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观

2024-11-28

金融生态观(共7篇)

金融生态观 篇1

1 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问题, 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 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 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 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 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有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来提供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农村金融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一中心而展开一系列改革, 基本确立了农村金融主体运作的基本规范, 建立了农村金融市场框架。但是这些变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现有金融体系所能履行的职能与农村经济增长对金融体系要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2.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

麦金农 (1993) 认为如果政府对金融系统的干预阻碍了金融机构在它们的潜在水平上运行时, 就产生了金融抑制。在我国, 特别是在农村金融系统中出现金融抑制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 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支付能力逐渐减弱, 国家通过对农村金融的干预和控制, 获得了大量的农村金融剩余并将其转移到城市经济领域, 成为国家向国有企业注入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做法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当然, 在国家通过抑制农村金融的手段来控制并转移农村金融剩余的同时, 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那就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缺乏后劲。

2.2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不清晰、不完整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就是国家通过法律、规章等对入股社员的权利和信用社的法人财产权做出的系统安排。根据现代产权理论, 对于任何一种稀缺资源,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建立一套对此种资源的控制和索取的方案。对于信用社来说, 入股的农民和信用社自己就应该拥有农村金融剩余完整产权。但事实上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是处于一种极度模糊和残缺的状态。从农村信用社的资本构成来看, 社员股金约占20%左右, 农村信用社长期经营所形成的积累资金约占80%左右。这些产权的归属本应该是非常清晰的。但实际是模糊的, 这就为地方政府干预农村信用社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借口。从农村信用社的法人财产权的角度来看,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也是极度残缺和模糊的。

2.3 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银行是把资金的供求双方联系起来的媒介。因此, 银行又叫金融中介机构。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的重要形式, 是一定能够促进农村金融的有效配置的,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其中的原因除了农民自身原因以外, 更主要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发生了错位。农村金融制度在形成之初, 其宗旨是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但是随着转轨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竞争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双重驱使下, 它们就逐渐放弃了支农的目标。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 也增大了同一地区内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压力, 从而形成了一个低资源配置效率。

3 重构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结合近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和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重构中国农村“金融功能观”的金融体系, 构建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形式农村金融组织并存, 分工合理, 功能互补, 有序竞争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形成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3.1 优化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3.1.1 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 创新发展模式。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现存的合作金融机构, 在偏远农村事实上成为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各地经济状况和水平不相同, 对金融服务需求也不同。因此, 农村信用社改革也不能是统一的模式, 要因地制宜, 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3.1.2 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农村金融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母系统。在农村金融子系统中, 政策性金融系统则是由政府外生供给的人为构建。按照功能等于环境加结构, 在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上, 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功能的需求, 在发展商业性金融同时, 完善政策性金融。实现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功能互补。

3.1.3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

小额信贷的主要功能是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信贷服务, 是当前不尽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补充, 在实现不同区域扶贫目标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其它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难以替代的, 尤其适合地处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从现实情况看, 小额信贷虽然成效显著, 但覆盖面仍然十分有限, 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尚处于项目试验层面, 没有规范地上升到政府政策的体制层面。

3.2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主体—中小银行体系

农村中的工业制造、商品流通等非农产业并非如农业那样是弱质产业和低利润水平行业, 像农业那样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因而其对合作制类的金融形式的要求相对而言并不十分突出, 其是可以适应以利润为目标、按商业原则运作的纯商业性金融的。农户经济和农村民营经济, 具有预算硬约束, 一开始就是市场导向的, 是市场利率的接受者。因此, 受自身利益函数支配的民营中小型金融机构, 更倾向于通过市场金融过程而与它们发生金融关系, 并按市场利率取得更高的收益。所以, 要保持农户和农村民营经济产出的较高增长率, 就必须存在一个按照商业原则运作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中小型金融机构着眼于发放小额贷款, 有利于农户、城乡中小型企业的融资, 特别是增加对于私营企业的融资。

3.3 加快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 走出间接融资的单一渠道

中国的农业经济要朝着“高积累———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发展, 仅依靠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身积累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是不够的。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可以走“农业经济企业化———农业企业股份化———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的思路。第一,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资源向产业化、都市化转移, 对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农业经营性资产实行企业化运作, 规范企业组织形式, 这是农村经济进入资本市场的前提。目前的农村经济联合体可以采取“农户+金融机构+龙头企业+政策机制”的模式, 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 同时增强农村经济的竞争力;第二, 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向股份制转化, 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奠定市场基础。农业股份企业的形式可采取农户联合兴办、农户参股、龙头企业与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 以提高农户的收益;第三, 通过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 增加资金筹集, 把企业物化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等方式转化为增值资本, 以扩大企业规模,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增强效益。

3.4 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4.1 构建良好的金融法制环境。

法律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主要构成要素, 是健全完善的法制环境能有效规范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 并有效防止金融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现代金融同样是法制金融, 健全完善的金融法制环境是确保农村金融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

3.4.2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金融更是信用的重要载体。再完美的法律制度也会存在法律的真空地带和盲区, 这就为机会主义投机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就要求有一个健康的信用环境为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营润滑。

3.4.3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农村经济的脆弱性、正规金融的高风险性和非正规金融的不规范性, 决定了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改革与创新既要借鉴现代金融监管新思想和成功经验, 又要立足我国农村金融实际, 实现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

3.4.4 完善政府监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 必须在广大农村地区,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培育、发展较完善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即在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建立政府主导并监管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4 结语

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急需品, 构建农村金融功能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工程, 对影响农村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功能的各个因素的改革应同步进行。这种现实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指导农村金融改革, 而现代金融理论中的“金融功能观”, 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要将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塑造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 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必将使农户和农村得到健康地发展, 为全国经济发展作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丁业震, 建设新农村需要完善金融体系.理论学习[J].2006 (10) .

[2]黄宁辉, 中国农业金融成长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0 (6) :22-24.

[3]林毅夫, 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R].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NO.2003026.

[4]徐忠, 单兵突进不利于消除垄断, 农村金融市场应走开放之路[EB/OL].中国金融网, 2004-9-21.

[5]麦金农,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6]谢平,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金融研究[J].2001 (1) .

[7]史建平、周素彦,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理论、绩效与出路.中央财经大学学报[J].2004 (1) .

[8]荣艺华, 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上海金融[J].2004 (1) .

[9]刘民权、徐忠, 农村信用社改革和政府职能, 经济学季刊, 2003 (3) .

解读武进生态文明观 篇2

生态文明观之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追求,演绎生态文明三重奏

武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水岸结合、城乡联动为要求,深入开展一系列生态建设和环境创建。

围绕“水秀”,探索治水新模式。新世纪初,武进率先在全国启动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前后投入达50多亿元。保障水安全。改扩建一批重点水厂,实施长江引水、区域联网供水工程,目前全区日供水规模超60万吨,自来水覆盖率100%。建立健全污染来源预警和饮用水源应急保障体系。改善水环境。建成1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100个村污水集中处理点,改造兴建排污管网600公里,污水日处理能力27.2万吨。同时,对全区河道、沟浜全面清淤。恢复水生态。连续投入巨资,开展重点支流河道整治专项行动,实现堤稳、岸绿、水清、流畅。全面加强太湖流域水源生态保护,3条主要入湖河道达到四类以上水标准。营造水景观。对城市水体实行立体开发,投入2.5亿元建设新天地不夜城水世界;开展湖塘河等“五河整治”,建设滨河风光带;大魄力挺进西太湖,加快构筑“城在水边、水在城中”的亲水城市。

还原“乡韵”,打造江南水乡特色新农村。以平面整洁、水面干净、立面美观为目标,大力开展“整治镇村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专项行动。启动养殖场、屠宰场整治,取缔和整治不达标的养殖场、屠宰场;开展滆湖整治行动,拆除围网5.6万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环太湖7公里岸线均建成植被带;大力开展村庄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农村垃圾废物综合处置利用,全区农村改厕率达98%以上。围绕合理规划布局、环境综合整治、公共事业发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活环境宜居等重点,深入开展环境优美镇、卫生镇、园林小城镇以及生态村、卫生村等系列创建。全区14个镇均创成“全国环境优美镇”,245个村创建成为各类生态村。

瞄准“宜居”,建设生态型现代新城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高起点描绘城市蓝图,全面拉开城市框架,高水准完善基础设施,形成“八纵八横”路网;高标准提升城市环境,建成淹城森林公园、嬉戏谷等生态主题乐园,打造一批商业核心街区和景观大道。推进区域有致绿化。坚持重金“泼绿”,连续实施“七路三口”、“城乡十大绿化”等工程,新增绿化面积近10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推进污染有效治理。五年累计投入各类生态环境建设资金120亿元,环保投入占GDP比例达3.6%。强势推进节能减排、废物处置、废气控制等六大工程,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6分。

生态文明观之二:以转型升级为根本,锻造生态文明支撑极

以打造现代产业为根本,以推进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保障,武进区科学把握建设生态文明路径,在全省、全国率先基本形成节约型和环保型产业结构及增长方式,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和“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

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生态建设。自觉依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全力构建经济、技术、社会、环境等具有较高协同性的特色产业体系。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坚持把绿色变财富,靠生态来赚钱。大力推进设施农业、项目农业、品牌农业,形成30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15万亩西部花木基地、12万亩沿湖水产基地、5万亩东南部经济林果基地。重点打造现代新型工业。积极鼓励符合低碳要求的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五大产业”发展。德国曼集团、美国GE及玉柴、柳工等国内外工程机械巨头纷纷进驻,LED、轨道交通、风电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初具雏形。加快发展“绿色服务业”。培育太湖湾山水风光游、淹城历史文化游、三勤民俗民风游,打造旅游新优势;推动城区“退二进三”,发展楼宇经济、商贸物流等无污染服务业。五年来,全区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速达30%。

以科技创新驱动生态建设。坚持以科技为第一驱动力,引领生态文明。建好创新平台推动转型升级。举全区之力加快集聚创新要素,着力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引进100多家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策源地。发展高新产业示范节能减排。坚持把科技创新项目与生态创建相结合,加快实施“科技引领产业跃升行动”,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92亿元,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量贡献率达64%。运用先进技术推进生态治理。将高科技手段和先进工艺运用于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连续投入4000多万元,优先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项目,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6.5%。

以转变发展方式保障生态建设。注重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发展模式,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武进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培育中天钢铁、鑫瑞特钢等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建立废物资源交换体系,投资18亿元建成中国常州再生资源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产值超百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提标改造污染企业。对照太湖地区重点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完成印染、电镀、冶金等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加大清洁生产力度。5年来,COD和S02排放削减50%以上。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执行土地投资强度管制,推动所有新项目全部进入园区,促进设施共同利用、污染统一治理、土地集约利用。2个省级开发区均创成省生态工业园区,其中武进高新区成为全省首个低碳示范区。

生态文明观之三:以民建民享为常态,赋予生态文明新内涵

武进人认为,生态文明创建历程,其实就是一个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共同获益的过程,是一个生态文明“民治、民有、民享”的过程。

心因生态而齐。党委政府首先带头。坚决抛弃以环境换GDP的陈旧观念,郑重向全区人民作出承诺,大力治污,还群众一片蓝天白云。强化重大事项科学论证和环境评估“第一审批权”,构建贯穿于决策、管理和执行全过程的“生态行政”体系。企业踊跃承担责任。全区环保重点监控企业和耗能大户公开作出承诺,加快工艺技改更新,完善能源审计和节能管理制度,落实主要污染物减排责任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社会各界广泛行动。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倡议,各种日常节能降耗减排行动“从我做起”。深入开展绿色细胞创建,超过一半的社区成为“绿色社区”,129所学校成为“绿色学校”,560家企业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公布的“公众对环境保护满意率”调查显示,武进得分达98%。

业因生态而兴。武进人敏锐地觉察到,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竞争的最后王牌。投资者纷至沓来。许多客商坦言,之所以选择武进,很大程度就是看中武进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看中武进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就是看中武进生态发展中体现出来的责任意识。近5年来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0.5亿美元。荣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一名。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良好的自然生态、产业生态、人文生态,激发出武进企业家冲天干劲,“百千万创业”、“海归创业”等蔚然成风。2010年全区个私注册资本总额超600亿元。名列“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区)”第一名。

居因生态而安。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新理念引入精神领域,推进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的良性互动。以生态发展富百姓。得益于良好的生态,武进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7万元和1.3万元。以生态创建扬公德。喜获经济、生态双效益的武进人富而思进、富而思善,广大企业家乐善好施、回报桑梓,普通市民积极参与“慈善一日捐”活动,全区慈善资金超5.5亿元,每年救助万余名困难群众。以生态文明促和谐。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稳控结合起来,建立经常性生态矛盾排查制度,认真纠正损害群众生态权益的行为。广大市民主动管好自己的“嘴”、“手”和“腿”,努力克服不良陋习,文明风尚在全区激荡。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办公室)

试论生态文明观 篇3

(一) 生态文明观

1. 生态文明的基本涵义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这里的生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生态概念, 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而是动物、植物和自然物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本身就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 是活的有机体, 需要不断地从生态环境中获得能量和养分, 以保证自己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活动。

“文明”一词,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已有记载, 如《周易.乾.文言》中载称:“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在西方国家中, 文明更是普遍用语。1961年出版的法国《世界百科全书》提出:“文明”一词用法甚多, 主要是指“开化的社会”、“社会的高度发达”、“文明事业”等。生态文明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 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从词源学上看, 它与野蛮相对, 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 不野蛮开发, 不粗暴对待大自然, 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2. 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渊源

(1) 中国是一个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 生态文化博大精深, 生态文明精神源远流长。从文明之初就昭示出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生态思想。这种生态文明之火, 经过世代相传和发展, 延续至今。

关于“天人合一”, 我国古代哲人虽然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它的基本思想是人与自然统一, 这是多数人认同的。“天人合一”的比较深刻的含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 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 而不是敌对的关系, 人与动物是共生同处的关系, 应该和睦相处。先秦道家反对凡事以人为中心, 反对人类干预自然, 主张一种安身立命的闲云野鹤式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从个人的角度看, 实在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的本来面目。儒家的态度更实际一些, 孔子在《说卦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 立天之道, 曰阴阳;立地之道, 曰柔刚;立人之道, 曰仁义。”汉代董仲舒认为, 天、地、人三者处于不同的位置, 有不同的作用, 但是他们是“天人合一”的。他说“事物各顺于名, 各顺于天。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的。他又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 地养之, 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 地养之以衣食, 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 不可一无也。”张载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命题的我国古代思想家。他说:“儒者则因明至诚, 因诚至明, 故天人合一。”程朱学派的“天人合一”哲学阐发对中国古代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 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学价值。

(2)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在基督教传统中, 自然界并不是一个自我产生、自我维持的物质世界, 而是上帝的“被造物”。尽管人与自然都是上帝的创造物, 但只有人是上帝按照自身形象创造的, 因而只有人才具有灵魂, 是唯一有希望获得上帝拯救的存在物。阿奎那就宣称, 在自然存在物中, 人是最完美的存在物, 上帝给人提供神恩是因为人本身的缘故, 而给其他被造物的神恩也是为了人。因此, 人可以随意使用植物, 随意对待动物。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它以伦理学为依据, 从人的社会性出发, 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认为伦理学只能严格局限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人类是自然价值的主体, 人类之所以关心自然生态环境, 主要是由于它涉及人类生存、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它认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由人类单方面沟通的, 人类占主导地位, 非人类的自然界无所谓公共利益, 人与自然之间谈不上相互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为了人类的永久利益, 人类应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

(二) “控制自然”的价值反思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正穿越高度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文明阶段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创造物资财富的能力, 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表明, 现代工业文明引发和包含了种种危机, 它作为一个文明体系已经极不适应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要求。

农业文明的出现, 意味着人类对自然改造的能力日益增强, 人类各个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种植业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种族延续, 从命运莫测的依赖自然的生存变而为自主生存和延续, 为此, 人类不断地扩展、开发、占有自然。古代农业重视灌溉, 一向视水利为“命脉”。早在公元前563年, 郑国即在太行山东麓建造水利工程, 进行大规摸灌溉。公元前秦国李冰父子在四川成都平原成功地建造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灌溉成都平原数百万亩稳定高产农田, 两千多年来一直长盛不衰。中国南方水稻田普遍实行灌溉保证了粮食的稳定和高产。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体现, 是为了人类整体利益的就是生态文明。不能一概的否定改造自然, 它体现了文明的程度。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导致生态哲学领域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上的分野。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把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的根源归结为人对自然的支配与掠夺态度, 认为这是受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支配的西方文化对当代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致命影响。生态中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代表着环境意识形态领域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激进的反思, 它以生态学为依据, 从人的自然性出发, 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张伦理学应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认为所有生物都是价值主体和道德主体, 自然物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内在价值, 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物种之间的合作共生关系是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人类在生物圈中仅仅是普通的一员, 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物, 对自然物讲道德、讲平等。人类的行为应当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为目标, 评价人类行为是否道德, 要看它是否“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

(三)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人类和谐

1. 构建具有时代内涵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道德作为生态文化的核心, 是在人与自然的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是人类生产方式发展进步到今天所产生的一种新的人类道德, 它提倡尊重所有的生命, 赋予所有物种生存权利, 把道德对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生命界及其生态环境。道德本来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但当我们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许多令人担忧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重视起来, 并重新审视我们的错误行为给人类发展带来莫大危害的时候, 我们才会真正感觉到, 人对自然也有一个道德责任问题。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社会扩展到非人的自然界, 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确定有助于结束人与自然的敌对状态, 人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也是必然的。人与自然是同一的, 人不过是自然之子, 是作为整体的自然的一个部分, 或者说是自然实体的样式之一。人类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存在。现代人的生活虽然充满人工色彩, 但仍然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只有维护自然系统的稳定与和谐, 才能保证人类生存的幸福和繁荣。

生态道德具有全球性、全民性和持续性, 不仅面向当代人, 更重在面向未来人类子孙后代的命运前途。因此, 生态道德的实施与发展关键还在人类本身。建设生态道德, 首先, 要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 追求自然美已逐步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 按着美的原则和规律, 不失时机地把人们的审美情趣引导到为社会、为人类尊重自然、珍惜生态、保护环境方面来, 不断培养各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高尚情操。其次, 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都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无论割断哪一个链条, 都会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 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同人一样具有生命现象。在维持人的一定的生存质量的同时, 人应该从生态伦理出发, 保护好这些生命的基本生存权。即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也应带着良好的道德意识做出危害程度的正确选择, 从而自觉地摒弃那些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杀无辜的不道德行为。再次, 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2.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 更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硬约束。首先, 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 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 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其次, 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 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再次, 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要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在根本大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 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体现。同时, 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 努力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总之, 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和进步;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进步的一个新阶段;是一种工业文明之后的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 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 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既要慎重对待资源问题, 又要坚持生态原则, 讲求生态效益, 不能损害自然资源, 把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盛广智.管子译注[M].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8.

[2]王聘珍.礼记解诂[M].中华书局, 1983.

[3]张岂之.中国思想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3.

[4]孙振声.易经今译[M].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8.

外语教育课堂生态观探索 篇4

一、课堂生态的概念、功能与机制

从古至今,课堂一直是师生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是人类文化、人类文明传承的舞台。课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也就是凡发生教学活动的地方,都存在课堂。狭义的课堂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育人场所,具体地说,就是指在学校中被用来进行教育活动,以传承、转化和建构教育知识为基本手段,旨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品德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场所。

在文化生态中,生态是指文化类型的生存状态,即一定时代各种文化类型和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冲突、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系统有序的文化结构和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环境。课堂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在课堂生态中,生态一词可以从两方面解读:“生”既是生命(生命教育),又是“学生”;“态”是指形态、样子。概而言之,生态即课堂生命(学生及教师)及其生存空间环境的状态。课堂生态是教育生态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的空间——课堂中的组合体。这个系统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生态主体。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是课堂生态的两大基本要素。课堂生态存在多维复杂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特有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态系统。课堂生态的优劣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课堂生态是以生态思维的方式重构教育理念

建构新型的课堂,它关注课堂的生存空间,关注每一个生态因子及其关联,包括课堂环境、师生关系、教学事件、实践范式等方面,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等基本特征。整体性是课堂生态最基本的性质、最重要的特征。课堂是由各种活动和步骤按照教学规律和模式组织起来的整体形态,也是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诸方面的整体关联。

首先,教师、学生和文本作为课程主体和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活动和交互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相互适应、相互调适,使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以前各自分散的状态到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次,课堂上讲台、课桌、黑板以及各种装饰的位置和搭配等形成的空间文化,教学组织形式构成的活动文化、师生的服饰构成的服饰文化以及师生之间交往构成的言语行为文化等,这些类型共同构成了课堂文化生态的整体。协变性是指课堂生态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某一方的变化会导致另一方在心理和生理活動方面会发生协同变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相互交织,教师情绪的变化对学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为了适应教师情绪的变化必须调整自己,以建立新的心理平衡。教师饱满的精神和高涨的情绪常常会感染并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老师有激情的时候,学生就开始喜欢老师、喜欢课堂,学习效率也自然提高;相反,如果教师精神萎靡或者带着满肚子的怨气走到课堂,或把个人不满情绪迁移于学生,必然会使学生的精神状态陷入低谷,甚至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其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课堂环境也会引发课堂生态的变化。共生性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生活在同一个特定的课堂空间,一方的存在状态以另一方的存在状态为条件和依托,一方存在状态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另一方的存在状况产生影响。师生之间是一种共生互补的生态关系,即在课堂状态中师生之间的发展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教师价值的提升,换言之,学生发展的程度与教师生命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是正相关的;反过来,教师课堂活动价值的实现部分地依赖于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生命活动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三、外语教育生态系统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外语课堂生态又是外语教育生态的子系统。课堂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部分组成,课堂生态的自身功能是通过各成分之间的交换和交流来实现的。课堂生态有四种功能。一是中介与传递功能。课程是指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实践、学习行为和完善人格的文本,是引发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的媒介;文本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教师是传递文本信息的使者,学生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者。二是加工与建构功能。在课堂生态中教师和学生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加工者、还是知识的生产者。教师在课堂上消费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学生主动地消费(输入)文本知识和经过教师加工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知识,实现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的同化与顺应,进而达到发展和成熟的目的。三是调整与适应功能。在课堂生态中,师生关系是流动的、互为依存的。教师加工信息和建构知识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结构等方面变化所反馈的信息,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心态等方面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知识传授、信息流动、技能养成、道德影响的效果。四是促进与驱动功能。课堂环境是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是促进课堂主体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驱动器;学生为了追求学习目标、满足道德需求,会主动采取与目标和需求相适应的态度,从而成为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在自然环境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基础。课堂环境同样存在一种动力机制。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交换是推动和维系课堂生态系统运动的力量。首先,课堂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交流。课堂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二者通过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产生相互联系,教学软硬件设施进入课堂、课程改革理念注入课堂会改变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引起课堂生态系统内部发生积极的变化。其次,师生之间在课堂内部进行着信息传递。教师和学生在相同或不同的信息源下,他们接受的信息会彼此产生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就表现为反馈;教师的反馈对学生会产生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反馈作用也对教师产生了影响,通过反馈环,师生双方维持正常的自动调节功能,完成各自的行为调节、认知调节和情感调节。再次,生态主导因子的转换。所谓主导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生物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子,它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发生变化,但主导因子是不确定的,可以交替变化的。课堂生态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可能交替成为教学中的主导因子,在教学过程中融知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于一体,师生双方共同承担着知识传递、分解、加工和建构的任务。

生态整体性的核心思想是“整体不等于各个部分之和”,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构成一个内部联系密切、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整体的价值存在于完整的体系中,而不是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中,个体是作为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存在的,只有它们投身整个的复杂的关系网中才有价值。在社会学领域,课堂被看作一个微观的社会,课堂微观生态是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知识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也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课堂生态的整体观应着力体现知识技能的综合性、语篇教学的整体性、语言文化的融合性以及课堂设计的系统性等原则。

教育生态学的营养主要源自生态学和生态哲学母体,教育生态观更注重生态因子和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环境,强调用生态环境去规范、控制和优化教育,关注未来,注重综合平衡,注重调动和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营造整体的、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观的思维模式和生态哲学的思维方法对指导外语教育改革,实现外语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浩波.教育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周军.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周培植.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 周兴龙.小学生阅读策略发展及教学研究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

“生态”课堂教学观 篇5

一、生态化的课堂情境———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代诗人白居易妙笔生花, 他眼中的红花绿水、绚丽的色彩都来自于灿烂的阳光。而学生的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也与阳光有关, 因为那是一种源自于光明、温暖、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展现最自然之态, 焕发出学习的活力, 主动感知, 主动探索, 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学习《长江之歌》时, 我先播放这首传遍神州大地、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 学生们兴趣盎然, 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 完全陶醉于优美的乐曲中, 感受着长江的宏伟壮观。这时, 我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反复朗读,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在乐曲和朗读的交汇中, 文章主题得到了有效的烘托。自始至终, 学生都保持着积极兴奋的状态, 有着强烈的探知欲望。

在理解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之时, 一学生质疑:“老师, 长江曾经发洪水, 冲毁房屋, 卷走活人, 我们为何还赞美它?”一听这问题, 我的赞赏之意油然而生:“好问题, 你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随即, 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长江这位‘母亲’为何会‘勃然大怒’?”顿时, 教室里炸开了锅, 同学们各抒己见:“人类破坏自然, 乱砍滥伐, 植被遭到破坏, 没有树木把雨水吸到土壤里。”“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 任意采沙, 使河床下降, 高处的水就会往低处流”通过讨论, 学生关注起环境问题, 明白保护环境重要性!一切是那么自然而然, 一切又是那么在情在理。

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尊重和理解, 在生态化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得以考量, 创新的火花得以迸发, 主动性得以发挥。

二、生态化的师生心态———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笔下的莲叶无边无际, 荷花的灿烂夺目为画面增添绚烂生动的一笔。莲叶的广阔, 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教师宽容开放的心态, 那荷花的鲜艳, 不禁让我想到了学生思维跳跃的火花。

(一) 教师心态

教师最自然和谐的心态体现在教学行为中, 以自己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开放的心态毫无功利地对待每位学生。

在学习《长江之歌》一文时, 当我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惊涛是你的气概……”一个尖细的声音不合时宜地响起来:“老师, 不是气 (kǎi) , 应该读气 (gài) 。”心生不悦的我本想训斥一番, 但转念一想:说不定这位学生说得没错呀!于是我说道:“考查我们查字典速度的时机到了!”我话音刚落, 学生们立刻拿起字典忙开了, 结果证明这位学生提醒得很对。一丝愧疚由心而升, 我向这位同学表达了谢意, 并当众表扬了她的一丝不苟。看着欣喜溢满她的笑脸时, 我不禁假设:如果, 我以不一样的心态对待这件事, 那结果一定会是大相径庭呀!

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怀抱阳光积极的心态, 以真诚的态度, 宽容地处理每个细节, 以真挚的情感对待每个学生, 从师生的互动中体会教学带来的愉悦感。

(二) 学生心态

学生最自然和谐的心态体现在课堂学习中, 富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联系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 不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丰富的想象力激活思维,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如学习《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文时, 当解读雷棣拒绝教授邀请他去哥本哈根大学免费读大学时, 有个学生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太傻了!”无可厚非, 这是学生最自然、真实的反应, 因为, 怀抱一颗真实之心, 以自然之态参与学习, 已成为我班学生的习惯之一, 所以同学们并不急于讥笑他的功利与现实, 而是旁征博引, 从爱迪生到张海迪再到钱学森,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以事实证明:像雷棣这么有志气, 自强不息的优秀人才, 依靠自己, 最终成功一定会属于他的!

课堂要达到一种生态平衡, 要形成师生开放自由的心态, 在师生的互动中, 达到情感共鸣, 共享教学所带来的乐趣,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生态化的学生个性———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代的高骈眼中, 这幅色彩艳丽、情调清和的画面, 无不洋溢着夏日生机盎然的生气。满眼阳光中的“一院香”, 正是夏日的微风悄无声息中送来的, 而学生的独特的个性不也正是在宽松和谐的课堂里潜滋暗长的吗?

在学习《黑孩子罗伯特》一文后, 我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罗伯特, 你会把钱捐给丽莎吗?学生无拘无束, 畅所欲言。有的说:“如果我是罗伯特, 我绝对不会把钱捐给丽莎, 因为那四十二元是罗伯特牺牲了无数个休息日, 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挣来的。”他的话音刚落, 立马有同学反驳:“救人一命, 胜造七级浮屠!”“可战斗机是罗伯特梦寐以求的, 如果把钱捐了, 他的希望也随之落空了。”“钱乃身外之物, 还可以慢慢挣回来。”……

在激烈的辩论中, 学生最终领悟到罗伯特那震撼人心的美好心灵。在和谐的氛围中, 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独特体验得以分享, 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就是课堂教学中蕴含的生命之态。在课堂生态化中, 学生会随着课堂中和谐的节奏律动, 享受文化的熏陶。这样的课堂会成为心旷神怡的生态之园, 生命之花在这里得以自由绽放!

摘要:“生态课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它关注整体, 尊重自然, 追求学生多样化发展以及和谐发展。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交流、互动、共同成长。这样的课堂学生个性凸显、思想开放、创新思维品质得以有效体现。

金融生态观 篇6

金融功能观与金融机构观相对,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默顿和兹维·博迪于1993 提出。传统的金融机构观将金融机构、市场和金融体系既定的划分作为研究前提,所有金融改革和调整都必须维持原有的界定,这种观点与现实金融发展不符,阻碍金融创新,降低金融效率且影响金融业发展。

金融功能观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和组织在横向纵向方面的差异和动态变化。一方面,由于政治、文化、历史和地理等因素,金融机构的运作管理在不同国家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同一国家、地区的金融机构也随时间推进不断变化。

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实现

金融功能观按照金融机构和组织的功能划分了六大基础功能:提供跨期、跨国界及跨行业转移经济资源的资源配置职能;提供风险分散转移的风险管理职能;提供清算结算系统的支付中介职能;归集资源并细分企业所有权的融资功能;发现价格信息并协调跨经济部门的分散性决策;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激励问题。参照白剑眉(2005)对于金融功能具体层次的理解,金融功能归纳为如下四大功能:

1.基础功能。是指提供清算、结算的服务功能和资金融通的中介功能。金融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为产品、服务和资金的交换提供便利,资金融通使资金从盈余方转向赤字方成为可能。

互联网金融以移动支付为基础,通过第三方支付的组织形式来提供清算、结算服务,第三方支付由于支付手段灵活且操作方便满足了众多零散、小额支付的用户需求,成为覆盖线上线下的综合电子支付手段。

P2P贷款和互联网金融门户则实现了资金融通的中介功能。资金供需双方利用P2P贷款平台直接交换信息,双向选择确立借贷关系,绕过银行完成资金转移。互联网金融门户通过“搜扫+ 比价”方式为客户提供及时的金融产品信息,将保险、基金等产品放在同一平台上供客户选择,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满足客户的资金融通需求。

2.核心功能。是指金融最抽象的资源配置功能。依据经济学的稀缺性原理,社会的目标就是利用稀缺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无限欲望,科学合理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是金融系统的核心。

3.扩展功能。包括经济调节和风险管理的职能。经济调节是指金融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工具和手段。风险管理功能是指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即风险通过金融体系进行转移。互联网金融目前还不具备经济调节功能,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达成完全依赖资金供需双方的意愿,与宏观政策牵涉不大,无法配合宏观调控。但互联网金融在风险管理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互联网金融凭借大数据和云计算精确测算风险的发生点和可能性,掌控风险能力强。

4.衍生功能。包括提供信息、激励、引导消费、社会效益功能等。首先,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金融和云计算聚集大量信息,并且通过各类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进行组织化传播,形成标准化、动态化的信息集合。其次,我国目前银行存款利率普遍较低,而P2P借贷利率由资金供求决定,比同期银行利率要高,吸引资金向互联网金融方向聚集。P2P市场导向利率决定模式激励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再次,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如“点名时间”等众筹模式将新奇的想法和创新的产品第一时间提供给消费者,做到“先供货再生产”从而引导消费。

三、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1.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随着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业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金融体系中影响力越来越大。(2)互联网金融虽然依托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机构本质较好地实现了金融的四大功能,但仍存在诸多缺陷。

监管可分为立法监管和放任监管。自由放任监管立足市场有效前提,需满足市场无摩擦、充分竞争、无信息成本、参与者理性等假设,市场价格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所有信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并未实现有效市场的理想状态:首先,互联网金融参与者非理性。投资者缺乏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性质和风险收益了解,不能充分认识P2P信用和众筹项目的投资风险,难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次,互联网金融市场失灵。从垄断视角看,第三方支付等业务迅速扩张,利用规模经济提高收益的同时产生垄断倾向,导致寻租、价格歧视。从外部效应视角看,互联网金融影响力不断增大,涉及的机构和投资者众多,破产成本显著提高,清算结算系统和资金融通功能的实现也导致外部效应明显。从信息不对称视角看,尽管众筹、互联网金融门户等依托电子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集中化组织化公布,仍存在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如网络金融产品的销售重宣传收益轻提醒风险,投资者依赖“刚性兑付”,加大欺诈等潜在风险。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显得尤为必要。

2.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模式。金融监管根据监管主体可分为分业监管、统一监管和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根据监管客体可以分为机构性监管和功能性监管。目前我国采用分业监管基础上的机构性监管,将互联网金融业划分为金融互联网化、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贷款、P2P、众筹五种分设监管机构。各监管机构之间不分上下级,监管范围划分清晰,然而伴随金融自由化、全球化,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趋势,金融创新加快,分业监管有效性受到挑战。

机构性监管有效的两个条件,一是各金融业务间有明显的风险特质区别需要差异化监管,二是市场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监管方和被监管方明确对应,不存在监管重复和监管盲区。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和混业经营,两个条件难以满足,越来越脱离实际需求的机构性监管呈现诸多局限:监管套利导致机构间不公平竞争,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紊乱;混业经营的互联网金融集团通过内部业务流转逃避管制,获取额外收益;针对不同性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相同功能设立两套完全一样的监管班子,浪费人力财力资源。

功能性监管忽略机构本身的性质,根据功能划分监管区域,同种性质的金融功能交给同一监管机构监管,保证监管一致性。不同经营模式和规模实力的金融机构只要提供同样功能的业务就接受相同的监管,杜绝监管套利有助于公平竞争;由于金融功能的稳定性,功能性监管的相关政策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此外,金融功能监管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监管成本,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功能划分为跨地区、跨国界的监管合作提供可能。

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实际,经济环境和监管水平,我国直接建立功能性金融监管制度的条件尚不成熟。我国金融机构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差异巨大,公众金融意识淡薄,金融体系和市场尚不标准等,功能监管制度的建立仍需较长时间的探索。因此,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可以尝试由不完全统一监管中的牵头监管过渡到统一监管,进而实现统一监管基础上的功能性监管。在现有的针对金融互联网化、P2P 、众筹等互联网金融部门的监管机构之外,专门设立一个牵头机构负责各监管主体间的沟通磋商,建立协调机制实现更有效的全面监管。这种过渡有助于在控制转换成本、减少系统风险、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安全稳定,实现功能性高效监管。

摘要: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在金融体系中的影响日益增大。从莫顿和博迪的金融功能观视角出发,借助金融基础、核心、扩展和衍生的四大功能对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与中介、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功能的实现和发展局限性分析,得出监管的必要性和探索未来功能性监管的道路。

浅谈居住环境的生态观 篇7

关键词:居住环境 科技 协调

由于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割裂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人们转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居住环境的生态观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现代科技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居住是人所特有的存在形式,人怎样居住,也反映了人怎样生活。居住使人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联系。自工业革命以来,都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由此也带来了人们居住观念、居住方式和居住环境的变化。工业生产的不良发展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严峻的现实使人们将目光更多地关注到了改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上来。这就使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都市让人们远离自然生长的地方,它使人们不是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充满了征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科技使人们远离了昔日的乐土。因此,“回归自然”、“拥抱大自然”成为了今天人们所追求的梦想,并已经在被努力实践着。

二、居住观念的变化

随着人们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城市绿化的日益发展,近年来,德国建筑专家提出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构思:未来城市里的民居应该逐步创造条件,向植物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成为“植物生态建筑”。如在德国的汉诺威市,建筑师和生态学家联手合作,共同设计规划,建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名为“莱尔草场”的住宅区。民居具有浓郁的回归自然的色彩,其结构为砖木骨架,四壁用木材,显得朴实无华。

这种植物生态居住环境的概念符合了人们心理及生理上的需求,也是健康环境的代表。但是,人们对于自身所营造出的人工环境也不能因此而过于苛责。人工环境代表了人类争取更大的生存自由的技术和水平,它毕竟凝结着长期以来人们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是人们得以顺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努力地重造已经被改变了的自然环境的时候,还应该对都市本身的运转系统给予同样的关注。它才是我们长久生活、居住的地方。

三、都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都市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们以破坏或利用自然环境的方式扩大其居住范围,其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究其根源,还是为了生活得舒适和愉快,而不断追求行为上的方便这一因素。如人总是力图尽量迅速地、方便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这样就常常在没有道路的地方修筑道路,架设桥梁。可以见到的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人们在花草地上踏出的坚实的道路。这也并不为奇。人们改变一处自然环境,使其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的过程,只不过是在某个地域内一个生态系统替代了另一个生态系统的过程。在都市这个生态系统中,也同样存在着能量循环和生存竞争。当人类打破都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时,就会受到平衡失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险,当人们努力维持系统的良性运转时,就会得到平稳的发展。

以往人们在改变生活环境的时候,过多地关注了物质、物理上的便利,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反映。人对居住环境的依赖关系和需求,既有物质层次和生理性的,也有精神层次的和心理的、社会文化的需要,这也是影响系统的一个因素。

四、居住环境生态化的具体内容

首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规划与居住小区的规划上,应当以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与周围生态环境相融合为宗旨。今天的人们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重新追求这种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的环境,通过周围环境的生态化设计达到我们亲近自然的意愿。

其次,综合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弥补居住环境的不足。要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遵循尊重当地的地质地貌,在不破坏当地的植被、水文等情况下加大对绿化空间的设计。在现代建设逐步地蚕食我们原有的绿色空间时,我们要试图通过一些人为的手段夺回绿色空间面积,综合考虑植物的多样性配置和水体的巧妙引入。

上一篇: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下一篇:双因素方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