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模式论文

2024-08-13

质量成本模式论文(精选12篇)

质量成本模式论文 篇1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早在1986年、1987年就发布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至今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在经济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贯标”就是贯彻这些标准, 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贯标”工作, 是一个企业规避质量风险、品牌风险、市场风险的基础工作。相对于质量管理而言, 成本管理虽然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系统的管理理论, 但在成本管理体系标准的建设和推广上却相对滞后和薄弱。下面从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模式的特点入手, 揭示其对构建新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启示。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种类及其“贯标”模式的特点

(一)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种类

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 在长期的质量管理实践中, 人们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渐趋完善和丰富, 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系统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ISO9000族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 目前已被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

2、QS9000标准、VDA6.

1标准、EAQF标准。QS9000标准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共同编制发布的质量管理标准, 得到了ISO的全力支持。它是在ISO9000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既包括了ISO9001的所有要求, 又涵盖了三大公司对分供方的其它要求, 取得了QS9000认证, 自然就取得了ISO9000认证。

VDA6.1标准是由德国汽车行业提出的认证标准。EAQF是法国汽车行业提出的认证标准, 他们的内容均类似于QS9000标准。

3、ISO/TS16949标准。

ISO/TS16949标准是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 (IATF) 以及ISO等组织在以ISO9001:1994版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QS-9000、VDA6.1、EAQF (法国) 94和AVSQ (意大利) 95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的在全球汽车行业执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二) 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模式的主要特点

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对全球企业的质量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大推动和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 依据标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质量管理专家在对质量管理的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后形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它的形成标志着企业在建设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时, 有了参照和依据, 也提高了企业建设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效果。

2. 充分体现企业发展战略。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业最高管理者对照企业的发展战略, 制定对应的方针和目标, 并通过管理评审活动来评价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找出实际状况与方针和目标的差距, 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系统化、文件化。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充分体现了系统化的思想, 要求企业从系统化的角度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理职责, 并进行资源管理。同时, 企业应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 对体系运行的文件架构进行策划, 制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三阶文件等, 形成系统化的文件体系。

4、强调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培训和预防、持续改进等理念。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建立和保持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领导者需要为企业制定统一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为员工充分参与体系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 企业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充分的培训, 让员工了解体系有效运行的要素, 建立预防在先的思想, 激发员工参与体系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企业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 要坚持持续改进的思想, 只有不断地持续改进, 才会切实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

5、关注顾客、关注过程和过程方法、关注绩效。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所有的要求都围绕顾客展开, 并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的, 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满足。

过程是指为顾客 (外部和内部) 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过程开始于输入, 结束于输出。过程可分为客户导向过程 (COP) 、管理过程 (MP) 、支持过程 (SP) , 而每一个过程都遵循过程方法。标准要求企业密切关注过程和过程方法, 并以PDCA循环模式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业通过对各个过程的分析, 建立适宜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以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 并持续改进。

6、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内外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以企业的名义由内部人员或适当聘请外部专家协助参与, 对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 又称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是企业以外的人员或机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 又可分为合同环境下需方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第二方审核) 和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实施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 。实行内外部审核的目的, 都是为了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 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特别是成本管理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忽视系统管理。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 人们应该站在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成本管理方案。而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却严重忽视在成本管理中贯彻系统化思想的重要性, 采取的成本管理方式随意性很大, 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策划。例如, 企业虽然加强了对原材料消耗定额的管理, 但却忽视了对原材料储备定额的控制, 从而导致储备资金大幅度上升。类似这样顾此失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成本管理方式必然会导致成本管理有效性的大幅度降低, 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

2、成本管理忽视过程控制。我国很多的管理者们只注重对具体产品成本的事后计算, 在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时, 都只注重把具体的产品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 却忽视了成本是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事实。成本不仅与产品联系, 更与作业过程密不可分。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如果忽视成本发生的作业过程, 那么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都将大打折扣。

3、成本管理缺乏全员参与意识。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成本管理的职能主要在财务部门”。这是对成本管理的片面理解, 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成本观。其实,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全局性的、系统化的工作。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 甚至还需要延伸到客户和供应商。成本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只要有人、有活动, 就会有成本发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作业过程, 都需要由相关的人员来进行成本控制工作。只有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才能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

4、成本管理缺乏持续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持续进行的, 相应地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应该是一项持续开展的工作。但很多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在如何实现成本降低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却遗忘了成本降低后的保持工作, 结果导致成本降低后不久又开始反弹。

5、忽视质量成本管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管理完善, 很多企业采取了6σ和零缺陷管理。但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 成本管理缺乏科学性, 片面强调成本降低, 却忽视质量管理。成本降低往往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虽然降低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 但同时却增加了外部损失成本, 从而失去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任, 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贯标”模式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从上面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现状问题, 恰恰就是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模式的优势所在。其实, 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在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相通之处。如果我们尝试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模式引入到成本管理体系之中, 势必对我国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下面结合中国成本协会 (CCA) 发布的“CCA2100族成本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 对如何运用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模式的特点, 来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要点做一些探讨。

1、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标准, 使成本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人们在长期的质量管理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为世界所公认的国际质量标准体系, 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成本管理体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却相对滞后。针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成本管理专家们正在为此进行着积极而有益的探索。CCA在对大量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 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CCA2100族成本管理体系标准, 并推荐企业实施。2009年, CCA又发布了上述标准的2008版本。这些标准的发布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但遗憾的是, 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企业贯彻这些标准, 甚至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标准的存在。其实, 成本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推行还需要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比如我国目前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规定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 这个规定的出台大大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同样地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文件, 强制要求企业提供成本管理审计报告, 这样也必然会推动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会大大提高社会效益。

2、建立和实施成本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建立和实施“贯标”模式的成本管理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思想和原则。主要包括:“关注、控制成本动量和成本发生过程”、“系统地和全面地控制成本”、“以战略为导向, 以形成模式为结果”、“领导作用、科学决策”、“成本保证”、“全员参与”、“预先控制成本风险”、“遵循PDCA循环管理模式”、“发挥和创造成本优势”、“关注供方的成本和成本管理水平”、“持续改进”等。

3、成本管理现状的评价。成本管理现状评价是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成本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诊断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当前适用的成本法规, 总结出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的经验和不足, 识别并确定企业的提高成本因素以及成本风险等。在设计和建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前, 需要成立评价小组, 制定评价计划, 对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实施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我们设计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评审成本战略方针、制定成本目标和控制方案的基础和依据。

4、成本管理体系的设计。在对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了评价后, 应根据评价结果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照成本管理标准的要求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和设计, 为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做好准备。成本管理体系的设计范围应覆盖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的全过程、成本发生过程、以及标准的全部要求。成本管理体系设计输入和输出的证据应予以保持。在设计过程中, 应充分运用价值链、作业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等理论, 准确地识别和确定企业的提高成本因素。

成本管理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组织机构的设计、成本管理团队的设计、成本组织机构中成本管理体系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结构的设计、成本战略方针和目标的设计、成本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确定、成本管理流程的设计、成本管理子系统 (如成本信息系统、成本预警系统等) 的设计、成本体系运行有效性证据的确定、体系建立和试运行计划的确定等。

5、提高成本因素的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是指提高成本的原因或条件, 如浪费源和浪费等。[3]提高成本因素可能来自企业的内部, 如浪费行为;也可能来自企业的外部, 如供方所提供产品的价格上涨。在成本管理体系设计过程中, 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是体系建立后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如何正确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 与成本管理者或参与者对成本管理过程及相关成本管理理论的认知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在识别和提高成本因素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运用价值链、作业成本法、质量成本管理等理论和工具, 认真分析企业成本发生的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将成本发生过程中的每一个提高成本因素予以识别后进行分析和确定, 作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提高成本因素的识别和确定工作, 贯穿于成本设计、成本发生和成本管理体系的全过程中, 需要持续、系统、全面地识别和确定, 并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来消除这些提高成本因素, 以实现成本水平合理性和稳定性的持续改进。

6、建立文件化的成本管理体系。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 以文件的形式将企业的成本控制活动加以规范, 并作为体系运行、保持和改进的依据, 是使体系得到有效运行、保持和改进的非常可靠和有效的方法。在完成成本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设计后, 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重点就是建立体系文件。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类别主要包括:成本战略和战略实现规划、成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规定成本水平的文件、为确保成本发生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持所需的文件、成本记录等。

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文件不是目的, 而是规范成本管理活动的手段, 以保证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和保持。所以, 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文件和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手段、方法和工具, 是后者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和活动。

7、成本管理体系的运行和保持。在按标准要求完成体系的设计和文件化工作后, 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即体系培训、体系文件发放、成本控制方案的实施、体系文件的执行以及实施证据等。企业在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后, 还需要将已经建立并运行的体系予以保持。体系保持的核心思想就是持续改进。而要做到这一点, 企业还应注意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实施验证、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的自我评价机制, 并实施成本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

综上所述, 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模式给构建新型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带来了启示, 为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提供了规范化、系统化的指导, 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系统性解决之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其实也是一种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模式的创新。虽然, 目前在我国成本管理体系标准, 还没有能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那样在业界被广泛认可。但我们可以预见, 成本管理体系标准的提出和贯彻, 必将为企业实施和保持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丁世民.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应用 (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2]陈东菊.对ISO_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三大关注 (J) .认证技术.2012 (7)

[3]中国成本协会.CCA3201:2009《CCA2102:2008标准条款的官方解释》 (S) .2009

[4]中国成本协会.CCA2101: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 (S) .2009

[5]姜伯昊.卓有成效的成本管理体系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质量成本模式论文 篇2

在企业实践中,质量成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要把它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考虑。企业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就有相应的产品质量策略,不同的质量策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成本。

重要的是,在对质量成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经理人对失误与浪费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企业在努力增加收益的同时,常常忽略对战略规划与质量规划进行整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企业对战略、质量、生产率、收益率、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了解。

整合企业战略与产品质量为什么重要呢?这是因为战略与产品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企业奉行的是低成本战略,那么就要制定相应的低成本质量策略。如果企业目标是想凭借优质产品树立企业形象,那么就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规划,把研制、生产和销售优质产品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因此,产品质量规划必须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若企业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规划就应该侧重于那些影响当前与未来客户购买决策的因素。然而,如果企业只是想提高某一产品的利润,那么在产品质量方面就应该注重减少失误、消除非增值活动与浪费现象,以降低质量成本。

对上述那种关系缺乏了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质量这一概念还认识不足。质量的含义是,花费尽可能小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要求,并杜绝各种失误。因此说对质量的要求并不一味精益求精。调查中发现,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产品质量大大超过实际需要的情况,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浪费或者“质量陷阱”。

产品质量的改进能够带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消除了失误、非增值活动和浪费,企业资源的利用会更加充分。但这也为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节约下来的资源无法加以利用,那就不会对企业收益产生实际影响。

经历了惨痛的教训,高层管理人员发现,一旦出现企业资源的闲置,企业改善计划也就彻底失败了。产品质量的提高缩短了生产周期,产品返修现象的减少降低了机器设备的使用率,企业资产投入也随之减少。由于废品率、返工率和浪费现象不再频繁出现,对原材料的需求也下降了。此外,由于消除了质量缺陷、浪费和非增值活动,行政运作费用也随之降低。

以往,企业总是把战略规划和产品质量改善割裂开来,分别对待。战略规划通常有固定的方式与程序,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而质量改善却往往是心血来潮、缺乏计划性。很常见的情况是刚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就开始规划新工作。多数情况下,承担质量改善工作的人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只能利用空闲时间。这种工作方式使许多改善计划无法按期完成,有些甚至不了了之。

质量成本包括三方面

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虽然非常规律,也很正式,但是由于其内容涉及商业秘密,因此往往不会在企业内完全公开。尽管员工对规划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企业通常还是能够完成规划的目标。

质量改善或许应当被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当中去。质量改善应当着眼于现有与未来客户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经营目标。应详细制订质量改善计划并在资源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质量成本(COQ)这一概念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对其含义仍然是众说纷纭。质量成本这一说法本身就存在着模糊之处。它可以是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支出,或是为确保质量而必须有的支出。更有甚者,把这一概念理解为“质量缺陷成本”,

而实际上,这种质量缺陷成本仅仅是指因补救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支出。

总体来说,质量成本应包括一切防止质量缺陷的支出、评估及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的支出,以及出现质量问题后善后工作的各项支出。质量缺陷是指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出现的浪费、失误或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质量成本支出可以分为三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预防性支出是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产品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交付环节是指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运输。预防性支出项目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

评估性支出: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这类支出项目包括进货检查、内部产品审核、产品检查、库存清点、质量管理人员薪金、供货商评估与审核报告。

补救性支出:如果产品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维修与更换或重复服务,企业就需要支付补救性支出。补救性支出还可以细分为两类:内部补救支出与外部补救支出。

内部补救支出是指产品在送达客户之前发现问题的补救支出,涉及的方面包括废品、返工、库存、维修点、重新设计、运输救援、补救行动汇报,以及因产品或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

外部补救支出则是指因客户发现问题而由企业承担的补救性支出,包括的项目有保修、接待客户投诉、产品更换、产品回收、运费、担保数据分析、客户跟踪调查和区域服务机构。

降低质量成本有轻重之分

有许多质量成本支出是隐性的,很难通过常规的质量成本评估系统进行测定。即使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会被当作是企业的正常经营支出。多数质量成本系统无法检测的隐性成本主要集中在客户补救成本、信誉损失成本、客户不满成本三方面。虽然这些成本不能通过常规质量成本系统确定下来,但在成本构成中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有与未来客户是否购买产品就与这些成本有关。消除了外部问题因素,这些支出也随之消失。因此,消除企业外部补救支出尤其重要。

质量成本数据可以视为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手段。可以用来确定改善计划的时机并排定工作顺序。如果变革发生,还可以用来跟踪变革带来的影响。

把质量成本数据应用于质量改善,其目的是减少直至最终消除企业补救性支出。实施这一策略,就能够解决问题,并对产品或服务程序进行改善或做相应的变革。企业通过预防性支出,对各种问题加以调查和解决,从而减少了补救性支出,进而确保了利润。

评估性支出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价值,应当尽量减少。之所以说这类支出无附加价值,是因为它们并不能改进被评估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诚然,检查与评估进行得越细致、彻底,客户发现的质量缺陷就越少。但是,这类活动并不能彻底杜绝有质量缺陷的产品。加大预防性支出就可以减少评估性支出,同样能够减少补救性支出。

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以外部质量问题的影响最大,因为这种问题为客户带来了额外的支出负担,因而影响到客户未来的购买行为。潜在的未来客户同样会受到影响。他们一旦听说了存在质量问题,很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购买决策。确定了各类质量问题的标准和平均成本,就能够选择优先解决的质量问题,更好地帮助企业完成战略目标。

确定成本标准的第一步,就是详细列出各种必要补救措施,如从客户处取回存在问题的产品、生产备换产品和运送新产品等等。把所有补救措施的标准支出加在一起,并分别乘以同类事故发生的频率,就是企业每年在质量问题补救方面的总支出。

质量精美,成本低廉 篇3

不过我还是要为你提供一些技术规格。XP-520同时支持无线连接和USB连接。没有自动文档进纸器(ADF),所以你只好使用A4/信函纸压板进行一次性扫描,纸张容量只有区区100页。但这是一款为家庭设计的偶尔使用的打印机,因此这个容量绰绰有余。我唯一小小的抱怨是,每当你在添纸后关闭底部供纸盒,就会碰到输出托盘,必须重新推一下,打印机才会正常工作。

除了支持通常的一系列电子邮件和远程打印功能外,XP-520还支持无线直接打印。功能一向强大的爱普生软件套件充分利用了多功能打印机的所有功能。前面还有一个SD介质卡插槽,可以直接打印照片及其他数据。

出色的照片输出

XP-520呈现出了我们从任何价位的任何打印机见过的一些最细腻、最逼真的照片。调色板有点偏冷,但肤色很逼真,细微的毛衣图案丝毫毕现,总体对比度很出色。在默认设置下,其效果可能不如另外一些照片打印机的输出来得炫目,但你只需要捕捉的色彩在纸张上准确还原。如果你想增添一些效果,还可以使用Photoshop之类的软件。文本非常清晰,几近激光打印机的质量。

如果你选择XP-520售价13美元的标准大小的墨盒,墨水成本有点小贵。黑色墨盒可以打印250页,即每页5.2美分;彩色的话可以打印300页,即每页每种颜色4.3美分。你其实需要的是售价19美元的高容量墨盒,它可以分别打印500页(黑色)和650页(青色、品红和黄色)。这将黑色页的成本降低到3.7美分,将四色页的成本由18.1美分降低到只有12.6美分。我们见过类似的多功能打印机其每张四色页的成本高于20美分。

还有照片黑墨盒,它可以打印200页(标准大小的墨盒)页和400页(高容量墨盒)。由于这取代了照片中的普通黑,它并不影响正常打印的成本。要注意一点:照片所用的墨水比我们提到的ISO标准四色页要多得多,所以预计所能打印的张数较少。

我反复打量了XP-520那小小的1.44英寸屏幕。只有你的眼力很好,或者凑得很近,这个屏幕才有用。对我来说,这意味着要摘掉0.75度数电脑眼镜。坦率地说,对此我倒不是很介意,但确实不喜欢用Home键来进行退格之类的操作。Home键应该将把你带到主页,就是这么简单。由于XP-520有摇杆光标控制按键,我不是很确信为什么这么做。不过,鉴于出众的输出质量,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还不错的打印速度

XP-520的速度也给人一个惊喜。它在PC上和Mac上打印文本及混合页面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7.4页和7.2页。全页照片打印到普通页速度是每分钟3.2页,在PC和Mac上打印到光面相纸都是2分钟多一点。扫描速度还可以接受:在600dpi设置下,每分钟2页;在1200dpi设置下,每分钟将近1页。预览只需要10秒。

要是XP-520配备尺寸更大的屏幕和另外几个按键,好让菜单系统导航起来更直观更简单,我会喜欢它。更高端的同类产品:售价150美元的XP-620和售价200美元的XP-820配备更出色的屏幕,还增添了CD/DVD打印和自动文档进纸器。不过XP-520确实很实用,提供了出色的输出、还不错的速度以及廉价的墨水,初期开支不算大。因此,屏幕太小按键不多的缺点还是可以忍受。

结论:XP-520是我们测试过的值得推荐的少数几款低价打印机之一。高容量墨水尤其经济实惠,而且它的打印输出质量上乘,速度还不错。

质量成本模式论文 篇4

医院全成本核算作为一种全要素、全层次的成本管理模式, 通过有效管理、控制成本、增加收入, 鼓励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 提高效益[1]。随着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 其核算内容将囊括行政、后勤、医辅、医技和临床科室[2], 因此医学工程部门必然将被作为成本核算单位对待。成本核算单位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 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医院内部单位[3]。医学工程部门作为医院内医用耗材和医疗设备的主要管理保障部门, 需要有效融入全成本核算体系, 不断强化设备保障效能, 降低设备管理运营成本, 提高人员工作绩效, 才能避免与医院的信息化和质量建设进程脱节。未来其重点之一就是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工作的规范与科学管理。

而医疗设备质量检测作为保证医疗设备可控运行的必要手段, 已成为医学工程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但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运行模式和工作流程并未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 临床认知程度不足。医学工程部门每年完成大量检测工作, 却因缺乏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 只能空谈社会效益, 无法提取经济数据, 加上普遍缺乏激励机制, 易造成设备质量检测工作后劲不足, 检测人员积极性不高。

1 全成本核算下的改进重点

1.1 检测绩效

从本质上看, 医疗设备质量检测是医院内部科室之间发生的技术服务, 在全成本核算体系中应以内部转移价格的形式, 作为无形产品计入医学工程部门的院内收益。这就要求对设备质量检测工作实施全面绩效管理, 评估工作人员完成目标的程度和效果, 通过绩效管理, 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 科学核定检测人员配比, 优化资源配置。

1.2 检测成本

医疗设备质量检测需要大量资源、时间和人力的保障, 其作业流程虽然较为明确, 可简化为“收件—检测—发还”3个环节, 直接资源消耗主要由检测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和人力成本、检测耗材组成, 但其日常质量保证和体系建设所耗用的间接成本也不容忽视。质量检测工作不仅仅是对被检设备的技术检测, 还包括项目建标、文书审核、技术更新、档案管理、外请检测等工作内容, 这些活动最终都指向设备应用质量这一根本目标。

1.3 激励机制

近年来, 医院人员精简,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不足, 设备质量检测通常由维修工程师兼任, 专职检测人员较少。与设备维修相比, 设备质量检测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加鲜为人知。设备维修虽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但其对于总医疗成本的节约和设备开机率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而质量检测因其工作特点反而会增加临床工作负担, 降低设备短期在用率, 导致少数医护人员配合度不高, 削弱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成就感, 加上缺乏经济驱动, 限制了检测人员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1.4 信息化支撑

全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和数字化。各医院基本都采用了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成本核算软件, 但与医学工程部门相关的功能模块一般仅包括固定资产、医用耗材、保修与配件等, 在医疗设备质量检测方面还未形成贴合实际、便于操作的管理软件。很多医院自行研发的医疗器械管理系统由于为个体无序研发, 以流程管理和账目管理功能为主, 独立于医院成本核算系统之外, 存在着标准不统一、功能不完善、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现象, 无法进行成本核算所必需的信息采集和成本分摊。

2 全成本核算下的改进思路

2.1 量化绩效

科室成本核算是以经济核算为基础, 以综合指标考核为手段, 以质量奖惩为保证来完善的核算体系[4]。实施绩效管理, 需要对检测工作的目标和结果制定量化评价标准, 并将一切围绕质量检测所发生的任务或活动计入绩效评价范围, 除检测活动外, 还应包括日常检测环境保持、检测账目维护、外送检测、内部审核等内涵建设工作。核定人员绩效时应根据检测工作特点和岗位分工确立工作业绩评估方法, 根据设备类型、检测耗时、参数多少等计算工作量, 同时兼顾知识储备更新、事故风险分摊、检测质量管理等隐性工作量。另外, 可通过建立关键绩效指标如设备周转率、检测差错率等对人员业绩进行考核校正, 以便为财会管理部门制订检测服务内部转移价格和薪酬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2.2 优化资源配置, 控制成本

医疗设备质量检测的成本消耗主要发生在标准仪器资产折旧和人力资源2个方面, 耗用实物资源较少, 但成本控制同样不能忽视。标准仪器购置时应科学规划, 配置过高、重复配置或与医院内医疗设备、技术队伍不配套, 可能造成设备闲置或资产利用率偏低。检测人员配比应与工作规划相适应, 尽可能配备专职检测人员, 变集中检测为日常检测[5], 通过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来降低人力成本。使用兼职检测员时, 应提前做好检测计划, 使人力投入与检测工作进度、目标工作量相匹配, 避免工程师在设备维修工作和质量检测工作之间左右为难, 顾此失彼, 造成医疗设备失控和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从当前医疗行业推行的“临床路径”得到启示, 医疗设备的质量检测本身就是一套针对医疗设备的规范化“诊疗”程序, 可考虑参照临床单病种成本核算方式, 建立检测范围内每种设备的检测成本核算方法, 使设备质量检测成本更加易于控制。

2.3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设备质量检测是一项公益性大于功利性的医疗辅助工作, 但具体的工作人员必然是功利性大于公益性, 必须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经济手段来看, 不论医院管理者为设备质量检测人员选择何种薪酬策略, 都应使其薪酬水平与医院管理者所期望的工作热情和忠诚度相适应。但只依靠经济手段并不利于检测人员队伍的长期建设。其他非经济手段如培训机会、荣誉奖励、医院文化等同样可作为激励手段, 通过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护人员对设备质量检测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提高检测人员社会地位和发展潜力, 以增强其对本职工作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以上均为正激励手段, 当工作人员绩效评价出现不合格指标时, 则应采取相应的负向激励, 如经济处罚、取消晋升、通报批评等, 以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

2.4 搭建信息平台

全成本核算和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决定了设备质量检测必然要走网络信息化之路,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规范流程、合理操作、汇总数据、辅助决策的目的。但在搭建质量检测信息平台的过程中, 由于专业局限, 医学工程部门应与财会部门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如果完全自主研发, 其结果只能是脱离经济管理规律, 无法嵌入医院成本核算系统。财会部门应充分考虑医工人员的业务流程分析与工作发展规划, 以医疗设备应用质量为核心制定成本分摊归集等经济政策。

3 结语

医院内的功能单元、科室组成相对复杂, 内部服务与产品交换密集频繁, 因此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 施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成本核算困难重重。而医疗设备质量检测作为医院诸多新增业务和质量建设内容之一, 目前要完全纳入全成本核算可能言之尚早。但全成本核算是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6], 作为一种重视医疗质量、提倡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 与医疗设备质量检测的工作目标天然契合。保证设备应用质量就是降低医疗成本, 以施行全成本核算为契机, 推进设备质量检测的持续流程优化和服务质量提高, 是医学工程部门需要重视和研究的新课题。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全成本核算模式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工作的改进思路。方法:以将医疗设备质量检测有效纳入全成本核算体系为目标, 分析改进重点。结果:从绩效管理、成本控制、人员激励、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改进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工作, 以适应未来成本核算的需要。结论:实施全成本核算是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 有助于推进设备质量检测工作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全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王莉, 徐勇勇, 余琦, 等.军队医学全成本核算的设计与实现[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 16 (12) :1 148-1 149.

[2]谢娟, 何钦成.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经济, 2009, 28 (6) :73-75.

[3]苑萍, 邢淼, 但秀娟, 等.医院全成本核算的重难点问题[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7, 14 (8) :569-570.

[4]苗范, 董宝华, 孙红梅, 等.医院全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系统[J].中国医院统计, 2005, 12 (4) :356-357.

[5]李北强, 卢栩槐, 徐可伟.浅谈卫生装备质控检测中的难点与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12) :123, 128.

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篇5

一、质量成本管理概论

(一)质量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质量成本是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各种费用,以及因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费用。质量成本按其核算内容范围的宽窄,可分为广义的质量成本和狭义的质量成本。我们这里所说的质量成本,是指狭义的质量成本。其按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四大类: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涉及成本管理、责任会计、企业质量管理等多个相关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质量成本管理已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及实践管理方法。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企业为了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 减少质量损失, 增加质量收益, 就必须树立质量成本观念,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二)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质量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利润。质量提高了,废品损失、返修费用、以及因质量问题而使本工序停产所发生的损失减少了,也降低了三包损失、派遣人员赴外地检修产品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因质量问题所发生的降价损失。

2、提高质量可以防止低收入。如果企业的竞争对手正在改善其产品的质量,而企业本身却没有在提高质量方面进行投资,其可能的结果是该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收入下降。因此,提高质量的目的在于防止低收入,而不是产生高收入。

3、提高质量能够提高公司的声誉和与顾客的关切度,从而能够提高企业未来的收入。如Motorola公司由于产平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加了顾客的满意度,在8年的时间内,它的收入增长了380%,利润增长了800%,股票价格上涨了600%。

4、提高质量可以履行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有关环境管理标准的ISO4000,该标准的目的在于引起企业对环境目标的注意,并发展:

(1)环境系统以改善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审计和绩效评估系统以对组织完成环境目标的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是,我国在产品质量经济性方面,实际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忽视产品质量,产品的废品、次品率高,不仅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甚至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另一种是不惜工本,片面追求“高质量”,不讲效益,脱离实际需要,规定了过高的内控标准,对产品某些次要性能实行高

精度、高标准的要求,其结果必然导致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从整体来看,也影响到社会效率。具体问题如下:

(一)对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水平之间关系的错误理解

大多数企业认为,要想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就要多付研发费用,培训和提高工人的技能,加强质检工作,多耗用检验工时,还要增加破坏性试验,多消耗材料、能源。因而,产品质量水平越高,质量成本水平也就越高,相应的产品成本也越高。因此,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使劣质产品流向市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危害企业的声誉。但事实上,当产品质量水平越来越高时,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上升,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却会下降。在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以后,消灭了费次品,减少了返修工时,就会降低产品的成本。

产品质量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重要的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关注产品质量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忽视了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管理

国际质量标准ISO8402 定义产品质量“是产品或服务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这种“满足”又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产品设计所做到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程度,称为“设计质量”;其二是产品与其设计要求一致程度,称为“符合质量”。当前流行的观念是“质量成本的对象是产品的符合质量”,而忽视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对产品质量成本的影响,实际上,企业根据顾客期望形成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性规格,并通过设计把功能性规格转化为设计规格。因此全面了解顾客期望是设计出顾客满意产品的关键,而顾客期望一般是通过市场调研所获得的,在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调研中,人门发现“设立了专门市场调研部门的企业远低于设立了产品开发计划部门的企业比例,差距达 20 个百分点”。市场调研工作的疏忽,导致了产品设计质量低下,具体表现为产品性能不能达到顾客的期望即“产品设计质量不足”及产品的质量远远超出了顾客的期望即“产品设计质量过剩”,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产品离开了企业之后,顾客维持“过剩质量”或因“质量不足”而额外支付成本,从而导致企业产品信誉损失,增加隐性成本。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既要全面满足顾客的需要,又不能盲目增加功能,应当寻求产品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平衡点。

(三)忽视企业全员质量成本管理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企业都设立了质检部门,对出厂产品质量把关,同时由质检部门或会计部门对企业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基于这样一种管理格局,许多人认为质量成本管理是质检及会计部门的职责。而事实上,代写硕士论文产品是由人制造的,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制造出来的。因此,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如果在产品设计质量确定的情况下,产品合格率将主要由工作质量决定,即工作的准确率将是产品合格率的保证,而工作由多个工作过程构成,每个过程又由多项工作活动和动作构成,人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他的完成往往是由人的意

识控制,员工质量意识强、素质高,工作动作完成的质量就高。由此可见,企业质量成本的形成是企业许多部门共同作的结果,在质量成本控制中,应将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与产品质量成本相关的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售后服务部门成员作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在对员工进行优质奖励、劣质惩罚的同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努力降低质量成本成为职工的自觉自愿的行动,从而降低企业内外部失败成本。

三、如何有效地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对于获证企业来讲,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尽快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在实现扭亏、摆脱困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质量体系应有的作用。下面,谈谈关于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 走出误区

对获证企业来说,“取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护照”,是促进企业管理上台阶的手段,但不少企业是为“取证”而“取证”,未从本质上认识到“取证” 的目的是以适宜的产品质量参与市场竞争。这是导致“质量体系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根本原因。企业应彻底转变观念,丢掉“等、靠、要” 的依赖思想,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测算每道工序的目标成本,逐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位职工;将其与职工的工资收入挂钩,使每一位职工都切实体会到市场的压力,树立市场观念。企业应形成一种用货币价值的作用来激励和调节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竞争气氛;废弃非理性的决策,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真正走出“管理是摆设”、“管理是花架子”的认识误区。

2、运用战略质量成本管理

首先,要明白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确定企业采取何种竞争战略,并努力贯彻下去,让整个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围绕它运转;另一方面,运用价值链分析、识别、利用企业内外部的联系,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内部作业,要努力提高其增值作业,降低乃至消除不增值作业。对于企业的外部情况,要了解客户需求,市场行情,竞争对手的情况,并和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商、产品经销商搞好关系,如此四通八达,产品能顺利生产,也可以迅速销售。这样实施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长久的、稳定的发展。

3、明确职责 加强考核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必须建立与质量体系协调一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通过建立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切实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制度)、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

(1)质量成本目标应与质量目标有机衔接,质量成本目标应是质量目标的重要内容。

(2)在管理职责和有关质量体系文件中,规范每个职工的任务、职责和权限,明确考核标准并坚持考核,真正体现出质量经济性和质量成本的思想。

(3)根据企业实际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科目,健全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任务、职责和权限,使其成为质量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4)健全以质量管理部门为中心的质量信息反馈管理系统,理顺质量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分析、处理、传递有关质量信息,供企业领导决策时参考。

4、注重培训 提高素质

“以人为本”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1)对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成本意识。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质量成本在企业各项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质量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等方面,使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2)对质量管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和统计、财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这些人员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操作者和执行者。培训应分阶段,以交流为主。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初期,主要学习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学员应了解和熟悉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质量体系结构和实际运行情况,独自提出一套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然后,综合学员的方案和意见,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3)随着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展,企业应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

5、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应突出重点,在对企业质量成本现状作出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质量费用的开支情况,提出重点控制的质量成本二级科目或关键工序一次合格率(通过率),使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效益明显,从而最 大限度地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以有利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推广和开展。

ISO9000族标准提出的企业管理思想仅仅是最基本的质量保证要求,只有深刻领会标准的精髓,利用各种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质量成本管理原理和方法)才能使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和改进并有效地运行。

6、调整科目 方便核算

现行企业发生的各种质量成本列支的渠道较多,不能系统地考核一个企业质量成本总的开支情况。例如:内部质量损失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外部质量损失有的计入产品销售费用,有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这些列支办法既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质量成本的总的核算情况, 也不利于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的管理。针对现行质量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做以下方面改进:

增设 “质量成本 ”总账科目,同时取消 “废品损失 ”和 “停工损失 ”总账科目。在 “质量成本 ”总账科目下,设置内部损失、停工损失、废品损失、外部损失四个二级科目,用以分别反映各种不同的质量成本的详细情况,在 “生产成本 ”总账科目下增设质量成本二级科目,月末,将归集在质量成本借方的所有成本进行分配。由于内部质量损失、停工损失、废品损失主要属于生产过程的成本,将三个二级科目归集的成本转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质量成本之中。外部损失科目所归集的费用全部结转至 “本年利润 ”账户。

质量成本控制文献综述 篇6

【关键词】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管理思想 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一、引言

质量成本管理一方面质量管理的经济性要求质量与成本、质量技术与质量经济结合。另一方面成本管理的发展也要求其向质量领域延伸,不能一味降低成本而忽略产品的质量。然而成本、质量本身是一对矛盾,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要加大对质量管理的投人,从而成本就会增加,进而导致保证质量的增加投入与降低产品成本相冲突。因此,对质量成本研究做系统的分析,借鉴吸收西方质量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形成一套先进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对面临巨大竞争压力的企业是非常必要的。

二、质量成本控制理论综述

质量成本控制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达到质量成本目标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其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对质量目标本身的控制,即质量成本目标的制定,应符合效益性原则。二是对质量成本目标完成过程的控制,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质量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三是着眼于未来的工作改进和质量成本降低。

(一)质量成本控制理论的传统观

其代表人物:约瑟夫、朱兰和菲跟堡姆。

1.传统观的理论思想。主张控制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与缺陷成本(内部和外部缺陷成本)之间存在的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2.质量成本控制理论的传统观的扩展。朱兰博士将传统观作了进一步扩展后认为:质量总成本曲线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区域,即改善区、适宜区和至善区。

(二)质量成本控制的现代观

1.质量成本的动态模型 余绪缨(2004)。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在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是可以降低的。所以总质量成本水平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与传统观的区别:一是在接近健全状态时,控制成本并非无限制地增加。二是随着接近健全状态,控制质量成本可能先增后减。三是缺陷成本有可能降至零。

2.零缺陷为目标的质量成本控制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克劳士比、戴明。(20世纪七十年代)。

克劳士比把质量成本划分成两部分:符合要求的代价(POC)和不符合要求的代价(PONC)。其POC包括了朱兰的预防和鉴定成本,PONC包括了朱兰的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同时他又提出了以质量管理成长方格作为改进质量的工具。

3.健全质量模型为目标的质量成本控制理论 余绪缨(2004)。在健全质量模式下,紧缩了缺陷性产品的定义,只要产品的生产与目标价值有偏离,就说明存在缺陷成本。因此,质量成本的最优水平就是产品要达到目标价值。

(三)我国对质量成本控制的研究

王耕(2007),通过对企业案例研究,用帕累托成本分析法、因果分析法,了解企业是如何通过运行质量成本管理来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

西南财经大学林万样(2008)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和战略管理的新理念,2000年提出了“目标质量成本控制”理论,将质量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质量成本管理模式。

张晓冰(2010)从战略的视角研究探讨了质量成本管理的新思路。主要将战略管理视角下的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管理以及企业收益率引入质量成本控制体系中,从而对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理论进行完善。

三、影响质量成本控制的质量成本管理思想综述

(一)“精益思想”对质量成本控制的影响

精益思想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发明的精益生产方式。经过美国学术界及企业的效仿和发展,形成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精益思想”。吴凡(2004)。

精益思想的应用取得了飞跃性发展,冲击和再造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大规模成批处理和层级管理的观念。提高了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效率、节省了资源消耗、改进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效率和质量。顾平(2004)。

评述:用精益思想的基本观念重新审视传统的现代工业体制的浪费行为,提出改进生产系统的途径是杜绝浪费,其消除浪费、减少非增值活动的各种措施,为质量成本控制开辟了新的思路。

(二)敏捷制造(AM)思想对质量成本控制的影响

敏捷制造是美国国防部为了指定21世纪制造业发展而支持的一项研究计划。其将技术、管理和人员三种资源集成为一个协调的、相互关联的系统。

评述:敏捷制造并不单纯是一种制造模式。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大量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思想。将以往只单纯注重生产过程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实现的过程,有机融合了质量管理的丰富内涵。而这些质量内涵是不会自发存在的,需要有效的质量管理来保证,从而为质量成本控制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六西格玛思想对质量成本控制的影响

六西格玛质量理念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场质量革命,到21世纪,六西格玛质量仍然作为经典的质量理念。其管理方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文放怀(2000)。

评述:六西格玛思想融合了当今统计技术的最新成果。作为一把标尺,它已经成为评价每一个供应商、客户、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基准。其质量理念集质量管理方法为一体,为质量成本控制提供了先进的质量分析工具、方法和策略。

(四)PDCA循环思想对质量成本控制体系创新的影响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它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个过程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评述:质量成本控制是对质量成本所发生的全过程控制,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控制。所以可以借鉴PDCA循环思想,从各个阶段逐步改进的质量成本控制。

四、结论及展望

我国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水平却相对较低,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许多学者针对质量成本控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相对零散并且缺乏系统性。

质量成本控制体系不应该是封闭的、孤立的系统。它应该一个是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开放的动态系统。鉴于此,可以试图构建一个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前提,把质量成本置于战略管理框架下,以目标质量成本作为前馈控制标准、作业质量成本计算作为过程控制核心、质量业绩报告作为反馈控制依据的开放的、全方位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耕,高忠民,林文雄.改进质量成本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26-30.

[2]任月君.质量成本核算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4):25-28.

[3]刘珊,王耕.试论全面质量成本及其最优化模型[J].上海会计,2002(12):9-11.

[4]王耕,高忠民,朱静芬,成进,王徵真.强化价值链质量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J].会计研究,2002(9):41-47.

[5]林万祥.质量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6-35.

[6]郭丹霞.基于TQM的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质量成本模式论文 篇7

关键词:成本核算制度,成本信息,质量,保障

为了加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 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的真实、完整, 促进经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于2013年8月16日颁布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试行) 》 (简称“新成本核算制度”) , 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实施, 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同时规定执行该制度的企业不再执行1986年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新成本核算制度的成本信息质量提升指向

1. 可比性。

在实际成本核算中, 不同企业单位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成本内涵 (列支范围) 的规定:有的采用现代的“制造成本法”观点, 将与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关系密切的生产经营耗费作为产品成本;有的依据“产品生命周期”观点, 将产品生产之前、之中、之后凡是与产品生产有关的生产经营耗费均作为产品成本。由于成本内涵各不相同, 不同企业成本核算的口径不一致, 造成企业之间产品成本信息不可比, 不能正确评价其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以上情况是对“成本”概念的理解不同所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成本”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 但是在一定阶段, 应该规定一个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统一口径的“成本”概念。笔者认为, 当前对成本内涵的理解, 除了应明确“成本是对生产要素的消耗”这一特点之外, 还应着重强调“成本要有一定负担对象”这一特点, 也即作为成本的生产耗费必须是为围绕某一对象 (如产品、劳务) 直接或间接消耗的, 与该对象的生产经营关系密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耗费并不都属于成本范畴, 只有与一定的对象的生产密切相关的生产耗费才属于成本。所以, “成本”的内涵应采用“制造成本法”观点进行界定, 也即发生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 (或劳务提供过程) 的生产耗费才构成成本的内容。

新成本核算制度对“成本” (统称产品成本, 这里的产品包括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 的定义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职工薪酬等, 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这与笔者的观点不谋而合。不同企业都按照制度规定的口径进行成本核算, 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就可以得到保障。

那么, 与一定对象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密切的生产耗费作为什么处理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与“成本”概念有一定关系的“费用”概念。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见, 企业会计主体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出经济利益的生产耗费属于费用范畴。另外, 费用强调与一定期间收入的配比性, 即凡是能与一定期间的收入配比的生产耗费即为费用, 所以费用又称为“期间费用”。

2. 真实性。

《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要求我国企业采用以实际成本制度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模式, 这导致成本核算模式太过单一, 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产品成本信息精确性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来自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需求, 也有来自企业出口产品应对反倾销调查的需求。单一的成本核算模式不利于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更不利于成本核算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及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另外, 生产耗费的分配方法简单, 如对制造费用的分配, 虽然规定可以以机器工时、人工工时、产量、生产人工工资等为标准进行, 但是制造费用内容众多、性质各异, 采取上述单一的标准进行分配, 分配结果的真实准确性可想而知。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 我国企业应该采用灵活机动的成本核算模式。对于劳动密集型且产品或劳务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对外出口业务的企业, 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是指在特定的成本计算方法 (品种法等) 和特定的生产耗费分配标准下所归集分配的成本是唯一的, 即无论谁来计算, 只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 结果都会相同。所以, 可以采取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模式。但是, 生产耗费的分配方法应结合不同的情况进行选取, 不能“一刀切”。而对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且产品或劳务技术含量高、对外贸易频繁的企业, 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不仅要考虑计算程序和结果, 而且要考虑成本分配标准是否合理, 所以应采取标准成本核算模式, 辅之以作业成本分配核算方法。

3. 完整性。

成本信息的完整性是指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将发生在会计期间和生产过程的各项生产耗费都归集起来, 分配给不同的成本对象, 不能遗漏。当前企业成本信息完整性不够主要表现在间接成本——制造费用的内容界定上。例如, 一直以来没有将与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无形资产价值摊销、环境保护费等列入制造费用, 影响了成本信息的完整性。成本信息的完整性还表现在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信息的提供上, 包括产品设计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售后成本等的提供。我国企业目前在这些方面做得显然是不够的。

此外, 成本信息的完整性还表现在成本项目的确定上, 即应该精细设计产品成本项目。当前企业一般只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显然是将产品生产中众多的生产资源耗费进行了高度的整合。为了充分体现产品的生产耗费, 应该对成本项目进行细化。比如将“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包含着的额度较大的自制或外购的半成品、包装物等分设成不同的成本项目;“燃料和动力”项目分列为“直接燃料”、“直接动力”, 尤其是当各自发生的数量都较大时。

4. 时效性。

一般来讲, 企业都是按月定期报出成本信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种传统的报出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成本管理、经营决策的需要。因为生产经营决策会计也即管理会计的运用借助的主要会计信息就是成本信息, 而生产经营决策是随时的, 而不是按月定期进行的, 这就要求成本信息随时报出。所以, 对于产品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竞争不激烈的企业, 可以按月定期报出成本信息;而对于产品竞争激烈的企业, 要考虑按决策需要不定期报出信息。

5. 有用性。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指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成本信息在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营销决策、成本决策、并购决策等一系列决策中, 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成本指标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 是除利润指标外, 综合程度最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敏感的经济指标。但是, 传统的成本信息仅仅是产品生产成本或劳务提供成本等核算信息, 与生产经营决策相关的诸如资金成本、设计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沉没成本等均较少提供, 因此, 成本信息的有用性不大。

二、新成本核算制度对成本信息质量的保障机制

1. 遏制成本核算工作的随意性。

新成本核算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能对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该制度通过有机整合零散分布在存货、固定资产、借款费用、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关于产成品成本要素的内容, 进一步细化成本核算方法, 统一规定成本核算项目, 从而减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的随意性。

2. 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性。

提高规范性是解决产品成本信息质量不高问题的根本。新成本核算制度的精髓在于产品成本核算工作与产品成本信息的规范化。而规范化也就意味着可比性。新成本核算制度通过规范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成本归集分配结转方法等, 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成本信息具有可比性。统一规范的产品成本信息不仅有利于国内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 更有利于我国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产品成本信息的对接,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产品成本信息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是外国政府对我国企业产品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

3. 加强成本核算的精细化。

新成本核算制度在成本核算精细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制度设计。对包括采矿企业在内的十种行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分别做出了规定;在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的归集分配结转等方面, 特别提出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 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以及在多维度、多层次的基础上, 对有关生产耗费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这体现了很多前沿管理会计的做法和经验。此次新制度的公布实施, 将使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细化, 从而使成本信息质量得以提升。

三、新成本核算制度保障成本信息质量的措施

1. 可比性的保障。

首先, 成本的内涵要保持一致。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三条对此做出了规定:“本制度所称的产品, 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 “本制度所称的产品成本, 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职工薪酬等, 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这一规定明确了成本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也即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生产耗费, 除此之外的发生在生产之前、生产之后的耗费不计入产品成本, 也即上文述及的“制造成本法”下的成本内涵。这就保证了成本信息内容上的一致可比。

其次, 应采用一致的成本会计政策和估计, 使成本信息形成的口径保持一致。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六条对此的规定是:“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估计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2. 真实性的保障。

首先, 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所发生的有关费用能否归属于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原则, 正确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这一条款要求只有那些促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生产耗费才能计入产品成本中, 保证了产品成本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其次, 新成本核算制度第四章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 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 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由于成本核算中经常要在不同成本对象之间进行成本的分配, 为保证分配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分配标准的选择尤其重要。按照资源耗费方式进行分配能够保证分配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该条款的规定, 避免了以往由于分配标准选择时的随意性所造成的成本信息失真。第三款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结转成本”。权责发生制要求划清成本的期间界限, 这样不属于当期的生产耗费就不可以计入当期产品中, 保证了成本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再次, 新成本核算制度倡导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来提高成本信息的客观真实性。第四章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作业成本法的引入, 可以极大地提高间接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从而提升成本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3. 完整性的保障。

一是顺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将一些以前没有纳入成本范畴的生产耗费规定计入产品成本, 如对产品的生产经营起着很大作用的无形资产摊销、产品生产经营中必须负担的一些社会责任如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等。二是通过成本项目的划分确定, 充分、完整地反映成本的构成。三是规定可以按照多维度、多层次的成本管理要求, 对有关成本项目进行组合, 目的是从不同方面更加完整地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

4. 及时性的保障。

虽然新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 全面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产品成本及其变动情况等”, 但是其并没有禁止按照短于一个月的期限进行成本报表编制, 也即是说, 企业可以根据管理需要适时进行成本报表编制以及时提供成本信息。而且新成本核算制度多处提到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 这也为成本信息的及时性提供了保障。

5. 有用性的保障。

新成本核算制度通过引入作业成本法, 以及多维度、多层次成本核算等管理会计理念、工具和方法, 使得提供的成本信息对有关各方的经营决策具有有用性。另外, 新成本核算制度从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入手, 探索推进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面向企业内部管理活动, 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层面, 为企业开展战略规划、经营决策、业务计划、过程控制、业绩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和方法, 能够有力促进企业管理升级, 切实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力。

四、新成本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 成本核算模式仍显单一。

新成本核算制度仍然要求企业采取实际成本核算制, 也不要求对成本习性进行分类。这样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会随期间或批次的不同而发生波动, 这种波动在产品定价、增加或削减产品产量决策以及业绩评价方面会产生严重问题;大多数间接成本只能在期间末或期间后而不是该批产品完成时被确知, 因此, 不能提供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只有成本核算, 没有成本管理;企业成本核算系统难以采取ERP技术。实际成本核算模式下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及时、不准确, 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应对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

所以, 先进的标准成本核算模式应该被倡导使用。该模式可以加强成本控制、正确地评价业绩和及时完善工作流程。另外在成本核算方面, 既合理又简便, 能与分步法和分批法很好地结合;标准成本法下需要区分成本习性制定详细的成本项目, 如此可细化成本核算;便于成本核算系统采用ERP技术, 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标准成本制度切实运转, 而且还确保了成本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实现了生产中各项成本数据的实时收集, 即产品成本的原始构成信息能从现有成本会计系统中快速提取, 保证了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

2. 成本核算项目简单且显陈旧。

新成本核算制度中关于成本核算项目的规定与旧制度没有大的区别:直接成本项目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成本项目则是制造费用。笔者认为,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 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逐渐向高科技、低能耗企业转型。因此, 其产品成本的构成也将发生变化, 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将逐渐降低, 不应该再将其作为主要的成本项目出现, 倒是那些提升产品品质按规定可以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耗费如“研发费”、“专利费”、“折旧费”等, 应该作为独立的直接成本项目, 而不是简单地列入“制造费用”项目而遭到“埋没”。

参考文献

[1] .万寿义, 崔建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成本信息采纳障碍原因探究.企业天地, 2011;6

质量成本模式论文 篇8

如今,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和学者认识到质量成本管理和改善的重要性。为了应对激烈的全球竞争,各行各业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降低成本的压力。Wheelright等 (1985)的研究表明,质量相关的成本占相当大的比例,达到公司销售收入的40%;费根堡姆(2001)的研究表明,美国的制造与服务企业的平均质量成本为年销售总收入的约15%。Halevy等(2000)根据以色列全国普查数据估测质量不达标的损失约为生产总值的30%。Sower等(2007)认为,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多数企业的质量成本总额大于其利润总额。Chopra等(2012)认为,若其他条件不变,质量成本的节约意味着经营利润的等额增加,由此可见质量成本管理不仅可以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而且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质量成本如此巨大以至于不能被忽略。目前,我国尚无此类调查数据,但估计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潜在经济效益将相当可观。

费根堡姆(1943)认为,质量成本可以分为四类:预防、鉴定、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成本。这四类成本之间并非相互独立。工业企业的实践证实质量成本之间存在权衡关系。如Omachonu等(2004)所研究的,预防和鉴定成本的增加导致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的减少,从而引起质量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

普遍认为,预防和鉴定成本的增加将会导致内外部损失成本的减少,反之亦然。这种关系叫做质量成本的权衡关系。由于质量成本四要素之间的这种权衡关系,使得总质量成本的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因此,存在一个质量水平,在该点总质量成本将会达到最低值,即达到平衡点。四种质量成本的比例关系对于控制总质量成本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日常的运营中,由于缺少规范性的理论指导,大多数企业并不知道如何确定质量成本四要素的比例关系,因此也就无法确定平衡点。

对于质量成本四要素之间的权衡关系,研究人员通过调查或观测只是提出了一些所谓的最优比例。例如,朱兰(1970)提出了质量成本四要素的最优比例为预防成本0.5% ~ 5%,鉴定成本10% ~ 50%,内部损失成本25% ~ 40%, 外部损失成本20% ~ 40%。然而,费根堡姆(1983)认为最优的比例为:预防成本5% ~ 10%,鉴定成本20% ~ 25%,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65% ~ 70%。可以发现,即使这些给定的比率也不是相互一致的。由于每个公司所处的环境以及生产制造流程均存在差异,确定某一个比例使其适用于所有的公司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计算质量成本各要素的量化权衡关系及质量成本的最优点,成为质量管理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的学术贡献在于,基于案例公司A公司的实际数据,对质量成本各要素的权衡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据此相应地给出了计算A公司质量成本平衡点的方法。文章的其余部分,主要介绍运用A公司质量成本的数据对质量成本的权衡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计算出平衡点及该方法对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二、质量成本管理文献回顾及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朱兰(1974)将质量成本定义为:“如果没有质量问题,所有的成本总和将会消失”。这意味着质量成本表示的是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与产品或服务100%满足要求的成本之间的差异。根据这一观点,质量成本可以被看作是利润的损失。

Dwyer(1987)认为,简单的经济逻辑规定各个类别彼此之间的关系,适用于每家公司最小的质量成本。当预防不利事件的成本比检测它的成本更高,最好在检测的区域利用经济资源。那么,当预防成本曲线与鉴定成本曲线相交时,成本最小。相同的逻辑表明当内外部损失成本等于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之和时,质量成本最优。

费根堡姆(2001)认为,质量成本的四大主要构成类别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合称“控制成本”)与内外部损失成本呈现负相关关系,但并非简单的“此增彼减”关系。随着质量控制成本的增加,质量管理系统运作更为有效,伴随产品/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不仅质控失效成本可大幅下降,质量控制成本乃至质量总成本亦将随产品销售增加而相对下降,从而趋于质量成本的最小化。因此,研究质量成本不同构成类别的分布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或是对达标与不达标质量成本之间的权衡,应作为质量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降低质量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Conti,2013)。

Rodchua(2006)认为能够帮助质量成本的节约方案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管理部门的支持,有效的应用程序和系统,其他部门的合作以及对质量成本概念的理解。Oppermann等(2001)认为,在所有行业中,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交付无缺陷的产品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从根本上降低缺陷率和生产中的质量成本。基于此, 奥珀曼等提出质量成本模型,用来分析和比较不同工艺流程和不同的检验策略下的质量成本。

Tye和Halim等(2011)研究了马来西亚制造企业执行质量成本管理的动机。结果表明,实施质量成本有助于减少顾客投诉、返工、返修支出和损失成本,提高了位于槟城制造企业的销量。

近年来,国外对质量成本管理研究的另一新发展是, 从战略管理角度探讨质量成本管理对企业质量管理和经营战略的直接影响或作用,即把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研究和应用, 突出它们在高科技生产与全球化竞争的新经营环境下对企业提供满足市场和顾客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优化资源利用及为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过程中的积极作用(Becker,2014),并且将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拓展到一些服务行业,诸如航空、运输和供应商价值链等企业(Freitas,2013)。

Thomson等(2006)认为,质量成本管理在研究与应用中的问题,并非质量成本管理自身无效,而是在于其理论模型和具体应用方法与手段亟须改进,这一观点现已得到其他学者和质量管理专家的认同(Evans,2013)。

从国际上看,现代质量管理中已出现一些创新概念和方法。如由摩托罗拉公司始创的“六西格玛法(Six Sigma)”,旨在确定及消除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流程中的缺陷和浪费,降低各种质量耗费和损失。近年来,日本和欧美等国的质量管理理论实务中又进一步将“精益生产管理(Lean Management)”和“六西格玛法”加以整合,推行“精益六西格玛法”(Lean Six Sigma),作为改进质量管理的创新方法和重点(陈和常,2012)。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引入质量成本概念,一些企业也已采用质量成本管理(主要是简单的质量成本核算和报告)。

例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又庄教授的课题组于90年代中期对质量成本概念与应用做过介绍和专题研究。 林志军(2004)调查过国内部分企业质量成本报告的应用状况,并应用因子分析法检验主要质量成本项目的相对重要性 。王耕 、高忠民和 林文雄 (2009)进行的SK上海公司个案研究表明,质量成本报告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该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白宝光和张世英(2005)从理论上讨论了质量成本模型及其优化问题。李义华等(2009)运用了遗传算法对建立最优质量成本模型进行求解,考查工程项目在工期、质量、成本约束下的综合均衡问题。尚珊珊和尤建新(2011)对质量成本和质量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建模,指出两者之间不仅存在指数关系,而且有着先行关系。

此外,上海质量管理协会于2011年对上海地区企业的质量管理成熟度(等级)进行调查,应用国际质量管理专家Crosby的测算公式,并对被调查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成熟度从五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

段桂江等(2013)从产品质量和相关成本的关联度方面建立回归模型及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法测算质量成本关联关系和影响程度。他们主要对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尚未探索质量成本的具体核算问题。

三、质量成本四要素的权衡关系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于A公司,其为生产电子材料的制造型企业,该电子材料要求在真空、无尘环境下生产, 因此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高,较符合本文的研究目标。 本文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了A公司2010 ~ 2013年4年间每月的质量成本数据(共48组)。为了保证A公司数据的保密性,本文对A公司的原始数据进行了修改,但是并没有改变四种质量成本的比例关系。

(二)质量成本四要素的时滞效应分析

1. 鉴定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之间的关系。

本文提出H1:鉴定成本(AC)与内部损失成本(IFC) 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本文使用SPSS 16.0软件,首先对鉴定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的数据作散点图,以观察数据的基本分布规律,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鉴定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不呈直线分布,因此需要利用曲线回归。根据图形特点,本文选择“对数”、“逆函数”、“二次”、“三次”四种模型做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在超过95%的置信水平上,鉴定成本与内部损失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三次函数关系。即投入鉴定成本后,内部损失成本会立即减少,这与实践中当企业加强半成品在各个生产线的检测时,最终不合格的产成品就会减少这一原理相一致。因变量为内部损失成本,自变量为鉴定成本。

2. 预防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之间的关系。

本文提出H2:预防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方法,对A公司的预防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本文使用SPSS 16.0提供的11种曲线类型,置信水平设置为95%。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所有函数的Sig.值均大于0.05,假设2不成立,即预防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变量为内部损失成本,自变量为预防成本。

但是,前人的研究及工业企业的经验和观测值显示, 预防成本的增加应该能够降低内部损失成本。通过更深入的研究,以及向A公司的质量工程师们请教,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以上的统计结果仅仅表明在同一个月份,预防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对于案例企业,加大或减少预防成本的投入并不能立即影响内部损失成本。例如,公司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以后,员工从学习新知识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并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即存在时滞效应。

为此,本文提出H3:在考虑时滞效应后,预防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3. 考虑时滞效应后,预防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之间的关系。根据A公司产品的生产特点,本文分别考虑四种时滞效应,即预防成本投入一、二、三、四个季度后会对内部损失成本产生影响,以此来检验预防成本和考虑时滞效应的内部损失成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预防成本顺序不变,相对应的内部损失成本从延迟一个季度到四个季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统计结果表明,预防成本投入两个季度后,在超过95%的置信水平上,拟合优度最好的模型是三次函数,这意味着预防成本与延迟的内部损失成本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三次函数关系。因变量为内部损失成本,自变量为预防成本。

4. 其他。运用以上方法,对鉴定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之间,以及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之间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在超过95%的置信水平上,鉴定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二次或三次函数关系,不存在时滞效应。然而,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所有的统计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四、质量成本平衡点的计算及作用

(一)质量成本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1. 模型的构建。质量成本理论模型认为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在开始时一般较低,并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而逐渐增大,内部与外部损失成本情况正好相反,开始时由于合格品率较低,质量损失较大,但随着质量的提高,质量损失则会逐渐下降。因此,在产品质量上就必然存在着一个理想点,即当产品质量确定在这一点时,产品的总质量成本最低,企业的收益最大,该点即为质量成本的平衡点,其对应的质量成本即为最优质量成本。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时滞效应表明,预防成本将在6个月内影响内部损失成本,而鉴定成本在当期即影响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基于这种关系,本文提出相关总质量成本的概念 (RTQC),并定义如下:

其中,RTOC(t)代表t月的相关总质量成本;PC(t) 代表t月的平均预防成本;AC(t+6)代表t+6月的平均鉴定成本;IFC(t+6)代表t+6月的平均内部损失成本; EFC(t+6)代表t+6月的平均外部损失成本。

2. 数据处理。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A公司的相关总质量成本,结果如表5所示。由于预防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之间存在6个月的时滞效应,因此2010 ~ 2013年总共48个月的数据减少为42组数据。

由于本文中收集到的数据中包括一些特殊的值,为了避免这些异常值对结论的影响,数据做如下处理:

首先,本文根据A公司的数据,运用SPSS的探索性分析工具,绘制如图2和图3所示的箱型图,从中可以看出, 预防成本中的第6个月及第40个月的数据为离群值,鉴定成本的第29、31、32、34月的数据为离群值,如表5中标星号的数据,为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本文将以上6组数据予以剔除。

同时,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内部损失成本的离群值是第12、31、33月的数据,外部损失成本的离群值是第14、31、33、34月的数据,如表5中标星号的数据,为了结论的准确性,本文也予以剔除,因此,共有8组数据被剔除,留下34组数据。

3. 平衡点的计算。在此,本文将剩余的34组相关总质量成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参考四分位法选取累计占34组相关总质量成本总额前后各大约25%的数据,通过T检验证明两组数据中的四种类型的质量成本显著不同。我们将前25%的数据,共12组,作为本文计算平衡点的研究对象,这些数据代表A公司质量成本控制的最好效果。所以这12组质量成本四要素的平均值及他们的比例可以作为A公司质量成本控制的平衡点。

如表6所示,A公司质量成本的平衡点应为:预防成本8.45%,鉴定成本45.64%,内部损失成本30.42%,外部损失成本15.49%。

(二)质量成本平衡点对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A公司质量成本四要素的权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质量成本四要素之间存在时滞效应的结论,并据此得出计算质量成本平衡点的方法。

表7列出了A公司质量成本四要素的建议比例、实际比例,建议平均成本与实际平均成本的对比关系,前者表6已给出,后者基于表5得出。

表7表明,对于A公司,如果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分别增加7.39%和3.36%,那么,内、外部损失成本将会分别降低58.28%和62.05%。可以看出,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较小的增加将会引起内外部损失成本较大的降低,同时总质量成本将降低39.67%,可以看出,这对于公司来讲,是非常可观的经济利益。有了这种数量关系,就可以对质量成本管理进行定量控制。

其次,本文得出的建议平均成本在剔除了特殊值后的质量成本各要素的实际范围内,因此,我们认为此方法应该能够为公司降低质量成本提供有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一旦公司所处的环境或工艺流程发生变化,公司可以根据以上方法重新确定质量成本四要素的最佳比例关系,及适合本公司的最优点,并对质量成本控制战略做出及时调整。

这种方法的另一个优势是,其并不要求公司的数据完全符合回归曲线。因此,这种方法的普适性也较高。

但是,本文提出的方法存在的一个局限是,以上方法只是提出了质量成本四要素应该具有的比例关系,由于取得数据的局限性,本文未得到质量成本四要素的具体细分科目的数据。因此,如何确定质量成本四要素的主要影响科目,然后对主要影响科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A公司的实际数据实证分析了质量成本四要素之间的权衡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质量成本投入的时滞效应后,质量成本四要素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总质量成本的概念,并将上述方法运用于质量成本平衡点的计算。

众所周知,对于不同的公司,其产品、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等都会存在差异。因此,确定质量成本各要素的一组单一的比例使其适用于所有的公司,十分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应用以上提出的方法,根据每个公司的历史数据找出适合该公司的唯一平衡点,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质量成本,增强成本竞争优势。

同时,质量成本各要素之间的权衡关系和质量成本的平衡点,并不是保持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公司环境的变化随时进行重新计算与调整,以适应公司所处环境的变化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阐述的结论及方法拓宽了我们对质量成本核算的认识,能够对节约质量成本和改善企业质量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Sower V.,Quarles R..Cost of quality usag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quality system matur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Reliability Management,2007(2).

Chopra A.,Garg D..Introducing models for implementing cost of quality system[J].TQM Journal,2012(6).

Rodchua S..Factors,measures,and problems of quality costs program implement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2006(4).

王耕,高忠民,林文雄.改进质量成本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以SK上海公司为例[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

白宝光,张世英.质量成本模型及其优化[J].科学管理研究,2005(3).

尚珊珊,尤建新.质量成本各要素关系研究及其模型建立[J].管理评论,2011(9).

段桂江,严馨,王洋.基于数据挖掘的质量成本分析不控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7).

质量成本核算的思考 篇9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达到质量目标所实际支付或可能支付的代价。所谓实际支付是指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质量控制活动所付出的代价, 因此可将其称为质量控制成本;所谓可能支付的代价是指因实际产出的产品未能达到预期质量水平所付出的代价, 故可将其称为质量控制失败成本。质量控制成本和质量控制失败成本是质量成本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所以质量成本核算的内容也包括这两部分。在实际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 通常将质量控制成本分解为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 而将质量控制失败成本分解为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

预防成本。为防止产品低于质量标准而导致的费用, 如制定质量规划、新产品评审费、教育培训、工艺研究、质量报告等方面的开支。

鉴定成本。为确认产品是否达到了质量标准而发生的费用, 如对各项作业进行质量方面的计量、检测、审核、定级费等。

内部缺陷成本。产品出厂前发现缺陷而导致的费用, 如废品损失、修复费用、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停工损失、质量事故处理费及失去的销售机会成本。

外部缺陷成本。产品进入市场后被用户发现缺陷所导致的费用, 如保修费用、退货处理费、诉讼费、信誉受损而产生的机会成本等。

二、质量成本核算内容的分类

要对质量成本内容进行正确核算, 有必要对质量成本分类。从会计核算原则来分, 质量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显性质量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并已记入财务会计中的质量成本, 能从收益中得到补偿, 是一种有形的损失;二是隐性质量成本:是实际已经发生的损失, 但难以在财务会计中体现出来, 其价值不能得到补偿, 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损失。

三、质量成本核算原则

(一) 建立质量成本责任制

由质量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牵头, 实行分级管理, 全员参与的方式。在质量成本核查工作中, 要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责任, 定期对质量成本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 考核其质量成本指标完成情况, 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

(二) 质量成本效益原则

质量成本效益原则重要的是既要避免“质量不足”, 满足不了顾客的基本需要, 又要防止出现“质量过剩”, 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要确立合理质量观。一般来讲, 预防鉴定成本增加, 内外部缺陷成本则减少, 反之, 内外部缺陷成本就增加。从理论上讲, 最佳质量成本应是既能满足顾客正常需要, 又能为企业带来最佳经济效益的质量水平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通常是预防鉴定成本与内外部缺陷成本相等时的成本水平。

(三) 建立质量成本核算制

建立由财务部门具体负责核算质量成本, 采用以会计核算为主, 统计核算为辅的方法, 有些质量成本采用会计核算方法, 而有些需采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归集, 如停工损失、降级降价等, 反映实际收益减少的质量成本。因此, 质量成本责任制的各级负责人要参加培训学习有关质量成本的记录、统计、计算、分析和控制等技术方法和技能, 保证质量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

四、质量成本核算

目前, 会计理论学术界对质量成本核算提出了三种思路:一是把质量成本的核算与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分开, 单独设置质量成本的帐外记录, 设置成套的质量成本会计核算科目与单独的质量成本报表, 形成专门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从而提供完整的质量成本信息。二是在原有的会计科目中增设“质量成本”一级科目, 然后, 再设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四个二级科目, 并在各二级科目下按其内容设置三级明细科目。从而, 把质量成本核算与企业的日常生产成本核算结合起来。三是在现行的会计科目下, 按照质量成本的构成, 在生产成本类会计科目中设立必要的二、三级明细科目, 进行质量成本的明细分类核算。笔者认为,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产品质量竞争的日趋激烈, 对质量成本管理意识日益增强, 有必要将质量成本单独核算, 形成专门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但质量成本核算必须借助于管理会计核算方法, 因为质量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而显性成本如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等可以从会计记录中获取数据, 但隐性成本往往不列示在会计记录中, 因此财务会计无法全面核算质量成本。所以质量成本核算是借助于管理会计的有关技术方法, 对质量工作的经济性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的管理活动, 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质量成本的核算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部分:

(一) 显性质量成本的核算

显性质量成本是指可从企业会计记录中获取数据的质量成本, 因此可以按照财务会计核算的方法对显性质量成本进行核算。

1. 设置显性质量成本项目。

建立适合的质量成本项目, 是进行质量成本核算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于企业的性质、规模、产品类型的不同, 以及会计核算的管理体制不同, 质量成本项目有所不同。企业按照我国有关质量成本的定义及内容可设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四个一级科目。企业根据质量成本核算的需要在一级科目下设二级科目。如预防成本科目下设质量工作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管理培训费、质量评审费, 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费用;鉴定成本科目下设检验费、测试费、检测设备维护费、专职鉴定人员费用;内部缺陷成本科目下设废品损失、返修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分析处理费用、产品降级损失, 外部缺陷成本科目下设诉讼费、索赔费、退货损失、保修费用、产品降价损失。另外还可按照产品类别设置三级科目。

2. 建显性质量成本账。

依据显性质量成本三级科目设置表开设显性质量成本核算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建立显性质量成本核算账簿。

3. 显性质量成本数据记录及收集。

质量成本核算记录是跟踪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事项和质量成本的全过程记叙。记录时可采用表、单、卡等书面形式记录, 记录的格式要统一, 记录要完整、规范。预防成本的数据由质量管理部门、产品开发、工艺等有关部门根据费用凭证进行统计;鉴定成本数据由检验和开发部门根据检验和试验的费用凭证进行统计;内部损失成本数据由检验部门、车间和销售部统计;外部损失成本由市场部和销售服务等部门统计。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的具体记录内容应包括:废品通知单和废品计算汇总表, 返修通知单和返修损失计算汇总表, 物资领用单和物资费用汇总分配表, 工资结算支付明细表、工资结算支付汇总表和工资费用汇总分配表, 折旧费用分配表, 其他原始凭证。有时, 要涉及到暴露隐含质量成本的统计表, 这部分多是统计记录凭证, 如产品降低价格处理损失报告单, 产品质量停工损失报告单等。要注意的是, 利用这些数据时, 一定要检查凭证上除了质检员 (有些是材料员) 签字外, 还要有质量成本员签字, 借以保证会计核算中质量成本数据的准确性。

4. 显性质量成本的计量。

显性质量成本可以从企业会计记录中获取, 但其与财务核算的口径并不一致, 因此我们必须对已记入财务会计中的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有关费用项目进行分析, 找出其中属于显性质量成本的部分, 即按上述质量成本数据的记录及收集的方法和内容, 由质量成本核算员与财务人员按月或季进行记录作为原始凭证, 然后再按上述设置的显性质量成本项目, 在质量控制成本、质量控制失败成本两个一级科目,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四个二级科目中分别核算属于各帐户的质量成本, 并采用财务会计中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法, 对发生的直接费用, 按产品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记入相关的明细帐户和费用专栏, 对发生的间接费用先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在各产品间进行分配后, 再记入相关的明细帐户和费用专栏。

(二) 隐性质量成本的核算

隐性质量成本是指由于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低劣而导致的机会成本, 它无法在会计记录中反映出来, 因此只能通过估计的方法进行计量。对隐性质量成本计量主要包括因产品出厂前被鉴定为不合格品而予以报废或返工造成推迟交货而失去的销售机会, 因产品降级、降价使客户对企业生产能力不信任而造成潜在的销售量下降和产品出厂后因质量问题客户欠满意而使市场占有率下降三方面。对这些方面的计量, 可以结合市场调查, 调查的内容包括客户对企业生产能力信任的程度、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客户未来对产品的功能有些什么需求。因此隐性质量成本可以用下式表示:

隐性质量成本总和=推迟交货额×H+ (客户对企业生产能力不信任的比率×总销售额+客户欠满意比率×总销售额) (1+K)

其中H—是因推迟交货而失去的定单比率

K—是根据经验确定的因某些客户对企业生产能力不信任、对产品质量欠满意而影响其他客户和潜在客户的系数。

(三) 质量成本分析

通过上述质量成本核算结果, 定期编制质量成本报告, 此报告可以是报表与文字陈述相结合的形式。根据质量成本账和质量成本报告分析目标质量成本的完成情况、质量成本的构成比例、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及质量成本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 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 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

摘要:质量成本核算是对质量工作的经济性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的管理活动, 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按会计核算原则质量成本可分为显性质量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两部分。显性质量成本是可以按照财务会计核算的方法对显性质量成本进行核算;隐性质量成本无法在会计记录中反映出来, 只能通过估计的方法进行计量。

关键词:质量成本,核算内容,核算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冬, 姜行远.隐性质量成本核算方法的改进[J].统计与决策, 2003, (10) .

[2]关玉荣.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J].商场现代化, 2005, (11) .

浅谈质量成本内涵 篇10

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企业能否盈利归根到底是要看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满足其需要。《质量振兴纲要》中指出, 质量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问题。任何忽视质量管理工作的企业都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质量就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即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是否达到了顾客的基本要求。而衡量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不良质量造成损失的量化方法就是质量成本, 同时质量成本也是衡量管理实践中的无效和非增值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全面理解质量成本是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前提。

二、质量成本的提出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相适应, 管理的内容不断丰富, 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 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方面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保姆在他的研究报告中, 首次提出质量成本的概念, 从而标志质量成本理论的产生。之后, 随着质量竞争的加剧,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不得不追加提高质量的费用投入, 以减少质量损失, 增加质量费用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手段。但是人们对增加质量费用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实际意义的认识并不深刻。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M·朱兰和纽约州科皮亚哥电视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D·M·伦德瓦尔相继提出“矿中黄金”和“水面冰山”的比喻。所谓“矿中黄金”, 是指“质量上可避免成本的总额”。它的内在含义, 就是把企业生产废次品的巨大耗费比喻成一座“金矿”, 可以对它进行有利的开采。控制废次品, 减少甚至消灭这些不合格品, 就好比开采了一座金矿, 可以大幅度避免成本损失, 增加利润。而“水面冰山”的比喻, 则强调挖掘潜在废次品的深远意义。这种比喻认为生产现场中暴露出来的废次品损失 (即财务账面上反映出来的损失) 好比暴露出来的冰山一样仅是废次品损失的一小部分, 大部分潜在的、未暴露的废次品损失则像水底冰山一样, 要比水面部分大得多, 有人估计可占全部废次品损失的80%到90%, 而这种“水下冰山”的损失最危险、最惊人。如果采取措施把管理的重点由水面向水下深入, 解决因管理、技术原因造成长期影响质量的问题, 由生产现场转向产品设计、工艺和用户使用的质量控制, 可以预防“水底冰山”带来的潜在损失, 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矿中黄金”和“水面冰山”的提出, 使人们对增加质量费用的必要投入, 减少废次品损失的深远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扩大质量成本的应用范围, 发展质量成本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质量成本的内涵

1. 质量成本的概念。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在经济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中, 人们对其认识程度的一种表述。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质量成本概念。正是由于人们对质量成本的认识程度的不一致, 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表述, 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1) 朱兰认为, 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把“提高产品质量的一切费用”列入质量成本的构成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实质是一种费用和损失。

(2) 菲根堡在其《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从控制的角度对质量成本进行了表述。他认为, 质量成本是“工厂和公司的质量成本, 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控制成本和控制失效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控制失效成本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3) 哈林顿认为, 质量成本是“使全体雇员每次都把工作做好的成本, 鉴定产品是否可以接受的成本和产品不合公司或用户期望所引起的成本之和。”该表述主张将质量成本改名为“不良质量成本”, 并对其构成内容做了详细的划分, 尤其是“不合用户期望所引起的成本”的表述, 把质量成本的内容扩大了。

(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委员会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把质量成本分为工作质量成本和外部保证质量成本两类。工作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达到和保证规定的质量水平所耗费的费用, 包括预防和鉴定成本 (或投资) , 损失成本 (或故障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按用户有关提供客观证据的要求而作的论证和证明所支出的费用, 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论证实验、评价的费用。

(5) 我国制定的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将质量成本明确定义为“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

2. 对质量成本的再认识。

通过对以上几种质量成本概念的比较可以看出, 质量成本在生产活动中是客观存在的。在生产制造过程中, 由于质量的波动性, 必然存在着因不合格品引起的损失以及为了减少损失而加强预防需要增加控制费用的问题。质量成本在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 因此, 生产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制造合格产品, 同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生产中的损失, 减少不合格品。但是, 随着客观环境的发展演变, 旧的质量成本概念的不完整性日渐突出, 从而有必要对质量成本的概念加以重新认识。

当前绝大多数理论都将质量成本定义为由质量不足而引致的各种支出, 包括:对质量不足的预防与检验成本和由于质量不足而引发的失败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 质量成本管理的其他内容, 如质量成本属性、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也都是以质量不足为对象加以研究的, 但是质量成本的这种定义只涵盖了质量成本的部分外延。换言之, 由于质量低下引致的成本仅仅是质量成本的一部分。除此之外, 质量过剩成本也应该是一种质量成本。首先, 质量成本管理的客观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 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产品生产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质量不足问题, 所以质量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多以质量不足为管理的中心, 生产者千方百计的提高产品质量, 以使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几十年来在质量管理上的不懈努力, 现代产品的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人类社会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整体性飞跃, 质量过剩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这种情况的变化决定了不能再忽视质量过剩问题, 对质量成本概念应当加以重新定位, 使其完整地包含质量不足成本和质量过剩成本两个部分。过去管理者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颇, 表现之一便是“重不足轻过剩”, 即现代质量成本管理过多的将精力集中于对质量不足成本的管理:一味地对质量不足进行改进, 而不关心质量是否已经超过用户的实际需要。过高地提升产品质量也可能产生不良结果, 一方面质量的过度提高消耗了企业大量资源, 另一方面过高的质量并不为顾客所察觉或接受, 从而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与质量管理的初衷相违背。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 不考虑企业效益的缺点必须克服,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企业自然更加注重对于成本的控制和对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应当加强对质量过剩问题的管理, 这也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成本效益观念。

四、质量成本概念的完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保证。自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质量成为竞争的核心因素, 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质量管理。与发达国家一样, 全面质量管理曾在我国引发了质量管理的一场革命, 使我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到较高的水平。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顾客需求日趋多样化, 高质量未必代表必胜的优势, 因为高质量也常常不被顾客所接受, 同时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质量的提高往往要以人力、物力、技术、信息、管理等成本的追加为代价, 这最终会抵消质量提高所带来的利润优势。特别是当产品质量普遍得到提高, 使竞争者处于大致相同的质量水平时, 如何在保证一定质量水平的前提下, 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

将质量与成本双重因素考虑进去, 我们提出了以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能减少过高质量所带来的不经济现象为判断标准的“合理质量”的管理观念。一方面,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 企业必须保证质量;另一方面, 为了减少成本耗费, 赢得利润, 企业又不能盲目地提高质量。本文认为更为完整的质量成本定义应该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保持在既能满足顾客的正常要求, 又能为企业带来最佳经济效益的质量水平上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它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预防质量不足成本、预防质量过剩成本、故障成本和无效成本。其具体内容如下:

1. 预防质量不足成本, 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水平不低于基本的质量标准, 能够满足顾客合理要求所支付的费用。

这一成本是企业产品质量的最基本保证, 也是合理质量观念的基本要求。

2. 预防质量过剩成本, 是指企业为避免由于产品质量过剩而产生的无效成本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它体现了合理质量观念对降低产品过剩质量的要求, 同时也是新观念下成本管理的特点之一。

3. 故障成本, 是指由于企业的产品质量低下, 无法达到最基本的标准而给企业造成的各种损失。

例如:废品损失、维修损失、退货损失以及由于质量纠纷所引起的诉讼费用和赔偿损失等。该成本和预防质量不足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 预防质量不足成本的发生量较大时, 产品质量会相应提高, 故障成本的发生势必减少;反之, 故障成本将会增加。

4. 无效成本, 是指产品超过了合理质量的标准, 企业为此而消耗的无法获得社会承认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合理质量观念认为产品整体或部分质量过高均会产生无效成本, 具体来说, 它应当包含:产品的耐用性超过了其更新周期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以及由于产品某一部件的耐用性超过关键部件的寿命, 当产品整体报废后仍然具有的剩余功能。它与预防质量过剩成本之间也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无效成本概念的提出, 是合理质量观念下成本管理的又一特点。

随着质量成本概念的发展, 质量成本管理中的其他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对其进一步研究, 应当在合理质量管理观念下, 通过建立新的模型对各种质量成本曲线加以分析;同时还应参考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有关理论, 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相信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将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质量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菲根保姆.质量成本·质量管理原理与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

[2].韩惠侠.质量成本管理简论[J].上海会计, 1997 (7)

质量成本控制的运用研究 篇11

关键词质量成本控制运用 研究

在意识到不良质量将使企业丧失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后,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视质量为一种竞争上具,并开始尝试将质量与商业战略相结合。

1质量成本理论概述

1.1质量成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质量活动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世纪到20世纪更替之际,该阶段以质量缺陷检验为基本特征,第二阶段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特点是质量管理的焦点由检验转化为控制,统计技术的发展在该阶段十分明显,第三阶段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保证为特点,强调质量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并把重点放在产品质量的构建上。

现在,质量活动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即通过质量成本控制管理,将质量过程和商业战略需求相集成的战略质量管理阶段。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盈利和商业目标的联系更紧密,对于竞争需求和顾客看法更敏感,更紧密地与持续改进相联系,被设计成适合管理高层的战略需求。

质量成本,被朱兰博士描述成“当不存在质量问题时,那些将不复存在的所有成本的总和。”早在1952年,朱兰博士就将不良质量成本作为一种质量测量工具使用,主张质量管理者应评估不良质量成本,以确定质量控制体系的潜力,并通过不良质最成本的进一步评估对质量改进过程的成果进行测量。

1957年,美国的A.V.Feigenbaum将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厂内损失和厂外损失四大类,为质龄成本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Feigenbaum所著的《全面质最管理》一书中。将质量成本划分为控制成本和控制故障成本两类,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控制故障成本则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国家标准GB/T13339—91《质最成本管理导则》指出,质量成本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在特殊情况下,还需增加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IS08402:1994对质量成本的定义为: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尽管各方面对质量成本的内涵有着不尽相同的认识,但质量成本的核心问题总是与质量不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联系在一起,与防止产生不合格品或者已经出现了不合格品的费用及损失联系在一起。

1.2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包括两个基本部分,即为了确保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和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前者被称为质量控制成本,包括为预防产生质量缺陷而投入的预防成本和进行质量鉴定活动而产生的鉴定成本,后者被称为质量损失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1.2.1预防成本。指通过确定和消除损失原因,采取措施以预防缺陷的所有相关活动的成本总和。例如:质量过程的执行和维持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规划费用和对消除缺陷与损失来源进行的根本原因分析的费用。

1.2.2鉴定成本。指与测量、评估,或那些为确保内部和外部顾客需求相一致的,对产品、过程或服务进行的核审活动的所有成本的总和。例如:为确定和保证产品和服务可接受性而进行的试验和评估成本;测量一个顾客供货系统的适时性、准确性和响应率所需的成本;为确定员工相对于已建立的标准和要求的期望表现的实际绩效表现情况,而进行评估活动的成本。

1.2.3内部损失成本。指出货前因产品和服务没有满足顾客要求而造成的所有损失的成本,包括:废料、返工、纠正活动和由于缺陷导致的停工损失,完善、纠正服务的不足所需的成本。

1.2.4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和服务交给用户后,因产品质量缺陷引起的一切损失费用,主要包括由于质龄缺陷而支付的诉讼费用、索赔费用、退换货损失、保修费用和降价损失等。

此外还有:合同情况下,根据顾客要求为其提供所需的客观证据而支付的费用,产生的“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因顾客没有得到满足,转而购买竞争对手产品和服务,或放弃对原制造商产品购买的“丧失机会成本”;企业因忽视对管理员工、服务和支持领域进行不良成本评估而造成的“间接质量成本”等。

1.3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1.3.1目的

质撼成本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评估产品和服务质量、质量管理体系水平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掌握产品质龄的波动程度及变化趋势,发现质量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和影响产品的主要缺陷,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不断提高质量保证能力,以适宜的质量满足顾客需求,不断降低不良质量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公司竞争力。

1.3.2任务

质量成本分析的任务即质量成本构成分析,包括分析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的发生额。分析相互间比例,及以目标期与基期的数据对比情况,找出质量成本变化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质量管理环境分析

2.1外部环境分析

2.1.1经济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包装美观度、产品交货期、品牌知名度等要求也持续提高,一些高端消费者甚至提出个性化要求。为及时满足消费者的最新需求,产品品种、规格不断增加,导致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同步增加。

2.1.2供应商

供应商对公司内部损失成本有较大的影响。供应商的工作失误会导致公司质量损失的发生,如:进货检验发现原料缺陷后,产生了筛选、返工、退货、运输等一系列活动的费用支出。进货检验时如未能发现缺陷原料,则导致后续工序的一系列经济损失;供应商供货不及时可能引起生产中断,造成停工损失,导致公司内部质量损失成本上升,同时,不能按合同要求及时交付产品,会导致顾客的投诉或索赔,甚至转而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产生“丧失机会成本”。

2.1.3行业内竞争

没有不存在竞争的市场,公司必需时刻关注竞争对手,关注市场动态,并及时调整公司战略,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目前。与我公司在同样市场内竞争的企业,其成本和营利水平相差小大。因此,谁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好,谁就能赢得顾客,谁的成本低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低质量成本已成为一种有力的竞争武器。

2.1.4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

各国都对各类产品设有相应技术标准,并作为市场准人的必要条件。随着国际社会对食品、药品、饲料等的质量控制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相关标准不断更新和提高,为能继续进入各国市场,企业必须持续做好质量改进工作,如购置灵敏度更高的检测设备,添加检测项目,运转并认证新的

质量管理体系,不断递交、变更注册文件等,这些都促使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上升。

2.1.5顾客

顾客是企业实现利润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如何始终实现顾客对质量、价格、服务和交货期的期望,提高客户忠诚度、并最终使其成为忠诚顾客,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仅是IS09001:2000中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更是市场变化的需求。公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顾客满意为首要目标。

我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饲料等各个行业,处在不同行业的不同顾客,根据其所在行业属性、生产工艺特点及其产品消费群体需要,对公司产品的质量特性有着不同的要求。为随时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公司必将付出大量的质量成本。

2.2内部环境分析

2.2.1质量管理

目前,公司质最管理是包括设计控制、物料控制、过程控制、检验控制、趋势分析、纠正预防、顾客服务、持续改进等诸多要素在内的体系化管理。

公司严格按GMP要求,设置有质量部,并配备了足够数摄的具有专业学历和资质的质量管理人员,质量部负责建立、健全和推进质量管理体系。

在物料控制方面。质量部制订并执行供应商管理制度,采购物流部从批准的合格供应商中选择物料供应商,仓库管理员按要求进行来料验收,质量部下属的化验室按相应质量标准对每批来料进行检验,质量部负责最终的审核放行,确保了来料质量。

在过程控制方面,质量部按照工艺设计和质量体系要求,发布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等过程控制文件,操作人员经过相关培训后能严格按上述文件操作,能迅速识别偏差,并熟悉偏差处理程序。

在检验控制方面,化验室拥有足够数量的具备相关学历和资质的检验员,并配备有先进的检验设备,能按相关国际标准对产品进行全项检测。

在不合格品的控制方面,质量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决定进行返工、销毁和让步接收的监督执行。

在投诉处理和产品召回管理方面。质量部制订并执行《顾客投诉管理办法》、《产品返回、召回管理制度》和《纠正和预防程序》等相关制度。

2.2.2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部编制每个岗位的岗位说明书,详细规定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学历、资质和工作职责,并按计划实施新员工培训、员工换岗培训和定期再培训。

2.2.3成本管理

公司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其基本流程是:每月底由各部门联合进行原料、中间体、成品及在制品盘存。根据盘存结果,仓库保管员编制原辅料消耗表和经费使用表,设备部编制能源消耗表,生产部编制产量报表,人力资源部核算工资和福利报表,管理部以单位产品成本来计算员工的绩效工资和收率奖,销售部门提供销售报表。财务部根据各部门报表核算公司的生产和制造成本,编制公司成本报表;生产部根据原辅料消耗表、经费使用表、能耗表和产量报表核算产品不变价制造成本,编制内部制造成本报表。

2.2.4质量管理体系管理

质量部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质量部经理为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内部质量审核确保、监督其有效运行。

在通过IS09001:2000、GMP和HACCP认证的基础上,公司又整合上述体系的要求,编制了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三层次管理文件,并以此作为公司的质量工作规范。

3建立公司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从以上外部环境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公司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项外部因素导致质量成本不断增加。而从内部环境因素来看,自实行目标成本管理以来,公司内部不变价制造成本明显降低,为公司降低成本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公司财务部和生产部没有设立专项的质量成本账户和科目,绝大部分质量成本被记人到产品成本中,没用来评价产品质量经济性,以及用来证实质量改进和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质量成本数据。

因此,公司应建立与质量管理体系协调一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通过组织和制度建设,明确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程序,落实各相关部门、人员职责,全面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控制工作。

现在,公司有良好的质量、财务、采购、生产和人力资源等各项基础管理能力,质量体系良好运行近十年,已具备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基本条件,现阶段的重点应是建立、运行该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成本意识。改进公司质量,将质量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具体工作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3.1健全组织和制度

成立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领导小组,明确规定相关部门、人员在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

3.2制订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标准

由质量部组织编写《质量成本管理程序》,对质量成本的费用开支范围、科目设置、费用要素及计算、计划编制、统计核算、质量成本职责、监督控制和报告等内容做出具体规定,对实际工作加以指导。

目前选定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为二级科目,并细化到具体的三级科目。质量部将根据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情况,定期修订该程序,增加或再细化相应的科目。

3.3注重培训。提高意识

任何一项新的工作标准实施之前,其实施意义都必须得到员工的真正理解,其内容都必须让员工熟练掌握。因此,制订《质量成本管理程序》后,应组织进行各级人员培训,增强其质量成本意识,提高其实施该标准的能力。

3.4明确职责

规定管理高层、相关部门及全体员工在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贯彻和落实。

3.5加强公司质量成本考核

浅谈质量成本管理 篇12

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财务角度理解质量管理的结果,它不仅是降低成本的手段,同时也是提升质量水平和评估质量管理效果的有力工具。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它的内容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某变速器生产企业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原则,对质量成本各部分进行了如下分类:

(1)预防成本,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或发生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其成本项目包括质量管理工作费、质量评审费、质量培训费、质量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质量改进措施费等。

(2)鉴定成本,为评定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等所支付的费用。其成本项目包括实验检验费、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工夹量具费、检测设备维修、折旧费、工资及福利等。

(3)内部损失成本,产品交付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费用。其成本项目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返修损失、降级损失(让步)、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停工损失费。

(4)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发出销售后冈产品质量末达到规定的标准而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其成本项目包括质量保修费、质量索赔费、质量诉讼费、产品退换费、质量降价损失费、质量“三包”管理费。

2、质量成本管理实施

下面以某变速器生产企业为例,介绍质量成本管理的流程。首先,该企业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了质量成本管理流程,质量部作为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下发《年度质量成本指标》,按季度编制《质量成本分析报告》;财务部负责组织收集、审核和汇总各相关部门的质量成本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每季度向质量部提供《质量成本统计报告》。质量成本管理的流程按图(1)所示的工作程序进行:

2.1 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

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质量成本的最佳结构,使企业能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方法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好的产品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企业能立于不败之地。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还在于找出发生质量费用的因素和产生质量损失的原因,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依据,而质量改进的实施和取得的成果,反过来又可进一步推动质量成本管理的深入开展。

2.2 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质量成本分析时,经常进行如下对比:①实际与计划指标对比,说明计划的完成程度,揭示脱离计划的偏差,为进一步综合分析指明方向;②同种指标在不同时间内对比,比如本期与上期比,或本期与去年同期比等,可以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趋势,可以预见处于萌芽状态的薄弱环节和新生事物;③同种指标在不同条件下对比,便于发现薄弱环节,促进事物想有利方向转化;④有关指标之间相互对比,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认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平衡关系,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实质。

指标的对比统称为比较法。比较时因指标性质可表现多种形式,如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构成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排列图分析法、灵敏度分析法等等。重点说明一下构成分析法:在实际工作中,质量成本构成分析一般采用列表方法对质量成本各个项目和明细项目进行构成分析,计算公式是:某项目的结构比=统计期某项目发生数/统计期质量成本发生数*100%。质量成本构成分析结果,可以用直方图和圆形统计图表示,以便观察一定时期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与降低途径。

2.3 质量成本的最佳结构

质量成本的根本特点是要保证质量成本费用发生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所以,在确定质量成本标准时,既要考虑节约开支、降低质量成本,又要处理好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功能等方面的关系,通过质量成本分析,结合企业的具体条件,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在保证产品质量成本最低的前提下,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应占有合理的比重。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手段,并不是简单减少或增加质量成本费用,而是使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质量达到经济合理的程度。实践证明,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中的可控制成本(预防成本及鉴定成本)和结果成本(内外部损失)两者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产品质量成本水平与可控制成本呈相同方向变化,与结果成本呈现反方向变化。因此,尽管由于行业和企业的情况不同,不可能确定质量成本最佳结构的统一标准,单依据质量成本最佳结构的分析,就能进一步研究质量管理状态,以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结构。如图2所示:

在图2中,以产品质量水平为横坐标,以质量成本为纵坐标,分别作出预防成本与产品质量、检验成本与产品质量、厂内外部损失与产品质量关系的曲线,以及质量总成本曲线,有助于进行定性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质量总成本是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厂内外部损失之和。在质量总成本的曲线上选取A、B、C三点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3、结束语

质量成本管理目前已在全国很多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开展。但是,大多数企业对质量成本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搞质量成本是额外工作负担,基本上只是利用统计资料为核算而核算,满足于上级质量管理检查的需要。

实践证明,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突出质量成本管理效果和效率上,如以ERP系统数据平台为基础,规范质量成本报表格式、口径及数据来源一致,形成完整、统一、共享的基础信息数据,实现实时价值化管理,同时满足各个管理层面的需要,为改善质量成本管理现状、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有效予段和依据。

摘要:明确质量成本的概念,熟悉质量成本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开展质量经济分析,是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能力,以适宜的质量水平满足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不断降低产品的总成本,以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

上一篇:生物医药下一篇:网络与全球化、个人化