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2024-08-09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精选8篇)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篇1

浅谈乡土地理课程教学原则

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随着课改实验区的扩大和课程的深入,作为参加地理课改的广大教师深切地感受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宜宾市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乡土教材《宜宾地理》,是一本独具特色的乡土地理教材。我有幸成为该教材课程开发和教学的实验研究者之一,并承担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原则的研究。经过理论学习和乡土地理教材《宜宾地理》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乡土教材教学中,除应贯彻教学通用原则和地理学科的特殊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乡情教育和国情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缺乏,地区差异大——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若干年的建设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任何地区的发展都必须立足于国情、省情和乡情,而乡情教育是最生动具体的国情教育。

为什么现在有些青年学生对家乡缺乏热情而总是眼睛向外?原因之一,就是对家乡缺乏真正的了解,不懂得家乡在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地位和作用。而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最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家乡情况的,莫过于乡土地理了。乡土教育不仅能联系乡土实际,加强知识的实践性,丰富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还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担当重要的作用:①增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增加自豪感,激发热爱乡土的情怀。②增进学生对乡

土环境的了解,培养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品质和情操。③培养学生野外观察、研究实践的能力。④增进学生对乡土问题的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⑤构建社区文化,加强人际的交流和和谐。在《宜宾地理》教材的许多章节的内容中就充分体现了乡情教育和国情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如学生在学习第五章《腾飞的工业》这一章内容中,我安排了学生对本镇乡镇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和学生一起探讨过以下一些问题:1.永兴镇过去曾办过哪些乡镇企业?(骨粉厂、塑料厂、糖厂、酒厂等)2.导致这些乡镇企业倒闭的原因是什么?3.永兴镇发展乡镇企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今后该怎么办?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既了解了家乡工业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又能展望家乡工业的前景。从而明确了家乡工业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原则

乡土地理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走出课堂,教师领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观测、观察、参观、调查等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地理实践。在进行地理调查时,除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外,还要到各生产部门访问,并收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例如:学生在学习《宜宾地理》教材第三章《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内容时,课后就安排了这样一道活动题:“你所在学校附近有河流吗?去看看河水水质怎么样?有没有被污染?是被什么污染的?”在我给学生上本章内容时,正巧我们街村和学校停自来水已超过两周时间了,而我们街村和学校的饮用水主要来

自于附近的毛桥河水和桥巴河水。于是我就安排了学生对这次停水原因进行了实地调查。学生走访了镇自来水管理站,走访了河流两岸的居民,得出了以下结论:1.河流两岸的居民卫生习惯差,生活垃圾随意倒入河中。2.大量的化肥流入河内,致使河水矿物质含量超标。3.部分农民利用药物在河内捕龙虾,使河水再度污染。4.正值插秧季节,农业用水量大,部分河段干涸。如果学生不去进行实地观察调查,教师不进行指导,学生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吗?事实证明: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考察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课内课外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内,讲乡土发展的优势,可使学生产生生活在家乡的自豪感;讲乡土发展的历程,可使学生坚信家乡有美好的未来;讲乡土建设的不利条件,可使学生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而产生责任心。在课外,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能够使学生动情,在实实在在的地理事物面前,爱乡土、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就会萌发、滋长。一个学生在活动小结中这样写道:“以前,我虽生在宜宾,长在宜宾,却不真正了解宜宾。这学期的野外考察,使我了解了宜宾沧海桑田的变化和美好的自然风光。从《走改革之路,建美好宜宾》一章中,我看到了宜宾光明的前景,因此我对宜宾更加热爱了。如果我考不起大学,我一定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乡土地理教学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在课外直接感知地理对象并进行实践,使学生获得最生动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宜宾地理》教材第八章《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时,我安排了学生对永兴镇张场村陡坡上的拦土坝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永兴镇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安排了学生对学校、街村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污水排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永兴镇在对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污水排放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了学生对自己附近河流的水质情况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上交学校和当地政府。而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对家乡地理环境进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实际的乡土地理知识,并能增长实践能力,加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因地制宜的原则

乡土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研究是在乡土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乡土地理研究主要是要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这就必然使乡土地理研究和教学带有地方性特色,所以乡土地理教学要因地制宜。例如,我在给学生上《宜宾地理》第四章《富饶的农业》时,安排了学生对永兴镇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和学生一起讨论了以下一些话题:1.永兴镇为什么被称为“川南藕乡”?2.永兴镇分别在哪一年由政府牵头成立了“藕协会”和“养鱼协会”?3.为什么要成立“藕协会”和“养

鱼协会”?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当地政府是如何因地制宜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可见,因地制宜的原则是乡土地理环境的地方性特点所决定的。

五、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很多抽象的地理概念、事物、现象和规律,以及跨越时空的广深的地理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遥远变咫尺,大大增强了表现力,也易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我在给学生上《宜宾地理》第七章《蜀南旅游胜地》时,安排了有条件的学生登录“宜宾旅游网站”,让他们了解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直接感受景区多姿多彩的图片,同时,又自制了课件来展示。所以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方法的更新,更主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引入地理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利用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了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篇2

《语文课程标准》还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学校应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鉴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语文教学的实践,我们以为,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即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这些最贴近儿童生活的题材,能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中写什么的问题。还能以这些材料为载体,搭建起范文阅读与儿童习作间的支架,有效地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这能为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打下基础,为扎实提高写作质量创造可能。

一、乡土范文引路法

乡土范文引路法就是充分发挥乡土文学的作用,以乡土范文引路,通过模仿和迁移,体察、领悟“例子”的个性特征,吸纳“例子”的点睛之笔,以“例子”为桥梁实行迁移和变通,实施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因为,乡土文学的作家更接近读者,乡土文学景物的地域性、风俗的独特性、人物的乡土性等特点,更易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产生亲和力,激发乡土情感。

一般的模式是:吟诵乡土范文———发现写作规律———迁移写作方法———抒写爱乡情怀。

如童谣“一根绳,两人摇/三个宝宝排队跳/摇得低,像水池/摇得高,像座桥/摇摇摇,像波涛/跳跳跳,鱼蹦高/你跳我跳大家跳/好像鱼儿水中闹。”是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乡土作家郑志刚的《跳绳歌》,被评为“全国80首优秀童谣”之一。一教师独辟蹊径,开展《快乐的游戏———创编童谣》创作指导,让学生吟诵童谣,发现童谣的特点,运用童谣的创作方法来创编童谣。如赵艳小朋友的《跳皮筋》:“蓝天高,白云飘/小朋友把皮筋跳/蹦蹦蹦,跳跳跳/你跳我跳大家跳/一群‘袋鼠’蹦儿高,人人跳得乐陶陶。”许佳颖小朋友的《踢毽子》:“踢踢踢,踢毽子/踢得高,像只鸟/踢得低,像只鸡/你踢我踢大家踢/大家玩得笑嘻嘻。”这样富有乡土韵味的读写结合,学生自主参与,很容易提高写作能力。

二、乡土活动体验法

乡土活动体验法就是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独特的乡土体验活动作为写作内容,让学生在乡土活动中参与体验,激发学生充分的思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从体验思考到文字的转化,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及写作水平。

基本模式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紧扣目标、渗透方法———活动体验、探究发现———分享收获、交流提升———构思谋篇、创作表达。

例如,在教学《梁湖水磨年糕》一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非遗物品、参与情境演示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搡年糕的乐趣。周雨淅同学在她的习作中是这样描绘搡年糕的过程的:“糕花还要经过一次严厉的考验———搡打。看,那笨重的木碓正摩拳擦掌准备一展神威呢!石臼也端坐在那儿,正准备上‘战场’!身强力壮的男人们也是跃跃欲试。‘嘿哟!’‘嘿哟!’虽然这项活儿很费力气,他们却面带微笑,头上的汗水好像也被欢乐的情绪感染了。”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充满童趣,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

三、拍客配音法

拍客,就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各类相机、手机或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把拍摄的图像或视频通过计算机编辑处理后,上传到网络上并分享、传播影像的人群。他们的博客、微信朋友圈中有各式图文并茂的文章,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印象深刻。学生不能从生活的经验角度写文,究其根本,是他们脑中没有“像”,生活中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过了眼还没有进入心。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完成“取像———成像”的过程?拍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指导之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可从单张、多张照片及视频引导学生进行乡土写作。

基本操作方法是:单张照片引学生观察生活,多张照片让学生想象串联,视频让习作内容“身临其境”。

例如,去年学校举办“百名小导游”选拔,我班的小敏拍摄了东山风景区。我把她的视频给同学们看了一下,随着她的一路介绍,我们看到了东山风景、谢安墓。自然的美与人文的积淀让同学们鼓起了掌。“这就是典型的移步换景写法,哪些地方让你们印象深刻呢?”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东山再起’几个石刻大字,苍松翠柏掩映下的谢安墓都很令人难忘。”此时,他们才感觉到视频的情景与文字的表达是如此相映成辉。随手拍,留下的是生活的点滴;留心看,动人的瞬间就在身边。文字为画面作注,画面为文字添彩,把拍客这一形式引入乡土写作课堂,学生会发现有画面、有故事的作文原来是如此简单。

四、情境再现,凸显细节法

乡土习作课上,教师要设法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联想,让他们捕捉到生动形象的场景,头脑中再现出一个个动人难忘的细节,然后进行作文创作。这种训练法,能为学生搭建起生活与作文的桥梁,提供写作的材料,彰显作文内容的细节,激发起学生写作的趣味和动力,使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在“情境再现、细节凸显”训练中,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情境再现,细致刻画人物;情境再现,精细描摹景物;情境再现,描写真实场面。

这种教学法基本过程是:观察画面———感受细节———描摹特点。

比如,在“虞城技人”写作课上,我播放了上虞民间的各类艺人照片,学生们仔细观察,写出了鲜活的技人形象。如描写爆米花师傅:“他左手牵着风箱,右手摇着铁桶,牵得慢,摇得快,如伴着旋律,和着节拍。忽然,他停下双手,一边站起来,一边移开铁桶,对准一个黑黑的袋子,同时右手将一根铁杆插入桶口,用力向下一压。”一牵、一摇、一站、一插、一压,这些耐人品味的细节动作,描摹出一个充满生气的爆米花师傅形象。

五、自由创作法

自由创作,顾名思义,就是着眼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进行自由创作,不拘泥于形式,可以是诗歌,可以是散文,可以是记叙文……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讲,缺少的并不是写作的素材,而是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素材创作成优美的文字。

这种方法的基本过程是:探寻农家之美,书写田园之乐;品尝农家美味,推荐家乡美景;听故事,写故事,传说因我更精彩。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篇3

随着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实现乡土内容与初中地理教学有效结合,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明确初中地理中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乡土地理是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的最好载体之一。因为学生就生活在乡土地理的环境中,那些知识都是能够感受到的、能够看到的。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中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虽然我国近年来,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但是我国很多地方还属于贫困落地区,面对当下的实际情况,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家乡的现状、所存在问题,进而使学生思考、分析当前家乡发展前景,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初中地理中乡土地理教学的策略

(一)建立乡土内容与地理教学结合的开发小组

乡土内容与地理教学有效结合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不光是地理一个学科,涉及了多个学科。对于初中地理教师而言,只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要与其他所涉及到的学科的教师一起进行研究,甚至是多学校一起研究。学校可以组织一个乡土内容与初中地理教学结合的开发小组,并派当地教师去进修,而这些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可以在平时注意收集一些好的资料,到每个学期结束时,再汇总所有小组成员的资料,建立乡土内容与地理教学结合的资源库和资源网站,实现校与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对乡土内容与初中地理教学结合的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无论是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并及时对其进行解决,从而保证开发的顺利进行。

(二)教师要熟悉本地地理

教师要对当地的地理了如指掌,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初中地理中的乡土地理教学。如果学校中部分地理教师来自外地,要教好乡土地理,就必须熟悉当地环境,收集本地地貌特点、风景名胜等地理资料,还有一些乡土文学、乡土历史等方面的资料。不仅拓展教师的视野,加深对当地地理环境的认识,也能够在进行乡土教学时,对学生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用自身的知识和对本地环境的感情,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三)地理课程的导入利用乡土资源

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这节课学生的学习状况,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优秀的新课导入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的思维在刚上课就活跃起来。因此,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新课导入。例如:在讲授“天气和天气预报”时,在讲新课之前,先放一段本省最近某一天的天气预报,让学生观看感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讨论,提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自然就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乡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它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亲切感,同时为教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学生只有置身于情境中才能在学习中变得主动。

(四)利用乡土内容解释地理知识

虽然初中地理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还是存在一些内容和知识非常的陌生以及难以理解,如果教师不注意方法的选择,只会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因此,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乡土资源对其进行解释。例如:在讲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课时,对于初中生来讲,“山脊”和“山谷”根本就是非常陌生的概念,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附近的山的照片进行解释,便于学生的对比理解。学生在感受乡土内容的同时也吸收了地理知识,而且,也减轻了教师讲课的负担。

(五)指导学生进行野外考察

野外考察是对自然界中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将地理教学的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一些地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野外考察,带领学生去本地能够利用的地理资源,在野外考察过程中结合实际地理情况为学生讲授地理知识,能够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记忆。并在考察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进行实践活动。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篇4

刘 郡(广西区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中心学校)摘要: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中的课外学习资源,往往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融进课堂教学,以优化国家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就具有积极的意义。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天地,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利用身边生成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来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丰富他们的习作题材资源,提高他们习作能力。

关键词: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中的课外学习资源,往往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国家课程虽然也尽量顾及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变性,但由于受到课时、观念、评价标准等条件的限制,只能是挂一漏万地选择,这就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融进课堂教学,以优化国家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就具有积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教师应摈弃学科本位、课程本位、课堂本位的传统意识,努力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天地,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利用身边生成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来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丰富他们的习作题材资源,提高他们习作能力。

一、解放学生的双眼,从乡村的自然景观中发掘习作资源

贺州市是湘、粤、桂三省区的交界地,历史上有“三省通衢”之称,有着“粤港澳后花园”的美誉。它是一个山水美丽的城市,和广西的很多城市一样,是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加上当前社会天翻地覆的变革等等,习作的题材俯拾皆是。教师要把学生的双眼从狭隘的课堂解放出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去寻找美、发现美,并及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触来表现美。

1.采自然景观之美

美莫过于大自然。贺州生态环境优美,拥有“华南地区最大天然氧吧”美誉的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之称的黄姚古镇、十八水等国家4A级景区,紫云洞、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3A级景区,以及贺州温泉、玉石林、碧水岩、富川秀水状元村、铺门石城天险、凤草长春、台阁云蒸、凤岗文塔;仁义的鱼影江村、龙岩崛古;信都的龙门夜月、狮岭回澜等一批优质旅游景区景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去仔细观察平平常常的自然景物,从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这种亲身亲近自然的方式比起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舍近求远谈异地风貌,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也能使这种乡土课程资源更加得到有效利用。其间,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也会得到了有效地锻炼。《美丽的姑婆山》、《古老的石桥》、《黄姚美景》等习作就会“枯枝发新芽”,摆脱了那种空洞的套话、缺乏真情实感的陋习,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描家乡物产之富

贺州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极适合种植农作物,物产丰富。有信都的三黄鸡、红瓜子、龙眼、番薯干,八步的麻竹笋、开山的白毛茶、贺州大肉姜、富川脐橙、英家大头菜、贺街淮山、芳林马蹄、昭平绿茶等,经过仔细观察,皆可入文。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早在明清之际,这里有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多处。较著名的有贺州市区的临贺古城、玉印浮山、方型客家围屋、文笔塔、千年桂花井;昭平县内的素有“梦境家园”之美称, 保存着目前全国最完整明清古建筑群的黄姚古镇,“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孙中山率师北伐途经昭平时的演讲台以及何香凝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抗战期间在黄姚古镇的旧寓所;富川县内的素有“宋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称的秀水状元村,以及明清时代的古城、风雨桥、瑞光塔等等。境内还出土有战国时期代表岭南文化的重点文物神兽麒尊。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循季节之更迭,采四季之精华,弘乡土之文化,扬家乡之美名,这些日记便是学生以后习作的宝贵资源。

3.写家乡变化之快 以往的农村长期处于闭塞落后的局面,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家乡面貌呈现出喜人的变化:昔日泥泞的小路如今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昔日杂草丛生的荒野如今成了一片片丰沃的良田,昔日低矮的瓦房草棚如今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别墅„„这一切,足以让学生感慨和自豪。这一切,也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素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抓住这一契机,从培养乡土情感入手,激发学生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笔去描绘。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乡村工厂》、《家乡的别墅》等一些精美的习作应运而生。

二、解放学生的双手,从乡村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习作资源

家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底蕴,挖掘这种底蕴,可以起到习作、育人的双重作用。教师可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将与家乡有关的中国历史故事、传闻轶事及街谈巷议,简要地记在日记本中。学生耳听八方,搜集到了不少有趣的材料,如:如铺门石城的传说、富川风雨桥的来历、黄姚古镇的历史典故„„ 1.访农家之历史

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经历过辛酸的往昔。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打倒土豪劣绅、修路造桥、开河平地、重建家园„„一个个凄惨的故事,一幕幕苦难的历史,催人泪下,促人奋进。对于许多成人来说,与百年不遇洪水斗争的杭育之声常常声声在耳,对工业园区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往往历历在目。在学生的采访下,他们是怀着无比真诚、激动的心情娓娓倾诉的。于是,在学生的习作中,就会出现许多浸透着真情的作品,如《养鸭大王》、《爷爷是个劳动能手》、《农家新变化》、《崛起的工业园区》等。

2.问家乡之传闻

家乡历史传闻实际上是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夏日傍晚,暑气渐消,清风徐来,许多老人都能手摇蒲扇讲上一两个传闻故事。通过访问,学生受益匪浅。一个平淡无奇的村庄、一座老态龙钟的古桥、一棵枝叶扶疏的百年银杏、一间残垣断壁的老屋,都深藏着一个个动人的传奇故事,让学生们欣喜无比。把传闻插入习作,习作为之增色,或干脆根据传闻梗概再创作一番,也是别有风趣。如《富川风雨桥的由来》、《我收集的“古银元”》、《千年凤尾草》„„这些故事生动有趣,正是学生通过访问才将它们轻松诉诸笔端的。

三、解放学生的心灵,从乡情感悟的体验中丰富习作资源

于漪老师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是的,乡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千百年来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在历史的延续中孕育了强大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在继承传统中吐故纳新,移风易俗,记录下来,这就是时代的见证。贺州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打油茶”、“长鼓舞”;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舞火猫”; 苗族的“芦笙踏堂舞”,还有大年初二开始的舞狮舞龙,端午节的赛龙舟,七月初七的饮银河水,中秋节,冬至吃咕噜糍等,最为有名的是每年五月初六的信都龙舟大赛。此龙舟赛,是信都镇传统的民间活动,自乾隆嘉庆年间流传至今。每年的五月初五下午五点到六点,信都的群众都会到河提接“龙船亲”。到了农历五月初六日,信都及毗邻的仁义、铺门、灵峰等乡镇的群众,会自发到信都镇河段的贺江河面上参加民间龙舟竞赛活动,年复一年,从未间断。曾有诗人作对赞颂信都当地的赛龙舟习俗: 渡水竞龙舟旌旗云动人若海 南疆歌舞日锣鼓喧天声如雷

这些古朴奇异的民风民俗令人陶醉。这些农家传统节日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贺州地区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有浮山歌节、花炮节及富阳街灯节等各民族节日庆典,都体现了贺州的民风民俗,悠久历史和光辉文化。这些充满趣味的家乡风俗和乡情,为学生的习作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对民俗乡情的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了农家之乐,陶冶了情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资源库。我们要引导孩子去关心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普通人民、父老乡亲,还要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使之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这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 丰厚的精神底子。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等。

备注:本文是广西区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中心学校2015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郡,女,广西区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研究方向: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6年3期)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篇5

两年前我接到8年前一个学生的电话,“老师,黎平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1934年12月18日”我回答了他,当问及原因才知这天他去参加一家央企的面试,就是这道题把他拦到了。打完电话后作为历史老师的我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乡土历史是乡土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素材,然而,长期以来受到考试大纲的影响,在教学中总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诚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和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都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将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把身边带有着芬芳泥土气息的人、事、物等资源融入课堂中,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获取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又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故本文是近两年来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历史的体会。

一、乡土教材引入课堂的原因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动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

初中历史教材的知识比较简单,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因此在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往往更赖性教师传授知识,让学生喜欢上初中的历史课程,从学生的身边入手,以身边的历史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形象具体的历史到理解历史,让学生学习事半功倍。

2、培养学生乡土意识,做好情感价值观教育

在新课程的要求提及到“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在历史课堂中融入乡土历史,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从家乡的历史认知中国的历史,从家乡的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与乡土情怀,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中的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黎平是一座历史悠久、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从明末何腾蛟支撑明末一主三王到曙光之城黎平会议文化,从天下第一侗寨到万人侗歌,从精妙绝伦的刺绣和织锦到惊心动魄的斗牛节黎平的每一处都让你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气息“月是故乡明”,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引入这些乡土历史,将让学生更深入认识黎平,自觉爱护和守护自己的城市,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3、依靠乡土,扩展历史教学的方式,丰富历史课堂内涵

将乡土历史与历史课堂相结合,通过对教学课堂的创造性设计,利用材料、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用题目训练等方式形象呈现,可以也改变单一的历史教学方式,扩展历史教学手段,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活跃课堂氛围,让中学的历史课堂更多元化,更充满魅力。

二、乡土历史在历史课堂的运用

(1)作为课程的导入素材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地理材料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让学生投入大容量的高中历史课堂,将乡土历史形成为新课的导入素材是适合的方式。如讲述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的时候,我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侗家房屋一般为木结构的外廊式“干栏”楼房,屋的下层饲养家畜,二楼三楼住人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使学生联系、比较等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2)乡土历史资源既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历史资源,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如在讲红军长征时,可引导学生参观黎平会议会址,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湘江战役后,部队锐减过半。红军在敌人重兵前后追截堵截的情况下,处境异常危险。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长征由湖南通道近入贵州,红军攻下黎平。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当我介绍到此时,看到学生目不转睛的盯我,于是因势利导地问“黎平会议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它与遵义会议有和联系呢?”细心观察的陆同创同学从展厅中找到了答案“焦点是关于红军进军方向问题,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西进贵州、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建议…”没等说完宋晨宇抢着回答“黎平会议是党和左倾错误作斗争的重大胜利,从思想路线上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从而揭开了伟大历史转折的序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争先恐后的回答中,观察、感受、体会、感悟这段历史,使学生加深对红军长征的印象。可见学生不仅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思想境界也得到升华。学生不仅对家乡充满了自豪感,而且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乡土教学收到了双重效果。

兰州乡土地理教案 篇6

乡土地理教学概括

乡土地理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内容包括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人民生活情况等。

中学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进行乡土地理教学,首先应明确乡土地理的区域范围。“乡土”一词,按《辞海》的解释,是指“家乡、故土”,“亦泛指地方”。可见,“乡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地域概念。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乡土地理的教学讲授本省地理,或者本地区(地级市)地理”。

本教案主要涉及的是甘肃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

教学目的

一般说来,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并在这里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地方。通过乡土地理学习,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乡土地理具有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因此象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人民的勤劳奋发的精神、家乡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事实,其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或录像等音像展现的知识。因而也就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家乡的故土情结,可以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这就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乡土地理的学习,因其可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从而能有力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诸如区域地理位置的评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分析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生产的地理因素、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地理基础知识以及绘制地图、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基本技能,学生都可紧密结合乡土地理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践。

这样的地理实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因为其打破了封闭式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象乡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通过自由选择家乡地理环境某几个要素或某一要素开展综合或专题的研究,这对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通过这样的地理实践,不仅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在考察、调查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教学方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讲述关于家乡甘肃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采取幻灯片展示,举例法,对比法,讨论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

甘肃的历史,地理,人口,民族,资源,经济,交通等方面的介绍,是学生对家乡甘肃省有大致全面的了解。

一、甘肃概括

甘肃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北。简称甘,又简称陇。介于32°N~42°N, 92°E~108°E。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毗邻,西北—隅和蒙古国接壤。省境从东南部的泾、渭河平原向河西荒漠内流区斜长绵亘。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人口2600万。辖7地区、2自治州、5地级市、8县级市、60县、7自治县。省会兰州市。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二、甘肃历史

甘肃陇中的泾、渭上游诸河谷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与华夏文化摇篮。省境早属禹域雍、梁之地。春秋战国时,陇中为诸戎所据,河西分由匈奴、月氏、乌孙诸族占领。泾、渭河谷的秦国与羌戎杂居。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灭义渠、狄戎后,在陇中设置陇西郡与北地郡、秦代渭河上游今秦安一带和泾河流域今泾川、宁县等地农业有较大发展,其他地区仍多以经营畜牧业为主。汉武帝时,由陇西、北地二群分置天水、安定、武都三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于河西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开辟了中原地区通向西域的走廊。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又分置金城郡,因而有河西五郡之称,俱属凉州部,后汉亦称凉州,治陇县。西汉时期在河西地区实行军屯和民屯,兴修水利,传入中原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农业和养马业均得到发展,河西遂成为“仓廪丰足,牛马布野”和“民庶殷富”的地区。这一时期,由于陇东地区大量移民,大片草原和森林逐步辟为耕地。

至三国魏时,在陇右分置秦州,故称甘肃为秦凉之地。晋永嘉之乱以后,分为西秦五凉。隋唐以前,兰州曾是中国通向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交通要地。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自长安经省境东部到凉州武威进入河西走廊,其形成和畅通,促进了甘肃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繁荣。隋统一全国以后,“丝绸之路”又出现商旅不绝的盛况。武威的经济、文化随之发达,并成为国际贸易城市,而敦煌则成为中西交通的门户,经济、文化更趋繁荣昌盛。唐贞观元年(627年)中国划分为十道,省境陇东的泾、宁、庆、陇四州属关内道;陇南的成、文二州属山南道;陇西、河西及甘南均属陇右道,即为甘肃简称“陇右”之始。整个隋唐时期,河西农田水利和屯垦再度兴盛,农业发达,积粮甚多。渭水上游和陇南继续得到开发,森林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和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历史上陇东曾为重要的牧区,唐以后陇东农业日趋发达。宋初省境属陕西路,后分置秦凤路(1072年),兼属永兴军路;朔方、河西之地皆属西夏。北宋以后,陇东已成为稳定的农耕地区。

元初省境尚属陕西省,1281年分置甘肃行省,省会张掖,领有河西及河湟、宁夏等地,河东大部仍属陕西省。明废甘肃省,属陕西布政使司及陕西行都司(河西),领诸卫所。明代,于庆阳、平凉、巩昌、临洮等老农业区设府,在边陲新农业区设卫,以屯养军,执行安置流民和移民垦种政策。同时,在酒泉、张掖、临泽、山丹等地大兴水利和移民,继续重视河西的开发,促进了甘肃农业的发展。明代以后,随海上交通发展,“丝绸之路”逐步被取代,加之连年战乱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甘肃经济日渐衰落。清代,于甘肃又继续垦荒兴屯,农业人口随之大增。清康熙五年(1666)改名甘肃布政使司,移治兰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甘肃领九府,六直隶州。此后,到19世纪70年代,甘肃近代工业开始萌芽,但其发展极其缓慢。清光绪十年(1884),由甘肃分出新疆省。1928年又分出青海、宁夏二省。1954年撤销宁夏省,并入甘肃省。至1958年,甘、宁二次分省,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9年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由内蒙古自治区划归甘肃省辖,至1976年上述两旗复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以来,因省境内特有矿产的开采和冶炼而新兴的城市,有白银(铜)、金昌市(镍)、嘉峪关市(钢铁)、玉门市(石油)。

三、甘肃地理

甘肃地处中国东部湿润季风气候向西部干旱荒漠气候与高寒荒漠气候的过渡带,是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畜牧区的过渡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地质与地貌

省境西南部的祁连山、阿尼玛卿山及西秦岭都是地质构造的活动带,由于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生成多种金属矿产。尤其河西走廊矿藏丰富。形成大型的铁、铜、锰、磷、铜、镍等矿藏。在河西走廊中盆地内,多有富集的煤层和石油构造。东北部陇山以东及祁连山以北广阔地面,地表较少起伏,多高原残丘和小平原。

地势地形

甘肃是以高原、山地为主的省区。全省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等6地形区。地势西南部特高,海拔3000米以上;而东、北、西三面均低于千米。最高峰为甘、青两省的界山祁连山主峰团结峰,海拔5808米;最低点则在陇南白龙江中游文县罐子沟,海拔仅550米。

山原地区:包括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大部、甘南高原及岷迭山原,占全省面积20.2%,海拔高于3000米,中有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现代冰川。高山草甸草原为夏季天然牧场。

中山地段:除上述山原边缘的前山带外,还有分布在河西、陇中、陇南的中等山地,占全省面积20.6%。海拔2000~3000米。大部是天然森林、草场与重要矿藏分布区。

高原、中低山,包括陇中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及河西走廊与北山大部,占全省面积59.2%。海拔低于2000米。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口最多。尤以河西绿洲与东部各河谷川台地,为本省开发利用及经济发展精华之所在。其中东部外流区各河流的中下游谷地,由于纬度和海拔均低,气温高,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宜于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气候

甘肃深居内陆,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十分复杂,大致由陇南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渐向陇中暖温带半湿润与温带半干旱区,河西温带、暖温带干旱区及祁连山地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甘南高寒湿润区过渡。冬春干燥,夏季多雨,冷暖变化大。南部的文县、武都年均温在15℃左右,北部的景泰、金塔在 8℃左右,海拔3000米以上的乌鞘岭低于 0℃。10℃以上活动积温,陇南南端在4500℃以上,陇南北端各河谷及河西走廊西部多在3000℃以上,祁连山区及甘南高原则在2000℃以下,其余部分在2000~3000℃。全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河西日较差达12~16℃。全省最低温-33.7℃与最高温 42.8℃均出现在河西西部。降水的年变化和地区变化更大,年降水量从东南的807.5毫米到西北减为 36.8毫米。省境日最大降水量为25~190毫米。本省光照足,热量大。除陇中南部外,年日照时数达2400小时以上,河西大部逾3200小时。但不同地区每有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如河西的大风、沙暴及干热风,陇中的干旱、冰雹、霜冻等常给农业带来危害。

植被与土壤

甘肃植被、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陇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着黄褐土。其中,在徽成盆地以北的中心丘陵地带分布有山地褐色土和山地棕壤;陇东黄土高原广大塬区及其边缘台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森林草原和草原,但由于大都已被开发利用,天然植被保存无几,发育黑垆土;陇中地区植被则属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类型,兼有荒漠草原和草原,发育灰钙土,唯兴隆山、马衔山分布有云杉和山杨林等;河西走廊一带多属荒漠和半荒漠,土壤以灰棕荒漠土为主。河西走廊嘉峪关以西植被更为稀疏,土壤多属棕色荒漠土;甘南高原属温带森林草原垂直带向高寒草原过渡带,发育山地草原土和山地草甸土。此外,在省境各大河谷平原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还发育有草甸土和沼泽土。在陇东南河谷地带尚有水稻土。北部和西北部靠近沙漠地带则有风沙土等。境内有秦岭、祁连山地、甘南高原以及兴隆山和马衔山等山体植被、土壤垂直变化则因山地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水文

甘肃河流皆发源于西南山原,呈放射状向西北、东及东南分流,大致以冷龙岭、乌鞘岭至景泰长岭山一线为界,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属外流区。内流区主要有哈尔腾河、疏勒河、黑河及石羊河四水系,均源于祁连山,除前者外,其余三水系均切穿河西走廊南山,流至走廊平地,形成广阔的冲积扇与洪积戈壁滩及其前缘绿洲与盐碱滩。外流区河流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横贯陇中的黄河,由积石峡至黑山峡(省境内长420公里)间,形成一束一放的十大峡谷与九个盆地。峡谷如刘家峡、盐锅峡均为优良坝址;盆地则为重要城镇之所在,如兰州、靖远等。华家岭以南的渭河及陇山以东的泾河两水系,均东流至陕西,汇入黄河。北秦岭为渭河和西汉水的分水岭,也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全省年径流总量为617.1亿立方米。但地面水地区分布不均,省境黄河流域占全省径流总量62.4%,长江流域占20.3%,而占全省土地面积61.6%的内陆流域仅占17.3%。且季节变化较大,一般6~9月为洪水期,约占年总水量60%,冬春旱季为枯水期,小河多断流。本省河流年输沙总量达6.51亿吨,90%集中于陇中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全省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共有30多条,为本省主要的水利资源,现已发展灌溉地达86.3万多公顷,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4.3%。地下水较丰富,仅主要农牧区即有静储量1.4万亿余立方米,动储量年有68亿多立方米。

四、甘肃省人口与民族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甘肃省人口密度为55.30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1982年的43.08人/平方公里多12.22人,比1990年的49.25人/平方公里多6.05人,人口密度不断加大。人口密度超过200人/平方公里的市(地、州)有临夏州(241.26)、兰州市(232.02)和天水市(223.91);超过100人/平方公里的有平凉市(181.79)和定西地区(138.69);酒泉市最低,为5.13人/平方公里。2004年男性人口1354.43万人,占51.72%,女性人口1264.35万人,占48.28%,性别比为107.12:100。

2000年人口普查时,甘肃省14个市(地、州)登记的人口中,0-4岁的人口为678.35万人,占27%,同1990年相比,比重下降了0.97个百分点;15-64岁的人口为1708.19万人,占6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5.56万人,占5%,与1990年相比,比重上升了0.94个百分点。甘肃省共有5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19.92万人,占总人口的8.75%。人口在千人以上的16个,主要少数民族为回、藏、东乡、土、裕固、满、保安、蒙古、撒拉和哈萨克族。其中,回、藏、东乡人口在40万人以上,回族人口最多,为118.49万人,裕固和保安为甘肃地方特有的少数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甘肃省14个地、市、州登记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93.69万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91.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8.42万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8.69%。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42.34万人,增长11.8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2.68万人,增长17.59%。

少数民族人口之所以增长快的原因是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方面享受着较宽松的生育政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

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5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五、甘肃省的自然资源

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总量为4544.02万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除沙漠、戈壁、沼泽、石山裸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之一。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全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492.98亿千瓦小时。矿产资源种类多而储量丰富。能源矿产中,煤、石油、油页岩、天然气、地热水均有储量,仅煤炭就包括了无烟煤、一般用煤、焦煤、褐煤等几大类;黑色金属有铁、锰、钒、铬等及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熔剂灰岩、熔剂白云岩等14种,大部分已探明储量,铬铁矿、钒矿、菱镁矿及铸型用粘土等储量在中国居前5位;有色金属矿产包括了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分散元素矿产共28种已探明了储量,其中铜、镍、钴、铅、锌、锑、铂族、硒和碲等矿产是甘肃的优势矿产;此外尚有硫、磷、蛇纹岩、芒硝等非金属化工原料矿产9种和石棉、白云母、石膏、石灰岩等非金属建材原料矿产14种均已探明了储量。

六、甘肃省的经济概况 甘肃1949年以前经济、文化落后,人民多从事较原始的农牧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境内石油、煤、铁和多种金属的开采利用,甘肃一跃而为以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新兴工业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的省区。农、牧、副、渔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农业

甘肃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草场资源较丰,并有一定面积的天然森林,但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农业以旱作为主,全省约有耕地353.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耕地中约有75%为旱地,水浇地及水田约占25%。

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小麦、玉米、马铃薯及糜、谷 5种高产抗旱粮食作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的80%和82%。其中以小麦分布最广,东南部以冬小麦为主,西北部则以春小麦居多。秦岭以北多耐旱的糜子和谷子。陇南则以玉米和薯类为主,甘南高原多青稞。

经济作物分布广,品质优。胡麻为重要而广布的油料作物,以兰州附近各县分布最为集中。本省土特产种类繁多,苹果、白兰瓜、黑瓜籽、百合、当归、杏仁、黄花菜等中外闻名。当归、大黄、党参及黄(红)芪、甘草等为传统出口商品。野生栽培药材产量居中国第2位。玫瑰精油年产500千克左右,占全国产量80%以上,远销海外。

全省天然森林面积135.45万公顷,森林覆被率约为2.98%,林木总蓄积量为1.608亿立方米。天然森林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东部和南部山地,白龙江、洮河流域一带为省内木材生产基地。本省主要用材林树种有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落叶松、泡桐、椴桦、青冈及各种杨树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油桐、杏、板栗、杜仲、漆树、白蜡、栓皮栎、乌桕、花椒等,大部分布于陇南河谷北亚热带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力营造用材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及经济林等。

甘肃草原面积居全国第 5位。全省约有草原面积1366.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1%。农区还有宜牧的草山和草坡466.7万公顷。草原类型丰富,主要产牦牛、黄牛、犏牛、马、羊等。甘南、河西及陇中北部为省内主要牧场,是中国重要牧区之一。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历来以牧为主,或半农半牧。甘南高原河曲马、欧拉羊为中国有名的优良牲畜品种。

渔业基础较为薄弱。全省虽有淡水水面2.2万公顷,但利用极差,现仅利用部分塘库水面发展水产养殖。农业区

全省大致可分为4大农业区:

① 陇南山地林农区。区内的白龙江、西秦岭、嘉陵江、小陇山等林区天然及次生林分布广,生物资源丰富,并有亚热带经济林、野生珍贵动物和药材等。农作有冬麦、水稻、秋杂粮、玉米,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

② 甘南高寒牧农区。海拔3000米以下的谷地可种植耐寒农作物;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为纯牧区,是全省主要牧场。大夏河及白龙江中上游为重要林区,有较丰富的野生珍贵动物及药材。

③ 陇中黄土旱农区。有太子山、马衔山、陇(关)山及子午岭等天然及次生林区。从南至北,由冬麦、玉米、高粱二年三熟逐渐向春麦、夏杂粮、马铃薯、糜谷一年一熟地带和半农半牧区变化。中南部河谷川塬为全省产粮中心;中北部梁峁沟壑,广种薄收,水土流失及旱灾严重。

④ 河西绿洲灌溉农区。祁连山地东段阴坡有以云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与名贵药材。广大地区为天然牧场及荒漠牧区。绿洲农区为河西地区精华所在,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7%,水浇地面积则约占全省的56%,适宜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发展,每年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是甘肃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区属春麦夏杂粮、玉米、糜谷一年一熟地带。盛产优质棉花、大麻、甜菜、油菜、瓜果等经济作物。

工业

甘肃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70年代。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仅玉门油矿初具规模,工业基础甚为薄弱。50年代以后,甘肃为中国内地重点建设省区之一,现已建为中国重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省区。工业主要分布于省内各大河谷、重要交通线及主要矿产地。其中,兰州市是甘肃重要的机械、石油、化工及纺织工业基地,天水市也是重要工业城市,为省内机械、电工器材和纺织工业基地。

甘肃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机械工业等基础较好,在中国工业体系中地位重要。其次,有电力、煤炭、钢铁和建材等工业部门。甘肃石油开采较早,石油河中游的玉门(老君庙)油矿是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基地,陇东的庆阳城则为长庆石油产地的中心。炼油工业以兰州最为重要,主要生产多品种、高档的石油产品。化学工业则生产化纤及化肥等产品,所产合成橡胶居全国首位。机械工业主要生产石油化工、矿山勘探及采掘、通用机器等多种工业机械和铁路车辆、汽车修造等交通运输机械以及农业机械等。电力工业以兰州及其附近地区规模为较大,兰州西固热电站与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八盘峡3座大型水电站组成了兰州电力网。钢铁工业主要有酒泉钢铁联合企业,生产钢铁、焦炭等产品,采煤工业较大的有窑街、靖远、阿干镇和华亭等煤矿。省境有色金属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色金属矿藏达60处,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有9处。矿藏中的镍、钴等13种金属的储量居中国首位。1990年10种主要有色金属共生产25万多吨,居中国第3位。其中氯化稀土元素综合生产能力居世界第3位。白银(铜、铅、锌、铝)、金川(镍、铜、钴及铂族元素)、靖远(稀土)、西成(矿产品)为本省四大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轻工业以食品和纺织为主,其他有制革、医药、造纸等。其中,食品工业中以粮油加工分布最为普遍。纺织工业有毛纺、棉纺和化学纤维纺织等。所产毛毯、地毯等产品远销国外。传统手工艺品以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和甘肃洮砚等著名。

七、甘肃省的交通状况

交通甘肃近代交通落后,与东部各省联系甚为不便。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的铁路、公路及航空运输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现代化陆、空交通网。

铁路运输主要有天兰、兰新、包兰、兰青等4条干线和甘(塘)武(威)、宝(鸡)成(都)线、兰(州)长(征)线、兰州—小川线,以及兰州、金昌、嘉峪关、玉门等市郊支线,联系着省内重要城市及邻近省区,组成本省交通运输网的骨干。兰州已成为中国西北铁路交通的枢纽,1990年又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的伸长式铁路枢纽。

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2万多公里,省境县市和98.5%的乡通汽车。主要公路有西(安)兰(州)、甘(肃)新(疆)、兰(州)青(海)、华(家岭)双(石铺)、兰(州)郎(木寺)等干线,分别与陕、新、宁、青、川等省区相联。③航空运输亦以兰州为中心,有通往北京、成都、上海、乌鲁木齐、西宁、广州等大城市的航线,还有通往省内的酒泉、敦煌、庆阳、天水等地的班机。

八、甘肃省的旅游资源

石窟类:莫高窟、炳灵寺石窟、安西榆林窟、庆阳北石窟寺、泾川南石窟寺、泾川王母宫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东千佛洞、西千佛洞、拉稍寺石窟、大象山石窟、金塔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东晋)、武山水帘洞石窟群、云崖寺石窟。

文化遗址类:秦安大地湾遗址、永靖恐龙足印化石群、敦煌河仓城、锁阳城故址、阳关故址、甘南夏河八角城、马家窑遣址、沙州故城遗址、居延遗址、悬泉置遗址、悬壁长城、万里长城第一墩、战国秦长城遗址、黑山岩画、罕古城、永昌骊怀古城、成县西峡颂。

古建筑类:白塔、嘉峪关城楼、秦安泰山庙、夏河拉卜楞寺、天水伏羲庙、镇远楼、张掖大佛寺、张掖木塔寺、贡唐宝塔、海藏寺、武威罗什寺塔、米拉日巴佛楼阁、武威文庙、宝塔、崇信龙泉寺、兰州黄河铁桥、陇西威远楼、李家龙宫遗址·陇西堂、鲁土司衙门、渭源灞陵桥、保昌楼、白马塔、成县杜甫草堂、文峰塔、汉长城、天水仙人崖、东宫馆、玉泉观、崇信龙泉寺、礼县祁山堡、酒泉钟鼓楼、临夏红园、南郭寺、秦安兴国寺、雷音寺、三危圣境。

九、甘肃省风土人情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裕固族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和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和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就是汉语,是用来与汉民族兄弟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新中国成立后,汉文在裕固族地区传播,至今,裕固族群众普遍使用汉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们的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之日不出卖牲畜。户族辈份严格,晚辈禁叫长辈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点格尔汗”是古萨满族信仰习俗。“点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点格尔汗”即“天神”。

兰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这是兰州令人叹服的民俗文化的遗产。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我国以皮筏为渡由来已久。《后汉书》载,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士渡黄河时,“缝革囊为船”;《水经注》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旧唐书》载,“用皮牛为船以渡”;白居易在《长庆集》中诗云:“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鄂州道路遥”;《宋史》载,“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可见,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兰州何时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载而难以确定。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吹牛皮,渡黄河”是兰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将渡河者装人牛皮袋中,充气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几分钟便可将渡客送至黄河对岸,这种摆渡方式恐怕你闻所未闻。不过只要你愿意,也可不妨一试。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可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50年代前,兰州金城关、骚泥泉一带的回民多从事皮筏运业,多达50多户,400多人,有六十多条大筏,每年能外运羊毛250多万公斤。

乘坐皮筏将是一种平生难忘的奇特经历。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在本世纪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兰州前往内蒙古采访的乐趣和见闻。今天,皮筏作为摆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兰州和宁夏沙坡头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来。有些筏工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的衣钵,做了其它行当,做水路生意的也都开起了汽垫船或游轮业务,只有老年的筏工们不愿抛弃随他们几十年的宝贝皮筏,开起了在黄河岸边摆渡游客水上娱乐的旅游业务。不过,他们并不是每天都出水。祖居兰州市金城路163号的李德明老人便是一个放筏人,经常在河边迎风逐浪玩筏。在旅游旺季,只要你运气好,总会看到皮筏在水上漂荡,或在滩边晾晒皮筏的新奇一幕。如果有兴致,一番讨价还价后,便可乘皮筏在黄河急流中一游,不过,别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总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个影,别有情趣,也不虚了兰州之行。

兰州太平鼓

从兰州市区出发,向北跨过东西横亘的黄河,沿公路行驶60公里,就到了皋兰山西南麓的皋兰西岔乡铧尖村,这里就是兰州太平鼓的“发源地”了。铧尖人历来习性好武,太平鼓在兰州擂得也最出名,数百年来,每逢正月初十开始,到元宵节进入高潮,村里村外处处听闻太平鼓的雄壮声威,尤其是来了客人,铧尖人总得摆出阵式,得意地耍耍铧尖人的威风。本村太平鼓队的领队得知我们是诚心远道而来赶赴乡里寻访“太平鼓”,十分热情地为我们张罗,钟声一响,不到半个小时,队员就到齐了。

一队80多名壮年男子,头戴英雄巾,身穿皂隶服,腰系红丝带,脚登麻窝鞋,个个宛如京剧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队列中,我还发现竟有一名最小的队员,只有6岁,硬要一起参加表演,小人儿肩背一个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开始,鼓手在领队的一声号令下,击锣伴奏,一时间,鼓声咚咚,黄土腾腾,龙腾虎跃,地动山摇。队列不断变幻,一会儿“两军对垒”、“金龙咬尾”、“双重突围”;一会儿“车轮施战”、“跳打”、“蹲打”、“翻身打”、“举打”;一边擂鼓,一边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强大的阵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两军对峙作战时的场面;气势粗犷,又显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满勇猛的阳刚之气,令观赏者无不为之振奋鼓舞。兰州的太平鼓,无论是鼓的结构还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东北一带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兰州的太平鼓是圆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兰州太平鼓个大,鼓身高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太平鼓还有一奇,背带较长,可挎在肩上,让鼓垂于人的膝盖下,便于击打又可任意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打太平鼓的习俗据考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传说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一举收复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逢元宵节,徐达想了个计策,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后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了永登城池。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徐达这次战役的胜利,把这种鼓取名为“太平鼓”。从此,兰州的太平鼓逐渐演变成各种复杂的形式,成为兰州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

陇剧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篇7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绘画作为人们反应现实、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也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如何从自然生活中捕捉形象、并通过适当的绘画方式表现出来, 就成了训练绘画技艺的重要方面。而速写作为训练造型能力的手段在绘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速写既是收集生活素材、积累形象的手段, 又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概括能力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设计师们常常利用速写表现生动的风土人情、动人的景观设计, 收集优秀的造型以及运用速写的表现形式, 根据设计的意图构思, 画出各种不同类型方案的快速草图, 进行比较、推敲、使构思不断深化、提高、完善。速写既是造型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功的训练, 又是设计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因此, 在职业中专学校的速写教学备受美术老师们的关注。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是速写教学重要模式之一。

闽南文化,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是一枝别具韵味的艺术之花。泉州,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名城, 国务院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排行“老九”, 专家组以“出类拔萃、当之无愧”全票通过。“地下看西安, 地上看泉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千多个, 泉州就有十几处, 置于中国之最。我们将泉州乡土历史文化融于速写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亲近历史, 了解历史文化, 感受祖先的智慧, 用自己的方式让本土文化特色在专业设计上得到宣扬的同时, 形象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提高了艺术审美观, 开拓了个性化的创作思维。

二、

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画速写时一定要有感而发, 要赋客观对象以生命力, 以形写神、不拘泥于形似。在泉州区域特色中, 庙宇多。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在泉州留下两句传世名言:“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皆是圣人。”学校周边的开元寺、崇福寺、中山公园、文庙、承天寺等成为我们现成的速写教学基地。结合名胜古迹的历史变迁曲折背景, 介绍建筑物的结构构架方式, 让学生对古代建筑物结构、艺术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如到了开元寺, 最受瞩目的就是东西塔——镇国塔和仁寿塔, 了解国内最高最大的楼阁式石塔, 石塔上的雕像艺术;观察“栋隆旧绮”“八表四隅、柱盛镜础、楣承蟠螭、飞云翼拱、文榱刻桷”特色;感受大殿身室内的前瞻柱与内柱柱头上的华拱刻成飞天乐伎, 使殿内气氛异于一般佛殿的独特艺术。“手执乐器的飞天形象”是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传入泉州, 形成泉州寺庙祠堂古厝的一大特色, 在泉州的城雕再一次向世人展示泉州的历史文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东方的“线”与西方的“面”融合在一起, 根据建筑物结构的变化, 利用线条的粗细、长短、直曲、畅滞、顿挫特点, 进行简化取舍表现, 讲究线的力度感和画面的疏密节奏感, 让线成为画的精神轨迹和生命经纬。结合“面”的重量和厚感的补充, 始终把握住建筑物整体感和整体气势, 依势结构, 造就建筑物大气逼人的态势。

在教学过程中, 速写要讲究立意, 意在笔先。要强调画面中的主观感情因素, 速写不是客观物象的纯自然再现, 而是画者对客观物象的传神写照。自然中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 要热爱生活、熟悉生活, 用心灵去感受客观世界, 从广泛的客观世界中去发现美, 去发现新意和情趣。通过走街串巷, 由本校到西街、裴巷、华侨新村、文胜巷、县后街、状元街、南俊巷等, 从“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 土楼木楼还有中西合璧”中感受泉州城古民居街道的丰功伟迹、历史风貌。在速写教学中, 引导学生观察把握历史遗迹:老墙陈街、电线杆、鸟窝、小姐楼、简瓦石墙、红砖窗花, 屋脊高低错落、此起彼伏, 进行场景联想, 如身临其境。利用线条的曲直、刚柔、浓淡、虚实表现泉州历史文化古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画面的情感、意境得到提升。从形体的内在结构去观察、抓住形体的本质特征, 用精炼的线条勾画出物体的主要结构和形体透视变化。利用线条的粗、实、重表现前面或主体部分, 利用线条的淡、虚、细表现远处或次要的景物, 达到景物空间层次变化。

速写要尽精微之广大, 要善于观察发现善于提炼。泉州的建筑物别具特色, 中主檐歇山式的泉山门, 屋顶悄悄地蹲着几只脊兽, 太阳西斜的时候, 长长的影子拉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在蟳埔等沿海一带, 海蛎壳成为各具特色的墙体。北门街的许多庙宇屋顶, 富丽堂皇, 极尽装饰之能耐。双翘脊, 屋顶的剪粘艺术, 优美圆润的卷草, 彩绘, 山花上的吉祥坠饰, 浮雕透雕彩色陶瓷片镶嵌的堆塑造型, 蓝天下, 一片金碧辉煌, 远远望去, 两两相望的龙以艳丽高翘的色彩渲染出一种宗教的氛围和人文张力。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质感特征的物体, 采用不同的线条, 一般情况下, 质地硬的物体, 适用于比较刚健的线条来表现, 质地柔软细腻的物体适用于柔细的线条来表现, 外形明确、光滑的物体适用于实线条来表现, 外形松散、粗糙的物体适合于用虚线表现。

三、结语

泉州的魅力在于历史, 也在于现在, 更在于未来。在速写教学课堂中, 我巧妙利用本土文化, 引导学生探索生活, 了解历史文化, 了解本土艺术精髓, 掌握速写的造型技巧, 训练学生形象快速地表达对象的能力, 积累丰富的泉州元素, 在设计领域中体现泉州艺术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形象造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既提高了艺术审美观, 开拓了个性化的创作思维, 又加深了学生对本土闽南文化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以上说法是否妥当, 还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望主编.《速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2]姜桦, 周家柱.《速写》.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7

[3].陈支平, 徐泓.《闽南建筑》.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 篇8

关键词:乡土 地域文化 中职语文

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注重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乡土地域文化,不仅能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拓宽学生视野,更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感受生活,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进一步提高语文实践综合应用能力,感受地域文化的自豪感。本文以海宁乡土地域文化为例,浅谈如何将乡土地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

一、乡土地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资源的优势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仍以统编教材为中心,教材选取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相差很远,教材体现的思想与专业或职业体现的思想,其结合程度更是微乎其微。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虽然已有学校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加入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实践课堂”或“综合活动课堂”的理念,也强调要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但从目前实施的效果来看,语文教学还是脱离了学生生活的乡土地域,效果不明显。这种教学载体使教师难以开展语文的实际教学,无法实现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也根本不能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导致中职学生还是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正是由于中职语文教学还处于这种相对比较封闭的状态,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只是停在口头上、留在耳朵旁。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的活力就是语文教学地域生活化,即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或在教学中渗入生活因素,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海宁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乡土地域文化资源充足,名人文化、潮文化、灯彩文化成为海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将优秀的海宁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关注生活,感受周边世界的美,将更能体现地域文化的人文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学好专业打下基础。

二、如何将乡土地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语文的教学不仅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渗透到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它既能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精髓,又充分蕴涵着现代文化的精华,是十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海宁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面广,形式多样。它作为典型的江南地域文化,以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提供了良好的乡土地域基础。

1.乡土地域文化融入课堂阅读教学

开展乡土地域文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在“海宁乡土地域文化”中,名人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别康桥》作为中职教材中脍炙人口的现代诗歌,意义深远。而其作者徐志摩作为近代新月派的诗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教学《再别康桥》之后,在课堂中引入徐志摩在海宁撰写的其他类似《再别康桥》的诗歌,如《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雪花的快乐》《偶然》等进行对比阅读,以课堂讨论阅读的方式探讨徐志摩诗歌的特点,并联系他丰富的爱情经历,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踊跃发言,谈感想,抒心怀,进一步认识徐志摩及其诗歌的特点。这样的阅读讨论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热爱乡土地域文化、发展乡土地域文化的责任感。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琵琶乐曲的婉转动听、变化多端,但学生对之似乎不感兴趣,因为这种诗歌对中职生而言缺乏亲切感。笔者在教学中将白居易的老师——海宁乡土地域诗人顾况的《李供奉弹箜篌歌》《刘禅奴弹琵琶歌》《李湖州孺人弹筝歌》等作品引入课堂,通过类比阅读欣赏,不仅让学生体会丰富生动的比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更可让学生加深对海宁乡土诗人的理解,品尝诗中想象丰富、意境奇特、色彩浓郁的创作风格,深切感到文学大师就在身边,产生自豪感和亲切感。此外,通过作品还可以进一步探究顾况在海宁生活的情况,认识和寻找顾况与海宁文化名人的渊源。

此外,在学习一些地域古文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海宁方言用词的特点,并对比方言用语、谚语、俗语的特点,让学生将方言与普通话比较,进一步规范书面语与普通话的使用,也从中了解海宁方言生动化和通俗化的特点。

2.乡土地域文化融入课外探究教学

语文教学是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乡土地域文化资源不仅要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还要进一步融入课外探究活动,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亲切感人,而且具有感染力。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多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把语文课外探究和对乡土地域文化的赏析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乡土地域文化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形成一种大语文教育,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语文课外探究海宁乡土地域文化活动中主要开展对潮文化和灯彩文化的探究。作为天下奇观的海宁潮,是大自然的杰作。通过浓郁的潮文化,在语文课外教学中开展两方面的探究活动。一方面探究撰写科普小论文。建立课外科学探究小组,利用潮文化独特的优势探究钱江潮形成的原因,学习科学小论文的撰写,同时提升学生研究的兴趣和查阅资料、概括材料的能力。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从自然生活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更能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形成对地域文化的成就感、自豪感。另一方面探究收集潮文化诗词。潮文化不仅以潮水自身产生的奇特现象而闻名,更重要的是从古到今,许多文人赋予了它独特的人文价值。利用课外探究活动,收集历代文人墨客关于潮文化的诗词,从庄子、司马迁、白居易、苏东坡到王国维、鲁迅、郭沫若,从乾隆到孙中山,把收集到的诗词集中起来,开展诗词探究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对地域文化认识的深度。endprint

海宁的灯文化因硖石灯彩而得名,它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始于唐而盛于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这一厚重文化底蕴,开展寻找灯彩文化起源活动,探究工艺制作流程,品味灯彩(灯面)装饰文化(图案、诗词、历史典故等)的多样性、丰富性、历史性、人文性,将探究活动所得的结果通过宣传橱窗、学习园地等载体进行展示,多渠道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

3.乡土地域文化融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乡土地域文化融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乡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旨在让中职学生乐于学语文,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调查日记、自办手抄报、舞台剧表演、演讲、职业模仿等多种方式来展示自己乡土地域文化学习成果,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之中皆语文,自觉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从而增强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

根据语文教材不同模块的具体要求,以及海宁乡土地域文化的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借助“海宁徐志摩诗歌节”举行海宁籍作家作品朗诵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进行朗诵(如徐志摩、穆旦、王国维等作家的作品);举行专一类题材活动:徐志摩诗歌赏析会、金庸小说华山论剑探究活动、王国维诗歌意境研究活动;举行“我与海宁乡土地域文化”征文活动,描写乡土地域文化,体味乡土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唯一性、优美性;举行搜集海宁谚语、海宁歇后语活动……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真正体现乡土地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升其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三、乡土地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地域文化教学是“大教育”的一种观念,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拓宽了教学空间,使学校、社会、自然三大教育阵地交相辉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教师具有教学个性、独立思考的人格魅力,同时还能时刻在教学中保持新鲜感,并呈现出特有的文化景观。对学生而言,乡土地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让他们拥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丰富的思维空间和广阔的表现空间,充分发展多元智能,全面、综合地发展。

1.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

乡土地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打破了以统编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拓宽了教材的外延,提升了内涵,增强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和实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减缓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这种突破书本与课堂局限的教学方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为地方经济和企业服务的意识。

2.滋养学生心灵,提升人文价值

乡土地域文化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改变了中职学生在传统语文课堂中的无奈、失落,改变了审美得不到发展的困境。乡土地域文化的人文价值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发展,扩展学习的视野,丰富文化底蕴,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价值,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转变评价方式,改革教学理念

中职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十分丰富的,他们对本地域文化中的民俗、名人等较为熟悉,他们愿意在语文学习中了解本地文化。乡土地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转变教师对中职学生的评价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先进的理念武装头脑,开阔视野。这种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理念,同时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乡土地域文化资源,改变了以教科书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格局,不仅能沟通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教学关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大自然与社会中,实践学习生活,拓展学生的课外生活和家庭生活,积极思考、感受生活,更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上一篇:给孩子写请假条怎么样下一篇:经典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