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安排

2024-05-25

战略安排(共3篇)

战略安排 篇1

高校财务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财务制度安排的主要目的是规范高校财务行为, 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正确处理事业发展和资金供给的关系,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一、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的财务分析

高校财务制度包括高校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入支出和基础设施变动, 以及财务管理状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运用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得最佳的办学效益, 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 创办高水平、高效益的大学是高校财务管理努力的方向。高校必须对自身的办学效益进行分析和研究,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高校财务制度。

高校财务制度与高校发展战略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高校发展战略决定所需财源的数量与规模, 同时也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机制;另一方面, 财务管理制度对高校发展战略也起反作用。适合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 能够促进和保证高校发展战略的实现;脱离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 就会在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延缓战略目标的进程, 阻碍战略目标的实现。高校财务制度是在充分估计影响高校长期发展的内外环境等基础上制定的指导高校财务活动的总规则和总原则, 是实现战略目标的资金与资源的保证。特别是在财务中长期预算编制过程中, 获取的信息通常对于整体战略的可行性起着重要的论证作用, 高校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战略进行及时调整, 以确保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1. 高校发展战略分析。

一个目标明确、立足于现实的战略是高校和谐发展的保证。高校发展战略确立了高校的发展目标与办学方向, 包括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学校特色、学科规划等。高校应在整合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基础上, 做以下分析:一是分析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质量;二是分析未来高校可获得和支配的资源的总量;三是将本校现有情况与国内外同类型高校做比对, 分析本校优势及劣势, 确定发展方向;四是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情况分析本校的适应度、增长度。因此要实现高校的发展战略, 就要对高校财务资源进行战略思考, 在此基础上确定构建高校财务制度的具体要求。

2. 高校财务环境分析。

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分析是高校财务制度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与评价可以获取未来可能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的信息。通过内部环境分析, 可以明晰高校内部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在高校内部权利配置上, 可以明确规定学术组织在教学、科研等学术领域的决策权与管理权以及在财务管理中一定的权力, 制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通过外部环境分析, 可以明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大力支持是高等院校战略成功的关键。高等院校的领导和规划者要能够识别学校的利益相关者,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 重视和发挥包括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3. 财务预算分析。

高校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要进行具体的财务资源存量分析、预测需求及供给分析, 并通过以上分析来明确高校现时的财务资源状况、未来财务资源需求变动和供给情况。应将高校的财务资源状况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所需投入做相应对比, 以找出差距。针对战略目标的具体需求制订一系列的高校财务控制方案, 确保高校未来财务资源满足高校的战略需求。

4. 制度架构的开放性分析。

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 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自身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订。由于高校财务制度一般是基于目前的实际和对未来状况的预测制定的,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与预测不相符的情况, 最初制定的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控制评价体系, 通过对高校财务制度的分析、实施情况的控制与反馈, 做及时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保证高校财务制度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的特点。

2003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绝大多数实行的是“生均综合定额+专项补助”预算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模式的提出是对过去“生均公用经费定额+人员经费+专项补助”的进一步完善。它的设计原理是将学校合理性正常运营支出平均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 按在校学生人数进行补助。专款项目的安排仍然是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实力、基础设施修缮改造的需要并考虑前一年的拨款规模进行确定。此种管理模式取消了对学校人员经费必保的补助政策, 引入合理的生师比修正系数, 促使学校从精简教职工队伍入手, 调整支出结构, 更高效地使用教育资金。同时将同类院校进行归并, 实行相同定额, 促使同样办学规模、支出额度高的学校学习他校先进经验, 压缩不合理支出项目。在这种预算管理方式下, 关键是对生均综合定额的合理确定。目前生均综合定额的确定, 是以承认各校实际支出规模为基础的, 虽然维护了各高校现有的拨款水平, 但不利于学校挖掘潜力, 多渠道筹措教学经费,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也不利于创新的形成和特色的保护。

2. 高校财政拨款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生均综合定额含义模糊, 内容不统一。由于生均综合定额是在生均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测算出来的, 而支撑运营成本的经费来源, 既有财政拨款、又有学校的事业收入, 甚至还有和学生培养没有直接关系的离退休人员经费拨款。所以现行的生均综合定额并不是财政正常经费的拨款标准。

第二, 绩效拨款的力度不够。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 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率和责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世界各国开始进行的财政拨款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产出或绩效拨款机制引入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以产出机制拨款的目的是激励大学提高教育质量, 使更多的注册学生完成学业, 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但是, 目前绩效拨款模式在我国政府对公立高校拨款中, 据笔者调查很少使用, 甚至根本就不涉及。当然这种方法存在着相关绩效指标定性标准不易把握和难以量化的客观因素。

第三, 正常经费公式拨款参数过于简单。虽然“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 扩大了各院校使用经费的自主权, 也照顾到了学校的特殊需要, 在鼓励学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 由于经费确定的主要参数是生均支出综合定额, 计算正常经费总额的自变量是在校生人数。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与“基数加发展”模式相比, 在透明度和公正性方面也有改进。但是, 其缺陷也十分明显:一是它在生均支出综合定额的确定上, 是以前几年的生均综合支出水平、经费开支情况为依据来确定的, 这在客观上承认了历史支出的合理性, 掩盖了历史支出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未能反映出高校的实际成本行为, 也未能反映出高校之间的差别, 尽管已经考虑了学科门类之间的差异。更为严重的是, 该模式把在校生数作为唯一的自变量, 受经济利益驱动, 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的现象便在所难免, 同时在专项补助经费的核定上依然没有脱离“基数+发展”的思维定式。对国家来说, 这种拨款模式失去了政府在经济上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行宏观调控之功能, 造成了资源利用的浪费和效益的低下。

第四, 正常经费和专项补助的结构不合理。高校正常经费是指为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完成各项任务而拨付的财政补助收入部分, 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专项补助是指高校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 在基本支出经费 (正常经费) 以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根据定义, “项目支出”应该是基本支出的有益补充。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受综合定额的限制, 基本支出经费总是数量有限。近些年来, 财政状况比较好的省份和部门 (教育部) , 由于受名义上的生均综合定额标准过高的影响, 财政部门在调整生均正常经费拨款标准上顾虑重重, 谨小慎微, 财政资金只能在项目支出上加大投入的力度, 导致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之间不相匹配, 又加上执行过程中因基本支出经费不足无法解决, 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都被挪到项目支出中申报专款, 使得项目支出额度越来越大, 占总经费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比例的悬殊, 使财政拨款结构严重失衡。项目支出投入越多, 固定资产数量增加就越多, 如设备、公共设施、实验室、房屋等需要进行维护、维修和运行的成本需求也就越大, 造成基本支出经费不足问题恶性循环, 再加上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调节的要求, 使得高校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的自主调节无能为力, 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令人堪忧!

第五, 高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目前高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收支计划, 其预算管理只限于年度预算, 没有与高校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中长期预算;预算内容也没有涵盖资本支出预算部分, 很难将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动进行统筹安排, 无法保证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不能从整体上统筹安排、调度资金, 使相对有限的教育资金向教学、科研等方向合理倾斜。高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 传统上, 对教育经费使用的评价与其他公共支出的评价一样, 重经费申请和资金到位后的预算分配、轻资金使用和使用后的绩效考评。在资金使用的过程管理中, 关注过程而忽视结果。

第六, 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高等学校已从政府公共部门的组成部分, 逐步变成了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教育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 过渡为以财政拨款为主、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新格局。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利益相关者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 都希望拥有参与学校决策和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力。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 为了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和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 除了要了解经费的收、支、余等传统的财务信息以外, 还需了解学校存量资产的状态、使用情况, 真实的负债情况和各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以及所有可能对大学决策、激励、约束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会计信息。作为直接培养成本承担者的学生家长, 出于对受教育者未来收益的关注, 必然想知道高等学校提供高等教育劳务的规模和水平, 以及直接教育成本占培养成本的比重。广大教职工作为大学办学效益法定的内部监督者[1]和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 单位的得与失、能否可持续发展均与他们息息相关, 对于他们来说财务信息的公开至关重要。商业银行作为大学的债权人, 为防范贷款风险, 必然要求大学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 能够披露反映大学可持续正常运行、真实负债情况和偿债能力的财务会计信息, 以满足其对大学的运行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判断, 并做出信贷决策。但是在传统的高等学校财务运行模式下, 资金活动遵循的是“接受拨款-分配使用拨款-再接受拨款-再分配使用拨款”的循环模式,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设计 (有的地区干脆就直接使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只是为了满足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财政预算管理需要, 仅侧重大学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存的核算, 缺乏对大学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真实的负债情况和各项支出的效益等有关信息的披露[2]。因此所得的财务信息, 无法满足高校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校财务制度安排设计

1. 改变现有的财政拨款模式。

改变现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架构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机制。鉴于我国目前是以公立高等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国家,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主要功能是资金筹措功能, 它直接反映政治、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 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不断做出相应调整。在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中, 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当然政府拨款也体现了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由于高教财政拨款既是高教事业发展的重要财源, 同时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高教政策、对高校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杠杆, 涉及高校与政府双方的责权关系, 因此, 在确立高教财政拨款制度时, 为了兼顾双方的利益, 充分发挥高教财政的效益, 我们建议改革现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将高等教育经费按功能分为:基本运行拨款、特色办学拨款、竞争性拨款和发展拨款等四类。其中:基本运行拨款主要用于必保人员、后勤必保公用和基本教学运行;特色办学拨款, 按学科特色、水平和层次确定;竞争性拨款, 主要用于对特色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等经费的划拨, 建议采用市场化的招投标方式确定;发展拨款, 主要用于办学资本性投入和设施的维护。

为了确保教育经费拨款的公平性, 考察国内教育经费拨款的成功经验, 我们建议拨款采用公式法比较符合讲求效益的实际。拨款的计算应尽可能使用详细、可靠、不易被学校操纵的并足以能区分办学层次和水平的变量和因素。拨款的决策机构既要独立于政府的职能部门, 保护大学的办学独立性, 又能执行政府的意志, 体现纳税人对教育的要求, 根据我国的国情这个决策机构应该隶属于中央和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2. 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 是指将整个高校的财务收支列为管理对象, 统筹安排高校财力、物力及人力资源, 并将预算指标与战略目标、业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实现高校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全面预算把高校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动纳入统一计划中, 将高校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到各部门, 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划分, 促使各部门在完成总目标过程中相互协调, 实现高校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促进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第二, 合理编制中长期预算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与管理。合理编制高等学校中长期预算是确保学校长期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措施。高等学校的中长期预算除了要对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事业运行所需资金进行计划安排以外, 还要对诸如资本性支出等投资性资金的筹措与使用做出合理的安排;不仅要编制综合性的财务预算, 还要编制用于控制现金流的资金预算, 以保证长期资金的使用效益。预算的编制既要注重层次, 又要考虑执行的先后顺序。在层次上预算不仅要有学校预算还要有部门预算。在时间性上, 中长期预算要通过具体的年度预算加以落实。

在预算的具体编制和执行过程中, 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要把握好时效性, 学校的部门预算应于年终前完成下年度的收支预算, 且学校预算要力求和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同时出台。其二, 预算批准后应具有足够的执行刚性, 一般不能随意更改, 应严格控制无预算或超预算项目支出。其三, 预算编制应遵守“收支两条线”和积极稳健的原则要求。学校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收入预算, 学校的各项支出全部纳入支出预算;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 真实可靠;支出预算要量力而行, 统筹兼顾, 厉行节约, 避免赤字。其四,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学校财务部门要按计划安排资金, 对经费的使用要分类指导, 并按管理授权分层控制、全程跟踪, 及时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要定期向校领导提供财务信息、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及建议, 校长则应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情况, 平衡各部门的收支情况及时发出修正指令, 使预算控制达到最佳效果[4]。

3. 改革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

大学会计改革的基本思路建议如下:第一, 扩大大学会计信息的服务范围。对于会计的目标, 不论是“受托责任学派”还是“决策有用学派”都要求会计核算要能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高质量的财务信息。然而长期以来, 大学作为政府部门的组成部分, 其会计核算目标只强调为预算管理服务, 是预算管理的工具, 对事关学校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资产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学校的债务规模和资金的使用效益等均没有反映。大学作为依法自主办学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其管理者如果不能准确知晓所管理大学的资源总量、状态和品质, 那么他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也无法预测大学未来的发展;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取得有关影响大学运行、决策、激励等方面的财务信息, 他们也就无法对大学的运行进行有效监督, 这样, 大学的目标也就难于实现。因此, 扩展大学的会计目标是改革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和基础。第二, 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确认原则。我国现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就是说, 权责发生制原则只限于生产经营性收支业务, 而作为事业单位的大学, 其主要业务活动则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收支确认原则。正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原则, 大学的固定资产也就一直没有计提折旧。这种做法造成了大学资产信息的严重失真, 不能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 无形中夸大了高校的资产总额。作为净资产的固定基金也严重不实, 会计信息的衡量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而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来进行高等学校的收支核算, 高校的财务报告就能全面地反映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高等教育劳务的成本;也将使大学会计报告更加完整, 便于进行绩效评估;也能促使学校更加注意对设备资产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更有效地进行预算分配, 实现收入和支出在各个期间的平衡;还能明确学校当期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第三, 改进大学会计报告体系。在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原则的基础上, 改变学校会计报表只提供给政府有关部门的单一用途, 实现大学的会计报告向学校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的财务信息。改进以后的会计报告体系应能够做到: (1) 及时提供当期经费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 以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大学的运行情况; (2) 准确反映费用情况和培养成本的水平, 便于学校管理者进行合理的决策和调整, 便于教职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议; (3) 及时报告校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便于债权人和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4) 将核算系统与预算控制系统进行有机整合, 并与现金和债务管理相结合, 以全面综合地反映学校财务运行状况; (5) 利用报表附注充分披露非现金资源的信息, 特别是对会计报表使用者解读报表重大影响的信息, 如或有负债、人力资本等, 以帮助会计报告使用者正确使用会计信息。

4. 实施财务综合绩效考评。

高等教育具有“拥挤的公共产品”的特性, 是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表现在高等教育可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对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素质、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满足聘用单位更高的要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受益者是国家, 是整个社会;而其私人性则反映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般都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并且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使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受益者。

教育成本由政府或者纳税人、学生、学生家庭、教育捐助者承担。成本的承担者要求资金的支出能够更加有效率;对于基于绩效的财政拨款, 如专项拨款、科研拨款等, 在评估结果上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是很重要的一项。进行财务绩效考评不但能保证优势学科的教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高等学校办学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 从而避免经费投入的过度分散而造成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作为提供准公共产品的高校, 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 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注重资金的使用绩效。

随着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对高校发展战略影响的日益加剧高校财务制度安排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 必须以高校的战略为导向, 从而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都能为战略实施创造价值。基于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能够为高校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监控信息, 学校高级管理层会同有关部门应能通过整理反馈回来的信息, 将实际绩效与控制标准对比, 分析和评估实施的偏差, 对战略规划中不适宜继续实施的部分予以重新修正, 并调整增加符合新的有利于战略规划实施的部分。因此, 高校应当建立基于战略目标的高校财务制度安排, 以确保战略规划的协调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Z].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九届十二次会议修订.

[2]唐宁.大学治理与大学会计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

[3]陈明风.关于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8 (06) .

[4]陈义明.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通讯, 2008 (04) .

战略安排 篇2

实施区域共同发展, 作为江苏全省发展的战略安排, 始于1994年的省第九次党代会。大会指出全省应致力于地域间的协调发展, 首次明确提出了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在江苏省“九五”发展计划中, 以加快苏北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共同发展政策被列入了战略重点内容;进入“十五”时期, 政策层面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2001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淮安召开的“苏北区域发展座谈会”, 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后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 (苏发[2001]12号) 将“加快苏北发展, 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明确为江苏省“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决定专门成立由省委、省政府负责人任组长, 省有关部门和苏南、苏北有关市的负责同志参加的“苏北发展协调小组”, 协调和解决加快苏北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积极营造区域合作平台, 从而为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和组织上的保障。随后的几年里, 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与措施, 努力推进区域共同发展。

二、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

1、实施开发区战略,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 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和优势集群。

(1) 按照南北挂钩结对共同建立开发区的原则, 先后批准在苏北地区成立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工业园区) , 以推进苏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2) 分别提出了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和加快东陇海港口城市连云港建设的战略任务, 以充分发挥徐州和连云港两个苏北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作用[注1]; (3) 围绕特色产业, 促进产业集聚, 加快培育板块经济;以发展‘一地一品’特色产业为突破口, 着力培育产业集群[注2]; (4) 以东陇海产业带建设为契机, 重点发展机械、化工、医药和资源型加工四大产业集群, 并加快物流业、旅游业、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海洋等产业的发展, 增强地区产业发展后劲[注3]。

2、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提升地区经济活力与影响力。

(1) 地方政府主导和推动招商引资活动。通过“苏北贸洽会”等平台, 面向海内外投资者积极推介苏北建设前景, 强力推进苏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力度。 (2) 建立南北挂钩协作机制、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省政府在2001年明确了苏南五市与苏北五市对口挂钩合作关系, 并在随后的相关专门文件中, 明确南北产业转移的相关原则、政策措施以及组织管理, 支持南北产业转移战略[注4]。 (3) 运用金融与财政杠杆支持苏北加快发展, 并大力度扶持苏北民营经济发展, 提升苏北经济活力。在金融政策包括在项目贷款的倾斜和担保支持两个方面[注5]。在财政政策则包括:一是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税费优惠, 三是转移利益分成[注6]。 (4) 注重以科教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培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一是通过采取全额贴息和财政税收政策的倾斜, 推动苏北农业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的实施;二是大力实施苏北人才战略, 将人才培养与开发作为加快苏北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一把手工程”, 从政策和机制上保障苏北发展人才需要[注7]。

3、实施区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全面提升苏北地区社会民生。

进入“十五”, 江苏省进一步加大了苏北高速公路、苏北区域铁路、连云港港口、苏北天然气管道等工程的建设力度, 并大力支持沪宁高速铁路江苏段特别是徐州段的建设, 实施苏北大交通战略。“十五”期间, 共安排涉及苏北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项目共67个, 总投资4400亿元, 占全省总投资的61.7%。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就有869公里, 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的2.3公里的国内外先进水平。同时, 大幅度增加了对苏北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领域的投入, 以全面提升苏北地区社会民生质量。

三、政策效应评析

1、地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苏北地区2007年的GDP为4973.3亿元 (人均16326元)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8.93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509.3亿元。三项指标比2001年的2186.94亿元 (人均6889元) 、84.00亿元和846.09亿元分别增长了2275.43% (2360.72%) 、255.87%和414.77%。在苏北24个县 (市) 中, 人均GDP超万元的有15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5亿元的11个, 其中有5个县超过了8亿元。

2、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苏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中, 第一产业比重已从2000年的26.4%下降到2007年的16.2%, 降10个百分点还强;二、三产业比重则分别从41.4%和32.2%提高到48.9%和34.9, 二、三产业比重比2000年提升了近十个百分点, 其中提升尤为明显的是第二产业。

3、社会民生明显改善。

自2003年以后, 反映社会民生的三项主要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储蓄存款) 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4.7%、34.2%和50%, 年均增长14.9%、11.4%和16.7%, 除人均居民储蓄外的增长速度都快于之前的年均增长速度。2007年, 苏北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655元, 比上年增长15.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52元, 比上年增长了13%, 各项指标的增速进一步加大。其中尤以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最为明显。

4、区域竞争力明显提高。

表现在: (1) 以支柱产业为龙头的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断强化; (2) 以14个省级开发区建设为代表的苏北产业集群和集聚, 使苏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提速; (3) 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加快; (4) 地区综合评价指数 (排名) 不断提升。有关调查显示, 2006年, 苏北发展软环境呈现明显改善的趋势, 获得中外投资者的好评;盐城、宿迁、淮安连续多年被浙商誉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城市, 徐州市入围“2006中国百佳投资城市”排行榜。

四、政策建议

未来在推进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政策与制度安排中, 以下方面值得注意:首先, 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 强化倾斜措施。当前有必要切实做好加快苏北发展的宏观规划和制度建设, 建立区域联动体系促进互补互惠, 避免区域间的产业趋同无序发展和低层次竞争乃至恶性竞争。并在政策措施上更加注重连续性与协调性。第二, 在省级可配置资源中, 进一步解放思想, 强化对苏北发展的政策扶持, 明确倾斜措施。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发展、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 必须制定更为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与政策措施, 切实强化并落实对苏北建设的扶持倾斜。第三, 在市、县级层面,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通过加强对适应本区域发展的制度和规划建设, 积极营造本地区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生态。同时, 抓住时机练好内功, 积极培育后发优势, 打造地区核心竞争力。

摘要:为推动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江苏省持续出台了一系列以加快苏北发展为核心的政策措施。本文对其制度安排及主要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 并对政策效应进行了必要的评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共同发展,制度安排,政策效应,建议

参考文献

[1]樊海宏.加快苏北振兴促进区域共同发展[J].宏观经济观察, 2008, (7) .

[2]赵彤.江苏区域产业结构比较与区域协调发展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 2009, (1) .

战略安排 篇3

1、考研是“剩者为王”,贵在坚持

2、每天要坚持学习3-4个小时

考研阶段分析——全年分为十个阶段

1、从现在起-2011年3月1日:考研预备期

1)院校和专业选择

2)每天2.5小时学习英语(明年9月份没有时间学英语)

1.5小时背单词

0.5小时学语法

0.5小时精读练习

3)数学&专业课的学习

考数学的看基本教材

不考数学的看专业课

4)全年规划,储存一下精神食粮:电影、励志书籍等等

考研四个阶段:亢奋期----平淡期----迷茫期----平静期

精神食粮:录音笔记---把自己每天的复习感想用手机录下来 2、3月1日-4月30日:基础学习期

1)每天2小时英语

1小时背单词

1小时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2)每天1.5小时数学,做基础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和基础题

3)不考数学的看专业课

4)密切关注目标学校的复试调剂情况

复试重点了解差额淘汰率和复试权重

复试内容包括:英语口语、听力;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最难)

复试题的搜集:亲临现场,和师兄师姐们当面沟通。要普遍撒网,重点培养。轻易不要在网上购买资料。

复试题很多都是从初试备用卷中调出来的。3、5月1日-5月7日:阶段调整期

做2套考研真题,测试自己目前的水平,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 4、5月8日-6月20日

1)每天1个小时英语

0.5小时单词

0.5小时阅读理解

2)每天2小时数学,学习标准复习全书

3)每天1小时专业课(不考数学的3小时专业课)

4)每天0.5小时预习政治,看教育部考试中心引发的大纲解析(红宝书)

哲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

法律基础 5、6月20日-7月7日:期末考试周

这次考试成绩会寄到相关机构作为复试时同等条件下择优录取的参考(11月份报名后提交)

1)每天0.5小时英语

2)每天1小时数学

3)每天0.5小时专业课 6、7月8日-9月1日:暑期

暑假期间的学习量相当于一个学期

注意:

1)在校学习不能回家

2)利用暑假期间把辅导班上好,7月初考研大纲准备发行。要重点学习政治,同时每科学习两个小时

3)组建考研团队——考研是一群人的战斗(大家网考研论坛就是个集体团队)7、9月1日-9月30日:考研迷茫期

1)每天1.5小时英语——阅读理解和作文训练(前提是单词过关了)

2)每天2小时数学——标准复习全书

3)每天2小时专业课(不考数学4小时)

4)政治0—0.5小时

5)关注考研招生专业目录的更新,包括: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教材的变动 8、10月1日-10月7日:阶段调整期

做一套模拟题,查缺补漏 9、10月8日-考前2周:考研冲刺期

1)每天1小时英语——真题

2)每天2小时数学——真题

3)每天2小时专业课(不考数学4小时):专业课要关注深层次内容,参考教材及之外的相关书籍

4)每天1.5小时政治

5)报名:每年9月底网上预报名——10月中旬到10月底网上正式报名——11初现场确认

10月底报名截止,以网上报名截止为准,在中国研招网。

11月底,专业课试题命题完毕:去目标学校关注专业课题目。

10、考前两周-考前:恢复调整期

1)每天6小时:上午政治数学、下午英语和专业课——记住自己能记住的 2)考前两周不要放松,要保持自己的紧张的学习状态

11、考完试40-45天成绩公布

7天后自主划线公布

再7天后国家线公布

上一篇: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下一篇:翻译策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