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简析

2024-08-12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简析(精选12篇)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简析 篇1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 始终处于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的状态。语文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存在着不小的脱轨现象, 缺乏生活气息, 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大大削弱, 语文课堂也变得沉闷。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更好地展现素质教育的风采。

一、语文活动课概念简述及其特征

语文活动课作为活动课的一种, 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主要形式是开展各种活动, 培育学生运用语言交际手段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增强其对语文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更好地把握语文这门课。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语文活动的特征:

(一) 学习内容的综合性。

通过开展语文活动课, 师生共同参与, 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 突破传统的常规学科限制。老师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必修课内容, 引导学生尝试归纳作品中所含有的文学常识、人物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写作特征;学生在彼此之间的探讨、演讲、表演等过程中获得综合性的语文能力。

(二) 学习实践的社会性。

这一特征最鲜明的是让学生走出课堂, 亲近自然、了解社会, 让他们从社会中去学习语文。这样不仅能有效加强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同时还凸显其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对于弥补初中语文必修课课堂教学的缺陷具有很大的补充作用, 进而有效地培育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 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学生语文活动课的主体, 有着自主选择的自由,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意识及实践能力。语文活动课的开展过程, 同时也是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安排、自我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 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增强对原有知识的理解, 还能拓展新的知识领域, 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理解所学知识。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的同时, 还促进了其自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实践课的现实意义

(一) 深化素质教育,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课重点培养的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整体素质, 包括思想、道德、身心等, 而语文活动课恰恰是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语文活动课的成功与否, 其判断标准绝不是单一的教学目标, 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多学科。而在语文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 其教学目标也不是封闭的, 而往往是突破语文学科自身。比如, 在我班前段时间组织的“语文第二课堂”课本表演剧活动中, 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 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而整个表演过程也展示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水平以及一定的形体表现能力。

(二) 实现教学目的, 创新语文教学实践改革的尝试。

语文活动课, 有效地实现了知识性和思想性、趣味性的统一, 更加灵活地展现了原本枯燥的语文知识, 有效地显示出语文教学的审美及人文因素。比如, 在诗歌教学中, 开展配乐的诗朗诵或是举行诗配画的比赛等。我校的国家级教师李宗玲老师在语文活动课《走进诗的世界》教学中, 让学生在“诗韵无穷”这一环节采取诗配画的形式,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做好实践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对一项教学活动案例成功与否的评价, 一个核心标准便是其所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活动课的优势特长, 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 在设计和执行语文活动课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 营造学习氛围,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维护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 为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征, 创造参与活动课的条件、机会, 而不是仅有部分学生在表演, 而大多数学生坐在观众席。注重语文活动课的可操作性, 在充分了解每位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之上, 设计广泛适应性的活动方案, 注重调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此外, 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 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 坚持对学生的分类进行引导的原则, 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活动的内容构成, 合理分工, 适当轮换, 注重保护和激发不同类别学生的特性, 为每位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发展的均等机会。

(二) 突出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实践教学的引导性

在坚持学生在活动课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 还应兼顾教师的指导地位, 缺乏教师的合理引导, 只会使活动陷于混乱的死局。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引导的艺术技能, 随机应变的掌控能力, 在设计活动方案的同时, 做好活动组织过程的有序协调以及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工作。

(三) 结合生活实际, 精心构思实践课学习内容

在活动方案设计中, 应坚持符合新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目标。比如在设计九年级综合活动课下册《走进小说世界》时, 应围绕以下几个教学目的:一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其虚构故事情节, 再创作的能力;二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陶冶其思想情操;三是强调学生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情节, 叙述自身的阅读感受等。

此外, 还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教学平台来丰富实践课学习内容, 如在具体实践中, 可引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视听效果、转换学生的思维模式等。比如宋勇老师在《成长的烦恼》一文的教学中, 其背景图画是一只蜗牛, 蜗牛的壳便很生动地展现出“心灵鸡汤、抒写烦恼”的主旨, 即学生背负的各种烦恼。

参考文献

[1]顾书明.谈校本课程实施中个别化教学模式的运用[J].教育探索, 2002 (05) .

[2]鲁献蓉.对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提问技能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0) .

[3]安淑春.高职语文活动式教学法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1) .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简析 篇2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写作教学改革,曾经走过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先驱者们描绘的理想境界令我们神往;改革家们创造的经验让我们赞叹。但是,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下,在“应试教育”的皮鞭的驱赶中,写作教学改革举步维艰,踯躅而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写作教学的局面沉闷到令人窒息;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重违背学习规律和写作规律,逐步演变为纯章法、纯技巧的授受与操练。题材相似,语言雷同,限制太多,评价苛刻,这样一些痼疾的普遍存在,使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真实性和独创性受到压抑和摧残。写作教学脱离于社会,滞后于时代,真的应该脱胎换骨地改一改了。

在新世纪之初,随着国家课程教材改革的启动,语文教材的改革为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写作”自成体系,体现了“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精神,其内容和编排虽说还不能尽如人意,但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注重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表现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帮助学生涵养健康向上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改革的平台有了,写作教学到底应该怎么办?这既要解决观念问题,也要解决操作问题。为了帮助大家领会新教材的编辑思想,扎实细致地搞好写作教学改革,我们特意组织编写了这本《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以供老师们参考。这些案例,有的是教学方案,有的是教学实录。它们凝聚着数十位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相信会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和实际的帮助。

“作文贵在独创”,写作教学也贵在独创。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借用,任何生搬硬套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也不是本书编者所愿意看到的。书中案例,虽说是精选,却不能说是最好。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由于本书是按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体系编写的,所以有关作文评改的案例尚未编入,而作文评价机制的创新又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个遗憾只能等待下次修订时补救了。写作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解放写作生产力——既解放学生,也解放教师。让我们为此而努力!

创设情境 及时点评

——指导学生写真情实感作文的教学案例

作文课是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课,因为学生的生活大多三点一线,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对身边的事已然熟视无睹,写起作文来往往是内容贫乏,有的纯粹是草草应付,让人看了味同嚼蜡。如何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那些感动生动、形象鲜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上周我就利用创设情境法进行一次作文训练。

最近,经常要参加县里的语文教改教研活动,所以经常要调课,不是上午的课调到下午,就是两天的课一起上,这样教师疲惫,学生兴致不高,学习的效果也不佳。10月12日又要去六中听课,而且是一整天。因为这次语文老师是“倾巢而出”,所以只能是改为自习课。想想不久要月考了,该上的内容还没有上完,如果是两天的课一天上完,内容学生是消化不了的。怎么办?

按照教学进度,那天上的内容是“《诵读欣赏 词二首》”,学习李煜的《相见欢》和晏殊的《浣溪纱》,课已提前备下了,课件也做好了,想想 “诵读欣赏”的课,只要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诵读、如何欣赏就大致完成教学任务了。而这些内容在课件上都能得到体现,教学者只要照本宣科也能掌握一点,何不让学生来上上,借机锻炼一下学生,或许效果也会不错呢,而且连下周周记、作文的内容也解决了,诚如是,岂不一举三得?

于是到班上做了课前安排,先在两个班各选一位上课的小老师,同时对同学提出要求:要认真上好这节课,当天要把上课的情形写到周记本上,老师晚自习要来检查。对两位上课的学生,交代这节课上课的内容,培训学生如何使用课件,还做了一番两位同学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大胆去尝试。布置完这一些(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教务处还是安排一位代课老师,不过这次老师的任务不是看课,而是听课),周一我轻松地和同事们去参加教研了。

当天晚上第一节课,我先到两个班上了解上课情况,学生反应不一,有的喜形于色,连声叫好,有的却感到失望、无聊。我要求当天晚上每个人必须把上课的情形和自己上课的感受如实写出来。

第二天上课之前,我翻看同学们刚交上来的周记,了解了课堂上课的情形,由于是写周记的时间比较仓促,同学们虽然都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都写得比较简单,详略处理不够恰当,大多数同学把上课之前的内容写得很详,而上课的情节一笔带过,结尾也草草了结,下课了,文章也结束了,中心不明确。

于是在当天的课是,我对周记上的优点和不足作了一番点评,每个班选两篇作文范文进行交流、点评。点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从写作技巧方面指导如何作文安排结构、详略以及设计开头与结尾,二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主题思想的深化提高,结合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等进行阐述,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用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活,比如,如何对待小老师的不足之处。对所讲的内容扼要的板书,让学生明确本次写作的重点。

趁着同学对上节课还记忆犹新,热情还未褪去,我布置同学在当天完成半命题作文“ 的一节课”。对本次作文的评价提出三个标准:一是开头是否能吸引读者,二是主体部分是否能打动读者,三是结尾部分是否能感染读者。放开让学生去写。

第二天,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作文交上来,内容、形式要比周记进步了许多,从整体看,也比以往的作文进步了不少。其中不乏有一些精彩片断: “卖报啦,卖报啦,本周柯坑头版头条,九(1)班的学习委员柯春梅、柯同学当老师了!”(陈开镇)

同学们听到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喜讯”激动万分,兴奋不已。

对于这节课,所有的同学都做好了百分之百的准备,包括俺们的“斩砖老师”在内。(余梦楠)

开始上课了,柯老师满面春风地走到讲台桌前。(吴静萍)

林老师好像在想,哈哈!我也有当老师的一天啊!所以愣立在那只顾左右摇摆,并不叫我们坐下。炮哥便说:“阿?还不让我们坐下。”就这样开始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曾生泷)

“我的瞌睡虫一下子飞走了!”(叶聿勃)

此时,我看到了他习惯性的紧张动作——双手撑着桌子,身体有些摇晃,双肩收紧。„„

课后,大家还沉浸在刚才的欢乐之中不愿下课,这节课,同学们都有了不同的收获,一些较为胆小的同学也敢在课堂上发言了。大部分的人都对语文有了新的认识——语文课也可以生动有趣。(陈建炮)

就这样,我们的一节课结束了,回想上课的情景,真的很难忘,难以忘记同学们一个个期待的眼神,难以忘记同学们爽朗的笑声,更难以忘记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柯碧函)

这些片断描写有的形象生动,有的语言风趣幽默,有的在开头部分设计悬念,有的在结尾部分点明主题,生动地写出了学生的真情实感。

回顾本次作文训练,成功之处有两点:一是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二是能及时点评,进行二次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学生上课前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够明确,学生应当观察什么,记下什么,没有着重指出。结果在作文中,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就不准确,就忘记了所写的人物上课时说的具体内容(比如说有的同学觉得某个同学的发言很有趣,却想不起其原话来),便作文的生动性打了折扣。今后在观察能力方面还要多加指导。

学生作文选摘 我当小老师 九(1)柯春梅

“丁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陆陆续续地离开教室。看着同学们或开心,或失望的面孔,我有些茫然——究竟这节课本上得怎样呢?就让时光沙漏回流到40分钟前吧!“上课!”随着我的一声令下,本节语文课拉开了序幕。“同学们请翻开课本207页,今天我们要上的是《词二首》,大家先自己翻译一下,待会我会叫几个人来翻译。”

“唰唰唰„„”安静的教室里传来一阵忙乱却悦耳的翻书声。我暗暗自喜道:“没想到同学们都这么配合,看来这节课会很顺利了。”但是,就在同学们专心致志地看书我暗自窃喜时,吴欣浩和蔡越不知怎么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然后笑得前仰后合。此时,我才体会到了平日里上课同学在底下讲话时老师的无奈、失落了。为了给他们点教训,让他们认真听课,我决定刁难他们一下。

“吴欣浩,起来翻译一下《相见欢》。”

他扭扭捏捏地站了起来,“嗯„„没有语言独自上西楼,嗯„„”果然,他真的不懂翻译。还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为了给他一个教训,我让他站了一会儿。

“《相见欢》的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他„„”当我在介绍这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时,一件屡见不鲜的事发生了——叶聿勃同志又呼呼大睡了。要不是因为我们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不准体罚,我早就用书的力量把他“叫”醒了。我盯他,盯他,再盯他,可他已灵魂出窍,神游太空,哪有闲情顾及我?我真是一个气愤哪,竟敢在我眼皮下睡觉,我的心头呐,一团怒火正在熊熊燃烧。

“叶聿勃!”我怒视着他。可他竟毫无反应。“叶聿勃!”全场鸦雀无声,几乎连棉花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可他还是毫无反应。不知是谁推了他一下,他才回到现实世界里,揉了揉惺松的睡眼。“背一下《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他用懒洋洋的、毫无感情的腔调背了起来,没想到居然顺利地背完了!唉,谁叫人家是“天才”,睡觉背书两不误!我也拿他没辙!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上课没经验吧,我时间没控制好,还剩下十几分钟时,幻灯片里的内容已经全部上完,这下我可慌了,该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咦,我不是有本辅导书嘛,问大家几个问题吧!

“这两首词我们已经学完了,接下来,我问大家一些问题。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呃,表达了„„!”吴瀚煜同学已经蠢蠢欲动了,在座位上又是比手又是划脚的。

“好!吴瀚煜来回答一下吧!”

“因为李煜亡国,所以心烦意乱,又被囚禁,所以乱上加乱„„”(其大意如此,具体内容已记不清)。听完他的回答,我真是哭笑不得。为了配合他的“乱”,我便回了一句:“我看你是在捣乱吧!”又是一阵笑声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

就这样,在我的随机应变之下,终于顺利地上完了整节课。

现在细想来,这节课上得还算成功的了:两首词的诵读和欣赏的内容都做了讲解,也提问了一些同学,而且同学们也是相当的配合(个别例外)。但是,毕竟这是本人的处女秀嘛,所以缺点还是有不少的,例如讲解方式单一,让同学提不起兴趣,感到无聊。我相信,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上得更好的。

通过我这次短短四十分钟当老师的经历,我深深地感慨道:“当老师真的不容易!”在这里,我对所有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点评:能够具体地写出自己上课的情景,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真实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结尾两段语言不够精彩,没有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一节特别的语文课 九(1)班吴欣浩

今天上午有节语文课,而董老师正好没空,可又不想浪费这节课,便让学习委员柯春梅同学当一回老师,代她上一节语文课。

早读课一下课,我们班大队人员便来到多媒体教室,身为老师的柯春梅早己等候在那里,我看第二组第一桌没人,就和蔡越坐在了那儿,柯春梅看到郑杳意和郑婧上来就过去和她们聊天以缓紧张的心情。

上课了,只见柯老师走到讲台前说:“上课!”全班的人都站起来吼出了:“老师好!”就连平时说这三个字有气无力的我也是用吼的,就这音量,董老师在的话可能也会妒忌的,大家坐下后,柯老师马上说:“大家先自己试着翻译一下,待会儿请个同学翻译一下。”她说后半句的时候是对着我冷笑,这使我有了不祥的预感。

果然,柯春梅明知我不会翻译却第一个叫我起来回答,我只好急中生智,硬着头皮站起来小声地答道:“没有语言独自上西楼,嗯„„”我这一回答使全班都笑了起来,柯老师大为不满,便叫我站着,让班长郑婧起来回答,郑婧回答得又对又快,柯老师便让她坐下。而我是站了一会儿她才让我坐下。

然后柯老师又点一下课件,让我们把重要的句子抄下来。我正准备抄呢,顺势向蔡越那看去,不看不要紧,一看就使我乐了,蔡越正摆弄着他那“高级伸缩笔”,我的笑声让蔡越也笑起来,这又引起柯老师的注意,我抬头看了一下,她正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我们,严肃地说:“要笑出去笑。”我马上强收住笑容,用心做笔记。

过了一会儿,两首词上完了,柯老师开始提问了,刚说第一个问题,她的眼睛便看到了正嘀嘀咕咕的吴瀚煜那儿,便叫他起来回答,吴瀚煜的回答又使全班一阵哄笑。

这节课便在笑声中结束了,对于柯老师的表现,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柯老师第一次就能有这样的效果也很不错了,真希望这样的课多来几节。

点评: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口语化,有些语句很生动,“比如就连平时说这三个字有气无力的我也是用吼的,就这音量,董老师在的话可能也会妒忌的,”“她说后半句的时候是对着我冷笑,这使我有了不祥的预感。”不足之处,重点部分描写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结尾过于简单。

令人失望的一节课 九(1)郑杳意

星期一早晨第一节课,伴随着悦耳的上课铃声,我怀着兴奋与怀疑交织的心情步入六楼多媒体教室。这节课可是由我们的学习委员柯春梅首次以老师的身份占领讲台,精彩不容错过哦!

本课内容不多,诵读欣赏《相见欢》和《浣溪沙》这两首词。我十分喜爱两首词中优美的语句和悲凉的意境,于是,非常期待柯春梅能有良好表现!

还未上讲台,柯老师就为了要不要喊“上课”这一问题纠结了半天。看来这“实习老师”还是缺乏经验。征求了听课老师的意见后,一声“上课”后,同学们哄笑着起立。“老师好——”“柯老师好——”各种声音夹杂着各种笑声,看来大家真没有把这位“实习老师”放在眼里了。我不禁有点担心这节课的进展会受到影响。

毕竟备了那么久的课,总的来说柯老师上得还算顺利,但我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黄色的字要抄下来。”“全班齐读。”没有语气、语速、语调变化的话语显得毫无生气,我对这节课的热情也在渐渐减退。不时地有嘲笑加嬉笑声传来,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吴瀚煜,‘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什么?”她点到了吴瀚煜。而吴瀚煜一上来就什么这“乱”那“乱”乱七八糟乱扯一通。“我看你想捣乱吧!”柯春梅还真不愧为典型“吐槽女”,上课都不放过机会。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没有我当初想象的那样精彩。尽管其间有几个小插曲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总觉得在这堂课上没有学到太多东西,真是令人失望。(当然我知道如果站在讲台上的是我,一定也不会比她好多少。)

总结了一下这堂课令我失望的原因:首先,主要是因为没有经验,柯春梅第一次给自己的同学上课,难免会出现紧张、准备不足等状况;其次,就是同学们都不大配合,嬉笑打闹,并没把她上的课当回事。希望下一次有这样的机会时大家能表现得更好一些。点评: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流畅。不足之处,文中大多是概括叙述,缺乏生动形象的描写,人物形象不够鲜明,重点不够突出。结尾较为平淡,感染力不够。

十分有趣的一节课 九(2)叶慧芳

“快到多媒体教室去,麦迪要给我们上课了!”同学们兴奋的叫喊着。麦迪?上课?他不是应该在球场上打球吗?听了这话你可不要觉得惊讶,我们口中的“麦迪”是我们班上最可爱、最幽默的“弟弟”——林长荘。

“同学们,上课!”听起来小林老师说的话似乎并不是很有底气,可班上的同学却比平日的语文课更积极,你听,那句“老师好!”叫得是那么的洪亮。我们在等着那句熟悉的“坐下”,可是小林老师却没有了下文。“让我们坐下啊,老师!”不知道哪里传来的声音,这时我们的小林老师才反应过来。“同学们坐下。”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

“今天我们上《相见欢》这首词。”说的时候,麦迪——小林老师做出了他的习惯性动作——身体随着脚步左右晃动着,且将手不停地往脸上“蹭”。可以看得出来,小林老师很紧张。“你们谁有预习啊?”小林老师问道。“班长!”不知谁叫喊了一声。“没有,没有,写作背景忘记看了。”班长似乎有点紧张地回答着。“那还有谁有预习啊?”老师的话音刚落,我们的黄城第一炮——陈建炮,站起了身,“我来说说。”接着陈建炮流利地向我们初步介绍了写作的背景,同学们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我们的小老师打开课件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开始朗读课文了。可小林老师的一句话,逗得全班哄堂大笑——“同学们把《相见欢》这首词有朗读地朗读一遍。”当时,班级的气氛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是‘有感情地’朗读啦,老师!”“哦,不好意思,大家把这首词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说着,老师的脸也跟着红了起来。(不过,我们的小林老师平时也很容易脸红的。)

“有哪位同学愿意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小林老师问。又是我们的炮哥首先毛遂自荐。他站了起来,跟平时一样,双手习惯性扯了扯衣角,“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炮哥的朗读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说真的,炮哥朗读很有感情,真的读得特棒。可是就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汗毛全竖了起来。

“大家花10分钟把这首词背下来。”小林老师话音刚落,“早会背了!”我们几个同学一听这话就叫喊着。“老师你会背吗?” “不会。”小林老师摇了摇头说。“那还教我们呐!”有同学开玩笑地说。可我们的小林老师不理会她,低着头背着。

“嘀、嘀、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很快,五分钟过去了。“大家会背了吗?”小林老师询问道。“会!”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声应道。小林老师似乎不信:“那一起有——感——情的背诵一遍。”

“无言独上西楼„„”哇,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几乎全班同学都会背了,真是不可思议。或许是因为大家都是同学的缘故吧!接下去个别背诵时,平时比较含蓄的同学今天也放得开,主动站起来背书。

“同学们下课!”“谢谢老师!”全班异口同声地回应着老师。可也许是小林老师自己的同学,说“谢谢老师”时每个同学都是带着笑脸的,不像平时那么严肃。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今天班上欢笑声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也许是因为没有平时那种与老师有距离的感觉吧,好多同学都放开了很多。其实,很多时候,老师只要稍稍的了解一点学生的心理,那么,我相信课堂的气氛一定会更加活跃,课也会上得生动、有趣

简析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篇3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愿意进行英语写作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此没有兴趣,甚至有学生说:“汉语写作文我还没写好呢,还让我用英语写,更写不出来。”由此产生的厌烦心理导致学生根本听不进教师的讲解,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学习英语写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比如,学习了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或者复述课文,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故事表述,这样一篇新的英语作文就出现了。经常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秀作品装订成册,或是粘贴在黑板报上,让学生传阅学习,这样也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局面。

二、夯实语言基础,为写作做好准备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即词汇、句子、语法的积累和沉淀。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扩大词汇量,积累重点句型

写作的前提是掌握足够丰富的词汇,如果连英语单词都不会写,何谈写句子,更不用说写文章了。许多学生不会写作文的根本原因就是词汇量不够,拼写错误,词组不认识,等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一个单词,不管是读音、词形,还是词义、基本用法,都要熟练掌握,多背一些常用短语、重点句型,这样,学生的词汇量多了,写作时可选择的余地就大,也能做到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二)夯实语法基础,掌握句子结构

英汉表达上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很多学生写出了“中国式英语”,这也是学生英语写作提不上来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夯实语法基础,对语法基础知识如动词、名词、名词单复数的变化、句子基本成分、时态语态及从句等都要深入细致地讲解,对句子结构进行辨析、归纳,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并多次练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结合阅读教学,进行仿写训练

读与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英语阅读教学也是增强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英语阅读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脉络,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组织结构。文章脉络是文章的骨架,学生要想理顺文章脉络,就必须要通篇阅读,同时,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对于自己写作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写作技巧,体会作者是怎样铺排文章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仿写是增强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阅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范文进行模仿写作,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学习谋篇布局、段落层次的安排,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能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来考虑问题。仿写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在点滴的积累中逐渐摆脱“中国式英语”的影响,在感性和理性层面上提升对英语语言的认知,从而提升语言修养。

四、提炼经典句型,提高写作能力

经典、有特色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亮点,也是吸引教师目光的聚焦点,但是,学生的作文中很少有这样的句子,导致文章千篇一律,没有深度,也就不能提升层次。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炼经典句型,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经典句型,进而在文章中灵活运用,从而提升学生写作的有效性。比如,对于“怎样学习英语”这一内容,授课时教师可以提炼出经典句型,如:What about reading aloud to practice pronunciation?Youd better take notes in class.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句子,并将其运用到英语写作中去,这样文章就有了生气,自然而然提升了写作质量。

五、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写作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内都有不同的职责和分工,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对于英语写作教学同样适用。比如,学习“Talk about jobs ”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你喜欢什么工作?为什么喜欢?然后让学生讨论、分析,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进行交流探讨,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六、重视作文修改

作文修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写作自信心、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写作教学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重视作文修改,构建多元评价机制,优化习作批改方式,具体包括:一是批改方式多样化。作文批改不要全是教师一人完成,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修改,或是学生互相修改等,不论是哪种修改方式,教师都要进行总结归纳,将学生普遍性的错误挑选出来,在课堂上统一讲解。教师也可以进行面批,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一方面讲解更为细致,另一方面学生注意力集中,对于教师指出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记忆深刻,批改效果非常好。选择什么样的批改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二是批语要人性化,有针对性。教师的批语对学生的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作文批语要人性化,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如果教师的批语公式化,长此以往,学生就对批语失去了兴趣,也不会进行二次修改,失去了不断进步的动力。好的评语要针对学生的作文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文章格式布局不理想、语法有错误、语言不丰富、要点不全,等等,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同时,教师要将好词、佳句重点标注出来,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以便激发学生的写作信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夯实语言基础,讲授写作技巧,持之以恒地练习,这样才能写出高水平的英语文章,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简析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篇4

一、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炊。写作也是如此, 再好的学生没有写作素材也无法写出好的文章来。素材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写作时才能积极调动头脑所储备的材料, 进行再加工, 从而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才能写出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文章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作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 留心生活。

生活与写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许多文学大家的成功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要让学生多留心生活, 多观察, 多总结, 及时记录生活与学习中的点点滴滴,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养分, 积累大量丰富的写作素材。

2. 广泛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 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 要有根, 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阅读就是一个不断吸收与内化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多阅读、会阅读, 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提高能力。教材所选入的作品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都是学生习作的范文。我们要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充分阅读,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语句的优美、段落的精彩, 在读中掌握作者的构思与立意, 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良好借鉴。

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

日记就是把一天当中发生的事用文字表达出来, 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日记并不像其他文章有很多的语言和形式的限制, 只是描述一天的生活, 没有任何要求。在写日记的过程中, 学生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写出来的文章感情细腻, 内容真实, 耐人寻味。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 让学生自由写作, 有话可说,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了写作水平, 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写好作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写日记时, 开始可以让学生写流水账式的日记。学生在开始写日记时, 把当天发生的事描述出来, 心里想说什么就写什么, 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 学生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培养了他们的良好的性格。教师可定期组织一些日记的展示活动, 让学生互相讨论, 互相欣赏, 分享写日记的心得和体会, 把优秀的日记与全班的同学分享, 欣赏其中的优点,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可创办日记专栏, 把学生的作品刊登到上面, 让学生阅读, 互相找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 学生汲取了其他同学的优点, 写作水平提高, 写作素材增多。如在课间十分钟活动中, 让学生观察其他同学都在玩什么游戏, 把玩的经过、玩的感受和自己的心情都写在日记本上。学生在玩的同时, 完成了写作, 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学们成了日记的主角, 更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 学生有的说, 有的写。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鸟语花香, 小河流淌, 万物充满生机, 这些大自然的变化, 都可以写到日记里。学生感受到写作其实很简单, 写好作文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三、及时评价鼓励学生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心得体会 篇5

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需要着重抓哪几样工作?这个话题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或者流于俗套,或者陷入空洞,或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笔者要谈的也许好不哪里去,可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积累了一些心得,虽然肤浅,还是愿意写出来,以期就教于方家:

首先,教师要深入研读新课标,它是语文教学的大法。新课标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我们应该照方吃药。教学现状是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记叙文的写作上了,这本无可厚非,因为记叙文是初中作文教学的核心。但这并不是说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可有可无,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是课标上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不应该被忽略。大概是因为考试中不考这两类文体吧。无论如何,教会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非常重要,这对提高学生阅读和思维能力都有帮助,对学生今后生活更有价值,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作文教学的三架马车应该并驾齐驱。

其次,当前作文教学要努力避免话题作文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谁也不能否认:话题作文作为近几年来的`热门作文形式,在调动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培养学生个性方面确实功不可没。可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它的局限。最要命的是,在文体不限的“误导?”下(说“误导”可能言重了,可是矫枉必须过正,暂且保留这种说法),出现了大量四不象的作文。理智的说,这是作文教学的严重倒退。原因不用深究。我要强调的是:学生还是要把基本功打牢,认认真真,循规蹈矩,循序渐进的写好三大类文体,这是作文教学的命脉啊。你连最基本的写作习惯都没有,却妄谈什么个性啊,创新啊,这不是做白日梦吗?做白日梦说不定醒来后还能留下点供回味的情景。假如我们老是要求“文体不限”,那么我们的学生恐怕只能叫“四不象先生”了。其实,“文体不限”的含义是在你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写最擅长写的一种文体来写。你连写记叙文的基本技巧都没学到手,你还想要三者融会贯通?大概只好用画虎不象反类犬、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类的话来形容了。我想,在作文中我们还是要回归传统,先练简单记叙文——把人写活,把事写清,再练复杂记叙文(课标的要求)——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的运用,点题过度,升华等等写作技巧的活学活用——有了记叙文基础,再练习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这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先把这些传统的掌握了,再谈创新才有可能创出“新”来,须知:创新的重要前提是继承。还要补充一句:在踏踏实实教基础的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举不胜举,能教出自的特色,自己的风格的就是创新了。

第三,说到教师的软肋——写下水文。“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过千言万语”、“身教胜过言教”这些让人听了耳朵生茧的话你真做到了吗?你想“己之昏昏,使人昭昭”吗?只有经历的才会有真切的感受和体会。作文教学要备老师,备学生。备老师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自己动手写一写。你这一写:写作重点出来了,写作难点显现了,指导激情迸发了,学生写作欲望被调动起来了——这不就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吗?还用的着老师口干舌燥挥汗如雨的大讲特讲吗?——你讲的再多也是白费。

举个我的例子:学完童趣一文,我们年级组打算作文课也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趣事。我说:“应该不难吧”同事说:“不难,不难你写一写。”我想都没想就说:“好,明天交作业”晚上回家关门谢客,打算专心写作。拿起笔,问题来了,童年过去二十多年了,写什么呢?无意间抬头看到明月,儿时那只羊不期而然的跃入脑海,题目有了遥忆儿时那只羊,怎么开头,就从明月写起吧,于是,我把提纲简单一列,选几个生活片断,重点写什么,如何过度,结尾的方法等一目了然。由于是真人真实,我写得很投入,写到动情处真得竟潸然泪下。等平静下来,理清思路,指导方法也确定了:就给学生讲我拟题、开头、列提纲等写作体会,让学生领会模仿吧。果然这次作文教学相当成功。

话要说清楚:不是要求每次作文老师都得下水,示范几次把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起来,把学生领上道就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没时间没必要也没能力篇篇都写——那是对写下水文的严重误解。

简析初中语文情感教学 篇6

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与担当者,一个国家优秀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将会由他们不断地传承下去,所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前途。在中国,语文一直被视为国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从一个人入学的那天起就注定其开始在漫长的求学道路上将与语文相伴,学好语文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们的考试必考科目之一,更在于它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阅读交流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沟通平台。但是,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难免会使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无聊与乏味,尤其是现在的一些中学生,总是在问这样让人感到“费解”与“无奈”的话题:“都是中国人,都会说中国话,都会写汉字,为什么还是总在学语文啊?”因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开始接触古代文言文和一些哲理性诗歌散文的学习,这些知识会让他们学起来感到一定的吃力与乏味,所以初中的语文教学任务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更应该将其提升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高度上。因此,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改革应是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的,在此,针对如何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挖掘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个角度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往往都是围绕着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人物等等不断地延伸开来的,这些知识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感情意识空间去把握理解这些相关的语文教学的知识点。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意识空间,就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对于文章、诗歌中蕴含着情感培养的知识点要善于去捕捉它,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用他们自身的情感态度去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因子,将其自身投入到文章中去用心去倾听、去感受,将他们的感受与同学分享,共同探讨。如此一来,在进行系统的情感教学时先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深入的发掘与培养,为系统的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奠定基础。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在一个班集体内,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成绩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老师在整个的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会对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造成极为不同的影响。在整个教学阶段,老师都应该扮演着公正的司法者的形象,对待自己的每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同时也应该扮演可亲的知心者的形象,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与他们用心交流,充分发掘他们的内心的情感世界。针对他们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种种认识与看法,将他们对于语文教学的意见确实融入现实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使得语文教学从内心的情感上与学生的感受相适应,更有助于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教育。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

初中的学生正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时期,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更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深入地发掘语文书本材料中的种种材料资源,运用相关的语文教学方法例如读、写、练等等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语文书本中那种独特的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用他们自身美的情感去感悟书中正确的人生哲理,带领他们指引人生正确的航道。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种语文教学方法来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进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

四、提升学生的情感高度

在语文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使学生更好地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情感高度。多读些有益的文章诗选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的与作者的心灵的契合点,更多地品味世界上种种的情感概念,使学生的情感在优秀作者的指导下得以不断的升华。每周抽取适当的时间将语文课改成一节阅读欣赏课,由老师做相关的点评指导,让学生更多地感悟不同的情感人生,以此来加强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独特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思想情感,更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阶段性的教学过程,在这一阶段性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情感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又使得学生的情感价值得以不断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张爱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东方青年:教师,2010(5).

[2]王渊灏.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吉林教育,2009(7).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体育运动学校)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初探 篇7

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探究写作技巧,想通过作文技法训练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比如:取法课文的仿写,可以进行片段仿写,也可以进行文体的仿写,这些形式在教学中都很常见。还有对文章开头结尾的专项训练,开门见山式、直接切入式、诗文引入式等。但是教师的写作技巧教了一大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并不大,问题在哪呢?

一、欲饮清水思本源,源头需有活水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任何形式的写作技巧的传授,都不如学生有情要抒,有感要发。言为心声,空洞的大脑自然写不出东西来。

真正决定学生写作能力的核心是学生的素材积累。没有素材积累的写作,就是无源之水,脑中空空,无从下笔。于是有的学生为完成作文任务,凭空编造,脱离生活。背离了作文要有真情实感的要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是假话不会说”的坏文风。只重写作过程,忽视素材积累,是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的一大误区。

课堂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他们的见闻和情感体验不足,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是教师的一大任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想要文思泉涌,就要深凿生活之泉。通过观察、阅读和各种活动丰富生活经验积累素材,是常用且实用的办法。

首先,指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观察,使学生积累第一手资料。“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只有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人,才能写出好作文。同时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书籍中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贮存着人类宝贵的人生经验。

其次,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游览、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劳动等,指导学生去观察自然的变化,体验世间的美丑真假,让他们深入家庭、学校,深入社会,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类自身。如:航天科技、生态环境等话题,都应适时安排进写作中,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样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假话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有了源头活水自然带来清新的文思。

阅读,可以使学生丰富人生阅历,感悟人生道理,了解时代信息,快速而大量地积累写作素材。课外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与教材配套的课外读本,采用定向定篇阅读的方式,教师指定阅读的篇目,这些篇目包含了本阶段讲授的技法训练内容。这种阅读针对性强、目的性强,收益明显。但每个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一味地定向阅读容易降低学生阅读兴趣,制约学生独立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思维,所以要适当安排学生的自由阅读。教师可以在布置任务前指导学生明确要完成哪些技法训练的任务,分几个环节,怎样完成。同时大量的课外阅读也是学生积累素材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文采情思兼顾,行文要“文质彬彬”———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有的教师评价作文以是否有文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遣词用句的指导,而忽略作文“言为心声”的情感传达作用。其实,写作过程涉及写作个体的多种心理活动,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与他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关,而且与他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及价值取向等内在因素有关。忽视学生“情感”“思想”等重要的内在因素,只重词采,往往会造成学生浮华的文风。孔子曾提出“文质彬彬”的说法,就是强调写文章做人都应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首先要肯定学生讲真话写真情的做法;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同时指导学生美化文章,使语言富有文采。这种主次关系不仅符合语文写作训练的目的,而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提高的规律。

三、条条大路尽走过,独辟蹊径景更幽———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

传统的写作教学,教师常常归纳出各种文体的写作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加以强化。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目的是通过强化训练发展学生能力。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初步接受各种文体写作训练的学生,如果不能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地提高,适时消解仿写模式,就很容易局限写作思路,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落下一种仿写“八股”的呆板文风。这种呆板的套路写作也会大大削弱学生的写作兴趣。

所以应展开多种形式的小练笔,如:周记、札记、随笔、作文竞赛等,使学生能随时把积累的素材转化为文字,实现从积累到应用的转变。

因为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留给他们写作的空间,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更适合周记练笔形式。写日记,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起不到指点作用,周记练笔则消除了这个弊端。随笔就更灵活了,可以直接在喜欢的文章上点评、标注瞬间的感悟。比如随教材发放的自读教材,名家名篇,在布置阅读任务的同时,让学生把体会感悟随时批注,这样就及时地把阅读与积累、写作结合起来。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直面社会的勇气,活动后写实践报告对学生来讲新鲜而有趣。借助报告总结经验,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学生乐于接纳的练笔形式。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练笔,独辟蹊径更有一番景致。

四、黄山归来仍看岳,山山壑壑有风景———赏识学生的劳动成果。

语文教师拥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可谓阅尽妙文无数。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很有限。教师喜欢用范文佳作的水平来衡量学生作文,把评改的着力点放在挑毛病上,批评错误似乎成了作文评改的目的。因此,我们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作文,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判定学生所写的真实生活幼稚、不深刻。这样一来,学生常常怀疑自己运用语言、确立中心的能力,不知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有深度。长此以往,学生产生了怕写作的心理。

其实,鼓励的作用远远超过批评的作用。作文评改时,我们当然应该指出问题所在,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但最主要的任务是发现文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心血,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得到别人的肯定。恰如其分富有个性的评语不必很长,只需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吻合,短短的字句照样会拨动学生的心弦。批改学生作文时,要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也许教师点亮的这一星火花,会照亮学生写作的前路,使其思维的星空群星闪耀。黄山虽美,不能尽显自然造化,山丘虽小,也可稍示沟壑之妙。既然我们眼前不是高山,又何必苛责风光不尽绝美呢?赏识与宽容往往会像大自然般充满魔力,造化出万千美景。

五、红花也可衬绿叶,绿肥红瘦换角色———转变评价机制。

以往教师是作文的评价者,学生处在被评价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写作热情的激发。使“被评价者”变成“评价者”,角色的转换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写作是一种能力,修改作文则是前一种能力的迁移和提升。学习技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写作,通过写作训练,可以检验并提升对某种技发的理解与运用的质量。技法训练忌讳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在一定的时期内,要专门训练一种技法,力求学懂,学通,用活,以免“赏花归来花全非”。修改,是作文实践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指导修改、互相批改、自我修改,这是作文修改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学生提升写作技法的正确途径。文不厌改,如果学生能下工夫将自己的文章改上三遍,绝对会受益匪浅。当学生逐渐适应了角色的转变,就可以建立全体参与的评价机制。无论作文竞赛、作文展览,还是小练笔交流中,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全体参与到对作品的评价中去,以提升自身语言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浅谈 篇8

针对上述问题, 本人经过详细分析, 找到了学生写作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一, 教师教导学生作文方法不当, 导致学生对作文兴趣缺缺, 而当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时, 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返回到正轨上去, 以致学生在作文路上越行越远, 渐渐滑向深渊。

第二, 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阅历不丰有很大的关系。直接经验固然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素材的多寡, 但是间接经验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间接经验来自书本、来自他人的生活经验感悟。学生课外阅读的稀少浅薄, 也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重要原因。

第三, 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太差, 是学生的语文基础没有夯实好的缘故。这是学生受到的语文教育的历史原因。正视历史, 吸取经验教训, 以免重蹈覆辙。

第四, 学生作文不生动, 缺少文采, 究其原因, 一是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缺少细致深入的观察, 缺乏真实的个人感悟。二是语言积累不够, 更谈不上语言创新。如此, 学生在写作时就不可避免犯了淡乎寡味的毛病。

第五, 学生写作时容易偏题, 跟审题、立意、组织材料有关。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选取、组织材料来为中心思想服务, 写的文章自然而然就不能主题鲜明, 给人的感觉自是离题很远了。

本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上述“病症”, 在分析出“病理”之后, 特意开出了以下几个“药方”。

一、改善教学, 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 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 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有了兴趣, 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 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 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 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 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 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 我们可以对症下药, 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 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 凭直接经验, 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 要积累素材, 也不可能样样亲历, 这就必须学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 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出新, 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 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

三、较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

让学生把字写清楚、工整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 尽可能不写别字、不用错句。我通过对学生作文的逐字逐句的批改, 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纠正。但是我发现, 这种效果并不很好。我便采取了一些措施, 比如组织书法比赛, 展示学生习作 (起初全体同学的习作都要展示, 只为了能督促一部分同学把字写工整;后来才展示优秀习作) , 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这些方法, 很好地起到了就纠偏的作用, 让学生的写作基础逐渐夯实起来。

四、感悟生活, 获取素材

就目前来看, 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 文章缺少个性, 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 学生脱离实际, 生编硬套, 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 正如同说话一样, 胸中有所积蓄, 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 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 是它恰到好处, 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 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 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 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 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 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走近生活, 感悟生活, 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五、开放作文评改方式, 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 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 而且往往很不及时, 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 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 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 请同学打分或评级, 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 让学生阅读自己的, 欣赏他人的等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 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 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 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 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 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习别人的长处, 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指导方法 篇9

写作是一门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学习内容。所以写作对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学生若想更好地进行写作学习, 首先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夯实自己的基础, 在平时做好积累工作。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所学到的一些经典名言名句, 以及一些优美的句段进行积累, 并且在进行积累的时候需要教师逐步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积累活学活用, 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写作效果。同时帮助学生, 让他们在这样一个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积累面, 丰厚学生的积累层。

教学案例分析一

如, 进行《白杨礼赞》这篇课文的学习, 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掘出课文中的有关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积累, 并且及时地将这些积累的内容进行灵活地运用和掌握。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这句话出现在《白杨礼赞》的开头部分, 起到一个先声夺人、开门点题的作用, 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赞美的对象是什么, 并且在开头部分点出白杨树的独特之处。分析之后, 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的一种“开门见山”的写作抒情手法, 可以运用于一些抒情性的散文写作之中, 特别是写物、写景和写人这几个方面。

通过这种引导和有效的训练, 学生的写作基础得到夯实, 素材和妙句得到相应的积累。此外, 学生的灵活运用素材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相应地获得了提升。

二、因材施教

进行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二是根据不同的写作题材进行不同的写作教学指导。

首先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要实现这一点主要是要借助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的批阅, 然后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 进而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则需要教师在学生的习作后面添加上有关的评语。

所谓根据不同的写作题材进行不同的写作教学指导是指教师一定要注意根据小说、散文、戏剧、古文等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分析方式,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根据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每一种文体的不同特色, 进而更好地理解有关的写作方式方法。

教学案例分析二

如, 《背影》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则是一篇人物散文。同为散文但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所选择的方式方法却是不一样的。《背影》这篇回忆散文开头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一句话就已经清楚地点出了这篇文章的记叙模式是倒叙的手法, 即回溯式的方式进行对父亲的背影的回忆。并主要通过事件描述的方式来体现并且告诉读者“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而《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则是“这九年的生活, 除了读书看书外, 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 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顺接着前面的记叙手法引出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进而在后面的行文过程中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展现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和母亲对我的慈爱, 同时作者还借助一些行为上的小细节, 如, “她气得坐着发抖, 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来展现出母亲的形体和母亲严厉教子的一面。

这样的两篇侧重点不一样的散文同时具有相同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分析这些相同点和异同点, 借助这种分析让学生逐渐地琢磨出写人忆事的散文的写作方法。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多练多评

语文写作要想获得质的提升还得多写多练。同时在学生多写多练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就学生的习作进行及时的批阅和点评。通过点评学生的习作进而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和辅导。这样, 学生通过反馈学习教师对自己的习作的点评从而不断地反思并且最终获得提升。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进行完某一篇课文的学习后, 布置给学生相关的习作练习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提升。■

浅谈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 篇10

一、写作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贯穿

(一)写作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写作方面,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最棒的,最有潜能的,并经常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胆地写文章,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意愿。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积极鼓励可以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对写作的喜爱情感,以及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独有的一种写作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善于换位思考,了解学生

教师应该时常地跟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写作上遇到问题,教师应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该如何继续写下去,怎样来表达会更好。这样学生才会在遇到困难时,愿意第一时间跟老师来交流讨论,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正地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当然也才会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灵。

(三)教师要公正地评价学生

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每个都是天才,他们身上都有特殊的闪光点,学生也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的,所以教师就更需要努力地去捕捉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闪光点。过去的教育一直秉持的是教师处于整个课堂的控制者,而现代教育,则要求我们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理念。在写作教学中,作文评改是一个重要环节,当然这一环节我们也是必须要坚持上面所说的理念,在作文评改中,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反思自己的文章,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提高得更快。

二、写作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己进行评改作文

(一)学生评改作文是当代写作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文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言语活动,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识、语言水平以及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在写作时,它首先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以及写作经验,其次它还需要学生对所写的东西有一定的情感认识和体验。最后,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清晰的语言表现力。写作可以说是学生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平时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是学生写作的不竭动力。因此,作文评改是学生对自己内心情感表达上的一种再回忆,再认识,所以,学生应该是最有资格去评改作文的,而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教学生如何去评改作文。

(二)学生评改作文是自身发展的需求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要处于学习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只是暂时的,而学生自身的生活、学习、成长却是长期的。学生们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他们应该有发展自我的权利。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评改作文,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情感。而在作文写作中,学生所表达的东西也只有他们自己最了解,所以,让学生自己进行作文评改,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要明确如何进行作文评改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简析 篇11

一、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在语文中的地位是相对较高的,它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作铺垫,有了基础知识奠定的根基,阅读的大厦才能更加稳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让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积累的习惯。这主要有两个策略:一是要让学生学好每一篇课文的基础知识。课文所选的篇目都是作者的优秀作品,他们在词语的使用、句子的把握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这时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学习的典范进行知识的积累。比如,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冯骥才的《珍珠鸟》、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文章,里面的一些字词、句子的运用也是包含作者的深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字词,记忆句子,进行语言的积累。二是让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对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以及遇到的优美句子,能够及时的掌握。

二、多诵读,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学习需要靠培养语感来完成。初中语文教材精选了很多优美的散文,饱含了作者真挚的情感,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对父亲的语言、行动的描写,都是简洁而富有深情的。又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的句子,“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语句朴实,却充满了作者满满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这些文章都非常适合诵读。当然还有很多的文言散文,古诗词等都是诵读的好材料,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语感素养就能逐渐得到提升,阅读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三、扩大学生阅读量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给予一定的指导。而要真正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就必须下功夫,扩大阅读量,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阅读技能。扩大阅读量不是让学生饥不择食,随便拿本书就读,而是让学生制定计划,处理好精读和泛读的关系。对于课内精读的内容,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考核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针对出现理解的偏差,教师要带领学生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和方法,为学生的泛读提供帮助。对于泛读的内容,学生主要是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可以根据每单元学习的内容,给学生列出需要阅读的书目,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怎么样阅读。但真正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必须要看学生对方法的领悟能力,对文章的感悟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要求教师在上阅读课时,把时间还给学生,避免每堂阅读课都是满堂灌地进行理论讲解,而且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结合阅读内容,忌空洞无物。另外,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少而精,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容易联系阅读实际。二是要对阅读课堂给予课程上的保障。很多教师认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成绩,就把语文课尽量安排了默写、背诵等容易出成绩的内容,对于阅读就是让学生背背答案而已,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阅读教学贵在坚持,每一堂课都不能放松。

五、用心体悟作者真情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纸上谈兵,必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去关心生活,多去体验生活,增加对生活的理解,这样带着对生活的感悟,在阅读中就能够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这样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以及通过文字表达的思想也就更容易被学生把握。比如,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们在生活中若能经历过父亲对自己的关爱,若能用心感受过父亲的这种无私的爱,这篇文章所写的情,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阅读教学是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无论如何阅读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离不开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更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及时总结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这样齐头并进的多途径努力,一定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 篇12

一、微写作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 微写作教学在字词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中字词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在小学教学中, 侧重于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字的认读与书写, 较为机械性, 是因为作为一门工具学科, 没有这些字词的积累, 学生就很难开展学习, 不仅是语文课程的学习, 也包括其他的一些学科。到了初中阶段, 语文字词的学习也是不能间断的, 在这个阶段的学习, 教师不会放过多精力监督学生反复重复字词, 以达到熟练记忆的目的。在这个阶段的字词教学中完全可以尝试微写作教学, 将字词的学习与写作能力结合在一起, 进行“微解字”。将比较复杂的字拆分成几个简单的字, 并加以解释, 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与记忆, 更能够增加学习乐趣, 增加学生的哲理性思考。

(二) 微写作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微写作不仅强调的是语言的“微”, 同时也注重内容的完整。也就是说, 缩小的是语言字数, 却要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出完整的含义。在语文阅读中, 尤其是古文的学习中, 我们总是会有言不尽意的感觉, 例如一些诗句的翻译, 古人仅用短短两行话, 就能把我们用一篇文章都描绘不尽的景象与心情传神地展现出来, 因此总是有人感叹, 诗歌是不能用现代文翻译的。将微写作教学运用与阅读, 就是要培养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所感。运用于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初读文章的感觉, 也可以表达学习过后的感受, 也可用于人物、背景的介绍中, 实际上, 当学生能够用简练的语言道出文章中的真谛时, 就证明对文章理解到位了。例如曾经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让学生们用“微写作”的形式, 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并且最好是能引用一些《红楼梦》中的诗句, 在学生中不乏佳作, 许多学生都既写出了曹雪芹一生的荒凉, 又展现了他对《红楼梦》的用心。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微写作教学, 真正将读与写巧妙地结合, 往往能够训练学生从深层次、实质上看待文章, 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三) 微写作教学运用于写作教学

微写作运用与写作教学, 主要就是通过微写作的练习, 逐渐积累写作能力以及对材料的把握能力, 在不断积累中提高写作水平。微写作要求语言精练, 对于写作语言的锤炼至关重要;同时也要求内涵丰富, 对于学生概括能力、在写作时传神的表现, 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二、关于微写作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中如何运用的思考

在初中教学中运用微写作的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受到教育家的肯定, 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很少有较好的尝试。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 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写作教学模式做出了如下思考:

(一) 小处着手的引导

在最初运用微写作教学模式时, 学生可能并不会适应, 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教师可以先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 例如, 在某位作家的纪念日时引导学生创作一条微博纪念这位作家, 让学生初步尝试微写作。另一方面是要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语文学科不仅要教学生识文认字,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并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生活, 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也能够使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 从小微之处见真知。

(二) 从见微知著到精简凝练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训练, 可能更多的是如何长篇大论的描述, 包括看图作文中将一幅画面描述成短小的作文;诗词翻译中, 将诗句翻译成文段, 无论学生是否接受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实际上, 想要成功运用微写作教学, 就要先让学生对“微”有一个感受。笔者曾经在一次语文写作教学中做出了尝试, 举李商隐《锦瑟》的例子,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由于学生已经学过这些内容, 并不觉得陌生, 笔者引导学生从这几句诗中引出四个成语、四个典故、四个故事、四段史料, 在向学生充分展示后, 学生对于语言的神奇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结语

近年来, 已有北京在高考时尝试将作文划分为微写作与常规作文两道题, 微写作在教育界的地位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但是想要成功地将微写作教学运用到教学中, 仍需要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

摘要:微写作正是伴随微博、微信等“微”社交工具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从最开始的微博, 逐渐发展到微故事, 再有各种随之而产生的“微文体”, 微写作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写作的体制。由于当代学生已经充分接触这些“微文体”, 并且成为微博、微信阅读与发送的主体, 微写作也越来越多受到教育学者的关心。本文旨在简单介绍微写作教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并运用微写作教学, 以期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起到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写作,微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2) .

[2]郭素青.“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3 (7) .

上一篇:债务融资治理问题下一篇:职业学校财务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