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共8篇)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校本课程的实施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的总结
我校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认真落实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并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创造条件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我校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来伸进试点项目提出的目标的落实,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结合我校实际,对我校的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情况如下总结。
一、课程管理工作保障
领导重视、教师投入、学生热情,是我校课程建设不竭的动力和生命之源。学校领导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将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期都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纳入我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学校、教师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质量,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学校成立了课程开发、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全体行政领导全员参与,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使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运行畅通无阻。
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并实施、管理好校本课程。我们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并重视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逐步落实和完善。
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经费上的支持,确保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师培训、设备配置与对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在具有校本特色的乒乓球、艺术等课程的投入上更是大手笔、高投入。
二、课程管理工作
我校的基本理念就是要突出“真、善、美”三位一体的“人性教育”,让学生接受真的科学、善的道德、美的艺术,形成人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办学氛围。
1、课程开发
(1)开展学情调查。学校通过发放调查表,访谈,座谈会,深入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社区及校本的条件性资源、课程开发方向、课程开发能力等方面摸底与调研。通过梳理与诊断,形成国光中学开发具有农村特色课程的报告。(2)精心选择课程。我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扎实必修课程,优化选修课程,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是普通高中实现有特色发展的核心和载体。目前,我校已开发107个校本课目,每学期初选择20个左右比较精细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修习。
(3)拓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式和渠道。为了进一步全面落实学校的办学方针,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努力拓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式和渠道。近三年来,学校每周末都组织“校园周末讲坛”和“校园周末赛场”,鼓励老师把自己所长在讲坛上与全校学生分享。
(4)采取有力措施。为了促进课程建设、开发的进一步落实,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成立改革项目领导组,子项目攻关小组;②深化办学特色规划,提升特色内涵;③编制校本课程纲要,开发特色课程;④实施行动研究,立足课堂内外并兼;⑤加强条件性资源建设,保障改革项目实施。
2、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的实施安排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课时量的设定应符合新课程计划的要求,课程的实施时间(《课程表》)安排科学合理。我校按照有关要求开设校本课程,学校将校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同等对待,并将校本课程编入课程表,任何人不得挤占和挪用。教师必须按照课时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精心设计教案,认真上课。教学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师的教案,深入班级听课,以便了解和掌握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了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和教案。学期末,我们向老师们征集了校本课程案例,并集结出版。
我们还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为了让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和平时的教研组活动时间,把校本课程的研讨提上议程,使广大教师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
3、课程评价: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明确了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程度,更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于改进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评价内容突出全面性及综合性:我们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从研究学生需要、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课程活动等方面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我们还尝试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师生素质、全面反映师生发展过程的教育评价制度。
评价方式力求多样性及灵活性: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阶段评价与全程评价等,是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三、课程建设与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教师课改动力不足,是限制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瓶颈。学校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建立校本培训和外出研修相结合的机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解决“校本课程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
2、课程开发的条件性资源不足,加上乡镇、农村也处在急剧转型期,不稳定的因素多,不利于准确把握课程开发的切入点。学校应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广泛支持,为课程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四、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1、学思结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思考改革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加强课堂教学“有效”反思,只学不思,难以解决教育教学的真问题。
2、学研结合: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深化“问题教学法应用研究”,这是学校立项教研总课题。坚持以“校本小课题”研究带动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
3、创新方法:探索与高校、职校、企业携手,开发特色课程;总结从活动到文化,让特色课程优化升级。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凸显“悦纳”, 以理念领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 我们以赋予“人文关怀”的“悦纳”文化, 让外来娃们润在其间。形成了“理念引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课程发展思路, 以“悦纳”为核心, 精心打造课程文化。
1.外化于形, 倾力打造“悦纳”校园
我们努力培育以“悦纳”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 通过“一亭六韵”有形文化来彰显;建设了“积微亭”, 寓意孩子们悦纳今天, 从小踏实走好每一步;结合校园景观, 创建了具有浓厚书香韵味的“悦纳六韵”, 童声书韵、亭影诗韵、藤廊书韵、爱心动韵、天骄乐韵、校树绿韵。
结合各年级实践活动目标, 学校每个楼层设置一个主题:第一层的主题是“悦纳自我, 欣赏成长”,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自立墙”, 设置了杰出校友照片、成长印迹等宣传栏, 激发学生们充分认识自己, 自立自强。第二层的主题是“身未动, 心已远”, 与之对应的是“游遍世界”读书俱乐部, 鼓励同学们要心怀世界, 志存高远。第三层的主题是“感恩心, 赤子情”, 与之对应的就是“感恩书吧”。第四层的主题是“接千载, 通万里”, 与之对应的是“艺术天地”“科技长廊”, 这样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中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2.内化于心, 形成师生价值取向
为了让“悦纳”教育内化到每个师生心灵深处, 学校专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课题开发委员会, 制定了各年级段的活动实施方案。在实施中, 保证有方案、有实施、有展示、有评价、有研讨, 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定期开展“悠悠国学情, 浓浓爱国心”古诗词诵读;“我知恩我感恩我成长”等全校性的综合实践课程展示活动;以“平等、融入、成长”为主题, 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 给予学生们更多倾诉心声和展示自我的空间。
二、践行“悦纳”, 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打造学生成长平台
1.健全组织网络, 努力夯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
学校组织管理制度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质量与效益。我校组建了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就综合实践活动的师生组织、活动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方案。综合实践活动的日常管理由教科室、教导处、大队部协调进行。各部门分工协作, 确保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正常、扎实、有效地开展。
2.把握课程特点, 努力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
在课时安排上, 我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灵活安排:一是课内固定课时和课外弹性课时相结合;二是实行集中式课时与分散式课时相结合, 保证大型集体活动、主题研究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活动主题的完整实践过程。在课型设置上, 以主题探究、社会实践和技能学习为主。主题探究如“学校爬墙虎的研究”“寻访家乡名人”;社会实践类活动主要以学生的社会调查、公益活动以及社区服务为主;技能学习如“剪纸与编织”“应急能力培养”“我的智慧七巧板”。
3.强化课程管理, 努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实效
学校建立了课时保障制度, 落实了课程研讨制度。以年级为单位成立课题项目研讨小组, 每星期召开研讨会议, 主要讨论活动进展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解决方法, 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教研组每周一次活动, 每月推选一个教师, 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教科室具体负责主题沙龙活动,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和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举办讲座,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起到推进作用。
三、升华“悦纳”理念, 以特色实践课程承载美丽心灵
在“悦纳教育”理念的支持下, 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遵循三个基本理念: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个性养成, 积极开展“学生化”“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1.着眼实处, 从学生兴趣出发, 开发课程资源
学校根据学生兴趣, 发掘民间传统手工技艺, 开发《纸艺》教材, 编写剪纸、粘贴画等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给学生活动提供选择和参考。学校组建了学生七巧板兴趣小组, 让学生通过传统七巧板的启蒙, 通过美化七巧板、智力七巧板的熏陶, 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戏曲任务的研究》这一课题学校组织师生参观学习青岛市京剧团, 收集资料, 了解戏曲人物的历史渊源, 进行戏曲改编, 自主设计戏曲脸谱, 提高了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基础着手, 从地方资源出发, 打造特色课程
学校结合青岛海洋资源丰厚的基础, 以“关注地方文化”为切入口, 从本地区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入手, 配以“探究实践”“活动案例”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我了解的海洋贝类》《青岛啤酒纪实》从“探寻家乡文化”“为家乡特产设计广告”“寻找家乡名人”“我们的民风民俗”等角度, 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企业文化”主题, 一方面借助青岛海尔、海信较大规模的企业知名度, 另一方面也源自“海尔、海信文化”是我们城市文化中的骄傲。学生围绕“企业调查”“生产环境、产品状态等调查”“企业广告研究”“与著名家电生产商的对比研究”等主题展开全方位的实践活动, 在锻炼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们在归属感。
3.高处立足, 从主题研究出发, 建设公益社团
学校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大型德育活动以及校园环境资源, 确定活动主题, 开展专项实践。在实践活动中, 强调学生研究性学习, 融入学生活动参与、过程经历和情感体验。例如, 我们举办“感恩校园”主题活动, 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等多种活动途径, 从学校的历史、学校的环境、学生教师群体、校园周边环境等不同角度, 编订“校园植物志”, 测绘“校园区位图”, 设计“校园植物园”等, 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美好, 指正校园中存在的问题,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研究课题《会呼吸的墙》《国学戏曲人物的研究》《健康食品伴我行》在省市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延伸主题实践的成果, 学校从情字入手, 打造了一系列免费的公益社团, 开设了吟诵、纸艺、书法、舞蹈、手抄报等活动。社团的活动宗旨就是让学生享受更多的阳光, 让孩子们扩展视野、快乐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下面,笔者就如何挖掘闽侯县以及闽侯县洋里乡的地方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遵循原则,找准开发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活动领域、开发线索、学段目标及活动方式,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它们共同搭建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的立体框架。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应遵循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针对所在学校、学生、地方的差异,根据所确定的活动主题、学校和地方特色、学生特点的不同来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时,不仅要考虑校内课程资源,还要考虑丰富的校外自然与人文环境等资源,做到校内外资源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应遵循经济性原则。由于学校的财力、教师的精力、学生的学习时间等都是有限的,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尽可能地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二、挖掘地方资源,奠定开发基础
地方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库,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自觉地把理论知识与直接感受和活动体验结合起来。下面,以闽侯县地方资源为例,谈谈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拱卫省城福州,是中国橄榄、根艺之乡。
1.闽侯名人。
《走进闽侯名人》,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制作PPT,从闽侯名人的生平简介、人物评价、主要事迹、轶事趣闻、相关纪念、书法成就、故居等方面进行研究。闽侯名人众多,通过开展走进闽侯名人活动,让学生认识闽侯名人,学习闽侯名人可歌可泣的事迹。
2.闽侯美食。
《走进闽侯美食》,分为实践准备、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延伸四个阶段。通过搜集有关闽侯美食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到现场访谈闽侯美食从业人员,了解闽侯美食的种类及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就近观察闽侯美食的制作过程并品尝美食,用制作活动手抄报、幻灯片等方式进行展示。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热爱家乡的情感。
3.闽侯风景名胜。
《走进闽侯风景名胜》,带着有关风景名胜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温泉资源)、发展历程、人文历史(文化记录、传统习俗)、景区交通、景区景观(景区概述、水项古道)、景区特产(果品、手工艺)、旅游攻略(旅游特色、旅游住宿、住宿提示)、交通信息等问题,走出校园,走进景区,走进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立志长大后为家乡作贡献的远大抱负。
4.闽侯特色水果。
《走进闽侯特色水果》,闽侯盛产橄榄、柑橘、龙眼、荔枝四大名果,誉为“八闽珍果”。其中,橄榄分布区域广,种植面积大,产量多,1996年,闽侯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评为“中国橄榄之乡”称号。引导学生从主要品种、产地分布、营养成分、历史发展、地理标志、产品荣誉、相关信息等方面,了解闽侯特色水果。
5.闽侯工艺品。
《走进上街根雕》,让学生从根雕艺术(流派、特点、价值)、创作的基本手法、制作过程(采集根材、去皮清污、构思造型、雕刻成型、打磨、上色)、工具及辅助材料、防裂处理、根材防菌防虫等方面认识闽侯上街根雕。
《走进鸿尾竹编》,从竹编的历史源流、特点、流程、地域、分类(细丝工艺品、粗丝竹编工艺品)、历史、名人、作品、传承意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展望等方面认识闽侯竹编。
6.闽侯特色农产品。
《走进闽侯茉莉花》,引导学生从茉莉花的形态特征(叶、花)、适应气候、地理分布、分类学、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盆栽养护(施肥方法、土质、上盆、水分、喜肥、修剪、换盆、换土)、花期管理(修剪、施肥)、花期养护(综合管理、装土定植、植后管理、成株管理)、病虫害防治、主要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物种分类(单瓣茉莉、双瓣茉莉、多瓣茉莉)、植物文化(花语、传说、歌曲、文学诗词)等方面了解茉莉花。
7.闽侯民俗文化。
《走进闽侯民俗文化》,让学生了解“半丈”(神诞节)、坐花轿、拜堂、闹洞房、抓晬(zuì,周年,特指婴儿周岁)、缚手关、祝寿、花朝节等闽侯古代传统习俗。带领学生走进位于闽侯县城、与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隔河相望的闽都民俗园(生产民俗园、生活民俗园、文化教育园),了解、体验闽侯民俗文化。
8.闽侯古桥梁。
《走进闽侯古桥梁》,引导学生从古桥梁的简介、人文历史(相关史料、建筑历史、关联名人)、旅游信息等方面了解闽侯古桥梁的知识,学习先辈聪明巧妙的建桥技艺,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體现地域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应体现地域性,根据当地的乡土和人文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支持,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洋里小学学区地处闽侯县西北部山区洋里乡,可以根据本地地理气候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发“走进闽侯洋里”校本课程;内容可包括:
《寻找洋里历史名人》,如,张利民(1598-1663年),明崇祯庚辰年(1640年)进士,桐城知县。从他的生平简介、主要事迹、故居等方面进行研究。
《走进洋里风景名胜》,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如,位于梧溪村的梧溪山寨、位于仙洋村的南闽越王庙、位于洋里最高峰的天然原始湖——天湖顶、龙潭等风景名胜。
《走进洋里“三苦”特产》,从“三苦”(苦笋、苦菜、苦橘)特产的介绍、功效、吃法、产地、诗句等方面,了解“三苦”特产。
通过挖掘地方资源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和主动参与,不仅密切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篇4
有一种精神叫坚守
——参加江苏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研讨会有感
4月22日到23日,我参加了在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举办的江苏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研讨会,收获颇多,感觉亦深。我不仅观摩了两节高质量的活动课,也聆听了各大市教研员那高水平的精彩点评,更看到了许多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坚守和坚持。
一点感触:两位活动指导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观摩和研讨课型,已经从原先单一的成果汇报,走向具体的各类课型和方法研讨。
这次研讨会所展示的两个活动,一是主题生成课《走进低碳生活》,二是方法指导课《BRT和我们的生活》。
两个活动,均能紧贴学生的热点生活实际和当今社会主流话题,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参与兴趣、乐于实践表达、合作分享快乐。
万丽老师执教的《走近低碳生活》选题活动指导课,紧扣“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中国确定的“低碳生活”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日益严峻的生活环境:南极的冰化、冰岛的火山爆发、新疆大雪、玉树地震、西南地区干旱、森林在慢慢消化„„我们已经做了:3月27日我们熄灯一小时。我们还需要持续做:少扔一些垃圾;少用一些水;少用一些卫生筷;少开一些车„„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通过呈现一段普通市民养成低碳生活习惯的录像,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低碳生活并不神秘,它只是一种科学生活态度的改变,融合在我们生活当中。从而激发起同学们研究低碳生活的热情。通过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全班交流归纳记录,从中产生出一系列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研究的小主题。
教师对周边世界敏感敏锐的观察力,大雪无痕般地激励引导,小主题产生和归纳的分层递进,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钟桂芳老师执教的《BRT与我们的生活调查问卷设计》,更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调查情况交流,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各社会阶层对BRT这种新生事物的态度。
她首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类调查问卷,真切感受到调查问卷的重要性。接着出现《漫话语文》读者调查问卷样卷,让学生阅读后试着划分一下可分为几个部分,从中了解调查问卷的各组成部分,即由标题、个人资料、导语、题型、结语各部分组成的特点。
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畅谈调查问卷几部分的作用。然后分组合作,自由设计调查问卷的某一部分,并一一展示。
钟老师不仅仅对学生提出方法上的要求,而且引导学生结合活动需要,经历方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一种感动:分享一线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的成长经历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综合实践教研组学习资料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詹兆华老师,今年已经56岁,可他依然执着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的发言朴实无华,真实感人。“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自2002年投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以来,他“边学习,边提高”;“边实践,边快乐”;“边思考,边进步”。他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09年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咬定青山不放松”,他立根在综合实践活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迎接着万紫千红的春天。
毋庸置疑,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没有教参、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给一线指导教师留下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八年来,有许多老师迎难而上,不畏艰辛,苦苦跋涉在布满荆棘和希望的探索之路上;也有许多老师畏缩退却,“临阵脱逃”,用各种托词回避和推卸综合实践活动的“束缚”和“羁绊”。
詹兆华老师,无疑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位普通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往情深,矢志不渝。
一份感谢:湖塘桥中心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展示
走进湖塘桥中心小学的校门,那高大漂亮的楼房让人惊叹,那别具一格的景点让人留恋,那独具匠心的布置让人敬佩。更让人耐人寻味,是“这里走出一品平民”这条标语。“信以教育,优及平民,成在学生,益于社会”,他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平台,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种植园里快乐多”、“科技引领我们成长”、“蔬菜总动员”、“美丽约会走进外教零距离”、“感恩的心感恩的情”、“寻找一元钱的价值”„„这一个个活动,就像颗颗闪烁的璀璨星星,照亮了一个个孩子前行的脚步;也似粒粒珍珠,彰显出一个个孩子独特的价值„„
为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整体性价值,学校已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整个学段,不同年级,各个领域,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
多方感受:汲取更多营养,坚定前行脚步
这次研讨会,高手如云,让我看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勃勃生机;博采众长,让我享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阵阵芳香;与时俱进,让我更坚定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步步足印„„
沉思之余,我扪心自问,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还有热情吗?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还有激情吗?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还能坚守综合实践活动阵地,不离不弃吗?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更多的守望者,更多的领航人,更多的喝彩声„„
几点收获:怀揣平常心,步入常态课
当综合实践活动从热闹回归平静,从走秀步入常态时,“区域推进,常态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在省教研室万伟博士和市教研室张小亚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与教学指导研究》进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所展示的两节高水平的课,给大家许多启发,具有典型性。
1、综合实践活动选题要具有时代性,生活化,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2、情境的创设可千差万别,关键是能否拓展学生的视角,从中延伸出许多问题;
3、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可供教师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综合实践教研组学习资料
作为深入探究的主题;
4、在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中,许多一线教师都在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的成长都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关爱和支持。
它是靶子——引发大家研究的焦点,不再好高骛远,追求脚踏实地的研究; 它是标尺——引领大家探讨的视点,不再游离偏航,追求科学规范的研究。主题生成课怎么上?一是主题拓展要科学合理。在从内容上延伸和拓展,逐步推进,进行点线面网络辐射时,按一定的规律,有序推进。二是学生实践要自主有效,触及到思维,引发心灵共鸣。三是方法指导要适时恰当。
在主题生成课中,完成三个主要任务:一是主题拓展、尽力向学生的学习、社会、家族生活拓展;二是活动内容筛选,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切入口;三是科学规划,预设活动的大致走向,预测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利用什么资源,借助哪些外力,提供怎样的保障等,逐一落实到位。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进行方法指导,如何进行集中指导?有哪些基本课型?教师指导的落点在哪里?方法指导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情境诱导、帮助学生感受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需求,引导学生聚焦研究的主题。
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细致有效的帮助下才能达成。
在选题指导课中,要全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教师积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二是激发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敢提问题,会提问题,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注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问题有效。三是对所提问题的梳理。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因为学生不是一无所知,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教师要耐心一点,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探究的时空,帮助学生归类修改,教师做好相应引领。注重思维的拓展,思辨问题的价值。孩子的兴趣爱好是永远是无法预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儿童的课程,是一门解放儿童的课程。”
我们要蹲下来看儿童,课程要体现儿童特点,用儿童视角提出问题,设计主题。当问题情境的创设聚集热点、难点、焦点现象时,要思考呈现方式的丰富性、呈现角度的多元性、呈现层次的思维性。
几点期盼:让研讨会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1、希望这样的省级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能经常举行,开阔眼界,避免近亲繁殖、“圈地运动”。
广大一线教师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开展实践和研究,长期以往,势必造成自我反思的浅层化,同伴互助的近亲化,专家引领的空置化。
2、希望活动中多给一线教师研讨和展示的机会,多听听一线教师的心声。可能由于时间有限,课堂教学的点评,只是几个大市的教研员在侃侃而谈,听不到大部分一线教师的话语,少了一点儿草根化研究的氛围。
3、希望沙龙活动可更开放些,鼓励百家争鸣,围绕某一主题,各抒己见。形式可不拘一格,光脆性思维碰撞,鼓励观点交锋。
4、教学研讨的举办学校,希望能有更多的一线学校参与。从原来自上而下的行政贯彻,到现在自下而上的教学研讨,更需要密切关注和放大身边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有益探索,树立典型,放大效应。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综合实践教研组学习资料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篇5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为二级课程和三级课程,其内容有学科交叉现象。山东省地方课程共三科,分别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汇总来说,都是一段材料学习。如何设计教学法,让学生学会,会学,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两级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开放思想,敢于创新。
一、全面了解地方和校本课程标准(目标、实施、评价)。
1.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探索领域为课程分类形式,以课程模块为课程呈现形式。
2.“改革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要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发展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资源”。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所生成的课程,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工厂、农村、企业以及社会实践基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单位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4.学校对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防止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过于偏重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的倾向,一般不用考试的方法。
二、怎样进行小学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怎么学、怎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2.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知识,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用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地方课程来源于生活,地方课程服务于生活。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融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
3.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腊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
4.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5.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它表现为:(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从教师设计角度来看:
“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信息而不是处理加工;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相同的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的地方课程应视为应用课而不是理论课的学习,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地方课程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正确理解湖屯镇1246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可简称“六步循环教学法”
“1246双主体、互动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即
围绕一个中心:实现绿色高质量;
立足两个基点:教师、学生“双主体、互动式”;
实施四条策略:学练结合、师生互动、分层递进、当堂达标; 采取六个步骤:“(引)明确目标—(导)问题导入—(学)启发探究—(教)归纳提升—(练)跟踪训练—(评)快速反馈”。
实现“湖屯镇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六大特征:一是“有目标”;二是“高成绩”;三是“师生对话”;四是“小组落实”;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六是“学练结合”。
四、关于校本课程的教学法:(以《走进陶山》和《范蠡文化》为例)
(一)学会设计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1、知道、记住或了解陶山的、或范蠡的相关知识。
2、学会探究陶山或范蠡相关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开发建设,实现人人当小设计家。
3、学会当小导游,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激发开发建设家乡之情。了解范蠡文化,增强自豪感,进而掌握范蠡文化。
(二)正确理解校本课程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区别:
1、在校本课程课堂上,知识性目标是第一位的,要在知识性目标完成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能力培养是第一位的。
2、在校本课堂上要把综合实践活动形式用在课堂上,用多种实践活动形式来实现知识的落实,但不能上成综合实践活动课。
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要把校本的内容“实践化”“拓展化”“活动化”,即如何开展研究、怎样行动、呈现怎样的成果等,首要目标是过程与方法层面的。
(三)《走进陶山》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方法:
根据“引—导—学—教—练—评六步循环”教学步骤,《范蠡文化》课堂教学流程可以这样设计:
1、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经验走进课堂,教师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如谁去过陶山?谁知道有关陶山的传说故事?你调查了解了陶山的洞、树、草、等?你上网查查有关的内容?针对每一课内容布置相应的预习内容。
2、激趣引入。课堂一开始,或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或让学生讲故事、讲传说,或教师讲故事等方式,将学生引入一美丽的旅游境界。
3、提出目标。提出具体的本课的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并提出具体的学习方式,生生合作,小组完成,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4、自主学习。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中呈现的一段段材料,都很精美、简洁,图文并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学会。要求小组内真正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5、系统整理。采取问题抢答、击鼓传花、问题接龙、小组质疑、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性目标,知道、或记住材料。
6、当堂训练。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之一,要让学生人人都能当小导游,人人当小设计家,那么教师就要对于如何当好小导游提出具体的要求,如礼仪、如讲解、如形体等;对于如何合理科学设计给予一定的指导。
7、拓展升华。对于每一课、每一段材料,我们都可以用说、读、写文章、写诗、画、唱、演、做手抄报、做知识卡片、做特色旅游产品等动手实践活动。
8、总结评价。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开展多种性的评比,如优秀小组、如优秀小导游、优秀小设计家、优秀小辩手等等,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四)《范蠡文化》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数学设计方法:
根据“引—导—学—教—练—评六步循环”教学步骤,《范蠡文化》课堂教学流程可以这样设计:
1、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经验走进课堂,教师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如学习《范蠡文化》时,教师安排预习内容:谁知道范蠡的故事?谁听过范蠡的传说?有什么样的相关的成语?你上网查查有关的内容?针对每一课内容布置相应的预习内容。
2、激趣引入。课堂一开始,或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范蠡材料,或让学生讲故事、讲传说,或教师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3、提出目标。提出具体的本课的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并提出具体的学习方式,生生合作,小组完成,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4、自主学习。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中呈现的一段段材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学会。要求小组内真正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5、系统整理。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范蠡文化,采取知识问答、教师讲解、生生合作,共同系统整理相关知识内容。
6、当堂训练。采取问题抢答、击鼓传花、问题接龙、小组质疑、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性目标,知道、或记住材料。
7、拓展升华。对于每一课、每一段材料,我们都可以用说、读、讲、画、唱、演、做手抄报、做知识卡片、做编剧等动手实践活动。
8、总结评价。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开展多种性的评比,如优秀小组、如优秀编剧、优秀小演员、优秀故事家等等,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五、《地方课程》教法学法设计:
1、教师要多做引导、指导,要学会做导演。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学习、多研究、多积累,才能做到引导时循序渐进、不蔓不枝,指导时游刃有余,指导到位。
2、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不能上成语文课、地理课、历史课,但要把多种学习方法用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解放教师和学生,解放头脑感想,解放嘴巴敢说,解放手脚敢做,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方式诠释、演绎、展示、交流。在活动中得到知识、增强能力、升华情感。
3、采取“六步循环”:“(引)明确目标—(导)问题导入—(学)启发探究—(教)归纳提升—(练)跟踪训练—(评)快速反馈”。
4、体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特征”:一是“有目标”;二是“学练结合”;三是“师生对话”;四是“小组落实”;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六是“高成绩”。
(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首先要定好位,再谈怎么教学。每一册教材的扉页都印着同样的一封信,具有指导作用。让我们先看看编这套教材的专家怎么说:
同学们,你是不是很多次设想过:长大了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呢?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应当是人生的第一课,《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就能给予你必要的帮助。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当你知道了这一切,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叹: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从以上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套《传统文化》教材强调的育人功能,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紧接着在下文中,编者提出了本套教材的学法,让我们明确了:《传统文化》的教学,适合运用语文教学手段诵读法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应该怎样学习才好呢?学习这门课程,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诵、记、背;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童年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记住、背诵下来的东西,能终生不忘——这叫“童子功”。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中特别有兴趣的课题,搞一点“研究”。这样不断地学下去,你自然就有一颗“中国心”了,从气派到做派,就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
《传统文化》的编者指出了以“读背法”浸润学生的人格,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由“知”到“行”,从而最终成为“真正的中国人”。那么,编者的建议是否真的适合《传统文化》这门课的教学呢?
“记诵浸润式”教学法。课上采用海量阅读教学,糅合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和运用对学生进行层层浸润。主要做法多读、多背、多用,与《传统文化》教材的编者提出的“读、诵、记、背”的学法如出一辙,符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课题会出现不同的教案设计,《传统文化》课要达成最终的教学目的,显示其“传统”“经典”的力量,把握以下授课原则很重要:
1.读诵为主,扎实提效。
《传统文化》这套教材每本书每个单元的目标达成都依托于经典文化典籍中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学典籍就要以诵读为主。教学《传统文化》更要以读背为主,理解为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反刍品味。
以下做法实用有效:
多读:开课复习环节减少繁文缛节,可以领诵一句,学生顺着往下背,作为组织教学;新授环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拼音自己读、自己悟;练习时调动学生主动性,学生领读,领一遍跟三遍。正音为主,理解为次。
多背:运用减字辅背、顶针背诵、镂空背诵、看译文背诵、触类旁通背诵。扎扎实实提高诵读效果,避免“学过有印象,一背全忘光”的现象。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反复运用所学语言,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见识均来自于生活,将知识运用于生活时,会让知识充满生机,学生变得兴奋、灵动。例如:学了“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那么可以看看谁做到了,有点像思品学科的“导行”环节,并互相评价。再如,设计生活情境填空题,让学生根据前后文的意思运用经典词句;引导孩子课外结合生活情境主动运用所学的经典篇章句并进行集锦。
3.尊重、相信学生。相对于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并不要求深度理解,因此我们老师更应该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解答和争论来自学生的疑难等等。给学生自己“披荆斩棘”的机会,就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机会,也是学生“内化”传统文化“精髓”的机会!教师得有尊重、相信学生的做法。如:通过“可以上课了吗?”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体地位上,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如:在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自悟,相机询问学生:“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哪里不明白?”根据学情调整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4.探究性原则。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集体探究难点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的,搞点“课题研究”,例如:“歇后语里的故事”、“唐诗宋词唱起来”等小课题。纯粹的语言文字上的难点不要“恋战”,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留待“反刍”时的无师自通,保持学生的探究状态。
5.活动性原则。不要为活动而活动,这是诵读的补充。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例如唱一唱唐诗宋词、拿出画笔描绘意境、创设“情境串”演练、设置闯关、小组竞赛、说说生活中自己怎么做的、猜一猜字谜、画谜、歇后语等。
横观《传统文化》每本教材,都分为这样几个单元: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表面上单元侧重不同,实际上都是教学诗词歌赋,通过诗词中的意境了解人物、地理等,感知中华灿烂文化。因此教学中应借鉴语文诗词教学,并以记诵感悟为主要教学方式,根据经典篇章的内容不同进行分类教学和补充。
纵观整套12本教材,每课都分为这样几个板块:1.经典回放(或:人物剪影、诗话揽胜、艺海拾贝),2.温馨点击,3.活动广角,4.成长袋(或:成长阶梯)。以上4板块大体与六步教学法(引入—诱导—学习—总结—练习—评价)一一对应。我们完全可以依照教材的编排,顺势构建《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注意突出以“记诵为主”的教学思路。具体的参考流程如下:
一、引导。迅速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习主动性。
二、学习,位于“经典回放”的那部分。
1.范读原文。学生模读,正音。
2.自读自悟。
3.质疑问难,略知文意。
4.回读感悟,依境自背。
其中可穿插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背诵:
减字扶背、顶针背诵、镂空背诵、看译文背诵、触类旁通背诵等。
三、小结,学习“温馨点击”部分。
1.围绕课题谈谈自己的所知。
2.读一读课本上的“温馨点击”。
四、练习,进行“活动广角”。
多种活动巩固、拓展,重视学以致用。参考每课“活动广角”提供的活动和上文中的“活动性原则”。
五、评价,参考每课“成长阶梯”的建议进行。
六、作业:根据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和学生的研究兴趣而确定是否布置“小课题研究”。
(实际教学时根据每课课题不同进行细节改进。例如后附《歇后语》一课的教案中,练习环节1、2步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背诵歇后语,而是设计了多种情境反复运用歇后语,实际上每次都是在读、在背、在理解、在运用所学。第3步拓展活动“猜一猜”,活动形式可以细化为:猜儿歌里的歇后语、讲故事猜歇后语,看表演猜歇后语、出示实物猜歇后语,看画谜猜歇后语等。而评价环节是随机运用歇后语评价,贯穿于整个新授、练习环节,并没有在第五步单独进行。)
以上教学流程是基于对《传统文化》教材研究和教法研究后初步小结出来的,这样教学能比较适合这套教材,也比较适合学生动起来的需要。但是,上述流程还比较保守。还应做足诵读环节,减少讲解和拓展活动。
中国传统的快乐教学法——吟诵。吟诵的声调和音韵有助于学生理解经典,避免枯燥的讲解,识字、正音、表义一举多得,而且吟诵过的内容会经久不忘。
古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蕴含着上述道理。因此,“读诵浸润法”成为《传统文化》教学中最经济、最适用的教学方式就不是那么难理解了。
(二)《环境教育》课堂教学
《环境教育》是以身边的环境问题为中心设计内容,基本上我们要“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1、问题探讨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探讨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小学生对某一个有争议性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讨论,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法的主要步骤是:
第一、提供含有问题的材料或者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材料可以直接反映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需要动一番心思。
第二、讨论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小学中年级学生,问题的难度要小一些,教师随时进行指导说明,解决的问题也要尽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小学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讨论难度大一些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总结讨论,写出个人体会。通过激烈的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每人递交一份自己的解决方案。
2、“综合学习—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
《环境教育》课程中,将自然现象、科学常识和法律知识等融为一体,其中所涉及的领域包罗万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实现与语文、音乐、美术、自然、科技、哲学等学科的整合,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进而进行合理的归纳综合,实现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课程目标。该模式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①课前收集,自主整理
收集和分析环境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认知环境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重要途径。收集信息是分析信息的前提,分析信息是将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内化为学习者心智结构的过程。而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的知识领域为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因此,上课伊始,根据专题内容搜集相关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专题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
收集环境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应注意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针对所获取的信息,对照书中内容及主题,进行合理的筛选、甄别,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前搜集、自主整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才能为下一环节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保证。
②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创设一定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可以师生共同创设,可以由学生利用上一环节搜集的资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除自创外,想方设法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想出各种办法。如通过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具体事例导入新课,运用栩栩如生的描绘,吸引学生;再如针对专题内容,可选取相关内容的歌曲,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满足学生欣赏美的需要,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如身临其境一般,进入美的天地;又如灵活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提供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这个阶段在课堂开始时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这一环节是这一课的核心部分,经过了上一环节的小组内部交流,学生已经了解了本组研究的内容,但是对于其他组的研究内容却不知道或知之甚少。于是,小组的汇报成为了其他小组了解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听取其他组的汇报,否则是不会获取知识更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
④课内巩固、课外延伸
所谓课内巩固,指在教学中,针对本节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巧妙进行小结,整合交流的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等以达到对本节内容的巩固、升华。一堂成功的环境教育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为止的“句号”。
所谓课外延伸,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将学生有可能适用的常识、经验等补充进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可以是教师的点拨,学生课下再留心环境,获取新信息,达到新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并精心设计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认知、形成能力、升华情感。
(三)《安全教育》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式教学模式
本模式适合于“在社会中”这一领域中的安全常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虚拟生活场景,即虚拟生活中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另一种是模拟社会角色,即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社会角色,现场表演。
这一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①自读文本,自主设计
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②创设情境,模拟表演
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或播放一段生活录象,或展示一处社会场面。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模拟表演活动,让最具代表性的小组在全班公演。学生模拟表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生活原型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基础。
③评价反馈,提升感知
模拟表演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表演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现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效过程;是形成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辨别美丑能力的有效途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感知,在错误与正确的交互认识中,学生会逐渐明晰自己的观念,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社会观的目标。
2、“参与实践——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参与实践——体验探究”教学模式,适合于课外实践活动。本模式是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安全常识,培养学生安全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在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安全自救、自护能力的提高。
这一模式的基本环节有:
①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激情,是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引趣,是引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设问引思,是提出问题、是激情引趣的有效手段。
②展示思路,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之后,就要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行分析,展示学生的思维,理顺学生思路,规划参与安全实践的方案,论证进行活动的可行性,制定参与实践的具体步骤,设计带着怎样的问题去实践,明确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③参与实践,体验探究
实施这一环节,学生是主体,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是合作者,甚至是服务者。
④归纳总结,指导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篇6
课程资源的有关理论告诉我们,课程资源“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施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所以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他弥散在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通俗的说,就是凡是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资源都是可以纳入地方课程资源的,都应当开发和利用,而不必顾及它是课内还是课外,是“硬件”还是“软件”
依据课改精神,我校将全部课程整合为三大领域,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即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根据现有的条件的资源、学生现状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课程。
(1)国家课程以学案为辅,分层次学习
在国家课程教学中开展 “主动学习、探究生成” 以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教学实施。
加强课程的基础性,精简共性的基础,增加可选择的不同基础,注重能力、方法和态度的基础,使基础学力得以切实的落实。通过加强教材整合、分层教学实施、注重训练方式优化、强化实验教学改革、个别引领学生辅导、加强质量监控保障等措施,保障基础型课程的扎实推进。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进行学科模块设计和组合,同一科目课程有不同层次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科目,或在同一领域、模块课程科目中,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的自主选择,使学生有选择有层次地学习,满足不同学业基础与能力、潜质发展的差异性的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学生的个性特点、潜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
(二)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更有优势同城市学校相比,农村环境和自然资源更接近,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更为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利用起来更为直接、方便、有效、易于为师生所吸纳,这些可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利用家乡的四季变化、天体天象、日出日落、山川树木、风霜雨雪、地形地貌、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田野果园,也可以是村边蜿蜒流淌的小溪、乡野散发着芬芳气息的泥土、天边七色的彩虹、邻里崭新或古朴的农舍等,这些朴实、鲜活的自然资源就在学校附近。我们可能天天看到田野日出或山间日落,但如果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则“日出日落”这一自然资源永远也成不了地方课程资源,故此,我们把它用到语文口语交际课上,或者用于作文课上,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说话、写景、抒情,则“日出日落”之景作为了语文课程资源。
2.利用当地独特丰厚的人文资源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乃至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环境资源,这些资源利用好了就成了素材性地方课程。我们适时的利用本地用的英雄人物,学校的先进人物(教师和学生)班里发生的引人思考的事情以及民俗节日,(元宵节、看灯会、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赏月、各种祭祖拜佛活动等)、建筑、艺术、各种谚语俗语、民歌民谣、歇后语、传说故事等。这些地域性资源都具有较强的独特性,都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素材性课程资源,纳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3.利用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源
生活是无比广阔,色彩斑斓的,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人际交往、礼仪礼节、当地的黄豆种植、果树生产技术等方面,都具有无限的、取之不尽的资源供我们挖掘,使之成为地方课程资源。比如,社区、学校、或班级乃至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诸如,运动会、庆祝会、智力竞赛、演讲会等,把这些活动融入到地方课程中,让学生谈所见、谈体会、写感受、到记日记、这样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锻炼了学生认知,提高了写作能力。数学课上,让学生丈量距离,测算速度,统计数字,这些资源变成了数学课程资源。
(2)校本课程开发整合、分领域选择
为彰显我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我校的校本课程分为艺术类、实践类、学科延伸类、科学素养类、心理辅导类。
艺术类:
书法理论与实践 心理辅导与咨询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 参观与考察
敬老院服务
科学素养类:
电脑网络应用 学科拓展延伸类:
唐诗宋词赏析
英语会话与阅读
学生自愿选择,进行基本能力考核,择优录取,组建兴趣小组。心理健康每周一课时,艺术类、科学素养类和学科素养类间周一课时,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每学期10课时左右。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创设主题情境, 确保活动实效
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每一课程教学内容都是我们都精心营造的每一个活动的生活化主题情境, 这一些主题情境往往散发着浓郁的校园活动特色, 融入了中西方节日文化, 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例如, 在“菁菁校园”板块教学实施过程中, 我们开展《丹桂飘香游校园》《桃李芬芳谢师恩》《方寸名片识新朋》《欢笑青春皆友谊》四大主题活动, 给学生展现一幅生机勃然的校园画卷。活动中, 借数码相机拍摄校园景色, 熟悉校园融入校园; 组织手工制作创意贺卡, 献礼教师节, 拉近师生距离;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名片, 参照名片礼仪编演小品剧“递名片”, 带起生生互动;根据陶泥艺术品特点, 尝试捏制同学表情, 定格欢笑的瞬间。
本板块内容让学生初步体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全新的课程形式。突出淡化学科知识体系、强化技能融合与街接的特点, 充分体现“综合性”、“体验型”、“互动型”。
二、渗透民族文化, 架设心路桥梁
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中, 我们引入印章与篆刻、陶艺教育、剪纸、烹饪教学, 并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这是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例如, 我们在“喜迎新春”这一板块的教学中, 充分挖掘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设计的《汤圆飘香冬至到》《春联窗花盼新年》《可口年饭情满溢》《张灯结彩元宵节》分别从中国传统的冬至节、 春节、元宵节着手, 在让学生掌握烹饪技能、手工剪纸的同时, 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 实实在在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最终达成“龙的传人, 不忘吾根”的思想觉悟。
这样, 就能够在具有民族文化的活动内容中提升小学生的民族热情感, 促进他们的思想形成,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呈现综合知识, 形成多维评价
为达成有效教学, 在课堂中清晰地呈现多个领域的学科知识, 让专业技能形成完美的统一, 我们制定了一个通用课堂教学活动模板。每课均由一段亲切的活动建议开始, 让学生明确主题活动。然后以“活动过程指导”开展活动组织、教学新课, 针对不同专业技能, 设置多达十种以上的框架, 如:“现场频道”、“技能贴士”、“心灵体会”、“佳作欣赏”、“资料卡片”、“热点访谈”、“追溯文史”、“民俗传说”等。活动结束以后, 开始完成探究思考任务。这些任务也根据实际的专业技能进行展示。
例如, 在《八月十五倍思亲》一课中, 我们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的。
“民俗传说”:人们把中秋佳节视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请同学们探寻中秋节的来历。 (运用查找资料法揭开中秋节的起源之说)
“小组沙龙”:聊聊今年中秋节是如何度过的? (小组成员利用访谈法相互交流情感)
“民俗体验”:“浓情中秋吃月饼”, 教师分发月饼, 要求小组成员观察月饼实物的形状、饼面图案及拼面字的含义, 并请小组成员品尝月饼。 (小组成员运用观察法探究事物)
“我的发现”:月饼的形状有哪些?饼面的图案设计有何讲究?饼面题字有何深刻喻义。 (通过亲身体验与观察形成问题意识)
“定格中秋”:制作一枚陶泥月饼, 用泥板成型法, 制作月饼的饼身。用徒手捏制法, 捏制表面图案, 并粘连在饼身表面。设计制作一枚仿真月饼, 长宽厚薄参考实物月饼, 饼面图案与题字要求突出浓郁的中秋节气氛。
“技能贴士”:泥板成型法之滚压法和拍打法参考。
“评价书签”:评价指标。 (泥月饼外观创意、粘连技术、我的收获)
这样, 学生就能够通过多维的活动在综合性的实践过程中对“中秋节”的相关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 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篇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措施,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与以往传统的分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注重于紧密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发现、解决问题,达到知识整合、能力培养、人格养成等多方面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据此可见,这门课程主要是想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使学生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还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求加强与地方和校本课程等课程的有机整合,加强实施过程的管理。”对此,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以主题为单位,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形成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我校通常是以“主题”为单位,围绕主题,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打破了分科的界限。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将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设计活动主题。例如: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学校先制定主题以后,各中队根据不同孩子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的系列主题活动内容。
案例:
爱生活 爱分类 垃圾分类 我能行
——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响应东阳市关于推进全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的号召,配合我校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活动,践行我校“传承绿色文化,培育绿色公民”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环保、节约的意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以点带面,从校园辐射家庭、社区,宣传和带动垃圾分类行动,引导学生重视和保护环境,注意节约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形成校本课程。
【活动主题】
爱生活 爱分类 垃圾分类 我能行
【活动内容及安排】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学会了怎样开展研究,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保护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心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其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身亲身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
二、结合校情与地域特色,发展校本课程
我校是浙江省第一批排球特色学校之一。我校从2009年下期就提出创建特色学校规划。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于2010年6月,首次参加了“东阳市中小学排球赛”,取得了女子第二名,男子第五名的好成绩。2011、2012、2013年我校均获东阳市男、女排球队第一名,2014年女队第一名,男队第二名,2015年男队第一,女队第三名。在特色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和提炼“乐学、乐教、进取、创新”的学校特色文化氛围,结合中国女排精神,加以提炼、升华为学校排球精神,努力探索排球活动的良好运行机制,以排球为载体,我们学校创建成东阳市有相当知名度的排球特色学校。
我们画水本土特色是中国结和牛系列。特别是中国结,我们画水是中国结之乡。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其实是一种古老的编织艺术,一根根五彩的丝线,悬垂在居室四周,古朴而风情流转。自然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吉祥漂亮的中国结,既为主人祈福来年的平安富贵,同时也体现着主人不同的个性与审美观念。别看轻这小小的中国结,它可是近年来国际时尚潮流的重要元素,已发展成为多个产品了。所以,我们准备开发中国结的校本课程。
三、尊重个性差异,开展拓展性课程
学校以“尊重差异、赏识个性、开放教育、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差异,重视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位孩子学会生活、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做一个健康、明理、豁达、雅致的阳光少年。
我校通过科目化、制度化建设,有序组织、定点定人,广泛开展各类选修科目(社团活动),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团活动安排在每周四下午,由校教导处统一安排。部分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加校级提高班社团活动,校级社团主要有快乐排球、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电脑绘画、电子百拼、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创意美术、剪纸、舞蹈、十字绣、法律讲坛等社团活动。剩余的学生参加年级社团活动,主要有趣味作文、趣味数学、书法、绘画、篮球、乒乓球、快乐阅读、口琴等社团活动。
这是一朵幸福花,花蕊上的“幸福”二字意指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长,幸福成长;让每一位教师教得舒心,快乐工作。四片小花瓣则表示我校的四个培养目标:“做一个健康、明理、豁达、雅致的阳光少年。”外面的四片大花瓣是围绕四个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一系列的拓展课程,有琴棋书画、少先队活动、法律讲坛……
基于我校在现阶段,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完善所谓的课程理论,而应是尽快地让新课程发挥效益,找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整合也许是现实的要求,提升是未来追求的目标。从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角度出发,不能简单地推进课改,整合也许更能体现新课程人本化的倾向,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规范和精细化。避免多而杂的课程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07-26
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新的05-16
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09-0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结08-2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10-2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05-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07-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09-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方案09-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