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外伤(精选4篇)
运动外伤 篇1
青少年活泼好动是牙外伤高危人群, 牙齿外伤常伴有严重松动, 而替牙期乳恒牙排列稀疏, 乳牙冠短小参差不齐, 刚萌出的恒牙牙根未发育完成, 这时期松动的年轻恒牙不易固定。我们采用方丝弓片段加运动护齿套固定, 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2005-01~2008-12就诊于济南市口腔医院儿童牙科门诊的68 例患儿, 上前牙外伤松动II~III 度, 年龄6~11 岁;其中男42 例53 颗牙, 女26 例32 颗牙。
1.2 仪器与材料
Beautifil flow (F02) 流动树脂 (日本株式会社松风公司) ;空气压膜机及BIOPLAST多彩塑料膜片, 厚度为2.0 mm (德国肖尔公司) 。
1.3 固定方法
常规消毒口腔, 必兰麻浸润麻醉下将松动牙复位, 确认咬合关系正确后, 取0.46 mm×0.64 mm方丝弓丝, 沿松动牙及邻牙牙冠唇面中1/3外形弯制弓丝, 使弓丝外形与牙弓形态基本吻合, 长度包括松动牙两侧至少2 个稳固牙, 剪去过长的弓丝, 末端回弯贴近牙面。用75%酒精清洁方丝弓片段及牙面, 吹干, 酸蚀, 冲洗吹干, 涂粘接剂。用流动树脂剂于每牙唇面中1/3处固定方丝弓, 光固化灯照射固化。流动树脂以恰好覆盖弓丝为宜, 检查咬合情况, 调。
配戴运动护齿套:取患儿上下颌牙列模型, 用空气压膜机及BIOPLAST多彩塑料膜片, 压制上颌牙列牙套, 修剪边缘盖过龈上0.5 cm。试戴时调磨与松动牙对应的牙套内侧面, 嘱患者1 个月内昼夜配戴, 只在刷牙时摘下, 吃饭时也必须戴用。
1.4 随访复查
1、 3、 6 个月、1、 2 年后定期复查, 拍摄X线牙片, 以检查患牙根尖及牙周、牙髓情况, 叩诊以及松动度检查。
1.5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患者无自觉症状;牙髓活力正常, 牙齿不松动, 牙龈附着正常;X线片示根尖继续发育, 牙槽骨硬板清晰, 牙根无吸收。
有效:患者无自觉症状;牙髓活力正常, 牙齿松动在I 度以内, 牙龈轻度炎症;X线片示牙根有轻度吸收。
无效:患牙疼痛, 牙髓感染, 咬合功能差;松动II~III 度, 有叩痛, 牙龈炎症;X线片示牙周膜间隙增宽, 根尖阴影, 牙根进行性吸收1/2以上。
2 结 果
治疗后68 例患者85 颗牙显效74 颗, 占87.1%;有效8 颗, 占9.4%;无效3 颗牙, 占3.5%。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松牙固定方法有金属丝结扎固定法、牙弓夹板法、托槽固定法等, 均不同程度存在固位不佳、不利于牙齿自洁、易损伤牙龈牙周组织等问题, 增加患者痛苦及就诊次数。
替牙期刚萌出的年轻恒牙与乳牙共存, 参差不齐, 牙间隙大, 不易固定。方丝弓片段固定法充分利用牙冠唇面作固位基础, 固位面积大, 加之酸蚀后流动树脂与牙面形成良好的机械结合, 很少发生松脱现象, 提高了松动牙固定的成功率。又因流动树脂粘接在牙面, 不会刺激牙龈, 利于牙齿邻面及龈缘的清洁与自洁。口内无创伤, 异物少, 口感舒适, 流动树脂与牙面颜色相近, 易被患者接受。85 颗牙显效74 颗, 占87.1%, 疗效显著, 可在临床推广。
松牙固定时间不宜太长。早期的咀嚼刺激可促进牙周膜坏死区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快速生长进而促进牙周愈合。本组患牙松动II 度病例固定2 周后去除树脂及方丝弓;松动III 度者1 月后去除固定, 这样可使患牙早期得到咀嚼力刺激。去除松牙固定后继续戴运动护齿套1~2 个月。
本文病例均为上前牙, 运动护齿套戴在上颌前牙区, 塑料牙托可以稳定保持牙列形态, 起到固定夹板作用;磨牙区可行使一定的咀嚼功能。上颌的运动护齿套为软垫, 比硬塑料制作全牙列垫更为舒适, 并且色彩鲜艳易被患儿接受。试戴时少量调磨与松动牙相对应的牙套内侧面, 缓冲摘戴牙套时对外伤牙的创伤。
运动外伤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有严重胸部外伤以及复合性外伤的病患, 其中有50例男性, 10例女性, 年龄分布在17~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7.4±11.9) 岁。在这些病患中有10例由于砸伤导致, 31例为车祸, 9例为锐器或者钝器所伤, 8例为高空坠落, 2例为其他。对病患的伤情进行诊断, 有15例是严重胸部外伤, 45例是复合性外伤。
1.2 病情的判定与处理
(1) 在病患入院治疗时, 需要对病患的血压、呼吸、脉搏等情况以及神智是否清醒等做观察, 之后判定病患是否有休克等现象发生, 若有需立即对病患进行吸氧处理。 (2) 需确保病患的呼吸系统呼吸顺畅, 若病患在入院接受治疗时有异物在呼吸道中对其呼吸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需要立即对该类异物进行去除。 (3) 对需要通过吸氧处理的病患实行3~5 L/min的流量, 对病患在吸氧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及时观察, 并需及时了解病患是否已脱离缺氧状态。 (4) 观察病患的胸部运动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并对病患的呼吸情况进行了解,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病患出现了异常的呼吸运动需要使用较为厚实的无菌敷料将病患的受伤位置进行有效覆盖, 并固定好。如果在此过程中病患出现呼吸困难等现象, 需要及时对病患的气管进行切开, 同时使用呼吸机对病患进行治疗。若是张力性气胸病患, 需要在病患第二肋间锁骨处进行穿刺, 以便将气体排出。若是开放性气胸病患, 需要使用凡士林纱布将伤口立即封严, 固定好[1]。
1.3 临床术式
对病患进行临床抢救, 待其情况稳定后, 需要根据病患的创伤部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相关治疗。在本次实验中有10例病患实行肺血肿清除手术, 有5例病患实行心脏修复手术, 有7例病患实行膈肌修补手术, 有3例病患实行综合手术;有10例病患实行剖胸手术, 有10例病患实行脾胃切除手术, 有8例病患实行肾脏切除手术, 有7例病患实行消化道穿孔修补手术。
1.4 观察指标
在完成手术后, 需要对病患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治疗, 对病患术后出现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记录。本次实验选取了李文灿[2]、董介芍[3]、张秀卿[4]的有关研究结果作为对照组, 分别即为甲组、乙组、丙组, 与该次实验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将该次实验的病患记为实验组。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在治愈率方面, 实验组为91.67%, 死亡率为8.33%, 和乙组、丙组相比,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甲组相比, 治愈率要比甲组高, 死亡率比甲组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该实验治疗的病患中有50例病患治疗后可以正常生活 (90.91%) , 有3例病患为中度残疾 (5.45%) , 有2例病患为重度残疾 (3.64%) , 见表1。
3 讨论
对于患有严重胸部外伤以及复合性外伤的病患来说, 其肺部、心脏或是血管等方面都可能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这类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 容易威胁到病患的生命安全[5]。因此对病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十分必要的, 这就需要对病患的病情做出准确、快速的判断。在该实验中对所有病患在入院接受治疗时, 观察其生命体征情况是否正常, 呼吸道是否顺畅, 对于无法正常呼吸的病患需要给予吸氧处理, 之后对病患进行临床抢救, 待其情况稳定后, 需要根据病患的创伤部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相关治疗, 在完成手术后, 需要对病患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治疗, 对病患术后出现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记录。该实验选取了李文灿[2]、董介芍[3]、张秀卿[4]的有关研究结果作为对照组, 分别即为甲组、乙组、丙组, 与该实验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将该实验的病患记为实验组。实验结果显示, 在治愈率方面, 实验组为91.67%, 死亡率为8.33%, 和乙组、丙组相比,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甲组相比, 治愈率要比甲组高, 死亡率比甲组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该实验治疗的病患中有50例病患治疗后可以正常生活 (90.91%) , 有3例病患为中度残疾 (5.45%) , 有2例病患为重度残疾 (3.64%) 。实验表明, 该实验选取的治疗方法对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此外在对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病患进行救治时还需注意: (1) 对于局部已受到感染或者组织受到损伤而发生水肿的病患, 需要使用适量的泼尼松龙等激素进行治疗, 以避免之后病情恶化, 对病患的水肿等现象进行有效改善。 (2)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微创手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当中, 并且正在被广泛地进行应用, 对于一些患有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病患来说, 可以采取腹腔镜进行治疗,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轻病患的痛苦, 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完成后带来的并发症等现象。
参考文献
[1]陈翀, 李秋松.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分析[J].河北医学.2013, 19 (1) :141-143.
[2]李文灿.胸外伤合并成人呼吸窘迫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 9 (18) :119-120.
[3]董介芍.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临床救治[J].医学信息, 2011, 24 (23上旬刊) :647-648.
[4]张秀卿.复合性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21例诊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33) :29.
运动外伤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在该医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20例, 将其平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研究组60例患者, 男性患者为36例, 女性患者为24例, 年龄分层于21~68岁, 平均年龄为 (42.85±5.8) 岁。对比组60例患者, 男性患者为37例, 女性患者为23例, 年龄分层于22~73岁, 平均年龄为 (43.85±5.9) 岁。病患在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实施治疗。其方法为在患者的额颞顶部取“”字型切口, 起点为耳屏前1 cm颧弓上, 沿着耳廓向后上方, 过顶结节, 沿中线止额部发际处。而研究组则使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方法实施治疗。其方法为切口起于耳屏前1.0 cm, 在耳廓上方斜行向上到顶结节下方, 然后转向前, 终止于中线旁开2~3 cm。在进行手术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骨瓣类型, 一般多为大骨瓣, 根据血肿位置及脑压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硬膜外血肿需尽快清除, 如果为硬膜下血肿, 需缓慢打开硬脑膜, 放出部分硬膜下血肿, 缓解高颅压, 特别是对冲伤患者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快速放出全部血肿, 这样极易引起对侧迟发性血肿。脑内血肿需吸除血肿及失去活性脑组织, 反复生理盐水冲洗, 冲洗液清亮无出血后修补硬膜, 根据术前情况、清除血肿前及清除血肿后脑压情况决定是否去除骨瓣减压。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的术后情况、满意度评分、预后情况、术后并发症这3个方面进行对比治疗的效果。其中术后情况是根据心电图变化、呼吸变化、颅内压下变化、意识好转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定。同时满意度评分的总分为5分, 1分表示死亡;2分表示植物生存;3分表示重度残疾;4分表示轻度残疾;5分表示患者明显好转。预后则是根据死亡、植物生存、重度残疾、轻度残疾、明显好转的例数进行评定。另外术后并发症包含切口脑脊液漏、脑积水、外伤性癫痫、颅内感染、切口疝等病症。
1.4 统计方法
把数据输入SPSS 22.2统计学软件, 使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n (%) ]表示, 由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如果出现P<0.05的情况,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情况对比
经过两组术后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研究组的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的分析内容如表1所示。
2.2 两组术后满意程度评分对比
经过两组术后满意程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组的术后满意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的分析内容如表2所示。
2.3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比
经过两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高于对比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的分析内容如表3所示。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经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组患者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的分析内容如表4所示。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是比较常见的脑科疾病, 随着各种人为或者意外事故发生率的逐渐提高, 使得我国的颅脑外伤患者数量也随之不断提升[2]。导致重型颅脑外伤的主要原因多为暴力袭击患者的头部, 并且如果患者在受到重击昏迷的时间超过6 h, 或者出现间断昏迷的情况, 则可以将病症确定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受伤之后, 容易出现意识模糊、食欲不振、行动困难等症状, 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大脑强直或者鼻漏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3]。一些受伤严重的患者, 还可能引发现脑疝, 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导致患者致残或者死亡[4]。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其手术方法是在患者的额颞顶部取“?”字型切口, 起点为耳屏前1 cm颧弓上, 沿着耳廓向后上方, 过顶结节, 沿中线止额部发际处。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将患者的脑部血肿进行清除, 改善脑组织氧分压以及脑血流, 但是手术过程不够细致, 许多细节无法顾及到, 容易引发各种术后并发症, 使患者的身体受到损伤, 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如果术后处理不当, 也引发导致患者的身体机能受到影响, 严重影响了预后效果, 增加了致残率, 最终也会严重降低患者的手术满意度[5]。为了弥补传统手术所存在的缺陷, 临床上将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改良后, 细化了手术的过程,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 也可以减少血肿对脑部的压迫, 使得患者的脑血流可以保持畅通,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由脑血肿引发的各种术后并发症, 保障患者的安全。经过两组术后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研究组的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清楚地证明在使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实施治疗之后,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 并且也有效清除患者的脑部血肿, 降低了引发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同时在研究当中, 研究组的术后满意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从而可以知道通过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 使患者的身体恢复速度加快, 从而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另外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也充分显示了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法, 表现了患者明显好转的例数明显比较高, 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 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另外研究组患者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比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发现使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之后, 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降低, 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通过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对比, 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6]。同时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可以明显减少病情过重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 为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而且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只要按照严格的手术方法进行操作, 即可有效有效降低各种手术并发症, 可以在各地进行推广使用,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7]。但是因为在医学上对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研究所使用的报道病例数相对许多常见手术来说比较少, 如果主治医生的手术操作不过关, 仍然会引发一定程度的致残率[8]。所以在进行使用的时候, 仍然需要使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确定手术的细节, 减少出现手术意外的几率, 依次来说进行证明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在使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之后,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颅内压明显降低, 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同时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少, 患者恢复速度加快, 有效有效提高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因此值得临床上提高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通过探究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具体过程, 了解其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在2006年2月—2015年12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20例, 将其平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实施治疗, 研究组则使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方法实施治疗, 通过了解两者的区别, 选出最佳的治疗方法。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的术后满意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显著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使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之后, 使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同时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少, 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 因此值得临床上提高推广使用。
关键词: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江生, 宋明浩, 李红萍, 等.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加扩大硬膜成形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5 (27) :88-89.
[2]章剑.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32) :120-121.
[3]苏放文, 李海波.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13) :96-97.
[4]童仲驰, 李志峰, 谭彬, 等.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10) :452-453.
[5]张元峰, 王剑.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33) :472-473.
[6]朱钦龙, 王安顺, 罗坚, 等.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 2015, 25 (11) :88-89.
[7]李军, 胡国清, 赵飞, 等.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J].安徽医学, 2015, 25 (2) :27-28.
手外伤康复 篇4
手外伤功能障碍
骨科急诊中, 手外伤患者约占就诊人数1/4, 右利手受损为91.2%, 多数发生在机器制造业、木工、建筑业等体力劳动者, 以年青人受伤多见。在损伤类型上, 切割伤和压砸伤最为多见。手外伤所带来的功能障碍是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组织缺损、伤口长期不愈合等造成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因此, 手外伤后, 患者要积极参与到手功能康复的过程中。手外伤康复的目的是, 最大限度恢复因损伤、术后或疾病所致的各种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提高伤后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 重新树立信心, 使其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手外伤后功能康复一般由一个治疗小组共同完成, 治疗小组中包括手康复医师、手术医师、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义肢矫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及职业顾问等组成。
手康复治疗
手康复治疗目的是恢复一个无痛性、全范围活动的手。为了适应每天活动需要, 首先, 手应有抓握和对指功能, 其次是手的伸直。假如手指屈曲活动受限, 则可以增加掌指关节屈曲来补偿。对于手的康复治疗是一个综合性过程, 具体的流程是:综合全面的评定——设定治疗目标——制定治疗方案——实施治疗措施——再评定。从各种功能障碍和临床症状来讨论具体的治疗方法。
保持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1.在活动前为了减少疼痛, 改善软组织的延展性, 避免治疗中的不适感觉, 可以事先采用红外线、超声波、蜡疗等物理因子治疗。
2.初步的关节活动度练习, 应在病人体质允许的范围内, 由治疗师施行被动的关节活动, 活动时要保证无痛或微痛, 在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手法持续、缓慢、轻柔, 每个被动屈伸动作在终点保持6〜10s。基本练习包括各个肌腱的滑动和握拳运动、旋转运动等, 每天3次, 每次至少使关节作5〜10次全范围活动。
3.严重的关节屈曲障碍可以采用沙袋加压牵引的方法, 从0.25kg重量开始, 调整牵引角度, 逐渐增加, 直至关节有酸胀、紧缩感为止。此法对掌指关节屈曲挛缩的患者效果明显。对于指间关节屈曲障碍的患者, 可以使用屈曲指套夹板的方法进行屈曲下拉, 指尖朝向手舟骨结节。
4.对于僵硬的关节, 可选用关节松动技术, 在两关节面之间作牵拉、挤压、前后位或后前位滑动、桡尺滑动、旋前旋后滑动。每个方向的滑动要达到关节活动范围的终末端, 并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5.屈肌腱断裂术后早期活动相当重要, 严重时肌腱会丧失所有滑动功能, 产生继发性关节挛缩和广泛粘连, 除了牵引外还要高度重视患手的主动训练, 比被动训练更能有效地防止粘连。应在治疗师的辅导下佩戴支具进行主动活动。
6.为了保持当日关节活动扩展的范围, 夜间可以使用低温热塑夹板, 通过应力松弛增加关节活动度, 可按关节形状制成的屈曲或伸直固定支具, 保持一定的角度。
7.手康复治疗过程中, 病人不应出现过度或难以忍受的疼痛, 如果治疗当天出现的疼痛到次日仍然未减退, 说明治疗强度过大, 需要及时调整强度和治疗时间。
肌力训练
肌力是医学上的术语, 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训练简言之就是增强肌肉收缩力量的运动训练, 肌力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徒手训练时不需要仪器设备。器械训练时, 有橡皮泥、握力器、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手外伤后上肢各块肌肉都应进行增强力量的训练, 尤其是受损伤部位及其近邻肌肉。不同等级的肌力, 其训练方法是有区别的。
1.肌力为0级时, 宜进行电刺激疗法、被动运动及传递冲动训练, 即患者在思想上用力试图作肌肉收缩活动。传递冲动训练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
2.肌力为1〜2级时, 宜进行电刺激疗法或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此时肌肉已有一定的肌电活动, 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效果较佳, 同时配合助力运动训练和其他免荷运动训练。
3.肌力为3〜4级时, 宜进行徒手抗阻训练和各种器械抗阻训练。
控制水肿技术
早期水肿处理不当会导致关节僵硬, 从损伤开始就要关注水肿发展, 防止局部纤维增生, 关节僵硬。处理的基本原则是:抬高患肢, 主动运动和患部加压。具体方法如下。
1.损伤或手术后要将伤手持续抬高, 高于心脏水平位以上。
2.缓慢持续有计划的等长收缩有助于静脉回流, 在术后24h可以辅导患者做前臂和手部肌肉的等长收缩。如果患部皮肤条件许可, 在主动收缩的间歇作伤肢抬高位的向心性按摩, 促进静脉回流。
3.患部加压治疗通常采用弹力绷带从指尖到指根缠绕手指, 然后放开。重复进行, 一日数次。单个手指肿胀可以使用弹力指套。
4.无热量的超短波治疗或音频疗法有助于消除水肿。
增生性瘢痕康复处理
超声治疗
可以使胶原纤维束分离, 对疤痕组织有软化和消散作用。疤痕如在肢端, 适宜水下法治疗。预防瘢痕增生或挛缩发生, 早期可使用超声治疗。
音频电疗法
在控制疤痕痒痛或软化疤痕组织上有很好的作用。
按摩
由轻到重的手法按摩, 可以软化瘢痕, 松解粘连。按摩的频率要缓慢, 力度要柔和。不断变化部位, 防止擦伤皮肤或引起水疱。常用的手法为搓、捏、揉、捋等方法。
关节牵伸
以关节为支点牵伸疤痕组织, 使之产生持续缓慢的被动运动, 是延展瘢痕组织的有效方法。牵伸时力量要逐渐加大, 牵伸到一定范围时要稍稍停顿2〜4s再放松。
感觉过敏的治疗
感觉过敏指患手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康复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在敏感区逐渐增加刺激。首先用棉花摩擦敏感区, 当病人适应后, 改用棉布或质地较粗糙的毛巾布摩擦敏感区, 然后使用分级脱敏治疗:用漩涡水浴15〜30min, 开始慢速, 然后逐渐加快, 慢慢适应水的旋动。用凡士林涂抹后作环行按摩10分钟。用毛巾类针织物摩擦10〜30min, 等患部能耐受此触觉刺激后, 让病人触摸不同材质的材料, 如面粉、黄沙、米粒、小玻璃球等。用电震动器震动敏感部皮肤, 巩固病人的脱敏。用铅笔叩击敏感区域以增加耐受力。
感觉减退的康复治疗
由于手部感受器的功能丧失, 使从感觉冲动传来的信息减少或部分消失, 以至传入脑内的信息不能正确整理、综合, 形成感觉减退。感觉康复训练一般先进行手部的安全性训练、教育, 然后再实施针对性感觉促进康复治疗。
手部感觉丧失病人的安全教育及保护觉训练
为了避免患者因感觉丧失而带来的危险性, 比如烫伤、烧伤、割伤等, 需要告诉患者避免接触锐器;避免长时间抓握, 防止某一部位皮肤过多受力。告诉家属要经常及时检查患部皮肤有无异常情况, 如果有感染, 应当及时处理。对于保护觉训练, 治疗师可以用针刺、冷、热、压力等各类刺激手段, 让患者细心体会其特点, 使病人重新建立感觉信息处理系统, 而不是恢复原有保护觉。
感觉再训练
周围神经损伤后, 会出现某些非正常感觉和一些部位的感觉缺失。对于手的感觉来说, 恢复顺序一般是:痛觉和温度觉、30Hz振动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256Hz振动觉、辨别觉。早期主要是触觉和定位、定向训练, 后期主要是辨别觉训练。一段时间规范的感觉再训练结束, 病人恢复主动活动后, 后期阶段的感觉训练要在病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双手不断使用, 继续维持、提高。
中医传统治疗
中药熏洗和局部按摩治疗
通过药物熏蒸及浸浴, 发挥药物温经通络、消肿止痛、舒筋活血的功效, 同时借助药物作为介质进行温热疗法, 可以缓解肌肉痉挛, 松解粘连, 软化瘢痕, 增加组织伸展性。局部按摩患手的目的在于促进静脉及淋巴的回流, 避免水肿, 利于血液循环, 促进手部关节功能恢复。
中医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