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特征(共4篇)
乡土特征 篇1
一.乡土作文的内涵
乡土作文教学是指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并反映乡土文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俗地讲, 就是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 反映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学生们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二.乡土作文的特征
1、文化性。
乡土作文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认知、表达与传播方式,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乡土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和升华, 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遗产, 是学生作文的宝贵资源。文化的核心与实质乃是一种生存方式, 比如学生写乡村住宅的变化, 从窑洞到土木房, 就是写乡村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演变过程, 每一种住宅不仅是一种避风挡雨的休息场所, 而且是当时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比如学生写春节年夜饭, 有的地方的年夜饭吃荤或素的长面条, 其含义是用面条之“长”拴住自己的“魂”, 有的地方以吃饺子的方式庆贺“团圆”, 吃也不仅仅是生存方式, 同样也浸透这一种特有的文化。这种作文有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 它蕴涵泥土般的厚重、自然、淳朴而又不乏温情的生存姿态。
2、审美性。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 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乡土作文的纯真, 会让人返璞归真。乡土作文不仅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而且可以促使人们去思考、去体验, 让成年人能够回忆起童年, 乡土作文, 不仅带着自然的清新, 而且带着人文的滋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 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 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 阅读这些乡土文章, 我们就会感受儿童对乡土的向往及乡土给予儿童的快乐, 这就是乡土作文的审美性。
三.乡土作文的教学意义
1、写乡土作文是农村教育的需要。乡村教育的最大误区, 在于我们没有想尽办法引导孩子们热爱乡土。我们在对1600名城乡四、五、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发现我们的小学生对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教育、特产民情, 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 就是了解到的一些内容也是支离破碎、比较肤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中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 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 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 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 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这充分说明, 近来利用乡土作文促进学校教育研究已经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
2、写乡土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说乡村的故事、写乡村的生活渐渐成了一种被遗忘、被忽视的写作方式;乡村的作文课堂成了批量生产毫无生命意识的作文“工厂”;各式各样的“模板”成了把乡村人变成“城市人”的捷径……这样, 离乡村孩子最近的乡村, 却渐渐淡了, 悄悄远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教学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只有写乡土作文, 才能有效落实这些理念。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因此, 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 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农村学生只有写乡土作文, 才能如让“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培养乡村孩子回归乡村的经验能力, 能使他们“修炼”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会收集乡村的点点滴滴, 重拾一颗对乡村生活敏感的心;能帮助他们拨开眼前迷雾, 还原乡村生活, 还原那里的人和事, 还原那里的一草一木;让他们以个性化的语言书写属于他们的游戏、歌谣, 以及他们熟悉的花草树木……从文字到思想, 乡村作文要根植于乡村, 又要有助于提升乡村生活的人文价值, 这才是它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摘要:乡土作文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认知、表达与传播方式,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和审美性。引导学生写乡土作文不仅是农村教育的需要, 也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乡土作文,内涵,教学意义
乡土特征 篇2
目前, 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聚落景观研究, 乡土景观评价研究、生态学研究、发展研究、文化特色研究和乡土景观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当前的概念日益泛化与模糊, 甚至存在着与“乡村景观”、“乡土建筑”等在理解上的混淆现象。本文所指的乡土景观的概念及其内涵主要参考俞孔坚等人对乡土景观的定义, 即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 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 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投影。关于乡土景观的相关研究文献显示, 目前国内对乡土景观空间结构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基于空间分析, 从区域整体环境空间层面和不同功能空间层面对郎木寺镇区的乡土景观进行空间分析, 发现郎木寺镇区具有多层次、多圈层的乡土景观空间结构和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
1 研究区概况
郎木寺镇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南部, 213国道与313省道交汇地带, E102°38′, N34°05′。郎木寺镇区海拔在3161.81~3425.90m之间, 地势较高, 属甘南高寒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2℃, 境内长冬无夏, 春秋相连, 年均日照时数2395.9小时, 平均降水量为391.8mm。郎木寺镇区地形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 东南和西北分别为俄尔加山和加布瑞山, 中间为白龙江和牧草地, 在俄尔加山的山腰和山脚分别是寺院和民居, 白龙江自西南向东北穿越整个镇区, 从镇区到碌曲县城和合作市分别为84km和165km, 镇区面积为186.70hm2 (见图1) 。
2 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解析
2.1 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构成
阅读小城镇乡土景观, 可以从一个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居民种类、生活习俗等多个细节着手。通过深入分析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 认为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随山地海拔降低呈现出不同的景观风貌, 随海拔由高到低, 形成绚丽多彩的奇山异水景观、悠久丰厚的藏传佛教文化景观、自然诙谐的传统民居景观、繁华喧嚣的商业景观, 这四部分共同汇聚成了郎木寺镇区的乡土景观特色, 并各自展现着独特的的乡土风貌 (见图2) 。
2.2 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空间格局
在区域整体环境空间上, 郎木寺镇区的乡土景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表现出以人类活动为特征的空间分异性, 并且在不同层次空间上, 景观要素反映出以不同服务功能为导向的空间特征, 这些特征表现为空间布局、形体结构、功能作用等方面。
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在区域整体环境层面可以分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面, 在垂直方向上包含四个层次, 在水平方向上分为四大圈层, 四个层次与四大圈层的乡土景观风貌在空间上相互一致, 共同构成了郎木寺镇区“阶梯式下降、圈层式外延”的乡土景观空间格局。这既是当地居民对自己所处自然环境长期认识的结果, 也是民族宗教信仰与历史文化观念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 (见图3) 。
2.3 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垂直分异
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了由加布瑞山山顶向白龙江河谷谷地方向, 随着地势下降而呈现出阶梯式下降的垂直景观空间序列, 构成了相互衔接、整体共生的四层空间, 即生态自然空间、宗教寺院空间、传统民居空间、世俗商业空间 (见图4) 。
生态自然空间:是“四层空间”中的第一层空间, 也是最顶层空间,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 以山峰、森林和草地景观为主体, 当地居民视其为神性化的空间, 受到宗教的保护, 安静幽美的自然景观也成为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寺院空间:是“四层空间”中的第二层空间, 以寺院建筑景观为主体, 宗教建筑与周边环境形成的“佛界”景观给人以强烈的神圣体验, 这也是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最为传统与核心的魅力所在。
传统民居空间:是“四层空间”中的第三层空间, 以当地的传统民居聚落景观为主体, 景观构成上以富有民族风情的“踏板房”为特色, 宁静、祥和, 将神圣、庄严的寺院建筑群落环拱之上, 构成了过渡的中间层。
世俗商业空间:是“四层空间”中的第四层空间, 以现代商业建筑和街道景观为主体, 并融入了民族、宗教以及传统文化景观元素, 服务功能和感观体验延续、传递、渗透着藏传佛教精神和地域民族特色。
2.4 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水平分异
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在水平方向上基于山地河谷的自然构架, 以服务功能为导向, 以山体景观为中心, 由北向南形成相互渗透、共为一体的圈层式结构, 景观构成要素由北向南依次为自然空间圈层、宗教空间圈层、民居空间圈层、世俗空间圈层 (见图5) 。“四大圈层”与垂直方向上的“四大空间”在区域整体空间层次上相互一致, 四大圈层是四大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垂直投影, 四大圈层内部相互渗透, 协调共生。
舒适的自然空间圈层:是“四大圈层”中的第一圈层, 也是核心圈层,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功能, 为寺院、民居和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自然环境基础, 是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神秘的宗教空间圈层:是“四大圈层”中的第二圈层, 最初以宗教功能为主, 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和民族精神象征, 寺院在整个空间上影响着人们活动的秩序, 随着旅游业的介入, 在保证宗教功能的基础上寺院更多的被人们作为旅游景观而感知, 这种多功能景观的发展逐渐成为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的重要特色。
静谧的民居空间圈层:是“四大圈层”中的第三圈层, 主要承担着居住与生活的功能, 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旅游和服务城镇的作用。“踏板房”别具特色的建造手法和本土材料的运用, 以及位于村口的玛尼堆, 挡牲口用的石墙和柴篱, 无不展现着传统村落的乡土气息, 传统村落旅游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旅游视野, 成为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喧嚣的世俗空间圈层:是“四大圈层”中的第四圈层, 以城镇功能发展为导向, 承担着城镇的行政办公、文体教育、医疗卫生、商业贸易、休闲娱乐等功能。城镇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带, 因此城镇在功能上所反应出来的景观与其他三大圈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也是其他三大圈层所不能代替的, 虽然城镇景观对乡土景观造成一定的干扰, 但是, 如果处理得当, 城镇风貌景观也是乡土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关于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营造与设计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 郎木寺镇区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乡土景观, 在区域整体环境空间上形成了“阶梯式下降、圈层式外延”的空间格局。近年来, 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倍受人们的关注, 但是, 在城镇化和旅游开发的浪潮下, 如何合理地开发与利用乡土景观是对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 也是规划设计人员在郎木寺镇区规划设计时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 郎木寺镇区在将来的发展历程中, 在充分利用乡土景观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充分有效的保护, 使其传承地域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营造特色的乡土景观风貌, 维护乡土景观安全格局已成为郎木寺镇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见图6) 。
3.1 尊重地方特性
“地方性”包括历史人文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就历史人文背景而言, 它是乡土景观所蕴涵的独特人文价值所在, 反映的是一处场所的精神, 尊重地方性, 第一位就是对场地精神的尊重。具有鲜明独立精神的场地能够真正地传承人类文明, 创造优良现实生活。就自然地理环境而言, 它是乡土景观存在所依赖的独特物质基础。在乡土景观营造与设计中尊重自然地理环境, 使人工建设环境尽可能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实现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 不仅可以减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环境的破坏, 更可以节约人类资源, 这一点符合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生态环保的宗旨, 也是乡土景观营造所追求的宗旨。
3.2 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郎木寺地处甘、川交界, 临近青海, 是安多地区闻名遐迩的大寺院之一, 乡土文化别具风情。在历史发展的今天, 城镇化进程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城镇建设中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做法, 简单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国际化, 而不是立足于本地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弘扬, 其结果是导致城镇面貌千篇一律、单调乏味, 进而扼杀了地方的生机。对于具有独特传统民族文化和魅力风情的郎木寺镇区来说避免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此, 保护和发掘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成为郎木寺镇区乡土景观营造与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3.3 创造城镇和谐空间
特色景观空间及其构成内容是乡土景观营造与设计的重要内容, 城镇景观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郎木寺镇区作为甘南知名旅游名镇, 其城镇建设与国内甚至省内发达地区的知名城镇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要建设与时俱进的郎木寺镇, 就要着力于其城镇空间与景观功能的不断提升。而营造具有时代气息的乡土景观是创造郎木寺镇区城镇和谐空间与特色景观的重要手法与魅力所在, 因而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将乡土景观融入到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之中, 创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与和谐宜人的城镇空间是郎木寺镇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4 结语
乡土特征 篇3
引言
汉水上游的秦巴山地拥有良好的水热条件, 它不仅奠定了明清以来人类迁移的基础,而且在人地关系的结合下建构出了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该区域聚落主要分布在:一是汉江河谷地带中部的汉中- 西乡- 安康(月河)盆地和汉江河谷南北两侧的宽谷浅丘区;二是勉县以西低山宽谷区( 主要包括现在的勉县和宁强一线);三是安康旬阳以东汉江两岸的低山宽谷区。各区域之间由于地形、地貌差异性使得聚落形态有所不同可以分为团块型、带型、阶梯型和散漫型等几种类型。其中移民、土地资源、水资源、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传统的营造理念都会影响着聚落的形成过程。城固的原公集镇则位于汉江河谷南北两侧的宽谷浅丘区,这里土地肥沃, 地势平坦是汉水上游历史上主要的人类聚居区。它以血缘宗族为纽带,在人地关系的结合下构建的团状集聚形聚落形态在这一区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 原公集镇概况
原公集镇地处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以北10公里处。其镇域面积59.4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人口24600人。北临秦岭南麓,南临湑水。 各村落主要以团块状分布辖区范围内,原公集镇位于最南端呈大的组团型(图1)。这里地势平坦, 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早在明代即被称是“人物秀丽,土壤沃衍,赋税力役甲于一邑”之地。原公二字,相传由于明宪宗成化年间都御史原杰抚治荆湘秦豫,招抚“流民”部分安置本县,为纪念原杰, 在原慈恩寺内兴建原公祠,后更名原公寺,地以寺名,故称原公。其在此处安置流民,故命名原公村(镇)。
2. 原公集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聚落的空间形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形态,二是内部结构。首先,聚落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通过人与自然环境,特别是人与土地发生关联而建立的一种以生存为前提人地关系的空间表达, 它会受到地形地势、水系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外部形态特征。其次,在聚落内部的空间组织上由于受到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以及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结构特征,这里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2.1外部空间结构特征
2.1.1耕地和聚落构成的圈层结构
原公集镇地处汉江河谷的阶地,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好。聚落在营建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大的耕地面积,居住区采取集中的布局模式。原公集镇便形成以宅地为中心的圈层结构(图2)。圈层的中心主要是公共空间第二层是居住区也就是宅地,第三层是耕地。这样的空间分布模式既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也方便农业活动的开展。
但随着聚落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宅地和耕地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原公镇中心镇域最初起源于原公村,随之沿道路向西北和东南呈梭形扩展,两头小中间大。按照碑文记载,原公村先是分出了西原公村和西坝村,按照目前两村的地理位置判断与原公村有一定的距离,村与村落之间有耕地分布其间,其后伴随着聚落规模的扩大,各村落之间的耕地被宅地占有,聚落随后逐渐走向集聚。按目前现状原公集镇共分布了西坝村、西原公村、原公村、 田什字村、齐心村、新原村、郑家坡村等七个小的村落。
2.1.2水系与聚落
原公集镇位于汉江河谷腹地,即位于汉中盆地区。湑水河从聚落的东北流入,之后环绕聚落的外围从东南流出。集镇则位于湑水河东岸,河道对聚落整体呈环抱之势。由于原公镇地势平坦,地域开阔,因此聚落为防止水涝侵袭,并没有紧邻河道布置,相反与河道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样既可以保留河滩大量的耕地,同时也可防止近水面临的水涝之患。虽然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并未临近河缘,但保持了与河道平行的关系,只不过靠近聚落一侧。 道路顺应河道走向的关系也引导了聚落整体布局的走向,使聚落呈现出南北长、东西窄的平面形态。 水系、聚落、腹地就形成了以环水为边,以聚落为中心,外圈为耕地的环绕片状的空间形态。从镇域范围内村落的分布来看,在汉江以北、秦岭以南的汉江谷地格子形水系的分布格局中,村落的分布往往是以集镇为中心,散布在腹地各处,并没有完全拘泥于紧邻水系的线形分布,这与汉江河谷地带河流纵横、地势平坦以及水库和堰渠的大量存在有很大的关系。聚落存在受到水源的约束很小,因此, 汉江腹地包括原公镇镇域内村落的分布与地处川谷地带的青木川和蜀河镇有所不同,整体呈片状散布在广阔的平坝阶地上,均匀而又密集。
4 | 原公集镇祠庙(a) 王爷庙(b) 天公庙(c) 喜神庙(d) 土地庙(e) 三宫庙(f) 韩家祠堂
2.2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2.2.1家族聚集的组团划分
原公镇是由移民安置形成,因此最初是多姓杂居。其居住空间根据姓氏的不同分为了几个居住组团,这些组团大都是由同姓家族时代繁衍共居逐渐形成,街巷往往成为各族姓组团的界址。
原公镇西原公居住空间从西坝村到田什字村共有数十个姓氏混居在一起。西原公村有韩、赵、王、 尚、田等几大姓,从西至东,依次分布有韩家、王家、赵家、尚家以及田家几大家族(图3)。各家族居住用地之间相互咬合,仅有巷道分布期间,界限模糊。而其他的杂姓主要混居在天公庙与孤魂庙、 菩萨庙、喜神庙等围合形成的街市一带。
在几大家族中韩家最具代表性。它们在移民的群体中算是有家族背景和实力,移民至此主要是为归宗溯主。从结果来看,其家族迁居在水热条件非常好汉江河谷地带。据韩氏宗谱清记载:“先祖历代先后移居西蜀, 又复迁河南……而后又迁居于安徽奉阳,到韩政这一代又迁居至关中高陵县南乡, 其子为世袭金带指挥韩国柱, 于洪武年间( 公元1368-1398年) 受命镇守陕南阳平关抗击元军, 不幸阵亡, 因韩家视韩信为其先祖, 其子武显侯韩奠邦欲将其葬于韩信拜将台率子韩镇、韩路扶枢而至城固县北( 现西原公所在地) 而不得见, 遂就地安葬并迁居于此, 形成了韩家巷自然村, 韩奠邦也就成为现原公村韩家的始迁祖。而后韩奠邦之长子韩镇及次子韩铭又因征讨唐赛儿起义有功, 遂诰命世袭武显侯和武翼侯之爵位, 从此分为前韩和后韩两支, 分立祠堂宗谱, 前后聚居。”如此则形成现在原公镇韩家巷的布局形式。
2.2.2以宗祠、庙宇为核心的公共空间系统
原公镇的公共空间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东西原公十里吊,一里一座庙”。庙宇和宗祠是原公镇聚落公共空间的核心,同时随着聚落发展,规模增大,公共空间呈现出复合模式。原公镇西至西坝村的韩家巷东到田什字村这一区域内,由西至东分布了孤魂庙、天公庙、三官庙、喜神庙、以及韩家前后祠堂等一系列庙宇(图4)。
这些庙宇分布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位于聚落的核心处,成为聚落生长的原点。“康熙四十年重修,并开集市,凿社井。清同治十三年有重修,庙内增塑东汉太尉李固相,明郧阳节度使原杰像改李氏村为原公村,同时修复社井,配建戏楼,开辟西街,又在东原公、西坝两地重修东、西天公庙。”[ 本内容来源于城固县原公镇天公庙碑文] 二是位于街巷的节点处,成为村民交流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有机的将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结合起来,加强了聚落的空间凝聚性和向心性。
原公集镇内的公共空间也在镇内形成层级分明的各级公共中心。在天公庙、孤魂庙、菩萨庙、喜神庙构成的集市和街区成为整个聚落的核心,原公镇因为集市而兴起,天公庙见证了聚落的起源和发展。这里通过广场、街巷、集市既构建了主要的交流中心同时又成为了聚落的精神中心。各居住组团内部又由于家族发展,依照血缘宗亲修建了家祠以及其他的庙宇。伴随着家族的发展壮大,这些家祠和庙宇成为凝聚族人的纽带,逐渐演变为组团内部活动集聚的次一级的公共和精神中心。原公集镇正是通过这种层级分明的中心和次中心把聚落的内部空间有效的组织起来,强化了聚落在空间形态上和精神上整体性。
2.2.3规整和层级分明的道路系统
原公集镇的道路系统分为街、巷和道(图5, 图6)。原公镇最两条主要的道路有两条,一条位于聚落的最南端,从东南到西北完全贯通,是聚落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另一条是沿天公庙附近的街道,它起源于原来的集市是聚落内部的主要商业街。
原公镇其他道路均为巷道,巷道布置,随形就势,曲折蜿蜒,灵活多变,宽窄不一,基本上没有一条巷道为南北东西的贯通的。其中南北向的巷道多为联系聚落内部与南侧街道的通道,其形成原因与聚落内部院落多为南北向布置有关。东西向的巷道主要起到了联系各居住组团和院落的作用。
由于聚落的发展是伴随着家族的聚居扩大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街巷的形成并没有刻意的规划, 往往与院落的营造联系在一起。街巷的高低,曲直, 宽窄都和用地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街、巷、道的分类灵活布置,既反映了各自的不同功能以及高效的土地利用策略同时又使聚落内外空间有机的联系为整体。首先,对外联系的主要街道位于聚落南侧靠近湑水河,一是这里地势平坦,对外联系方便,街道的平坦和开阔易于交通组织和人流聚集。其次, 内部大量的巷、道,为了尽量节约土地灵活布置。 没有刻意追求横平竖直,而是在满足生活之便的前提下随着地形地势和院落的方位大小随机形成。第三,街、巷、道组成了复合高效的道路系统。街道主要解决对外联系和商业交流,巷主要联系内部组团而道主要联系各住户,各层级的道路功能明确, 职能清晰,这种有效组织方式和有机的路网结构强化了原公镇中心聚落的整体性,极大地节约了土地面积。根据资料统计,原公镇的道路用地总和仅占4.4%,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其高效性。
3 . 结语
通过对原公集镇聚落的空间形态分析可以看出,任何聚落都是人类在一定的经济(生存和开发) 驱动下人地关系的一种外在表现。人类通过生产方式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获取存在的合理方式。原公镇聚落空间形态的建构正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合理的利用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在农耕社会中以血缘、 地缘为主聚族而居的宗族模式也是乡土聚落中最稳定的社会关系。它也反映了人类在依存于自然而存在的耕作模式下的实际心理诉求和有效的组织方式。原公集镇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汉水上游秦巴山地的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要想全面和系统的揭示区域内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光有一点是不行的,需要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梳理,这必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乡土特征 篇4
1.1村落环境
花驼村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脉深山区,隶属磁县陶泉乡,村庄和海拔987m的“睡美人山”、海拔1087m的炉峰山景区融为一体,与漳河小三峡仅距5km,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花驼村被群山环绕,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与之相通,俗有“磁西百里,人称天尖”之誉。
1.2传统建筑
花驼村以明清、民国传统建筑为主,均为石砌房屋,因山就势,错落有致,质朴浓郁,保存完好率85%以上。村内民居建筑为石木结构,门楼由精美雕刻作为装饰,檐角和水口多为整块青石雕刻而成(图1)。房屋券顶拱门也为料石浆砌,显示了石砌建筑的精致与独特风格,是冀南地区南部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传统村落之一。
1.3历史环境要素
村内所有街道均以青石铺设,青石板路4条,长1200m(图2)。花驼村现存千年古槐2棵,水池2座,唐代古槽碾1处,水窖56处,炮楼5处。村外有石庵50余处,寺庙8处,古碑刻12处、古树不计其数。由于村庄地势险要,抗日战争时期,在刘少奇、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带领下,花驼村秘密建立兵工厂,村子至今保留了大量一二九师兵工厂旧址。花驼村还拥有距今已1500年的天宝寨遗址,是我国仅有的2处天宝寨古迹之一。
2花驼村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2.1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花驼村地处邯郸市西部的太行山深山区,没有公交车通达,进村需翻过几道盘山公路。交通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使得村庄发展慢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发展缓慢使得村庄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村落的风貌。如何解决交通不便带来的发展滞后问题,在保护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基础上发展村庄是未来值得思考的问题。
2.2乡土景观遗产被忽视
花驼村地处山地,传统民居是因地取材的石材与木材建造的,建造技艺较为复杂、费力。当现有宅基地已经不能满足村民要求,需要加盖或翻新自己房屋时,对简单的建造技艺的追求,使得村民们运用新的建造技术和材料来建造房屋,传统建筑符号在新建筑的运用已然消失。同时由于保护更新中缺乏对村庄整体的统一规划开发的理念,使得村落被一些粗制滥造、未经设计,又俗气的建筑包围,严重破坏了传统村落的氛围。如何协调传统村落破败和意义深刻的乡土景观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冲突,如何提高当地居民对其价值的认可,提高地域自豪感,是乡土景观保护发展不可避免的难题。
3乡土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从宏观层面来说,保护传统生态安全格。局花驼村的村落选址、村庄格局与其地处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山水格局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是传统村落得以保护与发展的基础。花驼村所处的地区整体上土薄石厚,全年望天收,村民生活条件艰苦,靠山吃山的传统思想,使得当地居民对周边的山体开采较为严重,部分山体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须由政府组织保护整体山水格局。
从中观层面来说,延续传统生产景观,深度挖掘农耕文化。生产景观,可以简单理解为传统村落的基本生产条件,包括农田、水系、道路交通等。花驼村有着333hm2可与哈尼梯田媲美的太行山梯田,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传统生产景观。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关注聚落生活景观,指导村庄更新发展。主要指传统村落的街道空间、建筑特色及生产生活方式。应保持原有街巷的尺度、比例和格局,保护和恢复特色的铺地。花驼村盛产石材,应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使得当地的营造活动更具特色。延续传统生活方式,提升历史街巷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