟竞渡中心、楚风庄院、楚人风情街、龙舟艺术精品大观园、中国屈原陈列馆等八大项目, 其中汨罗江生态工业园已引进项目26 个[6]。

龙舟竞渡深厚的文化积淀, 能够调动和激发其体育中的无形资产要素,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体育无形资产是指存在于体育运动中的、具有体育特质、受特定主体控制、不具有实物形态、能持续的为所有者经营并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通过开发龙舟运动的体育标志、开发非专利性体育专有技术、体育比赛表演的转播权和报道权等无形资产,不仅可以促进龙舟文化的传播,还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 经济效益[13]。

2.3 龙舟文化的国际化

龙舟文化发源于我国,然而,千百年来,它一直向异域传播,直至出现龙舟国际化的趋势。在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都 盛行龙舟运动。此外,还有印尼、丹麦、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龙舟竞渡也正在兴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龙舟运动已风靡国际,很多国家及地区都感到设立国际龙舟联合会的需要。现今,国际龙舟联合会已创办近十年,并拥有了 7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会员,分别在各国推动着龙舟运动的发展,建立龙舟运动的国际形象。特别是1999年第三届世界龙州锦标赛在中国以外的城市——英国挪定咸市的举行,表明龙舟竞渡已正式进入了国际化的行列[5]。随着各种国际性的龙舟竞赛的举行和参加国的不断增加,充分展示着龙舟文化世界性拓展的美好前景。

论太极拳的起源及发展 篇6

1 关于太极拳起源的几种说法

1.1 关于太极拳起源和创始人,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种不同说法

唐代许宣平,安徽歙县人,李白东游,见许宣平题诗传舍,以为是“仙诗”,至歙县屡访之,不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本末》说许“辟谷不食,行如奔马。唐时每负薪卖于市中。李白访之不遇,为题诗于望仙桥”。说他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则无他证。

宋张三峰为武当丹士之说,宋、元、明三代并无史料可据。黄黎洲于清初为明遗民内家拳家王征南撰《王征南墓志铭》,系据高辰四所写王征南言行而成,以为内家拳“盖起于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阙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其言荒诞不足信。明代内家拉扯宋徽宗时代有所谓武当丹士张三峰为祖师爷,原与清初创造的太极拳无关。

张三丰,据《明史·方伎传》记载,“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但《明史》又说:“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一说,是辛亥革命(1911)后的一种附会而已。

王宗与王宗岳是两个时代的人。据现有资料,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人,著有《太极拳论》。关于王宗岳的生平待后详述。

陈王廷是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1.2 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这一说法证据相比之下更具有说服力也最为可信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如《遗词》上半首说:“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陈王廷于明亡时正当壮年,到“年老残喘”,尚能“耕田”、“造拳”,可推定其创造太极拳,应在十七世纪的七十年代,即1644年明亡后的三十年光景。《黄庭经》,是道家“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从《陈氏拳械谱》可知,太极拳套路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式)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式一路,炮捶一路。结合导引、吐纳,成为内功拳一种流派。他的《拳经总歌》却总括了其所创拳套的理法,录于后: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此歌诀见于陈氏两仪堂《拳谱》,歌词深受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影响.戚继光是明代整理民间拳术的杰出人物,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收了其中三十二式编成拳套,收入《纪效新书》中,被称作士练武之源。戚氏的《拳经》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远及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三十二式,长拳短打,去芜存精,用刚用柔,兼收并蓄。它的拳法“式式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大大矫正了当时流行的满片花草,华而不实的花拳之弊害,成为新的拳派。

戚继光与陈王廷相隔约半个多世纪,对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影响很大,戚氏《拳经三十二式》被陈王廷吸收了二十九式编入太极拳套路,如《拳经》以“懒扎衣”为起式,陈王廷所造拳套七路都以此为起式。甚至陈式《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造戚氏的《拳经》,可见影响之深了。然而,这仅仅是说继承和影响,并不是说陈王廷的太极拳抄自戚继光,更不能说戚继光创造了太极拳。陈王廷的功绩在于继承了戚继光的拳术遗产,并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新的拳派,这就是太极拳。陈家沟的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丕1927年在北京宣武门外立下擂台,与各路武术高手交手,一连十七天不败,轰动京城,由此引发了太极拳源流问题的一场争论以后,虽经民国和当今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的反复论证,认定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但目前仍有异论。有人提出张三丰创拳之说,其中典型的说法有几个,一是吴图南在其《国术概论》中讲的太极拳传递:张三丰(元末)——王宗岳(明孝景间)——蒋发(清康熙间)——陈长兴(1771年—1853年,作者注);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邢喜怀——张楚臣……,此为二;另一种说法是: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陈王廷……。

在进一步研究之后发现:前述几种说法,虽矛盾很多,但都讲张三丰传拳王宗岳。此说真假,弄清王宗岳的生活年代是个关键问题。但是否真有王宗岳其人?如果有,是何时代人?主要活动在哪里?一直是太极拳研究中需要解开的谜团。

2 太极拳的出现及其发展

2.1 三百年来,历经陈氏子孙及其门徒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太极拳便成为我国重要的拳种之一。

从《陈式家谱》可知,陈王廷三子一孙的拳艺一般,玄孙甲弟则拳艺精到,但从此后继无人。然而,陈王廷的族系第四代秉壬、秉旺、秉奇三兄弟,是陈家沟著名的太极拳手,人称三雄,与同族陈公兆、陈大兴齐名。不过,这时陈王廷所创的七种拳套,已由博返约,原有的一百零八式长拳和太极拳(十三式)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而第一路、炮捶(现代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推手和粘枪,则精益求精。至五传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为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第一路太极拳又有老架和新架之分,至六传又派生了赵堡架。

新架据说是陈有本所创,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某些高难度的动作,陈家沟人称之为“略”。陈有本的门徒族侄陈清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在不改变套路的原则下,由简到繁,以至极为复杂,逐步提高拳艺的技巧难度,与陈有本同时的陈家沟拳师陈长兴,承祖辈的老架系统,架式宽大,难度高,直到他的学生杨露禅在北京传习拳艺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有逐渐改变了拳套动作,遂成杨式太极拳。后又从杨式派生了吴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吴鉴泉。

永年人武禹襄先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又从陈清萍学新架套路,其后自创一派,称武氏太极拳。后由武氏又派生了孙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孙禄堂。

2.2 二十一世纪为太极拳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太极拳在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历程后,这项古老的传统体育运动,终于焕发出无尽的青春魅力。曾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从人类健康角度来看,将是人类自我保健的世纪,而人类自我保健手段中,最卓有成效的,首推融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为一体,代表东方文化智慧结晶的——太极拳。

2.2.1 太极拳的作用将会被全人类所认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拳已从过去单纯以技击为主的拳术,逐步发展走向融技击、健身、养性、娱乐为主要功能的运动项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极拳也将要接受新的实践,在新的世纪太极拳的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等功能将进一步得到扩展加强,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人的要求,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同时,太极拳的文化功能将在下世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示。太极文化将成为展示东方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代表。太极拳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充分运用到社会管理、企业管理、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将会出现以阴阳互变、刚柔相济,随曲就伸,以柔克刚等太极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太极管理学说》。太极文化现象,将是下世纪人们对太极拳重新认识的新视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太极拳,将实现由传统的体育项目,向代表人类文明智慧和具有浓郁文化特征的高雅艺术的方向转变。

2.2.2 太极拳二十一世纪将稳步推进,并在世纪末普及全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形成巨大的太极拳产业市场。

二十一世纪,将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大融合时期,作为东方文化代表之一的太极拳,将在这场文化融合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文化交融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太极拳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太极拳拥有人口数量的剧增,根据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经过努力,预计在下世纪中叶,将形成以中国为核心,以日本、韩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瑞典、芬兰等国家为中心,并向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中东、中亚等国家地区,渗透辐射的太极拳传播网络,届时太极拳人口将达5亿左右。由于太极拳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防身、健身的完美结合及广泛的适应性,再经过50年的努力,太极拳将在全球普及流行,并成功进入每一个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良好生活习惯之一,并且成为名符其实,参与人数最多的“世界第一运动”。

由于太极拳在全球的普及,将形成巨大的太极拳市场,从而带动太极拳产业的形成。除大量的太极拳传播学校、中心、俱乐部出现外,与其相关的太极拳图书、音像、服装、器械、标识、食品保健品及服务旅游业都将形成产业化、专业化。同时,赢得国际著名企业集团的关注和投入。太极拳走向产业化、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也只有太极拳产业化,市场化的形成,才能为太极拳国际化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2.3 太极拳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献给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有人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古老的针灸、太极拳、气功,是下个世纪中国献给世界的又一财富,将极大地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在当今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高度发达的科技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兴奋剂等阴影将危害竞技体育健康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物质生活,竞技体育等发展到极致时,必将激起人们对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追求和渴望。而太极拳正是一项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宗旨,完全遵循人体生理及大自然运转规律的运动,太极拳全方位的功能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满足了新世纪人们对健康、对自然运动的要求,也代表了下世纪由竞技体育,向回归自然运动的转变。我们认为,随着二十一世纪太极拳在全球的普及,太极拳将成为人类健康交流的语言和工具,成为人类维系感情的纽带。这一宝贵的财富,将为世界人民所共享。

2.3 太极拳在当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3.1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加快传播速度,是太极拳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当务之急。

太极拳三百余年历史和近期20年的成功发展经验证明,任何事物离开了政府的重视,离开了媒体的宣传,将一事无成。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太极拳好”题词已经20周年了,至今尚有很多太极拳人士还不知有此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首先,要利用今年是“太极拳好”题词20周年之际,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纪念活动;让世纪伟人意味深长的话,妇孺皆知,把太极拳“好”在哪里说清楚、讲明白。使人们对太极拳“由知到练,由练到爱,由爱生情”,将太极情结系在每个人的心中。其次,让太极拳进入邮政,同时,争取国外邮政部门,也能发行有关纪念太极拳方面的邮品,扩大太极拳的影响,使太极拳在国际上“邮路畅通”。三是,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加快太极拳传播速度。将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容,全面系统地进行整理后,进入国际互联网,让太极拳通过电脑网络遍迹全球。四是,继续加强图书、音像、光盘的编辑翻译、出版工作;并在近几年内,拍出一批高质量的反映太极拳的影视作品,掀起新的太极拳热。

2.3.2 提高太极拳师资队伍素质,是太极拳在二十一世纪的关键。

随着二十一世纪太极拳普及和范围的不断加快扩大,将出现太极拳师资匮乏现象。如何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太极拳师资队伍,来适应二十一世纪太极拳发展的需要,是太极拳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关键。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太极拳界的高度重视,从现在开始,太极拳界要精诚团结,相互支持,注意选拨、培养一批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全面掌握太极拳技术,具有组织教学能力和社会经验的,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彻底改变过去人们对习武者的偏见,以高素质、高文化、高水平,造就太极拳传播者全新的社会形象。同时,要改革传授方式,筹建国际性的太极拳高等学府,将传统授徒模式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快培养高素质太极拳人才速度,把一大批能适应国际太极拳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向国际舞台,为太极拳在全世界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3.3 筹建太极拳国际组织,建立全球性的太极传播网络。

现在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数以千计的太极拳组织。许多国家的太极拳组织都呼吁,要求以中国为核心,成立国际太极拳联盟组织,使之成为世界太极拳运动发展的最高决策机构。通过国际太极拳联盟,建立全球性太极拳传播网络,使太极拳更加全面完整,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科学化;加强纵向指导与横向联合,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将太极拳传播网络遍及世界各国。要有组织地做好太极拳专家、教练的国际交流工作,在太极拳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际太极拳运动水平。

2.3.4 加强太极文化研究,挖掘太极拳丰富文化内涵。

要实现太极拳由传统体育运动,向高雅太极艺术的转变,就必须要加强对太极拳文化性的研究。太极拳是中华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要成立太极文化研究机构,通过对太极拳的练习,来领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并加强与知识界的合作,吸引大量的知识分子参加太极拳的研究工作,把太极拳与哲学、医学、易经、导引吐纳、力学、数学、美学、兵法、音乐、管理、调和人际关系等诸多学科的关系阐述清楚,将太极拳这一东方神秘文化中寓含的“哲理”,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表述清楚,让更多的人了解她、认识她、热爱她。使太极文化成为新世纪人们重新认识太极拳的全新视点。

如果说,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那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高度结合,将是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太极拳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必将随着二十一世纪的脚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成为二十一世纪,具有高雅艺术特性,人类共同参与的“世界第一运动”。

3 结论

太极拳自诞生那天起就为中国武术人所重视,太极拳以其实用的技击与健身效果于一身,也因此才得以流传至今,陈王庭所创的“太极拳”在当今社会已是一种融合时尚与健康的代名词,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延传至今,甚至为全球的中华武术爱好者所青睐,在其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太极拳也在不断地完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太极拳已由过去单一的竞技搏击转变为一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健康的武术运动项目,与此同时太极拳也在对全中国甚至全人类的健康与进步做贡献。

摘要:中国太极拳渊源之谜,虽早有官方定论,但近一个世纪各门各派依旧纷争不休,近些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太极拳的出现在历史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受到当今世人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明显,不是因为太极的历史影响;更主要的是人们在这项渊源流传的且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太极拳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有力证明。

关键词:太极拳,起源,发展

参考文献

[1]编辑部.太极拳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席庸.太极拳与科学健身[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华武术杂志编辑部编.登堂入室:太极拳疑难解答[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3.

[4]臧凤儒,等,主编.大学教授谈太极拳[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5]吴图南,著.国术太极拳[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气浮的起源、演变及发展方向 篇7

气浮净水技术是近三十年迅速发展起来一种的固液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在加压下使空气溶入水中, 再在减压下释放空气, 产生大量微小气泡, 微小气泡与颗粒物的相互作用, 包括吸附、絮凝及水动力学等复杂过程。使气泡粘附在悬浮颗粒上, 形成整体比重小于1的混合体, 由于浮力大于重力混合体浮至水面, 形成浮渣, 清水则向下流动, 分别收集浮渣和清水, 实现固液分离, 污水得以净化。在水处理领域中, 气浮净水技术在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

早在1930年瑞典某造纸厂曾经将空气在压力下分散于水中来处理污水, 实质就是通过微孔塑料板将压缩空气分割成小气泡分散于水中实现气浮, 这就是散气气浮的雏形。

起初气浮发展非常缓慢, 究其原因主要是制造微气泡的技术不成熟, 采用分散空气气浮时, 产生的气泡不够微细, 颗粒的粘附能力很差, 大气泡还会产生严重紊流而撞碎絮体。当时气浮的应用还不是很广, 主要用于处理含油、脂肪、纤维等比重小的杂质的废水。

为了解决制造微气泡的问题, 人们发明了电解气浮, 电解气浮是用不溶性阳极和阴极, 通以直流电, 直接将废水电解, 阳板和阴极产生氢气和氧气, 形成的微气泡与废水中的污染物颗粒或絮凝体粘附浮至水面。电解产生的气泡远小于散气法形成的气泡, 但运行成本过高也很难得以推广。叶轮气浮就是利用电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 空气被粉碎成细小的气泡, 并与水充分混合成水气混合体, 气泡带动水中杂质颗粒上浮。这种气浮设备适用于处理污染物质浓度高的废水, 但处理量不大。

直至上世纪50年代压力溶气气浮的诞生, 气浮才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高压溶气系统通过水泵和空压机向溶气罐中打入清水和压缩空气, 在0.3~0.5Mpa的密封的溶气罐内通过喷口、混合管中水流的高速运动, 使空气在最短时间充分溶入水中, 然后再在常压下通过释放器减压释放, 形成大量地直径在20~50um的微气泡, 微气泡与水中的絮体形成稳定的比重小于1的混合体, 由于浮力的作用混合体上浮至水面与水分离。

2 我国的气浮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在60年代末已有压力溶气装置应用于食盐溶液的净化和石油废水的处理。70年代气浮技术发展较快, 当部分回流技术的得以应用时, 现代气浮工艺基本形成。气浮设备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 在传统气浮工艺的基础上, 又发展了一些新的工艺, 例如涡凹气浮 (CAF) 工艺、浅层气浮工艺等。见图1。

我公司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关注气浮, 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先后研究开发了四代不同的压力溶气部分回流气浮产品, 我公司气浮产品的发展过程正好反应了我国压力溶气气浮技术的发展状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生产的第一代气浮, 制造工艺简单, 只能手动控制, 采用初级溶气系统, TS型管式释放器。

90年代研发并生产的第二代气浮, 整体加工工艺有了一定的进步, 采用半自动控制系统, 改善了溶气效能, 开发出第二代TJ型释放器。见图2。

本世纪初研发的第三代气浮, 制造工艺得到提高, 采用数控加工, 池体冲压成型, 采用PLC自动运行系统, 溶气效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采用第三代TJ型释放器, 油漆采用高压无气喷涂。

2013研发并投产的第四代气浮, 系统高度集成智能运行, 溶气效率达95%, 采用高效释放器, 释气率接近95%。见图3。

3 气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 气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当今世界, 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全球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另一方面工业迅猛发展, 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 由于气浮产生的浮渣含氧, 不易腐化, 有利于后续处理;气浮池表面负荷高, 所需的药量较少, 处理效率高, 等众多优点, 近年来开始在石油化工、纺织、印染、机械加工、拆船和食品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中得到应用。

(1) 对于带酸或碱性的废水, 必须要用调节剂 (例如酸或碱) 来调节污水的PH值, 用以调节水中污染物的电荷状态, 减弱其亲水性能, 使其能与微气泡沾附。

(2) 对水中的金属离子, 可采用氢氧化物, 或硫化物处理后, 生成金属离子的金属氢氧化物, 或硫化物。再进行浮除。

(3) 印染废水, 内含大量的活性物质, 容易起泡沫, 建议在回流泵前加消泡剂 (天然油脂, 各种化工用的合成消泡剂, 膨润土, 滑石粉, 硅藻土) 。含有碱性洗涤剂的要加酸中和, 若是含硫化物的染料, 则比较容易上浮, 若为活性染料, 其在水中溶解性较高, 则不易浮除。解决方法是回流泵前接河水, 或自来水。

(4) 石化废水, 含有大量的石油类物质和固体杂质, 除了高压溶气气浮外, 涡凹气浮效果也相当不错。

(5) 造纸废水是废水又一大类别, 对此有人专进行了研究。水中含有大量的细小的纤维, 若为新闻纸废水, 还含有脱墨剂 (表面活性剂) 。近年来由于节水技术的发展废水浓度不断增加, 随着废水浓度的增加, 废水水质变的更加复杂, 处理工艺也更加复杂, 除气浮外还要增加后面的处理过程。气浮的应用见表1。

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 城市人口不断膨胀, 城市生活污水也随之增多, 在日本东京城市水回收中心通过三级水处理厂回收废水, 氯化消毒后用于冲洗高层建筑的厕所, 城市生活废水特点是含油多, 而气浮在去油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因而城市生活废水的处理是气浮发展的另一个方向。餐饮废水, 水质的变化很大, 含有大量的渣滓和油, 根据实验用硫酸铝钾、PAM、PAC三种药剂, 会取得好的处理效果。

地球上水的总贮量约有13.9亿km3。其中约97%为海洋咸水, 不能直接为人类利用, 淡水的总量仅为0.36亿km3, 不足地球总水量的3%, 而且其中有77.2%是以冰川和冰帽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 能够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3%, 因此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如何向海洋要水成了当今人类急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已经有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并且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中冶海水淡化投资有限公司、无锡海拓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等就是海水淡化产业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海水淡化气浮一般处理量很大, 体积也很大, 并以土建气浮为主, 刚质池体很少, 室外布置较多, 回流比小, 通常为10~15%, 进水用泵输送, 出水自流。

山东快书的起源发展及社会意义 篇8

山东快书的起源,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即刘茂基创始说、赵大桅创始说以及傅汉章创始说。

第一种说法刘茂基创始说,是出自山东大鼓艺人马立元之口,在明朝万历年间,山东临清一位落魄武举叫做刘茂基,他将《水浒传》中的故事编成唱词,敲着瓦片,用当地合辙押韵的方言在集会上演唱。

第二说也是出自马立元先生之口,是说清朝咸丰年间山东济宁文人赵大桅将山东大鼓中的“撺钢腔”作为基础,自编武松故事来演唱,逐渐形成了“武老二”的艺术形式。

第三说则是傅汉章创始说。这一说是在1957年6月山东省曲目工作会议中,多位快书艺人讨论提出。在清代道光年间,数位落第举人数乡路过临清,恰逢大雨耽搁途中,为了抒发胸中愤懑之情,他们将当地流行的武松故事编成了唱词。而后由其中的一位举人李长清带回家乡,并交于其表侄傅汉章演唱。傅汉章是山东大鼓艺人,他将山东大鼓板式中的“二行板”紧缩节奏去掉拖腔,用来演唱这些武松故事,创造出以韵诵为主的新形式,并以梨花片加上大竹板伴奏。道光九年,傅汉章用这种艺术形式首次在曲阜林门会上亮相,得到了极大地反响,受到听众热烈的欢迎。

二、发展流布

清末民初,山东曲艺发展非常兴盛,如山东大鼓梨花调、山东琴书、山东渔鼓等,各类曲艺争芳斗艳。山东快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刚刚起步,演唱者为数并不多。在这种条件下,它依靠自己简便易行、带有浓烈地方特质的优点发展起来。

民国初期,山东快书的传播范围从曲阜扩大到鲁中、鲁东地区,甚至传到了江苏徐州。除了表演者人数也迅速增加之外,演唱形式也得到了很大的革新,从大顶板原始唱法发展为顶板闪板混合使用,演唱方法在韵诵的基础上更加自由、口语化。当时的演唱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同文、卢同武、戚永立等。

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在全面抗战的历史背景下,山东快书很快成为了宣传战斗的有力武器,不仅突破了原来的唱武老二的传统,还创演了《打田柳庄》《十里堡战斗》等宣传抗战的曲目。

在此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例如其“荤口”的产生——很多演唱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会在快书里增加一些黄色段子、污言秽语。山东快书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以高元钧、杨立德为首的山东快书艺人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促进山东快书的健康发展,1940年在济南进行了摒弃“荤口”的革新,力图使快书格调变得高雅。他们的努力挽回了“荤口”对快书发展的负面影响,并且他们的演唱被听众称为“清口”“净口”。在这次改革后,他们上海、南京的演出得到了极大地声誉。

解放后,山东快书开始向全国发展,其中快书艺人高元钧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他主持举办山东快书培训班,从军队选送人才学习,让其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抗美援朝时期,山东快书极大地发挥了其作用,在前线和后方都起了宣传鼓动的作用,例如《三只鸡》《抓俘虏》等。这些曲目都突破了传统曲目的表现能力,有所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山东快书兴盛崛起,成为影响遍布全国的大曲种。

“十年动乱”期间,山东快书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基本停滞。直到改革开放,山东快书才开始复苏,是山东快书的影响力和受关注度大不如从前。值得庆幸的是,2006年5月20日,山东快书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然而,山东快书面临的现实发展问题依旧严峻。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艺术的种类越来越多元化,传媒技术发展迅猛,观众的审美追求提高,他们希望看到视觉效果更好的表演,这让山东快书的优势丧失了。普通话的普及,大众已经习惯了中国官方标准普通话,山东快书的地方语言给他的传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山东快书发展亟待新的突破。

三、意义

山东快书具有百年多的历史,其中很多曲目如《武松传》是中华曲艺中的经典,包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愿望,反映社会现实,质朴自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山东快书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武松传》中,武松惩恶扬善,反对封建阶级的压迫,为平民百姓伸张正义。他的所作所为,大快人心,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共鸣,唤起了人民群众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反抗意识,在某种的程度上加速了封建主义灭亡的速度。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快书便成为了宣传战斗,鼓舞士气的武器。在抗日战争期间,又出现了新的快书,如《大臭虫》《二曹大闹蒙阴城》等经典。山东快书艺人将抗日战争中的一些小故事编入山东快书中,“通过广大军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歌颂胜利、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在抗美援朝时期又出现了一些精彩的作品,如《一车高粱米》《三只鸡》《抓俘虏》等。其语言幽默风趣,正如刺向敌人的匕首,山东快书在战争中起了显著的作用,形成了反映现实,歌颂英雄的革命传统。

到了婆家要勤快,你清晨早起扫佛堂。你把佛堂扫干净,请你的婆母去烧香。烧罢了香,还罢了愿,你挽挽袖子下厨房。要做饭给你婆婆说一声,不要自己拿主张。他们要吃酸的你搁醋,爱吃辣多搁胡椒姜。锅底烧火勤续柴,小手抓盐要掂量。你把饭菜做好了,端到你婆婆的炕头上。头一碗盛给你公爹,第二碗盛给你婆母娘。第三碗盛给你大伯,别看他,一转脸放在桌子上。第四碗才是你那个主儿啦,我的乖孩子,好东西要往碗底下藏。你下边舀上半碗肉,上边再盖块白菜帮。一家人都吃饱啦,你再刷锅洗碗下厨房。有剩的,吃剩的,没有剩的吃干粮。千万别说吃不饱,不要生气惹饥荒。

以上这个片段出自《武松传》之“石家庄”。它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体现了当时新媳妇在家庭中的角色与其应有的道德规范,使人们很直观的了解到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即使包含浓重的封建色彩,但给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们以道德教育。

山东快书的利用其幽默的语言、轻快的节奏、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给人以娱乐,同时故事里多表现广大劳动人民虽贫苦但自信、乐观的精神,宣扬正义,传播正确的道德观念、是非观念,通俗易懂,让广大群众在愉快的听着山东快书的同时受到启发与鼓舞,激烈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体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山东快书是十分富有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承载着广大劳动人民的道德风尚与价值追求,包含了几代“快书人”的心血。即便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依旧存在着极大地研究价值。

摘要:山东快书是中国传统曲艺快书类的一种。它用合辙押韵的艺术语言,结合山东当地的方言,以快速的、节奏分明的“韵诵”方式来叙述故事,一般采用一种被称为“鸳鸯板”的两片月牙铜板伴奏,更应和了其富有节奏性的特点。早期的山东快书大都以演唱武故事为主,所以早期这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唱武老二”,表演者则被称为“唱武老二的”或“唱大个子的”。

关键词:山东快板,武老二,起源

参考文献

[1]郭学东.山东快书综论[M].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2004.

上一篇:信息素养培训下一篇:访存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