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成本

2024-10-13

风电成本(共7篇)

风电成本 篇1

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 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为20GW, 居全国第五位。近年来, 甘肃省风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风电产业已初具规模和成效。但仍存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 制约着甘肃省风电产业的持续发展。

一、甘肃风电成本测算和风电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测算风电动态单位成本, 有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风电单位成本在整个项目寿命期内的情况。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风电动态单位成本模型为:

Cp:单位成本 (元/kw·h)

Cc:项目建设成本 (元)

i:将初始建设成本折算为年等额分付现值的资金回收系数 (贴现率为10%)

Cm:年经营成本 (元)

Cs:年维护费用 (元)

N:年发电量 (kw·h) , 用等效满负荷小时数表示

n:项目的寿命期 (年)

综合对甘肃现有风电项目的调研数据, 对甘肃风电成本进行测算。可采用以下基本参数: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2000, 项目寿命期20年, 单位建设成本8500元/kw·h, 年经营成本为建设成本的0.5%, 年维护费用为建设成本的2%。计算可得甘肃风电项目在寿命期内的风电动态单位成本为0.6056 (元/kw·h) , 高于目前的火电成本。

进一步对影响风电成本的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考察各种因素对风电成本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第一, 在影响风电成本的各种因素中, 发电量和建设成本的影响最大, 寿命期次之, 运行成本影响最小;第二, 发电量和寿命期的变化与风电单位成本的变化反方向, 初始投资、运行成本的变化与风电单位成本的变化同方向。影响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是风速和风电机组性能, 影响初始建设成本的主要因素是风电机组价格, 风电机组基础、联网线路、土地占用、基础设施等项目辅助设施费用对初始投资也有一定影响。其中, 决定风电机组性能的技术参数是额定风速、风速有效利用范围和轮毂高度。相关研究表明:风速、风电机组额定风速和轮毂高度、风电机组价格对风电成本都有显著的影响。

二、我国风电定价机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 我国风电产业开始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风电定价机制也随之不断调整。

初期示范阶段 (1986-1993年) , 此阶段风电装机累积容量为4200kW, 风电发展的特点是利用国外赠款及贷款, 建设小型示范电场。政府的扶持主要是在资金方面, 如投资风电场项目及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 风电电价水平基本与燃煤电厂持平。

产业化建立阶段 (1994-2003年) , 上网电价由风力发电厂与电网公司签订购电协议, 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批准后, 报国家物价部门备案, 因此, 风电价格各不相同。最低的仍然是采用竞争电价, 与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相当, 从初期示范阶段到产业化建立阶段, 电价呈现上升趋势。

规模化及国产化阶段 (2003以后) , 这一时期中国在风电电价政策方面属于招标电价和核准电价并存。2003年, 伴随着首期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的开标, 招标电价第一次被确立为我国的风电定价机制。依据有关政策, 装机容量在50MW以上的风电项目要以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的形式出现, 即风电价格通过招标方式产生, 最终根据招标结果确定。由于政策没有排除装机容量在50MW以下的风电项目采用招标电价的可能性, 所以一些省区级风电项目也模仿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 采用了招标电价。中标上网电价偏低, 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实现风电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初始诉求落空。低价制胜的招标电价形式, 会使各投标商为了优先抢占优质风能资源而不顾项目真实的技术经济参数, 在投标中进行非理性混战。在我国这样一个电力市场垄断程度很高的国家, 低价制胜必然会导致投资主体单一化。民营企业的身影在前三期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曾经出现, 但在第四期招标中, 民营企业终因有限的财力无法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而全线退出, 外资企业更是转为观望状态, 投标商已是清一色的国有能源公司。风电特许权项目推出伊始的诉求之一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产业链下游起为风电产业引入竞争机制, 但由于低价并不是所有竞争者都能承受的, 这个诉求便不可避免地落空, 风电项目的竞争机制也随之失去了载体。偏低的中标上网电价使中标项目的投资回报普遍不足, 进而使整个风电产业链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甘肃风电项目投资回报分析

文章选取甘肃酒泉风电基地玉门昌马风电场2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为分析实例。该项目距离现在时点较近, 与其他在甘肃的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的风能资源情况比较接近, 在各方面都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从玉门昌马风电场项目的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可以看出, 该项目的主要财务指标都是偏低的。以内部收益率为例, 该项目的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6.54%, 没有达到电力行业8%的全部投资基准收益率;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6.13%, 也没有达到电力行业10%的资本金基准收益率。

决定投资项目投资回报的是现金流。风电项目的现金流入来自并网风电的销售, 由发电量和上网电价决定;风电项目的现金流出来自各种费用, 包括初始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利息支出。此处选取初始投资这个影响风电成本的最主要因素, 也是决定风电项目现金流出的最主要因素, 以及项目发电量和上网电价这两个决定风电项目现金流入的最主要因素, 对玉门昌马风电场项目进行单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测算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和资本金内部收益率的变化。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要使项目的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达到8%, 且同时使项目资本金的内部收益率达到10%, 则项目初始投资要减少约25%;项目发电量要增加约20%;项目上网电价要增加至少25%。可见, 玉门昌马风电场项目回报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

在这种情境下, 风电产业链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首先, 风电项目投资回报不足, 使得风电产业链下游举步为艰, 使风电产业失去滚动发展、良性发展的能力, 并严重挫伤了社会资本进入的积极性。其次, 过低的上网电价不但使风电项目不能提供所得税, 起不到促进项目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再次, 我国目前的风电设备制造业正处于成长阶段, 其发展甚至需要政府提供财税政策、人才培养和公共研发平台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 一不掌握能够显著降低成本的技术储备, 二不具备轻松承受低价的资金实力, 三不拥有太多与用户讨价还价的砝码。过低的上网电价最终将不断挤压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盈利空间, 存在压垮国内新兴的、竞争能力还很微弱的风电装备制造业的风险, 风电产业链上游将难以为继。风电成本由于风电设备本地化步伐缓慢而难以下降, 又反过来使得风电项目投资回报不足的问题难以改善。

甘肃风电项目投资回报不足, 显然是由风电成本偏高和价格偏低造成的。要从根本上实现风电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降低风电成本、提高风电价格。

四、甘肃风电成本降低途径探讨

(一) 加快风机制造技术的发展, 推进风电设备本地化进程

大型风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一直是风电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风电机组价格占初始投资的比例在75%左右, 极大地影响着风电成本。我国在兆瓦及数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整体设计、整机组装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 还存在很大不足。同时, 风电机组配套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国内相关零部件研发、制造方面处于起步阶段, 都需要进行科技攻关和研发。由于我国风电设备现有制造水平远落后于市场对技术的需求, 因此, 随着我国风电规模的扩大, 就只能依赖于从国外购买大型风电设备。

只有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提高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设备的制造能力, 大力推进风能发电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降低风电设备成本, 提高市场竟争力, 才能保障风电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风电产业技术含量高, 涉及学科多,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有自主开发的技术支撑。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 就涉及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微电子、自动控制等多种高新技术, 应当列入国家计划, 鼓励国内科研机构和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加大对风电设备 (特别是大容量风机) 的科研投入, 组织跨行业联合攻关, 以加快突破技术瓶颈, 尽快研制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设备。同时, 要在国家的支持下, 促成多部门的联合开发。

(二) 选择风能资源好的地方建设风电场

风能资源是一个地区的风能储量状况, 风资源的好坏影响着风电成本。风速对风电成本的影响很大, 平均风速增大, 风电成本减小;平均风速减小, 风电成本增大。选择具有优质风能资源的场址建设风电场是降低风电成本的一个先决条件。在甘肃省, 风能资源越是丰富的地区往往越是经济不发达、远离城市、基础设施差、交通运输距离长的地区, 其较高的工程配套费用会增加风电项目的总投资, 这稀释了风能资源丰度对于降低风电成本的作用。虽然甘肃省既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又具备优越的地理和经济条件, 但在开发风能资源的过程中, 仍然需要秉持优中选优的原则,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电成本。加快建立完备的风能源数据库。

(三) 提高年资本回收率

年资本回收率表示风电投资者须要从其投资中收回的利润。该指标受到现时利率、预期的通货膨胀及预测的投资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在利率和通货膨胀一定的情况下, 只有通过政府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经济上的补贴来部分抵消它们的影响。各国的实践经验证明, 政策性调节是各国风电发展的必由之路。降低年资本回收率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尽可能减少投资风险。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风力资源预测、风场环境分析、发电潜力估算、提高风力机可靠性等工作获得合理解决。

(四) 拓宽风电项目融资渠道

利息费用影响风电成本。我国目前的风电场建设, 其资金来源80%左右依靠贷款, 20%左右是自有资金, 利息费用非常高。从我国目前形式看, 贷款利率较高, 而利率降低是有限的, 如何解决利息高、还贷成本高的问题, 除期望利率降低外, 还要寻找新的途径, 拓宽风电项目的融资渠道。

五、完善风电价格形成机制

从本质上分析, 风电价格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价格管制问题, 其内在机理存在着一些规律性。首先, 合理的风电价格应能准确反映风电成本构成与需求变动的关系。其次, 常规电力生产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完善风电价格形成机制的关键, 是长远目标。再次, 从现实角度来看, 实行价格补贴是在电力生产的外部性没有内部化的情况下, 形成合理的风电价格机制的实质内容。最后, 市场化价格管制比直接行政价格管制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代表着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

完善我国风电价格形成机制, 应该在坚持电力管制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基础上, 立足现实, 放眼长远, 明确目标, 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推进。从近期来看, 要立足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实际, 针对我国风电价格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以培育风电产业基础和提高风电产业竞争能力为目标, 不断优化风电价格管制手段和措施, 提高风电价格形成机制的科学性。具体抓好特许权招标完善工作, 合理调整风电项目的审批分工和统一风电项目优惠政策, 建立与化石能源稀缺程度相联的长期的电价联动制度, 不断完善影响风电价格形成的配套政策等。从长远来看, 要认清构建完善的风电价格形成机制关键不在风电本身, 而在常规电力生产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应着力研究和推进以排放权交易制度为核心的节能减排机制的建立, 在促进整个电力价格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最终实现风电价格的市场化。具体做好加快研究和建立我国排放权交易制度和交易市场工作, 以加强法律体系和交易规则建设来规范排放权交易框架, 创新排放权交易产品和交易形式, 加强排放权交易的行政监管体系建设等。

本文系2010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建设国家级风电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文章针对甘肃风电产业的发展面临投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矛盾, 结合甘肃的实际情况和风电产业的普遍规律, 提出了降低风电成本、提高风电价格的具体对策, 以期解决甘肃风电项目投资回报不足的问题, 从根本上实现甘肃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肃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成本,价格,对策

参考文献

[1]李俊峰, 高虎, 等.中国风电发展报告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2]沈又幸, 范艳霞.基于动态成本模型的风电成本敏感性分析 (J)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9 (2) .

[3]韩明.江苏风电产业若干问题研究 (D) .江苏大学, 2009.

[4]王正明.我国风力发电产业链的培育与发展问题研究 (D) .江苏大学, 2009.

风电项目采购成本控制分析 篇2

要突破这一瓶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一方面是提高风电项目的利润, 给投资者以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则是从成本控制入手, 降低该项投资的投入成本。提高风电项目的整体利润这一措施的操作难度比较大, 而且容易引起消费者的不满情绪, 成本控制就成为了优先考虑的选择, 成本控制可以从缩短施工期、提高工作的效率、控制项目的采购成本等方面采取具体的措施, 本文主要是对项目的采购成本控制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风电项目采购成本控制途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采购物品或服务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把握所需资源的市场状态, 一方面为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充分发挥采购预算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进行资源采购时, 由于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分析, 采购工作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节约采购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

对于风电项目的风电机组等关键设备和物料的采购调查,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媒介, 在可以接触到的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从事调查工作。通过互联网对供应商的产品、规模、商誉等进行调查, 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比较和对比。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调查和分析可以大幅度降低该项工作的成本, 缩短市场调查和分析的时间, 最终达到降低采购成本和仓储成本的目的。

2、编制采购预算和制定采购计划

科学合理的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 可以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 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采购计划和采购预算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有效的结合和运作可以为项目的采购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控制项目的采购行为, 保证项目的顺利正常运作。项目采购预算和计划的双层控制, 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项目的整体成本尤其是采购成本。

风电项目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的编制, 应在充足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本风电项目的具体条件进行编制和制定。

在采购预算的制定过程中要坚决做到以下几点: (1) 预算细化, 编制采购预算时, 要将采购项目明细化, 尽量保证采购过程中每一项采购都有据可依; (2) 预算精确化, 风电项目的采购预算编制应尽量做到预算数额的准确性。只有精确数值才可以为采购活动提供借鉴和帮助。

风电项目的采购计划制定要做到: (1) 采购计划与所采购内容的“价格波动”相结合。了解所采购物品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在此基础上选择价格成本较低的采购时机编入采购计划, 做到恰好在该物品价格低的时候进行采购, 充分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2) 采购计划与采购内容的“配套整合”相结合, 以整合配套采购内容, 增大采购批量。对相同或相似的采购内容, 或地理位置临近的采购内容都可以尽量安排在一次进行采购作业, 以扩大采购批量, 减少采购批次, 这样不仅可以取得规模采购的价格优惠, 还可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采购成本、仓储等费用的目的。 (3) 采购计划要与采购内容的“价格预算”相结合, 采购计划的编制要参考和依据采购预算,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采购成本的降低。

3、设计和优化采购组织、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合理完善的采购组织可以有效的制约和激励采购人员、协调人员关系、提高采购的效率和整体凝聚力。而挑选优秀的采购人员以及对采购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 保证风电项目的顺利进行。

风电项目的采购组织设计可以考虑采取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 (如图1所示) , 根据风电项目具体采购要求将采购人员进行, 每组选拔一名组长。组长主要负责采购的日常工作和一般的决策行为, 并保证采购工作按照采购计划顺利进行。

采取直线职能制采购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采购员工的控制和管理, 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沟通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充分发挥采购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项目采购人员的选拔是风电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工作。由于风电项目的特殊性质, 要求风电项目的采购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气质、较强的沟通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开朗的性格和一定的市场调查和分析能力之外, 还要具备相应采购内容的专业知识等要求。

4、其他方面

降低风电项目的采购成本, 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如:招标、租赁、优化供应商关系、合理使用第三方采购等, 都可以起到降低风电项目采购成本的作用。

风电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风电项目持续、快速发展的保障, 而风电项目采购成本的降低是控制项目成本的基石。本文主要对风电项目采购成本的控制进行了简要分析, 希望可以为风电项目的实施和发展提供点许指导和借鉴, 以促进我国风电项目的快速发展。

摘要:风电项目不仅项目工期长、回报率低, 而且需要较高的投资额并要面对较大的风险。风电项目的特殊性质要求我们必须在项目的成本管理, 尤其是项目采购成本方面加大管理和控制力度, 以保证风电项目的顺利正常运作。本文从风电项目出发结合项目管理, 对如何进行风电项目的采购成本控制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风电项目,项目管理,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赵道致、王振强:《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鞠颂东、徐杰:《采购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

风电成本 篇3

风电由于其资源清洁和无需投资燃料成本的特点使得具有重大环保意义,风能是一种完全摆脱了石油和天然气存在的安全,经济和环保的本土能源,同时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电源结构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一方面是风电场一经完工,发电成本固定。因此研究风电的供给函数,以及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对有效激励风电场投资和相关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上风电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输电系统成本的增加。并网型风电场需要与电网并联,因此并网成本也是海上风电的一笔不可忽略的支出。关于电网运营商和风电开发商两者由谁来承担系统集成成本的责任众说纷纭。

系统集成成本由并网成本,电网加强成本和系统运营成本构成。因为它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的重要成本组成,风力发电场虽使用传统功率较小的发电设备但是需要调度远程资源[1]。人们广为争议多大程度上系统并网成本应当认为是发电成本(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的一部分。Auer等人主张为了不违反分类计价,电网加强应当是电网运营商的责任。在海上风电并网情况下,相应的成本首先应当由电网运营者承担。与此相反,Barth等人发现,浅并网成本和深的增强成本是一样的,都承担可再生能源资源发电者为了维护经济有效性[2]。很明显,不同成本分配的经济效果需根据不同的评估标准进行。

在政府政策大大激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形势下,主要的成本分配问题产生。本论文从用户角度分析在不同成本分配机制下的成本效率,从国家经济观点出发,设定一种形式关系来描述不同并网成本分配的总成本(可再生能源政策),定性评估电力消费者的转移成本(补贴)。主要研究不同并网成本分配方式对海上风电的供给函数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各自的转移成本和生产者剩余有什么作用。

1 风电并网的长期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支付的成本:

Mc=dTc/dQ (1)

Mc为边际成本;Tc为总成本增量;Q为产量增量。从数学意义上讲,边际成本表示总成本曲线各点的斜率;从经济意义上讲,边际成本等于产量的单位增加引起成本额外增加的数值[3]。风电因为受到区位因素和时间的影响,其供电潜力相差较大,因此风电的长期边际成本因为不同区域的风潜能的不均衡分布而有显著差别。由于风力发电的基础设施费用是并网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把并网成本作为长期边际成本的一部分,这个差异将会更加明显。

从单纯的经济学角度来看,电能生产的长期边际成本和电能的预期市场价值是发电投资的关键影响因素。某种意义上,风电的长期边际成本,从静态角度看,包括特定资本成本和运营成本。总投资成本由特定投资成本,预期生命周期以及投资周期和规模决定。运营成本包括计划维护、维修、土地租金、保险、管理。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将风电长期边际成本的影响因素采用量化指标表示,得到风电的长期边际成本模型如下:

LRΜC=βBΙΝVΤ+BVARΟΜ(2)

β=Ζ(1+Ζ)LΤ(1+Ζ)LΤ-1(3)

LRMC:风电的长期边际成本;

β:资本回收率;

T:满负荷小时数;

BINV:投资成本;

BVAROM:运营和维护的可变成本;

Z:利率;

LT:折旧时间。

从社会福利角度分析风电供给函数,在政策驱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大的发展过程中,福利经济效益的量化模型用传统的方式来描述消费者支付不同资源来源的电能产品的意愿,同时生产者希望可以以差异化的电价供给电能产品,并获得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思路难以实现。基于上述原因,来自风电的用电需求要大力依靠激励机制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当前情况下,需要从分析可再生能源资源发电的外部成本和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入手,充分考虑一个可行的方法来估算消费者剩余,同时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对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风电并网激励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2 风电的供给函数

为了得到风电电力产品的供给函数,有效的风电容量根据特定的长期边际成本排序,将已贴现的或特定区域的并网成本加入到阶梯式的成本曲线中。根据不同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得到风电的长期边际成本用C1和C2表示,不同的成本分摊机制对不同风能潜力的调度顺序各异。

C1:情形1的长期电能生产成本,包括并网成本,并网成本由风电开发商承担;

C2:情形2长期电能生产成本,不包括并网成本,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承担;

FIT1,FIT2:上网电价;

Q:配额;

MP:风电的市场价格。

图1描述在两种不同并网成本分摊情况下的风电供给函数,虽然长期电能生产成本相等,但是根据不同区域分布的风电潜能不同,具有差异化的并网成本。

3 风电开发商的生产者剩余

并网成本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来讲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门槛。如果风电开发商预先支付并网费用,则并网成本计入长期边际生产成本中,如果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承担,这个费用将以税收的形式社会化[2]。

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得到的收入减去成本,即企业赚取的利润。生产者剩余是除了消费者剩余之外的另一个决定经济剩余的因素。在一个具有补贴的市场中会产生生产者剩余,相比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产生的社会价值较低,同时生产者剩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转移成本,而因为政策的原因致使转移成本较低。并网成本分摊方式是影响风电开发商的生产者剩余的重要因素之一。

情形1:并网成本分配给风电开发商:

当并网成本由风电场运营商承担时(情形1),根据公式4,生产者剩余来自长期电能生产成本C1和个体风电场的长期边际成本的差值。生产者剩余在图2中用阴影图案标出。

ΡS1=i=1n(C1-LRΜC1)*qi(4)

ΡS1=i=1nqi(5)

PS1:情形1中风电开发商的生产者剩余;

LRMC1:个体风电场的长期边际成本;

qi:个体风电场的装机容量;

n:风电场机组数量;

PS2

情形2:并网成本分配给电网运营商:

当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承担时(情形2),根据公式5,会导致较低的长期生产成本和生产者剩余,具体描述如图3

ΡS2=i=1n(C2-LRΜC1)*qi(6)

Q=i=1nqi(7)

PS2:情形2中风电开发商的生产者剩余;

4 电能消费者的转移成本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情形2的生产者剩余低于情形1。但是并网成本应当主要由电网运营商承担,并最终传递给电能消费者。在情形1中,根据公式6和图4可知,转移成本可以根据长期生产成本包括特定资本成本、市场价格和发电量实现。

为了限制转移成本的量级,设计不同的推广方案来模拟阶梯需求曲线,根据不同的技术水平、发电规模或资源的可用程度提供不同等级的上网补贴。

TC1=(C1-MPQ (8)

TC1:情形1的消费者转移成本;

MP:风电的市场价格;

在情形2中,当并网成本通过电网运营商传递给用户时需要考虑转移成本。主要包括净边际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与发电量Q,个体并网的特定资本成本的总和以及与垄断电网运营商的租金有关。为了使图5具有更好的可见性,把图5中的特定长期并网成本向上边际移动。

ΤC2=(C2-ΜΡ)*Q+i=1n(qi*GCireg)(9)

TC2:情形2中的消费者转移成本;

GCi·reg:个体并网的特定资本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承担);

5 转移成本节约

根据图5,情形2的并网成本分摊方式会获得较低的总转移成本,这些转移成本节约根据公式9得出。

ΤCS=(C1-C2)*Q-i=1n(qi*GCireg)(10)

如果边际并网成本随着调度量的增加而增大,且纯生产成本不会不均匀地下降。风能在纯生产成本方面有差别,这个差别主要由满负荷时间的不同造成,而并网成本主要依赖于现有电网中到合适连接点的空间距离。并且后一个影响处于支配地位,根据情形2的分配情况,成本节约有望实现。

从定性角度看,根据图5描述,相比公式9,低估了潜在转移成本节约。因为并网的总成本有望更低,当海上传输基础设施投资通过规定的技术标准说明被执行。相比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商,通过联合连接设计和较低的资本成本,成本节约可以实现。

6 结论

分析结果证明:根据风电供给函数的特点,若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来承担,则会产生较低的生产者剩余并且致使电力消费者获得更低的转移成本。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风电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来承担是对其有利的,根据成本构成和垄断规则应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如果并网成本显著影响供给曲线的斜率,如果可用补贴量考虑调度的潜力,它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并网成本,这些补贴中的高份额用在了生产者剩余的以免风电开发商承担费用。

2)如果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承担,效率标准将通过监管机构强加给关税。

3)要求投资回报率相比管控垄断,要求投资回报率对风电生产商来说很高。

4)相比具有竞争意义的独立风电,协调相邻风电场并网会更加有效地节约成本(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次加性成本结构)。

在公众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持支持态度的环境中,消费者财政转移的效能成为最有优先权的主题。如果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来承担,将会以税收的形式转移给电力用户。相反,如果风电开发商来承担这个责任,消费者需要负担经济。另外,风电开发商比输电系统运营商有望获得更高的可用资本。

摘要:根据风电间歇性特点,分析不同的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对风电供给函数的影响。基于并网成本是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风电生产商和电网运营商的成本分配责任界限,和不同的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对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证明:若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来承担,则会产生较低的生产者剩余并且致使电力消费者获得较少的转移成本。

关键词:风电,供给函数,并网成本,转移成本

参考文献

[1]肖创英,等.欧美风电发展的经验与启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26-39.

[2]马光文,王黎.确定两部制上网电价的长期边际成本方法[J].电网技术,2002,26(9):51-54.

3D打印将助风电成本降低20% 篇4

目前,美国能源署(DOE)正在通过3D打印模具研制风电机组叶片。一款刚刚完成气动设计的叶片,将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风电场内的机组如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来提高发电效率。预计到2030年,3D打印技术可降低风电成本20%。

采用3D打印技术,可能会缩短风电机组的生产时间,并节约制造成本,进而降低风电的成本。

叶片的3D打印有希望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研究尾流的气动特性。在风电场中,许多风电机组非常接近,对彼此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同时,大规模利用风能的途径又是将许多风电机组安装到一起。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能源部与Sandia国家实验室、Oak Ridge国家实验室、TPI复合材料和Wetzel工程公司合作,对使用3D打印模具生产缩尺寸叶片的过程进行跟踪。为研究利用3D打印技术开发更低成本的风机叶片,美国能源部投资100万美元。另一方面,在缩短风电机组生产时间和降低制造成本的问题上,3D打印叶片模具也是一个重要的进步。目前,叶片长度平均超过50m,而且还需要足够高的强度来承受巨大的载荷,因此叶片生产流程是高能耗、高成本和高耗时的。通常需要一用一个阳模来制造叶片模具(阴模),再用阴模来制造玻璃钢叶片。引入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将第一步取消,降低制造成本,并给研究人员以时间和自由,来对新产品的性能进行试验,并提高设计的灵活性。

风电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分析 篇5

关键词:风电项目,项目成本,成本控制

随着政府优惠政策的不断拓展,众多企业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纷纷投入到风电领域中来。根据数据显示,从2004—2014 年短短的十余年间,中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从74万千瓦,暴增到75324. 2 兆瓦,一跃成为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为加强风电项目管理,规范风电的产业发展和保障并网运行,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中国风电产业中因快速扩张所导致的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市场竞争加剧。在诸多影响风力发电成本的因素中,项目建设成本最为关键。

1 风电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主要环节

风电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面临两个主要环节的考验,一是设备的采购、制造、运输环节,二是土建施工、机组吊装调试环节。风电机组的选择受风电场风资源状况、自然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吊装条件等多方制约,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前提下,选择经济上切实可行的风电机组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在计划的工期内高质量完成施工安装及调试任务是风电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1. 1 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

设备采购、制造、运输环节: 风电机组的正确选择,是解决合理高效利用风能资源的关键,是风力发电项目发电成本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因为风机发电设备的选择同时决定项目建设成本的高低和今后的发电量的多少。良好的风机选型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选择一个最佳契合点。风电场配套设施成本所占比例仅次于风电机组,降低风场配套设施成本,也会对风电成本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风电场配套设施成本控制也存在与风机同样的问题。机组选型、设备招标、合同谈判和签订是控制采购环节成本的主要手段。这里面,由于风电机组在运输中难度大,成本高,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路线需要在设备选型中充分考虑,同时在合同中明确设备监造也是有效控制设备质量和整个项目工期的有效方式。

1. 2 土建施工、机组吊装调试环节

编制合理的施工成本计划,是保证资金合理供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关键,也是保证整个风电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风电场的施工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不但时间紧、任务重,还要面临无场院施工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更加需要科学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如何控制工期成本是贯穿于土建施工和机组安装调试始终的。

2 风电项目成本控制现状

2. 1 成本控制的模式和层次不一

目前,风电场投资者主要是火力发电项目投资者和风电设备制造商。前者基本按照火力发电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模式进行成本控制,但该模式尚不能适应风电项目特点; 后者基本沿用设备制造成本控制模式。

2. 2 项目的成本控制模板不健全

一方面,风力发电在我国只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项目管理的经验不丰富; 另一方面,风电机组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但由于当今设备制造厂家众多,产品技术、质量、价格差别很大,而验证一个风电机组的优劣要至少几个完整运行年的结果; 还有,项目选址自然条件也多种多样,从沿海到高原,从东部到西部,从平原到丘陵。这些导致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控制模板。

2. 3 成本控制的风险管理难度大

由于项目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不确定性事件的概率大。由于风电场的运行需要表面风机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风电场的占地规模都比较大,平均每平方千米能建设的装机在6000 千瓦左右,而国内普遍风电场的规模在5 万千瓦,占地约8 平方千米。如此大的占地,风险管理的难度非常大,发生偷盗、火灾、水险以及在建设和安装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基础处理遇到特殊情况的概率也大。再有,风电场区域的拆迁、占地等牵扯的面也很广,如不能妥善处理,不但影响工期,对成本控制的影响也很大。

3 风电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3. 1 优化组织结构

( 1) 公司管理层。为项目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并对项目管理全过程实施监控; 围绕项目管理的需要设置管理部门及业务岗位,使其形成覆盖全部工程项目的业务系统。

( 2) 项目管理层( 项目部) 。在公司的领导下对项目在现场实施阶段进行全面、全过程管理,是项目管理在现场实施期间的组织、指挥机构。

( 3) 作业层。具有项目管理施工作业保障功能的专业队伍或要素提供部门,按专业化分工或生产要素分类进行组合,由企业作业层或企业外部的分包单位在分包合同环境下组成。

( 4) 风电企业应建立面向多个子项目同时展开的管理机制,包括综合策划、资源平衡、项目支持、 项目监控、项目激励及约束机制五大系统。风电企业总部各主管部门应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及管理职能为项目管理提供服务和支持。

3. 2 做好项目成本计划编制工作

风电企业成立的时间不长,对于成本管理缺乏经验,因此做好编制项目成本预算计划编制工作非常重要。因为计划编制是做好项目成本管理的开始,项目成本预算的中心任务是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各个作业的成本定额。

编制成本计划是进行项目成本过程控制和项目成本绩效考核的标准。成本核算是反映项目的实际成本,为了进行分析对比,必须保证项目成本预算与实际成本口径一致,这就要求成本预算人员与财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根据项目招标文件、项目设计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确定成本预算、管理、核算对象。项目成本预算要考虑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在进行作业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理可行的最优方案,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将目标在施工环节上落实,可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成本意识。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工序设置工程成本预算、核算一级科目,并按此组织标后预算和会计核算。预算与核算的同级科目的内涵与名称均须一致,按照工程作业程序汇集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机械作业、制造费用等。

3. 3 加大项目成本控制的力度

项目成本控制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使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包括前期的勘察设计等各种成本、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成本、管理费用、借款利息等。作为风电企业,项目主要成本是装机设备使用费、材料费、分包成本、测量费、现场管理费等。其中材料费、装机设备使用费、分包成本为直接成本,测量费、现场管理费等为间接费用。从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来看,控制成本费用的重点在于设备使用成本、材料费,应对全部自有装机设备实行单机核算、对全部外租设备台班油耗或实际工程量考核。

比如,工程物资材料的成本控制方面,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经理部应组织物资部门与财务部门互相沟通,由物资部门提供材料清单,由财务部在会计账套中设置原材料的辅助核算,及时录入材料统计、入库、领用、核算的各种数据,便于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部、物资部、合同部等部门应抽调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仓库,了解供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降低材料供应成本、周转次数的建议和措施,以加速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成本。

3. 4 完善项目成本考核制度

项目成本考核,就是工程完工后,对各成本管理单位在成本控制中的功过得失进行评审。成本考核的目的在于表扬先进、批评落后,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成本管理。

风电企业的项目考核可以分为企业总部对项目经理的考核和项目经理对项目管理层各部门、班组的考核。企业总部对项目经理考核以标后预算为标准,项目经理部内部考核以项目成本计划为标准。通过考核,督促相关人员、相关部门努力控制成本,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风电成本 篇6

1 风电项目施工前的成本控制

1.1 分析宏观环境

风电项目的实施需要稳定宏观环境的支持和保障, 现今,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项目管理难度也开始逐渐的增大, 针对新型风电项目的实际管理, 需要对相应的经济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相应制度等进行重新制定, 在进行风电项目的实际发展之前, 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进行宏观发展环境的预测, 通过对目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化分析, 以及未来发展形势的预测, 最终为风电项目的成本管理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1]。

1.2 完善项目概算

目前, 针对风电项目的成本管理问题, 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完善整个项目会计概算, 从而实现保障整个项目顺利开展的发展目标, 对整个项目中所涉及的设施设备以及原材料进行监管控制, 坚持节约的原则, 实现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2]。对于风电项目而言, 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原则, 明确各个小细节的需求、损耗, 进行记录, 在进行项目概算的核算上要细化, 保证项目成本管理控制要在一定的标准之下, 最终实现风险项目的管理发展目标。

1.3 制定规章制度

针对风电项目的成本管理需要明确整个项目管理的相应规章制度, 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保证风电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进一步发展, 还需要对实施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约束管理, 并且需要借鉴其他项目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 通过经验和实践结合的方式, 对风电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最终保证整个风电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

2 风电项目施工时的成本控制

2.1 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监督

对于风电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成本管理控制问题, 让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监督小组, 对于各个方面的成本管理做到严格的进度成本监控, 发现成本控制出现严重误差的情况, 需要及时、深入的探究问题的原因所在, 并且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保证整个工程能够在预定的期限内完成。

2.2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本身对于风电项目工程而言十分重要, 因此, 针对风电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而言, 需要在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成本控制, 但是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质量成本节约, 风险项目工程的质量成本管理首先需要在国家相应的规定标准下, 有效的结合风险项目发展的特点, 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实施科学化的质量成本管理, 同时还需要对竣工的风电管理项目部分进行定期的检查, 实施严密的质量监控管理, 有效的减少因为质量问题所带来的经济损失[3]。

3 风电项目施工后的成本控制

3.1 及时进行竣工验收

风电项目在完成之后, 还需要进行及时的竣工验收, 除了要保证工程建设的速度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要对项目的质量做出重要保证, 通过对工程验收报告的有效保存, 为以后的工程质检提供有效的依据[4]。同时通过验收报告对整个工程成本管理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有效的记录, 从而进行有效的改善。

3.2 后期维护成本控制

风电建设项目在完工之后, 需要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 这部分所产生的费用属于设备的维护费用, 同时也属于项目成本控制的范畴, 因此, 在风电项目的使用过程中, 需要有效的考量后期设备维护的费用, 因此, 风电建设项目的后期维护费用管理和控制也是非常重要。

4 结束语

目前,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使用, 新能源开发成为能源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风电作为操作性较强的能源再生项目, 开始逐渐的被研究并投入生产, 因此, 随之而来的风力发电项目成本管理控制问题也逐渐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王玺, 李桂君.政策创新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关于中国风电产业税收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4, (12) :170-178.

[2]纪添译.新能源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 2015, (8) :43+45.

[3]李春曦, 王佳, 叶学民, 等.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J].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2, (4) :1-8.

风电成本 篇7

一、全寿命周期成本概述

(一) 全寿命周期成本

全寿命周期成本英文名是Life Cycle Cost, 简称为LCC。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从项目、设备的经济利益出发, 对系统、项目以及设备进行更新、规划、改造、购置、设计、维修、安装制造、运行, 直到报废的一系列过程, 它是使全寿命周期成本达到最小化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一开始就把工作完成好, 对系统或项目进行LCC分析, 科学的对项目进行决策, 提高项目经济利益等, 是LCC管理的核心。如果在工程前期就运用LCC管理, 就可以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二)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方法

在项目设计环节和初期就引进LCC管理理念, 规划并设计出多个方案, 然后将其进行比较, 挑选出成本低并且技术可靠的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公式为:

在上面公式中, 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净现值, n是指项目寿命的周期, 是通过现在的价格预算第t年运行维护和投资的费用, i是内部的收益率, 包括通货膨胀率以及预期利率。

二、以全寿命周期成本为依据, 对风电场工程进行设计优化

(一) 风电场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组成

风电场的LCC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一是运行成本, 英文名是Operation Cost, 简称为OC;二是一次投资成本, 英文名是Investment Cost, 简称为IC;三是报废成本, 英文名是DiscardCost, 简称为DC。所以得出以下公式:

OC+IC+DC=LCC

(二) 风电场全寿命周期成本总估算模式

因为工程产出和投入都会进行延迟, 所以不仅要对工程的投入、产出与财务的关系进行考虑, 也要对货币时间价值进行考虑。风电场运行中需要考虑的首要指标就是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不仅能够对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反映, 而且能够直接对财务运转状况进行反映。所以, 一般使用现金流量表对LCC进行描述。

在上面公式中, OC表示运行成本年金估算价值;t表示风电场全寿命周期年限;r表示筹资平均成本, 在公式中已对筹资风险、银行利率以及涨价等因素进行考虑, 一般作为组合投资成本;IC表示一次投资成本;DC表示报废成本。

(三) 选择风电场 LCC 计算方法

在对风电场LCC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需要对各个成本进行考虑。LCC的各阶段成本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进行成本分析时不能忽略其模型的建立和内容, 可以根据其特点, 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对成本进行推导。通常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工程估算法, 它是将风电场寿命周期中每个阶段需要的资金进行仔细划分之后, 再大体估算的方法。从基本费用开始计算, 估算每个阶段所需要的费用, 然后将所有数据相加, 以计算全寿命周期费用。其公式可以表示为:

A=A1+A2+A3???An

在上面公式中, A表示寿命周期费用, A1、A2、A3???An各项表示不同阶段需要的费用, 每个阶段的费用还可以分为子单元费用, 形成完整的产品费用结构图之后, 可以根据图中数据算出总估算值。

2. 参数法, 在对风电场的寿命周期费用进行计算时, 可以先把有关因素结合起来, 根据费用之间的统计关系和影响参数的数量, 来选择适合的回归模型, 运用回归模型的回归分析法来建立估算关系式, 其内容必须是与参数费用有关的。

3. 分析估算法, 它是依据很多年来维修设备花费的经费管理经验, 以及新产品需要维修部分的特点, 探索出的能够对总费用进行预测的方法。其重点在于将使用时产生的费用考虑在内, 再对其余各阶段的费用进行综合分析, 目的是为了大体计算出平均每年使用的维修费用, 再根据此数据, 得出比较准确的估算结果。

通过对风电场进行实际调查, 可以根据模型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对估算值进行分析。风电场的全寿命周期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是初始投资的阶段, 二是运营维护的阶段, 三是清理报废的阶段。对于每个阶段的不同组成费用, 可以根据工程预算费用和工程参考定额进行预算, 然后将最后的结果全部相加。

(四) 对风电场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规划

风电场工程中。全寿命周期成本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有初期的投资成本, 废弃物处理成本, 维护和运行成本。

初期的投资成本指的是在工程建设中, 进行施工安装、设计、勘察、设备采购, 直到系统可以运行之后发生的所有费用。对于风电场项目规划来说, 升压站、升压变电站以及集成电路之间联络线路的安装和施工的成本, 是需要加入方案比较的。基础的道路建设工程费用, 风电机组设备的购买和安装费用, 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所以这些安装成本不加入初期投资成本。

废弃物处理成本一般包括环保处理成本, 集电线路报废后的处理成本, 拆除处置成本, 升压变电站报废后的处理成本四类。

风电场的维护和运行成本主要包括运行升压变电站产生的人工成本, 维护成本, 升压站主要变压器成本, 电量损耗成本, 修理高低压间隔设备成本等。

三、针对优化设计方案提出了几点建议

成本管理中比较重要的方法就包括全寿命周期法, 风电场应该对有效资源进行整合, 并成立相关组织, 让运营企业、建设企业、设计公司全部参与到设计阶段, 并对设计标准作出明确规定, 对运营阶段的经济性、稳定性与可靠性, 以及建设阶段的安装、材料选择和设备选型进行充分考虑。

风电场中LCC管理包含了设备管理和资产管理两种概念, 包括设备运行管理和工程中价值变动管理。为实现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风电场需要针对每个环节, 对工程全寿命中每个阶段的职能进行合理划分, 对生产技术部门管理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管理, 同时也对资产的经济性进行管理。运用这种管理模式, 不仅可以使风电场经营效率有所提高, 也会使风电场的协调能力有所提高。

四、结语

风电场规划中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包含了废弃物处理、项目立项、勘测设计、商业运营、可行性论证、施工建设、项目决策的全部成本。它们在不同的时间点, 根据计划一步步进行, 充分体现了资本的时间价值。通过以上方面, 充分说明了运用LCC比较技术方案十分科学, 不仅节约了成本, 还为优化风电场工程计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运用LCC管理的方法对风电场进行方案优化, 可以使其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摘要:在规划风电场工程设计时, 如何降低风电企业的成本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以全寿命周期成本为依据, 合理规划风电企业运行、设计、维护、施工建造等阶段,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简单介绍, 然后以全寿命周期成本为依据, 对风电场工程进行设计的优化, 最后针对优化设计方案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成本,风电场工程,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周江昕.全寿命周期成本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11 (09)

[2]李景文, 厉一梅, 杨凡, 吴圣友, 张戈.风电企业全寿命周期成本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 2012 (02)

[3]刘文霞, 刘思源, 张建华, 朱星阳.考虑全寿命周期的风电接入方案综合决策[J].电网技术, 2012 (06)

[4]葛鑫, 侯学良.基于CDM全寿命周期风电场经济可行性评价研究——以云南省某风电场为例[J].技术与市场, 2013 (08)

上一篇:安全模式控制下一篇:注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