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2024-09-16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精选8篇)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篇1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一、童话的概念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完全借助幻想来表现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理想、愿望。“童话”英语为fantasy tale,即“幻想故事”(金山词霸为fairy tale)台湾《中华儿童百科全书》中解释为:“童话就是写给小孩子看的故事,不过这故事并不是普通的故事,也不是真的故事。这故事是想出来的最可爱的故事。这故事把天底下所有的东西都当作人来看待,让所有的东西互相交朋友,让好的愿望能实现,让一切有趣的事情都能发生。”

二、童话的起源

童话源远流长,最早的童话是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与传播。童话与神话传说有着渊源关系,都以幻想为主要特征。

神话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远古时期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当原始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还无法解释给自己带来巨大危害、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的时候,他们就幻想在这强大的自然力背后,有一个能掌握和驱使自然的人,那就是神。人们凭借幻想去描述神的行为和生活,就产生了神话。随着社会发展,神话的表现内容不断扩大,发展到对宇宙的起源、生命的产生及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希腊神话中,地母盖娅生天父乌位诺斯,普罗米修斯用黄土造成了血肉之躯,智慧女神雅典娜给人以灵魂等;我国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攒黄土造人”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在对神的故事的叙述中,人们逐渐发现了自己,萌发了要描述自己的生活、表现自己的意志的愿望,同时又希望自己也能像神一样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意愿。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于是人们就幻想在另一个世界里去实现这一切,以此来排遣自己的渴望。由幻想造成的这种变异故事就是童话。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童话慢慢地演变成一种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寄托美好理想的方式。

创造神话与童话的幻想,都是以现实为依据的。神话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神,但不管千变万化,这些神都是按照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特征设计的,只不过形象是怪异的,力量是超人的;神话中的神化世界、鬼怪世界、天堂、地狱,都是按照当时社会来描摹的;神话中神与神之间的关系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异的体现。童话中的万物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童话中展示的神奇世界也都是源于生活而生成的。童话与神话根本的不同,是两者表现内容不同。神话描写神的故事,童话表现人的生活。童话有时也写神,但童话中的神仙鬼怪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人的化身,是某种理想、希望、意志的化身。

传说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具有较强的历史性的故事。传说也是在神话流传演变基础上产生的,最古老的传说在内容与形式上和神话接近,既可以称为神话,也可以称为传说。如“大禹治水”的故事。随着民间创作的发展,它们的界限愈来愈分明。神话以超自然的神的形象作为叙述的中心,传说则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著名人物、特别是具有奇才异能神勇的超人和英雄作为赞颂对象,虽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却总是包含着实在的历史因素,以自觉的艺术方式,从不同角度来叙述历史的面貌,评述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在记录评价中,人们出于对英雄们的敬仰和热爱,用幻想夸张了他们的本领和业绩,使传说中的人物事件加上了神化色彩,如“鲁班的故事”等。这种自觉性的幻想的创造为童话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神话和传说都是远古时代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都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脱胎于神话传说的童话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永远与时代同步发展,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类的幻想存在,童话就必然存在。

三、童话的发展

(一)贝洛、格林兄弟与民间童话

民间童话是指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口头上流传的童话。民间童话在各地区、各民族之中世代相传,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人们依据自己的理想和需要不断加以补充和改造。后来某些人为着某种目的对民间童话进行搜集、整理或加工,又经过不断的发展,一些作家掌握了童话的创作规律,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出发进行构思创作,童话便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体裁。

古印度的《五卷书》、阿拉伯民族的《天方夜谭》中,都收入了经过搜集整理的民间童话。17世纪法国的贝洛是欧洲第一个把民间童话加工成文学童话的作家。1697年出版的《鹅妈妈的故事或昔日寓含道德教训的故事》收入了8篇散文童话,再版时又补充了三篇童话诗。贝洛基本保留了民间口头创作的情节,但却用自己的创作思想表现这些故事,他挖掘和改进了民间童话所包蕴的寄托之意。他说:“我的这些童话都是有创作宗旨的,它们首先在启人诚实,有忍耐心,有远见,要勤恳,在各种灾难迫使人偏离这些良好品质时,仍要保持这些品质。”贝洛童话融入了作者自己在生活中观察所得,引进了民间口头创作所欠缺的新的形象和现实生活图景的描写。贝洛开辟了创编民间童话的道路,尽管贝洛撰写童话的目的并非专为儿童,但由于其故事生动有趣,“令孩子开心”“使孩子迷恋”“让孩子大开眼界”(屠格涅夫语)而大受欢迎。

大量地搜集整理民间童话的是19世纪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以《儿童和家庭故事集》为名发表的二百多篇童话,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第一部巨型民间童话集。对民间童话记叙上采用了忠实的笔调,保留了这些民间童话最原始的内容和风格。格林童话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民间童话丰富的人民性,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正、健康、优美的思想和品质,包含着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格林童话在艺术表现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与建树。在题材上有所拓展,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了许多普通人的故事,特别是儿童故事,开辟了民间童话许多新的表现领域。在表现形式上,差不多囊括了民间童话所有的类型,如魔物宝物型、哲理型、“灰姑娘”型、特殊小人型、奇人奇事型、“小红帽”型等。其中奇人奇事型的故事主要以夸张手法构成幻想意境,标志了童话表现艺术的新发展。这种夸张的手法到了文学童话发展阶段,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再如“小红帽”型等表现儿童生活、儿童心灵的故事,准确反映了儿童思维的逻辑,完全写出了儿童的幻想,这是对世界童话的一个重大贡献。在结构上,初步形成了三反复的形式,为以后的童话创作提供了借鉴。

格林童话多数都写得生动有趣,富有儿童趣味,又浅显易懂,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这种儿童化的特点为以后的童话搜集与创作指出了方向。

(二)安徒生与文学童话

19世纪丹麦的安徒生第一个把作家个性化的诗的创作带进了童话,他善于用饱蘸作家感情的笔触描写童话环境和童话人物。文学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在安徒生这里走向成熟。

安徒生是第一个明确为儿童创作的童话作家,是第一个对于童心世界进行深入探索的作家。儿童那充满生命、充满幻想、充满神秘的美妙的内心世界,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得到了最集中最精确的表现。他使童话的幻想带上了儿童幻想的特点,他用孩子自己的方式表现孩子们的生活,他的语言具有浓厚的儿童特色。这一切标志着真正属于儿童的童话的诞生。

安徒生第一次勇敢地把现实生活引进了童话创作,他运用作家的理性思考,从现实出发处理民间童话素材,使之翻出新意,同时还创作了一批完全取材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将普通人平凡的日常生活引进童话。

安徒生发现了童话诗的性质,揭示了童话的内在美。抒情童话的出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多方位、多层次地探索童话的本质开辟出了新路。

安徒生是以往童话所创造的幻想意境与幻想手法的集大成者,同时又创造了新的幻想手法,创造了许多新的幻想意境、新的幻想形象。在体裁上安徒生创造了抒情童话、诗体童话、长篇童话和系列童话,扩大了童话的表现领域和表现形式。

安徒生之后,人们差不多都是按照他开辟的童话道路继续前进。

(三)叶圣陶与中国童话

叶圣陶年1923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作家童话集。这部童话集,既“给中国的童话开辟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也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础,明确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1)叶圣陶的童话都是以儿童为宗旨的。在他的童话中,童心童趣的幻想得到了发挥和表现,展示了文学童话的特殊魅力。叶圣陶的创作继承发扬了西方童话的优良传统,使我国文学童话创作有一个很高的起点。(2)因为童话被叶圣陶看做是“儿童小说”,所以现实主义色彩赋予他的童话幻想以更多写实的内容,在童话的幻想世界里,一切形象都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稻草人》的创作,为幻想地表现现实找到了新的途径,形成了中国童话的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适合中国儿童听读心理和习惯的极强的故事性;简洁朴素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口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几代童话作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童话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到了新时期,童话创作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创作实践中,作家们开始了对传统童话观念的突破性思考,树立新的童话观念,强调童话的文学性,重视儿童思维特点和美感熏陶作用。思想解放带来了童话创作的繁荣局面,出现了不同的创作倾向,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构成了新时期童话的多元化的艺术格局:(1)富于喜剧效果的热闹派风格。以情节的奇幻怪诞、曲折热闹和人物的夸张、变形等为特色,采用幽默、讽刺、漫画和喜剧乃至闹剧的表现形式,展现异乎寻常的想象力;(2)追求纯净幽美的抒情风格。着意突出因奇异幻化而产生的浓郁的抒情色彩,注重意境、诗情和哲理的交融;(3)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发挥童话讥讽时弊、教育儿童的作用,但同时追求趣味性和快节奏。总之,新时期的童话创作更着重于追求强化童话的审美意识、冲破自然法则的约束、充分发挥童话的幻想作用,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观念变化,使孩子们从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审美愉悦。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篇2

中国竹笛演奏艺术发展到现在, 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竹笛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有关中国竹笛起源问题存在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是:《周礼》记载起源于西周。有的说法是:起源于战国时期。还有说法是:起源于西汉时的西域 (今新疆及中亚一带) 。

《周礼》又称《周官》或《周官经》, 是儒家经典。书中讲述周王室和战国各国制度, 有些学术研究人员认为此书可能是西汉时刘歆伪造的, 并非是周公之真作。《周礼·春官》记载:“掌教竽、笙、埙、龠、箫、篴管。”当中“篴”与“笛”音义一致, 及今“笛”的古字。这是有关笛子最早的文字记载。然而根据以上的讲述, 有人提出《周礼》中有关“篴”的记载是否可信。

历来多数学者认为, 古人所说笛是指竖吹的洞箫之类的乐器, 不是真正目前形式的笛子。唐朝以后所说的笛子, 才是指横吹的竹笛。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指出:“后汉马融所赋长笛, 空洞无底, 剡其上孔五孔, 一出其背, 正似今之尺八。……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 非融之所赋者。”“尺八”即为箫的别称。杜子春与马融同为东汉时期人, 杜子春所注之“篴”是否与马融所赋的长笛为同一种乐器呢?似乎无法得到确切的结论。经上所述, 仅凭《周礼》一书的记载, 还是很难说明西周时期已有笛子的存在。还需要更多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

至于笛子流行于战国时期的说法, 只不过是一种推测。主要依据是宋玉《笛赋》一书当中的记载。《笛赋》一书是战国时期宋玉所作, 书中略有问题。 (此书中记载的荆轲刺秦王应为宋玉身后所发生的事情。) 无论《笛赋》是何人所作, 其年代绝不会晚于汉代。从《笛赋》所述的内容来看, 战国时期已有笛子流行。只是, 这时期的笛是箫还是目前的竹笛的问题同样难以解答。现今更多的学者认为笛子为古时西域之乐器, 西汉时流入中土。关于此说法, 历代文献的记载较多。晋.崔豹《古今注》:“横吹, 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 传其法于西京, 唯得《摩诃兜勒》二曲, 李延年因胡曲, 更造新声二十八解。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宋书.乐志》因曰:“按马融《长笛赋》, 此器起于近世, 出于羌中。”又云:“今有胡篪, 出于胡吹, 非雅器也。”张博望第二次出使西域为元狩四年, 即公元前119年。历时多年, 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崔豹说他带回了笛法与笛曲, 由此推测也同时带回了西域的笛子, 可信。李延年据张博望带回的笛曲《摩诃兜勒》, 更造新声二十八解, 至今我们还能从汉乐府中见到这些乐曲的名称。如《折杨柳》、《望行人》等即是。

汉武帝时代, 汉王朝对匈奴进行多年的战争, 打通了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并且再次派张博望出使西域, 使西域音乐文化延着“丝绸之路”东进传入中国 (汉朝) 。丘仲就是当时有名的宫廷制笛家, 他肯定见到了西域传入的胡笛, 也肯定在当时同时使用了中土的古笛。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推测:正因为丘仲有着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和他的超越才能, 他在中国七孔古笛的基础上, 吸收了胡笛的一些优点, 造出了近现代竹笛的形制, 并以它强盛的生命力很快就被宫廷与民间接受及推广了。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中国古竹笛早于张博望从西域带回来的胡笛近半个世纪。长沙马王堆“利苍”墓是战国末时期的, 至于笛子在当时的产生及流传在中国是毋庸置疑的, 《笛赋》、《周礼》的记载很可能是真实的。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 一件乐器, 它与世界上其他事物是一样的, 是在不断发展的使用实践中不断改变, 不断进化而来的。一种乐器即可能是吸取数种不同乐器长处而产生;也可能随着音乐的需要而派生的数种不同的乐器。现今的笛子, 正是中国古笛与西域胡笛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自汉武帝西域胡笛传入中土以后, 中国古笛逐渐采用胡笛的吹孔与按孔在同一平面上的演奏方式, 吸收了西域笛曲的音乐养分;也保留了中土古笛七孔的基本形体, 胡笛与古笛渐渐同化了。中国古笛的原形也逐渐从中国音乐历史舞台上消失, 至西汉末基本上被淘汰了。它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乐器的行列中。至唐后又加上了膜孔, 笛子的音质、音量均为之一新, 形制趋向完善, 演奏技巧也日益丰富了。

二、竹笛在中国的变革与发展

最初笛子的名称叫涤;到唐代出现了尺八以其长度一尺八寸得名, 后来传到日本, 成为日本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尺八也是流传于闽南的南音音乐主要乐器。一开始, 笛子的按孔是均匀排列的。后来为了能够较为准确的半音, 而将右边二孔的距离增大, 左边二孔和中间二孔的距离减小。为了能够和乐队向协调, 避免因气温变化而引起的音高变化, 出现了可以调节管长的笛子 (类似于西洋的木管乐器的调音方式) , 最多可调节1/4个音高。但由于改变音高的同时会改变音色, 大多数独奏家不使用这种笛子。笛子一开始是没有膜的。为了使音色明亮, 后来用笛竹的薄膜粘贴在孔上。由于这种笛膜容易破碎, 有人也使用肠衣膜。这种笛膜虽然耐用, 但音色不如前者清脆。结合两者长处的新笛膜采自芦苇, 为现在广大的演奏家所使用。

到了近代, 为了适应新的演奏需要, 笛子的音域越来越宽广。从六孔笛, 发展出了七孔、八孔至十孔笛。按孔方式也趋同于木管乐器的演奏技法。另外, 新类型的笛子不断涌现:由于管长的增长, 出现了弯管笛;“拉笛”, 可以模仿弦乐器的音色;还出现了“口笛”, 擅长模仿鸟类的叫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笛子独奏曲的创作得到较快的发展。其推动力之一是大量民族音乐会的举办。有学者认为, 由于当时独奏曲目的数量未能应付频繁的演出, 而作曲家们对这种获得新发展的乐器的性能及特质尚未了解透彻, 故此创作这个责任便落于演奏家的身上。事实上, 由演奏者创作乐曲实乃中国民族音乐多年的传统, 其中如古琴的演奏本身便带有乐曲创作的性质。1950年代的创作者在创作动机上, 主要基于实际情况的需要, 多于个人荣誉的考虑。演奏家们多以已有的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作为素材, 辅以放慢加花、变奏等创作手法来作曲。

由于来自民间的演奏家始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作曲训练, 故此在创作上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 使作品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局限。此情况直至1980年代前一直存在, 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后期的创作者虽然在作曲的技法上有所提升, 但是他们的创作动机大多是表现自己在音乐上的能力, 如个人的技术和风格等, 故其作品往往显得过于单调及缺乏创造力。另外, “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亦大大影响了乐曲的创作, 加上大多接受过正统作曲训练的作曲家在“文革”前并不热衷于为笛子创作乐曲, 故此笛子独奏曲在1980年代以前, 虽然在数量上有所提升, 但创作质量仍然参差不齐。此情况直到1976年“四人帮”倒台之后, 随着中国大陆各音乐学院陆续恢复招生, 较多专业的作曲家愿意为笛子创作新曲, 加上演奏家们在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后创作水平提升, 才有所改善。

1950年代, 中国演奏家们除了以中国本土的乐曲参赛外, 亦会改编苏联及东欧等地区各“友好国家”的民间乐曲。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霍拉舞曲》被笛子演奏家刘森于1950年代改编为笛子独奏曲。而同样移植为笛子独奏曲的还有以匈牙利音乐风格创作的《流浪者之歌》、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所创作的《野蜂飞舞》及运用了捷克民间舞蹈为创作元素的《单簧管波尔卡》。这些移植乐曲有一个共通点, 就是具有颇高的演奏难度。演奏家们希望能籍著演奏这些改编乐曲表现出个人高超的技术水平。改编西方乐曲拓宽了笛子演奏曲目的范围, 同时这种跨文化的乐曲移植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演奏传统及其文化均带来了新的影响。

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 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创作了大量的笛子曲。这一时期的作曲者有较大的创作空间及自由, 直至“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文革”期间, 很多笛子演奏家受到迫害, 像陆春龄、赵松庭等在“文革”前已成名的笛子演奏家, 不但被迫下乡改造, 更被扣上不同的政治帽子。文革中, 全国一度只容许“样板戏”的演出, 故笛子艺术的正常发展亦受到很大影响。而在创作技巧上亦没有突破性发展。“文革”后期较为著名的作品有魏显忠创作的《扬鞭催马运粮忙》。

1980年代, 在音乐创作方面, 很多作曲家均积极创作新的作品。另外,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后, 从前被禁止的音乐亦逐渐在中国传播。这为文化大革命后音乐学院新招收的作曲系学生提供了新的灵感。他们逐渐在创作中加入现代音乐的元素。由于现代音乐非常注重声响效果, 民族乐器独特的声响吸引了这批“新潮”作曲家的兴趣, 一些“新潮”的乐曲因此应运而生。较为成功的作品有谭盾的《竹迹》、杨青的《醉笛》、莫凡的《绿洲》等等。

无可否认, 当代受过专业训练的作曲家不但大大分担了演奏家负责创作的责任, 并且把他们所学到新的作曲元素注入笛子乐曲的创作中, 为笛子独奏曲的创作带来新景像。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作曲家所创作的笛子曲不论在音色、节奏及技巧上均与此前的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强弱的符号清楚交代了作曲家对演奏者在演奏时的力度变化, 亦增强了笛子在音色上的变化。另外, 复杂的节奏组合、多调性、大量半音的运用在此前亦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在伴奏方面, 这批作曲家亦由过去以大型民族乐团伴奏改为以室内乐伴奏为主, 这种伴奏形式的转变为笛子独奏曲加入了新的元素, 大大增加了伴奏创作上的空间。

三、竹笛文化

竹笛的文化迹象及历史沿革向世人证明:它是中国人类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也是世界《乐器史志》上年代久远的古老吹奏乐器, 是全球笛类乐器的鼻祖。竹笛风霜雪雨的生成、发展过程, 是与宇宙中的自然现象、地理观象、人文现象、社会现象、物理学、数学、设计学、美学、音响学、哲学、史学、琴、棋、书、画等科学领域, 艺术门类有机地、共同地相互敷衍、促进、联系、进化、提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为竹笛抒写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诗篇。最著名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烙城的夜晚听闻笛声有感而作的《春夜洛城闻笛》。

竹笛多由苦竹、紫竹、斑竹、凤眼竹、玉屏竹等优质竹料经制笛师加工成材制做成笛。竹笛属开管乐器, 与国外的笛类乐器最大的区别是“膜振”, 就是在竹笛膜孔上粘贴一块笛膜, 笛音清脆、咳亮、甜美, 富有中国民族音乐色彩和浓郁的家乡味儿, 这是任何管弦乐器及现代电声乐不具备的特征。

小数的起源与发展 篇3

我国是最早采用十进位值制计数的国家. 这种计数法使得我国古代在数值计算方面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小数也是我国最早发明并运用的,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

小数是在实际度量和整数运算(如除法、开方)的需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度量精度的要求逐渐提高,反映在数学上,就是对数量表示的精确程度要求的提高. 开始,人类只能用整数表示数量,继而在所表示的数量的末尾附注“有余”、“有奇”或“强”、“弱”等字样,以表示该数量与实际量之间的差异,当需要用数来比较精确地表明这种差异的时候,就逐渐形成了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分数来表示不足整数的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发展度量衡系统,采用更小的度量衡单位来表示有关的量. 我国古代较早地形成了占主流的十进制单位系统. 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长度的记法采用的单位是:丈、尺、寸、分、厘、毫、秒、忽,忽是最小的单位,在计算中他把忽做为单位,以下那些没有明确单位的数就是小数,刘徽称作“徽数”,或者把它舍去,或者化成简单分数,或者用十进分数表达. 刘徽是我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应用小数的数学家. 可惜的是他没有对计数法稍加改进,把小数推到现代的水平,反而把十进分数作为一般的分数进行通分约分.

刘徽以后,有些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也采用了这种科学的小数计数法. 南朝刘宋著名科学家何承天编著的《宋书》律历志部分,大量地记述了如

十一万八千二百九十六二十五(1148296.25)

九万四千三百五十七(94305.17)

这样的数,用附在整数位后面的小字来表明小数,这大概是数学史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了.

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的《数书九章》中,不仅有大量的小数的运算,而且他对小数的记法也十分先进:用有关文字标明一个筹算数码的个位数,清楚地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区分开来. 如在卷6“环田三积”的运算中,得出数“三十二万四千五百六步二分五厘”(324506.25步),他在演算中用筹算记为

用“余”字明确表示该位以后皆是小数,“余”字无疑起着现代小数点同样的作用. 他还在卷12和卷13中使用了0.8,0.5等纯小数.

与秦九韶几乎同一个时代的数学家李冶在用天元术(我国古代求一元高次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也很明确地表示在运算中所遇到的小数. 如方程348-248x-0.5x2=0记为

其中“○ ”就是0.5. (天元术中在常数项旁边注一“太”字)

由此可见,宋元时期,我国在小数的记法上不仅指明了数的个位,区别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而且对于纯小数,还写上了我国特有的“○”,表示得十分清楚. 由于我国古代筹算历来是对齐数位进行的,所以小数的运算也是不成为问题的. 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小数在宋元时期已发展到现代的水平了,与现在相比,仅是没采用小数点的记号罢了.

世界上,古印度的数学家也在开方得不到整数根时使用过十进分数. 十二世纪以后,欧洲数学家开始采用十进分数,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也不够普遍. 到了1585年,比利时的一位工程师和学者斯特文(S.Stevin)出版了一本仅有7页的小册子《论小数》(Ladisme),详细地介绍了小数的意义,并且把小数推广到全部算术运算上去,从而对小数的推广、普及工作贡献很大. 斯特文表示小数的方法是在整数的最末一位数字后边加上一个圆圈,圈中写一个“0”字,以下每位小数之后都加一个圆圈,圈内依次写1,2,3,…,用以指明每个数字的位数. 例如35.914写作359①1②4③. 这种表示形式仍是很笨拙,特别是用于除法运算比较麻烦,于是创造合适的小数的记法提到了日程上来了. 有的数学家用一撇把小数部分分开,有的数学家在小数部分的数字下面划一横线,也有数学家用一垂直线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间隔开,等等. 1593年,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C.Clavius)的著作中首先出现了小数点,并在欧洲逐渐被采用.

小数点在我国最早出现在1723年的著作《数理精蕴》里,只是小数点是记在个位数的右上方的,与现在记法略有不同. 其实,《数理精蕴》中的记法并未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注意,所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于十进制小数的记法一致很混乱,直到十九世纪末才普遍采用了小数点. 至此,小数在我国获得了完全胜利.

参考文献

[1] 眭秋生.我国十进小数发展简史[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2).91-95.

[2] [英]斯科特.数学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1-133.

[3] 刘纯.大哉言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111-119,212-215.

[4] 张奠宙.数学史选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6.

数的起源与发展 篇4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远古屈指计数到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从量地测天到抽象严密的公理化体系,在五千余年的数学历史长和中,重大数学思想的诞生与发展,确实构成了科学史上最富有理性魅力的题材。

一、数的产生与发展

由于生活和劳动上的需求,最原始的人类就知道简单的计数,并由用手指或实物计数发展到用数字计数。在中国,至迟在商代,即已出现用十进制数字表示大数的方法;又至迟至秦汉之际,即已出现完满的十进位值制。在成书不迟于l世纪的《九章算术》中,已载有只有位值制才有可能的开平方、立方的计算法则,并载有分数的各种运算以及解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还引入了负数概念。刘徽在他注解的《九章算术》(3世纪)中,还提出过用十进小数表示无理数平方根的奇零部分,但直至唐宋时期(欧洲则在16世纪s.斯蒂文以后)十进小数才获通用。虽然中国从来没有过无理数或实数的一般概念,但在实质上,那时中国已完成了实数系统的一切运算法则与方法,这不仅在应用上不可缺,也为数学初期教育所不可少。至于继承了巴比伦、埃及、希腊文化的欧洲地区,则偏重于数的性质及这些性质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早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发现了有非分数的数,即现称的无理数。16世纪以来,由于解高次作者简介:霍凯凰,晋中学院师范分院数学系。有突出的地位。同时,他还给出了筹算的草式,创用了。三斜求积术”等。李冶的“天元术”给出了建立代数方程的一般方法。杨辉则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朱世杰为中国数学留下两部优秀的数学著作——《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他的主要成就是创立了“四元术”。他的消去法是中国数学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此外如贾宪、刘益、沈括等人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大家”的成就是直接以他们的成就为基础的。此外,珠 算的发明和使用,也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数学成就之一。

“数,上帝的宠物”,谈祥柏这样所。

当人们发现一对雏鸡和两天之间有某种共同的东西(数字2)时,数学就诞生了.——罗素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最初完全没有数量的概念.古希腊的荷史诗《奥德赛》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当主人公奥德修斯刺瞎了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仅有的一只眼睛以后,那个不幸的肓老人每天都坐在自己的山洞里照料他的羊群.早晨羊儿外出吃草,每出来一只,波吕斐摩斯就从一堆石子里捡出一颗.晚上羊儿返回山洞,每进去一只,他就扔掉一颗石子.当他把早晨捡起的石子伞部扔光时,他就确信所有的羊都返回了山洞.

这个有点苍凉的故事告诉我们,很有可能是牧羊人计算羊群的只数产生了数字.人类发达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更加理性和抽象的地步,这样,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才逐渐产生r数的概念.比如捕获了一头野兽,就用l块石子代表;捕获r 3头,就放3块石子.“结绳记事”是地球上许多相隔很近的古代人类共同做过的事.我凶占书《易经》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传说古代波斯千打仗时也常用绳子打结来计算天数.用利器在树皮上或兽皮上刻痕,或用小棍摆在地

上计数也都是古人常用的办法.这些办法用得多了,就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号.有趣的是,世界各地的民族是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以下方法:把从l开始的若干连续的数字作为基本数字.当然,虽然数的概念最初不论在哪个地区都是以l,2,3,4„„这样的十进制自然数开始的,但是记数的符号却大不相同.古罗弓的数字相当进步,现在许多老式挂钟上还常常使用.他们的符号一共只有7个:I(代表1)、V(代表5)、X(代表lo)、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这7个符号位

置上不论怎样变化,它所代表的数字都是不变的.古埃及人所创建的数系与罗马数系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简单而又纯朴的风格,并且使用r十进位制,但是没有位值制.他们依次用笔I田.排列记数到9,然后用一个好像倒写的u的符号代表10,每一个较高的单位是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示的.我国古代也很蓖视记数符号,最占老的甲骨文和钟鼎中都有记数的符号,不过难写难认,后人没有沿用.到春秋战卜习时期,生产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一需这些数字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阿拉伯数字.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如果分配猎获物时,5个人分4件东西,每个人该得多少呢?于是分数就产生了.中国对分数的研究比欧洲早1400多年!自然数、分数和零,通称为算术数.自然数也称为正整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为了表示这样的量,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如果再加』二正分数和负分数,就统称为有理数.有r这些数字表示法,人们计算起来感到方便多了.但是,在数字的发展过程中,一件不愉快的事发生了.古希腊研究数学、科学和哲学的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支配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因此世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数或数的比例,这是世界之所以美好和谐的源泉.他们所说的数是指整数.分数的出现,使“数”不那么完整了.但分数都可以写成个整数之比,所以他们的信仰没有动摇.但是,学派中_.个叫希帕索斯的学生在研究1与 2的比例中项时,发现没有一个能用整数比例写成的●数可以表示它.如果设这个数为戈,则有一1一----戈fi-,推导菇二的结果即X2=2.他画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设对角线为龙,根据勾股定理x2=12+12=2,可见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即是所要找的那个数.这个数肯定是存在的.可它是多少?又该怎样表示它呢?希帕 索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认定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新数.这个新数的出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感到震惊,也动摇了他们哲学思想的核心。为了保持支撑世界的数学大厦不坍塌,他们规定对新数的发现要严守秘密.而希帕索斯还是忍不住将这个秘密泄露r出去.据说他后来被扔进大海喂了鲨鱼.然而真理是藏不住的.人们后来义发现了很多不能用两个整数之比写出来的数,如圆周率就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们把它们写成订、、/2、、/3、V10等形式,称它们为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一起统称为实数.在实数范闱内对各种数的研究使数学理论达到了相当高深和丰富要,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一筹算.筹算用的算筹是竹制的小棍,也有骨制的.按规定的横曙长短顺序摆好,就口r用来记数和进行运算. 随着筹算的普及,算筹的摆法也就成为记数的符号了.算筹摆法有横纵两式,都能表示同样的数字.除了十进制以外,在数学萌芽的早期,还出现过五进制、二进制、乏进制、七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等多种数字进制法.在长期实际生活的应用中,十进制最终占了上风.现在世界通用的数码1,2,3,4,5,6,7,8,9,0,人们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它们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后来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的数学融进了自己的数学中,又把这一简便易写的十进制位值记数法传遍了欧洲,使得的程度.这人类的历史已进入19世纪许多人认为数学成就已经登峰造极,数字的形式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r.但在解方程的时候常常需要开平方.如果被开方数是负数,这道题还有解吗?如果没有解,那数学运算就像是走在死胡同中那样处处碰壁.于是数学家们就规定用符号i表示“一I”的平方根,即:±i。虚数就这样诞生了.i成了虚数的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实数)和一个向量菇i啊7坛I|}(其中x,y,z为实数)组成的.四元数在数论、群论、量子理论以及相对论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人们还展开了对“多元数”理论的研究.多元数已超出了复数的范畴,人们称

其为超复数.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向量、张量、矩阵、群、环、域等概念不断产生,把数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峰.这些概念也都应列入数字计算的范畴,但若归入超复数中又不太合适,所以,人们将复数和超复数称为狭义数,把向量、张量、矩阵等概念称为广义数.尽 管人们对数的归类法还有某些分歧,但在承认数的后人将实数和虚数结合起来,写成叶6i的形式(n,b均为实数),这就是复数.用虚数和复数表示的量,所以虚数总让人感到虚无缥缈.随着科学的发展,虚数在水力学、地图学和航空学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在掌握和会使用虚数的科学家眼中,虚数一点也不“虚”了.数的概念发展到复数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某些数学家也认为数的概念已经十分完善了,数的家族的成员已经都到齐了.可是1843年,英国数学家哈密尔顿又提出了“四元数”的概念.所谓四元数,就是一种形如q=a+xi竹i忆|j}的数.它是由一个标量口概念还会不断发展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到目前为止,数的家族已发展得十分庞大.

二、古代希腊数学

在古希腊数学史上,有著名的三大几何问题:三等分任意角、倍立方、化圆为方。这些问题的难处,是作图只许用直尺(没有刻度的尺)和圆规。希腊人的兴趣是在尺规的限制下从理论上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几何学从实际应用向系统理论过渡所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后来随着希腊数学的发展,希腊人对无限性,连续性等概念已有深刻的探讨。代表人物是芝诺,他提出了四个著名的悖论:二分说、阿基里斯追龟说、飞箭静止说、运动场问题。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146年古希腊灭亡,希腊数学达到它的全盛时期。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阿波罗尼奥斯。

三、中世纪的中国数学

与希腊数学相比,中世纪的东方数学表现出强烈的算法精神,特别是中国与印度数学,着重算法的概括,不讲究命题的形式推导。文艺复兴时期以前,东方数学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与希腊数学交汇结合,孕育了近代数学的诞生。这一时期的成就.如珠算、天元术、四元术、大衍求一术等,代表了中国古典数学的晟高成就。特别在代数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代表人物有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上添加一层楼。”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却形象地说明了数学 杰。秦九韶的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这幢大厦的累积特性。当我们为这幢大厦添砖加瓦时,有必要了解 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它的历史。

五、现代数学的发展

安化黑茶的起源、发展与种类 篇5

安化黑茶产于雪峰山余脉的安化县境内,安化黑茶起源于汉代湖南省安化县渠江镇的渠江“皇家湘淳薄片”简称“皇家薄片”,唐代时皇帝赐名渠江薄片,宋代以后发展称“渠江茶”,明代有“安化黑茶”之名。安化黑茶发展到现代有薄片、三砖、三尖、一花卷。

一、安化黑茶的起源

安化黑茶源于西汉道家张良造的“药茶”——张良薄片,汉代称之为:渠江皇家湘淳薄片简称“皇家薄片”。黑茶的起源与道家启蒙以及与道家制造“药茶”划“符水”给乡民治病分不开的,而划“符水”治病,有驱除心理障碍之嫌。黑茶的起源问题,实际上是说茶与道即安化黑茶与道家的关系,说黑茶的起源无形之中就扯到了中国几千年的“茶道”文化。

相传汉代名臣张良好茶,谢官后,先云游天下,后带领众徒弟在位于雪峰山余脉的安化渠江神吉山张家冲隐居修道,因留恋这里的奇山异水,便定居于神仙屋场,并兴修庙宇、道家学堂各一座(现尚在渠江镇纸槽村神吉组留有神仙屋场、道家学堂及庙宇遗址)。

张良看到山下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便用渠江神吉山的茶叶提炼成多种形状的茶片——后称薄片救治乡民。渠江茶由此名声大振,更因薄片方便携带和长时间收藏,百姓皆做此 茶,常饮终生无疾。因薄片收藏越久,香醇越浓,百姓称之为“香醇薄片”或“湘淳薄片”。

汉代末期,渠江黑茶薄片已经成为朝廷贡茶,而誉为渠江“皇家湘淳薄片”简称“皇家薄片”。皇家薄片呈形状不一的扁平薄片状。有现代诗赞:《皇家古茗》(神吉山中藏古茗,宗祖薄片救乡民。皇家历代品湘淳,千年渠江流遗韵。)是对安化渠江皇家薄片黑茶起源的生动写照。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箱竹篾包装的黑米状的小颗粒,现代渠江茶与古汉墓出土的“一笥茶”的竹篾,如出一辙。古文学家翻译墓葬中刻有“一笥”的竹简,意为“一箱茶”。这一箱西汉时期的神秘茶叶出处——安化渠江镇。后经渠江皇家薄片茶业专家将其定名为“渠江皇家薄片”。湖南省益阳市茶叶 局局长、高级农艺师易梁生认为,他有三大依据,认为马王堆出土茶叶来自安化皇家黑茶薄片。后经各界考察团考证:渠江皇家薄片是安化黑茶起源,并多方证实了此观点。

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等地饮渠江“皇家湘淳薄片”茶颇广。

二、安化黑茶的发展

唐代时,经济发展迅速,茶文化也得到了大的发展。唐皇给渠江“皇家薄片”赐名“渠江薄片”。此时,渠江皇家薄片进入兴盛时期。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记载:“昔贤所称,大约谓唐人尚茶,茶品益众,有渠江之薄片,会稽之日铸,皆产茶有名者”。

唐代后至宋代,特别是宋朝历代皇帝,重文轻武,文人墨客皆好茶,渠江皇家薄片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二年(935年)毛文锡所著《茶谱》,文中有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据宋代吴淑的《茶赋》所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

元代后,少数民族和汉族大融合。渠江薄片在元朝因蒙古族的统治而失传。

历史上有三次因战乱引发的移民运动如:宋末 元初“洪武大移民”和明、清朝的“江西填湖广大移民”,以及“两湖填四川的大移民”。旧志载有:“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破谭,浏遭歼屠殆尽”之载。传此劫难中旧潭州百姓死伤殆尽,当地仅有极少土著乡民靠险隘山寨得以生存。元、明、清三个朝代,引发了大规模移民运动,各地移民来 “实其地”,插草为标,渠江薄片由此历史性阶段失传。在“两湖填四川的大移民”中,渠江皇家薄片黑茶工艺传入了四川等地,元代以后,四川等地的黑茶兴起,后发展成为四川边茶。

渠江皇家薄片而有:“源于秦汉、兴于唐、盛于宋、殆于元、复兴于明”之说法。

三、安化黑茶的复兴

“渠江皇家薄片”之名在明代后被称为“渠江茶”,而被名称“渠江茶”所替代。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明代渠江茶重新被茶商和官府认可,被确认为“官茶”。“渠江茶”量小,逐渐将征茶范围扩展到资江流域各处,整个安化茶、安化黑茶兴起。天尖、贡尖、生尖,因朝廷和市场需求先后出现,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接着砖茶随之出现。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资江沿岸各处,都有因此而人丁旺盛商业繁荣的市井,如黄沙坪、酉州、苞芷园、小淹、边江、唐家观、雅雀坪、东坪、桥口等地。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西商人驻益阳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换购,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人称“滚包商”。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

这种茶主要是晋商经营,又以籍贯不同分为“祁州卷”和“绛州卷”。祁州卷系山西祁县、榆次等地茶商经营,每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支重1100两,数量较少。

四、安化黑茶的种类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笥茶”与“渠江茶”盛茶的竹篾篓如出一辙,茶叶专家结合出土“竹简和木简”的记载,认定这“一 笥茶”为安化渠江黑茶薄片。安化黑茶从汉代渠江皇家薄片传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安化黑茶从汉代“皇家薄片”发展到唐代“渠江薄片”,明代后又发展为“渠江茶”、“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的种类现在概括起来有四类:薄片、三尖、三砖、一花卷。

婚纱照的起源与发展 篇6

婚纱照据说起源与日本,在明治时代后期,有大量的日本人到美国等地”洋插队”,这些人多半是身强力壮的单身汉。因为当时明治政府明确禁止日本人与西洋人结婚,于是这些单身汉只好通过家乡得朋友介绍,用信件方式照对象了。而女方往往急于攀上这门海外姻缘,于是让相亲照片尽量突出优点,掩饰缺点,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而这种奇特的婚姻,在历史上则被称为“照片婚姻”。

有趣的事,美国政府在这方面还曾推波助澜。1908年,日美签署“绅士条约”,承认“照片婚姻”,允许日本新娘入境。然而,大概是照片上的日本新娘长的太相识了,不久每个人就修改了这一条约,规定“照片新娘”必须在带动后于入境处和新郎去办婚礼,由美国牧师带着宣誓,同时拍照留念。这种情况一种持续到大正年间美国开始限制移民。这样的照片传回故里,成为新娘家炫耀的资本。于是本土新郎新娘也就顺理成章接受了结婚要照相的观念,并且发展成套路化得结婚纪念写真了。并由台湾,英国,法国等地推广,宣传,慢慢形成了传统影楼的风格。

婚纱照(http://)起源

在19世纪之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并没有统一的颜色和规格。1499年,在法国路易十二与布列塔尼的安妮的婚礼上,新娘所穿的结婚礼服是第一次有文献记载的婚纱。传统婚纱一般为白色,采用白色的传统可追溯至1840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婚礼。当时女皇穿着白色婚纱,拖尾长达18尺。官方照片被广泛刊登,不少新娘希望穿着类似的婚纱。这传统一直流传至今,而拖尾的长度也是新人富有的象征。

20世纪中叶,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中国的审美意识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起初,某些有宗教信仰的新人穿着白色的婚纱在教堂中举行婚礼。后来这种文化也逐渐普及,更多的新人选择了类似西方的教堂式婚礼。

东西方新人的忌讳有所不同。在美国,结婚典礼之前新郎不能看见女方的婚纱款式,所以挑选婚纱时,女方多会和姐妹或女性朋友前往挑选。因此,美国新人的结婚照多是婚礼现场拍摄。

在东方社会中没有这个忌讳,因此台湾与香港的婚纱公司除了提供礼服出租之外,还延伸出婚纱摄影行业,提供专业的摄影棚、摄影师及其他婚礼相关服务,帮新人拍摄婚纱照,并制作结婚影集和条幅,放在婚礼现场供来宾欣赏。

婚纱摄影的发展

起步期——老照片的时代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家婚纱影楼在国内出现,婚纱摄影也开始渐渐流行,现已成为整个婚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同时,婚纱摄影也经历了从产生到壮大成熟的快速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行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婚纱摄影逐渐步入了品牌时代。起步期——照相馆的延伸国内大部分婚纱影楼的前身是照相馆,当时,人们结婚时一般只拍张简单的合影。照相馆也使用简易的机械相机,化妆也全凭自己喜好,没有专业化妆师和专职摄影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结婚照的要求逐渐多了起来,在拍照时会更换几套衣服,旗袍、军装、古装以及婚纱等。市场要求摄影的分类更加专业和细化,于是一些专业婚纱摄影机构的开始出现,它们配备了一些较为专业的摄影器材,有了自己投资的简易工作间。

发展期——第一桶金的时代

从1992年开始,在台湾风行已久的专业婚纱摄影技术渐渐被祖国大陆吸收引进。

1994年,国内最早的一些婚纱摄影店开始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时的影楼不仅引进了专业的摄影器材,也吸收和培养了一批专职的摄影人才,较为专业的婚纱摄影服务也逐渐在工作中显现。“人们在最初的惊奇之后,很短时间内就接受了这种现代的结婚纪念方式。”金巴黎的经理告诉记者,“在这种消费需求的拉动下,大部分影楼挖到了第一桶金。”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在1997-2001年的时候,婚纱影楼的利润相当高,可达到70%左右,这既是从业者挖到第一桶金的时代,也是婚纱影楼的积累期。

成熟期——数码的时代

浅谈数字的起源与发展 篇7

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 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如果分配猎获物时, 5个人分4件东西, 每个人该得多少呢?于是分数就产生了.自然数、分数和表示“没有”的零, 通称为算术数.自然数也称为正整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为了表示这样的量, 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统称为整数.如果再加上正分数和负分数, 就统称为有理数.

值得一提的是有理数的名称.“有理数”这一名称不免叫人费解, 有理数并不比别的数更“有道理”.有理数一词从西方传来, 在英语中是 (rational number) , 而 (rational) 通常的意义是“理性的”.中国在近代翻译西方科学著作, 就把它译成了“有理数”.其实, 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 其词根为ratio, 就是比率的意思.所以这个词的意义也很显然, 就是整数的“比”.与之相对, 而“无理数”就是不能精确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而并非“没有道理”.

随着历史发展, 公元前6世纪, 当时的希腊有一个研究数学、科学和哲学的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 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 支配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因此世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数或数的比例.他们所说的数是指整数.但是学派中一个叫希帕索斯的人发现没有一个整数比例写成的数可以表示1与2的比例中项.设这个数为x, 1∶x=x∶2, 即x2=2.他又画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 设对角线为x, 根据勾股定理x2=12+12=2, 可见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即是所要找的那个数, 这个数肯定是存在的.可它是多少?又该如何表示呢?希帕索斯等人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认定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新数.这个新数的出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感到震惊, 因为这动摇了他们哲学思想的核心.为了避免支撑世界的数学大厦坍塌, 他们规定对新数的发现要严守秘密.可希帕索斯还是忍不住将这个秘密泄露了出去, 据说他为此被扔进大海喂了鲨鱼.然而真理是藏不住的.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很多不能用两整数之比表示的数, 圆周率就是其中一个.人们把它们写成π, e等形式, 称它们为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一起统称为实数.

在实数范围内对各种数的研究使数学理论达到了相当高深和丰富的程度.这时人类的历史已进入19世纪.许多人认为数学成就已经登峰造极, 数字的形式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了.但在解方程的时候常常需要开平方, 如果被开方数是负数, 这道题还有解吗?如果没有解, 那数学运算就像走在死胡同中那样处处碰壁.于是数学家们就规定用符号“i”表示“-1”的平方根, 即undefined, 称之为虚数单位, 虚数就这样诞生了.后人将实数和虚数结合起来, 写成a+bi的形式 (a, b均为实数) , 这就是复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用虚数和复数表示的量, 所以虚数总让人感到虚无缥缈.随着科学的发展, 现在虚数在水力学、地图学和航空学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在掌握和会使用虚数的科学家眼中, 虚数一点也不“虚”了.

数的概念发展到虚数和复数以后,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连某些数学家也认为数的概念已经十分完善了, 数学家族的成员已经都到齐了.可是1843年10月16日, 英国数学家哈密尔顿又提出了“四元数”的概念.所谓四元数, 就是一种形如q=w+xi+yj+zk的数, 它是由一个标量 (实数) w和一个向量v= (x, y, z) (其中x, y, z为实数, i2=-1, j2=-1, k2=-1) 组成的.四元数在数论、群论、量子理论以及相对论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 人们还开展了对“多元数”理论的研究.多元数已超出了复数的范畴, 人们称其为超越数.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向量、张量、矩阵、群、环、域等概念不断产生, 把数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峰.这些概念也都应列入数字计算的范畴, 但若归入超复数中不太合适, 所以人们将复数和超复数称为狭义数, 把向量、张量、矩阵等称为广义数.尽管人们对数的归类法还有某些分歧, 但在承认数的概念还会不断发展这一点上, 意见是一致的.

传统的数学课在讲述“数”的时候, 只是通过简单的举例就进入了一般的概念介绍, 学生往往对数的概念理解很抽象, 不能很好的把握.如果我们把数字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加入其中, 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阿西莫夫.洪丕柱, 等译.数的趣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12.

[2]艾萨克.赵莉译.我们怎样发现了——数字.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4.1.

[3]斯科特.侯德润, 等译.数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

[4]克莱因.张理京, 等译.古今数学思想 (第一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7.

围涎的起源与发展 篇8

关键词:围涎;起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07-1

一、围涎与围饰的关系

围涎是一种颈部的装饰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物件,而颈部的这种服饰部件最初是挂肩、披肩、围肩等围饰相互借鉴发展而来的。围涎是围饰中的一种,而围饰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据历史资料文献,可以考证的最早的是在夏到周朝时期舞女们从颈部缠绕一周然后披挂在肩上的衣饰,其基本的款式结构一般是圆形或者是方形的,此装饰物叫“帬”,意思是指方形或圆形绕颈部一周披在肩背上的衣饰。围饰的早期形制原形为披围帛和帔子。围饰作为衣饰的一种起源于秦时妇女所着披帛,它以一块纱或布帛围脖子一周,披佩在肩上。《事林广记》所说的帔子也是一种围系于脖子上、披于肩上的服饰品;沈从文先生认为披帛和帔子是两种不同形象的服饰品,披帛形似现代的围巾,帔子则近似后世的云肩。马缟的《中华古今注》载,唐朝披帛由自上而下流行,式样有变化多在胸前结带结,这从唐朝的唐三彩陶俑和壁画中都可以看出(如出土于西安鲜于庭诲墓的唐三彩陶俑,如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中的壁画)上面的女性服饰形象中都可以得到实证。如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馆藏的五彩瓷伏羲神像和神农大帝像,其颈部和胯部都披有层层叠叠树叶围织成的披饰。两位神仙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具有极深远的影响,其颈部、胯部的披饰与后世的柳叶形围涎几近相似,形制上有较深的渊源。

二、围涎与云肩的关系

人们颈部的围饰发展到清代最为盛行的是云肩,到晚清民国时期,由于云肩的普及,围涎应运而生。围涎与云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围涎的直接来源是云肩。在崔荣荣、王闪闪的著作《中国最美云肩——卓尔多姿之形制》一书中,将云肩按照穿着人群的不同来划分,成人女性穿着的称为云肩,儿童穿着的称为小云肩,又称之为围涎、围嘴。根据晚清民国时期围涎的造型观察,婴幼儿的围涎与成人女性云肩有着极为相似的形态结构、造型艺术。所以,晚清民国时期的围涎是因为云肩在民间大众的普及而衍生出来的儿童围饰。成人女性的云肩是以其外在的审美为主要制作动机的,而儿童小云肩(即围涎)则是充分考虑到了其实用功能,是避免幼儿口水或食物玷污衣服而戴于衣服外层的一种装饰物。稍大一点的孩童由于贪玩调皮,为了避免外衣的磨损,此时的围涎制作也比较地厚实,是由多层面料缝纳而成,多为为简单的抹角方形、圆形等外在形态。

从上述多种对围饰的称谓及发展脉络来看,围涎是围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可说是云肩的发展为围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围涎与肚兜的关系

肚兜也叫兜肚、袜腹、抹胸、内衣、近身衣等,是贴身护在胸部和腹部的菱形布块,用带子套在脖子上,左右两角钉带子束在背后,并有兜袋作贮物装饰之用。

传统的肚兜与围涎在其用途、造型、图案、文化寓意方面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肚兜用途不仅是护体、保暖、美观,还有防止小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以免弄脏衣服的作用,其制作精美,款式多样。

肚兜的外形是用五个大小不一的如意形组成的,外轮廓形状类似一个大的如意头肚兜,每块如意都是用透明的圆珠串联而成,形散而神不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水田衣肚兜,以纹的刺绣方式,红、黄二色作底的对称安排,与不同图案的不对称绣纹,统一中见丰富,针法平顺,配色和谐,胸际处小小面积的蓝色在整个肚兜中起到了清新夺目的视觉效果。此款肚兜与后世的围涎不仅是在外形款式上与后来的围涎和肚兜相似,而且装饰手法与后世菱形拼接装饰手法的围涎也是基本一致的。

通过肚兜与围涎的比较,可以发现儿童肚兜的制作中加长了胸前部分的长度,而且传统肚兜服饰的图案题材主要以传统的民俗吉祥纹样和戏曲故事题材为主,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而婴幼儿围涎的装饰纹样也是以这两类为主。另外,从穿着人群来看,肚兜主要有两大穿着人群——女性和孩童。女性穿着肚兜的目的是美化、护体、保暖之功能。而孩童的肚兜主要是考虑护体的功能:一是防止胸腹部受凉,肚脐进风;二是护衣身,防外物。这与围涎的功能又有着不谋而合的相同。所以,又可以说围涎与肚兜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结语

围涎作为一种“静”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一种“活”的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双重的价值。为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研究围涎的起源与发展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希望为研究围涎作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袁仄,蒋玉秋编著.中国结丛书——民间服饰[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2]赵屹,潘鲁生,孙磊,唐家路.民间文化生态调查/锦绣衣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上一篇:张家港食品安全动态下一篇:学校从严治党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