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2024-09-08

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共10篇)

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篇1

儿童因为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较差,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眼外伤, 导致较高的致盲率, 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视力功能, 对其正常生活带来较大障碍[1]。为了进一步探讨导致儿童眼外伤的原因, 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外科从199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60例 (370眼) 眼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 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0例 (370眼) 研究对象均是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眼外伤患儿, 占同期医院所收眼外伤患者的36.40% (360/989) , 男218例, 女142例, 男女比例为1.54∶1, 年龄1.5~14岁, 平均 (7.8±2.1) 岁。左眼186例, 右眼174例, 双眼5例。受伤送治时间最短30 min, 最长45 d, 平均15.6 d。

1.2 方法

主要抽查所选择的眼外伤患儿的住院病历, 统一采用自行制定的表格进行调查, 研究开始前对研究人员就表格使用方式、填写方式等进行培训[2]。

1.3 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完毕, 确认资料有效后, 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年龄、性别分布

根据统计的资料, 本组患儿男218例, 占60.56%, 女142例, 占39.44%, 男女比例为1.54∶1。患儿年龄1.5~14岁, 平均 (7.8±2.1) 岁, 其中5~8岁160例, 占44.44%, 排在发病年龄的首位, 排第二为10~12岁, 共128例, 占35.56%。

2.2 致伤原因及外伤表现

被棍子、木头、铁器、玩具枪弹等导致的钝挫伤181例 (50.28%) , 刀剪等锐器误伤80例 (22.22%) , 爆炸致伤53例 (14.72%) , 石灰或者酸碱溶液等化学物伤27例 (7.5%) , 鸡、狗等动物咬伤19例 (5.28%) 。外伤的主要表现有:巩膜裂伤112例, 角膜裂伤或穿孔109例, 前房血肿31例, 外伤性白内障38例, 眼内容炎21例, 晶体脱位19例, 球内异物10例, 玻璃体积血20例。属于他伤278例, 自伤45例, 意外伤37例。

2.3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 首先进行全身性的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作抗感染或者抗炎症治疗。对爆炸致伤或者金属物致伤患儿先实施X摄片检查, 确诊眼内情况后实施针对性手术;检查中发现眼内有异物, 需要及时进行眼内异物清除术或者切除玻璃体。本组中, 221例对巩膜裂伤、角膜破裂或者穿孔者实施了眼球伤口缝合修补术, 对38例外伤性白内障者实施了白内障摘除术, 并给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晶体脱位者实施晶体摘除术;对前房积血、血肿者前房穿刺放液术, 伤势较轻者给予保守治疗。

2.4 治疗效果

实施治疗之后, 除1例 (1眼) 行眼球摘除术、3例 (3眼) 致盲、5例 (6眼) 不合作之外, 其他351例 (360眼) 大部分患儿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视力恢复≥0.3的患儿有238只眼, 视力恢复>0.7的患儿有151只眼, 详见表1。

眼 (%)

3讨论

在致盲的因素中, 眼外伤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儿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因缺乏生活经验及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之儿童生性好动, 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容易出现眼外伤[4]。本组360例 (370眼) 眼外伤患儿占同期医院所收眼外伤患者的36.40%, 较接近文献报道的数据, 这表明, 儿童群体发生眼外伤的风险较高。从本组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出, 儿童眼外伤的发生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 男童多于女童, 5~12岁为高发阶段。推断其原因主要与男童的性格比女童更活泼、好动, 喜欢持棍棒、玩具刀剑等器具玩冒险、刺激游戏相关;5~8岁的儿童发生眼外伤的比重排在首位, 主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已进入学校就读, 活动能力不断增强, 接触到的玩伴及生活范围扩大, 玩闹条件充足, 加上认知能力增加, 常模仿电视上的打斗行为, 父母看管放松, 因此容易在玩伴之间的玩闹时出现眼睛误伤[5]。 (2) 致伤的原因中, 钝挫伤181例, 占比重最高, 锐器伤80例, 占22.22%, 排列第二, 这说明在儿童的生活中, 棍子、木头、铁器、玩具枪弹、刀箭等是比较常见的致伤物, 爆炸致伤也较为常见, 本组发生率为14.72%, 此外, 动物咬伤和化学伤也占一定比例。眼外伤的表现有破裂伤、穿孔伤和钝挫伤等[6]。 (3) 在临床处理中, 首先送医的时间比较关键, 尤其是对致盲的影响与视力功能恢复的影响较大, 通常在伤后越早接受治疗, 致盲率越底, 视力恢复的机会越高[7,8]。本组受伤送治时间最短30 min, 最长45 d, 其中4例 (4眼) 致盲者, 有3例送治时间超过3 d, 本组只有41.94%的患儿是伤后12~24 h内送院接受治疗, 比重相对偏低。

治疗过程应注意下列要点: (1) 接诊医生应首先仔细询问眼外伤儿童既往病史, 对伤口进行认真检查, 若怀疑存在球内异物则应酌情使用X线片、B超或CT等手段做进一步检查, 从而确定伤情。 (2) 应采用显微镜辅助手术实施, 术前使用庆大霉素对结膜囊以及伤口进行充分清洗, 术中应尽可能减轻组织损伤, 手术结束后, 应及时予以抗感染处理并密切随访, 慎防出现交感性眼炎。 (3) 若遇有严重眼球破裂及有较多眼内容脱出的病例, 也应当尽可能地将伤口缝合, 确保眼球完整性, 尽量避免摘除眼球, 给患儿造成外观的缺陷, 致使患儿不仅缺失视功能, 还因外貌缺陷造成心理伤害。外科手术是较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组除18例伤势较轻者给予保守治疗, 其余均实施了眼内异物清除术、眼球摘除术、白内障摘除术、角膜修补术、晶体摘除术等术式, 结果大部分患儿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导致儿童眼外伤的原因众多, 年龄分别特征、男女性别特征明显, 但通过临床病例的总结分析可知, 绝大多数儿童眼外伤是能够有效预防、避免的。在日常生活中, 应加大对于眼外伤防护的教育宣传力度, 多方普及预防眼外伤的卫生知识, 在幼儿园及中小学课堂开设有关保健课, 教育儿童如何进行视力保护, 预防眼外伤。同时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 使儿童的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 掌握儿童发生眼外伤的特征, 注意采取预防措施, 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随意玩弄刀剪、注射器等锋利的危险物品, 不要在玩耍时乱扔石子或其他带有棱角的硬物, 不要乱放爆竹烟花, 从而尽量降低儿童发生眼外伤的风险。当儿童发生眼外伤时, 应尽早就诊, 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合理救治, 尽可能将眼外伤对儿童视力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此外, 临床医务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水平, 加强对儿童眼外伤治疗的研究, 尽可能挽救患儿视功能, 降低致盲率和视力功能损伤程度, 提高儿童眼外伤后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对儿童出现眼外伤的临床特征、原因、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 总结预防眼外伤的注意要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收治的360例 (370眼) 眼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18例, 女142例, 男女比例为1.54∶1, 主要导致眼外伤的原因有:被硬物撞击、爆炸、玩具枪弹、刀剪误伤、化学物伤害等, 主要外伤类型有眼球破裂、穿孔伤和钝挫伤等。治疗之后, 致盲4例, 视力恢复>0.3有238只眼, 视力恢复>0.7有151只眼。结论:眼外伤是导致儿童眼盲的重要伤病, 对儿童的视力功能影响十分大, 伤后要及时送治, 以降低致盲率。同时, 生活中建议家长加强对儿童的监护预防, 尽量消除致伤因素。

关键词:眼外伤,眼疾病/外科手术,儿童

参考文献

[1]张英.儿童眼外伤297例临床分析[J].实用防盲技术, 2011, 6 (2) :52-54.

[2]童平, 唐罗生, 朱小华, 等.391例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7) :1112-1114.

[3]向正卉.儿童眼外伤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6) :61-62.

[4]朱凤云, 杜允宏, 王圣霞, 等.118例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1, 19 (6) :10-11.

[5]王蕊.北京市顺义区312例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10 (8) :24-25.

[6]黎宗汉.烟花爆竹致眼外伤临床探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3) :124-125.

[7]卢振林, 吐尔逊·阿木提.68例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5) :128-129.

[8]甘斌.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眼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5) :69-70.

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篇2

【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口腔颌面部急诊外伤的原因、部位及特点,从而指导儿童急诊外伤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诊各类儿童口腔颌面部外伤36例,从患儿的急诊外伤特点、原因、部位及治疗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结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对比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结果: 儿童口腔颌面部急诊外伤男女比例为1.61:1,0~6岁阶段儿童急诊外伤发生率较其他年龄阶段高。病因以跌伤及高处坠落伤居第1位(71,2%),交通意外次之(18.4%);锐器及硬物戳伤占8.3%; 其他占2.1%。口腔颌面部损伤部位唇颏部(颏部36.1% 、唇部22.9% )及牙體(40%)好发。患儿急诊外伤类型以单纯软组织伤为主,复合伤性创少见, 其中骨折损伤最常见的是下颌骨骨折(14.1% )。结论: 儿童口腔颌面部急诊外伤与其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密切相关,治疗时需要尽早清洁创面,精确的内固定,正确处理软组织,并注意患儿后期的抗感染治疗及术后的恢复锻炼。

【关键词】儿童;口腔颌面急诊外伤;外伤原因

儿童口腔颌面部外伤在口腔科急诊中最常见,因为其位置比较突出,容易受到伤害。由于口腔颌面部外伤病情一般较急,医务人员必须进行快速,有效地判断,及时遏制病情的发展[1]。儿童的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较成人更为复杂,而且他们的心理、生理发育还不成熟, 其口腔颌面部急诊外伤的特点与成人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对患儿的救治及预后也应该不同于成人。为了解其发病特点,从而指导人们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治救护工作,现将我院我科近一年来收治的36例口腔颌面部急诊外伤患儿病例进行如下临床讨论及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院口腔科急诊收治的各类患儿口腔颌面部损伤36例,其中男26例,占72.22%;女10例,占27.78%,男女比例约1.61:1;年龄0~12岁, 年龄 0~6岁23例, 占 63.8%; 6~12岁13 例, 占36.2%。

1.2 方法

按年龄0~6岁和6~12 岁分成两个年龄阶段,分别统计致伤病因、损伤部位的构成比与急诊患儿人数的关系,然后结合我国儿童心理生理的发育特点进行分析讨论[2]。

2、结果

2.1 致伤原因:以跌伤及高处坠落伤最多,有 26例, 占71.2%; 交通事故次之,具体结果见表1。

2.3 损伤部位: 急诊患儿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共25例, 唇颏部17例, 占 77.5%; 面颊部7例,占 20.5%; 舌、腭部1例, 占 1.8%;其中唇颏部损伤所占比例最大。口腔颌面部硬组织共11例,牙外伤最多,共6例,在所有颌面部硬组织伤中占54.5%,其中以上前牙为主。骨组织中,下颌骨最常发生骨折,共4例,占36.3%;其他1例,占9.4%。

2.4 治疗方法: 对于病情紧急,需要进行急救的患儿,需迅速了解患儿病情,注意患儿意识是否清醒,及时清除患儿的口腔,鼻道等,防止窒息。如有组织变位或舌体后坠,需立即行切开气管[3]。时刻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并检查其重要器官及神经系统体征,待患儿病情平稳后在进行骨折或其他处理[4]。

3、讨论

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龄、发育、心理及行为能力、教育背景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外伤类型及致残致伤程度等均有一定关系。由表1可知,急诊患儿颌面部损伤主要集中发生于0~6岁年龄段,此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快,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但体格生长相对大脑发育迟缓,行为动作能力以及四肢协调性差,而且对事物认识缺乏经验,此时如果监护不当易发生意外。由此可见,适当的行为约束及合理的教育监护,对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的预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由表2可知,从损伤部位看,儿童口腔颌面损伤多以单纯软组织损伤为主。硬组织损伤主要见于牙体,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多见,其他部位骨折较少见,本研究中只有6例由交通事故所致。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患儿能在受伤后及时到医院就诊,为医护人员的诊治及创伤的一期愈合争取了时间,然而也有少数家长错误的认为口腔内的伤口会自行愈合,无需治疗,只有当出现脓肿、破溃、疼痛、牙齿变色等临床症状才想到要看医生,从而延误了治疗。因此,对家长及其看护人进行必要的口腔颌面部创伤知识的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能够尽早有效地治疗创伤,尽量减小其危害性。可见,为做好儿童颌面部外伤的防治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周淑丽 .口腔颌面部外伤 1 306 例临床调查分析.中国医疗前沿,2010,5( 8) :95.

[2]YE GJ.Modern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M]. Beijing: Peopleps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9: 14.

[3]王延风 . 口腔颌面部创伤 242 例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2009,6( 14) : 135-136.

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眼外伤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5例;患儿年龄3~12岁,平均年龄(5.8±1.3)岁;眼外伤发生时间1~6 h,平均发病时间(2.2±0.6)h;左眼眼外伤疾病患儿17例,右眼眼外伤疾病患儿21例;治疗组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14例;患儿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6±1.2)岁;眼外伤发生时间1~7 h,平均发病时间(2.4±0.5)h;左眼眼外伤疾病患儿16例,右眼眼外伤疾病患儿22例。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1)病情经诊断后确诊为眼外伤;(2)眼外伤发病时间在10 h以内;(3)患儿以往没有眼外伤病史;(4)排除合并患有其他眼部疾病的可能;(5)患儿家长知情并自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6)以往没有接受过程手术治疗;(7)机体情况能够满足手术和麻醉的要求;(8)患儿年龄在2~13岁;(9)患儿家长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1)病情经诊断后没有确诊为眼外伤;(2)眼外伤发病时间在10 h以上;(3)患儿以往有眼外伤病史;(4)合并患有其他眼部疾病;(5)患儿家长知情并不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6)以往接受过程手术治疗;(7)机体情况不能够满足手术和麻醉的要求;(8)患儿年龄在2岁以下,或在13岁以上;(9)患儿家长知情并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4 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临床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主要措施包括:在显微镜的配合下,采用标准三通道睫状体扁平部入路方式实施玻璃体切割手术。在瞳孔散大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对于存在外伤性白内障疾病的患儿,应该首先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由于患儿年龄小,没有晶状体核,因此对晶状体皮质进行单纯抽吸后即可完成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操作。对于存在晶状体半脱位症状的患儿,晶状体悬韧带的离断程度<180°的,应该将晶状体后囊尽可能保留下来,以备进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晶状体悬韧带的离断程度超过或者等于180°的,不应该保留晶状体前、后囊。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患儿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该联合应用重水,实施超声粉碎晶状体摘除树立。每500 mL玻璃体切割液中应该加入浓度为l‰肾上腺素0.5 mL。对于眼内炎、球内存在异物及合并视网膜脱离症状的患者,应该尽早实施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以将玻璃体内炎性细胞及脓团彻底清除,切除玻璃体内的异物通道,以使对视网膜的牵拉得以解除。对化脓性眼内炎疾病患儿,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该在玻璃体腔内注入万古霉素1 mg。眼内异物患儿在对玻璃体进行切除处理之后,磁性异物采用接力磁棒自睫状体平坦部位的手术切口中取出;非磁性异物采用异物钳进行抓取后经平坦部位的手术切口取出,嵌顿视网膜的异物,应该首先将异物周围机化组织包裹清除,使异物充分游离之后,采用激光对异物周围的视网膜组织进行光凝处理,再采用异物钳对异物进行抓取之后经平坦部手术切口取出。对于合并存在视网膜脱离的患儿,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该将基底部玻璃体皮质彻底切除,以及对视网膜牵拉的玻璃体,将视网膜前膜及视网膜下膜剥除,对视网膜裂孔进行仔细寻找,用激光对裂孔进行封闭处理后,采用硅油进行眼内填充,术中根据视网膜的实际情况实施膜环扎术。术后进行常规抗炎治疗[2]。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儿的致盲人数、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眼外伤病情治疗效果、眼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时间、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功能痊愈:患儿手术后视力水平提高2行以上,或达到外伤前的视力水平,光感术后视力水平提高0.025以上;解剖痊愈:患儿手术后屈光间质呈透明状态,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效果,眼球成功得以重建,而视力水平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的要求,或婴幼儿的视力检查结果显示为不合格;未愈:患儿手术后视力水平没有任何改善或更差,屈光间质仍然处于混浊状态,或眼球的解剖结构重建以失败告终,眼球发生严重萎缩[3]。

1.7 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时间、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儿在手术治疗后(74.92±5.39)d眼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正常,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9.05±3.18)d;治疗组患儿在手术治疗后(57.70±5.18)眼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正常,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2.06±4.33)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致盲人数和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患儿在手术后有1例最终致盲,治疗组患儿在手术后有2例最终致盲;对照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眼外伤病情治疗效果,见表1。

3 讨论

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儿童眼外伤进行救治,不仅仅会对患儿的视力水平恢复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眼球发生萎缩,甚至导致被迫接受眼球摘除术,给儿童的精神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够充分解决过去常规手术难以对严重眼外伤疾病达到治愈效果的问题,使大多数外伤眼疾病患儿的患眼能够获得解剖修复,生理功能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预后情况明显提高[4]。

眼外伤疾病通常情况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病理学发展阶段:(1)炎性反应期:在受伤后的一个星期以内,该阶段眼内组织处于水肿和出血状态下;(2)细胞增生期:此时组织会出现增生、修复的表现,但没有出现瘢痕牵引,玻璃体已经出现后脱离现象;(3)组织重建期:在受伤后两个星期后,眼内有机化增殖现象出现。眼外伤疾病接受急诊清创缝合术治疗之后,通常选择下选择伤后10 d即细胞增生期内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此时,外伤已经基本痊愈,眼内的炎症状态趋于平稳,玻璃体已脱离,眼内纤维组织的增生程度尚没有达到纤维化,角膜的水肿状态基本好转,手术操作难度明显降低,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儿童眼外伤疾病由于致伤物多数情况下会带有一定的病原体,再加上儿童的玻璃体表现致密,是一种良好的细菌培养基,所以眼内炎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儿童的眼部在受到损伤后修复活跃,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展速度快,如治疗不及时,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出现眼球炎,致视功能下降甚至眼球萎缩,一旦确诊应接受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治疗[5]。

摘要:目的 对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对患有眼外伤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眼外伤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临床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眼外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致盲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眼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时间、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对患有眼外伤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外伤,儿童,治疗

参考文献

[1]周昕,任兵,高晓唯,等.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J].国际眼科杂志,2011,15(15):1767-1768.

[2]张莉薇,席兴华.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17(15):1425-1426.

[3]刘刚,胡雨珠,高保清,等.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12(16):136-137.

[4]姜燕荣,黎晓新,殷春悦.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特点及疗效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11,37(13):169-170.

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分析 篇4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伤;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189-01

对于口腔颌面外伤疾病来讲,医学上指的是病人的颌骨、颜面及口腔位置出现损伤,在临床治疗方面属于头面部损伤范围。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病人口腔颌面外伤占据全身创伤的35%。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所以,医护人员应深入研究此病症的治疗方法[1]。我院选择自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200人,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200人,其中,共有男性患者113人,女性患者87人,患者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37.2±4.6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口腔颌面外伤,其中,单纯软组织损伤病人共计80人,占据总人数比例为40%,骨组织损伤病人120人,占据总人数比例为60%,期间,病人下颌体骨折人数共计20人,颏部骨折人数共计36人,上颌体骨折人数共计24人,颧弓颧骨骨折人数共计40人。导致病人出现骨折的成因分别为:打击伤人数44人,交通事故人数112人,建筑工地造成损伤人数24人,其他损伤人数20人。

1.2 方法: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对患者的病情实施全面、细致的检查,判断病人是否存在生命危险,然后联合骨外科、胸外科、脑外科等有关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联合会诊。将抢救病人生命作为最关键的工作。待患者病情平稳以后,由主治医生在6小时--12小时内对患者实施颌面软组织清创缝合手术。在其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发生感染情况,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感染,操作人员需要适当加宽缝合的间隔距离。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引流操作。针对伤口已经出现感染情况的病人,一般不可以马上进行一期缝合,而是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控制感染病情,然后再结合病人的康复情况进行缝合。在处理骨组织创伤患者时,应先明确骨折的位置及基本情况,结合病人的病情合理选用牙弓夹板不锈钢丝进行固定结扎,或者切开复位钛合金钢板进行固定[2]。

1.3 疗效判定标准:(1)满意: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语言、护理操作、治疗效果表示满意;(2)基本满意: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语言、护理操作、治疗效果等大致满意;(3)一般满意: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语言、护理操作、治疗效果表示不满意也不厌恶;(4)不满意: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语言、护理操作、治疗效果不满意,感觉抵触。

2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200位患者中,经过治疗以后,都得到康复,治愈率为100%。

2.2 患者满意度调查:200位患者中,满意人数有100人,占据比例为50%,基本满意人数有56人,占据比例为28%,一般满意人数有40人,占据比例为20%,不满意人数有4人,占据比例为2%。患者总满意度为98%。

3讨论

对于口腔颌面部來讲,其是人体结构中极为关键的构成部分[3]。因为其处于人体的暴露位置,所以很容易遭受外界突发情况的损害,导致下颌骨因为处于面部的前下方位置,同时在颌面的骨骼位置中体积相对较大,当遭遇外力的作用,经常先接触地面或者物体.所以,颌面外伤是人们经常出现的外伤位置。鉴于人体面部较为特殊,同时民众对外貌的重视程度较大,所以,在治疗病人口腔颌面部外伤期间,需要对伤口实施有效处理,并且观察病人后期恢复情况[4]。

相关医护人员在总结口腔颌面外伤的处理时认为,在急救此位置期间,需要树立整体的观念,在对患者的伤情进行检查期间,不可以仅单独对常规的呼吸、血压、脉搏、瞳孔等进行检查,同时还需要对病人的四肢、脏器等进行全面检查,判定是否发生复合伤,进而避免因为检查不全面而延误患者病情,对病人健康造成危害。在检查期间,假如发现病人颅内出现血肿问题,需要及时与相关外科医生进行联合会诊,及时清除病人脑中的血肿。假如条件许可,可以与胸外科、骨科等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联合会诊,给予病人全面、细致的检查。在治疗期间,应保证病人呼吸通畅,其是处理口腔颌面外伤的基础,尤其是针对出现颌面严重外伤的病人,更需要对该问题予以重视。治疗期间,针对口腔颌面位置肿胀十分严重的病人,可以适量应用地塞米松药物进行消肿治疗,当患者出血量较多,甚至发生休克问题时,需要积极的予以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意识。因为人体颌面部的组织具备较强的自我恢复功能,所以需要适当留存相应组织。

我院选择自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200人,对其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统计学处理,所有患者均得到康复,治愈率为100%,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为98%。该研究证实,在处理口腔颌面外伤期间,需要及时清理外伤部位,保证病人的生命体征,合理应用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刘丽莉,沈荣,高国斌等.87例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4):394-395.

[2]杨海.口腔颌面部创伤263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9):94-94.

[3]李莉,张红荃.口腔颌面外伤300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4):572-573.

[4]范忠录.口腔颌面部外伤78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8):51-52.

[5] 严重口腔颌面外伤与全身麻醉[J]. 口腔医学. 1998(01)

[6] 孙伟成,马全利,段秀芹. 口腔颌面外伤524例临床分析[J]. 黑龙江医学. 1994(12)

[7] 袁益屏. 口腔颌面外伤196例临床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01)

[8] 寿柏泉,孟昭业. 325例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分析[J]. 上海口腔医学. 1994(02)

[9] 姚友林. 口腔颌面外伤110例临床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1996(04)

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眼外伤患者372例中, 儿童患者有86例, 占到总眼外伤患者的23.12%, 对其进行临床统计和分析。在86例患儿中, 男性患儿67例, 女性患儿19例, 男女比例为3.5∶1;患儿的年龄在0~12周岁, 平均年龄 (6.45±2.78) 岁;农村患儿59例, 城市患儿27例;在24 h内就诊的为27例, 24~48 h内就诊的为36例, 超过48 h后就诊的为23例。

1.2 外伤的种类:在86例眼外伤儿童中, 有锐器伤19例, 其中主要原因有剪刀刺伤、针刺伤、铁屑弹伤以及竹签、铁丝等刺伤;眼挫伤22例, 其中主要包含球类击伤、铁棒击伤、书本、石块等击伤;有打击伤15例;爆炸伤16例;动物抓伤8例、车祸与跌倒碰伤共6例。

1.3 眼部变化与并发症:患儿主要眼部改变为角膜浑浊水肿, 发生角膜裂伤和穿孔伤、眼内容物脱出、眼内异物、视网膜震荡出血、玻璃体浑浊以及积血。同时出现出现白内障12例, 青光眼9例、前房积脓4例、色素膜炎4例、眼内炎以及视神经萎缩各3例, 另有2例患儿出现上睑下垂。

1.4 治疗方式:对于单纯的前房积血的患儿给药甘露醇实施静脉滴注, 在3 d中对患儿实施止血处理, 3 d之后活血治疗, 在5 d的治疗之后患儿发生前房积血不吸收、眼压在30 mm Hg以上的患儿需要进行前房穿刺冲洗;结膜、角膜出现裂伤邝在显微镜下实施结膜与角膜的缝合手术, 虹膜根部断离实施根部的缝合[2];晶状体出现异常浑浊的患儿及时进行白内障摘出手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眼内有异物的患儿实施异物摘出手术;眼球已经严重破坏无法缝合或者是眼球出现严重的感染和萎缩, 临床治疗完全无效的情况下, 将眼内容物摘出或者是实施眼球摘除手术[3];发生眼内炎的患儿给药光谱抗生素实施抗感染治疗;对于继发性清管炎患儿在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基础上实施抗青光眼手术。

2 结果

通过对患儿的资料实施分析统计发现, 发现眼外伤患儿多为男性患儿, 发病阶段多在学龄前期, 即3~6岁的阶段, 农村的发病要高于城市儿童;导致眼外伤的原因主要是钝器和锐器;并发症通常为角膜浑浊水肿、白内障、眼内积血以及眼内炎等, 在治疗之后患儿的视力有了较大的改善, 治疗后的致盲率为14例 (16.28%) , 患儿的脱盲率为34.88%。

3 讨论

在临床眼科中, 致盲的主要原因就是眼外伤, 也是造成单眼盲的首位原因。尤其是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其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都不成熟, 天性好动且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伤害。而眼睛是人体中最为脆弱的器官之一, 由于部分眼睛暴露在眼眶之外, 因而其外伤的发生率要远高于人体的其他组织器官[4]。对于儿童患儿而言, 及时的治疗是改善视力功能障碍的重要环节。在本文的分析统计中发现, 儿童眼外伤的男童多与女童, 主要原因是男童更加活泼好动, 喜欢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物品如木棍、石头等作为玩具, 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缺乏安全意识;其次以学龄前期的儿童发生眼外伤最为常见, 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容易脱离成人的看管, 缺乏保护自身的能力;同时农村的儿童要多于城市的儿童, 相对于城市儿童来说, 农村儿童的活动场地更大, 存在的危险因素更多, 家长疏于看管, 因而受伤的机会也会更大[5]。同时在成实力严重损害的主要原因有三:分别是入院的时间过短、伤情重以及救治不当造成的, 因而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教师以及社会都需要增强对眼外伤的重视, 强化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期儿童的监护, 一旦伤害发生要第一时间就医, 而医师要全面仔细的为儿童检查和治疗, 把握好手术的直营正, 减少视功能损害、提高脱盲率。

参考文献

[1]龚丽君.儿童眼外伤致视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21) :2581-2582.

[2]许之娟, 刘桂香, 王玲, 等.儿童眼外伤治疗前后双眼视觉功能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 33 (3) :175-178.

[3]王玲, 刘桂香, 许之娟, 等.儿童眼外伤76例双眼视功能的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 (6) :954-957.

[4]刘永华, 张劭茹, 国庆峰, 等.山东聊城市儿童眼外伤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 36 (3) :196-199.

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2014年在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年轻恒前牙外伤患儿125例, 共有外伤牙228颗, 平均1.8颗/每人, 患儿年龄在7~15岁, 平均 (8.4±1.3) 岁, 其中男84例, 女41例。男女比例约2.05:1。其中上前牙179颗 (78.51%) , 下前牙49颗 (21.49%) , 上中切牙外伤最多为141颗。

1.2 方法

1.2.1 术前检查:

外伤牙常规拍摄X线片以确定诊断、观察牙根外伤及发育状况。

1.2.2 口腔检查:

所有患牙须经两位主治医师诊断, 以确定牙根发育状况。自然光线下, 医生采用口镜、镊子、探针检查患牙有无折断及折断部位、范围, 有无露髓, 牙齿松动, 脱位程度;有无叩痛及牙龈牙周牙槽骨状况。采用光照法检查牙釉质裂纹的有无, 即用平行光由切缘平行牙长轴照射, 或由舌侧透照, 可见暗裂纹;斜射光照射, 可见清晰的裂纹。

1.2.3 应急处理:

①仅有牙釉质裂纹:进行光固化玻璃离子复合树脂修复;②牙体缺损未露髓: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玻璃离子复合树脂修复;③牙冠折断牙髓暴露:局麻下行活髓切断术或根尖诱导成形术;④冠根联合折和根折:尽量保存患牙, 局麻下行活髓切断术或根尖诱导成形术后, 严格复位, 牙弓夹板结扎固定, 固定4~6周, 每周复诊, 调整牙弓夹板和结扎钢丝, 对颌牙调殆, 消除咬合创伤;⑤移位牙:严格复位后树脂夹板及颌垫固位, 固定两周后复诊, 观察松动恢复情况决定是否拆除;⑥脱位牙:将脱位牙严格消毒后, 如根尖孔已经形成, 一次性根管治疗充填后即刻再植, 适当调磨患牙和对合牙, 每周复诊;如根尖孔尚未形成, 则先即刻再植, 随诊观察, 视牙髓状态决定治疗方式;⑦嵌入型脱位牙:可先随诊观察, 3个月, 6个月分别复诊, 如患牙未自行萌出, 采用正畸方式助萌[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选用卡方检验, 检验水准选择α=0.05, 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合并损伤情况

单纯牙外伤患儿74例 (59.20%) , 合并颌面部软组织损伤者43例 (34.40%) ;合并颌面部骨组织损伤者6例 (4.80%) ;合并身体其他部位损伤2例 (1.60%) 。

2.2 牙外伤情况

见表1, 可见学龄儿童牙外伤的主要类型还是牙齿松动146颗 (64.04%) , 其中占主要的是冠折未露髓类型共55颗患牙。

2.3 外伤地点及发生原因

见表2, 可见学龄儿童牙外伤的主要发生地点为学校72例 (57.60%) , 其次为家庭22例 (17.60%) ;而由于东北地区冬天下雪路滑, 道路上的意外也不容忽视, 已经达到了19例 (15.20%) 。

2.4 上、下前牙外伤类型

见表3。

2.5 不同性别发生牙齿外伤的原因

见表4。

备注:χ2=13.032, P<0.05。

备注:χ2=14.557, P<0.05。

2.6 送诊情况

外伤患儿大部分由老师送诊, 69例 (55.20%) ;其次是家人56例 (44.80%) 。

2.7 送诊时间

受伤后1h以内就诊为97例 (77.6%) , 1h-24h就诊为22例 (17.6%) ;24h以上6例 (4.8%) 。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 牙外伤类型与其所受外力的大小、方向、相对速度及牙根发育程度等因素有关[1]。7~15岁学龄儿童的前牙一般都为年轻恒牙, 若牙根尖狭窄和根尖孔已完全形成, 则其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相对坚固, 就容易引起牙冠或牙根折断;若受伤牙为牙根未完全形成的年轻恒牙.则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组织相对薄弱, 根据所受外力的方向、大小、速度等, 牙齿就容易向薄弱位置移位, 脱出, 反而缓冲了牙齿所受的外力, 牙体本身就不容易发生折断。从表1看出, 釉质裂纹的例数不少, 不容忽视, 提示医生在口腔检查时争取做到不要漏诊。而牙釉质裂纹多为受硬物直接撞击所致。裂纹走向没有一定规律可遵循, 极其容易漏诊。而釉质裂纹可直达釉牙本质界, 外源性色素会渗入裂纹导致牙齿变色, 唾液和细菌也会侵入裂纹, 刺激牙髓, 从而引起牙髓炎[2~4]。在本研究中, 我们由两位主治医师认真检查, 并详细询问患儿牙外伤的情况, 争取做到不漏诊并积极治疗釉质裂纹。从表2中看出, 牙齿外伤在学校发生的几率比较大, 因此要从多个方面做好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宣传工作, 加强学校的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年轻恒牙外伤发生。

在本研究中, 我们通过表3发现, 发生牙外伤的学龄儿童上下前牙的位置有明显差异, 学龄儿童牙外伤主要发生在上前牙, 其中上前牙179颗 (78.51%) , 下前牙49颗 (21.49%) , 上中切牙外伤最多为141颗。由于上前牙的根尖孔发育较下前牙慢, 在平均年龄 (8.4±1.3) 岁时, 发生牙外伤, 通常下前牙的牙根已经发育完全, 而上前牙的牙根未完全发育成, 因此, 在发生种种类型的前牙外伤时, 上下牙是有明显差异的, 这样也就决定了对上、下牙外伤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分析这主要与上切牙在牙列中所处的位置有关, 上中切牙位于牙列的最前方, 且突出于牙列弓形面, 而下牙在正常咬合情况下处于上前牙舌侧, 外力作用时, 上前牙起到了缓冲作用, 故外伤较上前牙少[5]。

在本研究中, 我们通过表4发现, 发生牙外伤的学龄儿童性别也有显著差异, 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可能这个年龄段儿童已经适应了小学生活, 加上男孩性格一般较女孩活泼好动, 体育课、课间、中午午休期间喜欢追逐打闹, 故容易发生牙外伤。因此, 应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教育, 让广大家长及教师对男孩的室外活动应更加引起注意和关心, 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学龄儿童中男孩恒前牙外伤的例数[6]。

在本研究中, 我们发现, 送诊越及时的患儿, 外伤牙治疗和固定的效果越好, 可喜的是, 由于现在通讯方式发达, 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沟通相对及时, 加之学校对学生安全的重视, 本研究中的患儿几乎都在受伤第一时间就诊, 一小时内就诊患儿为97例, 占77.6%, 这给患牙的治疗和脱位牙的再植争取了时间, 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 我们还发现, 学龄儿童牙外伤的同时, 还经常伴有其他损伤, 本研究中, 单纯牙外伤患儿74例占59.20%, 合并其他部位损伤者共51例占40.80%, 提示我们在进行牙外伤治疗之前, 应首先让患儿去相关科室检查有无其他重要器官的损伤, 以免贻误病情[7]。保护牙列的完整性对儿童的咀嚼功能、发音功能、消化功能、身体发育以及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 儿童家长和老师也应重视对儿童牙齿的保护, 在体育课、轮滑, 滑雪或其他运动中, 可以给儿童佩戴合适的牙托, 防止发生损伤[8]。

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儿童恒前牙外伤发生的规律、应急处理方式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25例学龄儿童年轻恒前牙外伤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发生原因、发生地点、外伤类型、年龄、性别等差异。结果:学龄儿童年轻恒前牙外伤发生的高峰年龄为911岁, 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男女比例2.05:1。外伤原因以自己摔倒最多, 以上颌中切牙冠折多见, 秋冬季节高于春夏季节, 学校为主要外伤发生地。结论:学龄儿童年轻恒前牙外伤发生一定有规律, 外伤后就诊时间越早相对预后越好。

关键词:学龄儿童,年轻恒前牙,牙外伤

参考文献

[1]Gabris K, Tarjan I, Rozsa N.Dental trauma in children presenting for treatment at the Department of Dentistry for Children and Orthodontics.Budapest, 1955—1999[J].Dent Traumatol, 200l, 17 (3) :103-108

[2]席俊明, 张桂香, 徐爱辉, 等.158例大学生牙外伤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 35 (6) :73-74

[3]符大勇, 周磊, 崔传江, 等.前牙外伤后变色漂白45例 (62颗) 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 29 (5) :88

[4]王辉, 刘春秀.自体牙断冠再接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 34 (4) :94-95

[5]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J].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175

[6]Hunter ML, Hunter B, Kingdon A, et a1.Traumatic injuryto maxillary incisor teeth in a group of Scaah Wales School children[J].Endod Dent Traumat01, 1990, 6 (6) :260

[7]杨是, 石四箴.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51-259

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2007年共收治儿童外伤298例,其中外伤性白内障50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2岁,2岁~4岁10例,5岁~6岁33例,7岁~12岁7例。

1.2 致伤原因

儿童眼外伤中占第一位的为玩耍斗殴类,占52%,其次为爆炸类,占22%详见表1。

注:其他类指化学烧伤、热烧伤、动物致伤、意外伤等

1.3 伤后就诊时间(见表2)

1.4 治疗方法

50例患儿均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能配合行角膜径曲率及眼轴长度测量的儿童,均按SPK-II公式计算出人工晶体度数,其结果再减去1.5D;检查不合作的患儿行全身麻醉。术中在注射黏弹剂时,若有虹膜粘连的患儿则一边注射一边分离粘连。全部采用罐式破前囊。术毕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0 mg,地塞米松5 mg,托吡卡胺散瞳,术后静脉输注地塞米松5 mg~10 mg,维生素C 2 g、氨苄西林1 g~3 g,持续3 d~5 d。

2 护理

2.1 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反应分析

2岁~12岁的患儿,其行为开始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开始体验能力的实现,住院患儿比较典型的心理反应有分离性焦虑、反抗、抑郁自卑[1]。

2.2 心理护理

患儿的心理护理包括两个方面,即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心理准备和护士的心理护理[1]。

2.3 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心理准备

其时间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般认为学龄前儿童最好的是在入院前1 d进行,学龄期儿童可适当提早一些,使孩子能有较充分的时间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其内容包括向患儿讲清楚住院的原因、目的以及患儿需要配合的方面以及注意事项。

2.4 护士的心理护理

不同年龄的患儿其住院反应是各不相同的,针对以上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4岁以下的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明显,尽可能地让家长陪护,通过逗、哄、讲故事、讲道理、表扬、鼓励等方式,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帮助患儿建立对住院环境的安全感和责任感。对年龄在8岁~12岁的患儿,护士应与患儿进行充分的语言沟通,帮助患儿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积极、主动了解患儿的需要,尽可能满足患儿的合理需求,取得患儿的充分信任,避免恐惧心理的产生。向病人或家属提供诊断和治疗安排的信息,使患儿和家属获得安全感。

2.5 术前准备

首先,应向患儿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的基础情况,消除或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①按内眼手术常规准备:术前充分冲洗结膜囊,保持结膜囊清洁。进行泪道冲洗,若有炎症,应待炎症基本控制后再行手术。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②术前用托吡卡胺散瞳,以利术中操作,每5 min 1次,共3次,并轻压泪囊部,防止药液通过鼻黏膜迅速吸收产生全身毒副反应。③全身麻醉者除做好以上准备外,还需按全身麻醉术前常规进行准备:术前12 h禁食,6 h禁饮,同时准备好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

2.6 术后护理

根据患儿好动、不合作的特点,应向患儿和家长讲明要安静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室内布置成暖色调,光线不宜过亮,以使患儿情绪稳定。手术眼包扎,采取平卧位和健侧卧位交替休息。小儿术后葡萄膜反应重,术后用药剂量又相对较大、时间相对较长,散瞳应及时有效,必要时主张用阿托品散瞳。特别应注意观察糖皮质激素的毒副反应。注意饮食护理,加强健康教育。

3 结果

50例患儿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及时对4例弱视患儿进行了弱视训练,并对50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前后矫正视力进行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29,P<0.05)。详见表3。

注:,P<0.05。

4 讨论

外伤性白内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童致盲性眼病,如治疗不妥当,容易发生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及时给予手术治疗[2],再辅以精心的护理,能够使患儿的视力显著提高,并能建立良好的双眼视功能。但住院这一特殊经历不仅会阻碍儿童正常的身心发展,对治疗和护理过程也有影响。因此,对儿童病人特有的心理反应及心理特征必须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促进患儿视力最大限度的提高。

患儿的行为开始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特别是学龄期儿童,能够体验到能力实现的意义,能够意识到社会和他人的期望,赞赏则产生成功感,批评则有失败感,但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其住院反应有差异性。在本组患儿中,2岁~4岁以患儿共有10例,护士对患儿应关心、体贴、避免呵斥、责备患儿,允许其家人陪护,允许患儿使用自己喜欢的东西,避免分离性焦虑的产生。对年龄大些的患儿,本组患儿中5岁~12岁的患儿40例,护士应与患儿进行充分的语言沟通,进行必要的疏导和心理支持,特别是8岁~12岁的患儿正处于第2个反抗期,若患儿不能充分了解疾病治疗的目的及对其他一些治疗措施的恐惧,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遵医行为程度的降低、不配合治疗。其次,由于视力的严重受损,又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容易产生抑郁、自卑心理,极度担心自己日后的生活、学业受到影响,护士应将同类病人作现身说教,增强患儿治愈疾病的信心,切忌对该年龄段的患儿无休止地讲大道理,导致患儿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与护士的感情距离拉远,降低遵医行为。对诊断治疗的信息与患儿和家属充分交流,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来满足病人的求知欲。耐心解答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患儿由于视力障碍,生活上有许多不便,应给予其周到的照顾,护理操作力求准确、熟练、轻柔、稳妥,使患儿获得安全感。患儿术后返回病房后,护士主动了解术中的情况,反复强调安静卧床休息的重要性,采用平卧位和健侧卧位交替为宜,患儿比较容易接受,从而减轻因固定卧位休息带来的不安,也保证了疗效。

现代观点认为,手术眼包扎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加重患儿的心理反应及恐惧感。且起居不便(单眼视功能无立体感,容易发生碰撞、摔倒),当视力恢复后,及时解除包扎。因包扎时间过长,虽限制了眼球的活动,防止了伤口再出血,但房水循环明显减少,血液的吸收过程也将受到影响。加强饮食护理宜给患儿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勿食坚硬的干果等之类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预防眶内压力增高,导致出血而影响视力的恢复。

通过对儿童眼外伤相关因素的分析,认为对患儿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儿童眼外伤多发生在玩耍时,被他人用木棍、剪刀、铁丝、玻璃、石块、弹弓等为致伤或自伤,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避免的。儿童眼外伤重在预防,从本组患儿看,男∶女4.5∶1,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患儿。据统计,多发年龄为4岁~6岁。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儿童较女性儿童顽皮好动。且本年龄段的男性儿童思维能力活跃,求知欲、好奇心强,但又年幼无知,易造成意外受伤。加强对该年龄段,特别是男性儿童的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预防儿童外伤的工作必须同社会、学校、家庭及医务工作者共同协商完成。禁止危险性较大的游戏,严格管理各类爆炸性物品,远离有害物质。同时,有关部门应限制玩具厂商生产、销售高压玩具手枪,以及其他类尖锐带角具有伤害性的玩具。医院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应及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勿让儿童玩耍,防患于未然,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一旦发生,应及时合理的进行治疗,通过就诊时间与术后视力提高的对应关系来看,长达8年才来就诊的有4例,特别是在农村,受伤后不能及时就诊,除少数与就诊条件和经济困难有关外,主要原因是家长对眼外伤所生产的严重后果缺乏认识有关。因此,对家长和孩子进行安全、眼外伤基本知识的宣传是很必要的。

通过对50例外伤性白内障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以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视力均有所提高,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无一例住院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受伤的情况。

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围术期相关护理因素的分析,确定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健康需求。[方法]对不同年龄段患儿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外伤性白内障患儿的护理,使之能最好的配合手术,50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前后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29,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保障之一。

关键词: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4-116.

儿童眼外伤87例临床调查研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 我院收治的眼外伤患儿87例, 其中, 男63例 (72.4%) , 女24例 (27.6%) , 年龄在10个月~12岁, 平均为 (8.1±3.3) 岁, 其中, 5例 (5.7%) 在3岁以下, 25例 (28.7%) 为3~6岁, 57例 (65.5%) 7~12岁。59例为右眼伤, 24例为左眼伤, 4例为双眼伤。致伤原因:29例鞭炮伤, 23例棍棒伤, 12例刀剪针伤, 8例为化学药物伤, 3例为动物伤, 11例为玩具伤, 1例为农具伤。致伤类型:33例为眼球穿孔, 4例眼内异物, 31例前房积血, 11例眼睑撕裂伤, 2例泪小管裂伤, 4例化学伤。

1.2 方法

早期积极予以止血药物以及抗生素, 后期则应予以活血化瘀类药物, 以促进血液的吸收。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 予以激素治疗, 有利于缓解患儿的组织损伤反应。此外, 应予以能量合剂、维生素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等营养支持疗法。对于化学伤患儿, 应及时予以大量清水或者中和药物对伤眼结膜囊进行反复冲洗。对于眼挫伤所致前房积血者, 应予以静脉滴注甘露醇, 并予以口服云南白药、安络血等。对于视网膜震荡患者, 应予以扩血管药物以及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对于穿孔伤口在2 mm以下者, 并且无组织嵌顿, 创口整齐者, 无需缝合, 紧密予以加压包扎, 并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对于伤口在2 mm以上者, 予以10-0缝线进行间断性缝合并予以4万U/10 m L庆大霉素进行反复冲洗, 以免发生葡萄膜脱出, 常规予以1 mg地塞米松和2万U庆大霉素结膜下注射, 并全身应用抗生素以及皮质类固醇, 眼内异物或者有发生眼内炎可能的, 必要时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患儿在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 以率 (%) 表示计数资料, 比较经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87例患儿经治疗后, 视力获得了显著改善, 详见表1。

3 讨论

眼外伤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儿童常见眼部急症, 儿童一旦发生眼外伤, 将对视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处理不当, 可导致患儿失明。意外伤害是儿童眼外伤的主要原因。本组研究资料显示, 男女眼外伤比为2.6∶1, 与相关研究报道相近[2]。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男孩相对顽皮, 加之年龄较小, 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极易受到意外伤害。本组致伤原因中, 多为棍棒伤、鞭炮伤, 且多发生在男孩中。因此, 应加强眼外伤防护知识的宣传, 以提高家长及儿童的防范意识, 妥善保管各类容易致伤器具, 以降低儿童眼外伤发生率。

在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救治过程中, 如存在休克以及重要脏器损伤时, 应先挽救患儿的生命, 待其生命体征平稳以后再作进一步检查以及相关处理。对于化学伤, 应立即予以大量水冲洗15 min以上, 冲洗时嘱患儿转动眼球, 以快速、彻底将化学物质冲出, 然后检查是否残留异物, 再作进一步处理。对于锐器刺伤患儿, 首先应使其保持安静, 取平卧位, 并尽量避免患儿低头, 以免患儿的眼内容物脱出, 如观察到患儿的伤眼流出液体, 且存在视力下降症状, 提示患儿为眼球穿孔, 并使患儿立即躺下, 并予以无菌纱布进行覆盖, 切勿用水冲洗或者涂抹药物等, 以免发生眼内炎[3]。对于眼内异物患儿, 切勿立即拔除异物或者挤压眼部, 使患儿闭合双眼, 并尽量使其停止哭闹, 以免眼内容物漏出。对于眼球破裂伤或者局部疼痛、肿胀患儿, 如果存在眼周皮肤裂伤或者出血症状, 应予以清洁纱布包扎。对于眼内异物患儿, 切勿揉眼或者挤压眼部, 以免异物擦拭伤或者直接刺入角膜、结膜内, 加重创伤。对于动物咬伤以及开放损伤患儿, 应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者破伤风血清[4]。

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 认知能力以及耐受能力均较差, 其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难度较大。在治疗过程中, 由于患儿哭闹不止或者不配合治疗, 将给检查以及治疗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开眼睑操作难度也较大。故在治疗中, 切勿强行开眼睑, 以免导致眼球穿孔或者眼球内容物脱出, 可予以适量表面麻醉剂以后再进行开眼睑检查以及治疗。在治疗过程中, 应积极预防发生交感性眼炎, 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双眼视力变化情况, 如出现视力下降或者非受伤眼疼痛等症状时, 应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5]。在治疗过程中, 应积极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患儿的伤口情况, 注意是否有伤口红肿、异常分泌物以及眼球疼痛等症状, 如有上述症状, 提示发生眼内炎, 应及时予以用药治疗, 眼内异物和有发生眼内炎可能的, 必要时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严格限制患儿的活动, 并多食水果、蔬菜等, 维持大便通畅。在点眼药水时, 动作应轻、快、稳、准, 轻轻将下眼睑拉下, 使药物点于患儿的下穹窿部位, 严禁按压眼球, 药液不得点于角膜上。

从本组87例患儿的治疗情况来看, 经及时有效的保守治疗后, 除3例眼外伤严重且在院前即无光感患儿治疗无效外, 1例患儿因治疗时间延误, 视力无明显改善, 其余83例患儿的视力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故认为对眼外伤患儿, 早期及时予以保守治疗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并避免手术治疗对患儿的进一步损伤, 最大显著地保留患儿的眼球及视力。因儿童具有较强的求知及探险欲, 但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尤其是留守儿童以及农村儿童, 由于缺乏家长的监护, 更容易发生眼外伤。医务人员应正确掌握儿童眼外伤急救以及护理知识和技能, 以便及时施救, 最大限度地挽救患儿的视力, 并改善其临床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眼外伤的临床特征、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 我院收治的眼外伤患儿87例, 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 总结临床救治及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87例患儿经保守治疗后, 83例 (95.4%) 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例 (1.1%) 视力无明显改善, 3例 (3.4%) 患儿无光感。结论 掌握儿童眼外伤的特点以及处理原则, 紧急处理眼外伤, 可提高抢救效果, 最大限度地挽救患儿的视力。

关键词:眼外伤,儿童,急救,调查,视力

参考文献

[1]李华, 宋胜仿, 张永烨, 等.儿童眼外伤127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 2009, 9 (11) :2209-2210.

[2]李子浩.儿童眼外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2) :45-47.

[3]马英.儿童眼外伤急救与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 2011, 9 (12) :1098-1099.

[4]许之娟, 刘桂香, 王玲, 等.儿童眼外伤治疗前后双眼视觉功能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 33 (3) :175-178.

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篇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206-02

口腔颌面部外伤是指颜面、颌骨和口腔部位的外伤,颌面部外伤是头面部常见的外伤,在口腔科急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严重的颌面部外伤,常伴有其他器官的损伤。抢救时必须迅速及时判断病情,及时有效抢救治疗,总结本科2011~2014年急诊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外伤180例,对性别、年龄构成,损伤类型、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男128例,占71.1%,女52例,占28.9%;年龄4个月~82岁,其中21~30岁组发生率最高,共53例,占29.4%。

1.2 口腔颌面部损伤类型 180例颌面部外伤中,软组织损伤86例占47.8%,其中唇颊部损伤76例,软腭部损伤10例,其次为颌骨组织损伤89例,占49.4%,其中下颌骨损伤57例,占64.0%,下颌骨损伤中颏部19例,下颌体8例,下颌角8例,升支部6例,髁状突16例;上颌骨损伤9例占10.1%;上颌骨损伤患者伤情一般较严重,常伴有颅脑损伤症状,颧骨颧弓骨折14例,占15.7%,牙槽骨骨折10例,占9.0%,再次为牙及牙槽损伤5例,占2.8%。。

1.3 方法 首先了解受伤时间、性质、有无昏迷或意识丧失。再检测病人生命体征,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颅内出血等神经系统反应,定时测定血压、脉搏、呼吸,做X线检查或CT扫描,并请相关科室协助诊治处理。对于口腔颌面损伤,伤后均在72h内清创缝合,颌骨骨折分类治疗,错位不明显的线性骨折,牙弓夹板不锈丝外固定法治疗;对于开放性骨折,手术切开钛板内固定法治疗;对于上、下颌骨联合骨折及颌面骨复杂骨折,采用手术钛板固定,牙弓夹板外固定,颌间牵引联合固定治疗。

1.4 结果 本组180例颌面外伤病人中,112例在伤后0.5~72h内行清创缝合,68例在24~72h内清创缝合。所有病人均根据颌骨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达到了恢复正常的咬牙合关系的目的,面部形态恢复良好。

2 讨论

2.1 性别、年龄构成与损伤原因分析 本组180例,男128例,占71.1%,男、女之比为2.46:1。这与男性社会活动繁多有关。21~30岁年龄组,占29.4%。此年龄段青壮年体力劳动与外出活动较多,发生损伤机会亦较多。本组病例中,交通事故损伤152例,占84.4%,这与近年来,国内机动车辆增长较快,事故频发有关。与国内近年来其他地区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接近。

2.2 急救与治疗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接诊颌面外伤病人时,首先应检查伤者有无危及生命情况。必要时请脑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医师会诊排外脑及心肺損伤,同时严密观察伤者呼吸道情况。对于呼吸道阻塞病例,首先要查明原因,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若为组织或分泌物阻塞所致,应尽快清除血肿与分泌物,如单纯下颌骨骨折所致阻塞,则应尽快将舌体牵出口外并固定,以解除呼吸困难,必要时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2.2.2 防止休克发生及抗休克治疗 口腔颌面部外伤所致休克主要是失血性休克,常为大面积软组织撕裂伤、切割伤或深部损伤致大血管出血引起。首先应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止血,若伤口较深,一时难以找到明显出血点,可进行填塞止血,同时快速补充足够血容量,并适当吸氧,以防失血性休克。在维持血容量前提下,使用血管收缩药物,配合使用镇静止痛药物。

2.2.3 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口腔颌面损伤软组织处理及时与伤后面容恢复有关。本组180例外伤患者中110例均在伤后0.5~24h内给予清创缝合,口内外贯通伤均由内而外彻底清创,对于不规则创缘,除去坏死组织,尽可能根据面部解剖标志,肌肉走行逐层对位或减张缝合。缺损小,经松弛后仍不能拉拢缝合部位,可做邻近皮瓣转移修复,对于腭部贯通伤小儿,均在禁食4h后,全麻下清创缝合及腭黏膜瓣转移修补创口。伤口已经发生感染,一般不应立即做初期缝合,应在感染被控制后,再考虑缝合。

2.2.4 颌骨骨折的处理 颌面骨解剖特殊,结构复杂,布满窦腔与管道,颌骨骨折常合并颅脑损伤,特别是上颌骨骨折,本组上颌骨骨折9例全部伴有颅脑损伤,如颅底骨折、脑组织挫裂伤。急救时应首先抢救窒息、大出血、颅脑损伤、休克及严重复合伤,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做处理。治疗方法:(1)外固定法:对于一些错位不明显的线性骨折,移位不大的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牙弓夹板不锈钢丝结扎固定,颌间橡皮圈牵引固定四周。(2)内固定法: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后,术后1天即可流质饮食,无须颌间结扎,保证口腔进食,营养供给,同时上下颌骨早期适当活动,有利于骨折部位愈合。近年来,随着钛合金材料的临床应用,因其组织相容性好,容易塑形,为颌骨骨折手术复位提供了较好的材料,特别对上下颌骨多发骨折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3)联合固定法:为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术,牙弓夹板外固定,颌间牵引联合运用,多用于上下颌骨联合骨折,髁状突骨折、颌面骨复杂骨折。颧骨颧弓骨折均采用口内切开钛板内固定,巾钳牵拉复位治疗,牙槽骨骨折均采用钢丝结扎固定治疗,无论何种方法,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是治疗颌骨骨折的重要标准。

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篇10

临床上采用的用于固定松动牙的方法有很多种,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金属丝结扎固定法、牙弓夹板固定法、弓丝托槽固定法、全牙列垫固定法等, 对于各种固定的疗效学者们的研究结果不同。本文主要采用松牙固定钛链对儿童外伤松动前牙进行固定, 对临床疗效观察, 旨在探索一种固位强、效果好、美观舒适、不损伤牙周的松牙固定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 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牙外伤患者25例, 30颗上颌松动前牙, 年龄5~12岁, 其中男24颗, 女6颗, 混合牙列27颗, 乳牙列3颗, 复位后采用钛链进行固定, 并观察治疗效果。

1.2 固定方法

①松牙固定钛链形态及规格:松牙固定钛链由多个纯钛金属环首尾相连构成金属链;每个金属环外形是扁椭圆形状, 内孔为椭圆、方形或圆形。金属链分大号、中号、小号, 单个金属环长度分别为5.5、4.5、3.5 mm, 依据不同的牙列时期, 不同的临床牙冠高度及牙间间隙, 比对合适的型号, 尽量使扁椭圆形内孔正对每牙的唇面中央;厚度为0.2 mm, 最宽处分别为2.6、2.2、1.8 mm, 以期在保证有效固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口内异物感[6]。②操作步骤:选择合适的松牙固定钛链, 按牙弓外形弯制, 使之与面贴合, 清洁松动牙及相邻两侧3颗基牙, 涂粘接剂 (Beauti Bond日本) , 光照10 s, 然后将选好的固位链放置于面中1/3, 尽量使扁椭圆形内孔正对每牙的唇面中央, 涂布流动Z350复合树脂 (3M ESPE, 美国) , 树脂恰好覆盖夹板的椭圆形镂孔为宜, 光照固化, 修整。注意操作过程中避免血液等污染操作界面, 如牙龈渗出较多, 可用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冲洗, 以减少出血。

1.3 复查

固定后2周复诊, 检测牙髓活力, 若发现牙髓坏死, 及时行根管治疗, 对于牙根发育尚未完成者行根尖诱导成形术。4周拆除固定装置, 3、6个月后复诊并拍摄X线片, 复查患牙根尖及牙周愈合情况, 检查局部有无叩痛及患牙松动度, 根据检查结果评价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无临床症状, 患牙无松动, 无感染, 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X线片示:牙周膜间隙清晰, 牙根及牙槽嵴无吸收或牙根继续发育。有效:无临床状症, 松动度Ⅰ度以内, 不超过生理动度, 基本能行使咀嚼功能。X线片示:根尖有吸收, 但不足根长1/3。无效:患牙松动度Ⅱ度以上。X线片示:牙根有明显吸收, 且达根长1/3以上。

2 结果

该组患者30颗牙经钛链固定后, 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如下:①显效:27颗, 占90%, 其中恒牙25颗, 乳牙2颗;②有效:2颗, 占6.7%, 均为恒牙;③无效:1颗, 占3.3%, 无效患牙1颗为乳中切牙, 牙冠短小, 年龄为5岁, 两周后树脂松动脱落。见表1。

3 讨论

松牙固定的基本原则是将一颗或者多颗松动的牙齿与稳固的健康牙齿固定成为一个整体, 使之形成一个多根牙形式, 从而分散咬合力量, 减轻或者消除咬合创伤, 通过合理的复位固定恢复患牙的位置与功能, 使得牙周组织愈合, 牙槽骨再生[7]。

儿童创伤大多处于乳牙期或替牙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乳牙牙冠短小、乳牙脱落而恒牙未完全萌出、儿童恒牙刚萌出牙冠短小等, 这些均给外伤后固定带来一定难度, 所以为外伤后患牙选择合适的松牙固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松牙固定方法有金属丝结扎固定法、牙弓夹板固定法、弓丝托槽固定法、全牙列垫固定法等, 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牙外伤固定装置在固定期间对患牙和邻牙不应该存在不利的应力影响, 不良的应力会给牙周组织带来过大的创伤。使用牙弓夹板固定法进行固定时, 成品牙弓夹板在不同程度上对患牙和健康邻牙均加载应力, 外伤区域的牙齿在愈合过程中因承受不良的应力而影响愈合的疗效。牙弓夹板固定法, 操作麻烦、常常造成牙龈及牙周组织的二次损伤, 且患者口腔卫生不易清洁。有研究表明这种固定方法, 可导致某些菌群异常增加, 尤其是产黑色素类杆菌群的快速、大量繁殖, 诱导或导致不可逆转的牙周组织疾病。

全牙列垫固定法, 简单准确、固位好、摘戴方便, 可使患牙短期内脱离对接触, 使患牙得到充分休息, 且有一定的生理动度, 利于患牙的恢复[8]。但在制取印模时容易对患牙及损失组织造成二次损伤, 患儿异物感明显, 加之需要技工的配合, 操作时间长。

采用弓丝托槽固定法固定松动牙, 使用的是颌内支抗, 在同一个牙弓内, 外伤牙与相邻的健康牙用弓丝连成整体[9], 保持松动牙的位置。托槽体积小, 与牙接触是面接触, 易粘结, 粘结部位远离牙龈, 对于替牙期及牙列不齐的病例, 也能通过弯制的弓丝而取得足够的固位力, 不会对牙周组织造成损伤。但此种固定方法要求术者必需具有良好的正畸矫治技术, 才能保证不对外伤牙施加额外的力量。

纯钛材料有很好的柔韧性, 生物安全性好, 无毒, 无不良反应。钛链在保证良好的固位稳定性的同时, 塑性好, 易徒手弯折塑形, 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贴合牙列不产生额外应力的要求, 且能使患牙有一定的生理动度。钛链弯制后直接用流动树脂固位, 临床操作简单, 钛链椭圆形镂空设计, 厚度为0.2 mm, 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 保证舒适的同时有利于牙齿邻面与牙龈缘的清洁与自洁, 降低了牙龈炎的发生[6]。

该组患者30颗牙经过钛链固定后, 成功率达96%。其中显效27颗, 占90%;有效2颗, 占6.7%;无效1颗, 占3.3%。无效患牙1颗为乳中切牙, 牙冠短小, 年龄为5岁, 两周后树脂松动脱落, 患牙松动Ⅱ度, X线片示:牙根有明显吸收且达根长1/3以上。

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松牙固定钛链用于儿童外伤松动前牙固定时, 效果可靠, 且较舒适, 对牙周刺激小, 可节省操作时间, 是一种高效的松动牙或脱位牙固定方法,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对钛链固定儿童上颌外伤松动前牙的疗效进行观察, 探索一种更有效而实用的松动牙固定方法。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 在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牙外伤患者25例, 30颗上颌松动前牙, 年龄5~12岁, 其中男24颗, 女6颗, 混合牙列27颗, 乳牙列3颗, 复位后采用钛链进行固定, 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在使用钛链法进行固定的患牙中, 治疗结果显效27颗占90%, 有效2颗6.7%, 无效1颗占3.3%。结论 钛链用于儿童上颌外伤松动前牙固定, 效果可靠, 对牙周刺激性小, 易清洁, 操作简单, 是一种高效的松动牙或脱位牙固定方法。

关键词:牙外伤,松动牙,松牙固定钛链

参考文献

[1]白洁, 姬爱平, 于冬梅.急诊牙外伤患者临床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42 (1) :90-93.

[2]校花丽, 贾平, 高洁.儿童及青少年前牙外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8 (8) :596-597.

[3]王楠, 龚怡.急性牙外伤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的流行与分布特点[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19 (7) :757-760.

[4]Emshoff R, Moschen I, Strobl H.Adverse outcomes of dental trauma splinting as related to displacement injury and pulpal blood flow level[J].Dent Traumatol, 2008, 24 (1) :32-37.

[5]Oikarinen K.Tooth splint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versatility of a wire composite splint[J].Endod Dent Traumatol, 1990, 6 (6) :237-250.

[6]周永川, 刘颍凤, 张陶涛, 等.松牙固定钛链用于儿童上颌外伤松动前牙固定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2, 28 (2) :204-208.

[7]岳松龄.口腔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256326.

[8]孙琦, 李路平, 郝瑞.年轻恒前牙外伤松动固定的临床观察[J].中原医刊, 2005, 32 (3) :17-18.

上一篇:视觉风格设计下一篇:实践转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