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生态观

2024-09-24

乡土生态观(通用7篇)

乡土生态观 篇1

现代都市的迅速发展让许多作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都市, 而对自然乡村的赞美与描摹则渐渐淡出读者的视野。不过, 依然有一些作家坚持追寻自然的踪迹, 迟子建就是其中之一。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 她的乡土小说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而且有意无意的表现出动人的生态意识。她的自然生态观想要着力表现的, 是对现代城市的异己感和对自然乡村的情感回归。在迟子建的笔下, 人与动物似乎都具有自然赋予的某种灵性, 她以灵性的生态书写试图保持人与自然间的微妙和谐。

一、生态中心的构建

生态美学家曾繁仁先生说道:“生态美学从美学学科发展来说最重要的突破, 也可以说最重要的意义和贡献就在于它的产生标志着从人类中心过渡到生态中心, 从工具理性世界观过渡到生态世界观, 在方法论上则是从主客二分过渡到有机整体。”对自然的赞颂与讴歌是迟子建乡土小说的主要主题。在迟子建的笔下, 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 而更多的是一种与自然生态共生的生物, 与自然保持着灵性的相互往来。如在《草地上的云朵》里, 三个小伙伴天水、青杨和丑妞, 带花环, 晒太阳, 偷西瓜, 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一片生态乐园中尽情感受大自然的乐趣。虽然, 丑妞意外死亡的结局非常遗憾, 但在小伙伴看来, 融入自然, 回归自然, 这也许是生的另一种形式。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也是以生态为中心创作的作品典型。小说以驯鹿与人的关系、萨满与天神的关系为线索, 表现了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驯鹿的存在在鄂温克人看来近乎神迹:“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 没有它们, 就没有我们。”而萨满, 则是通晓天神、能够治病的巫师。驯鹿、人、萨满、神四位一体, 构成了生态中心的写作视角, 也是迟子建自然生态观的最好体现。

迟子建略带忧伤的乡土叙写, 使得生态中心的主题得到舒展和柔和, 她笔下人物和动物对自然生态的迷恋, 也是迟子建对遥远乡土的美好凝望。在她基于生态中心的故土情感交流中, 迟子建的自然生态观也开始在作品中系统地体现出来。

二、自然生态下的和谐共生

生态观念的整体性要求作家站在生态的立场, 以整体的观念反映和表现外在世界。地球上的各种物种都与人类一样, 是生态系统中的个体, 它们的生存权利都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迟子建的乡土小说肯定自然世界的整体性, 她“与大自然的关系的确深远, 她的生态意识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是少有的先知先觉。”出生于北极村的迟子建自幼就感受到自然的强大力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 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

迟子建的乡土小说改变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学创作观点, 试图通过人物的塑造、动物形象的添加, 构建一个统一的生态中心, 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作品。小说《北极村童话》里, 小主人公灯子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女孩, 不过, 她与村里的各类自然事物都有着灵性的交往。“瞧你, 是不是看我来了, 又播撒出一片亮晶晶的碎光, 吐出一朵朵白莹莹的莲花?哦, 你点头了, 不住的点头了。你这北极村的野孩子!”灯子面对迅疾的江水说出了这番话, 江水在这里已经成为她的朋友, 与她同属于大自然生态的一部分, 都是北极村的“野孩子”。与小狗傻子, 被遗忘的老人“老苏联”, 小女孩也用同样的纯真、平等的态度对待。终于, 灯子将要离开北极村, 但是她丢失了“美丽的、心爱的东西”, 或许, 遗失的也正是那一份对生态自然的乡土情感。

迟子建对动物的偏爱在她的乡土小说中显得十分明显。在这里, 动物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人的利用对象, 而与人已经构建了生命间美好的情谊。如在《原野上的羊群》里, 羊群“如巨大的云彩优雅的浮动”, 让画家主人公沉溺其中;又如小说《雾月牛栏》里的小牛卷耳, 与弱智儿童宝坠间保持着互相交流、平衡一体的生存关系。《逝川》中的泪鱼则是迟子建自然生态观的集中表达。这种鱼被捕捞上来后双眼会流出珍珠般的眼泪, 因此被称为泪鱼。人们捕捞泪鱼并不是为了食用或出售, 而是捕捞后再放生, 仿佛一种神秘的仪式。这实际上是对大自然的美的一种宗教性的崇拜。人们放生泪鱼之后, 实际上也以奇特的方式使自己的生命汇入永恒的自然之中, 人与自然在这里达到了充分的交融与理解, 而小说也带有了宗教与神性, 使得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更近了一步。迟子建的创作状态, 与生态审美的自然学原则不谋而合。“较之传统的审美, 生态的审美突出的是自然审美对象, 而不是突出审美者, 审美者感知自然, 与审美对象建立的是交互主体性的关系, 而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迟子建作为创作者, 并非站在主宰者的位置, 而是尽力与动物们保持一种平等生存的状态, 运用自己敏锐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 揣测、体会动物们细腻的内心世界, 在相互审视中体会对方的情感与心灵。

迟子建笔下的景色, 同样充满了惊喜和赞美, 饱含着浪漫与热情。她擅长用拟人的笔法来写景物, 使得景物具有像人一样的神态与动作, 甚至还有丰富的心灵世界, 与人类惺惺相惜, 和谐共处。“这个季节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女人坐在风中淘米的姿态。我重归那个布满黄沙的院落的时候, 这个女人正坐在一棵山丁子树下窸窸窣窣地淘米。那个时候风吹过树叶, 树叶也爆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 树好像也在帮着这个女人淘米。”天地间, 女人与树, 既是淘米, 也是相互凝望, 在窸窸窣窣的声响中, 在天与地的大宇宙中, 女人与树仿佛成为一幅静止的图画, 美好而和谐。

迟子建小说所描绘的东北乡土, 总是宁静而和谐, 纯洁质朴却又充满了生命的温情。这个被称为“北国的精灵”的女作家, 正是通过她那和谐美好的生态童话表达自己宁静朴素的文学理想。迟子建的人生体验和独特感觉使得她的乡土小说具有了明显的美学特征, 就是构建了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她的生态童话中, 体现出人性的温情、隐忍与宽厚, 她的北国乡土家园充满了生态共生的诗意美学意蕴。

三、理想中的生态家园

对于现代都市, 迟子建多数是怀着批判的态度, 相反的, 她却把自己的一腔温情全都给予了乡村。在她看来, 现代文明并没有把人类带入真正的文明, 反而吞噬了原始乡土的纯净与勇敢。而乡村, 却总是具有了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生态之美, 也正是美与善的诞生之源。东北乡村在迟子建的表述中, 总是呈现出原始与自然的状态, 那里生活着的人们, 也具有了纯洁朴素的特质。《秧歌》中的女萝、粳米、王二刀, 虽然都有缺点, 但是也在这片自然的乡土中完成了自己的一生, 自然包容了他们, 也给予了他们永生。“天是晴的, 月亮干干净净、鲜鲜活活地悬在空中, 似乎想与地上的彩灯和焰火争一下光明。也的确如此, 因为这月亮的圆满, 灯盏路两侧杨树下的灯看起来黯然失色了。”彩灯的光艳被明亮的圆月所掩盖, 人间的美与丑都被自然乡土所包容。迟子建虽然身在城市, 却怀着回归乡土的美好愿望, 对于乡土, 她有着人类对自然最初始的亲近。对自然景物人性化的描写, 表现了她给予动植物的一腔柔情。景物情感与作者心态完全融合在一起, 所达到的最终效果, 则是以故土为背景的理想家园的塑造。迟子建借着自己的文字, 逃离都市, 回归乡村。她正是通过乡土小说的写作, 实现了自己的精神还乡。

在乡土小说的写作中, 迟子建有意无意地构造出一个幻想式的生态家园。在她的生态家园里,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草木有着自己的舞姿, 动物与人时刻进行着心灵的交流。这种美好的幻景与其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不如将它看成是对未来生活的热切希望。迟子建用生命的爱与同情缝合着现代文明带给人类的伤口, 她拒绝现代文明, 批判它的破坏性, 她试图用自然宇宙的智慧建构未来的心灵家园, 建构一个人类得以生活的、幸福的栖息地。迟子建坚持乡土创作、退守故土的行为看似是一种文学题材上的后退, 但实际上却是人类精神上的进步, 这种回归乡土的行为背后, 包含的却是构建和谐的生态家园, 人与环境共生的美好希冀。

四、结语

东北女作家迟子建, 通过创作风格独特的乡土小说, 通过人物与动物形象的构造, 勾勒出完整的生态家园形象, 也以文字的形式实现了自己的乡土梦想与精神回归。在她的字里行间, 都显示了她作为一个作家写作时所具有的自然生态观念。迟子建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美与爱, 充分挖掘人性中的温情与关爱, 展现生态环境中的平等、自然与和谐, 构造心灵的栖息之地。在商业文明的冲刷之下, 她坚守着朴素的文字和充满意蕴的情感, 为现代人创造了一块温柔的净土。迟子建这种自然生态观的创作, 也正符合了新时代作家的创作趋势:“立足于人类文明的转型, 从时代的精神状况出发, 运用生态学的世界观对自然与人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 也将带领人们走向新的生态世界。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16.

[2]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21.

[3]汪树东.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416.

[4]迟子建.北方的盐[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6:278.

[5]迟子建.北极村童话——原始风景[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9.

[6]迟子建.原野上的羊群——逆行精灵[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71.

[7]王诺.欧美生态批评[M].学林出版社, 2008:42.

[8]迟子建.原始风景[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73.

[9]迟子建.秧歌[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50.

[10]鲁枢元.20世纪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概况[J].文艺理论研究, 2008, (06) .

乡土生态观 篇2

关键词:乡土植物;园林绿化;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 S731.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5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加快,生态建设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园林绿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乡土植物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合理的植物选择可以有效提高生态景观的质量。而目前许多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不合理,没有达到绿化的目的,同时降低了生态建设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对乡土植物的应用,提高乡土植物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景观质量,实现园林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乡土植物概述

1.1乡土植物的特征

乡土植物的特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强。乡土植物是在长期自然发展下的产物,一般产地都在当地。乡土植物可以更好的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土壤等,在种植保障方面更加简便,栽培技术比较成熟;二是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与欣赏价值。乡土植物有着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底蕴,能够反映出地区特点,将乡土植物运用到园林绿化中,不仅大大提高园林的美观度,还能够提高城市品位;三是有一定的生态价值。乡土植物的稳定性较强,具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通过乡土植物的应用,能够提高园林绿化的多样性,保证了城市的生态功能。

1.2 乡土植物的优势

一是乡土植物的投入资金少,见效快。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乡土植物较为熟悉,种植技术更加成熟。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可以迅速获得大量的树苗,大大降低了所投入的成本,而且种植周期快,能够迅速成型;二是养护简单。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对植物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的植物对气候、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差,尤其在冬天还要进行专门的养护,但是乡土植物由于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养护方面较为简单,不需要过多的管理也能很好的生长;三是地域象征。大多乡土植物都是某个地区的特有植物,是城市的标志物。人们对于植物的认识已经取代了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乡土植物已经代表了城市的特点。

2 乡土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保护措施不够

某些地区的乡土植物有着一定的药用价值,由于人们开发过度,严重破坏了乡土植物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园林绿化中使用的大多都是速生林,乡土植物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导致缺乏大量的乡土植物苗木,难以在园林绿化中进行大规模应用。

2.2 品种选择不合理

在园林绿化中,园林的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有一些规划者对乡土植物的了解不够,不能进行有效的规划,导致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不合理,仅仅为了形象的要求进行选择,缺少对地区土壤、气候的分析,导致园林绿化品种选择不合理。

3 加强乡土植物应用的措施

3.1 提高宣传力度

随着信息的开放,人们对于新兴事物的好奇感也随之加强,逐渐忽略了乡土植物的作用,导致在现阶段的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所占的比例较低。同时,在研究和科学认识方面也存在不足,因此在园林绿化中还没有达到全面应用的水平。鉴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在重视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还应对乡土植物的种类、群落结构、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作出最合理的园林规划。

3.2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在园林绿化的建设中,植物选择、分配都是事前设计好的,园林设计是园林绿化的核心。想要保证园林绿化的效果,最大化植物的利用效率,就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整体专业水平,加强工作人员对乡土植物的了解,对乡土植物的生长特性、植物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将乡土植物应用到园林绿化中。

在对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基于科学的原则,对乡土植物的种植空间和方式进行研究,以群落结构理念为核心,对不同种类的绿化植物做出不同的搭配,保证能发挥每一种植物的特点,体现出乡土植物的观赏性和文化底蕴。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当地植物,促进多种植物间的共生,达到群落演替的自然状态。

3.3 转变现有绿化形式

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观赏性、绿化性,一般乡土植物尤其是一些香味宜人的植物,比较受到人们的欢迎。但由于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效率较低,目前很多这类植物都存在于私人盆栽或植物园中,没有最大化的利用效率。乡土植物的种类丰富,习性多样化,不同的植物在应用方式上也有所区别,因此要加强对乡土植物的了解,将其更多的应用到园林绿化项目中以提高人们的城市生活质量。

4 结语

乡土植物在我国各个城市的园林绿化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提高对乡土植物的重视,对乡土植物的特性、优势、作用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设计。政府要提高对乡土植物的推广与保护力度,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比例,营造出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龚建勇,史培行.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7049-7050+7089.

[2]宋洪刚.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5):172.

废名的乡土文学观研究 篇3

纵观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乡土文学”, 多以西方社会学、政治学概念对中国乡土社会进行解读, 偏重乡村价值体系、作为连接政权、皇权与乡村纽带的乡绅阶层在“乡土文学”的创作实践中多以反面形象出现, 如茅盾所言, 为“抗争”的对象。而这种认定本身一方面来自于乡土作家们的切身观察, 一方面也来自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理论。在“乡土文学”的文学想象中, 乡绅——宗族几乎成了西方政治分析理论中“国家——社会”的代名词。“国家——社会”理论所衍生出的理论分析框架与二元对立视角被中国近现代政治实践者与文学创作者所利用, 并演绎至“皇权——绅权”的二元对立。正如G.罗茨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文中所指出的, “在光谱的一端视血亲基础关系, 另一端是中央政府, 在这二者之间我们看不到有什么中介组织具有重要的政治输入功能。”这种乡土社会的特质导致了现代文学中“乡土文学”创作中的两种特征, 一是较为革命或较为激进的看法注意到了乡村资源一盘散沙的状态, 因此, 强调乡土社会建立“中介组织”的重要, 并将其作为政治变革的基础, 因此, 我们无论是在现代文学中的“乡土小说”中, 还是在当代文学中的都会看到三个基本的层面:蒙昧但淳朴善良的底层百姓、反动而落后的乡绅阶级, 以及作为主要艺术导向与叙事冲突的“中介组织”;二是一种较为保守和稳定的看法则注意到了整个社会发展停滞、与世隔绝的一面, 所以, 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多可以看到蒙昧而封闭的山村、恪守传统价值观的底层民众、近乎停滞的时间状态与未被现代文明所破坏的自然环境。这两种创作倾向一方面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乡土文学”的两种创作风格与创作模式, 另一方面则代表了在西方现代文化面前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思想倾向, 更进一步引伸出对于中国乡土社会一般性与特殊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两种价值判定标准。我们在上面两种创作倾向与思想模式的分析中, 可以推导出这样两种价值观念:其一, 其二, 借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从民族国家与宗族权力的二元对立中, 剥离出“民族国家”的国家政权压倒宗族乡绅的乡土权力结构是“现代性”的体现, 从而否定一切乡土固有势力, 以新为美, 以国家机器下建立的新型基层组织为美, 论证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绝对正义性;从传统乡土文化中推导出“文化特殊性”原则, 从而认同宗族自治观念的淳朴一面, 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寻找美的一面, 借以逃避现代文明的冲击, 进而发展成排斥“法制观念”与“公民权观念”的趋向, 这种价值观念自现代文学起, 在当代文学的创作实践中依然时有出现。

如果说这两种倾向与价值推论是

人文论坛························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乡土文学”价值观念的双重变奏的话, 那么, 废名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乡土文学观无疑属于后者, 而在废名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趣味性、自然观、文化意识与现实关照则更是乡土文学创作实践中的特立独行。如果以社会政治理论分析为主的文学批评观来看, 无疑是保守与落后的文学观, 但是我们如果从审美角度审视废名的文学创作, 则可以从中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在现代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转型, 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传统文化重构现代审美的可能, 对传统转化与西方思想冲击位移进行更好的梳理辩驳。

如前所论, 如果说中国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话, 那么, 废名的文学观就是游离于二者之外独特审美思考。前者是以“鼓动”、“宣传”等外向作用为创作实践的主要价值取向, 继承中国文化传统中“文以载道”的精神气质, 注重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干预作用, 希冀以西方现代启蒙思想改造传统中国社会, 最终达到唤醒国民参与社会变革实践的目的。而废名则继承周作人的文学趣味观, 从“自己的园地”出发, 追求更为抽象的审美标准, 表达自我内心世界, 书写对于自然、社会、文化的美好向往。从这点上说, 废名是现代文学主流观念的异类, 他曾经表达自己对于文学过多干预现实的不满, “悟到古今一切的艺术, 无论高能的低能的, 总而言之都是道德的, 因此也就是宣传的, 由中国旧戏的脸谱以至于欧洲近代所谓不道德的诗文, 人生舞台上原来都是负担着道德之意识。”文中的道德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文以载道”, 也可以理解为现代文学中的宣传功效, 无论哪种, 我们都可以视为废名文学思想的一个标志性宣言, 即废名的文学思想逐渐内化, 追求自身内心的抒发与心灵的探寻更甚于对社会的干预和批判。而鲁迅也曾著文对废名的文学观念进行某种程度的批评, “有时候发表一些顾影自怜的吞吞吐吐文章的废名先生, 这回在《人世间》上宣传他的文学观了:文学不是宣传。”在鲁迅看来, 文学是唤醒民众、改造国民性, 批判旧有文化观念, 构建新文化的利器, 而在废名看来, 文学却是追求个人审美, 追求文学“趣味”的“无用之用”。

废名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于乡土小说的创作, 并将自身的审美意趣融入其中, 以自己的“趣味”出发, 而又在创作中寻找到新的“趣味”。他曾表示自己对于此类创作的喜爱, “写 (其他创作) 的时候自己就没有兴趣, 独有这一类兴趣非常大。”这里的“兴趣”指代的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废名自身的文学创作实践与废名对鲁迅《呐喊》评鉴的相互对照来寻找答案。

《呐喊》是鲁迅小说创作的高峰, 其中的《孔乙己》、《故乡》、《药》、《阿Q正传》已成为现代小说的名篇, 而这些名篇无一例外又都取自鲁迅的故乡——绍兴, 可以算作中国乡土小说的开创之作与高峰之作。而在废名的点评中则直接否认了小说中与社会现实、革命、政治实践相联系的部分, 如“《呐喊》合乎我的脾胃的是《孔乙己》”, “ (《故乡》与《药》) 则决不能引起我在读的兴趣, ——意思固然更有意思了, 除掉知道更有意思而外, 不能使我感觉什么。”废名文中所提到的“意思”, 便是鲁迅小说中的“点题”, 较为直白的表露对于传统社会憎恶与对革命现实描述的部分。废名在点评鲁迅乡土小说的同时, 也直接表达自己对于“乡土小说”的审美价值取向, “在文艺上, 凡是本着悲哀或者同情而来表现卑者贱者的作品, 我都喜欢。”在这, 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废名乡土文学创作的思想出发点, 那就是未被西方现代思想所侵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关于这个问题, 余荣虎认为废名的这种文学观点可以归结为“要求乡土文学与农村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联系”而我认为, 恰好相反, 这是废名在思想上要求乡土文学与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社会学说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政治实践保持一定的距离, 从思想源流上来说, 是在思想上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乡土想象更为贴近。比如, 废名曾说“创作的时候应该是‘反刍’, 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梦。是梦, 所以与当初的现实生活隔了模糊的界。”关于废名文学思想中的梦, 学界多有解释, 多从废名的创作实践入手, 认定其为废名的审美世界, 但是相关判定到此却戛然而止, 对于废名审美世界的价值观念、审美判定、思想源流没有更加深入的探讨, 有限的分析也单纯的以佛禅思想做以解读。而在我看来, “梦”作为废名文学理论表述中所反复出现的关键词, 是废名文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向度, 不但要从废名的佛禅思想、儒道思想的思想源流内部进行考辨, 更要将其放入中国现代思想转型的宏观文化背景下加以探讨, 如此, 就可以看到, 废名对于“梦”的追求, 就是对于传统中国乡土社会“文学想象”的构建, 也是对于现代西方社会理论、政治理论的抗拒, 对近现代文化实践改造乡土社会的不认同。余荣虎认为废名对于文学“宣传论”的否定, “不仅是一种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问题, 而且也隐含了一种政治立场。”我认同这句话的前半部分, 但对于后半部分却抱有怀疑。与其说废名通过自己对文学“趣味”的认同表现出一种政治立场, 倒不如说, 废名通过对“趣味”的追求, 表达出自己对政治立场本身的否定, 即排斥任何一种政治立场, 从根本上否性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的侵领, 从而保存一个纯粹、自然的“乡土之梦”。

在这个唯美而充满“趣味”的“乡土之梦”中, 废名关心的是这“桃花源”中人的性情、人心的本质。比如《河上柳》中的陈老爹, 生命中仿佛只有摆渡, 摆渡也仿佛就是他的生命, 如同河上柳一般, 与自然融为一体, 而柳的倒掉, 也仿佛预示了陈老爹生命中一个循环的结束。

在这里, 不构成任何关于社会现实与政治现实的隐喻, 乡土社会中的人们自然的生活, 任何一件事都仿佛符合自然间的规律变化, 人心的波动构成某种“韵律”, 而这韵律是构成小说叙事的唯一推动力, 而这种人心的波动, 正是废名所说的“本着悲哀或同情而来表现卑者贱者的作品”, 表现的是不参杂任何意识形态与政治现实的人生, 也是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人生, 这, 也是废名追求的“趣味”。

我们可以将废名对于乡土文化想象的重构分为对现实苦难的排斥与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两个部分进行分析, 以期完整得出废名乡土文化想象的神髓和精神实质。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曾言:“其独慰诗人之心者, 则尚有天然在焉。人生不可知, 社会不可恃, 则对天物之不伪, 遂寄之无限之温情。一切人心, 孰不如是。”面对近代的文化变革、社会变革、政治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业文明、科学主义, 传统文人人格面对着巨大的压力, 愿望的实现与生命的痛苦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裂差, 从而使传统文人人格只能移情山水, 选择一种诗意的栖息方式, 用虚幻的审美世界来对抗现实的苦难。如果我们通过美国学者柯文所言的移情方式, 来具体分析废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 并通过辨析废名的思想源流与知识结构, 就可以对废名文学思想中这种独特的乡土观追根溯源, 描述其文化背景, 勾勒其主要脉

························I人NTEL文LIG论ENC坛E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经验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党改革开放30年取得成功的最宝贵经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实际;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实络, 进而设定其思想转变的可能方向和空间。如前文所论, 废名其主要思想资源来自于中国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 又受佛禅思想的浸润, 使其面对审美世界进行转向, 进而构建虚构的乡土世界之时, 也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中国传统文人心态的影响。我们看废名的《桥》、《竹林的故事》等一系列描写乡土的作品, 在其中体验的正是文学传统中“寄情山水”的文人心态与审美观照, 他笔下的故乡与陶渊明的故乡仅有一江之隔, 在郁郁葱葱之中并无一丝现代文明侵凌的栖息, 古老、宁静、平和, 在其中充满了理想化的色彩。但是, 这样的乡土想象只能存在于作家的想象之中, 失去了历史背景与现实概念的乡土想象也注定又是一个文学中的“桃花源”。在废名乡土小说中与现实连结的纽带有两条, 一是废名故乡美轮美奂的自然景物, 二就是废名小说中若隐若现的传统宗法伦理体系。在废名的小说中, 宗法伦理体系失去了其蒙昧、野蛮、非人性的一面, 而更多的体现为一种精妙而细致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将乡土社会中的人金敏的联系在一起, 可以说, 这正是东方文明中对乡村认识的集中体现, 也可以说, 这是东方文化价值体系对乡土社会的价值认知。巴赫金曾经形容这种片面认知乡土社会宗法伦理所产生的美感, “生活正式在而且应该在永恒而自然的宗法制形态中度过。‘心念’和‘思想都不能改变生活, 因为那仅是一个表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进程以及在当代的曲折发展都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否则我们层, 下面隐匿着基本的自然欲望和道德想象。’”但是, 这种价值认知是建立在人为排除现实苦难的基础之上, 所以, 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中也仅仅体现为文人阶层刻意追求的审美姿态与浪漫姿态, 也是借古讽今、借美讽丑的文人姿态。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废名通过文学创作实践所构造的田园梦,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置于核心地位, 从而构成对现代西方知识体系中工具理性的排斥;将乡土社会的伦理价值体系放置于核心地位从而构成对政治体制、国家意识等政治形态的排斥;将审美价值置于核心地位, 从而构成对现实世界的排斥。我在本文中经常阐释一个概念, 废名作为从传统中走来最终又回归传统文化体系的文人, 在自身文学创作、理论建设中对价值、概念、理论的构建往往是通过对西方现代思想体系、现实世界文化现实的否定而产生的, 并不构成具有严密思维逻辑、价值体系的思想系统。而废名的这种思想特征又往往代表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以伦理价值为价值取向, 排斥外来文化资源的文化性格。如果我们仅仅将文化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方式、一种寻求稳定的心理态度, 而不具有任何评判意义的话, 废名对于寻找精神家园的“田园梦”无疑成为了这种思想方式与心理态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典型体现。

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就会归于失败。”[1]1840年以后, 中国为了救亡图存, 先进分子从西方引进了许多理论和学说, 可是没有一种理论和学说能够救中国, 它们在实践的严酷考验中一个一个地破产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乡土生态观 篇4

1.项目背景中的二元观——城市发展与乡土 继承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在凸显乡村独特价值的同时,也对作为乡村根基的土地资源、 生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侵占与同化,乡村的“原生态性”在城市发展浪潮中遭受严峻的考验。“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关系”成为当今讨论城市与乡村发展绕不开的议题。

2013年初至今笔者有幸参与广西北海市涠洲岛“七月”青年旅舍适应性改造实践。改造对象系涠洲岛传统珊瑚石乡土建筑,是涠洲岛传统建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乡土文化生活的载体。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笔者目睹涠洲岛在惊人的旅游开发下,当地传统珊瑚石民居被新建的混凝土结构平房所取代,严重伤害了海岛自然景观及地域文脉。这样的现象让笔者思考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在当今城市化发展、 乡村旅游兴起的社会背景下的更新与继承,以及作为建筑师通过实践积极回应社会问题的角色职能。

2.乡土建筑改造中的二元观 —— 传统价值与 现代精神

改造对象建筑位于村落主要交通道路转角处,地理位置优越,视野良好。建筑坐东朝西, 拥有良好的海景落日景观,用地面积260平方米,建筑占地110平方米。该建筑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当地典型的珊瑚石砌两层建筑,建筑整体结构保留完好,在保留珊瑚石砌承重墙和轻质木梁楼板的基本结构体系下,在外立面的处理上加入了混凝土浇筑雨棚和阳台等现代元素,西立面为马赛克砖材质,南立面为珊瑚石砌块肌理。建筑空间形制为对称两开间,由主体两层建筑和东侧一层建筑构成两进深。原该建筑由屋主一人居住,室内空间使用率低下,大部分空间基本处于空置状态,室内并无完善的照明体系及卫生体系,居住环境不佳。

在设计之初尚无明确设计目标之时,其实对于“在这样一座小房子里究竟能创造出多大的空间价值”这样的问题也无从得知,只有基于对现有乡土建筑的价值及空间可能性的深度挖掘,才有机会触及这个问题的答案,以进一步指导设计工作。相较于现在普遍的面对现有任务书直接求解的设计观,这是一种设计策略与设计始因互动的动态设计观。

改造前后全景3.

2.1 去与留

该建筑历史30年,并不属于文物建筑保护类型,其最主要的价值在于保留乡土建筑中 “乡土性”所蕴含地域场所意识以及劳动人民对当地天然材料理解下所形成的建造方式技艺,以维持乡村某一特定的群体类型风格。然而该建筑属于当地传统石砌建筑与现代的折中,各建筑部分构件价值不一,基于保留该建筑基本样式风貌及各阶段历史信息在建筑上真实性表达的原则,对建筑主要构成部分针对“去与留”的问题做价值衡量,以期为设计取得最大的空间及平衡的对接。其中珊瑚石砌肌理墙体及红土瓦屋面作为保持传统建筑风貌一致及传统建造技艺的物质载体做保留处理,此外带有现代建筑信息的西立面可根据设计进行适应性改造,为室内的再设计留取最大的空白,木梁楼板可拆除。

2.2 破旧与立新

在对原有建筑价值的深度挖掘后,设计的内容也开始慢慢明确起来。在保留建筑基本围护结构拆除内部木梁楼板后,室内两个开间通高空间互不连通,同时室内外空间仅由现有门窗沟通,显然不符合青年旅舍对于室内外空间的沟通及景观的诉求。考虑到珊瑚石砌承重墙体的稳定性及施工的难度,在分割两侧开间的墙体上开出宽1米的通道串联两侧功能空间, 同时在西立面靠近道路端右开间打破封闭墙体,引导室内外的景观视线及光照通风,并形成该建筑的视觉焦点。

(1)青旅与家宅

这个改造建筑最大的属性是它既是项目甲方的家宅也是其经营事业的载体青旅,“七月” 在成为一家青旅之前它首先是一个家。在占地面积只有110平方米的建筑内已经很难孤立去思考这两者属性下的功能布置,这不仅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也不符合属性间的关联需求, 这两者属性功能在空间上除了布局相互并置更多的需要叠合在一起,于是空间的多样性与多义性成为很好的解答。

青旅提倡交流文化,在满足一般酒店接待空间及客房空间等基本空间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有供使用者交流休闲的公共区,有着对公共和私密双重空间属性的诉求。家宅空间的多样属性,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关于家宅 “地窖与阁楼”的论述为此提供了支持。他关注空间的人性价值,地窖与阁楼不再仅仅代表了两类功能上差异的居住空间,而更多地承担了居住者内心不同需求及价值的物化载体,同时也批判了现今商品化后的家宅在这一层面的缺失,“这是一个只有一层楼的人:他的地窖就在阁楼里。”在巴什拉看来,相对于过去的精神维度中垂直的性质,如今,“在家的状态只不过是单纯的水平性。嵌在一层楼当中的一套住宅的各个房间缺乏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来区别和划分他们的内心价值……居所和空间之间的关联成了人为的。在这种关联中一切都是机械的,内心生活从那里完全消失了”。在城市里,伴随着商品的普遍化,土地也成了商品, 都市居住者并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随心所欲地拥有地窖与阁楼。这也是城市化背景下的资本力量控制了土地空间,使生活其中的城市人内心价值扁平化,个体间趋同化,乡村便成为城市人寻求解放的突破口。积极回应这一命题, 也是这座建筑改造的使命。

(2)私密与公共

为回应青年旅舍对于空间私密性及公共性的双重需求,基于原建筑两开间的基本空间格局,将左右两开间分别赋予私密和公共两种基本属性,左开间功能以客房等私密性空间为主, 右开间则结合室内挑高空间的设计安排前台、 公共区等开放空间。同时这两开间截然不同的室内空间性格在其对应的立面表情上也有着直接的反映,左开间遵循原有的开窗对应室内分隔的客房空间,右开间则打破原有封闭墙体做大面积落地玻璃设计对应室内通高开放的空间及庭院景观。(图1)

(3)群居与独享

《空间的诗学》中描述“在梦中的家宅里,场地分析只能考虑最多三到四层……然后就会有一座到三四座楼梯。每座都互不相同。” 这是回应居者内心价值在空间垂直维度上的铺设,对应到青旅的使用功能,既要有追求同居共享的床位文化,又要有私密独享的客房体验。 于是在拆除原建筑内部二层木梁楼板后将室内空间分隔成三层,群居与独享两种不同属性的功能空间在垂直方向上依次展开,分别对应床位间、标间、阁楼间等不同形态的居住空间。 同时考虑到穿越不同楼层时不同的心理情绪及使用人群的不同,连接各层空间的楼梯设计不一。从一层前厅到二层公共区的楼梯选作单跑梯悬置在通高空间,体现互动开放的性格。从二层到三层阁楼的楼梯设置在左开间侧,作双跑梯;同时基于整体空间的规划,梯宽压作极限尺度,给人一种从开敞公共空间穿越狭小洞穴抵达阁楼再在阁楼阳台豁然开朗眺望海景的心理感受。(图2)

5. 改造后室内

3.实施经营中的二元观—— 使用与再设计

在对该乡土建筑改造至今两年多里,因为客栈自身发展的需求及外部气候环境等作用下,对于该乡土建筑的思考及改造从未停止过, 可以说它始终是一座未完成的建筑。这样的情况也为笔者提供了在时间上更多的思考纬度, 逐步形成了一种基于实际使用反馈及事件引发下的动态设计建造观,在过程中获得反馈信息, 来不断完善空间以接近建筑的最佳状态。正如今年“七月”基于对自身业务扩展及使用者对室内公共空间需求,将于二层露台加建体量, 作咖啡休闲吧,以达到更良好的功能空间配比。 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师几乎对建筑使用状态中的关注集体缺席,往往将建筑落成之时定义为建筑的完成时,而忽略了对于建筑真正的使用者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建筑师在设计阶段赋予了空间以实体,而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赋予了空间以灵魂,让空间成为场所,成为生活时空的产物,在建筑的使用阶段建筑师也该积极地介入和使用者一起赋予空间更多的价值意义。

4.结语

二元不是为对立,平衡才是目的。在乡土建筑的改造更新实践中总是会面临继承与更新、使用与再设计等多重的复杂问题,二元观的介入有助于梳理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让问题由大化小,以窥见本质矛盾所在。在实践过程中,深感建筑师在乡土实践中的社会性与工匠性的二元属性,其既要有社会性的责任感也要有工匠般对物质、生活的切身关注。涠洲岛 “七月”青年旅舍是一个很小的实践,但笔者希望它是一个朴拙而有力量的房子,能引发一定的思考。

注:所有图片均由作者自绘自摄

摘要:在城市扩张、乡村旅游兴起的社会背景下,乡土建筑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适应性改造为乡土建筑的继承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运用“二元观”的分析框架,梳理反思笔者在广西涠洲岛“七月”青年旅舍的乡土建筑改造实践,以期透过改造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内在的辩证关系,来窥见乡土建筑改造的本质价值所在。

乡土生态观 篇5

一、桂北山地村寨乡土建筑布局及构造生态设计

1、外部生态布局设计

(1) 选址:桂北山区地处丘陵地带, 地形复杂多样, 山岭连绵起伏, 呈现大丘陵地貌。村寨在选址时, 多建寨与坡地之上, 充分利用复杂多变的地形, 建筑或悬挑, 或垒台, 或架空, 或按地形层层嵌入等。桂北山地村寨就在复杂多变的地形条件下, 与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融为一体。

(2) 布局:桂北山地村寨布局总结归纳可分为两大类:壮、瑶族分散自由布局与侗族内聚向心布局。但此两种布局模式, 都是要跟随自然地形自由布局, 不受轴线限制, 村寨边缘无明显轮廓线, 基本都是随自然地势和河流小溪因势利导。

(3) 道路:村寨的道路都是巧于因借, 密切结合地形地势, 有放射状、螺旋式、棋盘式等各式道路, 与地形及民居有机结合。道路存在于村寨的整体空间中, 收放自如, 遮掩相接, 移步景异, 曲径通幽。在道路的形成和延伸过程中, 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 都以结合实际环境, 方便通行和使用为主, 道路随着地形与高低错落的建筑形成了开敞与封闭的空间对比, 增强和丰富了道路的节奏感。

(4) 河流:山地村寨大多沿水系而建, 既方便生活又起到防火隔离的作用。桂北水源充沛, 水质良好, 村寨居民一般打井取水, 由此也产生了井亭这一公共建筑模式。

(5) 地形:有的建筑建于半山腰的陡坡地段, 村寨建筑沿等高线布置, 在依托于山地的同时, 对地形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形成与民居等宽的台阶式用地, 利于房屋修建, 也能节约造价。这种处理手法还能在保持民居良好日照和通风的同时, 减少房屋间距, 节约村寨用地。

2、建筑内部构造生态化设计

(1) “架”:底层架空, 干栏式至少是两层至三层, 多为四至五层, 有高屋巍峨阁楼虚灵之感;木构架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 依据实际划分平面空间布局要求来安排柱与柱之间的间距, 檩的重量由柱直接承受, 以数层穿枋连接各柱, 组成建筑的整体构架。整个建筑的主要承受力由柱子直接承载, 高度因所处位置不同, 按造型要求配置。屋架中设瓜柱支撑檩条, 控制横向位移和屋顶重量的作用。柱脚架于柱础上, 柱础的设置有利于柱子底部防潮防水防腐。

(2) “挑”:穿枋是承载楼板和屋面的建筑主要构件多设置在柱与柱之间, 截面尺寸为100㎜-240㎜之间 (可根据穿承托的瓜柱数调整界面高度) , 宽高比在1:2-1:3之间。檐口下出挑穿枋, 直接承托檐檩, 不设复杂装饰, 仅在枋头下部斜切一角, 可圆角可直角, 显示出少数民族建筑质朴的原始美感。屋架之间用截面尺寸为100㎜-150㎜的枋连接。在中间柱上方的接头处设置硬榫, 檐柱或者吊柱卯孔大进小出, 屋檐出挑, 为争取最大的使用空间, 许多房屋都采取层层出挑的构造, 这一方面从外观上有下收上放的张扬伸延感, 另一方面在内部争取到更大的出挑的空间。

(3) “透”:通透开阔, 木结构“墙倒屋不倒”的优势, 使其空间的分割有最大的灵活性, 透光通风良好, 加上各种各样的木格门窗, 挑檐、斗拱的运用, 玲珑剔透的感觉由此而生, 通透架空感由此而生, 达到干阑式建筑通透感。

(4) “叠”:依山而建, 使村寨呈层层叠叠的印象, 加上屋顶的错落交接, 青瓦鳞鳞如叠彩一般也加强了叠的效果。屋面分为两种:质朴粗犷的直面屋顶及轻盈飘逸的曲面屋顶。干阑式建筑依山而建, 使村寨呈现层层叠叠的印象, 屋顶错落有致, 使干阑式木建筑屋顶造型变化生动丰富, 但不失质朴本色。随着历史传统, 民族习惯以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适应, 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外部造型空间形态。干阑式木建筑的造型以多变的处理手法去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 结合居住功能的合理处理, 使建筑造型显得自然而不造作。

二、桂北山地村寨乡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模式

1、环境与布局的依附关系:

干阑式建筑, 依山而建, 傍林而筑, 木楼座座相连。尤其是从山顶上俯视, 层层叠叠的屋顶与成网的乡村巷路经纬交织, 疏密相间, 周边环境与建筑群落, 相依相存密不可分。干阑式木建筑造型多姿是与所处环境的紧密相依是密不可分的。

2、构造与建筑的依存关系:

因地处多山地和坡高地势, 对房屋的平整立基构建极为不利, 村民就借势利用了高差, 用木架长短配合相互穿插支撑, 建房立屋。在陡峭山势中寻找建筑立基的平衡点。为了多扩大空间使用面积, 有时柱础可达数米之高, 架在山涧之上。木楼架空的底层, 通常是饲养家畜的辅助空间, 通常有村路从下面穿行而过。整个木楼的构造严谨浑然一体, 并不用铁钉全靠木榫连接, 构件与构件之间紧密连接以便相互支撑。这种以柱梁枋为结构的干阑式建筑体系, 有着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自身以不变应万变的特点。

3、材料与建筑的契合关系:

木材质软且轻, 比较容易加工, 更适合于横向拓展架构空间, 利用木材长而轻的特点常以柱为主作框架式的连续空间, 住宅内部色泽相当统一协调, 室内地板是木的, 墙体的间隔是木的, 楼层也是木的, 连家具陈列也是木的, 从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进而营造出朴素大方的木结构氛围。建筑的单体如此, 建筑与建筑及至整个村庄群落也是如此, 环环相扣, 座座相连, 最终形成一种平实有序的有机建筑体系。

结语

从广西乡土景观的历史文脉出发, 多角度理清乡土景观的特点, 特别重视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理顺乡土景观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同时, 理清乡土景观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揭示其历史文脉内涵;从建筑单体造型与聚落群体布局两大关系对乡土景观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详细分析乡土生态景观的聚落形态、空间结构、村落意象及建筑造型。鉴于乡土生态景观对解决城乡规划、建筑创作、建设与管理等问题的作用, 将广西乡土生态景观的传承保护及发展利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并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及特色城市现代生态景观设计的建设实践提供支持帮助。

参考文献

[1]《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蔡凌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寻胜兰编著.—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7.4

[3]《中国空间》/李晓东, 杨茳善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4]张元贵撰“.侗族的建筑艺术”, 《贵州文史丛刊》, 第148页。1987年4期。

[5]《广西民居》/雷翔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8

[6]《广西民居》/牛建农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1

乡土生态观 篇6

1.《华年》中的生态思想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范式, 其思想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初步形成。生态批评集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 [1]主张重新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随着生态批评的勃兴, 生态学的理念也被广泛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回归自然成为众多文学作品中一种普遍的伦理要求。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对于自然之绝对存在的本能性的信仰, 属于感性和未开化的知性的范围。从这种观点来看, 人与自然血肉相连”。[2]而生态批评旨在探寻研究文学文本中的生态哲思, 关注人类之间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 “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和谐格局”。[3]

凯瑟作于晚年的《华年》透出一种对西部强烈的怀旧情结。凯瑟所经历的时代见证了美国历史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的工业国的巨大变化。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而来的是道德标准的败坏和精神面貌的崩溃。在物欲横流灵魂空虚的现代社会, 一切美好都不复存在。这一变化在凯瑟的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在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时代大背景下, 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巨大反差使她的灵魂在混沌现实之间表现出多重的张力。对现实的失望和无所适从的失落感使她深切怀念荒凉落后但世风纯朴的故乡。故乡此时成为一种补偿价值而成为她的精神支柱。但是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 都已经没有真正的家园可回归。于是怀旧成为她诉求的出口, 她只有在创作中精神还乡, 重温她的内布拉斯加州西部之梦。

2. 诗意地栖居:人与自然的契合

海德格尔指出:诗意创造使居住成为居住。[4]西部简单的生活方式、纯朴的人际关系和个人的生命感悟造就了凯瑟笔下西部乡土的诗意性, 体现出一种与现代文明迥异的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小说中表现的对自然美景的迷恋隐约流露出一种诗意, 而在这诗意田园中的人情事都传达出与乡村和谐统一的纯真的人性和淳朴的人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情愫体现出理想精神家园中人心灵中的仁爱、纯洁的信念。而这一信念都建立在美好的自然风光中。“大地平坦如砥, 直伸到视线的尽头。地平线望去浑圆无迹, 在她宽广的怀抱里, 这儿是玉米地, 还是湛青碧绿, 那边黄色的是刚收完的麦地, 露着麦茬, 也是好多英里连绵不绝, 还有牧场, 白脸儿的奶牛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惬意。”[4]《华年》中自然美与人性美交相呼应。如此自然美景造就了奈特莉小姐这样善解人意、人见人爱的女士。这位迈科艾本县的督学热爱自然, 最喜赶着马车出门, 沿途欣赏内布拉斯加州美丽的原野风光, 她对自然的感受极为真实微妙, 以一种艺术化的审美观照, 关照自然同时也关照自我。她和蔼可亲, 在人际关系中充满了人情味。乖巧可人的莱斯利为了早点工作而谎报年龄, 以申请教师资格补贴家里, 奈特莉小姐虽知道实情, 但考虑到莱斯利的优秀表现, 仍决定帮其保守秘密。她在视察学校时得知莱斯利久未归家, 思家心切, 于是决定临时改变行程送她回家探望父母兄弟。在回家的途中她们看到“下午的太阳已经转到了她们的身后, 朝牧场和收获完毕, 正在静静休息的农田投去美妙的光辉, 黄得那么浓艳, 其实已经转成了橙色”。[4]这种对景色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 而且是对人性之美的讴歌。人物情感外化于静美的自然风光中, 与大自然两相契合。这种人的自然化与自然人格化的交融在小说中达到了最高的美学境界。

而那座阁楼在精神上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片回复自然人性的天地。在冬夜里他们躺在阁楼的床上听寒风呼啸, 看月光透过瓦缝, 感受雪花与他们的亲密接触。“每个孩子在心里都有自己的奇幻梦想……都拥有一份属于个人的东西”。[4]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奇妙感觉。在这里他们和自然融为一体, 在自然的广阔胸怀中寻找自己深藏于内心的生命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营造出一种可供疲惫的灵魂栖居的温暖人性的梦幻氛围。而淳朴的乡情, 人性的至善至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学生的安全, 离学校最近的邻居福特·罗伯森冒着风雪, 马不停蹄把孩子们全接到家里, 而罗伯森太太“差不多把房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拿来做晚饭了”。[4]在得知学校和老师的处境后, 所有人“都情愿帮忙, 不管路上的情况有多么糟”。[4]传统的文化和道德价值在世风尚纯的故土得到守护, 乡土精神的特性也得到凸显。富有灵性的自然风光与古朴宁静的西部生活更好地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3. 回望乡土:人与自然的疏离

乡土情结即是人类对于一个地域的认同。海德格尔曾说:“一切诗人都是还乡的。”[5]随着工业文明的勃兴, 人与自然日渐疏离, 社会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日益委顿。在精神乌托邦被击得粉碎的现实下, 对故土的回归意识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回归不是逃避, 而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 发掘人的生存智慧, 调整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纠正人在天地间被错置的位置”。[6]凯瑟对乡土的态度体现在小说中对景、人、物的深情回顾和对艰难的岁月里西部人民艰苦创业的热情讴歌中。正如她借弗格森太太之口说的那样:“我们最美好的岁月就是我们干得最苦, 简直看不见出路, 可还拼命往前闯的日子。”[4]凯瑟回望的不仅仅是西部自然的严酷, 而是精神回归的家园。即使故土荒凉孤寂, 却在精神上为她提供了一片回复自然人性的土壤。

小说中去到繁华都市的奈特莉在十五年后重归故里去寻访她童年的景致。这种回归不仅是对现实故土的回望, 还是一种精神的还乡。她虽然离开了迈科艾本, 但是多年来她始终对故土念念不忘, 一直忠实地订阅当地的报纸, 而不想切断与故土的联系。时逢秋天, 她强烈地渴望能重温过去的经历, 驾着马车去探访时间留在土地、乡民身上的印记。她拜祭了在二十年前的那场暴风雪中丧生的莱斯利母亲, 弗格森夫人。但是十五年的光景过后已是物是人非。弗格森一家已经卖掉了坐落在山坡上的老房子搬进了城里, 过着殷实但却与自然疏离的生活。他们离家之后日思夜想的仍是能与日月星光同在的简陋阁楼, 心心念念的仍是往日艰辛却充实幸福的日子。大都市虽然进步, 却充满着虚伪浮夸和矫揉造作。她看不惯都市里人们受到束缚和养尊处优的生活。在弗格森太太看来那些端着盘子在自助餐厅排队的人就像“监狱里的囚犯”[4]。她苦闷孤独, 精神处于无所慰藉的流浪状态, 找不到心灵的栖息之所。她怀念过去的日子, 尽管辛苦却充实, 尽管困难重重但一家人总能坚强面对。而如今“她身上最大的变化, 就是她没有过去那么坚强了”。[4]她变得伤感和脆弱。她怀念车站那边的老房子, 因为这老房子寄寓她对过去美好岁月的念想, 以及对西部拓荒时期乐观向上精神的呼唤。生活空间的骤然转换和与乡土自然的疏离使弗格森太太产生了无所适从的失落感和空虚感。正如欧森所言:“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引发的不仅仅是物质与肉体上的伤害, 它可以导致人们自我意识的丧失和生活意义的迷失”。[7]凯瑟通过对弗格森太太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她对回归西部故土的渴望和对精神乌托邦失落的遗憾。在物欲横流, 纸醉金迷的现实社会, 凯瑟转而在精神上放逐自我, 在回归昔日西部乡土的渴盼中找寻理想的生命形式, 实现了对自然的皈依。

4. 结语

薇拉·凯瑟通过对西部人、景、事的刻画, 以她独特的审美体验表现了西部的自然美和人性美。她对往昔的眷念, 对故土生活的深情回顾交织在西部边陲的每寸土地上, 这是她对西部大地的浓厚情结的印记。西部广袤的原野就是她寄寓理想的精神家园, 对乡土的回望即是她精神的还乡。她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阐发, 生动地反映了她的生态观, 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内涵。只有求得人与自然、精神和自然的契合, 才能达到理想的人生状态。

参考文献

[1]Glotefelty, Cheryll, Fromm, Harold.The Ecocriticism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M].New York: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2]爱默生著.博凡译.自然沉思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

[3]张艳梅等.生态批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4]凯瑟.薇拉著.宁欣译.薇拉.凯瑟短篇小说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5]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 诗意地栖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乡土生态观 篇7

1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具有的优势

1.1 乡土植物有较强的适应性, 养护管理容易

目前, 乡土植物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 而因地制宜、生态学原理、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对实现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目标起着关键作用。乡土植物相比外地引进植物来说, 拥有很大的优越性。就自然环境来说, 乡土植物是经过当地气候、土壤、水分以及生长、种植方式的长期选择而存活下来的, 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北方地区因为受到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要引进其它不同于本地环境生长的植物是较为困难的, 如果在养护、管理方面做得不够好, 其成活率会相当低, 例如, 金叶红瑞木这种适合三北地区种植的植物, 虽然在北方能够耐寒、耐干旱、生命力强、生长旺盛, 但如果移植到南方地区, 即便是得到完善的设施保护和精细的管理护理, 也不见得能够正常生长, 达到预期生长或是观赏的效果。一旦遭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管理养护不当等, 容易失去生存的机会。

1.2 有效促进地域性特色的优化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特性, 这不仅是它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 也是乡土植物彰显的力量。所以, 乡土植物的选择和应用, 是一座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它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独特性, 将这座城市的文化信息不断地向世人传播, 同时也记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不同的区域通过对不同类型植物的选择, 能够给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带来活力, 能够有效地将城市的地域特色展现出来。例如, 椰子树能将南国风光的独特性质表现出来;成片成林的白桦, 则代表了东北的景观。对于高寒地区的植物, 如杨树、槐树, 其树形多为尖塔形, 叶形较小、枝干光滑;而居于平原地区的梧桐、白蜡等植物, 树冠多为开张形, 叶形较大、枝干粗糙, 这些植物的生长特征直接反应这个城市的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和城市风貌。尤其是北方地区, 由于其四季分明、气候恶劣的自然环境, 可供其选择的植物较少, 再加上很多植物的耐寒、耐干旱性较差, 在选择乡土植物的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到能在2 年内生长的植物和种植技术的合理性, 还要考虑到是否促进地域性特色的优化,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3 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维护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乡土植物与其它外地植物不同的是, 乡土植物能够凭借自身的生长优势和生长环境更加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同时还能有效发挥自身具有的保护环境的功效, 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以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 提升人们生活环境质量, 减少疾病的发生等。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类型, 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对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对维护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 针叶类植物, 这类北方常见的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容易生长, 并且在冬季的景观效果较好, 所以, 是北方地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最常见的乡土植物, 观赏性高, 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城市的自然环境。

2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园林配置的合理性不完善

乡土植物是组成城市园林的重要部分, 所以, 城市园林配置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使得环境之间存在不稳定性和不协调性, 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例如, 北方城市, 由于受气候的影响, 冬天会比较漫长, 又极为缺乏常绿树, 所以, 一些城市为增加冬天城市环境的需要, 就会选择引进常绿树种。但对常绿树种的习性、生长状况理解不是很深透, 导致不惜代价引进的常绿树成活率较低。管理成本的不合理, 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往往会带来很大的不利, 管理成本过高。因此, 针对城市园林配置的合理性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能够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2.2 缺乏对乡土植物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 很多城市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 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对乡土植物重要性的认识, 多数城市往往在选择观赏植物时, 会受到国外城市或国内一些不同区域城市的影响, 盲目跟从, 大量引进不适宜在当地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植物, 这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绿化, 还给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一些城市在园林建设中则认为乡土植物不具活力, 不能很好地形成城市特色, 认为栽植乡土植物是思想的不开放, 是城市落后的表现, 不能打造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气氛, 没有挖掘出乡土植物的独特特性, 对丰富多样的乡土植物重视度不高, 也就未能充分认识到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应用的综合生态功能。虽然对于一些气候比较适宜的地区来说, 大量引进外地植物能够达到很不错的立体视觉效果, 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预期效果, 但只要遭受气候、环境的较大变化, 或是管护的不当, 就会很容易失去存活的机会。

2.3 缺乏城市独特的文化品味

乡土植物经过了当地自然环境的检测, 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都比较适合其生长, 不仅稳定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更多的还具有一种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文化。但近些年, 我国一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往往忽略了城市本身具有的文化特色, 一味地从社会、时代的进程角度将城市进行绿化, 这虽然能够体现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城市自身与历史的差异, 不能够很好地将城市独特的文化品味展现出来。我国具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 而城市风貌是体现我国文化发展的背景和历史纹路, 所以, 城市园林绿化绝非是简简单单的栽花、种树, 更多的是以此来体现城市的历史以及文化特征。

3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3.1 挖掘野生乡土植物

对于当地野生乡土植物来说, 不仅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也能为繁育栽培降低成本, 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重要的资材。野生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并不是单纯的“山苗进城”, 而是通过调查野生乡土植物, 发现优良品种, 并进行科学合理地筛选、栽种试验进行分析研究、推广。为更好地使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与发展中充分发挥其效果, 可以采取扦插、嫁接、组培等农业技术手段, 以促进乡土植物的规模生产, 提高乡土植物的品种质量, 为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加强对乡土植物重要性的认识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程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每个子系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系统, 不能局限性地建立在单一植物或是单一功能上。相关实践表示, 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整体性、协调性和综合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实施乔木、灌木、草类的最佳种植比, 是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 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 要加强对乡土植物重要性的认识, 树立牢固的乡土植物为基础树种的思想, 充分发挥好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优势, 提高城市绿地质量及绿地系统的稳定性, 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体系, 彰显不同区域城市的乡土植物特色以及城市文化特色。

3.3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合理配置乡土植物

园林绿化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子系统, 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和稳定有着强大作用, 但也要遵循生态学原理, 满足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多功能性、生物多样性、公共性等特征, 因地制宜, 合理配置乡土植物, 加强乡土植物配置的文化建设, 根据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选择有益的乡土植物。合理配置乡土植物, 适宜选择乡土植物, 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使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例如, 北方地区城市街道的植物景观, 有不同特色、形式多样的乡土植物, 如白皮松、油松、樟子松等, 街道中间种植被修剪成形的黄杨灌木篱, 下层则栽种低矮丛的沙地柏、绣线菊, 这样合理配置乡土植物, 能够带给北方冬季别致的色彩, 植物的质感对街道空间的衬托也更加为这个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气息。

4结语

综上所述, 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要充分发挥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需要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 充分了解乡土植物具有的优势, 明确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城市文化特点, 加强对乡土植物重要性的认识, 挖掘野生乡土植物, 合理配置乡土植物, 以期改善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 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与需求, 乡土植物的选择和应用在美化城市景观, 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和加快城市发展等方面,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处于北方地区的乡土植物, 会受到地域、气候、经济、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给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生态园林城建设中乡土植物具有的优势进行分析, 并对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提出了一些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应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乡土植物,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彦兰, 张云华.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 2013 (13)

[2] 郑罡, 黄晓彤, 张楷结.北方城市园林建设中的植物配置策略[J].南方农业, 2014 (27)

[3] 吴广志.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园艺, 2014 (24)

[4] 冯磊, 李军, 张巧红.乡土植物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 2015 (5)

[5] 赵旭.攀缘植物在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J].北京农业, 2014 (3)

上一篇:设施选址下一篇:积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