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

2024-08-14

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共11篇)

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 篇1

写作教学绝不是技巧的堆砌, 而是一种思路的打开。教师应启发学生根据话题打开尘封在心底的素材, 唤醒蓄积在心底的情感体验, 激活曾感知过的语言表达体系。如果学生“文思泉涌”了, 还会愁如何写作吗?那么, 作为语文教师, 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情感, 培养兴趣。言为心声, 情动于中, 辞发于外。有了情感, 思维自然活跃, 心潮涌动澎湃, 思想的浪花碰击飞溅, 很想一吐为快, 哪里还有冥思苦想的窘境?兴趣如何培养?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作文中找长处, 发现闪光点, 加以肯定, 给予鼓励, 进行激发。一句温馨的话、一段舒心的评语、一个甜蜜的微笑, 都会让学生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前, 可让学生做一些譬如捡树叶、摘小花这样的体验, 仔细观察、分析, 适当联想, 挖掘深层内涵, 学生会很自然地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纵观古今中外, 哪一位名家的创作不是亲身体验生活的结果呢?另外, 适当开展如辩论、演讲等这样以说为主要形式的活动, 既可激发学生的情绪, 锻炼学生的思维, 又能丰富学生的语言, 以便学生写作时能得心应手。教学时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 用图像、动画、色彩、声音等给学生以刺激, 让学生在乐趣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二、注重观察, 积累素材

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不是生活缺少美, 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生写作, 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深入生活,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并学会思考, 让学生把感受及时记录、积累下来, 写成文章或观察笔记, 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另外, 可以让学生坚持多读书、读好书, 在读书中熏陶自己, 不断积累,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三、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

写作方法的指导是贯穿整个写作教学始终的。当学生接触某篇文章时, 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此篇文章是如何开头、如何组织材料、如何遣词造句、如何结尾的;学生写作时, 一定要求其认真审题, 弄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明确写作目的;选贴近生活的素材;写作前先列提纲, 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明确写作内容的先后及详略, 做到条理清楚, 思路清晰。

四、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改错先于求美。学生学会自改作文是有益于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其作文及创新能力。作文的批改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教师改、学生改、师生同改, 改错别字、标点、句子, 评价文章主题、描写方法及自己欣赏的语句等, 老师也可对修改做出评价。长期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信其写作水平也会在批改中得以提升。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尺度。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 很多学生作文存在困难,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教师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周围事物有了观察, 对现实生活有了关注和热爱, 自己有了想说的话, 才会“乐于表达”。而教师正是引领者, 适当引导学生注重素材的积累, 加强对学生写法方面的指导以及教会学生如何自己修改作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激发兴趣,观察,素材积累,指导写法,修改作文

参考文献

[1]张俊尧.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论文联盟, 2001.

[2]方茂之.中学生作文技巧大全.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06.

[3]朱冠霖.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经验.教学文摘, 2011 (03) .

[4]李明高.关于作文教学的思考.作文教学研究, 2009 (06) .

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 篇2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贯穿于中小学的教学之中。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现状,教师花的精力不少,学生学习的时间也不少,但是却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作文中比比皆是的错别字,语言不通的句子,含混不清的结构,都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语文教学并不成功。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学尚停留在语形和语义的教学上,而不是真正落脚在语用教学上。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通过阅读与习作整合进行语用实践的必要性

语言学习应该在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中完成。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所选编的课文,一般都是学习语言的范本,充分地体现了语言文字规律。此外,教材又是根据人文主题来组织单元的,学习内容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和整合。针对教材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学语言、用语言呢?

经过调查引人反思的是:经过三年级整整一年的习作起步教学,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学生不喜欢习作、觉得不知道怎么写的情况呢?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对现行语文教材注重人文感悟、轻视语言表达方法的学习,让学生语言贫乏、不知道如何写?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习作起步阶段,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是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个要求体现了对内容的重视,不过,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是需要承载于一定的形式的。基于以上分析和思考,我认为需要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材的编排特点,基于单元习作主题,通过阅读教实现阅读与习作整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语用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供方法指导。这里所谓的“语用”,是在一定的阅读语境中,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字、词、句、篇等内容与习作训练结合,尝试表达。它借表达来叩问文本,引导学生进入语境和文本对话,激活想象,既是内化语言、写法模仿的过程,也是在阅读中激活生活记忆、熔炼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抒发和倾吐的过程。

二、围绕单元习作主题,确定语用实践点

三年级的语用实践点应侧重经典语句、难句和一段话语言、写法的习得与模仿运用,然后针对每个单元的习作主题,将适合的语用实践点落实到教材文本中去。

(一)借助提示,发现语用实践点

借助隐含在单元导语、学习提示、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以及《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相关内容,通过研究、比较,确定与习作主题适应的语用实践点,力求进行一课一得的语用实践。比如学习《秋天的雨》一课时,要注意课后习题的提示:抄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固然是一个丰富语言积累的题目,它描写了秋天的美丽,同时它也是一个较有特色的语言现象。教材虽没有明确告知,但暗示了这是一个语用实践点。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学习总分段式描写,结合习作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秋天的特征进行句式迁移,组句成总分段式来以进一步落实单元习作主题。因此,本课语用实践点是:模仿“秋天的(),()。你看,它(),()。”这样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体会秋天的美好。

(二)研读文本,寻找语用实践点

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研读文本,了解它在表达上的特点,然后结合单元习作主题,确定课文的语用实践点。譬如《花钟》的片段,“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同样写花的特点,但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准确,有的直接叙述。同样写开花的时间,但它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有的放在句子的前面,有的放在句子的中间。文本的这种表达特点,可与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抓细节观察记录”对应起来。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迁移训练。

师:老师还找到了三种花,“蒲公英六点开放,茉莉傍晚五点左右开放,荷花八点开放”。请你仔细观察这些花的图片,模仿课文里的句式,选择一种花来写写。可以用上课文里的好词,也可以用自己在课外积累的词语。(学生反馈交流)

这个环节的语用实践,将文本的理解和语言的迁移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既是表达方法的迁移,又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花钟》一文的解读。

二、针对单元习作主题,开发多样的语用实践形式

语用实践须针对单元习作主题,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语言和明了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可根据三年级的单元习作目标,引导学生“模仿一重构—创生”,学习组句构段的方法。

(一)表达形式的简单模仿

表达形式的简单模仿,可以是词汇、句式、段式等的仿写,通过模仿学习规范的表达,感受多样的表达形式。比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可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对话时显示神态、描写动作的提示语的使用,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然后结合下面的两个片段:(1)“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2)“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括号中填人合适的提示语。因为有了对提示语这个语用实践点的关注,学生能填上合适的词语,如陶罐(心平气和、友好地)说、铁罐(火冒三丈、恼羞成怒、怒发冲冠、暴跳如雷地)说,灵活地运用这种表达方法。这样,学生在结合单元习作主题“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进行习作时,就有了一些表达方法的储备。

(二)言语材料的重构

在深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选择、确定语用实践点,然后重新组织课文中现成的言语材料,实现表达方式的迁移运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可引导学生抓住“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一句,体会先总说后分说的句式特点,作者从“树枝、鸟儿、蝴蝶”三方面具体写出了“窗外十分安静”,然后要求学生注意文后的句子“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并仿照前一句,进行先总说后分说的句式迁移训练。这既可以使学生明白,同样的意思可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同时又贴合了本单元的习作主题。

(三)内容的创生

内容的创生须首先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然后结合文本的语用实践点,以学到的表达方式,来承载源自学生个人的内容。这不是简单的对课文内容的加工、改造,其语用实践因为引入了课本之外的内容而增加了难度,它是借用学到的表达方式,进行的创造性表达。比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可以关注第四自然段总分总的段式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围绕总起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和分述句“有的„„有的„„有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鱼的动作和身体的特点把总起句写具体的,进一步感受这种表达方式,然后播放有关大海里其他种类的鱼的视频,要求学生学习“总一分一总”的段式表达,抓住这些鱼类的特点迁移写话。

这样的语用实践,不仅深化了人文主题的内涵,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运用了学到的表达方法,同时也为单元习作主题“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一处景物”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三、整合语用资源,落实单元习作目标

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习作主题,通过阅读学习一种或几种有特点的表达方法,然后在单元习作中整合起来,综合运用。这是落实单元习作目标的需要,也是掌握表达方法的要求。下面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为例进行说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经过深入研究文本,将人物对话、不同形式的引语作为语用实践点,进行了序列化的安排。学生经过改写、仿写、续写的训练,逐步学习不同形式的对话、引语表达。它遵循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进行了文本内容理解、语言感悟和积累,同时进行了迁移运用,练习了抓住语言来写人的方法,自然而然地落实了单元习作目标。从习作成品的情况来看,学生一般能模仿文本的对话和引语形式,进行语言描写。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篇3

关键词:语文;写作;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62-01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直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从小学到大学,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语文老师所重视,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也是众多多学生和老师的心声。所以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却不乐观,它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而我们民族地区农村初中更是如此。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在写作时只能是咬破笔尖硬套、瞎编,或者只写自己小学甚至幼儿园的事,内容比较简单和反复,思维比较单纯和滞后。尽管每学期也让学生至少写六、七篇作文,但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大的提高。为此,本文作者针对这些问题,根据自己所处学校的实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我们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的问题,我们老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愿自觉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对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比如,农村学生的乡村生活的经历就是许多城里孩子所不具备的独特体验,老师要多鼓励引导他们勇敢地去写,去表达, 从而在一次次的掌声中,建立起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来。 同时老师也要善于通过引导,来让学生走进某些情境,去体会生活的美好与丰富,进而形成独特的感受,激发写作欲望。在这一点上,农村学校有着自己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环境挖掘教学资源。比如:优美的自然风光、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放牛牧羊的生活感受、淳朴好客的乡风、繁忙的赶集、热闹的祭祖场景……这一切都烙上农村的印记,能给农村孩子美的熏陶,奠定他们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二、体验生活,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可以从以下形式鼓励学生去做。

首先,写日记积累。农村学生自有玩乐的地方,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鸭赶羊等都给他们带来深切的感受。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应鼓励他们体验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然后记录下来。比如:第一次学炒菜、做饭,里边有自己从不懂到学会的认识过程,有很多感受、体验等,把这些记下来。或者自己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就这一心理活动写成日记。除此之外,还可以写每天的所见所闻。

其次,读书积累。利用学校的阅览室,报刊,电视,甚至墙上的标语等等,加强课外的阅读量,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素材,摘抄优美的有哲理的语句段落等。没有广泛的阅读,不去博览群书,不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愿积累,是不可能写好作文的,仅靠几本教材,仅靠课堂的几次作文训练,很难提高写作能力,只有多读,多写,以读带动写,以写促进读,读写结合,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再次,活动积累。利用班级黑板报和学习园地,张贴学生优秀习作,讲评时朗读好的作文,开展优秀作文评选,利用黑板每天让学生轮流写一条名言警句,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故事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积累与运用。

三、善于激励,树立写作自信心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你想让孩子成为啥样的人,他就能成为啥样的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意思是说,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肯定,孩子就能够按照你激励的方向努力,这样就能更接近你的期望。反之,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形成自卑的人格,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作文教学也是这样。写作基础较薄弱的农村孩子,本身对写作缺乏信心,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作为教师,遵循教育规律,理性地看待学生,杜绝揠苗助长的行为,才能让孩子对作文产生兴趣,乐于写作文。

写作基础较薄弱的农村孩子,本身对写作缺乏信心,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作为教师,遵循教育规律,理性地看待学生,杜绝揠苗助长的行为,才能让孩子对作文产生兴趣,乐于写作文。另外,要想让孩子爱上作文,还要善于发现孩子作文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当作文离题时,也许孩子的语言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当语言不够流畅时,它的情感可能有打动人的地方。我们要抓住这些可以表扬的细节,对学生进行激励,让他们鼓足写作的信心,扬长避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最终写出好的作文来。

总之。“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肯定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让语文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生活相融相生。

参考文献:

[1] 《怎样写出好作文》.肖韬华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6).

[2] 杨洁,崔国久,夏惠贤.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03.(03).

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放与收 篇4

一.从学生的角度讲———“放胆文”与“小心文”

1.古代一些教育家有关“收”与“放”的表述

苏轼认为:“凡文字少时须令气象峥嵘, 采色绚烂, 渐熟乃造平淡。”

欧阳修认为:“作文之体, 初欲奔驰, 久当收节。”

谢枋得认为:“凡学文, 初要胆大, 终要心小一一由粗入细, 由俗入雅, 由繁入简, 由豪荡入纯粹。此集皆粗枝大叶之文……初学熟之, 开广其胸襟, 发舒其志气, 但见文之易, 不见文之难, 必能放言高论, 笔端不窘束矣!”

王筠认为:“作诗文必须放, 放之如野马, 踶跳咆嗥, 不受羁绊。久之, 必自厌而收束矣。此时加以衔辔, 必俯首乐从。”

从前人的种种表述来看, 许多教育家都认为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应从“胆大”开始, 写“放胆文”———久而“收束”, 渐渐学会写作“小心文”。1962年, 张志公先生直接将这一作文教学方法概括为“先放后收”。这不仅是对我国古代作文教学经验的一种总结和概括, 也是指导我们现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2.对“放”与“收”的理解

南宋谢枋得编著的《文章轨范》分为“放胆文”和“小心文”两部分, 这实际上是从学生写作的角度去理解“放”与“收”。在这一意义上, “放”应解释为在学生学习写作之始, 让学生打开思维、展开想象、放开手脚去写, 而不应对其施加束缚;“收”应解释为在学生大胆地写下心中所想之后, 再从形式和内容方面引导其将文章写得愈加精致。对于“收”和“放”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 我们可以看出, “放胆文”和“小心文”实际上是学生“放”着表达和“收”着表达的结果, 这一结果的呈现方式可能是书面形式, 也可能只是口头形式。

3.为什么要“先放后收”

中小学生学习写作之初应先“放”, 首先是由其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中小学生天真烂漫, 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充满好奇, 想象丰富, 能以自身独特的视角表达对身边事物的感受。此时, 如果对他们的表达方法和内容施加约束, 很容易使他们不敢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其次, 是由人类学习的普遍规律决定的。人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以各种写作方法、技巧来约束学生, 势必违反了人类学习的规律。因此,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写“放胆文”, 鼓励学生放开写,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同时, 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过程, 要给学生的写作以积累经验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其慢慢领悟“小心文”的写作方法, 耐心地等待其写作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我们鼓励学生“放胆”为文, 但在其完成某个特定的作文训练过程之后, 也必须对其“收束”, 这种“收束”不仅要体现在内容方面, 也要体现在形式方面, 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教会学生“小心”为文的必须环节。我们允许学生大胆写出心中所想, 但在“收”的过程中也要逐渐引导学生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写得越来越贴切、越来越精彩, 要逐渐引导学生不断规范文章的形式。只有在学生“放胆”写作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收束”, 学生才有可能由写不拘陈规的“放胆文”渐渐过渡到习惯于写思虑周详的“小心文”。

4.怎样“先放后收”

要对学生进行“先放后收”的写作训练, 首先要保证学生要有生活素材的积累。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 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积累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可写之处。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素材的积累之后,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不受拘束地写出心中所想, 最好也能和学生一起写, 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由写作“放胆文”到“小心文”, 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专门的写作教学技能。教师会写, 才能给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范文参照;教师会教, 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写作“小心文”的方式、方法。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写出心中的真情实感, 要善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并及时提出表扬, 要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学生作文中需要修改之处。为了增加“收”的效果, 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范文, 展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让学生互相评点作文, 或采取其他一些方式, 让学生体会到“小心文”的精妙之处。

“放胆文”到“小心文”的转变是一个过程,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切忌急于求成, 而应允许学生慢慢进步, “先放后收, 以放为主, 放中渐收”。

二.从教师的角度讲———“放胆教”与“小心教”

这是从教师如何教学生写作的角度去理解“放”与“收”的关系。“放胆教”即是“放”, “小心教”即是“收”。

1.什么是“放胆教”, 什么是“小心教”

学生写作的“放胆文”和“小心文”是学生写作的结果, 教师“放胆教”和“小心教”说的是教师在作文课上教学的内容、风格, 它不仅蕴含了教师内隐的教学理念, 也是教师外显的教学方式。“放胆教”, 可以理解为教师敢于和学生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 大胆地构思作文内容;敢于突破陈规教条, 大胆地改革作文教学形式;敢于走进学生、融入学生, 大胆地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风格。“小心教”指的是教师在“放胆教”的同时, 要保持严肃认真的心理和态度, 要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慢慢学会“小心”作文。“放胆教”与“小心教”的前提, 一是要求学生“放胆”写, 乐于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 二是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写作教学课堂的能力, 能恰当地处理“放胆教”和“小心教”的关系。

2.为什么要“放胆教”, 为什么要“小心教”

“放胆教”和“小心教”作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放”一“收”的两种方法, 首先对于教师自身作文教学技能的增长而言是大有裨益的。对于这一作文教学原则的运用, 也可以适当、巧妙地迁移到语文听说教学训练、语文阅读教学训练甚至其他科目的教学中, 进而帮助教师树立独特的个人形象, 培养独特的人格魅力, 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实际教学水平。其次, 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很多时候是榜样, 是模范, 也是权威。教师的“放胆”教学和“小心”教学是会逐渐被学生感知、接受和理解的。因此, 教师更应该端正教学态度,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努力融入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 摆脱权威的刻板印象, “放胆”教学, 用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专业的教学技能启发学生的灵感, 帮助学生“小心”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成为学生效仿的正面榜样。

3.“放胆教”和“小心教”的方法

概括地说, 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放胆教”和“小心教”的原则, 可以概括为要“放”之有据、“放”之有法、“放”之有效, 也要“收”之有据、“收”之有法、“收”之有效。

“放”之有据。这里说的“放”, 指的是“放胆教”。学生学习写作之初写作“放胆文”时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放胆教”也可以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学生那样写, 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接受系统的作文训练或者还没有完全掌握写作的要求和技巧。语文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理应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语文教育的科学方法和原则。因此,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 教师只能且必须在一定的依据的指导下“放胆教”, 而这个依据, 就是语文作文教学、教育心理学等专门的教育、教学知识。

“放”之有法。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 因此, 教师在“放胆”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扬长避短, 力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但是, 由于学生群体、从众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气氛, 如有些班级的同学在课堂上敢于展示自己、乐于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而有些班级的同学则可能害怕表现自己、为了避免课堂上犯错误而不敢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这时, 教师更应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特点, 灵活地调整“放胆”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调动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想法, 努力使学生配合并参与到自己的“放胆”教学中。

“放”之有效。与传统作文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相比, “放胆教”是为了使师生共同参与到作文课堂的建设中, 努力使作文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 教师在“放胆教”之前, 必须对作文课的教学效果有一个科学的预期;在“放胆教”时, 必须能灵活地使用教学技巧, 使作文教学努力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在“放胆教”之后, 必须及时、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反思和总结, 对照预期效果, 总结成功经验, 改正不足之处。

“收”之有据。这里说的“收”, 是指“小心教”。“小心教”同“放胆教”一样, 也必须依靠一定的科学依据。这个依据, 可能是教育、教学原理, 可能是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总结, 也可能是教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反思所得。

“收”之有法。“小心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放胆”进行作文教学的同时, 教师必须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为了将教学的内容与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好地融合, 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应对课堂上可能的突发状况, 要善用教学机智。

“收”之有效。无论是“放胆教”还是“小心教”, 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还是要慢慢教学生由写作“放胆文”到写作“小心文”。因此, 教师在作文课上的“小心”教学是否有成效, 也应以学生的“小心文”写作能力是否进步为重要衡量标准。如有效, 教师应认真总结“小心教”的成功经验;如无效, 教师也应找出原因, 认真反思, 及时改进。

总的来说, 作文教学是师生互相交流的一个过程。因此, 作文教学中的“收”与“放”也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理解。学生作文, 终须由“放胆”入“小心”;教师教学, 则应将“放胆”与“小心”有机结合, 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关于写作教学, 前人早有“放”与“收”的论述。从学生写作的角度讲我们鼓励学生先写“放胆文”, 再写“小心文”。写作课堂是师生交流写作思想的重要场所,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写作的每一个细节。因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 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课上也应处理好“放胆教”与“小心教”的关系。

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 篇5

关键词:情景教学;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掌握语文语言功能的同时,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初中学生正是对新知识比较感兴趣的年龄,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教学目标,有效地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基础写作能力培养

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不注重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培养,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应掌握很多知识。但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在知识接受方面很多因素不尽相同,同时,不同的小学教学也有着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巩固好小学的基础知识,并且做好初中和小学的衔接,为学生的基础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写作和阅读的联系不够

阅读和写作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现在学生有着比较大的压力,并且学习任务也十分繁重,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忽略阅读积累,所以,学生的阅读量比较少,并且很多阅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学生没有掌握自由阅读的习惯,在写作过程中基本的字词和语法错误还经常出现,文章字段之间的链接性也处理不好,并且整体思维比较混乱,要想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初中生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在阅读中要丰富自己的见识,大量的阅读必然带给学生良好的文化积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养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情景教学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运用方略

1.情感教学和情景教学融合

写作是要有真情实感,所以写作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状态,把生活中的情境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初中学生已经有独立的思考和认知能力。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把学生的生活和教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深化学生生活体验,也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中学的语文课本中蕴含了很多情感,要想让学生领会文字中所表达的情感,仅仅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文开展简单的字句讲解或者段落划分是不够的,要跳出课堂寻找课堂以外的内容,课堂以外的教学因素就是学生生活的环境,所以教学要和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可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活跃状态。比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和父母之间有过哪些感人的场景,并且让学生用文字表述出来,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所以借用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叙述。

2.多媒体中的情景创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被应用于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多媒体教学是把抽象的知识,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快速了解和消化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并且在教学的时候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手段。例如,在讲解以“黄河”为主题的文章时,让没有见过黄河的学生去发表感慨,学生会感觉很困难,如果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黄河的影片,就会很形象和直观,并且配以丰富的情感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河的景观,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

情景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这样也可以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參考文献:

周明生.初中语文情景教学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2):3-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指导 篇6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 寻求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 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 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本身对缺乏, 因此, 在写作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困难重重。鉴于这种现象的出现以及小学生的自身特点,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写作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不要使学生局限于教室内, 要让学生走出教室, 亲近自然, 融入社会生活, 参与更多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注意留心观察生活, 并且体验和感悟生活, 逐渐养成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的好习惯。例如,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假日出游、平日里自己购物、在家做家务等生活细节, 并让他们注重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学校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公益活动,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公益活动中积累写作资源。语文教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交流活动心得和体验, 并指导他们记录和整理。学生在参加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注重了细节的观察, 在活动结束后又有了体验和感悟。这个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 而且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陶冶了学生的品格, 净化了学生的心灵。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的素材,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 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和体验生活, 摄取到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 以便他们在写作时言之有物。

二、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善于积累, 充实写作素材

要想出口成章, 就必须有充足的写作素材, 而充足的写作素材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 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 装书籍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 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这句话道出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和积累, 要勤于写读书笔记, 随时记录听到的和看到的优美语句, 这对于小学生积累词汇和丰富语言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也可以使小学生在写作时有充足的写作素材。

1.增加阅读量, 在阅读中提炼写作素材。“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可见, 多读书对于写作是很重要的, 多读书, 多读好书, 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到丰富的文学知识:优秀的词句、不同风格的体裁、巧妙的构思等, 可以了解到多姿多彩的课外知识:天文地理, 风土人情等, 这些知识的获取都使其兴趣盎然。此外, 大量的阅读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思路。实践证明, 学生阅读的文章越多, 写作思路就越活跃, 越宽广。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记录“摘录手记”的好习惯, 让学生体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含义。小学生通过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和积累, 词汇量不断增加, 写作素材逐渐丰富, 在写作需要时, 大量恰当的语句就会涌向笔尖。这样学生自然就不会出现无词可用、无话可说的现象了。

2.结合自己的回忆, 丰富写作内容, 充实写作感情。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使小学生写作时有话可写, 还要使小学生的写作内容生动形象, 不空洞, 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 通过自己的日记、照片等重温过去的趣事, 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在进行写作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情节。例如, 写题目为《童年趣事》的习作时, 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趣”字来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通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指导学生抓住最有趣的情节展开写作。有关学生亲生体验的写作更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也有利于学生素材的积累。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科学地指导练笔

小学语文教师还要重视对小学生的练笔指导。尽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对小学生的练笔有严格的规定, 但是, 如果语文教师能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练笔指导,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巧, 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那么, 必然会为小学生以后的写作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练笔要求不能过于严格和苛刻, 否则会适得其反, 要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指导。

1.对低年级的学生, 要重视片段的练习。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说话练习、看图作文练习、学写周记等方法来指导学生的练笔。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每天写写自己想说的话, 并指导学生把句子写完整、写生动:也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看图作文训练, 指导学生要抓住重点, 恰当描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自我表达的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写周记, 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渗透怎样写“完整事”, 逐渐向习作练习过渡。

2.对高年级的学生, 要重视篇章的练习。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经验和语言基础, 对写作的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 语文教师可以在保证贴近学生生活的基础上,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习作训练, 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 或者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学生通过合作交流, 共同进步, 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同时, 又达到了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总之, 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的写作指导一定要遵循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 指导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 适合小学生需求, 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要特别注重写作指导环节, 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 对写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认识不全面, 甚至有部分小学生对写作存在认识误区, 从心理上对写作存在抵触情绪。所以,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探究和总结写作指导方法, 用适合小学生需求的写作平台, 对其进行全面的指导, 以期待更好地调动和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锻炼其写作能力, 提高其写作水平, 同时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指导

参考文献

[1]葛柏云.小学写作兴趣的培养[N].教师报, 2009.12.

[2]佟士凡.语文学习论[C].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12) .

[3]陈秉章.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C].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5) .

[4]李长红.引导学生走出写作困区[N].教师报, 2009.12.

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情景教学法

1. 情景教学的含义

情景教学在现代教学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那么情景教学到底是什么呢?

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 情景也是场景, 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设置的场所, 这个场景直接与教学的内容有关;教学则是指教师给学生上课传授知识, 为学生解答疑惑。所以, 情景教学的定义就是教师根据上课所需要的目的来创设一个符合教学的场景, 让学生亲身体验,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与感悟,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 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写作在考试中所占据的比例较大, 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 教师需要对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重视起来, 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小学步入初中, 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也会有所变化, 因此在语言能力上也会有所提升, 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成熟, 情感的表达也日趋丰富, 通过教师正确合理地引导, 那么学生在写作水平上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由于传统教育带来的阴影, 学生对写作有着较为排斥的心理, 所写的文章千篇一律, 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这都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完成的, 毫无新意。因为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不同, 所以相对能力低一点的学生来说, 传统的写作教学会让学生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让学生的思维严重受到制约。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 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 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是帮助学生制造真实的体验环境, 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来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一般是以下几种情景教学形式。

(1) 场景再现, 角色扮演。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通常所采用的是角色扮演类的情景教学, 就以现代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来选取题材, 可以从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来进行情景再现, 让学生来扮演故事中相应的角色。学生通过对角色人物进行揣测模仿, 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识, 对文章的主旨及内涵的理解也会比一般的教学要来得深刻。

这篇文章虽然是童话故事, 但是它所表达的情感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写作:皇帝作为一国之君, 只知道贪图享乐, 从来不关注民生。从这上面我们可以反观现在国家的政府官员等进行探讨。文中的老大臣是皇帝的左右手, 我们可以联想到社会中的中层阶级, 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差无几。文中的两个骗子具有非常默契的合作, 他们之所以能够骗到皇帝取决于社会对他们的放纵, 同时也体现了人性中伪善的一面。文中敢于直言的小孩则是正直和诚实的代表, 所代表的是现代社会中那些敢于讲出国家制度中不合理之处的人物。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 能够让学生对所扮演的角色有着充分的认识, 能够从中领悟到很多内在的哲理。

(2) 生活环境体验, 以实物或图景为建构背景, 给学生直接的肢体碰触。有些作文的主题偏向于发散思维, 这就需要学生拥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写出一篇生动的文章。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搬至大自然或社会实践中去, 让学生能够与这些场景零距离接触, 亲身体会书中所描述的意境, 同时这也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 一些散文中所描写的景致只有通过自身的感受才能真实地领悟到文中所描绘的美, 才能让学生在遇到这类题材的写作时做到下笔如有神。

语文写作教学通过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不再枯燥无味。通过各种情景的体验, 丰富了学生情感的同时也使学生对写作不再排斥, 还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情景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计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浅析[J].学周刊 (b刊) , 2014 (29)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篇8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提高写作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学家赞科夫曾说过: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学习, 具有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 才能产生出学生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语文作文课是学生心灵和现实社会接触最微妙的学科阵地, 在作文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 有了兴趣才会入迷, 入迷才会顿生灵感, 有了灵感就想, 想出框架就写, 发现问题就改, 偶得佳句就用。经过这样长期的观察训练, 一些名言名句烂熟于心, 一些想法随时而来, 然后凝神联想, 妙手偶得之, 一挥而就。久而久之, 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孔子曾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论语·雍也)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以及知识掌握范围, 努力地去创设、营造真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写作环境, 通过一个简单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写作兴趣。作文教学课上, 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想象思维, 例如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之后问同学们: “这是什么?”学生们肯定会发挥想象, 兴趣高涨, 想象回答出各种答案, 一个看起来很寻常的问题, 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 还激发了学生们的情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样气氛活跃的写作课堂, 彻底摆脱了以往传统的用同一思路逼着学生就范的老套路, 可以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二、拓展多彩的生活空间, 积累写作素材

丰富的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大教育家叶圣陶所说: “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但是学生们的生活如果仅局限在课堂上就会显得尤为狭窄, 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拓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组织带领学生参加郊游、学校及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 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课外的生活、实践过程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并及时记录, 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的记阅习惯, 这样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对于学生来说, 除了直接经验的接触, 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了。“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 陶冶人们的情操, 提升自我修养。同时阅读也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 以往吸收、积累的过程, 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打开记忆的大门, 以供使用。当代中学生的年纪和生活阅历较浅, 因而就须每天阅读, 获取知识和信息储备, 通过阅读把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 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增加了阅读量, 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

三、精心设计多样的题目, 丰富写作类型

现在的很多学生, 由于长期而单一的看作文书, 而缺少适当的亲身实践经验, 只会盲目的去模仿说别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有些老教师在教学中, 对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到位。依然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布置《一件难忘的事》《难忘的一个人》《我的同桌》等一些老套的千篇一律的题目, 学生们一看到这些枯燥无味的作文题目, 大部分都会没有兴趣动笔, 更无法发挥想象, 创造出新的内容。这样的恶性循环就导致了本该生动、鲜活、充满生机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平庸、贫乏和沉闷, 长此以往, 学生们注定会对写作失去兴趣, 对学习丧失信心。为此, 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 我们教师必须要打破常规, 摒除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 创新的设计些能够唤起学生兴趣的作文题目, 如《写给2050 年的我》《我梦见的那个人》《我想对妈妈说》, 这样新颖的题目一出现, 学生肯定会眼前一亮, 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大胆展开想象: 想象2050 年相聚时的气氛和老师、同学们的变化; 自己2050 年自己的外貌、职业……这样一来, 优秀的好文章就会层出不穷, 这些类似的想象作文不仅唤醒学生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 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要在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 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从点滴抓起, 做生活的主人, 多留意观察, 多阅读积累, 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相信学生一定会从“憎恶写”变“喜爱写”, 由被动变主动, 由低效变高效, 一定能克服学生害怕写作的情绪,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摘要: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 是一门应用最广泛, 最接近生活, 内容最丰富多彩, 最有情趣的学科, 语文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语言交流能力, 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和使用语言和文字, 而写作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 并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与人交流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自己多年来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经验, 对于初中语文作文写作进行了探索, 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写作教学,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玉芳.浅谈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的技巧.学周刊, 2013, (08) .

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 篇9

初中写作是学生学习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阶段,写作手法的掌握,情感的把控,逻辑思维的形成等能力都在迅速成长时期,掌握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学生多渠道、多感官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硬件条件,再结合教师的软实力,为情境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前提条件。

一、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

写作能力的根本,就是情感和文字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相当于培养学生的情商。初中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感性思维占据主导,理性思维开始成长。情境的营造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性情感,对写作客体产生情感共鸣。如鲁迅的《故乡》,若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文章中作者故乡的情境,学生很容易能够理解作者对闰土那种怀念又同情的情感,也可以渐渐理解那个年代农民的悲惨生活中如何把一个儿时的英俊少年摧残成背负巨大生活压力的底层劳动人民。当学生可以感受写作内容的情感时,自然就会产生投射效应,把学习到的情境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写作出情感饱满的文章。

二、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审美

写作教育也是美的教育。初中学生处于花季,对美有天生的向往,包括写作。情境教学归根结底是对美的再创造,通过图像、音乐、语言等符号再造出来的情境,让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向往美。如老舍先生的作品《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写,体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结合美的向往,以及内心对宁静美的那份追逐。运用到情境教育中,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济南的冬天,或者通过图像及语言描绘一幅济南的冬天,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这种美,也享受这种美。当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以后,自然就会提高写作的审美。

三、情境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来源于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表现,只有想象,人类才有所创造。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在写作中,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更加完美而富有感染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把想象力转换为写作的意象。通过情境把学生的想象具体到各个文学符号上,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图像和声音,都可以让想象力找到落脚点,而这种落脚点就是写作。情境教学通过多渠道的感官刺激,促使学生产生更为丰富的想象和心理体验。通过写作,再让学生把这种想象转换为文字,然后创造出内容更丰富的文章。

四、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发展教育学家认为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的飞跃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加速,使学生产生不适应,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及种种矛盾和困惑。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促使学生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虽然可以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但是过度的关注就会失去换位思考的能力。情境教学法特别是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别人的想法和判断。初中阶段,学生的认识水平尚处在发展阶段,对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难以接受,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如教材中的《皇帝的新衣》,学生很容易理解揭穿皇帝的新衣谎言的小孩,但是不容易理解为什么皇帝和身边的大臣会很轻易相信骗子的话,从而简单的把寓言的症结归根于皇帝的昏庸以及大臣们的虚伪。通过情境的营造,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扮演的,特别是皇帝和大臣们这些角色,便会深入理解这些角色的真实的内心想法,从而理解其实是虚荣心导致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愚笨。当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具体到写作中去,便能够对事物产生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从而避免产生过于片面的观点和内容。

五、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乐趣并激发写作欲望

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对写作失去兴趣。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写作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而是多媒体式的感官享受。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好奇心极强的时期,对未知事物有与生俱来的向往。通过多媒体的表达,让学生体会到未知情境,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自我体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代入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境教学法就是写作老师的工具。

六、情景教学可以通过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对活跃,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多多开展具体的情景教学,这样可以式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摆脱枯燥课堂教学氛围的困扰,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交流,更加强化课堂氛围的活跃性,这样学生将会表现出很高的学习效率,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会依赖于单纯的说教,而是通过互动性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力,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七、结语

情境教学法就像一把钥匙,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内容丰富多彩的写作大门,学生可以在里面寻找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但是,每一位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对情境教学法的需求也各有不同,所以也不能把情境教学当成万能药,还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情境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审美和思考等能力,但是多样的写作手法是写好文章的根基,丰富的词汇,巧妙的叙事,合理的修辞,流畅的表达等,可以让文章赏心悦目。这些基础写作知识还需要教师系统的、循序渐进地讲授。当学生掌握好这些基础之后,通过情境教学法,便会全面地、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卫东.情境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7.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里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67.

[3]王艳华.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新课程,2015,(01).

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 篇10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语文;写作;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阶段,作文教学是其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写作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当中,教师只是把写作要求进行布置,交由学生按照固定思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写作,或者是教师专门安排一堂课,告诉学生如何写作文,包括议论文、记叙文等作文的撰写方法。这种写作教学一方面确实带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写作方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思维并没有得到拓展,容易形成依样画葫芦式的写作模式习惯。另外,在这种写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难以对写作形成爱好,不利于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情境教学法对于写作教学来说,能够从全方位带给学生优化体验,增强学习积极性。

一、创设合理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写作

作为初中生,其实还没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较差。在实际的语文写作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以初中生的这种基本特征为依据,进行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以往单纯布置作文题目的做法,最好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为出发点,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写作积极性。在一些生活情境当中,还能够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情境能够给学生一种思维灵感,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思维创新,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比如在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生活感受为出发点,让学生想象秋天在自己心目中是什么样子,并在写作之前,让学生大胆说出关于秋天的具体感受。如果时节合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秋游活动,让学生贴近自然,贴近秋天,贴近生活,并发现秋天的美,增加学生写作灵感,引起学生创作的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秋游中的所见所闻,继而将这些见闻以及感受用文字表述出来。在这种合理的情境创设方法下,学生更能够有感而发,激发学生创作思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

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借助现代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是目前教学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能够将教学内容以丰富的图片、声音、视频等更为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更加突出教学的重点,将教学内容形象化,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有些写作方法学生还不能顺畅地理解,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将写作方法、写作内容等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设施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创建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在多媒体情境中进行写作学习,学生的兴趣更加强烈,积极性更佳,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比如在《观潮》一文的教学中,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潮,甚至在之前对涨潮等知识了解甚少,而通过多媒体,以视频的形式对钱塘江大潮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潮,除上面一些有利特点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学生写这篇课文的读后感会更为丰富。

三、积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在学生的写作练习当中,最重要的还是素材的运用。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以丰富学生素材为主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也丰富学生的写作洞察力。在一些课外活动当中,要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进行学生深入分析的引导和活动的组织。在活动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向雷锋学习”系列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在活动之前就将作文题目布置给学生,并安排具体的写作要求,在要求上尽量放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雷锋的事件,学习雷锋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带到课堂之外,深入实践生活当中,帮助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帮助人的快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写作起来会更加有心得,在文章内容上也会更加富有真情实感。像这些课外活动的举办,其实是更加真实的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情景教学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另外,在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到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情境的创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爱志.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中),2015(11).

[2]王玲.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10).

[3]孙玉艳.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6(2).

语文课中的写作教学 篇11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方法

语文这门学科,在每个人的学习生涯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决定着能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写作,又在语文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我们不夸张地说,写作的分数有时候会直接影响语文的分数。很多高中生遇到写作就头大,经常不是跑题就是语言组织不好,那么,运用情景教学对解决学生的写作苦恼,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由此可见,在写作的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大有裨益。

一、什么是情景教学

(一)情景教学的概念

情景教学指的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在遵循书本知识的基础之上,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更为形象、具体生动的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二)情景教学的作用

情景教学的核心意义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情绪。例如: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作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书本内容、引发大家感情的共鸣等等。

二、高中写作教学的难点

1.写作这项能力,不仅仅是组织语言,拼凑辞藻,写成文章,需要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在学生们审题、选角度这方面,是最大的难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都会出现跑题这一问题所在,而且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深化,我们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又要在不跑题的前提下,还能选择一个新颖又特别的角度,更是难上加难。

2.随着我们高考负担的加重,高中生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高考在即,几乎每天都在非常紧张、忙碌中度过的,老师们在赶进度、学生们在比成绩。忙于做题、忙于考试,而写作的能力想要有所提高,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俗话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写作需要有好的文学底蕴和文字功底,这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做支撑,而我们高中这个阶段,学生们很难有多余的时间阅读书籍,有点时间都投入了做卷子、背资料当中,生怕影响了成绩。

3.写作是一项需要融入个人观点、个人情感的事情,很多同学在写作过程中,完全没有感情投入,写出的文章都像机器生产下的流水线作业,这样是远远不行的。

三、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意义和益处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法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给学生赋予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当教师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教学情景之后,学生能迅速融入所学知识当中,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运用在写作教学中,可以扩大学生的想象,不局限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当中,更多元的理解、审视题目,从而做到取材新颖、独树一帜。

(二)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进而提示学习效率

当我们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之后,同学们会被创设的情景所吸引,情景教学还大大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如此一来,课堂也轻松愉悦,学生们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兴趣作为导向,才能更好地去学习、记忆,效率也会大大提升了。

四、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选取优秀范文,创设情景教学

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加阅读量必不可少。既然学生课业过于繁忙,我们老师可以精挑细选出优秀文章,以此为模板,创设情景教学。在老师为大家抛砖引玉当中,引发大家共同讨论,开动思维。

(二)引用优秀典故,创设情景引发共鸣

想要增加写作的能力,提高文采,我们应该博古通今、引经据典,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古诗词更是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情景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语境、不同主题,融入古诗词,例如:思乡、思念爱人、追忆友人等等。通过分析作者的生平经历、描写诗歌的背后故事等等,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还能拓宽思想深度。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投影仪、幻灯片等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早已经运用广泛,与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不同,多媒体教学在创设情景教学方面,效果更加得天独厚。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写作内容,配上有关联的图片、音乐、影像资料,如此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下,情景也会更加立体、丰富。更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引发情感的共鸣。

(四)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我们在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教学中,比如让大家扮演角色,用戏剧的形式来展现写作的题目,这样一来,人物、事件都更加立体、丰满,大家理解起来也更加多元化。课堂氛围也更轻松、更活跃,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也是非常有好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情景教学法,运用在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是非常有益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更能提升高中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更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完善现有的教学思路,采取更为有效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广通.情境交融,寓教于乐.情境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2002.

上一篇:营养状态下一篇:变电站虚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