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

2024-10-18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精选8篇)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 篇1

1 人才培养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首先必须明确其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学校在国家总的教育目标指导下, 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学生生源和社会需要, 对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规定。培养目标具体反映教育思想, 直接引领教育实践, 同时也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归宿。培养目标设计的好与坏, 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人才培养工作的成与败, 因此, 鉴于高校是集统一性和多样性为一体的组织, 高校的培养目标也应具有共性与个性双重属性。高校培养目标的共性是统一的, 即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培养目标的个性则受高校定位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 培养目标必须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 培养目标还必须符合高校自身发展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本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 掌握建筑电气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具有建筑供配电、照明、办公自动化、建筑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的能力, 并具有制定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方案的能力;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及其智能化技术领域的工作, 能够在建筑行业中的设计院、安装公司、智能化设备安装公司、监理公司等从事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是与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用型人才需要相适应的人才[1]。

2 强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固化学校已经取得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借鉴、吸收外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体现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坚持整体优化, 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充分结合,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构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教育需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综合素质培养。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及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意见, 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围绕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标, 我们精心设计培养方案, 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重点,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并强调“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 (2) 适应信息时代和智能化建筑要求, 大量增加选修课; (3) 对课程进行重组,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授课侧重点要涵盖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重要考点;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心并与注册执业资格教育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

我国正处于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重要时期, 生产过程需要大量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生产管理型人才。在此情况下, 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层次, 是当前和未来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及知识需要, 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打破学科深化型的“深桶式”课程体系, 培养最具优势的应用型人才, 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满足社会对不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总体思路。课程体系传承学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融入现代教育理念, 为学生构建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教学上努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专业方向选择上符合学生个性特点;在出口方面给学生提供多方向发展的机会。

2) 具体实施。一是通识课程。着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的教育, 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主要设置的课程有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导论类、土建背景、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经济与社会类、形势与政策、军训、体育达标等;二是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着重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 拓宽知识面, 奠定学生今后学业发展的基石.主要设置的课程有电路理论、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接口技术等;三是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主要设置的课程有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 按“强电+信息”模式培养建筑电气工程类应用型人才, 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需要设置, 以社会需求为目的。

3) 特点。一是基础更厚、口径更宽、实践更强.“厚基础”包括人文社科、公共、学科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虎, 刘化君, 朱晓春, 等.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4) :1-3.

[2]潘维真.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0) :8-10.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 篇2

现代化建筑小区电气系统安装、检修、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等领域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1、从事城乡建筑小区电气系统的运行、维护、检修、调试和管理工作。

2、从事工业区、生活区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3、从事工厂企业、民用建筑电气设备和控制设备运行检修、设计和管理工作。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 篇3

近年来, 我国在诸多方面取得较快地发展, 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 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 我国在各行各业取得辉煌的业绩。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酒店服务业发展的速度更加的明显, 为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添了一份巨大的力量。本文依据现代化酒店电气设计的标准和理念, 阐明了我国现代化酒店电气建筑设计的要点, 然后通过对要点的分析和论述, 提出现代社会我国电气设计存在的难点。

二、酒店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1]

酒店综合布线系统是酒店电气系统数据和语音传递的基本通道, 在此基础上, 可以形成遍布整个酒店大楼的电话网络、计算机网络。它是酒店信息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关于其具体的设计原则, 主要有: (1) 源于需求高于需求的原则; (2) 品质与成本匹配的原则; (3) 产品选型与技术服务兼顾的原则。

在设计方面, 具体的设计了以下几个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

又叫用户子系统, 工作区的墙面上的信息点采用管线敷设的施工方法, 每个房间的信息点由水平主干线槽引出, 沿管路引致安装盒, 单口/双口信息面板附着信息模块, 固定于安装盒。采用标准T568A模块插座, 模块化插座, 端连设备, 。在每个工作区域都安装一个六类/超五类的单孔/双孔非屏蔽插座。每个信息插口都是一个标准的RJ45六类/超五类插口, 既能作电话出口, 又能连接电脑终端。RJ45信息插座应与旁边电源插座保持20cm的距离。

2、水平子系统:

水平布线系统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八芯双绞线, 水平线缆由工作区敷设至相应的楼层配线架。水平主干线缆采用金属线槽、KBG管敷设, 吊顶部分采用金属线槽, 一直敷设到各分配线机柜, 对水平线缆提供物理保护与屏蔽, 并且余留足够的空间, 以便日后系统扩展之用。水平线链接工作区和通讯区的一个部分。铜缆 (4对UTP) 用于工作区的每一个通讯设备的需要, 分配线架按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为点到点端接。

3、管理子系统:

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者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太部分, 以便能更容易的管理通讯线路。分配线间是各管理子系统的安装场所。分配线间可位于酒店的某层或以多层公用一个配线间的方式分布, 用于将连接至工作区的水平线缆与自主配线间引出的垂直线缆相连接。

4、干线子系统:

通常它是由单体建筑设备间至各分层分配线箱, 采用大对数的电缆或光缆, 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的跳线架上, 为建筑物提供干线电缆路由。

5、设备间子系统:

它是采用跳接式配线架连接主机和网络设备。该子系统是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跳线架及相关支撑硬件、防雷电保护装置等构成。它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因此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恰当与否, 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

三、酒店电梯的安装及设计[2]

电梯电气是酒店建筑电气动力设计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在对其设计时,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电梯的配电设计:

电梯是在重复短时工作制下工作的装置, 其计算功率及计算电流与其负载率有关。单台电梯虽然也处于重复的短时工作制, 但相对于多梯来说, 负担较重, 通常在计算容量和电流时按长时间工作制考虑;两台及以上电梯处于频繁的短时工作制, 计算容量和电流时应按短时工作制考虑。交流客梯额定值的负载率取=60%;直流客梯额定值的负载率取FC=40%。使用需要系数法计算时, 应将额定负载率一律换算到FC=25%的等效值。

2、电梯的供电:

关于酒店的电梯供电问题应该从变压器低压出口处分开自成供电系统。现代酒店一般有两种负荷电梯的供电电源, 一级和二级负荷供电电源, 在设计的时候也不同:一级负荷供电电源应该采用两个电源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 并自动切换;而二级的负荷供电电源应该采用两个回路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 并自动切换。

3、电梯的主开关和保护装置

每台电梯应装设单独的主开关和保护装置, 并设置在机房内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点, 应能从机房人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如果机房为几台电梯共用, 各台电梯的主开关应易于识别。主开关应具有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的能力但不应切断轿箱照明、通风和报警、轿顶和井底插座。

4、主开关选择

电梯电源设备的馈电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 一般不选用微断开关。电梯的控制及过载保护应属2类配合20级, 由厂家选择和整定。设计者只选择和整定配电开关。

5、照明、通风装置和插座的供电回路

根据设备所在部位和工作特点划分, 至少应分为两个供电回路并分别设置开关和保护装置。1) 轿厢用电设备 (照明、通风、插座和报警装置) 供电回路和保护断路器 (如同机房中有几台电梯驱动主机, 每个轿厢均应设置一个) , 此断路器应设置在相应的主开关旁。2) 机房、井道和底坑用电设备 (照明、通风和插座) 供电回路和保护断路器, 此断路器应设置在机房内, 靠近其入口处。

四、酒店配电系统的设计[3]

根据用电负荷的性质、容量及所在位置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配电形式。酒店大厅及客房:酒店大厅与客房负荷的要求不同, 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母线配电具有体积小、输送电流大, 便于每层用电负荷的调节的优势, 故采用插接母线电井内纵向配电。照明、电力干线采用YJV-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消防负荷干线采用NHYJV-1kV电力电缆, 各干线在配电房自电缆沟引出后沿托盘桥架水平敷设至强电竖井, 在竖井内沿梯级桥架垂直敷设。照明、电力支线采用BV-500V塑料绝缘铜芯导线, 消防负荷支线采用NHBV-500V铜芯导线。根据IEC 60364—5.523确定电缆载流量及响应的修正系数, 并留有适当的发展容量, 以适用负荷的变化。消防负荷和重要一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切换。电井内敷设备用4x240mm+lxl20mm电缆, 保证纵向母线槽维修时, 出租办公楼可切换电源不致停电。

五、酒店变电系统防雷系统的设计

一个酒店的变电系统的完整与优劣与否, 直接关系到整个酒店的供电功能, 如果酒店的供电功能经常出现异常, 那么这个酒店的运营效率也就会急剧下降。变电系统是酒店电气防雷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酒店的变电系统发生了雷击事故, 将会造成酒店的整体停电, 因此要求变电所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 在设计上是一个重点和要点。

而避雷针的安装是酒店变电所防雷的主要措施, 需要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进行计算, 从而制定相对应的措施, 以保护变电所免遭雷击。在设计酒店变电所的避雷针安装时, 需要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而得到防护范围, 以真正达到避雷针防雷击的效果。首先引用一个系数, 称为保护系数, 记作Kx, 它是保护半径 (rx) 与避雷针的有效高度 (ha) 之间的比值, 它的具体数学表达式为:

进而, 可以进一步将上述公式变形为:

那么,

因为,

所以, 由以上四式, 可得防护范围 (半径) (rx) 可以表示为:

因此, 在避雷针的安装设计的时候需要按照这个公式来进行, 那么久可以减少变电所被雷击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害。

六、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

关于酒店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的设计, 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系统组成:由系统前端、传输网络和用户分配系统组成。

1、系统前端的设计:

卫星电视系统的前端需设置在酒店的楼顶, 卫星及有线电视机房设置在一层的消控机房, 节目源包括卫星电视节目、有线电视节目和自办节目。

(1) 卫星节目信号:卫星信号就是利用卫星接收天线接收广播卫星转发的电磁波信号, 并由馈源传送给高频头, 高频头将射频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后, 变频到固定频率, 由射频电缆送给有源功分器、卫星接收机, 接收机解调出来的图像和伴音信号, 通过临频调制器进行VHF或UHF频段的再调制后, 与自办节目和当地有线电视台节目混合, 将多路节目送入有线电视分配网络传输。

(2) 自办节目信号:两套自办节目, 节目源可为DVD或自制光盘。有线电视终端主要设置在休闲场所, (如咖啡吧、酒吧等) 、会议场所、休息区、办公区、管理区和客房等需要收看节目的场所。各个有线电视分配系统在各层链路的布置当中, 充分考虑适当的分支分配器, 使传输的信号经过一定的衰减到达终端时仍然保持在64±4dB内。

2、传输网络:

用于将系统前端处理后的各种信息, 在保证C/N、CN、CSO、CTB指标的前提下传送给用户分配系统, 并将用户的上行回传信号送到前端。系统采用分配、分支的传输结构。在这个环节中, 各路由线缆的选型非常重要, 主要分为三种: (a) 前端机房至各分配放大器箱:采用SYWV—75—9型同轴线缆; (b) 分配放大器箱至楼层分支器箱:采用SYWV—75—7型同轴线缆; (c) 楼层分支器至各用户终端插座:采用SYWV—75—5同轴线缆。

3、用户分配系统:

用户分配系统是将干线传输来的信号, 在保证C/N、CN、CSO、CTB指标的情况下平均分配到每个用户终端, 并可以在用户终端接入电缆调制解调器, 把用户的上传信息反馈到前端系统。有线电视终端点数的设置如下:

系统设计参数要求:

(1) 图像质量4级以上;

(2) 用户终端电平:64±4dBuV;

(3) 相邻频道间的电平差:≤2dB;

(4) 任意频道间的电平差:≤10dB;

(5) 图像电平与伴音电平差:14—23dB;

(6) 幅频特性:≤±2dB;

(7) 频道频率稳定度:±25kHz;

(8) 图像/伴音频率间隔稳定度:±5kHz;

(9) 载噪比、组合三次差拍比、组合二次失真比等系统技术指标应满足当地有线电视网的总体技术要求;

(10) 信号传输采用特性阻抗为75欧的低损耗铜芯同轴电缆。

参考文献

[1]崔长生:《建筑电气设计安装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 。

[2]桂垣、徐志明、孟凡莉:《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3) 。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 篇4

目前,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规模化发展, 建筑电气技术应用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且不断地走向深入。而且, 其从业人数也迅速增加。巨大的市场人员需求, 促使建筑电气专业不断建设, 不断向前发展。

就目前高等建筑职业院校建筑电气安装专业的从业方向分析, 其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流向工程施工企业、电气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等部门。在这些企业, 学生所从事的主要是电气工程的施工、电气产品的生产制造以及电气设施的维修保养等工作。这就要求他们不但对设计图纸清楚透析, 还必须对电气工程的施工, 包括施工设计、施工组织等程序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当然更需要对施工所使用的设备和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因此, 学生在学校就需要通过实训和实验全面学习工程管理和设备、产品的安装调试技术。

2 高职院校建筑电气安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目前,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成立不久, 且许多院校是由以前的中专学校发展而来的。其基础设较为薄弱, 尤其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 更是无法跟高等院校相比。许多院校仍然靠以前的一两个普通电工实验室来办电气专业, 这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的要求。因为, 建筑电气专业涉及的学科较多, 不但是强电与弱电的结合, 更是建筑技术、电工技术、电器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的综合体现。尤其是近几年, 随着智能建筑的兴起和发展, 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又迈向了一个新的深度和广度。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想与市场接轨, 培养市场所急需人才, 其实验室的建设必须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因此,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想办好建筑电气安装专业, 必须建设好如下的实验室。

2.1 建筑电器实验室

将用于建筑中的电器设备:空调机组 (模型) 、电梯 (模型) 、高低压配电柜、给排水系统、照明配电系统等, 组建成一个实验室, 以完成对建筑电器的实验、实训、设计等课程。

2.2 楼宇自控实验室

实现对楼宇电器设备的集散控制, 此实验的建设应和建筑电器实验室结合, 利用建筑电器实验室的设备, 实现楼宇自控实验室的建设。

2.3 消防自动化实验室

由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水喷淋系统等组成, 完全实现楼宇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功能, 满足消防自动的实验要求。

2.4 安防自动化实验室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组成的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实验室, 满足安防实验要求。

2.5 通讯实验室

由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组成, 满足建筑综合布线条的实验要求。

3 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

实验教学系统应该是一个独立、全面、完整的智能化系统, 它的设计应充分满足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实训等要求, 因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3.1 实验教学内容应充分反映现代楼宇最先进的系统

建筑电气系统发展迅速, 不但包含的子系统众多, 而且新产品不断涌现。因此, 实验教学系统应全面完整的反映现代楼宇智能化系统发展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3.2 系统设计应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同时满足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要求

实验是通过一次次的教学实验课, 掌握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 一次仅几个学时而已。而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则需要通过设计训练来达到学生掌握设备应用技能的教学过程, 可能安排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其教学目的显然不同。通过安排实验和设计, 在能充分发挥设备作用的同时, 既能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学到不同的应用知识, 又可使教学内容不发生冲突。

3.3 系统设计应满足不同专业的应用要求

建筑电气专业无疑是实验教学的服务对象, 但系统的实验教学设计不但应满足本专业的教学要求, 同时应考虑其它相关专业如暖通、给排水等专业的教学实验要求;也应该考虑到服务社会, 为社会相关企业培训相关人才的实验要求。

3.4 充分利用社会相关公司或单位的已有设备, 降低投资成本

智能大厦或小区已非常普遍, 相关公司或单位已具有现场实习实验条件, 如何有效的利用社会上已有的系统设备资源为教学服务, 以成立相应的教学实验实习基地, 使教学与使用相结合, 减少投资, 是设计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4 实验、实训与设计教学内容的划分

建筑电气每个子系统都有其特定的设备组成与系统功能, 组成系统的每一个设备, 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学生应学习的重点。因此, 配合理论教学进行的实验、实训和设计等课程, 其重点不同与教学并各有侧重。

实验课把重点放在系统设备的结构组成、性能参数、硬件维修、工作原理等各方面, 较为合适。

实训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各系统的组成、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系统安装、调试等方面。

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应以现有的系统为参考,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主设计应用于建筑中的电气系统, 并要求他们将设计的方案通过组装成实际的系统, 实现预先要求的结果来完成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 篇5

1 照明系统

1.1 了解被诊断建筑的照明系统现状

在诊断过程中,首先应查阅了解被诊断建筑的照明系统的现状。如,调阅与照明有关的图纸、进行实地查看及对照明用电设备进行统计,并对各建筑物的典型房间做平均照度测试。对配有电感镇流器(无补偿电容)的荧光灯做功率因数和谐波指标测试,并现场了解不同环境照明灯具的控制方式,向被测典型房间的工作人员询问开关照明灯具的使用习惯,对建筑物的照明现状做到全面细致的掌握。

在查看图纸的过程中,尤其应注意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对于图纸与现实不符的房间或场所应明确记录,并以实际为准,这是进行下一步诊断分析的关键。

对于房间照度的测试应选取典型性的房间,并尽可能做到对涵盖各种功能的场所的测试。对于公共建筑内的典型房间主要为:办公室、会议室、大厅、机房、控制中心等位置应重点进行照度测试,同时要注意对于以上房间的选取应尽可能选择有代表性的房间,以便测试结果能够完整准确。同时对于照明回路的供电电压应实际测试。

通过以上工作,可以说对于照明系统的照明现状基本了解。下一步就是针对上述工作得到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和诊断了。

以对北京市某单位办公楼的实际测试工作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1.2 实例分析

该项目为北京市某区政府办公楼,该办公楼于2002年9月建成并使用,为一栋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57 900 m2,建筑总高为54.2m。首先,通过查看图纸及现场统计,得到该单位照明系统现状如下。

照明灯具主要以荧光灯为主。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环境光源主要为T8细管径直管荧光灯,楼道、走廊的公共部分照明以荧光灯及紧凑型节能灯为主。荧光灯、筒灯均配有电子式镇流器,功率因数较高。照明控制方式主要以房间为单位实行分组、分灯控制,公共区域的照明控制方式以就地手动控制为主。

该单位典型房间的照度测试数据如表1。

注:“数量”一栏中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房间内实际工作的光源数量

通过以上工作,对于照明系统可以发现存在如下的问题:

1)大部分办公室、会议室房间内单位照明功率密度偏高。

2)现有的荧光灯具效率较低,导致相当一部分房间内照明功率密度超标,但房间内实测照度不高。

3)大厅、走廊等公共区域的照明控制为就地手动控制,为日常运行及管理带来许多不便。

4)大部分照明配电分支回路电压较高。

1.3 提出节能改造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对于照明系统提出如下节能改造方案:

1)对于房间内功率密度超标及现有灯具效率较低的问题,建议采用减少光源数量及更换高效节能灯具的方案,具体方法是在更换灯具的同时,将现有灯具内的T8荧光灯改为T5三基色荧光灯,这样即可以降低单位功率密度,同时也提高了照度水平。

2)对于大厅、走廊等公共区域的照明控制增加自控设备,实现由楼宇集中控制方式。

3)对于大部分照明配电分支回路电压较高的问题,考虑在各楼层电气竖井内配电箱中增设智能照明节电设备,降低照明供电电压,节约照明用电,并可以延长照明光源的使用寿命,节约采购和维修费用。

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工作,对于照明系统的诊断可以说基本完成。

2 供配电系统

2.1 全面了解和掌握供配电系统的状况

对于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节能诊断应主要从变压器使用情况,系统三相是否平衡,无功功率补偿现状,系统谐波含量,主要耗电设备或场所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诊断过程也应是首先查看图纸,了解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并使用专业仪器(如电力综合分析仪)对主要数据进行实际测量。应该注意的是测试的时间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时间,如对于空调系统的电耗测试就应在夏季空调使用季节进行,对风机水泵等设备的测试应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得到的测试数据具有典型性,并真实反应供配电系统的现实情况。

完成了上述工作,可以说对于供配电系统的现状及基本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接下来同样应该是针对上述工作得到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和诊断。

2.2 实例分析

仍以前文中提到的北京市某区政府办公楼为例,对于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诊断与分析进行详细说明。

该项目供配电系统概况:本工程于地下三层设总配变电室,为办公楼所有用电负荷供电。现有4台1600k V·A干式变压器,其中1#~3#变压器为日常照明、动力用电供电,4#变压器专门设置为集中空调系统供电,只在采暖期和制冷季运行。本次测试期间为4月份,为非空调使用季节,因此4#变压器未投入使用。因此为了真实反映本项目供配电系统的长期运行情况,除了通过实测采集的数据外,还大量调阅了该单位的历史记录数据。

具体数据见表2、表3。

2.3 诊断分析与改进措施

对于本项目供配电系统的诊断与分析如下:

1)变压器运行情况:可以发现本项目电力系统三相电压、电流平衡度较好,功率因数较高,彼此联络的1#及2#变压器的负荷率也相对较平衡。但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率很低,在非采暖期和制冷季的变压器负荷率最大只有13%,根据该单位已有的能源信息监测平台上的历史数据显示:即使在采暖期和制冷季4#变压器负荷率最大也只有25%。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清楚看出:变压器的负荷率较低,建议使用2台变压器带全部负荷,另外2台变压器备用运行方式,以节省其中2台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2)分项电耗情况:由于2007年该单位计量系统改造项目的实施,该单位已对变压器、动力负荷(如电梯、厨房用电)、集中空调和信息中心设置了分类计量系统。本次节能诊断只对典型性办公用电环境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项目主要分项电耗基本正常。

3)关于功率因数的分析:对供配电系统的电感性无功用电容器进行补偿,是降低线路和变压器铜损耗的有效措施。在本单位这样以计算机系统和监控显示设备和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占总用电设备容量相当大的比例的场合,总体功率因数相当高。由上面的测量数据表上也可以看到本项目最低功率因数也一直保持在0.9以上,因此本项目功率因数正常。

4)非线性负荷引起的谐波及其影响:根据2007年安装的分类计量系统统计结果显示,本项目部分时段变压器电流畸变率偏高,3次谐波含量较大。根据测试期间的实测数据(见表4)可以看出:主楼5层功能用房多为办公室,由于电子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电流畸变率明显偏高,3次谐波含量较大。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建议甲方在今后工作中对配电系统谐波含量进行进一步测试、分析,然后根据较长时间的综合测试结果考虑采取电源滤波措施,如装设3次谐波无源滤波装置,以减少由于谐波电流引起的线路损耗和对敏感电子设备的影响。

针对供配电系统的诊断与分析,这与前面对于照明系统的诊断分析共同构成了电气专业的节能诊断工作。

3 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指出的是:节能诊断工作应该是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系统工作,电气专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完成好本专业诊断工作的同时,也应注意与其它相关专业的配合。例如:暖通专业、给排水专业的诊断中可能发现现有设备存在问题,因此提出改造方案,而这些改造常常会带来电气专业的相应改造,如风机、水泵容量的变更会引起供电开关及电缆(或导线)的变更,有时一些机电设备需要增加变频调节装置,同样电气专业也要配合进行改造。这些工作都需要各个专业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做好节能诊断工作。

注:本次测试时间2008年4月25日,采样周期6s,测试电压V2,测试电流I2,采样数目25

2)在进行诊断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应该看到,诊断工作是对已有的建筑进行的完善性工作,因此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应提出符合实际的改造方案,即这种改造方案要具体可行,并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改造方案要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和节能效果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3)在对硬件改造的同时,也应注意对于软件的改造。具体讲就是应重视抓好行为节能工作。重视行为节能,首先应注意提高从领导到普通员工的节约用能意识。针对电气方面的行为节能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对于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如采用白炽灯照明,应采用声光延时开关或红外线接近开关一对一控制,作到人走灯自灭。在人员行为上,要求大家在无工作、生活需要时随手关灯及耗能设备,养成较好的节约用电习惯。建议对节能管理加强控制,对能耗的计量和记录规定具体记录时间,责任到人,建立用能数据管理信息库,逐步找出用能规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节能管理,并与绩效挂钩。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具体工程的实例,详细分析了对于现有公共建筑的电气节能诊断方法。通过上述具体工程的诊断分析过程,电气专业的节能诊断工作总体上应从下面几方面开展:

1)照明系统的诊断;

2)供配电系统的诊断;

3)注意与相关专业的配合,注意对行为节能的重视。

上述几方面可以说是电气节能诊断的主要注意方向。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每个工程都有其自身特点和特殊性,因此针对不同建筑的诊断方案也不会完全相同,必须结合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找出最好的诊断方案,从而得出最符合实际的诊断结论,并提出可行的节能改造方法。

总之,节能诊断工作只有全面开展,综合考虑,才能取得最好的节能效果。

摘要:以实际工程为例,系统阐述了对于现有公共建筑的电气节能诊断方法,总结了电气专业在节能诊断工作中的主要注意问题,并提出应根据工程实测结果设计具体可行的电气节能改造方案。

关键词:公共建筑,电气节能,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北京节能环保服务中心.大型公建节能读本[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 篇6

1 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建筑电气设计应本着稳定、安全、经济的目标。虽然稳定、安全、经济三者达到最佳平衡存在矛盾, 但是建筑电气设计应把稳定、安全放在首位, 在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的同时也要兼顾经济的因素。虽然三者同时达到最佳结合困难很大, 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应尽量使设计稳定、安全的条件下尽量经济, 这也是每一位优秀电气设计师的职责和目标。

建筑电气设计应遵守以下的原则。建筑电气设计严格依据国家规范和有关政策和法令。规范包括国家规范和地区规范, 是国家或某地区为确保设计质量, 根据当地的情况而制定标准。建筑电气负荷计算前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这些调查工作包括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消费水平、生活习惯等。选择合适的计算参数。用电负荷是电气设备选择的依据。建筑电气设计与其他设计做好协调。建筑电气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的一部分, 设计过程中要与有关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动力和工艺等工种密切协调配合。

2 电力线路设计的具体方法

首先, 对于空调、电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等大容量电路设备, 宜一台设备设置一个回路。如果合用一个回路, 当它们同时使用时, 导线易发热, 即使不超过导线允许的工作温度, 长期使用也会降低导线的绝缘性能。此外大容量用电回路的导线截面应适当加大, 加大导线的截面可大大降低电能在导线上的损耗。

其次, 室内插座宜选用带开关按钮的插座, 在家用电器停用时断开其插座开关以节约用电, 保护家用电器和保证用电安全。

再次, 插座及浴室灯具回路必须采取接地保护措施浴室和厨房的环境潮湿, 而其内插座则必须用防溅三极插座。浴室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最后, 线路的敷设现在室内配线线路的敷设方式主要是用钢管或硬塑料管穿绝缘导线的明敷或暗敷布线。室内配线除一般要求安全可靠、布线整齐合理、安装牢固外, 在技术上还要求: (1) 配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有接头, 若有中间接头必须采用压接或焊接;穿在管内的导线, 不允许有接头;接头应放在接线盒或灯头盒内;导线的连接或分支处不应受到机械力的作用; (2) 明配线路要保持横平竖直, 水平敷设时导线距地面2.5m以上, 垂直敷设时导线距地面2m以上, 否则应将导线穿在钢管内予以保护; (3) 当导线穿过楼板、墙壁时, 要加装保护套管; (4) 当导线相互交叉时, 应在每根导线上套以绝缘管并固定; (5) 为保护用电安全, 室内配电管线与其他管道、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应有一定的要求。

3 建筑电气设计配合不科学往往会造成质量隐患

当前运用最广泛的是建筑物结构钢筋当成防雷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与等电位联结装置, 按规定需要在电气施工图中将联接点、预埋件详细标出, 并对敷设方式及技术措施做详细说明;有时需要在土建施工图中对预埋件详图进行必要的标注与说明。实际情况为, 大部分施工图只在电气图中有防雷接地图, 缺少详细的标注与说明, 土建施工图中直接省略了说明与标注。标注与说明不齐全将给工程监理及施工造成很大的阻碍, 若施工单位缺少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技术, 势必会造成施工错误甚至意外事故。最为常见的是接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漏焊以及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 使得因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经常出现。各专业管道、线路相互碰撞、相互矛盾的问题在施工图设计中经常出现错误。审图时会出现:给排水管道、通排风管道、照明灯具、电气管道相碰;通风、排烟管道遮挡了火灾探测器等;这些都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才能进行安装。而住宅小区常出现原设计给排水与电气专业不协调情况, 工程结束后发现居室内空调器安装处预留的排水管口及穿墙孔和空调电源插座分别设在外窗两侧的墙边上使得插座无法使用, 这就需要进行返工维修。

4 建筑电气设计应认真做好与其它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4.1 与建筑专业的配合

为保证出图日期及设计质量, 首先建筑专业对电气专业所提中间资料的深度必须有所保证, 尤其是与电气专业设计有较大关系的房间应有其放大样图;其具体布置必须要有详细尺寸。特别是一些电气专业设计的重要部分, 如果考虑的不合理引起以后的变动, 会导致电气专业整个系统的改变并影响到其它各个专业。为配合建筑专业提供较详细的中间资料, 电气专业的设计人员主动同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配合, 提供需要的具体面积与位置, 以及相关电路等资料。由于建筑平面或其他方面的限制不能满足电气专业要求时, 应与建筑专业及其它专业协调解决。

4.2 与结构专业的配合

结构专业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专业。因此, 电气专业在与结构专业配合时必须认真严谨。

首先, 电气专业的设计人员, 在设计方案确定后, 应尽快给结构专业提供所有设备与线路的位置、基础, 特别是电源主干线更是要详细标示, 不能遗漏。

其次, 电气管道布置过程中, 常常就需要穿越梁、楼板、剪力墙等处, 向结构专业提供预留洞位置。对于穿楼板的小孔洞, 可以在土建施工过程中, 电气工作人员与土建工作人员协作预留。在预应力楼板上留洞时, 应同结构专业配合, 尽量躲开预应力筋, 以免破坏楼板结构强度。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很多, 剪力墙及结构梁上的所有孔洞均要预留, 留洞时要注意避开剪力墙上的暗柱。因为剪力墙及结构梁有些地方是不允许开洞的, 因此电气专业人员要认真配合, 并尽量避免因为遗漏孔洞给施工带来困难, 甚至影响结构受力。在配合留洞时, 如果所留孔洞对结构受力破坏较大或不能留洞时, 应考虑将电气线路绕行。

再次, 引自 (至) 室外的电气线路, 需预留进 (出) 入口孔洞, 并需留设相应的检查、维修的检查孔, 这就需要及时向结构专业提供相应的位置与尺寸, 以方便预设、预留。

4.3 与水暖专业的配合

在建筑设计中, 水暖专业与电气专业有着密切关系。电气专业设计的很大部分是为水暖设计服务的, 因此, 应要求水暖设计人员及时给电气专业提供资料, 以免影响电气专业设计进度。在设计中, 通常应要求水暖专业提供以下资料。

首先, 应及时向电气专业提供所有用电设备的电量, 如:冷水机组、空调机组、风机、水泵、大门冷热风幕以及消防用电等, 使电气专业可以准确计算电容量。

其次, 在水暖专业的消防设计中, 凡需用电信号反馈信息到消防控制中心的设备, 均需提供给电气专业它们的位置及控制要求, 包括:消火栓、喷淋系统的水流指示器、水力报警阀, 防排烟系统的防火阀、排烟口、加压送风口及排烟风机等。

再次, 水暖专业应向电气专业提供有控制要求的设备, 包括通风、空调系统的自控要求及通风、空调系统中电动阀、防火阀的位置。注意火灾时关闭所有的通风、空调系统。提供水泵、水箱的控制要求, 如:空调系统的补水泵, 排水系统的污水提升泵及膨胀水箱的高低水位的控制等等。

最后, 对于空调风口、喷淋头布置应在设计初期, 也需及早同电气专业配合, 协调和确定灯具的位置, 避免同灯具的重叠。

结语: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施工, 应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在设计方案上杜绝不安全隐患, 同时与其它专业进行有效的配合, 以使得在电气设计阶段就能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摘要:设计文件是建筑工程施工最主要的依据, 设计能否认真执行国家规定、设计文件的深度及相关专业的密切配合问题等等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 加强建筑电气设计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原则,方法,质量隐患,配合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广刚.对建筑电气设计存在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08 (13) .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 篇7

关键词:变电所,所址选择,平面布置,相关专业的关系

0 引言

专业不同, 变电所的布置也就会有所不同, 如建筑、结构、给排水、防火或是暖通等不同专业的布置都大不相同, 因此在对变电所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这些专业进行严格的考察。同时, 变电所的平面布置也会对建筑专业的平面设计以及空间布局产生不同的影响。鉴于专业上的局限性, 本文主要针对变电所在建筑中的位置、变电所的平面布置以及电气设计对相关专业的要求及其关系进行了论述, 希望能够加深大家对电气专业与其它相关专业的了解和认识。

1 变电所在建筑物中的位置选择

在选择变电所在建筑物中位置时应结合相关的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或是经营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考察, 一般常常选择较深的位置或是接近负荷中心的位置, 为确保进出线以及运输的方便还要选择接近电源侧的位置。一定不要设置在多水、有雾、有腐蚀性气体、高温或是容易发生震动的危险场所, 尤其是不要设置在厕所、厨房等容易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是周围。具体而言, 变电所在建筑物中的位置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变电所在建筑物中位置宜设置在地下层 (非最底层) 。若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时, 要根据地下环境加设一定的通风、去湿设备等;若地下只有一层时, 要对地面进行适当地提高, 以防止积水。 (2) 将变电所设在裙房或其它辅助建筑的底层。 (3) 高层建筑可分设在避难层、设备层及屋顶层等处, 但应做好设备的垂直搬运及电缆敷设的措施。 (4) 针对于超高层建筑, 则可分别在上、中、下层设置不同的变电所。 (5) 住宅小区既可以设置独立的变电所, 也可以附设在建筑物内或是选用户外预装变电所。

一般而言, 当楼层高度保持在30层左右的时候, 地下室或是辅助建筑内部是变电所的最佳位置, 如32层高的日本大阪国际大楼的变电所就设置在了地下3层 (地下共三层) 。当楼层超过60层时则可分别在地下室、中间层以及最高层设置变电所, 以分散负荷、减少电能损耗、保持干线电压等, 如84层高的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的变电所就设置在了上、中、下三个位置。若当建筑楼层少于30层的时候, 变电所同样也可以设置在中间层, 如日本大阪机场大楼 (共29层) 的变电所就设置在了18层的位置。

根据对我国高层建筑的调查研究发现, 我国高层建筑中的变电所常常设置在地下室、裙房或是辅助建筑物内。但随着我国干式变压器的批量生产使用以及防火措施的提高, 变电所 (带有干式变压器) 也被设置在了建筑物的中间或是顶层。例如, 上海明天广场大楼一共有59层, 在地下一层、22层以及59层都设有变电所。再如, 上海中心大厦在地下三层的位置设有一个35k V的中央变电所, 在地下1、2、3层以及地上6、20、35、50、66、82、99、116层又分别设有10k V的副变电所。

此外, 露天或半露天的独立变电所应设置一定的安全距离, 如10k V以下的箱式变电所距离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应为3m, 若考虑到卫生防疫部门的防电磁辐射要求则至少要和住宅保持12m远的距离。具体而言, 下面几个场所不应设置变电所: (1) 场所内部存有腐蚀性的气体; (2) 挑檐属于易燃烧等级的建筑物旁: (3) 附近堆放有棉、粮、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露天场所; (4) 可燃粉、可燃纤维、导电尘埃等容易沉积的场所。

2 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对于不同的专业 (建筑、暖通、给排水、结构等专业) 有着不同的要求, 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变电所的具体运行条件来为电气设备设置安全的运行环境。

2.1 防火专业

(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电压为10 (6) k 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等于或高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则应等于或高于三级。 (2) 变电所设置在高层、多层或是裙房时, 与其它房间相邻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与过道相邻的门为乙级防护门。 (3) 变电所在一楼时, 与其它房间以及过道相邻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4) 变电所在地下室, 两种门都要设置为甲级防火门。 (5) 若变电所周围经常堆放有易燃易爆品、或是直接通向车时, 应设置为甲级防火门。 (6) 由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可设置为丙级防火门。 (7) 高层建筑物的裙房和多层建筑物内的附设变电所的油浸变压器之间, 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的储油池。 (8) 在多层建筑物或高层建筑物裙房的首层布置油浸变压器的变电站时, 首层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墙。

2.2 建筑专业

(1) 配变电所室内用来通风的窗户材料要选择非可燃性的。 (2) 针对于配变电室门的高度和宽度而言, 应在最大不可拆卸的基础之上分别加0.5m和0.3m。 (3) 当变电所处于地下的时候, 应该设置运输通道, 其宽度不宜小于3m, 以方便运输。当变电所的运输通道为吊装孔或是吊装平台时, 无论是吊装孔还是吊装平台的尺寸都应该能够满足最高标准的需要。 (4) 若配变电所与相邻的居住或是办公场所等仅有一墙之隔, 那么配变电所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屏蔽噪音。 (5) 若配电室和电容器室的电压为10 (6) k V时, 所设置的自然采光室的窗台距离地坪不能低于1.8m, 且临街的一面不应该设置窗户。 (6) 无论是变压器、配电装置室还是电容器室的门都应该向外开, 且一定要加锁。若在几个相邻的配电室之间设置门的时候, 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 (7) 配变电所室内需要经常开启的门窗等, 不应直接通向含酸、碱、蒸汽、粉尘、噪音等比较严重的场所。 (8) 变电所室内应安装有防雨、防雪、防小动物等设施。 (9) 若变电所的室内总长度超过了7m, 此时就应该分别在变电室的两端设置出口。若变电所设置在地下室时, 那么通向地下层的电缆口必须采用防水措施。 (10) 电气专业箱体不应该直接嵌入在外墙上, 若因特殊需要在外墙上嵌入安装时, 则必须在箱体预留孔的外墙一侧加设保温层或是隔热层等。 (11) 配电室的布置宜避开建筑物的伸缩缝。 (12) 配电室、电容器室和备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应抹灰刷白, 地面宜采用耐压、耐磨、防滑、易清洁的材料铺装。 (13) 配电装置室的门和变压器室的门的高度和宽度, 宜按最大可拆卸部件尺寸, 高度加0.5m, 宽度加0.3m确定, 其疏散通道门的最小高度宜为2.0m, 最小宽度宜为720mm。

2.3 暖通专业

对于地上变电所而言, 自然通风与局部机械通风两者皆可, 但变电所若处于地下则就必须依靠机械通风了。之所以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主要是为了保证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能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 以使设备在四季均能的稳定负荷下正常工作。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 (1) 可采用自身带风机的成套变压器柜, 其可根据变压器的实际温度来自动调控风力。 (2) 可采用上下送上排气流组织。变电所的进线线可以轻松地引入地道风, 然后再在变压器的上方设置排风设置以将变压器散发的热量及时排到室外。 (3) 若在安装有多台变压器的大变电所, 送排风已经不能够满足变压器对温度的要求时, 就需考虑在室内加装空调来降温。 (4) 因为变电所室内较为干燥, 所以要严把消防关, 设置排烟系统, 还要在送排风的风管处设置防火阀。 (5) 经过送风系统所传入到室内的风必须是干净的, 若周围有污染源则应该在送风口加设空气过滤器。 (6) 大多数变电器的送风口应该设置在距离地面0.3m处, 这样有利于形成下送上排的气流, 但对于含有六氟化硫的配电室, 其排风口就应该设置在室内底部。 (7) 针对于变压器室而言, 夏季排风温度应低于40℃, 进风和排风之间的温度差要小于15℃。 (8) 电容器室室温也要低于40℃, 且要在室内安装温度指示装置。 (9) 在采暖地区, 变电所的值班室以及变电所的控制室都要该安装暖气、暖风等采暖设备。过低的温度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作用, 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 配变电所室内以及控制室的采暖设备一定要采用钢管焊接, 切记要避免法兰、螺纹接头或是阀门等的应用。

2.4 给排水专业

(1) 假若要将变电所设置在地下室, 那么此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变电所的防水措施。在电缆上进上出的情况之下, 变电所的地坪至少要提升150mm, 要设置有通向集水井或是地漏的排水沟。若采用的是下进下出的方式, 且电缆室的最低点比排水沟的沟底还要低的情况下, 就应该在最低点设置集水井, 并且要利用潜水泵将积水及时排出。 (2) 对于一些容易积水的场所, 如厕所、浴室、厨房等, 一定不能够在此设置变电所。如若需要在相邻的场所设置变电所时, 也一定要做好无渗漏防水措施。 (3) 要对进出地下室的电缆口做好严格有效的防水措施。 (4) 若变电所设置在一类建筑物内, 则要安装固定式的灭火装置;若变电所设置在二类建筑物内则只需设置手提式灭火器即可。 (5) 严禁一切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变电所。

2.5 结构专业

高压开关柜、高压环网柜及高压电容器柜的计算荷重为每边4900N/m, 高压开关柜还应考虑其动荷重, 因为在操作时每台开关柜尚有向上冲力9800N。

3 效果分析

山东某110k V变电所工程结合上述分析, 对变电所进行了电气布置如图1-图3所示。

实践表明, 该变电所的位置接近负荷中心, 满足减少低压供电半径、降低电缆投资、节约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要求, 同时也符合进出线方便、设备运输方便、接近电源侧等设计标准, 满足防尘、防腐、防水、防爆等要求。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建筑相应的功能也日趋完善, 结构日趋复杂, 体块日趋庞大。建筑电气的核心部位变电所所址的选择亦随之变得更加复杂。总之, 变电所在进行地址选择的时候要严格根据工程特点、规范要求、用电容量、供电条件以及负荷中心等来选择, 以确保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林国成.变电所电气设计对土建、暖通、给排水专业的要求[J].现代建筑电气, 2013.

[2]何耀明.浅谈变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 2007.

[3]赵畹君.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4]吴维宁, 吴光亚, 张锐.输变电设备污闪原因及对策[J].高电压技术, 2004, 30 (7) .

酒店建筑电气专业研究 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电气,审查,控制项,一般项

1要点”编制依据

“北京市绿色建筑一星级电气专业施工图审查要点”是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1/T 825-2011) 及下列规范和标准的相关条文来编制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 229-2010) ;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668-2011) ;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891-2012)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687-2009) ;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11/938-2012) ;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 (JGJ/T 163-2008) ;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 ;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7-2011) ;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06等。

根据上述规范和标准的有关条文, 来审查是否满足和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关要求。

2要点”主要内容

审查要点分为两部分, 一是住宅建筑, 二是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主要指办公建筑, 商业建筑, 旅馆建筑)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1/T 825-2011) 一星级评价标准内容一共有6项 (即6个指标) :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 室内环境质量;

6) 运营管理。

3住宅建筑电气专业审查内容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1/T825-2011) 6个指标中, 有如下5项指标属于住宅建筑电气专业审查要点内容。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一般项) 4.1.15条;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4.2.4条;

3) 节能与能源利用 (一般项) 4.2.9条;

4) 运营管理 (控制项) 4.6.2条;

5) 运营管理 (一般项) 4.6.11条。

在住宅建筑绿色一星审查中, 这5项在电气专业审查范围内, 下面详述。

3.1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地与室外环境 (一般项) 4.1.15条要求住区光环境控制应满足:“控制室外照明中射向夜空、住户外窗和溢出场地边界的光束, 夜景照明设计符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 163) 的要求”。该条的目的是控制小区室外照明不对住区及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 以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般情况下, 小区道路照明和小区景观照明目前都是由专业公司设计和负责, 电气专业基本只配合提供用电电源和预留电量, 设计时间与项目本身设计也不同步。小区室外管线、道路照明和绿化都是在设计的最后阶段, 有可能房子已卖出而室外总图设计还没做。在这种情况下, 绿色建筑一星电气专业审查要点要求设计方要在设计说明中增加对室外照明防止光污染的有关要求即可。

3.2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4.2.4条:“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 并采取节能控制措施, 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声控或光电控制。”这条和节能审查基本相同。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 第10.1.4条“住宅公共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控制措施。”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 第8.7.5条“共用部位应设置人工照明, 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度装置和节能控制措施……”。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242-2011) 第9.2.3条“住宅建筑的门厅, 前室, 公共走道, 楼梯间等应设人工照明及节能控制”;第9.5.2条“有自然光的门厅, 公共走道, 楼梯间等的照明, 宜采用光控开关”。第9.5.3条“住宅建筑公共照明宜采用定时开关, 声光控制等节电开关和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891-2012) 第6.3.5条“居住建筑的楼梯间, 走道等室内公共场所的照明, 应采用高效节能照明装置 (光源, 灯具及附件) 和节能控制措施”。

住宅的公共部位主要指楼梯间、电梯前室、走道、一层门厅和室外雨篷灯, 楼梯采用节能开关的做法是没有争议的, 多层住宅楼梯间一般都是天然采光, 高层几乎都坐电梯, 走楼梯的少, 一般住宅楼内走道长度较短, 出门离电梯很近, 塔楼走道有自然采光的地方多, 只有电梯前室有的有采光条件, 有的没有采光条件。没有采光条件的照明灯用感应开关, 可以解决在公共部位人工照明问题。我个人认为, 我国人口众多, 城市中高层、多层住宅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没有自然采光的公共部位灯长期亮, 能源损失很大。生产1k Wh电, 需0.4kg标准煤和4L净水。依照国家标准计算, 每生产1k Wh电, 就会释放不同量的有害气体, 其中CO20.997kg, NO20.03kg, 氮氧化物0.15kg, 碳粉尘0.272kg。节约电就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绿色建筑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 还应按强条执行, 在公共场所的部位, 一律采用节能控制措施。

3.3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能与能源利用 (一般项) 4.2.9条:“选用节能电气产品, 同时电梯选用具有节能拖动及节能控制方式的设备”。根据目前设计工艺流程, 电梯由建筑专业选型。不在电气设计范围内, 审查要点把这个内容拿掉了, 在编制绿色建筑一星审查要点中参考所有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节能评价标准等都不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节能电气产品主要指的是变压器。根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891-2012) 第6.1.2条, “住宅小区变电所应选用D, Yn11接线的低损耗节能型电力变压器, 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标准》 (GB120052) 的相关规定。”就北京地区来讲, 在目前住宅小区设计中, 大部分小区变电所由供电局负责, 不在设计单位设计范围内。若供电局设计的情况下, 设计者可省略上述内容, 若设计院负责, 设计说明和低压配电系统图中都应表示出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和变压器的规格型号。

3.4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 (控制项) 4.6.2条:“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集中供热实现分户热计量 (分摊) 与收费”。

目前关于住宅设计和电表的设置, 北京供电局有明确的规定。各设计单位也都是按供电局的要求进行设计的, 每户设电表, 住宅“力柜”设总表, 住宅“力柜”里供电的对象主要是公用设施电梯、公共照明、潜水泵、消防风机等。

绿色建筑一星级电气专业审查要点中居住建筑根据: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11/938-2012) ;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891-2012) ;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50668-2011) ;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42-2011) 等有关规定, 要求在“设计说明”中应明确:

1) 居住建筑应以户为单位设置电能计量装置, 可再生能源发电应设置独立分项计量装置。

2) 公用设施应设置用于能源管理的电能表。

3) 实施分时电价政策的地区, 每户安装分时计费电表。

可再生能源一般指的是光伏发电, 北京市内住宅光伏发电用的很少, 一般北京远郊区公共部位照明有用的, 主要是国家政策支持, 有补贴, 这种情况下需要单独计费。

3.5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 (一般项) 4.6.11条:“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在编写绿色一星审查要点中, 我们编制组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1/825-2011) 的编制组成员交换了意见, 他们指出: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 第8.1.4条、8.1.5条和《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 第8.1.7条, 这3条都是强制性条文, 内容为:

1) “住宅的给水总立管、雨水立管、消防立管, 采暖供回水总立管和电气、电信干线 (管) , 不应布置在套内, 公共功能的阀门、电气设备和用于总体调解和检修的部件, 应设在共用部位。”

2) “住宅的水表、电能表、热计量表和燃气表的设置应便于管理。”

住宅电气电信设计的设备, 管道主要指住宅配电室、住宅弱电机房、住宅强电井、弱电井, 各层电表箱等。这些毫无疑问肯定都在公共部位, 占用哪家均不合理, 谁家都不答应。关于设备, 电气专业也可以理解为变电室设备、配电室设备。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891-2012) 第6.1.1条“配电室的位置应靠近负荷中心。”配电室靠近了负荷中心, 减少了电缆长度, 减少了与水暖专业管道的交叉, 有利于维修, 改造和更换电气设备。变配电室, 配电室深入负荷中心对节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达到绿色建筑一星评价标准 (包括原节能设计内容) , 在设计中增加的内容如下:

1) 室外照明要防止光污染, 应在设计说明中叙述。

2) 选用节能电气产品, 主要指变压器, 在设计说明中和低压配电系统中表示。

3) 住宅电气的计量与能耗监测, 这里增加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应设置独立分项计量;分时电价政策的地区, 加分时计费电表, 执行分时电价制度”的内容, 在设计说明中或系统图应注明。

4) 住宅电气设备、管道的设置应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可在住宅电力、照明平面图中表示。

优选项在绿色一星建筑中不参评。

4公共建筑电气专业审查内容

在公共建筑绿色一星审查中, 在电气专业审查范围内一共包括5项内容, 详细如下: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1项) 5.1.4条:主要内容是室外照明防止光污染。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共2项) 5.2.4条、5.2.5条:5.2.4条主要内容是照明节能;5.2.5条主要内容是新建的建筑物能源分类计量与监测。

3) 节能与能源利用 (一般项共2项) 5.2.15条、5.2.16:5.2.15条主要内容是选用节能电气产品, 5.2.16条主要内容是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能源分类计量与监测。

4) 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1项) 5.5.6条:主要内容是指照明标准、统一眩光值, 一般显色指数的指标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的有关规定。

5) 运营管理 (一般项1项) 5.6.7条:主要内容是指设备的位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优选项在绿色建筑一星评审中不参评。

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5.1.4条:“不对周边建筑物及环境带来光污染, 控制建筑外立面可产生反射光和眩光的材质以及室外照明中射向夜空、住户外窗和溢出场地边界的光束。”这一条和住宅建筑的4.1.15条 (一般项) 中心思想是一样的, 只是住宅和公共建筑室外照明的内容不太相同。住宅建筑在北京地区 (高档大型住宅小区除外) 景观照明少, 只有小区道路照明和绿化的庭院照明, 而公共建筑, 建筑物立面照明、广告照明、夜景照明、路灯照明都有。建设方要求的标准和追求的效果也越来越高, 基本上都需景观专业公司来做专项设计, 专业公司有自己的团队, 配套电气设计人员。建筑物主体电气设计只需提供电源, 提供用电量即可。审查要点要求, 设计说明中有此项说明即可。可根据《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163-2008) 第7章编写有关内容。审查单位不负责审查具体内容。

1)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5.2.4条:“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现行值。”这一条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第5.2.4条是相同的。同时这条也是节能审查中的内容, 审查要点中提到的6.1.2条~6.1.7条 (办公建筑, 商业建筑, 旅馆建筑, 医院建筑, 学校建筑, 工业建筑) 都是强制性条文。从施工图审查中发现, 功能性房间和场所 (配电室, 库房, 风机房, 空调机房, 泵房等) 的照明功率密度值超标是普遍现象, 上述场所功率密度值均为强制性条文, 大家在做照明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验算, 工作再忙也要在设计中遵纪守法, 不违规。

根据《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11/938-2012) 第11.3.2条“应根据建筑内各场所的照明要求, 合理利用天然采光, 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具有天然采光条件或天然采光设施的区域, 照明设计应结合天然采光条件进行人工照明布置。

(2) 具有天然采光的区域应独立分区控制。”

在审查要点加入了这一条, 是从民用建筑的特点来考虑的, 办公楼、科研楼、综合楼、医院、学校等工作场所都有窗户, 都具有天然采光条件, 合理布置照明和开关对节能有重大意义。对于每个工程都有这个问题, 所以在审查要点中提出, 是可操作并切实可行的, 目前设计者也是这么做的。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5.2.5条:“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这条也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第5.2.5条) 。

计量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商业行为, 用电交费;一个是能源监测, 通过能源监测, 进行电气设备用能分析, 从而指导设计, 指导运营管理和加强人的行为节能, 强化人们的节能概念, 并给国家制定能源方针政策提供一些第一手资料或参考资料。

过去计量是分为照明电力两大类, 其他都是根据业主的要求和物业管理的要求装电表的。现在, 绿色建筑一星评价标准对计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冷源指的是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冷冻机, 风冷式空调机组等。热源指采暖用的热力站或水专业的热交换站 (用于生活热水) 。输配系统指的是暖通空调专业冷冻水泵, 冷却水泵, 冷却塔等设备。输配系统是冷冻机的附属设备, 一般情况下是一个表, 由低压配电系统直接供电。在编制绿色建筑电气专业审查要点中, 暖通空调专业提出冷冻水泵, 冷却水泵, 冷却塔分别计量, 经反复探讨, 电气专业审查编制组提出反对意见, 认为分别计量没意义。如果以能耗监测为目的, 不用每个工程都这样做。可有针对性地找一些运行单位, 很容易就能达到上述结果。不可大规模大面积地推广计量, 既浪费电表, 浪费有色金属, 造成环境污染, 又增加了一次性投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1/T825-2011) 第5.2.5条提出照明和办公设备单独计量, 我们在编制审查要点的过程中增求了各设计院和各审查单位的意见, 大家都持反对意见。一般办公设备是台式电脑, 小型打印机, 复印机, 都是以插座的形式供电, 办公设备和照明一直是一个照明配电箱, 均属于照明类用电, 从没分开过。如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1/T825-2011) 第5.2.5条要求, 照明办公分别计量, 对于量大面广的办公用电来说, 末端配电箱的数量将大大增加, 电缆增多, 导线增加, 投资增加, 不但不节能, 更谈不上绿色建筑了, 所以在审查要点中去掉了这一条。

3) 节能与能源利用 (一般项) 5.2.15条:“选用节能电气产品, 同时电梯及自动扶梯选用具有节能拖动及节能控制方式的设备。”本条和住宅的4.2.9条是一样的。绿色一星评价标准的节能电气产品主要指变压器。只有设计变电所才涉及变压器的选择, 根据目前设计工艺流程, 电梯属于建筑专业负责。变电所 (低基) 局管户由供电局负责, 自管户 (高基) 由设计院负责, 但一般情况下变压器及低压配电系统还是设计院设计。只要有这个内容, 在设计说明及低压配电系统图中均需说明和注明 (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和型号) 即可。

4) 节能与能源利用 (一般项) 5.2.16条:该条与控制项5.2.5条基本相同。一个是新建、一个是改扩建, 没有其他区别, 都是计量内容。

4.2 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 5.5.6条:“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中的有关要求。”这条反映了绿色建筑的特点。室内照明质量是绿色照明的主要指标, 绿色照明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

在节能设计中, 对于统一眩光值 (UGR) ,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第4.3.2条“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常用房间或场所的不舒适眩光应采用统一眩光值 (UGR) 评价, 按附录A计算, 其最大允许值宜符合第5章的规定”。第5.2.1条、第5.2.2条、5.2.3条、5.2.4条、5.2.5条、5.2.6条、5.2.7条、5.2.8条、5.2.9条、5.2.10条、5.2.11条、5.3.1条、5.4.1条对大部分场所都注明了眩光值, 设计者可参照以上内容在设计说明中叙述或在照明节能设计判定表中填写。《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第4.4.2条“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间或场所, 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 (Ra) 不宜小于80”。这条表示的方法和眩光值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第4.4.1条, 把光源色表写进了审查要点中主要是从绿色建筑来考虑的。按规范设计, 可一并写进照明节能设计判定表中。

4.3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 (一般项) 5.6.7条:“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目前, 公共建筑中的变电所、配电室、弱电机房、消防控制室、安防控制室、以及强、弱电竖井, 基本上它的位置都在公共部位, 都便于维修、使用, 基本上满足改造和更换的各方面条件, 主要审查电力平面图。不在公共部位、审查要点提出意见。

5结束语

1) 绿色专篇可与节能专篇合写, 也可单独叙述, 审查要点中未做规定。

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1/T825-2011) 中, 控制项是必须要完成的, 一般项要尽量完成, 以和其他专业配合, 优选项不参评。

上一篇:功能改进下一篇:特征提取与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