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作文教学途径

2024-09-25

乡土作文教学途径(精选5篇)

乡土作文教学途径 篇1

摘要:乡土作文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 以课堂教学为支点, 再结合社会实践科学地指导学生写作乡土作文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就当前乡土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

关键词:农村,作文教学,乡土化

一、引言

阅读农村初中生作文可以发现他们的文章大多为“临摹之作”, 在描述生活方面过于平淡乏味, 甚至出现已经脱离现实生活的情况。然而, 新课程对“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的目标, 这无疑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和方法。而乡土作文教学正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开辟的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它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各地语文教学的课堂, 成为不少语文教学工作者实践和研究的重要教学课题。

二、农村作文优势

在当前的社会中, 农村学生具备辽阔的农村背景, 宽广的生活天地, 具有城市学生较难拥有的生活姿态, 具有自身特殊的优势。农村学生每天都与天然的花草树木生活在一起, 在田间玩乐, 做着他们自己的游戏, 如木头人、跳绳、丢沙包, 等等;农村学生知道水果生长的整个过程, 可以食用到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绿色产品;农村学生能够自由地在乡间奔跑, 感受一草一木, 与小动物相处, 了解其生活特征, 享受更多乡间故事和歌谣。这所有的一切, 真实且不造作, 如果将这些元素带入作文中, 一定可以令农村学生的作文内容变得丰富。因此, 只有真正体会并开发出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资源特点, 并良好地发挥其作用, 才能令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变得光彩绚烂。

三、农村学生作文现状

(一) 欠缺阅读累积

学生所学的科目有十几种, 他们每天的大多数时间均在课堂内度过, 缺少课外阅读的时间, 而课外阅读却是写作教学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可是, 许多其他学科老教师与部分学生家长却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持反对意见, 他们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而缺少了课外阅读积累, 学生写作文时常常会觉得乏味、枯燥。

(二) 教学效率较低

据分析, 平时的作文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影响并未与教师的期望值对等, 这说明平时的写作教学效率低。究其缘由, 主要是因为写作教学具有无序性, 写作课堂教学不具备完善的教学体系, 欠缺明确的目标及具体的规划。此外, 由于教师对写作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较少, 学生不具备基本写作知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欠缺细心的批阅, 欠缺生动活泼而又极富效果的评语及沟通, 不重视对学生的鼓励, 令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降低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三) 欠缺作文乐趣

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 将作文视为压力, 甚至会出现谈作文则色变的情况。有些学生为了尽力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反复书写相近或相同的语句;还有的学生竟然会通过抄袭草草了事;更有甚者, 连动笔都懒得动, 直接交白卷。

(四) 欠缺生活素材累积

学生每天的生活路线都是家———学校———家, 其课余生活乏味, 与社会接触较少, 因此欠缺生活素材的累积。此外, 当前初中生大都为独生子女, 娇生惯养, 欠缺同情心与爱心, 不懂得在思想感情中寻求素材, 乃至在作文中体现出了冷漠、矫情、虚伪的心理现象。

四、农村作文教学乡土化的实现方法

(一) 不断累积, 为学生提供写作源泉

如果想要学生在写作时不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想要学生的作文内容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 教师则需传授学生累积素材的方法, 以丰富学生的素材库。

(二) 开拓课外阅读, 保存源头资源

农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范围较小, 所以教师需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外拓展活动, 令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为丰富。同时, 在阅读当中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 并让他们学写读后感。

(三) 耐心教导作文

爱作为情感体验无需具备高深的知识, 也无需大道理, 仅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细微表情, 就可传递出自己的爱心。教师可以学习孔子的教育方式, 细心教导学生。如果教师和学生关系融洽, 时常探讨问题, 在细节中体现出对学生的真情实感, 就一定会让学生爱上写作。

(四) 综合当地人文景观激发写作热情

为调动学生写作的激情,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祭扫烈士墓, 带领学生走入农民革命运动先驱者的故居, 让学生体会到红色文化的精神所在, 令其心灵得到净化与震撼, 使其燃起写作的欲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这类活动时必须掌握教学的度, 要带领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和感受, 以此让学生随时关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并将这些点滴写入作文当中, 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

(五) 情感真实化

乡土生活一直紧随城市脚步, 城市文明逐步在吞没乡土文明, 我们应对乡土生活的转变开心, 也需为消失的文明怀念。我们需给予乡土生活中呈现出的积极态度或者那些淳朴的人们肯定与尊重, 将乡土文化习俗发扬光大。总而言之, 只有让作文极富真实情感, 才可以引发他人共鸣。

五、结语

农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资源,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从现实角度出发, 教师要掌握乡土化生活的资源, 有效运用农村的丰富题材, 丰富自身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消除写作的恐惧心理, 进而爱上写作, 乐于写作。

参考文献

[1]刘丽梅.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 (上) , 2011 (05) :58-59.

[2]杨益明.积累——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J].成才之路, 2011 (11) :65.

[3]姚毅.作文教学应注重个性立足平时体验[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0 (04) :100-101.

乡土作文教学途径 篇2

刘 郡(广西区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中心学校)摘要: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中的课外学习资源,往往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融进课堂教学,以优化国家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就具有积极的意义。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天地,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利用身边生成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来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丰富他们的习作题材资源,提高他们习作能力。

关键词: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中的课外学习资源,往往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国家课程虽然也尽量顾及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变性,但由于受到课时、观念、评价标准等条件的限制,只能是挂一漏万地选择,这就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融进课堂教学,以优化国家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就具有积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教师应摈弃学科本位、课程本位、课堂本位的传统意识,努力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天地,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利用身边生成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来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丰富他们的习作题材资源,提高他们习作能力。

一、解放学生的双眼,从乡村的自然景观中发掘习作资源

贺州市是湘、粤、桂三省区的交界地,历史上有“三省通衢”之称,有着“粤港澳后花园”的美誉。它是一个山水美丽的城市,和广西的很多城市一样,是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加上当前社会天翻地覆的变革等等,习作的题材俯拾皆是。教师要把学生的双眼从狭隘的课堂解放出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去寻找美、发现美,并及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触来表现美。

1.采自然景观之美

美莫过于大自然。贺州生态环境优美,拥有“华南地区最大天然氧吧”美誉的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之称的黄姚古镇、十八水等国家4A级景区,紫云洞、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3A级景区,以及贺州温泉、玉石林、碧水岩、富川秀水状元村、铺门石城天险、凤草长春、台阁云蒸、凤岗文塔;仁义的鱼影江村、龙岩崛古;信都的龙门夜月、狮岭回澜等一批优质旅游景区景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去仔细观察平平常常的自然景物,从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这种亲身亲近自然的方式比起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舍近求远谈异地风貌,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也能使这种乡土课程资源更加得到有效利用。其间,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也会得到了有效地锻炼。《美丽的姑婆山》、《古老的石桥》、《黄姚美景》等习作就会“枯枝发新芽”,摆脱了那种空洞的套话、缺乏真情实感的陋习,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描家乡物产之富

贺州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极适合种植农作物,物产丰富。有信都的三黄鸡、红瓜子、龙眼、番薯干,八步的麻竹笋、开山的白毛茶、贺州大肉姜、富川脐橙、英家大头菜、贺街淮山、芳林马蹄、昭平绿茶等,经过仔细观察,皆可入文。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湘楚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早在明清之际,这里有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多处。较著名的有贺州市区的临贺古城、玉印浮山、方型客家围屋、文笔塔、千年桂花井;昭平县内的素有“梦境家园”之美称, 保存着目前全国最完整明清古建筑群的黄姚古镇,“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孙中山率师北伐途经昭平时的演讲台以及何香凝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抗战期间在黄姚古镇的旧寓所;富川县内的素有“宋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称的秀水状元村,以及明清时代的古城、风雨桥、瑞光塔等等。境内还出土有战国时期代表岭南文化的重点文物神兽麒尊。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循季节之更迭,采四季之精华,弘乡土之文化,扬家乡之美名,这些日记便是学生以后习作的宝贵资源。

3.写家乡变化之快 以往的农村长期处于闭塞落后的局面,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家乡面貌呈现出喜人的变化:昔日泥泞的小路如今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昔日杂草丛生的荒野如今成了一片片丰沃的良田,昔日低矮的瓦房草棚如今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别墅„„这一切,足以让学生感慨和自豪。这一切,也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素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抓住这一契机,从培养乡土情感入手,激发学生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笔去描绘。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乡村工厂》、《家乡的别墅》等一些精美的习作应运而生。

二、解放学生的双手,从乡村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习作资源

家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底蕴,挖掘这种底蕴,可以起到习作、育人的双重作用。教师可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将与家乡有关的中国历史故事、传闻轶事及街谈巷议,简要地记在日记本中。学生耳听八方,搜集到了不少有趣的材料,如:如铺门石城的传说、富川风雨桥的来历、黄姚古镇的历史典故„„ 1.访农家之历史

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经历过辛酸的往昔。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打倒土豪劣绅、修路造桥、开河平地、重建家园„„一个个凄惨的故事,一幕幕苦难的历史,催人泪下,促人奋进。对于许多成人来说,与百年不遇洪水斗争的杭育之声常常声声在耳,对工业园区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往往历历在目。在学生的采访下,他们是怀着无比真诚、激动的心情娓娓倾诉的。于是,在学生的习作中,就会出现许多浸透着真情的作品,如《养鸭大王》、《爷爷是个劳动能手》、《农家新变化》、《崛起的工业园区》等。

2.问家乡之传闻

家乡历史传闻实际上是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夏日傍晚,暑气渐消,清风徐来,许多老人都能手摇蒲扇讲上一两个传闻故事。通过访问,学生受益匪浅。一个平淡无奇的村庄、一座老态龙钟的古桥、一棵枝叶扶疏的百年银杏、一间残垣断壁的老屋,都深藏着一个个动人的传奇故事,让学生们欣喜无比。把传闻插入习作,习作为之增色,或干脆根据传闻梗概再创作一番,也是别有风趣。如《富川风雨桥的由来》、《我收集的“古银元”》、《千年凤尾草》„„这些故事生动有趣,正是学生通过访问才将它们轻松诉诸笔端的。

三、解放学生的心灵,从乡情感悟的体验中丰富习作资源

于漪老师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是的,乡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千百年来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在历史的延续中孕育了强大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在继承传统中吐故纳新,移风易俗,记录下来,这就是时代的见证。贺州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打油茶”、“长鼓舞”;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舞火猫”; 苗族的“芦笙踏堂舞”,还有大年初二开始的舞狮舞龙,端午节的赛龙舟,七月初七的饮银河水,中秋节,冬至吃咕噜糍等,最为有名的是每年五月初六的信都龙舟大赛。此龙舟赛,是信都镇传统的民间活动,自乾隆嘉庆年间流传至今。每年的五月初五下午五点到六点,信都的群众都会到河提接“龙船亲”。到了农历五月初六日,信都及毗邻的仁义、铺门、灵峰等乡镇的群众,会自发到信都镇河段的贺江河面上参加民间龙舟竞赛活动,年复一年,从未间断。曾有诗人作对赞颂信都当地的赛龙舟习俗: 渡水竞龙舟旌旗云动人若海 南疆歌舞日锣鼓喧天声如雷

这些古朴奇异的民风民俗令人陶醉。这些农家传统节日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贺州地区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有浮山歌节、花炮节及富阳街灯节等各民族节日庆典,都体现了贺州的民风民俗,悠久历史和光辉文化。这些充满趣味的家乡风俗和乡情,为学生的习作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对民俗乡情的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了农家之乐,陶冶了情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资源库。我们要引导孩子去关心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普通人民、父老乡亲,还要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使之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这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 丰厚的精神底子。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等。

备注:本文是广西区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中心学校2015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郡,女,广西区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研究方向: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6年3期)

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途径 篇3

一、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必须做到“三个加强”

(一) 加强宣传

增强教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责任意识。通过各级各类会议宣传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在各级教研活动和教学比赛的过程中展示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从而使广大一线教师建立起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 并知道一些实施方法。

(二) 加强督查

加大学校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工作力度。只有增强校长的课程资源意识, 才能谈得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 而且教师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资源。

(三) 加强考核

提高学校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工作水平。通过常规管理, 定期开展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活动,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有过程、有记录、有反思。不定期检查教案, 要求语文教师教案内容要反应一定比例的农村乡土课程资源。

二、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必须坚持“三个全面”

(一) 全面关注教材体系, 体会编者意图

如使用人教版的教材时, 教师要有整体把握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单元提示、课前导读、课后思考题、文中小泡泡, 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二) 全面研究教材目录, 把握教材内容

在学期初安排好教学时间, 激发学习兴趣, 初看每个课题, 推想大致内容。在讲新课时通过目录找页码, 节约时间。晨读时从某课读至某课, 自觉运用目录。单元复习时读指定课文, 看谁读得快。在期末复习时看目录回忆课文内容, 想写法及好处。看目录说喜欢的单元或课文, 谈喜欢的理由。还可以进行课题趣连。

(三) 全面利用教材封面插图, 培养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看图进行阅读训练、说话训练、写话训练。特别是低年级课文中的插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必须走好“五大途径”

(一) 全面开发校内教育资源

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课程资源、学校里的学习氛围、教室的环境布置同样是课程资源。一块块标语牌是语言的精华所在, 一处处名人名言极具教育意义, 一条条文化长廊是语文知识的海洋, 引领学生在语文世界里遨游。每一位教师的生活阅历、实践智慧、特长技能、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方式等就是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好有限设施设备的多种功能。如, 篮球, 既可以用于体育课教学, 又可以作为数学课上认识球体的教具。

(二) 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

区域不同, 特点各异, 只有开发利用好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自然资源, 才能被学生所熟悉, 才具有亲切感和感召力。如, 春天万物复苏,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花、草、农作物等大自然的变化, 训练学生观察、说话、写作的能力。如, 在教学《麦穗》一文“咀嚼‘茅茅针’”时, 可以在课前让孩子们去山上找茅茅针来嚼着体会, 课中就能产生共鸣, 课后可以试写自己的感受。

(三) 有效借助其它人文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的经济, 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利用少数民族地区山歌“调同词异”的特点给山歌填词, 如, 秀山县就可以把《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当地民歌以及秀山花灯引入到学习中,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表达思念之情的课文时, 可以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特别多的现状, 通过书信、电话等来表达对父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农村, 向年老的长辈、邻里乡亲询问、收集民间传说故事, 再进行整理、编写、交流, 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

(四) 积极组织各项语文活动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 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可以结合校园生活开展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语文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拟写通知、留言条、寻物启示、请假条、书信、借条等, 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习惯;组织学生对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演出、爬山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进行全程宣传报道,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组织学生举办手抄报、学习专栏等活动。

(五) 认真指导学生不断总结学习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 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 帮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作用于学习, 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 也有干农活, 钓鱼、逮鸟、采蘑菇等的体验和收获,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 把学生的这些体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如, 《挑山工》一文中讲到“登山的时候, 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每转一次身, 扁担换一次肩。”城里的孩子对挑山工为什么这样做不易理解, 农村的孩子有的做过活, 挑过担, 还能讲述自己是怎样做的。课堂上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这样曲折上登, 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石阶上, 还可以省些力气”, 就能体会挑山工这样登山的巧妙,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乡土课程资源贴近农村师生的生活, 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有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 对实现新时期农村小学的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秀山县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乡土意识 篇4

去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 在阅卷组关于限制古人古事、泛亲情化、三段论类作文得分的要求下, 繁忙地完成阅卷工作。在限制得分范围内的作文实在太多了, 阅卷中期, 我就开始想, 对于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 如果去掉这些东西, 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写呢?特别对于我们这儿的农村学生来讲, 许多孩子目前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海州、新浦, 所谓“名胜古迹”也就是孔望山、花果山等。他们无法以自足的心态走在时尚的前沿, 或者走进社会的深处, 而且, 他们整体上没有苏南学生所拥有的文化氛围与底蕴。如果说, 他们的作文还能有一点点个性化的东西, 那仅仅就是贫瘠的回忆, 和回忆中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朴实情感。

后来, 在赣榆中学听了王春迪老师的一节作文指导课, 我又很有启发。我便试着上了一堂课, 收效很好, 我在自己学生所作的一些乡土怀旧类的散文面前禁不住流下泪水, 心中深深地为他们的作文而骄傲。课后, 我进行了反思, 忽地明白, 对于我们那些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有限的农村孩子来说, 要想写出高分作文, 就应该从自己的故乡寻找写作素材。

故乡的生活, 因为热爱而天地广阔, 因为熟悉而取之不竭。与城里学生相比, 农村学生在写作上, 有着城市学生无法模仿的姿态, 有着城市学生无法触及的生活积淀。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学生最好去挖掘朴实的乡土资源, 表达那浓浓的乡情!他们将凭借这些优势, 在高考考场上脱颖而出。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教会学生寻找和用好这种资源的方法。

第一步, 选择一个具体而细微的意象

作家莫言说:“写了一辈子, 没写完一个乡村!”农村生活天广地阔, 乡村素材取之不竭。对于农村孩子来说, 乡村生活中有写不尽的故事, 有唱不完的歌!要让学生学会从熟悉的乡村生活中选取作文素材, 或自然界的草木鸟鱼, 或人事中的悲欢咏叹。

平时作文, 也有同学写乡土类的, 可是收效并不好, 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切口太大, 选择的意象太泛, 不具备代表性。写农村题材的东西, 大多需要由实到虚。800至1000字的作文, 如果选择整个村子, 切口太大, 多数无从下笔, 即使写出来了, 也难以做到深刻。

一定要让学生明白, 乡村素材取之不竭, 意象的选择十分灵活, 可以是乡间的风、雨, 可以是乡间的歌谣、风俗, 可以是美的东西, 也可以是被毁坏的东西……大到一条河流, 小到一块瓦砾、一根稻草, 它们都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

提出这样的话题, 让学生去想, 去说, 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经过指导, 许多同学能想起老家的小河, 一把上锈的镰刀, 想起小时候坐的木轮车, 想起老家青砖墙上一串火红的辣椒, 想起奶奶家的石磨, 废弃的草窝, 小叔家的小船, 想起某一种好闻的气味, 好吃的玩意儿……学生的兴趣顿时浓厚, 思维活跃起来了

这就是选材, 即教会学生从生活中选择一个具体而细微的意象作为情感的载体。做到了这一步, “他的作文即使存在一些缺陷, 但总能让教师感受到一些情趣”。

第二步, 把找到的意象进行虚化

找到意象, 只是选材的工夫, 在表达中还要把所选的材料进行虚实转换, 才能让作文富有灵性。如何引导学生把找到的意象进行虚实转换?可以教他们把找到的意象虚化成一个故事。比如一个石磨, 那儿可能站着一个老人, 一边磨着你最爱吃的小磨豆腐, 一边用慈祥的眼神温润着你的童年;比如一把上锈的镰刀, 它的背后就是一个只愿坚守在土地里一个倔强的老人;又比如一条废弃的小河;一个废弃的草窝, 一个断了腿的老花镜, 一个缺了轮子的小推车, 一个暖暖的乡间午后……它们的背后, 都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 一种深沉的情感。

经过指导, 好多同学不禁感怀起小时候在农村的快乐时光:一个夏天的夜晚, 在葡萄架下听爷爷讲故事;有“在外婆的平车上打着滚、吃着桑葚”的惬意, 有“扛着大扫帚满场奔跑捉蜻蜓”的快活, 有“让伙伴去偷自己家园子里的东西”的天真……一个个场景真真切切, 一幅幅画面如置眉睫, 生活气息浓郁, 流露出农家的温暖和数不尽的快乐。

总之, 要教会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家乡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中寻找灵感。那些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营养, 都是我们的“根”。要让学生真正明白, 不论你走到哪里, 村庄仍然坚守着灵魂深处那安详的信仰, 如一片深邃的森林一样永远带着岁月风尘的微笑。

第三步, 在虚化的基础上让立意走向深刻

有了故事, 千万别忘了还要有人性的光辉。对于生活, 很多学生习惯于走马观花, 习惯于遗忘, 要么在平淡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 要么在斑斓的浮华世界里“把生活弄丢了”, 这确实是很多人的生存状态。对于写作, 许多学生习惯于追求形式的花哨与语言的华美, 要么在华美的语言中虚张了声势, 要么在花哨的形式中空洞了内容。

我们的考场作文要想得高分是需要亮点的!何永康教授曾经说过, “学生的作文必须要有光辉, 没有太阳要有月亮, 没有月亮要有星星”。而我们的学生们并没有理解作文中真正的亮点是什么, 于是乎便一味地在语言方面作花里胡哨的追求, 殊不知和我们真正目的背道而驰。好作文要有生活气息, 要传达自己独到的生活感悟, 要以情动人!南帆先生有言, “对事物的观察, 我的着眼点往往在思想或者意义上”。思想、意义, 结为一个情字, 才是作文的旨归。

所以, 要引导学生写真实生活, 并体现自己的思考:当你在城里生活、学习时间久了, 心生疲惫, 应付不周, 是否突然想起自己贫瘠的故乡呢?有没有在一个破渔网前踯躅过?有没有在坍圮的老屋面前, 忽然怅然若失?老房子都砸了, 盖起了新楼, 小土路平了, 变成了水泥路。后山卖了, 变成了工厂……家乡更现代了, 可你有没有觉得陌生而不愿接受呢?是否会因一个汲水的背影而潸然?是否怀念儿时的某个好伙伴, 而他 (她) 现在忽然很陌生, 很遥远了?这是为什么?难道仅是因为故乡有几个亲人?

答案很明显, 这些爱与悔的记忆, 是活过的凭证, 成长的证明!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 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 都是我们情感的引擎。城市和乡村都是我们的栖居空间, 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都是平凡的生活, 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要引导学生朝这样的方向探索:在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冲撞中, 对家乡发展变化要去礼赞, 对已经消逝和正在消逝的文化要去怀念和惋惜。如班内一学生写道:“……手捧着包装精美的葡萄汁, 可怎么也感觉不到小时候从爷爷家葡萄藤上摘下的葡萄的那种香甜, 不是果汁不好, 而是少了那份在葡萄架下听爷爷讲故事时的快乐与惬意……”文章既有对爷爷的浓浓思念的亲情流露, 又有对消逝了的农村文化的疼痛与惋惜, 这样, 文章就走向了深刻。

第四步, 明确乡土怀旧类散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现代文中的文学类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千字文, 其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超越俗套, 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写作不足, 以达到备考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我把平时教学比较好的如《姥姥的端午》《乡村的瓦》《温软的稻草》《怀表很老很老了》等几篇美文, 作为范例, 让学生去发现并掌握乡土怀旧类散文写作的基本方法。通过引导, 学生很容易从文章中看出:从选材内容上来看, 都有一个具体而细微的如粽子、瓦、稻草、怀表等意象作为情感的载体。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记叙和抒情相结合, 做到以小见大, 虚实结合。这样, 学生就可以借鉴阅读材料的思路或局部写法进行写作训练了, 把读写结合起来, 提高备考的效益。其实, 学生还可以利用这些作文素材, 充分积累, 然后选择适宜之作, 对其进行提炼、变形等, 化为己有, 以供写作所需。聪明的考生往往知道利用平时阅读的文本作为写作素材。备考中, 老师要引导学生增强这方面的意识。

当然,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还要指导学生, 在写作时要尽可能地让语言清晰, 生动, 形象, 使得意象趋向丰满而更加动人。句式上, 可以长短句结合, 使得语言隽永而饱含真情;要注意细节描写, 但也要注意详略结合, 慎用对话的叙述形式, 叙述与抒情要有机结合;适当加一点情境的渲染, 借助想象添加一点色彩、声音、气味。

乡土作文的内涵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篇5

乡土作文教学是指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并反映乡土文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俗地讲, 就是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 反映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学生们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二.乡土作文的特征

1、文化性。

乡土作文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认知、表达与传播方式,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乡土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和升华, 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遗产, 是学生作文的宝贵资源。文化的核心与实质乃是一种生存方式, 比如学生写乡村住宅的变化, 从窑洞到土木房, 就是写乡村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演变过程, 每一种住宅不仅是一种避风挡雨的休息场所, 而且是当时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比如学生写春节年夜饭, 有的地方的年夜饭吃荤或素的长面条, 其含义是用面条之“长”拴住自己的“魂”, 有的地方以吃饺子的方式庆贺“团圆”, 吃也不仅仅是生存方式, 同样也浸透这一种特有的文化。这种作文有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 它蕴涵泥土般的厚重、自然、淳朴而又不乏温情的生存姿态。

2、审美性。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 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乡土作文的纯真, 会让人返璞归真。乡土作文不仅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而且可以促使人们去思考、去体验, 让成年人能够回忆起童年, 乡土作文, 不仅带着自然的清新, 而且带着人文的滋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 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 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 阅读这些乡土文章, 我们就会感受儿童对乡土的向往及乡土给予儿童的快乐, 这就是乡土作文的审美性。

三.乡土作文的教学意义

1、写乡土作文是农村教育的需要。乡村教育的最大误区, 在于我们没有想尽办法引导孩子们热爱乡土。我们在对1600名城乡四、五、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发现我们的小学生对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教育、特产民情, 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 就是了解到的一些内容也是支离破碎、比较肤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中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 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 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 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 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这充分说明, 近来利用乡土作文促进学校教育研究已经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

2、写乡土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说乡村的故事、写乡村的生活渐渐成了一种被遗忘、被忽视的写作方式;乡村的作文课堂成了批量生产毫无生命意识的作文“工厂”;各式各样的“模板”成了把乡村人变成“城市人”的捷径……这样, 离乡村孩子最近的乡村, 却渐渐淡了, 悄悄远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教学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只有写乡土作文, 才能有效落实这些理念。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因此, 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 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农村学生只有写乡土作文, 才能如让“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培养乡村孩子回归乡村的经验能力, 能使他们“修炼”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会收集乡村的点点滴滴, 重拾一颗对乡村生活敏感的心;能帮助他们拨开眼前迷雾, 还原乡村生活, 还原那里的人和事, 还原那里的一草一木;让他们以个性化的语言书写属于他们的游戏、歌谣, 以及他们熟悉的花草树木……从文字到思想, 乡村作文要根植于乡村, 又要有助于提升乡村生活的人文价值, 这才是它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摘要:乡土作文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认知、表达与传播方式,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和审美性。引导学生写乡土作文不仅是农村教育的需要, 也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上一篇:填报方法下一篇:改进博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