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态观

2024-06-08

传统生态观(精选9篇)

传统生态观 篇1

当今全球环境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使城镇人口基数和密度不断加大,尤其是我国人口激增和日趋老龄化,使得死亡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导致了城市中对墓园需求的扩大,造成土地密集使用。土地稀缺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城市发展面临着逝者与生者争地的两难境地。目前我国大多数墓园存在着缺乏规划、占用大量土地用于埋葬、“白化”现象严重、缺乏生态化设计理念等问题,这些不合理的墓园设计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亟待解决。此外,环境与视觉景观污染、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打破了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状态,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大问题。然而生态化殡葬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殡葬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难以得到有效地推广,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的殡葬观,探求城市墓园的生态化设计。

一、生态墓园与中国传统的殡葬观

1. 中国传统的殡葬观

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殡葬习俗和文化,造就了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殡葬建筑,也反映了不同民族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我国传统殡葬建筑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成就辉煌、风格独具的体系,造就了独特的中国古代殡葬建筑,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和生态意识。

(1)中国传统的哲学生死观对传统殡葬观的影响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最深刻的理论精神,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究天人之际”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此,天人合一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人是自然之一物,人与万事万物共同组成大自然。人与万物虽然各有特殊性,但他们在本性上和所遵循的规律方面都具有由之所构成的整体大自然所标志的一致性,而且这种一致性是人与万事万物的最高原则。第二,人与万事万物的属性在大自然整体中平衡互补,互相影响,互为存在的前提与条件、互为补偏救弊。“天人合一”一直贯穿中国传统哲学的始终,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中国殡葬建筑创作的理论和实践中(1)。

在殡葬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首先表现在葬法上,土葬方式就集中体现了这种与自然相合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是有数千年农耕文化的农业大国,土地对国人来说与生命有着近似等价的意义。因此,人死后埋葬于土中,也意味着与自然的再次结合,以使生命得以轮回和延续。此外,中国人对肉身有着执着崇拜,人死后,其遗体是要被慎重对待的,遗体受损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逝者的灵魂受损,而遗体的完好保存似乎可以使逝者得以永生甚至重生。这种对肉身的崇拜,也对殡葬方式和殡葬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哲学生死观和殡葬方式的影响下,人们认为人的生存时间是短暂的,而死后的世界却是漫长的,所以对阴宅的建造,要比阳宅更加注重环境的选择。

(2)宗教文化对传统殡葬观的影响

宗教文化也对我国传统的殡葬观和殡葬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以儒、释、道的影响最为广泛。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儒家认为人生的根本目的便是“成其性”—完成自然界赋予自己的使命,即“万物一体”,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儒家的丧葬思想注重“孝”和“礼”,在长辈生时需尽孝,长辈死后需敬礼,摈弃了神鬼论,具有进步意义,奠定了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的基石。“厚葬隆丧”、“事死如事生”成为儒家特别主张的殡葬原则,对殡葬的各个环节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且一直被后世遵循和延续,对传统丧葬习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道教源自先秦,主张摆脱外在束缚,超然物外,最终领悟到人生的真谛—道。道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主张顺应天道、崇尚无为,在生死观上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乐死态度,认为生死若一。对道家来说生和死是同一回事,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提倡“生时乐生,死时乐死”。道教描绘的仙境是古人的理想境界,人们可以通过死亡进入一个永恒的世界,即仙界。与儒家的殡葬观截然相反,道家的殡葬观主张薄葬,认为“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这种道家的生死观和薄葬观同样深入人心,影响后世。

佛教产生于印度,传入我国后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使得中国人的来世观念又有了较大的发展。佛教向人们灌输灵魂不灭、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认为死是人们投胎转世的一种手段,人类以死亡结束这一生,但同时又是下一生的开端。佛教将火葬引入中国,使得传统的儒家“入土为安”的殡葬形式受到冲击,它改变了人们的丧葬观念和丧葬方式,并成为中国民间殡葬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宗教思想观念没有任何一种成为绝对的主导,传统的殡葬观是多种观念融合形成的,死亡可以被理解为佛家的投胎转世,也可以被阐释为道家的进入仙境,还可以被解释为儒家的进入另外一个未知的世界。

(3)风水理论对传统殡葬观的影响

风水也被称为堪舆,除承袭发展了前人风水的斟察山川地势、阴阳五行、辨方位之外,“法天地,象四时”,注重天、地、人诸多神秘契合关系。古人具有“灵魂不死、祖宗崇拜”等信仰观念,因此对“阴宅”的陵墓选址一直是古代风水理论中的重头,被认为是会影响后世后代福祸兴衰的重大问题。风水理论的数千年沉淀对当代中国甚至东南亚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殡葬观念有着很深的影响。

起初风水文化对“阴宅”的选址提出基本功能要求:地势高燥、土质丰厚,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吕氏春秋·节丧》)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后,风水文化逐步完善成熟,“生气说”和“地形说”的观点要求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貌形态。其实此理论不仅适合于“阴宅”,也同样满足于活人的聚居生活场所的要求,这也是“事生如死”观念的反映。风水文化的科学层面对我国墓葬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灵魂不灭、神鬼观念和儒家孝道观的综合影响,也被赋予了更多非物质的意义。例如:将风水中的望气观象与墓地坐落的位置联系起来,甚至将墓地选址的好坏同世事之兴衰、后世后代之祸福相联系起来,世俗目的成为丧葬活动中重要的价值取向。非物质意义的赋予一方面是生死观的反映、信仰的表达,是情感的升华,另一方面也有许多观点及从中延伸出的一系列特异的丧葬习俗难免带有迷信色彩。

总体而言,风水理论对我国殡葬建筑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天、地、人的和谐统一。风水文化的两大主要分支学派—形势派和理气派,从不同角度赋予墓园“天人合一”的环境要求。前者注重墓园物质环境地形地貌的自然形态,后者则讲究墓园各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国理想的墓园环境是具有良好景观质量和生态价值的,强调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这一理念赋予我国墓园自然本色。第二,宏观结构的对称均衡。理想墓园环境讲究“来龙去脉”、“四局八龙”、“山环水抱”、“相宜有致”,对环境方位及内部要素格局等有特殊的要求,从而形成了我国墓园宏观层面上的对称均衡式结构,使我国墓园呈现内敛、安详、静谧、庄严的基本属性(2)。

2. 生态墓园与中国传统的殡葬观的矛盾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殡葬生态化的必要性,受到西方自然环境观的影响,19世纪初期,英国出现了最早的现代公墓,其形式包括风景型、规整型和过渡型。后来,简单几何形式的公墓变得普及;直到20世纪以后,公墓的形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护的便利性而非审美需求,草坪形式的墓地、林地型的墓地以及建筑型墓地作为传统形式延续下来。很多城市中的现代墓园将林地型与草地型结合起来,同时作为公园出现,具有纪念和游憩双重功能。发展到今天,具有生态意义的主要殡葬形式包括树葬、草坪葬、冷冻生态葬、风葬、江(海)葬等。

由于人们传统丧葬观念根深蒂固,生态殡葬仍面临“曲高和寡”的现实困境。儒家思想在我国长期占主导地位。儒家的思想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火葬难以被接受,而且人们对火葬有“惨不忍睹”的恐惧心理,有“死后化作一缕青烟随风而去”的失落感,没有“入土为安”让人的心理感受好,不符合数千年来的传统习惯,所以,火葬在推行过程中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事死如生,礼也”的观念形成了厚葬之风,将坟墓视为在另一个世界的住所,对“阴宅”的重视有时甚至超过了对于生存时“阳宅”的重视程度。这种观念无疑与生态殡葬的观念背道而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渐强,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大修“阴宅”的厚葬风气有抬头之势,很多人会千方百计寻找风水宝地去厚葬逝去的亲人,而树葬、草坪葬等生态殡葬方式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很难被接受,并存在着抵触。

二、整合中国传统殡葬观的墓园生态化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的殡葬观念与生态殡葬的观念也有很多一致之处。城市墓园作为死亡文化的实物形态影响着人们的殡葬心理和文化形态,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的原始情感。墓园无论从建筑物本身或是人的原始心理,及其外部和内部环境来说都是与生态化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墓园的内在本质就是要将死亡躯体这一实物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骨灰)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恰恰是一种生态化的转化,是回归自然的一种特别的“实质性存在”和特殊表现形式。同时墓园作为死亡文化的实物形态又反作用于人们的殡葬心理和文化形态,触及人们心灵深处的原始情感。因此,现代城市墓园设计正应本着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它不仅应该给逝者一个优美宜人的安息环境,也同样给生者一个生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缅怀空间。它将不再象以前一样是一个孤立而有边界的特殊场所,而是融解变化成为城市中的景观生态,并融合于城郊的自然景观之中,渗透于居民的生活,成为弥漫于城市中的绿色液体。

1. 融合天人合一思想,追寻城市墓园自然本源

中国传统殡葬自发地形成了一种原始的生态自然观,“天人合一”一直贯穿中国传统哲学的始终。中国古代三大思想流派儒、道、佛中都有充分的表达和论证:儒家的入世之境,以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为说;道家的自然之境,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佛教的出世之境,以“依正不二”为旨,都是把天地万物与人类看作一个整体(1)。中国古代墓园大都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取材于自然,追求自然之本源,“效法”自然,最终实现“回归”自然。这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的生态哲理和现代生态学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但在时空上却大大地超越了现代生态学的形成。正是这种建筑生态自然观,使中国传统帝王陵园在结合自然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在技术落后的农耕社会中创造出理想的墓园环境,对于我们今天城市墓园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 整合风水理论,营造原生态的城市墓园空间

风水理论对传统的殡葬观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代风水理论是“阴宅”陵墓选址的指导理论,其本质是关于环境选择的一种学说,所谓“风水”好坏,实际上就是给人和经济以影响的地理环境的好否。风水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风水理论的宗旨是:斟查自然、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3)。这与现代城市墓园的生态环境观念是一致的。

在自然环境空间或是现存城市网格中,保留墓园的原有特色,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发展,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植被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要素,使自然成为墓园场地空间的一部分,进而将墓园设计意向、使用功能、建筑形式付诸实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营造原生态的城市墓园空间。同时,在墓园的自然环境中渲染一种超然的气氛,使人的精神在这里得到释放,找寻回归自然的心理体验。

3. 结合宗教思想,创造生命的契机

墓园的合理建设与发展将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现代城市墓园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将绿色植物作为生态平衡的基本元素,创造出绿色的生态场所环境。在原始宗教心灵中,树即宇宙,由于树使得宇宙能再生(4),树木的向上升起以及它的生长预示着勃勃生机与生命的创造,使得墓园中的天与地相互融合。绿色植物千变万化的色彩变幻出生动的表情,更增加了墓园景观空间的迷人魅力,创造出生命的契机。

三、城市墓园生态化的实施对策

在进行城市墓园的生态化设计中,实施生态化的埋葬策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我国的殡葬传统和改革都充分体现“回归自然”这一生态观念,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对遗体进行处理和安放,都应该本着少占或不占土地的原则,实现城市墓园生态化设计。

1. 生态埋葬

“入土为安”是我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殡葬传统观念,直到今天仍是多数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殡葬方式,虽然目前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火葬,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还有大量采用土葬的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其推广生态埋葬的殡葬策略。逝者的遗体不经火化,而是通过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成的棺装殓,深埋在田地中,不留坟,不立碑,而是在上面种庄稼或树木,这种方式也可形成家族或村寨种植园公墓。这一方式在我国山西省长治县的种植园公墓得到应用,并很值得借鉴(4)。这种方式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一致的,与我国的宗族观念也有契合之处,并且避开了人们对于火葬的抵触,易于文化引导。此外,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火化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骨灰安葬

在我国目前的状态下,骨灰安葬仍具有较大的殡葬市场。按照传统的殡葬观念,将骨灰封入骨灰坛或骨灰盒安葬于地下,地上设有墓志,这种传统的墓地安葬造成严重的白化现象,形成白色的视觉污染,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墓园的设计可结合一些园林小品(如亭、塔或墙壁)作为骨灰安葬的地上标志物,布置于主要的观景区;在亭或塔的下方预先建有地下室,可以是传统的用于夫妻合葬的墓穴形式,也可以用于家庭墓葬的多层结构,还可以将地下空间的四壁做成骨灰壁葬形式用于骨灰壁葬;亭的平台中心、柱子、栏板等部位可以设置墓碑作为墓志。

3. 骨灰散撒

骨灰散撒是不保留骨灰的处理方式,不需占用土地资源,是未来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一些伟人都将骨灰撒播在大海中。在墓园中实行骨灰散撒一般选择绿地和水体。可以选择在树木旁散撒,并在树上挂纪念性标志牌,或在树下设立一块小巧的标志物,刻上已故人的生平或是趣事以示纪念;在草坪或疏林草地中散撒,可以依托绿地中散置的山石、小品等园林物质作殡葬标志物;在路旁树木或绿地中散撒,可以依托道牙石、路灯杆、休息椅等园林物质作为殡葬标志物。在花坛绿地散撒骨灰,花坛建筑可兼作殡葬标志物。

在墓园中的水体进行骨灰散撒要考虑到骨灰的污染性(包括心理污染),尽量辟出专用水域并做相应的防污处理,而临水园林物质(如驳岸、水际散置的山石、树木、雕塑、小品、护栏等)可作为殡葬标志物,特殊的水榭、舫、桥等大型水际建筑及其构件也可作为殡葬标志物。

4. 绿色安葬

绿色安葬是采用植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形式进行骨灰处理的方式,是一种保护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生态葬法。人们把骨灰埋入树木的间隙或草坪内,以花草树木代替墓碑,不占或少占土地资源,可节约大量的殡葬费用,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有利于移风易俗,树立厚养薄葬的新风尚。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墓园中的绿地,把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既满足人们入土为安、回归自然的愿望,又能缓解骨灰安置设施的压力。绿色安葬策略代表着文明的进步、生存的需要和殡葬发展的必然。

结语

城市墓园的生态化设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人们的观念并未完全转变,但是历经了上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殡葬观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和生态意识对于现代城市墓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必将促使其走向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注释

1参见: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6~217

2参见: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25~30

3参见:程建军.藏风得水风--风水与建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2):3~5

4参见:绿漫生态墓园--生态墓园与景观设计随笔.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3):109~111

传统生态观 篇2

行观,即认识论。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总是被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所谓“知行观”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史的始终。在《左传》和《尚书》里就已经讨论过,“非知之艰,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尚书·说命中》)都是从知行的难易来分析二者的关系。自“知”和“行”这对范畴出现以后,便为哲学家所接受,并不断赋予新的含义。知行观在隋唐时期被突出出来,到宋代以至明清,更成为哲学家讨论的重要范畴。

先秦诸子里,孔子的思想对后世自然有着最大的影响。不过孔子本人对“知行关系”直接讨论得并不多。作为教育家,他主要谈“学”与“知”的.关系,但有些言论也涉及到知行关系。比如,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希望弟子要“讷于言”,“敏于行”,少说多做。

之后有孟子的“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知行观,他的知行观,一方面取消了“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又无限扩大了人的主观意识作用,因此,孟轲的知行观实质上是一种先验的唯理论的消行以为知的观点。

到了宋儒程颐那里,他摆出了一个接近于常识的错误。“人既有知见,岂有不能行?”《二程遗书·十七卷》,“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同上,十五卷)。这些片言只语都是一个意思:人有一个行动,必然是因为有一个心理上的原因。知道得多做得多,知道得浅,做得少。

朱熹是唯心主义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唯心主义宇宙观,始终周敦颐和程颐的理气思想基础上,糅合儒家,道家,佛家,而提出和建立起来的。他以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基础,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进一步明确的划分了所谓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后来,朱熹又着重发挥了程颐的“以知为本”,“识在所行之先”的思想,系统而全面的论证了“知先行后”的学说。他认为,在知行两者之间的关系中,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知先行后是一个不可怀疑的真理。其次,他提出了行重知轻论。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知行统一观,由于他既说明了人的认识只有来源于人所固有的天理,又强调了践行封建伦理道德义理的必要性,重要性,而更加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

中华传统养生观 篇3

中国的传统养生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畅神志

“神志”,指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过多的言词,过度的感情冲动,以及过多的思虑活动,都可能伤精。

传统中医学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若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二、规律睡眠

中医理论认为,健康的睡眠,要顺应四季变化,适应四季生、长、收、藏的规律。

一般来说,春夏季节适宜晚睡早起,每天需要睡5个小时至7个小时。秋季适宜早睡早起,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在7个小时至8个小时。而冬季则适宜早睡晚起,每天需睡8个小时到9个小时。

三、顺应环境

春秋时期,老子就明确提出了“顺乎自然”的养生观。《黄帝内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顺四时,适寒暑”的具体养生方法。在出行、保暖等具体事务中也要顺应环境。

四、调理饮食

传统养生认为,食疗对人体具有调和阴阳、滋养脏腑、补益气血、调节情感等作用。

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食疗的药方。历经后世养生家和医学家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饮食保健原则和实用的食物调理方法,主要包括食素为主,荤素结合,食勿过饱,熟知食性,四时食养等等。

五、习练功法

童眼观生态作文 篇4

走在宽敞的马路上,路边的树木无力地垂下了头,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正纳闷。抬头一看,原来大热天的,这些路边的树木,竟然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装,用手指一摸,唉呀,好脏,满手都是又黑又黄的泥土。我拍拍手自认倒霉,没走几步,鼻子突然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我禁不住咳嗽起来,真难受呀,我眼泪水都快流出来了,只好掩着鼻小跑起来,可越往里走气味越浓,猛然一看,原来路边有几家陶瓷厂,一个个 囱向上直立着,烟囱上正冒着一团团的黑烟,把整个天都熏黑了。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伤害树木的原凶呀!

正当我愤愤不已时,“嘟嘟……”,一辆小汽车从天边冲了出来,掀起了一阵灰尘,路边的行人纷纷掩面绕开。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第四辆……我吓得扬长而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厂数量多了,汽车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但随之而来的是,蓝天白云不见了,空气浑浊了,碧波粼粼的北江河消失了,那些在水中戏游的小鱼小虾也不知道到哪去了,

近几年,在市

为了让我们的城市环境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更加

论现代设计生态观 篇5

好的设计首先要充满善意。所谓充满善意就是指设计师在设计之前, 应当心存善意, 要做到心中有人, 对人及其他事物带来善意, 并带来美的感受, 否则就是恶意的设计。如将国画直接用于人体彩绘, 初看起来似乎很有视觉冲击力, 但是细细品味却不是这样。这种设计实际上是设计师黔驴技穷的一种表现, 更是一种堕落。因为人体本身是很美的, 纯洁无瑕, 它容不得半点玷污。

而国画是国宝, 有很高的意境之美, 传统的中国画对“形似”一直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认识, 在“形似”与“神似”的取舍中, 往往以“神似”为宗[1]。把它画在宣纸上是很美的, 可是画在人体上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同时, 原本纯洁的人体因为国画的入侵也显得颇为怪异了, 如此一来, 两败俱伤, 所以说这种设计是失败的。

2 合理创新的设计生态观

设计的灵魂在于合理的创新。此前, 设计界一直呼吁设计的灵魂在于创新, 特别是国家近年重视文化创意产业[2]。这种口号的提出从设计人员接受设计教育之初就一直在各大院校风行, 并似乎成为了设计行业的准则。事实上这种提法是不完全准确的, 从前面的案例可知,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非常新颖, 都很有“创意”, 但它们的这种“创新”有些是充满恶意的, 有些则是误入了歧途, 注定要失败。回顾一些经典的设计, 如埃菲尔铁塔, 它在建造之初曾经轰动一时, 当然更多是负面的。反对的人士担心如此庞大的工业革命的产物会破坏巴黎优雅的形象。但时过境迁, 历史证明它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如今已经成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 全世界每年前往埃菲尔铁塔参观的人士络绎不绝。诸如此类的创新, 就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的, 它们将引领设计的潮流走向正确的方向。

3 借鉴传统的设计生态观

好的设计应当借鉴传统。如苏州博物馆的设计, 设计师是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贝律铭, 它以中国的传统园林为创意, 对苏州博物馆作了全新的打造,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他将国画的元素也融入其中, 更让博物馆的设计充满了意境之美。

再如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的设计, 它总共用了四万两千吨钢铁, 像一堆巨型的钢铁矗立在首都的核心带上。建造之初, 它也遭到了许多市民及专家、学者的反对。反对者称它是西方的设计师在中国的一种试验, 并称它毫无中国特色, 且冷冰冰的, 缺乏人情味。但主设计师瑞士人赫尔佐格和梅德隆提出抗议, 他们称鸟巢的灵感来源于中国陶瓷, 尤其是宋代的开片瓷, 所以采用诸多的不对称线条,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宋代饮器的造型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态, 植根于所依据的时代背景[3]。其次, 鸟巢的不对称线条也源自中国传统的花窗格。

由此看来, 它的确是源于中国的, 与中国传统一脉相承。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的民族精神, 也是我国5000年来的生活方式, 更是劳动人民智慧与艺术的结合[4]。

4 以生灵为本的设计生态观

好的设计应当强调以生灵为本。过去一直强调“以人为本”,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 它已经不够完整了。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会发现, 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以神为本的时代, 当人们碰上困难时, 都会向神灵祈求驱灾避难。到了14世纪, 意大利发生了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 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人要把自身当作万物之首, 要尊重人的需求, 一切以人为中心。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形态, 也促进了人类在思想上的进步。但时间进入21世纪, 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不够完整了, 因为如果过分的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人在地球上的霸主地位, 人类会因此而变得更加自私, 会对自然及其他生灵带去更大的破坏。

二十世纪70年代, 发生过一件真实的故事。当时, 陕西秦岭的人们正在大兴猎杀金丝猴, 因为可以用它们的皮做成皮衣出口。当地百姓猎杀金丝猴的办法是, 首先把山围起来, 然后将金丝猴往开阔地带赶, 等到它们无处可逃时, 就展开人猴大战。金丝猴的惨叫声漫山遍野, 场面非常惨烈。有一次, 有一只母猴怀抱一只小猴拼命地跑, 一直跑到悬崖边, 猴子只好停了下来。两位猎人举起了手中的猎枪, 就在这个时候, 母猴将小猴抱在怀中, 安静地喂奶。待小猴吃饱后, 母猴摘下树叶, 将剩余的奶水往树叶上挤, 再把树叶放到离小猴较近的地方。最后, 母猴用双手捂住了脸, 意思是让猎人开枪。这时, 两位猎人被感动了, 果断地放下了手中的枪, 而且从此以后再也不打猎了。这个故事表明, 动物也是一种有感情的生灵, 它和人类、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地球是万物共有的空间, 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将导致人类的毁灭。

5 结论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设计环境, 设计师该何去何从, 这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已经不够完整, 充满善意、合理创新、借鉴传统、以生灵为本的现代设计生态观才是当下的设计准则之一, 设计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使所有的生灵和谐共处。

摘要:对设计生态进行阐述。当下设计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设计偏离了美的既定目标, 变得不美了。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 对设计生态进行思考。指出设计生态应当充满善意、合理创新、借鉴传统、以生灵为本, 并进一步展望了以生灵为本设计生态观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设计生态,以生灵为本,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朱光耀, 唐峰.中国画改良中的素描问题——由吕凤子国画中的素描因素说起[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13 (3) :123.

[2]周静.多媒体交互设计创新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 2014 (4) :78.

[3]韩荣, 刘正棠, 尹悦.宋代陶瓷饮器设计中的文人审美观研究[J].包装工程, 2011 (9) :96.

“生态”课堂教学观 篇6

一、生态化的课堂情境———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代诗人白居易妙笔生花, 他眼中的红花绿水、绚丽的色彩都来自于灿烂的阳光。而学生的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也与阳光有关, 因为那是一种源自于光明、温暖、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展现最自然之态, 焕发出学习的活力, 主动感知, 主动探索, 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学习《长江之歌》时, 我先播放这首传遍神州大地、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 学生们兴趣盎然, 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 完全陶醉于优美的乐曲中, 感受着长江的宏伟壮观。这时, 我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反复朗读,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在乐曲和朗读的交汇中, 文章主题得到了有效的烘托。自始至终, 学生都保持着积极兴奋的状态, 有着强烈的探知欲望。

在理解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之时, 一学生质疑:“老师, 长江曾经发洪水, 冲毁房屋, 卷走活人, 我们为何还赞美它?”一听这问题, 我的赞赏之意油然而生:“好问题, 你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随即, 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长江这位‘母亲’为何会‘勃然大怒’?”顿时, 教室里炸开了锅, 同学们各抒己见:“人类破坏自然, 乱砍滥伐, 植被遭到破坏, 没有树木把雨水吸到土壤里。”“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 任意采沙, 使河床下降, 高处的水就会往低处流”通过讨论, 学生关注起环境问题, 明白保护环境重要性!一切是那么自然而然, 一切又是那么在情在理。

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尊重和理解, 在生态化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得以考量, 创新的火花得以迸发, 主动性得以发挥。

二、生态化的师生心态———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笔下的莲叶无边无际, 荷花的灿烂夺目为画面增添绚烂生动的一笔。莲叶的广阔, 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教师宽容开放的心态, 那荷花的鲜艳, 不禁让我想到了学生思维跳跃的火花。

(一) 教师心态

教师最自然和谐的心态体现在教学行为中, 以自己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开放的心态毫无功利地对待每位学生。

在学习《长江之歌》一文时, 当我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惊涛是你的气概……”一个尖细的声音不合时宜地响起来:“老师, 不是气 (kǎi) , 应该读气 (gài) 。”心生不悦的我本想训斥一番, 但转念一想:说不定这位学生说得没错呀!于是我说道:“考查我们查字典速度的时机到了!”我话音刚落, 学生们立刻拿起字典忙开了, 结果证明这位学生提醒得很对。一丝愧疚由心而升, 我向这位同学表达了谢意, 并当众表扬了她的一丝不苟。看着欣喜溢满她的笑脸时, 我不禁假设:如果, 我以不一样的心态对待这件事, 那结果一定会是大相径庭呀!

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怀抱阳光积极的心态, 以真诚的态度, 宽容地处理每个细节, 以真挚的情感对待每个学生, 从师生的互动中体会教学带来的愉悦感。

(二) 学生心态

学生最自然和谐的心态体现在课堂学习中, 富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联系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 不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丰富的想象力激活思维,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如学习《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文时, 当解读雷棣拒绝教授邀请他去哥本哈根大学免费读大学时, 有个学生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太傻了!”无可厚非, 这是学生最自然、真实的反应, 因为, 怀抱一颗真实之心, 以自然之态参与学习, 已成为我班学生的习惯之一, 所以同学们并不急于讥笑他的功利与现实, 而是旁征博引, 从爱迪生到张海迪再到钱学森,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以事实证明:像雷棣这么有志气, 自强不息的优秀人才, 依靠自己, 最终成功一定会属于他的!

课堂要达到一种生态平衡, 要形成师生开放自由的心态, 在师生的互动中, 达到情感共鸣, 共享教学所带来的乐趣,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生态化的学生个性———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代的高骈眼中, 这幅色彩艳丽、情调清和的画面, 无不洋溢着夏日生机盎然的生气。满眼阳光中的“一院香”, 正是夏日的微风悄无声息中送来的, 而学生的独特的个性不也正是在宽松和谐的课堂里潜滋暗长的吗?

在学习《黑孩子罗伯特》一文后, 我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罗伯特, 你会把钱捐给丽莎吗?学生无拘无束, 畅所欲言。有的说:“如果我是罗伯特, 我绝对不会把钱捐给丽莎, 因为那四十二元是罗伯特牺牲了无数个休息日, 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挣来的。”他的话音刚落, 立马有同学反驳:“救人一命, 胜造七级浮屠!”“可战斗机是罗伯特梦寐以求的, 如果把钱捐了, 他的希望也随之落空了。”“钱乃身外之物, 还可以慢慢挣回来。”……

在激烈的辩论中, 学生最终领悟到罗伯特那震撼人心的美好心灵。在和谐的氛围中, 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独特体验得以分享, 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就是课堂教学中蕴含的生命之态。在课堂生态化中, 学生会随着课堂中和谐的节奏律动, 享受文化的熏陶。这样的课堂会成为心旷神怡的生态之园, 生命之花在这里得以自由绽放!

摘要:“生态课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它关注整体, 尊重自然, 追求学生多样化发展以及和谐发展。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交流、互动、共同成长。这样的课堂学生个性凸显、思想开放、创新思维品质得以有效体现。

中国传统伦理之和谐观 篇7

一、和谐伦理观的代表观点

概括起来,中国传统伦理中和谐观的哲学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人与自然的和谐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儒家观点为多。例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些观点都是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又例如,“爱,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朱熹,《孟子集注》)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处要符合自然规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强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开源节流。还有一种说法是“天人合一”、“天为德本”、“法天立道”,但这里的“天”,即为自然法则,虽然说法不同,但同样认为“天”、“理”、“气”等均为自然法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一切道德的出发点,只有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其他和谐。

许多著作和文献都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虽鲜有出现“和谐”二字,但提出的都是怎样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近年来涌现出一种新的伦理观———“生态伦理观”,其实这种伦理观并称不上“新”,从我们以上梳理的脉络中可以看出,中国儒家思想早就已经提出了“生态伦理”,即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和谐,其实这也皆因为近年来关于“低碳”“环保”的提法较多,倡导人类要善待地球和生存环境。因此,万变不离其宗,“和谐”也好,“生态伦理”也好,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根本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依据自然规律处事。

2. 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书籍和文献资料中,人际关系的哲学思想讲到很多,人际关系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的动物,在生活中不免要与其他人进行接触,而人在社会中生存,除了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外,还要应对各种社会规范,如君臣礼节、长幼尊卑、夫妻纲常,等等。

几乎所有的著作和文献都倾向于,将儒家思想的“仁义理智信”归为人与人相处的智慧,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仁”是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义”是处理与外界关系的道德规范;“礼”是处理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智”是处理各种关系的心态;“信”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规范。这五种和谐观是统归了人际的和谐观,在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均有涉及,不能严格地区分开来。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朱贻庭将“仁”、“智”,还有另一个概念“勇”作为一种完善的理想人格,而这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P46),可见还是与前述的观点相同的。此外,对于道德人格,他还有一个补充,即中庸,在保持“度”的前提下调和矛盾,同样是一种追求和谐的体现。

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方面,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更是给出了诸多言论,儒家思想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在这个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个阶层发生接触,和谐处理这方面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由小到大,我们接触的范围有“家”、“国”、“世”,比如“齐家之道”———持家、父子、夫妇、弟兄;“为政之要”———公忠体国、仁民爱物、秉公执法、尊贤惜才、廉洁自守;“处世之德”———尊老爱幼、敬业乐业、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谦恭礼让,等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介》一书则把齐家、治国归为传统伦理的政治观,但是这与人处理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不矛盾。

3. 自我身心的和谐

在个人自我身心和谐方面,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学派分歧较大。简单说来,儒家思想更注重通过修行和改进自身来使个人实现和谐发展。孔子主张“修己”,孟子则主张“存心养性,反省内心”。而道家则倡导不为外物所拖累、奴役,更注重人自身的心灵解放、生命宝贵,更看重自我的价值。两种和谐观虽然截然不同,但是无外乎都是自我身心的和谐。

4. 和而不同

在梳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涉及和谐观思想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不能忽略,那就是“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简单来说,“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就是身体由血、肉、骨头等构成一个整体,是1+1>2的关系;“同而不和”是简单的相加关系,水加上水还是水,1+1=1,其中没有提高和促进的因素。

二、和谐伦理观对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

研究中国传统伦理的和谐观,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对当今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当今社会都是不过时的,尤其目前全球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全球变暖、地壳运动等各种自然界的变化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人们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准则,而早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伦理思想已经为我们指出了一条科学的、正确的道路,那就是只有遵循自然法则,万事万物方能生生不息,而为一己之利破坏自然的平衡,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当今社会要去粗取精,吸取对我们有益的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部分。例如传统伦理思想的夫为妻纲则逐渐为现代社会摒弃,现代社会追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男女之间、夫妻之间早已没有了古代中国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际关系,然而这种和谐的伦理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更有利于家庭团结,而儒家思想的“仁义理智信”至今被奉为中国人处世的智慧。

自我身心的和谐的伦理观更能体现当今社会人们的需要。中国传统伦理观中,儒家的哲学思想更侧重于“修身”、“修己”,如果人与自然或社会产生了矛盾,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先正己。当今社会更加推崇道家的相关思想,比如解放被束缚的身心,更遵从内心的感受。但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这两种关于自我身心的和谐观,都要适度,“修身”、“修己”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必事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工作繁忙之余不要忘记心灵的放松,回归自然、回归本性,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在当今社会,人们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尤其要注重心理健康,适度纾解心中的压力。

“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和谐伦理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一思想,才让整个和谐伦理观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和而不同”的伦理观影响下,我们实现了祖国统一,“一个国家,两种政策”正是“和而不同”的体现,在保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这是一种高度的智慧,是和谐伦理观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唐凯麟, 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吴来苏, 安云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李春秋.中国传统伦理精华[M].北京:同心出版社, 1993.

[5]黄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1) .

[6]杨礼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学海, 2009, (06) .

[7]姜晓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 2007, (06) .

中国传统道德心理观研究 篇8

1、“道”、“德”的出现

从词源上考据, “德”字先于“道”字出现, “德”最早出现于殷墟甲骨文中, “道”字的首次出现则是在甲骨文之后的金文里。在先秦文献中, “道”与“德”多分开使用。在古代典籍中, “道”、“德”是分开使用的, “道”最初指的是道路, 同时也隐含了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参与, 将“道”的内涵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人们思维的提高, “道”包涵了更加具体的内容, 如王道, 皇天之道。对“道”理解上升到哲学层面, 即为世界万物运转所必须遵守的规律。

2、“道”、“德”之间的联系

由于早期的人类社会, 生产力低下, 对自然的膜拜, “德”指“具体行为”。到西周时, 强调内心的参入, 即正直的行为、善行。“德”是对“道”的领悟和运用。

西周早期, “德”字作为一种“行为”或“作为”的意思使用。春秋时期, 孔子认为“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孔子认为道德, 礼制都是可以引导民众的。孟子主张“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善恶之心, 非人也。”他认为人要有同情心和善恶分明, 要有道德判断力。老子日:“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此中的“德善”与“德信”便通于“得善”、“得信”。《荀子·解蔽》中“德道之人”亦指“得道的人”。道德既包含一种内化的过程也包含一种外化的过程, “道”是“德”的内在转化, “内化”指个体将外在要求转变为内在需要的过程。道德的内化指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德”是“道”的外化, “外化”指将内化形成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用行为表现出来。“外化”指强调要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将被个体内化的“德”还需外推与人 (德行) 并使他人也“得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心理观

中国古代典籍中表明道德既指人们所要遵循的必要的社会规则, 也包括人们遵守规则所表现的品质。道家和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部分, 道家认为道德就是人们对道的把握和理解。不是简单地对规范理解而是要个体参与和体悟为基础的, 侧重于一种认知能力。儒家认为道德应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勇。这里指儒家的道德心理, 主要是指促成人们将道德认知转化成实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机制, 即情感上愿意去实践或追求某一道德行为, 意志上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的心理机制。在这个心理动力机制中, 最重要的情感动力是人格培养的自我满足感和人格缺失的耻辱感 (“知耻近乎勇”) 。

三、中国传统道德心理观的特点

1、强调模仿学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古人在对道德的概念理解中采取了注重身教、环境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方法。传统道德概念强调道德就是有高尚品质的人或行为。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圣人的行为就是道德,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因此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向受教育者示范, 或者利用榜样人物的行为向受教育者示范之, 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 激发受教育者有意无意地接受并模仿示范者, 使受教育者产生于示范者类型的行为。道德概念中的古人所推崇的“圣人”的品德或行为, 就是一种模仿学习。学习是通过模仿过程而产生的, 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 (榜样) 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殊的反应方式。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和模仿学习来转变人的心理过程, 来达到“德”。

2、注重认知提高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中“在明明德”指出要领悟和了解“德”才能获得“大学之道”。中国传统道德心理一直强调贵心悟。心悟是一种认识手段, 在形式上看, 属于直觉思维和整体思维,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色。古人认识到, 做个有道德的人说起来很容易, 做起来很难, 强调要有心悟, 提高道德认知, 在内心中增加自己的兴趣, 增强内部强化。《大学》中提出“物格而后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它要求个体必须先进行长期的格物致知, 而后经过修习后才能把握“心正”, 直至“天下平”。在中国传统的道德心理中侧重于道德认知的提高, 将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内化, 激发道德行为。

3、增强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 坚持自身认定的行为方式, 形成行为习惯。《礼记.中庸》中“知耻近乎勇”的意思就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和夸耀的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耻的文化”。古人十分重视通过羞耻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意志。一个人的羞耻感可以克服个体的不良行为, 增强道德行为。

“君子必慎独也”是传统道德心理理论中所强调的, 它是指个体在独处无人监督之处, 仍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按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慎独是一种自律, 自觉地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 培养和造就个人道德行为。

四、传统道德心理观的教育意义

1、培养多维道德观

在传统文化中, 道德的概念不仅仅指行为规范, 而是成为个体的一种内在需要, 是个体行为选择的结果。多维道德观指道德从根本上说更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基于道德内涵的多层次性, 依据对道德的理解自下而上逐层提升的特点, 以个人的心灵参与和体悟为基础, 在自身需要发展的推动下自己创造的道德。无论从教育概念本身还是从一个充分发展的主体来看, 都要求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灌输, 由于试图封闭人的思想而与这种要求格格不入。因此, 对道德培养中, 不仅仅对道德规范的灌输, 而应该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内在精神的发展要求为目标, 重点培养个体对道德的领悟与道德思维能力。

2、让道德回归到生活

中国传统道德心理认为道德来自生活, “道”、“德”的最初概念就是从社会实践的总结出来的。老子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 它体现于万物之中, 涵养万物, 促成万物, 使万物得以自然生息。而“德”是体现于具体事物中的“道”, 是道的功能的体现。人的一般品德心理特征, 无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 以及由此而构建的道德信念, 都是因参与道德实践而产生。因此, 道德教育是要和实际联系, 要用现实生活中事例和榜样进行教育。德育是培养人的德性, 德性来自于社会规范, 因此培养道德就要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和感受。

3、提高道德自律

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从道德自律阶段进入了道德自由阶段。现在国人的道德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一种没有主体的教育, 以单纯的灌输为主。科尔伯格说:“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 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培养道德自律是很有必要的, 个体需要自觉地用“现实的我”与“道德的我”不断斗争的过程, 一旦二者之间趋于融合统一, 品德修养也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 不逾矩”。道德本身来自于社会生活规范。个体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规范, 还要在生活中经受磨练, 才能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提高道德自律, 以便使人们自觉地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于洪燕, 易连云.中西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教育意义[D].西南大学, 2006.

[2]杨绍刚.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3]于洪燕, 易连云.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对学校德育的现代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4]曾建平, 肖三蓉.儒家与弗洛伊德的道德心理之简略比较[J].心理学探新, 2006 (3) .

[5]张忠华, 于福存.论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现代意蕴[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12) .

[6]Hare, W. (1987) .Open-mindedness in moral education:Three contemporary approaches.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Vol.16, No.2, p.99.

领导企业的生态竞争观 篇9

2007年6月中下旬, 原本栖息在湖南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东方田鼠, 随着水位上涨而蜂拥迁徙, 破坏防洪大堤, 啃食粮食作物, 一时间声势浩大的“治鼠战役”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热点。

事实上, 洞庭湖涨水只是此事的导火索。专家会诊后的共识是:人们长期对湖区蛇、鼬、猫头鹰等东方田鼠天敌的滥捕, 是造成田鼠成几何级数繁殖的根本原因。修复食物链, 回归生态平衡才是消除鼠患的治本之策。

自然界的生态和谐规律, 对于研究社会领域中的企业问题同样具有启迪意义。早在1996年, 美国学者詹姆斯·摩尔率先提出“企业生态系统”的理念。他认为, 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投资商、竞争者、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类似于自然界生态圈一样的系统——即企业生态系统。在系统内, 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是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 企业的发展壮大不能是超越这张“关系网”的单边行动。根据詹姆斯·摩尔的研究, 基于我国目前不少行业此起彼伏的“商品倾销”、“促销恶战”等过度竞争现象, 笔者认为, 在处理企业与其竞争者这一对基本关系时, 传统的竞争观值得反思, 而借鉴生态学的原理重塑企业竞争观念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企业生态竞争观内涵解读

所谓企业生态竞争观, 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相生相克原理来处理企业与竞争对手关系的一种理念。在洞庭湖鼠患事例中, 客观存在的生态系统各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原理, 要求人们不能忽略其它物种对人所处整体环境的影响, 即人们对这些物种的非食物依赖性。用这样的观点来看企业, 一是各企业都因对自身利益的追逐而与竞争对手在市场、品牌等多方面展开竞争, 这是企业间相克的一面;二是企业间还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就是相生的一面。一方面, 企业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行业的良性发展, 而每个企业的个体行为又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因子, 这是企业间的间接相生关系;另一方面, 企业的生存发展也需要其它企业的促进、合作与功能互补, 这是企业间的直接相生关系。可见, 企业生态竞争观不同于只讲相克不言相生、视“同行为冤家”的传统竞争观念。它并非不鼓励竞争, 也并非否定会有企业被淘汰出局, 而是要求竞争既不破坏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又不排斥企业间的协作。简言之, 生态竞争观就是和谐竞争、合作共生的企业理念。

生态竞争观对改善我国企业间竞争关系是很有价值的。受传统竞争观影响, 再加上其他不利因素的存在, 我国不少行业长期存在着恶性竞争、过度竞争现象, 比如, 频繁发生的“价格战”、“资源战”、“广告战”、“人才战”, 甚至恶意伤害、侵占知识产权等非法行为也时有发生。据《观察与思考》报道, 2007年1~5月, 浙江省啤酒行业显现出亏损加剧的态势。造成行业性亏损、集体“受伤”的元凶, 就是行业内“低价倾销产品、恶意买断终端、破坏对手声誉”等恶性竞争行为。以“价格战”为例, 如果是因为上游产品价格下降、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推动企业成本下降, 那么下调价格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事实上, 很多“价格战”并非以此为基础, 价格下降的幅度远大于成本的变化。这种所谓“以利润换市场”、谋求垄断地位的做法,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透明化日益提速的今天, 结果多半是事与愿违。作为微波炉行业“领头羊”的格兰仕, 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每台微波炉只赚1元钱的低利润状态, 目的就是凭借这把“价格屠龙刀”将众多竞争对手横扫出局。没想到, 这一“招儿”给自己招来了许多麻烦:前脚送走了“老冤家”LG, 却又迎来新对手“美的”, 接着还有众多洋品牌对它虎视眈眈。有的对手不惜用数百万元高薪挖它的人, 导致它十多位高级营销区域经理集体跳槽。好在格兰仕及时改弦更张, 2006年在行业发出倡议, 呼吁同行“和谐经营”、“生态竞争”, 并付之实际行动, 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

恶性竞争、过度竞争现象的广泛存在, 不仅在微观上侵蚀企业的利润、制约企业的稳定发展, 在中观上破坏行业声誉、阻碍产业升级和市场开拓, 而且在社会宏观层面还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就业波动、商业风气败坏等不良后果。所以, 用新型的生态竞争观替代传统竞争观, 是企业现实的理性抉择。

领导企业践行生态竞争观渠道

确立生态竞争观, 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有效、市场管理规范、消费需求景气、行业退出机制灵活、商风文明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但处于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具有关键性作用。原因有三:一是任何行业几乎都存在一个或几个领导企业, 它们的行为直接构成了行业竞争的基本格局;二是领导企业的理念和行为易被追随企业所效仿;三是从长远看, 生态竞争业态存在的最大受益者也是领导企业, 其积极性更易调动。所以, 践行生态竞争观如果从领导企业的行为路径切入, 就是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

促进行业内形成梯度企业结构领导企业应率先学会肯定竞争对手存在的价值, 控制对市场无止境的占有, 给同业其他企业留有一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原因在于:一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一家企业不可能独霸整个行业。市场占有率越是高度集中, 就越预示着垄断利益形成的可能性增大, 必然会招致行业外其他企业的进入, 甚至引来国际上资本实力更雄厚、技术管理水平更高的企业加入角逐。格兰仕遭受全球企业“疯狂围剿”的事例便是如此。二是梯度企业结构的存在, 能使行业保持持续不竭的生存发展动力, 这对领导企业同样也有意义。三是梯度企业结构能增强行业内互补合作功能, 为维系企业间“共生关系”提供更好的平台。一方面, 较多同类企业的存在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差异化需求, 促进行业整体形象的优化和市场发育;另一方面, 也为包括领导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开展行业内合作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明智的领导企业会选择“适度退却”, 以维护自身和行业的长远利益。“觉悟”后的格兰仕明确提出, 让出30%的国内市场份额留予同行其他企业, 改善微波炉行业内企业的构成。

开辟“蓝海”, 拓宽行业竞争空间遏制恶性竞争、培育生态竞争业态的有效途径之一, 就是把行业的“蛋糕”做得更大, 使企业间竞争的空间变得更为宽广。2004年爆发的“埃尔切烧鞋案”, 从自身原因看, 正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温州鞋商过分集中在低档鞋的生产销售上, 造成西班牙埃尔切的低档鞋市场过度饱和, 激发了当地人的报复。如果放弃部分低档鞋市场, 转向生产销售中高档鞋, 即开辟“业内蓝海”, 情况会截然不同。领导企业应发挥自身的领先优势, 积极延伸产业链, 丰富产品内涵, 扩张产品线, 增加新品种, 挖掘潜在的消费需求。G E、福特等汽车巨头为避免过度竞争, 纷纷在汽车制造产品上嫁接起保险、贷款、理财等服务内容, 从而启动了不少潜在的汽车消费, 扩大了市场容量。此外, 领导企业还可实施多元化经营, 开辟“业外蓝海”。一方面,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另一方面, 又能为行业内多余的资金、过剩的生产能力寻找出路, 客观上弱化行业内竞争强度, 有利于形成梯度企业结构。格兰仕在微波炉行业实施“适度退却”的同时, 又把目光盯在了空调产品的研发上, 很快就跻身于空调业的“三甲”之列。

引领行业创新, 推动竞争方式的改善以往的竞争方式即使控制在法律法规的边界之内, 也并非“上上之策”。换言之, 竞争如果总是着眼于价格、销售渠道、广告等方式, 而不是比拼创新能力, 竞争就是肤浅的、不可持续的, 迟早会发展为“过度竞争”、“恶性竞争”。领导企业应积极展开工艺技术、管理模式、营销网络等多方位的创新活动, 通过创新活动广度的扩展和深度的延伸来体现竞争, 带动行业内其他企业争相效仿, 使企业把竞争的目光锁定在开展创新活动上, 进而形成谁的创新能力强、谁的技术管理水平领先、谁的产品服务质优, 谁就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竞争导向。微软的“I E”网页浏览器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软件之一, 其他公司的同类软件无论是免费或付费, 都无法动摇它的主导地位, 其原因就在于微软不断强化和升级自己的软件, 平均每一星期就会有新的补丁出来。正因微软引领行业不断推陈出新, 所以软件行业的竞争更多的是比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 而不是简单的“价格战”、“促销战”。

上一篇:基础理论部分内容试题下一篇:音乐课堂的有效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