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临床治疗(共10篇)
外伤临床治疗 篇1
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发展, 近年来, 胸外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多, 本文分析回顾180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68例, 女性12例, 年龄20~75岁, 平均38.7岁, 住院天数1~108d, 平均住院日14.8d。
1.2 损伤部位及并发症
肋骨骨折27例, 其中双侧肋骨骨折20例, 连枷胸7例;胸骨骨折5例;肺裂伤24例;肺挫伤26例;支气管断裂2例;心外伤1例;大血管损伤2例;膈肌损伤15例;创伤性窒息6例;血气胸102例;开放性血气胸64例, 胸椎骨折10例。合并伤:四肢骨折50例;颅脑损伤15例, 其中Ⅲ级脑外伤6例;腹部损伤18例, 其中肝破裂4例, 胃肠穿孔8例;失血性休克23例;多器官功能不全 (MODS) 7例。
1.3 治疗情况
胸穿30例, 胸腔闭式引流102例, 其中开胸手术后引流44例, 肺裂伤修补24例, 支气管断裂修补2例, 心脏修补1例, 大血管断裂修补2例, 膈肌修补15例, 肋间动脉及胸廓内动脉结扎17例, 有合并伤者同时手术治疗, 开颅手术6例, 肝破裂修补4例, 脾切除术6例, 胃肠修补8例。
2 结果
本组180例患者中治愈174例, 死亡6例。其中3例心脏及大血管损伤严重, 术中死亡;2例死于重度脑损伤;1例死于呼吸及循环衰竭。
3 讨论
3.1 胸外伤的诊断
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可在短期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因此在诊断上要注意几点: (1) 患者受伤作用点; (2) 胸部两侧呼吸动度; (3) 双肺呼吸音及心音减弱; (4) 脉压差; (5) 心包及胸腔穿刺情况; (6) 心电图变化; (7) X线、CT、B超检查结果; (8) 休克程度; (9) 血液生化改变。在危急时抓住重点, 不必作过多的辅助检查以至延误抢救。在胸外伤的诊断中主要依靠物理检查及胸部平片, 必要时辅以CT、B超检查及胸穿术。在胸部钝挫伤后, 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特别是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气胸不能控制, 应考虑到支气管断裂的可能。膈肌的损伤早期不易诊断, 对于上腹部钝挫伤, 应考虑膈肌的损伤, 可行肺CT检查。就诊时如果无阳性体征, 需警惕延迟性血气胸, 文献报道延迟性血气胸多见于伤后3~7d, 所以应在伤后1周内复查胸片。
胸外伤由于涉及到呼吸和循环两个生命系统, 对其治疗应引起重视。应在正确的诊断后, 实施积极的正确的抢救。
3.2 休克处理
当胸部外伤并发休克时应在迅速补充血容量的同时, 查明休克的原因, 并做相应处理。对有中等量以上血气胸的患者, 主张快速安放胸腔闭式引流, 这样不但可以纠正休克, 同时也能使呼吸功能改善。本组需开胸治疗的仅5例, 绝大多数通过胸腔闭式引流得到有效治疗, 本组并发腹部损伤3例, 有报道, 胸部伤并发腹部伤致休克者开腹手术达65.0%。因此, 在伴有腹部伤引起低血容量休克时, 应特别注意腹腔内是否存在出血。患者有严重休克、高度怀疑心脏大血管损伤时, 应边补充血容量, 边快速开胸探查, 绝不要等血压回升后再手术。
3.3 急性呼吸衰竭的防治
在严重胸部伤中, 急性呼吸衰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呼吸衰竭的防治尤为重要。 (1)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应积极行气管切开,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 对用鼻管吸氧,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0mmHg患者, 应用呼吸机进行同步辅助呼吸。肺挫伤在本组病例中26例。对于肺挫伤需警惕ARDS的出现。在严重的肺损伤中, ARDS是死亡的主要原因[1], ARDS的治疗应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及时应用呼吸机, 同时在补液时应谨慎补充晶体, 因为大量补充晶体液会加重肺水肿和呼吸困难, 另外, 糖皮质激素和利尿剂的应用也很重要,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肺水肿, 减少支气管痉挛。
3.4 肋骨骨折处理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伴反常呼吸运动的患者, 我们主张用呼吸机正压通气, 控制反常呼吸运动。对于较小面积的浮动胸壁和多根单处肋骨骨折, 我们采用胸带固定法, 这样可以获得与胸壁固定架同样的效果, 且该法简单、无创伤, 适于各部位的肋骨骨折。
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是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 分清优势创伤, 多科联合, 对于降低病死率显得尤为重要。本组病例中胸腹联合损伤18例, 其中发生休克10例, 占55.6%, 发生率较高。所以对于下胸部的损伤应仔细检查伤口及腹部, 及早行CT或腹部平片, 有助于胸腹联合伤的诊断。颅脑损伤也不少见, 本组病例中15例。临床上需仔细观察神志的变化, 必要时行头颅CT检查。怀疑有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患者应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行升胸探查, 不能等血压回升后再行手术治疗[2], 这样容易失去手术机会延误治疗。
关键词:胸外伤,治疗
参考文献
[1]Augesfin B.Alcolouratlas of chest trau ma and associated in.juries, Medical Publlications ltd[M].London:Wolfe, 1982:309-340.
[2]万荣华, 郭德和, 张力, 等.598例胸外伤的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 1998, 14 (5) :333.
外伤临床治疗 篇2
【关键词】损伤控制;严重腹外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15-02
严重腹部外伤会导致患者生理功能内环境紊乱,合并低温、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手术治疗势必加重患者继发性损伤,如何有效控制原发性损伤,减少手术带来的继发性损伤是救治严重腹外伤的关键。近几年,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理念被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并被看作为外科手术的一部分,我院通过观察对49例严重腹外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探讨DCS的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擇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严重腹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1.6±4.7)岁;患者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9例,高空坠落伤11例,钝器伤9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情等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本组研究患者纳入标准为:(1)治疗前体温<35℃;(2)凝血酶原时间(PT)>16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PT)>50s;(3)pH<7.3;(4)预计输血量>10个单位。
1.3 病例排除标准: 排除放弃进一步治疗患者;排除转往其他医院救治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纳入DCS理念,具体方法如下。
简化快速手术。采用腹腔堵塞、出血压压迫止血、血管壁修补、结扎等方式给予患者迅速止血;控制肠内容物等漏出引起的污染;需二次手术患者完成一次手术时给予固定静脉营养袋。
复苏治疗。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给予补充红细胞悬液、新鲜血浆、凝血因子;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低体温;给予营养支持;预防应激性溃疡;配合其他医师治疗合并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确定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给予确定性手术治疗,一般于简化快速手术后22~74h后行确定性手术。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163例胸外伤临床治疗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3例病人中男112例,女51例,男女之比为2.19:1。年龄14~70岁,其中20~50岁133例,占81.6%。
1.2 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8l例(49.7%),斗殴凶杀伤58例(35.6%),工伤事故15例(9.2%)。生活意外伤9例(5.5%)。
1.3 损伤类别
胸部闭合性损伤108例(66.3%),胸部开放性损伤55例(33.7%),其中刀刺伤49例(89.1%)。本组中132例有肋骨骨折(81.0%),其中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有正常呼吸26例,双侧肋骨骨折12例(7.4%)。163例胸外伤中,87例血胸、气胸或血气胸(53.4%),单侧血气胸58例(35.6%),双侧血气胸29例(17.8%)。复合伤49例(30.1%)。其中合并颅脑损伤25例,腹腔脏器损伤8例,膀胱、尿道损伤、骨盆骨折5例,膈疝4例,腰椎及四肢骨折7例。
1.4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中,对有肋骨骨折者采用胸带包扎固定胸壁,胸壁牵引固定或肋骨内固定术。87例有血胸、气胸或血气胸者,其中76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其余因积血或积气较少,采用胸腔穿刺而治愈。12例因有活动性出血而采用开胸探查止血术。3例气胸患者于胸腔闭式引流后持续漏气,行肺修补术后治愈。对有复合伤病人采用相应治疗,颅内血肿给予开颅行血肿清除,有腹腔脏器破裂或膈疝者,给予切除或修补破损脏器和修补膈肌等。术后均给予抗生素应用及止血、支持治疗等。
2 结果
本组163例病人中,治愈157例,死亡6例,死亡率3.7%(6/163),死亡原因主要是伤及心脏及大血管,合并颅脑损伤、胸腹联合伤等。
3 讨论
胸部外伤中以交通事故所致多见。交通事故多引起复合性伤,呈重症、急症、危症,受伤后检查诊断必须迅速正确,抢救措施要求及时有效。对于胸部开放性损伤要争取在受伤现场立即封闭伤口,将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期间要时刻警惕张力性气胸[1]的发生。到达医院后要迅速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决定作进一步治疗,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或开胸探查等。
胸外伤中多数属于闭合性外伤,大多有肋骨骨折。其中以单纯性肋骨骨折多见,其次是单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两侧肋骨骨折少见。多发性肋骨骨折往往合并血气胸,明确诊断后需及时行胸壁固定、胸腔闭式引流或者开胸探查。(1)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病人,可因胸壁软化出现反常呼吸和纵隔摆动,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需要及时固定胸壁,包括胸壁牵引固定、肋骨内固定等,同时保证呼吸道通畅给氧,合并血气胸者要行胸腔闭式引流。(2)胸腔闭式引流后,如一次引流血量达800~1000m L者,或经连续观察4h,每小时出血仍超过200m L者,应果断施行开胸探查术[2],妥善处理好胸内出血。其优点在于:(1)可将凝血彻底清除;(2)对活动性出血可缝合止血;(3)对损伤的胸部器官如肺、气管等进行探查和处理;(4)缩短疗程。
胸外伤后血气胸的发生率较高。产生失血性休克及呼吸衰竭,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严密观察急性血气胸,警惕迟发性出血。据临床观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当时没有合并血气胸的多会引起迟发性血胸,必须严密观察,必要时及时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或者开胸探查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
严重胸腹部外伤引起胸腹腔较大的压力差可以引起创伤性膈疝,临床上有以下表现:(1)腹部钝性伤后发生呼吸困难;(2)下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闻及肠鸣音;(3)胸腹损伤后呈舟状腹;(4)有肠梗阻症状;(5)胸片显示膈肌模糊,膈上胃泡,肠管样影和膈下脏器相连。膈疝一旦诊断应立即开胸探查,正确处理好膈疝,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方面。胸部创伤后引起肺挫伤应高度警惕,浮动胸壁出现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主要最是严重的肺挫伤所致。这是由于胸廓受损肋骨骨折的剧痛极大地限制了胸廓的移动范围,潮气量明显减低,胸壁塌陷使两侧胸腔内压力不平衡,纵隔左右扑动,引起缺氧及二氧化碳滞留;随之而来的是气管支气管分泌物排不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了呼吸功能不全,形成恶性循环。此时要毫不犹豫地进行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提供有效通气量和供氧功能,打破恶性循环。
在本组163例病人中,胸外伤大多有合并伤,特别是合并颅脑外伤者,入院时病情多危重。对此类病人,首先要维护好生命体征,同时进一步分析病情,请多科会诊,分清主次,按轻重缓急组织各科专业人员配合,通力协作,可以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外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163例胸部外伤的诊治,根据受伤原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分别给予胸带固定胸壁,胸腔闭式引流或开胸探查,复合伤给予相应处理。结果163例病人治愈157例,死亡6例。结论胸部外伤多呈重症、急症、危症。能否迅速正确给予检查、诊断及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胸部外伤,闭式引流,开胸探查
参考文献
[1]黎介寿,吴孟超.手术学全集[M].胸外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35.
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篇4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85-02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血运丰富,组织脆弱,在腹部损伤中,脾破裂居于首位[1]。该病易引起大量出血,甚至休克,如救治不及时,病情会明显加重,休克机会和程度增加,病死率增高。2009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200例,现就其临床治疗进行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患者年龄9-76岁,平均37.6岁;病程在2h内120例,2-8h40例,超过8h40例;其中休克患者30例,出血量超过1200ml的40例。辅助检查:CT检查可见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形态失常,脾脏实质内密度不均匀,脾脏周围见弧形低密度影,腹腔内见积液影。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中行脾修补124例,脾部分切除42例,全脾切除34例,全脾切除后均行脾片移植,所有病例均常规置放腹腔引流管。术后48-72h拔除腹腔引流管,出院前常规B超检查,均无腹腔积液或脾周脓肿。
2 結 果
200例患者均得到及时确诊,198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9%,1例术前死亡,1例术后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3 讨 论
脾脏是腹部最易受伤的实质性脏器,占各种腹部伤的40-50%,主要危险在于大出血,死亡率约10%,约85%为被膜和实质同时破裂的真性破裂,少数为中央型或被膜下破裂,其被膜尚完整,但可在2周内突然转为真性破裂而大量出血,称延迟性脾破裂。
3.1 脾损伤分级 按李氏提出的IV度分类法分类[2]。Ⅰ度:孤立的浅裂伤,深度<1cm,长度<5cm;Ⅱ度:孤立的深裂伤,深度>1cm,长度>5cm,或多处裂伤但未涉及脾门;Ⅲ度:星状破裂,部分断离,已涉及脾门;Ⅳ度:脾脏广泛碎裂,脾门区裂伤,脾包膜广泛剥脱,脾蒂血管严重损伤。
3.2 诊断 脾是腹部内脏中最易受损伤的器官,其发病几率占腹部损伤的40%-50%[2]。脾破裂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内出血,包括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搏微弱、血压不稳甚至休克,出血多者可有明显腹胀和移动性浊音。除非有较严重的腹壁挫伤或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腹痛一般并不严重,腹膜刺激也并不剧烈。外伤性脾破裂均有上腹部直接或间接暴力致伤史和首发于上腹局限性压痛。若伴有以左第7肋为中心的左胸中下部肋骨骨折时要警惕有脾破裂的可能。有左上腹外伤病史且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者应高度怀疑脾破裂可能。但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伴有合并伤时,明显损伤与隐匿损伤同时存在,或腹穿阴性,都易造成误诊或漏诊[3]。
3.3 治疗方法 全脾切除已有200年的历史,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受国际的影响,我国外科学界深信“脾脏毫无功能,留之无用,切除有益”的观点。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有些单位因受King和Schumaker提出儿童脾切除后可能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的影响[4],脾脏的生理功能日益受到重视,随着脾脏免疫功能研究的进展,我国外科学家提出了各种保脾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治疗、脾修补术、部分切除术、脾动脉结扎、自体脾组织移植等。但保脾的前提必须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脾,特别是儿童。本组Ⅰ-Ⅱ级120例,均进行脾修补保脾。手术操作中关键性环节主要是充分显露脾脏,控制出血,查明伤情,清除失活的组织和凝血块,以3-0肠线缝合裂口,较浅裂口可仅作单纯间段缝合,较深裂口先行间断水平褥式缝合后,再行单纯间断缝合。缝合深度应超过裂口基底部0.5-1.0cm,宽度距两创缘1.0cm,且须包括脾包膜。裂口填入带血管大网膜,之后打结,松紧以能止血为度,观察10-15min以确认可靠止血。Ⅲ度70例中60例行脾部分切除,其余10例因伴有严重的合并伤而改行脾切除术。手术要点是先将脾游离于切口外,切开脾背膜之界限,应向保留脾块侧后退约1cm,以保证其活力,切面缝合亦可覆盖大网膜。如不能肯定保证脾活力时,如病情稳定,可静脉滴注0.5mg稀释的肾上腺素溶液,几分钟后如见脾块收缩,表面出现皱褶,说明血运良好,但此法对心血管不稳定病人不宜采用。本组全脾切除10例,均行自体脾移植,取1cm×2cm×0.5cm的脾组织片100-150g(相当于脾脏的1/3)移植于大网膜前后叶之中。据文献报道术后2个月移植脾片即可显示功能。
总之,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损伤中最为常见病,处理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应根据术中的情况,实事求是,灵活运用各种术式,要强调个体化治疗。尤其在休克、腹腔内大出血、腹腔明显污染、多脏器严重损伤时,应果断采取脾切除术。全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尤其儿童,尽可能保留脾脏。为使外伤性脾破裂的救治达到最佳疗效,应把握好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重要环节,做到下列几点:①早期及时诊断;②迅速纠正休克;③缩短术前时间;④术中迅速可靠止血;⑤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及腹腔引流情况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018-1019.
[2] 夏穗生.我国脾脏外科的发展回顾[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705-707.
[3] 李广华,金玉琳.脾损伤的分类及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2,12(10):509-510.
儿童恒牙外伤的预防及临床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医治的恒牙外伤患者80例, 男性52例, 女性28例, 患者年龄范围在3~10岁之间, 平均年龄是5.5岁, 8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存在冠折, 22例患者存在根折, 18例患者存在挫入性脱位, 10例患者存在恒牙完全脱出。患者皆存在不同程度的恒牙伸长、冠折、扭转、错位、倾斜以及松动等。对患者的恒牙外伤情况进行检验之后, 根据患者的恒牙外伤类型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恒牙外伤类型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具体为: (1) 冠折患者。对于冠折患者的治疗, 具体为:医疗人员在进行急诊处历史, 应该及时对暴露在外的牙本质进行覆盖, 如果出现牙周损伤, 有明显的松动和叩痛症状, 则可以展示不恢复患者的牙冠外形, 如果患者的断冠保存较为良好, 在解决急性的损伤之后可以对患者实施断冠树脂粘结术, 对于牙本质折断, 且已经近牙髓的患者, 当盖髓剂无法对牙本质进行固位的时候, 可以对患者进行部分的活髓切断术。如果患者未露牙髓, 则医疗人员应该重视对牙髓状态的判断, 如果患者牙髓的感觉丧失, 牙冠变色则可以判断患者的牙髓已经坏死, 在这情况下应该给予对症治疗。上述方法是过渡性的恒牙修复方法, 在恒牙牙根生长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贴面修复或者牙冠修复[1]。
(2) 根折患者。对于根折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先进性复位断端, 固定患牙之后调整患者的牙齿咬合, 最后给予患者定期复查。治疗方法是在X线下将断端进行复位, 然后使用弹性夹板将其固定, 避免断端移位。固定时间通常是4~8周。但是对于近牙冠的1/3处根折患者, 由于其预后较差, 发生感染的几率高, 因此固定时间可以适当的延长, 也可以直接取下患者牙冠部的断牙, 在远端处进行根管治疗或者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 等根尖处于闭合之后, 在进行根管正畸联合治疗, 直接将根端取出进行缺损的修复, 如果患者的年龄比较小, 为了保持其间隙, 可以对患者实施覆盖义齿的修复[2]。
(3) 挫入性脱位患者。对于挫入性脱位患者的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牙根发育情况以及压根损伤程度来决定, 具体为: (1) 根尖孔开放情况。对于存在根尖孔开放的患者, 由于其萌发的几率较大, 进行外科手术将其复位的效果不佳, 因此在治疗之前可以选择延长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时间, 并记录患者的牙髓情况, 当患者患牙炎症性吸收或者没有萌发趋势时, 则可以直接拔去感染的牙髓, 在正畸牵引下实施根尖诱导成形术。 (2) 根尖孔闭合情况。对于存在根尖孔闭合的患者, 由于牙髓坏死发生率较高, 因此医疗人员应该在患者恒牙外伤之后的2~3周里对其进行牙髓的拔除, 并进行根管治疗, 使用外科手术进行复位时应该对齐固定4周左右[3]。
(4) 恒牙完全脱出患者。对于恒牙完全脱出患者应该立即开展再植术保存患牙, 其中, 在进行再植术时, 医疗人员应该尽量避免与牙根面相接触, 防止细菌感染影响患者的恒牙恢复, 在植入后应该对患牙进行2~4周的固定。对于根尖孔还没闭合的患牙, 由于离体的时间较短, 如果及时进行再植术, 患者牙髓的血管存在重建的可能, 在这情况下医疗人员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牙髓状态, 如果确定牙髓坏死之后则实施根管治疗[4]。
1.3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 记录患者的远期疗效。其中治疗效果的评定为:如果患者治疗之后,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患者的恒牙恢复健康, 能进行正常的饮食说话, 则治疗效果是“显效”。如果患者治疗之后, 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患者的恒牙恢复情况较好, 虽然在饮食说话上稍有影响, 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则治疗效果是“有效”。如果患者治疗之后, 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 恒牙情况没有改变, 无法进行正常的饮食说话, 则治疗效果是“无效”。“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在治疗后, 有46例患者 (57.5%) 的治疗效果为“显效”, 32例患者 (40%) 的治疗效果为“有效”, 2例患者 (2.5%) 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7.5% (88例) 。
2.2 远期治疗效果
经过为期半年的随访得知, 有2例患者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 1例患者出现牙髓炎, 经过再次治疗后及复查后, 确诊患者已恢复健康。其他患者皆恢复良好。
3 讨论
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 正处于身体、心理和生理的成长阶段, 好动性较强, 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因为跌倒、运动等对恒牙造成碰撞, 而因为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牙周组织和牙髓不似成人般坚固, 出现恒牙外伤的几率较高, 因此对于儿童恒牙外伤的治疗以及预防十分重要[6]。
由于恒牙外伤多属于急诊, 因此医疗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时应该先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 检查患者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存在骨折等情况, 如果发现有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情况应该立即进行急救, 由于恒牙外伤多会伴有牙槽突折断以及牙龈撕裂, 因此医疗人员也应该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以控制病情。由于患者恒牙外伤的种类不相同, 因此医疗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外伤种类给予针对性治疗, 在治疗时还应该对患者的恒牙进行修复治疗, 在保证患者恒牙的健康生长同时, 保证其美观。除此之外, 在患者恒牙外伤痊愈之后, 还需要对患者的恒牙进行定期复查,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提出有效的健康指导, 避免出现并发症情况[7]。
通过研究结果得知, 根据患者的恒牙外伤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 经过为期半年的随访已知有2例患者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 1例患者出现牙髓炎, 经过再次治疗后及复查后, 确诊患者已恢复健康, 其他患者皆恢复良好, 由此看出, 根据患者的恒牙外伤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缓解患者的疼痛, 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8]。
由于恒牙外伤的发生会影响到儿童牙齿的生长、咬合以及发育情况, 因此医疗人员与家属应该重视儿童恒牙外伤的预防, 其中预防措施包括: (1) 开展健康教育。医疗人员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详细的讲解恒牙外伤的发病诱因、预防措施、急救措施、日常注意事项以及发生恒牙外伤可能会患者造成的影响等,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恒牙外伤的重视程度, 让其了解到保护恒牙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降低恒牙外伤的情况发生。在治疗完成后, 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学会进行口腔护理,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以避免细菌感染的情况出现。 (2) 重视保护措施。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儿童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行驶的汽车内, 应该让儿童坐在安全座椅并系上安全带, 以保证儿童的安全, 如果儿童参加较为激烈的运动项目, 则可以给予其带上牙托以保护儿童的恒牙安全, 如果儿童处于恒牙外伤的高发地区, 家长应该重视对儿童的保护。 (3) 对于存在门牙前突的儿童, 由于较容易发生门牙牙折, 因此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 应该尽早对儿童的门牙进行矫正, 降低恒牙外伤的发生率。 (4)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应该重视儿童的口腔清洁, 并观察其恒牙情况, 如果儿童出现牙龈红肿或者疼痛的情况应该及时就诊。 (5) 由于学校是儿童发生恒牙外伤的高发地区, 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儿童的健康保护。在体育课上应该尽量避免让儿童参与容易摔倒的运动, 例如具有激烈冲撞性的球类活动等。通过建设草坪或者铺设泡沫板等方式, 软化地面, 防止儿童摔倒后发生恒牙外伤, 在桌子、凳子等教学用品上也应该尽量避免选择具有棱角的教学用品, 保证儿童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任宏宴, 王心彧, 关键, 等.儿童恒牙外伤112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16) :34-35.
[2]陈洁, 葛立宏, 邵林琴, 等.512例年轻恒前牙外伤的临床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4 (3) :245-246.
[3]甘华祥, 赵霞, 朱立江, 等.年轻恒牙脱位再植术56例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4 (5) :134-135.
[4]谭秀峰, 张庆治.临床研究158例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资料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4 (3) :67-68.
[5]陶洪, 侯铁舟, 张珑, 等.儿童口腔科医师工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 (1) :146-147.
[6]杨静.儿童恒牙外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5) ;406-407.
[7]王津惠, 刘岚, 周颖蕊.儿童乳牙外伤308例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 (2) :88-89.
外伤性小肠破裂临床治疗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中男38例, 女7例;年龄15~65岁, 伤后入院时间0.5 h~3 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6例、刀刺伤18例、坠落伤6例、踢伤2例、挤压伤3例。开放伤20例、闭合伤25例。脏器损伤情况:小肠破裂1处28例、破裂2处9例、破裂2处以上3例、横断伤3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35例, 其中肠系膜破裂14例、脾脏破裂9例、肝脏破裂2例、结肠破裂3例、十二指肠破裂1例、膀胱破裂3例、颅脑损伤10例、脊柱骨盆骨折4例。临床表现:除昏迷外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伴有呕吐32例、有典型腹膜炎体征41例, 伴休克9例, 有膈下游离气体12例, 其中38例进行腹部穿刺阳性35例。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患者皆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患者进行腹腔穿刺检查, 首穿阳性32例, 复穿阳性8例, 总阳性率88.88%。腹部X线平片, 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6例 (35.55%) , B型超声波检查阳性25例 (55.55%) 。
1.3 方法及结果
入院后经静脉滴注液体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在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后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本组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单纯修补52例, 肠部分切除、肠吻合23例, 肠修补加部分切除4例。同时行脾切除3例, 肝修补2例, 胃修补1例。术后继续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4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 讨论
外伤性小肠破裂临床发病较高虽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 仍有1/3患者在入院时腹部体征不明显。小肠破裂常伴有包括腹部伤的多发伤, 伤情复杂严重, 给诊断带来困难, 易致漏诊[1], 延误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
影响早期诊断的因素有: (1) 破裂口较小 (<1 cm) , 由于外翻的小肠黏膜、凝血块、食物残渣、纤维蛋白、大网膜等堵塞或反应性肠管蠕动抑制或痉挛等原因小肠内容物暂未外溢, 伤后数小时可无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 但当肠管蠕动回复或堵塞物脱落时, 肠内容物外溢才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2) 肠壁挫伤严重、血肿形成或不全撕裂或较大的系膜血管分离, 伤后早期有轻度腹膜刺激征, 但腹穿阴性或有少量血性液体。 (3) 合并严重颅脑外伤时, 由于昏迷掩盖腹部症状, 当出现严重的腹膜炎时才明确诊断; (4) 合并实质性脏器破裂时, 由于严重休克、腹内大出血而掩盖了隐匿的小肠破裂的症状, 有时术中未发现, 术后出现相应的症状而再次手术等。 (5) 小儿患者不合作, 由于症状和体征不明显, 早期易漏诊。年老体弱患者腹部体征反映不明显, 也极易漏诊[2]。因此, 小肠破裂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早期正确诊断是降低外伤性小肠破裂并发症、病死率的关键。
为提高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须做到: (1) 详细询问病史, 受伤的部位、暴力的方向等, 注意腹部压痛的部位、范围、程度, 这些体征一定程度上反映损伤的程度。 (2) 认真细致反复体格检查, 即使是初诊时无明确的脏器损伤体征, 也绝不能轻易否认, 尤其是对体质差、老年人等机体反应弱的患者; (3) 反复多点、多次腹穿; (4) 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 血液检验能够间接反映炎症、机体失血等情况, B超检查能够早期发现腹腔内少量炎性渗出, 腹部立位平片能够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这也是空腔脏器破裂最有力的证据, 对于合并严重颅脑外伤和脊柱骨盆骨折的患者, 行腹部CT检查, 不仅能够发现腹腔内游离气体, 还能够了解其他脏器的情况, 尤其是实质性脏器破裂、腹腔内出血, 对腹膜炎所致的腹腔炎性渗出也有一定的鉴别意义[3]; (5) 手术探查时要常规系统的检查胃肠道, 以免遗漏诊治。
小肠破裂诊断一经确定, 即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越早越好, 其预后的好坏, 并发症的多少与治疗的早晚及合理性有很大的关系, 疗效最佳时限在伤后2~4 h内手术, 以后每增加4 h, 将增加病死率15%。进行手术应认真细致, 全面探查, 在探查中要仔细全面。注意隐蔽的肠段损伤及其他脏器损伤, 同时注意关腹前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放置引流管, 尽可能减少腹腔残余感染, 有利于愈合。如出现: (1) 肠管裂口大, 肠壁挫伤严重, 肠管破裂, 肠壁组织有严重的挫伤, 生机不良者; (2) 肠段多处裂口, 肠系膜裂伤, 该段肠襻已变色, 血运不良者应立即行肠切除术; (3) 肠段大部分或完全断裂。肠切除吻合过程中应注意断端活力与血液循环, 吻合口不应有张力。空回肠破裂若时间长、腹腔污染特别严重, 二期手术进一步做彻底处理。腹腔彻底清除污物, 以大量生理盐水及甲硝唑溶液冲洗, 腹腔放置引流, 术后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防止并发症产生。
综上所述, 外伤性小肠破裂临床发病较高虽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 但若延误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外伤性小肠破裂应重视早期诊断, 术中术后有针对性的治疗, 减少误诊, 提高治愈率。
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45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以及选择合理的术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减少小肠破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外伤性,小肠破裂
参考文献
[1]赵明伟.外伤性小肠破裂27例分析.河南省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 2 (20) :140.
[2]郝晓尊.外伤性小肠破裂82例诊治体会.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6 (22) :470.
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眼外伤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5例;患儿年龄3~12岁,平均年龄(5.8±1.3)岁;眼外伤发生时间1~6 h,平均发病时间(2.2±0.6)h;左眼眼外伤疾病患儿17例,右眼眼外伤疾病患儿21例;治疗组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14例;患儿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6±1.2)岁;眼外伤发生时间1~7 h,平均发病时间(2.4±0.5)h;左眼眼外伤疾病患儿16例,右眼眼外伤疾病患儿22例。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1)病情经诊断后确诊为眼外伤;(2)眼外伤发病时间在10 h以内;(3)患儿以往没有眼外伤病史;(4)排除合并患有其他眼部疾病的可能;(5)患儿家长知情并自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6)以往没有接受过程手术治疗;(7)机体情况能够满足手术和麻醉的要求;(8)患儿年龄在2~13岁;(9)患儿家长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1)病情经诊断后没有确诊为眼外伤;(2)眼外伤发病时间在10 h以上;(3)患儿以往有眼外伤病史;(4)合并患有其他眼部疾病;(5)患儿家长知情并不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6)以往接受过程手术治疗;(7)机体情况不能够满足手术和麻醉的要求;(8)患儿年龄在2岁以下,或在13岁以上;(9)患儿家长知情并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4 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临床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主要措施包括:在显微镜的配合下,采用标准三通道睫状体扁平部入路方式实施玻璃体切割手术。在瞳孔散大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对于存在外伤性白内障疾病的患儿,应该首先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由于患儿年龄小,没有晶状体核,因此对晶状体皮质进行单纯抽吸后即可完成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操作。对于存在晶状体半脱位症状的患儿,晶状体悬韧带的离断程度<180°的,应该将晶状体后囊尽可能保留下来,以备进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晶状体悬韧带的离断程度超过或者等于180°的,不应该保留晶状体前、后囊。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患儿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该联合应用重水,实施超声粉碎晶状体摘除树立。每500 mL玻璃体切割液中应该加入浓度为l‰肾上腺素0.5 mL。对于眼内炎、球内存在异物及合并视网膜脱离症状的患者,应该尽早实施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以将玻璃体内炎性细胞及脓团彻底清除,切除玻璃体内的异物通道,以使对视网膜的牵拉得以解除。对化脓性眼内炎疾病患儿,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该在玻璃体腔内注入万古霉素1 mg。眼内异物患儿在对玻璃体进行切除处理之后,磁性异物采用接力磁棒自睫状体平坦部位的手术切口中取出;非磁性异物采用异物钳进行抓取后经平坦部位的手术切口取出,嵌顿视网膜的异物,应该首先将异物周围机化组织包裹清除,使异物充分游离之后,采用激光对异物周围的视网膜组织进行光凝处理,再采用异物钳对异物进行抓取之后经平坦部手术切口取出。对于合并存在视网膜脱离的患儿,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该将基底部玻璃体皮质彻底切除,以及对视网膜牵拉的玻璃体,将视网膜前膜及视网膜下膜剥除,对视网膜裂孔进行仔细寻找,用激光对裂孔进行封闭处理后,采用硅油进行眼内填充,术中根据视网膜的实际情况实施膜环扎术。术后进行常规抗炎治疗[2]。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儿的致盲人数、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眼外伤病情治疗效果、眼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时间、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功能痊愈:患儿手术后视力水平提高2行以上,或达到外伤前的视力水平,光感术后视力水平提高0.025以上;解剖痊愈:患儿手术后屈光间质呈透明状态,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效果,眼球成功得以重建,而视力水平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的要求,或婴幼儿的视力检查结果显示为不合格;未愈:患儿手术后视力水平没有任何改善或更差,屈光间质仍然处于混浊状态,或眼球的解剖结构重建以失败告终,眼球发生严重萎缩[3]。
1.7 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时间、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儿在手术治疗后(74.92±5.39)d眼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正常,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9.05±3.18)d;治疗组患儿在手术治疗后(57.70±5.18)眼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正常,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2.06±4.33)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致盲人数和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患儿在手术后有1例最终致盲,治疗组患儿在手术后有2例最终致盲;对照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眼外伤病情治疗效果,见表1。
3 讨论
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儿童眼外伤进行救治,不仅仅会对患儿的视力水平恢复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眼球发生萎缩,甚至导致被迫接受眼球摘除术,给儿童的精神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够充分解决过去常规手术难以对严重眼外伤疾病达到治愈效果的问题,使大多数外伤眼疾病患儿的患眼能够获得解剖修复,生理功能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预后情况明显提高[4]。
眼外伤疾病通常情况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病理学发展阶段:(1)炎性反应期:在受伤后的一个星期以内,该阶段眼内组织处于水肿和出血状态下;(2)细胞增生期:此时组织会出现增生、修复的表现,但没有出现瘢痕牵引,玻璃体已经出现后脱离现象;(3)组织重建期:在受伤后两个星期后,眼内有机化增殖现象出现。眼外伤疾病接受急诊清创缝合术治疗之后,通常选择下选择伤后10 d即细胞增生期内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此时,外伤已经基本痊愈,眼内的炎症状态趋于平稳,玻璃体已脱离,眼内纤维组织的增生程度尚没有达到纤维化,角膜的水肿状态基本好转,手术操作难度明显降低,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儿童眼外伤疾病由于致伤物多数情况下会带有一定的病原体,再加上儿童的玻璃体表现致密,是一种良好的细菌培养基,所以眼内炎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儿童的眼部在受到损伤后修复活跃,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展速度快,如治疗不及时,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出现眼球炎,致视功能下降甚至眼球萎缩,一旦确诊应接受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治疗[5]。
摘要:目的 对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对患有眼外伤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眼外伤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临床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眼外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致盲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眼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时间、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式对患有眼外伤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外伤,儿童,治疗
参考文献
[1]周昕,任兵,高晓唯,等.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J].国际眼科杂志,2011,15(15):1767-1768.
[2]张莉薇,席兴华.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17(15):1425-1426.
[3]刘刚,胡雨珠,高保清,等.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12(16):136-137.
[4]姜燕荣,黎晓新,殷春悦.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特点及疗效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11,37(13):169-170.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以来, 我院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60例, 其中男40例, 女20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0岁。其中车祸导致的肝破裂40例, 高处坠落患者10例, 挤压伤患者10例。其中5例患者合并有胸部多发肋骨骨折, 气胸。
1.2 肝脏破裂辅助检查及影像学诊断
所有的患者入院后均现行CT检查, 10例患者在CT下见肝脏包膜下积液, 肝脏大小形态上正常, 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应;其余50例患者除肝包膜下积液外, 可见肝脏实质内高低混杂密度, 部分患者可见肝脏碎裂, 腹腔穿刺见不凝固血液。
1.3 肝脏破裂的治疗
依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 (1989年) 分级标准[2], 将肝脏破裂的分级标准分为VI级, 其中I~III级实施保守治疗, 患者采取绝对卧床休息, 输血, 抗炎抗休克以及止血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后, 10例患者痊愈出院;50例实施手术治疗, 其中肝破裂单纯清创缝合修补术30例, 纱布填塞法10例, 不规则肝切除术5例, 肝动脉结扎术5例。
2 结果
10例保守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康复出院, 3个月内回访未见后遗症;50例进行手术患者, 1个月内回访, 1例患者出现高热, 肝区疼痛, CT扫描见肝周积液, CT引导下穿刺见脓液, 经积极引流以及抗炎治疗后20d后, 患者症状消失;2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应激性溃疡, 可见便血, 经积极对症治疗以及心理疏导, 患者好转;1例患者经CT强化扫描见假性动脉瘤形成。
3 讨论
3.1 肝破裂的诊断
肝脏损伤多合并有其他脏器的孙双, 病情复杂, 凶险, 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肝脏损伤时, 依据患者腹部受伤的部位、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合并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 致使肝破裂的表现被掩盖或忽略。这些均提示肝破裂的诊断有其特殊性。外伤性肝破裂多死于失血性休克。对于肝破裂的早期诊断体会如下:对于急诊患者, 首选腹腔穿刺, 辅助检查可借助B超以及CT;在穿刺的时候, 一定要多方位动态穿刺, 提高诊断率;B型超声、CT检查仅为可疑病例的第二选择;术中不可仅满足于肝破裂的诊断, 还应全面仔细地探查脾脏等其他脏器。
3.2 肝脏破裂的急救
休克是肝脏破裂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所以在抢救患者时必须及时有效的复苏, 复苏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立即建立多静脉输液通道, 迅速补液, 液体主要为平衡盐溶液或林格液, 并同时输注羟乙基淀粉、血浆;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 及时有效的输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充分给氧。必要时, 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同时妥善处理其他部位的复合伤。
3.3 手术治疗
肝脏破裂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控制出血, 彻底清创, 消灭死腔, 充分引流。作者在工作的多年里, 对于III~VI的较为严重的肝脏损伤[3]取几种术式联合应用,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单纯引流术, 主要是针对肝脏损伤较轻的患者, 伤口出血量较小, 无需清创的患者;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术:对创面清创止血填塞缝合后仍有明显活动性出血或严重肝外伤血液循环动力学情况不稳定, 无条件行过多操作者, 采用伤侧肝动脉结扎 (无肝硬化表现者) ;肝部分切除术, 对于严重的肝脏损伤, 肝组织碎裂、大片肝组织坏死或肝叶段主要血管、胆管断裂伤者则行清创性肝切除, 即切除失去血供的毁损肝组织, 尽量保留正常肝组织, 结扎或修补血管和胆管, 大网膜覆盖创面, 腹腔充分引流。
3.4 术后并发症
首先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 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肝内或肝外以及腹腔的其他部位, 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抗生素以及充分的引流;其次出血也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如腹腔引流血性液体超过150mL/h[4]引起高度重视, 这多与术中肝损伤处血管未能有效结扎或创面广泛渗血有关, 应再次剖腹探查止血;术后1周出血, 多与肝损伤后坏死组织脱落、继发感染、凝血功能异常、肝内血肿破裂等有关, 应根据其出血量与速度考虑是否再手术处理, 其他比较多见的还有肝坏死、胆漏、应激性溃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等, 应在术后密切观察, 从而及早发现和及早处理。
总之,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交通工具越来越多, 其中肝脏损伤75%的是由于车祸所致, 并且由于肝脏质地较脆, 很容易造成肝脏的损伤, 所以,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摘要:目的 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11月以来, 在我院接受外伤性肝破裂患者60例, 保守治疗10例, 手术治疗50例。结果 60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3个月内回访, 肝脏脓肿1例, 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 肝内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结论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抢救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选择,分析
参考文献
[1]施巨友.严重多发伤150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7, 7 (7) :424.
[2]吴孟超.肝脏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502-503.
[3]张跃, 华积德.成人钝性肝损伤的非手术治疗现状[J].中华创伤杂志, 2003, 16 (5) :83-85.
外伤临床治疗 篇9
【关键词】普外科;治疗效果;腹腔镜;腹部开放性外伤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84-01
普外科严重病症中包含腹部开放性外伤,多数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在救治不及时的情况下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大多数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都是由利器所伤,出血情况较为严重,若不能够及时处理,极易导致伤员因为出血过多而死亡。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为17-61岁,其中43例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是因利器所伤,12例患者因交通事故造成,其余5例患者由其他因素所造成。60例患者中12例患者为单纯腹壁穿透性损伤,48例患者腹内脏器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其中30例患病者为单一脏器损伤,14例脾破裂患者,9例小肠破裂患者,5例肝胆损伤患者,2例胃破裂患者。
1.2方法
所选取的60例患者中54例患者接受确定性急症手术治疗,其中38例患者接受剖腹性查探,6例患者接受单纯腹壁清创缝合治疗。其余6例患者接受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
2 结果
接受确定性急症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中,53例成功治愈,1例患者因大严重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治愈率88.3%。6例患者术后切口受到感染,2例患者术后腹腔受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3.2%。6例接受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的患者均良好治愈,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感染情况,治愈率为100%。
3 讨论
腹部开放性外伤一般都由利器损伤以及交通事故等引发,极易引起腹腔内脏器的损伤甚至导致胸腹联合损伤,如果伤及腹腔大血管如门静脉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安全。患者早期住院时,患者腹部开放性损伤部位以及损伤程度是必须及时了解的,往往可以从伤情的部位、方向、深浅和伤口的多少进行初步的判断。但是要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穿透伤、是否合并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和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剖腹探查则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临床普外科医生面对的重要问题。患者伤情的评估重点在于有无急诊剖腹探查指征,而腹部锐器伤创道盲端的定位是评估伤情的关键。因此对利器长度以及患者受伤姿势的了解对患者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要及時对患者腹内脏器采用B超以及CT进行检查,以此更清楚的了解患者腹内脏器损伤程度,为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早期检查对于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严重出血而休克的患者不能过过于强调常规检查,避免长时间的检查而错过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对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制定分阶段治疗措施便是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对病人受到的不可逆伤害有显著减轻的作用,其中包括因低温、酸中毒以及凝血障碍所导致的伤害[1]。如下三个阶段是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中最为重要的阶段:①患者出血以及污染的控制主张采用临时手术措施;②对于低温、酸中毒以及凝血障碍等采用重症监护复苏,以此减轻患者所受到的伤害;③腹部确定性手术的实施可在患者生理条件良好、平稳的状态下进行。在整体化治疗中的关键便是损伤控制技术的实施,在损伤控制技术得到合理的利用之后,能够有效降低腹部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采用常规治疗组和损伤控制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开放性腹部外伤救治中的应用表明,在严重开放性腹部外伤救治中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能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对早期休克有良好的纠正作用,时候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都能够得到显著减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腹部开放性手术中腹腔镜的应用,腹腔镜在腹部开放性手术中应用的主要优点如下:①能够在早期对患者进行明确的诊断;②腹腔镜在患者接受手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患者既有诊断作用也有治疗作用;③患者腹腔内的情况能够通过腹腔镜得到仔细的观察;④运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手术拥有创面小的特点,同时术后患者伤口能够快速的恢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
普外科严重病症中就包含腹部开放性外伤,多数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在救治不及时的情况下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大多数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都是由利器所伤,出血情况较为严重,若不能够及时处理,极易导致伤员因为出血过多而死亡。在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治疗以及救治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之后得到的结论如下:对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确定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损伤控制技术是重症患者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患者早期采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拥有良好的诊疗效果,在临床对腹部开放性外伤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价值[3]。
参考文献:
[1] 高树雄.腹部开放性外伤的临床诊治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9):116-116.
[2] 李时尔.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58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4):1706-1707.
外伤临床治疗 篇10
1.1 一般资料
(1) 性别与年龄:本组229例中, 男性155例, 占67.69%;女性74例, 占32.31%。就诊年龄最大为62岁, 最小为15个月, 以21~30岁年龄组损伤多见, 为78例, 占34.06%;其次是11~20岁年龄组为46例, 占20.08%;再次是31~40岁, 年龄组为42例, 占18.34%。
(2) 损伤类型:229例中, 骨组织损伤72例, 占31.44%, 其中下颌骨骨折48例, 占骨组织损伤66.67%;下颌骨骨折中颏部骨折17例, 下颌体8例, 角部7例, 升支部5例, 髁突骨折11例;上颌骨骨折8例, 上颌骨骨折伤者的伤情一般较重, 常伴有颅脑损伤症状。颧骨、颧弓骨折9例, 牙槽骨骨折7例;单纯软组织损伤1 4 0例, 占61.13%, 以唇颊部损伤多见;牙外伤17例, 占7.42%, 其中以上前牙损伤较多。
(3) 损伤原因:229例中, 车祸致颌面部损伤108例, 占47.16%;跌坠伤48例, 占20.96%;打击伤45例, 占19.65%;砍伤12例;爆炸伤7例, 犬咬伤6例, 熊抓伤3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经全面检查, 首先排除颅脑损伤, 在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处理颌面部伤及合并伤, 清除创口内的异物和坏死组织, 冲洗创面后, 对140例单纯软组织损伤的患者, 在局麻下按整形美容的操作原则用小针细线对位缝合各层组织, 其中6例上唇缺损采用鼻唇沟瓣转移修复。颌骨骨折7 2例中, 摄C T检查, 明确诊断后, 对下颌骨线性骨折, 手法复位, 用单颌牙弓夹板不锈钢丝结扎固定, 辅以颅颌弹性绷带固定, 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下颌骨多发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咬合关系明显错乱者, 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微型钛板内固定, 术后加用颌间橡皮圈弱性牵引固定5~7d;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患者均采用颌间牵引加颅颌弹性绷带固定;开放性的颌骨骨折, 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颧骨、颧弓及眶骨及上颌骨复合性骨折错位明显, 影响功能及面形者, 采用冠状切口及口内切口, 骨断端复位后, 用微型钛板进行固定, 恢复咬合关系及面部形态。牙槽骨骨折用单颌牙弓夹板不锈钢丝结扎固定。牙脱位者给予复位固定, 调解咬合, 使之稍脱离接触保持无咬合状态。术后使用抗生素3~5 d, 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 结果
单纯软组织损伤患者, 经清创缝合后, 伤口均Ⅰ期愈合;牙外伤17例, 行牙弓夹板固定1月后, 拆除夹板, 患牙稳固15例, 松动
2 例;颌骨骨折72 例, 治疗后咬合功能恢复正常及面容满意71例, 1例因骨组织缺损较多需Ⅱ期植骨修复。
3 讨论
急救口腔颌面部外伤时, 应具有整体与局部观念, 掌握好致伤原因、时间及部位。除检查颌面部伤情外, 还需观察伤员的全身情况。对阻塞性窒息的抢救, 如为血块或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者, 我科多采用电动吸引器直接放入咽喉部作快速强吸;若下颌骨正中粉碎性骨折所致舌后坠, 应尽快将骨折复位固定或舌牵出口外并固定, 必要时作气管插管, 窒息均可即刻缓解;对咽喉部严重肿胀引起的呼吸困难, 应行紧急气管切开, 解除呼吸道梗阻。对出血性休克的纠正, 在及时控制出血的同时, 快速输入全血、血浆和足够液体维持有效血容量。合并颅脑损伤的伤员, 应尽早做头颅C T, 明确诊断, 及时请神经外科会诊, 共同给予妥善治疗。对呼吸困难、休克、颅脑损伤等重症者给以吸氧, 且作好呼吸、血压、心率及肾脏功能监测。
良好的清创缝合术可促进创口愈合, 避免畸形愈合而影响美观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清创缝合术的实施应是越早越好。由于颌面部血运丰富, 组织再生、修复及抗感染能力较强, 因此我们要谨慎清创止血, 尽可能恢复创伤组织在解剖结构上的连续性, 对有活力组织不应过多修剪和扩创, 仅将坏死组织及残留异物彻底清除。周围皮肤消毒后, 局麻下用生理盐水和1.5%~3.0%双氧水反复冲洗, 预防术后感染, 然后按整形美容的操作原则用小针细线缝合各层组织, 注意解剖标志准确对位。对软组织少量缺损可作周围组织游离减张缝合, 较大范围组织缺损采用邻位皮瓣或带蒂肌皮瓣转移即刻修复。本组有3例下颌骨开放性骨折, 伤后4d来我院就诊, 经清创缝合, 术后使用抗生素3~5d, 1周后创口愈合良好。因此, 我院总结清创缝合不能单纯受时间限制。
本组病例对线性骨折, 手法复位后, 咬合关系基本正常者, 用单颌牙弓夹板不锈钢丝结扎固定辅以颅颌弹性绷带固定2~4周;对多发性骨折及粉碎性骨折, 咬合关系明显错乱者, 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 术后根据咬合关系辅以颌间牵引, 待咬合关系正常后, 5~7 d去除颌间牵引。以单颌固定为主的固定方法, 使颞颌关节早期得到活动, 促进骨折愈合, 与颌间固定为主的固定方法相比, 不但缩短病程和颌间固定的时间, 同时也避免了长时间颌间固定而造成的痛苦, 骨折复位固定后适当咀嚼活动, 可促使骨折断端血管床建立, 成骨细胞的形成与新骨产生, 防止骨折端废用性脱钙和咀嚼肌系统废用性萎缩。
【外伤临床治疗】推荐阅读:
手外伤临床治疗分析08-14
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09-08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06-25
家畜化脓性外伤的治疗07-02
颅脑外伤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12-29
临床治疗策略05-09
临床干预治疗05-23
临床规范治疗08-23
临床药物治疗09-02
临床治疗监控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