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地方课程工作总结

2024-10-08

校本地方课程工作总结(精选11篇)

校本地方课程工作总结 篇1

校本课程及地方课程总结

我校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工作已结束,为了更好的促进地方课、校本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我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

(一)对学生的评价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采用考查的方式进行,但作评价记录。内容为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科学发展观、经典诵读。

1.传统文化:(1—5年级)一二年级的学生采取才艺展示,口头测试的方式进行。三至五年级的学生采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考查。

2.安全教育:(3—5年级)采取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了考查。3.环境教育: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制作了一期手抄报,并报送区教体局参评。

4.科学发展观:以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方式制作了一期手抄报。5.经典诵读:(1—5年级)一二年级以书写+诵读的形式进行考查,三四五年级由书写+诵读+综合运用的形式进行考查。

6.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A”、“B”、“C”、“D”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7.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并记入学生档案。

(二)对教师评价

1.科任教师要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记录。2.科任教师按学校整体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 与教学目标。

3.科任教师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调查、查阅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计入业务档案。

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我们建立了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正切合理的评价是我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生命力。

(一)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我们把对学生的评价原则定为:鼓励、鼓励、再鼓励!

校本地方课程工作总结 篇2

四会市地处珠三角的前沿, 具有一定的经济、地域、文化特点, 只要因地制宜地开发美术资源, 把它变成校本课程就一定能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 从而实现新课改目标。

一 合理利用校内的网络开发美术教育资源

我校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电子阅览室平台, 各班级建设了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 收集、整理美术作品和相应的背景资料, 扩展学习资源, 开阔视野。在学校的网络教室中, 学生随时可以进入网络中的世界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及各大著名美术院校, 及时了解当前的美术动态, 欣赏最新的艺术作品, 获取有用的信息。如在教学《意象艺术》一课时, 我先给学生欣赏凡·高的油画作品《夜间咖啡馆》, 然后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寻找咖啡馆实景照片和《夜间咖啡馆》进行对比, 通过比较、讨论两者的不同之处,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象艺术。最后要求学生把两幅图片和文字解释制作成课件, 在班上进行演示, 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华, 最后再把课件上传到学校的教学资源网络空间, 随时供学生参考, 这样就形成了美术资源。

二 合理开发利用校园内的自然资源

我校是广东省绿色学校, 校园环境非常好, 校园里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郁郁葱葱, 绿意盎然。特别是几棵硕大的木棉树, 花开时节显得特别耀眼。木棉树最大的特点是先开花后长叶, 这有别于其他树木, 其生态特点就是美术教学的绝好资源。每年四月是木棉花开季节, 我校初中老师在上初二第一学期国画课《木棉花》时, 就会领学生到校园里仔细观察木棉树的不同形状, 枝叶的生长方向以及木棉花色彩的变化, 并要求他们说说对木棉的印象, 观察后, 老师再出示木棉花的国画作品, 让学生比较画作与实体 (老师课前在木棉树下捡了几朵木棉花) 两者的区别。当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获取了对木棉花的充分认知后, 接下来让他们临摹绘画, 这样, 许多学生的绘画形态逼真, 生动可感。

三 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方自然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要求美术教师能灵活多样地掌握多种手段和技术。如在开发的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的地域特点, 对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加工, 从而获取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素材。其实, 任何学校的周边区域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由于我国教育观念相对保守, 学生活动基本都限制在校园内, 因此本来很好的美术资源因不被重视和利用常常浪费掉了。在教学中, 有时当我们把身边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资源发掘出来, 并通过我们重新整理和艺术创造成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艺术品呈现给领导、学生看时, 他们会感到非常惊奇、惊讶和惊喜。可见, 以家乡周边的自然资源为材料, 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 既可以就地取材, 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 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四会市威整镇有个奇石河风景区, 周边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奇石。由于学校就在奇石河附近, 为了充分利用这独特的资源, 老师常带领学生到奇石河采集造型优美的石头。回来后, 老师利用石头给学生讲述石头设计的基本方法, 指导学生制作彩绘石头, 把这些不起眼的石头变成美丽的艺术作品。每年我们都把学生的彩绘石头作品摆在校道两旁供全校师生玩赏, 使这些“神奇的石头”焕发出夺人的光彩。现在学校美术科组已把彩绘石头课程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教学。

四 合理利用校外地方经济产品资源

《新课标》指出,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发挥校外社会教育场所和设施的教育作用, 不断拓宽学校教育的范围, 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各个系统的联系。对于农村学校来说, 由于它们没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性课程资源, 因此开发课程资源可广泛利用当地经济产品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些地区开办了很多企业。根据这一特点, 可利用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我市是“中国玉器之乡”“他山之石, 四会成器”。四会所生产的翡翠玉器产品种类齐全, 款式多样, 品质上乘。四会玉器产业的发展, 培育了一大批玉雕工艺师, 生产出的玉器产品构思巧妙, 工艺精细, 有许多产品被评为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优秀作品。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上, 评选出的珠宝玉器类金奖、优秀奖作品中, 四会占了大部分。我市有几所中小学在玉器街的附近, 很多学生家里都有加工制作玉器的家庭作坊和商铺。很多学生在放学途中都可以看到玉器的加工和摆件。根据这种有利条件, 我市几所中小学都开展了有关玉器工艺品的制作和鉴赏等课程。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一课时, 老师可直接带学生到学校旁的玉器加工厂, 实地观看玉器师傅制作玉器的工艺流程, 老师可结合玉器实例,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工艺美术的特点, 以及欣赏玉器工艺的思路和方法, 从而深入地掌握工艺美术品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技艺等方面的内容。

五 有效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新课标倡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因为它既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同时又帮助学生了解家乡, 进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四会有一个远近闻名、被誉为“中国古法造纸第一村”的古镇——邓村, 其中以白龙村委会扶利村最为集中和最具规模。走进邓村, 溪畔、河边、山上、村旁, 到处都是郁郁葱葱、枝叶婆娑的竹林, 一条条小溪常年水流不息。丰富的竹资源和水资源, 为当地发展手工造纸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开掘地方文化资源, 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走访, 这样既使他们了解了古法造纸的工艺过程, 又让他们了解了古法造纸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邓村古法造出的会纸, 除了作为祭祀用品之外, 还可作为制作面具、道具和绘画、书法之用。2004年, 广东省美术馆著名画家李钢就用会纸创作了名为《2004雅典阿提亚视觉艺术的奥林匹克》的一组现代国画, 为我国7件参展作品之一。很多学生就利用这种独特环保的会纸制作出许多精美的装饰画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脸谱。每年的艺术节展览, 都能展出许多优秀作品。现在学校根据这种纸的特点开发出了脸谱校本课程。

当然, 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复杂繁多, 学校和美术教师要把好课程资源的质量关, 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真正成为校内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同时,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地利用这些资源,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期充分体现这些课程资源的价值。

摘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合理利用校内的网络开发美术教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校园内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校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经济产品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开发课程。

关键词: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2]仲信生.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J].中国美术教育, 2005 (1)

校本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 篇3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笔者所在的学校座落于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镇湖,是全国闻名的刺绣艺术之乡。独特的地方资源特色造就了本校“刺绣艺术”的特色教育。本校多年前就确定将“苏绣文化”作为本校的办学地方文化特色之一,且围绕苏绣文化开展课题研究,进行苏绣艺术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为此学校特开设课题《“苏绣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和评价研究》、《课程管理(校本课程)视域下:“现代吴娃”综合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等。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评价来继承和挖掘本地的刺绣文化,丰富学生的素养,以此来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提升。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 以刺绣校本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进一步了解苏绣的历史发展、制作过程,学会刺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了解家乡镇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厚实的文化底蕴,从而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领悟家乡的美丽,并懂得怎样去欣赏美、维护美、创造美。

以学校为基准 学校开发刺绣校本教材,开发的幅度和范围,开发的方式和策略等都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以及可利用的地方资源为依据。以此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深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理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人文精神。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效能

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天性爱动,在这些实践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创造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还能提炼品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刺绣”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细心、恒心等个人品质,且在活动中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培养他们交往的能力。

教师专业的成长 学校的特色创建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刺绣文化特色的开发与实践也是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而开展的,推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倡导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管理者、决策者和刺绣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主体参与到新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不同的课程试验,参与完整的课程开发过程,从而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促进专业成长。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举措

建好组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成立刺绣校本《镇湖绣艺》《刺绣奇葩》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研发、规划、督导、评估;成立该校本课程的研究小组,具体负责实施、研讨、总结等;成立教材编委会,具体负责教材的采集、设计、编辑工作。在教师队伍中抓强抓实校本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人人参与,从而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利用苏绣文化教育资源 本校社区是苏绣文化的发源地及生产基地,苏绣的生产、制作、销售、欣赏、研究机构一应俱全,中国刺绣艺术博物馆、绣品一条街等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创设了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再加上学校的苏绣文化特色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舞台。

编好刺绣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保障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具体实施 实施要求:该教材使用对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为此,学校制定了刺绣校本教材的实施方案,由专门任课教师组织实施,可在实践活动课上实施,学校兴趣小组根据实际也可进行有选择性地使用这本教材,教材使用时,要注意让学生领会。学校一手抓艺术水平的提高,一手抓精神品质的培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校本教材的实施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其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发现、探索、创造。体验自身和社区苏绣文化的关系,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组织多姿多彩的活动 校本课程的教育需渗透于其他学科之中,更需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学习感悟。室内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有意识地渗透校本课程内涵或直接学习。室外活动:参观苏绣生产的家庭作坊、制作工场、苏绣艺术馆等,感知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刺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实验中教师认真学习和理解新课改与课程开发的关系,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学生的个性品质,以逐步适应时代、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建设使教师有了展现专业和特长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并与学生共同分享个性化教学的乐趣,逐步提高了自身从教的素质。实践证明,开发校本课程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立新型的教师队伍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学生群体,以及对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汇报 篇4

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的重建是当前学校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学校的发展不可能仅由考试分数、升学率、硬件设施等指标来体现,其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品性。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学校生活中长期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将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我们必须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抓好学校德育和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校深入宣传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增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到了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儿童养成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围绕二七区提出的“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在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而开展的一项特色活动,内容主要是结合各科教学、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开展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书法、小刻刀,大天地、疯狂英语、民族乐器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

学校在开展校本课程和传统文化教育上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抓好典型。

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切实加强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领导。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有效的工作经验,使学校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2、讲求方法,注重实效。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激发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二是坚持多方面渗透,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古诗文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古典音乐欣赏;在写字教学中加强书法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增加国画、篆刻、传统工艺;在体育教学中学习中华武术等。三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遍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对于兴趣高、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组成特长班,单独指导,努力使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造诣。四是坚持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的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地方乡贤文化与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篇5

在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提倡开发校本课程的背景下,必须整合乡贤文化资源和学校德育资源,结合本地乡贤文化,在德育教育的课程开发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乡贤文化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众所周知,乡贤文化是所有精神文化中最值得珍视的“文化资源”。它缘于共同的“生活结构体系”而生成,其凝聚的精神文化也必能对本地域产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作用”。同时乡贤文化也是一切地域文化中特别值得挖掘与传承的“教育宝藏”,能引领本地学生“从小知乡贤、尊乡贤、学乡贤,长大效乡贤、比乡贤、超乡贤”。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更是担当。因此,在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提倡开发校本课程的背景下,我们结合本地乡贤文化,在德育教育的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有效整合乡贤文化资源和学校德育资源

1.挖掘昆山乡贤文化资源。我们昆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从古至今,乡贤辈出。在古代,有明清之际的爱国学者、思想家顾炎武,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元末明初戏曲家、昆曲鼻祖顾坚等等;在当今时代,有担任过联合国副秘书长的金永健,航天英雄费俊龙等等。他们的杰出成就、光辉思想值得广大学生去深入学习了解,并将他们的事迹与思想传承并发扬光大。以《地方性知识观下中小学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子课题研究为契机,我们力图深入挖掘和科学赋予昆山乡贤文化丰富的教育内涵,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道德基础,开发昆山乡贤文化校本教材,让学生对昆山本土的人文历史、杰出人物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仁人志士仰慕之情,并学习乡贤人物的优秀精神品质,并努力效仿,内化为自身的优秀品质。

2.整合学校内外德育资源。多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致力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尝试,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养成教育序列化、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校能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突出教育生活化,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重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宽德育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工作成效突出,获得过全国、省、市级众多集体荣誉。同时我们认真选择了十名课题组人员,其中组长是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昆山市学术带头人,也有课题研究的经验。核心成员中有昆山市学术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也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同时我们还挖掘了家长资源,聘请了一些从事昆山文史研究的前辈参与指导,开设专题讲坛,为老师、学生讲课。

二、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精髓和德育教育内涵

1.正确界定乡贤文化核心概念。通过查询我们了解到“乡贤”一词,文献中出现较迟,明代浙江嘉兴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有一篇《戮子》的明代新闻:“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中丞殁后,其地公举乡贤。”足见“乡贤”是指乡里有德行、有声望的人。“乡贤文化”是地方或区域文化的精华,是先人和前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扎根在故乡人民血脉深处的精神基因。乡贤文化既与地域文化、方志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旅游文化等密切相连,但又有其自身的独特研究对象与价值标尺,具有本地域的唯一性、人本性、亲善性和现实性。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在时代精神观感召下,对乡贤文化的梳理十分重要。乡贤乃本乡的贤达,他们有德行、有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他们以自己的德行和才能,为自己生活的时代做出了贡献,因而受到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崇仰、爱戴。其次,乡贤也可以指在本乡本土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当然也包括一些当时的“外地人”……他们立德、立功、立业,理应在历史长河中永垂不朽,理应引导学生亲近他们。

2.积极了解乡贤文化研究现状。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在对乡贤文化的研究方面取得较大成效的,有浙江省上虞市成立的“浙江省上虞市乡贤研究会”。他们的乡贤文化作了很多的研究和社会推广,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而上虞市多所学校在乡贤文化研究领域也走在了前列,并已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而在我们昆山,也有一批学者、文人对昆山人文历史颇有研究,对昆山乡贤人物如数家珍,在《昆山文化研究》刊物上也时常有昆山乡贤研究的专题文章发表……这些成功经验、珍贵资料都能引领我们如何更便捷、更有效地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加工与运用,这样我们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

3.深入挖掘乡贤文化育人功能。昆山是个环境优美、仁人志士荟萃的地方。作为一名当地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寻找能针对我们昆山地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道德基础,开发适合小学生的目标递进、内容衔接的昆山乡贤文化教育读本,使学生基本把握昆山乡贤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促进学生对昆山乡贤文化的敬慕之情和高度认同,有效内化为具有“贤人”特质的意志品质和思想情感,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人格,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利用昆山乡贤文化,开发一套德育校本课程,相信它必定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也能极大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针对性。

三、积极开发《走近乡贤》德育校本教材

1.对校本教材开发的认识。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确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有规划、有设计、有实施与评价的系统工程,是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理论,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1年1月颁布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作为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就我们学校而言,利用昆山乡贤文化,开发一套《走近乡贤》德育校本课程,引领学生走近乡贤,了解乡贤,颂扬乡贤,学习乡贤,将来做一个有益于家乡,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无疑能极大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针对性。

2.《走近乡贤》教材开发路径。为了编好《走近乡贤》校本教材建设,我们走访了多名专心研究昆山文史的前辈,搜集到了《昆山文史一百问》《昆山历史名人列表》《昆山地方志丛书》等书籍文刊。在课题组人员初选、文史研究者的遴选下,先期初步确定了60名昆山乡贤,并根据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突出成就进行分类、分组排列,然后将课题组成员进行分组、分工,继续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加工。基于有些历史人物时代久远,资料查询困难极大;有些人物在昆山生活居住、工作及贡献等方面尚有争议,所以最终我们确定了45名要编写进校本教材《走近乡贤》的乡贤人物。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为了确保资料的翔实,继续拜访文史研究者,并请他们带领我们参观过位于昆山亭林公园内的顾炎武纪念馆、顾鼎臣的“崇功专祠”,也曾走访了位于千灯古镇的顾炎武故居、顾坚纪念馆等,听取他们的一一介绍。

四、探索实施《走近乡贤》教材有效方法

1.保证课时落实。教材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课时的真正落实。为此,学校责成教务处、德育处予以协调,将每月一节班会课、一节地方课程作为《走近乡贤》校本教材的教学时间,并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认真组织集体备课,编写教学设计稿,定时组织听课、评课。在上课之后再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材编写,并修订教学设计,甚至修改教材,力争不断修订、完善教材。

2.注意三个结合。在《走近乡贤》教材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几个结合:一是与语文等国家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地方课程教学结合,特别是与品德学科教学结合;二是与德育处、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三是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

3.强化实践体验。课堂教学虽然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但有效开展课外实践体验活动,既可深化又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走近乡贤》教育学习除了开展课堂认知学习以外,我们还采用了社会实践、观察思考、体验感悟为教育手段,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读、讲、演、赛”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做乡贤”系列活动,如参观顾炎武纪念馆、费俊龙航天活动展示厅等,走访乡贤人物等。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乡贤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使命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合。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篇6

汪科文

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切实贯彻落实新课程,依据“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步确定“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的校本课程主题。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改革步伐,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程氛围,构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全力打造我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校本课程的办学质量,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校本课程已经初见成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我们首先确立了“全员参与创建校本课程特色学校”的观念,建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校本课程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明确领导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校本课程特色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我们建立了学校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各有侧重的工作局面,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特色建设管理网络。管理部门主抓管理,监督整项工作的运行;教育部门要求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乐学,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会学;后勤部门负责硬件配备,资金运转,做好配套和协调工作。这样各部门分工合作,确保了校本课程特色工作的顺畅运行。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和《校本课程评审办法》,本着“校本课程要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要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地域特点,从教师队伍优势、周围社会资源、学生生活环境中寻找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资源。根据学校所处文化、的优势及学校师资队伍的优势,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充分利用本地人文环境、地方特色、名人古迹、物质资源等优势,开发出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教师喜爱,得到家长社会充分认可。

三、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为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我们建立了健全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和沟通网络和持续的校本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支持系统。积极争取专家的指导,积极争取与社区取得积极的对话,获取广泛的支持。充分利用区教育信息网获取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建立校内、校外两个支持系统。同时,逐步形成了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认真实施校本课程的各项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自律的校本课程内部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四、优化师资,奠定基础

要创建文化特色学校,需要有一支素质高、事业心重、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作基础。创建之处,我校就严把用人关,通过多层次选拔校本课程教师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为增强校本课程师资力量,几年来我校陆续引进骨干教师多名,充实我校的校本课程教师队伍。

为培养校本课程教师的教育素质,我们还大力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狠抓教师基本功。配合学校新老教师“老带信,传帮带”活动的开展,我们有意识地让新入行的教师和有经验的资深教师结成对子,每学期要求新教室上汇报课,指导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优质课,有效的形成了互帮互助的风气,促进了新老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根据学校“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办学原则,我们经常邀请传家学者来校开设校本课程教学讲座,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与观摩活动,开展多种校本课程教研活动,取长补短,互相交流,使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观念、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同时,我们也努力为我们的教师争取机会,搭建平台,通过竞赛课、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等演练,展示自己的个人风采和魅力,提高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五、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我们从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优化课堂教学,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1)创新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提倡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开放的活动空间和创新的激情。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校本学科组的教师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指南》等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开展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反思教学,进行教学实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了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2)创新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我校为推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加大了硬件的投入,另一方面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我校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整体优势。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每位老师自己制作课件,每节课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实现校本课程教学立体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实践与创新的广阔天地。

六、开展特色活动,收获教育成果

学校本着“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寓教于乐”“全员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为全校师生搭建展示与表演的平台。在近两年的校本课程教育中,我们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开展“古诗诵读、国学经典表演”比赛,校本课程学期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生活的同时有效地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与家长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称赞不绝于耳。不仅如此,我校已经形成了说、读、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又是再创造的艺术。

校本地方课程工作总结 篇7

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是新课改的需要

(一) 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是构建和发展地方选修课程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利用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 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 关注学生的个性, 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来构建和发展地方选修课程, 就在极大程度上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有效解决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素质问题, 校本培训就尤显突出。

校本培训, 本身就是从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 为了更好地解决工学矛盾和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 让教师立足于学校, 将日常的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整合在一起, 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研、培训手段和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有机结合, 紧密结合教学实践, 在专家、培训者、教研员和高水平同行指导下, 积极参与对实践新课程的教学行动研究。

而选修II的构建, 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与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等同发展。“自主”则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地方选修课则为教师信息技术自主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教师之间发生的个人自愿、自觉的行动, 它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 教师不再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受器”, 而是地方选修课程构建中自身发展的积极参与者。

(二) 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是新课改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课改实验过程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怎么改, 没有现成的答案, 要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摸索解决。研究表明, 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 也不在于过程中的脱产培训, 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教师把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其正确与否。这样, 才能不断修正错误, 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只有几乎所有的教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学校也才能形成特色。

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必然出现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这就要依靠校本培训来解决。因而, 必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校本培训制度, 使教师尽快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以此来促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推动教师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

实际上, 许多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基本到位, 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制约着学校信息化与教师信息化的发展, 表现为教师尚未形成教育信息化的理念, 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认识尚停留在了解、听说的层面;教师极少主动使用这些设备来优化教学, 更多是为了公开课、竞赛等活动而准备;现代化教育设备的运用还存在缺陷;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技术的层面上也较为欠缺;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非常丰富, 但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交流相对很少。这些问题都有待于通过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实践给予解决。因此, 着眼于地方选修课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任重而道远。

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的途径与机制

(一) 校本培训解决的是服务于选修课程的“工具”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帮助教师掌握一种或几种技术, 不是要培养技术的专家和计算机高手, 而是要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修改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各种技术特性并能将这些技术与地方选修课程的工作结合起来。

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 尤其对于学科教师, 自己的特长和学习重点应该是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和规律。如果他们用很多的时间来学习计算机专门技术, 就容易失去自己的特长。技术的出现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帮助他们减轻自己的工作量, 而不是要陷教师于技术学习的泥沼中, 在技术学习的重压下喘不过气来。对于学科教师, 只要掌握基本的技术, 对技术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 了解技术的作用和局限, 才能足以支持他们使用这些技术构建和开发地方选修课程。

(二) 以开发地方选修课为目的, 针对性强

技术的学习不同于知识的学习, 不能采用讲授知识的方法来培训技术, 对于不同的技术内容, 也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果在技术培训策略的选择上不合理, 那么内容的选择就失去了意义, 技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也就无法达到了。在教师培训中, 我们可以根据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对象的差异性、时间的业余性, 坚持全体参与、分类培训, 分层推进、整体提高的原则。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做法。精选培训内容, 保证全体参加培训教师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强化操作能力, 以实际应用为主。例如, 针对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录音带与MP3音乐播放出现矛盾的问题, 可以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实物投影仪、班班通系统的使用培训;专门对英语教组进行怎么把录音带转化成MP3音乐的培训, 这就解决了如何把地方民歌民谣转换成MP3, 从而可以开设地方音乐赏析课。这样, 不同层面的教师都掌握了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 熟练地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辅助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中, 的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速了学生的感知过程, 促进认识的深化, 增强了记忆, 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感到受益匪浅, 于是产生了进一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学习热情, 积极主动参加培训, 从而进一步推动地方选修课的开发与研究, 凸显学校特色。

(三) 地方选修课程的开发就是教师信息技术个性化的需求

在每次培训中, 总有一部分教师因为选修内容的不同要求, 对不同技术学习有强烈的渴望, 又具备一定的基础。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为他们特别开设一些较深入的技术讲座与技术交流辅导, 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技术水平上参差不齐。因此, 在培训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大量个性化的指导, 而对于大多数教师培训而言都无法提供足够的指导教师。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转换思路, 从教师身上找指导力量, 发挥技术水平较高教师的作用, 以满足大量个性化指导的需求。在校本培训实践中, 通常将教师分成学科小组, 每个小组既有一两位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 也有部分水平较低的教师, 通过布置技术学习任务, 要求小组协作完成, 并且不仅评价教师个人的作业, 也评价小组的作业。这样, 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除了要完成自己的作业, 还要帮助组内的教师完成作业, 给他们提供技术学习的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师指导的不足。

解决了学科内的问题, 那么, 这个学科的地方选修课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就基本完成, 教师就可以发挥个性化去发掘具有个性化的地方选修课程了。

(四) 突破时空, 针对特别选修课要求的网络培训

对于具有极具特色的选修课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如动漫制作, 可以设置特别的网络专题培训。首先, 把选修课中信息技术操作的一些关键性的知识要点发在学校网站上或做成幻灯片, 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出现问题后的解决办法, 让教师边看操作步骤边练习。如果还不懂, 还可以利用网络办公系统中的信息交流区, 进行网上交流或个别辅导。有了这些现代教学媒体的支持,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老师们都知道先看提示, 大部分的老师看完提示后就把问题解决了。这样的学习使教和学都变得轻松起来, 避免了我们许多重复的讲解, 又集中解决了许多重难点问题。其次, 可以建立特别选修课要求网络资源库。通过资源库的建立, 教师可以集中解决这些选修课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从而, 有利于促进选修课的质量的提高。

(五) 督促激励, 形成促进选修课发展的信息技术培训机制

选修课的发展, 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 一个好的激励机制, 不仅解决了教师自身的素质, 更能促进地方选修课程的长足发展。如, 班班通网络系统的建立, 要求教师选修课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课堂, 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教案, 现代信息技术成绩进考核。又如, 规定各级各类教坛新秀、教学骨干的参评教师, 计算机应用能力必须达到全国等级考试合格以上的水平, 计算机应用能力达不到市级等级考试合格水平者, 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凡在开展地方选修课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 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这些措施, 有效地激励着教师把提高选修课信息技术水平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目标, 不断地追求、学习、发展。

在评价培训成绩方面, 改变过去培训的评价只看最后一次考试的做法。第一对教师的学习过程评价, 主要内容有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 当前学习成绩等。第二实践评价, 最终的评价还要考核到培训结束后, 在指定的时间内, 教师能不能把学的东西在选修课中应用, 以及应用的效果怎么样。如运用信息技术与选修课程整合的次数、发表相关论文的篇数、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的个数以及学生的反馈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第三, 评价要人性化。这是指评价既要有一定的规范, 又有一定的灵活;既要有一般的标准, 又要有个性的内容等, 要成为让学员认识自我, 超越自我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苏刚石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研究综述.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J]2012 (6) .

校本地方课程工作总结 篇8

下面,笔者就如何挖掘闽侯县以及闽侯县洋里乡的地方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遵循原则,找准开发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活动领域、开发线索、学段目标及活动方式,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它们共同搭建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的立体框架。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应遵循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针对所在学校、学生、地方的差异,根据所确定的活动主题、学校和地方特色、学生特点的不同来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时,不仅要考虑校内课程资源,还要考虑丰富的校外自然与人文环境等资源,做到校内外资源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应遵循经济性原则。由于学校的财力、教师的精力、学生的学习时间等都是有限的,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尽可能地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二、挖掘地方资源,奠定开发基础

地方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库,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自觉地把理论知识与直接感受和活动体验结合起来。下面,以闽侯县地方资源为例,谈谈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拱卫省城福州,是中国橄榄、根艺之乡。

1.闽侯名人。

《走进闽侯名人》,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制作PPT,从闽侯名人的生平简介、人物评价、主要事迹、轶事趣闻、相关纪念、书法成就、故居等方面进行研究。闽侯名人众多,通过开展走进闽侯名人活动,让学生认识闽侯名人,学习闽侯名人可歌可泣的事迹。

2.闽侯美食。

《走进闽侯美食》,分为实践准备、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延伸四个阶段。通过搜集有关闽侯美食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到现场访谈闽侯美食从业人员,了解闽侯美食的种类及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就近观察闽侯美食的制作过程并品尝美食,用制作活动手抄报、幻灯片等方式进行展示。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热爱家乡的情感。

3.闽侯风景名胜。

《走进闽侯风景名胜》,带着有关风景名胜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温泉资源)、发展历程、人文历史(文化记录、传统习俗)、景区交通、景区景观(景区概述、水项古道)、景区特产(果品、手工艺)、旅游攻略(旅游特色、旅游住宿、住宿提示)、交通信息等问题,走出校园,走进景区,走进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立志长大后为家乡作贡献的远大抱负。

4.闽侯特色水果。

《走进闽侯特色水果》,闽侯盛产橄榄、柑橘、龙眼、荔枝四大名果,誉为“八闽珍果”。其中,橄榄分布区域广,种植面积大,产量多,1996年,闽侯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评为“中国橄榄之乡”称号。引导学生从主要品种、产地分布、营养成分、历史发展、地理标志、产品荣誉、相关信息等方面,了解闽侯特色水果。

5.闽侯工艺品。

《走进上街根雕》,让学生从根雕艺术(流派、特点、价值)、创作的基本手法、制作过程(采集根材、去皮清污、构思造型、雕刻成型、打磨、上色)、工具及辅助材料、防裂处理、根材防菌防虫等方面认识闽侯上街根雕。

《走进鸿尾竹编》,从竹编的历史源流、特点、流程、地域、分类(细丝工艺品、粗丝竹编工艺品)、历史、名人、作品、传承意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展望等方面认识闽侯竹编。

6.闽侯特色农产品。

《走进闽侯茉莉花》,引导学生从茉莉花的形态特征(叶、花)、适应气候、地理分布、分类学、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盆栽养护(施肥方法、土质、上盆、水分、喜肥、修剪、换盆、换土)、花期管理(修剪、施肥)、花期养护(综合管理、装土定植、植后管理、成株管理)、病虫害防治、主要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物种分类(单瓣茉莉、双瓣茉莉、多瓣茉莉)、植物文化(花语、传说、歌曲、文学诗词)等方面了解茉莉花。

7.闽侯民俗文化。

《走进闽侯民俗文化》,让学生了解“半丈”(神诞节)、坐花轿、拜堂、闹洞房、抓晬(zuì,周年,特指婴儿周岁)、缚手关、祝寿、花朝节等闽侯古代传统习俗。带领学生走进位于闽侯县城、与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隔河相望的闽都民俗园(生产民俗园、生活民俗园、文化教育园),了解、体验闽侯民俗文化。

8.闽侯古桥梁。

《走进闽侯古桥梁》,引导学生从古桥梁的简介、人文历史(相关史料、建筑历史、关联名人)、旅游信息等方面了解闽侯古桥梁的知识,学习先辈聪明巧妙的建桥技艺,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體现地域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应体现地域性,根据当地的乡土和人文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支持,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洋里小学学区地处闽侯县西北部山区洋里乡,可以根据本地地理气候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发“走进闽侯洋里”校本课程;内容可包括:

《寻找洋里历史名人》,如,张利民(1598-1663年),明崇祯庚辰年(1640年)进士,桐城知县。从他的生平简介、主要事迹、故居等方面进行研究。

《走进洋里风景名胜》,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如,位于梧溪村的梧溪山寨、位于仙洋村的南闽越王庙、位于洋里最高峰的天然原始湖——天湖顶、龙潭等风景名胜。

《走进洋里“三苦”特产》,从“三苦”(苦笋、苦菜、苦橘)特产的介绍、功效、吃法、产地、诗句等方面,了解“三苦”特产。

通过挖掘地方资源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和主动参与,不仅密切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美术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篇9

2011—2012学上学期

时光流逝,转眼又一个学期过去了。本着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个性品德的目的。其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为了这目标的实现,我们注重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这个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很积极努力,在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从四方面总结了这学期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体会:

一、切实的学习计划

我们的兴趣小组成立初,首先决定在每个班中选拔一些有一定绘画才能的学生,让他们接受绘画方面的系统训练;注重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兴趣引导他们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本学期的活动中, 主要从绘画方面着手,以基础课程线描、色彩为主。一方面,学生对美术书中有关这类的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绘画的乐趣。

同时,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足的奋斗目标

有人说,美术组活动就应该以绘画为主,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和技巧。我觉得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你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唯一主角的现象,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总之,美术兴趣小组的建立是很有意义的,他为许多喜欢美术的同学深入学习美术创造了一个平台,增强了他们的美术素养,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五三学区五三小学

于晓梅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范文 篇10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李庄子中心小学二(3)班

通过一学期的“小小种植园”的校本活动,同学们有了很大的收获,学会了亲自动手种植玉米,学会了如何平整土地,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能力。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获得适合自己享受终身的学习方法应该是方向。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追求学生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发现敏感度,在学习中感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发展。现将一学期来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本学期我们的校本课程还是以“小小种植园”为主,同学们从开学初就认真准备,他们对于实践活动非常有兴趣,从动手劳动中也学习了不少的技能,也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丰富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在实践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这一学期的实践中,同学们从原来的什么都不会干,到现在的学会使用工具,学会干活,有了一个很大进步。这一学期的实践活动我们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法激励同学们开展竞争活动,小组之间互相比赛,互相学习经验,使全班同的能力共同提高。我的目标是追求完美,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以小组评价的形式,强化集体合作意识。

三、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同学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帮助同学们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收获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总能保持对农活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同学们在乐中学的最终目的。

四、收获与展示

通过一学期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学们从丰收的果实中也体会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顶外我们还搞了一个小小的展示会,其中包括我们的劳动成果,和我们的绘画作品。

五、交通安全记心中

这一学期的校本教研工作顺路的结束了,同学们也从中学到了许都交通安全的知识,在这一学期中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了。全班22人,达到了100%的交通安全。无一人出现交通伤害事故。这说明这学期的交通安全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后的校本课程中还应该继续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地方文化在的校本课程中的意义 篇11

【关键词】校本课程;本土文化;教学改革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由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构成,一个是代表国家、民族的制度性主流文化,另一种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人类学家把两种文化传统称为大传统与小传统。两种文化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既拥有深层文化理念的共同性,二者之间又是“互动互补的”;如果说前者代表了一种抽象的、统一的、核心性文化,并且引导文化发展的方向的话,那么,后者则体现了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及习惯,是“现实而功利”的,它为前者提供了许多真实文化的素材,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

按照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说法,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和国家与民族制度性的主流文化相对应,地方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个体及知识,通俗地说,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地方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地域性是地方文化最主要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文化,其表现形态各异。地方文化地域性特质是一个地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无论是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存、地方传说等地方性知识的显性文化,还是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等地方传统与精神的隐性文化,无一不渗透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地方文化所孕育的个体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因其特有的地域文化的特质而使他有别于另一地域文化所塑造的个体。而对于从小处在地方文化包围中的个体而言,地方文化在其成长过程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构成个体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最终通过其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精神观念等表现出来。用社会学的话语说,地方文化通过形成一个在语言、信仰、艺术、道德风俗及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而呈现的地方性群体彰显其地域性。这个群体所展现出来的是该地区人民“共同的语言习惯、行为方式、价值框架和一种集体的自我形象”。地域性使地方文化这种由某一地区成员集体实践、共同创造、界定出来的文化成为了“同一性文化”。杰佛雷·赫德尔认为,这种同一性文化“渗透所有的事物”,它能够使个体内心深处滋生出共同的地方性情感,并具有使人获得归属感的品质。

二、增强学生爱乡爱土的情感

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回归学生生活、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地方文化不仅是个体形成地方性情感的土壤,使他对该地区产生依恋感和认同感,而且是个体精神活动的最初及最重要的场所。可以说,个体既是地方文化的主体,又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他与地方文化息息相关,须臾不能分离。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回归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体现。人类学家指出,地方文化面向社会大众,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文化。它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而且本身就是一种并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重要影响的真正的生活。、事实上,依托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使校本课程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理性地建构地方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增强爱乡之情。

三、传承区域文化,构建和发展地域文化

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传承、创新地方文化的内在要求。课程是一种文化选择。文化是课程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它既为课程提供了基本知识体系及内容,也决定着课程的内涵与品性。“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地方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地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其先进部分不仅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推动该地区的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且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承传地方优秀文化,使其连绵不绝、流传不息,不仅是生活在这一地区成员的共同不可推卸之责任,更是这一地区学校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所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地方文化及地方知识一直被排斥在学校的课程之外,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充斥学校课程的是所谓建立在西方认识论基础上的“科学”的知识,学生对孕育于它们的本土社会和本土人民越来越陌生、越冷漠。因此,通过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加强学生地方文化认同以及地方文化关怀就成为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如果说个体在日常生活及与地区成员之间交往中所获得的地方性知识仅仅是一种在自在状态下无意识获得的,缺乏理性或批判精神,那么,通过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引导学生亲身调查、探索与体验,对地方文化进行反思、批判,从而掌握本土知识,汲取其优秀的精神传统,正是学校教育实现历史使命、完成地方文化延续和创新的重要体现。虽然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地方文化的氛围中,对地方文化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但常常因为“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其真面目”,对本土的文化缺乏系统、全面了解与自觉认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众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崇尚“越轨、反抗、狂欢、无节制的消费”和以强调“无深度”、“直接性、强烈的感受性、超负荷的感觉、无方向性、记号与影像的混乱”等为特征的消费文化正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的追捧。 地方文化更是被许多学生放逐到了视野之外。处在这样的时代状况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地方文化,引导他们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把个体精神发展的根留住,让地方文化这一瑰宝在教育变革中散发出应有的光芒,并获得强大生命力。

课程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建构、提炼着文化。“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文化的工具。”因而,赋予校本课程以文化底蕴,也是培养学生文化创造力,尤其是创新地方文化的需要。荷兰文化学者皮尔森指出:“‘文化这个术语与其说是名词,不如说是动词。……文化的一个方面是传统,即所有物和规划的传递,然而这种传统是包含在人的活动的变化之中,是包含在现存文化形式所体现在无数变化和发展的可能性之中的。”因此,在认知和理解文化时,不能把文化作为一个已完成的事态、一个现状,而是把它作为现代文化构成其一阶段的历史过程。“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既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也就是从这个角度说,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和建构的。“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保持开放性,才能获得时代意义上的恰切性内涵与标准。”从地方文化本身的构成看,也很复杂。它既包含着许多积极先进的内容,同样,也夹杂着有许多负面的东西,有的甚至可称为陈规陋俗。因而,自觉的、有意识的开展地方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和创造意识,而且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地方文化的建构与塑造,从而推动一个地区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进行理性质疑及批判反思,尤其是注意把时代发展状况下的新价值、新观念、新道德、新规范融入到地方传统当中,通过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上一篇:律师事务所函范本下载下一篇:描写冬天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