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园林景观设计

2024-05-17

北方园林景观设计(共12篇)

北方园林景观设计 篇1

在我国经济繁荣及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居住区环境品质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但国家近年来进行的房地产调控,也影响了地产商对景观设计成本的投入热情。甚至不少颇具实力的一线房地产开发公司,也对景观建设成本的限制甚为苛刻。作为景观设计师,面对这一现实,尤其是针对北方一些大中城市的地产项目,如何在有限自然条件加有限建设成本的条件下,设计并实现居住环境的高品质要求,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定位、目标与原则

中、低成本住宅的销售对象,一般应符合中、低端多元化客户的价值取向,低成本、小户型的受众人群多为年轻白领。景观设计希望有相应宽容、写意的生活模式可选,诠释多元化的现代时尚、自然经典主义风格的园林。

一个集居住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全功能休闲生活社区,应该是该类项目的首选设计目标。意在创造“乐活人生”的理念,实现一个人们想来居住、值得拥有、舒适惬意、富涵品位的生活社区。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人性化原则。住宅周围提供充分的绿化景观布置和适当的活动交往空间,同时兼顾休闲活动空间的开放性和半私密性的不同特点。

二是生态化原则。赏“绿”悦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偏好,设计师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样性的绿化种植来隔离城市的喧嚣,愉悦人性,并通过自然堆坡及植物景石结合的手法,凸显出生态的、亲近自然的舒适人居环境。

三是美观实用原则。空间主次分明,以小区主入口和中心活动场所为重点,组团空间次之,交通及其它服务类空间再次之。

注重艺术与实用的同一性,整体调性呼应,不形成反差。重点突出主要入口及中心空间景观。限于建设成本的控制,重点投入,把钱花在主要体现效果的区域,其他空间作放松即背景绿化处理,以合理摊薄成本。有效控制重点区域与非重点区域的面积比例。最终以较低的成本均价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四是自然主义和构成主义相结合的原则。硬质广场与绿地的面积比例应合理控制,在园区入口及中心位置宜体现构成主义原则,强化序列感,修建一定的广场、硬质活动场地及休憩设施,绿地组团可采用自然主义原则,放松处理,使空间融入环境。

五是简约现代原则。以园林的自然主义和空间的构成主义为灵魂,采用现代设计的理念及手法,通过最简洁的元素,力求实现既具古典雅韵,又表现出自然主义的简练和质朴的,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情趣的景观。

十大景观设计策略

受限于建设成本的控制,该类项目往往不适合强调人工装饰的欧式、新中式等设计风格,应结合建筑外形的协调性,采取自然主义为主导的设计风格。在北方,设计师的灵感往往来自于人们对广阔自然空间的向往,景观设计载体应用自然的色彩和质感,体现出整体园林回归自然的风格。以下以乌市恒昌、长春万科等地产项目为例,说明景观设计的策略。

第一、利用景观设计手法,将刻板、生硬的住居外部空间软化。

通常居住建筑外形为规整的立方体,且随各地容积率不同,高层者居多,体量感超大,往往对居住外部环境空间呈压抑感,建筑规划设计也往往采取整齐划一的排列空间布局,导致居住环境空间愈加呆板。所以就更需要景观设计在道路、绿地及活动空间上进行柔化处理。可以采取的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明快、舒缓的微地形可丰富竖向空间,丰富视觉变化,是以低成本突出景观效果的重要手法。

用柔软的曲线园路,替代原有平行于建筑的直线道路。在满足消防应急车道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将中规中矩的主要交通环线改造为曲线环路。

将建筑包围、隐藏在曲线园路、环岛、绿地之中,既起到软化空间的作用,亦可使视线达到通而不畅,人掩其内,形成步移景异、曲折迂回、欲扬先抑的效果。

对主要入口及中心轴线空间,采用几何感直线构成处理手法,如转折、叠落,穿插等,与其他的柔和曲线空间形成自由与秩序的对比感。

第二、对交通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一般建筑规划小区道路直接穿越园区,不仅打破、割碎了内部空间,且未能做到人车分流,这会极大地影响园区内部生活环境。景观设计可通过以下改造,将道路分级,内部人车分流,达到最佳景观效果的目的。

内外环路分开,尽可能减少了外部车行环线交通对内部园区环境的干扰。

人车分流,将区内车行交通和地面停车解决在外环尽端;小区地面停车及来访车辆不进入园区内;内环及分支园路以步行为主体。

内外道路分级,外环宽4米,满足环路及消防要求。内部道路宽2.5米,可以结合绿地,作隐型消防车道兼居民健身漫跑道,以尽量多保留绿地。

第三、种植与地形结合的设计手法。

小区种植模式有别于“利用行道树压出道路”的传统设计手法,采取以乔、灌、草退坡的设计形式,使人行于道路上,无压抑感;楼前种植以密植苗木的手法,将建筑围合在树林中。在接近底层住户处,采用微地形反坡的形式,使一层窗外空间开畅,不遮蔽。

第四、公共空间的设计。

将公共空间和组团空间进行分隔,使公共空间独自整体形成一个大体量的面状元素,着力处理了人可触及或看到的范围,背景的投资相对低廉。同时,公共空间还注重聚集场所的营造,使其发挥“点睛”的作用。

第五、组团空间的设计。

在景观的组团空间设计中,着力营造庭院文化,围合小的休憩停留空间为主。

第六、森林中的房子。

公共景观以植物造景设计为主,着力塑造了形态各异、丰富而有趣的“森林中的房子”这一优美景观表达。

小苗密植——选用冠幅较小的乔灌木成片密集种植,待后期苗木生长成熟,即可移栽于其他项目,同时也达到了塑造自然景观的目的。

在树种选择上,可大幅采用乡土经济速生树种,虽规格较小,但能以量取胜,可使开盘见效快,又节省成本。

第七、突出北方园林特色。

在这几个北方项目的景观设计中,凸显北方园林的大气、鲜明与豪放,充分考虑了人对环境景观的心理感受,并在空间上加以合理利用,使规划、建筑、景观在空间处理上得到的较好的融合和渗透。

第八、植栽的层次搭配。

由于公共景观区域进深较大,其树种的搭配采用了高、中、低乔木、大灌木、小灌木、草花、草坪的植栽方式,可供形成丰富的植物层次,并能在公共空间的中部空出大片纯草坪区域,实现疏密有致的景观效果。

第九、植栽材料的季相搭配。

在园林的营造设计中,大量采用春花、秋红、冬青等园林植物,使四季均有适合观赏的植物景观。如春季赏花的京桃、榆叶梅,秋天可赏红叶的火炬树、五角枫,冬天可观绿的桧柏、云杉,以及可欣赏树干的白桦等。

第十、自然材质的巧妙运用。

造园设计中,景观构筑物的外饰材料尽量使用本地自然材料,如天然卵石、青色板岩以及黄色砂岩板等,针对北方地区,材质风格粗放、厚重,与周围建筑和环境的融合性非常强,可达到和谐统一的自然氛围。

以上十点,是本人在为北方城市中的居住区做景观设计时的一些思考,探讨了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设计的对策。我的一点感悟是:园林于人类生活的真正精髓,并非人工与匠气,而是去繁就简,去浮华、存本真,这是纯粹的对自然美的追求。

北方园林景观设计 篇2

关键词:北方住宅小区;绿化功能;景观设计

当前,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小区建设标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变化。绿化是现代小区最基础的功能之一,可通过改变环境质量对小区居民的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对绿化与景观进行科学设计实际上是小区建设中必须要格外关注的环节。

1北方住宅小区的绿化功能与景观设计

1.1绿化功能

住宅小区的绿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首先,绿化可调节气候。在绿化面积较大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氧含量会比较高,再加上树木枝叶可吸收热量、草地可增加空气湿度,小区气候将会得到有效的调节,变得更加宜人。其次,绿化可美化环境。小区绿化以种植树木和草坪为主,这些植物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使小区环境更有大自然的气息,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感。再次,绿化可保护环境。住宅小区人口集中,汽车尾气及生活垃圾污染均比较严重。绿化一方面可利用植物本身的特性来降低空气中废气的含量、减少灰尘,改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阻隔噪音的作用,对居民健康与生活质量的提升很有益处。

1.2绿化与景观设计思路

1.2.1将实际的环境条件作为依据。住宅小区所处的位置不同,环境条件也会有相应的差异,所以,在具体进行绿化与景观设计时需做到具体分析。一般来讲,如果小区所处位置环境较为优美,设计时就要尽量使房屋面向绿地,并通过有意识的错落布局、减少房屋相互遮挡来凸显自然之美。为此,设计时就要考虑“绿地沟通”,借助道路与绿地进行引导。在小区绿化中,植物是一个关键要素,在其做主景时,可考虑设计不同主题的景观,而在其做背景时,则可将前景的色彩与质感等情况作为依据,对其高度进行科学设计,营造一种前后对比或相互衬托的效果。

1.2.2善于利用自然环境。部分小区所处的位置有着非常好的自然环境,对于这种优势,设计时应善于利用,使小区居民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同时,这种做法也可以达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是美景营造的最高境界。比如,设计时可考虑将绿地布置在水系沿线,并有意识地构造带状绿地或块状绿地。当前,绿化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式为规则式种植,这种设计形式较为传统,就目前来讲依旧是必要做法,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规则也可以是一种美,但在具体实践时应把握好修剪的度,不可过于刻意,以免使植物显得呆板无趣。

1.2.3在可行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有植被。部分小区绿化位置原本就生长着一些植物,对于这些植物,建议设计时尽可能地保留。原有植被的优势在于自然,将这些植被保留下来地做法,可以使得绿化效果更具和谐美。在实际设计时,若遇到植被面积过大的情况,则需将建筑位置定在植物之间,以尽可能地保证景观连续。此外,在可行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有植被也可以起到降低绿化成本的作用,有助于小区建设费用的降低,具有一定的资源节约意义。

1.2.4科学进行“植物配植”。植物配植是小区绿化的关键一环,在具体进行时应以植物习性与形态为依据,一般要求是选择适宜当地气候且视觉效果较好、与小区环境和谐统一的类型。比如,在小区环境较为宁静时,植物配植建议遵从简洁规整的原则。以此类推,在环境较为自由时,植物配植则需做到富有变化;在环境较为平淡时,植物配植需尽量色彩明艳,以达到调剂目的。在配植方式上,建议遵从植物习性,比如,喜阳植物与喜阴植物应分别种在光照充分、阳光较少的位置。若需进行群体种植,则应将喜阴植物安排在喜阳植物的下方,以确保2种植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北方地区天气相对较为寒冷,具体设计时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耐寒植物,以优化绿化效果。适宜北方气候的常绿树有雪松、龙柏以及华山松等,落叶乔木则有七叶树、银杏以及五角枫等,设计时应根据小区实况进行考虑。

2结语

总而言之,小区绿化既能够调节气候,又可以美化和保护环境,对于小区空气质量与居民健康均有重要意义。因而,现实中在进行小区建设时,必须要重视绿化及景观设计环节,尽量做到科学设计与节约设计,其中,将实际的环境条件作为立足点、善于利用自然景观、保留原有植被、科学进行植物配植属于基础要求,需要设计人员慎重以待。本文围绕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阐述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对小区绿化设计工作的改进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李俊达.北方住宅小区西化雕塑中的“形”[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6)

2宋超.北方住宅小区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探析[J].现代园艺,2013(14)

浅析我国北方园林的设计与布局 篇3

关键词:北方园林 人文精神 特点

一、北方园林的人文精神

北方园林的人文精神有两个相辅相成的主流,一是齐鲁文化,二是燕赵文化,它们都是周朝封国后形成的相对完整和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现存的古典园林众多,如颐和园、圆明园、乾隆花园、慈宁宫花园、御花园、西苑三海、景山、什刹海、恭王府花园、醇亲王府花园、乐家花园、八大处、香山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达园、避暑山庄、古莲花池、铁山园、因园、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百脉泉、偶园、十笏园、蓬莱阁等。

齐鲁北傍燕辽,南依黄淮,西峙泰岱,东临大海,齐鲁的史前文化为东夷文化,亦当地土族文化,东夷人的鸟崇拜一直延续至商代,上古之大庭氏、伏羲氏、神农氏、太昊、少昊、颛顼、尧、舜等兴起于此。东夷文化的鸟崇拜是山东及至江南鸟头屋脊的直接根源。周公封鲁,派儿子伯禽前往治理,伯禽“变其俗,革其礼”,成为周礼的最后堡垒;吕尚封齐,“因其俗,简其礼”,齐国最终成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周公尚文制礼,吕尚重武强兵,使两国显出差异。齐国尚武游斗、开放豁达,鲁国迂腐保守、稳重持久,在两国交往和互补融合中形成雄厚沉稳的齐鲁文化。鲁国以孔子、孟子、曾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以至东南亚都影响深刻,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园林是众所周知的。齐国以吕尚、孙膑、司马穰苴、孙武为代表的武家文化对中国武学影响至深,但武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只能从园林形式、游乐态度等观照。在齐国园林中,善于借鉴江南园林的成就,学习江南园林以水为中心的布局形式。鲁国园林则保持儒家正统,以轴线、后花园、对称为特点,正是鲁国中心、等级、中庸、前朝后寝的观念。齐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海上三神山传说,使无数皇家帝胄为之倾倒,从而奠定了中国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

燕、赵、中山三国,在封国时代因兵家之争而酿起一股浓烈的慷慨悲壮之风,又因匈奴、蒙古、金国的威胁而产生了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史志时代(秦以后)民族大融合而显出强悍性格。后来金、元、明、清定都于燕而成为主流文化。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举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锋并交融的有力证据,金、元、清三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北方稳固的少数民族关系是汉朝所不能比拟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于园林的影响也是深刻的,成片帐篷、骑马射箭场所、密宗寺院、长城关隘等景观入园是汉园所没有的。

战国时代燕国下都的钓台、金台、阑马台、仙台,赵国的聚(此字加草字头)台都是崇山文化的代表作。另外,燕国的禅台、黄金台,赵国的野台、丛台等,都是实用兼游乐的居式园林,丛台至今犹存。燕国的碣石宫、赵国的赵圃亦是东周时期有名的园林。

因山多而崇山,以台象山,环筑列景,成为园林规制。在齐国神仙思想流行之后,在台周或山周环水,演变为一池三山之制。由昆仑崇拜(指崇山文化)到蓬莱崇拜(指东海仙山崇拜)在燕赵园林的发展中表现较为突出。直至清代,皇家园林中的一池三山仍十分明显。

金代以北京为中都,在如今西苑位置凿太液池,堆琼华岛和瀛屿。元以北京为大都,在西苑位置堆三山,名圆坻、万岁山、屏山。明清两代在西苑承袭旧制,清代在颐和园创作大小三山,在玉泉山静明园、圆明园堆三岛,成为一池三山的巨制。

明初园林因朱元璋提倡低薪廉政,园林建设较少,在张居正改革之后,全国园林建设铺陈开来。到了清朝,从康熙开始,南巡成为园林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纷纷增建行宫,大凡行宫都有花园,作为行宫的花园,既有当地特色,又带有皇帝喜好的北方园林风格,扬州瘦西湖的白塔、五亭桥也在一夜之间落成。在巡幸过程中,江南园林得到皇家的极大认同,狮子林、瞻园、烟雨楼、天一阁、金山等名园被当场绘图,带回宫中,复建为皇家园林中的园中园。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文园狮子林,圆明园中的西湖十景等都是江南园林的写照,狮子林被仿写四次之多。

二、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北方园林的特色在皇家、寺观、私家园林中都有表现,主要表现于前朝后寝、轴线对称、一池三山、仿景缩景、障景漏景等方面,从内容的布局特点上看,主要表现为儒道佛三家对园林的渗透。

前朝后寝,指园林的后园式布局,与日本园林、岭南园林不同。前朝后寝在园林中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园与宅关系上,园林居于宫殿、住宅的后部或侧位,如故宫的御花园、景山、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慈宁宫花园都是在后部;二是园内游与居关系上,居在前、游在后,如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在南面入口处,颐和园的宫殿区在东面入口处。此等布局直接受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一致。

轴线对称,是北方园林最明显的特点。皇家、私家、寺观皆如此,只不过在轴线和对称的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园林的轴线与宫殿和住宅的轴线一致,成为宅区轴线的延伸。中轴线上置最重要的大门、厅堂、宫殿、甬道、水池,无论大小园林都是如此,其中以颐和园轴线最为壮观,从昆明湖上的凤凰墩开始,到南湖岛,到万寿山的牌坊、排云殿、佛香阁、须弥灵境、牌坊、石拱桥、北大门,既可以从岛上观,亦可以从山上观,气象不同。慈宁宫花园、乐家花园、恭王府花园、景山都是一条轴线,而有些园林则用多条轴线,如御花园有中、东、西三轴,在建福宫花园有东西二轴,圆明园则多条复合。

一池三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直至现代园林中表现最多的布局形式,而且成为定制。它源于齐国的东海神话,成就于皇家园林的祈寿夙愿。北方园林的一池三山主要表现于皇家园林之中,如金、元、明、清四朝在西苑三海景点创作,一海一山,南北一线,成一池三山之制。颐和园有大小三山,大三山是:南湖岛、藻鉴堂、冶镜阁,小三山是:凤凰墩、知春亭、小西泠。当然,一池三山思想在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中则演化为一池一山、一池二山或一池多山,与私家没有绝对权力有关,对于生命的把握不如皇家至高无上,大臣生命的存在有时不过皇帝的一句戏言,老百姓的生死更是无足轻重。在园林中凿一池堆一岛,就大呼蓬莱瀛洲,赞叹不止。

三、北方园林的自然特点

北方园林的崇山性表现在园林的堆山上,园山雄伟,以高、壮为美。山体面积较大,高度较高,当然,清代皇家及贵族也有权力、财力以及人力营造如此雄伟的山。

北方一带园林用石多为房山石、太湖石、青石,尤以青石有地方特色,太湖石虽是审美中最得宠的石材,但它并不十分普遍,因为此地远离江南。于是,北京一带较少,在山东一带相对较多。与太湖石相近的房山石,人称北太湖石,倒是最为普遍的,因为此石就产于北京市的房山区,从开采到运输较为方便,不过,房山石在山东倒不十分普遍。青石在河北、北京一带用得较为普遍,平置和竖立皆可。

在植物方面,北方园林中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杨树、榆树等乔木类是用得较多的树种,其中以松柏和柳树最多,因为耐寒性强,能过冬。灌木类有丁香、海棠、牡丹、芍药、荷花,大部分是不能过冬的,现代公园中,许多冬青类篱式灌木常作为界边材料和冬季景物。四季景色差异性最大的主要表现于植物上,春来万物复苏,树木吐绿,仲春开始,百花齐放;夏季柳树成荫,荷花盛开;秋季枫槭变红,群山尽染;冬来万木凋零,雪花纷飞。

北方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分析 篇4

我国北方冬季的气温低, 有时异常寒冷。四季分明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特征, 每年有1/4的时间气温处于0℃以下。在此状况下, 树木和花草均不能生存, 能够适应北方气候的植物少之又少, 若不采取有效措施, 新植树木难以生存。北方住宅小区对于植物种植的经验很少, 尤其是树种和花草的配置, 加上对植物的特性不了解, 经常出现搭配不当等错误。北方有些住宅硬质铺装过多、地覆盖率不符合要求, 开发商常采用不正当的手段, 赢取消费者信任后, 加盖新的建筑, 出现容积率过大、楼间距不够、光照不足的问题。景观做的不够精致, 不能起到层次分明等效果。设计师过分追求图案的美观, 但缺少实用性, 带给人们忧虑和不满, 没有遵守人文原则。缺乏创新, 手法雷同, 无法将文化传统融入其中。

2 住宅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住宅景区因其属性可分为人文和自然景观两类。对住宅小区的建设并不是随意的, 应该遵守几项原则。第一是生态性原则, 住宅小区景观的设计要求无限接近于自然。第二是舒适性原则, 顾客至上是房地产商的赚钱之道, 所以一切的设计都以舒适为主。第三是整体性原则, 它是所有原则的基础, 景观是与设计相符的。第四是人文性原则, 要将人文与设计融入其中。如果严格按照这几项要求, 一定能为居民提供适宜的环境。

3 景观设计的手法

(1) 每个小区有着自己独特的环境。当面对环境优美的地段时, 需要多布置一些面向绿地的景观, 注意避免房屋间的遮挡, 布局交错简单, 可使用绿地沟通的手法, 将风景、绿地、道路不着痕迹的引入到景区中。小区中的植物既可以做主景, 也可以做背景。做主景时, 能形成各种独特的植物景观。做背景时, 配合前景的色彩、质感、尺度形式, 采用适合的高度, 同样可有不同的效果, 形成一定的反衬。当面对有水资源的地段时, 可沿着水源布置绿地。无论是怎样的地段, 规划式种植必不可少, 但不应过多。规划式种植在人工化规整的住宅中的运用较为突出。

(2) 在培植植物时需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和形态, 不能违背植物自然的生长规律, 选取植物需考虑北方气候, 要符合预期的功能, 才能形成与设计相符的较为美观的景象。譬如宁静的环境中, 植物的栽培需简洁大方。活泼的环境, 栽培植物则需变化多样。不同的光照条件选取不同的植物。植物可分喜阴、半耐荫、喜阳几类。喜阴的植物应该种植在树荫下、林子中或是墙体的北面。喜阳的植物则应该置于上层, 阳光充足的地方。底层地面适合种植地被植物, 有利于水分的保持。界定道路、利用区可布置草坪, 仿佛地面上铺着有着浓浓绿意的地毯。大面积种植时, 应该选择一种树种作为基调树种, 另外选择3~5种树种作为辅助树种。还要选择其余树种作为特殊条件下的备用。

(3) 栽培植物时, 要尽可能地保存现有的植被。将建筑物建在植被中间, 可增加景观的连续性和质量。在这种做法下, 维护费用和种植工作量大大减少。关于小区内道路的绿化, 需要考虑道路和树的空间, 不能影响交通。可以设置绿化带, 起到领域分界的作用, 增强了轴向感与识别感, 美化了道路。

(4) 提前画出概念种植示意图, 能够帮助选择植物。概念图越完善, 植被的栽培更容易进行, 景观更漂亮。

4 北方庭院的设计

庭院可以说是住宅小区的外室大厅, 庭院可以分为草坪型、花园型、棚架型、树木型、园艺型、篱笆型等类型。不同的庭院体现了不同的的地理气候, 反映了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爱好。我国北方住宅小区的设计原则是:绿化是关键, 其它事物是辅助;各种植物统一协调搭配;景观内外结合, 美丽舒适。

(1) 庭院的空间有着2种形态:流动型和静止型, 在树荫遮盖的地方, 闭合空间等有人气的场所, 即静止型, 空间围合的质量靠冠的形状和疏密、庭园植物的高矮、种植的方式等决定。若是分枝的地方高于平常树木的高度, 围合空间显得空透;若是比较封闭的灌木分层, 围合空间显得紧密。 (2) 绿化是庭院的主要组成部分, 绿化可以提高环境的质量。因此, 注意考虑空间的整体序列关系, 花草和树木的配置。 (3) 大多数的内部庭院空间相对较小, 因此常采用小尺度的手法来进行绿化和水石的配置, 这样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 住宅小区景观的发展

这些年来, 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 很多高档楼盘的房地产商请到国外的设计师来规划设计。对于房地产商而言, 只有加强对住宅景观的投入, 才能获得更多的效益。住宅小区景观的重视更加推动了生态环境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北方园林景观设计 篇5

总的来讲,皇家园林一般总是带有均衡,对称、壮严豪华以及威严的气氛。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并与住宅相联。占地甚少,小者一、二亩,大者数十亩。在园景的处理上,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的景区和游览路线。常用粉墙、花窗或长廊来分割园景空间,但又隔而不断,掩映有趣。通过画框似的一个个漏窗,形成不同的画面,变幻无穷,堂奥纵深,激发游人探幽的兴致。有虚有实,步移景换,主次分明,景多意深,其趣无穷。如苏州拙政园,园中心是远香堂,它的四面都是挺秀的窗格,像是画家的取景框,人们在堂内可以通过窗格观赏园景。远香堂的对面,绿叶掩映的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亭的四周遍植腊梅;东隅,亭亭玉立的玉兰和鲜艳的桃花,点缀在亭台假山之间;望西,朱红栋梁的荷风四面亭,亭边柳条摇曳,春光月夜,倍觉雅静清幽。国内植物花卉品种繁多,植树栽花,富有情趣,建筑玲珑活泼,给人以轻松之感。

具体而言,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风格上的差异。造成风格上的差异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服务对象不同:北方皇家苑囿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江南园林则属于私家园林,园的主人不同,各自的要求不尽相同;

(2)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北方皇家苑囿规模大,占地广,多处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湖泊地区,江南私家园林规模小,多处于市井之内;

(3)气候条件不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江南则较温暖、湿润。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五个方面。从平面布局看,江南园林由于多处市井,所以常取内向的形式,因为在市井内建园,周围均为他人住宅,一般均不可能获得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借景条件。北方皇家苑囿由于所处自然环境既优美,又开阔,所以多数景点、建筑群均取外向布局或内、外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广为借景,而且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外观。少数园中园,虽取内向的布局形式而自成一体,但多少还要照顾到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

从建筑物的外观、立面造型和细部处理来看,江南园林远比北方皇家苑囿轻巧、纤细、玲珑剔透。这一方面是因为气候条件不同,另外也和习惯、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翼角起翘,对于建筑物的形象、特别是轮廓线的影响极大,北方较平缓,南方很跷曲;墙面,北方园林建筑显得十分厚重,江南园林则较轻巧;其它细部处理,江南园林不仅力求纤细,而且在图案的编织上也相当灵巧,北方园林则比较严谨、粗壮、朴拙。

从空间处理看,江南园林比较开敝、通透,内、外空间有较多的连通、渗透,层次变化也比较丰富。北方园林则比较封闭,内、外空间的界线比较分明。南、北园林建筑在尺度方面的差异也是极为悬殊的。

南、北园林建筑的色彩处理也有极明显的差异。北方园林较富丽,江南园林较淡雅。江南园林建筑最基本的色调不外三种:(1)以深灰色的小青瓦作为屋顶;(2)全部木作一律呈栗皮色或深棕色,个别建筑的部分构件施墨绿或黑色;

(3)所有墙垣均为白粉墙。这样的色调极易与自然界中的山、水、树等相调和,而且还能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白粉墙在园林中虽很突出,但本身却很高洁,可以借对比而破除沉闷感。

北方彩叶植物景观应用利弊分析 篇6

摘 要:近年来,随着北方的经济复苏,在环境建设上也更重视视觉与色彩的搭配,宿根花卉与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配置中的应用取得重要的地位。然而,宿根花卉周年生长在露地,一年种植、多年观赏的特点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同时也似乎失去了一二年生草花绿化、美化所具有的应时性和灵活性,彩叶树种在北方品种数量又过于单一,很难达到南方绿化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宿根花卉;彩叶植物;造景艺术应有

一、宿根花卉的定义与应用

定义:通俗地讲,宿根花卉是指能够“冬眠”的花卉,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卉。该类花卉的优点便是繁殖、管理简便,一年种植可多年开花,是城镇绿化、美化极适合的植物材料。植株地下部分宿存越冬而不形成肥大的球状或块状根,次春仍能萌蘖开花并延续多年的花卉。可分较耐寒和较不耐寒两大类。前者可露地种植,后者需温室栽培。

应用:在2000年左右北方绿化造景花卉选择上还多是草本一二年生花卉为主,主要应用如花坛,一般多设于广场和道路的中央、两侧及周围等处,要求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廊。多年生宿根花卉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色彩艳丽,开花整齐。盛花花坛可选用的宿根花卉材料较多,如菊花、荷兰菊、黑心菊、落新妇、,景天类的白草等宿根花卉,等模纹图案。在如花镜,各种花卉配置应是自然斑状混交,还要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型及数量的调和与对比。花境的设计要巧妙利用色彩来创造空间或景观效果。宿根花卉是色彩丰富的植物,加上适当选用宿根花卉,色彩就更加丰富,就能更好的发挥花境特色。

二、宿根花卉在南北方的应用现状分析

宿根花卉在南方如苏杭二州等园林名声之地应用广泛,在那里你随处可见色彩斑斓的街路,在广场与游园中更是让设计师门的想象空间发挥到了极致,由于苏杭年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所以对于园林植物来说品种多样性,是北方所不能比的。所以在园林应用中选择性更为广阔,生长周期长花期长,而在北方,冬季长达4个月以上年平均气温较低,所以宿根花卉品种较为单一,花期较段。但是随着园林市场与技术的发展,北方园林设计与工艺在逐步向南方靠拢,但是这样势必会是去南北园林的差异与特色。同样带来的问题也会逐年显现出来。例如在宿根花卉的应用上,南方园林由于不受气候的限制植物的选择与色彩的选择上更为大胆,在养护与管理上又没有更多的限制,在园林造景中更加缤纷绚丽,而北方园林中宿根花卉品种较为单一,后期养护更加繁琐,生物生理周期更短暂,因此在花卉生长末期景观相应显现不足而带来更多负面效应。因此北方园林宿根花卉造景与设计中要更加谨慎,这一现象叫园林造景的前瞻性。

三、彩叶树种的定义与应用

定义:“彩叶树”又称彩叶乔木,是指其叶片、茎杆等常年呈现出异色(非绿色)的植物,如金叶水杉,红叶李,红枫,金叶国槐、紫叶红栌、蓝冰柏等。红叶李的叶片,常年都是暗紫红色;红枫的叶片常年都是鲜红色;金叶水杉的叶片常年都是金黄色;这些树的叶片,常年或在落叶前,拥有红色、黄色、紫叶、蓝色、花叶等非单一绿色的树种,我们称之为彩叶树。

应用:彩叶植物的观赏特性不仅是叶片的色彩,还应该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树型、树型与色彩、色彩与色彩等之间的搭配,可以使观赏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因此,彩叶植物的应用对园林景观的构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孤植

彩叶植物颜色醒目,可以作为中心景观处理,能达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孤植主要表现单株树木的个体美,要求植株姿态优美或非常有特色,选择得当、配置得体,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2丛植

成丛栽植彩叶植物可以美化环境,既丰富了景观色彩,又活跃了园林气氛。将紫色或黄色的彩叶植物丛植于浅色的建筑物前,或将绿色的乔木做背景、彩叶植物作前景处理,均能得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3.3彩篱或模纹花坛

绿色植物相搭配构成美丽的图案,其广泛应用在城市公共绿地、分车道、立交桥下、绿岛、小游园、厂矿企业、居住小区中。

3.4群植或片植

将彩叶植物成片栽植,达到成林的规模,可营造出较有气势的景观。

四、彩叶乔灌木在南北方的应用现状分析

北方地区受气候的影响,冬季较为寒冷,生长季比较短,绿化中可应用的植物材料相对比较少,进而影响到园林绿化树种色彩的相对单调。同时影响到园林绿化树种色彩的相对单调。为了解决北方园林色彩单调的问题,可以在园林中大量使用彩叶树种,合理配置异色叶类树木,将这些彩叶树种鲜艳丰富多变的叶色,与绿色树种相互映衬,会极大地风度城市的色彩和园林的景观层次,使城市园林的季相更富于变化。加上彩叶树种具有成景育苗期适应性栽植容观赏期观赏价值突出等特点,部分树种的观赏期远长于宿根花卉的花期,将在园林绿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园林绿化中的新宠儿,尤其是异色叶类树木越来越成为目前园林绿化中倍受青睐的一类树种。

而南方彩叶树种不受气候因素影响,在发挥园林色彩与景观性上更加游刃有余,其景观效果显而易见。

五、总结

由于南北气候与园林发展史不同,对于宿根花卉与彩叶树种的应用与发展也各不相同。对于南方而言花卉与彩叶树种已经介入到园林造景与日常生活中,对于北方而言,彩色的世界才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大量的园林设计师对于南方的憧憬与学习,在北方的园林造景中盲目应用从而造成北方园林在后期的景观性与可持续发展中是去了北方特有的优势,对于北方放粗放式园林造景艺术失去了认知,因此造成后期宿根花卉的退化与大量的资本追加。北方园林应大量采用乔木类乡土彩叶树种替代宿根花卉,走北方造园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长期的景观效果多做考虑,不能盲目的最求眼前的景观效果而放弃原本北方应有的长远生态效益,景观由于人为的介入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我们要做的是回归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园林与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董良汉.赏花与药用植物[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郭文场,刘颖.中国药用花卉[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

浅谈北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景观生态性,交通安全性

1 北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 景观整体统一性原则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既要考虑城市背景又要结合周边环境做具体分析, 有时一条城市道路要穿过生活区、办公区、商业区等, 此时中间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及路侧绿带的景观设计可能要有多种模式, 但通过设计手法和风格形式要达到整体的统一。

1.2 城市道路景观要满足功能性原则

城市道路分车绿带既能组织分隔交通, 又具安全功能;既有美化城市作用, 又可软化街道建筑硬环境, 遮挡不利景观, 消除行人、司机视觉疲劳, 消除眩光;还具有环保作用, 成为道路滞尘、减弱噪音、吸收有害气体的第一道防线。在设计时须充分考虑车行、人行、昼夜、季节变化等方面因素对景观功能性的要求。

1.3 安全性与美观性结合的原则

分车绿带的景观设计要以不影响行车司机的视线通透为原则, 可以维护交通安全同时结合景观的美观性。规范上要求“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 但在北方不提倡在中间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内种植高大的乔木, 主要是因为北方城市道路的中间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一般都不是很宽, 如果栽植乔木冬季会遮挡风雪, 落在路面上的雪结冰后, 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另一方面冬季降雪较早雪量较大的城市栽植高大乔木的分车绿带的宽度如果小于3m, 因为过早的降雪可能会把带着叶的大树枝压断同样影响行车安全;当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 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加入设施及小品等供人们休憩及游玩, 行道树的栽植形式要有引导性, 应避免不必要的视线误导, 但靠近人行道除行道树外的景观尽量退后2m左右, 这样可以给行人减少压迫感和安全感, 同时也可以留出空间冬季堆放积雪;主、次干道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 (安全岛除外) 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被人行横道和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 其端部视距三角形内应采用通透式配植;中间分车绿带种植绿篱时, 高度最高不要超过路面0.7cm, 这样既可减少不同车速和方向车流之间的相互干扰, 又可避免夜间行车时对向车流之间头灯的眩目照射, 还不阻挡行车司机的左右视线。为保证交叉口车辆的通行, 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 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车辆的行车情况, 以便能采取措施顺利通过。路口转弯处的景观应合理后退, 以免遮挡驾驶员视线。可把道路重要入口处植物景观做特殊化处理或种植警示性植物, 以增加美观性及道路的可识别性。路侧绿带是一条带状的景观空间。为避免司机或行人感到单调, 创造舒适柔和的行车环境, 提高安全标准, 在空间的开合上, 尽量把人工景观和路两侧的自然景观结合, 让行人的观赏视线有收有放, 必要时可以稍做地形处理, 即以打破平坦的地势也可利于景观排水要求。

1.4 生态性原则

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城市道路景观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 这就推动植物造景朝着更为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有针对性地保护有利资源并将不利因素变有利因素, 尊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减少对资源的破坏, 保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 维持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植物为例我们在引入新品种时不仅考虑景观性, 还要保证本地区的物种生态平衡不被破坏, 形成良好的植物繁殖生态系统。生态性的设计理念引导我们塑造人工景观应以自然条件为基础, 从节约、经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 这样不仅大大降低建设成本, 同时可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5 景观结合科技原则

科技的发展带动着各个领域, 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许多问题我们可以用科技手段解决。例如, 路边的墙面太生硬了, 我们可以引入绿色墙板, 它是标准化的90度角墙上种植系统, 这样我们可以将一面生硬的墙面变成一张生机勃勃的绿毯, 到了冬季枯叶退去又变成景墙;作为城市道路中的废弃点, 诸如停车场或楼体面层的临时植被覆盖, 我们可以引入固土装置, 它不仅可以改善局部环境, 而且灵活性较强;对交通道路上的废气、噪音、光等污染周边环境的情况, 我们可以采用隔板、隔音板、反光板等人工化手段以减少废气、噪音等;道路的步道铺装应该采用高新技术的彩色透水环保砖, 它的透水性强, 可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光反应黏合剂, 也可以应用在道路景观中, 当有光照射时光反应黏合剂内的光催化剂发生改变, 此时与其表面接触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组成的来自汽车尾气和热系统的空中污染物就会转化成无害的盐, 仅仅只需暴露在阳光下3分钟, 便足以将减少污染的效率上升到75%。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城市景观设计也要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设计师们也要利用科学设计的理念来进行设计。

2 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适地适树, 以乡土树种为主

使用乡土树种, 可以更好地体现当地景观特色。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 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 抗御自然灾害, 保持植物景观的稳定性。尽量选择景观性强、虫害少、管理粗放的植物。应根据环境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树种, 如居民区附近栽植降噪强、制氧量大、花香少、杀菌 (紫丁香就是北方常用的杀菌性植物) 强的树种, 分车带内要栽植抗性强的植物。适当选用经过驯化成功的外来抗性树种以促进物种多样性, 丰富园林景观。在北方由于冬季温度较低, 许多植物受冻害后会引发多种病虫害, 所以在入冬前尽量做好植物防冻的保护措施, 及时清除分车绿带内的杂草和枯死树木以减少越冬虫害的数量, 同时以生物治虫为主, 尽量减少药剂对环境的污染。

2.2 植物配置

中间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宽度较窄时尽量将绿篱、草花、地被合理搭配, 宽度适合时可将常绿树、观花、观果、色叶植物合理搭配创造季相突出、变化明显、花期较长的北方城市道路景观效果。道路景观同样要注重植物的群落效果, 路侧绿带的宽度相对于中间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比较适合于将高大的乔木、灌木、地被结合做多层复合式种植, 成片的高大的乔木不仅是园林绿化的骨架, 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 而且还为低层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 同时也减少养护成本。要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降尘、降噪, 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

结束语

城市道路景观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我国北方城市道路景观的起步要晚于南方诸多城市, 这就要求我们把功能性、安全性、生态性的景观设计做为城市走向生态化和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更是一种伦理, 它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 是每个设计师最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我们不能因为强调美观而忽视功能, 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协调, 以解决城市交通污染的问题。当然, 这是一个需要各方努力和艰苦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汪新娥.城市道路分车绿带的规划设计[M].郑州:河南林业科技出版社, 2005.

[2]邱志奇.浅谈道路绿化设计[M].合肥:安徽省合肥市出版社, 2007.

中国北方园林设计和布局浅析 篇8

关键词:北方园林,设计

1 背景

园林的历史在中国可追溯到3000年以上, 从殷周时期的“囿”发展至今, 先后形成了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人园林、公共园林、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等多种类型。著名的北方园林就颇具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论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典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园林绿化越来越重视, 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2 中国北方园林设计、布局的现状

2.1 北方园林设计

北方园林的一大设计特点是崇山性, 具体表现在园林的堆山上, 园山雄伟, 以高、壮为美。北方一带园林用石多为房山石、太湖石、青石, 尤以青石最为有地方特色。太湖石虽是审美中最得宠的石材, 但由于此地远离江南, 所以不是十分普遍。与太湖石相近的房山石, 又称北太湖石, 产于北京市房山区, 从开采到运输较为方便, 因此最为普遍。青石在河北、北京一带用的较为普遍, 平置和竖立皆可。在植物方面, 北方园林以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杨树、榆树等乔木类树种为主, 其中松柏、柳树因其耐寒性强, 能过冬且使用最为广泛。北方园林的建筑与自然关系密切, 主要反映在温度和风向与建筑的关系上。防寒是建筑最主要的功能, 所有建筑的6个面都显现抗寒、耐雪的特点。四面围墙都用厚墙、小窗并且窗子极少, 窗扇很少用盲窗而多用玻璃, 柱子不如墙宽, 被包在墙体之内。

2.2 北方园林布局

北方园林布局的特色主要表现于前朝后寝、轴线对称、一池三山、防景缩景、障景漏景等方面, 内容的布局特点主要表现为儒道佛3家对园林的渗透。前朝后寝, 指园林的后园式布局:一是园与宅关系, 园林居于宫殿、住宅的后部或侧位, 如故宫的御花园、景山、宁寿宫花园 (乾隆花园) 、慈宁宫花园都是在后部;二是园内游与居关系上, 居在前、游在后, 如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在南面入口处, 颐和园的宫殿区在东面入口处。此等布局与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一致。

轴线对称, 是北方园林最明显的特点, 皇家、私家、寺观皆如此, 只是在轴线和对称的程度上有所差别。园林的轴线与宫殿和住宅的轴线一致, 成为宅区轴线的延伸。中轴线上置最重要的大门、厅堂、宫殿、甬道、水池, 无论大小园林都是如此, 其中以颐和园轴线最为壮观, 从昆明湖上的凤凰墩开始, 到南湖岛, 到万寿山的牌坊、排云殿、佛香阁、须弥灵境、牌坊、石拱桥、北大门, 既可以从岛上观, 亦可以从山上观, 气象不同。

一池三山, 是中国传统园林, 直至现代园林中表现最多的布局形式, 而且成为定制。它源于齐国的东海神话, 成就于皇家园林的祈寿夙愿。皇家园林之中, 如金、元、明、清四朝在西苑三海景点创作都很好的展现了北方园林的一池三山、一海一山、南北一线, 成一池三山之制。颐和园有大小三山, 大三山是:南湖岛、藻鉴堂、冶镜阁, 小三山是:凤凰墩、知春亭、小西泠。当然, 一池三山思想在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中则演化为一池一山、一池二山或一池多山, 与私家没有绝对权力有关, 对于生命的把握不如皇家至高无上, 大臣生命的存在有时不过皇帝的一句戏言, 老百姓的生死更是无足轻重。在园林中凿一池堆一岛, 就大呼蓬莱瀛洲, 赞叹不止。

3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设计的反思

目前园林设计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于:不少设计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对于原有地形地貌尊重不够, 忽略自然起坡、植被遮挡等诸多自然现象;忽视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性, 缺乏事前控制意识, 只是一味地追求景观效果, 而忽视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细节上的疏忽, 对气候、土壤、水文、地下基础设施等环境基础资料掌握不充分, 对历史人文景与现实环境调查不够深入, 导致设计与实际具有偏差。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 以下几点可供参考: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充分尊重人的因素, 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和行为;融会贯通, 按照“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方法, 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 创造中国特色的北方园林。

参考文献

[1]陈满.论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风景园林网, 2009, 9 (16)

谈北方滨海盐碱地区植物景观设计 篇9

土壤是绿化建设的基础, 盐碱性土壤对园林绿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生长表现出来。土壤中的盐分毒害植物的根系 (以毛根为主) , 使植物根系组织受到破坏, 失去吸收功能, 使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同时, 由于地下水渗透压大于细胞液渗透压, 从而使植物根系中的水分发生倒渗而脱水。树体越高, 根系下扎越深, 对树体的危害越大, 轻者出现黄叶、枯梢等现象, 严重的将导致树体死亡[1]。所以在滨海盐碱地区很难见到参天大树, 这也是滨海区域园林绿化苗木成活率较低的原因。在这种环境下, 景观设计既要保证植物成活率, 更要保持其观赏性和艺术性, 从多方面实现绿化建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2 曹妃甸盐碱地区土壤状况

2.1 曹妃甸自然地理概况

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 原本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 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 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曹妃甸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常年平均气温11.4℃。曹妃甸围海吹填的土壤, 被称为“人造土壤”, 它没有自然成土过程, 没有土壤生物及其演变过程, 没有植物生长必需的水、肥、气等自然条件, 并且含盐高, 水盐在“人造土壤”中运动活跃, 植物在这样的土壤上难以存活。滨海盐碱地大多地形单调, 地势平缓, 自然坡降很小 (1/10 000~1/5 000) , 地上排水和地下水径流不畅[2]。

2.2 曹妃甸土壤盐碱化程度

作者对曹妃甸部分区域土壤状况进行了抽样检查 (见表1) 。

经抽样检查, 区段1洪水水位以下土壤由于地下水位高, 返盐严重;区段2土壤由于高于现水位2 m以上, 地下水位相对较低, 盐碱上返受到抑制, 淋溶作用也促使其脱盐。考虑到现状地下水位较高, 土壤含盐量较高, 在进行植物种植之前需要进行一定的排盐碱的土壤改良设计。

3 土壤改良措施

3.1 淋洗排盐

结合雨洪管理功能, 通过雨水收集、淡水洗盐的手段冲刷土壤中的盐分。实际运用中, 通常结合局部客土, 抬高地形。

3.2 暗管排盐

主要采取的是“浅密式”暗管排盐工艺, 通过铺设盲管、淋层等解决排水排盐问题, 加快土壤脱盐速率[3]。

并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在铺设盲管及淋层的土层上回填种植土, 可施入适当的矿物性化肥及有机质。

4 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曹妃甸地处沿海, 通过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 可以形成沿海独特的景观风景线。

1) 充分利用排盐碱手法, 合理营造微地形, 结合植物本身特性, 结合考虑林冠线和林缘线的丰富变化, 营造自然起伏、富有变化的植物景观。

2) 运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合理配植, 高大乔木在植物群落中位于骨干位置, 也是植物景观的核心, 在乔木配置时, 应发挥高大乔木在生态系统中防护效能, 进行合理配置, 使植物季相分明, 色彩丰富, 相互映衬, 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

3) 重视灌木和草本植物的运用, 增加地表植被覆盖, 合理密植, 有利于减少蒸发, 涵养水分, 提高灌溉用淡水的利用率。灌木和草本植物的观赏价值对提高园林景观质量有重要作用。在滨海盐碱地区引进优良耐盐地被植物和开发利用野生地被植物, 有利于丰富滨海盐碱地区的植物资源, 提高滨海盐碱地区园林绿化质量。

4) 区分各类型空间的景观特质性要求, 选择与之匹配的植物种植方式。并兼顾不同区域的盐碱化程度, 合理配置植物景观。譬如滨河景观带的植物配置, 以现水平面以上2 m高度为基准, 上部栽植耐盐碱植物, 杨、柳、刺槐、香花槐、龙柏、火炬树、黑松等, 彩叶树可选择白蜡, 也可结合速生杨形成的绿色背景, 增加叶色变化丰富性;中下部采用自然状态下的柽柳、芦苇、盐地碱蓬等, 尤其在水岸边含盐碱量大, 可采用泌盐植物, 局部重点景观区域可以采用水岸线换土种植湿生花卉植物, 强化景观效果。

5 盐碱地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抗风、耐盐碱、易成活, 以适合本地生长的盐生树种为主, 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适当引进和驯化适合本地生长的盐生植物作为观赏树种。深根系植物为主、主干树种耐盐碱度不低于2‰, 常绿树比例不少于50%。大量采用耐盐碱、耐瘠薄的观赏草植物。

植物选择要求观赏效果佳,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观赏性与经济性树种结合, 考虑盐生植物对盐碱地耐盐碱度的特殊生长习性, 合理确定植物种类。以大乔木种植为主, 以小乔木、花灌木、地被来丰富景观层次。

5.1 深根系植物

根据滨海区域的土壤和气候环境现状, 需要耐盐碱、抗风、易成活、耐低温的植物种类, 选择种植深根系植物。

5.2 乡土植物为主

选择当地绿化常见的适生植物, 保留现状长势好植物, 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景观、防护功能, 多用适合盐碱地生存的植物, 减少管理维护费用。

5.3 观赏性和生态性相结合

以适宜本地生长的毛白杨、旱柳、国槐为基调树种, 同时在主要节点种植观赏性强的白蜡、合欢等植物, 考虑盐生植物对盐碱地耐盐碱度的特殊生长习性, 合理确定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

5.4 速生植物和特色植物相结合

合理配置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 结合局部的特色植物、慢生植物, 以适应性强、好成活的灌木、地被打造达到整个地区的生态群落, 满足景观性和经济性原则。

曹妃甸地区植物材料选择见表2。

6 结语

盐碱地种植难度大, 可选植物种类少, 植物成活率较低、绿化成本较高, 已经构成了滨海盐碱地区绿化发展的瓶颈。对曹妃甸地区盐碱土区种植经验的归纳和总结, 旨在为北方滨海盐碱地的科学绿化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在未来滨海区域绿化建设中, 营造与当地环境相互结合, 具有自然生态效益、空间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生态系统稳定的植物空间环境。

摘要:以曹妃甸盐碱地区植物景观设计为例, 介绍了盐碱地的土壤改良措施, 通过探讨该地区植物景观的配置原则, 对盐碱地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及景观营造思路进行了阐述, 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盐碱地,植物,景观,树种

参考文献

[1]龚洪柱.盐碱地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6:20-45.

[2]温静.天津滨海新区盐碱地景观生态化设计研究[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 2008.

北方园林景观设计 篇10

1 概念

城市街道空间指的是由街道和两边的建筑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城市街道主要以交通为基本职能, 同时融合人们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等活动[1]。城市的植物景观在城市街道空间中扮演重要的社会和生态角色, 是人们认识城市、了解城市的直接途径。

现代的城市植物造景不再是简单的利用植物营造视觉效果, 它更注重生态的要求和城市文化景观的体现。城市街道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主要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 因地制宜选择植物进行配置与造景, 并以保护城市环境, 改善地方景观, 体现城市特色为主要目的。

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受到气候、地域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街道空间的景观设计相对滞后, 在植物造景方面缺少地域特色。北方地区四季分明, 冬季的城市街道空间植物景观较其他三季, 效果大打折扣。

2 北方地区城市街道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2.1 突出北方地域特色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的窗口, 最能反映城市的现状与特色, 其中植物配置是城市街道空间的软质景观, 它能够在生硬的城市空间中带来活力[2]。因此, 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种植, 能够有效地表现城市的地域特色, 直接反映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在高寒地区植物树形多为尖塔形, 叶形较小, 枝干光滑, 如杨树、槐树等;而在平原地区树冠多开张, 叶形较大, 枝干粗糙, 如白蜡、梧桐等。我国北方地区四季分明, 特别是冬季气候寒冷, 许多植物的耐寒耐旱性差而不适宜大面积栽植, 设计者在植物造景时不仅要选择乡土树种, 还要考虑1~2年生的植物。例如包头市在城市街道空间植物造景设计中常选用1~2年生的低矮灌木丛, 既能迅速成景, 还能够很好地适应包头地区的风沙天气, 经济实用。在城市街道空间中, 适当选择反映季相景观的植物, 更能突出北方城市的地域特色。例如北方地区多以雄伟挺拔的针叶树创造地域特色。

2.2 维护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选择植物类型来配置景观, 就是要使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环境基本适应, 要了解城市街道空间的自然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 , 优先选择适应性好、成活率高的本土树种。打造城市街道空间植物景观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例如在城市街道空间中土壤较少的地段 (如步行街、主干道等) , 应选择抗性强、耐贫瘠的植被, 同时应注意选择地被植物;在道路两侧管线比较密集的地段则尽量避免选择乔木类植物, 而应选取灌木或地被植物。北方地区四季景观分明, 设计者在植物选择上应注重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 例如北方地区常见的针叶类树种, 其适应性强、易生长, 且冬季景观较好。遵照“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管理粗放、无毒无刺、深根性、树形端正、观赏性高”的树种选择原则, 能更好地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 维护城市自然环境。

2.3 保证观赏功能

城市街道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还要注重观赏功能。芦原义信在《续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指出, 植物景观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观赏方面。城市街道空间植物景观的主体和核心是植物, 每种植物在自然环境中表现出的形态、色彩、质地等各不相同。利用植物造景, 能够丰富城市街道空间的整体画面, 使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气息。各种植物的枝、叶、花、果, 有其不同的观赏性状, 或以色彩取胜, 或是姿态独特, 或以香味诱人, 或是冠大荫浓, 一起构成观赏植物的美。在城市街道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中要注重观赏功能, 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植物的叶形、花色及树干姿态等, 为生硬的城市空间带来柔和优美的画面。此外, 合理利用植物的不同配置方式, 还能够遮挡、缓和以及弱化建筑小品的线条, 从而将人造景观和自然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

3 北方地区城市街道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空间多在城市居民活动频繁的地方, 具有面积小、分散广、连续性差等特点。北方城市的建筑以粗犷厚重、色彩华丽为主, 这就要求城市街道空间的植物景观应该和城市风格特色相匹配, 同时要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生活要求。北方地区城市街道空间的植物景观形式多样, 各具特色, 有利于丰富街景、美化市容、提高街道绿化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3.1 发掘植物质感, 表现北方地域特色

植物质感是指单株或群体植物直观的粗糙感和光滑感[3]。利用植物的质感, 同时结合植物的体量、姿态与色彩, 能更好地表现景观意象。如城市道路人行系统中的植物种植设计, 以国槐为主调, 以玉簪、麦冬为配调, 间植紫叶小檗, 不仅其质感、株型及叶色相互映衬, 还有季相的变化。枝叶丰满的国槐占据上层空间, 玉簪与麦冬形成良好的地被, 紫叶小檗被修剪成球形, 位于中层空间。春夏花开艳丽, 秋天紫红、墨绿相间, 不同的植物共同构成一个良好的植物景观。

针对北方地区的季节要求, 在设计中应用乡土树种更具地域特色。例如在包头市城市街道绿地中主调树种多采用针叶树种, 如油松、樟子松、白皮松等, 中间种植修剪成形的黄杨灌木篱, 下层有沙地柏、绣线菊等低矮丛。冬季成景错落有致, 色彩明亮。

受北方城市景观的影响, 植物的质感更能衬托街道空间。例如粗壮型植物观赏价值较高, 将其与中粗型及细小型植物配置, 会“跳跃”而出。粗壮型植物能使景物有趋向赏景者的动感, 从而造成观赏者与植物间的距离短于实际距离的幻觉。这也要求在运用粗壮型植物造景时注意空间开敞性, 更适宜于北方城市街道空间, 而在狭窄的南方城市中不宜使用。

3.2 合理利用植物色彩, 改善城市街道空间景观

城市的色彩单调灰暗, 让人们感到压抑, 因而城市街道空间应打造轻松、欢快的环境, 缓解城市带来的高度聚集的问题。植物的色彩正是从人们的视觉感受出发, 解决城市色彩的矛盾。

植物景观的色彩来自于植物的叶色、花色和果色。色彩本来只是一种物理现象, 但它刺激人的视觉神经, 会使人产生某种心理反应, 从而产生色彩的温度感、胀缩感、重量感和兴奋感等。人们长期生活在色彩世界中, 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 一旦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呼应时, 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某种情感。例如草绿色与黄色或粉红色搭配, 会不知不觉地与我们儿时的一些生活经验呼应起来。当这样的色彩组合一呈现时, 就会引起一种欢快的、朝气蓬勃的情感。

植物色彩有明显季节性, 北方城市街道空间的景观更应该利用植物的色彩来反映季相。例如通过合理配植的彩叶树丛, 会产生季节韵律, 如石楠、金叶女贞、鸡爪槭和罗汉松等配植而成的树丛随着季节变化可发生色彩的韵律变化, 春季石楠嫩叶紫红, 夏季金叶女贞叶丛金黄, 秋季鸡爪槭红叶如醉, 冬季罗汉松叶色苍翠。

参考文献

[1]丁灿彧.城市街道空间景观构成的研究[D].湖南:中南林学院, 2004.

[2]郭泉林.浅探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与手法[J].山西建筑, 2008, 34 (16) :352-353.

北方建筑中高档别墅区景观分析 篇11

关键词:住宅;风景;景观;生态

位于东三省沈阳市的碧桂园在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度假区内,距沈阳市中心17公里。周围交通较便利,20分钟直达市中心繁华区域,半小时内可抵达抚顺。总占地约5000亩,目前开发约2000亩,建筑面积共约229万平米。总户数264户,户型种类丰富,为联排及双拼产品,地上面积从160~300平米,均为两层及两层半的设计,属于高档产品。

有5星级的山景酒店作为配套设施,是碧桂园景观一大特点。另外,碧桂园落户沈阳前就曾对沈阳的气候及地理特点作出大量调研,最终落户棋盘山,其所处位置空气中的负离子数是沈阳市区内的6倍,被誉为“城市绿肺”。园区揽棋盘山风景,依山势而建,林海松涛成为日常家居风景,园区的容积率在0.5~1之间,组团和组团间的容积率略有不同。规划设计大部分顺应原有地形,在部分原有地形上建造更美观的地形以制造更多的景观观赏点。结构上布局合理,在如此低密度的景观环境下依旧搭配了公共景观来增强人与人的互动,其所创造的环境空间,层次分明,为居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总体规划设计,碧桂园的主入口标识略显低调,不过也符合了它的一个理念:高品质不等于外表的奢华,更要注重内在。在进入住区时,就会感觉到很强的生态气息。主干道两侧设置了很宽的绿化带,笔直地将行人和车辆引向园区,流畅的道路空间设计使入户更为直接。

碧桂园的平面规划既不死板又不杂乱,拥有超过40的绿化率,体现了低层住宅绿化的优势,既达到了很高的绿化率,又不浪费用地。园区内除中心景观外,重点景观均以林地和坡地景观为主。中心景观贯穿的水景还有景观特色鲜明的组团空间,让居民最近地接近自然。

此举使园区的平面布置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更多层次的空间给了居住者良好的居住体验,在住宅的周围做了更大的高低差以拉开空间,在空间上形成了主次关系(图1),以建筑为重点,结合地形高差,设置疏密有度、层次丰富、空间宜人、流线及功能合理的主要空间景观形态。在场地分析中可以发现:主要景观向宅间放射渗透,同时有竖向的垂直落差。作为社区主要室内功能场所的山景酒店,布局于园区的主要绿地空间的节点上,成为景观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以此为前提,在景观设计的策略上采用围合与开敞相结合的形式,围合与开敞空间交错设置,形成完整的主要序列景观。在空旷的空间中创造出宜人的灵动空间,无论是俯视还是鸟瞰,都有良好的视觉体验。山景始终贯穿于视野中,组团与组团间和住户私属园林空间地块大小比较适合,布局形态灵活开放,有静有动,造型有疏有密。

街道交通和户型关系恰当。园区内绿地道路等系统脉络清晰,并能很好地组织整个居住区中的各类园林空间。在整个园区的规划中将功能划分得清楚,园区周围用原有山坡进行围合(图2),坡顶为原有常绿树木,可以体现出领域感,保证了居民的私密性,同时既不会干扰到居民的观景视线,也不会让人感觉到压抑。

有的观点认为像别墅、联排别墅这样的高绿化率低层住宅一般不用设立公共景观。因为住宅类型本身有较好的私属园林环境,绿化率也很高,公共景观显得没有必要。碧桂园的园区内依然设立了位置合理的公共景观。一般居住在别墅里的人都是有自己的车,去哪也都是开车,但人们在住区内活动就需要步行到达,这时公共景观合理的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会更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碧桂园园区公共景观中的广场与水景的配合让园区里显得十分活跃,为交往活动提供了场所,方便了居民,有效地增加了居民的参与性,更显人性化,提高了景观的品质。

园区内色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第一感受,所以色彩一定要整洁和整体。碧桂园外立面的设计上相对传统,色彩上与园林景观设计衔接得当,整体颜色随组团一致,与周围的植物和设施等搭配显得温馨复古。

品质的展现就是审美和功能的完美结合,园区内的休闲广场设计得十分人性化(图3),园区的坐凳和桌子等功能设施与园区整体色彩相搭,其风格也和园区的风格一样,饶有古韵。

住宅周围植物的搭配上采用了北方常见的树种,建筑周围运用如五角枫、蒙古栎等高度大于13米的高大乔木进行配景,乔木和属下的灌木球与地被形成丰富的层次,将空间进行拉伸和延续,并用不同颜色的绿篱和魔纹寻求颜色的丰富。集中景观区有常绿乔木云杉桧柏等来塑造景观的冬态,保证一年四季景观都具有观赏性。

在功能设施的建设上该园区也同样体现出了高品质特征。风格统一的标识牌每个路口都有,每家每户的信箱也是经过统一设计。由于园区内的功能设施比较多,样式比较复杂,能保持一致的风格就很不简单。碧桂园的景观细节设计得很到位,如被卵石覆盖的雨水井盖、与休闲广场上木凳材质一样的音箱罩。

多层住宅的种类比较多,一般是指4~7层的住宅,多层住宅可作如下分类:楼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点式、特种形式等。此外,由于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化,又形成了错接、转角、阶梯、变层高、错层、跃层等住宅类型。

龙湖铜雀台位于成都市二环路东二段,建业路北处。铜雀台作为龙湖花园洋房成都首发作品,总共7层,带景观电梯,一、二层及六、七层为跃层,中间的三、四、五层则为板式平层户型。项目总占地面积约7.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总户数约230户,绿化率为30%。铜雀台打造了现代简约的经典环境元素。

从总体规划设计来看,以往的多层住宅绿地一般呈条形,比较干篇一律,可识别性较差。龙湖铜雀台对这种行列式布局的住宅环境做了改进,分成两大组团,园区的平面规划总体较开敞,平面布局上没有采用传统的呈行列状布局,而是利用建筑围合成了较为宽敞的公共景观,形成的空间形态也比较多变,能够争取到住户的良好朝向。此外,通风和采光较好,增加了住区的健康性,解决了宅间和宅旁绿地的分布分散,不利于形成良好园林空间的问题,改进了宅间绿地过于狭长的状况,增加了住户的观景面。

以自然树林呼应园区内景观,半遮掩的入口标示与景观相融合。树的尺度、形态搭配得当,形成了园区内的半封闭空间,有良好的透视及归属感。入口标识后起土坡,土坡以景石点缀,景石半掩在绿化中,凸显了景观的生态主题。

人文庭院,在楼间设计了供人交谈和休息的景观庭院,解决了以往多层住宅中活动空间少的问题,并以人工的手法实现对自然景观的营造及超越,提炼中国景观设计优点,将其意境而非具象符号化的因素融入居住区内,利用景观元素从视线感受加大了绿化面积。利用树木形态弱化了建筑间距近、容积率高的不足之处,遮挡建筑之间的视线干扰,通过植物的过渡,让对面的楼体也一并被纳入景观行列。岗亭、廊架做到了与场地周边的气氛充分融合,景观设计也与建筑的主题相呼应,景观与建筑风格相协调、统一,将社区文化打造得更为明显,并考虑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营造了与之相匹配的环境氛围:生态自然、静蔽、低调、精致,保证了良好的庭院景观效果。

宅旁绿地,以往的多层景观对宅前和宅后的绿化较重视,而宅旁绿地则相应地被降低了关注度。该园区的景观设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住宅两侧设计了树池或地形,通过种植有层次的绿化将楼体遮挡、软化,形成良好的透视,在一些较窄的空间里栽植竹子、梅花等有意境的植物,营造了很有诗意的环境,赋予了小院独有的生活情趣,将常被忽略的宅旁景观变成了引人注意的景观节点。

亲水空间,在园区的东北角有一个大的水景,外形设计简洁现代,与岸边的植物形成呼应,给环境带来了良好的空气和湿度,结合休闲座椅等功能设施,给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观景的场所,使之成为了一处景观的亮点,提升了多层住宅的总体品质。

道路,由于平面的布局合理,给人行道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人们见多了多层居住区直来直去的活动空间,蜿蜒的楼间小路就会使人的感觉更惬意。婉转的小路穿梭于建筑之间,道路与道路设计了借景手法,让景观和景观间的联系更多,更整体。车道宽6米,两边各有1.5米的绿化道,道路和绿化应虚实相结合,对小品的竖向做绿化包装。在行路树种的颜色搭配上考虑了季相变化的情趣,使得车辆在6米宽的车道上行驶时感觉很舒适自然。青石古朴园林道路,追求自然。

植物,龙湖的植物搭配一直是其品质被认可的关键之处。通过适当的植物搭配形状保证了园区内建筑的私密性,形成住区有效的绿色立体屏障,多种植常绿的植物形成丛林山坡可以有效阻隔外界的噪音和干扰,同时为住宅部分提供良好的景观效果。

在色彩的搭配上有虚有实有变化,提取有文化感的元素结合植物搭配,丰富了景观设计内容。在公共景观处营造了较大的景观树丛,种植风格枪挑形态错落,乔木、灌木、地被、花草按层次分布,地被和花卉以点缀为主,布置在灌木丛之前或之间,形成第一层次。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之所以会发生,其空间的环境质量、位置、细节的设计也决定了人们是否喜欢这个空间。在景观设计时需要注意空间的私密性设定,在共享空间里要满足人与人之间的“私人聊天环境”来设计一些半公共空间等。利用一些景观小品和构件或者植物进行分隔或遮挡的设计,或者是利用身处位置的水平变化,如:座椅的高度变化和布置位置等,设计出一些半封闭的半私密空间来。

参考文献:

[1]薛霞.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技服务,2008,(01).

[2]王欣.美国当代风景园林大师──J·O·西蒙兹[J].中国园林,2001,(04).

[3]刘滨谊.21世纪中国需要景观建筑学[J].建筑师,1998,(02).

作者简介:

水景植物在北方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篇12

1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作用

1.1 丰富园林景观

水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多种多样的水生植物经过合理的布局, 与湖水遥相辉映, 叶随水移, 形成了一幅美妙的园林山水画, 强化了园林的景观功能和景观效果, 增强了园林水景的魅力。

1.2 改善水景水质

水生植物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水生植物在池塘中就好比是一个水质处理厂, 它有截污和过滤的功能, 从而保护生态平衡, 维持良好的水质[2]。水生植物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吸收水体中大量的养分, 如氮、磷物质。。随着植物的收割, 带走水体中大量的养分, 减少了氮、磷物质在水下的积聚, 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同时, 大量的水生植物还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有利于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1.3 具有经济价值

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 还有很好的经济价值。芦苇既可以用于纺织还可以替代木材用于造纸, 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荷花的根茎 (藕) 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吃的菜, 它既可以当作蔬菜, 还可以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利用。

2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种的多样性不足

从古至今, 中国园林水景中的水生植物种类比较少, 主要局限于莲花、浮萍和睡莲等常见的植物, 其实这些只是水生植物种类的非常小的一部分。此外, 许多学者对水生植物资源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也是局限于资源分布方面。对于水生植物的品种开发方面研究不足, 由于这方面的因素使园林水景植物稀少, 应用不是特别的广泛, 品种单一, 缺乏足够的种源[3]。

2.2 配置应用方式不当

水生植物配置应用方式不当, 主要表现在我国园林水景的形式大多为池中荷花、岸边柳树的搭配形式, 形式比较单一, 不能为观赏者提供感官较为强烈的园林美景图。在自然湿地中, 没有合理地配置植物的资源, 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植物的习性也不太了解, 导致观赏的时间比较短, 景观单调与乏味。此外, 园林水景中片面地追求多样性, 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美和植物的推广。

2.3 植物配置略显单调

在池塘中, 许多园林都是大量种植荷花, 整体效果单调, 所以应该与其他水生植物配合, 岸边与水景的植物相协调, 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景观图[4]。此外, 不能忽视引种地区的小环境。由于城市的发展, 在城市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小气候环境, 每个小气候的温度和湿度所适合的水生植物也有所不同。

2.4 生态问题研究不够

水生植物具有一种净化水质的功能, 在新建立的池塘中, 通过这种净化作用, 可以间接地为人们提供一种景观水体的新模式。但水生植物也存在一种弊端, 那就是生物侵害问题。有的植物繁殖能力旺盛, 超过设计范围后就会在池塘空间中迅速扩张, 掩盖了其他水生植物, 形成单一的色调, 破坏了水生植物的多样性, 破坏景观的效果。

3 园林水景中运用水生植物的措施

3.1 丰富水景中的植物种类

想要丰富水景的观赏效果, 就必须增加植物的种类。首先, 可以运用新技术去培养新品种。现在, 我国的许多学者正在致力于新品种的开发, 且卓有成效。其次, 可以应用野生的植物资源, 它的特点是成本低、存活率高、繁殖能力强, 可以让市民观赏到野生植物之美, 在水景色也可以加入一些野生动物, 让其在池塘里繁衍、栖息。

3.2 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

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 设计师多分地追求美学艺术, 引进一些华而不实的物种, 却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建立, 如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 虽然不具有美学效果, 但可以净化污水, 美化环境, 延长水景的观赏时间, 尤其是沉水植物可以消耗掉水内的养分, 使藻类植物因缺少养分而死亡。虽然漂浮和沉水植物在生态环境的作用较大, 但其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很少[5]。如果忽视了他们的作用, 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迅速的繁殖, 侵害原有的水生植物, 加剧水质恶化。

3.3 灵活运用配置方式

在陆生植物的造景过程中, 往往追求的是春花秋叶、夏阴冬枝的场景。所以水生植物也要根据季节的不同, 去合理地搭配, 从而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根据水位情况, 形成植物群落带, 各个物种之间有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宽有窄、有前有后。把植物色彩和形韵发挥的淋漓尽致, 与环境相协调, 创造出自然水景的美;同时, 在搭配的过程中, 可以突出花色效果, 如蓝色的凤眼莲、绿色的荷花和红色的芡实等, 形成一幅五颜六色的画卷。还可以添加一些具有香味的水生植物, 让人们领略到阵阵的花香, 沁人心脾[6]。最后, 可以摆设一些具有独特花型和叶型的植物, 如香蒲、水莎草等。

4 结语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用水生植物造景, 可以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增加景观的多样性, 形成一个优美的生态景观系统, 丰富了园林的层次, 加深了园林的意境。

摘要:水生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美化园林景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对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作用, 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运用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水生植物,园林水景,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2]柳骅, 夏宜平.水生植物造景[J].中国园林, 2003, 19 (3) :59-62.

[3]赵家荣.水生花卉[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4]李红艳, 周为.杭州西湖湖西景区的湿地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 2004, 20 (10) :37-39.

[5]赵世伟, 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开关电源的应用与维护下一篇:中国寓言的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