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4-10-25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精选12篇)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

0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道路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为克服一列经济社会和计划问题, 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者之间关系失衡所作出的理性抉择。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问题, 而发展不是局部的、暂时的, 而是期的、跨时空的、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就其社会观而言, 主张公平分配, 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 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言,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有: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可见, 从广义上说,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征

首先,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在于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遵循的思路:一是多重目标发展, 除经济方面以外, 还应包括如安全, 健康, 教育, 就业, 税收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评价方面。二是协调的发展, 既包括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也包括社会经济内部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三是高质量的发展, 是以尽可能低的资源消耗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四是持久的发展, 应保证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永久利用。通过以上的协调、合作和发展机制, 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最小化。

其次,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展现特征。如技术化手段、绿色化生产等, 这些手段的使用主要是造成外部性在成本和收益上的不同, 从而从发展效果上就体现出不同发展方式的结果。

再次, 现实中的发展基本上都是非线性的, 非线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属性。经济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核心原因———人口增长是非线性的。资源的耗减速度也是非线性的, 否则必然造成代际资源配置不公。而且, 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必不可少的资源之间的可替代性和资源的代际转移, 也表明了资源使用的非线性。技术进步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条件。技术进步的发展轨迹也是非线性的, 呈几何级数变化, 技术进步通常有一个加速度。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含义也包含着技术进步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线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内部, 并非整齐划一的、矛盾的各子系统运行机制的均衡, 可持续发展容许来自其内在结构中的非和谐因素的存在。非线性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和规律,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不是唯一的。因此, 区域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体现也不是唯一的。以我国正在积极推动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为例, “十一五”期间, 我国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正在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从我国资源现状来看, 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我国经济结构现状来看, 又以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产业为主。这种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不但使资源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而且使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这就给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两个指标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此, 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显示是指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用适当的技术使可持续性能够展示出来。上世纪80年代初, 生态经济学大大地拓展了可持续的研究领域, 使之成为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信息交流和价值增值的经济学。它通过研究自然生态和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 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生态经济只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显示手段, 但是, 此类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视角。因此, 不断进行学术创新, 创造更多工具丰富显示手段。此外,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可持续发展偏好往往是不同的, 各个国家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程度, 采用相应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达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较高层次, 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可持续性的生产、消费方式可以大大地增加福利, 可持续性作为一种社会需求已经显化。发达国家借助自身的资金、技术优势, 可持续发展的效用高而成本较低, 因而发达国家显现出对可持续性的偏好。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处于较低的层次, 历史给他们的选择范围有限, 判断福利增加与否的标准仍集中在物质需求方面, 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发展中国家进行清洁生产的成本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若采用与发达国家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会面临低效用、高成本的窘境, 因而, 发展中国家对发展的偏好强些。那么, 对可持续性显示的要求就不同, 只有建立非常好的显示机制, 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国际间区域经济合作,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间协调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本身也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当对两种不同范围的公共品都有需求时, 在受益范围小的公共品基本得到满足时, 受益范围大的公共品才会受到关注。因而, 各个国家必然先着手于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在本国达到可持续发展水平后, 才会将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逐步扩展到全球。可持续发展又是非线性的, 这就表明一些国家可以率先接近或达到可持续发展水平。从发展的程度来看, 发达国家原则上会先于发展中国家进入可持续发展行列。尽管总体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排斥局部的不可持续发展, 但是只有全球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经济、生态、社会、环境等各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 也决定了各国在通往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必然会相互影响, 走向联合是必然的趋势,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捷径。发达国家无论从自身利益还是全球角度来讲, 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使其从对发展的偏好逐步上升为对可持续性的偏好, 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支付, 对利益进行再分配, 才有可能使可持续发展均衡得以实现。发达国家利用资源的起点早于发展中国家, 多年来生产和消费形成的负外部性效应总量超出发展中国家许多, 理应付费, 承担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与义务, 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 也使得转移支付成为可能。但是直接转移支付由于在发达国家之间难以达成共识, 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强有力的国际监督而难以实施或执行不到位。正外部性受益可用于直接支付不大可能全面付诸实施的情况, 其可行性较高, 本质上也是转移支付。因此发达国家应尽可能地承担正外部性经济活动, 通过一种间接的正外部效应的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受益, 从而避开了国家之间收入转移这一敏感问题。事实上, 每个国家都充当着“经济人”的角色, 其外部性不言而喻, 这就意味着对待可持续发展这个公共品, 需要达成广泛的协议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章尺木, 骆玲.《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 2005年第12期.

[2]张新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年第1期.

[3]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2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既能满足当前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实现经济、人口、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有效、环保、低碳地使用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的进步又依赖于人才的开发,也即人力资本的开发,人力资本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科技,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早在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要满足当前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子孙的生活需要。这一概念的提出,促使人们对环境、对资源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唤醒了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觉醒,同时也促进了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活动开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内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口、经济与环境、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生态可持续性与经济可持续性的统一。坚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绝不只是一个口号,它是要付诸实践的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要求。人类只有尊重这一历史要求,依靠人力资本的开发,依靠科技的进步,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本开发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不断开发人力资本,加快科技进步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地球的任何一地区无论其目前的自然资源如何丰富,其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资源的供给具有严重的稀缺性,无论是在数量、质量、时间、空间或是在结构上都对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无形的制约。诸多的客观制约、诸多的不可忽视的客观问题,也使人们意识到为了克服资源的有限性,使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已最小的消耗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低碳经济,同时又不断开发新的能源,必须且只有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也正验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然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科技事业的发展是绝对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开发。再者,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经济发展不能走高消耗、低效益、粗放经营的路子,而必须选择低能耗、高效能、集约经营的发展道路。前者主要是依赖于投入,而后者主要是靠技术进步推动。投入不可能是无限制,而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它可以使等量的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在资源严重稀缺的情况下,依靠人力资本的开发,促进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才能使我们的经济走集约化道路,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二)不断开发人力资本,促进科技进步,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容量是经济社会全速发展时绝不能忽视的客观问题。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环境,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人们通过教育、通过人才培养、通过科技的开发,一方面使得生产更节约、更环保,及时

缓解原本可能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也即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低碳生产、减少污染、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低碳生产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生产每一环节的污染排放,以最经济、最环保的方式生产,使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最低程度。也就是变“末端治污”为“全过程防污”。[1]另一方面,也源于我们的人才开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使得我们在各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治理上有了积极的突破。并且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国际间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因此,科技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科技的进步又有赖于人才的开发,鉴于此,我们不难理解人力资本开发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大力开发人力资本,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21世纪是由物质资源与经济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为主转变的时代。加强人力资本开发、促进科技进步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2]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本开发是相辅相成的,科技进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也只有提高了人力资源质量,才能使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利用。而科技成果的广泛利用,又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积极促进人力资本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重点在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

我国的国民教育重点投入在基础教育和一般高等教育。这是非常

重要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对于这二者的投入只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程度,或者说可以说明一国对其人力资源的初次开发程度,而不能体现本国人力资源的再次开发状况。因为人力资源的再次开发需要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就如欧美国家那样,追求终身教育,不断开发人力本,将人无穷的潜能都开发出来。人的潜能会随年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因此教育不能仅限于“学龄”阶段,它应贯穿于人从出生到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转换,从追求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到实现人的社会价值。通过终身学习发挥人一生的潜能,真正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3]再有,因为观念的原因,职业教育在我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不利于我们的人才建设。我应突破束缚,加大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

(二)加大社会公共福利建设,改善民生,如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社会基本保障的保障力度

人力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在于他自身拥有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可再生性等。其中可再生性包括两点:一是人类的繁衍;二是人力资源在经过体力、脑力劳动之后需要有身心恢复的时间和条件。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公共福利来促进人力资本的再生,也只有如此才能对人力资本进行重复开发;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通过增强福利,加大保障力度,来缓解家庭负担,让人才真正能从家庭的重荷中抽身,全身心投入科研与建设。社会的职能不仅在于培养出大批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去追求社会理想,促进社会进步。所以,国家应加大社会公共福利建设,改善民生,为人才的成长创造环境,为人才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要开拓视野、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建国后的几十年,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人才的辈出,保证了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由于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狭隘的人才观的束缚,我们在人才认识和人才培养上还未能突破传统的思维。思维决定意识、意识又会指导人们的实践。落后的思维方式、错误的思想意识,带来不正确的实践活动。由此,多年来我们对人才的开发、对人才的培养都存在错误的做法,以至于限制了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使得大量的人才被埋没。鉴于此,我们一定要摒弃之前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才培样方式,以使人才在各行各业、各个层次都得到得发展和壮大,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我们的经济建设因“技工荒”、“民工荒”,而出现人才供给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现象。所以说,我们应有开阔的视野,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技能,通过自己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创造性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出贡献的人,都可称为人才;人才,总体来说,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但人才队伍也是有梯度的,处于经济、科技、教育等前沿的是人才,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也是人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可置疑的需要大批的优秀的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人才,但同时更需要千千万万的平凡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如一线工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区域经济 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廖克玲(1962- ),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李洛(1956- ),男,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IT人才模式培养。(广东 广州 510300)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171-01

一、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首先,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上缺乏区域经济的导向性。许多高职院校在热门专业上没有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投入,造成巨大浪费,培养人才供大于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向上存在严重的脱离实践误区,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在投入和办学目标上与区域经济结合不紧密。各类高职院校结合区域经济前瞻性不够,因而造成师资在以制造业如软件、信息等重点的高技能紧缺师资培训的目标、层次、形式、内容上的断层。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互动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其综合竞争力体现在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下,高职院校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能力,以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能力。高职院校应确定最有价值的社会服务形式,在高校的能力、办学目标和社会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高职教育如何与区域经济结合的关键。

(一)以项目服务为纽带拓展区域经济工学结合的途径

第一,在高职院校示范性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继续争取纵向与横向的科研立项,尤其是横向项目的立项。主动与企业进行项目研发合作,为企业以项目为依托开展服务。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帮助了企业,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素质,实现校企双赢。第三,参与校内网络建设项目,将课程实训与工程建设项目结合起来,既培训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又为学院节约了建设资费。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既锻炼了教师,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工学合作的关系。网络项目建设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素材,同时给了学生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第四,利用实验、实训室的优势,继续支持企业面向社会的培训,争取代理更多的培训认证。另外,在申报科研项目上,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第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比赛、竞赛活动,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到常规性的教学工作环节中。第六,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争取与企业的工程师、管理人员合编教材的项目,采集企业案例,使教材更具时效性与实用性。第七,在生产应用技术方面,高职院校要通过企业的支持,培训出高技术型技术劳动力。

(二)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出发确立办学目标

1.建立全新观念。所谓全新观念,即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与运行的一整套新知识和新觉悟、新价值观。迅速建立并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既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和唯一路径。因此,要把“工学结合”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底线和发展变革求新的根本方向,并据此来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

2.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是响应就业为导向、尊重市场的具体举措。专业的示范性应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驱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工学结合,灵活制订教学计划,做到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全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市场需求、就业导向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专业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才能形成学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例如软件专业(群)采取的具体措施:(1)根据行业需求,与区域内各知名IT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扩大校企合作的接触面,并将校企合作层面从目前的企业支持高校办学为主,扩展到学校支持企业发展的高度,实现校企双赢、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2)根据技术岗位需求,高度注意紧跟技术进步,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3)突出职业能力,加大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实践力度,实现全程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通过让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人才更符合企业岗位的需要,实现学生能力与企业岗位需要无缝接轨。(4)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宗旨,做好专业(群)市场和企业调研,研究企业用人需求,划分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依此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块,完善专业课程体系。(5)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全体教师进行专业学习、交流合作,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6)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相关技术工作,了解社会,促进教学科研工作。(7)继续利用我校软件专业在国内首先导入印度NIIT培养模式并取得经验和成果的先发优势,加快对其探索、实践、吸纳、借鉴、迁移的速度,深化利用对印度模式研究的教改课题成果,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软件专业教师团队。

3.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依托企业或者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重新规划设计课程。以变革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索利于职业能力培养,利于“工学结合”运行,利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利于教学内容更新,利于学分制实施的现代课程体系。全面服务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制度和体制必须到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有真正有益于“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这种制度保障应是建立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本位这一新价值观基础上,应坚持与企业联系,为企业服务,将生产实际与教学相结合,通过科研带动教学,通过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为企业培养更理想的人才,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4.为行业、地区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咨询、策划、市场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学校为企业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这些工作,学校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企业也可了解学校的水平,才能有更深入的联系和相互的介入。也就是说,要让企业帮助学校,学校要先帮助企业。因此,应重视这方面工作的开展。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既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操行,又服务于社会,为学校赢得荣誉。

三、整合区域经济资源优势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就业途径狭窄等生存和发展问题。我国高职院校应在社会融资途径和办学方式上力求区域经济市场化的突破。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共建、定向培养与就业上进行全新的定位和规划,这是发展的前提。高职院校是为地方的产业培养人才的人力资源储备机构和企业职工培训的组织,高职院校要和地方产业部门形成真正稳固的“联姻”关系,形成可以共生、共振的经济与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应该是走进社会生活,真正实行合作教育,解决许多产业部门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成为区别于学术型大学的一种亲民教育。”通过合作教育,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一种“共生经济效应”。我国高职教育应与区域经济实现合作教育,成为地方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同时达到区域经济与高职院校的共同繁荣。目前,资金问题是困扰高职教育发展的大问题,高职院校要多元化筹措资金,有规划地建设行业训练基地,整合社会培训资源,与区域经济形成一种捆绑经济效应,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付边.产学联手开展合作教育前景广阔[J].复旦教育,1996(2):48-51.

[3]樊恭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科学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1996(1):36-39.

[4]杜作润.高等教育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地理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兴起, 区域经济已逐渐成为各地发展地方经济的战略选择。但是, 对于“区域经济”这样一个概念, 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借鉴西方一些成熟的理论,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较为系统成熟的理论基础分析, 所以其经济理论分析以及适应当前和谐社会发展形势, 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对有些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与各位经济理论学者一同探讨。

一、区域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结合本区域的资源环境、地理位置和产业分工布局等因素, 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主导型产业及其组织结构体系, 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比较性优势、规模性经济、专业化分工、地理经济等收益, 形成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市场容量的特色产业、特色企业和特色产品。区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综合了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贸易理论于一体的新概念, 其理论来源和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理论。

区域经济的优势首先基于比较优势理论, 即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禀赋特点, 选择适合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 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比较收益获取正常的预期利润, 成为具有扩大再生产能力的企业, 使整个产业在市场中具有整体竞争力, 这样就可以避免资源配置浪费、投资潮涌井喷、市场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从历史经验来看, 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到技术、资本密集型的汽车、电子信息产业, 直到最终迈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 就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典型代表。而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在市县一级, 由于经济传统和偏农经济等特点的约束和影响, 造成产业结构的“小而全”, 形成“千县一面”的状况, 没有区域特色, 使县域经济发展出现萎缩、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企业发展困难等现象,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 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收益。

现有的产业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表明,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外部不确定性, 产业发展的相对集聚有利于发挥关联效应、知识外溢、干中学等递增收益, 提高交易效率, 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同时, 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可以产生网络效应, 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 从而使企业获得真正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 区域经济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从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分工中获得边际递增收益的同时, 大大削弱了交易费用、制度费用等边际成本的影响, 从而最终形成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从现实经验来看, 无论是高新技术或一般制造业领域, 还是农业、服务业领域, 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新竹工业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 陕西杨凌农业科技园等。

3. 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学因素。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认为,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等因素导致了工业集聚。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以及东部沿海城市, 由于其港口不可比拟的优势逐步成为工业集聚中心;新经济地理学是和空间经济学共同发展起来的, 他们则强调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区位成本因素的相互均衡, 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集聚、产业分工水平的专业化和产业组织结构的演化。所以, 经济区位、市场化程度、经济政策制度等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 特别是经济政策, 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如我国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新经济地理因素作用的结果。

4. 产品差异化和消费多样性理论。

按照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偏好理论, 即使是同一品质的商品, 消费者可以从多样化消费中获取更多效用, 因此, 消费的多样性决定了商品需求的多样化, 从而构成了区域经济需求方面的理论基础。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说, 目前发展区域经济既可以丰富市场的产品结构, 提高消费者的社会福利水平, 又可以起到扩大内需、缓解内外经济失衡的作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物流、通胀等因素对宏观经济政策造成的压力。

区域经济在企业规模、市场容量、空间范围和组织形态上可能存在很多差异, 但其主要特征可以总结如下: (1) 区域性:区域经济是在一定空间区域形成的经济形态, 但这又是相对的。如县域经济、工业园区、城市经济、西部大开发等。 (2) 规模集聚性:区域经济产业的相对集聚是规模效应、外部性、关联性和交易费用相互作用均衡的结果, 据有关研究和经验表明, 某个产业生产规模扩大一倍可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2%~10%。 (3) 差异性和多样性:区域经济是比较优势、经济地理、人口市场数量、经济政策等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发展理应表现出地区差异性和模式多样性。 (4) 动态性:随着资源禀赋、经济地理、市场化程度和制度政策等因素不断改变, 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组织形态和发展模式也随着动态变化。

二、当前发展区域经济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

区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 它的发展过程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化进程和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 经济全球化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调整配置, 我国作为劳动资源密集和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的国家, 经济结构转型通过资源配置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 包括资本积累产生的直接效应和对劳动力再配置的间接效应等, 从而使我国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同时,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 国际收支顺差逐年增大, 加剧了贸易摩擦和流动性过剩。所以, 发展区域经济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增强发展的自生性和可持续性。

2.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

进入新世纪后, 我国各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但存在着城市化不足、工业化不足、城市高度本地化等问题。因此, 发展区域经济要遵循齐夫法则, 按照城市“功能专业化”的方向, 大城市要扩大规模和提高聚集度, 集中发展商贸、金融、研发、市场服务等服务业, 成为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服务中心;中小城市则要逐步成为制造业有效分散的基地和载体, 提高制造业和非农人口的所占比重, 从而不断加速国内工业化和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

3.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方面, 国内由于市场化、开放进程的差异, 逐步形成了东、中、西的产业布局和转移顺序;另一方面, 我国经济过去的高增长是建立在过度依赖资源投入和投资驱动的基础之上, “两资一高”产品的投资、生产和出口还处在高位水平, 经济增长模式向技术进步、效率提高型转变势在必行。所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只有顺应了产业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才能获得持续的动态收益和竞争优势。

三、发展区域经济应坚持的原则和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理论综合吸收了多种经济理论成分, 它的发展是市场机制作用和选择的结果, 同时也受到发展战略、历史传统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发展区域经济, 要充分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部门的重要作用。

1. 坚持市场化导向原则。

区域经济是在现有的自然条件、资源要素和市场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 其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和消费多样性等都是市场化的产物。所以, 要坚持市场化导向, 在市场化环境和制度机制下引导和发展区域经济, 促进各类市场整合和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市场分工的自发演进和资源配置效用来实现特色产业的自我发展。

2. 坚持发挥地区优势和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区域经济的发展要通过获取地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收益, 形成科学合理的产品、产业结构体系和企业组织体系, 提高产业协作效率和规模化水平, 降低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 同时要适应城市化、结构调整和经济地理的发展趋势, 使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产业升级和空间转移的新载体, 成为专业化分工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3. 坚持动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经济地理等竞争优势和特色, 会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市场环境和政策制度等因素发生动态变化。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都要求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立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实现发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虽然区域经济是建立在国际化、市场化和城镇化的基础上,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和过渡进程中, 政府主导的渐进式改革决定了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因此,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政府要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市场服务等公共产品, 弥补市场失灵。要逐渐打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 积极取消干预资源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调整的政策, 提高产品、资金、劳动力的市场化、一体化程度,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市场制度和作用机制。其次, 要逐渐理顺资源、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价格体系, 特别是改革资源和土地的价格形成机制, 为制造业有效分散、服务业向城市集中提供有利条件, 使区域经济的“特色”优势真正建立在市场化价格基础之上, 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空间布局转移。第三, 要逐步调整和改革限制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经济社会政策, 包括户口、就业、养老、医疗、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 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配置效应, 减少政府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政策干预, 降低资源扭曲和制度成本, 促进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

总之, 我国是人均资源稀缺国家, 不仅土地要素稀缺, 主要矿产资源也严重不足。因此, 在要求各大都市圈产业要各自独立, 相对封闭的时侯, 也同时要求他们要向国际市场开放。这种“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就是我国未来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交通运输格局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世华主编.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2].陈秀山, 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理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3

[3].李云刚.黄金周经济的发展战略分析[J].陕西统计, 2002 (4)

[4].王铮, 滕丽, 蔡砥.资源约束下两区域的增长[J].自然资源学报, 2008 (7)

[5].阿瑟.奥沙利文著.苏小燕等译.城市经济学[M].业京:中信出版社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5

梁山县位于山东省的泰安市、济宁市、菏泽市和河南省的濮阳市四地级市交界处,隶属于济宁市。梁山县境域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据对青固堆、贾固堆古遗址的考查,早在新石器时期,先人就在这里耕种稼穑,烧制陶器。隋朝建立后,鼓励农耕,加之唐初的“贞观之治”,梁山境域曾一度出现经济兴盛景象。五代至北宋,境内形成梁山泊,居民多流离失所,少数成为当地渔民。元末明初,梁山泊水退还耕。明朝从山西洪洞县大量移民至此拓荒,奖励农耕,加之大运河通航,梁山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梁山经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321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147万元,工业总产值仅为67万元。建国后,梁山经济逐步摆脱了自然经济的状态,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后,和全国的许多地区一样,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建设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城乡经济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等诸多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化解这些矛盾。由于“县”在城乡发展中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使得县域经济发展在城乡结合发展中拥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我立足家乡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对梁山县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做了此次比较深入的调查,对梁山县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产业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如何实现梁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目前梁山县经济发展主要立足本县现有的优势,以“一个文化,两个产业”为经济发展重点。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一个省级贫困县发展为现在年生产总值年增速在13%左右的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县。

“一个文化”指的是梁山的旅游业--水浒文化。梁山以一部名著《水浒传》闻名于世界。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梁山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委县政府对旅游业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财政支持,导致对旅游业资源的开发相对不足。近几年,随着梁山经济的快速发展,梁山县委县政府在梁山旅游业发展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特别加大了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逐步建成了以梁山主峰为中心,以仿宋古建筑群、梁山县水浒影视基地、水浒湿地公园等为补充,以凤凰山、龟山、青龙山等周边山岭为辐射的国家AAAA级水浒文化旅游风景区。在2011年到2012年期间,先后建成了南北向宋街(仿宋商业街)、水浒文化广场、凤龟天桥(连接凤凰山与龟山景区的桥)等文化旅游设施。在梁山水浒文化风景区硬件提升的同时,梁山县政府也加大了梁山水浒文化的宣传。首先,在近几年加大了对一年一度的水浒文化节的重视力度,还先后邀请了“环球小姐”、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吉尼斯之夜》节目组、河南卫视《武林风》节目组、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拳王争霸赛》节目组前来梁山录制节目,进一步对外宣传梁山水浒文化。其次,随着梁山县水浒影视基地的建成,影视文化也成了梁山文化旅游崭新风景线。以水浒文化为中心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第三产业取得飞跃式发展,第三产业年产值由2009年的33.3亿增加到2011年的46.5亿,实现年均增长13.8%的可喜成绩。

未来,梁山县将以承办2014年山东省运动会梅花拳比赛为契机,实现景区大范围改造。首先是进行县政府向风景区方向南迁,围绕梁山风景区逐步建成梁山景区内围仿宋建筑群,外围现代化的行政及商业中心的规划格局。其次是引黄入城工程,建成连贯梁山的水泊景观,弥补梁山有山少水的短板,重新树立起水泊梁山的文化旅游招牌。

“两个产业”一个指的是梁山县专用挂车产业;另一个则是指的近几年新兴的梁山辅导书出版业。

梁山县从2000年以后开始发展挂车制造业,从2004年开始,先后举办了9届“中国-梁山 专用车挂车产业博览会”。并在2005年建成了中国最大的专用挂车产业基地。目前,梁山形成了以“中集-东岳挂车制造研发股份有限公司”,“通亚特种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为领头的挂车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拳谱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挂车产业园。近年来,挂车产业产值连创新高,挂车产业税收占据了县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未来,梁山将加大挂车产业规划,在拳谱镇建成“井”字型的四通公路网,加大挂车制造公司的数量和密度。并依托京九铁路,济菏高速等快速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梁山特种车的“走出去”战略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引进来”形成。

近几年,梁山县又依托济宁儒家文化基础,大力发展图书出版业,形成了具有梁山特色的教辅书产业基地。特别是这两年以“新坐标”,“金榜苑”等省内教辅书产业中的知名企业落户梁山县,促使梁山县的教辅书出版规模和质量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目前梁山县除了这“一个文化,两个产业”的重心之外,梁山县还有以杨营镇为中心的煤炭产业(由于发现晚,勘探晚,目前还有待深入开发);以京杭运河为依靠的运河文化,(济宁为古运河的一大枢纽,当年慈禧太后游到济宁,夸玉堂酱菜“味压江南,名驰京省”);以黄河为依靠的黄河文化,(梁山黄河红鲤最为著名);还有诞生中国第二批克隆牛的鲁西南黄牛育种基地。这些产业在梁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梁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虽然梁山县具有一定的地域和文化优势,而且近来发展成绩非常突出。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也提出了以下一些意见和建议:

第一,由于梁山县要承办2014年山东省运会的梅花拳比赛,而且力图通过此次运动会把梁山水浒文化更好的向外界展示推广,梁山县从去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对梁山水浒旅游风景区进行了非常大的扩修。先后建成了水浒文化广场,水浒影视基地,以及在建的杏花村,引黄入城工程,并正在筹办县政府及商业中心的向景区方向南移的工程。如此浩大的工程甚至让县政府想出的向企事业单位职工贷款的方式集资。虽然每个梁山人都期盼梁山能够发展的更好,但是景区的过快发展与不上景区游客数量不相适应,势必会造成旅游资源过剩,收入达不到预期目标,后续还可能面临资金流转困难,导致一些工程不得不因为资金不足被搁置,变成烂尾。所以梁山在打造精品风景区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梁山水浒文化的宣传力度,让社会更多的认识梁山,让游客能有意愿,有兴趣来梁山旅游,进而才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充分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作为梁山经济主要支柱,梁山县的专用车产业基地着实让梁山民众的腰包鼓了起来。但是近两年由于挂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众多投资者纷纷建厂,致使企业乱占耕地严重。目前,相关调查显示,梁山县拳谱镇近半数耕地都建成了挂车厂,耕地资源损失严重。另外,由于挂车制造公司众多,大小公司鱼目混杂,造成挂车质量参差不齐,翻新车众多,不利于梁山精品特种车产业基地的建设。而且挂车制造多采用纯人工制造,机械化,自动化严重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类工业在市场中将越来越不具有竞争力,势必会逐渐被淘汰。所以梁山县下一步要大力促进挂车制造的自动化,机械化、集群化。不断增强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的竞争力,不断推动梁山县挂车产业的正规化。

第三,梁山县图书产业这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精品辅导书并没有在全国教育界打响名声,梁山应该加大辅导书业的精品战略,不断促进梁山图书产业的正规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特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04-01

一、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

世界各国尽管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认识不一,但归结起来的特点是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因此,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

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的提出,预示着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来临。将来的经济必然是低碳经济,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甚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将可能形成“低碳壁垒”。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这种低碳经济新模式的提出给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由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路径依赖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形成了“碳锁定”状态。因此,我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其次,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实现,21世纪上半叶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不可避免,都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是我国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但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我国都必须抓住这一场低碳工业革命的新契机,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1.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低碳型社会。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当前,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提倡消费节能减排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

2.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我国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关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节能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通过把替换燃料、高效使用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封存二氧化碳等措施联合起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4.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当前,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应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加快推进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

5.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作为企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行为,建立起低碳经济的责任制度。只有低碳经济成为企业的一种“集体行动”,更多企业自觉地转化为低碳企业时,我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有现实的基础。

总之,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我国应该尽快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建立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波,赵文华.论低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

2.孙秀梅,周敏.集群对低碳工业化自主创新的创导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产业集群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我国,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 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 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 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 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如何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实现保持产业集群升级, 对区域经济的长期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 产业集群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式

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形成更好的供应、销售市场和渠道, 企业更容易获得熟练劳动力、技术人才、设备和原材料。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 产业集群能够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 大大加快企业的创新步伐。同时,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 建立区域性品牌, 使企业获得区域营销优势。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 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产业集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发展和壮大的, 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在空际聚集的组织形式。近些年来, 在我国广东、浙江等地区出现了大量小企业聚集在一起的“群落”现象, 如广东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群, 浙江温州产业群、服装群、永嘉钮扣产业群、柳市低压电器产业群、大唐袜业产业群、永康五金制品产业群、安吉的办公家具、山东沂水的食品产业群等。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如何保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实现集群升级, 对区域经济的长期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的相互学习和模仿, 集群形成初期对集群的形成和初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的情况下, 如果一味模仿而缺乏原创性技术创新, 集群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知识产权在集群内的作用很小, 一方面申请专利需要很长时间, 而集群内知识的传递又是很快的, 可能专利还没有申请下来, 市场上已经有这样的产品了;另一方面, 就算申请了专利, 同样集群知识传递很快, 公司将新产品推出市场, 如果很受欢迎, 集群内其他企业马上模仿, 而集群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很多的, 模仿的企业不是一家两家, 有可能很多, 开发出新产品并申请专利的公司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与那么多公司打官司。同时因为地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主可能都相互熟识。打起官司牵扯到很多关系, 对它来说还不如不开发新产品。于是, 在集群内大家都等着“搭便车”。

2.2 缺乏统一规划、合理分工, 产业链条短

产业集群并不是简单的企业扎堆, 必须在企业之间建立起产业关联和分工协作关系, 使企业协同作战, 才能实现资源整合, 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对产业集群的统一规划力度不够、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缺乏整体设计, 企业的非“集群”化倾向突出, 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 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不少企业产品雷同, 专业化分工不明确, 产品关联度低, 没有真正形成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条。另外, 各地在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时缺少协调, 竞争大于合作, 企业间的关联与协作难以开展, 区域整体优势无法形成, 致使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太多, 支柱产业遍地开花, 使产业整合目标过于分散, 影响到集群战略的聚焦和力量的集中。

2.3 集群内“双赢”观念尚未形成

这是产业集群的“软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也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 是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 没有诚信的产业集群中假冒伪劣遍地, 欺诈行为盛行, 这样的产业集群只能是短命的。产业集群内尚未建成良好的集体行动规则和内部沟通渠道, 集群内普遍缺乏包容开放的社会人文氛围, 企业间过度的竞争造成了敌意的心态, 合作共赢的集群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2.4 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

地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多从家庭作坊发展而来, 企业内的技术骨干大多是那些有经验的老技术人员, 他们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而企业的经营者虽然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 但自身的素质通常都不高, 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 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 企业员工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企业内部管理比较混乱, 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由于管理而引出的问题层出不穷。

3 区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创新、竞争与协作。产业集群如果要获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持集群持续的竞争优势。持续的创新使得集群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 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力。促进创新实现的机制是竞争与协作, 竞争为创新提供压力与动力, 协作为创新提供有效的实现形式。产业集聚通常会带来两种效果, (1) 产业之间相互激烈的“面对面”竞争, (2) 产业之间紧密的分工协作。竞争与协作既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 正是这种矛盾统一体推动着集群的发展与创新。反之, 当集群内部的竞争机制与协作机制出现问题时, 则集群的竞争力将会受到损害, 从而影响集群的生存能力。

国内外实践证明, 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被不少专家认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因为, 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知识和经济的创新与扩展, 有效地结合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优势, 产生集群效应, 即在产业集群区域内, 形成高度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产业氛围, 使分工更专业、更精细, 使成本降得更低、技术创新节奏更快, 同时, 解决分工专业化与交易便利性之间的矛盾, 形成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 有效地提升区域内产业的竞争力。可见, “集群化”带来“跨越式”, 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 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集群经济发达的地区, 大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3.2 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3.2.1 要完善投融资机制

产业集群要发展, 集群内的企业必然要进行投融资。政府应积极制定政策, 改善投融资机制。首先, 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尽量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其次, 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设立集群的产业发展基金, 由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再次, 应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为企业服务, 加强金融机构同企业之间的沟通。最后, 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集群内的各种项目建设, 推进各类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 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服务体系和投资机制。

3.2.2 塑造学习型产业集群

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 一个企业组织要想生存, 必须具备不断寻求新的战略对策以及迅速变革和创新的能力。地方政府可以运用舆论的力量, 大力宣传、引导集群形成学习型的文化氛围, 构建一个自由、开放、便于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系统, 使集群内的企业不断地吸收和创造最新的知识, 从而企业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进而集群也成为一个大型的学习型组织, 这本身也就是推动集群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

3.2.3 发挥行会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

行会是集群内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产业集群内的行会对实现集群内企业与政府的高效沟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行会是产业集群内外企业价值链联结的纽带, 通过行会向集群外的企业介绍集群内企业现有情况, 集群内企业的优势资源, 集群的软硬环境以及集群内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行会促进产业集群内部资源共享, 行会就如同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 表现为行会为其内部的企业制定统一的行业规则, 信息沟通机制, 项目研发机制, 为集群内的企业产品提供着共享的营销资源。

3.2.4 协调企业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3个方面, 分别是经济效率、独特的企业战略和企业所在产业集群为其生产力和创新能力提供的便利条件, 而这3个方面彼此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企业的战略就是企业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市场定位。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包含有主导性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所谓主导性产业是指产业集群中的基础性产业, 在产业集群的价值链中联结上、下游产业的中间环节, 是产业集群中最为重要的产业群。支持性产业是指为主导产业提供原料、中间配套产品以及物流、销售等产业部门。在产业集群中, 主导产业中的企业与支持性产业中的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不同的, 两者只有形成互补才能使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分工更有成效。

3.2.5 进行区域营销, 创建区域品牌, 帮助集群开拓市场

地方政府可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努力为企业疏通市场渠道, 扩大集群在国际和全国的知名度, 引导和帮助集群开拓市场。政府可以建立专业化的产品交易市场, 牵头举办产品博览会、贸易洽谈会、招商引资会, 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宣传, 邀请各路媒体对集群进行报道, 知名人士为产业集群担任顾问等。

3.2.6 强化产学研结合之路, 加强创新力量

集群可持续发展需要产品升级与多样化。就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支撑做后盾, 即要求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除了便于创新的集群效应之外, 地方产业集群本身应该在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平台基础上, 主动地与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不断在产品开发、技术改进、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所突破。现在有些企业开始将自己的研究部建立到省会城市, 可以就近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 但这种做法要考虑产品特性。当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 知识的溢出效应, 技术外部性会影响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 根据外部经济性理论, 需要给开发出新产品的企业一定的补助来弥补外部性。

同时, 集群内新技术、新产品就如同地方产业集群内的一个准公共物品, 根据准公共物品的特性, 需要由政府加入。政府可以将税收的一部分投资建立产品、技术研究中心, 促进集群升级发展。

3.2.7 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并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网络

集群是一个产业生态系统, 需要大小企业相互补充, 在竞争中融合发展。要努力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网络, 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此, (1) 产业集群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开发、建设行业性研发中心、质检中心、博士后流动站,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政府可在技改贴息、科技创新补助、项目融资、股票上市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2) 要搞好集群内产业协作与分工, 形成产前、产中、产后, 及中间品生产、成品生产和服务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 形成以少数大企业为主导、大量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产业链专业分工为基础的分工组织网络, 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延长产业链条, 发展终端产品, 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 增强产业竞争力。

3.2.8 以工业园区为依托, 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孵化器

孵化器的本质是为创业者提供资金、人才、设备和场所等所有相关服务, 使创业者只要带来创意就可梦想成真。产业集群是最好的孵化器, 它可以使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 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 即培育孵化器。为此, (1) 要完善硬环境。产业集群的设施和公共产品很难由单个企业自主提供, 政府应弥补“市场失灵”, 在提供良好行政服务的同时, 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应大力加强交通、通讯、能源等产业发展基本载体建设, 重点建设对产业发展拉动力强、辐射面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2) 要完善软环境建设, 即集群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包括金融服务、技术服务、法律服务、信用担保、信息收集、经营管理、市场调查、国际贸易、职工培训、质量检查等。这些服务机构既是企业的帮手, 也是政府的助手, 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摘要: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 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 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如何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实现保持产业集群升级, 对区域经济的长期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明确了支持区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建设措施, 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 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集群经济发达的地区, 大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健壮, 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动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 (3)

[2].刘曙光, 杨华.关于全球价值链与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5)

[3].曲欣.中小企业集群理论与浙江现象[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4)

[4].胡宇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浅谈华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8

一、当前华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区划观念过强,适应市场经济的合作机制还未形成。

突出表现在:行政意识远远强于市场意识,区域内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缺乏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复建设、产业雷同问题突出;跨省市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还缺乏有效协调,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合作缺乏高层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学术讨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实质性进展。

2、受“分灶吃饭”财税体制的局限,条块分割严重。

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开放不仅对外,而且也要对内。目前各地区几乎还是封闭的,这与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流不相符。而且,区域内各省市的绝大部分发展措施往往首先考虑本行政区利益的最大化,地区间经济协调的成本很高。

3、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区域发展的市场推动力。

华北区域经济结构明显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地区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对企业干预比较大。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在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区域内企业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必然选择。

二、华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1、自然资源。

华北地区拥有存在丰富的矿产的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我国煤炭探明储量约有64%集中于华北地区。富煤省(区)有内蒙古和山西并列全国前茅, 河北次之。三省 (区) 的煤炭和石油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2和1/3。铁矿储量大,与煤配套好。内蒙古的稀土矿驰名世界。区境北部草场广大,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但水和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突出。

2、区位优势。

华北地区东临渤海,西面以黄河为界面对广阔的西部地区,北接我国重工业基地东三省,其区位优势无可比拟。传统上,华北市场基本是通过华南、华东、东北基地来辐射的。作为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华北地区是我国航空、海运、铁路、公路和管道网络的枢纽地带,给区域经济间各类生产要素的沟通协调奠定了坚实基础。

3、市场规模。

华北地域辽阔,有将近8亿人口,是仅次于华东的大市场。有市场就有商机,对于急于扩张市场的企业来说,是谁都无法忽略的。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差异性的合理定位。

区域内企业应充分理解市场的状况,考虑当地的知识来源、要素与需求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适当选择本企业的定位,并通过行业协会等机构与群内其他企业沟通以影响本产业群的定位。企业不应过于强调技术领先,但竞争应从低要素投入转向对降低总成本的追求,最终实现差异化竞争,从模仿性的低质低价产品转向较高质量的差异化产品。

2、完善政府行为。

在区域经济中,政府机构是重要的成员之一,其主要职能是,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服务,而不是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在区域经济活动中,政府越开明,办事效率越高,区域经济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完善政府行为,一方面,应加强所在地域公共产品的建设。把区域内的公共产品如道路交通、通讯、电力、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好,这样才能便于利用好各种资源,实现规模效益递增。此外,应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增加,加强对现有污染企业的综合治理,包括继续关停一批小化工、小造纸、小印染、小制革、小电镀、小水泥等治理无望的企业;对规模较大的企业限期完成污染治理,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逐步将污染型企业向指定区域搬迁,由企业缴纳统一治污费,集中进行污染处理。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目标体系。它包括金融服务体系、法律政策体系、财税政策体系、环境支持体系、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以及其他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区域间的协作与分工。

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分工与协作,能够迅速提供区域经济体的效率。面对国际市场企业竞争的新形势,我国企业更没有必要搞小而全,自成体系出独家产品。同时,由于具有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功能和要求,区域经济体才有存在的理由。因此,需要强化区域经济体生产体系的专业化水平和配套协作功能,培育成员企业间的合作竞争意识,从单纯的竞争导向转变为合作竞争导向。同时,区域内企业应增进相互间的交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行业企业之间都应该加强沟通协作,通过联合技术开发、战略联盟、人员培训、行业规范等形式来解决单个企业难解决的诸如技术开发能力、资金能力不足,以及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创新风险等问题,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共享。

参考文献

[1]、盖文启, 朱华晟.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 (10)

[2]、单于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J].时代潮, 2003, (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9

引言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作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颇受关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问题, 不仅有助于在我国经济发展关键期的地区经济发展走势, 更有助于实现更高层次的战略调整与规划。按照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精神, 地方经济转型和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因此, 本文将继续辨析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课题。

一、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在建国后, 依托较为雄厚的资源优势我国开始了历经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矿产对于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 尤其是两位数的增长率背后, 是矿产开发的重要阶段,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加剧了对矿产资源刚性的需求, 资源供给开始呈现阶段性紧张和任务重压力大的特点。十八大以后, 我国能源管理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制定未来至2020年的战略发展规划, 其中, 矿产资源开发就是重中之重。总体来说, 我国战略核心矿产能源开发还需进一步在管理、开发、储存等环节继续加强, 其他一般能源需内外结合, 做好合理利用、有序开发的工作。

二、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1. 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分析过去我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煤炭的消耗量占据了75%左右的消费比重, 其次是石油消费量, 由于受限于技术和管理等环节的相对滞后, 所以能源的利用率上一直不高, 矿产资源使用中产生了大量的有毒物质, 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空气质量的持续走低, 酸雨的出现, 以及雾霾现象的多次出现等已经开始危害民众健康, 引发了全社会范围内的大讨论。通过多次论证, 普遍达成了“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社会共识,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乏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 经济结构单一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矿产资源开发容易导致经济结构出现问题, 其相关的产业依托也会打破均衡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构, 在我国很多城市经济结构单一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凸显了。南丹县大厂镇作为我国的第二大锡都, 长期以来供应的矿产资源为军事、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 已经出现了地区经济严重倾斜的情况, 后续发展乏力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三、以矿产开发为契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1. 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只有经济结构配比科学、搭配合理, 才能真正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矿产开发过程, 不仅仅要考虑到当前的需求量, 还要综合考量未来经济转型和战略规划等其他因素, 除了要在开发的步骤、总量上做出调整外, 还要结合资源能源发展变革的步伐和趋势, 及时转型, 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 为将来区域经济结构变化蓄力。

2. 通过政策调整和倾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当前, 很多地区都开始了通过政策调整和倾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尝试。管理的体质、管理的方式、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对象都开始向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无论是老政策制度的贯彻执行, 还是新政策制度的推广普及, 都使得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始认清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即通过明确各级领导尤其是企业领导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坚持“治理、控矿、整顿、整治”的方针, 严格规范管理, 促进矿业经济转型升级, 持续、健康、和谐、科学发展。

3. 通过严格控制污染来弱化对区域经济的负面冲击

当前环境污染更多的来自汽车、工业所消耗的矿产资源, 国家已经针对局部较为严重的地区开始了严格的调控和治理工作。实践证明: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是得不偿失的。所以, 各地政府都已经开始了环境治理工作。治理好环境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帮扶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 环境质量过硬可以更容易吸引外地投资者来投资;第二, 环境质量过关可以提升地区外部形象和知名度;第三, 优化环境质量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容积, 扩大人口数并提升经济消费量。

参考文献

[1]姜玮.江西矿业经济发展现状与路径分析[J].企业经济, 2012, (07) .

[2]林锦富, 孟祥菕, 韦龙明.砂石土资源的经济法律特征及其对矿产规划管理的影响[J].职业时空, 2008, (06) .

[3]秦江波, 于冬梅, 孙永波.中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2) .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0

据近日新闻报道得知刚刚发生的甘肃舟曲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已经造成1270余人死亡, 失踪近500人, 造成伤病近2000人,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这样的天灾在中国近年发生众多, 甚至数不胜数, 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虽说是有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 但人们认真深思则不难发现存在的人为因素, 那就是长期以来只是注重GDP的增长, 只顾经济增长的时候对资源的过度掠取, 而忽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从而造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结果。在我们痛定思痛的同时, 必须反思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 必须制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灾难的不再重演或灾难的程度减轻。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21世纪, 可持续发展被确立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其实施是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 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1]。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人们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 而其中的资源是重要的支撑要素, 资源源于环境, 环境酝酿资源, 资源本身也是环境的一个组成成分, 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同时是资源。故资源更为重要, 资源衰退枯竭, 则环境也就彻底恶化。

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即“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 要不损害支持地球的生命系统:空气、水、土壤, 不超出其源于环境的承载能力”[2], 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限制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即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 这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之后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评断标准, 同样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有个可操作的评断标准。故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其工作的关键。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经济和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 而其中最为关键问题又是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问题, 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其中包涵有注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含义, 资源的利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维系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为限度。

故可以建立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资源的消耗为主要断定对象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定指标体系是较为正确也是可行的。

1.指导思想。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所消耗的区域资源包括众多, 主要指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及电力等能源及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的判断指标也有众多, 主要以GDP增长速度来判断。而GDP增长速度又有众多表现, 同样的GDP增长速度所耗损的资源和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不一, 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必须在评断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考虑进去。同时, 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找到一个综合评价指标, 这个综合评价指标能够良好地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 当然, 我们希望这个影响程度越小越好, 也就是说, 这个影响程度值越小越显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构建原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1) 政策性强:指标应能够对区域社会和经济活动方式对区域资源的耗用压力以及社会的响应等进行有代表性的描述, 并与已有的政策目标和有关的标准相关。 (2) 信息量大:指标体系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内涵, 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的各个方面。 (3) 反应灵敏:所选指标应简洁明了、方便理解, 能够显示系统状态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 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活动的变化反应灵敏。 (4) 数据易取:指标体系各指标和变量的数据应容易获取, 且存在标准值或期望值, 保证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5) 实用性好:指标体系在理论上应具有科学的基础, 同时各指标还要清晰易懂, 能被政府管理者和公众所理解和接受, 指标体系自身应易于与评估模型和信息系统联系起来, 使其实用性好。 (6) 针对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和该区域的特征联系, 紧紧针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历史等特征建立可操作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和体系。 (7) 可量化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个指标必须能够量化, 只有这样才能逐级累计计算, 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 (8) 层次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各个影响因素种类繁多, 归属范围、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均不一, 故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层次性归属。 (9) 各指标可概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即将设立的各级各类指标) 性质纷繁复杂, 甚至有点抽象, 同时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性质也纷繁复杂不一, 故在提取各级各类各个指标时必须找到其实质性的内涵, 并进行概化处理。 (10) 公式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 必须将各级各类各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公式计算。这些公式可据于数理统计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 (11) 数学模型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 最后必须归结于一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判断数学模型, 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定量和定性地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

3.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前文分析, 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构建第一级目标层指数—第二级分类层指标—第三级指标层变量三级体系框架。三级体系中, 对各级的设计考虑 (如下表1所示) :

这些变量必须进行量化, 按变量满足的指标功能程度、集合信息的能力、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些变量以当前社会发达国家标准水平相比较来确定其具体量化数值。

4.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根据前文所述, 可以建立用于判断该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判断数学模型, 模型如下所示:

式中, αi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在所有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中所占的权重函授;βj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第三级指标层第j个变量XY i (j) 在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所有的相应变量中所占的权重函授;P0是根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而适当选定的以判断区域经济可否持续利用的指数P的临界数值。

三、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有的功能

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定量反映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通过指标体系的表征, 可实现以下功能: (1) 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或状况, 从而协助决策者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2) 评价一定时期内, 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的各分类指标的发展相对速度, 从而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是否可持续。 (3) 反映各个方面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对贡献大小, 从而为制定相应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4) 综合信息判断第一级目标层指数P全面说明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变化速度, 判断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功效。

结语

本文针对区域的特性, 构建了旨在指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了判断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分三个层次, 并通过分析各层次的内在关系, 通过权函数建立指数P的数学表达式即数学模型, 该指标体系简单明了, 适用性强,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判断指数P的数学模型结构良好, 意义明显, 可方便使用与操作。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效过程来考虑指标体系的层次化和具体变量选取方便性,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也只是提供了评价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人们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其具体适用性各异, 同时, 在各级指标的选取过程中, 将受到当地有关区域各类资料的来源、考虑与已有统计方式的协调以及对一些指标量化特性认知不够等因素的影响, 指标的选取还有待深入比较, 进一步筛选, 并结合指标体系的应用实践, 不断改进和完善。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调,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针对区域的特征, 从区域经济与区域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 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概念进行分析, 拓展认识和界定了区域资源储备量和区域环境承受能力的内涵意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功能过程, 考虑区域社会调节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功能过程的影响, 构建了一个以指标层变量、分类层指标和目标层指数三个等级层次体系的, 并适用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1

【关键词】 运输商品成本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 发展低碳经济

1.1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2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的同时也因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不恰当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废气污染、水污染和酸雨等,已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严重的恶性影响。人们开始寻找更健康、更节约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于是“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引导人类社会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1.3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通常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水平,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出现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2. 低碳社会的模式与建设路径

2.1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消除认识误区。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相对于传统经济形态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事物,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政府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改善低碳经济的运行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有正确的认识,由管理观念正确的领导者或负责人,带领单位全体正确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而努力。但应该注意的是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所以政府成立的低碳经济指导机构必须根据市场规律和发展机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整个社会运行低碳经济。

2.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构建生态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各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特征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群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区域经济运行的结果和基础。由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相对稳定性以及隐蔽性,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以及低碳社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在新的发展目标下,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在时间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更要顾及长远利益;在空间上,既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兼顾整体利益。因此,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地尽其用,城市群各种经济活动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利用。城市群扩展的形式通常有圈层扩展、轴向扩展和位移扩展等形式,很难说哪种扩展形态是最好的,关键是能否使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在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关系。

2.3综合考量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确实有些矛盾。但本人并不赞成发展低碳经济以改变产业结构为前提。因为我国的实际国情也决定了在很长时间内,第二产业或者说工业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这种巨大的能源消耗量是无法瞬间改变的。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有其自然规律,不能任意违背。所以不能简单地否定当前的产业结构而一味地追求调整与变革,但在当前企业利用资源的方式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的。

2.4以建筑节能为突破口,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城市群的建设不仅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而且涉及人类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问题,建筑节能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提倡适度的住房消费。住房消费不是一般的商品消费,是对有限的空间资源的消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报告:“大部分资源的利用、废物和污染的产生,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非城市所致,其责任应由具体的工业和商业、工业企业(或公司)、高消費生活方式的中高收入群体来承担”,高收入家庭常常拥有2—3辆小汽车,它们消耗的资源最多,通常比住在城内的同等收入家庭消耗的资源多得多。所以,要实现城市群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适当减小户型标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许多发达国家住房面积都低于我国。瑞典、德国、日本的平均住宅面积,在1978—1980年最大,其中瑞典115平方米、德国103平方米、日本94平方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住房的面积反而逐步降低。现阶段,我国住房户型偏大,这与我国国情是不相容的。二是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从根本上降低建筑能耗。特别是占建筑总量30%,能耗70%的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以及家庭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适度装修,推广使用太阳能、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等,推动家庭节能减碳。

结束语

总之,随着中国低碳经济建设的进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已经逐渐转向高效率低排放技术的转让和创新。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改善根本的动力。因此,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2

一、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现存的问题

1、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产业技术急需提高

新疆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已探明的许多矿物质储藏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可以说, 能源产业是新疆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 长期以来, 新疆地区虽然坐拥雄厚的资源优势, 但却因为产业结构落后没能高效的利用好这种优势。过去大部分的能源企业只专注于能源开采以及原矿石的销售, 很少涉及到相关更高一层次的能源加工, 这让资源中很大一部分的经济利用价值流失。其二, 造成能源产业结构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政策导向, 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需要政策的扶持, 同样也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

2、整体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新疆地区虽然属于我国不发达的西部地区,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疆地区就缺乏吸引投资的能力。新疆地区具有资源优势, 而且新疆地区与多个中亚国家相邻。这是一个十分有利于发展出口型经济的地域。而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莫过于投资环境, 如当地政府招商及税收政策、人力资源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等。但目前新疆地区对于引进外来投资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城镇现代化建设也相对落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来投资的进入。

3、当地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还需大力开发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民族特色是新疆地区的一大亮点。同时, 美丽的自然风景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样也是新疆地区吸引世人的地方。但是当前新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却存在一些不足。其一, 宣传力度不大, 其二, 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 其三, 与旅游相关的设施及行业发展相对落后。

4、人才匮乏

经济建设离不开人, 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新疆地区由于地处偏远, 教育事业不发达, 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完善, 这也导致了人才的严重流失。其次, 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也不够, 政府及企业对于人才引进的力度不够, 缺乏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这一进一出就造成了现如今新疆地区人才匮乏的困局。

二、保证新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利用资源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1) 完善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条件的改善、运力的增大是发展加工业的一个必要因素。同时, 能源供应条件为企业加工能力充分发挥提供必要保障。因此, 以交通和能源为代表的配套基础设施的改善, 将是新疆加工业发展的有力保证。

(2)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的关键, 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各企业都应进一步加强科技队伍和科研机构的建设, 不断完善科技市场, 在以本行业和本部门科技队伍作为基础的前提下, 借助于全国科研力量对产品进行科研攻关和技术咨询。尤其目前对东部地区的技术引进是优化区内加工业工艺的有效途径。

2、改善投资环境, 增加融资渠道

要根据国内外的市场形势, 不断完善城市建设配套费、资源税、土地征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加快对外合作与交流。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关产业的服务质量。同时, 新疆可以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相关政策, 争取国家扩大对本地区的投资力度和倾斜政策。争取国家动员其他地区到新疆投资建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资源、市场来促进新疆的经济建设。第三就是自力更生, 进行自我建设。调动一切因素积极参与地方投资建设;集中社会闲散资金以满足资金供应;压缩行政开支, 精简政府机构。以此来增强本区的资金自我积累能力, 从而增加财政投资。

3、大力推广民族特色, 深入挖掘旅游业潜力

在推广与宣传的过程中, 宣传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网络, 结合本区域的特色文化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同时辅以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好旅游路线, 制定相关行业标准, 使旅游业能够规范健康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 鼓励引导与旅游相关的如宾馆、餐饮、文化活动等行业的发展。让具有民族风情、特色自然风景以及深厚文化背景的新疆地方特色经济成为一个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

4、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

一方面, 完善教育体系, 与企业结合, 设立科研机构, 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同时, 注重加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 及时掌握最新科技资料, 并经常组织一些相关技术的研讨会, 增加学术交流频率。在企业的投资方面, 加大向新技术的开发方面的投入, 并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 学习或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与此同时, 政府和企业应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利于人才流动以及人才的脱颖而出。并通过相应政策, 加强对人才的引进。

三、结语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新疆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实例, 以其丰厚的自然资源, 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 表明了它在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作为经济生长极的地位。同样, 作为我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 每一个不同的区域, 都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地理、资源、文化特点, 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 保证各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 以及非可再生资源的进一步消耗, 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无论是整体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以新疆为例, 从产业结构、投资、旅游以及科技等几方面入手, 全面探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疆

参考文献

[1]胡国良, 朱晓.新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J].绿色经济, 2009;5

上一篇:幼儿园音乐教育与管理下一篇:成本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