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2024-10-3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共8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篇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李 业 坤

摘 要:县域经济是是构建和谐安徽、推进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解放思想,加速转型升级,按照“一产做长、二产做强、三产做宽”的思路,实施“八化”联动促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实现由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转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县域经济 重要机遇 转型升级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观点。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①”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导致相应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具有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差异性基本特点的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为经贸合作和生产力布局提供重要平台。古人云:“郡县治则天下安。”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此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壮大县域经济”;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要求:“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建议系统地表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十七大报告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

从党的十六大的“壮大”、“推动”和“十一五”的“大力发展”到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增强活力实力”,县域经济内涵的表述不断深化,表明新世纪新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这就是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县域经济转变。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以及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评估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臵。位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身处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县域经济始终是我省加速崛起的“聚焦点”,是政府投资少、百姓创业创富的“民生经济”,是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物质支撑。县域经济为社会提供基本生存资料,发展县域经济是提高我国多数人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没有县域经济就没有整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另外,从面积、人口、消费等看,县域占我国发展的大头,解决好了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意味着解决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2007年,全国2070个县域经济体占国土面积的95%,占人口的7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财政收入的24%,县域经济体吸纳了65%,其中乡镇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吸纳了80%。安徽省61个县(市)面积11.4万km2,人口4700多万,分别占全省的81.7%和71.3%。由此看来,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省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实力。加快发展和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崛起,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安徽省县域经济曾是“木桶效应”中的“短板”,2002年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为此,当年的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提出 “以工业化为核心,培育特色经济,主攻民营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壮大园区经济,提升劳务经济”的发展思路。2003年起,安排每年2000万元的省县域重点工业园区财政贴息资金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起,每年筹集1.5亿元左右财政周转金,奖励县域重点工业园区发展。200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27条: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加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水平,改进县城建设用地管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特别提出了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县建一个工业园区、一个担保公司,安排每县1亿元开发行贷款和一笔财政间歇性资金,选择一批县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年底《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18条措施更加具体细化、硬化。去年5月,《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6条,从发展特色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力争到2012年,全省四分之一的县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二分之一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一系列举措带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春天,县域经济 呈现速度加快、实力增强、结构优化、动力强劲、效益提高的良好发展局面。下面,先以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形势为例分析。数据以2009年6月9日安徽省新闻发布会为准。

根据《关于试行县域分类考核的通知》(皖政„2008‟90号)的精神,安徽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经济运行考核办公室确定200820个科学发展先进县。其中一类县7个,分别是肥西、当涂、繁昌、芜湖、宁国、无为、肥东(也是上年表彰十强县之列,其中肥西、芜湖、无为和肥东4县还是上年表彰的动态十佳县)。二类县9个,分别是郎溪、含山、青阳、庐江、东至、霍邱、全椒、萧县、怀远(郎溪为上年表彰的动态十佳县)。三类县4个,分别是绩溪、休宁、歙县、金寨。今年考核最鲜明特点,就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调动各县(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20个科学发展先进县中,12个是第一次表彰,共性有:一是发展速度快。生产总值增长15.6%,比全部县域快1.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31.4%,比全部县域快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9%,比全部县域快1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比全部县域快7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23.2%、19.9%,比全部县域快3.6和0.9个百分点。二是总量贡献大。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578.7亿元、139亿元、442.7亿元和1131.6亿元,占全部县域的比重分别为37.2%、43.1%、34.9%和47.3%,比人口比重高5-17.4个百分点,且比上年均有所提高。三是人均水平高。人均生产总值11020元,比全部县域高24.6%;人均财政收入970元,比全部县域高44.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223元,比全部县域高8.3%;农民人均纯收入4733元,比全部县域高15.6%。

评出的综合十强县分别是宁国、繁昌、当涂、凤台、肥西、芜湖、肥东、铜陵、天长、广德。其中铜陵首次进入。

综合分析,2008年安徽省县域经济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良好局面。呈现以下七个特点:

1、增速明显快。全省县域GDP增长13.9%,增幅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05年以来增速快于全省的态势,其中一、二产及全部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21.2%和24.5%,比全省高1.3、4.8和6.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高11.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高2.8个百分点;利用省外资金增长82.3%, 高33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长51.9%,高23.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30.2%,高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高0.9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9.6%,高0.7个百分点。

2、总量贡献趋大。县域GDP4239.6亿元,占全省份额由上年的47.5%提高到47.8%,县均GDP69.5亿元,比上年增加13.4亿元;GDP超百亿县(市)由上年的3个增加到8个。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8%,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利用省外资金及外贸出口占全省的份额分别由上年的24%、36.8%、22.8%、32.8%和16.1%提高到24.3%、39.9%、23.3%、40.1%和19%。

3、经济结构渐优。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7:39:33.3调整为26.6:42.2:31.2。农业实现增加值1128亿元,粮、棉、油产量分别为3010.1万吨、31.5万吨和195.2万吨,比上年增长11.6%、3.5%和18.3%。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4799户增加到6370户,增长32.7%,其中20个县(市)当年新增企业达到或超过30户;全部工业增加值由上年的1096.3亿元增加到1499.4亿元,工业化率由上年的32%提高到35.4%,6个县工业化率超过50%,比上年增加2个。第三产业增加值1323.2亿元,增长10.9%。

4、对外开放度趋大。县域实际利用外资9.6亿美元,增长23%,14个县(市)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00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8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292.7亿元,增长82.3%,15个县(市)超过30亿元,比上年增加13个,5个县均超过50亿元;外贸出口21.6亿美元,增长51.9%,30个县(市)增幅均超过50%,比上年增加4个,13个县(市)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个, 4县(市)出口均超过1亿美元。

5、发展后劲强。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93.3亿元,增长46%,32个县(市)投资额超过30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个。县域等级以上公路密度由上年的0.89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0.93公里/平方公里;通汽车村比重由上年的98.9%提高到99.4%。县(市)49个省级开发区及筹建的16个开发区建成面积345.4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5.9亿元,增长56.9%,增幅比全省高16.8个百分点。

6、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全省县域财政收入突破三百亿元大关,达322.5亿元,增长30.2%,7个县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3县财政收入超过15亿元,分别达16.7亿元、15.8亿元和15.6亿元; 33个县(市)增幅高于全省。从企业效益看,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2.2亿元,增长33%,增幅比全省高33.2个百分点,36个县(市)实现利润超亿元,比上年增加6个。县域节能减排明显,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电量689千瓦时,下降10.7%,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为100%的县(市)由上年的49个增加到56个。

7、民生得到改善。去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4093元,17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比上年增加11个。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360元,44个县(市)超过2万元,比上年增加25个。县域城镇低保人均月补差额增长35.6%,61县(市)人均月补差额均超过100元,比上年增加49个;增幅超过40%的县(市)由上年的6个增加到17个,40个县(市)增幅高于上年。社会福利床位数8.3万张,增长22.3%;医院床位数7.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数8.1万人,分别增长14%和7.5%。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2008年,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经济比重看,我省县域GDP只有48.5%,不到全省的一半,明显低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与71.3%的县域人口比重很不相称。而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分别达到65%、80%,中部地区的河南、江西和湖南也分别达到69.1%、57.3%和66.2%。我省县域GDP分别比河南、湖北和东部地区的山东、江苏低23.1、3.3、11.1和4.6个百分点。我省县域人均GDP7346元,仅相当于全省的61.1%,大约是两年前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县域平均GDP为69.5亿元,全省过百亿元的县仅8个,而2006年湖南、河南分别有8个、25个县。我省县域GDP平均规模分别比河南、湖北、山东、江苏低41.2亿元、3.9亿元、83.4亿元、198.8亿元;人均GDP分别是河南、湖北、山东、江苏的55.8%、73.6%、38.5%、27.1%。

二是工业化程度偏低。2008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6:46.6:37.4②,而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6.6:42.2:31.2,两者相比,县域一产高了10.6个百分点,而二、三产分别低了4.4个、5.2个百分点。可见,安徽县域产业是,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2007年,我省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8%,分别低于鲁20.2、20个百分点;县域实现人均工业增加值2335.6元,分别是河南、湖北、山东、江苏的37.7%、70.8%、23.5%、16.6%。去年,我省县域经济工业化率仅仅35.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非农产业比重67.8。低于全国百强县2004年平均水平22.6个百分点。

三是发展不平衡。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南北、东西差距都较大。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分析,我省2006年县域综合梯度值大于1的是11个县(市),在0到1之间的是11个县(市),在-1到0之间是27个县(市),小于-1的是12个县(市)。其中,第一、二梯度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处于全省中上发展水平,经济活动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三、四类县39个,占总县域数2/3。从案例看,2007年宁国人均GDP是阜南的6.6倍,长丰GDP增速高于临泉13.7个百分点。皖西除霍山、桐城等县区外,大部分县域发展总量速度和质量亟待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指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部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示出下降趋势,中部GDP增长速度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却远低于环渤海和珠三角。安徽GDP总量和增速均居中部六省第4位,但人均GDP却居中部最末位。全省2008年科学发展先进县和十强县除萧县、怀远、凤台外,都是江淮和皖南地区。全国十强县中,安徽榜上无名。由此看来,安徽能否在中部六省率先崛起取决于县域经济如何发展。

四是经济增长点不多。长期以来企业发展所存在的技术含量低下、科技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营机制、人才机制、融资机制不顺,对资金、技术、人才、建设用地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匮乏,严重影响绝大多数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因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难以获得银行的大力支持。2007年,县域贷款余额仅1147.1亿元,占全省18.9%,远低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

五是发展环境不优。一方面与发展相配套的保障水平不高。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当前,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任务在不断加重,而调控能力却不断弱化,相当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省辖市和省里,县级政府没有最终决定权。特别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权力上收,上级垂直机构过多。责与权不相匹配,处于“空有宏伟大略,少有操作手段”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不规范、市场体系不完善等体制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一些县乡单位的职能转换与新形势科学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中心意识、大局意识不强,部门缺位、越位、错位现象十分突出,个别单位甚至是部门利益至上,服务发展的意识不强、效能不高,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只收费不服务”等严重问题。

六是县域财政收支存在失衡。据了解,县域财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安徽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2007年,全省县域财政支出458.4亿元,而财政总收入仅为247.8亿元,造成财政赤字210.6亿元。全省只有肥西等5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其他县市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在当代中国,发展就是要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结构性转变。我国要完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也就是要走一条符合省情实际又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特色之路。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迈出了科学发展的可喜步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的发展战略,推出的重大举措,确定的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非常切合安徽省情实际,坚持科学发展正在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推进科学发展。其次,县域成了中央常委学习实践活动的联系点,显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8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总书记胡锦涛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总理温家宝到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政协主席贾庆林到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等等,中央领导实地考察调究、指导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的学习实践活动为全国县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示范。

第三,面临诸多难得的机遇。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相应调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在挑战中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一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对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作为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我们肯定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必将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释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作用。二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新一轮经济调整,有挑战,更蕴含着良机。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许多企业面临生存问题,势必加速企业洗牌重组步伐。在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情况下,我省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企业正是实施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有利时机。三是扩大有效需求的机遇。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为了“三保”、促发展,先后出台了放松银根、提高出口退税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和增加直补规模等一系列针对性扩内需、促增长的激励政策,省市也出台了有关措施,这些都为争取项目、扩大投资、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带来了很多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我们再新上一些重大项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四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在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增强、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国际需求明显减弱的大环境下,我省作为中部崛起东向拓展的“桥头堡”和东部地区挺进中西部创富的枢纽,沿海产业资本等要素加速转移势在必行。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环境的不断趋优,特别是目前泛长三角区域合作、“3+2”省会经济圈、合芜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系列举措,必将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五是资源、能源以及区位综合优势。我省有劳动力与人才、土地、煤炭、旅游等资源,更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区位等综合比较优势凸显,这些为县域经济转型和提升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智力基础。六是上级的特别关注。安徽既有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省情特殊,历史光荣。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我们将在国家中部崛起、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扶持、更多的支持。

三、我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转型升级。

1、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要法宝。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就是要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加速科学发展。江西高安市委办陈庆国《发展县域经济要走出三大误区》认为,内陆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必须尽快突破误区:一要跳出“村村冒烟、乡乡办厂”的“面面发展”的“全能经济”误区,杜绝“大而全”式的“经济大拼盘”。善于研究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在精、特、新上下功夫,在于朝着产业集群化方向演进,真正形成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拉动效应。二要走跳出“长官经济”误区。要做到时时刻刻注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科学精神,尊重省情县情实际,绝对不搞“揠苗助长”,不搞“形象工程”。三跳出“诸侯经济” 误区。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地各领域的人才、资源、信息、技术、市场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交织不断加深,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打破行政区划,淡化地域观念,按照功能区域和经济区域来调控和发展经济,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使县域间的产业分工更科学、县域间的资源利用更经济、县域间的经济关联更密切,要敢于在合作竞争中,使县域经济优势在更大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得以扩张和提升。

解放思想就是要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办法,敢于突破传统的路子,谋求发展成效上的新突破。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度有多么深,发展的道路就会有多么宽广。思想不创新,思路就拓不宽,眼界就会不开阔,发展就会不会科学。当今,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一个转型期,其体制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竞争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最紧迫课题是县域内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和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河北省冀州经济“三大奇观”很能说明问题:一是不产茶,生产旭日升茶成全国同行业第一品牌;二是无煤无铁,春风集团造出的暖气片,占全国三分之二市场;三是不造一块表,办了十几届钟表订货会,一年成交十多亿,成为中国钟表集散地。按照该市市委书记杨胜忠说法,最重要的是创造性地把中央精神和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中央政策地方化。

总之,我们要把推进思想解放,作为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着力破除阻碍发展的传统思想观念、思维定式和体制机制,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举措,促使县域产业从多样化向特色化、优势化转变,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变,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共享、改革发展效益的公平与合理,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2、必须强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人才是关键。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县域经济发展中来。要抓关键点,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政人才头脑,使各级领导干部发展思维、理念加速转型,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升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抓住基点,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家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必须加快发展体制改革。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往往会造成政府履职单一化、社会发展边缘化、资源消耗升级化、环境破坏严重化。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资机制、项目机制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浙江模式是全国最具典型示范效应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一向实行的是财政省直管县体制。山东省1987年“扩大县级权限,强化县级管理”,把机构设臵、干部人事、劳动工资管理以及计划、财政、金融、信贷、税收、物价、外贸出口等该放、能放的权力放到了县级; 2003年对县域经济实行分类管理; 2006年提出“量质并举、调优调强”,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等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山东县域经济做优、做强以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从2002年起,湖北、河南、广东、江西、河北、江苏等20省也进行扩权强县改革,形成了近似于省管县的格局,目的就是在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把部分权限下放到县级,以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动扩权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尽快形成一批经济后劲强、发展速度快、综合素质高、带动作用大的县区,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强县级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环节。2008年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文件,首次在财政省管县体制之外,强调了凡有条件的地方都可积极推行省直管的体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第26条,就是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如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呢?就是要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

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做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安徽省2008年县域经济的考核“变脸”,校正了近十年十强县考核都是工业强县,而发展得好的农业县、生态县却名落孙山的做法,采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分类考核:一是对各县(市)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并综合考虑区位、资源等发展条件,将全省县(市)分为三类,其中一类、二类、三类县分别为21个、28个、12个。二是按照客观、公正、简便、可操作的原则,合并原综合十强县、动态十佳县两套考核指标体系,适当增加体现科学发展的指标,形成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两大类25个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按各类县特点,分设不同的考核指标,其中一类、二类、三类县分别为20个、20个、18个。三是确定静态指数、动态指数分别占45%、55%考核标准,明确一、二、三类县各指标的权重,据此计算各县(市)的综合指数,作为表彰奖励的主要依据。四是主要考虑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文明创建、统计基础工作4项加分因素,引导县域走科学发展道路。五是把重大环境责任事故等纳入县域考核“一票否决”。六是调整奖励办法。对一类县的前7名、二类县的前9名、三类县的前4名,授予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称号。

通过探究,我们感觉到,只有安徽省继续深化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县域经济就可以实现以人为本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4、必须继续转变政府职能。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出紧迫要求。县级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要求,推进体制创新,管理模式要从“控制型”向“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转换,体现“八个统筹”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县域政府职能,应致力于扭转全部精力抓经济的局面,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工作都能得到统筹安排,形成新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基础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因此,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点。入世后,县域经济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形势,区域间争夺资源、市场、效益的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关键点。政府必须“提供一个受法律保护的、遵守游戏规则的经济环境,使私营企业和个人可以放心地从事各种竞争,真正的经济增长才会到来③”。因此,县级政府只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总之,要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篱笆墙”。

5、必须强化县域发展规划。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一要调整和制订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的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完全接轨。三要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四要特别推进区域资源整合。应打破县域行政体系的封闭发展格局,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内外部环境与资源,增强县域科学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要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之浅见。

发展思维决定发展的思路和成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必须以战略思维视角审视谋划县域全局。县域经济发展是由人口、资本、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进步、农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制度体制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还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优势之上。我们一定要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梁兴辉、王丽欣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主导产业、空间地域、生产要素及资产所有权、经济运行机制等分别分类:农业主导模式、工业主导模式、服务业模式,城镇化模式、园区型模式、产业集群引领模式等。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推介了三个新模式:以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坚持“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双流模式、强县富民基础上建设幸福江阴的江阴模式。广州增城市以三个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和城镇布局,促进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这些典型很值得我省借鉴。安徽省县域经济在发展布局上,要以泛长三角为主导、以中部崛起战略前抓手,以省会经济圈,合芜蚌高新技术区、沿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大别山经济带、皖南经济带为支撑,通过点轴结合、网络开发、递次推进,实现科学发展。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和新模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为统筹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以人为本,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做到富民强县统一;发挥后发优势,注重可持续发展,走县域经济生态化道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县域经济开放性,打破行政区划,主动接收大城市带动和辐射,县域经济发展放在大区域来谋划;技术进步成为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关键;探索县域经济主体功能区建设,集约市场经济要素,利用资本市场、地理标志新知识产权等;工作创新是灵魂,伴随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

上面是根据中国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与新模式》观点梳理出的结论。结合安徽实际,我们认为应该按照“一产做长(农业深加工上做文章)、二产做强(扶优壮强做新二产)、三产做宽(在提升传统服务业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实施“八化”联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⑴、立足优势,加快县域经济特色化。

特色经济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强省的首要件。从区域竞争和合作的态势看,特色就是潜力、是品牌、是市场,特色就是竞争力、是生命力、就是比较优势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说过,特色是经济的第二生命。有比较优势的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是特色产业。所以人们常说,县域经济应该是特色经济、优势经济。河南省灵宝市积极发展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教育 “四大特色经济”,成为全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型示范区、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践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跨越超车的成功之道。我们要积极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形成“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力、生态、生物、旅游资源以及地理区位等,潜力很大的资本资源——资本量和技术水平,优势明显的劳动力资源等综合因素和比较优势,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打造特色,扩张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整合周边区域资源,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成为区域性的产业中心,获取终端的丰厚收益;才有可能加速自身产业分工,在更大的时空里加入世界经济产业链,呈现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才有可能象孙膑赛马那样立于不败之地。⑵、立足主体功能区规划,做亮县域经济生态化。县域经济不仅是城市经济的粮食、资源等供应基地,也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生态屏障。县域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生态化要求产业生态化,同时还呼唤政策生态化和金融生态化。所以县域经济应把经济生态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经济发展、生态优良、社会和谐、各项事业进步作为基本要求,要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为支撑,积极走生态化道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我省拥有黄淮平原、皖南丘陵、大别山雄峰,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穿省而过。我们要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牢固树立环境立县立省的观念,辩证认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搞好开发,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推进绿色工业和绿色农业,大力发展资源消耗污染少的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污染少、效益高的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把环境准入门槛,加快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将县域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生态经济、特色经济的优势,使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⑶、项目拉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基本要求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基本理念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安徽等12个省市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比全国水平落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的核心是县域工业。新型工业化的薄弱环节在县域,难点在县域,发展潜力也在县域。实现工业化是县域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一条带有规律性的基本经验。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镇化,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被誉为学者型县长的阎刚平《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指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集群经济、循环经济“三种经济”。园区经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该把开发建设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实行较为优惠政策,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发展,打造具有充分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企业群体,形成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突出推动作用的集中区域;要加快经济集聚区建设,完善配套,节约土地,提高投入强度和产出率,实现集约化经营,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要鼓励企业把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公司发展主战略,做强做大优势工业。积极引导资源型产业向科技型产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企业、产业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品,加速矿产业提档升级。浙江绍兴市、福建晋江市等集群化经济发展表明,在县域内按专业化分工协作,将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产品某个部件的同类型中小企业聚集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一体化、集团化程度较高的规模经济,能迅速消化吸收外界先进技术、现代经济运行模式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从而很好的引领带动全县的发展。

⑷、建设新农村,着力农业现代化。

“三农”问题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问题。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农业现代化就是立足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贯彻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全面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当前,一要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二要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特别要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三要采取“龙头牵动”、“服务组织联动”、“专业市场拉动”、“能人带动”等方式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

⑸、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提出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价值,但不加区分地完全等同起来,在理论上是不严肃的,实践上违背城市化内在的发展规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伴生物。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描述:“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驱除从农业转向非农业活动,即工业化过程;而且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变化,即城市化过程。④”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对城镇化的重要意义作了高度概括: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忠法《新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与途径》列举了城乡分割带来农民的3个方面、26种权利的缺失:政治地位上,少有参政议政权、自我管理权、知情权、说理权、组织权和受尊重权;经济地位上,少有劳动就业权、创业权、财产处臵权、融贷权、公平税赋权、农业保险权、土地自主经营权和农田水利受益权;社会地位上,少有户籍权、安居权、迁徙权、乡村道路交通权、传统文化继承权、农业科技知识获取权、受教育权、医疗保健权、受保障权和环境保护权。因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表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趋势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推动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型。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三是随着新产业的成长,推动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相互融合。四是朝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今历史发展的大势。五是社会管理创新和户籍制度改革,为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提供政策支持。六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助推了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许多发展起来的先进地区,总是把城市化建设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捷径,优先把城乡一体化做起来,城镇化率高。从安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长远考虑,必须牢牢抓住城市化发展这个闪闪发光的点,准确定位县城功能,努力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篇文章做大、做活、做好,以承载起城乡一体化应有的历史使命。所以,要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构建公平和谐的城乡关系。从安徽省全局出发,应该把城镇沿长江、淮河和铁路、高速、国道、省道沿线布局规划,科学向四周辐射的新型小城镇格局。特别要注重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加强村庄整治和农村基础建设,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积极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支撑点、中心村庄为辅助的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⑹、升级产业,加速推进服务业现代化。

目前,服务业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服务业比重超过70%才叫真正现代化。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7%,发达国家超过80%,美国占82%。服务业既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带来了GDP稳健增长。但是,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都不高,服务业产值仅占GDP的41%,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且也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我国商品流通、餐饮、修理、零售行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40%左右。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比重更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必然会促进产业分工的深化和协作的发展,产生对信息、物流、技术、金融等服务的巨大需求,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因此,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大力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要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别要大力培育利用商业、通讯、运输、教育、环保、金融、保险、证券、信息、法律、会计、健康、保健、旅游、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等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现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贸易公司把贸易信息、品牌、金融、产品研发等业务留在本城市,而将生产、工艺、包装、保管、运输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内地转移,就是为了发挥各区域间的优势。这有利于区位优势互补,既发挥了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也发挥了内地的比较优势,从而提升整个服务业竞争力。

⑺、打造开放型经济,实现县域经济市场化。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关起门难跨越,开个门缝也崛起不了。政府创优环境,百姓争创产业,社会涌动财富,应该形成共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更好地招商引资,善借外力,激活内力,增强实力,做优开放经济。要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使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县域经济各要素充分市场化。要要进一步把眼界放宽一点,积极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主动地融入国外两个市场,广泛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主动参与大循环,在大循环中找准定位,拓展发展空间,谋求科学发展。要牢固树立 “无外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的新思维,坚持不懈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用开明的理念、开放的思路、开发的措施,加速资本积累,吸纳创业人才,集聚发展能量,使县域经济在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开放,加速发展。

树立县内外所有在县境内创业者权益一律平等。要继续以闲臵工业用地吸引资金,以资源吸引技术,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市场吸引项目,以不断开放促自身发展,把外面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吸引进来,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8)、创新观念,促使县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是非国有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包含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等,具有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的特点。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搞得活、发展快,就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在公有经济中通过全面引入民营机制,以民营化为主体形成块状经济,带活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提速升质。2003年,江苏坚持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六放”方针,积极倡导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和艰苦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个体、私营企业总数超过170万户,居全国第一。2004年,新增注册资本1626亿元,投资增长57%,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32.7%,上缴的税收占全省税收总量的20%以上,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省的1/3以上,并首次超过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安徽发展不足,关键就是县域经济中的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因此,首先,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意识,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臵。彻底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毫不动摇地抓民营经济发展。其次,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社会环境等。再次,要积极培育各领域、各层次、各类型的市场主体,推动所有制结构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特别在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要把经济的内生型与外向型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特别要搞好农民“凤还巢”创业工程,变外出打工者为在县创业创富者,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注释:①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18页。

②赵金宝《新成效、新进展、新突破:我省经济进入候机播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 《江淮》2009年第6期 第35页。③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324页。

④转引陈亨光《当代中国经济》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年2月第2版第242页。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篇2

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太原市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太原市面临着艰巨的挑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太原市都表现得很突出、很典型。能耗高、污染重、城市落后是长期以来影响太原市科学发展的三大突出问题。为此, “十一五”以来, 太原市提出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八大功能区”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全力推进“八大功能区”建设, 站在全局高度统一谋划全市发展空间布局, 确定了一大批优质项目全面推进。“三大基地”“四大中心”建设, “五大文化产业集团”组建, 都是符合中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 要更加坚定信心, 深化认识, 统一思想, 加强规划引导, 突出战略重点, 明确主要任务, 兼顾当前和长远, 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采取综合措施, 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太原市推进绿色转型的强大引擎。太原市确立了推进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 提出“五个加速”的基本任务, 即加速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经济产业体系, 加速构建生态宜居、协调共进的新型城乡体系, 加速构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体系, 加速构建延续文脉、科学先进的特色文化体系, 加速构建充满活力、适应科学发展的新型体制机制。太原市制定了《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 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地方立法形式整体推动绿色转型和区域性科学发展的城市。全力推进具有太原特色的科学发展标准化工程, 成为全国第一个系统制定绿色标准体系的城市。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 重点培育不锈钢及深加工、载重汽车及零部件等七大产业集群。从2007年开始, 着力构建和完善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环境管理“五条社会保障线”, 努力让太原市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构建和谐太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必将成为太原市推进新一轮绿色转型的强大引擎。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太原市推动“三个发展”的根本途径。太原市将全市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载体确定为“继续解放思想, 推动‘三城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安全和谐发展, 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步伐”, 既贯彻了中共山西省委关于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新要求, 也是对太原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的进一步拓展。这是中共太原市委着眼全市科学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构建太原经济圈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也是加快太原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只有把“三个发展”与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园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探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模式、新路子, 才能大力提升太原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不断增强对太原经济圈和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

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定位2

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战略, 以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为目标, 扎实推进三城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安全和谐发展, 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 推进“八大功能区”建设, 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体系, 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实现从能源重化工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转型, 从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 从“煤都”“钢城”向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宜居城市转型, 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建成中部崛起的重要极。努力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 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在全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中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支撑和承接作用, 以建设太原经济圈为契机, 提升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合作水平, 加强与黄河中游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协作, 间接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闽南经济圈3个发达经济圈,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真正使太原市成为东部技术、产业、资本转移的承接地和加速西部发展的桥头堡, 增强太原市在全国的影响力。

建成产业升级的新高地。发挥省会城市优势, 在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中承担牵领重任。以绿色产业为主攻方向, 大力调整工业结构, 加快工业绿色转型的步伐, 改造升级冶金、煤炭、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和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企业, 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 新兴产业规模化。以工业化、产业化、标准化提升农业,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积极发展创意农业, 加快农业结构性调整。着眼于建设“四大中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文化创意等18个服务业重点领域加快发展, 形成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绿色服务业企业群。

建成绿色转型的龙头市。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进步, 应用和推广低碳技术。加大以循环经济模式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抓好两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项目实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严格的耕地和矿产资源保护制度。加快西山地区综合治理。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园区、企业、社区和机关。扎实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创建创新型园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太原民营经济开发区要实施好国家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太原钢铁 (集团) 有限公司不锈钢园区要做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以上,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完成山西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 成为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龙头市。

突出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工作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 以及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的完善等。需要明确方向, 理清思路, 抓住重点, 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提升“八大功能区”。建设“八大功能区”, 是中共太原市委着眼全市科学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构建太原经济圈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符合中央的新要求和市情实际, 是加快太原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目前, “八大功能区”建设只是刚刚起步, 要加快推进, 当务之急是要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基础上, 组织对“八大功能区”建设项目的视察、评估、论证, 尽快解决好规划不到位、任务责任量化细化不够、配套政策不完善和绩效考核不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要把做好“八大功能区”专项规划与太原市“十二五”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按照主业突出、产业集聚、功能提升、持续发展的思路, 统筹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通过加快推动各功能区协调发展, 推进全市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的优化布局;要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与发展先进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 抓住实施主城区企业“退城入园”和“退二进三”的机遇, 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着力培育新兴产业, 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素质的大幅度提高;要把大力培育多元支柱产业与重点壮大“三大基地”有机结合起来, 在“三大基地”已经形成良好产业基础的条件下, 进一步整合资源, 发挥比较优势, 推动“三大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努力使其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要把“八大功能区”建设与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园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探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模式、新路子, 大力提升太原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不断增强太原市对太原经济圈和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太原市在新材料、新能源、风力发电设备、光伏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具有一定产业基础。要紧紧抓住国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 用足用好国家扶持政策, 深化和改革投融资体制,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培育具有太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完善相关产业配套条件, 不断夯实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要重点发展镁及镁合金、不锈钢及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业、煤层气汽车、高速铁路装备、风力发电设备等市场前景广阔、比较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带动更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休闲融合。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内驱型产业, 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是生产目的相同、互为生产要素、高度渗透的关联性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产业融合发展既符合资源共占、要素共享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必然, 也是实现太原市“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功能定位的现实要求。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产业融合发展, 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科学布局、一体发展的原则, 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整合资源、配置要素, 理顺体制、创新机制, 扩大总量、调整结构。要让文化引领转型, 用创意激活资源, 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优势, 形成新的产业发展规模和产业支撑体系, 成为太原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要在形成产业格局、打造产业集群、建设功能园区、培育特色品牌、建设现代文化市场、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提升中介服务能力等方面着力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产业融合, 同时从政务、投资、人才、社会、生态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环境, 为推进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产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 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抢抓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机遇、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战略举措, 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要紧紧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紧紧围绕建设“三大基地”和“四大中心”建设目标,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积极扶持产业集群技术联盟, 不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着力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创新为主体、科技人才为核心、社会资金多元参与的区域创新体系;要紧紧围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新能源新材料开发, 积极开展和组织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加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力度。要围绕“八大功能区”建设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 开发应用一批市场前景好、资源能源消耗少、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高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加快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发展生产性科技服务业, 强化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 建设煤机装备、新能源重型汽车和铁路装备等具有太原特色与优势的装备制造业研发基地, 加快民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推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 把新兴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大幅度增加人才队伍建设投入, 大规模培养培训人才, 大力度引进高素质人才, 以高素质人才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针对目前民主评议和干部考核中存在的明显不足和问题, 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 进一步深化干部考核和评议制度改革, 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干部的积极性,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治保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将“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绿色崛起”等方面的内容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 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业绩考核既要看发展速度和规模, 更要看经济结构是否优化、自主创新水平是否提高、就业规模是否扩大、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改善、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增强。要发挥政绩“导向之手”的引领性作用, 注重考核的运用,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不力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 引导各级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去, 着力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太原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沿江开发 篇3

新一轮沿江开发取得的主要成效

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省长江两岸开发开放空前活跃,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投资环境大为改善,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

——沿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2003年至2006年,沿江地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按可比价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比全省14.4%的平均增速要高1.8个百分点。沿江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5134.2亿元增至10656.4亿元,占全省比重由48.3%上升到49.5%,其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与先导区域的地位更加突出。

——区域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苏中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四年来,在苏南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苏中地区快速崛起,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与苏南地区齐头并进,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按照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先行区”的目标定位,沿江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育等多种途径,引导资本向沿江集中、项目向特色产业集中、产业向开发区集中,沿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四年来,沿江地区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298.6亿美元,占全省51%。开发区发展迅速,在沿江开发中的主体和先导作用进一步凸显。

——产业层次明显提升。四年来,沿江地区以大项目和产业链招商引资,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投资强度高、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落户沿江,沿江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日趋完整,产业层次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船舶修造、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为构建起连通沿江区域内以及与“长三角”中心城市间的快速通道,沿江地区加快了公路、铁路以及过江通道建设。与此同时,一批水、电、气等配套基础设施的重点工程相继竣工投运,使沿江地区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条件日臻完善。

——港口物流蓬勃发展。四年来,通过搬迁、改造、重组等方式整合整治,沿江地区共盘活深水岸线30多公里,可供建造10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取得了显著的集约开发成效。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沿江地区加强公用码头和专业码头建设,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20多个。2006年,沿江港口吞吐量突破5亿吨大关,达到5.3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97.6万标箱,在2002年的基础上分别增长了1.1倍和2.0倍。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沿江开发中,环保优先的原则被各地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生态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一是治污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以来,沿江地区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额逐年大幅提升,从16.8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50亿元。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逐年提高,2006年预计实现100亿元。三是排污强度有所下降,长江水质得到保护。2003年至2005年,江苏万元GDP排放的COD下降近0.8公斤,沿江下降更为明显。2005年,主要入江支流劣五类断面所占比例比2000年明显下降,降幅达39.9个百分点。目前,长江江苏段总体水质达到地表水二类标准,沿江主要饮用水源水质基本达标。四是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环保监测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沿江地区除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五是造林植绿步伐加快,生态建设持续优化。

又好又快推进沿江开发纵深发展

四年的实践证明,新一轮沿江开发方向正确,成效明显,前景看好。下一步,沿江开发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解决存在的矛盾、问题,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推进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沿江开发区发展水平,加快推动跨江联动开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建设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沿江地区继续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

大力推进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发展目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沿江产业由“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积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一批区域性、专业化公共科技研发中心,为沿江乃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提升沿江开发区发展水平。努力扩大开发区总量规模,大力提高开发区产业集中度。放大开发区的开放效应,建好用好现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中心)、综合保税区及其它各类特殊监管区,发挥其在开发区建设和区域开放中的独特作用。完善开发区社会化服务功能,配套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加快推动跨江联动开发。积极引导两岸开发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广泛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开发。继续支持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发展,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沿江联动开发的新思路、新模式,在沿江两岸市、县(市)之间建立定向对接、联动开发制度,探索实施规划联动、产业联动、招商联动、机制联动和港口联动措施,并实施目标考核,全面推动长江南北两岸联动发展。

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过江通道的建设进度,“十一五”期间,要争取平均一年建成一条过江通道。积极打通长江黄金水道,积极参与国家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部署。尽快完成我省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编制审核工作并尽早组织实施,在沿江地区构建起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于一体的高效、通畅、完备的现代化客流和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和创新,在沿江地区加快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网络建设和整合,不断拓展业务。加大金融开放程度,着力引进知名国际金融企业来沿江地区设立区域性总部和分支机构,鼓励金融企业大力拓展外汇业务,以建设区域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覆盖沿江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物流网络体系。

着力建设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组织实施沿江地区环境保护规划,加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价及预警预报系统,高度重视长江水资源保护,建立饮用水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反应系统,加强水质监控。建立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层面参与和推进的环境监管体系,推进企业绿色生产,实现持续发展。

进一步优化要素支撑条件。立足岸线整合,对“深水浅用、长线短用、优线劣用、公线私用、占而不用”的岸线采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整合,最大限度提高岸线利用率。加强港口改造,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挖掘潜力,提高港口吞吐能力。采取综合措施破解土地供求矛盾,大力开展土地整理,鼓励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建设用地容积率。重视引进土地利用集约度高的大型项目,提高建设用地投资和产出强度。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土地供给不足矛盾。

(作者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政管理工作 篇4

森保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适应现代林业及新林区建设林政管理要求,不断提升林政管理标准,林政管理工作坚持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严格执法,在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政管理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态度理清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建设工作思路,以继续解放思想及求真务实的精神,保护好森林资源和履行生态建设使命。

二是采取科学对策,加强监督管理工作。针对免渡河林业局施业区面积大、博牙高速公路战线长、施工人员多、复杂、重型机动机械设备多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势必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我科打破常规管理方式,加大了定期巡查密度和管理力度,对关键环节、重点部位、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宣传教育、重点管理,以点带面、力求实效。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篇5

在当前全国上下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如何推进机关后勤工作向前发展,是摆在后勤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机关后勤是机关党务、政务和事务三大工作之一,是保障机关高效有序地进行职能活动的基础。尤其是在当前,政府机关工作高效运转,对机关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后勤的发展,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寻求新的突破。

一、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提升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

后勤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对比先进地市,我市的机关后勤工作存在诸多不足。虽然存在的问题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但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上的差距可以在学习实践中寻求改进。管理是履行服务职责的重要工具,是改进服务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措施。没有落后的后勤,只有落后的管理。只有管理科学、管理到位,服务保障才能有力,才能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提供有力的支持。我们应当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协调、运转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制,提高管理服务快速反应能力;坚持按章办事,建立运转协调、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工作机制。

对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统筹兼顾的要求,我们对日常的后勤服务工作要有抓急需、抓重点、抓弱项的思路。在解决短板弱项上下功夫。例如机关后勤服务有诸多可以涉足社会化的领域,但一直没有触动;有的正在触动,但向前推进很难。我们只有发挥社会专业服务组织的优势,把精力放在对服务的组织、管理和监督上,才能为机关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同时要在更广的层面、更深的层次上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明确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这“三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民本思想。作为机关的后勤部门,因其工作的服务性质,更要努力实践这“三真”,在拓展服务的内涵和外延的同时体现人性的关怀。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服务工作优劣的标准。建立服务跟踪反馈机制,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积极查找和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以良好的落实能力体现后勤的服务水平。

二、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

政府作为一个特定的消费群体,从单一部门的角度看,部门对资源(包括各类资产和服务)的占有、使用需求都有潜在的扩张性冲动。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会加大国家机构的运行成本。对运行成本加以必要的控制,符合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明确了公共机构行政后勤部门节能工作的职责和监督管理职能。公共机构节能,是节能法赋予的法律责任,是节能条例规定的行政责任,是应率先垂范的社会责任。后勤工作必须要以节能降耗的工作新任务为抓手,研究平衡机关的供需矛盾、平衡控制成本与国家机构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推行“大后勤,小环保”的工作模式,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要从采购、选用节能产品、设备到限制和合理调配、使用公务用车;严格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优先选用低能耗、低污染车辆;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服务社会化等方面减少和降低能耗。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和谐社会,机关后勤部门作为条例确定的职责部门不仅大有作为而且任重道远。

三、依科学发展观的思路谋求后勤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篇6

组织工作历来是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服务的。2009年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发展机遇的一年。中央明确要求,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组织工作必须紧紧把握和围绕这个大局,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努力在这个大局中科学定位,积极跟进、自觉融入、主动服务,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作为一名组织部长,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点意义,切实增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一、创新理念,为谋划组织工作科学发展定位导航

(一)树立开放的理念。开放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一是树立大局意识。要求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都要从大局出发,要在大局中深入思考、精心谋划、开展工作,有机整合各方力量、切实活化工作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激活组织工作一盘棋。二是树立开放的心态。组织人事工作与改革开放已经历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不相适应问题,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心态处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力求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实事求是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树立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关爱每一个党员。一是工作导向。做到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建立起措施有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二是工作举措。在工作对象上具全面性,关注部分困难党员,也重视其他党员;在工作内容上具系统性,重生活帮扶,切实加强政治激励和思想关怀;在工作方法上应常态化,落实钱物解燃眉之急,更重帮扶培训授人以渔,确立长效机制。三是工作保障。环境努力构建锐意进取、崇尚实干、不事张扬的良好风气;积极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正确看待开拓创新、敢试敢闯干部的缺点和不足。

(三)树立服务的理念。树立服务的理念,进一步推进组织部门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法。一是树立意识。牢固树立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要克服权力意识重、服务意识弱的思想,要经常换位思考,变权威管理为主动服务,拉近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强化“管理就是服务”意识。二是具体表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深入基层,在生活上关心群众,不遗余力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表率意识,塑造公道正派、热忱亲和的形象。

二、狠抓重点,为践行组织工作科学发展扬帆起航

(一)选干部配班子为落实科学发展凝聚合力。一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坚持凭政绩使用干部,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让吃苦的人吃香”、“让实干的人实惠”、“让率先发展的地方率先出干部”,把各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按科学的发展观抓发展上来,形成鼓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激发干部干大事业的社会环境。二是推进干部考核选用制度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服务对象和普通干部群众“评绩”的力度。要加大公开选拔机制的探索力度,力争在公开提名、公开推荐、公开选拔以及公选干部的跟踪培养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三是切实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根据班子建设需要,适时公开选拔一批年纪轻、学历较高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有计划选派一批年轻干部上挂到省直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下派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去经受锻炼;建立完善选调生、后备干部、年轻干部信息库,加大跟踪培养力度。通过“选用一批、锻炼一批、储备一批”的措施,努力建立一支职务上分层次、结构上分类别,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年轻干部队伍。

(二)建队伍聚人才为服务科学发展注入活力。一是创新人才工作理念。切实履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责,积极整合人才工作资源,把人才优先发展思想体现到工作部署中,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要善于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加强人才科学配置。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宏观调节、市场配置促进人才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合理分布,打通各类人才进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的通道,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建设项目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转移。要探索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和效益为重点,各类人才广泛参与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社会化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医生去临床,教师进课堂,演员上舞台,科技人员到厂矿车间和田间地头。三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整合开发和利用好各种社会培训资源,推进人才培养的社会化,逐步形成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培训机制。

(三)抓基层强基础为推动科学发展增添动力。一是突出能力建设,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工程”的实施,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以“创服务型党组织、创帮带型党员,争做发展先锋”为主要内容的“双创一争”活动,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在应对金融危机、服务移民搬迁、推进脱贫奔小康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二是强化民主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组织的运行机制。结合贯彻中央颁布的《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继续探索推进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全面深化村级事务“一会两票”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一会两票”民主管理的内容,健全完善决策程序,不断提高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水平。积极探索党务公开的途径和方式,办好机关党组织直选试点,不断扩大党务公开覆盖面。三是狠抓作风建设,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方式,全面推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健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实行“一站式”服务,形成信息灵通、快捷高效、覆盖乡村的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切实转变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着力于抓基层、打基础,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十件实事”的落实和“五个基本”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后备干部培养“一带双培”活动,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后备人才库。分层分类加强村干部能力培训,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优惠制度,健全“培养选拔、教育管理、激励保障”三位一体的村干部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三、健全机制,为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一)优化干部岗位交流机制。一是动态交流机制。重点进行四种交流,即实行锻炼性交流,提高干部素质;实行调整性交流,优化班子结构;实行任期性交流,创新用人机制;实行回避性交流,突出廉政建设。通过人才交流,使干部队伍结构基本上达到年龄梯次、专业配套、能力互补、性格相容的要求,整体功能大大提高。二是能上能下机制。建立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在干部“上”的方面,坚持“党管人才”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着力改进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引入竞争择优机制,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改进委任制,完善选任制,试行聘任制,为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提供条件。在干部“下”的方面,要积极探索自愿辞职、责令辞职、引咎辞职的具体条件和认定标准,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降免制度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工作力度。

(二)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一要强化培训。使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干部谋求发展的前瞻思维。通过走出去看、请进来教、静下来学,不断提高各级干部谋发展、促和谐的能力。走出去看,就是既要到科学发展成效明显的地方看,领悟经验;又要到科学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看,吸取教训。请进来教,就是要把一些专家学者,以及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比较好并且已经取得成果的干部请过来,让专家从理论层面科学分析,理清我们的发展思路,让干部以座谈会、报告会形式,进行案例剖析、现身说法。静下来学,就是要针对各级干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不足,集中办班培训。二要一线锤炼。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干部为民惠民的自觉行动。基层一线是社会的缩影。那里的事务虽然繁琐,但桩桩件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工作虽然细微,但事事处处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现在中央指出干部要“向下走”,就是鼓励和推动优质干部资源到一线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去锻炼、锤炼、历炼。只有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零距离接触普通群众,培养从群众的角度谋事、干事,这样的干部才会和基层有感情,才和群众有感情,才能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谋实惠,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三)建立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考之要全。注重考评内容指标设置的全面性。不仅要重点考核以财税增长为导向的实实在在的数字,更要围绕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照全面小康建设指标体系,把环保、民生和社会发展等指标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充实、修改和完善考评标准。二是考之要准。通过考评,系统、辩证、准确的反映每一个班子、每一位干部的工作成效。既看经济建设,又看社会进步;既看发展速度,又看发展质量;既看当前发展,又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三是考之要实。充分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等方法步骤,因岗设计,细化要素,建立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把对干部的考核评价从主观联系到客观、从眼前延伸到长远、从显绩分析到潜绩、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加快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统计、审计、环保、民政等职能部门参与的考评队伍,广泛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加考评,采取多种途径让普通群众公评公议,变干部工作神秘化为透明化、公开化。通过把考评干部的“指挥棒”交给更多的基层群众,敦促各级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把工作重点、工作导向、工作标准真正转到科学发展、百姓满意上来鼓励干部多做创造性、建设性、长远性的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篇7

一、深刻认识和领会科学发展观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 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践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在如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一) 深刻领会中央关于“两个趋向”的论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 农业支持工业, 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目前, 我国总体上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新时期正确处理协调工农、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 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建设新农村, 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关于“两个趋向”的论断, 真正弄清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多予、少取、放活的历史必然性,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业的需要, 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任务。

(二) 深刻领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性。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性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其中城乡贫富的不均衡是最突出的, 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首要问题。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 2003年扩大为3. 23∶1 (有的专家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已经达到5∶1~6∶1) , 为历史之最。占全国人口近70%的农村储蓄只占城乡居民储蓄总数的18%;乡村仅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 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仅为城市居民的25%。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还有几千万人口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 人畜饮水困难, 地方病不能有效控制, 居住条件差, 以致有中国“城市像欧洲, 农村像非洲”的说法。如果这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继续发展, 即使国内生产总值提得再高, 社会也不一定稳定, 广大农民也不一定能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甚至还会遭受自然力量的报复, 最终使发展中断。所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 实属刻不容缓。

(三) 要正视新农村建设高标准要求与现实实际发展水平低的强烈反差, 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农村各方面基础薄弱, 农业是弱质产业, 新农村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面临诸多困难: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落后, 人多地少、户均经营规模小, 难以收到规模效益;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不足, 积累少、难以扩大再生产;金融支农体系不健全、融资困难, 加上农业缺少组织, 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有限,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有限,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也有限。因此,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缺陷、建立使农民享有城镇居民一样“国民待遇”的一元结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能是长期坚持不懈, 逐步推进。

(四) 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新”的时代特色, 从思想上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定性。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 尽管面临许多困难,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它是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 具有发展背景新、思路新、政策举措新的时代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由牺牲农民农村利益支援工业和城市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 这一历史性的新变化, 其建设速度必将加快是无疑的;新农村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代替传统的发展理念, 在这一新的强大思想武器指导下确立的新的发展思路, 其建设的有效性应是无疑的;新农村建设, 在“20字”新目标要求下全面进行, 其建设的综合质量将比过去更高应是无疑的;新农村建设, 是在国民二次分配更多向“三农”倾斜的政策新定位, 更加完善农村公共政策新体系, 更加重视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的新格局下进行的, 其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后劲也应是无疑的。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形成共识, 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是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前提。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把广大农民利益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务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是我们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和新理念,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重大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 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成果, 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方式, 引导农民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走向富裕、迈向文明。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强烈企盼的突出问题。如发展经济、培训农民、增加就业、扩大社会保障、推行合作医疗、帮助特殊困难群体、纠正侵害农民利益问题等。还要满足农民的多方面需求。具体地说, 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给农民创造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 使新农村建设既带给农民实惠、又受到农民拥护, 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和满意工程。

(二)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要紧紧依靠广大农民。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农民自身利益的大事,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尊重农民、依靠农民, 激发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让广大农民脑子“富”起来、观念“新”起来、身体“健”起来、技术“强”起来, 使广大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向富裕、文明的过程中, 真正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去开展工作, 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把农民愿不愿意、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就的最终标准。

三、贯彻“统筹兼顾”的方针, 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一) 以“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和规划。

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体现了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 涵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 展现了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图景。新农村建设, 产业要形成新格局, 要尽快建设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 提高农村生产力,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消费结构,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 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 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与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求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不同,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根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发展过程中, 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考虑将来发展的需要, 为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留下青山绿水和资源。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 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发展循环农业, 开发并推广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 实施生态工程, 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种农业, 使用节电、节油的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在新农村建设中, 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资源耗费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三) 协调发展。

首先, 要协调城乡发展。过去我们重视城市发展, 对农村的支持和对农业的投入不够, 致使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滞后, “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坚持科学发展观, 要把城市和农村视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 打破城乡壁垒,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建立城乡互动机制,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调节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 使城乡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其次, 要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过去我们重视经济发展是对的, 但轻视社会发展则导致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反过来扯经济发展的后腿。坚持科学发展观, 要把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 协调经济、社会同步和平衡发展, 使二者互为条件, 互相促进。再次, 要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长期以来, 我们为解决温饱而不惜代价, 过度放牧、掠夺性采矿和滥伐森林, 引起水旱灾害频繁, 沙漠化和水土严重流失, 江河和大气被严重污染, 遭到自然的惩罚。坚持科学发展观, 我们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遵循自然规律, 在合理开发自然中保护自然, 进行生态建设和治理,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进一步和谐。此外, 在新农村建设中, 还要兼顾各种利益关系,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 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 兼顾发展能力强的群体和发展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 兼顾在改革中得益较多的群体与得益较少的群体利益, 兼顾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利益, 兼顾不同行业利益等等, 以有利于整合社会各种力量, 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四、坚持机制体制创新, 在新农村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

(一) 创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工业反哺农业, 最急需的是政府以财政和非财政资金共同补农, 确保补农资金的逐年稳定增长和增长速度不少于财政其他支出的增长速度,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个宏观经济控制工具的合理组合, 积极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 如政府贴息、担保、政策优惠等方式, 刺激银行信贷资金、社会闲散资金、工商资本、外资等向农业的投入, 拓宽农业投资来源渠道;要逐步拆除农业的进入与退出的制度障碍,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畅通土地流转以及疏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的渠道, 从制度上补农;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 新增税收和土地出让金主要用于农业用地开发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逐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通过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和机制, 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辐射, 加大城市智力、人才资源对农村的支持, 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

(二) 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理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解决“三农”问题, 不仅是农业部门的职责,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各个职能部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去由于机制不完善, 各部门研究“三农”、服务“三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 协调性较弱。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 需要一个总部门, 负责总体协调和督促检查, 避免工作中的空缺和重叠, 有效促进政策的集成、资金的整合。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 围绕当前工作任务以及“十一五”规划, 谋划如何支持“三农”, 把“三农”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 同心同向, 推动新农村建设呈现新的局面。

(三) 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是一个完整的方针, 农村还穷, 农民还苦, 农业是弱质产业, 国家不“多予”, 仅靠农民力量解决不了“三农”问题;农民负担太重, 不实行“少取”, 农民无法休养生息, 但“多予”再多, “少取”再少, 也不能包揽一切, 代替发展。所以要“放活”, 通过完善机制激活农村的活力。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监督者、管理着和受益者, 相信和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这是新农村建设持久的力量之源。新农村建设搞什么、搞到什么程度、怎么搞, 孰先孰后, 应该是农民说了算。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导力量, 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但主导不是包办代替, 不是强迫命令, 不是越俎代庖, 处处为农民当家作主, 而应通过建立完善引导、帮助和扶持机制, 鼓励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为此, 应强化培训机制, 培育新型农民,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服务, 在市场竞争中创造幸福生活。

(四) 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需要, 是全社会的事业。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 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 加强舆论宣传,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五)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通过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 建立城乡就业平等制度, 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逐步提高农民工的地位和待遇, 建立城乡居民同工同酬的分配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的培育, 加快农村农产品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的发展, 促进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对接, 并要对城乡的经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要对城乡的社会事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管理, 促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 使农民逐步成为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位的公民, 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和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 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 要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形成共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贯彻“统筹兼顾”的方针;要坚持机制体制的创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光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2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培训工作 篇8

首先,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师资队伍水平,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推动我县基础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县教师培训的主阵地——内丘县教师进修学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方针,提出“为教师服务、让教师满意、帮教师提高”全新的教师培训工作思路,变工作计划意识为主动服务意识。一是把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按教龄分成新教师、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和老教师,针对各年龄段教师培训所需不同,开出订单式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乡镇以学区为单位,县直以学校为单位征集培训内容。二是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把先前征集的培训课程,在组织培训前几个月下发培训提纲,确定培训内容,明确培训方式,让学习者先行学习,做到心中有底,有备而来;让学习者带着笔记、实验报告参加学习。在学习中举疑答难、互相探讨,从而实现培训教学知己知彼。如此这般,教学间的信息差便显著缩小,教学的针对性便显著增强。三是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制,是教师作为教育第一教育资源价值所在。

其次,教师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把教师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这是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教育发展诸多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育人为本,以学员全面发展为本。学校在教师培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彻好“以人为本”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服务学员发展,全心全意为提高学员的素质和能力服务。学校从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地把学员的素质提高和专业成长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学校从2006年开始,在县教文体局支持下,组织开展“绿色耕耘——城乡骨干教师培训与发展行动计划”。活动以农村教师为培训对象,组织由教授、专家、名师等教育专家组成的培训团队,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对偏远、最困难学校的教师进行高质量免费培训。

在培训中,我们采用“集中培训——追踪指导——交流展示”的培训模式。授课老师和教育专家组成导师团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指导,通过听课观察、现场指导、交流研讨等环节,了解学员的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学员分析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反思教学过程,及时补充必要的专业知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这种方法,学校使教师培训从过去单纯的由知识补偿为主转向以能力提高为主,帮助年轻教师尽快实现由“合格教师”向“成熟教师”、“研究型教师”的转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切实抓紧抓好。我们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师培训的全过程,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引导学员增强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的意识,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2007年我们在全县音、体、美教师中开展“爱教、爱生、爱校——教师技能培训”活动,增强教师敬岗爱业、关爱学生,热爱学校的责任感;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极大地营造了崇尚师德、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稳定了队伍、凝聚了人心。

三是坚持抓好质量管理,全面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教师培训是学校的主业,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进修学校作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阵地,优势在培训质量,特色在培训质量,学校的权威性、生命力也体现在培训质量上。我们充分发挥全县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启动之初,学校就配套出台了六个培训项目管理文件,制定了30多个评价量表和评价标准,为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在培训过程中,坚持做到用制度带动从严治学,用质量带动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治校理教能力,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县教育发展大局。

第三,教师培训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可持续发展,育人理念和教学技巧不断创新,帮助教师尽快实现由“合格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转型,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奠定基础。这也是教师培训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所在。

上一篇:总工办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时光初三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