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平台战略

2024-09-22

双平台战略(共5篇)

双平台战略 篇1

1“双转移”战略

1.1“双转移”战略的含义

双转移,是广东创造性地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2008年6月,广东省提出以“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的双转移战略,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通过实行双转移战略,广东省希望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上,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动广东省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劳动力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结构整体优化,本省劳动力就业比重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向二、三产业转移成效显著。

1.2 提出背景

多年来,广东省多项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然而,在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广东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难题,如人均发展水平落后、区域发展不协调、环境资源压力加剧、社会管理压力加大及人口结构素质不够优化等。

1.2.1 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突显,环境瓶颈突出

基于资源要素低成本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外向经济发展模式,成就了广东经济三十年的辉煌,也给广东省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以牺牲资源、能源、环境为代价,以低廉劳动力价格、恶劣劳动条件为基础,加工制造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未来难以维系。广东省土地“瓶颈”制约突出,全省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三分之一,远低于联合国的警戒线。

1.2.2 产业结构、劳动力构成不合理

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较大,70%制造业属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劳动生产率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广东外省流动就业劳动力达1900万,本省流动就业比重仅占27.5%,远低于江苏66.7%和浙江63.2%。广东外省劳动力中,技能劳动者占16.68%,上海和浙江则达到34.5%和27.6%。

1.2.3 金融风暴使外向型经济模式面临着最直接最严峻的考验

2008年广东省GDP增速和三次产业GDP增速均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危机集中暴露了广东省传统发展模式之弊,如区域发展的结构失衡,以及与此相关的城乡、内外消费失衡;内需不足前提下,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外源性经济之市场结构失衡;外源性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投入高,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特别是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尽快得到消解,广东省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将只会是一句空话。

1.2.4 区域发展不平衡

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相对于迅速抬升的珠三角,发展明显滞后。珠三角核心区10.7%全省的土地面积,集聚了三分之一全省常住人口,创造了三分之二全省GDP产出。2006年,全省地区发展差异系数达0.77,高于浙江的0.38和全国0.67的平均水平,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大多数地级市人均GDP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只有珠三角的四分之一,以至于出现“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也在广东”的奇怪现象。

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分别占全省GDP的75.2%、9.5%、6.8%和8.5%,珠三角占全省GDP的75.2%,而其他三个区域不到四分之一。2006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珠三角占全省GDP的将近80%。2006年,珠三角占全省GDP的比例比2000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其他三个区域占全省GDP的比例则分别由2000年的9.5%、8.5%、6.8%下降到2006年的6.7%、7.6%、6.2%(见表一)。

单位:%

2006年,人均GDP珠三角为47094元,东翼11325元、西翼13637元、山区10717元。东西两翼和山区三地人均GDP差距较小,而三地与珠三角的差距很大,且呈扩大趋势。2000年,珠三角人均GDP是其他三个区域的2.7-3.7倍;到2006年,差距扩大到了3.5-4.4倍。2006年,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和山区工业增加值的相对差距在19-22倍之间,一般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相对差距在17-21倍左右,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的相对差距在7至13倍之间,外贸出口的差距则高达100倍,较2000年几大区域间的相对差距更加明显。

区域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到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3“双转移”战略的实施

2008年,广东省开始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在产业转移方面,实行产业转移集聚发展;加大用地扶持力度;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等。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加快省内劳动力向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等。

2“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

2.1“双转移”战略使广东省从容应对危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39081.5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6.0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9270.48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7805.09亿元,增长11.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7.2%。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7946.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全省共有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33个,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82.40万人,转移就业人数128.50万人。

2.2“双转移”战略见成效,地区差距逐步缩小

排在广东省各市经济总量末端的汕尾市,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步入发展快车道。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汕尾市沉着应对,力争实现“弯道超车”,2009年上半年,汕尾实现生产总值173.26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列广东省第二,有8项经济增速指标跃入全省前三,成为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后起之秀。此外,粤东、粤北、粤西分别实现生产总值1246.9亿元、1123亿元和1305.5亿元,分别增长9.6%、8.1%和7.7%,均明显高于珠三角7%的增速,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稳中有升。双转移战略的实施使广东省呈现区域不平衡逐渐缩小、区域发展日益协调的良好局面。

2.3“双转移”有效地达到了“结构调整促外源性经济转型”的目的

2009年,伴随“双转移”战略的加速推进,提前安排省财政扶持产业转移资金,加大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对于改善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基础设施条件与投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速珠三角企业与新增外资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粤北,自“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清远市大力实施“工业园区化”战略,确定了2009年139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422亿元。韶关市1—10月全市3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9%。河源市2009年列入省重点项目9个大项21个子项,年度计划投资54亿元,市安排重点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461.3亿元。

在粤东,揭阳市全力以赴推进中石油炼油、揭阳潮汕机场、惠来电厂、惠来乌屿核电等重点项目建设。2009年以来,揭阳全市生产总值在前3年年均增长16.3%的基础上,上半年增长10.6%,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7%。

在粤西,茂名市纳入省2009年重点项目13项,总投资204.9亿元,其中年度计划投资58.4亿元。云浮市加快推进该市50项重点工程建设(总投资589亿元),至9月底,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66.9%。湛江市列入省重点项目的19项工程,前三季度完成投资97亿元。

大项目的大投入,使得环珠地区抵制住了危机的冲击,并率先力挽狂澜,实现了逆势飘红。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环珠三角力保了两翼不折,腹部不空,因而在为广东保增长的过程中贡献颇为突出。随着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投产,“结构调整”作用凸显,省级产业转移园区投资总额超千亿,极大激发了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带动了本地就业与消费增长。据统计,2009年1-5月粤东西北地区累计新增就业29.5万人,同比上升13.5%;珠三角地区累计新增就业43.4万人,同比下降24.1%。2009年1-11月粤东西北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粤东20.7%、粤西19.5%、粤北山区18.5%,均高于珠三角的15.0%。

2.4“双转移”催生科学发展新模式

事实上,“双转移”在带给环珠三角直接经济收益的同时,更在思想观念层面带来了巨大冲击,更新了环珠三角的发展观念。汪洋曾如此告诫,“双转移”过程中,要走科学发展的路子,要强调又好又快。既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不要为名次、速度所累。

河源提出反传统、反周期、反梯度的“三反”发展思路,发展“四新”产业优结构,打破传统的低端密集型梯度产业转移模式,发挥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突出生态产业重点招商,打造效益园区,着力发展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产业,建设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河源的创新发展思路成效渐显:在粤北山区五市中,去年前三季度,河源市的工业总产值从去年的第4位进到第3位,外贸出口总值从第2位上升到第1位。

2.5“双转移”加快了广东农村劳动力区域间的就业步伐

粤北东西各地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开设专业培训,切实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变人口压力为劳动力资源优势,不仅自身实力得到长足进步,还成为全省经济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09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新增转移就业69.5万人,同比上升42.7%,珠三角地区截至5月累计新增43.4万人,数量则同比下降24.1%。这一升一降,人力资源区域配置明显优化。

3“双转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双转移”战略实施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些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完全依赖行政手段而忽视市场规律,为了本地经济利益当地政府采取各种手段来限制企业要素合理流动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75%的转出地都存在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致使传统制造业迁出之后,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得不到有力的支撑;产业链前后联系不明显,无法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处于产业链低端,难以实现产业的升级;人才需求加大,而培养难以跟上等。

因此,“双转移”战略在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好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实施“双转移”应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积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新形势下,推进“双转移”应坚持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坚持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相结合,坚持产业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产业布局合理与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相结合。产业的转移升级,更应该靠吸引,而不是简单的拉郎配,要让产业像候鸟一样,自动迁徙,但是候鸟的迁徙需要有相应的生态环境来配套的,珠三角未来怎么吸引更高、更有水平的生产力是关键。政府应更多的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应着力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加速我省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三是扩大内需,以需求升级引导产业升级;四是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转移园区;五是完善相应的干部考核机制,提高“双转移”工作实效。

3.2 实施“双转移”应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纲要》将现代服务业的优先发展放在各产业之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有相同的布局,这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所谓“现代服务业”,有两个内涵:一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新兴的或“新崛起”的服务业;二是指“传统服务业”当中经过用新技术、新流程、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改造提升后的那部分服务业。尽管目前及以后一段时期内,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中工业仍占主体地位,但《纲要》作为中长期规划,将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产业放在发展的第一序位,这个导向是明确的,就是要“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广东省在推进“双转移”进程中,应按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3.3 实施“双转移”应关注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但绝不能承接污染产业转移。建议将承接产业转移成果与环境排放指标挂钩,考核地方官员政绩,把单位土地产出效益指标作为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纳入到各级政府促进产业转移的考核体系,以此增强欠发达地区政府拒绝承接污染产业转移和落后产能的决心与动力。另一方面,要逐步成立、完善富有我省特色的产业集群技术开发研究机构和创新平台,以产业集群为纽带,加快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开发,推动技术发展,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摆脱对国外技术设备依赖,利用产业集群对上下游产业的巨大需求,促进配套产业发展,加速产业链完善。

3.4 实施“双转移”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双转移”战略的政策导向,在于促进珠三角和欠发达地区产业同步升级。欠发达地区应依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增强招商引资的目的性,区分不同的产业转移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政策,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加强产业配套,实现从“引资”向“引产业”转变,使产业集群植根,形成区域竞争力。在支持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入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珠三角做好高端产业“增量转入”的支持力度,完善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和“绿色通道”,竭尽全力引进一些产业链条长、带动力强的高层次龙头项目落户珠三角。当然,不能把区域协调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各地都齐头并进,对东西北地区,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其在经济总量上都赶超珠三角,地区差距的缩小和经济指标上的“协调”应主要体现在人均量上。

同时,也应该看到,“双转移”战略并不能惠及广东所有的欠发达地区,受未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约,承担国家生态保护功能以及交通条件不利的边远区域,不可能期望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为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这类地区发展方式与产业布局需要进行科学规划与指导,鼓励其探索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与必要的财政支持,支持其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民生福利改善的充分保障,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广东居民都能充分享受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3.5 实施“双转移”要循序渐进,避免“大跃进”

化危为机,催生了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以大项目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稳压器和强大引擎,成为全省不二之选。而在粤东西北地区,频频引来大项目,有遍地开花之势。大项目的上马对环珠地区的“三促进一保持”来说,功不可没,也逐步夯实了环珠今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的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项目如何防止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和做成“豆腐渣”工程,更值得监察、审计、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政府有钱就政府做了(上马大项目),特别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这种冲动就特别强烈。但是,政府投资往往是效益比较差的。”广东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曾对媒体表示,他认为,投资拉动无非是将眼前消费的这一块,用于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弊端在于加剧已经过热的经济,推动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为了更长远的发展,广东应该有勇气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集中精力实现经济转型。”这样的箴言,对环珠三角来说,也有着现实意义。此外,由于大项目建设有一定的滞后性,真正的生产能力并非一下子就能形成,因此对于大项目的作用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3.6 实施“双转移”要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一方面,不论是转出地还是转入地,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配合,尤其是转出地,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时候,尤其需要有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作为有力支撑,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另一方面,双转移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加,各大高校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制定培养计划,实现高校和社会的对接,以补足“双转移”过程中的人才缺口,有效推动“双转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要紧扣企业需要,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新路子。

总之,在目前全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和压力不断增大的趋势下,唯有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扎扎实实推进“双转移”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省科学发展的诸多难题,赢得科学发展先机,使“双转移”成为广东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徐向龙.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特征与互动效率研究[J].学术研究,2009,(5).

[2]马建会.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平衡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7).

[3]徐向龙.广东省“双转移”战略与产业先导转型升级关键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2).

[4]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坚持“双转移”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形势下“双转移”战略的坚持与再认识[EB/OL].http://www.93.gd.cn.

[5]广东“双转移”战略见成效地区差距逐步缩小[N].人民日报,2009-08-24.

[6]常修泽.珠三角改革发展若干重要问题——常修泽教授访谈[J].学术研究.2009,(02).

[7]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8]王君,张璐琴.珠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基本思路研究[J].经济问题,2008(,11).

[9]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0]广东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d-efault.htm.

[11]广东省人民政府.http://www.gd.gov.cn/.

联想双平板战略费思量 篇2

事实上,自从今年1月6日联想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秀出其首款平板电脑,并大张旗鼓地展开一系列广告推广,业界就一直认为,乐Pad是联想集团鼎力推出的唯一一款平板产品。

但鲜为人知的是,联想集团在为乐Pad卖力吆喝的同时,还悄悄投资了另一家独立的平板产品企业!联想唱的这出戏,让人着实有些看不明白,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联想投资的平板电脑厂商,正是此前争议颇多的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想和启迪创投于去年7月共向其注资5600万元。彼时,苹果iPad已经问世,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全球平板市场。眼红的联想,正是因为看到了苹果平板电脑的辉煌,才试图通过壹人壹本来实现自己的“平板梦”。

据了解,壹人壹本副总裁方礼勇曾担任联想软件事业部副总经理。想必是因为这层关系,壹人壹本才获得联想投资的机会。去年1月,它推出了一款基于原笔迹手写技术的平板电脑E人E本T1,并确定了自己的路线——为中国本土商政用户提供移动办公终端。

但5个月后,联想决定推出自己研发的平板电脑乐Pad,让局面变得山重水复。外界也质疑,联想是否对现状不满意。此后,一个是“嫡生”,一个是“庶出”,“自相残杀”的局面似乎由此形成——联想一面大张旗鼓倾全力在台前叫卖自家商品,一面背地里投资别家同样是做平板产品的企业,其做法令人大为不解。

尽管联想出面解释,乐Pad能够支持Flash播放,并且不需要复杂的视频格式转换,主打“娱乐”路线很明显,而其投资的平板电脑E人E本定位“商务平板”,将目标锁定为商务人群。同一款产品很难兼顾各个方面,联想盘算将“娱乐”、“商务”两手抓。

双平台战略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29例,其中男22例,女7例;年龄17~79岁,平均48.2岁。其中交通事故伤20例,意外摔伤6例,重物砸压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8例,Ⅵ型11例。入院后详细体检明确有无头颅、胸腹部及骨盆重要脏器损伤,明确有无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患肢血管、神经损伤,患肢行跟骨牵引或下肢支具临时制动,并患肢抬高,局部冰敷,给予甘露醇或七叶皂甙钠消肿等治疗;同时进一步行患肢CT及MRI检查评估骨折及半月板,韧带损伤程度,待伤后患肢肿胀大部分消退、皮肤出现皱纹(Wrinke征阳性)即行手术。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于手术台,患肢大腿根部绑气囊止血带,压力为50 k Pa,患侧膝关节下垫软枕,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约15°。所有患者均行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小切口,先行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于胫骨近端偏后侧作长4~5 cm切口,显露隐神经及大隐静脉并予以保护,逐层分离,纵行切开内侧副韧带浅层,并剥离部分鹅足附骊点,直视下掀起半月板观察关节面塌陷程度,复位内侧平台骨折满意后钻入2枚钢针临时固定,缺损处植骨,置入1枚“T”或“L”型支持钢板固定,拔出钢针,然后行膝关节外侧“S”型切口,长10~12 cm,起自髌骨外侧缘2~3 cm,沿髂胫束向下至胫骨嵴外侧,锐性剥离部分胫前肌,显露外侧平台关节面,并以内侧平台关节面为参考,复位外侧平台关节面,如复位后残留骨缺损,则使用人工骨或自体髂骨填入空腔并压实,置入1枚高尔夫或“L”型锁定钢板固定。C型臂透视确认关节面平整,钢板及螺钉位置及长度满意,直视下观察有无半月板损伤,同时行侧方应力实验及前后抽屉试验,直视下探查关节内结构,如合并半月板撕裂或内外侧副韧带断裂及带有部分骨块的交叉韧带损伤,则于平台内固定完成后一期作相应修复处理。修复后需使用支具或石膏托外固定4~6周,交叉韧带体部断裂则待二期关节镜下修复重建。术毕,切口旁另戳小切口置一根负压引流管。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棉垫均匀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及感觉、末梢循环,进行患肢肌力训练及踝泵练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同时促进患肢肿胀消退。一般术后24~48 h负压引流量少于50m L即可拔出引流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4~48 h,不常规抗凝治疗。如无韧带损伤,则术后引流管拔出后进行持续被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功能锻炼。术后2~3周切口拆线,术后4~6周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锻炼,术后12周后根据复查X线结果提示骨折愈合逐渐由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行走,术后2年骨折愈合,择期取出内固定物。

1.4 疗效评价

术后定期行患肢正侧位X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物有无松动或断裂以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情况。采用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评价指标包括膝关节的活动度、疼痛、膝关节稳定性、行走等,其中27~30分为优,20~26分为良,10~19分为可,0~9分为差。患者随访时需行患肢及健肢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并详细记录胫骨平台塌陷程度,胫骨平台最大横径以及后倾角。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取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12~24周。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100°~135°,伸直0°~10°。患膝与健膝胫骨平台塌陷程度,胫骨平台最大横径以及后倾角,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膝关节采取Rasmussen评分,优24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3.10%。

典型病例为一26岁男性患者,交通事故致左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2。

3 讨论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为需要手术治疗的复杂、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目的为解剖复位关节面、恢复下肢力线、植骨及坚强内固定,从而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尽量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图1术前正侧位X线片示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Ⅵ型)

图2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骨折端解剖复位,内固定物位置满意

3.1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特点

Schatzker分型为胫骨平台骨折众多分型中应用最为广泛、经典的方法,SchatzkerⅤ型为胫骨内外侧平台骨折,Ⅵ型为胫骨平台关节面骨折合并干骺端和骨干完全分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同时为双柱或三柱损伤[2]。该类型骨折为高能量复杂骨折,内外侧柱或内外侧柱及后柱严重损伤,严重破坏了膝关节稳定性,不可避免损伤了韧带、半月板,增加了复位及内固定难度[3]。该型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尤其为腓总神经损伤,要对患者进行全面仔细体检,避免漏诊。因合并小腿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肢高度肿胀,出现张力性水疱,皮肤张力大,伤后抬高患肢并需严密观察肢体肿胀程度及感觉,末梢循环,警惕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3.2 把握合适手术时机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较重的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有时合并部分皮肤破损,创面污染,伤后肢体迅速高度肿胀,出现张力性水疱,因此,影响手术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软组织损伤程度及是否获得及时正确处理[4]。一般伤后24~72 h为伤后肢体肿胀高峰期,若此时仓促手术,创面出血多,将进一步加剧局部创伤,加重肢体肿胀,甚至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并且切口张力大,难以一期闭合切口。除非开放性骨折和合并血管损伤需急诊处理外,采取分阶段治疗,先治疗软组织,然后处理骨折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一般情况下,根据损伤控制理论,伤后1周左右为最佳手术时机[5],此时局部创伤反应消失,肢体肿胀大部分消退,皮肤出现皱褶,软组织出现自身修复,术后出现切口坏死及感染率明显下降。

3.3 术中操作要点

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前外侧标准“S”型切口联合内侧小切口。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侧平台相对较完整,往往为一大骨块或粉碎程度相对较轻,很少出现关节面毁损及严重塌陷,而外侧平台常出现劈裂、塌陷移位明显,复位相对较困难,要坚持从简单到复杂原则[6],优先复位内侧平台相对较容易,然后以内侧平台为解剖标志复位外侧平台。对于青壮年胫骨平台骨折,可选择支撑钢板;而对于老年患者,使用普通钢板,螺钉把持力差,可选择锁定钢板,相当于内固定支架作用,减少内固定失败率。普通支撑钢板与胫骨近端解剖形态一致,螺钉从钢板远端由远及近逐个固定,钢板近端普通拉力螺钉需最后拧入,如果先固定钢板两端螺钉,根据弓弦原理,钢板与骨皮质间空隙间产生张应力,可使复位满意的骨折端畸形与再移位。而有时普通钢板塑型预弯后仍与胫骨近端解剖帖服欠佳,钢板近端可远离关节面固定,这时可不通过钢板近端钉孔使用1~2枚半螺纹拉力螺钉固定。使用锁定钢板时,骨折复位满意后可先使用普通拉力螺钉固定,然后使用锁定螺钉,最后将普通螺钉更换为拉力螺钉或者仍保留普通螺钉。

3.4 双切口及双钢板内固定优点

复杂胫骨平台损伤重,常合并内外侧柱或内外侧及后柱严重损伤。生物力学研究表明[7],采取内外侧钢板呈一定角度联合固定承受的最大载荷为单纯外侧钢板固定的4倍,骨折端坚强内固定,骨折端稳定性良好,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因胫骨结节区域血供相对较弱,采取正中直切口放置2枚钢板需广泛游离皮下软组织,且手术视野有限,放置2枚钢板较困难,需持续牵拉两侧皮瓣,势必进一步破坏局部皮瓣脆弱的血供,目前已较少采用。因胫骨内侧柱较表浅,显露较容易,采取小切口即可操作,故采取胫骨前外侧标准切口联合偏后侧小切口,但需确保两切口之间的皮肤桥宽度大于7 cm[8],可避开胫前缺血区域,保护切口周围组织血供,不破坏骨折端血运,可降低切口坏死及感染发生率[4]。安放2枚钢板时,为避免置钉过程中螺钉相冲突,事先应明确计划2枚钢板及每一枚螺钉具体位置与螺钉方向。对于普通支撑钢板,螺钉方向可调整;而对于锁定钢板,由于螺钉与钢板锁定机制及角度稳定界面,一旦钢板固定后,锁定螺钉方向固定,不可调整。在终极固定前,需使用C型臂透视明确钢板及螺钉位置,避免反复调整。增加了切口暴露时间,增加出血量,这一点应注意。

3.5 术后康复锻炼

关节内骨折术后需遵循“早活动,晚负重”的原则进行锻炼。对于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因患者惧怕疼痛,不愿意早期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为避免术后出现关节僵硬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叮嘱患者尽早主动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同时可使用CPM机辅助锻炼[9],可促进肢体肿胀消退,通过关节面模造,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康复锻炼过程需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膝关节屈伸幅度,不可操之过急,强行被动活动,否则容易出现反应性滑膜水肿,加重膝关节疼痛。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重建膝关节稳定性,软组织保护较好,创伤小,牢固固定,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飞,尚希福,姚刚.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1):70-75.

[2]朱奕,罗从风,杨光,等.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的可信度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3):254-259.

[3]曹骏敏,周建刚,谈俊,等.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4):580-582.

[4]闫英杰,程战伟,冯凯,等.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J].中国骨伤,2012,25(7):557-560.

[5]黄保良.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J].创伤外科杂志,2015,17(2):177-178.

[6]徐应坎,李强,申屠刚,等.三种手术方法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3):281-283.

[7]El-alfy B,Othman A,Mansour E.Indirect reduction and hybrid external fixation in management of comminuted tibial plaeau fracture[J].Acta Orthop Belg,2011,77(3):349-354.

[8]Mills WJ,Nork SE.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high-energy tibial plateau fracture[J].Orthop Clin North Am,2002,33(1):177-198.

小米手机 3顶级双平台全球首发 篇4

高通骁龙800最新版8974AB 四核 2.3GHz(WCDMA)

每一代小米手机的工业设计都经过精心考虑,因为不仅要有可装载来自世界各地顶级元器件的结构,更要考虑持久的稳固性与良好的握感。全新小米手机3具备5吋大屏幕,却只有8.1毫米厚。在如此厚度下,依然坚持使用铝镁合金架构与三片式石墨散热膜,使时尚外观兼具良好性能。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小米手机3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小米手机。

NVIDIA Tegra 4 四核1.8GHz 全A15架构

如今手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伴侣,承担了很多的功能,做不同的事情有不一样的场景,比如打电话、收邮件、看电影、拍照等等,在不同的场景里,我们对应用的期望和使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28nm 制程工艺,4+1省电核芯

使用全球首款全 Cortex-A15 架构四核处理器,是迄今最顶尖的处理器架构,性能是A9架构的240%,Tegra 4 实现多项大幅改进:每秒可进行1150亿次浮点运算,超越iPad 4近25%。优化web基础结构,网页浏览能力甚至较 Tegra3 提升160%。

4+1省电核芯,非常快,也非常省电

Tegra 4在四颗CPU之外,还搭载了一颗可变主频的“省电核芯”,实现多重处理节能功能(Variable SMP)四核负责图形处理、大型游戏等高运算量任务,而省电核芯负责待机状态、音乐等低运算量任务。通过智能分配处理任务,功耗较Tegra 3降低45%。

内置72颗 NVIDIA GeForce 图形处理核芯

全面支持最新3D游戏特效

小米手机3 图形处理核芯由72颗 NVIDIA GeForce GPU 核芯组成,每秒可运行1150亿次浮点运算!

支持DirectX 9、PhysX 等多种图形技术与最新的3D游戏动态效果。

就是快!高通骁龙800最新版 8974AB 四核2.3GHz

28nm HPm制程工艺,异步多核节能技术

采用高通最顶级处理器架构Krait400,运行能力是Krait300的136%,整体性能较骁龙600提升40%。

28纳米高性能移动制程(HPm),结合异步多核节电技术,可智能分配每个核芯的任务,减少散热与能耗。

绝佳视觉体验,且更加节能

采用高通全系列最强GPU Adreno330,图形处理性能是Adreno320的160%,运算能力达到200%!

采用独家专利-动态渲染技术与统一渲染架构,极大改进游戏的着色、纹理与抗锯齿效果,并大幅降低所需能耗。

夏普/LG 5吋超灵敏触控视网膜屏

5吋大屏,游戏、视频、阅读一切截然不同!全高清视网膜屏,1920 x 1080全高清分辨率提供标准16:9的完美兼容方案,显示精度高达441PPI,比小米手机2S提高 28%,更细腻、更自然。搭载康宁玻璃,使用超灵敏触摸屏,湿手或戴手套也能操作。

3050mAh 锂离子聚合物大电池

在结构设计时,小米手机就尽可能为更大容量的电池节省出空间。搭载3050毫安时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电量较小米手机2S提升30%,配合CPU省电设计与系统优化,给你更长的续航时间。小米手机3具备快充功能,充电时间缩短30%,对电池寿命毫无影响。

索尼1300万像素相机,配备飞利浦双LED闪光灯

感光元件为索尼Exmor RS系列,堆栈式结构带来超细像素间距,画面精致细腻。采用5组特制镜头及蓝玻璃红外滤光片,还原真实色彩,WCDMA版还支持硬件级手机PS功能,带来更多拍照玩法。飞利浦双LED闪光灯相同电流情况下,亮度提升30%。拍摄夜景时可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达到更稳定的照片质量。

识别不同面孔,智能美颜

小米手机3配备200万像素背照式前置摄像头,拥有30mm大广角,同样距离能拍下更多人的合影。还可智能识别被拍者年龄,根据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美颜方案。

无级震动,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

无级震动具有丰富的震动效果库,由美国Immersion提供技术支持,让你任何时候都获得不同的震动体验。玩游戏时,可以模拟枪声或引擎轰鸣的震动反馈。它还体现在小工具及应用当中,触摸不同的UI界面时产生相应的震动,就连时针与分针的滴答声都能通过震动分辨。

米音2.0

郭振甫:双品牌战略是倍增器 篇5

1989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企业管理工程系,1989年7月加入郑州日产,1991年任公司总装车间主任,1994年任公司采购部经理,1998年任公司财务部经理,2000年任公司第一副总经理,2001年任郑州日产总经理、党委书记。

前瞻观点:

企业的经营者都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但是我想“大”和“强”的前提首先是“活”,然后是“活得很好”,在这个基础上才是活得更长久、活得更有质量。能做长久的企业一定是有收益的,我不相信一个没有收益的企业能走多远。

2006年影响力:

东风-郑州日产帕拉丁车队三次出征达喀尔拉力赛。第385、374号帕拉丁赛车分别荣获第19名、第43名,再续中国车队最高战绩,锐骐多功能商务车伴随战车顺利完赛,彰显中国实力;郑州日产锐骐皮卡成功上市,一舉改变中国柴油皮卡市场竞争格局。

品牌对一个企业的基本含义,我认为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要有一套比较高的标准,最终在用户的心目当中树立一个形象。品牌这件事绝不是简单的“我想怎样怎样”,或者“我说怎样怎样”。品牌的关键是用户怎么看你的产品。

就像消费品里面那些大品牌一样,比如化妆品,那么多品牌的化妆品里到底哪个品牌的产品好、适应市场,其实用户心里是有一个定位的。郑州日产长期以来贯彻的标准是,全方位地吸收贯彻实施NISSAN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在这样的基础上做出产品,对企业来讲,是资源的一种最大化。

对用户来讲,我们也是抱着一种完全负责任的态度。从这样做的效果来看,锐骐系列今年1万台的市场份额,实际上运作周期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应该说还是比我们的预期要好。最关键还是我想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使我们的队伍得到提高。实施这个双品牌的战略对郑州日产的整体形象也是一种促进。

双品牌战略的具体内涵是,充分利用东风和日产两家股东的优势资源,巧妙地掌握差异化原则,迅速做大企业规模,争取效益最大化,双品牌战略是一个倍增器。

日产品牌走高档路线,东风品牌走中档路线,并行不悖;虽然品牌增加了,产品配置和价格拉开了档次,但日产的技术标准、质保能力和销售服务水准不能改变。惟有如此,双品牌战略真正的战略目的才能彻底实现。

除了我们企业内部会讲到的企业文化的那些内容之外,我想郑州日产的品牌核心还在于帕拉丁逐步形成了一个群体。开过帕拉丁的人都知道这个车的越野性是不错的,而且耗油比较低,经济性也很好。百公里12.4升的油耗差不多能和同样排量的轿车相比。这个数字可能有的朋友会有点怀疑,但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我们每年投资在研发上的费用超过1个亿。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来培养一些适合郑州日产特点的核心力量,这个力量也就是我们郑州日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做自己的品牌必然要在研发上有比较大的投入。

事实上郑州日产的出口量是比较大的。我们的路子可能跟别人走的不太一样。我们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定位基本是一致的,可能在国外市场上的价格还要高一些。郑州日产去年的出口总量应该是5600多万美元。如果你留意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可以看到郑州日产的出口量,那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数据。

在2010年之前,郑州日产还要从日产引进后续产品,同时要围绕着日产品牌来延续自主品牌。到2010年时,仅基于现在定下的商品规划,郑州日产的年产销量将达到11万辆,同时还要把自主品牌的MPV和SUV做大。我们还正在与日方伙伴共同开发一个新车种,将来投产时的年销量将不低于5万辆。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成功营销网站:www.marketingchina.com.cn

欢迎订阅《成功营销》杂志!

上一篇:高校C#程序设计下一篇:网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