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2024-07-15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通用9篇)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1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2013——2014 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以增进小学生健康、增强学生德修养为主要目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国防、传统文化、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的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开设课程《卫生与健康》(三四年级)和《长在宜昌》(五六年级)。

一、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国防教育方面

通过国防教育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关国防方面的法律法规,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母亲。母亲的安危,同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该热爱祖国,热爱母亲,为保卫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做出贡献。

3、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激发学习传统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4、环境教育

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5、科学发展观教育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那个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感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二、教学措施

1、各年级各种地方课程采取穿插交替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中要有选择、有摈弃,选择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内容,保证开足地方课程课时数。

2、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力求选择适合学生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学生喜爱的卡通画插图、图解、连环画等材料,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做做学学中达到教学目的。

3、对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诗文进行诵读、记背,再慢慢品尝、感悟。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同时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夯实我们民族的根,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4、加强地方、校本课程实施建立满足学生要求的各种地方、校本课程。

5、为保证地方课程的正常开展,并不断完善、充实和提高,建立管理、检查、评估、安全操作、学业考核。

樊秀河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2

目前, 杭州市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主要有:反映浙江省丰富的区域教育资源, 面向本土、服务本土学生发展需要的通识教材《人·自然·社会》;整合了杭州的自然、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本土知识, 融合了道德、法律、安全、人口、健康、城市、环境等社会常识的专题教材 (义务段) 《我与杭州》;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 以开放的视角整合了杭州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现状并把第二课堂场馆的相关内容贯穿其中的专题教材 (高中段) 《杭州人文与社会》。

众所周知, 地方课程的师资队伍近乎“零起步”:一是没有基础, 上岗前的培训缺少课程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二是传统学科教学方式的巨大惯性, 使得很多教师在地方课程的教学中沿用了口授灌输的教学方式, 且许多教师对地方课程的教学仅有使命感和“良知”, 缺乏专业的荣誉感, 因此教学效果普遍不够理想, 离课程的根本目标有较大距离。这样的情况目前尚无法进行根本性的改观, 但在现有教学框架之下, 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向课程的根本目标前进一大步, 仍是有可为的。

近几年, 我们一直在探索改进地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几年的努力, 我们体会到贴近生活选取资源、自拟目标重组资源、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提高是实施地方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 也应该成为实施地方课程的指导理念。

一、贴近生活选取资源

地方课程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关心社会,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如果课堂教学中选定的题材脱离学生的具体生活, 与学生的距离比较远, 就不能引起学生共鸣, 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如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内容”开展地方课程教学, 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一】“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教学比较

“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是《我与杭州》 (老版本) 第七册的第十九课,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目:让杭州的天更蓝, 让杭州的水更碧, 让天堂远离垃圾。以下是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 (教学对象为浙江省桐庐县三合中学的学生) :

教师一

[引入]介绍杭州的空气质量排位 (数字说明) 。

[提出问题]问题为:“你觉得杭州的环境如何?” (引出“生活环境”的概念并加以解释)

[情境创设]介绍杭州的重工业区半山的相关情况。

[活动]首先提问:“如果你是将入住半山的公民, 你会给我们主管部门提什么建议?”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关停搬迁半山重污染企业, 如杭州炼油厂、杭州玻璃厂、华丰半山发电厂。”接着向学生介绍:“杭州的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气的排放。此外还有个严重的源头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之后, 学生再围绕“作为环保小公民, 你在这场空气保卫战中能做些什么?”这一问题开展活动。

教师二

[引言]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 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答案是来自学生的生活) 。

[引出]教师介绍:“近年来, 我市采取了污染防治措施, 目前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水平为轻度污染。我市的水经过排污控制与改造, 全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良好, 湖库型和地下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我市的垃圾经过处理和利用, 资源的损失也大大降低。” (与当地资源紧密结合)

[活动]教师要求学生“寻”:“我们校园里有哪些主要的环境污染?”然后出示在校园里拍摄到的一段录像, 并让学生“思”:“哪些污染中有你的‘一笔’?我们需要一个纯净的校园, 你能为我们的校园做些什么?”最后, 教师出示在校园里与清洁工人对话的一段录像。 (学生身边的环境———学校环境)

对教师一的评析

教师个人素质非常好, 课堂表现也很成功, 环环紧扣, 从知识点的落实来讲, 相当到位, 重点也很突出。但是, 教师引用杭州的例子对桐庐的学生来讲太遥远, 就像是在听一个故事。纵观整节课, 教师的主导性很强, 学生的思想投入则远低于教师, 很难引发感情上的交流。

对教师二的评价

教师从地方课程的教材中选择了一个主题内容, 通过挖掘地方和校本资源,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用熟悉的场景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 使学生感同深受、身临其境。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提供有效的与学生生活情景有关的素材, 让学生有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用自己的知识, 让我们的家园, 天更蓝, 水更碧;用自己的行动, 让我们的家园远离垃圾!”就会上升为实际的行动。

在地方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都会选择一个典型的事例作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切入口, 而如果这种事例来自于学生身边, 往往比来自于教材上的要有效得多。地方课程的精髓就是“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地方课程的教学要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使学生面对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事物, 研究社会现实问题, 参与社会各种活动, 探究社会生活的本源, 形成作为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 养成关爱生活、联系实际的习惯。这些也正是地方课程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地方课程的实施重点不是为掌握更多知识, 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关注社会、融入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二、自拟目标重组资源

地方课程的教材内容丰富, 但课时少, 授课取材的问题突出。实际上, 无论是哪一本教材, 与其说是教材, 倒不如说是教学资源, 它们只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备课的资源或教学的参考。对于地方课程来说, 可以利用和开发的东西比其他学科还要多得多, 如教师自身的资源、学生的资源、环境因素的资源等等, 这使得内容与课时的矛盾更为突出。这时用“就地取材、因需命题、有效整合”的理念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就能提纲挈领、去繁就简, 从而使教学的实施具有生气。

【案例二】“教学内容处理”比较

以下是浙江省嘉兴市的两位教师在《人·自然·社会》 (七年级) 第14、15和20课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的方法:

教师一

教师逐课进行教学, 以下是各课教学的主要情况:

第14课·周游浙江:通过教学, 让学生了解浙江地形的分布。

第15课·七山一水二分地:让学生体会浙江的“七山一水二分地”, 通过收集反映家乡地形情况的数据资料, 归纳出自己家乡的地形特点。

第20课·两大“粮仓”:通过材料阅读, 让学生了解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是浙江的主要农耕区, 是浙江的两大“粮仓”。

教师二

教师重组了三课内容, 根据嘉兴学生的发展需要, 将嘉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等地方性资源进行了整合重组, 并形成了“周游浙江之走近嘉兴”的课题。师生通过共同了解嘉兴的社会经济特点和区域文化特色, 探究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本土资源, 有效激发爱乡情感, 感悟“嘉兴的也是浙江的, 浙江的也是中国的, 本土的也是世界的”。

对教师一的评析

教师根据教材原有文本, 按章节的重、难点要求详细地介绍书本上呈现的内容, 从教材传授的角度来讲很全面,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也比较好, 但学生是被动学习, 兴趣不浓, 他们得到的仅仅是对浙江资源的一般认识。这种“见教材上教材”的做法, 教师准备时间少, 与地方课程的设置理念有一定距离。

对教师二的评析

教师在自主选择教材原有三课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当地的地域资源特点, 将三课内容再度进行重组, 形成“周游浙江之走近嘉兴”这一课题,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资源, 并在了解家乡的同时也了解家乡在浙江的地位。这样, 由小到大、由点及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也学会了关心身边的事物, 还学到了观察事物的思想方法。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自拟目标进行资源重组的做法, 教师在课前的备课量大, 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重组教材内容, 不是简单地将教材资源进行汇集, 更不是全盘否定, 而是要根据学情需要, 适当地拟定教学目标, 再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有目的地将原有的材料进行有机整合, 并选择一个内容作为切入点, 围绕目标, 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文本。实施这样的文本, 贴近学生, 引人入胜, 教学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三、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提高

在实践中学习强调亲身参与,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指导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不能包揽学生的工作。多个实例证明, 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把地方课程演绎得十分精彩。我们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教材资源丰富的优势, 放手让学生组织开展各种与之相关的活动, 定目标, 订方案, 实施活动, 对活动进行小结, 让学生在分工合作中都有参与的机会, 都有成功的体验, 并使自己的思想逐渐得到升华。

【案例三】“杭州市第二课堂活动场馆之一——历史的踪迹”教学比较

“杭州的第二课堂活动场馆”是杭州市高中学生用的专题教材《杭州人文与社会》中的一个篇章, 介绍了杭州市的各级各类场馆。此内容是基于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 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生活品质之城”, 提升公益性场馆社会效益而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那么如何引领高中学生走进熟悉的场馆寻访故人的足迹、了解杭州的历史呢?下面是两位教师教学“杭州市第二课堂活动场馆之一———历史的踪迹”的相关情况:

教师一

教师通过教学向学生展示了三大博物馆的藏品, 让学生了解中国良渚文化博物馆和良渚文化的意义;了解杭州历史博物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以及我国古代伟大工程———大运河;了解钱王祠、南宋官窑博物馆, 把握古都杭州的发展轨迹。

教师二

1.导入。播放杭州部分第二课堂场馆的图片, 引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请学生说说自己去过哪几个场馆, 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内容。

2.思考。第二课堂场馆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讨论。提出问题:如果要去参观, 你喜欢何种形式, 并且最想参观的是哪些场馆?为什么?

4.设计活动方案。发放辅助资料, 明确活动要求。

5.汇报交流, 修改活动方案。

6.课外实施活动方案。

对教师一的评析

教师只是机械地讲解教材文本的内容, 而未从课程设置的目的出发, 引领学生自主了解杭州的场馆。

对教师二的评析

教师不是把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架构上 (场馆内容介绍) , 更没有说教, 而是让学生选择最想去的场馆、设计去场馆的活动方案, 不知不觉地把学生从学校引入了场馆。学生带着好奇心到场馆了解杭州的历史和文化。在这里, 一切以学生为主, 一切以活动为载体, 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会、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 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集体的智慧。

我们知道, 社会需要的并不是仅仅知识丰富的人, 而是大量受过全面教育的人———会思考、会行动、有能力并关爱他人、有责任感的人。地方课程的核心作用正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关爱他人的情怀, 成为有能力、关爱他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关爱能力与责任感的形成不具有先天性, 需要在各种实践锻炼中获得。

地方课程《大地在颤抖》教学设计 篇3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知道地震是可以预知的。

知道如何预防地震的伤害,掌握实施自救的方法。

能收集有关地震方面的资料或图片

锻炼与别人交往获得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观察、诗句倾听、感悟、模拟训练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提高防震自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培养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掌握自救的方法,知道地震带来的危害。

教学难点:

掌握自救的方法 ,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地震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我们怎能忘记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5月12日、14时28分,里氏8.0级,强烈的地震给四川同胞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四川大地震的资料展现给大家。让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地震的威力吧。

二、情景再现

1.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四川地震的资料。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人员伤亡……】

2.多媒体出示地震后的的图片。(视频播放场景)

3.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主要从地震造成的危害说起。)

4.倾听一位母亲的诗,听后你有什么感想,说给同学们听一听?(诗略)

5.你想对这位四川同胞想说些什么?学生谈个人的体会。

6.总结:我们从图片和这位母亲的诗句中感受到了地震给四川人们造成的撕心裂肺的伤痛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大地在颤抖,山川在摇动,江河在咆哮,这一刻,汶川在哭泣,四川在哭泣,全中国在哭泣,做为地震灾区的人们应该怎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呢?悲伤不能使倒塌的房屋、断落的桥梁、开裂的水坝、变形的铁轨回复原样,悲伤也不能使埋在废墟中的亲人生还,坚强的汶川人民没有被这灾难吓倒,面对灾难,他们毫不畏惧,将悲伤深深地埋在心底,奋不顾身的加入到营救废墟的亲人中,他们再也没有你的、我的的概念,只要是灾民就是亲人,大家是一家人。

三、你说我说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面对灾难毫不畏惧,超越了生命的极限?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奋不顾身地营救废墟中的亲人?(视频播放救人的场景)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1:那是对生命的渴望。2: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3:谁都是亲人。4.将灾难降低到最小。5.能就一个算一个……】

总结: 当灾难来临时,害怕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但是害怕无法挽救我们的生命,我们只有坚强起来,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保护生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谁都是亲人,谁的生命都重要。

面对这可怕的地震,我们除了积极救灾外,你还有什么想法呢?

四、灾难可预测

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如果我们能预测地震的发生,就会给人类减轻很多灾难,你知道哪些关于地震预测的知识?

【学生交流:①从地下传出的响声。②井里的水忽然上升或下降。③地震前动物的异常行为。④古代张衡教师出示张衡及地动仪的图片及有关资料……】(视频播放地动仪)

五、沉着应对

地震固然可怕,但我们如果紧紧抓住地震时的1-2分钟,科学的保护,是可以逃生的。你在地震中能保护自己吗?怎样保护?

【学生交流:①在室内…… ②在室外…… ③在拥挤的人群中……④在人群中跌倒时…… ⑤发求救信号……】

总结:地震来临时千万不要慌张,要保持头脑冷静,沉着应对,掌握一些科学的自救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好生命财产的安全。

六、自救演习场

模拟地震自救,求救。【部分学生演练,部分学生找错误】

七、爱心叮咛

地震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十分重要,但也要做到:一要二不要。

一要,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二不要,不要大喊大叫,应保持体力;

不要轻易搬动压在身上的坍塌物,以免导致更大的坍塌。

八、相关链接

【我怕,但我是班长】讲授林浩的故事,听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想法?

九、课堂总结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篇4

山曹小学一年级

宋成谟

200911

4一年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多地接受一些有关地方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教育;为了更好的进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在学期结束之际,特对本学期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学期开始,我又进一步深入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其有关规定,领会其精神。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研讨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要求,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措施。

认真备课,真对学生基础差,识字少,备课时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实际,尽量写出切合这一实际的学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的教案。授课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即识字少,朗读能力差,记的慢,我就让他们尽量带领学生多读,老师领读,学生试度,在朗读基本能自己进行的时候,让读的好学生带领全班学生朗读,反复读,充分读,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朗读时,再让他们试着背诵。在能熟读的前提下,让学生读课后注释,理解每一课的基本精神。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背诵,每一课都力争学生能理解,能背诵。第二课时,在上新棵时,先检查学生对前一课时的学习情况,复习巩固上一课所学内容,避免先生前面学后面忘。

教学时,还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电教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使每个学生对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个正确认识,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从思想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来。板书时尽量用正楷字,将课文板书在黑板上以便于带领学生朗读背诵理解。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学习一些名人名言,在选择名人名言时,尽量选择一些简单,短小的,容易理解的,能够指导学生行为人名言。

学校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5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读书活动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三、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地方课程教学小结 篇6

地方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罗菲

回顾这一学期,在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在此,把这学期的工作稍作总结,也为这一学期的忙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由于地方课程教材没有参考书,老师们备课时经常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教学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同伴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特别是同年级的老师更应相互切磋,互相交流。在这点上,大家做得很好,一个个学而不厌,潜心钻研,经常与组内的骨干教师交流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确实让人感动。

二、深刻反思,共同进步。

具备一点反思能力,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听课结束后,又对各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评课。评课现场,老师们各抒己见,根据美国教育专家艾伦博士的“2﹢2”教师评估法,给各位教师分别提出了两条优点和两条建议。同时,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如“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地方课程的活动性、整合性、评价性的三条原则”以及“落实地方课程的多元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师们认为,本课程可以不进行书面考试,但要加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相关教材可以设计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或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记录、学生自己的自我报

告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进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

三、物化成果,不断完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我的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别人相比,我的收获甚少,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对课程的研究还欠深入,教学成果寥寥无几,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三级课程之一的地方课程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地方院校教学法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篇7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行及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小学各门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与目标,均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教学方法与技能技巧也与过去有了很多不同。教学法课程是与教师职业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的一门课程,是地方院校各教育类专业最主要的课程之一,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素养的形成关系甚大。但现行的教学法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惑,在某种程度上说已严重影响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声誉。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能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高素质教师?学校应提供什么样的教学法课程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学法课程如何融入到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发展具有超前意识,起到主导作用?等等,已是摆在地方院校面前既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为了解和改进地方院校学科教学法课程,我们采取问卷、访谈和教学观摩等方式对教学法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调查的对象主要分为在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两大类。在职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和保山学院的教法课教师,其中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主要来源于保山市7所小学、2所中学和1所幼儿园的老师。在校学生主要为保山学院2008级已完成了教育实习的12个专业的大三学生。

问卷调查的具体情况是:对教师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92份。在有效样本中,中学教师26人,小学教师57人,幼儿园9人。其中所教科目为文科55人,理科33人,其他4人;毕业学校类型师范类87人,非师范类1人,4人未注明。对学生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均为有效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均为自行设计,共包括5道选择题(3道为多选)和1道主观题。

二、结果分析

1. 课程内容和实施方面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全、趋向理论化以及训练不够等问题

从我们对教学法课程调查结果看,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的确较多,其中,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理论烦琐与实际脱离,教学方式单一,训练的内容不全,局限于“三笔一话”,学时太少训练不足等是主要的问题。

调查中,有31.52%的教师认为学习教学法课程对指导教学实践一般,并且有些已经过时了。普遍的看法就是:教材大同小异,学科特色不明显,内容面窄,空洞无物,不能体现教育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甚至许多专业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实际相脱离。

教学法课程本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有多达92.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学法课程“理论知识学术味太浓,应用性不强”。这充分说明了现在的教学法课程过多地强调概念原理、理论流派等纯理论的阐述和推演,很大程度忽视对专业特殊性的探讨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学生学了难以具体操作运用。

调查中,有70.8%的学生和近40%的教师认为该课程“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这反映出教学法课程的内容既欠缺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考虑,也缺乏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及教研实际很好地联系,依然是高高在上,我行我素,无的放矢。

教学法课程实施不等于实际教学,但现实的教学法课程实施就只有教学这一种形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行为的简单规范及教学技能的机械训练层面上。即使有一定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但训练的内容不全、训练学时太少、训练不足以及局限于“三笔一话”等现象十分普遍,有91%的学生感到训练不够。而对于“喜欢或希望的教学方式”的多样选择中,学生选择“讨论”、“见习参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人数比例分别是92.5%、81.7%和91.7%。

2. 课程师资方面存在教师认识不足,师资结构和层次参差不齐,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我们在座谈中了解到,教师对教学法课程的认识上存在着观念上的误区。部分教师认为从事专业教学才能体现自身的实力和水平,才有发展前途。而教学法课程似乎既非专业课程,也非教育基础课程,是弹性的,不是硬指标,处于其他各专业与教育专业交叉的边缘地带,显得不伦不类,角色不明。问卷调查也从另一方面证实这个情况,在我们列举的6个有关“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发展途径”项目上,从高到低依次的顺序是: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自我训练、教学法课程学习和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法课程的学习”这一项目被排在倒数第2的位置,教师对这一途径,持“较多”和“一般”看法的均为45.65%,

而且,教学法教师也反馈,学科专业教学法要取得实效,需要很多相关因素的配套和支持,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教学的很多设计、构想无法付诸实施,因而,许多教师觉得担任该课程是不得已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和无可奈何之举,缺乏热情,缺少一种持久深入的研究。

地州院校中各学科专业的教学法师资来源主要是三种情况:本专业教师兼任、教育专业的教师兼任,或者是由从中学调入的教师充任。从保山学院来看,主要是专业教师兼任和从中学调入的教师充任这两种状况。层次结构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专业教师对于本专业知识的把握较扎实,但缺乏课程教学方面的理论;教育专业教师具有较好的教育理论知识,但对各学科的专业知识知之不多;至于从中学调入的教师,具有较丰富的中小学实践经验,但由于教学环境、培养规格的影响,在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方面都有待提高。

教学法课程既有很深的理论底蕴,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教师在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外,必须注重学生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法教师本身应是教学能手。调查中,我们注意到有少数教学法教师自身教学技能平平,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甚至出现连本学科在中学对应的课程教材都未曾接触过,或未知其详的现象。

3. 课程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研究兴趣不高,缺乏整体规划,理论与实际脱节,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

在座谈交流及问卷的主观题回答中,我们感到对于教学法课程的研究总体还很薄弱。一是由于认识上的轻视,觉得探索空间不大,研究价值不高,或者认为学科教学法是一个非常务实的课题,要在这一常见问题上有所创新,并切实可行,实属不易,所以,教学法教师也觉得对这一领域研究兴趣不大;二是部分研究者缺乏整体的规划,只拘泥于自己熟悉或认为重要的局部环节和方面,忽略了学科教学法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流程,影响了整体效果;三是研究者自身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对中小学实际状况的了解,常常是理想化设计,或者想当然设定,操作性不强,理论与实际脱节;四是尽管学科教学法目前正处于探索重构时期,但研究者的论证多流于技术层面,缺乏探究的深度。

4. 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法课程评价主要限于对学生学习该类课程的学习结果评价,几乎不涉及对该课程的目标、内容、教材的评价,也没有包括学习方法、教学环境等的评价,评价范围相对狭窄。但就此而言,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诸多问题。如:评价的标准大多是听凭任课教师个人的主观评判,缺乏可以参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评价的主体也多仅限于任课教师,范围不广,形式过于单一;学习效果评价也仅看重考核成绩,欠缺个性的延伸等。

5. 大部分师生对课程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尽管教学法课程存在上述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我们在调查中也欣慰的发现,大部分师生对课程是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在问及“是否学习过相关科目的教学法课程”以及“教学法课程作用”时,93.5%的教师表示在校学习过相关教学法课程,并有64.13%的教师认为学习教学法课程能够很好指导教学实践,仅有2.17%的教师认为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对教学没有用。而且“对教学法课程的态度”,有72.5%的学生表示学习教学法较感兴趣,仅有近11%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或者“无所谓”。这表明大多数师生能意识到教学法课程是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统摄与整合作用,有助于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和提升。

三、建议

1. 重视教学法“双重性格”的研究

学科教学法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性格”。从形态上来说,它是以理论的形态而存在,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性把握。从生成上来说,它是来源于教学实践,而且理论形成后又将用于教学实践。因此,教学法课程应重视回归教学生活,明确课程目标的开放性、生态性、生存性和包容性,关注教师与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等教学生活形式和鲜活的内容,关注各种教学情境中理论内容的回归和实践性的选择,关注伴随时代发展的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将其不断纳入和充实到自身的理论体系中去。而且,由于学科教学法理论与一般教学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各学科的教学法必须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来运行,应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构建自身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形成自身独特的概念、假说、准则和方法,即学科教学法自身的范式。

2. 改善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的合理性

教学法课程主要是在师资职前阶段进行,重在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或者说准教师,不仅要使他们懂得“教什么”,也要掌握“怎样教”,因此,教学法课程必须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和选择科学的课程内容。

(1)应该充分考虑区域地方对教师规格要求的实际,与地方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动向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地方院校现有的条件、师资队伍水平等基础。

(2)注意课程结构的系统和均衡。有学者认为,教学法课程应包括三个特殊的动态结构,即:理论层(指整个课程的学术研究部分)、培训层(指整个课程的课堂教学部分)、实践层(既指该课程的教学实习,也指中小学的学科教学实践)这也充分强调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既要遵循自己的学科体系,体现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和基础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又要兼顾教育理论、技能、实践和科研性的均衡,以及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3)强化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法课程应突出“师范性”与“实践性”这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师范性”是确立巩固的专业思想,“实践性”是强调教学能力的提高,能不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关系到这门课程质量的高低乃至其本身兴衰存亡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应有效地贯穿和体现实践教学,如与微格教学、教育调查研究、见习、实习、毕业论文、教学技能比赛等实践教学紧密联系。

(4)注重教材的编写。要求教育理论工作者特别是教学法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及地方教研机构、教师职后培训机构通力合作,形成互通信息,携手攻关的联动机制,编写出既有理论意蕴,又具可操作性,还能突显本学科特点,满足本地区教学实际的学科教学法教材。

3. 加强课程实施因素的管理

课程实施是将有关的变革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实质上,是调和影响课程实施诸因素,平衡课程理想与实施情境的系列关系,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对于影响教学法课程实施的因素,我们认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以下几对关系:

(1)工具性与生成性的关系。教学法课程实施强调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培养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还要激发他们从教的专业精神和教育智慧。

(2)动态和常态的关系。既要坚持教学法课程实施过程的动态性管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又要考虑学生现有的层次结构和水平基础。

(3)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关系。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学法课程强调的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因此,必然要强调发挥教师自身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导示范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教育和意义建构。

(4)独立性和综合性的关系。当前的教学法课程几乎都是分散在各院系分别实施,各自为政,但学科教学法却有着许多共性同质的学科背景,因此,综合各学科专业的力量,形成合力,共享资源是教学法课程的发展趋势。

(5)经典性和操作性的关系。要重视课堂讲授中对教学阶段的把握和经典性的案例剖析,也要强化实战演练,特别是要重视发挥教育实习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和效果。

4. 教学法课程教师应是活的“教学法”

在高校的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等教育类课程中,教学法课程量大面宽,从内到外,从形式到内容涉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专业知识与教育类知识的综合、专业内容与基础内容转换、教育观念与实施行为的契合、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交融等诸多方面。因此,教学法课程教师除了普遍意义上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外,还应具有其它的特殊性,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1)重视教学法师资的选拔和培养。无论是专业选拔,或人才引进,或基层选聘,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学科教学理论知识、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无疑是教学法课程教师的理想人选。但在当前我国对教师的培养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从职前教育向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转变、从封闭定向型培养向开放综合化培养转变的背景下,重视其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关键。

(2)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美国的职业发展学校(PDS)要求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组成合作小组,共同负责师范生的培养。参与学习的师范生在有合作关系的中小学做一学年的实习教师。参与合作的大学教师一半时间在中小学,一半时间在大学。中小学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负责指导实习生的教学,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去大学讲课,将生动的教学实践经验带入大学课堂,给大学教师教育的课程计划注入新的资源。PDS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机会,大学教师带来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使中小学教师有机会了解和学习这些新理论与新方法,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这种模式对克服我们学科教学法教学中不明下情,坐而论道,盲目执教的现象,有针对性地教学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3)强调教师自身的内在努力。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是一种自主性行为,一方面通过自觉践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反思,揭示和发现自己的缄默教育观念,唤醒自我教育意识,使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所透射出来的观念与对学生所倡导的理论和观念的一致性。

(4)注意形成任课教师间共同协作的文化,引起教学法课程文化的自觉与重建。

5. 改进教学法课程评价

(1)确定与课程改革理念一致的评价目标。整个课程的目标确定,实施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考评内容和考评形式的选择等,应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进行。

(2)坚持全程评价、全员评价、全面评价原则,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广泛参与,注重各个环节间的衔接和关联,强化课程的综合化、个性化、多样化、社会化和生活化,并不断反思评价本身,努力增强评价的实效性。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8

一、 地方风物类传说的特征

1.传说故事的附着性

地方风物传说以某一特定地方的地名、地貌特征为反映对象,故事往往发生在固定的地点,流传在一定区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传说的创作一般都有相应的附着物。也就是说,它的产生有一定的事物做依托,或历史人物,或山川风物,或名胜古迹,或文化创造,或动物植物,或风俗习惯等等。传说的创作者往往根据一定的附着物想象构思,形成关于各种人物和事物的优美的解释性故事”[2]。

2.结构线索的稳定性

地方风物传说开头的引子部分常以简洁的语言,引出地方风物的地理位置,描述其状貌特征,引起听众的期待。中间主体部分围绕地方风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使用对比式、三复式、巧设悬念和连环式等诸多叙事技巧来结构主要情节,增强其艺术感染力”,以虚构的故事、优美的传说解释其由来、变迁的过程,结尾确证部分“根据传说情节与可信物之间神、形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3]点出其名字的由来。这在整体上是一种推本溯源的结构形式,“地方风物传说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地方风物传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了比较稳定的叙事方式和结构线索[3]。

3.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地方风物传说把壮丽山河、名胜古迹、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等加以神奇化,给这些山川、人物、风情涂抹上一层神奇浪漫的幻想色彩,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既有现实情景,又有奇情异事,以充满魔幻的形式传达人们的心声,寄托民众的美好愿望。

4.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4]。类型化往往不是全面细致地塑造个性化的人物,而是集中渲染人物性格、能力或行为的某一个方面,使其成为某一类型人物的代表。这种个性鲜明而又单一的人物形象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特别受到儿童的喜爱。

5.传播方式的口头化

传说是一种口头文学,主要靠人们的口传心授播布民间。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口头语言的原始风貌,语言风格清新质朴,浅显流畅,多用简练朴素的白描手法,特别适宜讲述。

二、 地方风物传说课程的价值取向

1.道德传承功能

地方风物传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人民群众伟大创造力的浪漫想象,充满着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颂扬,以虚构的传奇故事寄寓了多重而丰厚的文化价值和深邃的精神内涵,铭刻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鞭挞。它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形成。

2.文化浸润功能

地方风物传说的深层结构中,常有特定的民俗传承贯穿其间,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从心底流露出的文化倾向,深深地蕴藏了人们对自己家园、民族的深厚感情,有利于儿童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情操,涵养身心,从字里行间升腾出热爱故园的乡土情结,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

3.审美体验功能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物传说在描述景物、叙述故事、解释风俗时,语言来自于生活,吸收了当地的俗语、谚语,生动活泼,充满了乡土气息,儿童听来倍感亲切。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充满了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儿童易被故事牢牢吸引。故事表现了民间英雄的勇敢与智慧,正义总能战胜邪恶,大都有圆满的结局,符合儿童的心理预期。

4.语言发展功能

地方风物传说明白晓畅的口语表达风格、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基本稳定的结构线索和叙事方式、鲜明而又单一的人物形象,都是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点,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所以,传说的教学一般都设计了复述故事、讲述故事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积累、内化语言。

三、 地方风物传说的教学策略

1.品析人物形象,发现共性特征

《日月潭的传说》中,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伏恶龙,最后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边。《天池》中,生活在长白山上勇敢的小姑娘日去纳为了扑灭大火拯救百姓,先后求助于风神、雨神、雪神,最后在天帝的帮助下扑灭大火保护了家园。《崂山》中,大智、大勇兄妹俩,求教于众人学得本领增长了神力,历尽千难万险,最后战胜了兴风作浪的大鳌鱼。三个故事都塑造了勇敢、智慧、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中,抓住具体的词语、句子用心品读,感受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把三个故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找一找传说故事中除了主要人物,还有哪些人物?思考他们与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在故事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完成表1。

表1:三个故事中的人物

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发言人汇报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达成以下共识:作恶者是人类灾难的制造者,让百姓的生活陷入危难之中,它们有神奇的法力,难以被制服。为了拯救民众于苦难,主人公踏上了艰险的英雄旅程。作恶者最后都被英雄战胜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帮助者要么是拥有生活智慧的老人,要么是神仙,要么是动物,他们或者给处于困境中的主人公传授方法,或者给主人公以某种暗示,或者透露克敌制胜的秘诀,等等,总之为主人公最后战胜邪恶力量提供了关键性的信息或帮助。

2.感受曲折情节,练习讲述故事

(1)从整体入手,会概述故事

初读《日月潭的传说》,带领学生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提供一组词语: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冒着危险、降伏恶龙、化作青山,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先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词语的画面感,读出词语的味道。一组词语就是一个故事,指导学生用上面的词语,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地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天池》和《崂山》让学生自主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的关键词,借助关键词语概述故事。

(2)从细节入手,把故事讲具体生动

第一,引导示范,教给方法。先细读《日月潭的传说》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一筹莫展和挺身而出。根据生活经验理解一筹莫展的意思,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到能反映人们一筹莫展的句子,展开想象:人们一筹莫展时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嘴里可能还会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皱着眉头、不住地唉声叹气、一脸焦急、来回走动、喃喃自语、不住地搓手、急得直跺脚等。接着理解挺身而出的意思,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会对一筹莫展的人们说些什么,他们的母亲如果出来阻拦,他们又会对母亲说什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了角色,纷纷以大尖哥和水社姐自居,发言精彩纷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读出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勇气和信心。然后,教师绘声绘色地带上表情和动作示范讲述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同时让学生认真倾听,比较教师讲的故事与课文内容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教师添加了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从而启发学生总结出把故事讲生动、具体的办法: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

第二,运用方法,合作练习。《日月潭的传说》第四小节由学生自己来讲。先概括这一节写了大尖哥和水社姐做了哪两件事(艰难寻宝、激战恶龙),再让学生从第四自然段中选择其中的一件事用心读,抓住让自己感动的词语展开想象,试着把这件事讲具体、生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感觉有难度的学生也可以根据下面的提示讲。

艰难寻宝:阿里山由连绵起伏的18座大山组成,山势险峻,荆棘丛生。一路上,他们不知道翻过了 ,也不知道趟过了 ,不知道斩断了 。饿了就 ,渴了就 。他们的脸上 ,身上 ,脚上 ,真是吃尽了 ,终于 。

降伏恶龙: 那真是一场恶战,只见 ,只听 ,最后 (张开血盆大口 猛扑 纵身一跃 躲过 伸出利爪 一闪 一扫 跳开 趁势举起)

在学生自主练习的基础上,四人小组合作,推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讲故事,其他人做导演,帮他设计台词和动作,小组排练后,全班交流展示。

第三,迁移方法,练习巩固。运用习得的讲故事方法,每个学生自主选择《天池》或《崂山》中的一个片段,把故事讲具体、生动。

3.发现结构线索,用结构讲述故事

首先,默读三个故事,梳理故事情节和传说的结构,自主填写表2和表3。

其次,体会情节的曲折生动。先组织全班交流表2,引导学生达成了共识:传说故事的起因都是邪恶力量出现,老百姓遭遇了困境,生活陷入困顿。故事的经过都是英雄人物挺身而出,主动请命,历尽艰险,寻找宝物或者寻求别人的帮助,从而获得了神奇的力量或者是寻找到了制服作恶者的办法、宝物。接着与作恶者展开激烈的搏斗,取得了胜利。故事的结局都是有些人或事物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景点。接着带领学生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让学生思考:能否去掉“寻找帮助(或者寻找方法、寻找宝物)”这个环节,让主人公直接与作恶者交战呢?学生思考后纷纷表示不能去掉。寻找的过程都充满了艰辛,主人公在这个过程中都历了千辛万苦,正是由于他们经受住了种种磨练,才获得法力(或宝物),也就是获得了自我成长,寻找的过程就是他们由普通人成长为英雄的过程。这样的故事曲折生动引入入胜。如果去掉的话,故事就没有那么吸引人,而且主人公也不可能具备战胜作恶者的力量。学生发现了三个传说都有相似的故事情节。

再次,发现地方风物类传说的基本结构。组织交流表3,引导学生达成了共识:三个传说的引子部分都是介绍景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主体部分讲述一个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确证部分解释景点或事物之所以这样命名的缘由,都是按照“谈景点—讲故事—释命名”的方式讲传说故事的。

最后,发现地方风物传说结构上的奥秘,帮助学生更好地讲故事。从故事中提炼、总结出传说的情节特点和基本结构,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从三个故事中选一个,练习把整个故事讲述下来。

4.化用结构,创编故事

首先,回忆自己身边的传说故事。学生所处地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动人的传说,让他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当地民间传说。

其次,指名交流编写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山川风物类传说的语言、人物、情节、结构评价。

最后,总结提升,拓展阅读。祖国的每条河流、每座大山,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这些从大山、大地、大河里“长”出来的民间故事,能让我们从源头上找到炎黄子孙的根。课后搜集当地的口头民间传说,录音上传班级QQ群交流。

民间文学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迷人世界,具有丰厚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和教学价值。教师从地方风物类传说入手,发掘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和语言规律,引领学生了解祖国的人文地理,并接受英雄的感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有勇气去面对困难险阻,做有根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 倪绍勇,祖名,王晓明等.中国山川故事[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2] 钟敬文.名家谈牛郎织女[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

[3] 李云安. 论中国地方风物传说的叙事技巧[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1).

八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9

姜同峰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更新,对现代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有着更高的要求,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形式的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速度。特制定地方课程计划: 总体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二、科学德育渗透教育目标实施原则

1、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

2、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3、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开放性

4、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化 三.各部分时间安排 安全教育:六课时 爱国教育:六课时 公民道德教育:四课时 法制教育:四课时 心理健康教育:六课时 《地方课程》教学建议

一、安全教育

1、了解乘坐交通工具和电梯的一些基本知识。知道不乘坐超载车船的道理,重视尝试性、模枋性实践活动的组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教学中应重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碰到的安全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并在教学安全知识的同时,重视具体方法的教学和讨论,重视尝试性、模仿性实践活动的组织。

3、知道游泳、放风筝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收集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户外活动的安全知识图片,让学生展开讨论。

4、通过学生收集触电、煤气中毒、火灾等灾难性一些案例,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提高学生防护自救能力。

5、使学生初步适应现代生活,在教学中拓展教材,应注意与相关的课程、活动的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结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6、通过剖析、互评平时饮食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吃的安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道理,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一些讨论。

二、爱国教育

1、通过学习有关少年周恩来的故事,感受他们为国为民自强不息、英勇不屈的精神。教学中结合班队活动、观看影像资料、故事会、演讲会、读书会等形式活动,鼓励他们爱学习,培养长大报效国家意识,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2、通过故事交流、资料搜集、小组讨论了解王羲之、王献之、王冕等勤奋好学、敢于创新事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3、介绍人物的教学内容,要以“故事”为主要依托,运用教材和其他资源中的生动形象的“事”来感悟人物的“德”。

要以图片资料的展示为线索,忌枯燥的课文阅读。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以专题式为主,兼有穿插式、课外活动式等;

三、公民道德教育

1、联系电视、报刊上一些事例,与青少年相关的一些案例(指发生在我们周围,尤其是本省安例),有针对性地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千万避免纯理论说教。

2、注重道德行为的引导和落实。要在实践中强化道德体验和自觉习惯的逐步形成。利用班队活动课、趣味性游戏活动将德育渗透进去。

3、教学中从学生日常生活细节出发,结合实际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采用活动式对话、小故事、辨论式、情景设计活动等教学方式。

4、通过故事、情景设计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明白做人诚实的重要性,懂得说到做到、言出必行。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思考诚实这一做人的基本品质问题。

四、法制教育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寻访、调查、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发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如回忆自己知道的环保事件,交流收集到的环保资料,介绍自己知道的珍稀濒危动物等,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细节出发,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采用小组讨论、活动式对话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参与式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能够辨别是非,正确选择。学会自省自律。

五、心理健康教育

1、采用谈话式、赏式教育法让学生了解人的内在美比外表美更重要,消除自卑心理。学会说不,学会开放自己、表露自己,增强自信心。悦纳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

2、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方面,如可以用小组讨论、情景设计活动、小品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并促进自身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和改善。

3、了解友谊的意义,并学习如何交朋友。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帮助同学想办法解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教学中要采用小组讨论、活动式对话、情景设计以探讨要成为他人的好朋友应具备哪些品质。

4、搜集一些生命形成过程中的图片,通过调查、情境体验、回忆、模枋、照片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自己的成长过程。感悟父母所付出的艰辛。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

六、体育与保健教育

1、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要注重实践、注重过程、注重体验、强化情感、态度和参与,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在游戏中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如观看一些运动录像片,让学生从中观察到有哪些不安全因素,知道运动与比赛要注意的事项、了解哪些体育活动不适宜儿童参加。可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

2、知道处理一般轻微擦伤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在教学中应把握适当的深度,突出应用性和常规性内容的介绍,以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模式。

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采用讲解、模仿、自学、讨论、合作、等多种方式,形成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相结合的新课程观,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课程目标。

七、国防教育

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了解我国解放军演变历史的情况,教学中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教学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采用形象直观自然渗透、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2、通过查阅资料,搜集英雄保卫祖国的故事等形式,了解我国解放军演变历史的情况;让学生丰富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深化认识。

上一篇:励志哲理感悟美文摘抄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