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控制

2024-10-13

建筑电气控制(精选12篇)

建筑电气控制 篇1

1 配管、配线工程

1.1 配管:

(1) 钢管不得折偏、裂缝, 管内无铁屑及污物, 管口无毛刺。 (2) 检查管口有无漏套护口, 已加的套护口必须牢固、紧密、不脱落。 (3) 有焊缝的钢管弯曲时, 为避免管体破裂, 焊缝不宜置于弯曲方向的内外两侧, 而应置于弯曲的侧面。 (4) 管子进入开关盒、灯头盒、接线盒、配电箱时, 在盒箱内露出长度不宜超过5mm, 管子应露出2~3扣螺纹, 确保螺母紧固。 (5) 各种管配线通过伸缩沉降缝时, 须按伸缩沉降方式不同做好伸缩装置, 选用保护管应以管子直径2倍以上为原则。穿过变形缝的部位有可自由活动的补偿装置;从建筑物及设备基础穿过的部位加设保护套管。 (6) 采用圆钢接地跨接电管连接部位的两端。焊接长度至少要超过圆钢直径的6倍。 (7) 处在露天的电机的电源管道出线口必须采用防水弯措施, 以保证电气安全, 电机电源线外露部分应加设金属软管进行保护。

1.2 配线:

(1) 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所设计的型号规格选择导线。 (2) 导线的连接必须达到两点要求:a.截面小于等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 再接入设备或器具;b.截面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终端, 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 必须经焊接或压接端子再接入设备或器具。 (3) 焊接时最好用无腐蚀性的焊剂锡焊, 焊缝表面要光滑饱满, 焊好后要将残余焊剂彻底清除。 (4) 选用符合导线线芯规格的压板及专用夹具, 拧紧需要紧固的部件, 备齐防松装置。 (5) 接线鼻的选用应根据线芯截面而定, 压模应与线鼻 (线芯) 规格相匹配;压接时, 必须根据产品设计设置压口数量以及压接的长度、深度。 (6) 将导线绝缘层剖开时应避免对芯线造成损伤, 连接芯线后, 采用不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绝缘强度的绝缘带紧密包缠芯线, 接线端子根部和导线绝缘层之间的空隙也要用绝缘带紧密包缠。 (7) 如果采用多相导线配线, 要设置不一样的相线颜色以便分区, 尤其要注意零线与相线的区分。同一建筑物应采用颜色一致的导线;零线与保护地线所用导线的颜色可以分别设置为淡蓝色和黄绿相间的颜色。 (8) 配线时, 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布设保护地线。有的线路已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配线时要全程跟踪记录模拟动作试验。 (9) 配线工程施工后必须检查各回路的绝缘性能, 严格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开展操作活动。

1.3 管内穿线:

(1) 结束建筑物抹灰、粉刷和地面工程施工后再穿设管线。 (2) 将箱、盒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后即可穿线, 导线接头应设在接线盒 (箱) 内, 而不是管内。伸入管体的导线要顺直, 不扭结, 而且导线的额定电压最低应达到500V;照明线路最小绝缘电阻为0.5MΩ。 (3) 导线从装有护线套的管口穿入, 在不进入接线盒 (箱) 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 要立即封闭管口。

1.4 灯具安装:

(1) 根据制作灯具的原材料来分析, 通常可将灯具分为塑料、铝合金、玻璃和搪瓷等几个大类。灯具的制作与安装需要大量零部件, 而且在储运过程中容易损坏。施工队所安装的灯具必须完好无损, 否则会影响整体的美观。 (2) 成排灯具的中心应横平竖直, 在确定成排灯具的位置时, 必须划线, 最好拉十字线。 (3) 高度低于2.4m以下的灯具金属外壳部分应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

1.5 插座、开关的安装:

(1) 插座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2) 单相两孔插座, 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相接, 左孔或下孔与零线相接;单相三孔插座, 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相接, 左孔与零线相接。 (3) 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线或接零线均应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应与零线端子直接连接, 所有三相插座的接线相位必须一致。 (4) 如果在同一场所安装交流或电压等级不同的插座, 所选插座的型号、规格都又该有所差别, 且插头不能互换, 以便区别使用。 (5) 如插座需暗装, 宜采用盖板端正、四周无空隙的专用盒, 并紧贴墙面 (地面) 。盒内清洁无杂物, 表面整洁, 不变形。 (6) 同一构造物内最好安装同一系列的开关, 而且宜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操控开关。开关产品的接触要安全可靠, 灵活性及装设高度应该符合设计要求, 而且门框与开关边缘的最佳距离应该是0.15m~0.2m之间。 (7) 同型号并列安装的开关, 与地面应相距同等的高度, 最大高度差为1mm;如果装设在同一室, 最大高度差为5mm;并列安装的拉线开关的相邻间距不宜超过20mm。 (8) 相线应经开关控制。

1.6 配电箱 (板) 的安装:

(1) 配电箱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位置正确, 部件齐全, 箱体开孔合适, 切口整齐。暗式配电箱箱盖紧贴地面;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地线汇流排连接, 无绞接现象, 油漆完整, 盘内外清洁, 箱盖、开关灵活, 回路编号齐全, 接线整齐地线安装明显牢固。 (2) 导线与器具连接应牢固紧密, 不伤线芯。压板连接时压紧无松动, 螺栓连接时, 在同一端子上导线不超过两根, 防松垫圈等配件齐全。 (3) 照明配电箱的垂直度偏差:体高50cm以下, 允许偏差1.5mm;体高50cm以上, 允许偏差3mm。

1.7 成套配电柜 (盘) 安装:

(1) 配电柜及开关型号、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柜的试验调整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2) 配电柜的基础槽钢应采用切割机进行切割, 不允许用电气焊切割。切割后需进行调直, 方可使用。 (3) 安装后的柜 (盘) 水平度误差不应大于1/1000;垂直误差不应大于高度的1.5/1000。柜底平面与型钢座之间连接应紧密, 不得有缝隙。 (4) 盘面应一致, 排列整齐, 标志牌内容应与设计图纸相符。母线相序颜色应按要求排列, 进线电缆应按要求排列, 进线电缆应按要求分清相色。 (5) 小车、抽屉式安装的要求:推拉灵活, 无卡阻现象。安装时遵守保护设备和火灾安全。投入时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先接触, 退出时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后脱开。 (6) 二次回路的动作应可靠正确, 否则应调整切换接头的接触, 并保证其紧密可靠, 正确分布。 (7) 回路编号、控制电缆的电缆编号应清晰, 二次回路试动作时动作灵敏准确, 电源接到柜内母线上的相位排列一致。 (8) 桥架与水管宜分别走道两侧敷设。 (9) 母线及其支持件和支架平整, 固定牢靠, 母线平直, 弯曲处弯度均匀一致。 (10) 为防止破坏电线的绝缘层, 桥架的紧固螺栓应一律圆头朝外。其接地跨接线的紧固处应刮去油漆以保证接地的畅通。

1.8 低压电缆头质量要求:

(1) 防止地线焊接不牢。 (2) 防止电缆芯线与线鼻子压接不紧固, 线鼻子与芯线截面必须配套, 压接时模具规格应与芯线规格一致, 压接数量不得小于二道。 (3) 防止电缆芯线损伤, 电工刀削皮时要多加注意。 (4) 电缆头卡固时应注意找直、找正不得歪斜。 (5) 电缆头终端的制作应符合规范规定, 绝缘电阻合格, 电缆终端固定牢固, 芯线与线鼻压接密实。线鼻与设备螺栓连接紧密, 相序正确, 绝缘包扎严密。 (6) 电缆终端头的支架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支架的安装应平稳牢固。

2 防雷接地安装质量控制

2.1材料的型号、规格、质量以及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接地体及引线的做法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和有关规范 (图集) 的规定。

2.2接至电气设备、器具和可拆卸的其他非带电金属部件接地 (接零) 的分支线, 须直接与地干线相连, 严禁串联连接。

2.3接地 (接零) 线敷设应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 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必须有补偿装置, 穿墙有保护管, 油漆防腐完整。

3 弱电系统安装质量控制

3.1 材料要求:

(1) 电话均接市网管, 预埋及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有线电视的材料质量规格管径敷设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2 系统工程施工:

(1) 系统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并应遵守规范的规定。 (2) 系统施工应注意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 并经会审批准, 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并了解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等。

3.3 系统质量的测试:

(1) 按照系统规模的大小来确定必测项目, 这是参照国外目前的做法, 并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来决定。 (2) 各种必测项目的测试方法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30MH2-1GH2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的规定, 也可采用等效代用办法。

参考文献

[1]邓泽敏.浅议建筑电气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J].华章, 2012 (22) .

[2]张力.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电气安装质量控制及进度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2 (10) .

[3]徐玲.浅论电气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 2012 (02) .

建筑电气控制 篇2

监控系统是由前端监视、传输设备、后端控制显示三个部分组成。

监控系统自应用开始就有很大的利用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建筑中的监控系统。

建筑工程中的监控系统主要是靠电气监控的,电气监控系统包括测量参数、分析逻辑和执行程序等。

它是通过计算机内部自主处理相应的测量参数,然后根据数据做出相应操作,并实行实时监测。

如监督建筑工程的故障,监控系统能够自主测得相应参数,并把参数实时传送给计算机并和给定的参数进行相应的比较,判断是否有故障并作出报警。

4.2 建筑电气测控功能的实际应用

建筑电气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即为测量功能与控制功能,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系统:安全防范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自控给排水系统、消防安全系统以及自动空调机组等等。

其中,安全防范控制系统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出入口监控系统、对讲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以及防盗系统等等;给排水系统则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消防;二是生活给排水。

值得注意的给水子系统的给水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水泵直接给水、气压给水以及高位水箱给水,对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确保给水的经济合理性。

同时,给水子系统还要做好相应监控工作,确保水泵运行正常,可自动或是手动进行启/停控制;消防控制系统可分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火灾探测器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等;电力和照明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应急照明启/停控制、节能控制、电量计量与统计系统等等;空气调节控制系统则可以分为空气加热系统、空气加湿系统以及空气冷却减湿系统等等。

4.3 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的原理就是将电气设备中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进行金属连接。

换种说法来说,就是将大楼内部所使用的用电设备和这些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使用PE线进行连接,但是严格禁止把PE线和N线直接进行连接。

在现代化的建筑内,需要实现安全保护接地的设备很多,主要有弱电设备,强电设备,另外还有一些非带电和导电的设备和构件,这些均是必须采用安全保护接地措施的。

如果没有做适当的安全保护接地措施而使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时,那么设备的外壳就很有可能已经带电,若人体接触该外壳就可能会出现被电击伤或造成生命危险的情况。

安装保护接地装置,降低设备的接地电阻,这不仅仅可以保证智能建筑的电气系统安全,也是保证非智能建筑内部设备和人们人身安全的一个手段。

4.4 在净化空调设备中的应用

在湿度控制方面,通风管内的湿度传感器将所检测到的实际湿度,以数据的方式传输到控制器中同系统内设定的湿度信息进行比较,用比例加积分运算进行控制,输出电JK信号以调控蒸汽电动调节阀的操作,将回风湿度保持在45%至65%,使洁净室湿度满足GMP要求。

在温度控制方面,净化空调系统采用直接数字控制。

回风管的温度传感器将所检测到的实际温度,以数据的方式传输到DX-9100中同设定点进行比较,输出相应电压信号以调控冷水电动调节阀或加热电动调节阀的操作,将回风温度保持在12℃至26℃,使洁净室温度符合GMP要求。

5 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初步的智能化,但是人们需要更加智能化的产品。

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机械生产为例,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能完成全自动的机械生产,可是系统在生产的过程中会采集、分析、存储海量的数据,目前我国没有智能化的数据管理系统,该管理环节需要人工完成。

目前人们提出要以云技术为基础建立一套智能的数据管理系统,减少人力资源的干预。

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为每一个环节都能智能化的作业,形成一套全面智能化作业的系统。

6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在实现智能化的过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通过自动控制来实现智能化。

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时,设备及人员等都会对应用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就要十分注意操作的规范,保证应用质量。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有很多的优势,可推动建筑的智能化发展,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所具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会更强。

参考文献:

[1]吕国微.简述建筑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05):241.

[2]杨炜锋.浅谈电气自动化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3(02):104-105.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建筑; 电气; 质量

一、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基础施工阶段要注意:为避免电气施工对墙体防水层造成破坏,应在土建专业做墙体的防水处理之前,积极配合土建专业做好强电弱电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和预留工作;电气专业人员应配合土建做好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的准备工作,土建施工时及时埋入,切忌遗漏。目前住宅多采用基础联合接地,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屋顶接闪器采用明敷避雷带或暗敷避雷带加明设避雷小针,由柱内主钢筋引下,在设备间和卫生间内设总等电位和局部等电位联结。施工阶段要重点做好基础接地体、柱内引下线和屋面接闪器的安装质量控制。

二、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主体施工过程也是电气专业与土建专业紧密配合的过程,要根据土建流水作业顺序以及浇注混凝土的进度,逐层逐段做好管线敷设,这也是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环节,做好该环节工作不仅能够促进土建施工的进度与质量,而且也为后续电气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础。

1、电气配管质量控制。现代住宅通常采用PVC 阻燃管作为电气配管,材料选择上要注重对配管材质、管径以及含氧指数等的检测,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施工中,线管弯管的弯曲半径要达标(≥60),煨弯时要选用相同品种的 PVC 管专用弹簧,控制好扁圆偏差,检查是否有明显皱褶,施工中加大检查和抽查力度,发现不合格部位及时返工。对于配管连接应使用保证足够长度的专用连接件,采用专用PVC 粘胶粘接,保证接口紧密牢固。线管预埋前检查管子是否畅通并封堵好各个管口,严格杜绝管内混入杂物。保证线管埋入深度符合规定标准,四周要有大于20mm 的保护层厚度。线管和盒箱的搭接要整洁美观,盒箱内外加装保护套,线管要平直的进入盒箱;盒箱内部线管较多时,也要保持盒箱内管口长度一致,有效方法是可在盒箱内放置挡板,将盒箱内的管口挡在挡板上。对于专用设备机房或者控制机房等专用房,机械或者设备较多,为避免管线和设备触碰或交叉,应加装接线盒,位置要在墙壁上高于地面 2m 的位置安装,机房设备安装完成后,就可很方便安全的进行管线的接续安装。

2、线路敷设质量控制。第一,电线的敷设。要保证电气施工用电力线缆质量合格,规格型号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要求选用。线缆敷设时如需要接头,则接头处必须加装接线盒,而在线管内则杜绝接头;电线连接应采用压接工艺,要选用与电线规格一致的压接帽,采用专用的压接钳进行压接;如果采用多殴导线要求进行重新浸锡;目前很多高标准的住宅电气工程要求使用多股导线,为方便交接后的电气维护,一般要求使用可拆卸式的接线盒内接线方式。应根据实际需要,在插座、开关、盒箱等处预留一定的长度电线,电线若接入同一线桩则数量不宜超过 2 根,否则的话要增加过渡连接线,为保证电气工程质量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应注重电气安装或电线连接节点位置的可靠连接检查。第二,电缆的敷设。电缆盘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必须使用吊车操作,以防止电缆盘和电缆皮受到剐蹭等损伤。在人工滚动电缆盘时,要安装电缆盘上的方向箭头指示滚动(要按照电缆缠紧的方向滚动)。电缆盘运送到施工现场,要核对电缆的规格型号、长度以及附带的技术文件,检查是否存在损伤。电缆施放要从盘的上端引出,对于竖井电缆敷设,要等竖井内电缆桥架或分支电缆支架安装完毕后统一进行布放,待整个桥架或支架上的全部电缆敷设完成后,对电缆进行固定。电缆沿走线支架、桥架敷设时,应整齐排列布放,单层敷设,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电气竖井中,电缆如需穿越墙壁、楼层或进入电气盘柜孔洞,都必须使用防火包等防火材料封堵严实,电缆进入盘柜要用开孔器开孔并使用专用卡具锁紧电缆。电缆两头压头要严实紧密,在电缆本端和对端挂好电缆标签,标注明电缆的規格型号,电缆起点和终点等重要信息,方便日后业主的维护和检修。

3、隐蔽工程的检查和控制。应加强对电气施工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电气隐蔽工程的安装应积极配合土建专业逐层逐段施工,对于接地电阻等具有明确技术指标要求的隐蔽工程,应事先做好测试保证指标合格,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为保证稳妥可靠或将来的需求,电气施工应设置预留的接地引出点。电气施工要联合监理公司和甲方等相关单位等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对于防雷接地的焊接、接地引上点、预埋进线套管、设备机房隐蔽配管等环节更要重点关注。

三、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第一,配电箱、开关插座、灯具等的安装。配电箱的安装要保证高度、平直度和安装方式均要符合设计规范或施工图的要求,配电箱箱内导线的长度要按规定留取适度余量,如若有多根线缆要使用扎带捆绑,要保证接线柱的导线数量少于2 根,工作地和保护地排所接线缆要使用垫圈或垫片,配电箱内要使用专用线号管对所有导线的端头进行编号,接线整齐美观,保证箱内电器件安装稳固坚实。配电箱、开关插座等面板要安装牢固、平直,和墙面缝隙不宜过大,最好要紧贴。开关的接线要避免相线不经过开关直接进入灯具,插座接线严格按照左零右火方式连接,灯具安装要使用合格支架或吊架,采用预埋吊钩、螺栓、膨胀螺栓、尼龙胀塞固定,在保证灯具结实可靠的前提下,根据灯具的形式和重量采用适合的固定方式。第二,做好后期工作。电气管路预埋位置以及开关插座灯具的位置、标高都是按照水平线和隔墙线来确定的,在砌筑隔墙之前应与土建专业相关人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重新核实确定。抹灰之前,电气专业要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照要求结合内墙上标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核实一遍,确认无误后固定好箱盒,并将暗配管路重新检查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工作,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施工完成后保留好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漏电保护等测试项目的测试记录和结果。将电气施工所涉及到的各种技术资料、测试报告、检验证书等相关资料整理装订存档,并做好交接工作。后续的一些工作也应当做好做扎实,在现场施工大体结束后,对现场所有配电箱盘、开关插座等电气设施做全面的清理整顿,保证设施的内部无污物杂物,外部面板整洁,设施的标签上名称、规格型号等的标注准确齐全。

四、结语

建筑电气质量控制贯穿在建筑电气施工的整个过程,本文主要将电气施工的整个过程按照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以及后续装修阶段进行划分,详细的论述了每个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和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董瑞海.浅谈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装备制造.2009

[2]唐爱文,孙平,刘文峰.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J].莱钢科技.2009

对建筑电气节能控制的探讨 篇4

在电气节能工作中, 准备事前控制是关键, 设计合理经济的供配电系统, 选择节能型设备及器具, 对保证电气节能,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供配电系统的选择

1.1.1 供配电系统

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 合理选择供配电系统, 包括变压器及配套设施。变电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以缩短配电半径, 减少供配电线路损失, 内部变电所之间宜敷设联络线, 根据负荷情况, 可切除部分变压器, 从而降低电能损耗。

1.1.2 配电变压器

应根据负荷情况, 综合考虑投资和年运行费用, 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对负荷进行合理分配, 选取容量与电力负荷相适应的变压器。尽量选用节能型干式变压器, 更换或改造高能耗的变压器。变压器可按照每户计算负荷, 再取同时系数确定, 如:中型城市200户住宅, 每户100m2, 计算负荷取5k W, 同时系数取0.4, 则变压器负荷约440k VA (现今市政供电均要求无功补偿, 故取负荷功率因数cosφ=0.9) 。

1.1.3 电力电缆

电缆截面的选择应同时满足技术条件和经济电流条件, 取截面较大者, 按经济电流条件选择电缆有利于电缆的节能降耗。

1.1.4 选用节电装置

自动稳压型交流电源集中控制节电装置, 采用“电磁平衡原理”节电技术, 通过装置本身的感抗和复合系统感抗形成互感, 可提高复合系统电能的利用率。节电装置串联接入电力系统中, 对系统输入电能进行集中控制与多方位管理, 改善电能质量, 将供电参数调整到负荷设备最合适的工作状态。

1.1.5 采取抑制谐波技术

谐波的产生会导致电动机效率降低、发热增加、缩短使用寿命;变压器产生附加损耗, 从而引起过热, 使绝缘介质老化加速, 导致绝缘损坏;谐波电流会引起电气设备及配电线路过载导致短路, 甚至引发火灾。常用的抑制方法有增加换流装置的脉动数、加装交流滤波装置、改善三相不平衡度、在用户进线处加装串联电抗器、采用有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等新型滤波措施, 从而抑制高次谐波造成的系统发热和损耗, 实现电气系统的节能。

1.1.6 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生伏效应把太阳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供电模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锅炉、太阳能照明。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主要由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 (组) 组成, 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 还需要配置逆变器。

2 照明系统

2.1 光源的选择

应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 合理选择光源的光效、显色性、寿命、启动点燃和再启动时间等光电特性指标。一般房间优先选用荧光灯。在显色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宜选用三基色荧光灯、稀土节能荧光灯、小功率高显色型钠灯等高效光源。高大房间和室外场所的一般照明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等高效长寿命气体放电光源。

2.2 照明方式

照明方式可分为一般照明、分区照明、混合照明。一般情况下, 应充分利用自然光, 避免片面追求形式和不适当选取照度标准以及照明方式, 坚持在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 有效控制单位面积的安装功率, 优先采用分区照明方式。

2.3 灯具镇流器的选择

主要选用:自镇流荧光灯应配电子镇流器;直管形荧光灯应配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应配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在电压偏差较大的场所, 宜配恒功率镇流器;功率较小者可配电子镇流器。

2.4 照明控制方式

照明控制方式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 灯具控制开关控制的光源数量不宜少于2个 (单灯具除外) 。 (2) 每个灯具开关控制的光源数量不宜太多。灯具按与侧窗平行分别控制。对部分光源实施声、光控制, 或全夜、半夜控制。公共区域、展厅、停车库 (场) 、建筑泛光照明等宜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控制。 (3) 观众厅、会议室等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

3 抓好过程控制, 确保工程质量

建筑电气节能工程施工时, 检查其应认真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该方案和措施进行施工。

3.1 结合工程实际, 确定控制要点

建筑电气节能工程具有隐蔽性强、现场测试要求多、质量数据采集快、材料质量与安装质量对节能效果影响大的特点。在施工中, 参建各方要认真做好材料设备的验收, 而且要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严把材料、工序质量关, 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应把国家相关节能技术要求和设计节能值作为质量控制的目标, 如配电电源质量参数、照明系统的照度、照明功率密度、总线路损耗等。

3.2 加强检测调试, 实施过程监控和验收

施工过程中, 应加强对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接地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等电位联结测试等的抽测和资料核查, 以评价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节能设计要求和相关节能标准规定, 对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加以整改。

验收时应采取抽测等手段, 审查各种性能参数的测试情况和电气系统空载试运行及负荷试运行。

4 加强运行管理, 满足节能要求

搞好设备设施的运行及维护管理, 节约用电, 降低运行成本, 是建筑物投入使用后节约能耗的重要内容。

4.1 合理调整高峰时段用电负荷

正常情况下应尽量使变压器的负荷率控制在75%左右, 此时变压器的损耗较低。因此, 在高峰用电时段, 应优化设备运行方案, 选择切除某些相对不重要的机电负荷和照明负荷, 使高峰期负荷降低。

4.2 公共照明和办公设备运行管理

在不影响办公的情况下, 应尽量调低照度或及时关闭灯具, 无特殊需要, 装饰类灯具尽量不要长时间开启。对人员流动较少的区域, 灯具控制开关应采用感应式、声控式、触摸延时关闭等控制方式, 有条件的可对公共照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长时间不用的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应及时切断电源, 减少待机损失。

4.3 空调系统运行管理

夏季将空调设定温度值下调1℃, 将增加9%的耗能;冬季将设定温度上调l℃, 将增加12%的耗能。因此适当调整空调设定温度值, 是空调节能的有效措施。同时, 利用设备监控系统来加强空调系统机组设备的运行管理, 并根据系统负荷的变化和气象环境, 及时调整空调系统运行方案, 降低设备运行总功率, 控制空调设备的最佳启停时间, 可在保证环境舒适的前提下, 缩短空调不必要的运行时间, 以实现节能运行。

4.4 电梯的运行管理

在低峰运行时, 应及时调整程序停运部分电梯, 并尽可能减少电梯的空载或低负荷运行。在高峰运行时, 可采取每部电梯按计划缩减层站或错层停站措施, 延长电梯行程, 缩短运行周期, 运行速度会有较大提升, 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

5 结语

总之, 应精心考虑设计方案, 选择高效节能设备, 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 只要设计安全合理经济的供配电系统, 选用节能型电气产品, 施工中加强过程监控和验收, 运行中通过科学的管理, 定能实现建筑供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节能目标。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电气节能是一项技术专业性强, 影响因素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筑物交付使用运行管理期间, 电能消耗是主要的成本费用指标, 因此, 如何在电气设计、设备选择、施工控制及运行管理中, 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电气节能。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篇5

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循实用性的原则,采用集成系统来增加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在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还要对国外先进的经验进行借鉴和参考,增加设计时的科技投入,从而确保设计的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

2.2 设计的流程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的尊重客户的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记录、分析,然后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的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出不同的设计方案,通过各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2.3 设计的要点

在进行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时,需要对其配电中心、中央监控室、传感器的布置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选择在系统负荷中心较近的位置进行配电中心的调协,而中央监控室则宜选择在相对干燥的地方,而且要避开噪音大的地方。

而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需求,则需要将现场监控器设置在相对集中的位置上,通常情况下以靠近传感器的地方为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布线的距离,降低成本,而且更便于对系统进行管理。

而传感器通常会选择模拟输出或是数字输出的方式,选择时要尽量选取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强的传感器,如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而且为了避免发生断电的情况,则需要准备备用的电源,从而确保设备能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2.3.1 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

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这就使设备的维护工作更为简单,且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使设计流程更为简单。

使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使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监控系统下,从而使所有的电气设备得到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集中监控的方式也缩短了电缆的距离,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行较为稳定。

此外,操作人员应按照设计的流程进行操作,以免操作失误影响设备的运转,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2.3.2 采用远程监控模式

目前,远程监控方式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控中,这种监控方式的成本较低,且数据传输的方式较为便利。

但远程监控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通讯速度较慢以及与电气的通讯量无法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控的效果,使设备的运行情况得不到有效的监控。

因此,远程监控方式不适合对大型设备进行监控,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发挥监控的.作用,应着力于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水平。

2.3.3 现场总线监控模式

现场总线监督模式在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越来越普遍。

目前,我国的现场总线监控模式主要采用的系统为PLC和CPU,且各个装置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为了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水平应采用中央控制器对装置进行信息采集。

这样能有效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且使各个元件之间不受影响,这也是现场总线监控模式的优势所在。

如何控制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 篇6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对于一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施工现场管理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包括从电气工程的设计、电气材料的运用、电气工程的施工、检测等四个方面,加强电气施工阶段的管理,并进行设备调试,保证使用功能。

1、设计

(1)依据建筑物的等级、防火要求,应明确电线电缆的敷设方式和使用种类。

(2)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每套住宅应设置电源总断路器,并应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开关电器。

(3)管内穿线总截面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的40%,且同一管内不超过8根;线槽内配线不超过槽内截面的60%。

(4)卫生间、厨房等潮湿场所应使用防溅型开关、插座。

(5)设洗浴设备的卫生问应作等电位联结盒(板),并应在设计平面图中标明所有可接近裸露导体或其他金属部件、构件与其联结。

(6)室内安装一般敞开式灯具,灯头对地面距离小于2m的,应采用安全电压灯具。

(7)顶棚内必须采用金属导管、金属线槽布线。

(8)住宅室內插座设置数量、位置不合理,影响管线敷设及用户使用。

住宅工程每居室内插座宜设置3组,不应分散设置。使住宅工程的插座布置的更合理、更科学,有利于用户的使用,且管线的走向合理,对预防混凝土板沿管线裂缝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

2、材料

(1)制作配电箱的金属板的厚度应不小于1.2mm,宽度大于600mm的配电箱应按设计要求制作。

(2)配电箱内应设零线和保护接地汇流排,零线汇流排应设在断路器的上方,保护接地汇流排应设在断路器的下方。订作配电箱时应按设计要求的进出回路和管径大小预留敲落孔,汇流排端子应与线路的多少及线径的大小适配。

(3)塑料管必须符合《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及配件》JG3050的要求。

(4)套接紧定式钢(JDG)导管管材壁厚不应小于1.6mm,允许偏差士0.15mm。

(5)成套灯具内部接线为铜芯绝缘电线,芯线截面积不小于0.5mm2,橡胶或聚氯乙烯(PVC)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不小于0.6mm。

(6)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宜采用厚度不小于4mm的铜质材料

(7)避雷网(带)、支持件、螺栓等均应采用热浸镀锌材料。

(8)日光灯吊装采用木砖固定吊线盒。主体施工时只弹线预埋灯位盒,灯具安装时用胀塞固定吊线盒。

(9)双管目光灯和控罩式目光灯使用瓜子吊链吊装,存在安全隐患。

双管日光灯和控罩式日光灯必须使用铁环吊链吊装。明确了灯具安装方法和吊装材料,对灯具安装牢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日常的检查中发现,在安装过程中,选用的塑料座底台厚度不足,固定不牢固,造成灯具脱落的很多。施工还应注意:(1)用尼龙胀塞或塑料胀塞固定灯具时,胀塞应打入混凝土结构层不小于20mm;(2)固定灯具的螺钉或螺栓不少于两根,塑料底台厚度不小于25mm,吊线盒与底座的有效丝扣连接不少于三扣;(3)当日光灯为吸顶安装时,应预埋长形出线盒,不应设方盒。

3、施工

(1)配电箱安装应严格控制箱体垂直度和表面水平度,暗装配电箱箱盖应紧贴墙面,高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底边距地为1.5m,箱体涂层应完好,并在正面明显位置镶嵌铭牌。

(2)电气导管应垂直人箱,露出箱内3mm,锁口、护口应齐全,严禁用电、气焊开孔或扩孔;金属线管进箱处要有跨接地线。

(3)配电箱内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箱内配线整齐、顺直有序,导线连接紧密、牢固,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齐全,采用线鼻子压接时,除压接接触面外,裸露部分要用绝缘材料包扎严密;箱内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便于使用和维修。

(4)总电源箱和户内箱的漏电保护装置均应在安装前按照设计、规范和出厂说明书要求对漏电电流和脱扣时间进行整定。户内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脱扣时间应小于总电源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脱扣时间。

(5)金属导管严禁采用熔焊对口连接,镀锌和壁厚不大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对于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当管径为Φ32mm及以上时,连接套管每端的紧定螺钉不应少于2个。金属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砼内的导管内壁应做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轻质砖墙不得横向剔槽。

(6)绝缘导管煨弯不得出现扁裂和脆断现象。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砼内的绝缘导管,应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疏散照明线路采用耐火电线、电缆,穿管明敷或在非燃烧体内穿刚性导管暗敷,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7)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且固定牢固;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必须采用专用接头。可挠性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能做接地或接零的接续导体。

(8)墙体内的配盒埋深应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调整或加套盒。顶棚内的线盒应固定牢固,连接导线接头绝缘包扎后,应放在接线盒内,盒口朝向便于检查维修,且须封盖。

(9)开关、插座严禁直接固定在饰面板或软包装材料上,并应固定牢固,盒内清理吹扫干净。

(10)卫生间、厨房等潮湿场所应使用防溅型开关、插座。

(11)在吊顶顶棚上安装灯具时,应设专用支架固定,不允许直接固定在饰面板上,固定螺栓不小于2个,并应有隔热措施。

(12)等电位联结当铜质材料与钢质材料连接时,应有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

(13)防雷接地:①现象。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焊缝不饱满等缺陷;焊渣不敲掉、避雷带上的焊接处不刷防锈漆;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②原因分析。操作人员焊接技术不熟练;现场施工管理员对《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力度不够。③预防措施。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高难度焊接进行培训;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如是对头碰焊,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4、检测

4.1配电箱、断路器、漏电保护装置、开关、插座、电线(不少于2个规格)等进场后应按规定到有资质的检测机构作见证取样检测。

4.2对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内部接线等性能进行现场抽样检测。

4.3对开关、插座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进行现场抽样检测。(1)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3mm;(2)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MΩ;(3)用自攻锁紧螺钉或自切螺钉安装的,螺钉与软塑固定件旋合长度不小于8mm,软塑固定件在经受l0次拧紧退出试验后,无松动或掉渣,螺钉及螺纹无损坏现象;(4)金属间相旋合的螺钉螺母,拧紧后完全退出,反复5次仍能正常使用。

4.4电线、电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不大于标称直径的l%;绝缘层厚度不小于标准规定。

4.5大型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2倍做过载试验。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JGJ16—2008).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刍议 篇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行业蓬勃发展,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施工质量问题, 所以要加强施工管理水平,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因为电气施工质量一旦出现问题, 就会使它的适用性、功能性和安全性会出现大打折扣, 还可能会引起建筑物出现不安全状态, 给居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 只有对施工工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才能使建筑工程满足规范化的要求。

1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应具备的方面:

(1) 因为建筑电气系统的管线、线缆、接线盒等一般都位于墙体的内部, 是一项隐蔽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 主要的管、线、盒、孔洞等的预埋预留工作是电气专业与结构、土建等专业相互配合的重点, 在加上它在建筑结构主体内部, 质量标准不太容易控制, 而且一旦出现施工问题也很难察觉, 然后返工难度因为非常大, 这就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

(2) 建筑电气施工中, 是由多个独立运行, 又会相互联系并交叉进行的子系统组成, 这些子系统中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CATV系统等, 他们之间并不完全独立的, 也不是分阶段施工, 而是相互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也就是说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 需要电气设计和施工人员在全局思维的指导下, 进行全面考虑与安排, 并从整体上对各子系统的施工质量, 来进行管理与控制。

建筑电气施工中, 工序比较多、周期也比较长, 因此电气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基本能贯穿于整个建筑主体施工的全过程, 甚至还能超过主体施工的全过程。一般情况来说, 建筑电气施工中包含接地、穿线、埋管、配电箱 (柜) 安装、照明器具安装、设备安装、通电试验、设备调试, 避雷网 (针) 安装、等环节, 施工工期大于整个主体施工的总工期。

2 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控制有效建议

(1) 施工前进行的准备工作。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开工之前, 电气系统施工单位要和项目管理、建设部门要联合对设计部门完成的图纸进行详细的审图, 从而全面地掌握整个项目施工方案的安排。但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审图的过程之中, 要对结构比较复杂、施工难度比较大的建筑电气施工项目, 要进行严细认真研究, 并且还应该考虑到降低施工的难度、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等方面综合给予考虑, 以便在科学细致分析的基础下, 向设计单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并争取能得到设计部门的认可;施工单位还要根据设计部门签发的图纸进行再次审核, 及时有效地发现错误, 避免出现遗漏的问题, 并且能及时向设计部门反馈问题, 并能够得到沟通和解决;建筑电气技术管理人员, 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来制定具有实用性的施工技术的方案, 同时还要根据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图纸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并针对这个问题按照施工进度来进行合理安排和制定分阶段的技术交底等措施。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该阶段, 土建施工的工作人员与电气施工的技术人员要注意进行良好的协调与沟通, 以保证止水挡板预埋工作的有效进行, 同时对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的预埋进行很好的处理, 这样在施工过程中, 可以有效避免因防水层遭受破坏而导致墙体渗漏现象的出现;另外, 为了配合土建工序的进行, 电气施工人员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详细计划设备的预埋方案, 例如配电柜基础型钢、铁件、吊卡以及基础螺栓等设备, 这些都要争取施工在满足了埋入的条件时, 对设备进行及时、准确的埋入, 以保证不会出现因遗漏而造成返工的现象。

(3) 对设备进行调试。所谓设备调试, 就是检查前面所述工作的过程。首先, 要对电通电灯进行调试, 要明确配电箱柜的控制对象并做好标签;其次, 要依据设计图纸的要求, 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详细的进行调试, 如检查和试验安全保护、温度控制范围以及空调温度等指标。尤其是关系到安全方面的操作设备, 要进行反复试验, 以满足设计的要求;另外, 设备的调试要求电气专业技术人员与各个专业人员进行密切的配合, 并与使用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 不能仅仅依靠调试单位来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 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安装质量和设备的内在质量, 还为今后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完成整个调试工作后, 要进行实效的考验, 做好确定了设备的稳定可靠, 在交付给使用单位。

(4) 隐蔽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建筑电气系统中, 有很多的电缆和电缆保护管、接地线等需要从墙体或隔墙内部穿过, 这些施工项点都属于隐蔽工程, 如果在质量出现问题时不易被察觉出来, 即使发现问题, 整改起来困难也比较大, 因此,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就要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主要包括:预埋管的材料、型号、规格等参数, 都必须符合设计的相关要求, 墙体内部的管线排列要相对比较整齐, 弯曲情况尽量减少, 必须弯曲的地方, 管线的弯曲半径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所有电缆、母线的型号、规格和质量等参数等, 在进入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场前, 也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 为了避免动力电缆对控制电缆造成干扰, 电缆敷设过程中必须分开敷设, 对控制电缆的屏蔽和屏蔽措施, 也应该符合国家安装标准规定要求。

(5) 认真阅读图纸是做好质量监控的前提, 图纸是施工阶段的依据和前提, 只有详细阅读图纸, 对工程每一系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不断的在现场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 对工程质量做到预防控制。建筑电气工程系统设备比较先进、管线比较繁锁。在电气工程施工前的每一个阶段, 对图纸都要进行仔细地审图及校图, 特别是每一份设计修改通知单, 都要认真地进行一一管理, 逐一描绘到蓝图上。这样仔细的修改蓝图, , 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 才能不断的纠正错误, 保证系统的正确性, 质量的安全可靠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秉承“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 动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到工程验收的整个过程,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 才能有效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摘要:随着建筑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 建筑电气施工也必须与时俱进, 建筑电气施工工程是一项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性的操作, 在工程执行的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制度进行操作, 以确保工程技术的一个质量安全情况。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概念及控制要点, 进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希望对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特点,措施

参考文献

[1]韩道云.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J].四川建材, 2010 (03) .

[2]高笑, 张鹏.建筑电气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安装设施, 2008 (07) .

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 篇8

在实际施工中,住宅电气安装工程易发生的常见质量通病有:设计为阻燃塑料管,而施工中采用非阻燃管;导线截面小于设计要求;配电箱开孔过大,进入箱内的管头排列不整齐;开关插座标高不一至;灯具安装不牢固;避雷引下线中间断开;施工工艺粗糙,不按操作规程施工,随意性大等。这些通病严重影响了住宅工程的整体质量,给建筑物留下了安全隐患。了解了常见质量通病,即可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验收把关等控制手段,以保证工程质量,实现质量目标。

2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准备控制

电气安装施工准备质量控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电气材料采购订货的控制。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以便透彻地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原则,熟悉工程特点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工程的质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把握住工程的质量目标。要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难点编制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合同的质量要求和施工现场的条件,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针对“通病”编制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

加强对电气材料、器具的采购订货控制。目前市场供应的电气材料、电器器具良莠不齐,各种导线、开关好坏真假难辩,它们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必须把好采购订货关。采购时应向有良好信誉、供货质量稳定的供货商购货,所采购的材料、开关器具应相对技术先进,满足设计文件的质量要求。

2.2 电气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电气安装过程体现在一系列作业活动中,如配管、穿线、灯具安装和盘柜配线等,这些具体操作的质量好坏,决定了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对电气安装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1)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施工前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结合电气安装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设置质量控制点,明确控制内容、验收标准,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2)技术交底。由现场技术人员向具体操作者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操作规程、质量要求、验收标准和应注意的问题,使操作者明白做什么、如何做,严格按质量控制点设置要求进行施工,防止随意操作和野蛮施工。(3)对进场电气材料、开关器具等进行质量检查验收。电气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安装质量,因此对进场材料应进行检查验收,凡进入现场的电气材料都要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质量保证资料必须齐全,对不合格材料应拒绝使用,并退出现场。如导线截面检查时可用卡尺测量导线直径,若小于标准直径,则导线截面不够,不能用于工程上,并退出现场,防止误用。又如阻燃管进场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和技术说明书,根据说明书检查管的阻燃性能,不合格不能使用。(4)进行自检和专检。电气安装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与制约的活动构成的。因此必须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检验批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从而保证分项、分部工程直至单位工程的质量。首先由操作者在作业结束后,对照施工图纸、有关规范标准、检查自己的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从使用的原材料、施工方法、工艺操作等方面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这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增强了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在自检的基础上,由专职质检员进行检查,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规范、标准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对检验批进行检查,如有质量问题则进行整改处理。(5)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对于施工中的隐蔽工程,隐蔽前要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发现有质量问题及时整改,避免给工程留下隐患。如导管暗配,隐蔽前要检查管的管径、走向,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规范、标准等,检查合格后才可继续下道工序施工,又如在接地装置、避雷引下线隐蔽前要检查接地极、接地干线、避雷引下线是否为镀锌件,其截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避雷线是否用卡钉固定牢固,中间有无开断现象,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设计规定。(6)主动配合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检查与验收是对施工单位作业活动质量的复检与确认,对发现质量缺陷,促进施工单位质量意识,保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施工单位应主动配合监理工作,共同把工程质量搞上去,完成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2.3 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项目施工阶段最后一个环节,是终端把关,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确认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步骤。建筑电气分部工程在竣工验收时除对实体质量进一步检查外还应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检查:首先,对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项工程应进行检验资料的复查,如检查线路绝缘电阻、进户线重复接地电阻、避雷引下线接地电阻的测试纪录,暗配管的隐蔽工程记录,主要材料器具的产品合格证和进场验收纪录等。其次对主要使用功能进行抽查,检查照明通电试验记录,空调、排风扇运行记录等。最后,检查实体的观感质量。对配电箱、柜,开关、灯具、插座等电器器具进行外观检查,并给予确认。通过以上质量控制,使建筑电气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得到保证,从而实现对住宅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综上所述可知,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电气工程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摘要: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住宅工程的安全的使用功能,本文对当前建筑电气施工的常见质量通病做以分析,并从施工准备、电气安装、竣工验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戴瑜兴,黄铁兵.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数据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篇9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随着电气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 电气工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对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 其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电气工程正常运行的首要因素在于电气工程的设计方案和主要设备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电气工程正常运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安装工程的质量, 只有保证安装质量才能实现设计者的意图,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使用者要求。因此, 笔者将结合工程管理实践, 全面阐述电气安装工程的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1 施工单位资质和人员素质控制

建设单位的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应当重点审核安装工程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和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例如检查营业执照是否过期, 资质证书的年审情况, 资质等级是否满足工程要求。有关资质材料的复印件应加盖施工单位公章, 交监理留存。同时还要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实情况;从而了解该企业的综合质量管理水平。

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体, 因此, 建设单位还应当关注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机构、参与施工的人员安排是否满足工程需要, 特别要查验焊工、电工等特殊专业工种人员的上岗证。

1.2 施工图质量控制

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大小、重要程度和特殊要求分级组织图纸会审工作。有效的图纸会审, 能够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 对完善设计、提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电气专业一般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图纸会审。

⑴电气专业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 电气施工图的平面图与土建图及其他专业的平面图是否相符;标准图和大样图的标注是否一致。

⑵电气设计图纸的设计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是否有完善安全用电的措施, 在施工技术上有无困难。例如浴室等特殊场所电气安全保护是否符合规范及验收要求。

⑶电气施工图与建筑结构及其他专业安装之间有无矛盾, 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配合施工时存在哪些技术问题和解决措施。例如要审核电缆桥架、插接母线、线槽等位置、标高是否合理及便于安装, 避免与风管、水管等发生冲突。

⑷电器器具、设备的位置尺寸正确与否, 轴线位置与设备间的尺寸有无差错, 设备与建筑结构是否一致, 安装设备处是否进行了结构处理。

⑸管路布置方式及管线是否与地面、楼层及垫层厚度相符, 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导线根数、管径的标注是否正确。如高压、通讯、有线电视进户预埋套管位置、标高是否合理。

⑹应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 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 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 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 确定准确配合时间, 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

⑺设计图纸中能够对所选用的材料、设备提出质量标准要求, 但是不能指定生产厂家。

总之, 作为电气工程师, 应该认真准备并组织好电气图纸会审工作, 力争把影响工程质量, 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

1.3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控制

电气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依据,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 因此开工前必须对施工组织设计所采用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进行审查核实, 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 考察施工单位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 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 考察施工单位是否有能力执行并保证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目标;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是否满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等。

此外, 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 因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还要注意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分阶段审查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情况;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熟悉和掌握现行实用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标准和工程所需的资料表格。

2 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设备、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

电气设备和材料是工程实体的构成部份, 而且其种类、型号、规格多种多样, 性能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材料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 因此必须对进场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具体包括:

⑴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检验结论应有记录, 确认符合本规范规定, 才能在施工中应用。

⑵若对材料设备质量有异议, 则应送有资质试验室进行抽样检测, 试验室应出具检测报告, 确认符合本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规定, 才能在施工中应用。

⑶依法定程序批准进入市场的新电气设备、器具和材料进场验收, 除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外, 尚应提供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

⑷进口电气设备、器具和材料进场验收, 除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外, 尚应提供商检证明和中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性能检测报告以及中文的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

⑸经批准的免检产品或认定的名牌产品, 当进场验收时, 宜做抽样检测。

总之, 电气工程的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检查和必要的解体检查。同时还要核实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说明书、装配图和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目标应做到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予进场、不使用、不验收。如镀锌钢管的壁厚, 一般的厚管应不小于2.5mm, 薄管不小于1.5mm, 镀锌层应完好;PVC管应采用中型以上, 一般采用重型管必须是阻燃型。同时, 每次材料进场时都应填报审表, 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方能用于工程。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妥善保管, 防止受潮、发霉、损坏。

2.2 现场监督和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施工阶段工作包括土建预埋和电气线路的敷设以及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 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 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技术方案) 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 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还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 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 具体包括以下一些工作:

⑴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基础工程施工时,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 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 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 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 不得遗漏。例如为了不影响结构、保证保护层厚度, 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 管路在同一处交叉不能超过三条, 线管不能并排绑扎在一起。管与管、管与盒连接应牢固、紧密, 要防止堵塞, 绑扎必须牢固。住宅部分的墙体上一般均有开关和插座, 墙体定位必须准确。强弱电的线盒间距符合要求。

⑵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 确定电力电缆、配电箱、配电装置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 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 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 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 推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 根据土建工程混凝土的浇筑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 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 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 它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 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特别是当浇注混凝土时, 电工应留人看守, 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导致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 应及时修复。

⑶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在砌筑隔墙之前,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 因为后续工作中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 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 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 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 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 然后扫通管路, 穿好带线, 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 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⑷安装及收尾调试阶段的质量控制:当各个电气施工项目完成后, 要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调试,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要求先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样板, 布线整齐、压接牢固, 多股线搪锡, 然后再全面展开, 防止出现返工而影响进度。

接地线的连接, 接地端子的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墙的金属门窗、栏杆防及屋面的金属大件部分防雷作为关键, 搞好工序衔接, 防止遗漏;设备外壳接地应完善。

要求各项电气安装工作按程序进行, 如所有电缆、插接母线、导线、设备必须经绝缘测试合格后方能送电调试, 严禁凭经验、凭感觉贸然送电。

设备运行调试要按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进行。并应先对可调元件如热继电器调整至设计规定值, 调试运行还要持续运行规定的时间, 验证电气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

发电机自启动、与市电切换, 双电源末端切换的调试, 尽管实施时比较简单, 但往往因为太简单、不重视或各工种之间协调不好而出现问题。如有的工程出现过柴油发电机带不了负荷, 只因开关的整定值未按设计要求设定;双电源末端切换箱在发电机供电时无法自动切换, 只因二次回路转换开关未打到自动位置。

⑸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的常见质量控制要点可见表1。

⑹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的质量控制。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隐蔽工程是指直埋的电气管线、作为接地体用的地梁的连接以及与桩筋的连接、均压环的连接、防雷接地网、敷设于暗井道、吊顶内的导管、线槽等需要覆盖、掩盖的工程。由于隐蔽工程如果发生质量问题, 还得重新覆盖和掩盖, 会造成返工等重大损失。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当事人双方的损失, 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顺利完成, 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具备覆盖、掩盖条件时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 在隐蔽工程进行隐蔽前及时通知监理及建设单位派驻工地代表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检查合格的, 建设单位派驻的工地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在检查记录上签字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隐蔽施工。

3 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时, 应当审查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电器、设备、成品、半成品的铬牌、型号、规格、性能和施工工艺安装质量,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及有关专业规范、标准。应按有关规定出具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测试报告及文件记录, 并经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检验认可, 有认可证明。对于电线电缆、绝缘电工套管材及管件、建筑给水聚丙烯管材及管件 (PP-R)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材及管件, 应在施工现场经监理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 (建设主管颁发资质并通过计量认证) 做复试。同时, 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的各项工程资料及时、齐全有效, 不得有代签字现象。

4 结束语

总之, 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应把“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放在首位, 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 对从施工准备、材料设备进场到施工过程和工程验收的电气工程建设全过程所有环节都实施有效地控制;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才能有效地保障和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满足工程的使用功能要求。●

参考文献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2]肖明海.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预防[J].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6 (9)

[3]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4]侯静怡.浅谈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及预控[J].山西建筑, 2007 (4)

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篇10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 电气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系统, 对于维持建筑日常运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 能够有效简化建筑电气系统操作步骤, 因此, 加强建筑工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物内各项资源、设备的利用效率十分关键。

2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2.1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现如今, 在建筑行业中, 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在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包含很多环节, 每个环节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都至关重要, 如果任何环节出现问题, 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问题。另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分复杂, 甚至有些环节需要进行人工实际操作, 因此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对系统中手动部分和自动部分实现自由转换。为了保证电气工程质量, 施工人员需要对各个环节实行实时监控, 对设备中出现的数据进行分析, 保证工程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 针对施工中出现的突发状况, 应该及时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保证后续的工程能够正常开展。

2.2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特征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必然存在的部分, 它对于实现现代化建筑事业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推动作用。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征, 即控制对象少、信息量少、操作频率低、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特征。另外, 在具体的应用中由于连锁保护很多, 因而能够提高电气设备整体的功能稳定性, 保证其正常运行。

3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优势

3.1 提高建筑电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运用的是现代化网络技术, 在信息处理和收集上而更加准确、科学, 一旦建筑电气发生故障问题, 自动化监控设备可以随时报警, 当建筑物内部发生火灾时, 可以启动消防设备, 进行预警, 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疏散人群, 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提高智能建筑的安全性。

3.2 提高建筑电气智能化水平

在现代建筑中运用电气自动化, 可以提供设备智能化水平, 从而在应用上更加方便。例如:电梯是每个高层建筑中的基础设备, 通过自动化技术, 电梯能够协助其他设备进行调控运转, 如果电梯发生故障, 可以和其他的设备进行隔离运行, 不会妨碍其他公用设备的正常运转。当电梯和报警系统连接后, 发生故障时, 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 进行维修处理。另外, 建筑物中的排水、照明、配电等系统, 这些设备都是与用户生活密切相关的系统, 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这些常用设备的运行效率。

3.3 节约人力资源和能源损耗

在传统的建筑安保系统中, 需要大量的安保人员对建筑的每个角落进行监控、巡逻, 但是无法保证每一个角落都能被监控到, 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对建筑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控管理记录, 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建筑的各个角落的情况, 发生事故时, 可以及时处理, 出现火灾等异常时, 监控系统还能进行报警, 不需要大量的人力, 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很多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都会出现能源损耗, 例如:楼道中的照明灯, 24h照明, 损耗了不少的电力能源, 运用声控光控照明灯后, 只有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照明, 节约了大量的电力能源。

4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

4.1 电气接地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 需要运用电气接地技术, 通过电气接地, 促使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现阶段, 一般将TN-S和, TN-C-S系统运用过来。TN-S系统有机结合了二相四线和PE线, 如果采用的是普通电子设备, 则大部分建筑都会运用电气接地方式。中性线N带电, PE线不带电。如果变电器中性点共同接地, 这两条线会有接触, 在其他情况下, 不会发生电气连接两条线的状况。现代建筑物的照明一般采用的是荧光灯, 在荧光灯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二次谐波, 如果在N线上叠加, 那么N线电流量就会增大, 在设备上连接N线, 就出现故障。如果在设备上连接N线和PE线, 会产生更大的危险。因此, 就需要将直流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设置于现代建筑电气设备中。TN-C-S电气接地系统则综合了TN-C系统和, TN-S系统, 两种系统的差别主要是分别在进户前和进户后运用。通过共同使用两种系统, 供电系统能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 电气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也可以得到降低, 建筑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4.2 电气保护技术的应用

交流工程接地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中性线N线, 为保证设备使用安全需要科学选择材料, 通常情况下会选择铜芯绝缘体。在配电方面时, 需要将等电位的接线端子放置在箱内, 为避免出现混合其他接地系统的情况, 严禁出现放置在外面的情况, 也不能与PE线出现接触;为保证使用安全性能需要科学的选择接地方式, 需要充分考虑高低压系统之间的差别。

4.3 建筑电气监视功能的应用

在当前的建筑当中, 监控设备是保证建筑安全的主要保障, 在现代的建筑中应用监控设备, 不仅可以大大的减少人力, 还可以对建筑周围进行监控, 保证周围的安全。人员的检测总会有失误的时候, 电气监控设备可以根据独有的讯号来对周围进行实时的监控。与传统的人工监听相比, 电气监听更加的方便。建筑电气监控的范围比较宽广, 监视的更加的全面、细致, 可以更好的保证建筑安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现代建筑中, 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也可以让人们对居住环境安全问题更加放心。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使我国的建筑安全更加的有保障。

4.4 安全系统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物中, 电气系统的复杂程度比较高, 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物中应用电气自动化可以远程监控电气设备系统,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水平, 而且还能够给建筑内民众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比如, 建筑中常用的防盗门报警及消防报警系统, 这两个系统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上述两种功能。

4.5 电气测控功能的应用

建筑电气自动化的重要功能是测量功能和控制功能, 安全防控系统、消防安全系统、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等都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讲系统、出入口监控系统、闭路消防系统等则构成了安全防范控制系统, 在电气建筑中实现这两种功能, 建筑电气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4.6 通信系统的应用

建筑要想实现智能化, 必须保障通信系统的科学、合理。因此在智能建筑中, 可以把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通信系统中, 在建筑物内部建立局域网, 将各个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连接, 实现资源共享。同时, 在通信系统中可以运用卫星通信技术, 让通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突破信息交流手段, 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满足建筑物内部居民的上网需求。

5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民用建筑中应用方法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 如图1所示。

5.1 做好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设计书的审图工作

设计单位将完整的设计文件递交给建筑单位, 然后建筑单位与施工单位同时认真地对图纸中设备的布置方式、设计方案等进行审核。初步的审图要从方案的完整性和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入手, 确保图纸没有较大的问题, 避免因后期修改而造成建成后的再次整改施工, 避免产生资源的严重浪费。接下来的工作便是举行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会议, 该会议需要设计单位向建设单位和施工方做图纸的详细解释。其中, 对电气部分审图的要求是:确定图纸中的管线布局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配管线设计的合理性;设备型号规格符合要求等。

5.2 落实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选型工作

在民用建筑中,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多由设计单位根据建筑电气设计进行确定, 然后施工方根据设计要求, 向相关生产厂家订购, 并确保产品符合使用要求。其中, 材料、元件和设备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品质, 电气设备的相关负责人必须对产品的性能和材料质量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由于材料设备品质关乎到系统的整体质量, 因此有必要对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 并在设备进场后, 客观准确地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的内容, 并附上相关设备材料的清单和证明报告, 并及时上报建设单位与监理现场检验, 在必要的情况下, 还需对所进材料进行现场抽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质量检测。

5.3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安装工艺

5.3.1 控制PC即中央控制主机 (上位机)

上位机是整个BAS的核心, 一般采用工作稳定性比较高的工控机 (IPC) 做为其控制主机, 民用建筑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其实就是对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实施大规模监控。由于楼层的控制系统和各个重构的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是公开的, 中央控制主机可以使用相同线路中的不同处理器来组成一个控制系统, 以达到对整个建筑电气设备全面准确的远程监控。

5.3.2 通信网络

中央管理计算机与DDC之间的信息传送, 由数据传输线路 (通信网络) 实现, 较小规模的BAS系统可以简单地使用屏蔽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5.3.3 DDC (下位机)

DDC即直接数字控制器 (Direct Digital Controller) , 是整个BAS的关键, 如图2所示, DDC作为上位机与现场设备的双方接口, 通过系统末端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安装在被控设备的传感元件和执行元件上, 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流电压转换器、液位检测器、水流开关等, 来收集来自被控设备的信息, 将现场检测到的模拟量信号或数字量信号并通过数据传输线路输入至DDC, 中央控制主机控制DDC则输出控制信号传送给继电器、调节器等执行元件, 对现场被控设备进行控制。从而使被控设备与中央监控室的中央管理监控计算机保持通信联系, 实现独立监控有关被控设备, 使控制中心统一控制与优化管理。DDC控制功能强、可靠性高、可编写程序等, 相当于一台小型计算机, 既能独立监控有关设备, 又可接受来自中央主机的统一控制与管理。

5.4 民用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总线布置

BAS系统一般采用的布线原则为:弱电线路不得与强电线路同槽同管布线, 而在布线完成后, 需要检查之前所布设的线路和接口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检测一些线路专用的导线, 比如温度传感器线路、通信线路、火灾应急线路、视频线路、广播背景音乐线路等, 这些线路一般还要使用设置专门的信号屏蔽线;此外, 设备元件的部分接地端也必须连接在建筑物接地干线上, 例如DDC、计算机、网关、室外监控设备等。由于民用建筑中还分布有其他电子设备, 这些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工作频率等各不相同, 所以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接地。在屋面控制设备中还需装设专用防雷浪涌保护器防止雷击。

5.5 输入设备安装

输入设备应当位于可以能够满足其功能需要的位置, 且便于工作人员日常的维护和调试工作。类型不同的传感器应该按照其设计要求、使用规则并结合施工现场确定其位置: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应当避免出风口以及蒸汽放空口处;流量计、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阀门等不能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并且以上传感器的按照必须与工艺管道的安装同时进行。

5.6 输出设备安装

输入设备在安装前必须通过模拟动作进行测试;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使风阀、电动阀门的剪头与实际运行的水流方向以及开闭状态保持一致;当电动阀门与管道口径不一致时, 应当采取渐缩管件并进行多次试验, 在计算和测试后, 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时才可进行安装;电动和电磁调节阀通常安装在回水管上。

6 结语

总而言之, 为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就必须高度重视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现如今, 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 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被逐渐应用于建筑通信、安全、监控方面。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详细探究,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优势明显, 有利于推动建筑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媛.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18) :187.

[2]毕雪松.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5) :214.

浅析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篇11

关键词:电气建筑 自动化 控制技术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个领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投入使用也标志着我国工业步入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可以使产品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进行自动操作,且其操作准确,只要操作人员事先将程序设置好就可以使机器正常的运转,达到我们需要的控制效果。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大量运用到建筑行业中,这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1.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分析

目前,我国的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失压线圈、熔断器、热继电器以及稳压组件,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其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联系较为紧密,由于控制系统的设计较为复杂,其中一些系统需要手动去设置调节。此外,在对控制系统进行设置时要做好手动调节与自动调节的转换工作,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性,应使启动装置与制动装置在系统中共存。此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还要设置制动停车回路,这样能有效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通常情况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如监视、自动控制以及设备运转情况的显示功能。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具有以下几个功能: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而且还能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趋势进行有效分析,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能对建筑工程中的突发状况进行处理,使设备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2.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构建原则

2.1遵循设计的原则

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加大科技的投入。遵循自动控制的高效率原则,降低非技术性消耗。为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应采用集成系统,在对系统进行设计时还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按照国内的执行标准去设计,达到要满足的自动控制状态,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2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流程

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一般要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对客戶的需求进行记录,并进行有效分析,这也是进行设计前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以达到客户需要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查,如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其次,设计人员还要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深入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要义,要将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拿出最优和最合适的方案,来满足要达到的目的,获得最佳的运行效果。

2.3电气自动化设计的要点

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应将配电中心设置在离系统负荷中心较近的位置,在对中央监控室的地点进行设置时应考虑到其特殊性,将其设置在相对干燥的地方,并且要远离噪音大的地方。在对系统的监控器进行设置时要意识到系统的管理问题重要性。为方便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应将现场监控器设置在相对集中的位置,对监控器的安放位置要进行深入设计和规划,将其地点设置在尽量靠近传感器的地方,这样也大大节约了布线的成本,增加单位面积监控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用效率。传感器的输出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输出的形式,还有一种是数字输出的形式。在对传感器进行选择时要注意抗电磁干扰,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下两种传感器,一种是电压型传感器,还有一种是电流型传感器。与此同时,为防止断电情况的发生应准备备用电源,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达到需要的预定效果。

3.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3.1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

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这就使设备的维护工作更为简单,且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使设计流程更为简单。使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使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监控系统下,从而使所有的电气设备得到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集中监控的方式也缩短了电缆的距离,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行较为稳定,在同一时间可以对多个不同部位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操作人员应按照设计的流程进行操作,以免操作失误影响设备的运转,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3.2采用远程监控模式

目前,远程监控方式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控中,这种监控方式的成本较低,并且数据传输的方式较为便利。但远程监控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通讯速度较慢以及与电气的通讯量无法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控的效果,使设备的运行情况得不到有效的监控。因此,远程监控方式不适合对大型设备进行监控,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发挥监控的作用,应着力于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水平。

3.3现场总线监控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场总线监督模式在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越来越普遍。目前,我国的现场总线监控模式主要采用的系统为PLC和CPU,且各个装置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为了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水平应采用中央控制器对装置进行信息采集,将信号收集汇总,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这样能有效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且使各个元件之间不受影响,这也是现场总线监控模式的优势所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组态技术能使其所生成的算法不仅可以在智能设备上进行运行,而且还能使其在远程设备上运行。

4.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自动化控制也成为了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可以很好的将网络技术与其电气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网络状态下的实时监控,增加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这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的良好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运用得越来越广,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了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

另外,实现IT平台与自动化相结合也是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从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现状来看,自动化控制技术将应用于多个领域中,为实现建筑智能化和人性化提供大的扩展空间。此外,相关科研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断的改进,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还要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效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 结束语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应把握好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从细节和实际出发,把握每一个人性化的细节点,根据建筑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设计,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健康稳定的发展,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加大科技的投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而努力创造出科技含量高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 伍筱菁. 关于建筑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思考[J]. 科技广场. 2007(04)

建筑工程电气造价的控制分析 篇12

1 建筑工程电气造价的有效控制的现状

建筑工程的工作量大, 工程复杂, 完成一项工程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当然也会增加工程的花费, 造成工程造价的提高。另外, 建筑工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 每一部分都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电气造价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的重中之重, 当然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偏差而导致工程整体造价增加。同时, 在建筑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纰漏, 严格审查每一阶段, 将会使建筑工程电气造价得到很大的节约, 为建筑工程博得更大的收益。

2 建筑工程电气造价的有效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 建筑业电气工程涉及到各领域的方方面面, 逐渐拓宽。随着它的发展, 在建筑工程电气造价的每个环节中,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源源不断, 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建筑工程中的电力造价, 不利于电力造价的合理调控。我们应找出问题的根源, 并对其本质提出解决策略。文章主要对以下四个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2.1 投资决策阶段出现的问题

建筑工程电气造价的有效控制需要每一个环节的严格审查方能顺利进行, 这是打造优良工程的前提。明智合理的决策往往能够取得先机, 进一步节约成本。通常, 在这个阶段, 由于一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进而导致工程预算缺乏正确性, 这不仅会增加成本, 亦会降低工程质量。投资决策阶段出现的问题往往会大幅度增加工程电气造价。这一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是有效控制电气造价的途径。

2.2 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

这个阶段对电气造价至关重要。只有保证优质的设计方案, 才会建设出优质高效的工程。但是这一阶段往往不被重视, 正是如此, 才会导致工程各环节衔接不畅, 使得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在设计阶段, 不仅仅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设计人员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设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素质和超乎寻常的洞察力, 然而, 正由于对此阶段的忽视, 选择的设计师不当, 导致不能合理规划出优质的设计图纸, 影响工程造价。

2.3 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

施工阶段由于其本身过于复杂, 往往容易出现更多问题。第一, 很难把握因地制宜。施工阶段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会造成由于当地条件的制约而难以完成设计图纸上的工程目标。此时, 如果不能完成, 则需考虑更改设计图纸, 如果过多地更改设计内容, 将会增加电气工程造价。第二, 以劣替优。通常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 贪婪的施工者偷梁换柱, 为了谋取利益, 采用劣质原料来代替原定计划原料,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质量问题。

2.4 竣工阶段出现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问题很容易造成电气造价成本的提高。工程竣工后, 如果审查不严格, 将会出现多报, 一项项目重复上报从而使经费增加的现象。另外, 如果不了解市场上材料的各种市场价格, 也会容易给一些不法之人钻了漏洞。

3 建筑工程电气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

3.1 投资决策阶段的电气造价控制措施

一直以来, 工程的施工阶段被认为是工程项目中最具影响力的。而工程的大多数费用都花费在工程施工阶段。这是因为, 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复杂而庞大, 耗费的时间也最多。但事实并不是表面显示的这样。工程投入之前的电力工程造价估算的前期准备阶段尤为重要。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得出:在电气工程中, 如果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出现大的误差, 则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作者认为:如果在这一阶段选择决策能力和筹划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对工程的建设标准及各个指标进行全局把握, 并通过专业的能力对工程的准确信息进行分析, 合理的给出工程的定价, 将会很大程度地降低工程的经费预算。

3.2 设计阶段的电气造价控制措施

继投资决策阶段之后, 紧接着便进入设计阶段。控制设计阶段的电气造价主要在招投标设计上。项目工程首先要进行招投标, 选择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价格最低的合作对象。通过多家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 综合选出设计最优、最合理的、成本最低的单位合作, 并与之签订合同达成协议。之后按所建设项目的电气工程占整个工程的比例进行造价的限定。通过这种方式, 可大大减少建筑工程电气造价。

3.3 施工阶段的电气造价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的工作繁琐复杂, 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控制是有效降低电气造价的最直接的手段。首先, 应防止施工阶段采用劣质原料来降低成本, 这是一种极其不明智的做法。这将会影响工程质量, 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购置原料。其次, 在有外力影响、不可能完成设计图纸上的目标时, 应即刻反馈给设计部门。设计部门要严格审查, 落实问题。如情况属实, 则在改动不大的情况下重新制定出设计方案, 使损失降到最低。

3.4 竣工阶段的电气造价控制措施

在工程竣工后的电气造价的控制往往被忽视。首先, 工程造价的实际开销往往多于前期的工程预算, 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这一阶段对降低电力工程造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审查人员既要了解市场动向, 又要严格审查申报的工程项目, 检查是否有多报、重复上报的现象;检查是否符合工程设计方案的要求;检查是否严格执行设计图纸。如果出现上述问题, 严格按制度处理。这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造价, 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又要求极高的项目。而电力造价作为建筑工程比重较大的部分, 我们应该运用专业的手段对其进行有效地预测、评估和定价, 使物尽其用, 使各个相关单位密切联系。严格审查、反馈不足、设计变更, 如此循环, 既保证了工程质量, 又节省了工程开销, 有利于创造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李琪, 李学鹏.建筑工程电气造价的成本控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下半月) , 2013, 32 (9) :65-66.

[2]孙旭东.建筑工程电气造价的成本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31) :272.

上一篇:压缩机减振降噪研究下一篇:程序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