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质量

2024-10-25

成本质量(精选12篇)

成本质量 篇1

0 引言

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 建设项目的低投入高收益已经成为可望不可及的目标, 如何让有限的投资获得预期的利润目标, 如何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 都关系到建筑行业的生存问题, 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1 建设项目成本与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

建设项目成本就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费用, 它通常由“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组成。这里说的“固定成本”是指建设过程中的必须花费, 不受制于外部环境与条件的限制;“可变成本”则可以理解为与实施过程中息息相关的支出, 是建设工程量的函数, 它的变量是劳动力、机械、材料, 更为重要的是管理, 即建设成本的管理。

建设成本的管理, 不能狭义的理解为“管理费用, 控制支出”, 它的内涵在于管理的是建设过程中按照预定的计划并为达到预定的目标的费用怎样支出和如何控制支出。根据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 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 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考核等。不难看出, 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始终与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丝丝入扣, 渗透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成本

每一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实施直至完成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都自始至终贯穿狠抓质量这一根本, 质量控制了, 项目成本控制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受到的经济损失。质量与成本是一对矛盾体,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强调质量而对成本的关注不足, 尽管质量提高了, 但付出了超额的成本, 结果偏离利润目标;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质量, 经济效益就成为纸上谈兵, 还要追加后期的检测、维修等各种费用, 甚至要付出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代价。

质量本身是一个集合体, 它由材料质量、技术质量及合同工期这三大因素组成。其中材料费用所占比例最为重要。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往往材料采购人员与施工操作人员互不相通, 材料人员只负责材料采购, 工程技术人员也只负责技术, 表面上职责分明、分工明确, 实际上采购者与操作者之间存在着联系的盲点。过度地使用与预期工程质量不相匹配的材料, 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加和失控。事实上什么样的质量目标应采用何种价值的材料, 材料量如何管理与控制等, 都是控制质量成本的重要因素。

工期成本是为实现合同工期目标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它是对质量控制和对质量成本有所影响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合同工期履行与否, 是导致产生经济赔偿的直接原因, 轻则影响企业信誉, 重则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每个项目工程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 这一要求往往决定了费用支出的时间及数量。“赶工”和“赶工措施支出”、“窝工”和“劳动效率低下”都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不惜代价支付赶工措施费或坐等进度款, 实际上是项目实施步入了恶性循环, 带来投资的增加。在这种被动状态下, 既要确保合同工期, 又要降低工程成本, 则变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

3 控制质量成本分析及建议

质量是材料质量、技术质量及合同工期这三个主要因素的集合体, 质量成本的控制实际上转化为这三个主要因素的成本的控制。

3.1 材料成本的控制应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之源头抓起, 严格材料质量。定价、选购、领用、控制消耗、回收各个方面的每个环节, 都应将责、权、利落实于个人。

在材料采购的决策上, 要注意到产品的质量目标与原材料价格匹配之间的合理性, 避免材料质量过剩及产品质量因材料质量原因造成的不足。

在材料的使用及实施上, 要对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进行反复论证, 拟定最佳实施方案, 将材料的采购与实际操作过程糅合在一起, 进行动态管理, 随时纠正产生的偏差, 将材料成本纳入到质量成本控制的轨道上来。

3.2 技术质量的成本控制应摒弃单一的技术方面的内容, 真正把技术资源分配与材料价格、材料工艺要求捆绑在一起共同享用。

充分挖掘材料自身的质量潜力, 释放工艺操作的技术含量, 通过采购、使用、总结、反馈的步骤循环, 把好质量关。

3.3 工期成本的控制主要解决好施工操作过程中的工期分配和费用支出, 将工期使用与质量目标紧紧挂起钩来, 既杜绝粗制滥造又避免无谓的“精雕细琢”。有限的合同工期必须跟随着投资费用计划的节奏进行分配和分解, 充分发挥投资费用的最大效益。

4 结语

除了质量成本管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点外, 由于环境条件及个案差异性,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项目成本控制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例如项目成本控制意识的强弱、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项目成本计划的合理程度等, 都是项目成本管理不可忽略的因素。管理出效益。只要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观念、措施渗透于项目操作全过程的方方面面, 低投入高收益利润目标就不会遥不可及。

摘要:通过分析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因素, 以此为突破口进行项目成本管理, 达到投资成本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质量成本,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张琦.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J].江苏建材, 2008, (1) :61-62

成本质量 篇2

在企业实践中,质量成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要把它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考虑。企业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就有相应的产品质量策略,不同的质量策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成本。

重要的是,在对质量成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经理人对失误与浪费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企业在努力增加收益的同时,常常忽略对战略规划与质量规划进行整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企业对战略、质量、生产率、收益率、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了解。

整合企业战略与产品质量为什么重要呢?这是因为战略与产品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企业奉行的是低成本战略,那么就要制定相应的低成本质量策略。如果企业目标是想凭借优质产品树立企业形象,那么就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规划,把研制、生产和销售优质产品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因此,产品质量规划必须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若企业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规划就应该侧重于那些影响当前与未来客户购买决策的因素。然而,如果企业只是想提高某一产品的利润,那么在产品质量方面就应该注重减少失误、消除非增值活动与浪费现象,以降低质量成本。

对上述那种关系缺乏了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质量这一概念还认识不足。质量的含义是,花费尽可能小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要求,并杜绝各种失误。因此说对质量的要求并不一味精益求精。调查中发现,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产品质量大大超过实际需要的情况,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浪费或者“质量陷阱”。

产品质量的改进能够带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消除了失误、非增值活动和浪费,企业资源的利用会更加充分。但这也为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节约下来的资源无法加以利用,那就不会对企业收益产生实际影响。

经历了惨痛的教训,高层管理人员发现,一旦出现企业资源的闲置,企业改善计划也就彻底失败了。产品质量的提高缩短了生产周期,产品返修现象的减少降低了机器设备的使用率,企业资产投入也随之减少。由于废品率、返工率和浪费现象不再频繁出现,对原材料的需求也下降了。此外,由于消除了质量缺陷、浪费和非增值活动,行政运作费用也随之降低。

以往,企业总是把战略规划和产品质量改善割裂开来,分别对待。战略规划通常有固定的方式与程序,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而质量改善却往往是心血来潮、缺乏计划性。很常见的情况是刚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就开始规划新工作。多数情况下,承担质量改善工作的人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只能利用空闲时间。这种工作方式使许多改善计划无法按期完成,有些甚至不了了之。

质量成本包括三方面

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虽然非常规律,也很正式,但是由于其内容涉及商业秘密,因此往往不会在企业内完全公开。尽管员工对规划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企业通常还是能够完成规划的目标。

质量改善或许应当被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当中去。质量改善应当着眼于现有与未来客户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经营目标。应详细制订质量改善计划并在资源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质量成本(COQ)这一概念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对其含义仍然是众说纷纭。质量成本这一说法本身就存在着模糊之处。它可以是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支出,或是为确保质量而必须有的支出。更有甚者,把这一概念理解为“质量缺陷成本”,

而实际上,这种质量缺陷成本仅仅是指因补救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支出。

总体来说,质量成本应包括一切防止质量缺陷的支出、评估及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的支出,以及出现质量问题后善后工作的各项支出。质量缺陷是指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出现的浪费、失误或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质量成本支出可以分为三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预防性支出是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产品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交付环节是指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运输。预防性支出项目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

评估性支出: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这类支出项目包括进货检查、内部产品审核、产品检查、库存清点、质量管理人员薪金、供货商评估与审核报告。

补救性支出:如果产品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维修与更换或重复服务,企业就需要支付补救性支出。补救性支出还可以细分为两类:内部补救支出与外部补救支出。

内部补救支出是指产品在送达客户之前发现问题的补救支出,涉及的方面包括废品、返工、库存、维修点、重新设计、运输救援、补救行动汇报,以及因产品或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

外部补救支出则是指因客户发现问题而由企业承担的补救性支出,包括的项目有保修、接待客户投诉、产品更换、产品回收、运费、担保数据分析、客户跟踪调查和区域服务机构。

降低质量成本有轻重之分

有许多质量成本支出是隐性的,很难通过常规的质量成本评估系统进行测定。即使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会被当作是企业的正常经营支出。多数质量成本系统无法检测的隐性成本主要集中在客户补救成本、信誉损失成本、客户不满成本三方面。虽然这些成本不能通过常规质量成本系统确定下来,但在成本构成中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有与未来客户是否购买产品就与这些成本有关。消除了外部问题因素,这些支出也随之消失。因此,消除企业外部补救支出尤其重要。

质量成本数据可以视为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手段。可以用来确定改善计划的时机并排定工作顺序。如果变革发生,还可以用来跟踪变革带来的影响。

把质量成本数据应用于质量改善,其目的是减少直至最终消除企业补救性支出。实施这一策略,就能够解决问题,并对产品或服务程序进行改善或做相应的变革。企业通过预防性支出,对各种问题加以调查和解决,从而减少了补救性支出,进而确保了利润。

评估性支出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价值,应当尽量减少。之所以说这类支出无附加价值,是因为它们并不能改进被评估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诚然,检查与评估进行得越细致、彻底,客户发现的质量缺陷就越少。但是,这类活动并不能彻底杜绝有质量缺陷的产品。加大预防性支出就可以减少评估性支出,同样能够减少补救性支出。

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以外部质量问题的影响最大,因为这种问题为客户带来了额外的支出负担,因而影响到客户未来的购买行为。潜在的未来客户同样会受到影响。他们一旦听说了存在质量问题,很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购买决策。确定了各类质量问题的标准和平均成本,就能够选择优先解决的质量问题,更好地帮助企业完成战略目标。

确定成本标准的第一步,就是详细列出各种必要补救措施,如从客户处取回存在问题的产品、生产备换产品和运送新产品等等。把所有补救措施的标准支出加在一起,并分别乘以同类事故发生的频率,就是企业每年在质量问题补救方面的总支出。

浅谈质量成本控制 篇3

关键词:质量成本;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一、质量成本的概念

所谓质量成本是指项目组织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出物的质量而支出的有关费用,以及因未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

质量成本一般分为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其中,运行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具体有:预防成本:质量工作费;质量培训费;质量奖励费;新材料、新工艺评审费及产品评审费;质量改进措施费。鉴定成本:进料检验费;工序检验费;竣工检查费;检测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内部损失成本: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分析处理费;质量过剩支出。外部损失成本:申诉受理费;回访保修费;索赔费。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在合同环境条件下,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而提供客观证据的演示和证明所支付的费用,包括:为提供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等支付的费用;产品的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为满足用户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支付的费用。

二、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施工企业的建筑产品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周期长、协作配套广、原材料消耗多、资金占用高。施工企业一般应以单项工程进行质量成本归集,这样便于核算和分析。

施工企业在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前,首先应根据本企业历史资料和建筑产品结构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确定质量成本的最佳水平,并按质量成本项目进行分解,在内部成本、外部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中,故障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最大,其中施工质量成本发生额最为突出,所以施工企业要重点抓好内部故障成本的统计、核算和分析工作。

施工质量成本项目部根据各班组实际发生的质量成本原始凭单,逐月进行统计汇总,并加盖“质量成本”印章,统计表由质量保证部进行核证,项目统计明细表。项目部统计表原则上按单项工程进行统计,这样便于归集和计算可比建筑产品质量成本降低率。施工企业建后质量服务成本发生一般较少,如该成本呈上升趋势,那将会严重影响企业信誉,影响已经取得的经营市场,所以,施工必须密切注意建后质量服务成本的发展动向。建后质量服务成本一般由经营部门或建后服务部门统计。外部损失成本施工企业外部损失成本不是每月都发生的,但如果外部损失成本呈上升趋势,那将会严重影响施工企业信誉,影响市场的开拓。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密切注意外部损失成本的发展动向。外部损失成本一般由设备材料部、经营部统计。预防成本在一般情况下只占质量总成本的10%左右,它与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相比属于不可避免成本。尽管发生额较小,但对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发生额的控制却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预防成本由质量保证部、工程技术部、经营部逐月统计。鉴定成本一般由质量保证部和工程技术部统计。

质量成本报告各项目部和有关部门根据原始资料填写了以上报告后,财务部据此进行核算统计,并汇总填写当月质量成本总报表。

三、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是质量核算的深入,也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质量成本分析可得到必要的信息,从而为调整、确定质量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投入,达到既定质量目标提供可靠依据。

质量成本分析,即根据质量成本核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共包括四个分析内容:质量成本总额的构成内容分析;质量成本总额的构成比例分析;质量成本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质量成本占预算成本的比例分析。

四、关于展开质量成本管理的建议

转变观念、走出误区。要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测算每道工序的质量成本,并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将其与工资收入直接挂钩,让每一个员工都切实体会到市场的压力;废弃非理性的决策,真正走出“管理是摆设”、“管理是花架子”的误区。

明确职责。通过建立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明确每个员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与权利。切实做到人人有专职、事事有人管、办事有制度(标准)、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

注重培训,提高素质。首先对公司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成本意识;然后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应分阶段进行,以交流为主,然后综合各学员的方案和意见,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最后随着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展,企业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事实就是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

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抓住重点问题,各个击破。

五、总结

综上所述,质量成本控制是一个涵盖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企业运作各个环节的管理体系,它的发展与完善需要企业各部门的相互协调与合作,须在企业内部的各环节致力于质量控制,减少质量缺陷,同时也不断改进服务体系,加大服务网络的建设力度,扩大服务的涵盖面,力求客户的满意与成功。

参考文献:

1、仲景冰,王红兵.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石油出版社,2003.

3、石新武.论成本管理模式[M].经济出版社,2001.

4、张三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体系[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成本质量 篇4

关键词:成本核算制度,成本信息,质量,保障

为了加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 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的真实、完整, 促进经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于2013年8月16日颁布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试行) 》 (简称“新成本核算制度”) , 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实施, 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同时规定执行该制度的企业不再执行1986年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新成本核算制度的成本信息质量提升指向

1. 可比性。

在实际成本核算中, 不同企业单位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成本内涵 (列支范围) 的规定:有的采用现代的“制造成本法”观点, 将与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关系密切的生产经营耗费作为产品成本;有的依据“产品生命周期”观点, 将产品生产之前、之中、之后凡是与产品生产有关的生产经营耗费均作为产品成本。由于成本内涵各不相同, 不同企业成本核算的口径不一致, 造成企业之间产品成本信息不可比, 不能正确评价其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以上情况是对“成本”概念的理解不同所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成本”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 但是在一定阶段, 应该规定一个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统一口径的“成本”概念。笔者认为, 当前对成本内涵的理解, 除了应明确“成本是对生产要素的消耗”这一特点之外, 还应着重强调“成本要有一定负担对象”这一特点, 也即作为成本的生产耗费必须是为围绕某一对象 (如产品、劳务) 直接或间接消耗的, 与该对象的生产经营关系密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耗费并不都属于成本范畴, 只有与一定的对象的生产密切相关的生产耗费才属于成本。所以, “成本”的内涵应采用“制造成本法”观点进行界定, 也即发生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 (或劳务提供过程) 的生产耗费才构成成本的内容。

新成本核算制度对“成本” (统称产品成本, 这里的产品包括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 的定义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职工薪酬等, 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这与笔者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同企业都按照制度规定的口径进行成本核算, 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就可以得到保障。

那么, 与一定对象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密切的生产耗费作为什么处理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与“成本”概念有一定关系的“费用”概念。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见, 企业会计主体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出经济利益的生产耗费属于费用范畴。另外, 费用强调与一定期间收入的配比性, 即凡是能与一定期间的收入配比的生产耗费即为费用, 所以费用又称为“期间费用”。

2. 真实性。

《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要求我国企业采用以实际成本制度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模式, 这导致成本核算模式太过单一, 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产品成本信息精确性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来自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需求, 也有来自企业出口产品应对反倾销调查的需求。单一的成本核算模式不利于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更不利于成本核算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及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另外, 生产耗费的分配方法简单, 如对制造费用的分配, 虽然规定可以以机器工时、人工工时、产量、生产人工工资等为标准进行, 但是制造费用内容众多、性质各异, 采取上述单一的标准进行分配, 分配结果的真实准确性可想而知。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 我国企业应该采用灵活机动的成本核算模式。对于劳动密集型且产品或劳务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对外出口业务的企业, 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是指在特定的成本计算方法 (品种法等) 和特定的生产耗费分配标准下所归集分配的成本是唯一的, 即无论谁来计算, 只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 结果都会相同。所以, 可以采取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模式。但是, 生产耗费的分配方法应结合不同的情况进行选取, 不能“一刀切”。而对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且产品或劳务技术含量高、对外贸易频繁的企业, 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不仅要考虑计算程序和结果, 而且要考虑成本分配标准是否合理, 所以应采取标准成本核算模式, 辅之以作业成本分配核算方法。

3. 完整性。

成本信息的完整性是指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将发生在会计期间和生产过程的各项生产耗费都归集起来, 分配给不同的成本对象, 不能遗漏。当前企业成本信息完整性不够主要表现在间接成本——制造费用的内容界定上。例如, 一直以来没有将与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环境保护费等列入制造费用, 影响了成本信息的完整性。成本信息的完整性还表现在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信息的提供上, 包括产品设计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售后成本等的提供。我国企业目前在这些方面做得显然是不够的。

此外, 成本信息的完整性还表现在成本项目的确定上, 即应该精细设计产品成本项目。当前企业一般只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显然是将产品生产中众多的生产资源耗费进行了高度的整合。为了充分体现产品的生产耗费, 应该对成本项目进行细化。比如将“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包含着的额度较大的自制或外购的半成品、包装物等分设成不同的成本项目;“燃料和动力”项目分列为“直接燃料”、“直接动力”, 尤其是当各自发生的数量都较大时。

4. 时效性。

一般来讲, 企业都是按月定期报出成本信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种传统的报出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成本管理、经营决策的需要。因为生产经营决策会计也即管理会计的运用借助的主要会计信息就是成本信息, 而生产经营决策是随时的, 而不是按月定期进行的, 这就要求成本信息随时报出。所以, 对于产品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竞争不激烈的企业, 可以按月定期报出成本信息;而对于产品竞争激烈的企业, 要考虑按决策需要不定期报出信息。

5. 有用性。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指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成本信息在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营销决策、成本决策、并购决策等一系列决策中, 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成本指标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 是除利润指标外, 综合程度最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敏感的经济指标。但是, 传统的成本信息仅仅是产品生产成本或劳务提供成本等核算信息, 与生产经营决策相关的诸如资金成本、设计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沉没成本等均较少提供, 因此, 成本信息的有用性不大。

二、新成本核算制度对成本信息质量的保障机制

1. 遏制成本核算工作的随意性。

新成本核算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能对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该制度通过有机整合零散分布在存货、固定资产、借款费用、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关于产成品成本要素的内容, 进一步细化成本核算方法, 统一规定成本核算项目, 从而减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的随意性。

2. 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性。

提高规范性是解决产品成本信息质量不高问题的根本。新成本核算制度的精髓在于产品成本核算工作与产品成本信息的规范化。而规范化也就意味着可比性。新成本核算制度通过规范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成本归集分配结转方法等, 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成本信息具有可比性。统一规范的产品成本信息不仅有利于国内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 更有利于我国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产品成本信息的对接,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产品成本信息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是外国政府对我国企业产品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

3. 加强成本核算的精细化。

新成本核算制度在成本核算精细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制度设计。对包括采矿企业在内的十种行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分别做出了规定;在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的归集分配结转等方面, 特别提出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 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以及在多维度、多层次的基础上, 对有关生产耗费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这体现了很多前沿管理会计的做法和经验。此次新制度的公布实施, 将使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细化, 从而使成本信息质量得以提升。

三、新成本核算制度保障成本信息质量的措施

1. 可比性的保障。

首先, 成本的内涵要保持一致。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三条对此做出了规定:“本制度所称的产品, 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 “本制度所称的产品成本, 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职工薪酬等, 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这一规定明确了成本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也即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生产耗费, 除此之外的发生在生产之前、生产之后的耗费不计入产品成本, 也即上文述及的“制造成本法”下的成本内涵。这就保证了成本信息内容上的一致可比。

其次, 应采用一致的成本会计政策和估计, 使成本信息形成的口径保持一致。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六条对此的规定是:“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估计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2. 真实性的保障。

首先, 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所发生的有关费用能否归属于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原则, 正确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这一条款要求只有那些促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生产耗费才能计入产品成本中, 保证了产品成本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其次, 新成本核算制度第四章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 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 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由于成本核算中经常要在不同成本对象之间进行成本的分配, 为保证分配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分配标准的选择尤其重要。按照资源耗费方式进行分配能够保证分配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该条款的规定, 避免了以往由于分配标准选择时的随意性所造成的成本信息失真。第三款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结转成本”。权责发生制要求划清成本的期间界限, 这样不属于当期的生产耗费就不可以计入当期产品中, 保证了成本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再次, 新成本核算制度倡导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来提高成本信息的客观真实性。第四章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作业成本法的引入, 可以极大地提高间接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从而提升成本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3. 完整性的保障。

一是顺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将一些以前没有纳入成本范畴的生产耗费规定计入产品成本, 如对产品的生产经营起着很大作用的无形资产摊销、产品生产经营中必须负担的一些社会责任如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等。二是通过成本项目的划分确定, 充分、完整地反映成本的构成。三是规定可以按照多维度、多层次的成本管理要求, 对有关成本项目进行组合, 目的是从不同方面更加完整地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

4. 及时性的保障。

虽然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 全面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产品成本及其变动情况等”, 但是其并没有禁止按照短于一个月的期限进行成本报表编制, 也即是说, 企业可以根据管理需要适时进行成本报表编制以及时提供成本信息。而且新成本核算制度多处提到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 这也为成本信息的及时性提供了保障。

5. 有用性的保障。

新成本核算制度通过引入作业成本法, 以及多维度、多层次成本核算等管理会计理念、工具和方法, 使得提供的成本信息对有关各方的经营决策具有有用性。另外, 新成本核算制度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入手, 探索推进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面向企业内部管理活动, 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层面, 为企业开展战略规划、经营决策、业务计划、过程控制、业绩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和方法, 能够有力促进企业管理升级, 切实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力。

四、新成本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 成本核算模式仍显单一。

新成本核算制度仍然要求企业采取实际成本核算制, 也不要求对成本习性进行分类。这样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会随期间或批次的不同而发生波动, 这种波动在产品定价、增加或削减产品产量决策以及业绩评价方面会产生严重问题;大多数间接成本只能在期间末或期间后而不是该批产品完成时被确知, 因此, 不能提供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只有成本核算, 没有成本管理;企业成本核算系统难以采取ERP技术。实际成本核算模式下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及时、不准确, 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应对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

所以, 先进的标准成本核算模式应该被倡导使用。该模式可以加强成本控制、正确地评价业绩和及时完善工作流程。另外在成本核算方面, 既合理又简便, 能与分步法和分批法很好地结合;标准成本法下需要区分成本习性制定详细的成本项目, 如此可细化成本核算;便于成本核算系统采用ERP技术, 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标准成本制度切实运转, 而且还确保了成本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实现了生产中各项成本数据的实时收集, 即产品成本的原始构成信息能从现有成本会计系统中快速提取, 保证了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

2. 成本核算项目简单且显陈旧。

新成本核算制度中关于成本核算项目的规定与旧制度没有大的区别:直接成本项目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成本项目则是制造费用。笔者认为,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 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逐渐向高科技、低能耗企业转型。因此, 其产品成本的构成也将发生变化, 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将逐渐降低, 不应该再将其作为主要的成本项目出现, 倒是那些提升产品品质按规定可以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耗费如“研发费”、“专利费”、“折旧费”等, 应该作为独立的直接成本项目, 而不是简单地列入“制造费用”项目而遭到“埋没”。

参考文献

[1] .万寿义, 崔建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成本信息采纳障碍原因探究.企业天地, 2011;6

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篇5

一、质量成本管理概论

(一)质量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质量成本是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各种费用,以及因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费用。质量成本按其核算内容范围的宽窄,可分为广义的质量成本和狭义的质量成本。我们这里所说的质量成本,是指狭义的质量成本。其按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四大类: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涉及成本管理、责任会计、企业质量管理等多个相关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质量成本管理已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及实践管理方法。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企业为了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 减少质量损失, 增加质量收益, 就必须树立质量成本观念,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二)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质量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利润。质量提高了,废品损失、返修费用、以及因质量问题而使本工序停产所发生的损失减少了,也降低了三包损失、派遣人员赴外地检修产品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因质量问题所发生的降价损失。

2、提高质量可以防止低收入。如果企业的竞争对手正在改善其产品的质量,而企业本身却没有在提高质量方面进行投资,其可能的结果是该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收入下降。因此,提高质量的目的在于防止低收入,而不是产生高收入。

3、提高质量能够提高公司的声誉和与顾客的关切度,从而能够提高企业未来的收入。如Motorola公司由于产平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加了顾客的满意度,在8年的时间内,它的收入增长了380%,利润增长了800%,股票价格上涨了600%。

4、提高质量可以履行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有关环境管理标准的ISO4000,该标准的目的在于引起企业对环境目标的注意,并发展:

(1)环境系统以改善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审计和绩效评估系统以对组织完成环境目标的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是,我国在产品质量经济性方面,实际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忽视产品质量,产品的废品、次品率高,不仅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甚至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另一种是不惜工本,片面追求“高质量”,不讲效益,脱离实际需要,规定了过高的内控标准,对产品某些次要性能实行高

精度、高标准的要求,其结果必然导致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从整体来看,也影响到社会效率。具体问题如下:

(一)对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水平之间关系的错误理解

大多数企业认为,要想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就要多付研发费用,培训和提高工人的技能,加强质检工作,多耗用检验工时,还要增加破坏性试验,多消耗材料、能源。因而,产品质量水平越高,质量成本水平也就越高,相应的产品成本也越高。因此,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使劣质产品流向市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危害企业的声誉。但事实上,当产品质量水平越来越高时,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上升,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却会下降。在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以后,消灭了费次品,减少了返修工时,就会降低产品的成本。

产品质量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重要的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关注产品质量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忽视了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管理

国际质量标准ISO8402 定义产品质量“是产品或服务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这种“满足”又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产品设计所做到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程度,称为“设计质量”;其二是产品与其设计要求一致程度,称为“符合质量”。当前流行的观念是“质量成本的对象是产品的符合质量”,而忽视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对产品质量成本的影响,实际上,企业根据顾客期望形成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性规格,并通过设计把功能性规格转化为设计规格。因此全面了解顾客期望是设计出顾客满意产品的关键,而顾客期望一般是通过市场调研所获得的,在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调研中,人门发现“设立了专门市场调研部门的企业远低于设立了产品开发计划部门的企业比例,差距达 20 个百分点”。市场调研工作的疏忽,导致了产品设计质量低下,具体表现为产品性能不能达到顾客的期望即“产品设计质量不足”及产品的质量远远超出了顾客的期望即“产品设计质量过剩”,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产品离开了企业之后,顾客维持“过剩质量”或因“质量不足”而额外支付成本,从而导致企业产品信誉损失,增加隐性成本。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既要全面满足顾客的需要,又不能盲目增加功能,应当寻求产品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平衡点。

(三)忽视企业全员质量成本管理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企业都设立了质检部门,对出厂产品质量把关,同时由质检部门或会计部门对企业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基于这样一种管理格局,许多人认为质量成本管理是质检及会计部门的职责。而事实上,代写硕士论文产品是由人制造的,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制造出来的。因此,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如果在产品设计质量确定的情况下,产品合格率将主要由工作质量决定,即工作的准确率将是产品合格率的保证,而工作由多个工作过程构成,每个过程又由多项工作活动和动作构成,人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他的完成往往是由人的意

识控制,员工质量意识强、素质高,工作动作完成的质量就高。由此可见,企业质量成本的形成是企业许多部门共同作的结果,在质量成本控制中,应将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与产品质量成本相关的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售后服务部门成员作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在对员工进行优质奖励、劣质惩罚的同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努力降低质量成本成为职工的自觉自愿的行动,从而降低企业内外部失败成本。

三、如何有效地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对于获证企业来讲,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尽快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在实现扭亏、摆脱困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质量体系应有的作用。下面,谈谈关于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 走出误区

对获证企业来说,“取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护照”,是促进企业管理上台阶的手段,但不少企业是为“取证”而“取证”,未从本质上认识到“取证” 的目的是以适宜的产品质量参与市场竞争。这是导致“质量体系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根本原因。企业应彻底转变观念,丢掉“等、靠、要” 的依赖思想,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测算每道工序的目标成本,逐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位职工;将其与职工的工资收入挂钩,使每一位职工都切实体会到市场的压力,树立市场观念。企业应形成一种用货币价值的作用来激励和调节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竞争气氛;废弃非理性的决策,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真正走出“管理是摆设”、“管理是花架子”的认识误区。

2、运用战略质量成本管理

首先,要明白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确定企业采取何种竞争战略,并努力贯彻下去,让整个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围绕它运转;另一方面,运用价值链分析、识别、利用企业内外部的联系,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内部作业,要努力提高其增值作业,降低乃至消除不增值作业。对于企业的外部情况,要了解客户需求,市场行情,竞争对手的情况,并和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商、产品经销商搞好关系,如此四通八达,产品能顺利生产,也可以迅速销售。这样实施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长久的、稳定的发展。

3、明确职责 加强考核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必须建立与质量体系协调一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通过建立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切实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制度)、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

(1)质量成本目标应与质量目标有机衔接,质量成本目标应是质量目标的重要内容。

(2)在管理职责和有关质量体系文件中,规范每个职工的任务、职责和权限,明确考核标准并坚持考核,真正体现出质量经济性和质量成本的思想。

(3)根据企业实际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科目,健全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任务、职责和权限,使其成为质量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4)健全以质量管理部门为中心的质量信息反馈管理系统,理顺质量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分析、处理、传递有关质量信息,供企业领导决策时参考。

4、注重培训 提高素质

“以人为本”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1)对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成本意识。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质量成本在企业各项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质量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等方面,使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2)对质量管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和统计、财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这些人员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操作者和执行者。培训应分阶段,以交流为主。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初期,主要学习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学员应了解和熟悉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质量体系结构和实际运行情况,独自提出一套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然后,综合学员的方案和意见,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3)随着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展,企业应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

5、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应突出重点,在对企业质量成本现状作出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质量费用的开支情况,提出重点控制的质量成本二级科目或关键工序一次合格率(通过率),使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效益明显,从而最 大限度地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以有利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推广和开展。

ISO9000族标准提出的企业管理思想仅仅是最基本的质量保证要求,只有深刻领会标准的精髓,利用各种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质量成本管理原理和方法)才能使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和改进并有效地运行。

6、调整科目 方便核算

现行企业发生的各种质量成本列支的渠道较多,不能系统地考核一个企业质量成本总的开支情况。例如:内部质量损失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外部质量损失有的计入产品销售费用,有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这些列支办法既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质量成本的总的核算情况, 也不利于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的管理。针对现行质量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做以下方面改进:

增设 “质量成本 ”总账科目,同时取消 “废品损失 ”和 “停工损失 ”总账科目。在 “质量成本 ”总账科目下,设置内部损失、停工损失、废品损失、外部损失四个二级科目,用以分别反映各种不同的质量成本的详细情况,在 “生产成本 ”总账科目下增设质量成本二级科目,月末,将归集在质量成本借方的所有成本进行分配。由于内部质量损失、停工损失、废品损失主要属于生产过程的成本,将三个二级科目归集的成本转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质量成本之中。外部损失科目所归集的费用全部结转至 “本年利润 ”账户。

浅谈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篇6

摘要:如何认识工程项目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为企业生存谋求最大化经济利润的同时兼顾企业信誉和品牌的树立,是工程项目的深层次管理目标。要有效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质量成本控制,除了要在宏观上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成本责任制原则,理顺管理思路,从制度上对管理责任加以落实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而合同就是这个“的”。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

长期以来,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对质量与成本二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甚至常常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一类是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甚至背上经济包袱,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经济陷入困境。另一类是片面追求利润,尤其是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施工企业多而任务不饱满。由于供需不平衡,就形成了买方市场,业主处于明显的主动支配地位,对工程盲目压价。施工企业为了寻求生存,占有市场,不惜压低价格,微利甚至亏损来获得承包。低价承包的后果造成有些施工企业不规范执行施工程序,施工安全没有保证,施工质量隐患重重,更有一些企业为了达到盈利或保本的目的,只能通过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来完成工程。

要正确认识工程质量与项目成本间的关系,就必须运用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走出这个误区。首先,要明确“质量成本”的定义。质量成本是指工程中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施工企业在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中投入人工、材料、机械,再加上直接和间接的管理费用,并最终形成的建筑产品使用价值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即是透过质量成本而得以确定。

从质量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要使施工企业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工程的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一般说来,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因质量不足引起的内、外故障成本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只有在三者的交叉作用下,才能达成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所以,工程产品的质量无论是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

要有效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质量成本控制,除了要在宏观上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成本责任制原则,理顺管理思路,从制度上对管理责任加以落实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而合同就是这个“的”。项目内外的经济活动所构成的项目成本,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都可以纳入项目的内外合同体系,从工程项目开始时签订的工程合同到项目经理部与各个内部市场,如内部劳务市场、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材料市场和资金市场等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各项成本的发生过程就是各个合同的履约过程。形成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对于切实做好质量成本的预测、预控以及过程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强合同条款的签订工作,做好质量成本的预测预控。质量成本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根据工程要求,制定质量目标计划,并在合理的质量标准要求下,搞好成本预测。既不能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以致完成工程量不少,但经济效益低下;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而施工前各种合同的签订就可以直接决定成本预测的结果,因为各种合同(劳务合同、材料合同、三钢租赁合同和构件加工合同等)一经签订,资源的消耗就基本落实,计划成本就成定数。因此,不管从合同管理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质量成本预测预控的角度出发,都必须签订好合同。签订合同是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始,质量成本控制的过程实质就是合同的履约过程。加强合同的履约管理,可以提高成本控制的质量,使质量成本的预控预测落到实处。为此,要根据各类合同中体现的成本预测结果及自身管理水平,编制详细的成本计划及切实可行的降低成本措施,细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要以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核算员为主,项目其他人员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如各种表格、台账等。同时要建立以落实责任制为手段,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成本分析与考核體系,从项目成本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到成本的具体控制者,都应有自己的经济责任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建立考核档案。

搞好各种合同履约完成的分析、评审与考核。为确保通过严格的合同管理实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在合同履约终了时,要对合同履约结果进行全面考核,真正落实各个岗位管理人员的责权利。通过合同分析评审,对管理者、责任人进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以便对项目的成本结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规范合同管理。除执行国家已制定并推行的合同示范文本外,就企业内部合同而言,也应制订标准统一的合同文本,以促进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在签订合同以前,应执行合同参与人会签制度,让人人肩上有责任,全员努力促成成本的降低。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合同台账和合同评审分析与考核资料,便于公司参与项目成本管理,随时检查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情况。

强化合同管理是促成质量成本管理扎实运行的有效手段。以合同管理为突破口,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企业要在工程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工程合同中的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施工方案,积极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并发掘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等,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

结束语:

论质量成本管理 篇7

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管理专家A.V.费根堡姆首先明确提出了质量成本的概念。如今, 我们常将“质量成本”定义为: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 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

2质量成本的构成

总质量成本表示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与无任何亚标准服务、产品失效或制造缺陷情况下所需成本的差值。其按照用途不同, 具体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以及外部损失成本。

2.1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为了防止产生不合格品与质量故障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这种成本是用于保证和稳定产品质量, 包括质量计划工作费用、产品评审费用、质量教育、培训、奖励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等。

2.2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为检查和评定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管理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和标准所需的费用。其包括原材料检验、过程检验、产品的检验和试验费用等。

2.3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交用户前由于自身的缺陷造成的损失, 及处理故障所支出的费用之和。包括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费、可修复废品的返工或返修损失、由于产品质量事故引起的停工损失、产品降级损失以及返工或矫正后的产品重复检测和试验的复验费用。

2.4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在产品出厂后, 因产品质量缺陷而引起的一切损失费用。包括诉讼费用、索赔费用、退换货损失、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用、降价损失以及由于产品质量缺陷而丧失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3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对许多企业来说, 实际上已成为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通用电气公司这家由大发明家爱迪生创办的百年老店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公司”和“全球最成功的公司”。 它提出的“质量管理, 人人有责”的公司信条深人人心, 世代相传, 成效巨大, 这主要是因为:

3.1质量成本管理是否合理将影响企业的收益状况

质量成本一方面是企业总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持续经营中不断发生的动态成本, 其直接反映出企业总成本控制的好坏以及相应的利润大小。

企业若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不仅需要向用户支付索赔费用、退货损失、保修费用这些显性质量成本, 也会因为质量缺陷导致信誉受损而造成客户流失、市场份额降低等隐性质量成本, 同时还可能造成企业未来收入的减少, 故会使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减少。

丰田汽车公司因为最近的“汽车召回”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不仅包括修复油门踏板的直接费用以及今后的促销让利, 还包括声誉上的损失以及相应的官司费用, 其全球召回行动对公司财务方面的影响总计可能超过50亿美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即使是著名的跨国企业, 也会因为其产品的质量问题带来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市场份额的丢失, 这将给企业今后的发展、企业能否走出质量问题带来的阴影划上问号。

3.2质量成本是战略性经营规划的重要考察因素

质量成本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可以量化的表现形式, 既是现代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战略策划的过程集中体现在成本上, 这就是将未来利润具体化的一种管理途径。

三家家电制造商格力、海尔和美的曾经都树立了以品质为主导的战略目标:格力95年实施精品战略、海尔84年开始树立优质观念、美的01年提出“品质领导一切”。然而, 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 由于各自战略落实程度的不同, 导致其产品质量出现差异, 进而各自对其品牌的未来发展规划分别进行不同的调整。

格力电器产品的质量优势, 已形成其核心竞争优势并赢得了较好的消费者口碑, 对品牌的拉动非常明显、成长迅速。格力公司虽然在预防、鉴定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但其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都相对较低, 一方面将其质量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 另一方面优质的产品也使其拥有了稳定的高售价和忠实的客户群, 保证了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

海尔电器曾以“砸冰箱”的方式来宣传其产品的优质, 但随后质量对品牌的拉动力逐步弱化、优势逐渐丧失, 转而将战略方向调整到以优质的服务为中心。海尔力争在预防、鉴定上的成本降至最低, 将资金主要集中于外部损失成本。这种质量成本管理方式适应了其以优质服务为导向的战略目标。

而美的电器起初质量战略执行落实不到位、市场维修率较高, 后执行“三五三规划”, 实行成本领先战略, 实现以价格拉动品牌, 同时以兼并收购、合资及相关多元化实现扩张, 以使美的在家电行列牢牢占有一席之地。

4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 较多管理者也知道质量影响着利润, 但只有在由于重大质量问题而引起成本增加时, 才会去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往往当管理者认识到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时, 企业已经损失惨重。其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4.1对质量成本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都是将重点放在保证产品的质量上, 而对随之发生的质量成本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控制, 从而造成了生产成本的不良增加, 使产品在价格上失去竞争力, 或给企业的利润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另一方面, 不少企业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时, 其关注点也仅停留在企业内部, 常常缺乏一些区分质量成果的手段和战略上的沟通, 很多质量管理计划简单而没有组织, 企业在质量改进方面进行了投资, 但所获甚少。

4.2难以准确识别和计量质量成本, 特别是隐形成本

由于质量成本的特殊性, 不少企业在质量成本核算过程中往往仅能挖掘出很小一部分, 无法涵盖全部成本, 这容易导致利润被高估, 使潜在的质量问题被忽视, 从而在企业管理中埋下了隐患。至于隐性成本, 更是难以被识别和正确地计量。测量出的失效成本和“真实的损失成本”之间往往具有“乘法倍数关系”。如果把真正的损失成本比作“冰山”, 则相对容易测量的显性损失成本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 而在海平面之下还隐藏着巨大的隐性损失成本, 如果忽视这一部分, 质量成本核算将会出现严重的错误, 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验决策。

4.3未与企业的战略需求相联系

有些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往往只集中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中一些十分有限的方面, 其质量管理目标局限在降低质量成本或者增加企业利润, 而没有被设计为适合管理高层的战略需求。大部分质量管理过程缺乏一种有效机制, 能让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日常的质量活动相联系, 甚至有时质量管理的结果会与战略 目标的实现发生冲突, 造成资源未能合理配置。

5优化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对策

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 需要以各类质量成本为核心, 建立质量成本框架, 进行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收益水平为战略视角的质量改进过程, 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5.1树立全员质量成本管理意识

“产品是载体, 质量是灵魂。”质量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劳动的结晶,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综合体现。质量成本管理过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 有必要将质量成本思想渗透到企业文化中, 使得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了解承担质量改进的责任。在质量成本控制中, 应将企业全体员工, 特别是与产品质量成本相关的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售后服务部门成员作为成本控制的主体, 在对员工进行优质奖励、劣质惩罚的同时, 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 将努力降低质量成本成为员工的自觉自愿的行动。

5.2对质量成本管理制定战略性规划

质量决定了产品的生存, 也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企业有必要为质量成本管理指定战略性规划过程, 并与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如果企业奉行的是低成本战略, 那么就要制定相应的低成本质量策略;如果企业目标是想凭借优质产品树立企业形象, 那么就需要把研制、生产和销售优质产品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若企业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 产品质量规划就应该侧重于那些影响当前与未来客户购买决策的因素;如果企业只是想提高某一产品的利润, 那么在产品质量方面就应该注重减少失误、消除非增值活动与浪费现象, 以降低质量成本。

5.3选择合理方法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为了高效执行战略性规划, 达到质量管理目标, 企业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去识别和分析问题, 帮助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5.3.1 帕累托分析

帕累托分析是一项将少数举足轻重的因素从大量微不足道的因素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在多数情况下, 相对少的原因会对总成本造成相对大的影响。在一项成本或价值中, 20%到30%的项目占用了70%到80%的成本或价值。为得到最大幅度的改进, 应该加大努力减少影响最大的因素产生的成本。该项技术根据某一个具体目标所对应的价值, 将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类。管理者可用帕累托分析来决定在哪一方面着重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活动。

5.3.2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是现有成本水平与过去成本水平的简单对比。按总费用以及按照作为适合未来应用的经营活动指示器的一个或更多基数的分数, 将与每种质量成本类别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相关的成本定期 (例如按月或季度) 绘制其曲线。

如果实施了质量改进, 是否能按计划降低质量成本就显得很重要, 但质量成本报告没有揭示出改进是否发生, 这就需要一个图表来描述质量改进计划是否得以实施。质量成本中各期间的总体趋势是否按正常方向变化?各期间是否获得重要的质量成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由一个显示期间内的质量成本的趋势图或表来提供, 通过标注期间内质量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评价质量计划的整体趋势。

5.3.3 标杆分析法

标杆分析是将本企业的产品、工艺或服务与所认为的本领域的竞争者或伙伴进行比较。标杆分析法可分为两种:结果标杆和过程标杆。在结果标杆中, 用“逆工艺”的方法来检验最终产品和服务, 聚焦在产品或服务的个性或业绩结果。而过程标杆则是关注一流企业如何实现其目标的。通过标杆分析, 企业模仿那些容易移植且比较重要的思想, 以更新改进方法, 提高自身的效益, 从而提高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

5.3.4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作为现代企业观下的一种新思维, 它将成本管理深入作业层次, 能比较准确地鉴别那些能够实现质量改进的作业。

(1) 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质量成本分配的原理。

作业基础管理将作业分为价值增值和价值不增值两种, 并只保留价值增加的那类作业。这一原则可被用于相关的质量活动, 作业基础管理反映的是质量成本的零缺陷视角, 通过作业基础管理, 企业能更轻易地识别和消除非增值的和无成本效益的作业, 从而减少资源的占用, 或者使原来分配在该作业的资源, 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作业中去,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这样就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周期性质量成本的改进。

(2) 作业成本法鉴别质量成本时的五步工作法。

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在他的《削减质量成本》一书中说, 质量成本不应该超过4%--5%。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 质量成本构成中各项成本的最佳比是:预防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10% , 鉴定成本占总额的40% , 故障成本占总额的50%。

许多事实证明, 改进质量能够提高一个企业的战略竞争地位, 因为改进质量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 增加市场份额和销售。如今, 质量成本已成为企业经营战略计划核心之一, 企业需要在质量与成本的博弈中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不断地寻找产品产生质量问题的根由, 寻找改进的机会, 减少质量事故带来的损失,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摘要:质量现已成为许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改进质量能够提高一个企业的战略竞争地位, 但不少企业对质量成本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或未与企业的战略需求相联系。企业需要在质量与成本的博弈中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不断寻找产品产生质量问题的根由, 寻找改进的机会, 减少质量事故带来的损失, 以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战略规划,作业成本法

参考文献

[1]郝黎坤.浅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6) .

[2]刘智英.质量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法的精妙结合[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3) .

[3]唐艳, 谢荣军.试论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中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科学与管理, 2008, (5) .

[4]张海霞.战略拓展下的质量成本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 (12) .

[5]林万祥.质量成本管理的发展与创新[J].财会月刊, 2003, (08) .

[6]刘雷, 刘乃友.质量成本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信息, 2009, (35) .

[7]黄维明.企业质量成本管理220问[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质量成本核算的思考 篇8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达到质量目标所实际支付或可能支付的代价。所谓实际支付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质量控制活动所付出的代价, 因此可将其称为质量控制成本;所谓可能支付的代价是指因实际产出的产品未能达到预期质量水平所付出的代价, 故可将其称为质量控制失败成本。质量控制成本和质量控制失败成本是质量成本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所以质量成本核算的内容也包括这两部分。在实际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 通常将质量控制成本分解为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 而将质量控制失败成本分解为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

预防成本。为防止产品低于质量标准而导致的费用, 如制定质量规划、新产品评审费、教育培训、工艺研究、质量报告等方面的开支。

鉴定成本。为确认产品是否达到了质量标准而发生的费用, 如对各项作业进行质量方面的计量、检测、审核、定级费等。

内部缺陷成本。产品出厂前发现缺陷而导致的费用, 如废品损失、修复费用、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停工损失、质量事故处理费及失去的销售机会成本。

外部缺陷成本。产品进入市场后被用户发现缺陷所导致的费用, 如保修费用、退货处理费、诉讼费、信誉受损而产生的机会成本等。

二、质量成本核算内容的分类

要对质量成本内容进行正确核算, 有必要对质量成本分类。从会计核算原则来分, 质量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显性质量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并已记入财务会计中的质量成本, 能从收益中得到补偿, 是一种有形的损失;二是隐性质量成本:是实际已经发生的损失, 但难以在财务会计中体现出来, 其价值不能得到补偿, 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损失。

三、质量成本核算原则

(一) 建立质量成本责任制

由质量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牵头, 实行分级管理, 全员参与的方式。在质量成本核查工作中, 要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责任, 定期对质量成本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 考核其质量成本指标完成情况, 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

(二) 质量成本效益原则

质量成本效益原则重要的是既要避免“质量不足”, 满足不了顾客的基本需要, 又要防止出现“质量过剩”, 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要确立合理质量观。一般来讲, 预防鉴定成本增加, 内外部缺陷成本则减少, 反之, 内外部缺陷成本就增加。从理论上讲, 最佳质量成本应是既能满足顾客正常需要, 又能为企业带来最佳经济效益的质量水平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通常是预防鉴定成本与内外部缺陷成本相等时的成本水平。

(三) 建立质量成本核算制

建立由财务部门具体负责核算质量成本, 采用以会计核算为主, 统计核算为辅的方法, 有些质量成本采用会计核算方法, 而有些需采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归集, 如停工损失、降级降价等, 反映实际收益减少的质量成本。因此, 质量成本责任制的各级负责人要参加培训学习有关质量成本的记录、统计、计算、分析和控制等技术方法和技能, 保证质量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

四、质量成本核算

目前, 会计理论学术界对质量成本核算提出了三种思路:一是把质量成本的核算与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分开, 单独设置质量成本的帐外记录, 设置成套的质量成本会计核算科目与单独的质量成本报表, 形成专门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从而提供完整的质量成本信息。二是在原有的会计科目中增设“质量成本”一级科目, 然后, 再设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四个二级科目, 并在各二级科目下按其内容设置三级明细科目。从而, 把质量成本核算与企业的日常生产成本核算结合起来。三是在现行的会计科目下, 按照质量成本的构成, 在生产成本类会计科目中设立必要的二、三级明细科目, 进行质量成本的明细分类核算。笔者认为,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产品质量竞争的日趋激烈, 对质量成本管理意识日益增强, 有必要将质量成本单独核算, 形成专门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但质量成本核算必须借助于管理会计核算方法, 因为质量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而显性成本如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等可以从会计记录中获取数据, 但隐性成本往往不列示在会计记录中, 因此财务会计无法全面核算质量成本。所以质量成本核算是借助于管理会计的有关技术方法, 对质量工作的经济性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的管理活动, 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质量成本的核算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部分:

(一) 显性质量成本的核算

显性质量成本是指可从企业会计记录中获取数据的质量成本, 因此可以按照财务会计核算的方法对显性质量成本进行核算。

1. 设置显性质量成本项目。

建立适合的质量成本项目, 是进行质量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于企业的性质、规模、产品类型的不同, 以及会计核算的管理体制不同, 质量成本项目有所不同。企业按照我国有关质量成本的定义及内容可设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四个一级科目。企业根据质量成本核算的需要在一级科目下设二级科目。如预防成本科目下设质量工作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管理培训费、质量评审费, 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费用;鉴定成本科目下设检验费、测试费、检测设备维护费、专职鉴定人员费用;内部缺陷成本科目下设废品损失、返修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分析处理费用、产品降级损失, 外部缺陷成本科目下设诉讼费、索赔费、退货损失、保修费用、产品降价损失。另外还可按照产品类别设置三级科目。

2. 建显性质量成本账。

依据显性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表开设显性质量成本核算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建立显性质量成本核算账簿。

3. 显性质量成本数据记录及收集。

质量成本核算记录是跟踪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事项和质量成本的全过程记叙。记录时可采用表、单、卡等书面形式记录, 记录的格式要统一, 记录要完整、规范。预防成本的数据由质量管理部门、产品开发、工艺等有关部门根据费用凭证进行统计;鉴定成本数据由检验和开发部门根据检验和试验的费用凭证进行统计;内部损失成本数据由检验部门、车间和销售部统计;外部损失成本由市场部和销售服务等部门统计。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的具体记录内容应包括:废品通知单和废品计算汇总表, 返修通知单和返修损失计算汇总表, 物资领用单和物资费用汇总分配表, 工资结算支付明细表、工资结算支付汇总表和工资费用汇总分配表, 折旧费用分配表, 其他原始凭证。有时, 要涉及到暴露隐含质量成本的统计表, 这部分多是统计记录凭证, 如产品降低价格处理损失报告单, 产品质量停工损失报告单等。要注意的是, 利用这些数据时, 一定要检查凭证上除了质检员 (有些是材料员) 签字外, 还要有质量成本员签字, 借以保证会计核算中质量成本数据的准确性。

4. 显性质量成本的计量。

显性质量成本可以从企业会计记录中获取, 但其与财务核算的口径并不一致, 因此我们必须对已记入财务会计中的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有关费用项目进行分析, 找出其中属于显性质量成本的部分, 即按上述质量成本数据的记录及收集的方法和内容, 由质量成本核算员与财务人员按月或季进行记录作为原始凭证, 然后再按上述设置的显性质量成本项目, 在质量控制成本、质量控制失败成本两个一级科目,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四个二级科目中分别核算属于各帐户的质量成本, 并采用财务会计中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法, 对发生的直接费用, 按产品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记入相关的明细帐户和费用专栏, 对发生的间接费用先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在各产品间进行分配后, 再记入相关的明细帐户和费用专栏。

(二) 隐性质量成本的核算

隐性质量成本是指由于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低劣而导致的机会成本, 它无法在会计记录中反映出来, 因此只能通过估计的方法进行计量。对隐性质量成本计量主要包括因产品出厂前被鉴定为不合格品而予以报废或返工造成推迟交货而失去的销售机会, 因产品降级、降价使客户对企业生产能力不信任而造成潜在的销售量下降和产品出厂后因质量问题客户欠满意而使市场占有率下降三方面。对这些方面的计量, 可以结合市场调查, 调查的内容包括客户对企业生产能力信任的程度、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客户未来对产品的功能有些什么需求。因此隐性质量成本可以用下式表示:

隐性质量成本总和=推迟交货额×H+ (客户对企业生产能力不信任的比率×总销售额+客户欠满意比率×总销售额) (1+K)

其中H—是因推迟交货而失去的定单比率

K—是根据经验确定的因某些客户对企业生产能力不信任、对产品质量欠满意而影响其他客户和潜在客户的系数。

(三) 质量成本分析

通过上述质量成本核算结果, 定期编制质量成本报告, 此报告可以是报表与文字陈述相结合的形式。根据质量成本账和质量成本报告分析目标质量成本的完成情况、质量成本的构成比例、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及质量成本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 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

摘要:质量成本核算是对质量工作的经济性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的管理活动, 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按会计核算原则质量成本可分为显性质量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两部分。显性质量成本是可以按照财务会计核算的方法对显性质量成本进行核算;隐性质量成本无法在会计记录中反映出来, 只能通过估计的方法进行计量。

关键词:质量成本,核算内容,核算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冬, 姜行远.隐性质量成本核算方法的改进[J].统计与决策, 2003, (10) .

[2]关玉荣.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J].商场现代化, 2005, (11) .

成本质量 篇9

关键词:质量成本;确认;计量;质量成本核算

在质量和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今天, 开展质量成本控制理论的研究, 无疑对提高企业质量经济效益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全面质量管理 (TQM) 是近年来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诸种久负盛名的大奖, 如美国的Malcom Baldrige质量奖, 日本的Deming奖, 均是授予公司的质量奖。

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堡姆主张把质量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与产品不合要求所造成的厂内损失和厂外损失一起加以考虑, 提出质量成本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产品质量的竞争, 而提高产品质量, 必然会增加一定费用, 使企业产品成本上升, 影响企业利润。如何处理质量与成本之间的这种矛盾无疑成为企业界关注的主要问题。而J.M.朱兰博士提出质量成本如同“矿中黄金”的著名比喻后, 企业界更加重视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一、质量成本核算的特点

质量成本核算与生产成本核算相比, 有以下不同点:

第一, 核算性质不同。生产成本核算方法必须按照会计制度和规定的成本项目核算规程进行。目前质量成本核算一般以统计核算方法出现, 数据主要是从有关原始记录和账册资料收集统计而来的。其本身的勾稽关系, 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不如生产成本严密。

第二, 核算的内容不同。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 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之和。质量成本包括研制、生产、销售、服务过程的质量费用。而生产成本是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费用之和。

第三, 摊配原则不同。生产成本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摊配的, 使用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两个科目, 而且费用的待摊和预提都有严格规定, 不能随心所欲。质量成本中有些费用的摊配是按收付实现制方式进行的, 即将当期发生的质量成本费用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二、质量成本的确认

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 企业发生的质量成本必须归属于不同的会计期间。质量成本定义为:为保证和提高 (包括开发) 质量所花费的全部费用, 及因质量保证和提高 (包括开发) 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认本期的质量成本, 根据权责关系, 企业有些支出, 虽然在本会计期间发生了, 但从收益归属期来看, 不能构成本会计期间的质量成本, 如企业预付的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培训费等;有的支出不是在本会计期间支付现金, 但它事实上应归属于本会计期间。为了准确核算企业的质量成本, 企业应按照权责发生之原则来正确区分和核算应归属与不同会计期间的质量成本。

三、质量成本的计量

在质量成本的计量中, 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 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质量成本的发生一般与现金的支出有关, 考虑物价的一般稳定性, 所以采用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可以准确的对质量成本进行计量。

在历史成本原则下, 成本是指已完成交易支付的代价, 代表资产或劳务取得时, 购买人主观所认定的价值。历史成本原则以成本作为计价及入账的基础, 除非有新的交易发生或消耗, 入账的成本就不再变动。按照历史成本计量质量成本的方法的主要理由是因为它们可以核实。

四、质量成本的分配

根据企业的情况, 确定个质量成本项目的成本动因, 采用作业成本法分配质量成本 (见表1) 。

作为费用分配依据的成本动因常见的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 执行动因。若某项作业被重复执行时, 每次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差别很小, 这时作业的执行次数即可作为成本动因。

第二, 数量动因。当某项作业多次执行中资源费用的消耗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若资源费用的消耗跟作业时间或其他数量量度存在近似的正比例关系, 这时称成本动因为数量动因。数量动因可表现为作业时间, 也可表现为耗用资源的体积、重量等量度。

第三, 强度动因。有些产品、劳务或顾客需求一些具有特殊性作业, 在作业执行过程中资源的耗费并不具备执行动因或数量动因的条件, 这时需要对作业作个别追踪记录, 直接把作业成本归属于成本计算对象, 这种成本动因称为强度动因。

五、应设置的账户

应设置“质量成本”总账账户。为了适应上述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的要求, 企业应设置“质量成本”总账账户, 用以核算产品质量成本, 汇集属于质量管理的各项费用和损失, 既包括实际支付的显见成本, 又包括经过计算而确定的隐含成本。

此外应设置以下二级账户:

第一, “预防成本”账户, 用来核算为了防止生产不合格产品所发生的费用, 借方登记费用的实际发生数。贷方登记月末分配转出数, 该账户月末无余额。

第二, “鉴定成本”账户, 用来核算为评定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发生的试验、检验和检查费用, 借方登记费用的实际发生数。贷方登记月末分配转出数, 该账户月末无余额。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都只属于显见成本。

第三, “内部损失成本”账户, 用来核算产品在交货前因未能满足质量要求而发生的损失, 借方登记费用实际发生数。月末将实际发生并应得到补偿的费用从贷方分配转出, 将不能得到补偿的费用与“质量成本调整”账户对冲。

第四, “外部损失成本”账户, 用来核算产品在交货后因未能满足质量要求而发生的费用, 借方登记费用的实际发生数。月末将实际发生并应得到补偿的费用从贷方分配转出, 将不能得到补偿的费用与“质量成本调整”账户对冲。

第五,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账户, 用来核算为客户提供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而发生的费用, 借方登记费用的实际发生数。月末将实际发生并应得到补偿的费用从贷方分配转出, 将不能得到补偿的费用与“质量成本调整”账户对冲。

第六, “质量成本调整”账户, 用来核算和反映实际发生但不需得到补偿的隐含成本, 贷方登记隐含成本的实际发生数。月末将其与“内部损失成本”账户、“外部损失成本”账户、“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账户下的隐含成本对冲, 该账户月末无余额。

以上账户都应该根据管理或核算的需要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 如按责任单位、产品类别、质量成本项目等设置。在计算质量成本时, 只需将上述前五个账户的发生额汇总即可得到企业一定时期的质量成本总和。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考核以后, 再将应当得到补偿的费用分配转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

总之,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市场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 同一行业多家企业参与竞争细分市场份额, 使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我国加入WTO导致开放程度和竞争强度不断增加, 企业之间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的竞争日趋激烈, 推广应用质量成本法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只要我国企业准确把握质量成本法的规律, 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这一先进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理论的精髓, 从内部着手控制质量成本, 深入挖掘即能以较低的质量管理投入, 节约高额的质量成本, 为我国企业赢得较多的利润。

摘要: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 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是我国企业现阶段面临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而应采取的重要措施。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注意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性, 既要提高质量又要防止过高的成本, 世界各国企业同样都面临这一问题。文章主要研究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 质量成本核算的内容和程序。

关键词:质量成本,确认,计量,质量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基于作业成本核算的目标成本管理[J].会计之友, 2007 (7) .

[2]、赵立三, 王丹.关于成本动因问题的理论探讨[J].会计研究, 1998 (6) .

[3]、于富生.作业成本计算与控制[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1997.

浅谈质量成本管理 篇10

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财务角度理解质量管理的结果,它不仅是降低成本的手段,同时也是提升质量水平和评估质量管理效果的有力工具。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它的内容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某变速器生产企业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原则,对质量成本各部分进行了如下分类:

(1)预防成本,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或发生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其成本项目包括质量管理工作费、质量评审费、质量培训费、质量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质量改进措施费等。

(2)鉴定成本,为评定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等所支付的费用。其成本项目包括实验检验费、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工夹量具费、检测设备维修、折旧费、工资及福利等。

(3)内部损失成本,产品交付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费用。其成本项目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返修损失、降级损失(让步)、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停工损失费。

(4)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发出销售后冈产品质量末达到规定的标准而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其成本项目包括质量保修费、质量索赔费、质量诉讼费、产品退换费、质量降价损失费、质量“三包”管理费。

2、质量成本管理实施

下面以某变速器生产企业为例,介绍质量成本管理的流程。首先,该企业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了质量成本管理流程,质量部作为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下发《年度质量成本指标》,按季度编制《质量成本分析报告》;财务部负责组织收集、审核和汇总各相关部门的质量成本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每季度向质量部提供《质量成本统计报告》。质量成本管理的流程按图(1)所示的工作程序进行:

2.1 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

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质量成本的最佳结构,使企业能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方法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好的产品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企业能立于不败之地。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还在于找出发生质量费用的因素和产生质量损失的原因,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依据,而质量改进的实施和取得的成果,反过来又可进一步推动质量成本管理的深入开展。

2.2 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质量成本分析时,经常进行如下对比:①实际与计划指标对比,说明计划的完成程度,揭示脱离计划的偏差,为进一步综合分析指明方向;②同种指标在不同时间内对比,比如本期与上期比,或本期与去年同期比等,可以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趋势,可以预见处于萌芽状态的薄弱环节和新生事物;③同种指标在不同条件下对比,便于发现薄弱环节,促进事物想有利方向转化;④有关指标之间相互对比,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认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平衡关系,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实质。

指标的对比统称为比较法。比较时因指标性质可表现多种形式,如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构成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排列图分析法、灵敏度分析法等等。重点说明一下构成分析法:在实际工作中,质量成本构成分析一般采用列表方法对质量成本各个项目和明细项目进行构成分析,计算公式是:某项目的结构比=统计期某项目发生数/统计期质量成本发生数*100%。质量成本构成分析结果,可以用直方图和圆形统计图表示,以便观察一定时期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与降低途径。

2.3 质量成本的最佳结构

质量成本的根本特点是要保证质量成本费用发生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所以,在确定质量成本标准时,既要考虑节约开支、降低质量成本,又要处理好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功能等方面的关系,通过质量成本分析,结合企业的具体条件,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在保证产品质量成本最低的前提下,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应占有合理的比重。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手段,并不是简单减少或增加质量成本费用,而是使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质量达到经济合理的程度。实践证明,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中的可控制成本(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和结果成本(内外部损失)两者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产品质量成本水平与可控制成本呈相同方向变化,与结果成本呈现反方向变化。因此,尽管由于行业和企业的情况不同,不可能确定质量成本最佳结构的统一标准,单依据质量成本最佳结构的分析,就能进一步研究质量管理状态,以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结构。如图2所示:

在图2中,以产品质量水平为横坐标,以质量成本为纵坐标,分别作出预防成本与产品质量、检验成本与产品质量、厂内外部损失与产品质量关系的曲线,以及质量总成本曲线,有助于进行定性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质量总成本是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厂内外部损失之和。在质量总成本的曲线上选取A、B、C三点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3、结束语

质量成本管理目前已在全国很多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开展。但是,大多数企业对质量成本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搞质量成本是额外工作负担,基本上只是利用统计资料为核算而核算,满足于上级质量管理检查的需要。

实践证明,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突出质量成本管理效果和效率上,如以ERP系统数据平台为基础,规范质量成本报表格式、口径及数据来源一致,形成完整、统一、共享的基础信息数据,实现实时价值化管理,同时满足各个管理层面的需要,为改善质量成本管理现状、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有效予段和依据。

摘要:明确质量成本的概念,熟悉质量成本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开展质量经济分析,是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能力,以适宜的质量水平满足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不断降低产品的总成本,以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之我见 篇11

⊙ 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质量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用货币形式来反映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情况和成效,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其重要意义在于:①通过质量成本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和各种质量损失;揭示企业在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企业在质量管理职能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企业推进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依据。②通过质量成本核算,可以洞察和正确分配各种质量成本,计算某一产品的总质量成本和单位质量成本。为编制质量成本计划,进行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成本责任考核,实施质量成本控制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质量成本核算的数据可靠性如何,对整个质量成本管理的成效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③通过质量成本核算,可以找出质量合格率和质量成本间的函数关系,以改善质量成本结构,从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性。④通过质量成本核算,可以促进企业内部质量责任跟踪,业绩评估。由于产品质量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形成的,涉及到企业各部门及各项管理工作,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趋于全面化、复杂化。开展质量成本分析,通过在企业范围内集中收集和核算同质量有关的一切费用,从而明确各部门在产品质量方面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为实行企业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提供了依据。另外,通过质量成本计算出的经济指标,是衡量企业经济状况的通用指标,使企业质量管理业绩有了考核和评价的标准,对内使企业管理者对其产品质量水平,质量成本结构有了直观的了解,对外为企业利害关系提供产品质量及管理方面的信息。同时,利用指标的可比性,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和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迫使每个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参与市场激烈的竞争。这要求企业要挖掘内部潜力,探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质量成本是企业总成本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质量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总成本水平。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可以衡量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寻求经济合理的、用户满意的产品质量,为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质量成本管理的构成与设置

质量成本是一种管理会计形式,它是从客观上进行成本分析,提出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分析的角度上来促进质量改进活动。质量成本分为内部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内部运行质量成本又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其中:①预防成本是指预防故障的费用;②鉴定成本是指为评定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实验、检验和检查的费用;③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④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交货后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⑤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就是为了获取顾客要求的客观证据而进行论证和证明所支付的费用。质量成本科目设置见图1;质量成本科目与会计科目关系见图2:

⊙ 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与考核

为对质量成本管理实施有效的管理,企业应抓好以下工作:①必须成立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并规定其职责和权力。②确定各质量成本项目及其分类方法。企业可根据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即研制设计——采购——制造——销售这四大环节中出现的主要质量损失费为线索,采用因果分析法来确定其相应的保证与确定活动费用,逐一确定各质量成本项目。③应规定各项质量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和各级质量成本报表的项目格式,以利于质量成本的归类统计分析。④应确定设计研制、采购、制造与销售各环节质量成本归口管理部门,分别组织本环节的质量成本统计分析,并提出需改进的问题点、措施和责任单位。⑤企业质量成本的总归口管理部门应负责组织工厂总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提出改进项目、措施、要求、完成期限和责任单位,并报企业最高管理者批准,行文发布实施。

如何对质量成本管理效果评价与考核,直接影响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实践证明,这种计划指标的管理方法,只适宜于国家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宏观管理,不适宜企业内部的微观控制。企业应通过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观察各项质量损失的大小及原因,审视各保证、确定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认真执行,以经济的观点寻找可调整、改进的目标及措施,一旦目标和措施确定就必须贯彻执行。考核重点应放在措施的执行上,否则目标无法实现,也无法验证措施的适合性,要有惩罚和奖励。

⊙ 质量成本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探讨 篇12

标准质量成本是物质生产领域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时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 其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质量成本, 仅包括产品的生产方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一定质量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以及由于未能符合该标准而产生损失之和。广义的质量成本则不仅包括狭义质量成本的全部内容, 而且还包括产品使用方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产品质量未能达到满意标准而承担的、不能向生产方求偿的费用。考察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时, 不仅要从会计信息提供者角度, 而且要从全社会包括使用者的角度来全面地加以衡量。因此, 本文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所做的解释是, 所谓会计信息质量成本, 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因未符合既定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 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为改善规定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其决策需要所追加的一切投资之和。

2 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内容

从会计信息的披露、传递和接收使用的全过程来看, 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可以划分为预防、鉴定以及信息披露、传递与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几部分。

预防成本, 主要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确保其会计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在质量管理教育和质量管理技术等方面所耗用的费用。主要包括提供者用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运行的费用;用于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责任心的教育、培训费用等。

鉴定成本, 是指为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对会计信息在传递给使用者前所进行的质量检查活动所发生的、由提供者承担的费用。主要是支付社会审计人员的审计费用。

披露质量成本, 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在对受其控制的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进行确认、分类、汇总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 因未能按一定质量标准进行这些活动 (简称“非标准披露”) 时, 信息提供者所遭受的损失。主要包括非标准披露超过标准披露鉴定成本部分;因鉴定过程中发现的非标准披露而造成对有关会计事项的调整所增加的人工、簿记费用;因舞弊造成的资产流失的损失。

信息传递和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 是指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在时间上迟于、数量上少于或因可比性的缺乏而不适合其决策需要时, 另行搜集相关会计信息所发生的费用, 以及对所接收的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的费用。

以上从成本的累积过程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进行了分类。如果从成本承担的主体看, 其中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信息披露的故障成本 (为行文方便, 将这三部分成本之和称为内部质量成本) 是由信息提供者承担的;而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 (下称外部质量成本) 则是由信息提供者承担的。

3 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测算

由于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是提供者和使用者分别承担, 因而, 信息提供者对测算全部质量成本缺乏内在动力, 即使强求他们那样做, 也必然导致外部质量成本的低估, 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内部质量成本由信息提供者测算, 而全部质量成本则由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测算。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来说, 测算工作宜由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 分别按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信息披露故障成本项目归集费用, 开支。定期或不定期地计算出内部质量成本。通过与前期比较, 评价内部质量成本开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说, 主要是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不定期地全面测算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可以是针对整套会计程序、会计制度来测算其质量成本, 也可以针对某一具体的会计程序, 如存货计价由历史成本法变换为现行市价法时, 就可以分别测算历史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具体方法先抽取一定数量的、富有代表性的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样本, 测算这些样本的内部质量成本, 便可得出样本总和的内部质量成本。然后, 再找出样本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将这些使用者的下列费用汇总:

因样本提供的信息少于使用者决策的正常需要而另行搜集相关会计信息的费用;因样本提供会计信息的间隙期迟于使用者决策需要而使用者提前收集相关会计信息的费用;因样本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对这些信息进一步加工或另行收集信息的费用。

以上三项费用的总和就是样本总的外部质量成样本。总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等于样本的总内部质量成本与总外部质量成本之和。通过对不同会计准则 (或会计制度) 、不同会计程序相应的质量成本的比较, 可以评价这些会计准则、会计程序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高低, 进而依据质量成本最低原则对备选会计程序进行选择。

4 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决策与控制

通过定性比较可知会计信息质量成本, 在完善信息质量标准下不一定比非完善信息质量标准下高。如果高的信息质量标准的采用所引起的外部质量成本的节省以补偿内部质量成本的增加, 以全社会角度来说, 仍然表现为社会福利的改善。由于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品, 它具有不可独占性等特点, 提供者为保证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所发生由他们承担的内部质量成本难以直接从使用者那里获得补偿, 因此, 他们缺乏主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并保证符合其要求的内在动力。此时,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出发, 通过修订、完善会计准则, 以推动高的信息质量标准的实施。

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控制量应分别不同的控制主体全面地进行具体分析:

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来说, 他们只能控制内部质量成本的一部分, 内部质量成本的鉴定成本, 信息提供者基本不能控制, 因之主要取决于企业规模大小, 业务量大小, 保证会计信息的符合性质量。为此, 信息提供者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首先, 应严格遵守会计管理机构所规定的会计原则或制度;其次, 应加强对财会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和责任心, 使其树立真实、中立地反映经济业务意识;再次, 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使会计信息的符合性质量建立在健全的制度保证基础上;最后, 应推行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

对会计管理机构来说, 他们所能控制的是会计信息的外部质量成本, 主要保证制度质量。外部质量成本, 是由会计准则 (或制度) 所决定的。因而,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首先应按照质量成本最低的原则, 充分调查研究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对信息提供者应向使用者提供哪些信息, 如何提供等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定。这种从会计准则层次, 以全社会角度的制度性控制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最有效的控制。其次,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亦应合理地规定对会计信息在传递给使用者前的质量鉴定原则和制度, 重视发挥社会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作用, 提高审计质量, 以保证会计信息合乎既定的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美) 埃尔登.S.享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87

上一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下一篇:可信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